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三十而已》中,你对经营婚姻有了哪些新的思考?

  电视剧《三十而已》观后感剧评

  三十岁,走过的人,会在回望中眷恋那些挺拔的美好;而还未走过的人,却视之为纪念碑式的入世路标,风光在枝头,而定与怅惘同行。然而,无论走过还是未到,三十岁,足以在人生的海洋中,矗立出一座自我的岛屿。

  诚觉世事可原谅,人性有无处不在的罅隙。不是谁之错,而是人之特性,无人幸免。

  许幻山是被骂得最厉害的一个角色,堪称“渣男”之最。然而,却觉得是作者刻画得最为成功的一个角色,将人性里的丝丝漏洞层层盘剥,条分缕析,让人侧目。先从“幻山”这个名字说起,这么一个踏实爱妻的老公,却也只是幻想中的靠山而已。其实,谁也不能成为谁的靠山。他之出轨也不是十恶不赦,因为总有那些漏洞存在,于是,被所谓的光诱惑才成为可能。最初的理由,应是人性中的控制和反控制的欲望。夫妻携手,家道兴旺,和睦恩爱。可是在这些表象之下,许幻山体内的“小孩”一直没有长大,他被压制在顾佳的大局之下。每日朝夕相伴,习惯了在轨道里行进,忽然遭遇到无人管束的时刻,体内那个好玩的不甘被控制的小孩,便脱缰而出,像不妨逃次学的学生,像暂时没有家长管束的孩子……他需要做点出格的事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来体会一次掌控之外的自由。于是,恰逢林有有出现了。其实,没有林有有,还会有别的女人,不是在今日,还会在明日。因为,是他体内的需要,是他想逃跑一会的愿望,决定了他的走向。

  但更深的关于懂得和崇拜的需要,又决定了他走向深处。爱情的前提,其实是懂得和欣赏。这点顾佳和他经历过,但也时过境迁。可这层需要却是许幻山式男人的永恒光照,偏偏这时,林有有出现了,又偏偏抓准了男人的这点虚荣,这点被崇拜的需要,这是现在衣食无忧事业日上的他唯一欠缺的东西,关乎青春的激情,梦幻的永恒,备受膜拜的目光……在平实的事业塔基上,有人还能让他不丢失年轻的热情和梦幻,“蓝色烟花”其实是作者用以象征人生梦幻而不能的东西,虽然它绝对美丽。顾佳让他放弃了,可有一个人支持,便意味着他人生最美丽虚幻的东西是可以拥有的,他的人生可以兼得——财富和梦幻,价值和崇拜!这些极大满足了一个男人不甘平实的内心。要说他一点没有家庭责任感也是不切实际的,在他开始阶段的犹豫就能看出来。只是责任感是外在的价值尺度,而内在需求是基于内心的,力道无法同等。

  其实,除此之外,还离不开不得之欲的诱引。约会,打岔;约会,叫离……几次三番的拨弄,反而让人心欲被勾拨得更欲罢不能,仿佛两块磁铁,非以外力相隔之时,恰是最要相向而吸时;若无外力阻扰,两力合一,怕也是不过如此之感吧。

  事业有成,夫妻恩爱的背后,未必就能将各自的人性照管得滴水不漏。有所缺,才会有所漏,才会偏离出轨道。这也是人性的本能。

  从心所欲的,为心所迷的,又何尝只是一个许幻山,王漫妮又何尝不是?

  靠着卖奢侈品起步,从基层做到副店长,一路辛苦,但也一路和金同行。和消费高层接触多了,眼光自然高了,对生活的期待也自然高人一层。和前任男友的分手,是因为他的卡刷爆了,他不足以支撑她对生活的理想。直到“钻石王老五”梁正贤出现——财务自由,单身自由。他满足了她对爱情的一切幻想,只是不愿给以女朋友身份,不愿给予婚姻保障。所谓的“不婚主义”让她伤怀,但她还是顶着爱情的幻想,遵从内心,继续走下去了。此时,“不以婚姻为目的的恋爱等同玩弄”的意识,和“爱情是要纯粹的,岂能以一个框架限制捆绑”的思想齐头并进,上下挣扎。她,选择了相信后者。然而,这究竟是值得相信,还是心灵的迷境——潜意识里有什么,就会让你相信什么。你想要这个钻石王老五,自然有千千万万个念头意识来支撑你的欲念。想要的爱情里,真的有足够的在乎,自尊,和对等吗?其实,不就是他又有钱,又还能有满足女人爱情幻想的伎俩吗?这一点,王漫妮一直等到“正牌女友”的出现,才看见撕开的真相——“你现在吃的穿的用的,哪里是你做销售能做到的,你还要什么……”,原来,一切不过是一场交易。她要的是长相厮守的情,他愿给的只是财富自由足够多的钱!

  她以为自己很爱他,是从心而行的。然而这个“心”里,难道不是自己渴望借助他人过上白富美生活的潜意识在行进?

  心,真的可信吗?未必!

  人心,也是会被自己的潜意识欺骗而不自知的啊!

  至于陈屿和钟晓芹之间,他们应该是最寻常的一对夫妻了。因为寻常,恰恰也最易被忽视,那就是舍与得,物与心的矛盾。陈屿是传统的,他骨子里的婚姻家庭就是一个稳定的不动产,一个不需要再投入的既有资本。娶回了晓芹,就意味着无需再花心思在乎她的感受,因为已经是囊中之物。在得到和未得之间,一定有着水火不交融的天壤之境。婚前,花尽心思在鱼嘴里放戒指求婚,婚后,妻子在怀里撒娇也视而不见……他在乎的,只是他觉得需要在乎的, 比如鱼,比如工作,而妻子是不需要在乎的,因为已经等同于物。

  然而,无舍便无得。没有从人心的需求去满足妻子,家里自然是山崩海啸,风云雷动。没有投入情感,自然也不会有情感的馈赠。多少家庭,多少男女的心,便是困在这块死鱼式的沙滩上,再无涟漪四起的美妙。说是,婚姻的困境,不如说是人心的罅隙使然。

  好在,他们后来终于有清醒。只能说,人性天生是有漏洞的,不论男女,不论古今。陈屿经历了失去之痛,幻山经历了牢狱之灾,漫妮经历了身心之伤,他们都为这些罅隙付出了代价。让人性臻于完美的,永远是世事的击打和代价。或许每一个人都值得被原谅,因为,谁又能真的保证千丝万缕的身心之需,都能被面面照管到?

  三十岁的泪水,三十岁的光——《三十而已》观后感

  因为人性皆有罅隙,所以人间并无绝对稳定的关系。打破妄想,随缘自在,在各种关系中得到成长,找到自我,找到独立,才是更重要的修炼。

  纵观顾佳的婚姻,虽然作为妻子,完美的不现实;虽然遭遇到出轨,也痛苦不堪。可是,不得不否认,她能很快做出离婚决定的果敢背后,不光是性格的决断,更是因为有随时离开的资本。离开了这个丈夫,她一样可以活得精彩——有自己的事业,有养活自己的能力,有不依附他人的独立……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与其祈祷上天给予一段完美的婚姻,不如打造自己有随时起身的能力,有让他人依附的能力。起先,她是防备丈夫的,但是后来因为茶厂太忙而放下了戒备,最终丈夫出轨。我们能指责她不曾精心防备吗?不,婚姻不该是用来防备的,防备一时,可以防备一世吗?增加自己的拥有值,才是更重要的。相比之前防备的心,我更欣赏顾佳在忙于茶厂时的投入状态。找到心中所爱,投入其中,不仅可以忘记尘俗,更能找到心灵寄托,还能获得不会缺席的回馈。这是一个人的投入,一个人的全情,一个人的圆满,无论以后遭遇到什么,都能有全身而退的资本。

  一个人的强大背后,一定不是寄望于某段关系,而是足够的人格独立,以及对事业足够的投入。前者让你精神上有能力,后者让你生活上有资本。这才是每个婚姻中人需要真正修炼的东西。

  有人认为,顾佳没有报复小三,是为剧中缺憾,我倒不以为然。“爱的反义词不是不爱,更不是恨,而是遗忘”。究其根源,爱和恨和报复,一脉相承,都还是囿于自我和他人的关系,惯性地投入其中,消耗自己的感情,值得吗?即便投注其中,让小三溃不成军,自己就满足了吗?要知道,报复之时,你关注的永远是对方和对方的痛点,而不是自己。与其找到满足的失落,不如经营自己关注自己,跨过痛点,让早些到来的风光作为报复的礼物,不是更好吗?

  王漫妮是我最喜欢的角色,因为,历经千回百转的她,终于找到了自我——用自己的双手打开了人生的出路,而不再是依靠他人,这是一条艰难的蜕变之路,也是最有价值的路。

  一个人要找到自己,进而相信自己,注定是要经历很多的波折和反思。靠爱情得到精彩生活,不能得;小镇衣食无忧的庸俗日子,不想要;不甘于现状的渴望,不肯息。不想余生僵死,只有孤注一掷,用尽全力去争取。这一点,在她折身上海,受尽冷遇,却不肯放弃时尤显动人。一个人的负隅顽抗坚持不懈的能量,归根到底,和她对世事的清醒有关——知其无可退,才能迎难而上,自成一城,终有所成。值此时,仿佛跨过了长跑的“极限点”,反而别有洞天。

  在曼妮的关系中,她的成功来自于绝地反击的能力,更有一种眼界和智慧。是的,凭借能力,她可以很好的站住脚跟,做好店长的位置,可人生却囿于一种角色了;而出国读书,是给自己创造了无限多的可能。自己想要的精彩,为什么不自己去创造去实现呢?这时的她,顶着成长的泪光,在诸多关系的腾挪中,终于打通了一条自我实现之路——首先清楚自己要什么,和谁要,而后用尽全力,最终一定会得偿所愿。

  不得不说,痛苦是成熟必经之路。诸多关系的破裂,也许通往另一条新生之路。

  对于梁正贤不婚主义的爱情观,这也是一种奇特的关系。

  是爱,还是欲?谁能真正说清呢?

  只能说,欲往往能穿着爱的外衣行走,深深之爱一定不只有欲。剧情中,梁正贤是披着爱情外衣的欲望人士,从诸多女友可见,时间之短可证。的确,婚姻也无法保证爱情的长久,可是连婚姻之心都不愿有的爱,未免薄凉。爱,应该是十字架。这里面就包含了一种长相厮守的渴望,即便分歧纷争,至少还愿意有修复以待的心,而不是立刻转身。爱的结果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连那样真诚的心也不愿有,才是让人怀疑的。

  从人性的角度看,人分超我,自我,本我。爱是超我的,而人也有本我的欲望,唯有靠自我来调节。如果爱一个人时,也愿意背起爱的十字架,只愿为她厮守,隔绝和他人开始的欲望。这份克制收敛的背后,才是爱的广度和深度。若随心而行,随欲而进,不婚主义究竟能证明爱的自由还是欲的自由呢?这是一道关系中的难题,通晓答案的人,应该是幸福的。

  当然,作为家庭关系中,最成功的莫过于陈屿夫妇的的复合。这是婚姻的复活,更是情感关系的复活。两个人在兜兜转转中,重新发现了对方的价值,并拥有了互相流动的情感河道。若以一言以蔽之,因为对方成了自己真正想珍惜的人了。

  好的关系若有什么范本的话,应该如三个闺蜜之间,时刻流淌着共情的能力;如陈屿夫妻间相互珍惜的心;当然,若有许幻山牢狱之后,对出轨等诸事的洞彻能力,也就能打造出更好的夫妻关系了吧。

  或许,正是人性不完美,所以才需要用穿越关系的方式,来完成自我的成长。

  看完全剧,想到剧名,才三十而已,来日方长,一切都不必惊慌。只是对应着古人的三十而立,三十岁究竟立什么呢?

  在剪茶的剧情中,有这样一出台词让我惊艳:幼时的茶树应是塑形为主,中期的茶应剪去多余的枝干,让主枝凌然而上……

  人生不也如茶树吗?少年时期,应该正德修身;青年时期应该独立人间,并确立方向,大有作为;中年时期应学会不执着,能放下!

  想来,三十而立,该立的应该是独立的能力,和人生方向的确立吧。烟花是美丽的,但只适合二十岁做梦的年纪,诸如人生的爱情或者梦幻。三十岁的许幻山还在继续烟花式的爱情出轨之梦,这是不适宜的。爱情,不应是人生后半场的任务了。此时,更应该是心有热爱,不遗余力,攀登事业的阶梯,否则,只能是精力分散,而万事蹉跎了。

  生命有限,时光有涯,愿每个人都能早日找到自我,自强独立,而后确立方向,万事可期。

}

《三十而已》三个女主中,顾佳的口碑是最好的,我一开始也被她的高情商、温柔又干练,十项全能,给迷住了,觉得顾佳简直就是我心目中“女王”的样子,是所有女性的标杆。

但越往后看,越发现顾佳身上其实也有很多问题,她和许幻山看似美满和睦的婚姻,也早就千疮百孔,只是两个人都选择了隐忍,以为不戳破就不存在。

顾佳的温柔外表之下,是一颗控制欲超强的心

第一集,顾佳和许幻山准备搬新家,顾佳低头的时候,看到许幻山穿了短袜子,就跟他说:“老公,你今天穿西装得换长袜子吧。”许幻山说:“谁会盯着我脚看啊。”

但是顾佳不同意,用眼神和撒娇告诉许幻山,必须换,许幻山只得遵命“换换换,马上换”。

这个细节,一方面体现了顾佳的细心,有人会觉得顾佳照顾老公照顾的多细致啊,可另一方面也表现了顾佳对许幻山的约束是方方面面的。

我听到最多的男人对女人的抱怨就是“她什么事都管着我,让我一点自由都没有”,女人总觉得“我是为你好,我说的是对的呀”,可是这就像一个妈妈总是管着孩子,哪怕你是为了孩子好,但那些唠叨、约束还是让人厌烦,久而久之,孩子会叛逆、疲惫、迷茫,甚至失去自我。

没有人喜欢被另一个人事无巨细的往完美了改造,他们希望做自己,哪怕是有瑕疵的,他们也希望被接纳,哪怕自己有很多缺点。可是顾佳,在要求自己完美的同时,也这样要求着身边的人。

许幻山本来是烟花设计师,在顾佳的鼓励下自己开了公司,又在顾佳的鼓励下,换了大房子,又又在顾佳的要求下,送孩子去顶级的幼儿园。为了拿下于太太家乐园的单子,她逼着儿子学马术,因为担心爸爸一个人住,他逼着爸爸搬来跟她一起住。

顾佳的确什么都做到了优加,但是呢,她的优秀让她把身边人的自我都吞噬掉了,她要让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中,而身边的人,老公、儿子、爸爸,都没有反对她的权利,因为她总有办法说服反对的人服从。

不够优秀或者说不追求优秀的人,长期生活在这样的控制下,不累吗?

老公和孩子都要为她的野心买单

表面上看,顾佳是一个完美人妻,把一个设计师老公打造成公司老板,公司的事、家里的事、孩子的事,几乎都要她一手操持。老公虽然爱家爱老婆爱孩子,可是跟顾佳比起来就略显无能了,因为什么事都要靠老婆,没有顾佳,也就没有他的成功。

但是把这一家人相处的细节,一一铺开来看,其实是老公、孩子都在为了满足她的野心,而曲意迎合。

搬了新家,顾佳问许幻山:“老公,你会不会觉得,我非得换这个大房子,给你很大压力?”

许幻山说:“不会,换大房子不是我拍的板吗……就是你心里别总想着,我们住进了大的房子,儿子就必须要去顶级的幼儿园,期望越高,压力就越大,你是那种追求完美的人,可是养孩子最重要的不是追求完美,而是顺其自然。”

但顾佳不以为然,她说:“我们搬进了这栋大楼,就是要过更好的生活,因为我们的辛苦,决定了孩子将来发展的方向。”

这话说的正确的,根本就让人无法反驳,最后许幻山只能说:“好好好,都听你的。”

顾佳去了一趟顶层,见识了别人家的顶级豪宅,这欲望就又升级了,回到家跟许幻山说:“连梵高跟莫奈都分不清的人,都能住在那样的房子里,我们努努力是不是也一定可以。”

顾佳的欲望是一环扣一环的,完成一个,马上就来一个更高的。许幻山的人生,似乎就在满足顾佳的一个又一个要求,达到顾佳设定的一个又一个目标。

并不是因为顾佳太优秀了,导致许幻山在她面前自卑,而是不停地被要求更好,让许幻山心有压力却不敢表达。

他爱老婆和孩子,爱这个家,这是毋庸置疑的,看到老婆手受伤了,他二话不说就给老婆擦药。

听到老婆讲小时候的事,知道老婆把岳父送进养老院心里不舒服,他心疼的抓着老婆的手哈气,顾佳问他干嘛,他说:“给你暖暖。”

他并非没有能力,至少在烟花设计和编程上是很厉害的,但是,运营一家公司,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这是他不擅长,也不喜欢,甚至厌恶的。

也是在这里,他和顾佳的价值观存在严重的分歧。

很多观众一直在批判许幻山,说他没能力还脾气大,说他什么都靠老婆,可我却特别同情他,并不是每个人都信奉“不优秀就不配活”,有的人就是欲望没那么大,只想过普通的生活,做喜欢的事,比如我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但是如果这样的人跟一个相信“不优秀就不配活”的人在一起,那就是灾难了。

自己的内心渴望停下来,而另一个人却在身后不断的push他,顾佳这样的就更可怕了,因为她自己先做到了优加,你要是不努力赶上,就成了拖后腿的那一个,而且当你被落下之后,顾佳不是跟你闹和你吵,如果是这样,你还可以对吵,甚至怼一句:那是你要的生活,凭什么让我迎合。

可是人家顾佳是来软的,温柔的撒娇,替你摆平烂摊子,这样你每次想停下来,感受到的是内疚,你每次任性,导致公司出现问题,都要自责,然后你要一点点掐掉自己内心中关于“梦想”的小火花,跟现实妥协,努力成为让老婆满意的那个人。

所以,即便他并不想换大房子,顾佳想要,他就同意了,本来想说服顾佳,不送孩子去顶级幼儿园,可是顾佳说的头头是道,好像他不同意,就不是个合格的爹了。顾佳拼命的挤进太太圈,即便他特别不喜欢那个圈子,可还是得迎合,因为老婆都是对的,他的想法在老婆的“为了公司”“为了更好的生活”这些高大上的理由面前,显得幼稚和不负责任。

但是,他的那些妥协和委屈求全,都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成了他潜意识中积压的不满,在蓄势待发。

目标太明确,却忽略了身边人的感受

当许幻山对顾佳描绘自己天马行空的设计方案,顾佳称赞完之后,却又加了一句:但是有点不太计成本吧。

当他沉浸在诗意的世界,抬头欣赏月亮的时候,顾佳却要让他低下头,看一看脚下的六便士。

跟老万发生冲突,许幻山对顾佳说:“有时候我在想,我开这间公司,到底是离我的梦想更近还是更远。”

而顾佳却一直在跟他分析利弊,说老万是大客户,如果不合作会有什么后果,许幻山问顾佳:“除了钱,你有没有替我的作品不值过。”

表面看是许幻山不负责任、情绪化,但其实是顾佳把自己的老公推到了一个不适合他的位置上,做着他不擅长,甚至有时觉得不屑的事情,顾佳要不断帮他收拾烂摊子,而他自己也开始怀疑,现在所做的事的意义。

顾佳总是对许幻山说,你是一家之主,咱们家能有今天都是你挣来的,但实际上,她只是说几句客套话给许幻山挽尊,许幻山在这个家里根本没地位,也没有说话的份儿,甚至就在许幻山跟顾佳说了自己不会妥协,顾佳还是去找老万,并且瞒着许幻山。

顾佳在任何事上都步步为营,在与许幻山的关系里也是。

于太太家的单子做成了,许幻山并没有多高兴,弹幕说他是作精,说他不现实,可我又一次感同身受了,他的确是一个有点理想化的人,他希望拼实力,科现实要他拼关系,他希望靠才华,最后靠的却是他完全看不懂甚至有点鄙视的一种游戏规则,这是颠覆认知的呀。

顾佳太自信了,她明知道自己做的很多事老公不认可,也感受到了老公的失望不满,却并不在意,在她看来,目的达到就可以了,至于老公的不愉快,哄两句就好了。

除了对许幻山,顾佳的这种思维在儿子和爸爸那里也很明显。为了拿到于太太家的单子,他逼着儿子去学马术,儿子偷着乞求爸爸:“我可不可以不去骑马了?”却不敢跟妈妈说。

顾佳的爸爸无论如何不跟顾佳一起住,他说:“远香近臭,咱俩人这脾气,这个距离正合适。”但是顾佳又用自己的担心来逼他,说:“您怎么就不能体谅我一下呢?”

最后,爸爸只能选了一个养老院去住。

她觉得自己给所有人都安排了最好的,但实际上她的追求最好,让每一个人都不那么好了。

我在想,顾佳这么优秀完美温柔,为孩子规划一个高大上的未来,可孩子长大后却不一定喜欢妈妈,因为她成了妈妈的棋子,妈妈把他的人生,像搭积木一样,用看起来最漂亮最华丽的积木块一块块搭起来,却没有看看儿子的内心,你喜欢这些漂亮华丽的东西吗?

如果顾佳一直这样下去,我甚至怀疑,当他的儿子长大了变得特别优秀,会不会在突然的某一天,跑来跟顾佳说:妈,你知道吗?你给我安排的,是我不想要的人生,你塑造的这个儿子,根本就不是我。

不是所有努力都会成功,很多事都会事与愿违。

顾佳的情商和能力让人羡慕,但控制欲和一环扣一环的野心又让人望而却步,或许她跟许幻山都为婚姻尽了全力,但是终究是两个相爱却不同频的人。

柒月暖阳,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穿越季节轮回,在无声中不颓废,不失色,花开成景,花落成诗,已出版《以一朵花的姿态行走》。微博@柒月暖阳,个人公众号:柒月暖阳,私人微信qyny0704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十而已评论文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