傀儡二号魔方更难还是五魔方和sq1魔方哪个难更难

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并非原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其他真实有依据的价格;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

其他更高阶的魔方,从量产上来分析,当前还是不存在的。但是民间却有非常热心、狂热的发烧友会自己来制造,也可能造出来。当前出现于网络上,经视频检验得,最高阶的魔方是十七阶的魔方,在视频中可看到是可以全方位正常旋转的,可谓惊人。随着魔友力量的壮大,更多更高阶的魔方可以有机会和大家见面。

相对原始魔方的变化较大,但是原理基本上相同。初玩的爱好者通常会被它们怪异的外型唬住,其实它们一般都可以看成普通的2阶或3阶魔方。

叫做「Rubik Cube Mirror」,是魔方的与变形,我们一般叫「银色面魔方」。特色在于外型不对称与镜面涂布,打乱后可以变换形状。特点在于每个棱块和角块大小都不一样。仔细研究一下,会玩正常三阶的,基本上能还原。拿来当桌面是不错。日本亚马逊上一个卖日元1494元,折人民币约104元。

Square One又叫做Square1或者SQ1,是由Karel Hrsel和 Vojtech Kopsky在1992年共同发明的。它的难度主要在于上下两个地面的方块被切割成了可以转动30度的小块,从而可以产生不同于原始方方正正模样的状态。一般来说,如果能在SQ1的两种经典型之间任意转换,就证明已经掌握了SQ1的复原。

Square 1魔方分为三层。顶层和底层都有风筝块和三角块,它们也被称为角块和边块。整个魔方总共有8个角块和8个边块。相对于层的中间来讲,角块为60度,边块宽度为30度。

教授于1970年发明出世界第一颗魔术方块,原本是他用於研究金字塔能量的模型(1970热门研究“金字塔能”苹果放置模型中央一年仍能保持新鲜状态),在研究过程中,意外的发明出魔术金字塔。该魔方的形状为正四面体,总共有四个面及四根轴。Pyraminx为4轴1阶(如图),方块中所有的切角皆为60度。也有其他种类的高阶(当然也不叫Pyraminx了)。

Skewb Cube()简称Skewb,其意思为“斜转的魔方”,由Mefferts公司推出,它和Pyraminx一样也是四轴,不过不同的是它继承了立方体的结构,一个面块被一个内接正方形割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共五部分。四个角叫做角块,中间的小正方形叫做面块。在转动时沿着正方形的其中一边来转动,转动一格是120度。

十二面体魔方 (),是一种十二面体魔方,它总共有五十个可以移动的块。它是由一些魔方爱好者和研究者同时发明的。Uwe Meffert最终取得了五魔方的发明权和制作权,并且在他的魔方网站Mefferts进行销售。

连体魔方是将很多个一般魔方连接起来,因此在这其中有些限制,像是2x2x2x10。

是由三阶魔方衍生出来的一种魔方。是把中心架去掉(即没有六个中心块)其结构:棱块有三层,转动时上下随棱块转动,中心不动。因此玩家不能看中心块来判断哪个块是不是这个面的。

英文名称为 Magic,板型结构,两面结构,玩法是固定步骤,将正面图案翻转弄乱从而复原背面图案,主要测试的是玩家的手速,2012年的世界纪录已经达到了0.8秒以内了。魔板种类繁多,常见的有2x2的四板,2x4的八板,翻转后可以变换成3x3缺一格的背面。

Clock,圆型结构,现已绝版,网上能买到的不是国外的二手货就是国内的山寨产品。魔表是一个两面都需要进行复原的“魔方”,每个面上面有九个钟表盘。魔表有四个齿轮控制表针的转动。每面都有四个按钮,在两面上形成此进彼出的关系。按钮的状态影响到相应的齿轮的转动。

“”是3个相互包裹的透明塑料球,从里到外分出3层不同空间。球内装有6个带颜色的小球。外观看起来像是挂满亮珠子的大玻璃球。这个新玩意儿的游戏规则很简单,玩起来却非常困难:玩家需晃动大球,使里面的小球穿过仅有两个孔的中层,从最内层进入到最外层的空位上。按照鲁比克自己的说法,相比于玩魔方,玩“鲁比克360”减少了一些智力思考的时间,更多的是在考验玩家动手的灵活性和果断性,“我知道在魔方发明以后很多高手自创了一些口诀,这无疑是揭开魔方之谜的有效手段,很多人现今甚至还在比谁的口诀更为简洁,相信,'鲁比克360’会更让人喜欢,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真正理解这个新玩意儿的意义,越是解不开,越是让人心痒痒”。

如果没有这些限制魔方贴纸一共有多少种贴法呢?答案是30种。因为由于魔方立方体的对称性,不失一般性的,我们贴纸时不妨就指定蓝色为顶面。他的对面就有5种贴法,剩下的4个面组成一个环。这个环的4种颜色去除旋转后相同的情况有3*2种贴法。这是因为,对于这个环,我们也可以不失一般性的就指定4种颜色中的一种颜色做为前面,他的对面有3种贴法,剩下的两面对应2种贴法,所以魔方贴纸的贴法有5*3*2=30种。

其实魔方并不只有一种配色方案,现今所流行的是并非最初的版本,最初的魔方配色方案是现今的日本方案,而现今的配色方案是将一对相似色系的颜色安排在相对两边,而日本则维持原来的配色,事实上也还有其他多个版本的配色方案。

第五种是由日本生产的,与现今“标准配色”仅蓝白色互换。这原本是教授最初研发出魔术方块时的配色,而在传到日本流行后,rubik公司 听取色彩研究者的意见,将一对相似色系的颜色安排在相对两边,而日本则维持原来的配色。

N阶:阶数是指魔方主体部分两个相邻旋转面所共有的块数,比如三阶魔方每个边有3个小块,金字塔魔方两个相邻旋转面共有5个块,但主体部分只共有3个块,所以也是三阶。

复原:指魔方从非原始状态到原始状态的过程。

SUB的原文是「Subtraction」,意思就是「减、少于」的意思,在这里是「在XX秒以下」的意思。例:3x3方块SUB-30,就是指平均速度在30秒以下。(一说为n次计时还原后去掉最快、最慢两次成绩并取平均值)

DNS 是“Did not start” 的简称,指放弃了一次复原机会,没有开始复原,即开始前弃权。

WCA:世界魔方协会(World Cube Association),世界魔方协会成立于2003年,主要致力于举办魔方速拧比赛。1982年在匈牙利举行的世界魔方冠军赛的成绩也被WCA承认,这是2003年之前唯一被承认的比赛。

DNF:Did Not Finish的缩写。指的是参赛者感觉自己无法在满意的时间内完成魔方而宣布弃权,或按下计时器时魔方处于未能还原的状态,在比赛中可以有一次DNF。

Lucky Case:指还原魔方过程中某一个步骤不须进行还原而幸运地自动跳到下一步骤。

POP:POP up的缩写。魔方在复原过程中,棱块、角块等零件脱离飞出。如果是出现在比赛中作为无效的复原过程。

BLD:Blindfold Cubing的缩写。先看后拧,计时是从第一眼看到魔方开始,然后进行记忆,记忆完成后盲拧魔方。

LBL:Layer By Layer的缩写。指层先法,有的地方又叫“七步法”

FSC:Finger short cut的缩写。是指由一组旋转动作组成的、在公式中经常出现的顺手手法(比如R U R' U')。

CZZ:两种说法:①拆再装 拼音缩写②cross(十字)+ZBF2L(f2l完成的同时完成顶面十字)+ZBLL(顶层棱块对位,顶层角块对色对位)

PSC:可预先准备的还原挑战

这类玩法适合拿魔方当作放松和娱乐的爱好者。他们通常仅仅满足于复原一个魔方,不会追求更高的标准。一般按照网上的视频教程七个步骤就可以还原,简单易学。

45岁的英国建筑工人格雷厄姆·帕克就花费了26年还原一个魔方。

竞速玩法出现的具体的时间已经难以考证。当爱好者们已经能够熟练复原魔方的时候,就开始追求最快的复原。竞速复原有几个要点:使用的方法要最简便,但是随之产生的问题是步骤越少,需要记忆的公式就越多;使用的魔方需要最适合竞速使用,不会卡住或者打滑,所以出现了为魔方专用润滑油;灵巧的双手,因为拥有方法和好的魔方不是最重要的,双手能够熟练的转动魔方才能有最高的效率。

世界上复原魔方速度最快的人曾经在5.55秒成功还原了一个三阶魔方(由Mats Valk创造于Zonhoven Open 2013)。还有人在0.69秒成功还原了一个二阶魔方(由Christian Kaserer在2011特伦廷公开赛创造的)。

这是最为艰难的玩法,在这种玩法或者比赛中,比赛组委会提供题目与纸笔,魔方自带3个和若干贴纸,然后思考出最少的步骤来解决魔方,在此期间可以转动魔方,不可使用其他计算工具,时间为标准60分钟。虽然还没有人能证明出魔方的最大打乱状态(即需要用最多步骤还原的状态)是什么,但是普遍认为经过50步无规则的打乱,3阶魔方就能达到最大状态,此情况下恢复原状需要22步。当前的世界纪录是20步还原。

将任意打乱三阶魔方还原所需要的最少步数被称为,2010年7月,上帝之数已被证明为20

盲拧可以说是每个魔方玩家的梦想。盲拧的定义就是不用眼睛观看魔方(可以记忆),进行复原的过程。计时是从第一眼看到魔方开始的,也就是说记忆魔方的时间也算在总时间内。这种玩法对一个人的记忆力和空间想象力有极大的考验。当前三阶魔方的盲拧世界纪录为23.80秒,由Marcin Zalewski在2013年波兰全国赛创造。而四阶魔方盲拧世界纪录是由Marcell

即单手转动魔方进行复原,对手指的灵活程度要求很高。因为没有另外一只手的帮助,魔方难以保持平衡,尤其是在高速转动的过程中。当前世界纪录为Feliks Zemdegs创造的9.03秒。

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却是有人用脚来复原魔方。世界纪录为Fakhri Raihaan在2012西里伯斯赛创造的27.93秒。国内脚拧纪录由黄宇瑍保持,为43.86秒。

尽管有些人不喜欢竞速或者最少步骤还原的玩法,而钟情于创造美丽的图案。事实上这也是相当有难度的,因为要预测每一块的移动并不是很简单,请查看上面的<;魔方花样>;二级目录项。

为了记录下复原、转乱的过程或公式的步骤,会用Singmaster符号来书写(由David Singmaster发明)。书写方式如下:

F、B、L、R、U、D分别代表前、后、左、右、上、下层。若是顺时钟旋转,则直接写上符号;若是逆时钟旋转,则在符号后加上“'”或是“i”;若是旋转半圈,则在符号后加上“2”或是“&sup2;”。若要更加详细纪录整个过程,还会使用以下符号:

x、y、z分别代表将整个魔方做R、U、F,因为在速解魔方的时候,并不会总是将一个面朝向自己。f、b、l、r、u、d分别代表前、后、左、右、上、下两层,代表连中间层一起转。M、E、S代表旋转中间层,相当于l'L、d'D、f'F。在最少步骤还原的比赛中,规定:

x、y、z不记步数。F、B、L、R、U、D旋转90°或180°都算做一步。M、E、S旋转90°或180°都算做两步。

三阶魔方常见盲拧方法有:逐块法,四步法,二步法(彳亍法,国外称Freestyle BLD method),M2法等。

彳亍法,是的一种解决方法,其思路是运用三循环的原理一次同时把两块的色向及位置复原,分角块复原及棱块复原两步。按这一点来说,属于二步法范畴。

彳亍法由行原创,经roundy改进,一叶知秋整理形成完整的一套方法。

下面的教程与一叶知秋的彳亍法有不同之处,主要区别在于奇偶性处理上,彳亍法记事本上是先处理奇偶性再做棱块复原,在此教程中把奇偶性处理放在最后。

也就是说以下的教程的整个复原过程为:

棱块编码->;角块编码->;角块复原->;棱块复原->;奇偶校验(角块和棱块的顺序可以按个人习惯,是否存在奇偶校验视情况而定)。

一 棱块用的是M2法(色向和换位同步完成,其中M层的四个棱块色向留在棱位换好后再翻色)

二 角块就用四步法中的两步(先翻角块色向,再换角块位置)

三 奇偶性校验(在该方法中,因为棱块是固定的DF和UB需要对换,所以所用的4个PLL公式都是对棱参与的!先作F2把UB棱块翻到顶层,再翻动角块,最多翻4步!<;棱块不出现奇偶性时,这一步省略>;)

①编码棱块(M2法)(顾及是否有棱块需要翻色和是否存在奇偶性)——②编码角块位置——③编码角块方向

①角块方向——②角块位置(需要奇偶校验就剩下两个角块)——③棱块——④个别棱块翻色——⑤奇偶性校验(②、③两个步骤依个人习惯可以调换顺序操作,最后的④、⑤两个步骤有时候可能省略)

上下面为高级面;前后面为中级面;左右面为低级面;

上下色为高级色;前后色为中级色;左右色为低级色;

色向优先级依旧遵循 高级 > 中级 > 低级 原则。

角块 编号 角块 编号 角块 编号 角块 编号

棱块色向 正确 编号 棱块色向 不正确 编号 棱块色向 正确 编号 棱块色向 不正确 编号

M2操作步骤请参阅《M2/R2 盲拧方法 实例详解》(看棱块部分)

该方法原帖《【原创】博采众长的 高级盲拧法(M2法和四步法结合)》:

六、棱块M2法盲拧原理和操作步骤:

M2 是根据魔方左右夹层(M层)旋转180°,产生df 和ub两棱块对换这一特性,而演变出来的一种换棱方法。

基础设定:① 设定df 块位为目标块位。② 设定ub块位为缓冲块位。③ 暂时位于目标块位上等待归位的棱块称为目标块。④目标块的归属地块位称为目的地块位。

操作步骤分析:先看目标块位df上所在的是哪一目标块,色向是否正确?(色向辨别遵循 高级>;中级>;低级 规则)再用该目标块的特定路径(前半个公式)把目标块所归属的目的地块位转到缓冲块位ub上,作M2,位于df上的目标块被交换到目的地块位ub上,同时,原来位于该块位上的棱块被交换到目标块位df上,成为新的目标块,最后用特定路径的逆步骤把目的地块位移回原处,完成一次换棱。

每一棱块包含两种颜色,相对于标准状态来说,棱块存在正反两种色向。在M2方法中,除了df 棱块外,其他棱块都有归位不翻色和归位并翻色两条特定路径,在移动目的地块位到缓冲块位ub时,视目标块的具体情况运用具体特定路径,从而能在换棱的同时做到顾及色向了。

碰到目标块色向不正确时,归位所选用的特定路径是会翻色的路线,目标块被反正的同时,被交换出来的新目标块也走了一次翻色路线,因此,在记忆棱块编码时,棱块需要翻色的下一棱块色向必须反向记忆。

在盲拧实际操作中,有时候有几个棱块已经在本位而色向不正确,则先把其他位置不正确的棱块归位,最后给色向不正确的棱块作翻色动作。(uf、ub、db 这三个棱块由于调位加翻色公式相对较复杂,可以先归位,末尾再来翻棱,其他左右两边的八个棱块是方向和位置同时解决的。)

下面我们将涉及到M2的奇偶性问题!在奇数次操作M2动作后,除了df、ub棱块被有效交换外,uf、db棱块和四个中心块也被附带两两交换了一次,在偶数次动作之后将抵消。

奇偶性①:在还原过程的偶数次时碰到uf 或db需要复位!因为前面作了奇数次的M2动作,此时的uf块位和db块位被对换了位置,所以,在偶数次动作时 碰到uf 或db需要复位,uf 要用db的复位公式来操作,db要用uf 的复位公式来操作;当uf 或db在奇数次时需要复位则无殊。

奇偶性②:还原棱块碰到一个完全大循环时,棱块依次操作一遍,最后被换回df 块位来的刚好是df 本位棱块,仔细算一下,一共做了11次的M2动作,此时的M层——df、ub棱块已经正确归位,uf、db棱块和四个中心块被转了一次M2,这里我们故意再做一次M2,让M层的中心块归位,(最后一个奇数次编码是'E’或'F’的话,就知道df 棱块一定在ub 块位上,而前面刚好做了偶数次的M2,所以最后的这个奇数次编码'E’或'F’可以不做)因而造成了棱块df、ub交换位置,留待最后与角块一起用PLL公式解决。

奇偶性③:最后在给色向不正确的棱块作翻色动作时,假如碰到df、ub棱块也要翻色!那么就得留意一下了,如果棱块最后需要奇偶性校验的话,df、ub 棱块是被互换了位置了的。

在M2实际操作中,碰到多个小循环是个棘手的问题!

操作一开始df 棱块就已经归位,而ub棱块未归位,则做一个M2动作,把df 棱块放在缓冲块位ub上,同时,原来位于缓冲块位ub上的棱块被交换到目标块位df上,成为新的目标块,简单的说就是把目标块位df和缓冲块位 ub互换位置来操作!奇偶性增加一步。

碰到df 和ub块都已经归位,那就在左右两边任取一需要换位的棱块与df 互换位置,即把该棱块作为新的目标块来作循环,如此往复操作,直至棱块全部归位。(这是一个笨办法,比较机械,换棱次数将增加,但不容易出错)

中的M2方法成功换棱后,棱块形成以下两种情况(仅此两种)视为正确:

① 所有棱块都正确归位。

② df、ub棱块交换位置(留待最后与角块一起用PLL公式解决),其余棱块正确归位。

为了能确切知道M层的奇偶性状态,能正确还原uf和db棱块,在背诵记忆编码时,要 两个一组两个一组 的背诵,编码背到最后是奇数时,故意再做一次M2,让M层的中心块归位,这时,我们就知道棱块状态必定是上述的第二态了!

七、角块两步走的操作步骤:

① 先把角块色向翻正确,

② 再把角块换回正确位置。

根据定义我们知道<;上下面为高级面,上下色为高级色>;。因此,魔方角块的状态只要是顶色或底色在魔方上下面内就视为该角块色向正确。色向不正确的就用公式把它翻正。

色向翻正后我们再来看,角块在U层或D层平移交换,色向不会出错,而要在U层与D层之间交换时,角块交换后色向必须是180°翻动才不会出错。所以,所有交换角块位置的公式都是遵循此规律的。

八、该方法的盲拧公式:

棱 块 位 移 公 式

(F’U’F2R’F’R2U’R’U2)×2 第一个括号三角逆转

分化出 底层相邻角 或顶层相邻角的64

看8号块位所在的角块需要移动到什么位置?第一步就把该块位放在4号块位上

3 ⒀,(48) (R' F R F')×3 一组在面上对角换,另一组是顶和底上下换

PLL 公 式(对棱参与)

首先你要定魔方的中心,在6种颜色中选出一种你所喜爱的颜色,然后,给那个有此种颜色的中心方块的平面上4个边缘方块定位和定向,即顶面边缘。目的是要给属于顶平面的4个边缘位置的方块定位和定向。这4 个顶面边缘方块都是逐一被安放和定向的。

给选出的顶平面上的4 个边角方块定位和定向,即顶面边角。这一步的目的是,在保持已经安放好的顶面边缘方块的同时,给4 个应属于顶面上边角位置的方块定位和定向。在这一系列转动中,顶面边缘方块将被暂时移动,但都会适当还原的。

给顶平面下面的一层的4 个边缘方块定位和定向,即中层边缘。这一步的目的是要给顶平面下面的4个边缘方块定位和定向。这一步可以被看作是对“中层平面”的开解。旦完成这一步骤,魔方的三分这二就完成了。

给底平面上的4 个边角方块定位和定向,即底面边角。这一步是要给第平面上的4个边角方块定位和定向.这是通过先定位后定向来完成的,这次的4个方块不是分别安放,而是作为一组一次同时完成。

个边缘方块定位和定向,即底面边缘。看底面边缘的位置:----如果没有一个边缘方块方位正确:做如下一组转动,这次只要保持顶面和底面不变就行了转完后看看底面的情况再缺定下一步的转法。如果只有一个边缘方块方位正确:正确持握魔方使那个位置或方位已经正确的边缘方块处于底前的位置,.转完后看看底面的情况再缺定下一步的转法。有两个正确的边缘方块方位正确:正确方块位置相对:使正确方块位于底前与底后的位置;正确方块位置相邻:使正确方块处于底前与底右的位置。

三阶魔方的还原方法很多:、角先法、、桥式方法、、笑面虎法等等。

初学者大都选择层先法,特点是公式少便于理解;竞速玩家一般是采用CFOP法,这种方法熟练之后可以在30秒之内将魔方的六面还原,下面就简单介绍下这种方法。

CROSS:意思是底部打好十字

第一步、底层架十字(CROSS)

⒈做十字时,要牢记四个颜色,临近两边的对应也要有印象。必须能做到看一面的颜色的情况 下, 记得其他面的颜色。

⒉尽可能的分析每次打乱后的图案。据统计在99%的情况下,7步内就能做出来十字。

⒊盲拧十字,并做到无错误盲拧。

⒋逐渐减少思考时间,直到每次都能在15秒的观察时间里盲拧十字。

⒌从完成十字到找到第一组F2L非常重要,但即使是非常快的人,在这完成这个步骤时,也几乎不可能不停顿一下。

⒍减慢做十字的速度,在此期间就要找到第一对F2L。

⒎做十字的时候不预先观察,这样就迫使你在做十字的时候减慢速度,从而让你在完成十字到F2L过渡时动作更加协调。

⒏把十字摆成一个特有的CASE。这样完成一个十字时,分析他的F2L走向。

第二步、完成前两层(F2L) 共有41种情况

⒈如果你只是刚刚开始学习F2L,要充分理解每个公式,并且把一些相似的公式记在一起。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你记忆F2L,而且可以在以后的运用过程中让你从直观上认识F2L,这样对你在以后学习的F2L有很大的好处。

⒉减少观察的时间,另外要能做到从四面都能复原同一个CASE。

⒊寻找最适合你的公式,在网上看高手的视频,看他们是如何做到F2L。

⒋在F2L里最最重要的一个建议就是,转慢并且预判。如果你每个公式都做的很熟练,但是如果你做完一组F2L以后要花时间去寻找下一组F2L,那么你F2L的水平还很不到位。预判的意思就是在做第一组F2L的时候,速度要慢一点,这样你就有时间去观察下一组F2L的走向,要保证每组F2L之间的无缝连接。整个4组F2L最后要达到的境界,即是要看起来像一组动作。想要做到SUB-20S(小于20秒),这点是必须的。

⒌这里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去训练你的预判能力。用一个音乐节拍器,刚开始的时候让你转动魔方的速度是每秒2步。保持每秒2步的速度,已经能让你的手忙活一阵子了。如果是平均SUB-20S(小于20秒)的水平。你的目标是每秒3步。

⒍当你练了一段时间以后,你可以试着在做预判的同时提高速度。刚开始,这样会让你感觉很不习惯。但是慢慢的,你会喜欢在这样的节奏中做出准确的预判。

⒎想要预判OLL是非常困难的,你得花时间去判断OLL。所以在一切练得非常熟练之后,全速玩做完4组F2L,去判断OLL的公式吧。

第三步、顶面还原(OLL)

⒈每种CASE(情况),学习从两个方向解。对于简单的CASE(情况),学习从任何方向去解。

⒉学习一些COLL,当在遇到某些CASE(情况)时,会非常实用。

⒊计时完成57个OLL,尽可能的快。

⒋练习,作到零延时判断出PLL。

第四步、顶面还原(PLL)

⒈所有的图案都要能做到至少能从2各方向复原。

⒉一些简单的CASE,要能做到4个方向都能复原。

⒊因为这些CFOP中最后的一步。所以你要选择一个好的公式,方便你还原魔方后,用手去按计时器。

⒋计时完成21个PLL,尽可能的快,多上网找更多的PLL公式。

⒈有条件的话,给自己录像,比较自己和高手的差距。

⒉要多和高手交流,从他们身上会学到很多东西。

⒊不仅要学习速度,还要学习魔方教学、盲拧、最少步数完成。

⒋试着在有旁人围观的情况下玩(魔方也流行:因为平时都是在家练习,在表演给别人看的时候,心理肯定会紧张)

⒍尝试学习一些其他的手法,或许你能找到更适合你的方法和灵感。

⒎记住一个打乱公式,然后去复原魔方。这样就能比较出你在放松和有压力的情况下,你的成绩会有多大的波动。

用降阶法,大方向是把它变成一个大的三阶魔方。另外也可以使用K4法。

1,把每面四个色心还原,每面的颜色一定要和原来一致!

2,每条棱中间两块组对,也就是并棱,这个公式换的是前面中间两层的某两个:MD R F' U R' F MD'

前2步好了后,它就是个大三阶魔方了,用三阶魔方处理几乎所有步骤!最后可能会遇到两种特殊情况,特殊情况处理如下:

a.需要交换且仅交换一对对面棱块组。把要交换的棱块组放上面且前后走向放置 MR2 U2 MR2 TU2 MR2 MU2.

而M=中间(Middle),比如MR=中间两层靠右一层,其它照推。而TU表示上面的两层。

现今说怎么转动:比如R,就表示右边一层顺时针转动90度,这是对从右向左看说的。U表示上面一层顺时针转90度,这是对从上向下看的。F表示前面一层顺时针转90度,这是从前向后看说的。如果加撇(')号,就表示逆时针。如果后面加2,就表示转180度。判断顺时针逆时针,总是从上述的三种看法之一来判断!

这样,四阶魔方就可以还原了!

K4 method是由Thom Barlow所发明,在他网名叫作Kirjava,故名Kirjava-4X4X4 Method,简称K4 Method 解法流程是:底色中心→三个底边(Cross)→其他五面中心→最后一个底边→F3L→顶面角的方向及位置→边的位置与方向→特殊情况处理。

当前通常使用降阶法的魔友在接触到K4法几天后就可以达到原降阶法速度,而后有更大提升。

WCA官方排行纪录(更新至2014年1月)

2013埃因霍温春季赛

2014法兰克福魔方日

2013华南农业大学公开赛

2013澳大利亚国家赛

2012格鲁德柴兹春季赛

2012苏大周庄魔方公开赛

2013上海海事大学赛

2012北京大学最少步公开赛

2012北京大学最少步公开赛

2013浙江大学公开赛

2013广东高阶魔方赛

2013莱尼亚诺公开赛

2013澳大利亚国家赛
2013斯洛文尼亚公开赛

世界魔方协会(WCA)在2013年2月在官方网站上公布,删除八片魔板和十二片魔板比赛项目,不再对这两个项目认证,之后的八片魔板和十二片魔板纪录将不再更新,直至世界魔方协会(WCA)重新认证八片魔板和十二片魔板比赛项目,下面是八片魔板和十二片魔板比赛项目的世界纪录和中国纪录最后更新的纪录:[2]

2011北京夏季公开赛

2011帕克里奇公开赛

2012苏大周庄魔方公开赛

1970年三月,Larry Nichols发明了“Puzzle with Pieces Rotatable in Groups”,并申请了加拿大专利,是个2×2×2的魔方,但是每个方块之间是用磁铁互相吸在一起。1972年获得(英文)美国专利 3655201,比鲁比克教授的三阶魔方早两年。

厄尔诺·鲁比克是匈牙利的建筑学和雕塑学教授,为了帮助学生们认识空间立方体的组成和结构,所以他自己动手做出了第一个魔方的雏形来,其灵感是来自于多瑙河中的沙砾。

1974年,鲁比克教授发明了第一个魔方(当时称作Magic Cube),并在1975年获得匈牙利专利号HU170062,但没有申请国际专利。第一批魔方于1977年在布达佩斯的玩具店贩售。与Nichols的魔方不同,鲁比克教授的零件是像卡榫一般互相咬合在一起,不容易因为外力而分开,而且可以以任何材质制作。

1979年九月,Ideal Toys公司将魔方带至全世界,并于1980年一、二月在伦敦、巴黎和美国的国际玩具博览会亮相。

展出之后,Ideal Toys公司将魔方的名称改为Rubik's Cube,1980年五月,第一批魔方在匈牙利出口。

广为大众喜爱是在1980年代。从1980年到1982年,总共售出了将近200万只魔方。1981年,一个来自英国的小男孩,帕特里克·波塞特(Patrick Bossert)写了一本名叫《你也能够复原魔方》(ISBN 0-14-)的书,总共售出了将近150万本。据估计,1980年代中期,全世界有五分之一的人在玩魔方。

由于魔方的巨大商机,1983年教授和他的合伙人一同开发了二阶和四阶魔方。并于1986年制造了五阶魔方。

2003年,希腊的Panagiotis Verdes申请了5×5×5到11×11×11的魔方的专利(五阶魔方的结构略与鲁比克教授的魔方不同),并于2008年在V-Cube公司生产五阶、六阶和七阶的魔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魔方和sq1魔方哪个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