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两袖空打一数字?

在传统的封建科举时代,所谓好官,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要清正廉洁,决不利用官位发财,一个汲汲于个人物质利益的官员,绝不可能成为好官。一是要在其位、谋其政,为百姓做好事、做实事,或防灾救民,或减捐平赋,或发展生产,或安定社会,或普施教化,决不庸庸碌碌,糊里糊涂,不事作为。清代弥渡出好官、好官多,其所为不一而足,总而言之,贯通其间的精神,则是以民为本、关注民生的优秀传统儒家文化。今搜罗史料作此文,阐述弥渡先人为官德政,表彰先贤,启迪后人。

提到这个名字,我禁不住由衷感叹,想起了一句名诗:“墙里开花墙外香。”杨周冕,这个云南弥渡人,他的小小一幅书法,已在北京泰和嘉成拍卖有限公司高价拍卖,价格超过许多艺术大师的作品,人们看重其书法,更看重其人品官品。而在云南,在大理,在弥渡,杨周冕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遗憾之余,枯坐之中,我穷搜有关资料,试图还原一个近三百年前故乡先贤的形象。

杨周冕(1700~1785年),字冠山,又字冠卿,号古华,晚号铁崖、铁臂翁、铁臂老人,今弥渡县弥城镇人。乾隆丙辰(1736年)举人,壬戌(1742年)明通,二十七年(1762年)冬知四川罗江县,三十四年(1769年)因绵州州治移驻罗江,撤销罗江县治而去任。任职七年,期间,杨周冕还以廉能著称署理巴州知州,官声很好,精律体诗,工书法,学金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王庭筠(号黄华老人),擅长行草,好作擘窠书,其龙蛇格字极负盛名。著有《古华诗集》二卷。

说实话,就是这个一直没考上进士,只登明通榜,说白了就是录取进士副榜的举人,深深地吸引了我。所谓明通榜,雍正乾隆年间在会试落卷内选文理明通的举人于正榜外续出一榜,可谓“编外进士”。 从嘉庆年间罗江进士李调元纂修的《罗江县志》可知,杨周冕在罗江县,可谓政绩累累。

——造启运桥。罗江县城“双江萦绕,环城皆山”,“罗纹水合,龙池山开”,启运桥作为川陕官道枢纽,只建成8年便于1763年夏被冲毁,只有舟楫渡人。每至夏秋雨季,洪水恣肆,商旅邑人只是架木为桥,甚而望江兴叹,造桥成了人们最大的愿望。1764年秋,杨周冕感“来往人为阻”,慨然筹建。汲取前人经验,“凿石西山隈,运石东山坞,两岸集千夫,一桥无寸土”,发动县民千余人,从西山烟堆梁子用牛车拉来大青石到江边,加深基础,扩大桥基,用糯米浆和石灰浆、麻筋混合,在石臼中反复冲捣使其成胶合状,用于粘合砌石和塞缝隙。杨周冕亲自督建,于当年端午节前建成石桥,邑人“万人走贺烹鸡猪”,举办了盛大的赛龙舟比赛以示庆祝,杨周冕欣然赋诗以纪其事。

——建奎星阁。邑人李化楠于1743进士及第,其子李调元于1763年中进士、入翰林院,父子金榜接踵,这让罗江人激动万分,也让刚刚莅任的杨周冕兴奋不已。1765年春,杨周冕在绅衿监庶的支持下,于县城南街建奎星阁,聘请丁忧在籍的进士李化楠主持建阁事务。奎星阁为三层楼阁,底层大书罗江历代进士、举人名录,二层塑奎星及文昌像,悬匾“天开文运”,三层可登临揽胜。整座阁楼画栋雕梁,雄伟壮观,凝重典雅,以期培文风、励后学。嗣后,李鼎元、李骥元兄弟二人又先后高中进士、入翰林,是时罗江文风蔚起、人才辈出,李氏家族“一门四进士,兄弟三翰林”,成千古佳话。

——修双江书院。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杨周冕自掏白银百两,从明代探花高节后人手中买下了一大宅院,改建而成双江书院,重刻旧联“龙楼策对三千字;金殿传胪第一人”于大门两侧,题书“深雪堂”匾悬于讲堂。设置学田、膏火,经费充足,聘请名师。同时,增设养正斋、丽泽堂两所社学,从此求学上进者所在多有,境内明理知法,文风丕振。罗江进士李化楠在《纹江书院田房记》如此记述:“滇南杨公来治兹邑,为政精敏而仁恕,决狱不事敲朴,听讼务得其情,逾年而境内乂安,于是以其公余,锐意建修书院,以广教泽。”书院建成,“都人士及邻境之秀者,喁喁向风。公之功伟矣,抑不知吾罗之感公戴公膏泽而咏勤苦者,宜何如之咨嗟太息而不忍置也”。

——重修城垣。罗江县属绵州,地处成都平原西北边缘,成都北部屏障,自古为军事要冲,史称“三国险阻区,西川咽喉地”。1767年夏,涪江大水,绵州城被毁,难以复建。四川总督阿爾泰下令杨周冕领项重修罗江县城,以迁绵州州治于罗江。杨周冕劳心筹划,精打细算,率民重筑城墙,历时两年工竣。施工中,以造启运桥之法,用糯米桨拌石灰、粘土和卵石舂砌而成,城墙周围八百四十八丈七尺、高一丈三尺,顶宽七尺、底宽一丈二尺,青石包砌,青石铺筑街面,筑城门四道和吊桥以通往来,建城楼四座,疏浚环城城壕,气势恢宏,固若金汤,俨然州城规模。民谣云:“罗江县的城墙高,四面都用铁皮包。城墙高头可走马,钟鼓楼上好吹箫。”

——兴修水利。杨周冕调查后得知,罗江县五河纵横,“坡岭山地十居六七”,冬春则旱,夏秋则涝,农业生产凋敝,其主要原因是山地缺水,经不起旱灾袭击,乡民长期以来生活困苦。杨周冕认为,“衣食足而后礼仪兴”。于是,全民动员,将纹江两岸年久失修的坝堰大加修整,增加蓄水量,鼓励民众大量制造安装筒车,以水的冲力自动提水,或安装脚车引水,或在丘陵地带兴修堰塘和开发冬水田蓄备天然雨水,大量高傍山地都得到灌溉,一批“望天地”得以有效灌溉,耕种面积扩大,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使罗江由缺粮县逐渐转变为余粮县。

——息讼安民。罗江民众多为明末清初由各地迁入,人不多而籍贯杂,往往纠结成伙,相互排斥,动辄纠纷斗殴,甚至伤及人命,社会秩序不安。杨周冕“教各村修卡守望相助”,以“扞灾御患,卫国蔽民”。在日常断狱中,没有采取“断公道”就事论事的简单方式,而是深入调查,洞悉民情民意,因势利导,分清案情是非,作出公正判决。对于一般纠纷,则是耐心劝勉,循循善诱开导,诉讼双方聆听教诲,无不心悦诚服,疙瘩立解,化干戈为玉帛。不期年,则讼庭幽静,民众向化,成为一方乐土。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杨周冕利用修城结余款项,把县衙署修葺一新,悬“清慎勤”匾于公堂,镌联于堂柱:“列吾宇者,勿游手,勿比匪,勿犯法违条,便是王风第一;抚此都也,不沽名,不要钱,不徇人枉己,敢言杜母无双。”又维修城隍庙,建挂镜台坊,书“挂镜”“殚恶”,力倡严于律己,惩恶扬善。杨周冕说做合一,言行一致,《四川通志》如此评价:杨周冕“仁廉明察,善言感导,不事烦刑”,“改州去任,士民思之,肖像于邑之宝峰山祀焉”。如此人格魅力证明,联语可谓发自肺腑,吐露真情,既是自警自箴,亦以劝人勉人。

杨周冕为官,不是图排场,修城垣、造桥梁、兴水利、建书院、辦社学,甚至修祠筑阁,一件一件地做老百姓最关心的实事,一门心思在边地大力宣扬教化,倡导读书,提倡文治。他在罗江县的事迹还被范秀才编成小说《挂镜台演义》、川剧《挂镜台》,塑造成为一个一心为民办实事的七品官,一心教化治民、反腐倡廉的“芝麻官”,如今已经成为罗江县旅游文化、廉政文化的响亮品牌,被人们津津乐道,一直流传。

罗江县城修筑工程完工后,正值杨周冕任期届满、例应提升,四川总督阿尔泰派官员考核验收,可这位总督是个贪官,名为勘察,实为索贿。素著清廉的杨周冕不买账,不言知州、总督之功,尽表百姓之力、如何严于律己。验收大员大怒,回奏于总督,总督于是上奏说杨周冕偷工减料,修的是豆腐渣工程,且专项经费挪作他用,妄言城墙数年后就会倒塌。这样,杨周冕被免职停俸、留守待审,十年为期。刚直不阿的他只好来到余家庵宝峰寺带发为僧,实在闲不住,就笔走龙蛇,写几幅巨字草书,吟诗作对。用度不济,即受聘担任新繁县繁江书院山长,治校育人,“讲求实学,造就通才”。1773年,阿尔泰因勒索派买被赐自尽。1780年,绵州知州马家良查得实情,上报四川总督,转呈吏部核准,为已是须发披雪的杨周冕找回清白,获准回乡。在罗江父老资助下,一个皓首老人终于踏上归乡之途,仅一琴一童、一头毛驴、一个书箱,宦囊空空,清风两袖而已。

杨周冕不无遗憾地离开了罗江,而在他身后,罗江官绅士民塑像于宝峰寺、北寺,岁时祭祀,留下的却是罗江官绅士民无尽的思念。先是,杨周冕极为敬仰三国时张任气节忠烈,在潺亭山北寺侧培植墓园,立“汉从事忠烈张任之墓”碑旌表,后人又立祠塑像祀之。由于杨周冕为官施政,始终“知有国不知有家,知有民不知有己”,士民感戴,1815年,《四川通志》修成,杨周冕名列循良,功垂千秋。从此,每年正月十六日,罗江士民老幼、男男女女骈集潺亭庙,赶潺亭山庙会,当地人称“游北滨”,为的是祭祀凭吊罗江土主神杨周冕,祈祷杨周冕护佑罗江民阜物康,祈福迎春,百事顺遂,成为罗江最为盛大的民间节会。

近百年之后,同治四年(1865年)底,云南鹤庆人寸联级任罗江县典史,对同乡杨周冕仰慕不已,感慨良多,乃捐塑杨周冕像于张任像之右,书“甘棠遗爱”额悬于殿堂,刻石勒碑。其叙云:“公尹罗时,建书院,修城池,农田水利大端毕举,不以利名为念,解组后,沉滞于罗江二十余载,年八十二空囊而归。”又铭碑颂道:“点苍降神,特生杨公。尹兹罗邑,教养是崇。政追召父,化继文翁。筑城捍卫,仡仡崇墉。公余作书,笔走虬龙。解组归田,两袖清风。云山峙北,潺水流东。山高水长,遗爱无穷。”

说到此,我思绪万千,杨周冕科考坎坷,官途多舛,为官不仅没能禄位高升,更没有衣锦还乡,反而落得使人悲伤惋惜的结局。他早年以“古华”为号,表达的是对先贤王庭筠的追慕,晚年以“铁臂”自号,说的也许是他所作草书龙腾虎跃,苍劲雄健,气势逼人,笔力丰腴,文采风流。也许,更是向世人昭示:做人,做官,淡泊明志,清正廉洁,守正不阿,宁折不弯,必须有钢铁一般的意志,方能守住如此高洁的品格。

师范,今弥渡县寅街镇莘野村人,字端人,号荔扉,又号金华山樵。1751年生于滇西弥渡,1811年卒于安徽望江。其父为乾隆辛酉科亚元师问忠,官天津盐场大使,有“强项场官”之称,因父子均中亚元,故而在弥渡有“亚元第”美誉。说起师范,后辈学人无不肃然起敬,不敢亦不愿直呼其名,都喜欢饱含敬意地呼之为“师荔扉”。

我查阅了师范的从政履历,很简单,24岁中举人第二名,即所谓亚元。38岁走上仕途,先后任剑川州儒学训导七年、望江县令八年。一生官不大,“七品芝麻官”而已,却有“强项令”之称,赢得青史留名。

在剑川州,师范在公务之余,还亲任金华书院山长,课训仕子,兢兢业业。按惯例,学子们都称呼师范为“老师”,可先生姓“师”。师范说:“如果我姓张姓李,你们就称呼我老张老李吗?”士子们无不愕然:“那我们怎么称呼先生呢?”师范回答说:“学正杜东辂称先生,依其例,就叫我先生好了。”从这则逸闻轶事可见,身不及六尺的师范,在士子心目中高大的形象,乃是一个和蔼有加、个性鲜明的夫子。

1788年,师范代理剑川州知州,时朝廷兵集广西平定越南政变,按照省里统一安排,剑川州派夫二百名。师范认为,“剑川至马白将三十站,以实夫往,口粮及安家银费不赀”,不如以每夫折银20两,以资代劳,就近募兵,“殊为两便”。此议立即得到省督抚批准,并在全省各地州县通行。师范“十昼夜身不贴席”,筹措完款项,深得大宪褒奖。

1791年,清廷征讨廓尔喀,师范奉委佐云南粮储道陈孝升筹办凯旋兵饷,驻中甸。师范“先支五属兵米”,又“发帑按照市价平购归仓”,陆续运抵昌都,一切来往,运筹自如,展现出卓越的政治经济之才,又凸显实心爱民的从政本色,引得署云南巡抚、云南布政使费淳击节赞赏,连章举荐。随后,入都觐见天颜,嘉庆皇帝喜称“人才难得”,授望江县令。

安徽省望江县地处南北水道要冲,为人文渊薮。嘉庆六年(1801年),师范受任望江县,甫抵任,则“以兴利除弊、爱士恤民为己任,名教事毅然为之,死生利害弗挠其中”。为明其志,他在县衙大门上写了一副楹联云:“政简入琴堂,常对一泓秋水;心清在茅屋,平分万户春光。”鲜明表达出他铁了心为百姓服务的为官施政态度。

到任当年,望江县遭遇百年不遇的水灾,田禾颗粒无收,民大饥馑。师范立即将灾情报告上司,请求豁免赋税,输粮赈济灾民。可是,他的奏请不仅被上司驳回,而且还叠遭申饬。万般无奈,师范整冠束带,面见上司,痛陈实情,长跪不起,恳切地说:“大人如不俯允,下官只得请求革职为民了。”最终,上司不得不同意免除望江县当年的赋税并给予以赈济,民遂得以安。由此,望江百姓亲切地给师范上了个雅号——“师父”。

老百姓很爱戴,视为衣食父母,可师范这“七品芝麻官”难当啊。然而,师范却非常认真地去做,而且,做得比别人更认真。一次,省里一名藩司带着几名随从人员,到望江县“索供帐”。这“索供帐”为清代官场陋规,说得直接些,就是上级以收缴招待费为名,向各地人民搞摊派,这无疑使百姓群众的负担加重。当然,这个“我心即民心,民安我亦安”的师范,当然不愿意干这种损害百姓利益来巴结讨好上司、赢得更多升迁机会的勾当,于是不仅断然拒绝了上司的要求,而且当面呵斥藩司,还将不法人员狠狠地杖责了一顿。藩司一行忐忑不安地回省城向督抚复命,总督深感其为民之诚,连声赞叹说:“此强项令也!”

大家都知道,所谓“强项令”,指的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时的洛阳县令董宣。史载,董宣为官清廉,持正不阿,搏击豪强,为非作歹之徒莫不恐惧地称之为“卧虎”。一次,光武帝姐姐湖阳公主的家奴犯故意杀人罪,藏在公主府内。董宣逮住机会毅然捕杀之,公主向光武帝哭诉。光武帝召见董宣欲问罪箠杀,董宣说:“纵奴杀人而不治罪,怎么能安定天下?不必皇上箠杀,我自杀好了!”说完便一头向柱楹撞去。光武帝急忙叫人把他扶起,边为他敷药,边令他向公主叩头谢罪。董宣不服,光武帝令人强按他的头,他却两手死死撑地,脖子硬铮铮地直直挺住,始终不肯低头。弄得光武帝无可奈何,叹道:“真是强项令啊。”

据载,董宣“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汉光武帝派人前去悼唁,“惟见布被覆尸”,仅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真可谓无独有偶,历史穿过1700余年之后,望江县又出了一位清正刚直绝类董宣的强项令——师范。师范不仅敢于执法抗上似董宣,而且清廉也绝类于董宣。师范去世时,同样家中别无长物,“家无余财,惟书籍千卷”。更为夸张的是,从嘉庆十三年(1808年)底解官后,师范贫穷得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在望江县雷音寺卖文为活,日常生活还得靠朋友接济。死后,还是靠其挚友济南知府张鹏升慨然践诺,才得以将遗骸归葬于他所深深眷恋的故乡弥渡。

其实,如此“强项令”,也有他内心柔美的一面,那就是师范不遗余力地建设地方文化,振兴地方文教。设小停云馆和七客寮,交游八方名士,集一时文人雅事之盛。组织地方文化人整理当地先贤作品,编刻《二余堂丛书》12种、《雷音集》12卷、《小停云馆芝言》44卷,为后世保留下珍贵的历史文献。公务之余,还挤出时间,潜心治史,吟诗撰文不断,编成巨著《滇系》《南诏征信录》,留下诗文五千余首篇,辑录《历代诗文》60卷、《国朝百二十余家古文抄》200卷、《经史涂说》40卷,后世得先生惠泽可谓源远流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儒家士人追求的人生境界,难以企及,而师范却以一小小七品官做到了这点。史籍这样记载描述:“矫矫刚直,面斥权贵,杖责豪奴,有董宣之风”。“倜傥淹雅”“克著循声”,“非风尘俗吏”,他的上司两江总督费淳也以廉明著称,为师范《滇系》作序时是这样评价师范的。姚安人由云龙民国初年曾代理云南省长,题写师范墓联:“贤里义乡留宦绩;青山碧树葬诗人。”言简意赅,精准浓缩了师范一生。

呜呼哀哉!我不由得由衷感叹,师范多少也是有品级的官员,县令任内,“两旱两水,运楚粮,办京粮,备极劳卒,克底厥绩,民胥有生”。死了,还“麻烦”朋友们凑钱,给他买棺材、请吹打、竖墓碑、筑荒坟。无疑,这在“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时代,堪为清官之范例。因为,师范以实际行动,实践了中国古代文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理想,也践行了诸葛武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儒家精神。

谷际岐(1744~1815年),字凤来,号西阿,又号龙华山樵,今弥渡县谷旗营人。乾隆甲午科乡试解元,乙未科(1775年)进士。自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授翰林院检讨起,历官福建道监察御史、礼科掌印给事中,降授刑部主事,后补直隶司郎中,到嘉庆十五年(1810年)秋,以疾奏请乞休辞官,从39岁到71岁,宦海跌宕沉浮32年。5年之后,逝世于扬州梅花书院孝廉堂讲席之上,至此盖棺定论,谷际岐以仕宦身份载入《清史稿·列传》之中,列“谏臣”第五,有“铁面御史”美名。在同年好友师范诗集中有两首感怀诗:

堂堂柱下惠文冠,老向熙朝作凤鸾。

封事每投皆报可,君臣遇合古来难。

自是交情老更真,每吟诗赠故乡人。

侬曹亦屈钱员外,不愧清时两谏臣。

后一首题为《同邑谷西阿员外》提到两个人,钱员外,指昆明钱沣,妇孺皆知的“瘦马御史”“滇之完人”;谷西阿员外,就是谷际岐,两人都以为官刚直、忧国忧民著称。对于谷际岐,由于年代湮远,只能从清史、方志记载,从谷际岐留下的诗文和友朋诗文中,追寻先贤的一言一行,解读清官的廉洁从政的人生观和人生追求,感悟其官德、官格和特有的人格力量。

先从谷际岐的“行”说起。谷际岐步入仕途虽然从翰林院检讨起,此时谷际岐的的主要任务是武英殿、国史馆、四库全书馆纂修官,整天埋头于故纸堆之中,修撰《四库全书》,还到咸安宫官学讲讲课,可谓清闲清苦。从1781年到1794年,还归故里丁忧、养病、讲学昆明五华书院。真正的为官实际要从嘉庆三年,即1798年冬任福建道监察御史开始,从此,谷际岐才真正步入以所学而报国的谏官之路。

在监察御史任上,谷际岐把御史的职责发挥得风生水起。先是,谷际岐上疏《首论奏诸封疆大臣老師靡饷状》,痛陈白莲教起义累缴不清且呈滋蔓之势,实因湖广、陕甘、四川数省督抚拥兵自重,缺乏调度接应,兵无斗志,劳师靡饷,侵盗军饷,且改压军报,蒙蔽天听。不日,又上《陈官逼民反疏》,力陈白莲教起义,实在是因为官场贪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官逼民反”。随后,谷际岐又上《安抚难民之法》,“绥辑安插流民,以开万人生活之路,启亿载安定之基”。大义凛然,不畏强暴,针砭时弊,全被当局采纳施行,大有力挽狂澜于既倒之气概。

云南盐政诸弊滋生,嘉庆二年(1797年)春,酿成迤西道属数府州厅县民“哄变”惨祸,史称“压盐之变”。虽然,暴动很快被镇压,实情却被督抚隐瞒,“官运官销”的弊政依旧施行。作为云南人,谷际岐忧心忡忡,深入查访真相,写成《奏滇省行盐派夫诸弊疏》《奏滇省盐法宜改以便民疏》诸折,不惧重重阻力,连章上疏,直到被朝廷采纳施行方罢手。云南盐政从此行“灶煎灶卖,民运民销”制度,官民两便。百余年之后的民国年间,云南盐运使由云龙在《滇故琐录》中盛赞道:“此奏则扼滇盐之要,领惠于滇人者大也。”

1799年,谷际岐擢礼科掌印给事中、稽查南新仓(八京仓之最大者)、巡视中城,官职虽只为正五品,但可以面奏皇帝,历来为官场所钦羡。此时的谷际岐,官场可谓平步青云,如果从此收敛谏言,前途可谓无量,可是这不是谷际岐的风格。1801年夏,京畿一带猝发水灾,清廷开仓急赈,赈济官员“科敛多赀,私肥囊橐”。容不得一星半点腐败的谷际岐《参奏长随蔡永清藉赈搜饱、冒滥名器折》,奏请惩办大学士、两名尚书、两任顺天府尹和光禄寺少卿,这大学士就是嘉庆皇帝的老师朱珪。此时,力主开门纳谏、整肃官场的嘉庆皇帝也被整得颇为尴尬,只好各打五十大板,把被参劾官员们训斥了一下,而谷际岐却被以“论奏未尽实,降授刑部主事”。5个月后,嘉庆皇帝念及谷际岐忠诚刚直,又授谷际岐为刑部直隶司员外郎。此时,谷际岐已经是63岁的老人了,这也成为谷际岐一生担任的最后一个官职。

有其行,必有其言。再来看看谷际岐的“言”。七百多年前,苏东坡因写《六事廉为本赋先圣之贵廉也如此》而洛阳纸贵,堪称廉政教育经典。1801年,好友师范将赴任安徽望江县令,谷际岐以旧作《六事廉为本》相赠,这是所见谷际岐一生所留绝笔,更是一篇集中体现谷际岐一生从政中人生追求的代表作。在诗前小序中,谷际岐说:“荔扉弟之任,余既有诗送行,因念余與荔扉投赠既难作常语,爰将旧作《六事廉为本》八首书于册末,荔扉必能六事而廉者,定不以余为妄也。”

所谓“六事”,据儒家经典《周礼》“天官”之“少宰”记载,是先圣周公任用人才、考察官员的六条标准,即“以听官府之六计,以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辩。”翻译成白话就是,一个官员必须声望良好、政令畅通、恪守官次、公正无私、依法行政、处事分明果断,方可称为称职。“六事”一直是中国古代考核选拔官吏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手段,累代沿袭,至清代,演变为“四格”“八法”,但品德与能力并举、而又首重品德的特点一直没变。谷际岐饱读儒家经典,以此铺陈而为诗八首,作为官箴以自励,亦赠好友以勉人。诗云:

六事廉俱重,周官治道宗。一清心独主,百尔位同共。

渴戒贪泉饮,尘防白璧封。以兹严考察,各自矢寅恭。

廉始能分惠,心平政亦公。维艰思物力,普给愿民丰。

畦韭仍藏富,家豚各济穷。善人为吏好,淡泊是儒风。

廉自无私屈,刚强干济成。劫平鸡任畜,盗弭币先轻。

大勇非徒勇,无争自息争。能休夸吏事,还是贵心清。

廉斯知愧励,尔室畏神明。金却清宵凛,钱投白水盟。

难干知望肃,无欲想矜平。敬积民情献,冰清照自生。

廉知私顾绝,邪径早分驱。我已无私照,人宁有向隅。

拔葵非矫枉,减税不偏枯。正己先贞介,包苴莫慢诬。

廉者清而理,科条布自均。膏粱嗤学术,布帛喜遵循。

网纵严三赦,心宁系一尘。法行郊野静,安有拾遗人?

廉本能明志,神聪坐照宜。浊清杯水见,甘苦灶茶知。

纤繄原无染,先几更曷疑。辨非苛察比,心净理何歧?

为本当知本,官材首植基。英华随处见,清净与根宜。

垢去徴淘洗,蟠深得护持。从兹儒吏重,三代治堪期。

一般的理解,认为“廉”是考察、查访之意,而谷际岐却别出心裁,独出新解,认为“廉”为“六事”之本,只有以廉洁为根本、为根基,方能考察出官员“善、能、敬、正、法、辩”。谷际岐以孙叔敖、龚遂、黄霸之典故入诗,他们政绩昭昭,堪为廉洁从政、“六事”皆优异的循吏,司马迁甚至在《史记》中列孙叔敖为“循吏列传”第一人,都是中华千古历史为官者的楷模。从中不难看出,谷际岐将“廉”从狭义的范畴抽象出来,认为“六事”不仅是考核官吏的六种手段,“六事”之前皆置“廉”字,“廉”是“六事”的本源和根基所在,没有了“廉”,一切便无从谈起了,赋予“六事”更广泛而深刻的意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六廉”观。

谷际岐如此理解儒家经典,这般解读“六事”,并一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廉洁从政这一为官之道,是真正的知行合一。钱沣与谷际岐为云南同乡,以弹劾炙手可热的和珅而名闻天下,他精彩地评价了云南仕宦名吏,甚是称赞谷际岐。这段话记载于道光《赵州志》:“吾乡之历仕途者,如河阳赵少宰(士麟)、李中丞(因培)、蒙自尹楚珍(壮图)、太和戴琢轩(斯琯)诸先正,经济事功,均有古大臣风烈,以是上孚天听,中肃官箴,下惬民隐。今先生(谷际岐)行事后先颉颃,匪为赵(州)之伟人,并为滇之杰士,先生由少而壮、壮而老,无一行或苟,天水多知名士,行且增一席矣。”

“天水”,为赵州古称。钱沣把谷际岐与云南名宦赵士麟、李因培、尹壮图、戴斯琯并称,敬重之情自不待言。和钱沣一样,谷际岐从政司职谏言,一生虽然官居清要,却能始终坚定不渝恪守廉洁从政的人生观,把做官就要做一个廉政为民的好官作为毕生追求,其精神流淌于浩瀚青史,融化于滇云苍洱之间,流淌于弥渡的山山水水,万代不枯,芳香长存,堪称为官者楷模。

在山东乐安县有一桩妇孺皆知的公案,说的是清代乐安县两任知县为倡导教化,振兴人才,一个是云南赵州弥渡举人李卿云,堪舆专家,于1778年建了穿心阁,一个是四川泸州监生曾启埙,相信堪舆风水之说,于1893年拆毁了穿心阁。乐安县人街谈巷议,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好在这段公案于1918年终于有了个了断,此时乐安县已更名广饶县。《乐安县志》编纂者于“穿心阁”条下加按语云,“杰阁凌云,一邑之壮观焉。俗乃以科举不利为阁之咎,并咎建是阁者李卿云”。翻开历史可知,李卿云“书院创建,捐俸千金,额曰乐育,崇文之意可想,平日崇其学问而临时抑其功名,又情理之必无。其即以阁论,图悬太极,像塑魁星,石刻鱼跃龙门之数者,尤与建学相表里,为利科举之明证。第科举之利与不利,不尽关乎风水,为科举不利而去阁,阁去而科举仍不利……阁乎?非阁乎?于李公何尤?”

李卿云,大理府赵州弥渡上达村人。乾隆壬午(1760年)举人。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十一月,选授山东乐安县知县。在任九年,注重教化士民,培养人才,政绩颇丰,载之县志,列之宦绩。在乐安县历千余年史中,有名有姓的知县不少,李卿云却名列历历可数的宦绩之中,说明他是一个经得住历史拷问的好官。《乐安县志》如此记述:“以才能著,兼摄临淄,无废事,祀典祠庙,罔不修葺,而民不扰。邑明诚书院废后,无嗣兴之者,公创建于城内,延师课艺,振兴人才。”

至于建设穿心阁的缘由,县志说:“愚民喜讼,黠者从中辟阖阴阳,多破产不悟,反畏而誉之,势不可猝治。公善形家言,思有以厌胜,建高阁于街心,置魁星焉。”也就是说,鉴于乐安县民愚顽,动辄起诉公堂,一些诡诈之徒胡乱说道阴阳,借以滋生事端,搞得人心惶惶,一时难以治理。于是精通风水的知县李卿云想度阴阳,选址县城十字街心,倡建穿心阁,阁楼上层祀魁星,岁时祭祀,避邪祈吉,以文教化导民众,力倡文治,以期清明之治。

1778年,李卿云倡议在县城十字街建穿心阁,高三层,层各丈余,四面悬门额,以东壁、西清、南薫、北斗。上层为楼阁,塑魁星像,四面环窗,四角斗拱延伸为龙头,悬挂风铃,清音不断。下层为砖石建造,中为圆顶,嵌铁太极图,围石雕刻鱼跃龙门之图,南来北往,穿阁而过。其下层地平即与城墙垛口持平,高耸入云,巍峨矗立,金碧辉煌,所以为“一邑之壮观焉”。建成后,每逢节日及祭祀之期,历任知县都按例率领士绅祭拜,在老百姓心目中成为镇城之神,“阁子底”成为乐安百姓至今无法磨灭的最美好记忆,一县之地标性建筑。

可令人遗憾的事还是于115年之后发生了。1893年,知县曾启埙以穿心阁破坏了风水、以致县域科举不利为名,拆除穿心阁,以其砖石扩建乐育书院,从此这座镇城之神消失于无形,但却留在了人们的心中。好在千秋功罪,历史自有评说,至民国七年,《乐安县志》纂修者在县志“古迹志”内“穿心阁”条后特加按语,对曾启埙之流所持论调给予辩驳,批判风水迷信之说,大加赞扬建设者李卿云的创建之功。时至今日,乐安县人仍对拆除穿心阁扼腕叹息不已,广饶大众报社社长刘金海说:“今天想来,因为迷信而拆除百余年历史的古老文物,的确太可惜了。”

细数李卿云在乐安县的政绩,重点在于教化士民,其目的是让士民遵循礼教,恪守封建王朝规范,达于安居乐业之治。其实,重视教育,尊师重道,教化士民,是封建科举时代每一个为官者的重要任务。入清以来更是如此,雍正皇帝甚至发布圣谕说:“圣人之道,如日中天,讲究服膺,用资治理。”又发布圣谕说:州县官“诚能洁己奉公,实心尽职,一州一县之中,兴仁兴让,教孝教忠,物阜民安,刑清讼简,朕将升之朝宁,用作股肱”。天子倡导,李卿云等地方官员自然是奉行不韪,践行不怠。

确实,朝廷极力鼓励提倡,作为清政府一名典型的基层官员,李卿云力所能及,且奋发图为,唯恐偏废。乐安县原有书院名曰诚明,年久失修,倾圮荒废,生员求学无所,全县科举不兴,人才被桎梏。1778年,李卿云选址城南。动员县民曹纪尧、房志圣捐出地基一区,自捐清俸1000两白银,新建学舍数楹,名曰“乐育书院”,由于县城南高北低,可俯视一城,为一城之大观。同时,好义之士纷纷捐置学田,作为生员廪资和延师之资,聘请名师,严督课士。李卿云还制定书院章程,政务之暇,亲为讲授,制题考核,亲定甲乙。从此,“乐民乐之,民亦莫不顺流承化,鼓舞踊跃,惟恐居后”。

在传统的封建科举时代环境中,李卿云时时事事以文翁治蜀、韩愈化郴州为榜样,坚定地认为,为官一任,“一而齐之,绳于法制,谓之正化;匡而正之,归于大道,谓之德化”。因而,李卿云时时以“风励斯民”为念,事事以德化斯民为先,天长日久,涵泳朴斫,“推圣天子务本崇实之至意”,“必有忠信材德之民生其间”。这种思想,在他所撰《重修钟楼记》中表达得更为直白,他说,钟楼自1378年建后,县内阎宽、孙三杰等七人先后崛起,“以名进士历致通显,后先相望,钟楼实有造于人材”。李卿云一系列“德化”举措施行,乐安县士子彬彬向学而知书,民纷纷从流而知礼,一县之内,讼简盗息,居民安堵,实现大治,士民思之不绝。

李卿云在乐安县所为,载之县志者共计七桩,桩桩件件,无不关乎教化。除上述新建穿心阁、乐育书院外,分别是:1779年,重修真武庙;1781年,重修钟楼;1784年,先后重修射圃、名宦祠、乡贤祠。尤其难得的是,李卿云倡建这些“重点工程项目”时,率先垂范,慷慨解囊,“捐廉首倡”,比如,捐俸银千两建设重建书院,捐廉首倡建钟楼,毫不扰民累民。山东诸城人、江宁布政使刘墫这样评价李卿云:“政惠而断,民爱而畏。”由此可见,李卿云是一名建设型、创业型、实干型官员。

“我不以侵欺肥己,不以冒销奉人,区区可对君父者,此耳!”这是清代邻水县知县钟人杰发自肺腑的自白自勉,也是他一生为官践行的不二法条。

钟人杰一生,官至五品,虽然没有高官显爵,但却是一名廉洁奉公、亲民爱民的好官。钟人杰此语,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我作为一名地方父母官,坚决不采取侵吞欺骗的手段中饱私囊,也不以虚报开支的方法去讨好别人,方不愧天地良心,不愧朝廷和父老。铿锵有力,言简意赅,即便今天,如此警语箴言,也令每一个为官执政者醍醐灌顶。

钟人杰(1752~1824年),字斗南,号卓崖,又号特庵,今弥渡县弥城陆家营人。始祖钟来益为江西南康县望仙铺人,明初随蓝玉平滇落籍洱海卫,驻云南县大乘村,传十三代至钟鳌移居弥渡城南陆家营定居,至钟人杰则为十六世。乾隆丁酉(1777年),中式举人。1788年,以大挑一等发往四川省,授邻水县知县,先是奉命筹办征讨廓尔喀军需粮务,历署庆符县、广元县、乐山县知县,擢升夔州府通判,晋直隶州知州,未行任职。1805年二月,因丁忧回籍,服满,上官屡招而不复出,乡居二十余年,年72卒于家,与妻宜人吴氏合葬于弥城东山小李村后山祖茔。

钟人杰虽为儒雅文士,却熟读兵书,精研兵法韬略,“智虑过人”,胆略超群,善为攻守之计,具有深厚的军事素养,身处地方不靖、匪乱遍地的时代,所谓“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1795年,被称为啯匪的无业流民结党成群,气焰猖獗,四处出没,流荡滋事,抢夺淫凶,官吏置若罔闻,兵民避之不及。一天,时署乐山县知县钟人杰宴请僚属,正谈燕欢饮之际,钟人杰忽然消失席间,密率隶属部卒前往袭击剿捕,不一会儿,擒获啯匪头目十数人而归。此时,僚属们的宴席还没有散伙呢!从此,钟人杰声震一方,啯匪不敢入境,乐山百姓得享一方平安。

随后,白莲教民蔓延全川,烧杀抢掠,裹挟民财,官兵疲于奔命,四處堵御而收效甚微,百姓深受其害。由于地处川陕渝鄂枢纽,邻水县为白莲教民出没之地,前任知县调度失宜,邑民受害惨重。督抚因钟人杰前任邻水知县,惠政颇多,深孚民望,命其复任。钟人杰临危受命,1798年出任邻水县知县。履任伊始,钟人杰即大力推行“坚壁清野”之计,一方面,“修明器械”“备完战具”以提升驻军防守能力,“增筑城垣”以保一县之中枢,广储粮财以备日常之需,招募乡里子弟,亲自教授击刺进退之法,组织训练乡勇,选忠勇乡民为团首,以甘玉为总团首,择绅士司理军储,发动民众力量自卫。全县戒严,坚不可摧,此为坚壁之计。

同时,钟人杰利用悬崖峭壁、交通扼要之地,在乡间组织乡民依山为寨,凭险结寨中城寨、石老寨、仰天窝等36寨,设栅居住,遍守要隘,选端方服众者为寨首,互为犄角,相互应援,堵御自如。日常,“贼去则耕作,贼来则退保”,稍有收成,即贮于寨以自给。这样,万民齐心协力,“守则各思保家,力无不协;耕则各自糊口,力无不尽”,贼来则望而生畏,丝毫无所得,以无粮食而逃散,此为清野之计。一天,万余乱贼压境,久攻不下,军心懈怠之际,钟人杰身先士卒,亲冒枪炮飞矢,率乡勇精锐,奋起攻击,大获全胜,擒获头目三人,余党气馁而散去,再也不敢袭扰邻水县境。

钟人杰为官,目睹战火之纷扰,常哀民生之多艰,清廉自守,一切以百姓利益为出发点,施政以维护民生为要。当时,地方官吏和剿匪军队每拿获所谓乱民,不事侦办,不待审明,即行杀戮以邀功,制造冤鬼甚多。对此弊端,钟人杰心知肚明,乱民越来越多,乃是贪腐严重、官逼民反之故,民不聊生所致。钟人杰始终怀抱悲天悯人之心,义正辞严地说:“我知县,安敢操生杀权?”于是,所获乱贼头目则解押大营处决,疑似乱匪者则系囚审问,被裹挟而无奈参与者则释放回乡,贫民因此而得以全活者无数,无不感念钟人杰之恩德。

长年动乱,哀鸿遍野,饥馑相连,流民甚至集聚数千,焚掠为乱,人称“土豹子”。钟人杰侦查得知,邻水县城有一无赖之徒与之相通,谋为内应,企图劫城。钟人杰秘密派人即行逮捕,杖毙之。随后,钟人杰派素有胆略的人深入巢穴,申明大义,宣以威德,乱民多受感化而散去。有顽固不化者尚蠢蠢欲动,经略大臣勒保主张移师予以剿杀。钟人杰建议道:“这些流民与白莲教匪不同,只需招抚便会溃散而去,不必劳官军动刀枪。”勒保采纳了钟人杰建议,依靠地方官府力量,剿抚兼施,乱党不几日平定。叙功,钟人杰深得上官赏识,1800年正月,钟人杰擢升夔州府通判。1804年,荐升直隶州知州衔。

连年征战,朝廷赋役繁重,官员贪腐盘剥,民众苦不堪言。钟人杰主政一方,始终秉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宗旨,把国家利益和民生福祉摆在首位,千方百计想办法维护百姓的切身利益,积极争取,减轻百姓赋役负担,减少军需摊派,使邻水县百姓负担比其它州县减轻数倍之多。比如,上报百姓困难,经朝廷批准,蠲免邻水县1798年、1799年、1800年、1801年的应征钱粮劳役,还于1799年争取财政救灾银两6000两、麦4134石,发放救济深受教匪蹂躏的百姓,确保邻水县无一难民流民,一方安堵如故。

世人皆谓,滇西弥渡川,地灵钟人杰,天宝孕物华。钟人杰聪颖异常,为人慷慨有气略,能武能文,生平好读书,遍览诸子百家,“凡奇门遁甲、六壬太乙之术,无不通晓,布阵安营,皆有成算”。故而,钟人杰文武全才,廉洁爱民,超逸不凡,不愧为滇南边陲特出之人才。明末文学家、思想家金声曾感言,“滇属僻处天西南,其人才不若中土多出,出则必雄深怪异,遒然一人”。以此而言钟人杰,亦至为恰当。钟人杰事迹轶事于多种史乘典籍均有记载,《邻水县志》载入“政绩”,说他“秉性刚方,驭下以礼”。《光绪云南通志》“卓行”为之立传,成都进士杨振纲为之作传,详细介绍生平政绩。《新纂云南通志》载入“列传”,为钟人杰才不尽用、命运不济而感叹:“负济时之略,乘雄奇之姿,遭世清泰,滞仕边邑,伏莽窃起,小试牛刀,未蒙迁擢之赏,徒怀数奇之感,可慨也夫!”

在浙江宁波,鄞县知县孔龙章的轶事流传不已,其廉正之名让他名列县志名宦,虽然两百年时光逝去,至今依然让人追思仰慕。

孔龙章,号鲁瞻,大理府赵州弥渡人。自幼聪颖,祖孔尔能、父孔德华忠厚传家,教授子侄,一心培植孔龙章、孔宪章。孔龙章聪颖好学,学业大进,中式乾隆己酉(1879年)恩科举人,后经会试不第,大挑一等,分发浙江试用知县。嘉庆十九年(1814年)一月任青田县知县,二十二年(1817年)秋改任鄞县知县,道光七年(1827年)四月卸任,以海疆俸满加分府衔,以正四品俸回籍终老,诰授中宪大夫,妻杨氏赠恭人。

孔龙章为官,善于教化士民。当时,清朝经济社会发展已呈颓势,腐败蔓延,为官者大都碌碌于奔名逐利,美风俗、敦教化等基础性的工作只是挂在嘴上,虚委粉饰,施政脱离群众,反而整天感叹政令不畅。鄞县当时的社会情态是这样的,“黠者生事兴讼以鱼肉平民,而好为名高者或齮龁当道以扞文网,当事者咸欲以柱下惠文冠治之,而犹惧其不胜也”。面对如此局面,孔龙章履任后,走访调研,熟悉社情民意,“一切捐去形迹,务通下情,其意气勤勤恳恳,若父师之训子弟,而惟恐其失足者”,不到一年工夫,全县“持以廉而倚讼以作威者,皆咋舌闭户不敢出;守以正而客气自用者,亦默化而心平”,风俗为之大变,政府威信由此树立。

在鄞县,孔龙章最为人所称道的政绩是“浚复城河三喉”。鄞县为宁波府附廓,府县同城,随着城市规模扩张,六百余年之间,居民建房占据河道,固有河道湮塞,尤其“东门水喉为宣泄城河通江要道”,已经完全变为民居,前人所设置的设施平字测水碑等已是行迹全无,食喉、气喉两个排水口功能几乎丧失,致使濒海城市宁波的命脉“蓄淡水、阻咸水”功能尽废,于是县境“土地盐卤,田不可稼”,不要说开展农业生产,甚至连居民基本的生存淡水都无法保证。更为糟糕的是,前人疏浚又不得“三喉”准确位置,百余年间再无过问者,浚复城河三喉成为绅民关注的热点焦点。

宁波城两水注城,东临大海,“大海环绕匝而噏吸,民生利害之所系,莫要于水利”,孔龙章决意解决压在绅民心头的这块心病。在鄞县著名学者黃定文帮助下,孔龙章找到了“三喉”的准确位置,请于上宪各级并得到了大力支持,浙江巡抚杨护捐献养廉银3000两、宁绍台道陈中孚自割俸禄1000两作为启动资金,宁波知府姚令俞和孔龙章带头捐输,广泛发动绅士民众捐资捐物,舍小家而顾大家,排水路径按照全部复制古人设计的要求,“民之侵城河而居者”全部自行拆除迁离,拓宽河道,疏浚淤塞,重新打通截断的河道,“三喉”得以通畅其流。同时,月湖清淤,增强蓄水功能,设置城市防火水仓,维修桥梁61座,利用河湖淤泥修筑沿海沿江堤塘,开辟滩涂地对外公开出售,所售款项用于市政建设。

该项城市治水工程总投资约三万两白银,开工于嘉庆二十四年四月(约1819年5月),竣工于道光元年七月(约1821年月8月),仅用短短两年时间,便完成了如此浩大的系统工程。同时,积极筹措资金,申请立项,修缮加固百余年未曾修缮的城墙,毁坏颓圮者“砌而新之”。从此,宁波城两水、三喉流通,日月漕河拱卫,再现当年“塘外咸潮汹涌,城内秀水旖旎”之奇景。至此,千年甬城焕然一新,屹立于三江要津,东出可巡大海,西退则守稼穑,宜居宜业,固若金汤,社会各界无不拍手称颂。

为何河道、三喉长久淤塞,疏浚工程却能如此顺利呢?浙江省宁绍台道陈中孚《浚复城河三喉碑记》一语中的:人的因素才是关键中的关键。工程实施推进过程中,宁波知府姚令俞、鄞縣知县孔龙章、署理鄞县知县郭淳章,高度重视、亲自督工,相关负责人如黄定文、张烜、汤桓、马士龙、张用怀等无不“白加黑”“五加二”,全力以赴开展工作,为本次工程捐输资金的士绅们,也是积极踊跃,就好像是在为自己家里的事务出力那样。孔龙章施政有方,深孚众望,居民深感教化,热心公益,乐于牺牲小家利益,一切服从服务建设大局,倾心支持项目建设,则为项目高效推进的前提。

黄定文年近八旬,为鄞县士绅群伦领袖,与孔龙章为忘年之交,受孔龙章委命总理项目建设。工程竣工后,黄定文撰文《复水喉记》《送邑侯孔公鲁瞻归云南采铜序》纪其事。他深有感触地总结说,“小民惜财恋居”,实为人之常情,然而民众倾心支持如此庞大的工程,“屋之撤者不可胜纪,民竞输财受约束无一怨者”,孔龙章如此得到民众之信赖,为何?答案只有两个字:廉正。为官廉洁、施政持正,素著信义于民心,故而遍得民心拥戴,非巧取豪夺之辈所能臻此境界。黄定文由此得出一个结论,主政一方的地方官,必须身体力行“廉以持身,正以格物”的为官箴言,想要行新政而兴利除弊,“尤必以移风易俗为先,道学之论岂迂也哉?”

孔龙章擅书工联。1819年五月,孔龙章曾经撰写了一副行草七言对联,悬挂于居所植桂轩中堂,日日自勉自励,联云:“最养百花惟晓露,能生万物是春风。”在孔龙章看来,百姓如百花,为官者就是晓露,百姓如万物,为官者就应该像春风一样,无声滋润万物,潜移默化教化,使广大百姓遵纪守法,安居乐业。短短一副对联,生动地表明了孔龙章践行“廉以持身,正以格物”的儒家官箴,形象地阐述了父母官孔龙章独特的施政方法。而这施政方法,于200年后的今天,也不失其借鉴意义。

因为科举制度,我国古代社会的官员既是官也是文人。虽说都受儒家学问的影响,这些官员里有清正廉洁者,但也不乏贪腐无为者。本篇作者列举了数位出身大理弥渡的清朝官员,既是文学名家,又是清正爱民的好官。但囿于从官经历上史料的缺乏,作者只能,选择其中几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加以讲述。如同作者文中所说,为的是表彰先贤、学习借鉴。

}

 王士禛以诗名世,浩瀚的诗文和“一代正宗”的光环让人们记住了他的名字。然而事实上,王士禛秉承其家族清正自守、廉洁奉公的良训,政声清明,政绩同样十分突出。他从任职扬州推官开始,后内迁入京,累官至刑部尚书,在长达45年的仕宦生涯中,以司法官入仕,以司法官离任,多年执掌刑罚、钱粮,法眼如炬,对百姓“宽刑罚”,勤体恤;他洁己爱民,宽政慎行,始终恪守“清慎勤”的为官准则,践行“不负民即不负国,不负国即不负所学”的为官之道,被世人誉为清官廉吏。
       穿过诗宗神韵第三展厅,进入生平陈列区第四进院落,这个四合院中以时间为主线,集中展示了王士禛为官45年的政绩。
 顺治十六年(1659),26岁的王士禛赴任扬州推官,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走进西厢房清官廉吏第一展厅,南墙上虚实结合的“夜批卷宗”场景,让人一下就感受到这位青年法曹的勤勉职守,谨慎高效。推官是主管地方刑狱诉讼事务的官员,兼管地方司法、审计等事项,可谓实权在握,尤其是在扬州这样富庶繁华之地。王士禛深知“人命最重,极当详慎”,因此断案谨慎,尽职尽责,在扬州5年“完钦部件八十有三”,特别是废除琼花观迎春会、追缴积欠税款、审理“通海寇案”,公正严谨,深得民心。离任后,扬州居民怀念不已,自动筹集为之新建“三贤祠”,与历史上同在扬州任过职的欧阳修、苏轼一起塑像供奉。

顺治十六年(1659)五月,郑成功率抗清义士从海上入长江口,一度打到江苏。扬州、镇江等地不少民众予以支援。不久,舰队被清军击败。清廷震怒,借此事大兴刑狱,一时冤案四起,株连甚广,监狱人满为患,民心惊慌。王士禛参与勘问此案,决心为民请命,平冤昭雪,为此不惜丢弃乌纱帽。他率民众向清廷钦差据理力争,对证据确凿者严惩不贷,对查无实据者全部释放,使许多人免遭杀戮,而对挟私报复诬告他人者则严厉惩处,其摘奸发伏、决断如神的表现,使钦差大臣也无所措词。王士禛能够这样做是极不容易的,极有可能触犯清朝的忌讳,带来生命危险,但他将“不负民”作为为官的立场和宗旨,以无畏的勇气和宽简的法度,处理攸关人命的大案。这期间,他还罢革了扬州沿袭多年鱼肉百姓的琼花观迎春之会,处断了清还积欠盐税等案,受到扬州人士的称颂。第一次任满考成时,王士禛被定为“失出法严”,不但不能升迁,还罚俸一年。其母孙夫人鼓励他说:“人命关天,只要存心公道和宽恕,升迁和降职就不要去想它。”他在扬州五年,还伸雪了居烈妇冤等案,其自撰年谱载“完钦部大事八十三案”,正如扬州如皋冒襄说的:“公实今日之循吏,仁而明,勤而敏,廉而能慎者也。”
    墙上一幅幅手绘的连环画,向人们讲述了发生在王士禛身上的一件件虽然不是惊天动地、但却难能可贵的小事。让人感触最深的是王士禛作为一名经济发达地区的要职官员,竟然拮据到家里没有余钱资助友人进京赶考,只好用妻子的陪嫁首饰赠其上路。这样的清官廉吏怎么不令人肃然起敬!

 王士禛最终还是得到了公正的评价,江南总督、巡抚等对其考满皆注一等称职,吏部、都察院会同复核均合格。康熙三年(1664),王士禛迁礼部主客司主事,开始了四十年的京官生涯。康熙八年(1669)放外任榷江苏清江浦关,专司船厂。以往,大木商汤甲买通自总督漕运都御史至道府船政同知,官商狼狈,从造船中谋取暴利。王士禛到任后,革除了这些陋规弊端,凡发工银足秤足色,毫不扣除,所造之船坚固耐用,颇利漕运。康熙十五年(1676)迁户部四川司郎中。康熙皇皇帝历经三年,再三考察,因王士禛诗文兼优,破格提拔,“著以翰林官用”,任侍讲,旋转侍读,入值南书房。南书房是康熙帝在宫内的一个秘书机构。汉人由部曹改词臣,有清一代王士禛是第一人。从此,王士禛平步青云,一路升迁,这是他人生的一个巨大转折点,此后,入詹事府,经筵讲官,成为太子师,后在都察院、兵部、户部、刑部等部门任要职,位极人显,但他宽政慎行,勤勉自律,赢得了康熙皇帝“清慎勤”的赞誉。
       王士禛作为朝廷重臣,力除行贿,力纠错案秉公举贤,伸张正义,为人所称道。他调任户部右侍郎时,掌管宝泉局督理钱法,按照旧例,每一批新铸钱币须向主管官员呈送样钱,实为行贿。王士禛上任后,坚决革除这一陋弊,未接受或索要过一文“样钱”。
       在京任职期间,王士禛宽政慎行,力纠错案,秉公举贤,严拒请托,为人所称道。康熙四十三年,因王伍一案失出降官,这位朝廷从一品大员,离任时仅“图书数簏”而已,两袖清风回归了故里新城。
       四进院的正厅为清官廉吏第三展厅。门口的立柱很有特点,东边柱子的上下两端在修复过程中进行了重新油饰,保留了破损的旧貌,用一次性浇筑的圆筒形有机玻璃加以保护,透过玻璃可以一窥传统古建筑的油漆工艺。再仔细看,木柱上刻有“八路军万岁,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字样,我县在保护修复王士禛故居过程中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保留了下来。
       推门而入,展厅正面墙上是一幅王士禛手持书卷的画像,两侧书写“一部手镜,流芳百世”。太史公司马迁曾说“人生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渔洋先生达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实现了三不朽。作为一名封建社会的高官,王士禛的从政思想是积极的、正面的,其核心内容是:廉洁、公正、爱民、勤政,这在今天依然具有积极的教育和借鉴意义。

    在王士禛众多传世作品当中,有一部《手镜》比较特殊,这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著作呢?游览过程中,在这个展厅便可找到答案。共24帖、3009字的石刻拓本《手镜》静静地躺在展柜中,其书法高秀俊逸,为王士禛的手迹。
       据介绍,康熙三十六年七月,王士禛儿子王启汸出任河北唐山县令,时任都察院左都御史、身居高官要位的王士禛对儿子以一介书生出任县令放心不下,他深知为官的责任,怜子之心,时时萦绕,于是亲书《手镜》箴言交给儿子,让其“置座右”,“披玩而从事焉”。这部《手镜》既教育儿子洁己爱民,宽政慎行,也是王士禛自己一生正直为官的写照和自律准则。
      《手镜》全文50条,3000余字,内容涉及立身之本、处世之基、为官之道、审刑之度等方面,有很多内容在今天仍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比如:“公子公孙做官,一切备要谨慎检点。切不可养子不教,肆意妄为”;还有“宴会当早做早散,不可夜饮。”“地方万一有水旱之灾,即当极力申诤,为民请命”,不可隐瞒不报、虚报漏报,等等。
       沐浴了诗宗神韵的春风,又经过廉政家风的洗礼,接下来跨过小院西侧的门廊,一眼望去是曲径通幽的小路——竹径。竹,是气节的象征,古代的文人雅士往往追求“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高雅情致。
       竹径紧临春草池,池北的一座二层建筑便是双松书坞。王士禛一生酷爱读书,更爱藏书,这座书屋曾是他的藏书之所,现在除了局部场景复原之外,已开辟为皇帝词臣和文政交游两个主题单元。
 在一楼可以看到王士禛与康熙皇帝剪不断、理还乱的君臣之谊。一进门,正面两个壁龛中分别展出了康熙御赐王士禛的湘竹金扇和康熙“主编”的王士禛诗作精品集《御览集》。一楼东侧是硅胶人物场景,还原了在懋勤殿康熙召对的场景。康熙十七年正月,康熙召王士禛、陈廷敬携诗稿进呈,在懋勤殿命二人各赋诗两章并赐宴,王士禛呈《西山游诗》;十七年七月,与陈廷敬遵上谕各进诗稿二册。北墙上记录了目前已知的王士禛蒙赐康熙皇帝墨宝,包括展厅中展出的湘竹金扇、信古斋卷轴、清慎勤匾额、临米芾中堂等展品或照片,这一件件文物都似在诉说着王士禛与康熙皇帝惺惺相惜的君臣之情。


       康熙四十九年,王士禛77岁高龄时,康熙念念不忘这位御前诗人“深可悯念”,诏他官复原职,在以微罪降官之后6年,终于还了这位文政兼优的老臣政治上的清白。但此时王士禛已是重病缠身,无法复职,使儿辈扶掖向阙谢恩。一年之后王士禛病逝,只留下了浩繁的著述和清正廉明的政声。
 沿阶梯上二楼,迎面看到的是清代“肖像国手”禹之鼎所绘的王士禛画像《放鹇图》,再往里走便是王士禛文政交游了。王士禛位列六部九卿、文坛领袖,数典乡试、会试,多次参加和主持文人雅集活动,其交游范围甚广,身后影响亦著,上至至尊天子、皇亲国戚、王侯公卿,下至寒门士子、平民布衣、门生故吏遍及海内。王士禛官高势显,交友却不论地位高低,而是以人品和文品论交,所以诗友众多,交游活动频繁,几乎囊括了这一时期所有知名的作家和达官文人。在展厅的北墙上是一幅穿越时空的人物群像,王士禛在扬州文学至交、在京城的官场同僚、在故乡的亲朋故旧在这里交汇,形成了一个以王士禛为核心的文化圈,足显他在当时文坛和政界的地位与影响。
       王士禛是新城王氏家族文学和仕宦群体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是集名臣、诗人、学者于一体的伟人,立功立言、为文为官,不论是科举入仕,还是著书立说,他以独特的魅力形成了独具桓台地域特色的王渔洋文化,成为我县文化事业上的一个重要符号。

本版图文/张晓明 陈艳华 王心睿 王阳


}

他是清代三大廉吏之一,他是近代河南涌现的传奇人物之一,他就是晚清重臣卫荣光。

卫荣光(1826—1890),字静澜,河南新乡人。据说卫荣光出生的时候,母亲梦到一颗大星落到院内,便起了个名字叫“星幼”。自小聪明好学,入河朔书院,跟李文清老师学习程朱理学,深受器重。

咸丰二年,27岁的卫荣光考中进士,先是做庶吉士,散馆后任编修。走的是清代科举的正途,早期人生道路相当顺利。

咸丰九年,一代名臣、湖北巡抚胡林翼奏调卫荣光从戎,在家乡招兵买马,成立豫字营。后随满洲悍将多隆阿转战安徽,平太平军堡垒百余座,克太湖、潜山收复后被朝廷授予五品的翰林院侍讲。

和曾国藩的人生轨迹很相似,卫荣光也华丽转身,完成了从词臣到武将的成功转型。他骁勇善战,足智多谋,经常以少胜多、以寡击众。

咸丰十一年胡林翼去世后,卫荣光准备回京工作,途径老家新乡,恰逢捻军入境,卫荣光于是协助当地知县组织人马保卫家乡,屡战告捷。

同治元年二月,卫荣光入京,十月,补翰林院侍讲。同治二年三月,升为侍讲学士。十月份,授济东泰武临道,署山东盐运使、按察使。

这一时期的卫荣光官运亨通,一方面是他在前线作战的光辉事迹,另一方面也是朝廷此时人才匮乏,恭亲王主政的政府大胆重用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同治四年,捻军赖文光、张总愚部攻入山东,山东巡抚阎敬铭因卫荣光久经战阵,功勋卓著,命其督办河防。卫荣光深入分析敌情,发现捻军粮草匮乏,利于速战,严令各军严防死守,不许轻易出击。

捻军无奈之下乘夜偷渡,卫荣光下令燃炮轰击,然后乘势直追,将捻军击溃。由此可见,经历了与太平军鏖战后的卫荣光已经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他谋定后动,镇定自若,屡战屡胜。

同治六年,卫荣光卸运使任,仍兼署按察使(副省级待遇),此时捻军再度崛起,丁宝桢省长(巡抚)督师出境作战,省城兵力空虚,粮饷匮乏。卫荣光招募民兵(民团)助守,捻军屡逼城下,都被卫荣光击退。

之后卫荣光父亲去世,他回乡丁忧。同治十二年,卫荣光复出,被任命为江安粮道,署按察使。光绪元年,朝廷授予卫荣光安徽按察使,后专任浙江布政使,护理巡抚(代理省长)。

光绪四年二月,浙江布政使卫荣光调任湖南巡抚。卫荣光从编修起家,后来弃文从武,立下赫赫战功,逐渐成长为大清帝国的一个封疆大吏。

不久卫荣光母亲去世,他又回乡丁忧。服阕,被朝廷授予山西巡抚。光绪八年,调任江苏巡抚。光绪十二年,卫荣光调任浙江巡抚,再调山西。年事已高的卫荣光受不了这份折腾,请求病退。

光绪十六年一代名臣卫荣光在新乡老家去世。

卫荣光在晚清的“段子”很多,但都是正面的,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他被誉为清代三大廉吏之一。

大凡历史上的著名廉吏,都会留下一些光辉传奇,卫荣光也不例外,江湖人称“三根油条”。

起因是他在担任浙江做省长(巡抚)的时候的时候,每天的早餐只是三根油条。家中厨师进出都要搜身,怕他们夹带鱼肉。

卫荣光过生日的时候,同僚和下级都登门祝贺,卫省长心情也蛮好,命人备饭,过了一会儿,仆人抬出两个大木盒,里面放的全是油条,贺客们全都瞠目结舌:省长平日里吃油条,过生日请客也让我们吃油条呀!

这个故事应该是真的,我们河南人都知道,兵荒马乱的岁月天天能有油条吃那也是相当幸福的一件事。同时我们不要忘了,卫荣光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多年,见惯人间惨剧,忆苦思甜,勤俭节约也就不足奇了。

卫荣光做浙江巡抚时,非常节俭,他的抠门在浙江官场是出了名的。卫省长的衣服除官服外差不多都打着补丁。他有一件心爱的羊皮大衣,毛都脱尽了,他还穿着这件大衣拜客。

晚上看公文,桌上只放一盏小油灯,灯光像黄豆般大小。有一天待客,只做了三盘菜(河南迄今待客非常忌讳上三盘菜,双数最吉利),客人已经出门了,才呼唤仆人点灯送,仆人说没有蜡烛了,客人只好摸黑走了。

一天,他的仆人上街买了两大盘烧饼、油条,幕僚问怎么回事,回答说今天是卫夫人的生日。

卫荣光做江苏巡抚的时候,有一天,从屋里出来拿了一盒燕窝,问手下人说:这是什么?有人说:“这是燕窝呀。”卫荣光说,“燕窝是什么?我平生从来没见过这种东西。”他见属下有穿着和华丽的,统统弹劾掉,这一点也很像阎敬铭。

有一次有个县令到江苏上任,年纪20多岁,去拜见卫荣光,刚见面,就拿出了京城某位亲王的手书,递给卫巡抚。卫荣光十分生气,拿起就扔在地上。这位年轻县令十分难堪。

他上前请安说:巡抚大人,我也知道您一向廉洁,这次来浙江出京时刚好遇到某亲王,托我向您问好,没有其他的事情。卫荣光脸色才稍微好了点。

李伯元的《南亭笔记》这样评价他:卫荣光清操简朴,矫枉过正。卫荣光起家寒素,以词林位至中丞。父母过寿,府衙里的人都发油条。夫人寿诞,也是油条。

卫荣光不仅两袖清风,还是个敢作为的能吏。卫荣光做浙江巡抚时,发生了一件事。当时从荆州调来了一批八旗兵,旗兵比较骄横,在一家茶叶店前寻衅滋事,打伤了二十多个人。

事情发生后老百姓群情愤慨,纷纷罢市。经街道办事处官员出面道歉才重新开业。卫荣光知道后非常生气,说:此风不可长。上奏章弹劾这些旗兵,并私底下约在京工作的杭州籍官员一起上折子,最终朝廷震怒,让卫荣光严办。

卫荣光将为首的旗兵严惩,施以鞭刑,其他的从犯也关在囚笼中示众。从此以后杭州城内的旗兵再也不敢嚣张了。

久经战阵的卫荣光还敏锐的意识到宁波的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在他的努力下也建成了宁波炮台,在以后的岁月里发挥了重要的军事作用。卫荣光在浙江做过两年巡抚,弹劾了二十多位贪官污吏,极大的改善了浙江官场的政治生态。

节俭度日,抠门到如此地步的卫荣光却绝非迂腐之人,他有着非同一般的情商。有一次,几个进京卖怀药的河南人被人欺负,对方欠账不给,几个人身无分文,下榻的店家要将他们扫地出门。

万般无奈,几个人去找老乡卫荣光。卫问明缘由后说不见。等这几个人走了,卫荣光让手下人悄悄过去打听,知道确是不法商贩欺负河南老乡,就派几个差役的送了一桌酒席过去,说巡抚大人给老乡送吃的来了。

店主一听大惊,老板一听赶紧表态多住几日也无妨。不久,几个客商成功讨回了货款,又去找卫荣光致谢。卫还是那句话:不见。

有个姓吴的书法家巴结他,写了四个条幅,他仅把最后一个留下,说你可以再添上一副送给他人。由此可见卫荣光情商极高,既保持了廉洁的作风又不让人难堪。

三大廉吏中,为啥他最有名?

卫荣光深受同时代名臣尊重,他和胡林翼、左宗棠、曾国荃等都惺惺相惜、同气相求。他曾以翰林院侍讲(文职)的身份随胡林翼征战。胡林翼在军情紧急的时候曾致函卫荣光,请他招募100多名骑兵增援武昌前线。

光绪八年,左宗棠致函卫荣光:“来书论海防事宜,与鄙意不谋而合。夫形势可扼,防海即以防江。用兵之道,能守而后能战”。

左宗棠是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虽然主张“塞防”,并因之和李鸿章发生了激烈争执,却始终认为“海防”依然重要。他也是较早提出台湾要设行省的大吏之一。从这封信刻意看出,左宗棠极为赏识卫荣光,将其视为同道。

另一封信中,左宗棠说:“江南士习渐化嚣凌之气,较前四十余年光景迥觉不同,惟当导引善机,勖其力学,庶冀人文振起,彬彬日盛,不宜勤加摧折,令人丧气。”

足见两位名臣经常相互沟通,在教化民众,改变世风上英雄之见略同。左宗棠自视甚高,论人也极为苛刻,甚至连曾国藩也不放在眼中,却能心平气和的和卫荣光沟通交流,足见在左氏心中卫荣光的分量。

卫荣光早年追随左宗棠好友胡林翼转战南北,算得上是湘军集团的将领,因此和曾国荃、左宗棠关系都相当好。再加上他勤政为民、廉洁奉公,因此深得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的、曾国荃的信任。

古人云,惟俭可以惜福,惟俭可以养廉。卫荣光的这种俭朴意识,并不是作秀,而是出身寒微、熟稔民间疾苦和自律甚严的必然结果。

他早年追随一代名臣胡林翼南征北战,看到生灵涂炭,从而形成极为艰苦朴素的品格。他多少也受到了另一位廉吏的影响。晚清著名的“救时宰相”,以理财闻名的军机大臣、户部尚书阎敬铭,也是以节俭著称。

阎氏和卫荣光有过交集,山东时期卫荣光曾是阎敬铭的部下。阎敬铭极为欣赏卫荣光的才华,请求朝廷让他协助防务,卫荣光的表现也非常优异。

卫荣光去世于光绪十六年,这是一个极不寻常的年份,曾国荃、曾纪泽、潘祖荫、彭玉麟、杨岳斌、李鹤年、醇亲王奕譞都在这一年病亡。这一年是一个暖冬,瘟疫横行,这些重臣的病故都多少和这场传染病有关,同治中兴名臣凋零殆尽。

一代廉吏被淹没于并不遥远的历史迷雾之中,令人扼腕叹息。

豫记 | 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风两袖猜三个数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