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下面这张图片是卓别林的那部电影?

是个搞笑的电影,麻烦告诉下,谢谢!~
不是出名演员演得,里面四个人的穿着是模仿卓别林包装的,很搞笑,不属于科幻的,就是早期的港台搞笑
滑稽时代 麦嘉演的是大反派 石天主演一个类似卓别林的流浪汉 还有一个小孩跟他搭档
我知道有一部香港电影《滑稽时代》(但影片里貌似只有一个人模仿卓别林的)
1980年的,导演:吴宇森,主演: 石天 午马 李海生
是《超级学校霸王》吗?主演:张学友,刘德华,任达华,邱淑贞,张卫健
}

在西方电影尤其是喜剧电影史上有这样一个人,在默片时代他和卓别林同为喜剧巨星,他的电影艺术被后世的人一遍遍的模仿,成龙也曾称他为自己的偶像,但是在国内他的名气却远远不如卓别林。

这个人就是有“冷面笑匠”之称的巴斯特基顿。

巴斯特基顿生于1895年的美国,他的身上有四国血统,因为他的祖父母分别是爱尔兰人和苏格兰人,他的外祖父母则分别是英国人和德国人。他的父亲是一个江湖艺人,而他最开始的名字叫约瑟夫。

约瑟夫1岁半的时候出了一件事,他从一个旅馆的楼梯上滚落下去却啥事没有,他父亲的同事称赞约瑟夫真是“Buster”(结实耐造),从此约瑟夫改名巴斯特,换句话说巴斯特也算是他的艺名。

之后的童年日子里巴斯特基顿又多次遇险,比如他曾经被龙卷风卷走落到大街上被人捡回来之类。多灾多难的童年没有夺走巴斯特基顿的生命,同时似乎也预示了他将来各种惊险无比的电影动作。

还需要强调一下的是,和很多喜剧明星一样,巴斯特基顿从小也是一个内向的孩子。

二、他的电影动作画面无与伦比

成龙将巴斯特基顿当作自己的偶像,并且不厌其烦的在自己的电影中一次次重现巴斯特基顿的经典动作的画面,原因就是这些接近一百年前的默片时代拍摄的画面放在今天看起来依然非常劲爆和震撼。

巴斯特基顿的动作画面大胆、新奇、多变甚至不惜血本,他崇尚真实,绝大多数镜头都由自己亲力亲为,这一点成龙也继承了下来。

巴斯特基顿的动作画面也不光是胆大真实,他同时也注意到银幕美学,他随时利用镜头中的一切物品去配合自己的动作,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感受到一种视觉舒适,这一点成龙也非常擅长。

三、冷面笑匠背后的电影哲学

巴斯特基顿的电影画面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他始终保持着一张“StoneFace”,你可以直译它为石头脸,也可以称之为僵尸脸或者扑克脸,电影人管它叫冷面,和朝鲜无关。

同样是喜剧巨星,卓别林面部表情很丰富并且亲切,金凯瑞和周星驰都擅长夸张的表情,而巴斯特基顿则始终保持着他的冷面。据说这也和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他和父亲搭档演出时父亲经常把他在舞台上和观众席里扔来扔去,他每次都表现出无所谓的表情逗观众笑,久而久之他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冷面。

对于巴斯特基顿这种表演风格,有人称之为他将自己的脸也当作了银幕的一部分。观众可以忽视演员巴斯特基顿的脸而将自己的表情代入进去,就像是观众自己在经历那些惊险刺激的动作一样。

笔者对于上面这个观点是赞同的,一张面无表情始终如一的面孔可以最大限度的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营造的画面当中去,这是一种表演风格也是一种表演策略,比起现在一些演员动辄夸张无极限的表情来,其实笔者还是宁愿看一张StoneFace。

四、巴斯特基顿就像是卓别林的B面

和卓别林充满个人感情的喜剧表演不同,巴斯特基顿始终保持着自己冷面的风格,于是有人这么形容他们的区别:

卓别林就像是小狗,他努力的表演把自己想让观众开心的想法明明白白写在脸上,观众看到他的表演就像是和自己家的小狗在一起一样舒适和惬意。

巴斯特基顿更像是小猫,不论你喜不喜欢他,他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孤芳自赏,或者说他根本不在乎观众的评价,他要的就是把自己呈现给观众就够了。他的冷面犹如喵星人的骄傲一样,他在电影动作里的冒险也像有九条命的喵星人一样,动不动就拿出最粗的那条出来耍耍。

相对来说,在文艺电影时代卓别林必然更受追捧,而在动作片和视觉效果为主的电影时代,巴斯特基顿无疑更容易被观众接受。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在近些年巴斯特基顿的名气越来越大的原因之一,虽然他已经过世半个多世纪了。

五、巴斯特基顿的电影充满了双匠精神

第一个匠,自然是工匠精神。巴斯特基顿是一个机械迷,他对于自己电影画面的处理体现了他精致追求的工匠精神,这让他的电影充满了精致和真实。

第二个匠,则是匠气,客观来说,巴斯特基顿的电影和他的崇拜者成龙一样,大多数情况下缺乏思想性,他们都是视觉效果的极致追求者,在动作画面领域他们都是王者,也就是说即使充满匠气,只要能做到极致也是艺术的巅峰成就。

感谢互联网,让我们还有机会重温这位冷面笑匠的伟大作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卓别林早期电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