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心理学如何消除老板对待员工不公平平感的方式有哪些

电大《学校管理心理学》案例分析
《学校管理心理学》(第二版)案例分析
程正方主编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6
第一章 结论
案例:抵制听课说明了什么?
分析:在学校管理中应慎用经济人假设。李校长采取“突击听课”的方式来检查教学的做法受到教师的抵制,管理方法上的行不通,反映了学校管理措施的心理依据有误。
(1)李校长提高教学质量的愿望是好的,但他对教师却采取了不信任的态度,对教师的基本估计和假设,是经济人假设,这是错误的。尤其对全体教师都进行不打招呼的听课,这种管理方式是不妥的。这种不尊重人的做法会引起教师的反感和抵触。
(2)李校长渴望提高教学质量,但他关注得多的是教师的责任和组织的有效性,而并没有关注教师工作是否称心、工作环境是否满意、工作本身是否能体现教师自身价值等。
(3)李校长必须认识到信任教师、尊重教师对决策的重要意义。改变对教师经济人的假设,对教师采取信任、尊重和支持的态度,体现人本关怀,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
第二章 个性心理与管理
案例1:教务副主任与总任主任
分析:教学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实现教师职业化,首先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管理教学更应如此。赵老师文化知识基础差,缺少专业基础,负责教学工作肯定是不合适的。(1)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要明确每个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只有当这个人的能力与他的工作环境及要求相匹配时,才会在管理活动中取得高的效率,同时也会使个人具有较高的成就感。(2)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管理者要充分利用和发挥人的优势,用其所长,避其所短。(3)案例中的姚校长将赵老师调离教学岗位,提任他做了总务主任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总务主任的岗位更适合赵老师。
案例2:翘起尾巴做人
分析:本题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分析:(1)从个性理论的角度分析:冯老师教学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王校长应给予充分的信任,对冯老师流露出的一些傲气,给予适当引导。(2)依据教师成长不同阶段的特点,对冯老师这样高水平的专家型教师,应采取支持的工作方式,给予他更多的工作自主性。
案例3:对自我的认知
自我认知的途径:(1)通过自己的行为。通过自己的外在行为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态度以及真实的内心感受。(2)通过内省。通过内省向自己内部寻求答案。(3)通过他人的反馈。他人的反馈就象一面镜子,我们从他人的眼中看到了自我,了解了自我。
教师积极性的激励
案例1:管理信条
分析:总的说这位校长在管理活动中对教师的人性假设是积极的,对教师需要的分析是准确的,因此所采取的措施对教师行为的影响也是积极的,这点非常重要,是管理的前提。具体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条,第九条,可以用需要层次理论及期望理论来分析,每一们教师都具有成就动机,愿意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价值,同时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肯定和回报。即使在被辞退时也希望给予应有的尊重和指导。第四、第五条也可以用双因素理论分析,教师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健康的保障、良好的工作环境、福利措施等是教师的基本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可以减少和消除教师对工作的不满因素。而真正提高教师满意程度的是教师因工作努力而得到的奖励,即激励因素。
案例2:满勤奖
分析:(1)“满勤给奖”的激励方式对教师不适合。
(2)主要理由:不符合教师工作的特点和实际。教师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教师工作有松散化和弹性化的特点。以全勤奖激励教师,不会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
(3)激励教师应关注教师对职业成就的需要,也就是鼓励教师搞好教学工作本身,而出全勤的教师并不能说明教学工作就是优秀,激励方式要适合教师工作的性质。
(4)本案例是实际应用型的案例,分析思路可以是开放性的。以激励理论(双因素理论等)或学校组织等分析都是可以的。但以上的答案要点要包括进去。
案例3:遭受挫折以后
分析:(1)从个体方面讲,小王老师没有尽快去摆脱挫折后的消极反应,而是在其阴影下“越陷越深”。小王老师“秋游事帮”后有一种失败感,产生了自尊受损、丧失信心等情绪体验,这是可以理解的,他应该尽快的调节自己的心理,看到自己以往的成绩,正确分析事故的原因,将挫折变成前进的动力。但是他没有,而是长时间陷入不良的情绪之中,而且影响了以后的教学效果。
(2)从管理的角度讲,学校领导应正确看待遭受挫折的人,可以帮助他分析这次秋游事故的原因,正确看待自己,以积极情绪对待挫折。
教师心理与管理
分析:(1)影响教师成长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是环境的适当支持手个人的努力,但就教师个人而言,发展和成长的关键还在于自身的努力。我们从于漪的案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她作为杰出教师的成长历程:于老师任教之初,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备好课、上好课;接下来关注的重点是如何应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并开始考虑形成个人的教育、教学风格问题;然后形成个人的教育、教学风格成为她思考的重点。此后,她关注的焦点在形成和保持自己的教学风格以及因材施教等方面。
(2)反思与更新是教师成长的机制。于漪老师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反思与更新的过程。
分析:(1)环境对教师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在社会、社区、学校应试教育盛行的时候,作为社会一员的“我”不可避免地与大多数采取了一致的行为方式。
(2)态度的核心是价值,在以“三率”为价值的学校教育活动中,“我”不可避免地围绕“三率”来组织信息,解释经验,采取行动。
(3)应试教育摧残学生的身心,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分析:(1)有效
(2)心理依据:A、说服信息要求的态度与原有态度之间有差距,但差距不大。绝大多数烟民对吸烟的危害性是有相当认识的。B、信息唤起了中等程度的恐惧,效果最好。
C、采用单面说明,在信息要求与原有态度方向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能达到好的效果。
学校中的群体心理
案例1:一切为了学生考个好学校
分析:(1)这个文科教学组称不上是一个团队。
(2)团队是由一小群技能互补的成员组成的人群结构,团队的成员致力于共同的宗旨、绩效目标和通用方法,并且共同承担责任。团队的主要特点是:目标明确;沟通便捷;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协调一致、相辅相成的思维模式与工作方法;成员在个性、技能、背景、年龄、性别等方面合理搭配;规模适度。
(3)这个文科教学组的成员,来自同一个部门,具有相同的背景及相同的技能,是为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在一起工作的人。因此,这个文科教学组不是一个团队,而是一个工作群体。
案例2:搞“非组织活动”的“小集团”
分析:(1)这个教师中的非正式群体产生的原因是:①利益一致,都是“提级”范围内的而不“提级“。②态度一致,都认为”领导不按政策办事,不公平“。
(2)调整工资这个件事,关系到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比较敏感,最容易出问题。作为学校领导,应该严格按政策办事。在处理案例中的事件时,学校领导首先应该检讨自己本身的工作是否有严重的缺陷,有则改之,无则向教师尤其是李老师作好解释工作。其次要采取措施,团结、争取改造好这个所谓的“小集团“。
学校中的人际关系
案例1:听他说完,你会发现、、、、、、
分析:(1)人际沟通中经常会出现障碍。案例中,讲者与听者都产生了沟通障碍。“小朋友“由于年龄、教育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原因,对自己的思想表达得不清楚,引起现场观众理解的错误。现场观众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有选择地听取信息,是产生误解的重要原因。
(2)得到的启发:教师要真诚地对待学生,要热爱、尊重信任、了解、理解学生,尤其要善于倾听。
案例2:四块糖
分析:(1)陶行知的做法,充分体现了他的教育机智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2)案例体现出:
①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手段。
②尊重信任学生是核心。当学生犯错时,应以平等、尊重的态度理智地加以处理,而不能采用体罚、训斥、辱骂、讽刺的方式方法。
③了解和理解学生是前提。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另一方面要了解事情的经过,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评价和处理。
④真诚的欣赏和善意的批评是教育学生的有效手段。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表现由衷的赞美。对学生进行批评时,态度要诚恳,口气要平静,不含讽刺意味,使学生体会到批评背后的善意和友情。
案例3:该不该鼓励竞争
分析:该案例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1)竞争的优缺点及如何运用竞争(略)
(2)教师应增强自身吸引力,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提高学科成绩。
作为教师,除注意外表吸引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强自身修养,增强内在吸引力。要有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尤其要有高尚的品德和对学生的热爱。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受其教。
学生心理与管理
案例1:道德是怎样被学会的?
分析:(1)孩子变成这个样子,原因是教师实施惩罚的攻击性态度给学生作出了不好的示范。
(2)惩罚是教师在课堂管理中对学生施加影响最经常使用的、也是最重要的强化手段之一。惩罚不但使教师能控制学生的行为,从而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可能对学生的心理产生更深层次的影响。
(3)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起行为与结果的相依关系的信念,从而对自己的学习有信心,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承担后果。
(4)惩罚要对事不对人,应就事论事,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不要伤害自尊心。惩罚要以教育为主,同时一定要指出方向。
(5)教师对学生的不当态度和行为,会造成学生师源性的心理问题“。
案例2:闹将
(1)对这个学生问题的处理极不成功,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反而激起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使事情走向了反面。
(2)对这个学生问题的处理,违背了惩罚的以下原则:
①惩罚标准要一致。本案例惩罚前后不一致,朝令夕改。同时没能做到“一视同仁”,因人而异的惩罚,使学生心存怨恨。
②惩罚要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要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对胆汁质的学生,不能采用过激的惩罚方式。
③惩罚要对事不对人,应就事论事。不能“老账”、“新账”一齐算,以免使学生认为不是为了帮助他,而是抓住机会打击他。
④惩罚要以教育为主,同时一定要指出方向。
学校领导心理
案例1:选谁做校长合适
分析:(1)费德勒的权变理论认为,个人的领导风格是一生经历的结晶,因而改变起来很比较困难。任何个人的领导风格都只在某种具体的情境中有效。领导情境类型与领导行为取向匹配,便得到最佳的领导效果,即在组织情境极有利或极不利时,任务取向行为是有效的领导形态;在组织情境善一般或中等时,人际关系取向行为是有效的领导形态。
(2)根据费德勒的权变理论,如果学校处在初创阶段,选择任务型的校长来任职效果较好;学校处在成熟发展阶段,则人际关系型的校长较称职。
(3)因此,在筹建附属中学时,选拔B做校长合适。
案例2:两种管理风格两种效果
分析:(1)A学校属于专制型领导作风,B学校属于民主型领导作风。
(2)专制型只注意工作目标、任务与效率,不关心成员;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很大,存有戒心与对立情绪;下属成员易产生挫折感与机械行为倾向。
(3)民主型领导关心并满足群员的需要,鼓励成员工作;上下级社会距离很近,人际关系民主、平等、融洽;成员有较强的工作动机、责任心、参与感,工作效率高。
学校组织心理
案例:发生在幼儿园的惨案
分析:(1)案例反映出该幼儿园在危机管理上存在以下问题:①事前预防漏洞大。首先是缺乏对环境中危机因素的感知能力,对即将下岗的患有抑郁症的临时工,没有及时地进行关注与疏导,更没有预警。其次是未发动全员参与危机管理,造成事发时仅男职工与想邻饭店老板二人与歹徒搏斗。②事发时,无良好的沟通、一致的行动信号,危机应对资源未处于利用状态。
(2)该幼儿园应制订一个好的危机管理办法
①搞好事前预防
探查危机的信号,提高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能力。
设立应对小组。
发动全员参与危机管理。
对装备进行随时检查,置其于随时可用的状态。
聘请一位兼职法律顾问。
②提高事发应变能力
危机发生后,应对小组立刻启动,所有危机应对资源应处于利用状态。有良好的沟通和一致的信号。
召开必要的会议,讨论危机及其应对方式,积极寻求外部力量的各种支持。
③事后重建和防止再度发生
危机结束后,成立评估小组。
校长主动检讨。
对受伤害者进行安抚和进行危机干预以及心理健康辅导。
平息外界各种议论与不信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广东地市:
任何理由的遮掩都无法开脱自己的罪行,再冠冕堂皇的理由在法律面前也是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只有自己坚定,对糖衣炮弹“无动于衷”,才能守身如玉,才能避免碍于面子的尴尬,更不会出现“无奈受贿”的闹剧。 []
养老金待遇最高差50倍 如何消除不公平感?
  核心提示:老有所养,是正常社会应该追求并努力达到的目标,而且不应该因为在工作年限内从事的工作不同而有过于悬殊的区别。一个人在工作年限内对社会的贡献率多寡,与其工作性质不存在直接关联。长远来看,取消养老金双轨制,填平目前存在的较大保障落差,是应有之义。没有这一步,养老金保障中的不公平感就不可能真正消除。
新闻背景:
  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2012社会保障绿皮书》,其中调查显示,近四成人认为养老金不能满足生活,有36.4%的人认为自己的养老金与周围人相比不公平。但是,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人员,却有80%的人认为领取的养老金公平。调查还显示,我国不同养老保险制度下的养老金最低200元,最高10000元,最高相差近50倍。
  2013年全国两会前夕,2月1日,人民网和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第12次联合推出“十大热点问题调查”。社会保障分项调查显示:98%网民认为废除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双轨制的条件已经成熟(2月24日人民网)。我将之视为9成公众催促废除退休金双轨制。
  媒体论道:
  9成公众催促废除退休金双轨制说明啥
  2013年全国两会前夕,2月1日,人民网和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第12次联合推出“十大热点问题调查”。社会保障分项调查显示:98%网民认为废除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双轨制的条件已经成熟(2月24日人民网)。我将之视为9成公众催促废除退休金双轨制。
  9成公众催促废除退休金双轨制,说明养老不公焦虑已经影响绝大多数民意。中国社科院近日发布《2012社会保障绿皮书》和《中国社会保障收入再分配状况调查》显示,近4成人认为养老金过少,甚至不能满足生活需要。不同养老保险制度的养老金最低200元,最高10000元,高低最高相差近50倍。值得注意的是,养老金在数量上的不公平已经影响和带来生活满意度差距。中国社科院在河南、福建、陕西、内蒙古、重庆五省市的2000份调查问卷显示,在领取了养老金的人中,近40%的人都认为养老金过少,甚至不能满足生活需要。其中参加新农保的人认为不能满足需要的感受最强烈,占78.9%;其次是居民占56%。相形之下,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人只有3.8%认为不能满足需要,但却有53.8%的人认为完全能满足需要。为此,《绿皮书》指出,目前我国以养老、医疗为代表的社会保险分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企业职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等多种制度,急需整合管理体制,增强社保在实践操作中的公平性与效率性。
  9成公众催促废除退休金双轨制,说明公众对养老不公的焦虑程度与日俱增。一方面,事实上,排解社保不公问题已摆上政策台面。《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在试点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它让公众看到的希望是,随着社保标准的提高和改革的不断推进,“双轨制”终将合并统一。据相关官员介绍,以养老保险制度为例,2008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配套推进。《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在试点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然而摆在人们面前的事实却是:五年过去,五大试点省市改革并无实质进展,几近原地踏步。政策规划与落实执行的落差,难让公众不焦躁。再一方面,在“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上调是否满意”的调查中,97%的网民对上调的幅度“非常不满意”。从历年两会调查看,有关“社会保障”的选项已四度位居榜首,要求废除退休“双轨制”的呼声最高,多数网民认为,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双轨制有悖社会公平,废除“双轨制”条件成熟,刻不容缓。说明公众对养老不公倍感焦虑。
  9成公众催促废除退休金双轨制,还说明养老待遇“阶层固化”加剧了公众对养老不公的焦虑程度。近日,在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年会(2013)上,由中国社科院组织完成的《社会保障绿皮书: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12)》发布,结果显示,近4成人认为养老金不能满足生活,有36.4%的人认为自己的养老金与周围人相比不公平。堪称反差巨大的是,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人却有80%的人认为领取的养老金公平。显然,数字背后的养老待遇“阶层固化”,已经折射至民意诉求层面,并成为利益群体之间公开博弈的筹码,且正在加剧公众焦虑程度。
  日前国务院批转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再次提出: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不断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实行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制度。我要建言的是,消除社保不公不能再光说不练和慢半拍了,是该拿出“路线图”和“时间表”的时候了!(红网陈庆贵)
  养老保险制度应以实现公平为第一目标
  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调查,得出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而这种格局之所以形成,答案也不难找,养老保险在
  制度设计上出现了严重的偏差。我国将职工就业时的工作单位划为企业和事业单位,这本来是社会管理的一种分类,但它却被沿用到了养老保险上,以致深刻地影响了每一个身处这种不同单位中的人的一生。在养老保险上,国家实行了双轨制,事业单位职工退休以后的养老金由国家财政列支,而企业单位的职工养老金则由其就业时所缴纳的养老金来决定其高低。于是就造成了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养老金远高于企业单位退休职工的状况。绿皮书显示,在被调查者中,75.4%的职工养老金不高于2000元,92.3%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却都高于4000元。
  养老保险的这种制度设计,根源在于政府在设计制度时偏向于自我的“顶层设计”。这种制度设计是政府利用权力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的一种自肥,它造成的后果便是今日的现状,退休人员由于就业时身份的不同而得到悬殊的养老待遇,最低者每月只有200元,而最高者可以达到1万元,两者相差50倍,而且月养老金低于2615元月平均水平的占到总人数的77.3%。在一部分退休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退休职工领取高额养老金的同时,大部分人认为所领取的养老金不足以让自己过上体面的晚年生活。
  占老年人口大多数的普通民众无法通过现行社保制度的保障安享晚年生活,这是国家的一种失职。一般来说,劳动者在其生命的就业时段,其个人收入应该由其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来决定,因此个人收入有高低差别是正常的,民众正是通过这种机制的激励而积极劳动,在创造个人财富的同时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当个人退出就业时段以后,国家所提供的基本养老待遇应该保证大体的公平,这是社会和谐的基本保证,这也是由养老保障是国家给民众提供的一种福利这个本质属性所决定的。个人如果期望在退休以后享受更好的晚年生活,可以通过个人财富积累、子女供给、商业保险等途径来实现,而不能由国家通过制度设计,在牺牲大多数人利益的同时满足小部分人的要求。
  时至今日,养老保险双轨制所引起的社会矛盾正在从原来的隐性向显性发展,已经成为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负面因素,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已经不能再拖延下去,而这种改革就是必须确立以实现公平为第一目标。但是,回到现实,由于这种双轨制实行多年,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群体,因此这种改革显得十分艰难。可取的途径只能是加速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争取让它与事业单位职工退休待遇平衡,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则需要政府财政做保障。令人欣慰的是,目前政府已经意识到了养老双轨制所积累的社会矛盾,正在积极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他们与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鸿沟有望缩小。养老保险出现双轨制这个事实提醒我们,在改革中,需要加强整个社会对政府的监督,抵制政府利用制度设计的权力来达到自肥的目的。只有让权力真正为民所用,改革才能保障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而不至成为以改革的名义谋取少部分人利益的工具。(华商报周俊生)
  养老金并轨不能再迟疑
  事实上,按照目前的实际情况,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之间并不仅仅在养老金发放标准方面存在差距,在工资、福利和其他方面也有相当大的差距,养老金发放标准的差距只是比较明显、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
  显然,机关事业单位员工能够享受高于企业的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障待遇,并不是因为贡献比企业大,效益比企业好,而是政策比企业优,体制比企业占便宜,是不公平的制度造就了这样的不平等。我们可以将这样的现象归咎于历史原因,也可以认为是体制演变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但是,既然这种差异对社会公平、正义、和谐产生了影响,就应当毫不犹豫地加以解决、改进和完善,而不能任凭其一直维持和发展下去。
  实际上,政府在这方面并不是没有作出努力,从2005年开始,连续9年提高企业养老金发放标准,实际上就是为缩小差距所作出的努力。但是,这种伤筋不动骨、体制外修补的方式,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镇痛和疗伤的作用,却不能消除病根。因为,养老金的本质问题是双轨制,而不是发放标准。只有解决好双轨制问题,发放标准的提高才有价值,才能发挥最大效应。工作在企业的人才会安心,才能不会因为有后顾之忧而纷纷“逃离”企业,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公务员热”才能降温。
  加快养老金改革步伐,尽快解决目前双轨制运行的养老金征收与发放问题,让各种体制的单位、各种身份的员工,都能享受平等的养老金征收与发放制度,在同一个平台、同一条跑道上竞争,广大企业员工的不公平、不平等心理才能得到最有效的抹平;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平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社会公平、正义、和谐的效应也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与发挥。 (京华时报 谭浩俊)
  养老金改革从制度破题
  老有所养,是正常社会应该追求并努力达到的目标,而且不应该因为在工作年限内从事的工作不同而有过于悬殊的区别。
  由中国社科院组织完成的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日前发布。报告显示,只有17%的人认为养老保险能够完全满足生活需要,认为不能满足的达到39.1%;36.4%的人感觉领到的养老金不公平。相较而言,公平感最强的人群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者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加者。
  这个调查结果不会令人意外。现行养老金保障体系,是先对不同人群进行划分后再加以设计的,这种设计带有短缺时代的明显的计划色彩。由于国家财政难以对所有人的养老保底,因此实行了养老金双轨制。养老金双轨制的存在,是刺激不公平感产生的根本原因。
  老有所养,是正常社会应该追求并努力达到的目标,而且不应该因为在工作年限内从事的工作不同而有过于悬殊的区别。一个人在工作年限内对社会的贡献率多寡,与其工作性质不存在直接关联。长远来看,取消养老金双轨制,填平目前存在的较大保障落差,是应有之义。没有这一步,养老金保障中的不公平感就不可能真正消除。
  填平养老金保障落差,还会对人们的择业导向产生积极影响。近年来,不能创造财富的机关事业单位门庭若市,创造财富的企业组织乏人问津。尽管个人就业选择属于自由权利,但这种过于偏颇而又高度一致的价值取向,不利于社会和经济发展。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保障“待遇”,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方面。
  填平养老金保障落差,养老金资金的充沛是关键。遗憾的是,目前,养老金是否存在亏空,都没有明确答案。一种意见认为亏空可能多达18万亿,另一种意见认为亏空是个“伪命题”,即使出现亏空,国家财政也完全可以弥补。
  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未富先老”的年龄结构看,不管养老金是否存在亏空,养老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都是不争的事实。轻言国家财政可以解决可能的亏空也是危险的。一方面,蓄满养老金的池子,不是简单依靠国家财政拨付就能实现,而应主要依赖于市场化手段。比如,将养老金结余打造成长期战略资本,实现保值增值,以避免未来因为货币对内贬值可能造成的“含金量”不足,减轻人们的不安感;另一方面,如果说国家财政足以防范亏空风险,那双轨制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由国家财政完全承担,岂不更能体现公平正义,消除人们的不公平感?
  减轻人们的不公平感,让国家财政包圆暂不现实,增加企业支付又可能有损经济。比较切合实际的做法是,降低个人缴纳比例的同时,让机关事业单位参保者也参与缴纳,以此缩小落差并保证养老金结余不致下降过快。同时,从加大财政承担和提高养老金结余利用率两方面入手,使之最终成为所有人能够依赖的“未来资本”。
南方网见习编辑:李冰如作者: 陈庆贵
更多相关内容
  南方农村报    南方都市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南方农村报    南方都市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平理论 消除不公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