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多了鸡蛋会怎么样 科学解析吃鸡蛋吃多了会怎么样的副作用?

  最近因为疫情影响,大家都提高了家中储备食物的意识,鸡蛋就是最快捷、最方便的美食材料之一,也成为家家户户必囤的食物。有朋友问:最近居家不能出去吃,做大鱼大肉也麻烦,家里鸡蛋挺多,我每天吃五个可以吗?听说它胆固醇很高、吃了有害?  鸡蛋有什么营养?  鸡蛋中的胆碱对孩子很重要  鸡蛋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一个鸡蛋大约重50克,它主要的成分是水,大概占了75%,此外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肪,还有一些矿物质和维生素(如A、D、B族)。鸡蛋可以给我们提供这几个方面的营养:  蛋白质  一颗鸡蛋中的蛋白质大约是7克,而且,鸡蛋中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很均衡,非常适合人体吸收利用,是很好的蛋白质摄入来源。  卵磷脂  鸡蛋中的卵磷脂是高密度脂蛋白的重要成分,可以帮助调节血脂,对大脑等神经组织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维生素  鸡蛋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提供膳食中10%-20%的叶酸,20%-30%的维生素A、D、E。对于素食者来说,鸡蛋也是重要的维生素B12来源。  胆碱  鸡蛋中还有一种丰富的营养——胆碱。100克鸡蛋中的胆碱含量约为251毫克,一个去壳鸡蛋大概是50克重量,可以提供176毫克的胆碱。  胆碱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营养素。研究发现,在DHA和胆碱供应都充足的时候,最有利于胎儿大脑的发育,未来婴儿的认知水平最高;孕期得到充足胆碱的宝宝,出生后压力应激反应较小,未来患各种慢性病的风险可能会因此下降。  吃鸡蛋会升胆固醇吗?  不用过分担心,比大鱼大肉好很多  很多人不敢多吃鸡蛋,主要是担心会升高胆固醇。鸡蛋的蛋黄中含有180多毫克的胆固醇,的确比较高。以前的膳食指南一般建议每天的胆固醇不应该超过300毫克,因此这成为很多人认为鸡蛋不能吃太多的原因。  但近年来,学界总结了各项研究结果,认为胆固醇摄入量和心脑血管疾病之间并没有直接因果关系。实际上,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和食物中的胆固醇并不完全等同。人体内的胆固醇有两个来源——大约70%-80%是由肝脏合成,只有小部分是来自膳食胆固醇,通过食物摄入的胆固醇还有一些无法被机体吸收利用,会随粪便排出体外。所以,我们真的不用过于担心食物中的胆固醇。  并且,相对大鱼大肉中的胆固醇,鸡蛋算好很多的。因为鸡蛋中除了胆固醇以外,还有很多营养可以抵消胆固醇摄入过多的相关风险。而大鱼大肉不仅胆固醇高,更重要的是它们的脂肪含量(一些红肉中的饱和脂肪)都很高,对心血管的坏处也更多。  每天吃几个鸡蛋最好?  一天一个没问题,偶尔过量也无碍  既然鸡蛋中的胆固醇没有问题,那么,是不是每天吃五个鸡蛋都可以呢?其实也不是的。  鸡蛋的确很有营养,但是再有营养,都只是一种食物。而对于健康饮食来说,重要的是食物多样化和营养平衡,而不是迷信某一种食物、大吃特吃。  比如,鸡蛋中最主要的成分是蛋白质,虽然鸡蛋是很好的蛋白质摄入来源,但却不是唯一的摄入来源,豆制品、肉类、奶制品也可以给我们提供蛋白质。要知道,大豆中1/3都是蛋白质,一天喝一杯牛奶也可以提供10克左右的蛋白质。  每天吃一个鸡蛋可以,偶尔一天吃五个鸡蛋的问题可能也不大。但是如果每天都吃五个,势必会导致其他食物吃得少,其他的营养摄入也会减少,就会导致营养摄入的不平衡,最终导致营养不良,并不值得推荐。况且隔离期间,大多数人运动也都比较少。  要不要吃蛋黄?  蛋黄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高于蛋清  鸡蛋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大部分都在蛋黄中,且含量都高于蛋清,蛋清几乎只提供蛋白质。而且,蛋黄中还有丰富的卵磷脂和胆碱。《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每周吃蛋类300-350g(大约每天一个鸡蛋),吃鸡蛋不弃蛋黄。  美国心脏协会关于饮食胆固醇和心血管风险的科学建议,健康人群每天吃一个完整的鸡蛋。  鸡蛋怎么吃更健康?  煎炸后可能会影响心血管  需要提醒大家,鸡蛋的吃法也很重要。鸡蛋是油煎还是蒸煮,是大量油炒还是水泼,是蛋羹还是蛋花汤,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都会有很大的不同。  有研究就发现,鸡蛋经过不恰当的烹调之后(比如煎炸),脂肪和胆固醇发生氧化,并可能通过美拉德反应生成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可能促进人体血管内皮的损伤,促进动脉硬化,不利于心血管健康。但是,蒸蛋、水煮蛋就并没有这样的问题。我建议大家还是尽量吃蒸蛋、水煮蛋。  不同人群在吃蛋上有什么不同?  健康成年人:没有血脂异常,肝脏、肾脏、胰腺、胆囊等都健康的人,在鱼肉海鲜不过量的情况下,每天吃1-2个蛋是没有问题的。  健康的蛋奶素食者:一天吃两个蛋也没关系,不过还是不建议每天都这么吃的。  孕期准妈妈、哺乳妈妈、健身增肌人士、大量运动健身人士、青少年长身体发育时期、饥饿/食物缺乏期:如果身体健康,没有血糖和血脂异常问题,可以一段时间内每天吃2-3个鸡蛋,但也不建议一直都这样。  中老年人、高脂血症人群、胆囊疾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不建议每天吃好几个鸡蛋。  如果食物短缺、连续十天没有大鱼大肉了,今天吃五个鸡蛋,问题也不大。但是食物供应跟上之后就不建议一直这样吃。  文/阮光锋(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食品安全硕士)[责任编辑:
李然
]}
在网络上总会看到各种各样奇怪的说法。早几年是食物之间的相冲相克,有的相当惊人,两种食物一起吃还会毙命。还有大学食堂做了字画,告诉学生哪个和哪个食物不能放一起吃,不然会如何如何,也是够体贴了。这种无稽之谈消停了一阵,就会有新版本,比如癌症病人不能吃鸡蛋,不然会让肿瘤发展得更快,或者治好了也会复发。鸡蛋是发物,肿瘤患者不能吃?现在已经很难查到“癌症病人不能吃鸡蛋”的最早版本了。网上给出了理由其实都大同小异,大概就是说,鸡蛋是“发物”,癌症患者吃了之后会让肿瘤长得更快,或者治好了也会复发。好吧,既然鸡蛋会让癌症更严重的理由是因为它是发物,那就先来看看什么是“发物”。翻查了一些资料之后,发现其实“发物”一词既不在现代医学中出现,也不见于传统医学中,而是一种民间说法。发物的定义以及哪些食物是发物,并没有确切的说法。被称为发物的食物有羊肉、鸭肉、虾蟹、鸡蛋、糯米、辣椒、荔枝等等,五花八门,不同地区说法不尽相同。大致上说来,这些发物吃了之后,会让人容易上火,伤口难以愈合,甚至溃烂。可是,癌症不是伤口!如果我们相信发物果真有这种威力,但是也不能说吃了鸡蛋就会让癌症长得更快吧。毕竟癌症不是一种伤口。要让人更加相信的话,也得是说,癌症侵犯脏器,对脏器造成损伤,吃鸡蛋这等发物,会让损伤的脏器更难修复。这逻辑是不是顺畅了许多?但是,如果这是不能吃鸡蛋的理由,那么什么羊肉、鸭肉、虾等等都不应该吃才对啊!为什么偏偏是鸡蛋呢?那么,弱弱地问一句,鸭……鸭蛋行吗?承认发物的存在,且按照这种说法的思路走,也是经不起推敲的。何况医学界根本就没有这种说法,那么,我们还是选择不理会吧。吃鸡蛋吧,癌症病人!癌症不是一种伤口,而是会对身体慢性损耗的重症。很多癌症患者都不是因癌症而死的,而是死于其他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营养不良。出现营养不良的癌症患者占40~80%,其中有20%的癌症患者直接死于营养不良。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还有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缺乏营养的癌症病人更要多吃点。不过,这么说并不是说,癌症病人的鸡蛋吃得越多越好。患者可以放心吃,但不是敞开吃。不管是癌症病人,还是正常人,最重要的是饮食的均衡。怎么吃?其实鸡蛋只不过是小事情,如果癌症病人不喜欢吃鸡蛋,也有其他食物可以代替。最重要的是做到饮食均衡。怎么做呢?首先要保持适宜稳定的体重,接着是食物要多样化,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鸡蛋每天一两颗),多吃蔬菜水果,多吃矿物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少吃精制糖。在治疗癌症和康复期间,患者食物摄入不足的时候,应该给予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肿瘤患者饮食的注意事项除了上面的大原则,癌症患者在饮食上还有一些要注意的事情。我们推荐癌症病人多吃蔬果,但服用靶向药的患者不能吃西柚(葡萄柚),因为它含有呋喃香豆素及其化合物,会抑制肝脏和小肠的CYP3A4酶,影响药物吸收。癌症患者也要限制糖饮料和高糖高脂加工食品,限制盐分,戒烟戒酒,不用防癌补品。还有就是,患者不用担心营养会养肥了肿瘤。如果想饿死肿瘤,前提是先饿死自己。也不要认为自己营养足够了。癌细胞增殖迅速,会抢夺营养,因此能吃的时候,不用不吃。许多晚期患者,想吃都吃不下。有的家属会给患者熬滋补汤。喝汤问题不大,但不要以为营养都只在汤里。肉汤中所含蛋白质不足肉的10%,大部分营养素,特别是蛋白质仍在肉里。癌症患者最好连吃带喝。最后,发物之说纯属无稽,鸡蛋不会促进癌症发展,患者营养要补足,饮食要均衡。参考资料:1.《什么是“发物”,生病到底能不能吃?》.澎湃新闻.2019年11月2日2.《专家:五花八门的鸡蛋 营养成分差别不大》.央广网.2019年8月1日3.《恶性肿瘤患者膳食指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展开全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吃鸡蛋吃多了会怎么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