父亲出国将近十年,现在下班不想回家家,该怎么劝他回家?

推荐到广播
116856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我是怎么了)
(冬瓜散眠)
(月野兔子)
第三方登录:  快过春节了,楼主农村的人,楼主普通的上班族,回家过年给父母包多少钱红包合适?每次回家总是不愉快,以前每年回家都提前买好父母的衣服,自己工资不高,但是很舍得给爸妈买上千的过年衣服,还会带些父母爱吃的东西礼物什么的,外加除夕夜2千红包,可是回次家爸爸总是怨我没给他钱花,到处在村子里说没花过我一分钱,去年回家过年,爸爸还说回家都是吃他的喝他的,一年到头就回家一次不超过7天就处处怨我不好,说别人家孩子给家里多少钱,别人家孩子多会赚钱什么的,他那里知道我从小身体不好,毕业后也总是大病小病的,虽然现在工作稍微稳定点,但是厦门生活开销也大根本存不了什么钱,每次回家总是开心的回去,忧伤的回来,别人回家都开开心心,都长胖了,可我总是怕回家,回家连话都不敢多讲,菜也不敢夹,开口说句话就被爸爸损得一无是处,要不就是父母吵架,爸爸经常当着我的面动手打妈妈,回家好伤心,爸爸脾气暴躁,根本无法沟通,我话还没说完就暴跳如雷能骂我很久,快过年了心里负担好重,好怕回家……都是钱惹的祸吗?是真的很怪自己没用,没让父母过好,如果自己有能力赚更多的钱,是不是可以改变这种局面呢?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我老家也在农村,北方,很穷,很远。每个月固定给一些,年底再给一些。   我刚开始工作每个月给父母500,逐渐现在每个月给1500. 然后年底再包个2~3万的红包给父母。  平时过节,经常邮递点礼物回去。没周打次电话。
  看个人能力了,这种事没法比的
  老衲真是惭愧,这个月包结婚红包4200 找家里拿了2000。过年妈妈还得给我包红包
  摊上这样的爹也是很苦逼的啊
  各种人都有,自己尽心就行。我还没嫁人的时候存的每一分钱都给父母,嫁人了平时不给年底红包大一点。
  也难为你有这样的老爸了,这感觉就是自己没出息还要怪孩子,很同情你,你老爸这样也只有等老天给他次教训他才懂
  钱不是万能的.给多了不一定他就会知足.多陪陪老人家,常回家看看才是硬道理.
  尽力就好了。
  人家都说家丑不可外扬啊,你爸这是赤裸裸的宣泄啊
  楼主你是不是充话费送的?
这样暴力的老子只能以暴制暴 打几下就老实了
  不要给,给也是赌光。也不要回去,就说公司安排值班
  没钱都不敢回家了
  菜也不敢夹,这个有点过了吧,这不像家啊,好像是别人家
  反响过年让你老妈到厦门玩老爸让他自生自灭
  @hisenko 我也是父母巨克我,身体从小不好。直到结了婚,管球他们的,不时讥讽一下,反而越来越好。父母也是一般人,很多父母一点不自觉,素质差得很。你越这样,你爸越得意。你其实是害了他。
  说句公道话,楼主没有管好自己的钱包。哪怕每月挣1000,也该留500,过年也攒好几千了。父亲虽然脾气不好,素质也不高,但你没有改变花钱的习惯。我有个亲戚就是这样的,挣多挣少都花完,过年两手空空。我觉得穷人有穷人的过法,富人有富人的日子。如果是我,挣的少,那我也会在各方面克制自己,多少攒点儿,不断提高自己,这样将来才有希望翻身。
  LZ你买上千的衣服干啥,直接给钱不就行了,我就是过年回家什么都不买,直接给钱,爹妈想买什么东西自己买就行了
  买上千的衣服不糟践么?他们又认不出好坏来,没准以为你忽悠他们呢。直接给钱,几千块毛爷爷给他们,不比两件衣服实在?
  正常,我的父母也只关心钱
  不买东西会被说,那谁谁家儿买的啥,女买的啥。每年春节给钱了,照样被说没找你们要过钱,至少常打电话,不满意电话次数就扣个不孝帽子戴给你,子女真是咋做咋不对
  有些父母就是这么自私,不顾子女死活 只知道问子女要钱花,给少了还不乐意
  @提拉米苏-14 13:17:00  反响过年让你老妈到厦门玩老爸让他自生自灭  -----------------------------  值得一试
  你生在一个畜生的家,只有离开才是你最好的选择,永不回去。
  虽然是你老爸,但是该反抗的时候就要反抗啊,不然一直当你是小孩啊。我记得我小时候我妈脾气也不好,发脾气就打我们,我初中时,有次又要打我,拿着棍子要打过来,我反手一抢过来直接还了一棍过去,也不是很大力,不过从那以后,我妈就没再打过我,因为这样的事情证明了我已经长大了,不是那个你能再随意打骂的小孩了。
  大家回复时还是尽量用语克制点的好,毕竟都是人生父母养,感恩的心还是应该的。我也能深刻体会楼主的心情,因为我也有相似的经历。我应该比楼主大几岁的,收入也可能比楼主多些。结婚后这几年每年给父母话费应该在2.5万左右,前段时间还买了一台按摩椅送给父母,花了上万元,接近我一个月的收入了,但是父亲很不喜欢,觉得我是在害他,全家生了一场气,最后的处理结果是我找朋友们一起拆掉椅子拉回我住的房子才平息下来!!!各种滋味只有我自己能体会的了了。不喜欢我的一个原因是我没有我的土豪亲戚们赚钱多,但是学历确实别他们高点,所以他觉得很丢人,我觉得我父亲也看不上我,这是我最伤心的。还有很多就不巴拉巴拉了。前几天母亲打电话想让我和老婆孩子们春节去他们家住,但是我无法面对我的父亲,我本人基本不乱花钱,我喜欢喝酒但是自己从来不喝超过50元的酒,但是给父亲都是买剑南春以上的酒,烟基本是软中之类的。有时候心里确实很不好受,借楼主宝地发发牢骚
  改变不了
  真的理解你,我也在厦门生活,消费高
  @一不小心掉进粪坑
15:34:00  买上千的衣服不糟践么?他们又认不出好坏来,没准以为你忽悠他们呢。直接给钱,几千块毛爷爷给他们,不比两件衣服实在?  -----------------------------  +10086
  @namei-14 10:07:00  我老家也在农村,北方,很穷,很远。每个月固定给一些,年底再给一些。  我刚开始工作每个月给父母500,逐渐现在每个月给1500. 然后年底再包个2~3万的红包给父母。  平时过节,经常邮递点礼物回去。没周打次电话。  -----------------------------  请问你是男的还是女的?真的很孝顺
  我也是农村的,这样的人家真是有,满村人笑话,到处说儿女不好,其实大家都看在眼里,就是老人有问题,反而夸奖那些儿女孝顺不反抗。
  你的父母对你真心没多少感情。不知楼主学历多高,如果本科以上学历,父母估计会觉得培养你花了这么多钱,现在没有回报很失望。如果学历不高,楼主可以大但还驳。建议不回去过年。尽自己的能力寄些钱回去就行。努力为自己而活。
  这种人不少的,强硬才是硬道理。  
  有时候真的是自己不对,穷有穷的过法,富有富的过法,趁没结婚,自己还是一个人的时候,每个月拿三分之一的工资给家里存着也好,家里用掉也好,也算对得起父母的养育之恩,要不然,10块也是吃顿饭,100也是吃顿饭,永远都没钱。
  你老爸就是个自私自利的人,将孩子当成他个人的财产,是他养大的猪或牛,是一项投资,要求子女不断回报。我的意见,你是独立的人,自己生活也不易,首先过好自己生活,平常的钱也不要随意给父母,因为他们现在还能自给自足,攒着,真正父母年老体弱时候,那时候才需要你给他们提供帮助。  这样的家庭完全没有亲情,有的只是伤害,过年不想回家就不回家,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供你参考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一道计算题:还剩多少时间陪伴父母? - 简书
下载简书移动应用
写了42429字,被24人关注,获得了181个喜欢
一道计算题:还剩多少时间陪伴父母?
作为90后,一道简单而又心酸的数学题:我们还能陪父母多久?29岁之前,父母每天都能看到我们,而现在,我们大多已经半年没有回过家了。现在我们的父母大多40-60岁。如果爸爸妈妈可以活到100岁,那么还有40-60年,我们半年回家看他们一次,我们这一生,爸爸妈妈这一生,就只有80-120次机会见面了......在这仅有的不到一百次的见面里,你真正陪伴他们的时间,有几个小时?想想过去,想想现在,再想想未来,我们亏欠父母的实在太多太多......这是一道广为流传的数学题,得出了一个让人心酸的数字,但也许这就是答案。我们一厢情愿地忙碌着自己的事情,以为父母就在那里,好好的,并不需要我们的在意。但是,在我们和他们分别的那些时间间隙里面,他们却在慢慢地老去,关于他们变老的事实,我们总是在后来才猛然察觉。在这过程中,他们一直还在默默地为家庭付出着,默默地承受着许多我们不知道的苦痛,也默默地等待着我们的关爱。其实,父母一直很需要我们。
一份关于一年到头,你陪父母吃过几顿饭数据调查显示:38.38%--我在外地,一年也就见父母两三回,吃不了几顿饭就又要走了。30.66%--我和父母在同一个城市,经常回去陪他们吃饭。16.99%--我和父母住同一个城市,但很少回去陪他们吃饭。13.97%--我虽然在外地,但总会抽空看望父母,也会时常陪妈妈一起吃饭。从这份表格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原因导致绝大部分子女无法常回家看看。时间上,工作太忙,工作压力山大。自己每天都累得够呛,哪还有精力陪父母。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事业和工作,他们经常忙于出差,加班,应酬,跑业务,搞项目等太多数不尽的工作内容而无法抽身陪家人。有时候好不容易遇上节假日,又要忙着赴好朋友的约或者男朋友的约或者女朋友的约。有的已经成家,忙着照顾孩子的时间都没有,哪还有时间去看望父母。空间上,地域住所的差异。远离了家乡,挥别了家人和朋友,踏上去往异地之旅的行程,由于生活的拮据,加上回家的行程太远,每年过年总有一部分人总是选择在外“流浪”,逃避回家。来回一趟的车费加上送礼钱有时就要好几千上万呢!这对于绝大部分打工人来说等于近半年的储蓄了。还有一部分人晕车晕船又嫌麻烦于是也就拒绝回家了。心理上,种种理由解说推脱,却没有一个理由说我要回家!很多人是抱着不想回家的心态继而找出种种理由向家里人解释狡辩的。近年来,家里逼相亲的也有很多。一些子女为了应付父母这种逼迫式相亲过年以不回家为由,或者有些厌倦每年回家过年父母的家常唠叨:找工作,买房子,讨老婆,生孩子......或者一些人是有不恋家的心理。就算过个3年,5年或者10年他们不回家也不会觉得难受。
父母渐渐老去
父爱或者母爱之所以伟大,之所以被歌颂,正是因为父亲母亲对我们从不问回报的爱。无论你曾做了多少令父母难过的事情,只要你一句道歉,一个笑容,都能哄得他们开心。可是,不要再为自己的自私找借口了!是时候,要学着孝顺父母,善待父母,给他们同样的爱,让他们晚年安康幸福了。你可以做到:1.经常向父母表达你的爱意。不能送礼物,那就口头表达或给一个拥抱,别害羞!经常挽着父母的手一起去玩,买他们喜欢的衣服,让他们骄傲。2.每周不管身在何方,定期给父母打电话。让他们不要为你担忧。3.每月陪父母聊一次天,耐心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让他们不再孤独。4.每年陪父母体检两次,关心他们的健康。为他们留住青春和快乐。每年生日和父亲节和母亲节,送给他们一份有纪念意义的礼物。5.两年带父母去一次远途旅行,留给他们最美好的回忆。6.努力工作学习,做出一些成绩。这是父母最想看到你取得的成就,成为他们心中的骄傲。7.五年之后,因为有了你的关爱和照顾,让父母看起来和现在一样年轻。8.十年之后,收集这十年里你为父母拍的相片,做一份独特影集。在照片旁边记录当时的场景,为爸爸妈妈留下时光的美丽和永恒的印记。还有好多好多我们可以为父母做的事,当然所有做这些事情的一个最重要的前提,那就是父亲母亲健在!而你,没有再为自己找借口和时间推脱。
父母最终会离我们远去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这一生,一直走在回家的路上。愿所有父母青春永驻!愿所有子女都能经常走在回家的路上!常回家看看!当你在等以后,就已经失去了永远。别让等待,成为永远的遗憾。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被以下专题收入,发现更多相似内容:
告诉我们,你的思考。
关注简书官方微信公众号( jianshuio ),及时阅读简书热门好文。
· 165865人关注
教育是启蒙,教育即生活,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
请大家收藏简书教育导航主页:/p/957...
· 95502人关注
如果你要练习每天写一千字,这就是你打卡的地方。
卡片创作微信群筹建中,如有意加入,请加我个人微信:cnfeat,加我请注明「简书」
· 88102人关注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选择支付方式:父亲告女儿10年不回家 女儿:他重男轻女爱打人_凤凰财经
父亲告女儿10年不回家 女儿:他重男轻女爱打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法法院调解:三姊妹每年各探望父亲两次,其中一次限定于春节期间,另一次限定于春节之外其他时间范围;三姊妹每月至少打一次电话问候父亲杨正元。女儿接受了“常回家看看”父亲的调解意见。情父亲重男轻女,不管家务,爱打人,到女儿工作单位闹事,带着锤子砸女儿家的门。虽然法院调解了,但“父亲如果还是这样的态度,即使他赢了官司,但已经永远输掉了亲情。”孝权威性孝道指的是基于父母的长辈地位,子女应该顺从他们的心意、维护他们的权威,无条件地尽孝道平等性孝道指父母和子女有强烈的情感依恋,在长期的生活中互相照顾、彼此互助今年3月
在杨青看来,父亲杨正元有很强的重男轻女思想,母亲之所以14年一直陆续生孩子,原因就是父亲想要一个儿子。”  谈到官司,杨青说,她们接受法院的调解,但“父亲如果还是这样的态度,即使他赢了官司,但已经永远输掉了亲情。
昨日,古蔺,69岁的杨正元独自在家看电视法法院调解:三姊妹每年各探望父亲两次,其中一次限定于春节期间,另一次限定于春节之外其他时间范围;三姊妹每月至少打一次电话问候父亲杨正元。女儿接受了“常回家看看”父亲的调解意见。情父亲重男轻女,不管家务,爱打人,到女儿工作单位闹事,带着锤子砸女儿家的门。虽然法院调解了,但“父亲如果还是这样的态度,即使他赢了官司,但已经永远输掉了亲情。”孝权威性孝道指的是基于父母的长辈地位,子女应该顺从他们的心意、维护他们的权威,无条件地尽孝道平等性孝道指父母和子女有强烈的情感依恋,在长期的生活中互相照顾、彼此互助今年3月,即将40岁的杨青收到了人生中第一张法院传票。她的亲生父亲杨正元将她、四姐杨柳和妹妹杨兰告上法庭,诉请法院让三姐妹“常回家看看”。杨青承认,尽管是自己的亲生父亲,但自己和姐姐杨柳已10年没回家看过父亲,也没打过一个电话。但她解释,并非自己不孝敬父亲,而是“有家难回”。本应血浓于水的父女为何形同陌路甚至法庭对峙?一场官司父亲告三个女儿不回家法院调解:每年探望两次2016年春节,杨柳、杨青、杨兰三姊妹和家人回到老家古蔺,住在姐姐杨春家,初三给杨春庆了生,下午杨兰离开古蔺,其余姐妹也于初四离开。姐妹们没想到,这趟回乡,竟然触发了一场父女之间的官司。“她们全部回了古蔺,不仅没来看我,连一个电话都没有。”从邻居处知道女儿们回过古蔺后,父亲杨正元非常愤怒,“她们只给生活费,10年来连一个电话都没打过,更不说看望了!”杨正元公开表示,要起诉老四、老五、老六三个女儿。三姐杨春一方面立即告知了三个妹妹,一方面力劝父亲,但劝说并没有效果。杨春又赶紧找到大姐杨佳和姐夫骆祥劝解,但父亲仍然不听。今年3月底,这起父亲状告女儿要求“常回家看看”的案件在古蔺县人民法院开审,到场的只有法院法官、书记员、法警、杨正元和代理律师五个人,被告席和旁听席均空无一人。“父亲的脾气暴躁,我们不敢来参加庭审。”老三杨春说。案件最终以调解的方式结束。调解书称,双方当事人达成以下协议:杨柳、杨青、杨兰三姊妹每年各探望父亲两次,其中一次限定于春节期间,另一次限定于春节之外其他时间范围;三姊妹每月至少打一次电话问候父亲杨正元。对话父亲难道让我跟她们低头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7月20日,记者见到了69岁的杨正元。他头发花白,精神状况不错。杨正元介绍,上世纪90年代,自己在古蔺县德耀镇开了两个林场,1800多亩土地上全部种了板栗苗。但正在挂果时,板栗染上了栗枯病,2004年全部砍掉。杨正元称,之后自己走上了同板栗苗销售方的诉讼道路,前后花了12年。杨正元说,打官司的钱都是四处借来的,打官司期间,除开大女儿外,其他几个女儿不支持我,连电话都没有打一个。说起老伴和自己分居,杨正元认为这是女儿们为了让老伴帮忙照顾孩子,结果老伴一去不回,两人被人为地分开,“我和老伴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女儿们的自私造成了我们分居10年。”杨正元说,自己确实想要一个儿子,但并没有遗弃女儿们,供养她们吃饭、穿衣和上学,还读了这么多书。他否认家庭暴力,女儿提供的2008年拍摄的母亲受伤的照片,是伪证。他承认确实到女儿单位去闹过,也拿锤子砸过门,但起因是她们不给钱。对于见证者的说法,他认为赵廷柱和女儿是一伙的,是作伪证。“因为父亲脾气不好,就不要父亲了?”杨正元说,如果女儿继续不来看望或不打电话关心自己,他将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我是父亲,难道让我跟她们低头?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除非她们主动来道歉,这是最起码的要求!”成都商报记者 蒲康林 摄影报道对话女儿父亲重男轻女爱打人父女多年隔阂难以修复庭审之后,杨青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自己和另外两个姐妹并非不愿意回家,只是因为与父亲多年来的隔阂难以修复。倾诉1 重男轻女杨青是古蔺人,生于1976年的她在家里排行老五,上面几个全是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小幺妹。杨青67岁的母亲肖璐介绍,丈夫原本在古蔺县白沙粮站工作,后来辞掉了工作。自己1968年11月同杨正元结婚,1969年生下大女儿杨佳。到1983年,肖璐生下最后一胎,除开夭折的老二,他们的5个孩子都是女儿。在杨青看来,父亲杨正元有很强的重男轻女思想,母亲之所以14年一直陆续生孩子,原因就是父亲想要一个儿子。对此,杨正元也承认,自己确实是想要生一个儿子,“那个时代很多人都是这样的观点”。连续生了6个女儿(1人夭折),也并未让杨正元放弃有一个儿子的愿望。肖璐称,1987年,杨正元外出时捡回了一个10来岁的男孩,曾在家里生活了三个月,后来因为被朋友劝说才让他离开了。倾诉2 不顾家辞职后,杨正元一直没有工作,养了10多桶蜜蜂谋生。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家里的花销越来越大,肖璐开始加工挂面供养孩子们读书。对于丈夫对家庭的付出,肖璐有些微词:“他(丈夫)很喜欢打牌,卖蜂蜜赚的钱拿回家很少。”肖璐说,大女儿杨佳初中毕业后,就跟着母亲做手工面赚钱,后来又在父亲的酒厂里上班,挣来的钱都用来供养妹妹们,“几姊妹就老大读的书最少”。“父亲脾气不太好。”老三杨春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母亲和姐姐在做手工面,父亲回来将电表和电机卸了,母亲四处找人才修好。杨青至今记得,小时候报名有三天时间,“第一天回来不敢要学费,第二天也不敢,第三天没办法了才问家里要钱”。杨青找爸爸,得到的回答总是:“没钱,找你妈!”杨青的第一份工作在泸州某大型酒店,还成为了酒店的管理层,后来通过自考考进政府机关工作。杨青说,小妹杨兰在古蔺读完初二便被自己接到泸州,之后,小妹从读高中到考大学,以及读完大学后读研究生,费用一直是杨青和其他姐妹承担,“包括小妹到攀枝花工作,结婚生子基本也是姐妹几个在张罗”。对于女儿们所说,杨正元否认。他称,上世纪80年代,自己和人合伙开了一家酒厂,赚的钱都用来贴补了家用。上世纪90年代,杨正元在古蔺县德耀镇两个村物色了1800多亩地,开办林场种板栗,当时得到的扶贫款也用来补贴了家用。“老四(杨柳)考上大学,家里没钱,我找到银行行长借了10000元出来供她上学。”杨正元说,女儿们所称自己对家庭贡献小,他对此也承认,但他认为自己并没有遗弃她们,“也不是没管她们”。几个女儿多年来打给父亲赡养费的转账凭据倾诉3 爱打人四女儿杨柳大学毕业后,考到了古蔺县箭竹乡机关工作。杨柳称,2005年6月一天,杨正元突然来到杨柳的办公室,向她索要赡养费用,“实际上是找我要钱去打他(杨正元)林场的官司”。为了证明自己并不是没有赡养父亲,当着办公室其他人的面,杨柳从抽屉里拿出一叠银行打款凭条。“他感觉被我拆穿了,抓住我的头发按在办公桌上打。”杨柳回忆,同事都吓得不敢上前劝。成都商报记者随后辗转找到了箭竹乡原人大主席,现已退休的赵廷柱。他表示确有此事,“父亲跑到女儿单位上来打人,确实有点过分。”此事发生半年后,杨柳离开箭竹乡到盐源县工作,一直至今。“离开泸州,完全就是因为父亲的原因,被逼无奈”。杨青说,父亲到她单位闹的次数更多。“怀起娃娃几个月时,他跑到单位上来闹,扯着我的头发打。”父亲除了闹到单位,还要去家里闹。有一次,她在泸州市龙马潭区的家中休息,父亲带着一把锤子来砸门。“猫眼被打坏了,我在屋里吓得不得了,就报了警。”杨青称,红星派出所的民警到来后,杨正元才离开,锤子也被没收了。对此,杨正元证实,确有此事,起因是为了要赡养费。杨青则表示,并没有欠赡养费,父亲是个不讲理的人,只要不顺意就会采取极端方式。杨柳、杨青和杨兰三姊妹表示,因为惧怕父亲的暴脾气,她们从来不敢单独去看父亲,在古蔺当护士的老三杨春虽然敢单独去见父亲,但只要他有生气的迹象,就会赶紧离开。老伴肖璐则称,之前和丈夫杨正元住在一起时,也经常遭他打骂。10年前,便和他分开了,同几个女儿一起生活,至今也不敢去看他。专家剖析权威性孝道与平等性孝道之争“常回家看看”执行难折射“他是父亲,我的生命是他给的,永远欠他的,这个道理我懂。”但父亲的行为,让杨青困惑。“百善孝为先,但父亲有时候逼得我很难受,要是我命都没了如何尽孝?”杨青说,自己并非不孝之女,父亲的生活费、医药费绝不拖欠。但是要求自己回家探望,或者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去和父亲笑谈天伦之乐,自己确实很难做到,“这么多年,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亲情已经太淡太淡了。”谈到官司,杨青说,她们接受法院的调解,但“父亲如果还是这样的态度,即使他赢了官司,但已经永远输掉了亲情。”对此,家事法律专家、天津师范大学副教授王向贤告诉成都商报记者,从《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角度看,女儿们的行为不符合法律规定,但从《反家庭暴力法》的角度看,女儿们的行为符合反家暴精神。反家暴法有规定,受暴者在受到施暴者骚扰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限制接近”的有关规定,主动回避施暴者。“常回家看看”难执行与我国权威性孝道立法精神有关王向贤指出,目前关于孝道问题,学界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权威性孝道,无条件顺从父母;一种是平等性孝道,父母和子女互相照顾、彼此互助。在社会,有不少观点对权威性孝道存在质疑,倾向于能接受平等性孝道。“每个公民都有被平等对待的权益,任何人不能侵犯他人,也不受他人侵犯。”“《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更多考虑的是权威性孝道。”王向贤分析,这起案件中,三个女儿虽然被父亲所生养,但父亲并没有很好地履行职责,首先违反了《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他违法在先,所以才造成了女儿们现在的行为,如果这个后果完全由女儿们承担是不公正的。“只考虑权威性孝道,反而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比如会出现子女不愿意‘常回家看看’的情况发生。”如何完善?引入平等性孝道立法精神对于《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把养老规定为是家庭责任的问题,王向贤说,立法不考虑子女的负担和压力,直接将养老责任归咎给子女是不公正的。比如这部法律规定的“子女应该经常回家看看,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相应的福利待遇”等内容,非常不切合实际。“比如有单位规定探亲假四年才有一次,这些规定跟法律的规定是不匹配甚至相冲突的。对于如何杜绝类似案件的发生,王向贤教授称,应该从两个方面去修改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一方面,打破权威性孝道,引入平等性孝道的立法精神;另一个还要打破养老主要是子女的责任这个立法原则。“如果这两方面不改变的话,关于‘常回家看看’的规定很难得到真正施行。”成都商报记者 周茂梅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165407
播放数:1822530
播放数:1060352
播放数:5808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想回家怎么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