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是一款火了几年的新型社交游戏吗?

几个人围着一张桌子,表情凝重,痛哭流涕;一屋子人熬至深夜,不找出真凶绝不睡觉;许久不见的朋友一张口都是什么DM、本格、跳车、菠萝头。

别担心,他们都是入了剧本杀的坑。

这两年,凭借着强大的社交属性和逻辑推理体验,剧本杀在年轻人中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热潮,相关店铺在各个城市疯长。无数有创业梦的人都在跃跃欲试,想从这里分一杯羹。

行业发展像是坐上了火箭,但那些还没入场的人,可能要得先冷静一下了。

4月份,二手平台上以“倒闭了”为由转卖剧本杀相关商品的数量,较上月增长了110%

2021年前五个月里,相关企业注销数量达到了200家

一路狂飙的剧本杀,突然来了一个急刹车。

让年轻人痴迷的社交推理游戏

二十四岁的刘玉去年年底第一次接触到了这款游戏,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两个月的时间里,她线上线下就玩了超过50个剧本,从小白变成了资深玩家,搭进去了超过2000块。

这得益于剧本杀良好的游戏体验

游戏中,通过阅读剧本,她认定一个角色是个好人,对他产生了莫名的信任感,但剧本中有对这个角色不利的信息,她选择将这条信息隐藏。

结果是,另外一名玩家判断失误,把这条不利的信息揽在了自己身上。

那一刻,那个真正被隐藏的人和她有了对视,两人心照不宣,开始互相配合,游戏朝着有利于他们的方向发展,“这种感觉还挺神奇的”。

对剧本中角色的信任,可以转接到现实中玩家的身上。

他们在那一刻达成了一种默契,尽管他们是第一次见面。在那之后,他们经常一起约着玩游戏、吃饭,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剧本杀在年轻人之间,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交。

游戏中的互相配合,可以迅速破冰,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演绎推理又能展现每个人的性格特点,让每个人可以找到与自己气场相近的人;事后的复盘分析,又为社交进一步延续提供了可能。

这是年轻人扩展自己社交圈的绝佳方式,也有人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爱情。

刘玉曾因剧本杀有过一段短暂的感情,虽然时间不长,但回忆很美好;小鲁说自己见证了很多因为剧本杀走到一起的情侣,他的一名好友,就在游戏中收获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年轻人对这款游戏的喜欢,可以用痴迷来形容。

作为工作两年的白领,她甚至常常在周内组局,早早约好时间和队友,一下班就直奔目的地,3-5个小时的游戏结束后已经是凌晨时间,她并不担心因此而影响第二天的上班。

甚至有一次,几个人推至深夜,也没有找出真凶,于是他们选择存档,第二天接着推。

当最终找到那个真凶后,成就感油然而生。

在现实生活里,普通人没有什么机会审查一个惊天大案,但在剧本杀里,当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出游戏中的真凶,或是作为真凶成功逃离的时候,心里响起的声音都会是“我还挺厉害的”。

疯狂增长,创业者跑步入场

年轻人的热情,把剧本杀送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作为最早的入局者之一,小鲁切身感受到了剧本杀店的赚钱速度。

2018年底,他开了一家店,只对自己的朋友开放,渐渐也开始接收一些客人,他发现,开店很赚钱。很快,他就收购了北京的一家店,两个店铺一起运营。

但低投入高回报的模式,让无数拥有创业梦的人看到了机会

开一家线下店,成本主要集中在房租、人力和买本身上,这其中,房租占了一大半。而根据估算,前期投入30-50万,就可以开起一家店。只要经营状况好,半年时间就可以回本。

以较为昂贵的城市限定本为例,一个本子的购买成本在2000左右,以十人本均价100来计算,只要开两场,剧本就可以回本。

“年入百万”的神话,刺激着更多人跑步入场。

社交平台上,还有人在频频发帖,求教怎样才能开一家赚到钱的剧本杀店。

在小鲁刚刚开店时,北京的剧本杀店铺还不超过30家,如今,这个数字翻了100倍,达到了3300多家

放眼全国,2017年,线下门店数量才破千,两年后,就已经达到12000家。到今年,算上发行工作室,全国剧本杀相关门店数量超过3万家。行业的市场规模在两年内突破了100亿

热闹之下,盖不住的问题

看起来无限热闹,但突然出现的关店潮,给极速狂奔的剧本杀浇了一盆冷水。

对于突然出现的关店潮,小鲁并不意外,在他看来,很多人都是凭借着爱好入场,连基本的流程都没有搞懂时,就开起了店,结果连剧本在哪儿买都不知道。

野蛮生长的剧本杀,本身也还属于“三无产品”,既没有文字刊物的刊号,又没有游戏行业的游戏号,因而也没有自身的正版标识。

这对于只想快速赚钱的人来说,反而成为了“沃土”,没有营业执照的盗版店铺,通过购买盗版剧本,可以实现快速盈利。

大家开始疯狂开店,一栋普通的居民楼里,可能就有十几家剧本杀店。

这样的大背景下,原创剧本作者和正规店铺的权益得不到维护, 剧本质量无法提高。

而剧本质量,决定了50%以上的游戏体验。

当玩家拿到逻辑有漏洞、线索之间产生矛盾的剧本时,这家店自然不会成为下一次游戏的选择,于是关店,再正常不过。

店铺的疯狂扩张也让优秀的DM,即游戏主持人供不应求,而主持人是影响游戏体验的第二个核心因素。

一句“朕,将大赦天下”,不同的人念出来完全是不同的感受,对游戏氛围的塑造也将产生不同的作用。

面对游戏中的突发情况,如玩家摔倒受伤、问到彩排时没有演练到的问题等,如何恰当处理,考验的是一个人随机应变的能力。

小鲁把这总结为情商,或是服务意识。但这并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导致在招人时,非常困难。

市场上存在大量玩家对DM的吐槽:不熟悉剧本、找不到人、发错线索卡、复盘时理不清楚逻辑。行业内不缺DM,缺的是优秀的DM,“所有店都在找好的DM,无论大店还是小店”。

而回归到游戏本身,玩家是第三个影响游戏体验的因素

游戏开始前,你无法知道你匹配到的是认真搜集线索推理严丝合缝的优质玩家,还是一个随时电话全程掉线不提供任何信息还中途离场的人。

而抱着异性社交目的来的人,当你还在苦苦思考如何隐藏关键信息时,你的队友可能已经盯上了眼前的某个异性,把不该透露的信息说给对方,那些疑惑瞬间变得索然无味,100多块钱就此打了水漂。

没有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反而收获了一肚子闷气,久而久之,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组局前大家又都会找各自熟悉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减弱了剧本杀的社交属性。

野蛮生长的剧本杀,急需规范与管理,但作为从业者,小鲁的心态又很矛盾:一方面,监管意味着行业走向规范化,另一方面,监管又会使得剧本故事更多可能的情节和结局无法出现

但他并不悲观,因为自己店的一些剧本,已经约到了7-8月。

剧本杀正在由小众走向大众,在你居住的小区里,可能就隐藏着很多家店铺,当想组局开一场游戏的时候,不用再穿越大半个城市。

店铺虽然在增多,但大浪淘沙,留下来的永远都会是最优秀的那一批

跌宕起伏深入人心的剧本、以假乱真深度沉浸的环境、善于引导耐心体贴的主持人、认真细心思维严谨的队友,当剧本杀店铺互相之间的竞争是从这些方面展开时,玩家的游戏体验又会上升一个台阶。

也只有这样,剧本杀才能健康生长,而不是遍地开花后,只剩下一地鸡毛

值班编辑:屈博洋 

}

这是一个由年轻人开发出的新市场。这个正在崛起的新市场正让消费变得更加有活力。

根据艾瑞咨询2021年Q1数据,剧本杀玩家中,19~40岁年龄占比高达91.4%。

今年上半年消费者线下潮流娱乐方式偏好中,剧本杀以36.1%排行第三,仅次于看电影(38.3)和运动健身(36.4%)。

比数字更令人好奇的是,年轻人为什么会愿意花时间、金钱成本投入一场短则几小时,长则数天的游戏?

作为生意,又是什么支撑剧本杀成为一个接近200亿(预计2022年剧本杀行业市场规模将达238.9亿元)的市场?

今天我们来聊聊,剧本杀究竟是个什么生意。

对于很多还没有玩过的人,我们先来普及一个概念。

简单来说,就是多人参与,按事先不知道的剧本设定完成剧情,共同找出结果或完成任务的群体分析推理游戏。

如果你玩过杀人游戏、狼人杀,可以理解为是它们的升级版。

基本玩法是:参与者领一个专属剧本,对应各自角色、背景和故事发展线。每个人的剧本内容不同,相互不知晓,每个人的故事线拼在一起是一个完整的剧本。

剧本类型分推理本、机制本、情感本等多种,玩法大致一样。

剧本杀有线上线下两种玩法,线上可以选择剧本杀APP,线下要去实体店,实体店按目前情况可以分为三种:

一种是桌游、棋牌室。玩家在相对安静的场所读剧本找线索。

另一种是剧本杀线下馆。场地装修精致,加精美服装、道具高度配合,参与者可以更有沉浸感。

第三种是大型沉浸式剧本杀。比如一趟游轮或火车之旅,大多需要数百人参与,穿插文艺演出,需要NPC(真人道具)较多,游戏时长较长。

知道了游戏的内容、形式,我们接下来讲讲产业链。

剧本杀有一条从创作者、发行商、线上交易平台、演员、门店商家、垂直平台、消费者的清晰产业链。

最上游是剧本创作者。目前剧本创作者大多是专业、业余编剧,也有大量网文作者,当然也有一些知名IP会被授权改编成剧本,比如《甄嬛传》、《琅琊榜》。

创作者的下游是发行商、交易平台。写好的剧本要通过发行商卖出去,发行商也会和平台合作。

之后是线上交易平台。比如游戏分发交易综合平台“小黑探”,超过4000个本子在小黑探平台上售卖,去年小黑探总成交超过20万盒。

再下游就是实体门店。实体门店通过发行商或直接通过作者采购剧本,再通过线下空间和主持人帮助玩家完成游戏。

最后是消费者。一线城市每人玩一次均价80~200元,玩家人数一般6、7人,依据大概需要3~4小时。

这是剧本杀的基本形态和行业结构。

在这条产业链中,谁是最赚钱的?

首先,剧本杀是一个极度依赖剧本的游戏,玩家二次消费不会选择相同剧本,新剧本创作是支撑产业生存的前提条件。

线下剧本杀作者稿酬主要分买断和分成两种模式,买断稿酬在5千到20万元的不等。

作者与发行公司按门店采购数量分成,作者一般分到三、四成,头部作者可以与发行谈到五五分。

剧本按创作时间、难度有所区分,独家授权本售价大约5000元,销量平均在100盒左右;普通盒装本售价在300到700元不等,销量一般能够卖到1000盒左右。

算下来,单一优质剧本大概产生收益50万元,作者与发行公司分成。因此一些优质作者能够做到平均月入几十万。

但随着行业的快速生长,也让剧本创作的红利窗口快速关闭,以网文作者为代表的大量作者涌入剧本杀创作,导致当前剧本创作供过于求。

因此近年来剧本收益慢慢呈现两级分化,优质剧本逐渐成为爆款,劣质剧本因为采购率不高,收益越来越少。

目前,剧本杀创作者想要挣钱,需要生产那些客户愿意大量采购的爆款,非常考验作者的创意、大众喜好的拿捏,以及剧情的情绪调动能力。粗糙的剧本赚到钱的可能性正在逐渐变小。

剧本发行商的赚钱逻辑大概相同,只要手上掌握足够多的优质作者,有大量优质版权资源,就能赚到钱。

成熟优质的作者是剧本杀圈的稀缺资源,也是发行工作室们争抢的对象。

那些更能调动玩家情绪、更优质用户体验、更有现实教育意义的剧本,更容易促使玩家消费。

其次是开剧本杀门店的人。

早年的剧本杀是个尝鲜生意,喜欢玩桌游、密室的年轻人会因为好奇进店体验剧本杀,你的门店覆盖范围有足够多的年轻人,就会有人进店体验。

按人均150元计算,10人开本,3个小时收入1500。剧本杀线下店投入不需要太高,因为剧本可以反复使用,除去基本装修、房租水电、人员工资,收入还是非常可观。

但开剧本杀店没有什么门槛,老门店会面临更多新进玩家挑战。根据美团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8年,线下剧本杀门店数量为2400家,2019年为1.2万家,2020年为3万家,到了2021年4月,数量已突破4.5万家。

门店之间未来应对竞争,必须在装修格调、剧本稀缺度、获客方式上做更多创新,这也意味着高成本,行业内卷越来越严重。

小店铺为了降低成本会采用盗版或使用低质量剧本,低质量装修,用户体验感较差。

这里还要提到的一个特定角色就是剧本杀DM,可以理解为主持人,或狼人杀中的“上 

玩过剧本杀的人知道,DM的控场能力非常重要。怎样引导玩家参与讨论,怎样情绪推动剧情发展,同时他的语气措辞是否出戏,都直接影响玩家的游戏体验。

好的剧本杀DM即便在二、三线城市,工资也能开到3W+,即便如此,门店也很难保会把优质DM留在自己店里。而一些优质DM的流失,很可能带走门店大量客流量。

所以,剧本杀门店除了要跟同行抢优质剧本、抢客流,还要与同行争抢优质DM,这些都在加速剧本杀门店内卷。

3、为什么年轻人爱玩剧本杀?

说完了概念、产业链,我们再回到那个关键问题,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玩剧本杀?

首先,剧本杀本质上是情绪消费。玩家参与游戏过程中,大脑分泌多巴胺产生快乐情绪,玩家会为了这种愉悦感花钱体验,这有点类似看话剧或玩狼人杀。

但看话剧需要审美水平,狼人杀需要较强的逻辑和表达能力,相比之下,剧本杀只需要进入剧情,玩家即使“躺平”也能玩到最后。

有参与感、有线下社交、低门槛,还能获取快乐,这种形式确实会让消费者喜欢。

不过,情绪消费的另一面是,一旦情绪调动失败,消费者会重新计算沉默成本,所以尽管当前剧本杀很火,但网络上对剧本杀的评价褒贬不一,两级分化。

另外,剧本杀的代入感,可以满足玩家逃离现实的需求,换句话说,剧本杀可以帮助玩家进行情感宣泄。

一场沉浸式的游戏,从不同的人生经历中获得新的体验和认知,而通过对角色的“移情”,玩家在现实生活中压抑的情绪往往能够在这种场景中得到很好的释放。

1942年,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了心理剧治疗。他相信人类是天生的演员,且具有自然的行动渴望,需要将内在的情感状态表达出来,以亲身的体验来认识自我,认识世界。

比如,年轻人初入职场,对职场、自己的认知不够,于是工作中产生的很多情绪就被压抑在心里。

他认为自己能将这些情绪消化,但在一次“剧本杀”中,扮演的角色刚好是与他有类似经历的年轻人。

这种感觉既真实又不真实,但看着相似的年轻人在职场中的无助,心中积攒的情绪会借助角色外壳,完成释放和纾解,那么玩家也在毫不知情的状态下,完成了一次心理治疗。

当然,我们说的心理剧,的要求要比剧本杀高很多,但目前很多优质的心理本,已经能够起到让玩家通过扮演角色,体会角色情感思想,从而改变玩家行为习惯的教育意义。

所以,简单总结一下,剧本杀首先具有娱乐性,丰富了年轻人的线下消费选择。同时剧本杀很好玩,参与感强但上手门槛不高,还能在娱乐的过程中完成情感宣泄甚至某些心理疏导。这一切让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快速爱上这个行业。

从行业角度看,剧本杀创业门槛不高,市场的火热会吸引大量新资本和创业者入局,行业快速崛起也就不奇怪了。

另外,剧本杀从目前情况看,正在逐渐丰富更多场景。从长远来看,这个行业的可塑性很强,当然也意味着更大的发展空间。

那么的未来剧本杀会向哪里发展呢?

我想至少有以下几个方向。

所有行业都要经历从起步到完善的过程,剧本杀的快速发展,行业也将的从野蛮生长快速进入规范化、专业化。

1)大量剧本创作可以刺激文创行业发展及版权意识规范。

优质剧本供应是剧本杀行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长期话题,剧本杀行业兴盛,会刺激更多人进入文创行业,产生更多优质文创题材或故事。

当然,鼓励优质作品,淘汰劣质作品,保证行业良币驱逐劣币的本质在于行业监管。

上海文旅局今年11月17日发布了《上海市密室剧本杀内容备案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 上海成为全国首个将剧本杀纳入备案管理的城市,对于行业发展来说,是一个好的信号。

另一方面,剧本相互抄袭会随着行业发展得到改善,大量原创作品诞生,也会增进大众版权意识。

2)刺激服饰道具等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

剧本杀的口碑核心在客户体验,大众对这种产品的认知很敏感。

随着行业逐渐完善,剧本杀线下店会转为从剧本到装修风格、服装道具、声光体验等多维度的竞争。

年轻人喜欢的汉服、兽装、二次元,均可以在剧本杀这一场景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3)与旅游业的融合与发展

大型剧本杀,可以带动相关旅游业发展。比如现在全国多地已经推出游轮主题大型剧本杀,将游轮旅行和剧本杀相结合。

再比如海岛旅行剧本杀,以某个海岛景点作为剧本杀地图,玩家带着任务和剧情旅行,这类玩法现在也有很多。

剧本杀与旅游业的结合目前看来是个趋势,如果户外更能满足玩家沉浸式体验,剧本杀将不仅停留在封闭空间里。

剧本杀的入口功能还有不仅只有旅游业,理论上餐饮、教育、零售等各行业都能找到对接场景。

比如俞敏洪在直播时曾表示,知识类剧本杀或许是未来发展方向,带有娱乐场景的知识获取,似乎让人看到线下教育的未来样子。

另外,随着大众对心理健康需求的提升,剧本杀也可以向心理剧方向延伸,让剧本杀起到心理疏导的作用。

总之,剧本杀或许将成为线下消费的新介质,也是情绪消费的新入口。

但在此之前,行业监管能否快速到位,剧本分类分级制能否完善,版权意识能否提升,都是需要逐步解决的问题。

对于消费者,知道现实生活之外,还要一个非常丰富多彩的,这已经足够让人兴奋了。

剧本杀作为一种社交娱乐游戏,着眼于人们的精神需求,杜绝负面价值观的引诱和影响只是最低要求。

更需要通过提升游戏各个环节的审美品质,在更好地满足玩家精神愉悦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高人们的审美品位和思想境界,方是正确的长远发展之道。

剧本杀或许只是一个话题点,但作为企业的一把手,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打造一个好的产品,好的产品本身并不需要会说话,甚至会飞,但是它必须具有实用的、能够被广泛认可的可能。

酵母总裁班导师、著名产品人梁宁老师曾说,作为产品人,我们要注意,我们所交付的产品,到底会触达顾客情绪的哪个点,让顾客愉悦还是不爽,真正能触达顾客灵魂的产品才是好的产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ID:chuangyejiaomu),36氪经授权发布。

}

原标题:玩着游戏就把工作做了,剧本杀这么“好玩”能一直玩下去吗?

呱呱剧本杀店里一景,受访者供图

东方网记者王旭5月29日报道:主流媒体频频报道,专业数据媒体发布多个行业调查报告,资本市场关注,玩家涌入,这是剧本杀在2021上半年的待遇。深度桌游爱好者的95后天天最近也迷上了剧本杀,有一份稳定工作的她在看到喜欢的一家剧本杀店招聘DM(剧本杀主持人,引导玩家游戏)时,颇有些意动,但4月份剧本杀闭店潮的热搜让她彻底打消了念头。

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剧本杀能火多久?作为职业的DM又有什么样的前景呢?

“DM是作者和玩家的一个桥梁,DM怎么带,可以直接导致这个本表达什么”,九尾狐狼人杀剧本杀推理馆的店长梦姐的回答是非常重要,“我不会轻易让别人替我开本(指作为主持人引导玩家游戏)”。

“2012年我开始接触狼人杀,2015年就玩过剧本杀,后来就开了这家店”,她回忆那时候的剧本是从淘宝打包买来,老板自己用A4纸打印,基本都是盗版,“没什么剧情,手法也简单,我们觉得没有狼人杀好,也就不玩了”。

梦姐店里的部分剧本,受访者供图

去年剧本杀再次火爆,梦姐店里的很多熟客都去“打剧本”(玩剧本),“我就好奇为啥资深狼人杀玩家也玩这么Low的游戏,顿时一发不可收拾,我一口气打了将近50个本子”。梦姐特别提到DM的演技,“就是旁白读得也令人震惊”。

苏州侦探Q沉浸式推理馆的店长呱呱也强调DM对游戏体验的影响,“经常出现这样情况,同一个本子不同的DM带,评价天差地别”。他举例“最明显的,比如玩家在玩,你在玩手机,体验肯定不会好”。总体来看,“玩家体验50%看剧本,30%看DM,20%看玩家自己”,呱呱的感觉与艾媒传媒的调查报道基本吻合,后者的数据显示33.2%的被调查者认为“DM(主持人)专业性有待提高”。

有人月入3k,也有人月入过万

与疯狂的扩张势头一起来临的是DM 的招聘潮。从招聘平台上的信息来看,职业入门门槛相对较低,要求集中在个人形象、喜爱游戏、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上,“配音、表演”等专业技能是加分项。

呱呱店里的小剧场,演绎本需要DM和NPC表演情节

在呱呱看来,DM最重要的是“本身要喜欢”,“喜欢你才能很认真的对待,如果开本开不好,你会觉得辜负了剧本”。具体来说,不玩手机、脱稿是DM开本的基本要求,“好一点的会理解剧本,如果玩家问到剧本上没有的问题,能够用符合角色特点的语言回答,而不是告诉他剧本上就是这么写的”,这就要求DM要有很好的临场反应能力和创造力。

“剧本杀的核心还是社交,要让人玩得开心”,因此除了带本的能力之外,DM 也需要有一些服务玩家的综合素质。比如一群新玩家来到店里,彼此之间可能并不十分熟悉,“坐在那没有人说话”,DM就需要活跃气氛,带动大家进入游戏。

脾气好、情商高也是加分项,“有的人会接受不了自己的人设或者故事情节,遇到这种有争议的情况,DM要知道怎么妥善处理”。根据呱呱的观察,行业内公认比较专业的DM 年龄都比较大,阅历和游戏经验较丰富。“当然,是在我们这个行业里年龄比较大,30岁左右吧”,他补充。

BOSS直聘平台上DM薪资的情况

虽然入门门槛低,但想成为一个好的DM并不容易。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新手进入行业,培训完全依靠店铺进行,专业度参差不齐。“上限和下限差距特别大”,呱呱告诉记者,在苏州好的DM能够月入过万,差的月薪不过3-4k。而在某直聘平台,上海DM的待遇最高是10-15k*13薪。

从晋升渠道来看,许多连锁剧本杀店已经明确,拥有了相应的能力后DM可以升职为店长。呱呱和梦姐的情况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两人接触狼人杀的时间都比较长,从玩家到DM也积累了丰富的游戏经验,最后开出了自己的店铺。

四五年前,狼人杀游戏也曾如日中天,以此为灵感的明星访谈综艺热度一度超过《奇葩说》,如今看来不过昙花一现。眼下剧本杀虽如火如荼,但“闭店潮”“行业洗牌”的风险尚在,未来如何仍需思考。

在呱呱看来,闭店潮只是行业的优胜劣汰。“现在倒闭的基本都是一两年前没想好就开店的,喜欢就开店了,但开店嘛总归烦的”,除此之外,合伙人之间的冲突也会导致“三个和尚没水喝”。

呱呱店里的全息投影房间,受访者供图

据呱呱了解,目前苏州的剧本杀店在200家左右,市场还有一些空间,“上海大概在六七百家,就比较饱和了”。但他对行业的发展前景比较为乐观,“5-10年内比较稳定”,“剧本杀真正火起来也不过一两年,明星大侦探这一类的节目热度依然很高,人气会维持下去”。

更重要的是从剧本写作、发行到店家的产业链已经形成。根据相关媒体数据,2020年的线下展会数量达18场。“6月1日全国就有两场,一个在石家庄,一个在重庆”,呱呱证实了这一信息,“展会一直在办,剧本供不应求”。

今年3月,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沉浸式剧本娱乐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被认为是官方力量入场。周浩晖、蔡骏、那多、紫金陈等知名悬疑作家投身剧本杀创作也给像呱呱一样的从业者吃了一颗定心丸。呱呱觉得“他们肯定不会贸贸然进入这个行业,肯定也是看好的”。周浩晖年初推出的《2026》正是梦姐带的第一个本,“《2026》这个6人本,我开了5车,信心就来了”。

知名作家、编剧、导演周浩晖的《2026》

另一方面,从呱呱的视角来看,剧本杀比狼人杀的门槛更低,受众更广,能够容纳话剧、游戏等多种文化要素,确实有成为大众文化的潜力。“除了一般人熟知的凶杀剧本,剧本杀还有很多类型,比如让人感动和哭的情感本、喝酒本(以喝酒推动情节)、欢乐本(游戏为主)……”丰富的类型吸引了不同的人群,呱呱见过初二的小朋友,也见过四十岁左右的青年人,他们都能够找到喜欢的剧本。

像许多新兴行业一样,剧本杀的从业者年纪基本在30岁以下,呈现出年轻化趋势,呱呱的店里就有99年的DM。“相对来说,对年轻人也比较友善,刚毕业的年轻人可以来尝试一下”,呱呱认为剧本杀这种社交类的游戏可以锻炼年轻人的沟通和交流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有稳定工作的就算了”他笑着回应天天的问题。

玩着游戏就把工作做了,你觉得DM这个职业怎么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剧本杀灰明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