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经济学在促进合理用药系统中有何作用

让患者得到真正经济高效的治疗――药师应主动运用药物经济学指导临床用药发布时间: 11:11:00
  6月5日,在“关节炎合理诊治社区行——非甾体抗炎药物临床合理用药全国培训系列活动”的首场培训中,首都医科大学教授金有豫以非甾体抗炎药物为例,介绍了编写国家处方集对促进公众合理用药的意义。  据悉,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国家处方集是根据“国家药物政策”、“国家标准治疗指南”和“国家药物目录”编写的指导性文件。它既是合理用药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实施国家药物政策的重要文件。处方集可以从政策和技术两个层面对医生合理用药进行约束和指导,杜绝“大处方”现象。金有豫教授认为,标准的治疗指南、基本药物目录和处方集三个基本文件三位一体、合理应用,可以确保医疗机构规范、合理用药。目前,我国还没有国家处方集。今年5月1日实施的《处方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本机构性质、功能、任务,制定药品处方集。处方集内容包括: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剂量、用法、价格;作用机理、临床应用、适应范围、相互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禁忌证、合理用药提示,剂量增减提示等信息。该办法出台后,业内人士建议出台国家处方集,以方便医疗机构结合本单位特点制定自己的处方集,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药物政策。  此次“关节炎合理诊治社区行——非甾体抗炎药物临床合理用药全国培训系列活动”由中国医师协会、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中国医师协会药物经济学评价中心承办。活动采取培训的方式,向全国范围的社区医生讲授以药物经济学为基础和原理的非甾体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方法,以提高城市社区医师的临床合理用药能力和技能水平,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6月5日的北京首场培训中,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等单位的专家就非甾体抗炎药物的特点及应用、社区常见关节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处方集的应用等内容进行了讲解。来自北京各区县的百余位社区医生参加培训。来源:新华网
Copyrigh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外贸通网 版权所有
本站网络实名: 外贸通
缓存时间: 15:26:15药物经济学考试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药物经济学考试论文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用药物经济学优化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 合理用药的日志,人人网,合理用药的公共主页
大家好,合理用药公共主页恢复了,欢迎大家留言!
用药物经济学优化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许景峰 (北京军区总医院北京 100700)
摘要目的: 提出药物经济学应纳入医院临床药学的管理范畴,应做为临床药师的工作职能。方法: 临床合理用药应从药物治疗安全、有效、经济三项抓起,将药物经济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对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及结果的评价。结果: 从药物经济学角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合理用药临床药学
&&& 药物经济学(Pharmacoeconomics,PE)是药物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它将经济学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应用于评价临床治疗过程,以此指导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其主要任务是对比不同药物治疗方案,以及与其它治疗方案所产生经济效果的相对比值,通过优化治疗成本与效果的结构,使药物治疗达到最好的价值效应。合理用药是指药物治疗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三项要求。具体内容是:治疗药物必须符合临床指征且功效明确;其价格是患者有能力支付且能保证市场供应;治疗药物的调配如剂量、用法、用药天数应准确无误;其质量要保证安全和有效。在以往的临床工作中,合理用药比较重视药物的&安全和有效&,而对于国家或患者是否有能力支付药费等&经济&问题考虑的较少。我国药品费用近年来急剧上涨,几乎达到国家整个卫生费用的一半。开展药物经济学研究,应用经济学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评价临床治疗过程,是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做好药品资源优化配置、做好临床药学服务、使药物治疗达到最好价值效应的重要内容。
1、药物经济学应纳入医院临床药学服务项目
&&& 随着我国药品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医院药学工作无论其管理模式或服务职能都将产生重大变化。药学管理从传统的保障供应型转向技术管理型,由被动服务转向主动服务,从注重&药品&的管理转向注重&病人&的合理用药管理。医院药师的服务职能也由传统的&发药、配药、管药&转向临床药学,转向临床药师的服务职能。他们直接为病人提供咨询服务,参与用药决策,提供药品和用药知识,监护用药后的疗效、不良反应和相互作用,保证药物治疗安全、经济、有效,最大限度地降低卫生资源的消耗。药物经济学正是将经济学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应用于评价临床治疗过程,通过优化治疗成本与效果的结构,使药物治疗达到最好的价值效应。药物经济学解决的问题也正是临床药学工作中的&安全、有效、经济&中的&经济&问题。所以,药物经济学应纳入医院临床药学的服务项目,纳入临床药师的职能范围。
2、开展治疗药物监测与监护,提高药物治疗的价值效应
&&& 治疗药物监测(TDM)是通过测定血液中药物浓度或研究基因序列变异对药物作用相关位点的不同反应结果,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由于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在分子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一部分药物的常用剂量,对某些患者疗效甚微甚至无效,而对另一些患者则产生严重不良反应甚至中毒。有时标准给药方案对一些病人不能产生足够的药效,以致被认为该药无效,而另一些人在治疗中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又被认为是剂量过高所致。因此实施TDM有助于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可充分发挥药物的药理作用,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药物治疗的价值效应。例如,庆大霉素的血清谷浓度&4ug/ml时,可导致肾中毒。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实施TDM指导用药,肾中毒的发生率仅为7%,而不进行TDM则达15%。每例肾中毒的花费高达2501美元,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即是一笔巨额花费[1]。北京军区总医院实施TDM监测地高辛1345例,其中血清谷浓度&2.0ug/ml,出现中毒症状的有166例(12.3%),未达到药物治疗浓度174例(12.9%)。从合理用药角度分析,在本组病例中,有25.2%的病人未达到安全和有效。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本组43例(3.2%)因治疗不良反应使成本费用平均增加了613.35元。所以,实施TDM监测不仅可显著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同时也节省了治疗药源性疾病所需的巨额费用,有效利用药物资源。另外,当前医院抗菌药用量占药物用量的1/3-1/2,抗菌药不合理使用不仅影响药物本身的费用-效果,而且还导致院内感染发生率的上升。如某医院统计分析了1998年12月应用抗菌药的501例外科病历,其中手术治疗用抗菌药171例,有效率为89.03%,预防用抗菌药330例,有效率为97.88%。参照《新编药物学》第十四版、《临床抗菌药物学》等文献分析,其中25.05%(126例)的不合理用药病例消耗了39.7%的成本。手术中预防用药的不合理用药比例(29.09%)明显高于治疗用药(16.8%)。院内感染率为18.4%,治疗费用平均增加1367.43元,住院天数平均增加5.8天[2]。解放军总医院对146例不良反应(ADR)报表采用回顾性研究[3],结果ADR的持续时间为每例患者12.69天。由于ADR而导致的直接成本费用为501.92元,间接费用为102.19元,单例成本最高者达2.34万元。其中ADR反应强度为1级的20例(13.70%)患者消耗掉治疗ADR97.55%的费用。因此当出现ADR后,须谨慎处理,及早控制患者ADR症状,使之尽快康复有助于明显降低治疗成本。由此可见,滥用抗生素不仅延长病人住院时间和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而且还增加了疾病社会性预防和控制的难度,其经济和社会损失是巨大的。所以,开展TDM和临床用药监护(PC),搞好合理用药,不仅保障了药物治疗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三项要求,而且对优化治疗成本与效果的结构,使药物治疗达到最好的价值效应有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3、从药物经济学角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 我国全社会2000年卫生总费用达4764亿人民币,占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5.3%。其中政府预算卫生支出709.5亿元(14.9%);社会卫生支出1167.7亿元(24.5%);居民个人卫生支出2886.7亿元(60.6%)。我国全社会卫生保险总费用约600亿人民币,约占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公费劳保医疗费的年增长高达23.2%,明显高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年增长率(10%),公费医疗已经到了不堪重负的地步[4]。所以卫生保健中的经济问题,特别是有关药物治疗的费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有助于合理分配、合理使用医药卫生经费,提高其费用-效果。目前,我国在合适的防治方案的选择方面已做了一些工作。如健康人群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研究发现,乙肝疫苗在皮内接种与皮下接种可获得相似的免疫效果,小剂量皮内接种能让更多的人接受疫苗的有效接种,且能减少费用[5]。又如陈征宇等[6]对78例使用头孢噻肟和对照药青霉素、环丙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成本-效果分析结果显示,头孢噻肟和青霉素、环丙沙星等对照药物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基本相同(分别为85.37%和81.58%),但头孢噻肟的治疗成本高达3749.52元,而对照药仅为2558.73元,两组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认为,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时应首先选用青霉素、环丙沙星等价格相对较低的药物,只有在这些药物治疗无效时方可改用头孢噻肟等第三代头孢菌素类。娄卫宁等[7]对常用的三种H2受体拮抗剂进行了大样本的成本-效果分析,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分别为345.27元/例,280.89元/例和328.67元/例,雷尼替丁是治疗消化性溃疡最理想的H2受体拮抗剂。济南军区总医院[8]对146例淋菌性尿道炎病人用5种不同药物治疗的成本-效果分析表明,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头孢克洛、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3.12,2.40,1.35,5.02和2.71,头孢克洛在5种治疗方案中成本最小,是治疗淋菌性尿道炎的最合理方案。蒋学华等[9]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3种肺癌化学治疗方案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评价,发现环磷酰胺+阿霉素+顺铂组的有效率为48.3%,1个疗程平均费用为984.93元,有效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成本为22.49元,中位生存期每提高1年成本费用为787.94元;卡铂+鬼臼己叉甙组的有效率为31.6%,有效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成本为78.11元,中位生期每提高1年成本费用为2278.31元;顺铂+鬼臼己叉甙组的有效率55%,有效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成本为11.01元,中位生期每提高1年成本费用为291.02元。由此说明顺铂+鬼臼己叉甙是3种方案中最合理的化疗方案。曹洪等[10]使用培哚普利治疗62例Ⅱ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并与对照药卡托普利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培哚普利成本费为1094元/例,有效率为94.4%,费用-效果比(C/E)为1158.8; 卡托普利成本费为1133.2元/例,有效率为66.7%,费用-效果比(C/E)为1698.9。虽然培哚普利单剂量6.5元较卡托普利2.4元贵,但治疗总成本却低,不仅可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也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夏凌三等[11]将165例脑梗塞患者分成4组,分别用腹蛇抗栓酶、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川芎嗪和曲克芦丁治疗,以治愈为评价指标,经成本-效果分析显示,腹蛇抗栓酶的成本效果比最佳。
& &4. 药物经济学常用分析方法
&&&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最常用分析方法是成本-效果分析(CEA)。成本用货币单位,效果用临床医学或生物学单位。CEA是通过成本与效果的比值来表示获得一份效果所需要的净成本。所以,比值越小越好。在一系列同类效果的药物治疗方案比较中,当其最终效果相同或相近时,选择一个成本效果比值最小的药物治疗方案是合理的。例如应用头孢噻肟、青霉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基本相同(分别为85.37%和81.58%),但头孢噻肟的治疗成本高达3749.52元,而对照药仅为2558.73元,其CEA分别为44.07和30.81元,两组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因此下呼吸道感染治疗应首先选用青霉素。维拉帕米与普萘洛尔治疗高血压,前者平均降压2.29 kPa, 后者平均降压1.35 kPa, 治疗的成本分别为42与16 元,其CEA分别为18.34与11.85元.kPa-1。由于维拉帕米与普萘洛尔的降压效果有较大差别,同时还发现服用维拉帕米病人的生活质量优于普萘洛尔,故选用维拉帕米。所以,药物经济学也不单纯地从CEA来决定治疗方案。
  CEA的一般公式为(C1+C2-B1-B2)/E,这里C1与C2分别代表直接与间接成本,B1与B2分别代表直接与间接效益,均以货币为单位; E代表效果,以临床或生物学单位。
  在药物经济学中,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无形成本。
直接成本是直接应用于医疗所需的一切费用,又分直接医疗成本及非直接医疗成本。直接医疗成本是指用于治疗方案所耗的医药资源,包括药费、医疗费、检验费、护理费及住院费等;非直接医疗成本为与病人治疗有关的一切支出,包括病人的伙食、病人的运输、家属照顾等,一个癌症或精神病病人的非直接医疗成本往往远超过直接医疗成本。
间接成本因疾病而导致的早亡、伤残、劳动力丧失等而致的工资或收...
阅读(184)|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