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有趣的二年级除法应用题30道算式

师:你知道画面上的人是谁吗?一起说!生:(齐)屈原!师:对,他就是我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的故乡就在咱们生:(齐)秭归!师:我还知道秭归有个美誉,它被称为*脐橙之乡,秭归的脐橙个个果大味甜,每个脐橙的重量可达200g左右。老师想问问大家了,每个脐橙约重200g,3个有多重?生:2003=600(g)师:每个脐橙约重200g,3个约重600g。小精灵也想问问大家了,根据这个问题的数量关系,怎样将它改编成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呢?生:3个脐橙有600g,每个约重200g,请问一个有多重?师:你想提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呢?生:3个脐橙有600g,每个有多重?师:(板书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生:用总重量600g除以每个的重量200g等于3个。师:咱们先来解决黑板上的这个问题,好吗?来,旁边的同学帮帮他!生:用总重量600g除以脐橙的总数3个,等于200g。师:你直接说算式可以吗?生:6003=200(g)师:还可以怎样改编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呢?生:3个脐橙的重量约600g,每个重200g,问有多少个脐橙?师:同不同意他的说法?你来说说看?生:有一些脐橙,它的总重量有600g,知道每个脐橙约200g,问有多少个脐橙?师:可以吗?生:(齐)可以!师:老师把她的问题稍稍提炼了一下,每个脐橙约200g,几个约重600g?(板书问题)怎样算呢?生:600200=3(个)师:非常好!在咱们刚才的这几个问题里,脐橙的重量我们用克来作单位,如果用千克来作单位,200g又可以看作是多少呢?请你说!生:200g等于0.2kg。师:用分数表示又是多少呢?生:0.2千克等于15kg。师:好的,那每个脐橙的重量约是15kg(板书),那刚才的乘法算式又可以怎样写呢?生:153=35(kg)师:那下面两个除法算式又可以怎样改写呢?生:3个脐橙约重35kg,每个有多重?师:直接说算式可以吗?生:15除以3等于15。师:别着急!生:353=15(kg)师:下面的除法算式又可以怎样写呢?生:3515=3(个)师:看一看咱们改写的这三个算式,上面一个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分数乘法算式,下面两个是生:(齐)分数除法。师: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分数除法问题。(板书课题)师: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已知3个脐橙的总重量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师:你的意思是你观察左边的三个整数算式,是吗?谁来帮他说得更清楚些?师:你们看,黑板上的这两组算式,左边都是生:(齐)整数的算式。师:右边都是生:(齐)分数的算式。师:那接着再来观察,(指着整数的算式)下面的两个除法算式同上面的乘法算式有怎样的关系呢?大胆说说吧!生:下面除法算式的600g是上面乘法算式的积,3和200是上面的两个因数,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师:她说到了咱们学过的整数除法的意义,那整数除法是这样的,分数除法又是怎样的呢?生:整数除法的意义同分数除法意义相同。师:是这样的吗?还有谁想说说?生:整数除法的意义同分数除法意义相同。师:非常好,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也很会动脑筋,其实分数除法的意义同整数除法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做一做!师:根据乘法算式直接写出除法算式的得数。谁先来说?生:82147=23师:谁接着说?生:82123=47师:对吗?生:(齐)对!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这么快就知道结果呢?生:我知道了两个因数的积是821,积除以一个因数就得到另一个因数。师: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真好!今天希望小学的小伙伴们正在为秭归脐橙设计包装纸呢,瞧,第一组的设计师们正遇到了问题。(课件出示问题:我们将一张长方形纸的45平均分成两份,在其中一份画上了同学们设计的秭归脐橙图标,你知道这一份是这张包装纸的几分之几吗?)师: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说这个问题?生:一张长方形纸的45,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求一份占这张包装纸的几分之几?师:同意吗?生:(齐)同意。师:怎样列式呢?生:452=25师:哦,你已经计算出结果了!(板书算式)同意他算的这个结果吗?生:(齐)同意。师:你们都认为是25,那25是怎样算出来的?老师请四人小组的同学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或方法来进行实验,也可以借助手中的材料,注意实验时记下各自不同的算法。小组活动开始!生小组活动,师巡视辅导。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到前面来!生:先把这张纸平均分成5份,找出这样的4份,把空白的一份折起来,然后把这4份对折,对折之后再摊开,这样的2份就是25。师:这样的2份是?生:这样的1份是25。师:你怎么不把这一份用颜*标出来?这样我们就看得更清楚些。哪个小组和他们的想法一样,并且又涂了颜*的?请你说!生:我的想法和他们不一样。师:你是怎么想的?生:把这张纸平均分成5份,45就是其中的4份,把4个1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15,也就是25。师:其实你的想法同他们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没有涂颜*,我们不能看得更明了些。老师把你们的想法再演示一遍,好吗?(课件演示)师:把咱们这么好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吧:452=25,这里的2是怎么算出来的?(板书算式)把4个1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15,也就是25。师:其他组还有没有别的想法?生:把15折到后面,再把45横着对折,用红*的*笔涂出其中一份。师:我想问问你了,涂*的部分是45的多少呢?生:(齐)12。师:那是这整张纸的多少呢?生:25。师:老师也把这种想法演示给大家看看吧,(课件演示)多好的想法!我们把这种想法也用算式表示出来,把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5的生:12。师:求45的12可以怎样算?生:4512师:还有谁想说?生:4512师:那4512我们也可以这样算(板书)4512=25。还有别的算法吗?师:看看这两种算法,:一种是将4个1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15,也就是25;第二种是把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5的12。最后的结果都是25,这里的两种算法都挺好。同学们就是聪明,自己动手折一折、算一算就帮助小设计师们解决了问题。看,这就是设计的图标(课件演示),占整张包装纸的生:(齐)25。师:第二小组的同学们也想问问大家了:如果把这张纸的4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生*思考。师:已经有同学想试试了,那就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写出算式,算出结果,再想办法验*,最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说。生小组活动。师:已经有同学举手了,想把自己的想法同大家分享一下,请你说!生拿出折纸。师:先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生:用45乘13等于415。师:我们把45平均分成3份,也就是4513,可不可以这样理解?生:(齐)可以。师:那把45平均分成3份,还可以怎样列式呢?生:(齐)453师:(板书)453=4513=415。这是你的算式,下面你说说你是怎么验*你的结果的?生:我把这张纸的45平均分成3份,在其中的一份涂上颜*,再把这张纸摊开,涂*的是这张纸的415。师:说的真好,还有哪个同学想说?生:我和他想得一样,我把这张纸对折两次。师:对折两次?是吗?是三折,把它平均分成3份,对吧?请接着说!生:把这张纸的45平均分成3份,在其中的一份涂上颜*,涂*的是45的13。师:那是整张纸的多少?通过折纸能看出来吗?生:(齐)415。师:谢谢你,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同学的想法。(课件演示)师:你们是这样想的吗?还有别的想法吗?生:他们都是竖着折的,我是横着折的。师:哦,你折纸的方向不一样,那通过你的折纸能直接看出结果吗?生:不能。师:那你是怎样知道这一份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生:我是用算式算出来的。师: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把45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就是45的13,然后你就算出是415。老师把你的想法给大家演示一下(课件演示)师:你还想说?生:还可以把45化成1215,1215除以3得出415。师:听明白他的想法了吗?你为什么要将45化成1215呢?师:因为45的4除以3不能除整。师:哦,因为45的4不是3的倍数,所以我们这样竖着折以后不能直接看出结果,于是你想到了这样一个好方法,把45化成1215,那你的意思就是将每一个15又来平均分成生:3份。师:这样整张纸平均分成了15份,原来的45也就是1215。师:从刚才的计算中,我看到大家都选择了这样一种算法,你们为什么不选择第一种方法,试过吗?生:因为4除以3不能得出整数的结果。师:这种方法算起来比较麻烦,所以同学们都选择了第二种方法,真是一个聪明的选择!师:老师再来考考大家了,如果把这张纸的45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平均分成6份呢?你会算吗?生:(齐)会。师:直接在草稿本上写算式。生*完成。师:好,请你说!生:45乘15师:通常情况下,我们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我们用生:(齐)除法计算。师:那算式还可以怎样写?生:455=425师:怎么算的?能把你的想法再说具体点吗?生:455=4515=425师:好的,如果把这张纸的45平均分成6份,每份又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生:456=4516=215师:通过上面的折纸实验和算式,你能发现关于分数除法的什么规律吗?生:45除以一个数,就是45乘它的倒数。师:还有谁想说?生:除数除以被除数,就是除数乘被除数的倒数。师:除数除以被除数?应该怎么说?生:(齐)被除数除以除数。师:而且我们今天的被除数都是?生:(齐)分数。师:除数呢?生:(齐)整数。师:那分数除以整数,我们一般可以怎么算?生:用分数的分子除以整数。师:对,有时可以用分数的分子除以整数,用它除得的商作分子,分母不变,还可以怎样算呢?生:用分数乘整数的倒数。师:那这两种方法哪种方法更具普遍*呢?生:用分数乘整数的倒数。师:对,把一个分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一道除法问题就被转化为我们学过的乘法问题,而且这里乘的是除数的倒数,这种转化的方法可真好!那就用我们发现的规律计算下面各题吧!生*完成做一做后,全班集体订正。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今天这节课我们的研究和发现同许多年前的数学家们有着惊人的相似,想看看吗?生:(齐)想(课件出示数学小知识)师:听到这些,想说的什么吗?生:我国古代的数学家真聪明!师: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老师和你们一样,我也为我国古代的数学家感到骄傲,但今天,我更为你们这群聪明能干的同学们感到自豪,所以我为了不起的你们留了一个小问题:分数除以整数,我们用分数乘整数的倒数。而刘徽注释《九章算术》时说:分数除法就是将除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与被除数相乘。这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问题留给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继续探究。下课。第2篇:分数除法说课稿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们知道怎么样开展分数除法这节课的教学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分数除法说课稿,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的分数除法单元中的例1和例2。例1是分数除法的意义认识,例2是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在这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而本课的学习将为统一分数除法计算法则打下基础。例1先是整数除法回顾,再由100克=1/10千克,从而引出分数除法算式,通过类比使学生认识到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例2是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教学,意在通过让学生进行折纸实验、验*,引导学生将图和式进行对照分析,从而发现算法,感悟算理,同时也初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根据刚才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2.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原理,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3.经历观察、猜测、实验、验*和归纳的过程,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并从中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本课的难点是分数除法一般算法的理解。这是因为要将除以一个数转化为乘以它的倒数,在运算形式上由除法转化为乘法,变化较大,而学生往往由于思维的定势,一时不容易接受。所以本课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验和验*中自主体验和感悟。二.说教法、学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启发与发现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在体验中、在交流中发现规律。学习方法上强调以探究学习法为主。认知结构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内化过程。只有通过主动参与获得的知识,才是有意义的。因此,在重难点的学习上,通过折纸实验与验*,数形结合,从而实现真正的理解。三.说教学过程。(一)类比迁移,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1.乘法意义对照。(出示3盒标注100克的水果糖)问:共重多少千克?这个问题的提法比教材中略有不同。教材中是先提问:共重多少克?借此引出整数乘法、整数除法算式,然后通过100克=1/10千克引出相应的分数乘除法。根据我以往教学的经验,这样的处理不少学生在类比迁移时有一定的障碍,并不容易实现。而在问题中直接以千克为单位,首先因为问题更有挑战*而能更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还能引出三种形式的算式:○1整数形式:1003=300(克)=0.3(千克)○2小数形式:100克=0.1千克;0.13=0.3(千克)○3分数形式:100克=1/10千克;1/103=3/10(千克)这样的处理不仅有利于学生系统建构整个乘法的意义,而且,还能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把分数除法意义与整数除法、小数除法意义统一起来。这样一来,接下去的理解就显得水到渠成啦。2.除法意义对照。◆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说课稿在改编成求每盒重多少千克的问题情境下,引出相应的三个除法算式:○13003=100(克)=0.1(千克)○20.33=0.1(千克)○33/103=1/10(千克)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从而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小数除法的意义相同。3.练习:1217=2042.81.5=4.22/34=8/320412=()4.21.5=()8/34=()20417=()4.22.8=()8/32/3=()在前两步理解意义的基础上,及时安排相应的巩固练习。分别是已知三种形式的乘法算式,不计算直接写出相应除法算式的商。如:2/34=8/3,8/34=(),8/32/3=()(二)自主探究,掌握算法。第一步:教学4/521.创设问题情境:没有已知的乘法算式,你还会计算4/52这道分数除法吗?○1鼓励尝试计算;○2组织全班交流;(预设学生反馈):方法a.因为22/5=4/5,所以4/52=2/5这是受刚才所学除法意义的影响,迁移而来;方法b.4/52=42/5=2/5大部分是看到4与2的倍数关系,想当然的在计算;可能小部分能从数的组成进行解释。方法c.4/52=4/51/2=2/5课前预习过;但能说清为什么的恐怕很少。2.引导理解方法b和c。○1师:4/5里面有()个()/(),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有()个()/();○2师:在长方形里折一折,涂一涂,再来解释两种方法。○3师: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在先请学生进行解释的基础上,引导思考:4/5里面有()个()/(),2表示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有()个()/();在部分学生有所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验*,根据课前提供的五等分的长方形纸片,要求学生折一折、涂一涂,再来进行解释。由于已经将长方形纵向五等分,因此从直观上很容易理解方法b。再进一步启发:还有不同的折法吗?鼓励学生寻求不同方法,比如说横向折,沿对角线折等等;通过这些折法的体验,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不管怎么折,只要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始终是它的12,也就是说始终可以将2转化为乘以1/2。第二步:教学4/531.初步比较:你觉得哪种方法好?2.尝试计算4/53;(要求先折一折,涂一涂,再计算)(课前提供五等分的长方形纸片)反馈,追问:○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的1/3?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怎么计算?○2为什么不选a或b这两种方法?从中说明方法c比a和b相比有什么优点?首先请学生对两种方法进行初步比较:你觉得哪种方法好?这时并不急于统一思想,转而请学生计算4/53。也要求根据课前提供的五等分长方形纸片先折一折,涂一涂,再计算。然后进行反馈,并引导思考:○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4/5的(1)/(3)?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怎么计算?○2为什么不选a或b这两种方法?从中说明方法c比a和b相比有什么优点?此时通过对比和思考,应该说对方法c已经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学生被动接受老师授予的知识,也不是知识的简单积累,它是学习者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组,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一开始初步比较哪种方法好,学生此时并没有什么感觉;而体验4/53的求解过程,使学生自觉的在心里进行了比较,也就是主动的开始建构认识,这时的理解是较为深刻的理解。第三步:实验与验*1.师:其它这样的分数除法的计算是不是也和刚才两题一样呢?在理解例题的基础上,抛出一个疑问:其它这样的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是不是也能将除数转化为乘以它的倒数呢?从学生的思维历程看,这真是一波刚平,一波又起。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产生要进行实验和验*的动机。然后根据课前提供的空白长方形纸条组织学生开展研究,并组织开展同伴间的交流。现代认知理论认为:感知只有经过一般化的检验,才能上升成为知识。开展实验与验*符合从特殊到一般的需要,而且还是学生主动的、内在的需要,这无论是对理解掌握算法、还是对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都有积极的意义。2.反馈交流。归纳:(一般化计算方法)用符号表示:ab=a1/b观察:(形式上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最后,组织进行反馈,得出最后结论,并引导学生将一般化的计算方法用符号化表示。这里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包括之后的引导学生观察,(形式上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促进更好的理解。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课在经历了感*流和实践探索以后,应该在数学层面上形成对知识的客观*及其本质的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思维。第3篇:《分数与除法》说课稿范文教材分析:《分数与除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承接了分数的意义等知识,又为今后学习,单位名称的转化和分数的大小比较等内容做好知识的铺垫,所以让学生很好的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以培养学生动手*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是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知道如何用分数来表示除法算式的商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在生生合作中学会倾听,收集他人的信息,在师生合作中,大胆创新勇于发现,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和思考,培养学生转化的思想。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而本节的难点是具体体会每一个商的由来,它具体表示的意义,也就是通过分数与除法之间各部分关系的教学,实际上要将分数的意义在学生的感*认识上进行一次升华。本节课我采取利用具体实物,图形相结合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教法学法: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必须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启发与发现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在体验中、在交流中发现规律。在教学的进行中,充分创设让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氛围,设计生动有趣,富有个*的数学活动,在学习中使学生获得有价值的数学,实实在在的学好基础知识,让每个学生通过学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营造*、*、活跃的学习空间,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针对以上的学生情况和教学设想,我设计了这样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引入,自主建构。这一部分的目的是在已有的知识上学习新知识,让学生感知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为重点的落实,难点的突破铺路搭桥。(1)学生*完成课前练习,引入新课。(2)出示例1:把一块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块?(3)当他们发现不能得到整数的商时,引导他们讨论应该怎样表示他的结果。(4)介绍分数表示除法的商的由来。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二、在目标的递进中,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这一部分的目的是在学生已初步建立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将数学活动变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遵循学生认知的特点,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创造有现实*,挑战*和趣味*的数学活动。(1)出示例3: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孩子,每人平均分得多少块?首先,请他们思考,列出算式。其次,拿出准备好的圆纸片,小组合作动手*作。最后,展示分法:一种是一个一个分,一种是重叠起来一块分。(2)课件展示完整的二种分法,引导总结3块饼的实际上是一块饼的,列出完整的算式,并用分数来表示具体的结果。(3)在教授完例1和例2后,不忙于理论的总结,因为在这里学生都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感*认识。引导学生通过1÷3=和3÷4=两个算式的比较,体会当得不到整数结果的时候,用分数来表示他们的商,发现分数的分子是除法里的被除数,分母是除法里得除数,在总结完各部分关系与字母公式后,通过两项不同的练习进一步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三、掌握知识技能,实现数学思想的深入。结合本书的重点,难点,这一部分教学的目的要是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并能在应用中形成一定的技能。在有层次的练习中,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建构知识的框架,实现数学思想的逐步深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年级除法应用题30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