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面的形式,写出每边都是4根或522根小棒最多可以摆多少个正方形时,需要的小棒根数。(二年级题目)?

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1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或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小括号的使用。  2、综合算式的应用。  单元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4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游乐园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  2、投影出示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22+13=35(人)35-6=29(人)  方法二、22-6=16(人)16+13=29(人)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22+13-6 (2)22-6+13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4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教师结合题目的具体内容,适当渗透思想教育。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第5页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小括号的作用。  4、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并提出问题以及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面包房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昨天我们去游乐园,今天,我们去面包房看看,看看那里有什么好看的,想吗?  2、投影出示游乐园面包房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还剩多少个面包?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还剩多少个面包?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  (1)应该怎样计算:还剩多少个面包?  (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  (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54-8=46(个)46-22=24(个)  方法二、8+22=30(个)54-30=24(个)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还剩多少个面包?,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  板书:(1)54-8-22 (2)54-(8+22)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若第二种综合算式有困难教师进行点拨指导。特别强调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7、完成练习一第5题先让学生仔细看图,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8、小结。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观察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明确条件,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练习一的第3题,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时,强调小括号的使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交流、实践中掌握知识。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什么本领?你能把我们今天学会的知识解决我们生边的问题吗?  五、课堂作业。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2  教学内容  人教二年级下册教材第104页例3、“做一做”及第106页练习二十的第9题。  内容简析  例3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意在巩固学生已经建立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题目要求比较简单,但越简单可能越觉得无从下手,要引导学生转到对苹果个数的关注上,由此唤起学生已有的称量的经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感受质量单位,建立千克与克的质量观念,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2.学生在实践、观察和推算的活动中,能够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建立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通过估量解决问题。灵活运用估量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估量策略。  教法与学法  1.本课时学生应用已学的质量单位的知识,通过估量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巩固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而且培养学生的估量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估量的经验,形成估量策略。  2.本课时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与他人合作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承前启后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  猜谜语法:衣服有绿又有红,味道酸酸又甜甜,多多和它做朋友,小脸红红人人爱。猜一猜这是什么水果?(苹果)大家经常吃苹果,苹果有大有小,谁能估计一下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老师这里有20个苹果,大家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品析:猜谜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老师借着学生的兴奋情绪,提出估计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的问题,为新授做好了引导。】  实践体验法:老师带来几个苹果,它们有大有小,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掂一掂,估计几个苹果大约有1千克。学生用手掂一掂苹果,交流苹果的轻重大小,估计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然后教师出示例题3: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进入新课教学之中。  【品析:学生积极参与实践体验法,通过讨论交流,确认几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为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估一估。  (1)对比自己熟悉的物品质量,估一估1千克苹果的个数。  (2)学生汇报。  2.称一称。  (1)小组活动:称1千克苹果并数一数个数。  (2)汇报各小组称重的结果,教师记录。  (3)观察记录的数据,从数量上发现规律。  (4)讨论:同样都是1千克苹果,为什么称出的个数会不一样呢?  3.提出问题。  (1)出示例3: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2)学生读题后汇报发现的信息。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量。通过“知道了什么?”环节理解教学,注意突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估计。  师:要想知道20个苹果大约有多重,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去估量?  预设一:  生:估一估每个苹果有多重,再算出20个苹果的质量。  师:这是一种办法。你估计一下一个苹果有多重?  生:200克。  师:那20个苹果就有20个200克。你认为计算起来怎么样?  生:用加法算比较麻烦。  师:那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预设二:  生:先估一估1千克有几个苹果。  师:以你的生活经验,1千克一般有几个苹果?  生:5个。  师:那就可以每5个苹果放一堆。(用电子笔将5个苹果圈一圈。)这样的话,就是求什么?  生:20里面有几个5?  4.解决问题。  (1)通过阅读“怎样解答?”两个学生的对话,突出了估计的方法,即运用前面建立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作标准估出结果。同时,通过答案的文字呈现突出了估计的标准。  (2)引导学生按苹果大小的不同列式推理出20个苹果大约重多少千克。  (3)分组解决问题。  第一、二两组解决如果苹果1千克4个,20个大约重多少千克;第三、四两组解决如果苹果1千克5个,20个大约重多少千克。  (4)汇报交流。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竖式书写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方法和要求。  2、结合具体操作,理解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能对除法竖式作出合理的解释。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除法竖式的正确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竖式中各个部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用小棒摆正方形,今天我们继续摆一摆,请同学们拿出13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看看结果怎样?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1)能分几组,有剩余吗?(能分3组,剩1根)  (2)怎样列式表示?13÷4=3(组)……1(根)  (3)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加法、减法和乘法的时候,除了列横式之外,还可以怎么列式?(竖式)  没错,除法和它们一样,也可以写成竖式的,那么,怎么写除法的竖式呢?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出示除法竖式。  1、这道除法算式可以写成这样的竖式。(结合教材图片)像汉字“厂”的符号表示除号,除号里面的是被除数,一撇的左边写除数,商放在最上面,被除数下面写除数和商的`积,横线表示相减,最后是余数。  也就是:4……商  除数……413……被除数  12……43的积  1……余数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竖式,你知道竖式中的每个数的含义吗?  预设:  (1)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4表示每份分成几根,3表示13根小棒,每份分4根最终分成的份数。  (2)12表示分掉的12根小棒,就是4和3的乘积,1表示余下的一根小棒。  师生总结:除法竖式的一般写法分为三步:一除二乘三减。  2、指导学生练习书写竖式,师巡视订正。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学的除法竖式,大家会写了吗,我们是怎样写除法竖式的?我们回顾一下。(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说一说写竖式的步骤以及每一步所表示的意思)  3、师: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  学生动手分小棒,然后集体讨论,反馈信息。  预设:  (1)16根小棒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2)可以写算式16÷4=4(组)  (3)它的竖式可以仿照前面的方法来写,被除数换成16,除数不变,商是4,除数和商的积是16,这里没有余数,相当于余数是0,表示没有余数。  4  416  16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第1、2题。  指导学生分别拿出11、12根小棒,每3根一组分一分,根据分得的结果,确定商和余数,然后书写除法横式和相应的除法竖式,先写在书本上,然后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十四”第3题。  用小棒代替棒棒糖,分一分,写一写竖式,师根据学生反馈板书,然后指名说说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除法竖式  4……商  除数……413……被除数  12……43的积  1……余数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初步体验数学化的过程。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计划和决策的能力,逐步发展创新思维。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学习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1、师:学校组织小朋友去郊游,游玩前我们应考虑到哪些问题呢?(出示:时间安排、车辆安排、春游收费、游乐项目)  2、出示课题:小练习  3、——郊游  二、计划决策、解决问题1、时间安排。  (媒体出示时间图)  (1)看图说一说时间。  (2)这天我们将在外面度过多长时间?你是怎样想的?  (3)多媒体演示。  2、安排车辆。  (媒体出示:1班31人,2班28人,3班30人,每辆客车能乘坐50人)  (1)收集数学信息,思考解题思路,可以考虑班级总人数、车辆载重人数。  (2)渗透估算:从最邻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  (3)学生独立计算:可以列竖式。  (4)渗透巧算:观察数的特点,可以先凑整。  (5)请你安排,3个班级如何坐这2辆车?可以把一个班级进行分拆。  3、春游收费。  在学校收的费用1、往返车费:4元1角2、入场费:5元8角3。  师:学校发下一份通知,你们能看懂吗?  (1)计算:往返车费与入场费是多少?(4元1角+5元8角=9元9角)  (2)学校准备一份食品,价钱一共是多少?  4元+3元5角+5角+8角+1元3角=10元1角  (3)在学校,一共要收费多少呢?(9元9角+10元1角=20元)  (4)20元,你打算付给老师()张()元?  4、游乐项目。  (媒体出示游乐园图)  (1)找一找,有哪些游乐项目?(介绍项目及单价)  (2)如果每一项都能玩,那需要多少钱?(50元)  (3)根据要求设计方案:给你25元(全部用光,可以重复玩),你可能怎样玩?①最多可以玩几次?(5次)②最少可以玩几次?(2次)③如果想玩3次,你可以怎么玩?④如果想玩4次,你又可以怎么玩?  三、课堂总结:今天你学到什么新本领?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有序整理和复习表内除法,发现除法算式的一些规律,加强学生对表内除法计算的掌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养成倾听他们的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他人进行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有序地整理和复习,能熟练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纸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师: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前几节课学的有关除法的一些知识吗?  (1)要计算除法算式的商需要请谁来帮忙?(乘法口诀)  (2)1-9的.乘法口诀集体背诵一遍(共45句)  2、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把这些乘法口诀能解决的除法算式进行归纳和总结。  师:这么多的算式卡片怎样整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欢欢和乐乐是怎样整理的,请观察  生:欢欢,他是按得数相同来整理的,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2  师:乐乐又是怎样整理的呢?  生:她是按除数相同来整理的,这些算式的除数都是2  师: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比较好整理?(乐乐的比较好整理)  那我们就按乐乐的方法把卡片在桌上摆一摆吧!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中的表格,组织学生观察。  (1)一共有多少张算式卡片?45句口诀为什么有81张卡片  生:每句口诀能写两道除法算式,乘数相同的除外,比如(略)  (2)竖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一数列的除数都相同,并且按照除数是1--9的顺序从左至右排列。  (3)横着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每一横行的得数相等,按照得数是1--9的顺序从上至下排列。  (4)整个看,你觉得哪行哪列比较特别?用自己的话总结  生:除数是1,商和被除数相同。举例  生:被除数和除数相同,商是1。  2、游戏  组织学生根据写出的卡片进行下面的活动。  同学们真棒,下面我们利用这些卡片做两个游戏吧!  (1)同桌考一考  一名学生随意拿出一道算式卡片,说出算式,另外一名学生说得数。同桌之间互问互答,看谁答得又快又准。  (2)看谁最会找  以小组为单位,找出得数相同的所有算式卡片。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十”第3题。  (1)观察教材情境图,说一说从图中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2)独立思考,指名回答。  (3)讨论交流,还能提出哪些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  师:请在卡片中选一张关于信息的除法算式卡片,提问并解答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学生交流,集体总结。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5  教学内容:  课本P14页例5,练习三第4、5、6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  情景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例5情景图。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熊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  (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  来计算?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比较,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个总数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用除法来计算。  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1、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挑战园地:  (1)练习三第4、5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习三第6题:写出除法算式。  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让学生对照算式画图。  【设计意图】: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6  设计说明  1.注重直观演示,引导讨论交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由于二年级学生对抽象问题的理解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本设计注重教师在黑板上直观演示,讲解算理,采用发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分组观察算式,发现问题、讨论算法、总结算法,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易于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探究新知。  由于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过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因此本节课注重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运用迁移类推的方法,对带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进行脱式计算,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学生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说出各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1)12-7+4=(2)8+(9-6)=  12-(7+4)=8+9-6=  2.提出问题。  (1)观察每组题中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运算顺序和结果却不同呢?  3.引入新课: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学过算式里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同样,在混合运算里,如果算式里有小括号,我们也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板书课题: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  通过组织学生复习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教学计算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1.发放课堂活动卡辅助完成教材49页例3的教学。  (1)课件出示例3第一题:7×(7-5)。  (2)鼓励学生试着用脱式独立计算,完成此题。  (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解答后汇报)  (3)课件展示学生汇报的结果。  方法一:7×(7-5)  =7×2  =14  方法二:7×(7-5)  =49-5  =44  (4)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方法,讨论:哪种方法正确,哪种方法错误?为什么?  (学生观察比较、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预设  生1:第一种方法是正确的,因为我们一年级就学过,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生2:第二种方法是错误的,因为没有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而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的。  (5)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混合算式,要注意什么?  (学生组内讨论后,全班交流)  生:要注意题中有没有小括号,如果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如果没有小括号就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6)教师进行示范并板书。  7×(7-5)  ↓  =7×2  =14  (7)教师说明: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与计算的数和运算符号,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等号要对齐。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7  教材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拓展,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将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内容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加强对有余数的除法的认识。  学情分析:  有余数的除法是以表内除法知识作为基础来进行学习的,学生虽然在实际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过程。  教学目标:  1. 通过设计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 通过自主探究,明确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  教学重点:  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约3分钟)  今天的'草莓特别新鲜,我买了一些准备分给大家。你认为怎样分才是最公平的呢?什么是平均分?  二、自主学习  (约7分钟)  1.6个草莓,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几人?谁来分一分?  2.怎样列算式?  3.如果不是6个草莓,而是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谁来分一分?怎样列式?  4.7个草莓,每人分2个不能正好分完,最多只能分给3人,这余下的1个又不够再分给一人,剩下的这个数在数学上就叫余数,它表示平均分完之后剩余的数。  5.带有余数,我们就叫它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就是《有余数的除法》。  三、合作交流  (约10分钟)  1. 如果每人分4个草莓,8个草莓,9个草莓?10个草莓?11个草莓?12个草莓?分别可以分给几人?你们会分吗?有没有信心?好,现在咱们就拿起手中的学具代替草莓分一分。  2.生动手分。  3.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讲评。  4. 你能将下面5个算式分类吗?  84=2 (人)  94=2(人)1(个)  104=2(人)2(个)  124=3 (人)  114=2(人)3(个)  5.观察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四、精讲点拨  (约8分钟)  1.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除法。  2.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五、测评总结(约12分钟)  1.达标练习  (1)完成课后做一做。  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最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2)练习十四第1题。  (3)( )6 = 5 ( )  2.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3.作业布置  练习十四第2题。  板书设计: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没有余数 有余数  62=3(人) 72=3(人)1(个)  陈娅《认识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余数  读作:7除以2等于3余1  84=2 (人) 94=2(人)1(个)  124=3 (人) 104=2(人)2(个)  114=2(人)3(个)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认识和掌握看钟表的方法,认识时间单位“小时、分”及其进率,培养初步的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包括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钟面模型)和阅读课本的能力。  3、使学生知道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提高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自觉性。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听录音。  师:新课前,请大家听一段录音(播放音频:时间的脚步)。谁能听出这是什么声音?  生:这是钟声。  师:对。这是时钟行走时发出的声音。我们要学习时间单位,就要认识钟面。  2、师:下面介绍三好学生小芳姐姐每天主要的学习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分别出示图片"起床图"、"上课图"、"活动图")  请大家仔细观察,按顺序说出每幅画中小芳姐姐在做什么?她是在几点钟开始的?(教师在学生每回答完一幅图后,作出必要的补充和更正。)  (1)小芳姐姐每天上午6时半起床,一分钟也不拖拉。  (2)小芳姐姐上午8时正准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学习。  (3)小芳姐姐每天下午4时参加课外锻炼,增强体质。  师:大家要向小芳姐姐学习,更好地安排和掌握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做时间的小主人。  二、学习新课  1、师:人们为了掌握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发明了时钟。  2、观察时钟。教师在黑板上挂出一个时钟(或演示动画"认识钟面"),用投影仪出示放大了的钟面投影图,要求学生结合自制的钟面模型,观察、了解钟面上各个部分及其名称。  请学生自由发言,要求知道:钟面上有1~12共十二个数,以及它们各自的位置。每个数之间有5格,一共有60格。钟面上有两根指针,长的是分针,短的'是时针。  3、观察、思考和讨论。  (1)钟面上这两根指针是怎样走动的?  教师演示,得出分针和时针在钟面上是同时、同方向、不同速度地行走。  (2)分针与时针是怎样表示时间的?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61页末段。理解“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一小时,分针走一格是一分钟”的结论。  (3)两针行走时它们的关系怎样?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9  教学内容:  教材P28~29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七的第1~3小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白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发现许多的知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P28页的这幅图,你能从图中发现哪些有趣现象?  2、(学生自由回答)  3、(出示第28页的主题图)是啊,在游乐场里,空中飞舞着的`蜻蜓风筝、蝴蝶风筝多漂亮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里面就蕴含着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对称。【板书:对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跟对称有关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  (一)认真观察,体验对称。  1、观察图形,发现特点。  (1)看书第29页的树叶、蝴蝶、天安门的图,这些图形它们在外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数学特点,你能发现吗?  (2)引导学生从形状、花纹、大小、图案上观察。  (3)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  树叶图:以树叶中间叶脉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蝴蝶图:以蝴蝶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天安门城楼图:以天安门城楼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4)教师小结。  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如果沿图形中间的一条直线对折后,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  2、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  教学重点:  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法:  探究性实践作业。根据学生的实践作业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题。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第6题表格内。  出示统计表。  提问:要完成这项统计,你准备怎么办?  2、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或组内报名,小组汇报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数据”。(强调数据的'准确性。)  3、从你的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  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讨论: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  二、探究新知  1、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家里有车的同学举手,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  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各种[本文来源于教案频道/]各样的车辆越来越多,你们看,几个同学正在统计一个路口10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根据他们的记录结果,你知道道路上的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各开过多少辆吗?  (2)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  学生填写,汇报,教师展示。种类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辆数683312  (3)回答问题。  这个路口10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小轿车最多,面包车最少。)  如果再观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放手让学生讨论,说出理由。)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  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每种书有多少?  回答问题(1)和(2)。  讨论: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  三、巩固迁移  完成教学“练习一”的第7题。  1、出示条形统计图。  读懂统计图。  图中1格代表( )份。  说说每天的销售情况。  2、哪天卖出的《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少?(星期六最多,星期一最少)  3、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学生自由发言。)  4、如果每格表示2份《电视报》,上面的数据应该怎么表示?  小组讨论,互相说说。  指名回答说出数据。  教师小结:如果数据比较大,用一格有时候能表示更大的量,因此,我们在读条形统计图时,先要读懂每格表示多少。  四、课堂小结  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板书设计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11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的整理与复习。  复习课不好上,提起做练习,同学就苦闷的不得了。有没有方法让同学在复习课中也感受到快乐呢?心中有了这个想法,我就将课定位为“快乐除法。”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系列活动,让同学自主参与除法练习,体验除法计算的意义和价值;  2.在做练习的过程中,提高同学的计算能力和区分能力;  3.通过整理《除法表》培养同学的归纳整理与应用能力。  定下了教学目标,我进行了第一次公开课教案,过程为:  1.情境引入:引出除法在生活中的'普遍性,让同学了解学好除法的意义;  2.除法接龙:让同学进行除法计算能力的初步检测,并交流提高能力的方法,使同学发生向上的动力;  3.合作计算:4人小组合作完成81道表内除法算式题。  4.合作整理:4人小组合作整理81道算式,形成《除法表》。  5.应用提高:结合同学的学习,为同学提供应用的时空。  自我感觉预设得很完美。当我做好教学准备兴冲冲的走进教室,却是灰溜溜的走出来。一堂课足足花了51分钟,同学仍停留在整理除法表这个环节上。他们忙乱而不得法,个个喜笑颜开,何来快乐可言?“问题究竟出在哪?”冷静的考虑一下,造成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我的设计脱离了同学的实际水平,要4人合作整理81道表内除法算式,要求太高了,简直是为求同学的活动而活动,假!  有了一次失败的教训,我在选择教法和学法时,更多地考虑同学学习中的体验,更多地引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和交流。既然81道算式对于小朋友来说很多很多,我就让他们感受到多,问同学又什么好方法来把这么多的算式进行有效的整理。把主动权交给同学,相信他们能想到好方法来达到最优的效果。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12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克和千克》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介绍一些普通生活用品的重量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发现克和千克两个质量单位,为进一步学习有关克和千克之间的联系做好准备。  学情分析:  对于活泼好动的二年级孩子来说,物体的重量他们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同时,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可以利用他们对身边物体质量来认识克和千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初步认识克和千克,建立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让学生学会看秤培养动手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和增强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  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单位。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2分硬币,一袋洗衣粉,2袋500克的面条,各种实物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老师问你们一问题,平时你们去超市买东西,那超市里都有什么呀?  生:......  师:对,超市里有很多生活用品,包括吃的、穿的、用的,样样俱全,下面我们来看这张图。  出示图一:购物  师:周末,小丽和小宁陪同妈妈去超市购物,他们都买了些什么?物品外装上的重量是多少?同学们仔细观察,谁来说一说。  生:饼干,净重110克  生:洗衣液,净重5千克  师:嗯,还有一个苹果需要用称来称一称,才知道它的重量,5个苹果重1千克。物品有多重,可以用质量单位克或千克来表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板书:《克和千克》出示图:图片找标识(日常生活用品的重量)  师:这些都是日常生活用品,你们认识它们吗?我们先来找一找含有克作单位的物品,把它找出来吧。  生:口香糖,3克  生:菊花茶,12克  生:瓜子,100克  师:同学们回答的真好,再找一找含有千克作单位的物品吧。  生:洗衣液,5千克  生:一箱苹果,25千克  师:嗯,真棒!我们知道“克和千克”是表示物体的重量单位。  板书:重量  师:同学们知道这些物品的净重是用什么工具来测量的吗?  生:称  师:对,用称来测量,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生活中的称。  出示图:日常生活中的称  师:看,这些都是测量物品的称,不同重量的物品所选择的称是  不一样的,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们的名称吧。  师:第一个是电子称:它是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电子计量器具,操作方便,快速,准确,稳定。第二个是体重称:它能够准确的称量人体的体重。第三个是磅称:磅称用来称量较大物体的重量,一般适用于货物、工地等场所。最后这个是天平称,天平称主要测量比较轻的物品,你们知道天平称的使用方法吗?  有以下几个步骤: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2、使用前将游码移至左端的“0”刻度开始。  3、称的重量范围在5千克。  4、将物品放在盘子左边,游码放在盘子右边,一定要轻拿轻放,调到平衡。  5、读出数据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称的名称和操作方法,同学们想不想知道1克有多重?1千克又有多重呢  生:想  师:好,咱们先来研究1克有多重?现在老师手里拿了一枚2分的硬币,你们猜一猜它的净重是多少?  生:约重1克  师:约重1克,那你们想不想用手亲自掂一掂,感受一下它的重量呢?  生:想  师:好,下面老师准备了一些2分的硬币,发给同学们,一一感受一下1克有多重吧!  师:一克有多重?说说你的感受?  生:很轻  生:很轻,很小  生:像没拿东西一样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咱们再来看一个小实验,用天平称黄豆,看看一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呢:出示:称黄豆  师:问题:1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同学们估算一下!  生:7粒  师:对,咱们这个实验上显示结果是7粒,黄豆大约有1克重,因为不同大豆粒子,大小重量是不同的。  总结: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7粒黄豆大约重1克,这种比较轻的物品是用天平称来称的。咱们再来看图生活用品中含有克作单位的商品,把它给找出来吧!  出示图:克  师:请同学回答,把它读出来  生:口香糖重3克  生:菊花茶重12克  生:瓜子重100克  师:对同学回答真好,以上都是以克作单位的.商品。  师:(板贴)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字母“g”表示。刚才我们学习了1克的重量,下面要老师考考你们.  出示图:  估一估下面哪些物品比1克轻?  师:哪位同学回答一下  生:羽毛  生:毛绒  师:嗯,回答正确,还有其它的想法吗?如这包纸巾,一整包的重量比1克重,如果抽出其中的一小张,就会比1克轻。  师: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比1克轻?  生:一张纸  生:  师:比如一根头发,一根绣花针,一粒米.......同学们,刚刚对1克已经有了初步地认识和了解,那我们一起继续研究1千克有多重!  出示图《千克》大家看,这些物品的净重都是以“千克”为单位的,谁能准确的读出来,说一说?  生:洗衣液5千克  生:苹果整箱重5千克  生:盐一袋重500克,有两袋重,就是两个500克,500克+500克=1千克板书:1千克=1000克  师:同学们来看我手里拿着一袋洗衣粉,大家仔细观察,它的净重是多少?  生:1千克  师:是的,你们再感受一下1千克的重量有多少,掂一掂吧:  生:重  师:对1千克要比1克要重的多得多怎样来测量千克的呢!  一起来看:物品的重量用称来测量  1、1千克的洗衣粉  2、5个西红杮约重1千克  3、小朋友的体重是25千克  测量物体时,指针指向几,所指向的数字就是几。  师:板贴:计量比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字母“kg”来表示。课堂总结:咱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刚才学的克和千克,一枚2分硬币是1克重,7粒黄豆约重1克,“克”用字母“g”表示,一袋洗衣粉重1千克,一袋盐重500克,两袋盐是两个500克,两个500克相加,就等于1千克。所以:1千克=1000克“千克”用字母“kg”表示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练习吧出示:  一、小练习:  1、一袋奶粉重500()  2、书包重1()  3、一个大西瓜重4()  4、小明身高1()35(),体重28()  5、一个气球重5()  6、一箱桃子重12()  二、判断:  1、一袋盐重500克。()  2、一只鸭重3克。()  3、一根跳绳长2厘米。()  4、爷爷体重重60千克。()  5、一只猫重3克。()  6、一千克奶粉和一千克铁一样重。()  课后拓展:  今天我们学习了克和千克的认识,知道了物体的重量是有克和千克为单位的,每个商品的外包装上面都有它的净含量,请同学们回家找一找含有克和千克的物体吧!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并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形成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  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辨认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  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立体图形实物若干、平面图形若干、白纸、彩笔等。  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模式呈现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从立体到平面的探究、建模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漂亮的城堡)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带我们来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这座城堡里,住着各种形状的图形,请小朋友们认一认,说一说这些图形的名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的城堡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住着一个庞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图形。(课件出示:平面图形)学生尝试说说认识的图形名字。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认识这些平面图形。(板书:认识图形)(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从常见的物体出发,再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平面图形,丰富学生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提出要求:这些平面图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体中,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赶快行动吧!  (2)汇报交流说一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通过摸的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体会到物体的每个面都是平的。)  (3)引导发现(课件演示面在体上的分离过程)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发现,这些平面图形的家都住在立体图形上。(通过看,初步体会面在体上)  2、动手操作,合作学习。  (1)教师启发: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把这些平面图形从立体图形上请出来,留在桌上的白纸上呢?(这一要求既有挑战性,也有探索性,同时具有操作性。)  (2)小组合作完成。  (3)汇报、交流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想出多种办法(可用描、画、印等方法),给予赞扬。(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让学生陈述操作过程,表达亲身感受,培养语言的条理性,促进思维的逻辑性。)(通过这种做中学,让学生积极参与操作过程,亲身体验面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平面图形的空间观念,突破本课难点。实现数学学习的亲历性,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实现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  3、小结我们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圆柱上找到了圆形。我们还发现,这些图形的`面都是平的,并且只有一个面,所以,就把这些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4、游戏:我说你想试试你掌握的本领。老师说一个图形的名字,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样子,一边想一边用手指画一画。同桌之间可进行互动练习。(通过让学生闭眼想象所学的图形,培养空间想象力,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巩固加深,迁移拓展  1、连一连:将图形与名字连线(变式图形的呈现,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获得的性质特征概括到同类对象中去,使学生在概括中获得对图形进一步的理解。)  2、找一找:生活中,你在哪里还见过这样的图形?(教师先引导学生看看教室里哪些物体上有这样的图形,可离开座位去找、去指、去摸,再把发现告诉大家。)师:其实,在我们回家的'路上也能看到这些图形,现在,我们一起去马路上看看吧!说一说:这些交通标志牌是什么形状?(课件演示:介绍交通标志牌的作用,渗透交通安全教育)(将数学课上认识的图形与生活中的物体融合,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借助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找朋友(进一步体验面由体得。)  4、数一数数一数每个图形分别是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的?  5、拼一拼今天这节课小朋友学得很好,胡老师要奖励给每个小组一份礼物。请打开礼品袋(袋内装有平面图形若干),用里面的图形拼出你最喜欢的东西。  (1)小组合作。  (2)交流展示。  说一说,你拼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图形?(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学生的创造欲,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通过作品的展示,让学生学会自我欣赏和互相欣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6、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这节课最有趣的是什么?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14  一、复习旧知,引导发现  课件演示:1根1根数小棒,数到10根捆成一捆。  提问:是几根几根数的,数到多少根捆成一捆。10个一是多少。  课件演示:10根10根数小棒,数到100根捆成一捆。  提问:10根10根数,数到多少根捆起来了10个十是多少  二、观察操作,探索新知  (一)借助小棒初步认识整百数  小组合作,数出100根小棒  (全班分为10个小组,每组各分得100根小棒。)  让学生先估一估每组大约分得多少根然后提问:到底多少根呀,怎么才能知道呢讨论数法。  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交流:一共是多少根你们是怎样数出来的  借助小棒初步感知整百数  (1)初步感知200。  请两个小组的组长各带100根小棒到讲台前。提问:你们知道这两个小组的小棒合起来一共有多少根吗(200根)提问:怎么数这么快呀你们是怎样数的(一百一百地数)  请各组将刚刚数好的10捆小棒再捆成一大捆即100根。  (2)初步感知900。  请9个小组同时到讲台前将刚刚捆好的100根小棒依次举起来,引导让学生一百一百地数,数到900。提问:900里面有几个百  (3)初步感知1000。  提问:刚刚我们数到了900,再加1个百是多少呀教师将10个小组数出的10大捆小棒再捆成更大一捆。让学生轮流捧一捧,比划比划,感受1000根小棒的多少。  提问:1000里面有几个百10个一百就是多少  借助方块进一步认识整百数  多媒体依次出示1个方块、10个方块、100个方块、1000个方块的图片,让学生数一数,说一说: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100是多少  观察前面所数的二百、九百、一千的方块图,进一步理解二百是2个百,九百是9个百,一千是10个百。  借助计数器深入认识整百数  (1)拨出200并读写200。  边演示边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二百用小棒表示要这么多根,用方块表示要这么多个小方块,那你们知道,还有没有更好的工具来帮我们表示出二百呢(引导学生思考用计数器计数)  请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二百。比较200根小棒、200个方块和2个算珠,思考:这里为什么只要拨2个算珠就可以了呢(因为有了数位的帮助,2在百位上,表示2个百)  复习已学的数位顺序表。板书:个位、十位、百位。  要求学生对齐数位写200。  追问:这两个0可以不写吗  (2)拨出900并读写900。  (3)拨出1000并读写1000。  学生在千位拨上一个算珠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在百位拨出10个珠呢(因为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拨10个珠太麻烦,直接在千位拨一个珠很简单。)  用计数器演示: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百位满十向千位进1。  尝试写出1000。  揭示课题  刚刚认识了200、900、1000这样的数,观察一下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我们把这样的'数叫整百数。板书课题:认识整百数  认识生活中的整百数。  介绍生活中的整百数。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整百数。  (二)计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  多媒体呈现方块图。  先让学生看方块图说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再思考:如果不看图怎么算这些算式呢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请看,小兔也拖着一条长长的数轴跑来了,丢三落四的小兔少写了几个数,你们能帮他补全吗  追问:他还有一个问题:200和700,哪个数接近500呢你是怎么想的  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谈话:可爱的小狗也来了,他带来了三个杯子,他数了数第一个杯子中有200粒黄豆,那么这里的第2和第3杯中大约各有多少粒黄豆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先让学生列式计算并填写表格。评讲后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一共要走的路长度不变,已经走的越来越多,还要走的就越来越少。  四、总结激励,拓展延伸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二年级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并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准确地判断出轴对称图形,并尝试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经历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美。  学情分析  1.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能比较容易的接受本节的知识。  2.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理解掌握轴对称图形,并能通过折叠寻找对称点,会对所给图形作出正确地判断。观察——操作——归纳——判断。  3.对称轴和对称点的寻找。  重点难点  重点:  1.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建立轴对称图形的表象。  2.经历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体验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难点: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并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准确地判断出轴对称图形,并尝试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游戏引入  教师活动:  帮暖羊羊找角  观察图片找出问题,确定角的位置。初步建立轴对称图形的表象。  学生活动:  学生参与游戏,帮暖羊羊找角。  活动2【讲授】分类  教师活动:  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表象来给学具袋里的图形来分类,并汇报分类的理由。  引出轴对称图形。  (板书课题)  学生活动:  动手分类将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分成一类,将不能完全重合的分成一类。汇报发现  活动3【活动】学习轴对称图形  2、动手制作一个轴对称图。教师示范,边示范边说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创作一个轴对称图形。  (学生操作,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集体展示创造出来的美丽的轴对称图形。)  3、摸一摸折痕看有什么感觉  引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指导画对称轴,教师示范画的方法,强调易错点。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并独立画出它的`对称轴。  (摸折痕。选择自己喜欢的轴对称图形,并独立画出它的对称轴,同桌互相检查纠正不准确的画法。)  4、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后,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发现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活动4【导入】练一练,“巩固”对称  (1)练习1  同学们,老师想考一考你们,引导学生完成书上P68做一做。先明确题目要求,再动手完成  (读出题目要求,找到题目中两个具体要求,按照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同桌互查。再集体汇报。)  (2)练习2  同学们,请你拿出2号学具袋中的图形,折一折,画一画,看看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自己独立先折一折,再画一画,能够发现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活动5【讲授】总结  同学们你们可真了不起,不但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还创造了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美丽的轴对称图形装点着我们的生活。  希望同学们长大后能够创造出更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美化我们的生活。【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2-02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教案02-01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教案01-16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01-10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6-14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03-14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02-27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11-26二年级人教版下册数学教案12-12}
小学二年级关于除法的数学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二年级关于除法的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二年级除法的数学教案 篇1  教材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景,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教学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摆一摆等方法,形成表像,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建立等分活动与除法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思考的能力。  1、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首先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平均分就是把总数分成同样多的份数或每份同样多。在总数中分走同样多的几部份,也就是几个减数相同,这样用除法计算比较简便。  2、在实际操作中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摆学具我们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也用除法计算。  3、通过看一幅图,列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的练习,沟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4、知道了除法的含义,记住了2~6的乘法口诀,那么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就比较容易了。求商时,根据乘法和除法的关系,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再想用哪一句乘法口诀。  5、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除法含义是紧密相联的,除法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把总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二是表示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因此,除法应用题就有两种数量关系。这两种应用题的相同点都是除法含义,用除法计算,都已知要分的总数。不同点是其中的一个条件不同,问题不同,列出的算式不同,单位名称也不同。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关键:  通过动手操作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计算应用题。能正确迅速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12页—14页例1、例2做一做练习三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势力和活动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探索平均分的方法,会平均分,提高动手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探索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学具准备】  每个小组12块糖。每个学生实物卡片。三角形。圆形学具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教师:最近我们五小二年级一班要组织一次春游活动,我们帮他们分一分春游需要的物品,好吗?  请小组长来领要分的物品,(每个小组12块糖)  请学生试着分一分,要求要分得大家都满意。  学生先在小组中分,再请学生到前面展示分的结果。  多请几个小组,说说自己分的结果,预计都是每人分得3块糖。  教师:这样分大家都满意吗?为什么?  教师揭示课题:像这样把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地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索:  (一)分一分  1、每个小组8张面包的实物卡片,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2、每个小组4张桔子的实物卡片,学生用卡片在小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3、每个同学用自己手中的学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请学生展示分的过程,说说分的结果。  (二)找一找  想想生活中什么时候要平均分?是怎样分的?  先在小组里说说,再指名说。  (三)连一连、圈一圈  把10条鱼平均分在2个渔缸里,请学生连一连或圈一圈,  说说分的结果。  三、做一做  1、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说说你怎样分的。  2、练习三1~3  第1题:给每个花瓶里插上花,应该怎么插?如果要求每个花瓶里插上同样多的花,又应该怎么插?插几枝?  四、总结  小学二年级除法的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教学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2、认识除法竖式,掌握除法竖式,掌握除法竖式中被除数、除数、商的位置,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3、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能力,以及书写工整、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除法竖式中被除数、除数、商的位置。  教学难点:  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自学探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知识“除法竖式”(板书课题)师:我们一起来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除法竖式,知道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掌握除法竖式的计算方法。学生齐读学习目标。师:有没有信心完成这两个学习目标?  二、新知探究  1、出示主题图。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从图中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观察、汇报  操场中学生在跳绳,4人一组;  操场上学生在打篮球,5人一组;  彩旗每4面一组;花盆每3盆一组。  师:在观察图的时候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观察,比如按照从上到下得顺序或者是从左到右的顺序去观察。看来数学问题在生活中还是随处可见的,你们观察到得这些信息我们以后研究,今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三(2)班同学遇到的问题。  2、出示例1。  师:学校体育节开幕式马上就要开始了,同学们忙着用鲜花布置会场呢!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三(2)班同学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有15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板书)  师:如何让解决这个问题?同桌互相说算式。汇报:15÷5=3(盆)。  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生:有15盆花,每组摆5盆,可以摆3组。  生:也就是让我们求15里面有几个5,所以要用除法计算。  师:怎么用竖式计算除法呢?请同学们齐读自学导航。  3、自主学习。  A)出示自学导航认真阅读课本50页下面的除法竖式。  (1)指出除法竖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  (2)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什么位?为什么?  (3)下面第二个15是几和几的乘积?表示什么意思?  (4)最下面的0表示什么意思?  师:认真的阅读课本,自己可以解决的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可以和同桌商量着解决。时间5分钟,开始。  师:交流完之后用坐姿告诉老师。汇报:(幻灯片播放,出示除法竖式的写法)  (1)除法竖式中,15是被除数,5是除数,3是商。  师:在除法竖式中,针对这三部分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预设  a)除号怎么写?  b)被除数,除数,商的位置在哪儿?解决问题,齐读竖式。  师:在竖式中,针对我们要解决的问题,15、5、3分别指的是什么?生:15指的是15盆花,5指的是每5盆一组,3指的是分了3组。  师:看来竖式中被除数、除数、商所表示的意思和横式中所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  (2)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在个位上表示3个一,如果写在十位上就表示3个十了,15里面有3个5,不是30个5,所以商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3)下面第二个15是5和3的乘积,表示每组摆5盆花,3组就摆了15盆花。(学生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4)最下面的0表示原有15盆花,3组摆了15盆花,全部摆完,0表示没有剩余,所以在横线下面写0。0要和个位对齐。  B)如何写除法竖式。  师:认识了除法竖式,你会写除法竖式吗?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  边写边说:15除以5商3,每组5盆,3组摆了15盆,在被除数15下面写15,相同数位对齐,有15盆花,摆了15盆,全部摆完了,没有剩余,在横线下面写0。  师:应用题完成之后要写答案。齐说答案:可以分3组。  4、练一练。  师:你会列除法竖式了吗?考考大家!板书:24÷4= 18÷2=  学生独立完成,巡视。学生板书,订正。  师:第二个24、18是怎么得来的?用一句话总结。  生:商和除数的乘积。  5、小结。  L列除法竖式时,被除数写在除号的里面,除数写在除号的外面,商和被除数的个位对齐,写在除号的上面,商和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下面,与被除数相减,结果写在横线下面。  三、课堂检测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24÷6= 35÷5=  2、小红家有72本书,每8本放在一层书柜上,需要几层书柜?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完成两个学习目标了吗?  小学二年级除法的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5页,有余数除法的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熟练有余数除法算式得读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  进一步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熟练有余数除法算式得读法。  教学准备:  电脑、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认识有余数除法,这节课,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学的最好,题做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练习。  328= 146= 45-5=  29= 39= 345=  (学生独立完成,看谁做的又对又快,同位互相说说做题理由,重点说说有余数的.除法做法)  三、巩固练习。  1、老师创设情境,让小组同学摆出自己的学具:铅笔数、橡皮数;再数数小组的人数;把这些学习用品平均分,每个人应分多少?  (小组同学互相说说,再指名回答)  强调:平均分成几分有剩余的情况。  2、分组练习  引导学生4人一组(一名学生出题,其他学生计算,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3、完成自主练习。  出示第1题。  练习时先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圈一圈,再一填,最后同位互相说说自己的算法。  (集体评议时,要关注个别学生)  出示第3题  学生认真看图后,讨论  三种杯子各能装满几盒?各剩几个?  集体评议时强调有余数除法。  出示第5题  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然后互相说说,13个易拉罐可以搭几辆小车?集体交流,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出示第6题  学生看图后想一想  每种工具都平均分给9个班,怎么分?  想一想,你还能题什么问题?  聪明小屋  (找规律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看懂图意,积极动脑寻找不同的规律。  练习时先让学生认真观察,说说题目的意思,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探索。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表现的非常好,能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能把所学知识用到实际中。课后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听。  五、作业设计  进一步认识有余数除法;把学到的知识说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考考你。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三种杯子各能装满几盒?各剩几个?  144=3(盒)2(个)166=2(盒)4(个)  小学二年级除法的数学教案 篇4  一、教学内容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三、编排特点  与原通用教材相比,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不再分3小节编排,而是集中编排,给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思路与第二单元基本一致:学习了用乘法口诀求商以后,结合计算学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具体内容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主题图  (1)展示了准备“欢乐的节日”情境,其中有三组信息,看到这些信息会自然地想到相应的除法问题,以其中的做小旗的问题引出例1。  (2)其他几个问题,教学例1之后让学生解答。  例1(主题图的继续)  (1)依次由其中的两个问题,引出除法算式56÷8、56÷7。  (2)引导学生探索56÷8的解法,56÷7由学生独立计算。  做一做(第49页)  相关的.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成组编排,揭示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加深理解用口诀求商的算理。  2、解决问题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在二级上册教学了倍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的基础上,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安排了两个例题:例2,通过实际操作说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及解答方法;例3,解决实际问题。  例2  通过操作使学生看到“10根(2个5根)与5根”“15根(3个5根)与5根”的倍数关系,引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和分析方法。使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例3  (1)脱离实物操作,利用文艺演出的情境,通过对话和舞台上清晰可见的跳舞人数,给出问题全貌:“唱歌的有35人,跳舞的有7人,唱歌的人数是的几倍?”。  (2)根据“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解决“唱歌的人数是跳舞的几倍”。  做一做(第55页)  呈现运动会的局部场景:三组学生(跑步、踢球、练武术)。  根据各组人数的倍数关系,教材提出一个“踢球的人数是跑步的几倍”的问题。  鼓励学生根据情境中提供的信息,继续提问题。  3、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问题  例4  (1)以一群学生在公园里,先划船、再坐碰碰车为背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并解决游玩中的数学问题。  (2)有序出示两幅图表示上面情景,第一幅图隐含的问题是第二幅图所需的信息。  (3)两幅图有序出示,直观地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序思路。  (4)自主探索,展示学生两种解法:分步、列综合算式。通过“你是怎样想的?”允许学生用不同的解法。  五、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学生已学习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和方法与前面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数目大了些。因此,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同时培养学生迁移能力。  2、精心组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1)由具体到抽象。例2及“做一做”,都是通过具体活动,直观感知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2)由抽象回到具体。当学生对“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有初步认识后,可让学生摆学具表示:12是3的4倍。  3、加强基本练习。  小学二年级除法的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并理解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掌握乘、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能用竖式正确计算乘、除法。  3、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竖式的计算方法及各部分表示的意义。  教学难点  计算结果积、商的对位及除法每步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直尺、例7挂图、学生用直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表内乘、除法口算:  73 85 204  72987 366  32463796  43 42656  2、指名两位同学在黑板上用竖式计算,并口述计算过程和应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导入:加、减法可以用竖式计算,同样乘、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今天我们就学习用竖式计算乘、除法。板书课题:乘、除法竖式  2、教学例6。  【演示课件竖式】  (1)出示例6横式:59=  (2)教师启发:乘法竖式的写法与加减法的竖式有相同的地方,被乘数与乘数上下对齐数位写,乘号也与加、减法书写位置相同,下面也用直尺画一横线,横线下写积,一定注意相同数位对齐,最后向横式报告计算结果。  (3)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教师巡视。学生可互相讨论。  (4)指名学生到黑板上计算,然后订正。请学生口述书写及计算过程。  ①先写被乘数5;  ②再写乘数9,注意相同数位对齐;  ③在乘数左边空一个字的位置写乘号;  ④在乘号和乘数下画一横线,两边稍长一点,要用直尺画;  ⑤5乘以9的积是45,写在横线下面,注意把积的十位上的4写在十位的位置上,积的个位5要与9对齐;  ⑥在横式等号后面写上积45。  (5)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总结乘法竖式计算的六个步骤,重点强调积的数位的写法,一定要相同数位对齐,其关键是积的个位与被乘数和乘数的个位对齐。  (6)学生修正做错的题。  (7)反馈练习:  ①独立完成;  ②集体订正:竖式中各部分名称,写积时注意什么?  3、教学例7。  【继续演示课件竖式】  (1)出示例7挂图  ①引导学生观察挂图,理解题意:把8个苹果按每2个分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②明确属于平均分的第二种分法,用除法计算。列式82=  (2)教学除法竖式的写法。  教师讲解:除法竖式的写法与加、减、乘法的竖式不一样。哪不一样呢?  ①先写,表示是除法计算,被除数写在里,除数写在的左边,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照写。  ②8除以2商是4,把4对着被除数8写在的上面。同时注明4是商。教师讲明,每2个是一份,可以分成4份,共分掉了(24=8)8个,就把24的积写在被除数8的下面,表示从原来的8里分掉8个,8-8=0,说明正好分完,没有剩余,用0表示,竖式中这样写:在24=8,即分掉的8下面用直尺画一条横线,用被除数8减去24的积8,等于0,写在横线下面,写时注意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逐步写。  板书:  ③引导学生总结写除法竖式的步骤,重点总结商的对位及商和除数乘积的.写法。  4、教学例8。【继续演示课件竖式】  (1)出示例8:,这个算式表示直接让我们求商。  (2)被除数是63,除数9,商应是几?(7),商应写在什么置?因为(7)是7个1,所以要把7写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  (3)下一步该怎样计算?把9和7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最后一步怎样算?用减法,63-63=0,画横线,在横线下把0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得0表示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4)反馈练习。  教师指导做对重点步骤要强调。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后订正。教师要加强计算步骤及书写格式的指导,书写必须规范,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巩固发展。  1、竖式计算并口述计算步骤及写法。强调积、商的对位。  65=84=279=  2、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通过这一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除法竖式的计算步骤、方法、书写格式、特别防止积、商数位对错现象的发生。  四、全课小结。  1、让学生观看板书,总结今天学的新知识,再次强调重点、难点。  2、教师纠正、补充性地进行小结。  五、布置作业。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5 639 67 89  2、食堂运来24袋米,平均分8天吃,每天吃几袋?(写出横式和竖式)  小学二年级除法的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个部分的名称。  2、培养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情感,并进一步学习与同学合作交流。  3、让学生体会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认识除号,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重点:  能根据具体情况,列出除法算式,并且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在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运算,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复习旧知。  1、谈话。  秋高气爽,正是秋游的好时节,今天我们一起到梅花山公园去游玩,好吗?  那我们去售票处买票吧。  今天我们来得可真巧,公园正在搞园庆活动呢,谁来读一读公告栏里的信息?(请学生读一读)  你想免费乘坐观光缆车吗?那还等什么,我们赶快去答题吧!  2、复习题。  (1)8块饼干,每4块放一盘,可以放()盘。  (2)9只兔子,平均装在3只笼子里,每只笼子装()只兔。  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在桌面上摆学具。)  交流方法: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分法。  3、小结。  刚才我们用学具代替实物来分一分,可以每几个一份来分,也可以按平均分成几份来分一分,不管怎样分,每份分得的个数同样多,就是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谈话: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乘观光缆车吧,看看我们能发现哪些数学问题。  二、结合平均分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除法的含义。  1、教学例题。  (1)提出问题:出示例题主体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先请学生说说:6个小朋友,每辆缆车做2人。再点击出示:6个小朋友,每辆缆车做2人,要坐()辆。)  (2)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你知道要坐几辆缆车吗?你是怎样想到的?  同桌合作学习,全班交流。(相机出示各种方法,并请学生上台分一分。)  (3)教学除法算式。  a、谈话:6个小朋友,每辆车坐2人,问我们要坐几辆车。这样的问题可以用除法计算。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除法。(板书:认识除法)  b、6个小朋友,每辆缆车做2人,要坐3辆,算式可以这样写:6÷2=3  c、“÷”这个符号是除号,写除号时先写一短横,再在上下各点一个点。(请学生书空)  d、6÷2读作:6除以2,连起来读一读6除以2等于3。(请学生跟读)  e、6÷2=3这个除法算式中的“6”在这道题中表示什么意思?“2”和“3”呢?6÷2=3这个除法算式这道题中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一说。)  小结:把一些物体几个一份、几个一份地分,求分成几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除号是平均分的意思。  2、完成“试一试”。  (1)谈话:下了缆车,我们一路行来就到了小熊之家。(点击小熊之家)看,训练有素的'小熊们正在分苹果呢!  (2)指导学生先看图,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小熊解决问题?(先用学具分一分,或直接在图上圈一圈,再完成填空。)  可以列出怎样的算式?读一读算式,说一说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三、继续教学除法的含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离开小熊之家,我们就要前往儿童游乐场了。(点击儿童游乐场)看,小朋友们在玩什么游戏?  经过三人的团体合作,他们套中了规定的个数,可以获得6枝铅笔作为奖励,你觉得怎么分才最公平?  1、教学例题。  (1)出示:分铅笔情景图(6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得()枝。)  (2)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同桌讨论、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最后把结果写在括号里。  (3)把6支铅笔平均分给3人,求每人分几枝,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把6支铅笔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得2枝,可以列出除法算式6 ÷3=2。  读一读这个算式并说说6 ÷3=2这个算式在这道题中表示什么意思。  (4)介绍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6 ÷3=2这个除法算式的各部分都有自己特有的名称。请学生阅读书上第37页上的相关内容,看看6叫什么,3和2呢?(阅读完后指名交流)  (5)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读出算式并说出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完成“试一试”。  谈话: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是植物园,看看我们又会遇到什么新挑战?  (1)出示小朋友参加劳动的情景图并出示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再与同桌相互交流。  结合图意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可以用除法计算。  3、组织练习,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  把复习题的两道题目分别列出2个除法算式。  小结:把一些物体不管是每几个一份得分,还是平均分成几份来分,只要是平均分,我们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四、用除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谈话: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实际问题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1、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先独立完成,再交流。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游览,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把一些物体不管是每几个一份得分,还是平均分成几份来分,都是平均分,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可以用什么算式来表示?你还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作业。  完成数学补充习题与同步探究上的相关练习。  小学二年级除法的数学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通过情境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2、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的除数算式。  教学重点:  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数。  教学难点: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教学准备:  草莓图、小棒  一、激趣定标  1、出示第59页情境图,观察引出活动:同学在做什么?想不想参加这个活动?  2、让学生拿出11根小棒自己摆一摆。  3、揭示课题:认识有余数的除法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学习活动(一):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学习方式:师生互动  学习内容:课本第59~60页的例1。  1、(出示6颗草莓图)这是什么?一共有几个?每2个摆一盘,你能摆几盘?用小棒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引导学生说出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一共可以摆几盘?有剩余吗?学生自由回答。  4、这是平均分的问题,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6÷2=3(盘)。  引导学生说出各个数字在除法算式里的.名称及读法。  学习活动(二):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学习方式:动手操作感受平均分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学习内容:出示7颗草莓图。  1、每2个摆一盘,看看能摆几盘?(学生动手摆一摆)  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师:剩下的还能再平均分吗?(学生自由回答)  2、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出示算式:7÷2=3(盘)……1(个)  说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回答  3、师:每道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强调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及读法。  4、比较归纳。  今天我们分了两次草莓,这两次分草莓的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观察比较6÷2=3(盘)和7÷2=3(盘)……1(个)这两道算式,引导学生再次认识到:在生活中分东西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全部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后有剩余,但不够再分的部分那就是余数。  三、测评训练  1、完成教材“练习十四”第1。  (1)、让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填一填。  (2)、根据圈的结果填空,完成练习。  四、课堂小结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小学二年级除法的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点:  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情景图。  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那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呢?大熊猫最喜欢吃的食物就是竹笋了。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来解决跟竹笋相关的问题。【出示例4】  2、学习例4。  大熊猫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个?  (1)理解题意。  (2)开展活动,解决问题。  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个一个分的,也可以是两个两个分的或三个三个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 3 )个竹笋。  (3)、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让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1、引入除法  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平均分帮助大熊猫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种方法。【揭示课题除法】  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每盘放得同样多,是平均分吗?像这种,把12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1)、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是再给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2)、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3)、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读法。  12表示被平均分的竹笋总数,写在除号前,4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写在除号后,3表示每份分得的个数,写在等号后面。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就是:12÷4=3,这个除法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3、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把12个竹笋分别平均分成2份,平均分成3份,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平均分的基础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意义。  三、应用新知,加深理解。  1、教材第13页的下面的“做一做”的第1小题。  把15条鱼平均放在5个盘里,每个盘里放( )条。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教材第13页的下面的“做一做”的第2小题。  分一分、填一填。  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 )根。  10÷( )=( )  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 )根。  10÷( )=( )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说说除法算式表示的含义。(4)、小结。  3、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1~3小题。  (1)、第一关(练习三第1题):“魔法卡片”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请8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读得对的老师奖励聪明星。  (2)、第二关(练习三第2题)“小帮手”。  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教师巡视。  (3)、第三关(练习三第3题)“分西瓜”。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决,然后交流。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追求快乐的天性,好胜的心理,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并运用奖励措施,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最想对老师说些什么?  五、板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  例4:  大熊猫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 4 )个。  像这种,把12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的问题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12 ÷ 4 = 3  除号  读作:12除以4等于3。  六、课后反思。  1、除法的初步认识  除法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P14页,例5及下面的“做一做”和练习三的第4~6小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准备:情景图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设置问题,引导参与。  1、谈话,出示例5。  例5、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 )盘。  (1)、要求仔细观察,看看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2)、熊猫妈妈是怎样分竹笋的?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  (3)、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再列出算式。  20 ÷ 4 =  2、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把20这个数4个4个地分,可以分成( )个4。  20里面有几个4?  3、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来表示?  因为“把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求能放多少盘?”也是平均分,所以这个算式也用除法来表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温故知新,为进一步学习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二、学习新知  1、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  (2)、先让学生自己取,然后请学生看书学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0 ÷ 4 = 5  被除数除数商  2、请学生对照算式与情景,说说算式中各数所表示什么?  3、思考:看看例4和例5,小熊和熊猫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吲哚发奥学生自主参与,通过思考、比较,让学生知道把一些物体或一个总数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就用除法来计算。  三、应用新知,加深理解  1、教材第14页下面的'“做一做”的第1小题。  分一分、填一填。  12个,每份2个,分成了( )份。  12 ÷ ( ) = ( )  12个,每份3个,分成了( )份。  ( )÷ ( ) = ( )  12个,每份6个,分成了( )份。  ( )÷ ( ) = ( )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教材第14页的下面的“做一做”的第2小题。  说出每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  10 ÷ 5 = 2 15 ÷ 3 = 5 18 ÷ 2 = 9  48 ÷ 8 = 6 56 ÷ 7 = 8 28 ÷ 4 = 7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请6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说出哪个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分别是几,说得对的,老师奖励聪明星。  3、教材第15~16页练习三的第4~6小题。  (1)、练习三第4、5小题。  第4小题。12个灯泡,每个灯座装2个灯泡,可以装( )个灯座。  第5小题。圈一圈,填一填。24里面有( )个4。20里面有( )个5。  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习三第6小题。  写出除法算式。  6除以3等于2。 ( )÷ ( ) = ( )  被除数是12,除数是3,商是4。 ( )÷ ( ) = ( )  28串葡萄,每4串一份,分成了7份。 ( )÷ ( ) = ( )  把20个饺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个。 ( )÷ ( ) = ( )  先让学生看清叙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写出算式,最后让学生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设计意图】:设计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动手分一分,圈一圈等活动,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心理需求,维持学习新知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现在更加清楚地明白了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我们学会了除法算式的写法、读法及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五、板书设计。除法的初步认识  例5、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 )盘。  20 ÷ 4 = 5  被除数除数商  六、课后反思。  1、除法的初步认识  除法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除法的初步认识”综合练习课。教材P16~17页练习三的第7~11小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验除法算式与生活实际的密切练习。  2、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图片、题卡或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我们从身边找一找数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数学,能否举出例子来?  2、学生举例。  3、自己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身边去发现除法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展开学习  1、引导学生完成第17页练习三的第10小题。  把下面的圆片平均分并说给同桌听,再写出除法算式。  (1)、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3)、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2、引导学生完成第16页练习三的第8小题。  看图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有6把萝卜,每把5个。  (1)、教师巡视  (2)、学生交流汇报算式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看图,进一步理解图意,正确写出除法算式,重点区别两种不同的分法和得数后面单位名称的写法。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完成第17页练习三的第9小题。  按照算式圈一圈。  10 ÷ 2 = 5 10个海螺  15 ÷ 3 = 5 15只纸船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指名汇报是怎样想的?  2、引导学生完成第17页练习三的第11小题。  将口诀补充完整或填出未知乘数。  ( )× 2 = 4 4 × ( ) = 12 3 × ( ) = 6  三( )十二( )× 4 = 20 2 × ( ) = 8  ( )五二十五二( )十二二( )一十  5 × ( ) = 15 ( )三得九四( )十六  (1)、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每个算式或每句口诀该怎样填。  (2)、全班交流汇报。  (3)、这道题给你什么启发?  3、学生独立完成16页练习三的第7小题。  用摆一摆,再填上得数。  14 ÷ 7 =( ) 8 ÷ 2 =( ) 18 ÷ 9 =( ) 24 ÷ 6 =( )  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完成,全班交流并评价。  4、数学知识分享。“你知道吗?”  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在他的《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恰好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圈一圈物品的方法进行平均分。分后填写算式。让学生在独立写除法算式中熟悉除法算式的读法、及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同时为后面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打好基础。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反思。  小学二年级除法的数学教案 篇9  一、激趣导入,设置悬念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吧!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猜手指”的游戏,好不好?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请伸出你的左手,从大拇指开始数,1是大拇指、2是食指、3是中指、4是无名指、5是小指,数完后又回到大拇指接着数6、7、8……就这样依次往下数,当你说出数到的某一个数,我就能猜出你数的是哪一个手指。听明白了吗?想不想试一试?  你们是否觉得老师的反应特快?想知道它的奥妙吗?学了这节课的内容,你就知道秘诀了。  二、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1、老师在黑板上摆一个正方形师:摆一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  生:4根小棒。  2、用老师给你的小棒摆正方形,每四根小棒摆一个正方形,看看你手里的小棒,最多能摆几个正方形?出现了什么情况?  请三个学生到黑板摆,其余在座位上摆。  3、学生汇报摆的结果。  师:你一共有多少根小棒,摆了几个正方形,出现了什么情况?  生1:一共有12根小棒,摆了3个正方形。  生2:一共有14根小棒,摆了3个正方形还剩2根。  生3:一共有13根小棒,摆了3个正方形还剩1根。  4、师:为什么有些同学没剩余的,有些同学有剩余的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把这剩余的数叫做“余数”。  (板书余数)5、看图师:有几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能摆几个?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13÷4=3……16、师:这道题我们学过用除法竖式计算,谁上来把这道算式列成除法竖式?指一名学生到黑板列竖式7、有余数的情况你也能列成除法算式呢?(看黑板的图形说;有几根小棒,每几根摆一个正方形,摆了几个?还剩几根?)怎样列式呢?学生说,老师板书。(余数和商之间为什么点6个点?你会读这条算式吗?(1)指名读算式,师范读,全班读。  8、看自己摆的图形,你能不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对同桌说说你的除法算式。指名说算式。(黑板)  三、学习用竖式表示除法算式  1、师:刚才你们看着自己摆放的情况,列出了除法算式,如果不看小棒,让你计算它的结果,你能用竖式算出来吗?  2、请同学们把13÷4=3……1列成除法竖式。(指名一个学生到黑板列,其余在练习本上做。  3、理解除法竖式中个部分的含义。师提问:为什么在13下面写12?生:3×4=12师:1是怎样算出来的?生:13-12=1师:为什么要用13减12?生:一共有13根小棒,摆了3个正方形,还剩1根。  4、剩下的式子你也能用竖式表示吗?  学生列出14÷4=3……215÷4=3……3的竖式。  5、小结师:学到这,你知道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研究什么内容吗?  (板书:有余数的除法)三、做书本51页的练习。(你是怎样想的?3×4最接近什么?)  四、探讨除数和余数的关系。  1、老师同样也用小棒摆了图形,(出示五边形),老师在摆的时候,和你们刚才摆的情况一样,出现了刚好摆完和有剩余的,请你猜猜,有余数的情况之下,余数是几呢?  生1:余数是3。  生2:余数是1。  生3:余数是2。  ……师:为什么不能是5或超过5呢?  2、师:老师把自己摆五边形的情况用算式记录下来,请看(投影出示),你们猜对了吗?从哪看出他们猜对呢?(余数)3、假如我再用不同的.数量摆五边形,又出现了什么情况呢?(学生讲,老师显示情况)余数也是多少?哪余数为什么不会出现5或比5大呢?  4、出现喜洋洋把除数和余数都变成蓝色和红色。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谁来用一句话说说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几个学生说)生: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5、老师板书“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学生在书上填。  五、做练习  1、做小老师判断。(书上做一做)2、53页练习第一第二题。  3、考考你。  ★÷8=◇……□(余数是多少?)  六、总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七、游戏师:  回顾“猜手指”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奥妙呢?(5是除数,用报的数作被除数,关键看余数是几)老师报数,学生找手指。  师:老师就请小朋友们把今天学的本领带回家,考考你的爸爸妈妈,和他们一起做做这个游戏,还可以把你的本领交给其他不会的小朋友,好吗?  小学二年级除法的数学教案 篇10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页例4,练习三第1~3题。  【教学目标】  l.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  难点: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教具准备】  教材第13页的例题4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篮子。  再出示题目: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可以放( )个。  提问:“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是什么意思?(强调:每盘要放同样多)  小结:把12个竹笋,放在4个盘子里,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个。  像这样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或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等,都是属于“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板书课题:除法)  二、新课探究  1.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除法的符号是“÷”。  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  2.出示教材第13页的例4。  教学“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 )个?”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  (1)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  (2)把12平均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  (3)每份是几?(是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  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12÷4=3  (4)教学12÷4=3这个除法算式,它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3.出示:15÷3=5  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15除以3等于5)  请一个同学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5)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3页的“做一做”。  通过让学生平均分、写算式,再次体会除法的意义和巩固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2.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1题。  3.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2题。  4.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三的第3题。  让学生讨论后写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因为它是把10个西瓜平均分放在2个框里面。因此把要分的西瓜的个数10个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放在2个箩筐中,把平均分的份数2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一个箩筐中装5个,5写在等号的后面。  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了解除法的意义,巩固对除法算式的认识。  小学二年级除法的数学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先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讨论归纳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用语言说出计算过程。  3、情感与交流: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7~9的乘法口诀求商正确的求商方法。  难点:进一步掌握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以及课件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学方法:  教法:讲解、引导相结合法。  学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相结合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师生对口令(7、8、9的乘法口诀)  2、开火车游戏  师:我们学会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  3×6 5×7 30÷6 7×9 24÷6  15÷5 6×7 15÷3 4×5 8×6  教师任指两道除法算式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小结:你们根据乘法解决了除法。其实这也是根据乘法口诀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你们真善于思考!。同学们,刚才我们做的这些题都是运用乘法口诀求出来的,乘法口诀真神奇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这一步抓住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孕伏和铺垫。这个练习让孩子再次感受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出示主题图  谈话引入新课: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布置自己的教室呢!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些数学上的问题,你能帮他们一起解决吗?(课件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学习主题图  (1)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观察:一共有几个画面?这些画面分别说的是什么?  第一幅画:做了56面彩旗,要挂8行。  师板书出示:第二幅画: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  第三幅画:带来27个彩球,每9个摆一行。  (2)仔细观察,说说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指名说)  板书:平均每行挂几面?平均每组分几颗?可以摆几行?  (3)你会解决这些问题吗?  2、学习例1  (1)解决第一幅画:做了56面彩旗,要挂8行,平均每行挂几面?  ①提问:要求平均每行挂多少面,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如果学生想到了除法师给与肯定。  ②学生独立列式计算:56÷8=7(面)  ③汇报交流:说清是怎么算的,师板书可能出现下列情况:  第一种:因为(七)八五十六所以56÷8=7(面)  第二种:因为7×8=56所以56÷8=7(面)  引导学生观察对比以上两种方法得出:都可以,今后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商。  ④出示问题:要挂成7行呢?  学生口头列式计算:56÷7=8(面)  指名说一说求商的思路,用的哪一句口诀?(七八五十六)  (2)观察比较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答师小结:这两个算式都用“七八五十六”这一句口诀来求商的。  (3)独立解决第二幅与第三幅画面的问题。  找两名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并说说思考过程。  3、小结: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帮小朋友们解决了数学问题,而且还进一步学会了利用乘法口诀来求商。为了方便今后同学们计算,老师送你们一首《乘法口诀求商歌》(出示: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几就商几)齐读。  (设计意图: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参与,独立思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要把充分的`学习时空交还给学生。)  三、巩固运用,内化提高  师:用7、8、9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你们学会了吗?太好了,到这节课为止用乘法口诀求商这部分知识我们就全部学习完了,接下来老师想检测一下你们学习的效果。  1、课件出示P49页“做一做”,看哪个小组的青蛙跳的最高。  (设计意图:这是P49做一做。这道题是针对主题图的内容而采用的练习。因为题型的限制,所以我用了“跳高”这一运动项目来解决。题附在台阶上,做对一道跳一格,全做对了小青蛙会在孩子们的胜利欢呼中成功的跳跃到最上面。孩子们一定会被成功的跳跃所感染,课堂气氛会逐渐上升,为下面的练习打好基础!)  2、分组完成练习十一的第1题  男女生比赛:男生完成左边9题,女生完成右边9题,看哪组完成的又对又快。然后交换再比一次。  3、兔子过河采蘑菇(练习十一的第2题)  让学生先看图说图意,再连一连,然后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借助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理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游戏中强化知识。)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再次重现本节课应掌握的知识,强化对应掌握的知识的理解。)  板书设计: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平均每行挂几面?平均每组分几颗?可以摆几行?  56÷8=7(面) 49÷7=7(颗) 27÷9=3(行)  想(七)八五十六想(七)七四十九想(三)九二十七  小学二年级除法的数学教案 篇12  教学内容:  理解平均分,课本第48~50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能用除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具:  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最喜欢那种小动物?今天小动物们要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举行一次有趣的聚会,想知道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来没来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新知:  1.师:好热闹的聚会啊!在刚才的画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表述看到的)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信息。请同学们猜猜看,接下来小动物要干什么?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把学生提出的有关平均分的问题记录在黑板上。)  3.师:现在我们就来帮助小动物们解决这些问题吧!猜猜看这两只大熊猫会怎样分这10个竹笋呢?为什么会这样分?(学生可能会出现各种情况,当学生提到把竹笋分给每个学生同样多时,教师应及时引导板书:同样多)  4.师:同学们能想出这么多分法,真不简单,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其中的一种分法——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5.师:你能用学具分一分,试一试吗?(教师巡视,指导)6.师:哪位同学能展示一下你是怎样分的?学生可能出现:  生1:我用10根小棒代替10个竹笋,先给大熊猫1个,再给小熊猫一个;然后再拿1个给大熊猫,再拿一个给小熊猫。一直分完,每只熊猫正好分了5个。  生2:先拿2个给大熊猫,再拿2个给小熊猫,然后再拿2个给大熊猫,拿2个给小熊猫,剩下2个一只一个,每只熊猫正好分了5个。  生3:先拿5个给大熊猫,再将剩下的'5个分给小熊猫,每只熊猫正好分了5个。  生4:先拿3个给大的熊猫,再拿3个给小的熊猫;剩下的4个每只再分2个,每只熊猫正好分了5个。  7.师:同学们想了这么多方法,有1个1个分的,有2个2个分的,还有3个3个分的,4个4个分的,5个5个分的,都是分完为止。在同学们的分法中,你能发现什么?  生:虽然分法不同,但两只熊猫分到的竹笋都是5个。师:每份分的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板书)  8.师:刚才我们帮熊猫解决了问题,瞧,小猴子正着急呢!你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小猴子分一分,看每只小猴能分到几个桃子吗?  (学生运用手中的学具分一分,教师巡视指导,全班交流分法。)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第1题。  四、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五、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板书设计:平均分  教后反思:学生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分一分懂得了什么是平均分,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其它小动物分一分他们喜欢的食物。动手操作的乐趣表现在每个孩子的脸上。  小学二年级除法的数学教案 篇13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认识有余数的除法和了解除法横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因此,本设计注重通过有效复习,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首先通过复习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各部分名称,为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义和每一步的运算做好准备;其次,通过完成教材65页4题,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乘数,为学习试商的方法做好准备。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探究,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  2.体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根据知识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本教学设计采用讨论交流和直观教学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以及合作交流。学生通过积极动手、动口、动脑,实现了多样化的学习,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复习题:拿出13根小棒,动手摆正方形。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引导学生思考并组内交流:  (1)说一说摆的过程与结果。  (2)列出算式。  (3)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和它所表示的意义。  4.小结导入:  除法和我们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一样,也可以写成竖式形式,那么怎么写除法的竖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从学生已学的知识引入,复习有余数除法横式中各数所表示的`意义,为本节课的新授内容作铺垫,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了初步的感知。  ⊙动手实践,感受新知  (一)教学例3。  1.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竖式。  (1)教师板书除法竖式。  (2)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横式和竖式,想一想竖式中的各部分名称。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预设生1:“”表示除号。  生2:3叫商,4叫除数,13叫被除数,1叫余数。  (4)引导学生对照横式,说一说竖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含义。  预设生1:13表示一共有13根小棒,4表示每份有4根,3表示分成3份。  生2:12表示分掉的12根小棒,就是4和3的积,1表示余下的1根小棒。  (5)师总结。  除法竖式的一般写法分为三步:一除二乘三减。除号里面写被除数,一撇的左边写除数,商放在最上面,被除数下面写除数和商的积,横线表示相减,最后是余数。  2.学习表内除法竖式。  (1)课件出示:如果有16根小棒,每4根分一组,结果怎样?竖式怎么写?  (2)学生动手分小棒,列出除法横式、竖式,然后集体交流。  预设生1:16根小棒正好分完,没有剩余。  生2:算式是16÷4=4(组)。  生3:它的竖式可以仿照前面的方法来写,被除数换成16,除数不变,商是4,除数和商的积是16,这里没有余数,相当于余数是0。  教师板书:  计算方法,小学数学  小学二年级除法的数学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根据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除法解决与此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会选择有效的信息来分析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在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出示题目,组织学生口答。  (1)每千克苹果5元,买3得多少元?  5×3=15  (2)一条船可坐6人,2条这样的船最多可坐多少人?  6×2=12  2.计算下面的除法算式,并说出用的'是哪句口诀。  28÷4=36÷4=32÷8=72÷8=  81÷9=35÷7=64÷8=42÷6=  学生独立解答,同桌之间交流。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用除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识,为接下来学习新知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  1.解决问题。  师:今天小明想给自己买一些新的玩具,可是面对那么多好玩的商品,小明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大家愿意帮助小明吗?  仔细观察,图中都有什么?每件商品的价钱是多少?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发现:  (1)小熊6元,地球8元……  (2)56元能买几个地球仪?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知道哪些信息?  学生:需要知道每个地球仪的价钱。  学生:求56元钱可以买几个地球仪,就是求56里面有几个8。  讨论:56里面有几个8?怎样列式?  学生可能会列出算式是:56÷8=  追问:怎样算?  学生可能会说:除以几就想几的口诀,56除以8就想8的口诀,七八五十六,所以商就是7,即56÷8=7。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图,发现问题,并能够正确运用乘法口诀解决稍微复杂数量关系的除法实际问题,渗透单价、数量、总价三者之间的关系,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2.检查解答正确吗。  师:大家真棒,这么快就把问题给解决了,做的正确吗?  生:正确!  师:大家为什么这么确定呢?  生:一个地球仪8元,7个一共是8×7=56(元),所以是对的。  师:大家真是爱动脑的孩子,看来已经掌握了运用乘法口诀来检验除法了。  课件出示图片:  设计意图:掌握运用乘法口诀来检验除法。  3.想一想。  如果24元钱买了6辆小汽车,一辆小汽车多少钱?  学生小组讨论。  生:24元钱可以买6辆小汽车,就是将24分成6份,求每份是多少。  生:也是用除法计算。可以列式24÷6  师:回答的真好,那如何列式计算呢?  生:用除法计算,24÷6,想(四)六二十四,商是4。  师:那我们做的对吗?  生:正确,一辆车4元,6辆就是4×6=24(元)  问题:你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并解答吗?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27元可以买几个球?  (2)42元可以买几个玩具熊?  (3)买8个地球仪一共需要多少钱?……  这些问题全班一起交流,并且全班一起帮助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延伸问题,掌握运用表内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做到学与用的有效结合。  出示微课,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整体分析和梳理。  三、巩固练习  1.一根28米长的绳子,每7米分成一段,可以分几段?  28÷7=4(段)  答案:4段。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掌握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  2.  (1)买6块手帕,一共需要多少钱?  (2)用36元钱可以买几个茶杯?  (4)你还能提出其他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  6×5=30(元)  36÷9=4(个)  答案:(1)30元(2)4个。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运用表内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面包原来10元一个,现在优惠促销,3个27元,现在每个多少元?现在每个比原来便宜多少元?  27÷3=9(元)10-9=1(元)  答案:9,1。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问题的数量关系,懂得除法计算的道理。  4.  40÷8=5(张)  答案:5张。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  解决问题时,首先要审题明确问题,寻找解决问题需要哪些信息,缺少什么信息数据,再找一找题目中有用的信息,然后分析数量关系,探究解决方法,最后检验。如生活中的购物问题--根据乘法和除法的含义,列出相应的算式,再利用相应的乘法口诀求出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以及方法。  小学二年级除法的数学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1、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会用乘法口诀试商。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经历试商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2、会运用计算有余数除法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进一步加深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基本练习(课件出示)  1、摆41根小棒,每7根一堆。  填:( )根小棒,每( )根一堆,分成了( )堆,还剩( )根。  列式:  2、摆41根小棒,平均分成6堆。  填:( )根小棒,平均分成( )堆,每堆是( )根,还剩( )根。  列式:  汇报结果,再列竖式,说说每个数的含义。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4  (1)师:前面我们知道可以通过摆小棒来确定有余数除法算式的商和余数,可是,在运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方法太繁琐了,有更方便的计算方法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更便捷的方法——列竖式计算,上节课学习了竖式的写法含义,那怎么计算呢?  课件:43÷7=……  (2)师:根据这个算式,我们可以这样写竖式,被除数写43,再写除号,然后写除数。(边解说边板书)商写几?43除以7就是把43每7个一分,求43里面最多有几个7,我们可以这么想,7和几相乘的积最接近43,而且小于43呢?(六七四十二)7和6的.乘积最符合这个条件,商写6。(板书)  师:那么,被除数下面写什么?(7和6的乘积42)  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知识,写出余数1,让学生明白余数1是43里面分掉6个7之后所剩余的,也就是43减去42的得数。  师强调: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时关键在于试商,灵活运用表内乘法口诀试商,可以提高试商的准确性和计算的速度,试商时注意,余数要比除数小。  2、做一做  (1)师:我们能不能用刚学到的方法,做一做第63页的第1题,为它们找到合适的商呢?  出示:26÷4=……  引导学生试商,想4和几相乘的积接近26,而且小于26。  (四七二十八,大于26不符合,四六二十四接近26又小于26,商写6。)  学生再独立思考另外一个竖式的计算,然后指名板演。  (2)出示第2题,生读题。  这是一道应用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求可以做多少根长跳绳,就是求39里面最多有几个7,用除法计算,所得的商就是所求的结果,余数是还剩下的米数。  小组内讨论后反馈,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第4题。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结果是多少,然后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十四”第5题。  这其实是一道有余数除法算式计算的文字表述题,本质上就是求被除数里面有几个除数。  学生完成后反馈,教师做出评价。  3、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  完成计算后,引导学生观察上下两题,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4、完成“练习十四”第11题。  判断对错,指明回答,并说明理由。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  你对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有哪些认识?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小学二年级除法的数学教案】相关文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数学教案(通用10篇)11-18《有余数的除法》数学教案(通用26篇)10-27北师大小学数学教案四年级除法10-29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1-25二年级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03-05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案范文10-30《口算除法》三年级的数学教案(通用9篇)10-25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01小学数学教案09-18}
2023二年级数学数学练习题(热门24篇)为三大师合同网小编编辑整理,合同协议模板可下载阅读学习,希望能帮助到您!文档下载后可根据需要自行编辑修改。算术是我们数学学习的“基础”,把它打牢了,其他的知识也就掌握了。以下是三大师合同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二年级数学数学练习题,多篇集合,欢迎复制和下载。二年级数学数学练习题 第1篇一.填空(40分)1.一个四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位,它是()位数。2.9,0,8,3组成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四位数是()。3.与9876相邻的两个数是()和()。4.比分米大的长度单位有()(),比分米小的长度单位有()。5.五千零三十写作(),六千零一写作()。6.3210读作()。7.8235这个数的8在()位表示(),2在()位表示(),3在()位表示(),5在()位表示()。8.填合适的单位名称。小兵身高135()一本书厚约1()9、有40人要过河,租8条小船(每条小船限乘4人)和1条大船(每条大船限乘6人),够坐吗?10、小明买一支钢笔花了8元,买书包的钱是买钢笔的6倍,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我有50元,要买一件29元的衣服和一副18元的眼镜,还剩多少元?(两种方法)11、小李有43张邮票,小生的邮票比小李多9张,小英的邮票比小生少14张。(1)小生有邮票多少张?(2)小英有邮票多少张?(3)他们三人一共有邮票多少张?12、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玩,用20元买票够吗?票价:儿童票每张:5元;成人票每张:8元。13、20xx年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B组得分,中国队主场得分12分,客场得分比主场得分少5分,中国队的总分`是多少分?二年级数学数学练习题 第2篇1、小兔种了5行萝卜,每行9个。送给邻居兔奶奶15个,还剩多少个?2、王师傅做了80个面包,第一次卖了17个,第二次卖了25个,还剩多少个?3、红领巾养鸡场有公鸡44只,母鸡比公鸡多16只。母鸡有多少只?4、红领巾养鸡场有母鸡60只,母鸡比公鸡多14只,公鸡有多少只?5、红领巾养鸡场有母鸡60只,公鸡比母鸡少14只,公鸡有多少只?6、小学数学二年级暑假作业练习题:红领巾养鸡场有公鸡44只,公鸡比母鸡少16只。母鸡有多少只?7、小芳有4套图片,每套9张,送给小明17张。小芳现在还有多少张?8、食堂买回53个萝卜,第一天吃掉了26个,第二天又吃掉了15个,还剩下多少个?你会用两种方法计算吗?9、爸爸、妈妈和我分别掰了9个玉米,小弟弟掰了6个。问我们全家一共掰了多少个玉米?二年级数学数学练习题 第3篇1、直接写出得数。(12分)(1)31+47= 720÷6= 900×546-18= 380+530= 680÷4=16×6= 710-420= 810-490=80÷5= 120×7= 340+270=(2)700-50×6= 420÷2×3= (74+26)×4=100×2+3= 700-400+200= 180÷(3×3)=2、填空。(6分)(1)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 ),后算( )。(2)差是590,减数是380,被减数是( )。(3)常用的时间单位有( )。(4)三角板有三个角,其中一个角是( )角。(5)0除以任何不是零的数都得( )。(6)小玲早上7:00到校,11:00放学,她上午在校( )小时。3、判断。对的打√,错的打×。(4分)(1)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 )(2)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 )(3)时针走1小格的时间是1分。 ………………………………( )(4)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 )4、用坚式计算,并验算。(12分)786+4829 5040-38271090×8 6125÷65、递等式计算。(24分)2976+674-3259 309×7÷31527-4048÷8 418×6+3604(582+6467)÷7 4180÷(119-115)379×(207-199) 7614-(2164+871)6、在〇里填上>、349+768〇768+349 60分〇1小时2612-943〇2612-843 3分〇300秒540÷6〇540×6 5小时〇50分7、列式计算。(12分)(1) 比5100少2895的数是多少?(2)629的4倍是多少?(3)一个数的9倍是7209,这个数是多少?(4)7除7016,商和余数各是多少?8、应用题。(24分)(1) 学校修建围墙,第一天运来砖4560块,比第二天多运960块。两天共运来砖多少块?(2) 玩具厂去年计划生产玩具熊猫6700只。实际上半年生产3976只,下半年生产4054只。超过计划多少只?(3) 动物园有4只老虎,共重1120千克。有一只大象,比老虎的平均重量还重4320千克,这只大象重多少千克?(4) 箱包厂四月份生产书包2640个,五月份上半月生产1300个,下半月生产1500个。五月份比四月份多生产多少个?(5) 菜场运来青菜5800千克,又运来萝卜3车,平均每车装1250千克,青菜比萝卜多运来多少千克?(6) 用汽车把2500袋面粉运往粮库,每辆车可装180袋。6辆车运一次后还剩多少袋?二年级数学数学练习题 第4篇一、填空题1.在○里填上>、92厘米○90厘米 40厘米○40厘米 100厘米○10米2.在○里填上>、1米○1厘米 100厘米○98米 8米○80厘米3.42厘米-7厘米=( )厘米8米+19米=( )米30厘米-17厘米=( )厘米4.100米-50米=( )米83厘米-38厘米=( )厘米100厘米=( )米5.(1)跳绳长2( )(2)一条黄瓜长25( )(3)语文书厚1( )6.在( )里填上米或厘米.(1)自动铅笔长10( )(2)楼房高45( )(3)小林身高120( )二、应用题1.妈妈买来10米布,做衣服用了4米,还剩多少米?2.小生参加60米赛跑,已经跑了20米,还剩多少米没有跑?3.一根铁丝截去40米,还剩28米,原来这根铁丝有多少米?4.一块三角地,第一条边长6米,第二条边长9米,第三条边长12米,三条边一共长多少米?二年级数学数学练习题 第5篇一、填空1、从62、27、54、73、38、28、46中选出合适的数填空。( )+( )=( )+( )=( )+( )2、小明给小军18元钱后,两人身上的钱一样多,那么小明比小军多( )元。3、同学们做操,从排头数,小军在第28个,从排尾数,小军在第27个,这队同学共有( )个。4、( )里最大能填几?( )-9﹤80 80-( )﹤20+2530+( )﹤40 26厘米+( )厘米﹤1米( )米-80米﹤16米 1米-( )厘米﹥12厘米5、把10分成( )和( ),这两个数的积最大。6、小明家住5楼,小明每上一层楼要1分钟,从1楼到5楼回家共需( )分钟。7、小丽得了6朵花,小华得的花比小丽得的多3倍,小华得了( )朵花。8、把一根长15米的钢管平均锯成3段,每段长( )米,需要锯( )次。9、二年级有三个班,如果从二1班调1个同学到二2 班,两班人数就相等,如果从二2班调1 个同学到二3班,二3 班就比二2班多2人。二1班和二3班比,( )班人多,多( )人。二、巧算(用简便方法计算)1、400-29+362-71+382、399+299+599+199三、应用题1、二年级2班共有学生43人,比二1班少2人,二3班比二1班多4人,三个班一共有学生多少人?2、一筐苹果连筐重30千克,卖出一半苹果后,连筐还重18千克,筐重多少千克?原来苹果重多少千克?3、三人量体重,甲乙共重52千克,甲丙共重46千克,乙丙共重48千克,三人各重多少千克?4、黑猫钓到15条鱼,白猫钓到5条鱼,花猫钓到7条鱼,黑猫要给白猫和花猫各多少条鱼,三只猫的鱼才同样多?参考答案一﹑填空。1、(62)+(38)=(54)+(46)=(27)+(73)2、363、544、88, 36, 9 , 73 , 95 , 875、5, 56、47、248、5, 49、1, 2二﹑巧算。1、=400+(362+38)-(29+71)=400+400-100=7002、=(400-1)+(300-1)+(600-1)+(200-1)=400+300+600+200-4=1496三、应用题1、43+2=45(人) 45+4=49(人) 43+45+49=137(人)2、30-18=12(千克) 18-12=6(千克) 30-6=24(千克)3、52+46=98(千克) 98-48=50(千克) 50÷2=25(千克)(甲)52-25=27(千克)(乙) 46-25=21(千克)(丙)4、15+5+7=27(条) 27÷3=9(条) 9-5=4(条)9-7=2(条)二年级数学数学练习题 第6篇1、填空。(1) 1米=( )厘米 400厘米=( )米 150米=( )米( )厘米(2) 笔算加减法要注意:要把( ),从( )位( )。(3) 64=24读作( ),可以写成加法算式( )或( ),计算式用口诀( )。(4) 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有( )个直角,长方体一共有( )个直角。(5)每个三角板都有( )个直角,其它的角都比直角( )。(6) 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 ),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 )。(7) 8的乘法口诀每相邻两句口诀的积相差( )。(8)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 )计算。(9) 三件不同上衣,两条不同的裤子共有( )中不同的穿法。(10) 找规律接着写 1 4 9 16 ( ) ( ) ( )2、笔算。(1) 37十24= 63-25= 67十33= 71-23-19= 39十14十38 29十37-48=(2) 养殖场养了29只白兔,黑兔比白兔多18只,黑兔友多少只?(3) 华华每分钟能写9个大字,姐姐每分钟写的字是华华的3倍。姐弟俩每分钟能写多少个大字?(4) 一筐苹果连筐重45千克,卖了一半后,连筐重23千克,这筐苹果重多少千克?_(5) 做好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测试题可以辅助你在考试中取的高分二年级数学数学练习题 第7篇一、口算(15分)49-20=81+8=68-5=56+9=25-17=90-23=70-7=28+20=56+19=5+58=9+57=100-52=47-9=56-13=24+53=二、填一填(19分)1、人民币的单位有()、()、()。(1)一张能换()张,或者能换()张,或者能换()张。(2)一张能换()张和()张2、1张5元可换()张1元,1张50元可以换()张10元。3、2张5元是()元,1张20元可以换()张10元。4、2张5角是()元,4张1元是()元,3张2元是()元。5、1元=()角10分=()角80角=()元6、1张20元、2张5元、2张2元、1张1元合起来是()元。三、将下列物品的价格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队。(10分)()>()>()>()>()四、选择(把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4分)m⑴王平买白菜用去6角,买萝卜用去7角,一共需要付()。①1角②13分③1元3角⑵小林有2元3角钱,买了1本书用去2元,还剩()。①2元1角②2元③3角⑶小明买文具用去3元7角,还剩5元,他原来有()。①3元2角②4元2角③8元7角二年级数学数学练习题 第8篇一、我会填。1。()个一百是1000,10个一千是()。2。580里面有()个十,24个十是()。3。用36根小棒可以摆()个,也可以摆()个。4。看图写一道乘法两道除法算式。5。被除数是43,除数是7,商是(),余数是()。6。一个数是由3个千,6个十和2个一组成,这个数是()。7。洗衣机售价为3198元,约是()元。8。光明幼儿园有三个班,中班人数比小班少,大班人数比小班多,()班人数最多,()班人数最少。9。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大南瓜约重3()一个梨约重150()小明身高120(),体重20()。10。在里填上“>”、“30÷656÷8230523101000099995×525÷53000克3千克1千克100克二、我是小法官(对的画“√”错的画“×”)。1。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2。一个数的最高位是万位,这个数是五位数。()3。3050读作三千零五。()4。这是轴对称图形。()5。24÷3=8,表示把24分成3份,每份是8。()三、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下面()号小鱼通过平移可以和重合。①②③④2。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相差()。二年级数学数学练习题 第9篇一、 我来算一算。(14分)26+70= 74-8= 49+40= 86-20=36-6= 72+8= 43-8= 78-9=47-(6+4)= 50+(72-40)= 100-(45-5)=二、知识空格我来填。(19分)1、5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这个数在( )和( )的中间。2、8个十是( ),100里面有( )个十。3、一个数的个位上是0,十位是6,这个数是( ),与它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4、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相差( )。5、34比7多( ),也就是7比34少( )。6、9个十和5个一组成( ),它比100少( )个一。7、76连续减6:( )、( )、( )、( )。8、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 )的。二年级数学数学练习题 第10篇一、有空我来填。(20分)1.表示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常用()作单位。表示比较重的物品的重量,常用()作单位。2.5000克=()千克6千克=()克200克+800克=()克=()千克3.一袋盐重500克,两袋这样的盐重()克,也就是()千克。4.5只面包共重300克,一只面包重()克。5.在○里填上“>”、“8000克○9千克4千克○4000克3千克○2990克1千克○1010克2千克○1200克3000克○3千克6.一头大水牛的体重是499千克,大约是()千克。二、快乐三选一。(每小题2分,共8分)1.18个鸡蛋大约重1()。A.克 B.米 C.千克2.1千克沙子的重量( )1000克棉花的重量。A.> B.3.1杯水重240克,10杯水重()克。A.240 B.2400 C.244.买1千克香蕉需要3元钱,现有15元钱,可买()千克的香蕉。A.5000 B.5 C.500三、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12分)1.一头猪重量是280克。2.一个排球重400克。3.1根跳绳长5千克。4.2900克大于3千克。5.小明体重30克,他一顿饭能吃50千克的包子。6.妈妈身高160厘米,体重50千克,妈妈的体重比身高轻。四、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列下列重量。(7分)五、我会计算。(26分)1.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2分,共20分)7000+600= 72÷9= 28÷4= 700-600=12×3= 0×24= 65+40= 900+100=1千克+2千克= 50千克-20千克=2.列式计算。(6分)1.35里面有几个5?2.被除数是48,除数是8,商是几?六、解决问题。(27分)1.小冬用20元钱买8千克西瓜,找回4元,每千克西瓜多少元?(4分)2.水果店运来葡萄和橘子,葡萄有9千克,橘子的重量是葡萄的3倍,葡萄和橘子一共有多少千克?(5分)3.食堂原有大米1300千克,吃掉30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后来又买来1000千克,现在食堂有大米多少千克?(6分)4.有两杯水,第一杯水重240克,第二杯水比它重200克,第二杯水重多少克?两杯水共有多少克?(6分)5.妈妈买了一个大面包,重190克,还买了4个小面包,每个重50克,这些面包共重多少克?(6分)二年级数学数学练习题 第11篇年龄问题的主要特点是两人的年龄差不变,而倍数差却发生变化。常用的计算公式是:成倍时小的年龄=大小年龄之差÷(倍数-1)几年前的年龄=小的现年-成倍数时小的年龄几年后的年龄=成倍时小的年龄-小的现在年龄例:父亲今年54岁,儿子今年12岁。几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4倍?(54-12)÷(4-1) =42÷3 =14(岁)→儿子几年后的年龄14-12=2(年)→2年后答:2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4倍。二年级数学数学练习题 第12篇一、我会填。1.1米=()厘米7厘米+8厘米=()厘米300厘米=()米64厘米-7厘米=()厘米1米-20厘米=()厘米43米-40米=()米40厘米+60厘米=()厘米=()米2.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和()。3.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铅笔长18()一棵大树高12()新华字典厚3()操场跑道长300()黄瓜长22()红领巾最长边是50()床长2()你的身高1()30()4.图中共有()条线段。5.铅笔长()厘米二、我会选。选择合适的序号填在()里。1.要量物体的长度,要把尺的()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①1②0③102.生活中()的高度最接近于1米。①写字台的高度②电视机的高度③台灯的高度3.1米减去1厘米,等于()。①0米②99厘米③99米4.量一枝铅笔的长度,一般用()作单位。①米②厘米5.你的数学课本长()。①1米②18厘米③21厘米6.下面()是线段。7.小明身高85厘米,小亮身高比小明矮5厘米,小亮身高是()。①90厘米②80厘米③85厘米三、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1.一枝粉笔长90厘米。()2.一枚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3.一间教室长9厘米。()4.一根旗杆高10厘米。()5.量黑板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6.5厘米比2米长。()7.谁量的对?对的画√。四、在○里填上“>”“<”或“=”。3米○30厘米2米10厘米○2米5米○500厘米98厘米○1米15米+8米○23厘米42厘米○24厘米二年级数学数学练习题 第13篇一、有空我来填。(20分)1.表示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常用()作单位。表示比较重的物品的重量,常用()作单位。2.5000克=()千克6千克=()克200克+800克=()克=()千克3.一袋盐重500克,两袋这样的盐重()克,也就是()千克。4.5只面包共重300克,一只面包重()克。5.在○里填上“>”、“8000克○9千克4千克○4000克3千克○2990克1千克○1010克2千克○1200克3000克○3千克6.一头大水牛的体重是499千克,大约是()千克。二、快乐三选一。(每小题2分,共8分)1.18个鸡蛋大约重1()。A.克 B.米 C.千克2.1千克沙子的重量( )1000克棉花的重量。A.> B.3.1杯水重240克,10杯水重()克。A.240 B.2400 C.244.买1千克香蕉需要3元钱,现有15元钱,可买()千克的香蕉。A.5000 B.5 C.500三、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12分)1.一头猪重量是280克。2.一个排球重400克。3.1根跳绳长5千克。4.2900克大于3千克。5.小明体重30克,他一顿饭能吃50千克的包子。6.妈妈身高160厘米,体重50千克,妈妈的体重比身高轻。四、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列下列重量。(7分)五、我会计算。(26分)1.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2分,共20分)7000+600= 72÷9= 28÷4= 700-600=12×3= 0×24= 65+40= 900+100=1千克+2千克= 50千克-20千克=2.列式计算。(6分)1.35里面有几个5?2.被除数是48,除数是8,商是几?六、解决问题。(27分)1.小冬用20元钱买8千克西瓜,找回4元,每千克西瓜多少元?(4分)2.水果店运来葡萄和橘子,葡萄有9千克,橘子的重量是葡萄的3倍,葡萄和橘子一共有多少千克?(5分)3.食堂原有大米1300千克,吃掉30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后来又买来1000千克,现在食堂有大米多少千克?(6分)4.有两杯水,第一杯水重240克,第二杯水比它重200克,第二杯水重多少克?两杯水共有多少克?(6分)5.妈妈买了一个大面包,重190克,还买了4个小面包,每个重50克,这些面包共重多少克?(6分)二年级数学数学练习题 第14篇若干头牛在一片有限范围内的草地上吃草。牛一边吃草,草地上一边长草。当增加(或减少)牛的数量时,这片草地上的草经过多少时间就刚好吃完呢?例:一片草地,可供15头牛吃10天,而供25头牛吃,可吃5天。如果青草每天生长速度一样,那么这片草地若供10头牛吃,可以吃几天?分析:一般把1头牛每天的吃草量看作每份数,那么15头牛吃10天,其中就有草地上原有的草,加上这片草地10天长出草,以下类推……其中可以发现25头牛5天的吃草量比15头牛10天的吃草量要少。原因是因为其一,用的时间少;其二,对应的长出来的草也少。这个差就是这片草地5天长出来的草。每天长出来的草可供5头牛吃一天。如此当供10牛吃时,拿出5头牛专门吃每天长出来的草,余下的牛吃草地上原有的草。(15×10-25×5)÷(10-5)=(150-125)÷(10-5) =25÷5 =5(头)→可供5头牛吃一天。150-10×5 =150-50 =100(头)→草地上原有的草可供100头牛吃一天100÷(10-5) =100÷5 =20(天)答:若供10头牛吃,可以吃20天。二年级数学数学练习题 第15篇一、计算既要掌握运算法则,又要认真细致,下面各题请你试试看。(28分)1.直接写出得数。(10分)21÷4=54÷7=35÷5=67÷9=180+500=300+600=1000-300=348-148=2.用竖式计算。(6分)65÷7138+168+224258+78+3973.用竖式计算,并验算。(6分)432+357532+189140+5734.先估计得数大约是几百,再用竖式算一算。(6分)302+296410+504695+294二、相信你通过努力一定能完成下面的填空题。(32分)1.727中左边的“7”表示(),右边的“7”表示()。2.132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1”在()位,“3”在()位,个位上是()。3.最大的二位数加最小的三位数的和是(),最大的三位数减最小的三位数的差是(),最小的四位数减最小的.三位数的差是()。4.在一道算式里,商是7,余数是4,除数是6,被除数是()。5.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茶杯高10()一本新华字典厚3()指甲宽6()黑板长约4()旗杆高8()课桌高约6()6.冬冬身高87厘米,他再长()厘米正好1米。7.找规律填后面的数。(1)1,4,9,16,(),36。(2)2,3,5,8,13,(),34。8.按要求写三个数。(1)803,(),(),()。(大于800、小于820的单数)(2)103,(),(),()。(百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2,且十位上是0的三位数)9.在○里填上“﹥”“﹤”或“=”。5厘米○7毫米34毫米○9厘米1米○100厘米60毫米○6厘米8分米○90厘米3分米○23毫米三、解决问题要认真审题,仔细分析,下面各题你一定不觉得困难。(40分)1.下表是海南天一实验小学学生三月份做好事的情况统计表。年级一二三四五六数量(件)300314362483510487(1)()年级做的好事最多,()年级做的好事最少,相差()件。(2)()年级和()年级做的好事最接近。(3)估一估,五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做了多少件好事?(4)算一算,一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做了多少件好事?(5)算一算,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一共做了多少件好事?(6)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2.每3人1根绳子,17人需要多少根绳子?3.50个人去春游,每辆汽车坐9人,需要几辆这样的汽车?4.有一筐苹果,不到30只,平均分成4人和平均分给5人,都多3只,这筐苹果一共有多少只?5.有一捆电线,上午用去486米,下午又用去314米,还剩200米,这捆电线原来长多少米?原来比现在长多少米?二年级数学数学练习题 第16篇题目中往往有两种分配方案,每种分配方案的结果会出现多(盈)或少(亏)的情况,通常把这类问题,叫做盈亏问题(也叫做盈不足问题)。解答这类问题时,应该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求出由于每份数的变化所引起的余数的变化,从中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被分配物品的数量。其计算方法是:当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时: 每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当两次都有余数时: 总份数=(较大余数-较小数)÷两次每份数的差当两次都不足时: 总份数=(较大不足数-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例:学校把一些彩色铅笔分给美术组的同学,如果每人分给五支,则剩下45支,如果每人分给7支,则剩下3支。求美术组有多少同学?彩色铅笔共有几支?(45—3)÷(7-5)=21(人) 21×5+45=150(支)二年级数学数学练习题 第17篇一、计算既要掌握运算法则,又要认真细致,下面各题请你试试看。(28分)1.直接写出得数。(10分)21÷4=54÷7=35÷5=67÷9=180+500=300+600=1000-300=348-148=2.用竖式计算。(6分)65÷7138+168+224258+78+3973.用竖式计算,并验算。(6分)432+357532+189140+5734.先估计得数大约是几百,再用竖式算一算。(6分)302+296410+504695+294二、相信你通过努力一定能完成下面的填空题。(32分)1.727中左边的“7”表示(),右边的“7”表示()。2.132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1”在()位,“3”在()位,个位上是()。3.最大的`二位数加最小的三位数的和是(),最大的三位数减最小的三位数的差是(),最小的四位数减最小的三位数的差是()。4.在一道算式里,商是7,余数是4,除数是6,被除数是()。5.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茶杯高10()一本新华字典厚3()指甲宽6()黑板长约4()旗杆高8()课桌高约6()6.冬冬身高87厘米,他再长()厘米正好1米。7.找规律填后面的数。(1)1,4,9,16,(),36。(2)2,3,5,8,13,(),34。8.按要求写三个数。(1)803,(),(),()。(大于800、小于820的单数)(2)103,(),(),()。(百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2,且十位上是0的三位数)9.在○里填上“﹥”“﹤”或“=”。5厘米○7毫米34毫米○9厘米1米○100厘米60毫米○6厘米8分米○90厘米3分米○23毫米三、解决问题要认真审题,仔细分析,下面各题你一定不觉得困难。(40分)1.下表是海南天一实验小学学生三月份做好事的情况统计表。年级一二三四五六数量(件)300314362483510487(1)()年级做的好事最多,()年级做的好事最少,相差()件。(2)()年级和()年级做的好事最接近。(3)估一估,五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做了多少件好事?(4)算一算,一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做了多少件好事?(5)算一算,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一共做了多少件好事?(6)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2.每3人1根绳子,17人需要多少根绳子?3.50个人去春游,每辆汽车坐9人,需要几辆这样的汽车?4.有一筐苹果,不到30只,平均分成4人和平均分给5人,都多3只,这筐苹果一共有多少只?5.有一捆电线,上午用去486米,下午又用去314米,还剩200米,这捆电线原来长多少米?原来比现在长多少米?二年级数学数学练习题 第18篇用除法解决问题课后练习一、复习铺垫1、对口令。形式: 62, 等于3。口诀,二三得六 (题略)2、口答算式:有18个皮球,每6个装一个盒子,需要几个盒子?把16个桃子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几个?3、引入:你会提出像这样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二、问题探究1、出示例3主幅图,引导学生观察:仔细观察画面,图上画着谁在做什么?2、你能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学生提问题,板书学生的问题)3、逐个解决问题⑴平均每组有几人?你们列式计算吗?根据图你能这个算表示什么吗?⑵可以分成几组?请学生列式计算,并说说算式意义。⑶比较这两个问题的做法,他们有什么异同点。4、变换条件⑴师述:如果又来了3人,每组平均应该有几人?⑵同桌计论: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你会写出算式吗?⑶学生汇报。⑷你能像老师这样提出问题并写出算式吗?三、巩固拓展1、出示做一做图,引导观察图: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什么?你会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2、引导全班学生解答。3、你还会提出更多的问题吗?四、作业有30位小朋友去春游,每组6人,可以分成几组?学校买来24个皮球。每班分4个,可以分给几个班?一共有30把椅子,平均摆成5列,每列应该摆几把?二年级数学数学练习题 第19篇一、口算。5×4=72÷8=4÷4=54÷6=24÷6=62-28=90+800=800+200=76+23=48-29=33-25=590-60=二、相信自己,我会填!1.18÷6=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乘法口诀是。2.时针运动是现象,拉抽屉是现象。3.比直角小的角是角,角比直角大。4.根据“七八五十六”写出两道除法算式:、。5.20xx读作:,五千零一写作:。6.2805中,“2”在位上,表示2个,“8”在位上,表示“8”个,在个位上,表示个一。7.与3000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和。8.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位数是。9.5个同学共做了30个风车,平均每人做个。10.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位,它是一个位数。11.一台电冰箱的价钱是4989元,一台电视机的价钱是3009元,电冰箱的价钱比电视机大约便宜元。二年级数学数学练习题 第20篇爸爸、妈妈和我分别掰了9个玉米,小弟弟掰了6个。问我们全家一共掰了多少个玉米?小兔种了5行萝卜,每行9个。送给邻居兔奶奶15个,还剩多少个?王师傅做了80个面包,第一次卖了17个,第二次卖了25个,还剩多少个?妈妈买了15个苹果,买的橘子比苹果少6个,问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动物园有熊猫4只,有猴子是熊猫的3倍。问一共有熊猫和猴子多少只?图书馆有90本书。一年级借走20本,二年级借走17本。问图书馆还有多少本书?二.一班有女生15人,男生比女生多11人,问二.一班有学生多少人?小汽车每辆能坐4人,大客车能坐25人,有3辆小汽车和1辆大客车。问一共能坐多少人?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小明有6套画片,每套3张,有买来4张,问现在有多少张?学校买回3盒乒乓球,每盒8个,平均发给二年级4个班,每个班分得几个乒乓球?小熊捡了9个玉米,小猴检的是小熊的4倍,他们一共捡了多少个玉米?食品店有85听可乐,上午卖了46听,下午卖了30听,还剩多少听?操场上原有16个同学,又来了14个。这些同学每5个一组做游戏,可以分成多少组?小明买了3个笔记本,用去12元。小云也买了同样的6个笔记本,算一算小云用了多少钱?体育室有60副羽毛球拍。小明借走了15副,小亮借走了26副,现在还剩多少副?一小桶牛奶5元钱,一大桶牛奶是一小桶的4倍,买一大一小两桶牛奶共需要多少钱?一本故事书,小明每天看5页,看了9天,还剩28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王老师在文具店买了5张绿卡纸,15张红卡纸。红卡纸是绿卡纸的多少倍?二年级一班有20名男生,22名女生,平均分成6个小组,每组有几名同学?21、一辆空调车上有42人,中途下车8人,又上来16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22、面包房一共做了54个面包,第一队小朋友买了8个,第二队小朋友买了22个,现在剩下多少个?23、3个组一共收集了94个易拉罐,其中第一组收集了34个易拉罐,第二组收集了29个易拉罐。那第三小组收集了多少个易拉罐?新型电脑公司有87台电脑,上午卖出19台,下午卖出26台,还剩下多少台?(用两种方法解答)班级里有22张腊光纸,又买来27张。开联欢会时用去38张,还剩下多少张?少年宫新购小提琴52把,中提琴比小提琴少20把,两种琴一共有多少把?一辆公共汽车里有36位乘客,到福州路下去8位,又上来12位,这时车上有多少位?28、甲数是20,乙数比甲数多5,乙数是多少?29、有25个苹果,梨比苹果少7个,有多少个梨?30、小青有28张画片,照片比画片多16张。小青有多少张照片?31、男生有35人,男生比女生多2人,女生有多少人?32、男生有35人,男生比女生少2人,女生有多少人?33、动物园有20只黑熊,黑熊比白熊多8只,白熊有多少只?34、动物园有20只黑熊,白熊比黑熊多8只,白熊有多少只?35、红领巾养鸡场有公鸡44只,母鸡比公鸡多16只。母鸡有多少只?36、红领巾养鸡场有母鸡60只,母鸡比公鸡多14只,公鸡有多少只?37、红领巾养鸡场有母鸡60只,公鸡比母鸡少14只,公鸡有多少只?38、红领巾养鸡场有公鸡44只,公鸡比母鸡少16只。母鸡有多少只?39、上手工课,一班节约了15张纸,二班比一班多节约了8张纸。二班节约了多少张纸?40、上手工课,一班节约了15张纸,比二班多节约了8张。二班节约了多少张纸?41、书架上的故事书比连环画少15本,书架上有杂志8本,有故事书32本。连环画有多少本?故事书和连环画一共有多少本?42、小明的妈妈买回来一根16米长的绳子,截去一些做跳绳,还剩6米,做跳绳用去多少米?43、二年级的男同学有35人,女同学有37人,一共有多少人?其中有50人参加了今年暑假的“红色之旅”活动,有多少人没有参加“红色之旅”活动?44、停车场上有65辆小汽车,开走了31辆,还剩下多少辆?又开来6辆。现在停车场上有小汽车多少辆?45、一本应用题练习册,有应用题50道,红红每天做5道,几天做完?46、学校买了6本科技书和36本故事书,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几倍?47、书店第一天卖出6箱书,第二天卖出18箱书,第二天卖的是第一天的几倍?两天共卖出几箱?48、小明家的鸡圈里原来有45只小鸡,妈妈上个星期卖掉了12只,这个星期又卖掉了15只,现在鸡圈里还剩下几只小鸡?49、二年级一班有5组同学,平均每组有5个,“六·一“节有21人参加合唱队。没参加合唱队的有多少人?50、小华和爸爸、妈妈比赛做计算,小华一分钟算对了6道计算题,爸爸的是小华的4倍,妈妈比爸爸少做对了5道。妈妈一分钟做对多少道?51、二年级一班有5个红皮球,黄皮球的个数是红皮球的3倍,黄皮球比红皮球多几个?52、妈妈买来12只苹果和16只梨,如果要把它们全部装在袋子里,每只袋子只能装4只水果,需要几只袋子?53、超市里买4袋饼干要付8元,买8袋饼干要付多少元?54、老师有8袋乒乓球,每袋6个,借给同学15个,还剩多少个?55、老师拿70元去买书,买了7套故事书,每套9元,还剩多少元?56、绿化带种有9棵柳树,松树的棵树是柳树的3倍,柳树的棵树是杨树的3倍,绿化带中有松树几棵?有杨树几棵?57、数学课上小朋友做游戏,每5人一组,分了6组,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果园里有4行苹果树,每行8棵,还有12棵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果树?妈妈买来一些苹果,第一天吃了一半,第二天吃了剩下的一半,最后还剩2个,妈妈买了几个苹果?小明今年8岁,小红今年12岁。15年后,小红比小明大几岁?老师带4个同学去看电影,每人都要买票,每张票5元,一共需要多少元?一辆公交车里原来有28人,到站点后下去8人,又上来11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水果店运来22筐苹果和18筐梨,运来的橘子和苹果同样多,三种水果一共运来多少筐?静静写了6天大字,前5天每天写3张纸,最后一天练了4张纸,静静一共写了多少张纸?小明有18元钱,小红有24元钱,小红应该给小明多少元钱,两人的钱数才一样多?一条河堤长12米,每隔4米栽一棵树,从头到尾一共栽多少棵?一条大鲨鱼,尾长是身长的一半,头长是尾长的一半,已知头长3米,这条大鲨鱼全长多少米?67、同学们去植树,一年级栽了47棵,二年级栽了54棵,三年级栽的比一、二年级栽的总棵数少17棵。三年级栽了多少棵树?68、小方看一本548页的书。第一天看了146页,第二天看了207页。这本书还有多少页没看?69、小明有34个红球,28个黄球和76个白球。小明一共有多少个球?70、军军有309张画,方方有196张画。小红比军军和方方的总张数少254张。小红有多少张?71、学校买来89个球,其中25个是篮球,37个是排球,剩下的是皮球。皮球有多少个?72、校栽了45棵杨树,柳树比杨树少17棵,水杉树比柳树多31棵。水杉树有多少棵?73、同学们做纸花。做红花107朵,做黄花35朵,做白花26朵。做红花的朵数比黄花和白花的总朵数多几朵?74、小红有64张纸。做纸花用去27张,做纸船用去19张。小红还剩多少张纸?75、一辆火车上原有967人。先下去288人,后来又上来105人。火车上现在有多少人?76、家里原来有43个苹果,妈妈又买来15个,小明吃了19个。现在还有多少个苹果?77、图书室原来有543本童话书。借给二年级106本,给借三年级264本。还剩多少本?78、学校举行运动会,二(1)班男生得了28分,女生得了24分,二(2)班比二(1)班多得了5分,二(2)班得了多少分?79、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80、一辆汽车里有乘客32人,到邮电大楼站下去9人。又上来13人,这时车上有乘客多少人?81、三年级买来科技书18本,故事书24本。把这些书平均分给三年级六个班,平均每个班分多少本?82、小明今年8岁,爸爸今年35岁。爸爸50岁时,小明多少岁?83、小东今年6岁,妈妈今年30岁。小东12岁时,妈妈多少岁?84、爸爸、妈妈和哥哥都掰了9个玉米,我掰了6个,我们家一共掰了多少个玉米?85、小明种了5行萝卜,每行9个。送给邻居15个,还剩多少个?86、会议室里,单人椅有30把,双人椅有8把,一共能坐多少人?87、食堂运来3车大米,每车8袋,吃掉18袋后,还剩多少袋?88、有40人要过河,租8条小船(每条小船限乘4人)和1条大船(每条大船限乘6人),够坐吗?89、小明买一支钢笔花了8元,买书包的钱是买钢笔的6倍,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我有90元,要买一件29元的衣服和一副18元的眼镜,还剩多少元?(两种方法)90、同学们浇树,二(1)班浇了500棵杨树,二(2)班浇了600棵柳树,共浇了多少棵树?二(1)班比二(2)班少浇了多少棵树?91、小李有43张邮票,小生的邮票比小李多9张,小英的邮票比小生少14张。(1)小生有邮票多少张?(2)小英有邮票多少张?(3)他们三人一共有邮票多少张?92、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玩,用20元买票够吗?票价:儿童票每张:5元;成人票每张:8元。93、20XX年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B组得分,中国队主场得分12分,客场得分比主场得分少5分,中国队的总分`是多少分?94、20XX年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B组得分,卡塔尔队主场得分3分,客场得分是主场得分的2倍,卡塔尔队的总分是多少分?95、小明今年8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4倍,爸爸比小明大多少岁?96、小刚存了8元,小兵存的是小刚的9倍,小兵和小刚一共存了多少钱?97、6个小朋友要折80只纸鹤,每人已折了9只,还要折多少只?98、有2箱水,每箱有8瓶,把这些水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能分几瓶?99、2张纸可以做8朵花,5张纸能做多少朵?100、菜站运来900千克蔬菜,卖出去450千克,又运来280千克,现在菜站有多少千克蔬菜?二年级数学数学练习题 第21篇一、知识根据地。(28分)1.3米-100厘米=()米6米+49米=( )米2.你喜欢的乘法口诀是(),你能根据这个口诀写出两个不同算式吗?(3.(1)上面一共有()个。(2)根据图写成加法算式是(),写成乘法算式是()。4.一个因数是8,另一个因数是7,列成算式是(),读作()。5.小丽在图画本上画了☆☆☆和一些○和△,其中○的个数是☆的5倍,○有()个,△的个数是☆的9倍,△有()个。6.在里填上“+、-、×、>、4○9=363×4〇4×516+20○3540○4=362×2○2+22×8+8○8×3-87.()里最大能填几?()×85×()8.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一支彩笔长10()妈妈身高1()62()9.数一数,试一试。(2分)右图中有()条线段,一共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10.小明昨天写了29个大字,今天写了47个大字,两天大约写了()个大字。二、是非审判庭。对的在()里画“√”,错的画“×”。(5分)1、8+8+8=3×8=8×3 ( )2、有三个同学,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6次手。( )3、钟表上显示3时,时针和分针成一直角。 ( )4、最小的两位数和最大的两位数相差90。 ( )5、“ ”这是一条线段。( )三、火眼金睛。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1.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长短()。①有关②无关③不能确定2.一个三角板上有()个直角。①1②2③33.( )是你在镜子里看到的F的样子。四、数学高速路(25分)1.口算.(10分)6×7=9×9=3×6=2×6=8×3+4=36+4=8×7=2×2=9+57=3×4+9=5×6=18+60=9×3=5×5=38-18+25=41-2=6×9=8×5=7×2=7×5-3=2.用竖式计算。(12分)67+32=46+28+23=96-54=82-37-12=3.估一估,下面哪些算式的得数比50大,在它下面画“”。(3分)12+49 78-29 13+28+15五、我是小画家。(7分)1.画出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2.用给出的一点画直角,并写出角的各部分的名称。·3.画出下面各图形的对称轴(只画一条)。六、素质加油站。(13分)1、每格代表()人。2、()组人数最多,()组人数最少,两个组相差()人?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请列出算式计算。七、生活万花筒。认真审题,仔细分析,下面各题你一定不觉得困难。1.小明的妈妈有100元钱,她在下面的衣服中买了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她应该付多少钱?2.周日,小明和4个同学去公园玩,公园的儿童票是每张5元,他们一共花花了多少元?带30元去,买票的钱够吗?3.小明今年8岁,爷爷今年72岁,爸爸的年龄是小明的6倍。(9分)⑴爸爸今年多少岁?⑵爷爷比爸爸大多少岁?4.我买5个杯子。我买1个茶壶和7把剪刀。(1)请你估计一下,大约要付多少元?(2)该付多少钱?(3)如果付100元给营业员,应该找回多少钱?(4)自己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二年级数学数学练习题 第22篇判断题1.方向盘转动是旋转现象。()2.坐电梯是旋转现象。()3.风扇转动是旋转现象。()4.推动木箱是平移现象。()5.坐观光缆车上山是平移现象。()6.直升飞机螺旋桨转动是平移现象。()7.钟摆是旋转现象。()8.钟面上分针的运动平移现象。()9.推拉窗户是平移现象。()10.在计数器上拨珠是是平移现象。()11.1000里面有10个十。()12.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13.读4010时要读两个零。()14.六千零一写作601.()15.1000是987的.近似数。()16.一块豆腐比1克轻。()17.一包面条重500克,两包面条重一千克。()18.2千克>9000克。()19.400克+600克=1000克。()20.爸爸每天吃500千克的米饭。()21.100克面包比100克沙子重。()22.小平高40千克。()23.一只老母鸡中1000千克。()24.一只兔子重2千克。()25.15粒纽扣重20克。()26.明明比爸爸轻70厘米。()27.一本书厚10厘米。()28.路上行进中的小车,小车运动是一种平移现象.()29.把24颗糖平均分成6份,每份一定是4颗。()30.5月份有31天,它有4个星期多3天。()二年级数学数学练习题 第23篇一、计算37+25+15=17-9-2=72-24+16=34+16+27=38+24=26+38-35=97-25=5(26-20)=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27-( ) =10( )-14=25( )+16=4034-( )=1612+( )=85( )八四十八七( )五十六六( )三十六( )六二十四八九( )( )九二十七三、列式计算1、羊圈里有15只白羊和7只黑羊,一共有多少只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羊圈里有22只羊,跑了6只,还剩多少只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羊圈里有15只白羊和7只黑羊,跑了6只,还剩多少只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学校买来90本新书,借给同学53本,还剩多少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小明家有32只鸡,卖了17只,还剩下多少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小明家有32只鸡,第一次卖了9只,第二次卖了8只,还剩下多少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年级数学数学练习题 第24篇一、数数。(1)1397数到1402。(2)20xx数到1997。(3)100264339818978099999按从小到大排一排。(4)估算一下,然后在大于500的括号里打√。336+180( ) 720-330( )280+250( ) 430+300( )665+197( ) 920-372( )591-120( ) 289+220( )(5)计算。3×8+20=( ) 81÷9+18=( )54÷9×6=( ) 72÷9÷4=( )5+20÷5=( ) 4×6÷8=( )二、选择。1、角的大小与有关。( )A两边长短 B两边相同 C两边叉开的大小 D两边方向2、角的两边越长,角( )A越大 B不变 C越小3、最小的两位数比最大的两位上数( )A多1 B多10 C少14、除数是8的算式是( )A24÷3=8 B35-8=27 C48÷8=6三、解决问题1.妈妈买了15个苹果,买的橘子比苹果少6个,问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2.动物园有熊猫4只,有猴子是熊猫的3倍。问一共有熊猫和猴子多少只?3.小汽车每辆能坐4人,大客车能坐25人,有3辆小汽车和1辆大客车。问一共能坐多少人?4、军军有309张画,方方有196张画。小红比军军和方方的总张数少254张。小红有多少张?5、学校买来89个球,其中25个是篮球,37个是排球,剩下的是皮球。皮球有多少个?通过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最新小学数学二年级暑假作业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数学练习题(热门24篇).docx》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x格式
二年级数学数学练习题(热门24篇)以下八篇文章内容:
点赞
/1073224.html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明有48支铅笔小刚有36支铅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