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烟第那一根香烟一人抽一口”有哪些成果

热点关注|“中国反烟第一人”来到内江 上街就开“干”_最内江-爱微帮
&& &&& 热点关注|“中国反烟第一人”来到内江 上…
  近几天,在内江街头、火车站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人们或会看到一个身着深色衣裤,头戴深色帽子,手提一个帆布口袋的中年男子阻止他人吸烟——这个男子名叫张跃。  张跃,55岁,河南新安人。2001年,张跃在《中国保健》杂志上发表了一篇4000字的《反烟宣言》,该杂志刊登的对张跃的访谈中,把张跃称为“中国反烟第一人”。  今年已是他反烟的第18个年头,而内江,则是他反烟道路到达的第374个城市。  反烟斗士——  内江街头“抢烟”  1月8日上午,在内江火车站站前广场,记者见到了正在“抢”烟民手中香烟的张跃:1米7的个子,戴着深色帽子,黝黑的皮肤,看上去非常精神……  “我是昨天晚上坐火车从宜宾过来的,准备在内江待两三天时间。”张跃告诉记者,今年已是他在反烟道路上的第18个年头;内江,则是他到达的374个城市。  “同志,请不要吸烟,吸烟不仅伤害自己,更加伤害别人……”说着,张跃看见一名中年男子正抽着香烟,他打断了记者的采访,几个快步走了上去,将男子手中的香烟“夺”了下来。  “你是干啥子的?”男子香烟被“夺”后,略显气愤地质问张跃。  记者注意到,张跃夺烟后,立即向男子递出自己的名片和相关反烟材料,向男子解释道。  听完张跃的解释后,男子语气温和了下来,笑着对张跃说了一句:“谢谢!”  “把别人的烟拿掉,别人肯定会很反感,但当我给他们解释说明后,大部分人都还是非常支持地将烟灭掉。”回忆自己的18年反烟道路,张跃说,至少90%的“烟民”都能够接受和配合他的“抢烟”举动。  张跃说,也有部分“烟民”对他的“抢烟”举动表示反感,但当他遇到对方不配合的时候,他也不会蛮干,而是将香烟还给对方,再给对方宣传讲解相关知识。  “内江的‘烟民’都非常配合我的反烟宣传。”张跃告诉记者,当天在接受记者采访前,他已经成功“抢烟”多次,而且大部分人非常配合地主动将烟灭掉。  市民观点——  有人点赞 有人反感  在火车站站前广场上,准备乘坐火车回家的资中张远洪老人,也被张跃“抢”了手中的香烟,但张远洪对张跃的“抢烟”行为表示十分支持和赞同。  “‘抢’得好,吸烟确实存在很多危害。”自己正抽的香烟被“抢”后,张远洪说:“这是为我自己好,肯定支持他。”  在广场上,同样在等车的市民毕晓静也表示,对于张跃的反烟行为,她非常支持。  记者看到,毕晓静看着张跃在进行反烟宣传,她主动上前找到张跃索要相关资料。  “我要把这些资料拿回去,让我们家那些吸烟的人好好看看。”对于家人吸烟,毕晓静说道,她既反感又无奈。  但对张跃的“抢烟”做法,也有部分市民并不赞同。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烟民”人数达到3亿多人,确实这个数字相当吓人,但我们现在要做的应该是控烟,而不是完全禁止吸烟。”周先生说,张跃的本意是好的,但他的做法太过于极端,而且效果也不会太明显。  妹妹去世——  触动反烟初衷  说起自己为何走上反烟道路,张跃摸出荷包中的手绢擦拭了一下眼睛后说道:“我走上反烟之路最主要的原因是妹妹的去世。”  张跃说,他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自己和父亲都是教师,也是一名资深“烟民”。然而,1988年,张跃的家中发生了一次变故,他年仅26岁的妹妹突然患脑癌去世。  “妹妹的去世,对我打击非常大。”张跃说,有一次他在《参考消息》上看到英国有研究部门得出结论,父母吸烟者子女易患白血病、脑瘤、淋巴癌。由此,他认定妹妹的去世是香烟害的。从此,他便辞去工作,走上了“反烟”的道路。  张跃说,他最开始只是在家中“反烟”,要求自己的亲人不要再抽烟。“我花了五六年时间,成功让家里吸烟的戒掉了烟。”张跃称,自己为了帮助父亲戒烟,曾经还和父亲进行了“约法三章”,最终在他的帮助下,父亲也戒烟成功了。  2001年5月,张跃撰写的一篇《反烟宣言》在《中国保健》杂志上全文刊登,这让他非常兴奋。  “《反烟宣言》的发表,是反烟活动中所取得的第一个重大成果,也催生了我走上社会进行反烟的动力。”张跃说,那一年的11月14日,没有正式工作的他怀揣着170多元钱,开始了他个人在全国范围内的公益“反烟行动”。  家人反对——  “反烟事业”影响家庭  女儿借债上学  张跃将“反烟”当成了事业在做。而这个事情,让张跃并未得到家人的支持,也是这个事业让张跃的家庭负债累累。  在前些时候,江西卫视的《深度观察》栏目中,张跃的妻子介绍道,从2001年开始,张跃便把大部分时间投入了全国巡回反烟活动中,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四处跑,每次回家就是拿钱,他们的家基本上是“破产”了。  同样,张跃的女儿张点对于父亲的行为也持反对态度。  “我读书的所有费用都是借的,我大学期间一共在24个同学、朋友那里借了3万多元……”张点说,大学期间,自己的生活费每个月只有300元左右,平时就靠喝水和吃馒头将就过。  张跃自己也承认,家里人反对他的“反烟事业”。“家里人不支持我的这个‘事业’,但为了‘事业’,肯定是要有所付出,有所牺牲的。”张跃说。  反烟道路——  生命不息 反烟不止  去过北京,到过香港,来到内江……  张跃每到一座城市,当地的新闻媒体都会对他进行报道。张跃说:“这就是社会对他的支持。”  “我还准备拍一部以反烟为题材的电视剧。”采访最后,张跃对记者说道,目前他已经开始构思这部电视剧的相关内容,争取能够尽早面市。  对于自己的反烟道路,张跃说:“生命不息,反烟不止!”赞是一种鼓励 | 喜欢本文的亲们,请在下面点赞哦~
点击展开全文
悄悄告诉你
更多同类文章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
可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还可知道有多少人阅读过此篇文章哦
本地新闻资讯权威发布;内江人吃喝玩乐指南;提供违章查询、公交查询等生活便利服务。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进入
删除,或发送邮件到 bang@ 联系我们,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新闻热线:028-
“中国反烟第一人”到内江劝烟 市民大多表示支持
编辑:覃贻花
张跃劝烟成功
张跃与一位市民交谈关于“烟”的相关情况
  校园、火车站“反烟”
  有人支持有人无动于衷
  昨日晚上8点,张跃便已经到达内江,他的上一站是宜宾,下一站是自贡。他说,在春节之前,他要走遍四川至少十个城市,向他们宣传“戒烟”。
  张跃今日去往的第一个地方是内江的一所大学,随后是人流量巨大的火车站。在火车站,张跃每看见一个吸烟的人,便走上前去,先是将自己包中准备好的宣传材料拿出来,向吸烟者阐释吸烟的坏处,一番交流之后,便试图劝说对方将手中的烟熄灭扔掉。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的吸烟者都是配合的。
  在火车站开公交车的姚师傅有三十几年的吸烟史,今日他在吸烟的过程中,烟被张跃拿下,随后记者上前询问其对这种行为是否支持和理解时,他说到,“这是为我自己好,我是支持的。”在差不多一小时的“反烟”过程中,记者看到,张跃在火车站拿下了至少20到30来位吸烟者的烟,而他们当中,大多数对此都是支持的,只有少部分虽然是将烟灭掉,但对劝其戒烟的张跃这种行为表示得比较漠然。
  张跃介绍说,在这十几年的反烟行动中,对他这种行为90%的人是配合的,而正是由于有大多数人的配合,所以他全国反烟的公益事业才能开展并坚持到18年之久。
  张跃介绍,他反烟最初花费了家中数万的钱,而到如今家人对他的行为也不是特别理解,但张跃说他会一直坚持下去,“只要吸烟的行为在社会上没有消失,我就会一直行动下去。”&[]&&[2]&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太阳鸟时评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中国反烟第一人
2004年第4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2004年2月21日,河南许昌街头,出租车司机赵师傅坐在车上边吸烟边等乘客时,突然嘴上的香烟被一只快捷的手“抢”走了,同时一张名片和一张反烟宣传单呈现在面前。看了名片,刚才还想发火的赵师傅这才知道,他遇到了张跃―― 中国论文网 /5/view-2000936.htm      张跃,男,44岁,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人,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但他却在2001年11月高举起“反烟大旗”,足迹步遍全国。许昌已是他走过的第57个城市。在这漫长的“征途”中,他所感受到的酸甜苦辣,真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灭烟者 我奖一块       如果不是因为妹妹的死,张跃可能还是原来的张跃,一个县城里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    妹妹从不吸烟,却死于烟。当医生告诉他妹妹得的是脑瘤时,他以为是妹妹命苦,得了这种不治之症。妹妹走时只26岁,伤痛之余他也只能和家人一样接受这残酷的现实。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有研究表明,吸烟父母的子女最易患脑瘤,而父亲的烟龄已有40年了。于是,他强烈要求父亲戒烟。当时父亲已经60多岁了,戒烟的难度可想而知。但在儿子的帮助下,经过艰难、反复的戒烟过程,最终?父亲还是戒了烟。    父亲成功戒烟,使张跃深信烟瘾是可以戒掉的,也养成了劝人戒烟的习惯。于是,他把“戒烟运动”从家里推广到家外――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劝人戒烟。公交车上等公共场所,成了张跃日常劝人戒烟的“课堂”。为了增加说服力,他查找有关吸烟有害的科学资料,并不断摸索、完善容易被人接受的方式方法。有一阵坐公交车时,他身上常准备着一二十元面值一元的钱,看到有人吸烟他就说:“把烟灭了,我给你一块钱,当场兑现。”      自费发表 “反烟宣言”       到1996年,张跃发现,再怎么努力,帮助的人也只是一时一地的,必须加强力度和覆盖面,于是他开始复印资料。到1998年,复印的资料明显不够张跃作宣传时用的。于是,经济并不宽裕的他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开始自费在印刷厂印刷,一次最少印3000张。    自费宣传戒烟,对张跃来说绝不是一个轻松的事。经济负担不说,还有不少人当着他家人的面,说他不务正业、多管闲事。面对这些闲言碎语,家人并不好受。但这都没能动摇张跃反烟的决心。早在张跃复印第一份反烟资料开始,他已将反烟做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终生事业了。用他自己的话说:“中国有3.5亿烟民,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因吸烟致病死亡的每天就有2000多人。一支烟中有3000多种化学物质、43种致癌物质,是致癌“第一杀手”。吸烟患肺癌的人可使死亡率增加15倍,若戒烟5年则死亡率为10倍、10年为5倍,戒烟15年死亡率减少为0。因此戒烟越早越好。”    2001年,张跃在《中国保健》杂志上发表自己的反烟宣言,这使他的反烟事业有了更大的空间,也因此被誉为“中国反烟第一人”。      誓将“反烟” 进行到底       从2001年11月开始,他进行了一次三省一市的反烟行动:身带170元,游走于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各地宣传戒烟,而后他又将行动扩展至全国,计划三年走遍中国,自费完成自己反烟的使命。为反烟,至目前为止,他前后已花去了6万多元。    为了劝人戒烟,张跃完全打乱了过去的生活,但他认为,只要能为社会做点贡献,自己付出一点代价是值得的。“今天少一个吸烟的人,他日就少一个在病榻上忍受病魔折磨的人。”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理解和接受张跃“抢”烟的举动,这其中有嫌他?嗦的年轻人、有骂他多管闲事的中年人、还有对他不理不睬的外国人。但张跃说,百分之八十的人还是能听从他的劝告,还有人听了他的宣传当场表态戒烟的,这些已经让他很欣慰了。    为了完成自己的夙愿,张跃发誓要把反烟事业进行到底。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那一根香烟一人抽一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