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杀》是一个怎样的游戏?

现代年轻人的生活压力比较大,所以在工作以外的生活里,可能会寻找各种各样的娱乐方式,能够让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而其中剧本杀就脱颖而出,受到了不少年轻人的欢迎。所谓的剧本杀,其实也类似于让玩家们置身于某个环境下扮演其中的某一个角色,并且按照故事的进展,仿佛就像拍摄一部影片一般

其实这种新颖的娱乐方式确实受到了不少年轻人的青睐,而且这一个新兴行业的发展也是十分的迅猛,很多的商家也因此获利不少。很多年轻人在玩剧本杀的时候会结识到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而且在玩剧本杀的时候也能够锻炼到个人的思维能力,只有足够聪明和思维逻辑严谨的人才能够安全地生存下来,这可以算是一种比较费脑的娱乐方式了。

剧本杀成了色情温床?靠打“擦边球”吸引顾客,年轻人陷入难回头

不过其实一个好的剧本杀的体验与不少因素有关,除了场景与氛围以外,最重要的还是剧本,毕竟所有的故事进展、人设、场景的设置等都是为了剧本而服务的,这样才能够让所有来到剧本杀场所的人仿佛身临其境,可以做到更加沉浸式地玩这个游戏。但是一个好的剧本可谓是并不多见的,因为需要编辑有着极深的写作功力,以及足够强大的创意性,因为好的剧本确实很少见。

“软色情”剧本杀成为了一个噱头,年轻人沉迷其中带来负面影响

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剧本,而且剧本的更新速度不够快的话,其实确实会流失不少的客人,优质的剧本往往并不多,而且很多玩家对于剧本的要求也比较高。这些剧本如果玩过一次的话,基本上也不太可能再玩第二次。因此很多商家为了能够吸引到更多的顾客,或许不会从剧本这方面入手,而是打一些擦边球,比如说打着提供美女全程陪玩这种噱头,吸引更多对此感兴趣的顾客愿意为之买单。

这种所谓的“软色情”确实对于一些人来说是十分有吸引力的,也为商家吸引来了不少客人,商家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利益。但是这种做法显然是并不符合规定,打着这种擦边球的剧本杀其实也算是一种对于剧本杀的出现的一种侮辱而已。毕竟在剧本杀这种娱乐方式诞生之初,其实只是为了给那些喜欢玩烧脑的游戏的人有更加不错的体验,也可以给这些人有结识朋友的机会,可以说剧本杀在刚出现的时候其实是有着不少正面积极的影响的,只是如今仿佛已经变质了。

这种“软色情”对于剧本杀这个娱乐活动来说,其实带来了不少的不良影响,让很多并不了解剧本杀的人对于这个娱乐活动有了一些偏见,甚至认为这种娱乐方式是不健康的,基本上可以说是将剧本杀原本带来的积极影响完全抹杀掉了,而这些商家也还是在想着如何才能够赚到钱。

很多人可能也会受到这些软色情的诱惑选择去玩某一个剧本杀,这对于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种不良的现象。针对出现如此乱象的剧本杀市场,相关部门也应该要制定与时俱进的一些规定,比如要更加严格的管控这些剧本杀的商家,对商家提供的剧本有着更多的要求,虽然剧本杀商家确实都是为了能够赚到更多的钱,才会选择通过各种各样的噱头来吸引到更多的玩家。但是他们也应该要意识到自己的这种软色情的方式是十分错误的,因为会给年轻人带来负面的影响。

除了相关部门需要作出一定的反应,以及商家要反省个人的行为以外,消费者本人也应该要做到不被这些软色情所诱惑,应该要明白,这种带有软色情诱惑的剧本杀活动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真的喜欢玩剧本杀这个游戏,那么应该要选择一些更加高端的剧本,而不是这种软色情类的剧本,这种剧本大部分都是没有任何难度的。

总结:剧本杀这一个游戏原本诞生的初衷或许是正面积极的,但是随着其迅速的发展,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无法得到解决的话,那么对于剧本杀出现的各种乱象,相关部门可能需要重拳出击,日后想要继续玩一些高端的剧本杀可能都成为了不可能的事情。年轻人还是可以玩剧本杀的,但是要注意选择一些比较好的剧本和场地,不要被这些低级的“软色情”剧本杀所诱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往年,独自学生放假回到老家总爱相约着一起出去聚会玩耍,玩剧来增进彼此间的本杀友谊。其中最热门的年轻娱乐方式莫过于剧本杀、密室逃脱等需4-10人合作的人悦游戏。在长沙最繁华的己文五一广场上,“××剧本杀”的盛行招牌肩并肩竖在街头,三五成群的独自年轻人挤在一个房间里为剧情争得面红耳赤。但如今好像不一样了,玩剧一家剧本杀的本杀老板说:“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一个或者两个人来玩,我们帮他们匹配其他陌生玩家,年轻组一场多人游戏局。人悦”在社交平台知乎上,己文有人提出过问题“怎么看待玩密室逃脱一个人拼团的盛行小姐姐?”不少人表示“我经常一个人玩,感觉挺好的独自”。

    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一人拼团玩剧本杀,和六七个陌生人在一间密闭的房间里各自扮演角色,沉浸其中,三四个小时流逝浑然不知。曾经,我们出去玩耍是为了和朋友相聚,但现在大家更倾向于独自娱乐,或者认识新朋友。帕特南在《独自打保龄》中提出,20世纪末期的美国倾向于单人进行活动,公共事务参与意愿越来越低。中国的年轻人似乎也进入那种状态,更愿意单人娱乐。

    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说,个人的人际关系网络可以分为强关系弱关系两种,强关系的人之间有极强的感情维系,例如多年的同窗好友、血浓于水的亲人等;而弱关系的人际交往比较松散,没有极强的感情,例如在一场游戏、比赛中认识的陌生人。

年轻一代对强关系似乎不再依赖,以更开放的心态建立弱连接。因此不再像过去,人们有极大需求通过娱乐、饭局等方式来维系好友关系。这种需求的降低是父辈有些难以理解的,中国自古是乡土社会、熟人社会。学者边燕杰曾认为,相比美国,中国是一个强关系社会,人们需要靠关系来完成很多事情。但年轻的大学生们逐渐走出自己的城市,通过互联网连接到更多城市的人,他们意识到老家童年以外的朋友同样能给自己带来很多情感、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不再依赖从前的朋友。也意识到新认识的朋友能够很快成为挚友,甚至为自己带来更多的信息交流。

年轻人更加看重自身体验感,也是其中重要的原因。组织朋友们进行娱乐,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成本,其中包括协商时间、地点、游戏风格甚至叫哪些人一起玩耍。城市的节奏在加快,原本放假的时间寥寥无几,年轻的学生们更希望在这不长的假期中酣畅淋漓。随着悦己文化的盛行,人们对娱乐活动的看重,越来越重视自身体验感,其中“及时满足感”是体验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我的一位朋友说:“下午听说有家剧本杀的剧本非常开脑洞,就心痒痒地想当天晚上来玩一把,体验一下剧本里刺激、恐怖的场景。不想委屈自己迁就别人的时间、别人的喜好。”一个人拼团方便、能最快地满足人们对于娱乐的需求,因此这种拼团方式逐渐流行。

年轻人新游戏方式背后实则是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变化,悦己文化浸透到社会肌体的毛细血管。面对这种变化,长辈可能不太理解,习惯将“孤独”“不合群”的标签贴在他们身上,但总体来说,社会还是越来越宽容。在知乎那个问题下,更多出现了“大家开心是最重要的”“这种人精神世界很丰富”之类理解与赞赏的话。五一广场街头,学生模样的年轻人走入了一家剧本杀房间,似乎房间里的玩家都是第一次见面,但他们笑得很灿烂。(黄雨瑞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学生)

  •   每年会有不少家庭选择高中转回天津上学,因为天津地区的高考分数线相对其他地区来说是比较低的。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天津转学的注意事项附天津私立国际高中招生简章),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1

  •   随着大学生活的日益丰富,当代校园群体在各式各样的社交活动中结识着新的朋友,共同探索着大学生活的真谛,社交成了每个大学生的生活必备品。然而,不少大学生感到,很多社交场合已成“为了社交而社交”。  “

  •   昨日,华南理工大学举行2019年本科招生新闻发布会。2019年,华南理工大学全国计划总数6700人,其中广东招生计划约3200人,较去年增加240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2019年开始本科招生

  •   “人生的最大价值,莫过于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贡献给祖国与人类。为此我将努力到生命最后一刻。”10月4日,我国控制科学与系统科学领域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先行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张

  •   海淀是北京教育强区,没有海淀学籍的孩子,能参加海淀的小升初吗?可以!那需要孩子满足怎样的条件呢?我们汇总梳理了3种情况,2022小升初家长可参考。  有海淀学籍的,就直接能在海淀小升初了吗?答案是

  •   5月10日至12日,由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主办,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国际商务英语研究委员会和《外语界》、《中国外语》、《外语教学》期刊等联合协办的“2019年商务英语语言学国际研讨会”在柳林校区举

  •   4月14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现代国家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开幕式由南京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明生主持。  据悉,本次研讨会由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党研究中心)、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

  •   日前,浙江大学2019自主招生初审结果出炉,共计1534人通过初审。  根据此前浙大公布的自主招生简章,今年计划通过自主招生招收不超过197名学生。从浙大公布的入围名单看,绝大部分学生都获得了数理

}

最近,一些年轻人惊奇地发现,自己的退休爸妈竟然玩起了剧本杀。

作为一种角色扮演类游戏,剧本杀以其沉浸式体验及全程互动表演的特性在青年群体中风靡已久。

而在子女带玩、公司团建和家庭聚会的契机下,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也开始主动接触并体验剧本杀。

对两代人而言,“潮玩上移”在满足基本的社交娱乐需求之外,还蕴含着更广阔和深远的意义。

比如代际沟通、自我实现,上一代向下一代的逆学习,以及老人向世界喊话“我,依旧年轻!”

44岁阿姨玩剧本杀“上头”  一年“打”六七十个本

暗黑色的房间内,玩家们围坐成一圈,六七盏道具蜡烛的橙黄色烛光微微摆动,气氛有些许诡异,NPC(non-player character,非玩家角色)的声音时而高昂激动,时而低沉沙哑,玩家们的情绪也随之被牵动。

这里是美国洛杉矶,44岁的苏阿姨正和几位华人朋友一起玩剧本杀。

游戏过程中,大家时不时地就在笔记上快速地记下几笔,而苏阿姨始终保持专注,几乎不动笔。

“我记性还挺好的。”原来,苏阿姨是个剧本杀“老手”。

她的本子上只密密麻麻地记着玩过的剧本,从情感本《就像水在水中消失》、恐怖推理本《病娇男孩的精分日记》、还有欢乐本和阵营本……细数下来,从去年9月初次接触剧本杀到现在,她已经玩过六七十个剧本。

而关于玩家的专业度,最有发言权的还属苏阿姨的女儿小林,因为当初,就是她把妈妈“拉入坑”的。

如今,妈妈玩的剧本比自己玩过的还要多,对此小林说,妈妈已经相当专业,选本前先参考无剧透版红黑榜是常规操作,就连扯谎能力也突飞猛进。

“偷道具的时候我妈就会说‘我和你是一个阵营的’,但其实她跟别人才是一个阵营的。”

每周周末,从晚上六七点一直玩到第二天凌晨一两点,几乎都是苏阿姨固定的剧本杀时间。

通常,剧本杀要凑够六七个玩家才能“发车”,在女儿和丈夫抽不出时间的情况下,苏阿姨还会选择和陌生华人玩家“拼野车”,那些爆火的剧本拼车时还需要“摇号”。

“剧本杀可以让我感受到不一样的东西,沉浸在游戏中,时间过得很快。”

问起剧本杀为何如此有吸引力,苏阿姨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在她看来,玩剧本杀和看书、看电影差不多,不同的是,看一本书需要更长的时间,剧本杀则是以一种游戏的方式让玩家代入角色,短时间内体验另一种人生,这便是苏阿姨为之着迷的地方。

银发族也暗藏剧本杀“大咖”

视线转回,和苏阿姨一样,国内不少中老年人也开始接触和体验剧本杀了。

上海聚本社是一家专门做剧本杀业务的公司,小铭是一名DM(Dungeon Master,游戏主持人)。他已有三年的“带本”经验,在他接触的中老年玩家中,既有跟随公司团建来玩的、也有和老朋友们结伴而来的。

小铭记得,这群平均年龄在五六十岁的中老年团基本都是上海本地人,阿姨们穿着打扮时髦,叔叔们还会戴礼帽。

这群老顽童们在第一次玩剧本杀时表现也可圈可点,他们比年轻人更虚心,更认真地听DM解说,读故事和代入角色都不成问题。

在扯谎方面,“毕竟年龄在那儿,姜还是老的辣。”小铭说,他们都“贼会骗”,整个游戏过程会十分流畅,听说会有工作人员给她们拍照,阿姨们眉笑眼开,兴致更高了。

今年春节,娱乐场所因疫情歇业,在一家人正愁无处消遣时,吉女士提议:要不试试剧本杀。

“咱们呀,就是相互忽悠……”听过简单的游戏描述,吉女士的妈妈、大姨和二姨都展露出万分的兴致,她们之中,吉妈妈最年轻,55岁。

游戏是在线上app进行的,由于大家凑在一起说话会有声音干扰,最后,每个人索性各自“躲”到一个房间里作战。

这场年龄跨度超20岁的剧本杀给吉女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惊讶地发现,一个人的真实身份竟能从游戏中窥见一二。

“我妈是经商的,她总是先观察别人怎么说,轮到她发言时,你能感觉得到她在暗戳戳地使劲动脑子,比如她会先把别人刚刚说的盘一遍,再说她自己的。我二姨是纪检委的,不管分给她什么角色,平时怎么审别人,游戏中就怎么审其他玩家。”

他们其实想拉近和孩子的距离

在小铭看来,除了乐于接纳新事物外,这群中老年玩家愿意主动接触剧本杀还有另一层目的——和孩子拉近距离。

子女们的回答总是令父母感到费解,“他们想了解一下孩子平时到底在玩什么,想和孩子们有话说。”

小铭有点遗憾地说,很多中老年人想要主动打破隔阂,和年轻人“拼车”,但有些年轻客人可能只是抱着“拼”到帅哥美女的心态来玩的,他们并不想“拼”到大爷大妈。

对此,聚本社的CEO吴嘉宸也深表认同,中老年人的确正主动向年轻人靠近。

从公司业务数据上来看,有不少四十多岁的家长已经接受了剧本杀,也愿意在家点剧本杀外卖,给孩子专门“开本”,带孩子玩,但年轻人带家长玩的情况却并不多见。

“老年人也有情感缺失,年轻人其实也不是没有时间,只是不知道该陪父母干点啥。”

剧本杀“骨灰级”玩家吉女士也深有体会,她认为,剧本杀可以是孩子和父母沟通的桥梁,至少,在玩游戏的这短短几个小时,两代人之间是“有话可说”的。

个人生活习惯和痕迹带入到角色当中常常引起反差与喜感,这也让吉女士感到无比有趣,长辈们总是忘记要代入角色完成任务,也经常“触犯”规则犯一些低级错误让人哭笑不得,但看得出来,她们十分享受和子女玩游戏的这个过程。

“我们平时陪老人说话的时间太少了,完全想象不到,她们玩游戏的样子真的很可爱。”吉女士说。

剧本杀走进老年大学和养老机构

创业之前,聚本社CEO吴嘉宸也曾在养老机构工作过,他发现,在CCRC(持续性照料养老社区,指的是为退休后老年人提供持续性照料服务项目的养老服务中心)模式下,大部分老人休闲娱乐项目仍以下棋、喝茶、健身、看书为主,剧本杀并未占有一席之地。

究其原因,吴嘉宸觉得,目前,贴近中老年人心理和实际生活的优秀剧本寥寥可数,而且很多剧本会存在血腥暴力元素,加上游戏时间过长,游戏机制复杂,剧本杀“友好”地走进中老年人的娱乐生活道阻且长。

不过,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在一些老年大学和养老机构中,经过适老化改进,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已然对这个潮流游戏燃起了兴趣,让老年人拥抱剧本杀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困难。

五六年前,当河北石家庄刚有第一家剧本杀时,吉女士就接触到了这项游戏,但她不会想到,几年后,一群八九十岁的爷爷奶奶在她的“安利”下也能玩起剧本杀。

现在,吉女士从事着养老地产行业并经营有一家养老机构。经历过那次家庭剧本杀,吉女士直言,她起初只想在养老院做个实验,看看其他老年人玩剧本杀有什么反应。

于是,一场年龄跨度从68岁到90岁的剧本杀游戏竟真的被组织起来了。

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吉女士对剧本进行了简化,关键词句也标黑加粗过。

游戏期间,吉女士不断引导老人们代入角色,教他们怎样使用线索,反复提醒他们游戏规则,不知不觉,两小时的游戏接近尾声,经过抽丝剥茧,老人们顺利抓住了“凶手”。

“很多线索不能说,老太太心理负担很大,她说,好像真是我干的一样,要一直东躲西藏的。”吉女士回忆,最后,除了游戏中当“凶手”的老太太有点“闹小情绪”,大家都特开心。

中老年教育服务机构心智青公司专注开发中老年人课程及娱乐文化项目,剧本杀已经进入了他们老年大学的表演实验课堂。

“老年人兴趣转移很快,舞蹈、声乐课等传统娱乐始终无法满足他们更进一步的需求”,心智青负责人赵先生说,“现在儿童剧本杀做得风生水起,为什么不能做点中老年剧本杀呢?”

今年年初,赵先生特意去剧本杀店体验了一番,他最大的感慨是剧本杀发展得太快了,“我倒希望规则和机制能‘倒退’一点,简单一点。”

心智青的学员95%以上都是女性,年龄在50岁至70岁左右,在玩剧本杀的所有环节当中,阿姨们对变装表演和拍照格外感兴趣。

赵先生说,阿姨们常常按剧本编排情景剧,每当排练表演出错,或是有人说错台词,全场会爆发哄堂大笑,“就是爱看熟悉的人出洋相,她们特别享受这个过程。”

为开发适合中老年人玩的剧本杀,赵先生已与剧本杀创作团队探讨过,他希望将老年人喜爱的话剧、舞台剧等元素融合进来,在加盟校组建剧本杀社团,打造心智青有特色的文化产业。

上海哥扬集团旗下的小亲生活项目专注服务中老年新康养群体,最近,剧本杀作为线下娱乐活动之一也被引入到新康养客群的服务当中。在小亲生活搭建的线下生活体验中心,平均一周有八场剧本杀活动,很多阿姨特意挑选可以变装的剧本前来拍照打卡。

与传统剧本杀不同的是,这里的每场剧本杀都配有三到四个资深DM,以帮助中老年人更好地理解剧情。为优化游戏体验,DM必须加快节奏,把五六个小时的游戏时长压缩到两三小时。

在小亲生活负责人佳琦眼里,中老年人也渴望新奇的东西和能够打开心扉的场景,“像代际沟通主题本《家长课》大家玩得就特别投入,看得出来,叔叔阿姨们在游戏中投入了很多真情实感,他们真的会去交流和反思平时和子女沟通的问题。”

据佳琦观察,生活中,老人和子女的很多矛盾其实根源于老年人对很多事情并不了解,比如买保健品和电信诈骗,不管子女怎么劝说,老人下次还是会上当受骗,但通过剧本的演绎,以第三方的视角让老年人体验一番,他们自然就明白了,其实,老年人更需要基础科学知识的引导。

“不是所有人到了年纪都要跳广场舞的。”如佳琦所说,老年人的需求也是多元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佳琦看来,投身老年行业不仅仅是局限于现在的客群,更是在为未来老年行业做规划。

“十年二十年之后,新康养群体就是今天的八零后、九零后,我们也要为自己以后的老年娱乐生活做规划,难道我们老了以后也只能去跳广场舞吗?”

对话丨“我们更希望老年人和年轻人玩到一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银发经济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开始不仅仅满足于政府养老兜底保障,文娱享受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也日渐强烈。

显而易见,剧本杀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游戏。北京青年报记者对话了专注于中老年创新商业研究的AgeClub内容负责人刘一诺。

北青:在你看来,中老年人主动接触剧本杀的原因是什么?

刘一诺:从形式上来看,与下棋、舞剑等传统娱乐方式不同,其实,中老年人对剧本杀与抖音的接受过程相似,在他们的认知里,这些都是年轻人玩的新潮的东西,而主动接触并掌握这些内容也意味着自己没有被时代淘汰,也没有与社会脱节,“这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常大,因为他们要证明自己不老。”

剧本杀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社交货币”,和年轻人打卡网红景点如出一辙,中老年人拍照发朋友圈向老伙伴们展示自己也会玩剧本杀,就是在说“你看我多潮啊”。

除了向同龄人释放这样一种信息,剧本杀也可以成为代际间沟通的良好介质,最理想的状态便是中老年人想主动破圈与年轻人玩到一起,年轻人也愿意带父辈们了解剧本杀是什么。

北青:剧本杀将如何进行适老化改进?

刘一诺:严格意义上说,中老年人玩剧本杀并不需要一个固定不变的场所。

目前,我国推行的养老模式主要为“9073”,即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由此来看,社区嵌入式活动空间将是老年人未来的主要活动场所。

此外,包括商业场景中的超市和大型商场,很多地方也都在规划老年活动中心,而剧本杀外卖业务未来也可以覆盖到这些场景。

在剧本题材上,关键要为中老年人提供代际互动的体验。那些可实现角色扮演、角色倒置,让子女与父母进行角色转换从而体验对方生活的剧本将会非常有意义。

北青:未来,中老年剧本杀会有怎样的发展路径?

刘一诺:老年剧本杀应该尽量遵循无障碍设计的理念——老年人在生理和社交需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最渴望的仍然是受到尊重,他们迫切地需要“看起来和其他人一样”。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不需要专门设计出一款区别年轻人玩的老年版剧本杀,我们需要改进的,或许只是剧本杀的通用性设计,比如字体、字号和无障碍阅读等。

老年人可以抱团,但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他们和年轻人玩到一起的状态。

参考文献:表演的身体与重构的形象:“剧本杀”的个体叙事研究 谭昭 关屹

(图为受访者供图,部分来源网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剧本杀游戏流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