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平台玩Dota开局卡着一幅画?

最近学习到一个写作方法,颠覆了我对写作的一些认知,直到我尝试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个写作方法简直就是神器。

这个方法就是八步半写作法,是由一位从事写作教学20年的作家发明的。

很多人一开始写作,就会陷入无尽的恐慌,甚至觉得写作就是一件苦差事。

有的人习惯在写作之前列写作提纲,我之前也是这样。就像写一本书的目录一般,先搭建写作内容的骨架,然后再去填充这些内容。但是有时候,这么写着写着,很容易让自己受到框架束缚,我们很有可能错过一些我们在写作时产生的各种灵感。于是文章看起来结构分明,却不乏呆板之气,看似说得头头是道,却只不过是在吃别人的口水。

还有的人,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上来就写。可是,由于准备不充分,写作的过程仿佛是比生孩子还难——半天挤不出几句话来,即便是挤出来的也很可能还是废话。

八步半方法的作者认为:很多人之所以不能够写出好的文字,不是因为其写作功底或者写作能力有问题,而可能是自己的思维和写作方式上出了问题。

首先,我们把写作这个事情看得太重。

作者认为,我们时常太把写作这个事情当回事了,于是就会发生写不出来或者写不好的情况。这一点,就像你在走路时,让你不断默念着自己该出左脚还是右脚一般,也许你连路都不知道怎么走了,甚至还会跌一个大跟头。

其次,我们并不了解真正的写作过程,我时常将写作看作是一个动作而不是一个过程——以为在那里拿着笔或者敲着键盘就是写作的全部!

写作其实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我们务必要将之拆解,对之分工。工厂生产一辆汽车,也需要专业化分工,流水化生产。如果你只将写作看成是在那里不断的写的过程,就如同在同一个时空内,要完成所有的综合性过程,你上来就去生产一辆汽车,而且是一边制造零部件,一边又要组装零部件,这个难度对正常人而言,是否太大?

写作其实是可以被拆分为一个个可以执行的单元,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在不同的时段,执行每一个单元的任务。

八步半写作法的作者将写作分为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对应的写作步骤。

首先,你需要确定你写作的主题是什么,而且这个主题要非常具体,具体到你无法再将之再进行分割的地步。

例如,你定了一个主题,像阐述你关于现实与梦想的一些想法,但这个主题就太过于抽象,你需要再具体一点,例如,你可以用一幅已经褪色的手工画作为思考的引发点,小时候你画了未来的自己,现在却成为了自己最不愿意或者最不希望的样子。以此引发一些问题的思考。如果你是公开写作的话,你还需要明确你的读者是谁,定义你的目标读者的各种特征,了解他们的一些需求。

你要达到一个效果——你写的文章,就好像是给某一个特定的人写的,而不是给一大堆模拟两可的人写的。例如,你还是在阐述梦想与现实的一些思考,你是要将这些展示给那些与你有同样困惑的人看的,那他们还会有哪些想法呢?也许他们也同样讨厌着现状,不禁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甚至会惦记起儿时的梦想;也许他们想到了梦想,却又失掉了追逐梦想的勇气;也许他们儿时想要长大,但是到了长大,他们却又想要回到儿时;也许他们只是在不停的勾勒未来,却并不曾把握一刻的现在……这些都是我们应该仔细思考的方向。

你可以围绕计划里的既定主题做一些资料方面的收集工作。

这个收集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你可以做访问,可以去上网查资料,也可以进行主题式的阅读。

但是,这一切都要围绕这个主题来进行。

例如,你写自己的桔梗画来阐述梦想和现实,你可以去翻看以前的照片,甚至找到当事人,譬如你的父母,问问当时你做出来这幅画作的一些细节,你也可以在脑海里进行回顾检索,回忆当时的诸多细节;你还可以问 一下与你有同样困惑的朋友,或者搜索知乎看看有没有类似的问题。

将这些资料汇集在一起,写下来,它们就是你此次写作工程的宝贵素材。

当你拥有一堆关于这个主题的素材后,你的大脑里会对这个主题有了很多个临散的基本印象。

记住这些印象,接下来,我们就要用思维导图工具来对这些印象进行绘图式的创作。

此时,你务必要让自己极度放松,就像画家开始作画前所做的一些仪式一般:先一下坐或者品一壶茶,甚至点上一根香烟。用你能够想到的办法,让自己放松下来,让自己达到一种思维神游的状态。

人的大脑有发散和集中两种模式。当你放松时,发散模式就开始启动。它可以帮助你构建出很多意想不到的联系,从而产生诸多创意的想法。

那么开始吧,在思维导图的中心写下你的主题,然后依次发散,随便想,随便去写,写出各个要点,最后,构建起一些联系即可。

万事开头难,如果有一个开头,让你接着写下去,我估计你会很快写完。

当你画完了思维导图,就需要尝试着写下几句来,让你沉浸在你的主题里,甚至你回到了某个时空,或者你已经成为了内容本身:你成了画中人,你成画中景。用这个代入的角色随便写上几句。

以上都是写作的准备阶段,接下来是正式写作的阶段:

写作的过程,绝不是分析或者编辑的过程,而是发散的过程。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一点,常常会去边写边改。

当我们写作时,我们需要调用大脑的发散模式而不是集中模式,我们要确保我们的思维是活跃而发散的。

当我们写的时候,我们需要任由大脑驰骋,不需要顾及写的是什么,写得是否通畅,逻辑是否严谨或者故事是否合理。这个阶段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写写写!

如若一边写,一边改,可能会造成两个问题。

首先,发散模式会不停的受到干扰。因为一旦涉及到修改,就会将发散模式切换到集中模式,这样接下来写下去的任务就会变得更加艰难。

其次,如果不断的修改,可能会产生一种嫌弃自己作品的潜意识。因为我们居然发现自己的作品有这么多的问题存在,很容易得出自己太不擅长于写作的结论,这种不断的否定过程,势必会极大的伤害我们的写作热情。

其实但凡是写作,初稿都是不堪入目的!关于这一点,很多大作家都感同身受。初稿,只是初稿,何必去过分纠结呢?毕竟到了后面,我们还是可以去不断修改和完善的。

真正的画家,画一幅画,刚开始只是画个草图,勾勒些轮廓,看上去可能会非常粗糙。但是在接下来的不同阶段,画家不断的对这个画作进行修改和完善,一幅质量上乘的作品就这样被打造出来。

3分写7分改,这才是写作的常态。

如果你有这种边写边改的习惯,你可以通过一些辅助手段来改掉这个毛病。

例如,用电脑写作的话,就在屏幕上搭上一条干毛巾,你写一点,就让毛巾滑下一点,遮挡住之前写的句子。这样你就没有办法看到之前写的是什么,有效避免了修改它的冲动。

或者,你也可以利用一些软件来做到这一点。例如Scrivener,Typora等这些软件,都可以设置“专注模式”,它们会自动隐藏掉你之前所写的内容。

另外,你还可以去一个网站平台,叫作write or die,如果你几分钟内没有写,那么你的内容将全部被毁掉,这样的紧迫模式,可能有些人不适应,但是效果却非常明显。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你隔一段时间再来看你之前写的谋篇文章时,你会很容易发现之前在写作时不容易发现的问题。

这是因为,当隔一段时间后,你的思维状态和模式,已经不是之前写作时的那种状态或者模式。你就像是在审读别人的作品一般,可以很客观的去发现这个作品的优点和缺点。

因而,当初稿完成后,千万不要马上去修改作品。你需要马上关掉屏幕或者合上手稿纸,让自己去做别的事情,将初稿尘封一段时间。最好是能够隔上一周左右的时间。间隔的时间越长,越有价值。

对一篇文章的进行修改,其实是分为两个层面的,一个是针对于内容的修改,一个是针对于形式的修改。

内容的修改,是基于逻辑和思维层面的,是针对内容传递的有效程度来做审视的。

内容方面,常需要修改的方面:

*你的文章是否达到你之前设想的目标?

*你的文章是否包含了所有的关键点?

*某些内容是否有逻辑错误?

*哪些地方应该更详细一些,哪些地方应该要简短一些?

这一阶段,是文章要进行输出之前的最后一个阶段。你需要关注的重点是文章的一些形式上的问题。

*词语或者短语是否贴切?

*文章排版是否美观大方?

讲完了八步,那还有半步在哪里?

我们需要在平时吸收一些营养来用于自己的作品之上。例如,我们可以通过阅读,来获取某些洞见——对事物的某些看法,对事物的一些感知等;我们也可以通过阅读获取某些写作技法,例如如何对文章进行架构,如何选用一些更加贴切的词语来表达你的意思,或者文章的一些文学修辞或是韵律等。

学习完八步半写作法,我也顺带用Scapple做了一个思维导图计划,规划了我的写作计划。

希望本文对你有所帮助,我是黄七公,一个80后终身学习者。

好些人要我推荐写作相关的书,由于我主要是从事非虚构类的写作,所以我并没有资格来推荐虚构类的书籍。

针对于非虚构类的习作,我觉得写作更可能是思维层面上的事情,任何技法只是形式而已,就像所有事物都无非是三层:形式,内容,和结构。形式(写作的语言风格,用词用句等)和内容(写作的话题,知识点等)源自于积累,而结构源自于刻意的训练。所以我只推荐一本,那就是《金字塔原理》,一本曾经彻底改变我思维逻辑的书,它是一本写作逻辑与思维逻辑的读物。如果你买了,我希望你能真正的用来思考和写作!

——————2019年6月25日更新————————

大家关注如何写作这个话题,无非有两层意思

第一,让自己能够写起来,写出来,写得好

第二,学习如何写得更好,学习如何写文章

八步半写作法,满足了我们第一项的需求,让我们能够按照一个框架体系写起来,这是一切成功的开始——先动起来。

针对于第二点,我在这里更新一下,给一个学习如何写作的底层逻辑(而不是学习如何写作的方法)

方法之无限,而我生之有限,在探寻方法的时候,我们不免会迷失,继而很有可能沦为方法流,成了“如何写作发烧友”。

那些个推荐一大堆书单,给一些东拼西凑的经验的文章,个人觉得他们不是在给你方法,而是在给你负担和更多的困惑。一方面加重了初学者的心理负担和精力负担,另一面,这些无法拿来便用,无法让你快速开始的材料,还是解决不了你的困惑。

另外,方法,就跟读书一样,是比较私人的东西,某一个方法或者谋一本书,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如果拿道与术来类比,方法就是浮于表面的术,术有千万种,同一个问题,可以有N多个解决方案。

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又缺乏辨别方法好坏的眼力和精力,我们自然会在找寻方法的路上迷失。

因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道”,放在这里就是“写作之道”。

这里的道,就是指最根本最本质的东西。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是道的力量。

如果我们把握了写作之道,我们就可以做到以下两件事情

1.能够通过写作之道,构建自己的方法体系

2.能够通过写作之道,辨别别人的方法体系

回顾人类发展的过程,很多时候我都是先学会运用某个方法,然后才明白其中的原理的。

八步半写作法,也是这样。我一直在使用这个方法写作,觉得很有效,但其实并不知道为什么。我甚至运用这个方法,写出了一个约5万字的专栏《》

直到,我在研究学习模式的时候,突然明白了为何《八步半写作法》有如此效果,广受国外写作者的喜好。

有人说,这个方法里的步骤,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确实如此,每一个步单独来看都是那么平凡无奇,但是一旦构成了一套体系,可就不一样了。

这就像人类的构成,无非是碳氢氧氮而已,又有什么神奇之处。但是一旦构成了细胞,构成了组织,构成了人本身,就会突显出完全不一样的效果。

这也像一篇真正的好文章一般,用字用词都非常简单,但是架构在一起,就会产生别样的冲击。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八步半写作法是一套方法体系,它告诉你该如何操练起来,其背后却非常符合我正在研究的关于运动类学习的一些原理。

大脑有两种思维模式,一个专注模式,一个发散模式。

关于这一点,可以阅读详细了解,对于你写作也会有不小的帮助。

写作,是一个广泛的过程,它至少包含以下三个过程

第一,写作前——准备阶段

非虚构类:主题定位,搜集资料,研究资料等

虚构类:主题定位,搜集灵感,人物设定,情节设定等

第二,写作时——写作阶段:

片段:零碎的灵感想法见解,或者思维导图等

系统:系统的按照准备阶段的内容进行书写

第三,写作后——修改阶段

在第一,第三阶段,我们更多的是出于一种专注模式;而第二阶段,我们出于发散模式。

仔细看看八步半写作法的架构,你就可以发现,它同时运用了这两种思维模式,将两种模式进行了合理的分工,这样你只要按照它的步骤去进行写作,至少是不会让你走弯路的。

知识可以分为运动类和思考类。

运动类的知识,通常对反应速度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对于精确度,深度的要求不高。

例如,运用语言,演奏乐器,踢足球,打桌球等这些都是运动类知识。

思考类的知识,通常需要对思考的深度和精确度有较高要求,但是对于反应速度的要求不高。

例如,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地理,历史,哲学等,这类都属于思考类的知识。

当我们学习那些需要运动类知识时,我们需要进行隐性的学习,即并不需要主动调用意识,而是利用潜意识来学习,利用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大脑自动完成某些规律的统计。这样,我们学习的重心全部在收集各个样本例子之上,只需要关注样本而不是分析归纳样本背后的规律,就可以胜任运动类知识的学习。

当我们学习那些需要思考类知识时,我们需要显性学习,即我们需要主动调用意识,进行分析和思考,用主动意识来总结归纳某种规律,甚至我们还要深入分析和理解这个规律。

写作的能力从本质上而言,无非是以下两种能力的体现(其实任何语言类的问题都可以这么拆分)

是指遣词造句,语法规范的能力,用哪些词,用哪些短语,如何让句子更加通顺等,它主要影响一个词或短语或者句子所传递的能量,更高级的阶段,就是我们常说的语言风格,便是里面最难的掌握的能力。

是指逻辑和思维以及塑造画面的能力,怎么谋篇布局让情节更生动让逻辑更清晰等。无论是虚构类还是非虚构类写作,其实都需要塑造画面感的。塑造画面感能力越强,越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也就是说,是将线性的语言转化为立体的画面的能力,这是结构能力中最难掌握的能力。

对于要素能力,语言风格是最难学会的。

对于结构能力,塑造画面的能力是最难学会的。

这两种最难学会的,恰恰是需要我们用隐性学习来学会的。

而我们却在学习如何写作时,用错了模式——用显性学习来替代隐性学习。结果变成:通过有限的范文,来总结出某些个规律。例如,阅读范文,分析范文,揣摩和玩味某些词句,这样硬性的给大脑灌输某些规律,而最终大脑只能获取关于这些规律的信息,但这些信息却无法转化为知识被大脑真正吸收。这一点,可以看看我们学习英文的时候所发生的——老师引导下,我们努力的学习语法,短语搭配,最后连一句像样的英语表达都说不出口。两者“异曲同工”!

实际上,作为更偏向于运动类的写作技能,是更适合用隐性学习的模式来学习的。

很多文学上有造诣的人,都被认为是有文学天赋的。但是仔细去考察,就会发现,他们无一例外的是阅读了N多部文学作品后,才写得越来越好的。

有些人会劝阻大家——不要玩文学,因为这玩意儿拼天赋。一方面,他们的劝说,你还是要听的,但另一方面,他们得出了相对正确的揭露,却找错了结论的原因。(关于这一点,可以参看)

玩文学,确实要靠某些不可捉摸的优势:很多人好像写了好长时间,还是达不到有某种优势之人的那种文学性。

其实,如果你要玩文学的话,需要做好一点思想准备:

你需要大量的阅读文学作品,这期间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这个量要足够多到“重塑你的大脑”为止。

大脑会根据你大量阅读的文学作品,从中找出某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规律——构建“文学”心智模型,

这一点就跟数学上的构造出函数是一样的。

你看到5,7,9,11……这样的数字之后,你可以很自然的推理出11后是13,规律也很简单:前一个数字加2便可。

但是,如果让你回答这样的问题

假设,5,7,9,11……是一个数字序列,那么第100个数字是什么?

难道你要挨个的从11之后,计算出直到第99个数的结果后再加上2来推出第100个数字吗?当然这是一个方法,但是如果是第10万个数字呢?第1亿个数字呢?

因而,聪明的数学家们发明了函数。

在5,7,9,11……这个序列的规律,可以用一个函数来表示

F(X)=2X+3,X表示数字的位置数。F(X)表示第X个数字位置上所对应的结果。

例如,X=1,表示这个数字序列第1个数字,X=2,表示序列的第2个数字,那么X=100,即2*100+3=203这样结果就可以迅速得到。

大脑通过大量的例证吸收,来自发的找出模型潜在的规律的过程,就是隐性学习的过程。对于那些比较复杂的能力(例如上文提到的语言风格和塑造画面),我们的后天发展出来的主动意识有时候是无力的。我们需要靠大量积累例证,让大脑自动统计出某种规律,继而自然就写得好了。

但这一过程之漫长,很多人压根都等不来,特别是当问到诸如“如何写作?”“如何学会写作”这类问题时,都会有很多着急的心态在里面。

我们所有的不耐心,特别是对于学习的不耐心都是因为对于自己能力的错误估计造成的

低估:在还没有尝试前就开始畏难,在尝试了几次或者几十次之后,更加验证自己不是这块料,然后放弃。

高估:在还没有尝试前,觉得自己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学会,结果尝试了几次或者几十次之后,大失所望,最后放弃。

大脑认知一个事物的过程,是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特别是对于较为复杂的事物,更是如此——大脑需要更多的例证,来找出规律;大脑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构建神经连接和巩固神经连接。(这一点,可以参看)

但很可惜的是这种渐进式的过程我们无法用肉眼所察觉用身体所感知的。于是,我们便并不认为其发生了。如果有一种仪器,能够监测到这种渐变的过程,并且能够看到这种变化过程的话,我想大部分人都是不会放弃的,因为他们看到了一份付出一分收获的点滴历程。

写作训练的底层逻辑——运用隐性学习模式

盲目的随机的积累大量的“例证”是可以让我们有一天学会写作的,但是这就像撞大运似的手段,可能会太耗费精力和时间。

所以我们需要进行一些调整

用主动意识去规划所要进行的训练,在训练时不用主动意识

定一个你写作的目的,你是想写虚构类的还是非虚构类的?你是想写出虚构类里的那个作家的那部作品?

例如你看了村上春树的某部小说《1Q84》你也想写出这样的小说来,那么你就可以去将村上春树的所有作品都挖出来,全部作为训练的内容。

【注意1】千万不要一上来就有“系统学习写作”这种观念,这样只会断送你写作的欲望。(关于这一点,可以参看)你需要尽快找到一个目的,一个非常具体的目标,马上开始。

【注意2】如果想要加速大脑重塑的速度,请只针对目的对象的作品来进行训练,例如只针对村上春树的作品进行训练,不要今天夏目漱石,明天村上春树,后天又是东野奎吾。(关于针对目的进行目标计划的制定,可以参看)

大量阅读目标的作品,越多越好。但是请记住,大脑是渐进式的过程,千万不要希望一口气读个成百上千篇。这样有害而无利,会让大脑超载。我们需要的是,在一段时间内,例如一年,一天读个2个小时左右即可,这样让大脑慢慢吸收,才最有效果。另外大脑也是会遗忘的,所以做好复习的规划(即,回头再重读一遍相关作品),这样加深大脑的印象。关于这一点,可以参看

例如,规定自己每天仿写1-2篇片段,可以仿写一个某一篇阅读过的内容。按照阅读材料的风格逻辑来完全的仿写,看能否写到位,找到差异所在。这也是富兰克林的学习写作的方式。

在仿写之前,我们需要对这个目标对象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经过了一定量(让你能够熟悉了目标对象的风格内容)的阅读输入。

在仿写之时,请放下主动意识,直接开始写,不断的写,不要做任何修改。

在仿写之后,对比,修改,看出差异所在。

暂时更新到这里,由于太忙,这里可能有些逻辑不清的地方,属于初稿。以后有时间再来修正。

}

首先,女朋友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时,我是惶恐的:她没有提供太多线索。

这让我想起某个小鸟说早早早的清晨,她微信给我发了一句『傻逼』就再也不理我了。

我求她直到晚上,连『以后工资卡都给你』和『我再也不说范冰冰比你好看了』这种决绝的话都说出了口,她还是不回。

接下来我只好开始玩解谜游戏,读了十一遍我们五天内的聊天记录,查阅了三十次过去的通话,凭记忆写下三天内发生的所有事情。

最后,我终于在十二点之前找到了谜底:我在朋友圈称赞了一个异性朋友的头像漂亮。

万幸在紧要关头解出,这个事故才以罚我跪碎一台键盘收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凡事必求动机 —— 柯南

然而,这次她邀请我并没有通过知乎,而是直接把问题链接用微信甩给了我。

会不会有深意?算是个重要的线索?

我抬头望了望墙上贴的柯南老师,他用慈爱的眼神注视着我,仿佛在说:小伙子,真相只有特码的一个哦。

要知道别人做某件事的原因,就要考察他的动机。

要知道他的动机,就要把自己假想成他。

因为某个尚不清楚的理由,我决定邀请男朋友。

在电脑屏幕映照之下,斑驳的光打在我露出笑意的嘴角:

知乎上有无数个刘飞,根本搜不到我,所以也就根本无法邀请到我!


所有的现象一定有其原因 —— 柯南

下面就是另外一个线索。


这个让人毛骨悚然的表情是她的必杀,含义丰富。

正因为其含义丰富,所以又化成了一道谜题:

它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

作为理工男,就要用理性的手段去分析问题。

搜索微笑表情,女朋友一共给我发过接近 1600 次:

统计之下,这 1600 个诡笑,曾表达过如下的意思:


  • 『他妈的快给我跪着道歉』 占 45%
  • 『你错哪了你还不知道吗』 占 24%
  • 『是你表现的时候了贱人』 占 21%
  • 『没什么就是吓你一下』 占 9%

我觉得不出意外,答案必定在前三个之中。

有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 柯南

拿出我放在书柜上的小本本,在昏黄的台灯和柯南老师的注视下,我细细翻阅。

『跪碎键盘纪事本末』,是这个小本本的名字。

这里面记录了我的所有过错,以及我的所有伤痛。

所以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警世恒言』。

这页,记着曾经在路上走,因为她伸手过来时,我眼瞎没有看到、没去牵住,所以跪碎了一台双飞燕。

这页,记着那次玩 Dota 2 ,没有及时接到她电话,所以跪碎了一台雷柏。

这页,上面已经被许多次的眼泪浸湿。我清楚地记得那天,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我跪碎了我最心爱的海盗船 K70RGB。

可惜,我永远想不起,我的海盗船 K70RGB 是为了鸡毛被跪碎的。

这大概会是我人生最大的缺憾。

哭完一场男人的眼泪,我镇定了一下,翻到了一页。

事由:因为说了一句『你这张照片丑死啦』

键盘状况:半碎,小键盘可用,其它失效

她对这件事情怀恨在心。

『看,傻逼,你不是觉得我丑吗?你他妈有胆去答这个题啊!』这才是微笑表情的真实含义吧。

生活是好的,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前面总会有另一番不同的风光。—— 柯南

既然是怪我之前犯的错,那道歉就好啦。

我正在淘宝上挑鸡毛掸子和皮鞭,津津有味之时,突然脑海里闪过刚刚翻开的一页。

那次我说前女友的事,也惹她发火了。

对,没错,是黑色的那台红龙斩妖。

是不是有这种可能:她对我提到前女友耿耿于怀,所以让我在知乎上黑前女友。

还好没马上道歉,不然又会勾起她回忆,错上加错。

黑前女友的话,就简单了吧。

『丑得一塌糊涂』、『怕让身边亲友知道』、『出门要遮脸』,说点这样的话就行了。

所谓聪明的人,都是善于逆向思维的。—— 柯南

推理中最重要的就是逆向思维。

如果是因为之前这两次错误,这次也未免太简单了。

她会出这么简单的谜题吗?

她是曾经逆转过无数次谜题将我绳之于家法的女人!

她是通过半根头发就能推测出我跟哪个女生见过面的女人(跪碎的是雷柏 V500)!

她是凭借我脸上一块笑肌的抖动就能判断出我有没有说谎的女人!

这次的题目,怎么可能如此肤浅呢。

差点犯错啊。我心疼地摸了摸新买的 Cherry 无刻印。宝贝总算是逃过一劫呢。

『他妈的快给我跪着道歉』 和『你错哪了你还不知道吗』不对的话,那就只有『是你表现的时候了贱人』。

我把她描述成一个不漂亮的女朋友,写一篇长文,再爆她的照,形成的反转会让大家留下诸如『魂淡你女朋友明明很好看』、『有这样的女朋友知足吧』、『你简直是胡说八道』这样的评论。

我得意地笑了,抬头看着柯南老师。他也开心地看着我。

老师,我没有辜负你呢。

在排除所有可能性之后,剩下的无论多么不合乎情理,那就是真相。—— 柯南

真相大白之后,下笔如尿崩。

正当马上要写完发布时,女朋友突然发过来一条消息:

我呆立在当场,眼前一片虚无,好像上帝在我眼前遮住了帘,忘了掀开。

我怎么会没想到这一层。

刘飞啊刘飞,枉你聪明一世,居然就这么被自己愚弄了。

我听到手机不断传来消息提示,但我动弹不得......

嗯,这就是我 Cherry 无刻印键盘跪碎的故事。

当然是我整整十分钟没有回女朋友微信啦。

}

(已经写很久了,周末发出来)

流程如图。只介绍非小说类阅读。 关键词:复读法 笔记法 研读 费曼技巧 文纲 成文

一:首先选书 (选书参考:) 二:面对一本书。该怎么读? 提供两种高效阅读方法。 基本观:一本书应该被读两遍,而且只读两遍。好书读一遍不可能掌握精要,第一遍你只能跟着作者思路走,反过来说如果一遍就够了,那这本书也不值得研读。我说的是具有思想性的非小说类书籍,不是学术名著,所以再好也没必要读三遍。两遍正好。而且最有效率的办法是读完一遍马上再读一遍。

思想类书籍:思想强度4星以上(按5星算) 。这里的「复」指的是二次阅读的意思。两步:

1.粗读 第一遍是正常通读,只要放松地欣赏作者的精妙思想和有趣故事即可。不要追求读的快,值得时不时停下来思考一下的书才是好书。 2. 重(zhong)读 在读第二遍的同时写下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一个重大作用是给自己日后以最快速度重温这本书提供方便,直接看笔记就可以。还有别的好书等着我们去读呢,所以笔记最好要写到可以取代原书的程度。

非思想类书籍:思想强度2~3颗星 这种书的思想含量不高,但会有一些亮点,所谓干货?两步: 1.粗读 第一遍快速浏览,扫读。所要做的就是大致标记感兴趣的地方,有亮点到底地方。此类书籍,实质内容一般只占30%左右,所以,一字一句阅读是愚蠢的。 2.重读 第二遍可以细读第一遍标出来的地方。

方法来源于个人实践,亲测「有效过头了」。两步: 1.网上寻找该书相关阅读笔记非书评,找那种有章节脉络逻辑的)。比对各篇阅读笔记,取记录最全的一篇。 2.通览 第一遍通览全文,对全书有大概的印象 。 3.参照笔记阅读 对于感兴趣的地方,仔细阅读,对不敢兴趣的地方以笔记代阅读 并且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对所参照的笔记有所增删。 形成个人读书笔记

这个方法的好处在于可以「节省阅读时间又不失重点」,可以「快速形成个人笔记」。 按照思想强度选择以上的其中一种方法,完成这一步后,对于一本书70%~80%的理解应该有了。当然,还有一些20%~30%的重难点。

完成这一步,对于绝大多数的人已经算是高效阅读了。第一种在阅读知识吸收上可以打败全国80%漫游阅读者。第二种在时间和效率打败全国85%自由阅读的人。所以,你仅限于此也无可厚非,因为长此以往的坚持一定可以变得越来越优秀。

但是,如果你想变的更加有深度。那么严格意义来说,第一步只能算是:###知识面覆盖###

深入研习的第一步,就是对你需要学习的内容有个大致印象。若在课堂上,这意味着你要看讲义或读课本;若是自学,你可能要多读几本同主题的书,相互考证。学生们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认为这个阶段是最重要的。从很多方面来讲,这个阶段却是效率最低的,因为你每单位时间的投入只换来了最少量的知识回报。我常常加速完成这个阶段,很有好处,这样,我就可以投入更多时间到后面两个阶段(研究)。 如果你在看课程讲座的视频,最好是调到1.5x或2x倍快进。这很容易做到,只要你下载好视频,然后使用播放器的“调速”功能。我用这法子两天内看完了一学期的课程视频。如果你在读一本书,我建议你不要花时间去高亮文本。这样只会让你的知识理解停留在低层次,而从长远来看,也使学习效率低下。更好的方法是,阅读时只偶尔做做笔记,或在读过每个主要章节后写一段落的总结。

知识只有经过研究才能进入大脑。当我们完成初步阅读任务后,会出现一些薄弱地带。包括:模糊的概念、概念之间的关系等 因此,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提取出重难点的「关键词」、「关键概念」,进一步研读。

研读 主要有三个方向: 深度拓展知识的背景探究。缺点是需要很多探索,但它可能是牢牢锁定知识的最佳方法。 横向拓展:需要在知识周围建立联系,通常意味着你要建立模型,在模型与原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纵向拓展:运用得当,其速度要比深度拓展中探究知识的背景快得多。

当然,你在研读的时候难免会出现理解困难的现象,因为研究的东西本身难度就增加了。

  • 你虽然在读书,但是不知道作者到底说的是什么。
  • 笔记记得很清晰,完美,但是你却不明白什么意思。

要明白字面上的意思并不需要什么魔法,我的建议是如果理解有困难,不如寻找写得更好,解释更清楚的材料阅读,而高级技术如比喻法或内在化只有在基本的理解(也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搞清楚了)达到后才能发挥作用。 (注:我认为看不懂理工科类的书不是你的理解有问题,而是书本书写有问题。这种学科的书多数内容实质上就是产品说明书,说明书看不懂只能怪说明书对于细节描写不够形象具体,不能让你根据文字如实的联系到实物。所以,实践才显得重要。个人意见。这个观点我已经认定,不讨论。)

即使你觉得无法理解一段话,也不必太忧虑。我发现,这很少成为主要的问题。遇到不能理解的问题时,你可以放慢阅读速度,寻找不同的说法。一般我遇到新概念新思想时,在完全理解前总会耽误很长时间,我的强项在于一旦有了点初步的理解,我就能迅速抓住它,并且快速地让其成长,因此我能轻松地运用它。

如果我们已经经历了以上阶段,那我们如何检验我们是否理解研究的内容呢? 回答是:费曼技巧(The Feynman Technique)

这个技巧的灵感,源于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Richard Feynman)。在他的自传里,他提到曾纠结于某篇艰深的研究论文。他的办法是,仔细审阅这篇论文的辅助材料 (supporting material),直到他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基础、足以理解其中的艰深想法为止。 对付一个知识枝节繁杂如发丝、富有内涵的想法,应该分而化之,切成小知识块,再逐个对付,你最终能填补所有的知识缺口,否则,这些缺口将阻挠你理解这个想法。

费曼技巧应该怎么做? 1、阐述:在学习的过程中挑出重点,对重点依据自己的原有知识对之进行阐述并记录 2、校对:把自己的阐述和资料进行比对,了解不一样的地方,同样的吸收之 3、重复:对于重要的资料反复进行阐述,对比,达到自己很深刻理解的程度

去教一个完全不懂的人,则是一种最最强大和彻底的反思途径,这就迫使你对你所掌握的、或之前认为正确的那些东西作彻彻底底的、深刻的反思,你的受众越是不懂,你需要反思得就越深刻。

到这一步,基本已经大功告成。 但是为了更好的巩固并进一步激发你继续学习。 我建议你写一篇关于书籍的文章。三步: 1.「文纲」 根据笔记以及自己的理解,寻找一个主题,比如在知乎上寻找相关主题的问题,草拟一篇文章的大纲。 2.收集辅助资料,补充文章细节。 3.修改 于是「成文」。

关于为什么要写文章,有以下几点好处:

  • 获得反馈,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 写在知乎上面的答案,或许可以帮到一些人
  • 一次表达,无数次阅读”、 “知乎极大地增强了话语的复用性”。
  • 无地域限制,整个互联网上从A到B只有一个点击的距离,在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方面的潜力要远胜于原始的交谈方式。即便不打照面,也可以心照不宣;即便素未谋面也能坐下来两个互联网终端就聊得热火朝天。
  • 一个有价值的知乎账号是一份很好的简历。这里的“简历”并非是狭义上的求职简历,毕竟现在还没有到价值知乎的时代。这里的“简历”是指一个让别人了解自己的窗口。至少你会因此而结识更多的人,你的知乎价值越高,你结识的人就越牛,跟牛人交流又会让你的眼界得到极大的开阔,打开一扇又一扇你原本不知道的门,于是你就变得更牛…
  • 在开始写你的文章之前,我知道很多人不写的原因是因为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其实这是一个怪圈,你越是不开始写,总是拿有限的思维缓存去默想一个问题,就越是没有内容可以写,如果你逼着自己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写下来,看着自己写的内容,试着进一步拓展它们,就有可能在理性的道路上走得很远,很远。

另:碎碎念不算思考、心情琐记不算思考、唠唠叨叨也不算思考、没话找话也不算思考,请以此类推。

参考并推荐: 1.《暗时间》(刘未鹏) 2.《万万没想到》(万维纲) 3.《把时间当做朋友》(李笑来)

感谢阅读。周末愉快,如果看到这里,进步的时候不要忘了别人的艰辛,不要忘点赞哦!!

你要是觉得这篇文章有点用,或者可能对你身边的人有用,可以把它发给TA,他们会感激你的!


以下是我的「还值得」一看的答案:

没必要关注我的知乎账号,因为70~80%的干货都发在了微信公众号里,在历史信息里就有。我的微信公众号名称也是“白诗诗”,我这么负责任的人,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请一定要关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每天一幅画会进步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