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被讨厌的勇气》作者这本书,有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各位知识分子?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人生是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当然,也没有必要把自己和别人相比较。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所有的人都是“虽然不同但是平等”的。把孩子既不当作成人来对待也不当作孩子来对待,而是“当作人”来对待。把孩子当作与自己一样的一个人来真诚相对。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竞争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此。即便不是败者、即便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处于竞争之中的人也会一刻不得安心、不想成为败者。而为了不成为败者就必须一直获胜、不能相信他人。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之中。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但实际上,别人真的会那么关注你吗?会24小时监视着你,虎视眈眈地寻找攻击你的机会吗?恐怕并非如此。在意你长相的,只有你自己。“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那就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一旦从竞争的怪圈中解放出来,就再没有必要战胜任何人了,也就能够摆脱“或许会输”的恐惧心理了,变得能够真心祝福他人的幸福并能够为他人的幸福作出积极的贡献。与他人形成“伙伴”的存在。关键在于下面这一点,如果能够体会到“人人都是我的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不再把世界当成危险的所在,也不再活在不必要的猜忌之中,你眼中的世界就会成为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人际关系的烦恼也会大大减少。因私愤而流露的发怒只不过是为了让别人屈服的一种工具而已。所以,我们不能上任何挑衅的当。否则,一旦进入权力之争,败下阵来的对方会很快转入下一个阶段——复仇 ,人际关系一旦发展到复仇阶段,那么当事人之间几乎就不可能调和了。易怒的人并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怒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所以才会说“不由得发火”之类的话。这其实是在借助发怒来进行交流。关于权力之争,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这是很多人都容易陷落进去的人际关系圈套。因为,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暗含对方是“错误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最终就会演变成“所以我必须获胜”之类的胜负之争。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但是,很多人都会陷入权力之争,试图让对方屈服。正因为如此,才会认为“承认自己的错误”就等于“承认失败”。行为方面的目标有以下两点:①自立。②与社会和谐共处。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也有以下两点:①“我有能力”的意识。②“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一个个体在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人生课题。人生三大课题:分为“工作课题”“交友课题”和“爱的课题”什么是真正的爱?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阿德勒说:“如果想要和谐地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须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无论多么困难的关系都不可以选择逃避,必须勇敢去面对。即使最终发展成用剪刀剪断,也要首先选择面对。最不可取的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止步不前。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拥有的心理学”而是“使用的心理学”、“勇气心理学”,起决定作用的是你自己。在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就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也就是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而且,请你记住,假如说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如果孩子选择“不学习”这个选项,那么由这种决断带来的后果——例如成绩不好、无法上好学校等——最终的承担者不是父母,而是孩子。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这一点需要注意,阿德勒心理学并不是推崇放任主义。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而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不是如此,而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当然,辅导顾问要竭尽全力地加以援助,但不可以妄加干涉。某个国家有这么一句谚语: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阿德勒心理学中的心理咨询辅导以及对别人的一切援助都遵循这个要求。倘若无视本人的意愿而强迫其“改变”,那结果只会是日后产生更加强烈的反作用。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人为什么会如此在意别人的视线呢?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因为你还不会进行课题分离。把原本应该是别人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请你想想前面那位老婆婆说的“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那句话。她的话一语道破了课题分离的核心。看到你的脸的别人怎么想,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阿德勒说:“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阿德勒心理学中有反常识的方面:否定原因论、否定精神创伤、采取目的论;认为人的烦恼全都是关于人际关系的烦恼;此外,不寻求认可或者课题分离也全都是反常识的理论。故事: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活跃于公元前4世纪的马其顿国王。他在远征波斯领地吕底亚的时候,神殿里供奉着一辆战车。战车是曾经的国王格尔迪奥斯捆在神殿支柱上的。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解开这个绳结的人就会成为亚细亚之王。”这是一个很多技艺高超的挑战者都没有解开的绳结。亚历山大大帝一看绳结非常牢固,于是便立即取出短剑将其一刀两断。据传,当时他接着说道:“命运不是靠传说决定而要靠自己的剑开拓出来。我不需要传说的力量而要靠自己的剑去开创命运。”后来他成了统治自中东至西亚全域的帝王。而“格尔迪奥斯绳结”也成了一段有名的逸闻。像这样盘综错节的绳结也就是人际关系中的“羁绊”,已经无法用普通方法解开了,必须用全新的手段将其切断。我在说明“课题分离”的时候总是会想起格尔迪奥斯绳结。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分离课题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反,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羁绊的本质其实是回报思想?哲人:是的。如果人际关系中有“回报思想”存在,那就会产生“因为我为你做了这些,所以你就应该给予相应回报”这样的想法。当然,这是一种与课题分离相悖的思想。我们既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享乐主义”。当然,这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出的一种人生谎言。选择了真正自由的大人就不会说这样的话,相反还会鼓励年轻人要勇于争取自由。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向上推的态度。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你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是你被某人讨厌。这是你行使自由以及活得自由的证据,也是你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这是指不要害怕被人讨厌,并不是说要去故意惹人讨厌或者是去作恶。这一点请不要误解。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摘录一段第三夜对话:】假如因果律发生了逆转,用先生的情况来讲就是可以自我剖析为“不是因为被打所以才与父亲不和,而是因为不想与父亲和好所以才搬出被打的记忆”。那具体会有什么变化呢?孩童时代被打的事实不会改变吧?哲人:这一点可以从“人际关系之卡”这个观点来进行考虑。只要是按照原因论认为“因为被打所以才与父亲不和”,那么现在的我就只能束手无策了。但是,如果认为“因为不想与父亲和好所以才搬出被打的记忆”,那“关系修复之卡”就会握在自己手中。因为只要我改变“目的”,事情就能解决。青年:真的能解决吗?哲人:当然。青年:真能发自内心地那样认为吗?虽然作为道理能够明白,但感觉上还是无法接受。哲人:还是课题分离。的确,父亲和我的关系很复杂。实际上,父亲是个非常固执的人,他的心不会轻易发生变化;不止如此,很可能就连对我动过手的事情都忘记了。但是,当我下定修复关系之“决心”的时候,父亲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怎么看我、对我主动靠近他这件事持什么态度等,这些与我都毫无关系了。即使对方根本不想修复关系也无所谓。问题是我有没有下定决心,“人际关系之卡”总是掌握在自己手中。青年:人际关系之卡总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哲人:是的。很多人认为人际关系之卡由他人掌握着。正因为如此才非常在意“那个人怎么看我”,选择满足他人希望的生活方式。但是,如果能够理解课题分离就会发现,其实一切的卡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会是全新的发现。青年:那么,实际上通过先生的改变,您父亲也发生变化了吗?哲人:我的变化不是“为了改变父亲”。那是一种想要操纵别人的错误想法。我改变了,发生变化的只是“我”。作为结果,对方会怎样我不知道,也无法左右,这也是课题分离。当然,随着我的变化——不是通过我的变化——对方也会发生改变。也许很多情况下对方不得不改变,但那不是目的,而且也可能不会发生。总之,把改变自己当成操纵他人的手段是一种极其错误的想法。青年:既不可以去操纵他人,也不能操纵他人。哲人:提到人际关系,人们往往会想起“两个人的关系”或者“与很多人的关系”,但事实上首先是自己。如果被认可欲求所束缚,那么“人际关系之卡”就会永远掌握在他人手中。是把这张卡托付于他人,还是由自己掌握?课题分离,还有自由,关于这些请你回去后好好整理一下。下一次我还在这里等你。青年:知道了。我会一个人好好考虑。哲人:那么……青年:最后我还想问您一个、就一个问题。哲人:什么?青年:您和您父亲的关系最终和好了吗?哲人:是的,当然,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父亲晚年患了病,最后几年需要我和家人的照顾。有一天,父亲对像往常一样照顾他的我说“谢谢”。从不知道父亲的词典里还会有这个词的我非常震惊,同时也对之前的日子满怀感激。我认为通过长期的看护生活,自己做到了能做的事情,也就是把父亲带到水边。而且,最终父亲喝了水。我是这么认为的。无论是你还是我,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青年:您是说只有付出了才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哲人:是的。归属感不是生来就有的东西,要靠自己的手去获得。需要记住的行动原则: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杯中风暴还是跳出杯子?)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我们表扬或者批评他人只有“用糖还是用鞭子”的区别,其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阿德勒心理学之所以强烈否定赏罚教育,就因为它是为了操纵孩子。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这可以说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自卑感原本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只要能够对所有人都建立起“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那就根本不会产生自卑情结。人为什么会去干涉别人呢?其背后实际上也是一种纵向关系。正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会去干涉。希望通过干涉行为把对方导向自己希望的方向。这是坚信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阿德勒心理学把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人害怕面对课题并不是因为没有能力。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这不是能力问题,纯粹是“缺乏直面课题的‘勇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首先应该找回受挫的勇气。人越得到别人的表扬就越会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因为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是从属于纵向关系的。如果以获得表扬为目的,那最终就会选择迎合他人价值观的生活方式。用“谢谢”来对帮助自己的伙伴表示感谢,或者用“我很高兴”之类的话来传达自己真实的喜悦,用“帮了大忙了”来表示感谢。这就是基于横向关系的鼓励法。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如果能够建立起横向关系,那自然就会说出一些更加真诚地表示感谢、尊敬或者喜悦的话。被表扬是得到他人“很好”之类的评价。而且,判定某种行为“好”还是“坏”是以他人的标准。如果希望得到表扬,那就只能迎合他人的标准、妨碍自己的自由。另一方面,“谢谢”不是一种评价,而是更加纯粹的感谢之词。人在听到感谢之词的时候,就会知道自己能够对别人有所贡献。人怎样才能够获得“勇气”?阿德勒的见解是: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究竟怎样才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人只有在可以体会到“我对共同体有用”的时候才能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答案。就是通过为共同体也就是他人服务能够体会到“我对别人有用”,不是被别人评价说“很好”,而是主观上就能够认为“我能够对他人做出贡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之前讨论到的“共同体感觉”或“鼓励”的话题也与此紧密相关。对别人寄予关心、建立横向关系、使用鼓励法,这些都能够带给自己“我对别人有用”这一实际感受,继而就能增加生活的勇气。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我们仅仅因为“存在于这里”,就已经对他人有用、有价值了,这是不容怀疑的事实。应不将自己的孩子跟任何人相比,就把他看作他自己,对他的存在心怀喜悦与感激,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能够对“存在”本身表示感谢了。关于共同体感觉问题,也有人向阿德勒本人提出过疑问。当时,阿德勒的回答是这样的:“必须得有人开始。即使其他人不合作,那也跟你没关系。获得贡献感的手段一旦成了“被他人认可”,最终就不得不按照他人的愿望来过自己的人生。通过认可欲求获得的贡献感没有自由。但我们人类是在选择自由的同时也在追求幸福,幸福得以自由为前提。受认可欲求束缚的人不具有共同体感觉,还不能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小结: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我对别人有用”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但是,这种贡献也可以通过看不见的形式实现。只要有“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就可以。并且,哲人还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幸福就是“贡献感”。- [ 未完待续……]-
}
推荐了解与成的《个体的维度》等书。一个人不一定要很优秀,但一起定要早日成熟,早日建立自我主体,当你有了主体性,你就能拨乱反正,深化认识,这样你也能少走弯路,最充分地发挥自身潜力:因为年轻的时候找不到合适的书,后来就自己写了两本,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千万言,就成长自助、自我管理而言,这两本书足矣。当然,书的内容远远不止这些。该书内容广泛,结构宏阔,语言生动,见地独到,适读人群为20-50岁左右,有高中毕业以上知识基础及相当阅历的人群,高中在读学生建议在长辈指导下阅读,高中以下学历书友需要有三五年以上社会经历方可阅读。该书是大中学生成长自助,职业创业人士提升修为,以及家庭教育、组织团建的的绝佳参考资料,是作者作为一个七零后献给后来者最珍贵的礼物,也是给成人式、上大学的晚辈、友人赠礼的优质之选。书到底怎么样,我的承诺是支持无理由退货,退货免双程邮费。以上,更多详情可以移步本人知乎文章栏查阅相关文章。选购可淘搜店铺"与成木作",旺旺联系掌柜。}
更新:对题主疑问的回应理论方面1.你是对的,书中观点过于偏激。在作者看来,找原因=找借口,这很明显是在妄自揣度。找原因不是为了用“决定论”去逃避,而是找出问题根源,从而解决问题。2.“心理创伤不存在”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也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愤怒只是手段”忽视了人感性的一面,只从理性的角度来看人,是偏颇的。3.作者说的“不幸”,其含义应该是“认为自己不幸的心态”。但即使是这样,这种心态也不是我们自己选择的,而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当然了,这种反映有可能是扭曲的反映,所谓心理问题,大多数都是扭曲的反映造成的。而要改变这种扭曲的反映,不能靠自欺欺人说不幸不存在,而要承认现实面对现实,在此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不幸带来的悲伤情绪。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发挥主观能动性”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差别只有一步之遥,但结果是谬以千里。4.所谓“不幸是一种善”,这句话通俗来说就是“找借口逃避现实”,这种心态自然是不对的,没什么可说的。5.这明显就是扯淡了,过去怎么可能今后的人生度过没有影响?原生家庭造成的心理残疾可以靠后天矫正,但这种矫正并不能让心理残疾消失,只是让心理残疾的人能和心理健康的人一样生活罢了。6.这个问题就是作者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上犯了形而上学的错误。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每个刹那是静止的,但无数个刹那连起来依然是运动的。上一条明显是错误的,这一刻对下一刻是有影响的。7.矛盾,前一句对,后一句错,因为前一句唯物主义,后一句是唯心主义。人肯定是活在客观世界里了,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解释也确实可以随意改变,哪怕这种改变是扭曲的改变。8.青年构成,哲人不构成,哲人的主观上并没有说要一定说服青年,但青年的性情比较急躁,书中多次说要驳倒哲人。9.这是“课题分离”的问题所在。人和人之间如何相处是一门学问,不能干涉别人的领地,也不能对别人不管不问,这个度很难把握。“课题分离”说白了就是“少管闲事”,要和他人保持距离,这是对的,但这个说法没有解决“距离太远”造成的问题。10.无法解决。人和人距离太远,是很难有social interest的。至于“全世界的人牺牲自我利益”,这倒不至于,social interest(关心他人)不需要牺牲自我利益。11.表扬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操纵,所谓捧杀就是这样——狠狠地夸你,把你高高捧起来,就是为了让你多干活,甚至让你去送死。但表扬不能和捧杀很明显不能画等号,不是所有人表扬你都是为了整你。12.我觉得获得归属感,关键是要被别人认同,跟从众没关系。试想,你想融入某个圈子,结果人家排挤你,你怎么可能会有归属感呢?而这些跟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没太大关系,不是说你接纳了自我,信任了他人,他人就一定认同你。13.“最大的不幸”,用词太极端。但自卑总归不是好事,不是改变主观解释,它就变成好事了。14.感受到自己对别人有用,其实就是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是人类的最高级别需求,满足这个确实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至于说这是不是体会自己价值的唯一方法,我暂时还不知道。15.“贡献感”和阿Q精神没有区别。舔狗的贡献感可强了,因为他们最会自我感动了。但再怎么自我感动,也改变不了他们不会被女神垂青的残酷现实。论证部分1.18度水的那个比喻,其实是作者想证明这个观点:无论过去发生了什么样的事情,现在的状态取决于你赋予既有事件的意义。但这个比喻是错误的。18度的水冬暖夏凉,看起来主观感受不同,但这种主观感受不同,依然是客观的气温环境导致的,而不是人的主观意识导致的。观点和比喻对象不是一回事,属于不当类比。2.母亲训斥女儿,接别人电话时转变态度,只能说明情绪可以收放,不能说明情绪是“手段”。手段肯定跟目的有关,母亲训斥女儿,甚至打女儿,未必是有目的,有可能在拿女儿当出气筒。当然,如果非要说目的是出气,那我也没办法。3.父不仁,子投他乡,很正常的事啊,报复很正常啊。如果父母教育得当,子女自然不会产生报复心理。4.讨厌他人和挑他人毛病,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我们讨厌他人,是因为他人有毛病,我们讨厌他人,也会促使我们挑更多的毛病,来证明自己“讨厌他人是对的”。至于讨厌他人是为了逃避关系,这就是妄自揣度了。讨厌就是讨厌,一种情绪而已,情绪未必都有目的。许多中年夫妻都彼此讨厌,但这并不会让他们分居、离婚。5.这段的原文是:人就是这么任性而自私的生物,一旦产生这种想法,无论怎样都能发现对方的缺点。即使对方是圣人君子一样的人物,也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对方值得讨厌的理由。正因为如此,世界才随时可能变成危险的所在,人们也就有可能把所有他人都看成“敌人”。作者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证明“讨厌是为了逃避关系”这一论点,然而论点本身是错的,和圣人君子没有关系。6.被人讨厌,光有勇气远远不够,还要有资本,而绝大多数人都没有那个资本。自己如果选择逃避,也确实不关别人的事。这跟social interest(关心他人)关系不大。7.是的,按照作者的说法,察言观色是逃避,讨厌是逃避,然而讨厌造成的反抗不是逃避。这是作者论证的漏洞。8.无条件相信他人就是找死。真心要给对的那个人,不是让你拿出来招摇过市的。作者这段纯属脱离实际空谈。9.这就说明大前提是错误的,讨厌不是被刻意制造的,喜欢和信任也不是被刻意制造的。你喜欢一个帅哥或美女,是刻意去喜欢的吗?以下为原答案(以下为另一个类似问题答案的复制粘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被讨厌的勇气》作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