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经常听的音乐是听什么音乐好?

好久不见!今天 #她在造什么# 展览作品是请你听音乐来自 Tamix 新专辑 《X New Year》《X New Year》专辑封面Designed by Christoph Grüenberger作为国内顶尖 Techno 音乐人tamiX 擅长现场即兴音乐 & 视觉创作尤为特别之处在她是国内少有的现场表演使用独立硬件设备、也就是模块合成器的音乐人模块合成器就是不同的小模块放在一个大柜子里,它在底层可以实现一切发出电子声音的可能,有点像是编程写代码。图为 tamiX 使用的Buchla 系统,Photo curtesy of 月夜風合成器经常担任音乐幕后的重要工作通过精细的调制,作曲家找到合适的音色,然后再录入磁带或者电脑中。无论是 EDM 专辑还是 Hans Zimmer 的配乐,都常常这么干。伟大的合成器音乐先驱温迪·卡洛斯(Wendy Carlos),电影《发条橙》的著名配乐就是她与库布里克的双向奔赴。他原名沃尔特,后来她改名温迪模块合成器的特别之处在于你需要手动调制出你想要的声音也就是说,先做出声音,再组成音乐。有点像是码农编程所以当你看到 TamiX 的现场演出时千万不要以为她是一个用电脑或者数字设备切歌的主持DJ,就像爵士乐即兴,只不过她现场创作演奏的是各种模块相当于一边控制舞池 一边写代码你刚才听到的《X New Year》收录的就是 tamiX 于 2022年1月1日的一场即兴演出拥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合成器神奇地兼具复古与前卫两种风味Tamix 的表演也混合着二次元萌妹视觉与 nerd 式操作合成器的极端属性《X New Year》专辑演出前的准备,三里屯024
Photo curtesy of Tabriss此外,她还是著名技术流平台、音乐科技媒体 midifan 创始人( 它在业内相当于 “局里人天天读人民日报” )以及一个兼职滑板教练的滑板 girl。tamiX 即将出版发行的故事系列写真集《拯救》
Photo curtesy of Tabriss别的女孩:会觉得模块合成器是一种很 nerd 的存在吗?比如像很多 nerd 喜欢涂装模型,同样需要组装拼接调试的感觉tamiX:Nerd 这个词对模块合成器的总结好到位其实跟涂装模型的狂热粉丝一样,合成器也有狂热粉丝,而粉丝里也分两种:一种是收藏向或只喜欢自己在家鼓捣而很少演出 (对应模型爱好者应该就是从不拆盒拼装的那类吧) ;另外一种就是拿合成器作为真正表达自己想法的乐器的音乐人,而且很愿意花非常大精力将笨重的合成器拿到舞台上演出。其实我最初也是前一类型,两年前才慢慢建立起信息走向了后一类型。我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从合成器爱好者逐渐走向合成器现场演出者,舞台才是合成器大展身手的最佳场所。别的女孩:你最喜欢的一款硬件设备是什么?给我们介绍一下吧。tamiX:那肯定就是我现在演出的这套 Buchla 200e 的模块合成器系统啦~~我最初也是从其它带键盘的传统合成器了解的合成器,后来走到了稍微普及一些的 eurorack 模块合成器,最终才转到了现在非常不流行非常小众的 Buchla 系统。这是我目前演出使用的 Buchla 200e 系统
Photo curtesy of rickychangBuchla 是鼻祖级的合成器,他的创始人 Don Buchla 爷爷最初在上世纪70年代于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发明了合成器,当时就是完全模块化的设计。因为 Don Buchla 爷爷受到嬉皮士文化影响很大,所以他对音乐的畅想非常天马行空,他不喜欢循规蹈矩的传统音乐,而偏爱实验性的音乐,甚至可能在普通人看来不能称之为音乐的声音。这也导致了 Buchla 的合成器很难走向大众音乐人,因为它几乎很难做出被大众接受的音乐。Don Buchla
Photo curtesy of Buchla.com早期的音乐人在使用 Buchla 合成器的时候都对其很难调准音高而头疼,著名的 Buchla 艺术家 Suzanne Ciani 就曾经去跟 Don Buchla 爷爷抱怨为何你的合成器超过两个八度之后音高就弄不准了,爷爷居然回答:「那你就别做超过俩八度的音乐呗」。在使用 Buchla 系统演出的时候我也是对此深有体会,每次演奏一个新的声音出来之前我都会担心音调会跑,如果跑的太多我不得不一边演出一边去微调音高。但这些小问题不能掩盖 Buchla 系统的伟大和特立独行。Buchla 最大的特点就是「设计的一致性」,虽然看起来是非常复杂的各种旋钮、按钮和五颜六色的线,但其实它们都有自己的规矩。经常用电子乐器的音乐人可能都会有一个感受就是一段时间不用某个设备之后,有些功能就忘了咋弄了。Buchla 绝对没有这个问题,我甚至都没怎么看过说明书,所有的设计都非常直观符合人类大脑认知。Buchla 200e系统乱中有序,具备「一致性」2022年2月25日,UFO Livehouse,《Untitled》演出现场
Photo curtesy of Barnett Wong「演奏性」应该是我选择 Buchla 系统的最重要原因。当一个音乐人站在舞台上演出的时候,你要让观众知道你在干嘛,你和音乐之间有怎样的互动,简单来说就是要有「演奏性」。传统乐器完全不必担心这一点,你从钢琴、小提琴、黑管、竖琴、三角铁任何一个乐器都能明确的知道音乐人在操纵一件乐器,且他的一举一动都对音乐有着关联。而电子音乐的演出通常是完全没有「演奏性」的。最常见的就是用笔记本配合简单的控制器演出的时候,观众可能会认为你是在聊 QQ因为他们看不到你在电脑前跟音乐有任何互动。而 Club DJ 其实「演奏性」也不多,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播放音乐而已,就导致很多 DJ 要故意做出很多无意义的动作,看似很忙,但其实他们的动作也跟音乐没有任何关联。相反 Buchla 的「演奏性」非常强,任何一个声音上的微小变化都需要你亲手去操作。这也是为什么我基本上不会将音乐上架到传统音乐平台,而选择精心将每次演出都拍成全场视频,上传到 YouTube 和 bilibili 这种视频平台。「视觉享受」和「视觉反馈」绝对是现场演出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我要让无法到现场看演出的大家也能看到我的表演,而且可以比现场观众更清楚的看到演出中的强「演奏性」。 (顺便做个硬广,我的所有现场演出都可以在B站看到,账号:萌新滑板女孩tamiX)Buchla 还有一个叫做 223e Multi-Dimensional Kinesthetic Input 类似键盘一样的触控平板,它的每一个部分都可以完全自己定义功能,通过按压位置、力度、面积都可以产生不同的变化,是电子音乐演奏的神器。通过演奏223e,让观众感知到最大程度的「演奏性」2021年11月6日,UFO Livehouse,《New Wave in China 1st Anniversary》演出现场
Photo curtesy of Tabriss我在之前的两次演出中尝试过将这个触控板背在身上,像 Keytar 那样去演奏。还将2个距离控制器绑在腿上,用双腿之间的距离控制一些声音的发生和变化,肚子前面还绑了一个触摸控制器来控制音序和音色变化。通过这个方式我在实验,尽量不去触摸合成器本身而完全靠身体上的控制器去演奏音乐的新方式。演出前在家进行新形式演出的实验
Photo curtesy of tamiX将控制器都背在身上进行演出2022年4月23日,UFO Livehouse,《Robots Save Mankind》演出现场
Photo curtesy of 张峰赫2022.4.23,UFO Space Livehouse 演出 Robots Save Mankind 现场视频Buchla 还具备我最喜欢的所谓「可控的不可控性」,就是在你设计好的范围内,给你各种随机化的惊喜。我在演出的时候其实自己也不知道下一个音色出来会是什么样—— 它们都有一定的随机性,但不会随机到飞,飞到完全跟我的音乐不搭的程度。就等于在「音乐性」的范围内有了「实验性」。别的女孩:在做音乐的过程中,最享受的部分是什么?是花时间创造一个自己满意的音色,还是演出,还是其他的什么?tamiX:最享受的还是演出时候的即兴感。当然前期在家的准备都是要做好的,包括一些基本的音序、音色的打磨、模块之间的连线等等。但我倾向于在演出前做最少的排练,甚至故意不排练。当然不是对演出不重视,而是尽量减小演出的「定式」,增加「即兴感」,增加「提前不可预知的突然到来的惊喜」。我每次演出都是「真·即兴」,演出开始前我脑海里只有一个大概如何开场和如何结束的想法,中间的一个小时完全即兴自由发挥。所以我敢说我没有任何一次演出是一样的,保证老观众也有新鲜感。Buchla 系统中有一个叫做 252e Polyphonic Rhythm Generator 的模块,可以做出千变万化的复音音序,我会提前做好20段音序,保证他们都在这次要演出的调式里,然后现场即兴将20段音序混合成复音音序,再加上随机的八度变化,组成完全想象不到的新音序旋律。如果好听我就继续发展下去,如果不好听那就马上换一个。Buchla 252e
Photo curtesy of 月夜風我认为「即兴」才是现场演出最大的魅力,即便你去看交响音乐的演出,每场演出也会因为乐队的不同、乐手状态的不同、指挥风格喜好的不同,对同一首曲子有完全不一样的演绎。电子音乐因为都是提前编排好的,所以「即兴」是最欠缺的,也是最难呈现的,而我则希望能追求最大的「即兴感」,这也是最让我能享受舞台的部分,我相信也是现场观众最喜欢的 —— 谁也不想在现场每次都听到一样的音乐表演,那样还不如回家听 CD。别的女孩:你是如何做视觉艺术的?tamiX:我选择完全不用电脑做音乐,就是出于电脑太具有「普适性」了,它不是一个乐器,也不是电子乐器,无法跟音乐联系在一起,没有任何「音乐性」。我做视觉艺术也基于同样的考虑,虽然电脑做视频、动图、3D 都非常方便,基本上所有视觉艺术家和 VJ 都带着电脑上台为乐手做视觉,但它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令人讨厌的办公用品、是让人不停氪金的游戏机、是会崩溃让你失去最心爱文档和照片的破玩意,它是很多东西,但就不是艺术。所以我也是拒绝用电脑做视觉艺术。用视频模块合成器和激光合成器创造奇幻视觉2021年5月3日,上海草莓音乐节 电子派对舞台
Photo curtesy of 上海草莓官方使用模块合成器和 vector display 为音乐人杨森创作李萨如图像视觉2020年11月10日,摩登天空《果壳里的宇宙》演出
Photo curtesy of Tabriss在抛弃电脑后我反倒获得了一个全新的艺术世界,我有无数多的方法和创意来为演出做视觉艺术,包括视觉模块合成器、video mixer、视频处理器、各种奇怪的 glitch 设备、Vector 显示器,甚至是用现实世界里的油、水、酒精、各种颜料现场混合的 Liquid Light Show。我还曾经将小金鱼搬上过舞台利用摄像机和屏幕之间的 feedback 做出奇妙的视觉幻象。抛弃电脑之后你就会想尽办法来用奇怪的设备来进行创作,实现奇怪的想法。每次我的视觉演出都会尽量根据音乐风格和演出形式做到最大程度的创新,这也是最大的乐趣。同样的,这些做视觉的方法跟我做音乐有着同样的目标追求:「即兴性」、「表演性」、「可控的不可控性」。将日常物品进行feedback为电子音乐演出做即兴视觉2020年11月13日,摩登天空《果壳里的宇宙》演出
Photo curtesy of wen liang用视频模块合成器制作实时即兴视觉2019年11月1日,乌镇戏剧节《从清晨到午夜》演出
Photo curtesy of tamiX用一黑一红两只小金鱼、彩色灯光、贝壳、花瓣做出的feedback幻象视觉艺术2022年1月19日,摩登天空《Zero Party》演出
Photo curtesy of Tabriss用各种水、油、酒精、颜料即兴进行颜色创作2020年11月13日,摩登天空《果壳里的宇宙》演出
Photo curtesy of Tabriss别的女孩:什么样的音乐在你看来是 “好” 音乐?可以推荐一下你最近在听的音乐人/专辑?别的女孩:什么样的音乐在你看来是 “好” 音乐?可以推荐一下你最近在听的音乐人/专辑?tamiX:这个问题好难回答。我觉得在不同情境下对「好」音乐有不同的定义,只要是在当下你的心情听起来不烦,愿意单曲循环的就都是「好」音乐哈。最近我经常听 Colin Benders 的音乐,因为他跟我一样也都是用模块做 techno 现场演出的具有表演系和即兴演出的音乐人,虽然他用的是更大众一些的 eurorack 模块,但我每次听他的演出都能有新的启发,并想办法能用我的 Buchla 模块来实现类似的声音。Colin Benders 每次演出都会带着他庞大到不可思议的 eurorack 模块合成器系统2022年5月14日,RHIZOME PART 1演出
Photo curtesy of TINEKE KLAMER这里分享一个幕后小故事,就是在2022年1月1日晚上我去《X New Year》演出现场之前开车的路上,我还在听 Colin Benders 的音乐。其中听到一个超快速音序的片段感觉非常棒,我马上开始在脑子里想如何将这个感觉用在我一会要做的演出里,如何更改现在的连线,如何用某个有空闲功能的模块来实现。结果到现场我马上就复现出来了类似的效果,并用在了当晚最终的演出中,而且非常搭,属于一个临时起意的小惊喜。谢谢Colin Benders!别的女孩:最讨厌什么类型的音乐?会排斥流行音乐吗?tamiX:我也会听流行音乐,包括很流行的电子音乐,EDM,甚至是二次元音乐。我觉得每个人在不同情境和不同心情下都会选择不同的音乐吧,我不太相信哪怕是最死忠的金属党也能无时无刻不在听死亡金属?不过我个人完全不听任何流行音乐,不管是华语还是英语。别的女孩:你是如何最终选择创作目前这一类型音乐的?tamiX:小时候被家里逼着学了好多年小提琴,其实越学越觉得无聊,但却让我从小练出了一对对音高、单音旋律很敏感的耳朵,并打下了一些音乐基础。在上高中的时候听说了有电脑音乐、MIDI、合成器、数字录音这些神奇的东西,才知道原来电脑除了打游戏看电影居然还可以做音乐。而且做音乐跟做平面设计不同,你面对着一个实体的界面,却在创作无形的看不见摸不到的声音,对我来说非常有吸引力。我走上用模块合成器现场演出的道路,都是有大神引导的。最初是北京的孟奇老师让我了解了 eurorack 模块合成器,后来又在上海的严俊老师的指引下,从 eurorack 全面换成了现在的 Buchla 模块化系统。而至于如何操作这些插满线的模块化合成器则全部都是看 YouTube 视频一点一点自己摸索出来的。其实好的乐器非常有音乐性和直觉性,不需要研究各种复杂的内容就可以做出你需要的音乐,这也是我从 eurorack 系统转换到 Buchla 系统的主要原因。别的女孩:怎么看针对(包括但不限于)IDM、硬件噪音、模块合成器电子乐、自由即兴等等这类音乐的评价,比如 “经不起推敲”、“一个loop循环八百遍”、“各种按钮依次拧一遍”、“形式大于内容”等。有什么想反驳或者分享的观点吗?tamiX:如果真的是「一个loop循环八百遍」,只有两种可能:一个是真的就是如此!那就太可怕了,也许是音乐人还不够娴熟;另外一个可能是也许你并没有很认真地去听这个 loop 微妙的变化。电子音乐尤其是 techno 大部分时间没有非常大的变化,从 ABCD 变成 BCDE,再过渡到 CDEF,最终到 DEFG,一切都是逐渐变化的,包括但不限于音色、某种效果、滤波、波形、包络、音量、力度等等。好的音乐就是所有这些因素都在不经意中慢慢变化。尤其是现场演出的 techno 电子音乐,可能一次演出时间长达1个多小时。舞池里的人们是来跳舞享受一种律动感的,当你用一个完美的 loop 得到了这种律动感,大家是非常享受而不愿轻易离开的,如果变化太剧烈人们会无法适应或者跟不上音乐的变化而无法持续跳舞。所以节奏和旋律都是逐渐变化的,要保持住律动感让大家沉浸其中跳舞,而不是像听普通流行音乐一样3-5分钟就变一首歌,各种情绪交叉在一起。「各种旋钮一次拧一遍」可能是受到了不好的 Club DJ 的影响,有些 DJ 因为水平比较低只会播放音乐,为了不会在 DJ 机前看起来无事可做,于是就不停地动各种旋钮,但其实这些动作都对播放的音乐没有任何影响,属于 Poser DJ。 好的演出应该是你明显能听到每一次转动旋钮的动作跟音乐之间的变化关系,我相信我的演出就是这样。至于「形式大于内容」肯定是说音乐人面前放了一大堆花里胡哨的设备,经过一顿操作猛如虎,但一听音乐不好听吧?哈哈哈,这也是电子音乐演出最容易掉进的怪圈,有些技术向的音乐人整天研究设备,结果忘了舞台不是设备展览会而是音乐演出的场所。所以我的演出也是力求首先要保证有「音乐性」,其它的「即兴性」和「演奏性」才有意义,否则就成了「形式大于内容」。但在「音乐性」的基础之上,我会最大化的追求「形式化」,演出的整体氛围一定要给足观众。将自己和我的 Buchla 系统都装扮上万圣节气息,因为演出当天是万圣节2021年10月30日,Floso,「万圣怪杰」演出
Photo curtesy of Tabriss将自己和我的Buchla系统都装扮上圣诞气息,因为演出当天是圣诞节2021年12月25日,想象空间,「斯文电场 Vol.3」演出
Photo curtesy of Demone打扮成服务员,因为演出场地是餐馆2021年11月27日,三里屯024,「Patching Way Vol.1」演出
Photo curtesy of 尚建宏别的女孩:你觉得电子音乐圈子里,尤其是崇尚技术至上的群体中,存在对女性音乐人的歧视吗?tamiX:我觉得电子音乐圈和艺术圈应该是世界上蛮有包容度和平等性的圈子了。中国也不乏优秀的女性电子音乐人和 DJ,歧视不太多。别的女孩:你会怎么回击对于女音乐人的常见偏见?比如 “女的不懂技术”、“女的做的音乐都一个样”、“女的不可能听这么 hardcore 的音乐”、“女的就喜欢小清新”(来自男性音乐人的原话)tamiX:女生因为基因的原因很难比男生力量足,跑得快,跳得远是没错,但我没看到在音乐和艺术上女生先天比男生差在哪里。Suzanne Ciani 年轻时想用 Buchla 的设备做电子音乐但没钱买,于是长期帮助 Don Buchla 爷爷打下手焊接电路,最终成为 Buchla 最大牌的音乐人。Buchla 最大牌的音乐人 Suzanne Ciani
Photo curtesy of Bertha DocHouse完全不用电脑做 Live Set 演出的我最喜欢的电子音乐人吴卓玲
Photo curtesy of Till Fornoff别的女孩:在一个男性主导话语权依然主导的行业内,女性音乐人是否更容易被当作景观?tamiX:确实,所以女性音乐人更要用自己的作品和实力来说话,驳斥掉「景观」认知。别的女孩关心你的才华。下期见// 编辑:赵四// 特别感谢:温璧合,周歪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听什么音乐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