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首映资源多吗影视短剧内容保鲜策略:欢喜首映资源多吗影视是如何确保短剧内容持续保持新鲜感的?他们有什么特别的措施吗?

第1篇:影视艺术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电视电影 艺术特征 题材
一、引言
电视机的普及和电视业的 发展 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方式,而且为许多行业带来了丰厚的效益。然而传统的院线电影也是不会被电视和其他新型媒体所取代的,它拥有其一些特殊的特点,而且,这些特点是其他发展起来的媒体所不能取代的。超大的屏幕、特定的播放场所、完美的音响效果等。基于国内外电视行业的迅猛发展,电视与电影在这股影视艺术行业发展的潮涌中产生了交集,由此而生的一种新型的电影模式诞生了,也就是电视电影。电视电影(movie made for tv)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由电视人投资的低成本电影,适合在电视上播出。电视电影风格的多样化和题材接近现实,主要关注于热点新闻、人们关心的话题,使得受众对于电视电影的偏爱,使它拥有了相对稳定的一部分收视群体,保证了电视台的收视率。电视电影也借鉴了电影艺术的表现手法,从而大大提升了自身的艺术品位和表现技能。所以,电视、电影以及电视电影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特征是影响观众喜好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二、电视电影的艺术特征
1. 交集式
电视电影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决定了它要遵循电_钡和电影两种媒介的特点,不仅在表现方式上而且在艺术审美特征上和电视、电影有区别之处也有共通的地方。在电视电影的时间长度上,电视电影与电影也比较相似,大多数电影是90分钟长度的,而电视电影一般也是90分钟,要在9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尽量把一个故事讲述的精彩,因此要相对简练、紧凑,电视电影在叙事强度上和电影也比较接近。高度凝练、压缩的故事可以带给观众兴奋点的频率更高,有张有弛的紧张感和刺激更容易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目前,电视电影的兴起,似乎正从另一方向弥补了电视短剧创作极其匮乏的缺憾,甚至从某种角度来看它正在替代电视短剧尤其是单本剧的功能,但每一种表现形式又都存在着它们自身所独有的一些艺术特征和优势。当然,电视电影也有它自身的艺术特征,因为这些艺术特征也逐渐受到了一批观众的喜爱。
2. 叙事的节奏感强
通过对电视电影和电视剧的比较、电视电影和电影的比较得出,电视电影和电影一样具有叙事的节奏感比较强,因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表现出完整的叙事结构和制造气氛,所以要求电视电影必须具备很强的节奏感,在电视电影的时间长度上,电视电影与电影也比较相似,大多数电影是90分钟长度的,而电视电影一般也是90分钟,要在9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尽量把一个故事讲述的精彩,因此要相对简练、紧凑,电视电影在叙事强度上和电影也比较接近。高度凝练、压缩的故事可以带给观众兴奋点的频率更高,有张有弛的紧张感和刺激更容易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电影《拯救大兵瑞恩》是美国经典战争片之一,它描述了在诺曼底登陆之后,瑞恩家的四名于前线参战的儿子中,除了,隶属101空降师二等兵的小儿子詹姆斯·瑞恩仍下落不明外,其他三个儿子皆已于两周内陆续战死。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得知此事后出于对人道的考虑,特令前线组织一支八人的小队,只是为了在人海茫茫、枪林弹雨中找出生死未h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并将其平安送回后方。电影开头的诺曼底登陆抢滩场面,相当程度重现了当年的残酷与惨烈。在《拯救大兵瑞恩》170分钟的片长中,导演在电影开场就让电影进入了一个高潮,斯皮尔伯格用近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来拍摄片头25分钟的登陆场面。随着营救的开始,影片在节奏的控制上与战争这个主题紧密结合,因为在战场上随时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一方面通过表现营救的困难,另一方面影片表达了战争中的人性。而另一部由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视电影《兄弟连》描写了美国101陆军空降师部队e连的真实故事,他们参与了盟军进攻首日的任务,以及其后整个欧洲的战事。这部电影寄予了艺术家对战争底层的士兵们的同情、敬慕与赞赏,也把观众的思想感情赋予了角色,从而随同角色一起去体味逐层展开的战场画卷中的种种兄弟情谊,一方面使观众被吸引着与角色一同回归到 历史 的深处,另一方面,也让观众在观看中获得一份感动。导演在拍摄战争场面时使用的是手持摄影方式更真实的展现当时的战争场面,在叙事的节奏上依然保持着紧张的气氛,因为这部电影的投资巨大,所以在这部电视电影在艺术表现形式和特征上都和电影没有多大的差异,只不过《兄弟连》是在电视这个传播媒介上播放的。所以不难看出电视电影和电影一样仍然保持着叙事节奏感强这一个艺术特征。
3. 视听语言的强调
电视剧由于它播出的时间比较长,节目后期制作的工作量比较大,加上电视剧追求的是商业化运作,所以为了节省拍摄时间。电视剧在拍摄时对于画面的构图、光线气氛的营造、布景的道具、场景的布置等不会像电影那样费很多的时间和金钱。而在后期制作上。画面之间的剪辑、 音乐 音响的编辑也不会像电影那样精致。而电视电影对于视昕语言方面的强调远远高于电视剧的视听语言。因为电视电影和电影长度相似,所以要在长度短的情况下让观众熟悉和认同。同时。电视电影受播放条件的限制,不能发挥出在影院中观看影片的效果,没有在影院的氛围中体现影片表现的声音立体感的冲击力,所以在电视电影中一般不会花大的代价着重对大场面的刻画,在局部特写中也不能发挥有效的视觉冲击力,所以电视电影想要吸引观众对影片的关注必须在视听语言的组织上下功夫,需要依靠每一个画面、镜头和场面的精心策划和营造来吸引观众的眼球。据我了解,在国外,大多数的电视电影都采用胶片来进行拍摄,他们是想让拍摄出来的电视电影的画质效果和电视剧的画质区别开,特别是在画面的构图、镜头的运动、音乐音响等方面能有一种电影的感觉,形成一种电视电影所特有的一种风格。视听语言对于电影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要在影院这个特定空间观看,而且在影院中会配备比较好的音响和巨型的屏幕。所以,电影在前期拍摄中的画面组织、画面构图和画面的表达是很重要的,后期的音乐音响和剪辑、调色也是在影院播放时一览无余的。一些比较知名的大片,比如,《英雄》和《花样年华》。在《英雄》这部电影中,导演利用色彩很好的主导了影片, 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在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中,不同的服装、特有香港电影的色彩搭配张叔平的美术指导,在画面上征服了观众。而且这部电影的配乐和旗袍一样成为了经典。
当然。电视电影的投入远不及拍摄一部电影的投入,但是,如果能使电视电影的画面更加有活力,那就能弥补资金、人力等方面的缺失,从而吸引观众的目光。为了拍摄出比较好的电视电影,则需要追求故事、人物和情节的精致、新鲜,要把有创意的思想加入其中。对于电视电影而言,虽然没有拍摄电影的条件,没有院线电影那种观影氛围,所以更应该着重的注意电视电影的主题和剧情,在技术上,重视视听语言的运用,用有创意的画面构图、角度,来诠释想要表现出来的意思。表达一定要清晰、明朗。电视电影的内容和文化品味也要存在在影片中,让观众看完能了解一些文化。当然在主题方面,可以运用一些热点题材、新闻题材来吸引大众的注意力、提高收视率。
电视电影如果将视听语言运用的很成功,那这部电视电影必然会给人带来很深的回忆,最典型的就是希区柯克的电视电影《精神病患者》。这部电视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上班女郎对自己的生活已经感到厌倦,她未婚夫的钱几乎都要用来支付前妻的赡养费,他们的结婚也就成了一个漫长的计划,一天她的老板要她将四万元现金存到银行去,在极度想改变自己生活的冲动下,她携款逃离了小镇,她要过一种新生活。情节发生到这里,观众的紧张情绪开始被影片调动起来,而之后。这个上班女郎因为长途的劳累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她几乎崩溃,她决定在一家汽车旅馆住上一晚,就在她吃完饭想要洗澡进去浴室的时候,一场离奇而恐怖的事情发生了。导演运用视听语言很好的突出了影片的气氛,制造了紧张感。而影片的叙事有张有弛,伸张有力,完美的烘托除了影片的气氛,让观众陷入了影片营造出的恐怖气氛中。这部电视电影拍摄于1960年,这部电视电影可以说是电影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部影片是希区柯克带领他的制作班底拍摄的一部成本极低的恐怖影片,因为影片中有许多血腥场面,所以就选择了黑白片,既可以降低成本。还不至于太刺眼,这部影片游刃有余的操纵着观众的情绪。从而完成了一次纯电影的表达,完全通过视听语言的表达刺激观众,得到了空前的成功也为希区柯克带来了无数的荣誉。第2篇:影视艺术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影视艺术;综合性;审美
影视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吸收了多种艺术的长处和特点,使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丰富和充实了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同时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集于一身,从而具有巨大的美学魅力。影视艺术综合了戏剧、文学、绘画、雕塑、音乐、建筑、摄影、舞蹈等艺术中的多种元素,并把这些艺术元素相互融合同化和吸收,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自身新的特性,使之成为一种时空综合的独立的视听艺术。影视艺术的综合性美学特征绝不仅限于各种艺术元素的有机融汇,这种综合性突破了艺术学的层次,更加集中地反映在美学层次上的高度综合性,体现为再现性和表现性的统一、纪实性和抒情性的统一、技术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使得影视艺术成为迥异于其他艺术种类的一门独立艺术。
一、影视艺术与戏剧
影视与戏剧有着密切的关系。戏剧既是一门综合艺术,又是表演艺术,戏剧艺术多年来在编导、导演、表演等方面所形成的艺术规律,为影视艺术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从历史的渊源来看,早在电影诞生之初就出现了以梅里爱为代表的戏剧电影学派;我国最早的电影理论也是“影戏”理论;20世纪40年代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戏剧化电影美学观更是一度风靡世界银幕。影视艺术作为一门年轻的艺术,在其成长初期,都曾从戏剧艺术中吸取了许多营养,不仅借用戏剧的创作题材和戏剧表演经验,而且将戏剧性矛盾冲突与戏剧性情景纳入作品之中。时至今日,虽然影视艺术更加注重发挥自身的艺术表现力,但影视艺术与戏剧艺术之间仍有着不解之缘。一些影视作品的编导、导演、演员,或者来自戏剧舞台,或者两栖于影视和戏剧艺术,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戏剧式结构方式更适应于大多数中国观众的审美心理和审美习惯,因而在国产影视艺术作品中,它都将作为一种传统样式长期存在下去。但影视艺术毕竟不是戏剧,与戏剧相比,影视艺术自由转换的时空打破了戏剧舞台的时空局限性,影视演员自然、真实、生活化的表演取代了戏剧演员舞台程式化的动作,从而使得影视艺术能够更加逼真地再现现实生活。
事实上,电影是搬上银幕的戏剧,电视是搬上荧屏的戏剧。舞台、银幕、荧屏都是戏剧人物活动的空间和场所;不同之处仅仅是,银幕、荧屏比起舞台的空间更宽阔,机动的余地更大,布景与活动场所可以不受狭窄舞台的限制,能够充分地利用真实的生活环境,它给人物提供的环境和背景,比起舞台布景的人工痕迹更少,银幕、荧屏表现的内容和矛盾斗争的活动场所,更具有真实生活的性质。但是,戏剧影视人物矛盾斗争的基本行为方式及其产生的戏剧性,并不因此改变,甚至由于获得比舞台更有利的施展余地而显得更优越。因此可以说,戏剧的本质特性并不因为活动空间转移到银幕或荧屏而改变,电影、电视并不因为离开舞台而失去戏剧的本质特性。因此,戏剧、影视在本质上具有共同的基本特性。
二、影视艺术与文学
影视艺术也受到文学的极大影响。影视艺术从文学中吸取和借鉴了许多叙事方式与叙事手段。文学融入电影、电视,构成了影视艺术深厚的文学基础。影视艺术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剧本,影视文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同时,文学的各种体裁都曾经直接或间接地对影视艺术产生过巨大影响。电影向诗歌学习,产生了富有抒情性的诗歌电影,如《城南旧事》《黄土地》,前苏联的《战舰波将金号》,美国的《金色池塘》,日本的《远山的呼唤》等;电影向散文学习,从而产生了散文电影或纪实电影,如意大利的《偷自行车的人》《罗马11时》等;电影还吸取小说的手法与结构形式,从而产生小说电影,如前苏联的《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等。根据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些类似于我国的章回小说的优秀电视连续剧,已成为我国广大观众家喻户晓的优秀电视艺术作品。
影视艺术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学与影视艺术基于叙事之上的相通,在二者之间形成一种互动和转化,使影视在成为独立艺术之后,仍然需要从文学中汲取营养,而文学也因借成熟影视艺术的推动,自觉地凸显其“电影性”而日益丰富着自己的叙述手段。文学与影视得以相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属于叙事艺术。就文学对影视艺术的影响来看,电影的叙事和叙事技巧最早是从文学那里学来的,至于文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等因素,在影视艺术成熟之后仍被其广为借鉴。在中外影视作品中,有将近半数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特别是那些伟大的文学巨著,多次被搬上银幕、荧屏。可见影视艺术与文学有着血脉相通的亲缘关系,对小说的借鉴使影视艺术创作者们获得了灵感。文学与影视作为叙事艺术,都是在流动的时间中连续地描绘事物。正如法国影评家玛格尼所说:“电影和小说二者均为叙述作品,叙事有它自身的规律,与展示的规律有很大的不同。它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连续性,小说的各种程式和电影的各种常规技巧大抵是为了保持连续性才产生的。”小说是在一个个词语组合的场景的连续中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影视是在一个个画面连接的场景中构成银幕、荧屏形象,在时间的延续中叙事是它们的共同性。这使文学和影视艺术都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叙述复杂而连续的社会生活。
三、影视艺术与音乐、舞蹈
影视艺术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影视艺术从音乐中汲取了节奏与感染力,使音乐成为影视作品概括主题、抒感、渲染气氛的重要艺术手段,影视音乐更是成为影视艺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的影视主题音乐都是展现本剧主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生动形象地塑造出剧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和个性,同时它也能让观众在欣赏歌曲的同时联想到剧情的内容。音乐这一长于抒情的听觉艺术形式,大大丰富了影视艺术的感染力。影视音乐是影视综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主题歌、插曲、片头音乐和情景音乐等,与其他形式音乐相比,它一般要从视听统一的角度,考虑与剧情、画面结合的关系。影视音乐是指为影视而作的音乐,影视歌曲是通过画面的视觉形象使歌曲内容更具体明确,更具有感染力。它借助影视艺术的魅力得以传播,并长期流传,而主题歌直接阐述主题。一曲《我的祖国》把人们带入硝烟纷飞的上甘岭;《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使人们想起冰山上的来客;《牧羊曲》把人们带进了天下闻名的的少林寺;经典的电视剧插曲《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等更是久唱不衰。试想如果没有这些歌曲,这些影视作品是否还会那么流光溢彩,我们是否还会有那么多的感动。没有音乐的影视作品是不可想象的。感谢那些优美的旋律让珍贵的影像在我们的记忆中永远闪亮。近年来,各种大型综合性电视文艺晚会,更是吸收了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等各种艺术特长,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民族特色鲜明、气氛浓烈欢快,受到了全国亿万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每年一度的电视春节晚会已成为我国人民春节期间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突出表现了综合性文艺晚会的巨大魅力。这种巨大的感召力也正体现了电视艺术的综合优势。电视艺术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在近年来风靡全世界的MTV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它为音乐作品配上了快节奏的画面集锦,具有极强的听觉冲击力和视觉表现力,体现出现代影视综合艺术的巨大魅力。
四、影视艺术与绘画、雕塑
影视艺术从绘画、雕塑中汲取了造型艺术的规律和特点,使得造型性成为影视艺术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绘画对光、影、色彩、线条、形体的独特处理以及如何运用二维平面去创造三维空间的艺术本领,尤其是强烈的造型意识,为影视艺术的画面造型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营养。影视画面如同绘画、雕塑、摄影一样,既是以造型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手段,又通过造型性给人以巨大的感染力。如电影《黄土地》采用一种深黄的色彩基调,表达对我们这个民族和这块土地的眷念之情,这部影片的画面上五分之四是黄土地,五分之一是蔚蓝色的天空,天边地平线上有几个小人物正弯腰拉犁,通过这种十分独特的画面造型体现出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红高粱》则采用一种大红的色彩基调,影片中的红高粱、红头巾、红绣鞋、红袄、红裤、红酒……大片大片的红色在画面上闪耀,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刺激和心灵震撼。以红色为主的基调赋予这部影片生命色彩与酒神情绪,成为抒情表意的造型视觉符号。
五、影视艺术与摄影
影视艺术与摄影艺术有着与生俱来的天然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摄影的出现,也就不会有电影和电视的诞生。自从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摄影术以来,摄影在技术与艺术两方面都有了迅速的发展,对后来出现的电影和电视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影视艺术中的摄影师是影视画面的主要创作者,是摄制组的重要成员,他的任务是通过运用摄影专业的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法,充分发挥电影摄影和电视摄像的纪录功能、造型功能、表意功能。摄影师的作用除了在影视作品中塑造人物、描绘环境、烘托气氛、刻画细节外,还通过摄影造型和表意功能直接参与创作。
在影视作品的创作中,影视摄影师的艺术是影视绘画艺术,摄影师是真正的影视绘画艺术家,以非常鲜明、真实而富于表现力的绘画形式来表现影片中各个镜头的思想和内容。优秀影视作品可以做到声画相融,有虚有实,有藏有露,视觉和影视作品设计的关键在于必须具有一个个性化的视觉解读。影视作品视觉化过程的第一步是设计包含有影片思想或剧本精神的画面,为影视作品创造一个整体的画面基调。《英雄》选择的是旖旎奔放的自然景观和沉稳厚实的秦王宫,空间横向调度气势磅礴,场面宏大,浓墨重彩的气氛渲染和造型视觉的张扬,营造了一种历史气度与人物的英雄悲歌。《无极》作为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影片,不仅色彩艳丽,而且时空写意,使得影片带有一种神秘虚无的诉求语境。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影视艺术具有时空统一性、声画可融性、表现综合性、形象逼真性等审美特征。影视这一艺术门类的各种形象都是在画面和声音的统一中,通过造型而表现出来的。影片的整体形象结构、情节发展的顺序、在具体环境中进行的动作,都是由导演构思而形成了一套连贯的绘画处理。形象的各个场面在胶片上构成画面,乃是摄影师艺术创作的成果。摄影师,这个掌握着一种新的造型形式、活动的电影绘画的表现手段的艺术家,其任务就是把影片的内容作为许多活动的绘画构图――肖像、室内景物、战斗场面以及群众场面,在胶片上表现出来。现代影视编导在构思时,不仅要善于汲取美术、戏剧的特长,要考虑画面的安排,关注画面美,同时还要善于通过各种音响来构成节奏感与和谐美。声画可融性传统艺术如绘画艺术等,也要借鉴影视艺术的这一特点,进一步用画面和声音来塑造和完善绘画艺术,形成视觉和听觉统一和谐的优秀绘画艺术作品。
总之,影视艺术通过综合性美学特征吸收了各门艺术的精华,并将这些艺术元素转化为自身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声画结合而获得新的特质,展现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彭吉象.影视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钟友循.影视与影视鉴赏[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第3篇:影视艺术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影视艺术;特性;审美;策略
影视艺术作品是由各种艺术要素组成的多维层面的综合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影视艺术鉴赏体现的只是观众对影视作品某些层面某些因素的选择。高水平的影视艺术鉴赏者可以鉴赏多个层面、关注到诸多方面和诸多因素,但不可能选择和鉴赏所有层面和所有因素。作为影视鉴赏的影视片,其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可以说是编、导、演、摄、录、美的各个部分,再以各部分为切入点进行细致分析和研究,具体体现在文学观念、美学观念、整体结构、艺术特征、技术处理及民族风格上。
一、影视艺术的综合性
影视是一门年轻而又现代的艺术。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综合了各种艺术的元素,同时还形成了有别于其他艺术样式的独特的艺术特性。了解和把握这些特性,无疑将有利于提升我们感悟影视艺术魅力的审美能力。
(一)影视是艺术和科技的综合
纵观影视艺术的发展史,不难发现实际上就是一部影视科技的发展史。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传统摄影到电脑动画,每一步发展和飞越都与科技的发展息息相关。拟音、数字式录音、变焦组合镜头、高科技仿真技术等新成果的诞生都是影视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科技的进步,为影视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并不断开拓出影视艺术新的表现领域,丰富了其表现能力。据介绍,美国的皮克斯、梦工场、蓝天工作室等动画界的领头羊,无一不是依靠自主研发的动画渲染系统软件而获得稳固的领先地位。由于三维技术研发的长期积累,这些公司将3D动画迅速转换为立体电影可谓驾轻就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永亮在电影科技论坛上介绍说,世界电影史上票房前几名的影片,《阿凡达》《泰坦尼克号》《指环王》等都成功运用了大量数字科技。
(二)影视是多种艺术元素的综合
影视从文学艺术中学到了表现复杂社会生活的叙事手段,在绘画、建筑和雕塑中学会造型结构和技巧。在音乐艺术中学会在时间流程中展示各种音效的节奏感,从戏剧中吸取它通过调动系列影视手段展现的戏剧冲突,同时还吸取了戏剧演员的表演艺术特长等。影视艺术是集造型、表演和语言等艺术诸因素于一身,并包容摄影、剪辑、录音等的新艺术。如《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这部动画片进一步开拓多种综合艺术元素的才能,有意识地尝试将公众对动画的认识引领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二、影视艺术的视觉性
影视是一种视听结合的艺术,它所调动的一切手段,无论是文学的、绘画的、建筑的,还是音乐的、戏剧的或者是蒙太奇手段,目的都必须是创造出鲜明而生动的视觉符号。影视视觉造型性的核心因素是画面构成的造型,画面是构成影视的基本单位,是影视的基本语汇。
(一)影视艺术的视觉性特点
影视可以通过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影视的视觉性中的一大特点。在戏剧中,也可通过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但由于观众与舞台的距离和视角相对固定,因此有很多限制。为了让后排观众看得更清楚,演员的肢体动作往往有些夸张,而有些细小却又极其重要的动作,观众稍不留神就忽略了。
如在朝鲜影片《卖花姑娘》中,双目失明的妹妹在得知母亲死去时,从外面回来连跌几跤,跌散了药包,最后跌倒在地,双手还在向前抓的一个动作,就把其对母亲的爱、失去母亲的悲痛表现得很有感染力和威慑力。
(二)影视艺术的视觉性情感
影视还可以通过镜头,将脸部表情、眼神和细节等放大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这就是影视的视觉性中的又一大特点。影视中人物的表情、眼神、细节,比其他艺术都更细致入微,更接近生活原貌,其表现力也更强,影视可以用特写、大特写等镜头来表现,而其他艺术无法做到。
如国产影片《归心似箭》中玉贞送给魏得胜那管小烟袋,就是以物托情。因此,影视艺术善于借助物件作为细节,展现人物形象的思想感情。这种以物托情的艺术手法,最能引起观众浓厚的兴趣。
三、影视艺术的逼真性
影视的逼真性是影视艺术的突出魅力之一。文学反映生活,虽然可以使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但毕竟不是实闻、实见、实临。音乐虽然也有形象,但它的形象很难捕捉,主要是情绪传达的逼真。绘画、雕塑虽然可以很逼真地表现形态,但它不能表现动态的生活。而影视的逼真性是极为突出的,它能逼真地呈现出所拍摄对象的性质。
(一)影视的逼真性来自于照相式的纪录性
影视是一门从摄影发展而来的艺术,能够直接记录现实世界的人和事物的状貌。德国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在他的《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中说:“电影按其本质来说是摄影的一次外延,因而也跟摄影手段一样,跟我们的周围世界有一种显而易见的近亲性。”又说,“电影的基本特性是跟照相的特性相同的。”如1988年上映的动画片《龙猫》带有其一贯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利用一些自然景物切入主角的意识流之中,让观者的心得到最真切的共鸣。
(二)影视的逼真来自于它的连续的运动性
所谓“逼真性”是指其逼真地记录、传真并复制显现与存储活动对象的性质,是现代科学技术给它提供的便利。影视具有通过不断变换的画面表现人和事物的运动特性。运动使影视具有连续吸引观众的特殊魅力。影视画面的运动在延续时间中获得叙事,得以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表现复杂多变的社会关系,表现多种矛盾纠葛的发展,从而多方面展示人物命运和个性。
(三)影视的逼真性来自于它的声光色
科技的发展又使影视能再现事物的声音和色彩。解决了录音还音等问题,电影就从无声过渡到有声。解决了色彩,影视就从黑白过渡到彩色。影视剧的导演们立足于真实,利用一切造型手段,力求缩短银幕和生活的距离。声音这个维度的增加,使得影视给观众的感受更加真实可信、生动自然。因此,影视的逼真性具有很大的认识价值,尤其是优秀的影视艺术能以非常真实感人的形象帮助我们深入认识社会、了解世人。
四、影视艺术的审美鉴赏分析
(一)影视艺术鉴赏的策略
区别于一般的观摩影片,影视艺术的鉴赏要求观众从感知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甚至到审美意义的层面。其体现在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心理和作品相关信息的准备。现在看电影还是存在一种隐性的“礼仪感”,观众总是按照个人的喜好或情感平衡及释放进入影院的。但从市场调查来看,目前绝大多数观众观赏影视作品最主要还是停留在强调影视的娱乐功能上,于是消遣、调节成了观影目的的代言。而影视鉴赏者明显区别于一般的观众。他们有更为强烈鲜明的目标感,并且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心理上表现得更为紧张,积极获取各种视听信息,在思维上也显得更为活跃,往往会出现至少两种观影思维:一种是将自己同化、融入作品;另一种则是呈现一种游离状态,会打破原先剧本的叙述模式,不断思考、联想、分析、判断、推理,从而挖掘影视片中的艺术蕴涵。
二是对影视作品相关信息的准备。信息面很广,可以包括故事梗概、人物简介、时代背景、主创人员的特点和风格等。这一切资料来源可以通过媒体的各种渠道,鉴赏者可以借助它来准确把握,多方位、多角度地了解、理解作品。所以艺术价值较高的作品,在缺乏准备的观众那里,会黯然失色,大打折扣。
三是要合理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分解对于鉴赏影视片来说是必需的,但分解又因为它对部分、阶段或因素的提取而往往忽略对影视片的整体观照和把握。这样就需要鉴赏者在分解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综合。这个过程要求鉴赏者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观片经验以及储备的影视知识等,对分解过程和分解结果进行整合。
最后,为深入鉴赏影视艺术而要努力做的是,在泛读的基础上,至少要对同部作品精读两遍以上。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影视艺术鉴赏的审美素养。
(二)影视艺术鉴赏的方法
1. 内容鉴赏
从内容上鉴赏可细分为宏观、微观和影视风格三个角度。宏观角度一般是和文学内容密切相关,如社会的、民族的、时代的意蕴。以内容的方式进入影视片鉴赏方法之所以成为最一般、最普遍的方法,这与影视艺术和文学的根本联系有关,与电影的观念有关,也与鉴赏者的知识储备有关。对主要以故事情节为叙事框架和表情达意的影视作品,以文学的方式进入影视作品,一定要抓住人物活动的有关事件,仔细领会该事件中表现了人物何种性格特点或思想境界。如我国影片《长恨歌》是一部很有影响的作品,对于主人公王琦瑶这一形象,观众由于文化修养、审美趣味等积淀的不同,肯定通过事件对她的看法会各不相同,人物评价也存在差异,但观赏者都是通过事件去评价人物的,其进入作品的鉴赏方法是一致的。
其次,通过情节和人物的安排寻求导演的创作思想及作品主题。但是有的影视片,由于艺术家们创作心态的多元化、审美视角的多侧面化、创作手法的多样化,导致影片的思想内涵的复杂化和主题指向的多元化。如谢晋导演的《清凉寺的钟声》是一部多蕴涵的影片,其主题相当丰富。它既表现了人道主义的精神,又宣传对生命的热爱,呼唤和平;还有深层民族情感和民族文化的交流等。对于类似这样的影视片的鉴赏,虽然也可以通过情节、人物活动、细节等安排来分析,不过要仔细地琢磨体会导演的创作意图,特别注意其主题思想寓意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2. 形式鉴赏
形式鉴赏主要从视觉元素、听觉元素及综合元素鉴赏入手。视觉元素的鉴赏主要指和美术密切相关的一些艺术元素,即画面上呈现的一切。包括镜头、蒙太奇、服装、化妆、道具、场景、特技等。听觉元素鉴赏主要指声音的鉴赏。影视作品中的声音包括音乐、音效和语言三部分。倘若合理、巧妙地设计音效,将对影视的造型表意有重要的作用。综合元素鉴赏是指综合运用各种元素来造型表意。包括形式与内容的融合、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各职能部门之间智慧的融合。
总之,对于那些强化影像的造型表现力和注重画面处理效果的影视片,鉴赏者只有及时调整自己的鉴赏习惯,有意识地激发视听的感受力和想象力,调动造型思维和蒙太奇思维,运用影像美学知识来鉴赏影片,获得与影视作品艺术层面更为贴切的认识和见解。在影视形式上,导演总是根据影视剧的内容,调用各种技术手段,精心设计与组织实施每个镜头的光线、颜色、画面构图处理以及摄影机的运动,同时在后期剪辑,音效设计中也充分体现了各自的艺术风格。影视艺术的内涵是丰富的,影视鉴赏者只有具备相应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深刻领悟影视作品的真正意蕴,从而获得多方面的艺术感受。
[参考文献]
[1] 顾建华.艺术设计审美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刘丽.影视艺术鉴赏的路径及美学价值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3] 史可扬.数字技术对电影美学的冲击及辨析[J].艺术百家,2012(01).
[4] 李霞.影视广告作品赏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5] 崔晋.计算机三维技术在影视广告设计中应用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第4篇:影视艺术的特征范文
科幻题材影视动画的魅力就在于动画可以展现给人们现实中不存在的奇观。创新和灵感是科幻题材影视动画制作的基础,先进的制作手段是科幻题材影视动画的制作支柱,这两点是科幻题材影视动画形成的基本元素。目前,西方国家的科幻题材影视动画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但是,目前我国还缺少科幻题材的动画佳作。
1 科幻题材影视动画的艺术特征
1.1 科幻题材影视动画的原创性
科幻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科学加上幻想。在国际电影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科幻题材影视动画的发展步伐几乎和其他题材电影同步。科幻题材影视动画具有很强的原创性,原创性对科幻题材影视动画的制作和发展尤为重要。科幻题材影视动画的原创性要求设计人员从动画形象到动画场景,再到动画的合成都不能存在任何抄袭的迹象。如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会对科幻题材影视动画制作形成一种认识误区,认为所有科幻题材影视动画的制作都可以使用计算机完成,不需要人为做出任何努力。事实上,这是对计算机技术和人为创造关系认识不够导致的。只有保持科幻题材影视动画的原创性,才能让科幻题材影视动画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下去。原创性的科幻题材影视动画也是时代的象征,更是国家文化的体现。
案例:《阿童木》是一部由中国,美国和日本联合投资制作的科幻题材影视动画,这部科幻题材影视动画2009年在中国和美国同时上映。故事主要内容是天马博士的儿子意外丧生,天马博士非常悲痛。为了能再次见到儿子,天马博士制作了一个和儿子长相一模一样的孩子。但是,后来天马博士发现这个机器人不是自己想要的,就把机器人卖给了马戏团。这个机器人被茶水博士收留,并给他赋予了一种神奇的力量,这个机器人就是阿童木。阿童木从此开始维护正义,保护世界和平。《阿童木》这部科幻题材影视动画从人物形象到故事情节都充分体现了设计人员的创新性。
1.2 科幻题材影视动画具有文化性
科幻题材影视动画是一种独有的文化形态。在信息化时代,科幻题材影视动画加强了国家文化的传播力度。当人们在观看科幻题材影视动画的时候,科幻题材影视动画也对人们的传统观念形成一定的冲击。目前,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非常重视科幻题材影视动画的发展。我国已经在各地区建立科幻题材影视动画制作基地,推动了科幻题材影视动画的快速发展。科幻题材影视动画充分体现了国家的新兴文化。因此,科幻题材影视动画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的对动画形象进行创新,更需要通过动画制作引导人们形成良好行为习惯,进而形成健康的社会风气。
1.3 科幻题材影视动画具有技术型性
科幻题材影视动画的制作必然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手段,特别是在这个信息时代,科幻题材影视动画制作对技术的依赖性非常大。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改变了科幻题材影视动画传统制作方法。如今,科幻题材影视动画从数据采集到形象生成等,都可以使用计算机技术来完成。但是,设计人员和动画制作人员需要处理好计算机技术和动画艺术之间的关系,实现科幻题材影视动画的快速发展。
1.4 科幻题材影视动画具有整合性
科幻题材影视动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科幻题材影视动画把美术、音乐、摄像等艺术结合在一起,最终形成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科幻题材影视动画的制作也需要使用多种技术手段。由此可以看出,科幻题材影视动画不仅是对艺术的整合,也是对技术手段的整合。
2 科幻题材影视动画的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已经有超过4亿的科幻题材影视动画观众,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幻题材影视动画消费市场。我国科幻题材影视动画制作起步于2006年,在2008年得到快速发展。科幻题材影视动画行业在两年时间内完成了动画制作的基础性建设。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预计在未来五年内我国科幻题材影视动画将迎来发展得黄金时期,更多资金和技术将注入到科幻题材影视动画制作中,推动科幻题材影视动画的迅猛发展。据统计,中国科幻题材影视动画消费者对科幻题材影视动画的需求量是每年180万分钟,而实际上我国科幻题材影视动画的播放时间仅有2万分钟,根本无法满足我国科幻题材影视动画消费者的需求。从这个数据也可以看出,中国具有广阔的科幻题材影视动画消费市场。
科幻题材影视动画属于密集型产业,具有强大的产业链,在国家文化产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是国际上科幻题材影视动画最大的出产国。在美国,科幻题材影视动画的地位仅次于国家军事。科幻题材影视动画给美国带来的经济收入已经远远超过汽车、飞机出口带来的经济收入,成为美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日本是国际上仅次于美国的科幻题材影视动画出产国。在日本,科幻题材影视动画所带来的经济收入是工业出口额的四倍。除了美国和日本,世界上其他国家也在大力发展科幻题材影视动画。相比世界其他国家,我国的科幻题材影视动画制作技术相对落后,根本无法满足我国科幻题材影视动画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在2006年之前,我国科幻题材影视动画还在使用传统的动画制作方法,设计人员也不注重制作过程的创新,导致我国科幻题材影视动画市场一直被其他国家占领。中国本土的科幻题材影视动画企业仅占中国科幻题材影视动画企业总数的10%,日本科幻题材影视动画企业占中国科幻题材影视动画企业总数的60%,欧美科幻题材影视动画企业占了中国科幻题材影视动画企业总数的30%。目前,我国也开始高度重视科幻题材影视动画的发展,财政部加大了科幻题材影视动画生产和制作方面的资金投入,推动科幻题材影视动画形成成熟的产业链。政府也为科幻题材影视动画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科幻题材影视动画必定离不开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扶持,只有国家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才能尽快打开中国科幻题材影视动画消费市场,实现科幻题材影视动画产业的快速发展。第5篇:影视艺术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当代影视作品;影视艺术;审美意境;审美特征
意境是我国古代传统艺术中一个富有民族特色的审美概念。对于意境的追求贯穿在我国悠久的艺术发展过程中。古代诗歌、音乐、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无一不注重对于意境的创造。影视艺术是随着影视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有别于古典单一艺术形式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它具有我国古典诗词、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的审美特征及意蕴内涵,并借鉴各种艺术形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营造出具有丰富审美内涵的意境,其对于意境之美的追求也是对古典艺术的一种富有创新性的继承与延续。
1 影视艺术的意境概述
中国艺术自古以来就特别重视意境的营造。各种艺术形式在创造意境方面有着一致之处。王国维的诗被人赞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说明了诗与画所创造的意境之间存在相通的地方,诗中所营造的意境与画这种艺术形式所达到的意境趋于一致。影视一种综合艺术,兼具了诗与画的审美特征,因此它不但在语言层面上的审美意象,而且还具有视觉层面上的审美意境。影视艺术借助画面、声音、语言来创造艺术形象,营造审美意境。它通过塑造视听觉综合形象而诉诸于观众的视听觉综合体验,区别于单一的艺术形式(比如文学、音乐、绘画、摄影等等)。同时,影视艺术还因为运用视听觉语言而达到的自由转换,从而突破了单一艺术形式的局限。影视艺术还从诗歌、音乐、绘画、摄影等艺术形式的创作中汲取了许多有效的审美特质及表现方法,构成了自身独特的审美特质及审美意境。
影视艺术借助于现代影视技术,充分应用影视创作中的各种艺术手法,创作影视艺术的意境。影视中的单一镜头或画面就像单一的意象,只有这些意象的有机组合,才能实现这些意象的叠加,从而构筑蕴含丰富的艺术意境。例如电影《城南旧事》以主人公的回忆将三个故事连在一起,如同形散而意不散的散文,此篇具有意味隽永的审美意境,其表现手法像是以各种意象的重复与变奏,将影片中人物印象深刻的童年故事表现出来,表达了对故乡、对童年的思念及离愁,达到一种隽永的审美意境。影片还使用大量的空镜头,以虚实结合的手法将人物融入环境之中,从而使得人与景相融,环境中也蕴含着人物的性格特征,象征着人物的命运,在影片结束的时候,导演以空镜头叠化的方法处理火红的枫叶,与离去的马车声相得益彰,构造了一种悠远而深长的意境之美。
2 当代国产影片中审美意境的倾向
当代产生影视中存在一种追求形式美感而与时代文化疏离的审美倾向。以著名导演张艺谋的电影作品为例,《英雄》、《十面埋伏》等都在影片的画面美感及实景层面的形式美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观众在享受这完美的视觉盛宴之后,留在脑海中的除了富有美感的画面之外,便很难再有其他可以供回味的意蕴了。影片虽具有画面、色彩、造型、音乐等多方位的美感,但这种美感仅仅流于形式,而并不能将观众带入到更高一层的审美境界,对意境的营造可谓是流于形式,而缺乏内涵。这些影片也并非没有对故事、对人生、对人性的表现及揭示,但是其意境的营造并不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及审美共鸣,其审美意境的营造仅仅停留在观感的层面,而在影片意境营造方面则是非常欠缺的。当代影视作品中有很多都表现出了对意境的追求。这些作品中对意境的表现层次各不相同,但存在一个共同点,便是影视作品中往往忽略了人性丰富性及复杂性的表现,在某种程度上回避了人性的矛盾之处及社会现实存在的各种矛盾之处。
3 当代电影审美意境的发展方向
当代电影的意境营造具有唯美的审美倾向。其审美意境的创造来源于一些审美特质的趋同。电影评论往往将意境归类到一种民族性的审美范畴。中国传统的审美理想由此成为意境创造所尊崇的形态。影视艺术的意境往往倾向于情景交融的诗画意境。于是,影视艺术的审美意境便被简单地等同于优美这一审美形态,优美的艺术形态以完美、和谐为主要审美特征。这种偏见导致了我国当代电影创作追求和谐与静态之美的倾向。但实际上,我国的审美文化并不仅仅具有这样一种阴柔悠远的审美意境。除此之外,我国古代还有一种阳刚之美的审美意境。比如,古有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壮怀激烈的阳刚之美。所以,当代影视艺术应表现与营造不同类型的审美意境,从古典艺术形态的意境中发掘艺术之美,以实现打动观众的内心深处,从而将其带入一种可以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的审美意境之中,创造多层次的不同的审美意境。如果影视艺术不能表现当代人们的生存状态及心理现状,则远远不能获得较为广泛的认同,影片对意境的塑造将是深远而丰富的。影片艺术审美意境的营造应把握大众文化心理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审美需求,创作出具有不同审美特征的电影。在影视艺术创作过程中,各种不同的审美特质,诸如阴柔、阳刚、崇高、悲哀、冷峻,甚至是怪诞、丑陋、阴森等审美特点都应该在影视艺术中得以表现。
当代影视艺术中,审美意境多是以阴柔恬淡的优美意境为主,展现了与当前时展状况相背离的特征。影片艺术视野没有延展到广阔的社会现实中,而是局限在了狭小天地中亲情、友情与爱情,展示着一种和谐、宁静而优美的审美意境,比如影片《暖春》、《和你在一起》等等,影片中之表现人性中温暖而优美的一面,表现一种传统的温良恭俭让的品格,以温情故事的演绎营造一种和谐优美的艺术意境,使得当前我国影视艺术的审美表现空间大大窄化。随着影视的发展,审美意境的创造也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比如影视剧中出现了一些展示现代社会负面因素的影片内容,但是并没有达到现代人性批判的深度及审美意境。因此当代影视的主旋律始终围绕着和谐优美的审美意境。当代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消费文化的发展助长了大众审美的世俗性,进而催生了以娱乐性为主导的消费文化市场。影视作为大众娱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作及发行遵从消费市场的需要,走向了以满足大众审美需求为导向的道路,其审美表现趋向于温和与和谐,通过营造一种形式美感或唯美的影视作品,使得影视艺术向着赏心悦目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得当地影视艺术脱离了对真正审美意境的追求。但是,当代影视艺术的唯美化发展倾向并不能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艺术品位及对艺术多元化、审美多样化的需求。当代影视艺术制作者应致力于创造出丰富而复杂的多重审美意境,才能成就真正优秀的影视作品。
参考文献:
[1]葛玉清.中国电影意境营造与观众审美意向融合[J].文艺评论,2006(04).第6篇:影视艺术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电视艺术;审美生成;审美特征
电视艺术本身存在一定的理性目的诉求和情感表达,在这两种重要特性的相互作用下,能够对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进行诗化转述,不断发现和展现生活中的审美元素,对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产生着特定的影响,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下面本文就对电视艺术的审美生成和审美特征进行具体研究。
一、电视艺术的审美生成
电视艺术在发展过程中能够产生一定的理性目的诉求和情感传达,并且这两种特性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关系,能够通过对日常生产生活的诗化传达,获得一定的审美生成。电视艺术是近现代社会人类步入到电子媒介时代,电子媒介与现代艺术相结合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特殊性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电视这一媒介传播形式的新艺术样态[1]。电视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个性化的语言系统和美学特质,其作为信息传播载体,将画面语言作为本体性语言。同时,区别于众多的传统艺术形式,电视艺术语言鲜明的个性不在于其单一的语言形式,而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构成了复合式、多元化并且具有较高科学技术含量的电子语言系统。电视的艺术语言表现手段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一般不会以单一的手段维护电视艺术作用的发挥,而是通过对其他艺术语言和精神传统进行融合和变异,逐步促使电视艺术更为丰富和完善,最终形成较为系统的电视艺术审美,并进一步推动诗化电视艺术审美的生成和发展。
二、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是艺术本体论相关研究中必须深入探索的问题。对于电视艺术来说,受到其自身个各项特质的影响,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传播性和逼真性的统一、同时具有兼容性和选择性、能够实现大社会与小家庭的结合、重视留白的艺术性、客观具有物的尺度存在完善性、受众群体存在针对性、能够实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等多个方面,下面本文就选取其中几点进行具体分析。
1、传播方面具有逼真性和假定性
电视艺术的逼真性和假定性是自然存在的,电视艺术在向受众群体传播相关艺术信息时,可以借助图像和音频的形式保证传播的逼真性,促使电视艺术对受众群体的艺术吸引力逐步加强,获得良好的艺术传播效果。同时,电视艺术也具有一定的假定性。主要表现在叙事时间和空间的假定两个主要方面。实质上,电视屏幕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假定性,其通过屏幕展现出一个四维声画世界,是将审美幻象世界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电视叙事艺术是一种建立在审美影像性、假定性基础上的艺术形式[2]。在电视艺术中,其叙事时间与现实的时间不能够等同,电视艺术时间可以结合艺术创作需求进行自由的加快和倒流,假定性较为明显。而在空间层面上,电视艺术表现出的空间与现实生活中的空间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通过对各种镜头的搭配和组合,营造出一种新的虚拟环境,与人们正常生活中的空间规则存在一定的差异。
2、电视艺术具有兼容性和选择性
兼容并蓄,结合实际情况适当的提取艺术精华并且具有因人而异的可选择性,是电视艺术的另一项重要审美特征。电视艺术是我国现代电子科学技术与多种艺术形式的有结合体,能够向人们展现出一种多样化的视听综合形式。从综合视听艺术的感知角度和审美关照角度进行分析,这种艺术形式最为基本的构成要素指人、影、光、色、声等等,任何一种元素一旦进入到电视整体艺术中,就会获得一种新的存在形式,得到新的发展,因此其具有兼容性。同时,基于电视艺术在艺术形式选择方面兼容性,其能够将不同形式的艺术进行整合处理,产生新的艺术效果,被更多的受众所接受,在一定程度上为其选择性的实现创造了条件。简单的说就是电视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为社会大众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艺术需求,保证人们能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艺术形式,满足人们多样化的艺术追求。
3、美的对象符合人的审美尺度
美的对象与人的审美尺度相符合是电视艺术的另一项审美特征。电视艺术作为审美对象在传播过程中能够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和对历史的传承和弘扬,并且其从产生之初就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各项艺术形式的表现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求,从人们的生活中挖掘艺术,并将利用更为高级的艺术形式反作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因此可以说其艺术美的对象能够达到与人的审美尺度吻合[3]。电视艺术的这一审美特征不仅促使其在大众生活主流价值的引导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能够对受众群体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为电视艺术在现代社会获得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电视艺术作为上世纪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不仅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也与历史存在一定的联系,其能够深入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精神生活的构建产生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发展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因此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当电视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走向成熟时,其作为根本性的审美对象自然也会成为具有时代性质美学范本,能够进一步推动时代精神的构建。
作者:谷丹 单位:成都电视台第二频道
参考文献:
[1]刘恩.接受美学视域下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J].西部广播电视,2013(14):4,6.第7篇:影视艺术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电影艺术;传统色彩;美学;审美;意境
电影是一门综合了文学、绘画、戏曲和音乐等艺术元素,并诉诸视听觉和感觉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随着电影技术的快速发展,观众品味需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升华,人们对一部电影的欣赏不再仅限于单纯的故事情节,而是逐渐扩展到电影中的音乐、画面、色彩、造型与光影等艺术表现的细节层面上来。在国际上,不论是传统电影的拍摄还是高科技数字电影的制作,色彩元素在电影制作中始终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电影在色彩造型方面更是传承了传统阴阳五行哲学思想的精粹,将民族传统色彩文化的魅力融入电影艺术中,赋予观众以强烈的视觉感染力,在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更是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电影的艺术表现力。
一、 传统色彩的文化意义
色彩在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和国家象征着不同的文化,对色彩的感知是一种文化现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与变迁中,色彩在中国的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阴阳五行哲学思想追求的五色学说(青、赤、黄、白、黑)对现代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中国艺术追求的是一种体现物象生命本体的“意”的境界。“意象”境界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不仅为中国传统水墨画传达了虚实的意境,也为中国电影注入了传统民族特色。在色彩的表现上中国电影往往通过色彩在情与景的交融中,追求超越画面有限空间以延伸到画外无限空间的哲理意味,在以“象”写“意”,以“象”达“意”中,获得“意象合一”的艺术境界。色彩是美术的表现形式之一,它虽不能完全阐释美术在电影中的作用,但却直接影响了一部影视作品的美学表达与艺术内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电影在色彩的表现上不断地探索创新,尤其是在对传统色彩的关注与运用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且赋予其特殊的文化象征意义。陈凯歌是较早尝试对电影色彩语言表现的,影片《黄土地》(1984年)中,画面中贯穿整部电影的是黄色基调:黄河、黄土高坡和黄色面孔,画面简练凝重,影片以大面积的黄色块强烈地表现了黄土高原的拙朴浑厚、色觉强烈的画面效果、西北黄土地的民风民俗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性叙事,色彩在影片中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象征,让中国电影开始呈现一番别具风格的新貌。
二、 中国电影艺术中的美学意境
纵观百年中国电影,人们对于电影的接受,无论是其作者或作品,还是其内容或形式,中国电影主要还是以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意蕴与风情神韵获得不同时期中国观众的认可,这也正是中国电影得以发展至今的原动力。
中国电影在美学追求方面,从纪实到影像都呈现出不同的美学风格,并结合着种种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创造意识,形成了影片不同的艺术魅力。在电影语言方面,从强调本体特质到展开多种叙事形式,渗入了民族传统美学的形神兼备、情理交融、虚实相生等特殊气质,形成了影片不同的艺术张力。在电影艺术拍摄过程中,艺术家们常常要根据剧情的需要,精心选择场景,布置色彩与光线,营造意境与氛围,拍摄出风格迥然不同的特色影片,使影片赏心悦目甚至回味无穷,而在电影中色彩的美学作用恰恰就在于此。华人导演李安的《卧虎藏龙》是一部具有传统东方色彩的古装武侠片,为了传达给观众一种具有中国水墨画般的优美意境,导演刻意营造出山水画般的灰白画面,画面呈现的 “灰白”色光线基调象征了中国古代文人,表现出人文修身的精神净化。王家卫执导的《花样年华》中女主角张曼玉那复古怀旧的旗袍风格,苔藓、老墙、香烟,斑驳的夜光等,画面弥漫着怀旧与奢华,浪漫与现实,使整部电影呈现出风格化意识和唯美主义的东方传统古典色彩。由此可见,电影画面中呈现出的构图、造型和色彩等各种美术元素赋予观众的心理形态本身属于电影美学的一部分,它以动态画面的视觉形象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三、中国电影中传统色彩的审美意味
在电影艺术中,色彩作为电影艺术中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表现形式,也决定着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正是由于这种缘故,电影艺术家总是把色彩看作是深化影片思想的重要表现手段,感染观众情绪的造型因素。影视色彩语言在渲染气氛的同时,也反映了艺术创造者在色彩审美上的艺术修养和品味,他们在影片里会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对色彩、设计、形式,构成等美术元素的审美感受融入其中,使画面具有一种强烈的平面视觉效果,以表现自己在色彩审美上的一种唯美追求。
色彩可以产生象征和隐喻。它具有主客观的联想性,不同的色彩能引起人们对生活的不同联想,电影艺术家正是利用色彩的这种属性来表达象征和隐喻的意义,用色彩的象征意义叙述故事情节,表现具有民俗性、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文化特色。在张艺谋电影创作中,“象征主义因素充斥全片,这在题材、人物、画面、色彩等各方面有充分的展现,而正是这些象征主义因素的存在,造就了张艺谋影片独特的艺术风格。”①中国人善于利用色彩是有目共睹的,没有哪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那样对浓酽到能滴出油来的红色怀有如此刻骨铭心的感情。而在张艺谋电影的色彩运用中,给人带来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引起心灵震撼的,当属那一抹具有生命张力的“中国红”。对“红”的情有独钟也反映了张艺谋特有的传统色彩情结,张艺谋的高明成功之处就在于他大胆地运用了特殊的色彩审美价值,为观众创造了一个红色的世界。他的早期作品《红高粱》的成功,首当其冲的当属他在造型、摄影和色彩方面的大胆运用。在艺术上,整部电影完全被辉煌灿烂的红色调所浸透:红太阳、红高粱、红轿子、红盖头、红灯笼、红染坊、红棉袄、红辣椒、红肚兜、红衣女、红色鲜血……红色象征了个人情爱仇恨和民族血性,也反映了红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自然的图腾崇拜色彩,具有浓重的陕北地域风情;《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红灯笼、红嫁衣等,红色被解构为愿望、权势、性和野蛮等不同含义;《我的父亲母亲》中“我的母亲”穿着“父亲”最喜欢的大红棉袄、围着红围巾、戴着红发卡,表达了对父亲执著和忠诚的爱;《英雄》中残剑、飞雪、如月和无名等人穿的红衣、红头盔、红枫林和红字,红色代表了爱和背叛、王权和杀戮、野蛮和血腥、死亡和绝望等;在他的新作《山楂树之恋》中开红花的山楂树、老三送给静秋的红衣服、红脸盆和红色日记本等,都具有含蓄的隐喻并为剧情的需要埋下伏笔。解读张艺谋的电影艺术,他大多以塑造女性形象为主,以红色构筑野性,柔中蓄刚和意象合一的美感。“尤其是用红色赞美女性,用红色讴歌生命,用红色表现人性。一句话,用红色构筑电影。”②张艺谋用独特的华丽色彩讴歌生命、表现人性,红色与人物命运、人性善恶紧紧相扣,共同参与情节,构成了作者银幕视听艺术的整体逻辑结构。
色彩可以深化主题,确定影片风格。色彩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往往影响着人的情绪,在电影艺术中色彩可以用来确定影片整体情绪和主题基调,展现影片的风格特色。影片《英雄》开篇以黑色的秦宫拉开帷幕,黑色是秦国崇尚的国色,影片在色彩处理上遵循了客观历史事实,以黑色为主调,不同的场景空间分别搭配红、黑、黄、绿、白五大色调。这种色彩结构在本源上是属于东方主义的色彩观念。但张艺谋的用色匠心并非仅此而已,黑色不仅具有神秘和悲哀、庄严和肃穆的特征,而且也暗示了秦王一统天下的决心和秦国强大的势力,同时也象征影片人物的悲剧性命运。因而《英雄》在色彩处理手段上被后来很多影片汲取延续。《满城尽带黄金甲》继承了《英雄》的用色观念。回忆起这部影片,脑海里第一时间闪现的是满眼的金碧辉煌,在影片的美术制作上张艺谋可以说是“处心积虑”,他在色彩基调上别有用心地选择黄色,画面的黄色基调也正切合了“黄金甲”的“黄”字,黄色是传统阴阳五色学系中最为尊贵的色彩,自阶级社会运用彩色装饰以来,黄色一直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唐规定除皇帝可以穿黄色衣服外,“士庶不得以赤黄为衣”。在《黄金甲》影片中真正的主角应是张艺谋使用的金黄色,一向擅长色彩的张艺谋将皇室内钩心斗角的权欲和肉欲在金黄色调上取得了高度的一致;金黄中屡屡渗出的猩红似乎在暗示奢华背后的肮脏,和平背后的血腥,光彩背后的黑暗。它生动地展示了权力对于人性和家庭的腐蚀作用。此后的影片《十面埋伏》《夜宴》和《无极》等在色彩运用上虽各具千秋,但用色观念却是一致。
此外,陆川的《南京!南京!》在表现上一改往日影片的奢华色彩,故事的讲述采用无彩色画面,使观者有触目惊心的视觉震撼。根据剧情主题的需要他特意借助黑白影像来对历史的真相进行挖掘和复原,重现那场罪恶的大杀戮。这种借助黑白无色强烈对比的表现手法具有独特表现力、感染力与穿透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悲怆的寓意象征,整部影片的视觉效果升华到一定深度的文化层面,使东方主义色彩与现代电影主观色彩达到完美契合。色彩也从附属的影片角色逐步转变为具有独立性的艺术品格,从而我们可以读懂创作者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赋予电影色彩深刻的美学意义,
通过对以上电影作品色彩运用的分析,“可以看到电影创作的审美取向和创作理念已从单一的客观色彩运用向多元化的主观色彩运用转变,创作者赋予电影色彩深刻的美学意义,给观众留下深沉的文化思考,从而使作品向着更高层次的文化意蕴掘进”。影视作品中的色彩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环境细节的刻画和情绪气氛的渲染来象征与隐喻内容、深化主题思想、确定影片风格的重要手段。而绝非是为了影片中某一个画面与镜头是否好看,它主要目的还是融入影片内部结构体现出其存在的文化意义。
四、结 语
由此可见,色彩造型在整个电影艺术创作中拥有自己独特的品格和艺术魅力,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部好的电影能够使观众感受到某种超出故事情节之外的内容,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寓意合理地运用色彩元素来表现影片的内容,不但使影片获得强烈的艺术效果,形成独特的风格,更能够增强电影艺术浑厚的文化内涵,使观众得到强烈的审美洗礼。在中国电影艺术中,色彩造型在表现形式、创作手法、制作手段以及欣赏方式上都得到了长足发展,虽然相对于一些欧美电影我们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中国电影艺术中色彩隐藏的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寓意表现,却是西方电影所不具备的。
注释:
① 田一然:《浅谈张艺谋影片中的象征主义因素运用与生命意义》,《戏剧文学》,2010年第5期。
② 田杰:《张艺谋电影中的“中国红”元素》,《新闻界》,2010年第8期。
[参考文献]
[1] 崔茵.论张艺谋电影的画面色彩与内涵[j].剧作家,2008(02).
[2] [匈]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第8篇:影视艺术的特征范文
1、前言
电视电影动画并非单纯意义层面的静态美,而是可超出时空限制,对客观事物通过夸张的手法进行再现,进而寄托人们对绚丽色彩生活内心向往的艺术形式。伴随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人们更注重精神文化建设,其审美需求日益提升,对电视电影动画制作则显现出更高的追求。他们更愿意在电视电影动画片之中看到有关映射过去并反映未来,展现当前生活与向往的内容。还希望动画片更多的融入丰富文化元素,通过自由的想象创造,令动画真正的富于想象,体现表现力,凸显美学特征,令形象、意味以及道德的综合美集成在动画作品之中,提升整体制作水平。由此不难看出,电视电影动画片受到文化以及人们审美意识的综合影响。只有把握动画美术显现的艺术特征,方能创造出优质、完善的电视电影动画作品,获取大众全面认可。
2、电视电影动画片美术艺术特征及影响因素
电视电影动画创作中,文化因素对其形成了显著影响。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文化风俗、艺术形式在较多动画作品中均有所展现。例如,京剧艺术是我国文化瑰宝,较多动画片借用其生旦净末丑的形象来展现人物,令作品深入人心。另外,我国电视电影动画片还体现出独具特色的形式风格,例如《小蝌蚪找妈妈》就利用水墨画形式,在叙事的同时凸显了动画片的文化艺术特色。年画、刺绣以及皮影、雕刻等手法也广泛的应用在电影电视动画创作中,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当然,不可否认,国产动画片在国际市场领域的发展,仍旧面临一定压力。究其原因不难看出,当前创作人员没有形本文由收集整理成良好的审美意识,而是一味的照搬照抄国外作品,只懂得皮毛,却没有真正的丰富自身修为。较多电视电影动画片在情节设置、内容编排上则欠缺生动趣味性,对故事的叙述没有做到清晰明了,对动画片的视觉剪辑以及丰富镜头感没能良好的把握。虽然,较多动画作品画面设计优美,然而内涵不足,且视觉效果应进一步优化提升。为有效应对该类问题,创作人员只有真正挖掘我国特有的艺术内涵,应用具有民族传统风格与艺术特点的语言,引入现代艺术形式以及美学风格进行良好的演绎,方能提升电视电影动画片整体艺术性,提升其广度与深度。
动画片同普通电视电影显著区别为,后者为真实人物以及动作的展现,而前者应用绘画工具以及素材、技巧进行创作,因而更加体现出特有的美术艺术特征。其呈现出的美不仅仅为艺术美,同时还包括道德美,是我国特有的动画艺术美学风格。其道德美源自实践生活,为人们整体精神风貌的反映。同时,电视电影动画还展现出形式美的特征,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与丰富性。受到我国历史文化的深刻影响,电视电影动画美术还呈现出了意味美,即映射出时代文化的变迁发展轨迹,可深刻的影响大众,令其产生情感共鸣。
3、凸显电视电影动画美术艺术性,提升创作水平
3、1应用高科技手法,优化电视电影动画制作效果
信息时代,高科技技术迅猛发展,倘若单纯的应用手工方式制作电视电影动画,将无法形成丰富生动的画面处理效果,提升吸引力。为此,传统方式被逐步取代,转而应用丰富剪辑手段以及镜头的变化,通过对景深调度、背景丰富转换,创作出了更为生动、新颖、丰富、多变的动画作品。传统应用人工方式无法触及的领域则实现了良好的解决。今后的电视电影动画片制作,更应广泛的应用高科技手法,在提升制作质量的同时,令内容更加丰富,效果更加逼真,对观众形成强烈的感官刺激,令其体味身临其境之感,进而真正的被动画作品所吸引,深受感染,形成完美的享受。
3、2把握故事基调,促进美术风格延伸
明确电视电影动画故事基调后,应由美术设计人员确定适宜合理,能够展现主题的作品风格,进而令其深深的打动观众。为此,创作阶段中,我们应全面掌握故事基调,确保角色造型多重元素的良好一致性,促进美术风格的进一步延伸。可在多层面应用简约设计风格,体现动画作品鲜明基调。设计中应用简单明了且不失硬气色彩的线条,配合适宜的色调,借助三维动画技术,令观众体味到画面所营造的独特气氛,进而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3、3彰显电视电影动画美术艺术风格,创新表现手法
为突出电视电影动画艺术个性,应在艺术场景布设以及故事情节设计、任务角色的整体造型搭配等层面凸显鲜明的艺术风格,令其不落俗套,体现良好的创新性。可应用适宜的艺术手法展现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氛围以及浓浓民族情怀,同时可加入一些富含古韵气息的元素,令其同现代元素完美融合。动画为基于美术造型的一类基础艺术,因此表现手法不应一沉不变,应丰富多样,具有一定象征性,同时还应体现夸张与超现实的风格。创作阶段中不会受到现实以及空间条件的影响。因此,实践创作阶段中,应秉承创新意识,丰富应用表现手法,展开想象翅膀,进行自由畅快的描绘。优质的电视电影动画制作,不应单纯对绘制的各类人物以及场景事件实施画面简单的集合汇总,而应将动画手稿看做为一项电影艺术进行拍摄。实践阶段中,应运用丰富多样的拍摄方式,创新剪辑手段,丰富设计思维,提升电视电影动画艺术审美力以及视觉感染力。例如,在制作阶段中应确保动画片流畅。可应用蒙太奇镜头、并列镜头等,令动画制作更加生动,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为营造紧张刺激的画面效果,可加入动感画面的设计,应用夸张的处理以及变形手法,令观众应接不暇。还可将真实人物融入电视电影动画之中,通过真实与虚幻的互动,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例如,电影《阿凡达》便通过逼真的三维立体制作技术,人性化的设计,令动画同真人电影拍摄良好的融为一体。在多变的动画视觉影像中,观众为电影电视动画作品所震撼,赢得了广泛赞誉,并继续推进了动画制作技术的创新、艺术风格的多元变化以及持续优化提升。第9篇:影视艺术的特征范文
戏剧导演艺术主要以再创造、综合艺术为基本艺术表现特征,通过选用合适的剧本,以剧本为参考编排依据,以演员的表演为活动主体,有效组织人员,运用各种艺术手段,在影视作品或舞台上进行二度创作活动。戏剧影视导演艺术的宗旨就是将文学性的文章题材转化成生动形象的影视或戏剧作品。戏剧影视导演艺术不只是简单的还原原作、化妆布景、直译剧本,而是深入剖析剧本,对文字及故事背景进行深层处理,对剧本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研究。
一、戏剧导演中再创造艺术特征
戏剧影视导演在原著或剧本的一度创造的基础之上,将单纯的文学形象塑造成具有生命力的舞台或影视形象,这是一项复杂又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塑造形象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深入剧本、改善修改对人物或情节的定义,这种创作便是戏剧导演艺术的再创造艺术。
(一)以尊重原著为根本,创造新的表现形式。作家通过文字创造出剧本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而导演在影视作品或戏剧舞台上重现这些形象和情节时则采用了其他的艺术手段。在二度创造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读者对原剧本形象或情节的感受,要在符合原著的基础上更加生动地塑造人物形象并细化故事情节。
戏剧影视导演的创造活动必须建立在原著作者的创造基础上,要结合原著作家的思想感情,对人物、人物的生活环境、个性特征进行和谐统一的再创造活动,在再创造的过程中要注重还原原著对读者的教育效果和读者对原著的情感依托,使戏剧影视作品能够完美地与剧本相融合。
(二)发扬原著精神,创新导演构思和艺术处理手段。导演要在作家提供的剧本剧情基础上进行二度创造,而有没有进行导演的艺术构思,直接影响着整个戏剧影视的创作活动。导演的艺术处理手段在舞台演出或影视作品制作中占有决定性的作用。导演作为剧本的解读者,必须拥有自己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戏剧影视导演最重要的就是要积累自己的人生经验,开拓自己的视野,不断地学习和摸索,提高自身综合素养,才能以正确的理念和思想去创造一场艺术盛宴。
二、戏剧导演中全面综合艺术特征
戏剧影视导演艺术具有区别于其他戏剧门类的综合性艺术特征,在导演艺术的积累和学习中包含了音乐、舞蹈、表演等多种表现形式。导演将各种艺术手段及艺术家的创造性成果进行综合,使其完整地在舞台或影视作品中进行展现。
(一)以表演为中心,借助多种因素。导演艺术是借助多种因素和艺术形式共同组成的综合性艺术。在导演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对灯光、音效、环境等因素的控制和管理,达到最符合剧本情景的条件。在对多种因素进行组合的同时,导演必须要把握全局的需求,因此,导演必须要明确一个导演构思来对全局进行组织和调动。在戏剧影视艺术中,导演作为重要的组织者,演员的表演是戏剧影视的直接体现,表演也是体现导演思想理念的重要媒介,因此,导演要了解演员的个性和特长,充分调动演员的创作积极性,使演员表演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展现出戏剧影视作品的最高标准。
(二)融合多种元素,创新艺术语汇。多种艺术在作品中进行融合就会相互作用,从而产生新的创造力,产生新的艺术语汇。新的艺术语汇能够带给观众新鲜感,多种元素相互渗透结合而成的语汇带给观众极大的震撼力。综合艺术通过不同的艺术因素,展现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在戏剧影视作品的创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导演需调动演员及幕后工作人员,熟悉各种艺术手段的艺术语汇及艺术形式,在创造的过程中,各个因素之间能够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充分发挥综合艺术的价值。导演要熟悉多种元素的艺术语汇,善于利用综合艺术的特点去实现自己的导演构思,结合艺术因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去丰富表演及作品。由此可见,导演是一个综合探索的工作,既需了解各个艺术门类的艺术形式,也需对各项艺术因素的创造者有深刻的认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欢喜首映资源多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