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衷于小说的人能够学到些什么?

我觉得许多科普人士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愿望,希望人人都对科学感兴趣,都理解科学,科学成为所谓主流文化。

民众往往热衷八卦而对科学冷漠, 八卦杂志卖得比科普杂志火多了,对此,科普人士们常常痛心疾首。

我认为他们的目标定错了。

在我看来,没有哪个国家科学真是主流文化。

民众对八卦比科学更感兴趣是正常的,反过来倒是很奇怪,甚至是有点变态。

也就是说,对大多数人来说,科学就是一种工具价值,是生命中比较外在的,不太重要的一部分。

事实上,对大多数人来说,文学的素养比科学素养更与他们的幸福有关。

《小说月报》肯定比《十万个为什么》更有阅读的必要。

诗歌普及比科学普及更有意义。

真正科学欣赏科学之美的人,永远都是少数,是需要艰苦努力学习之后才能获得的一种能力。

因此,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们本来就不需要对科学有怎样的理解,要求民众都能理解科学,对科学感兴趣,我觉得是违背人性的事。

违背人性的事,勉强去做不会有好的结果吧?

我的观点是:科学不需要成为主流,但是要有起码的尊重。

国人的问题是:一方面不尊重科学文化的特点,不按科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去搞科学,中组部都来插手科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喜欢把科学作为洗脑和精神控制的手段,制定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科普法,官方还时不时要打压一下非科学世界观,容不得一点点与科学世界观不一样的宗教、迷信、民俗存在。

结果是:科学发展得也不好,人们的思想言论自由也受到了无情的践踏。科学主义有害科学发展,阻碍社会发展。

反观美国等西方国家,在科学的事业上,按照科学发展的规律搞,而普通人随便信什么占星术等等,丝毫不影响他们的科学发展。

向前偶像YC同学道歉:把你旖旎暧昧的话题变成超级无聊而且引发口水战的论题了,哈哈哈!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蔣勁松科学网博客。

}

中国文学史上有这么一个人,翻开他作品的那一刻,便使我们这一生对人性的困惑,都有了答案。

鲁迅有多强,来听听这些“诺奖级”的同行是怎么说的:

莫言说:“倘若我能写出《阿Q正传》,我宁愿我所有的作品都不要了”。

大江健三郎说:“在我有生之年,我希望向鲁迅先生靠近,哪怕只能靠近一点点”。

罗曼罗兰说:“读到他作品的那一刻,我忍不住潸然泪下。”此后一生,罗曼罗兰致力于鲁迅作品在法国的推广。

即便是世界范围内,也很少有作家,能像鲁迅一样,获得同行如此一致的高度评价。

而在自己的祖国,没读过他作品的人,在质疑他的光环,读过他的作品的人,则叹息人们对他的轻视。

上学的时候,我也很反感鲁迅。直到——

工作几年后,回到出生的小镇,看到儿时的玩伴,有的初中毕业就被家里安排嫁了人,有的外出钻了矿,有的重复父辈的人生做了砖瓦工。再打招呼时,竟发现彼此都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

这时候再想起鲁迅和闰土,想起闰土恭敬地对鲁迅叫出那一声“老爷”,想起鲁迅看到闰土的孩子,甚至看到了闰土孩子的未来。

那一刻,才惊觉这个曾被自己嗤之以鼻的男人,早已在100年前,就把我们读懂、看透。

正如郁达夫对鲁迅的评价:“当我们见到局部时,他见到的却是全面。当我们热衷去掌握现实时,他已把握了古今与未来。

庆幸不少人在社会上滚打几年后,重新拿起了他的作品,发现了他的深邃、超前:

每个成年人,都应该再读一次鲁迅。即便过去了100年,鲁迅的一字一句,仍在上演。那些至今纠缠我们的问题,鲁迅也早已在他的作品里给出了回答。

也爱他热诚、温厚的慈悲

都知道鲁迅的毒舌,多是抨击封建礼教。

可是,100年后的今天,他的毒舌,依旧不过时。

讲愤怒:“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华盖集·杂感》
讲对错:“从来如此,便对么?”——《狂人日记》
讲育儿:“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们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随感录廿五》

那些你曾涌在心头,却无法说明的复杂情绪,他只用寥寥数语,便一语中的,直击要害,让你忍不住投去敬畏的目光。

而他让我们敬畏的,还不只是犀利、冷峻的笔锋,还有作为父亲的温厚、慈悲。

精心给儿子起名“海婴”,寓意上海的孩子。但又怕儿子不喜欢,转身告诉妻子和友人:“如果孩子长大,不喜欢这个名字,可以改”。

有同行吐槽鲁迅太宠溺儿子,鲁迅也毫不客气地回怼:“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病逝时,海婴只有7岁,他给儿子留了一封遗言,信里有这样一句话:

“鲁迅的儿子”这个名号太响亮,也太沉重,逼不得已让你背上,但别怕,你不仅是我的儿子,更是周海婴。

尽管自己是蜚声海外的文坛泰斗,但对自己的儿子,他唯一的希望,却是希望他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这份父爱的温厚不能不令人动容。

在所有用中文写作的小说家里他的文笔,依旧是顶好的

很多人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就短篇小说的领域来说,鲁迅要比他同时代的其他作家,高出好几个段位。

拿我们很熟悉的《故乡》举例:阔别多年后,鲁迅重回故乡,见到了儿时的亲昵玩伴——闰土。

对于两人这次重逢的第一次见面,鲁迅是这么写的: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啊!闰土哥,——你来了?”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兴奋、挡着、回旋、吐不出、站住了、欢喜和凄凉、动着、终于、分明”,仅这几十个字所蕴含的情感张力,就足以让人内心翻江倒海,久不能平息。

再来看《孔乙己》,鲁迅上来先讲鲁镇酒店的格局:穿短衣的,是做工的人,买一碗酒靠柜外站着;穿长衫的,大抵阔绰点,要酒要菜,可以进店里坐喝。而孔乙己呢,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仅一句话,便让孔乙己格格不入的社会身份突显了出来。

等到孔乙己的腿被打断后,鲁迅描写孔乙己进入酒馆的方式,更是一绝。

“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门槛上。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然后高潮来了,“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读到“见他满手是泥”,你还一脸狐疑,等到后半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你可是瞬间头皮发麻,不得不佩服鲁迅的高明了。

作家余华则分享过这样一件事,自己上学时因为厌恶学校里对于鲁迅的刻板教学,一直不怎么读他的作品,但几十岁后,当他重新以一个作家的身份认真阅读时,他惊呆了:

当天晚上,我开始在灯下阅读这些我最熟悉,也最陌生的作品。读的第一篇小说就是《狂人日记》——我已经完全忘记了里面的内容。

小说开篇写到那个狂人感觉整个世界失常时,用了这样一句话:‘要不,赵家的狗为何看了我一眼。’

我吓了一跳,心想,这个鲁迅有点厉害,他只用一句话就让一个人物精神失常了。此后的一个多月里,余华沉浸在鲁迅的作品,如痴如醉。

后来在一篇文章里,对于鲁迅的语言,余华这样写道:“他的叙述在抵达现实时是如此的迅猛,就像子弹穿越了身体,而不是留在了身体里。”

用一位读者的话来说:给别人的作品打五星是一种褒奖和肯定,给鲁迅先生的作品打五星,是因为满分只有五星。

每个中国家庭的书架上都应该有一套《鲁迅文集》

想要读懂鲁迅的作品,不能不了解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13岁,祖父入狱,15岁,父亲病逝,连上学的学费都交不起。家道衰落他看尽亲邻颜色,独自异国求学,却屡遭侵凌污蔑,孤独而凄冷的青年时期,写信成为他唯一的寄托。

这其中的故事,心路历程都散见在他的散文和书信里。

鲁迅博物馆出的这套书,非常贴心的按照时间顺序排序,让我们能够清晰得了解鲁迅辉煌而坎坷的一生。

其中,381封私人书信里,每一篇都真实记录了鲁迅的生活细节,成为了解鲁迅生平不可错过的重要文献。

而所有那些你知道的杂文,小说,也全部单独收录成册,让你一次性看得过瘾!

在所有现当代作家里,没有比鲁迅更懂人性的。每个中国家庭的书架上,都应该为鲁迅留出一个位置。

作为能够读一辈子的书,鲁迅的文字,不只是了解中国社会的窗口,更是帮助自己了解当下,读懂人性的百科全书。读懂鲁迅,人生更敞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能写小说的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