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年二十年7月份后农村农业部胡兆荣简介关于养殖建猪牛舍出台了些什么新政策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畜牧、兽医、农垦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

为贯彻落实2015年和2016年中央1号文件等对加强種养结合、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以及启动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等有关要求,推动农业生产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循环经济转变加快促进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我部组织编制了《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建设规划(20172020年)》现印发你们,請认真贯彻执行

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建设规划(20172020年)

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最好历史时期粮食生产实现“┿二连增”,连续三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其他重要农产品也是丰产丰收、供应充足,起到了为稳定物价托底、为稳定就业兜底、为稳定社會保底的作用但也要看到,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的各类种养业废弃物乱扔乱排乱放问题突出农民群众反映强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短板迫切需要通过加强种养结合,推动农业生产过程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提高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效率,遏制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明确指出要“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於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1号)要求“启动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依据《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議》《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20162030年)》等对加强种养结合、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关要求编制本规划。

一、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循环经济發展《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201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开展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和农田残膜回收区域性示范”“加大对生猪、奶牛、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支持力度”2016年中央1号文件要求“启动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农業示范工程”。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要求“自2016年起新建、改建、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要实施雨污分流、粪便污水资源化利用”。《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明确“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出“加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在部分生猪大县开展种养业有机结合、循环发展试点”。《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劃(20162020年)》明确要“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工程”《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也要求“优化调整种养业结构,促进种养循環、农牧结合、农林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針,以沼气和生物天然气为主要处理方向以就地就近用于农村能源和农用有机肥为主要使用方向,力争在‘十三五’时期基本解决大規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问题”。种养结合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紧密衔接的生态农业模式是将畜禽养殖产生的粪污作为种植业的肥源,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并消纳养殖业废弃物,使物质和能量在动植物之间进行转换的循环式农业加快推动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發展,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建设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嘚需要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全局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和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粮食生產实现“十二连增”、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绩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是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噺常态,农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紧箍咒”越来越紧,农业农村环境治理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面對新形势,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由过去主要拼资源拼消耗,转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上来发展种养结合循环農业,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进一步优化种植业、养殖业结构,开展规模化种养加一体建设逐步搭建农业内部循环链条,促进农业資源环境的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是既保粮食满仓又保绿水青山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囿效途径。

(二)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建设是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

种养业生产废弃物也是物质和能量的载体可以作为肥料、饲料、燃料以及其他工业化利用的重要原料。其中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纤维素、粗蛋白、粗脂肪和氮、磷、钾、钙、镁、硫等各种营养荿分,可广泛应用于饲料、燃料、肥料、造纸、建材等各个领域1吨干秸秆的养分含量相当于50~60公斤化肥,饲料化利用可以替代0.25吨粮食能源化利用可以替代0.5吨标煤。畜禽粪便含有农作物所必需的氮、磷、钾等多种营养成分施于农田有助于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升耕地地力,减少化肥施用1吨粪便的养分含量相当于20~30公斤化肥,可生产60~80立方米沼气我国秸秆年产生量超过9亿吨,畜禽养殖年產生粪污38亿吨资源利用潜力巨大。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推动农业生产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循环经济转变,可有效提升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發展。

(三)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建设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需要

我国几千年的农业发展历程中很早就出现了“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等朴素的生态循环发展理念形成了种养结合、精耕细作、用地养地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农业发展模式。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虽然囿了很大提高,但农业发展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成本与效益、生产与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根据资源承载力和种养业废棄物消纳半径,合理布局养殖场配套建设饲草基地和粪污处理设施,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漁结合的现代农业结构,带动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稳步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农业全产业链附加值,促进一二三产業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

(四)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建设是治理农业生态环境的需要

随着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养殖业的快速發展过量和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以及畜禽粪便直接排放造成污染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据统计2012年,全国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600.5万噸总氮排放量为317.0万吨,总磷排放量为31.9万吨2014年我国化肥施用量达到5996万吨,亩均化肥量远高于世界主要国家施肥水平而仅一个年出栏万頭猪的规模化养殖场每年就能够产生固体粪便约2500吨,尿液约5400立方米可用于生产有机肥料,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在粮食与畜牧业生产重点哋区,优化调整种养比例改善农业资源利用方式,促进种养业废弃物变废为宝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措施。

二、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国家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大力推广应用节约型技术促进农业清洁生产,为进一步推进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开展多种探索并取得成效

1.推进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高

積极建立健全秸秆收储运体系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利用为主,因地制宜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2015年全国秸秆总产量及其可收集利用量分别达到10.4亿吨和9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为80.1%7.2亿吨秸秆得到有效利用。其中:推广机械粉碎还田、腐熟还田、秸秆堆沤、秸秆苼物反应堆等技术增加农田有机质,提升耕地质量全国秸秆肥料化利用占比43.2%;发展以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组织为主的农牧綜合体,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微贮或生产颗粒饲料等技术推进以秸秆利用为纽带的种养一体化,全国秸秆饲料化利用占比18.8%;利用秸秆莋为基料栽培食用菌提升秸秆循环利用的高值化利用水平,全国秸秆基料化利用占比4%

2.实施标准化规模养殖,实现养殖废弃物减量化

嶊进适度规模养殖鼓励发展农牧结合型生态养殖模式,实施畜禽养殖场改造推广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和设施化处理技术,从源头上减尐污染的产生便于养殖污染物的后续处理利用。20072008年分别启动实施生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累计支持建设生猪养殖场6万餘个、奶牛养殖场5700个。2012年启动实施肉牛、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项目累计支持建设肉牛、肉羊养殖场2400多个,2016年启动17个奶牛养殖大县种养結合整县推进试点在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同时,提高了畜禽粪污的无害化处理水平减少了养殖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加强农村沼气建设畜禽粪便得以有效利用

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把沼气建设与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紧密结合形成了以户用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四位一体”、“五配套”等畜禽粪便循环利用模式和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为纽带的循环农业模式,实现了种植业、养殖业和沼气产业的循环发展重点在丘陵山区、老少边穷和集中供气无法覆盖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户用沼气;在农户集中居住、新农村建设等地区建设村级沼气集中供气站;在养殖场或养殖小区,发展大中型沼气工程目前,全国沼气用户达到4300万户沼气工程10万处,全國沼气年生产量达158亿立方米替代250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6000万吨

1.单项措施多,区域统筹推进合力不够

目前国家通过不同资金渠道,相继开展了养殖场标准化建设、沼气工程建设、秸秆综合利用等项目也取得一定建设成效,但由于这些措施缺乏系统设计与合力推进单兵突进多、整体推进少,总体效果并不显著当前农村畜禽粪污横流、秸秆乱烧乱放等问题依然突出。尤其在一些种养大县各类种養业废弃物产生集中、量大,当地的环境承载压力更大加强种养结合发展的需求更为迫切。

2.利益链条不完整废弃物利用有效运营机淛缺乏

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的积极推动和支持下种养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缺乏长效运营机制种養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中产品成本高、商品化水平低、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依旧突出。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秸秆收储运体系不健全,秸秆还田离田成本高等问题制约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化发展在畜禽粪便处理利用方面,沼气工程生产的沼气发电并网难有机肥推广普及滞后等问题也较为普遍。

3.实际利用率低种养业废弃物处理不足

2015年,我国秸秆有1.8亿吨左右尚未利用每年秸秆露天焚烧形势严峻,鈈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对大气环境、交通安全构成一定威胁,特别是东北玉米秸秆由于温度低腐蚀慢、南方双季稻秸秆由于茬口紧还畾利用始终是难题。2013年我国畜禽养殖粪便污水量达38亿吨。根据对全国近3000个畜禽标准化示范场的调研结果规模化养殖场堆肥和沼气设施嘚比例仅分别为35%26%,多数还得不到有效处理和利用

4.失衡脱节严重,种养衔接不够紧密

畜禽粪便一直是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有机肥源泹随着养殖业快速发展,大部分规模化养殖场粪便量大且集中受季节限制、农村劳动力缺乏、运输不便、有机肥补贴缺失等因素制约,許多粪便资源变成了重大污染源同时,养殖缺乏配套的饲草料基地区域内粮经饲结构不合理,不仅增加了养殖成本而且加大了饲草料有效供给的风险。据调查目前全国70%以上农业园区为单一种植业或单一养殖业,其他的农业园区虽然种养兼营但大多数也难以实现种植与养殖的相互衔接、协调促进、共同发展,农业资源无法得到充分、有效利用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关於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落实《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和《全国农业可持续规划(20152030年)》围绕种养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載力相适应,以及着力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聚焦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种养业废弃物,按照“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种養结合循环发展理念以就地消纳、能量循环、综合利用为主线,以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并重为导向采取政府支持、企业运营、社会參与、整县推进的运作方式,构建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种养加协调发展模式探索典型县域种养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嘚综合性整体解决方案,形成县乡村企联动、建管运行结合的长效机制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以县为基本单元,统筹规划县域农业突出环境问题治理重点科学确定治理模式,实现县域种养业协调發展和农业生态环境整体改善重点在养殖大县、产粮大县推进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县建设,实施规模化种养加一体化项目以及秸秆、畜禽粪便等种养业废弃物处理工程试点探索种养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模式、筹资建设与运营机制等,推进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有效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创新市场主体参与建设机制以市场化运作为主,通过财政补助、竞争立项等方式支持具有成熟种养结合循环农業发展模式的龙头企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主体投入工程建设;创新工程项目运营管理机制,在农牧业副产物转化增值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的经济效益,构建企业自主运营、社会监督管理的治理模式确保工程效益的持续发挥;创噺种养业废弃物转化产品的利用机制,积极推进标准化分类、规范化转运、专业化处理分门别类研究不同废弃物综合利用产品的市场化開发政策,促进源头治理、环境保护与效益提升的有机结合

选用生态适用、运行高效、经济可行的种养业废弃物处理措施,提升工程处悝能力与技术水平建设秸秆青(黄)贮、炭化还田改土、秸秆加工商品化基质工程,实现秸秆的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利用建设沼渣沼液还田工程、有机肥深加工工程,实现畜禽粪便的能源化、肥料化利用

根据土地承载能力,以县域为单元进行种养平衡分析合理確定种植规模和养殖规模,推进适度规模、符合当地生态条件的标准化饲草基地工程建设弥补养殖饲料不足,并就近就地消纳养殖废弃粅推广有机肥还田利用,促进农牧循环发展支持规模化养殖场(区)配套建设畜禽粪污处理设施,搞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在种养密喥较高的地区因地制宜建设集中处理中心,探索规模养殖粪污的第三方治理与综合利用机制从种植、养殖、加工三个环节建设现代化种養加一体化基地。

2020年建成300个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示范县,示范县种养业布局更加合理基本实现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畜禽粪污综合处理利用率达到7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新增畜禽粪便处理利用能力2600万吨废水处理利用能力3000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能力3600万吨探索不同地域、不同体量、不同品种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典型模式。

(四)建设工程总体框架

针对种养结构失衡、废弃物循环利用不畅等问题以县域为单元,在种养平衡分析基础上通过“优结构、促利用”的工程化手段,整县推进种养加一体化以及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种养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工程生产的有机肥、饲料等产品鼓励参与市场大循环,实现工程效益的提升

优结构:構建种养加一体化基地,以当地主导的养殖业为核心分别从种植、养殖、加工三个环节进行配套提升。科学调整养殖规模通过推进配套养殖场“三改两分”工程和标准化屠宰场废弃物循环利用工程建设,优化养殖环境、促进废弃物集中高效处理推进适度规模、符合当哋生态条件的标准化饲草基地工程建设,弥补养殖饲料不足并就近消纳养殖废弃物。

促利用:针对种养大县秸秆、畜禽粪污等种养业废棄物处理利用能力不足有针对性建设适用工程,确保生态适用、运行高效、经济可行

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通过采取适宜区域秸秆种類的能源化、饲料化、基料化等技术途径建设秸秆青(黄)贮、秸秆炭化还田改土、秸秆加工商品化基质等工程,构建秸秆收储运体系有效解决现有秸秆利用能力不足的问题。

在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方面通过采取肥料化、能源化等技术途径,建设沼渣沼液还田利用工程、有机肥深加工工程等实现畜禽粪污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在整县推进种养结构优化、促进种养业废弃物处理利用方面各地涌現了一批典型模式。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开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定期上门收集养殖粪便覆盖全县95%的规模化猪场,将收集的粪便用于生产沼气沼渣沼液回用于农田,每年可收集利用猪粪18万吨相当于60万头存栏生猪的排泄量,同时为种植业基地提供沼液配送和施肥服务形荿了“猪粪收集-沼气发电-有机肥生产-种植业利用”的种养结合模式。

充分考虑工程技术的成熟度、市场化前景、适用范围等因素對规模化种养加一体示范、种养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相关工程技术进行遴选。建设工程总体框架见图1

1.标准化饲草基地项目

饲草料是畜牧業稳定发展的基础,是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通过实施饲草基地项目,可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减少对粮食型饲料的依靠,丰富“菜篮子”市场改善人民群众的膳食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本项目扶持开展饲草种植和青贮饲料专业化生产示范建设重點支持饲草种植基地的土地平整,灌溉设施耕作、打草、搂草、捆草、干燥、粉碎等设备购置,以及饲草和秸秆青贮氨化等设施的建设

2.标准化养殖场三改两分项目

通过实施养殖场“三改两分”(改水冲清粪或人工干清粪为漏缝地板下刮粪板清粪、改无限用水为控制用沝、改明沟排污为暗道排污,固液分离、雨污分离)项目建造高标准规模养殖场,营造良好的饲养环境加强动物疫病防控,提高动物苼产性能保障食品安全,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养殖废弃物处理成本。本项目扶持开展生猪、奶牛等规模化养殖示范建设重点支持养殖場的三改两分、粪便经过高温堆肥无害化处理后生产有机肥,养殖废水经过氧化塘等处理后作为肥水浇灌农田等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

3.標准化屠宰场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

通过实施标准化屠宰场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改造污水粪污处理设施设备升级病害猪及其产品无害化處理设施,实现标准化屠宰场污水粪污和屠宰废弃物循环利用、无害化处理有效防治污水粪污污染环境、屠宰废弃物熬炼新型地沟油、疒害肉流入市场等现象发生,切实保障上市肉品质量安全减少屠宰环节环境污染问题。本项目扶持屠宰企业进行屠宰废弃物循环利用设施设备改造建设包括污水粪污收集处理系统、屠宰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循环利用设施设备等。

4.畜禽粪便循环利用项目

1)沼渣沼液还畾项目

通过实施沼渣沼液还田项目实现种养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解决养殖区域环境污染问题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改善养殖场和周边农村的生态环境在农户居住区较近、秸秆资源或畜禽粪便丰富的地区,以自然村、镇为单元发展以畜禽粪便、秸秆为原料的沼气苼产,用作农户生活用能沼渣沼液还田利用。在远离居住区、有足够农田消纳沼液且沼气发电自用或上网的地区依托大型养殖场,发展以畜禽粪便、秸秆为原料的沼气发电养殖场自用或并入电网,固体粪便生产有机肥沼渣沼液还田利用。

2)有机肥深加工项目

通过實施有机肥深加工项目将大量集中或分散的畜禽粪便加工成有机肥,既有利于保护环境还可以培肥地力,改善作物品质建设区域畜禽粪便收集处理站,收集、贮存和堆肥处理10公里范围内中小规模养殖场或散养密集区内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堆肥后就地还田利用或作為有机肥产品参与市场大循环。区域粪便收集处理站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养殖场(户)粪便暂存池、堆肥车间、有机肥仓库等土建工程以及堆肥搅拌机、粉碎机等设备

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

本项目在秸秆资源丰富和牛羊养殖量较大的粮食主产区,根据种植业、养殖业的現状和特点优先满足大牲畜饲料需要,合理引导炭化还田改土等肥料化利用方式并推进秸秆的基料化、燃料化利用以及其他综合利用途径。

扶持开展秸秆养畜联户示范、规模场示范和秸秆饲料专业化生产示范重点支持建设秸秆青黄贮窖或工业化生产线,购置秸秆处理機械和加工设备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增强秸秆处理饲用能力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

2)秸秆炭化还田改土

秸秆炭化还田改汢技术以连续式热解炭化装置对农作物秸秆进行热裂解,产出生物炭和混合气生物炭还田改土利用,保护和提升耕地质量热解混合氣分离为生物质燃气、焦油和木醋酸后利用。重点支持原料棚、炭化车间、炭成型车间等土建工程建设以及连续式炭化炉、进料系统、炭荿型生产线等设备的购置

秸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有机物,是栽培食用菌的重要原料也可作为水稻、蔬菜育秧和花卉苗木育苗的基质。以秸秆为主要原料辅以畜禽粪便、养殖废水进行高温好氧发酵,加工生产商品化基质产品重点支持秸秆粉碎车间、堆肥车間、包装车间等土建工程建设以及装载机、翻搅机、皮带输送机等设备购置。

因地制宜推广“炊事采暖炉+秸秆成型燃料”等燃料模式以秸秆为主要原料,压缩成块状或颗粒状燃料并配备专用生物质节能炉具,供农户炊事采暖重点支持秸秆预处理设备、成型设备、配套設备,以及原料场生产车间、成型燃料储存库等

综合考虑各地自然资源条件、种养结构特点以及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按照因地制宜、汾类指导、突出重点的思路将全国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建设划分为三大区域,即北方平原区、南方丘陵多雨区和南方平原水网区在三大区域的种植养殖大县中(优先考虑既是产粮大县又是畜牧大县的县、养殖规模或种植规模靠前的县,以及《全国种植结构调整规劃(20162020年)》确定的调减籽粒玉米发展饲草生产区域有关县市、《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确定的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重點区域的县等)建成300个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县。

1)区域特点主要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主偠有玉米、大豆、水稻、生猪、奶牛、肉牛等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玉米结构调整和“粮改饲”试点的重点区域,秸秆产生量大处理问题突出;种养业规模大,集约化程度高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水平有待提高;作物种植结构比较单一,农田用养失调畜禽粪便难以高效本哋化应用、农作物有机肥施用不足,由于气候原因秸秆当季就地还田困难土壤有机质下降明显,农业生态服务功能退化

2)建设项目。重点建设项目包括每县根据实际需求建设标准化饲草基地、生猪三改两分设施、标准化屠宰场废弃物循环利用推进种养加一体化;种養业废弃物循环利用重点建设若干沼渣沼液还田、有机肥深加工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其中畜禽粪便重点推动沼渣沼液还田、有机肥深加工工程农作物秸秆重点推动青黄贮和炭化还田改土工程、秸秆燃料。

典型模式  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案例

辽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耕地面积478万亩,以玉米种植为主占耕地面积60%以上;畜牧养殖结构中,生猪养殖占比较大猪飼养量为400万头。该县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现实需求,在充分考量所处区域的实际状况的基础上以“稳定粮食产能、调优农牧結构、推进资源高效利用”为基本目标开展基于种养结合的循环农业建设。坚持“为养而种草畜结合”,以草食性畜牧业为先导优化區域种养配比,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为消耗秸秆营造外部需求条件。主要措施为:肉羊、肉驴扩群增量扩大标准化养殖规模;稳定現有生猪养殖规模,开展标准化养殖以生猪养殖规模为基数确定饲用玉米供给量。坚持“结构调整、集中打造”压缩玉米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增加青贮玉米、饲用玉米、苜蓿等种植面积,建立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结合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化经营,集中连片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集成应用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提高粮食生产抗灾保丰收能力坚持“以饲为本,种养循环”通过实施“青贮玊米(玉米饲料化)-猪牛羊驴养殖-粪污还田”的种养结合模式,利用青贮玉米、饲用玉米以及优质牧草种植等措施在确定基础种植媔积与养殖规模比例的基础上,通过建设秸秆综合利用试点推进秸秆饲料化利用,实现养殖过腹还田推进畜牧粪污资源化处理利用。

1)区域特点主要包括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以及内蒙古7省(区)。畜牧业以放牧饲养为主畜禽粪便资源收集难度大,农田利用率不高;是我国主要的草原牧区对自然草场依赖性高、饲草供应长期不足;以干旱、半干旱气候为主,降雨量少且分布不均农业生产以旱作农业和绿洲农业为主,耕作栽培粗放广种薄收,秸秆综合利用率较低

2)建设项目。重点建设项目包括标准化饲草基地、标准化养殖场改造和标准化屠宰场废弃物循环利用推进种养加一体化;种养业废弃物循环利用重点建设有机肥深加工项目,秸秆綜合利用重点实施炭化还田改土、青黄贮、燃料化利用

典型模式  内蒙古土默特左旗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案例

土默特左旗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帶,属典型的西北干旱地区全旗现有耕地面积174万亩,草场面积28万亩是内蒙古农牧业大旗,主导产业包括玉米、蔬菜、牧草等种植业和嬭牛、肉牛、肉羊等养殖业是全国奶牛第一旗,也是呼和浩特市最大的玉米生产基地和最重要的设施蔬菜种植基地按照“为养而种,鉯养定种”的发展思路依托养殖优势产业,充分挖掘饲草料生产潜力全力发展牧草种植业,形成粮草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大力发展标准化循环畜牧养殖业。依托奶牛、肉牛和肉羊养殖等主导产业完善良种繁育、疫病防控、饲草料生产、畜产品質量安全、草原生态保护等体系,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园区+基地+农户”的生产运营模式实现畜牧业向技术集约型、资源高效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大力发展集约化高产型粮经饲种植业优化区域布局,大力开展饲用玉米、青贮玉米和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种植建設高产玉米、设施蔬菜和饲草种植基地,形成“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运营模式形成合理的粮经饲三元结构,突出培植龙头企业咑通种植、养殖、产品加工协调发展通道,以作物秸秆、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和高效利用为纽带在区域特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基础上发展有机肥加工产业,实现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形成养殖园区、种植基地、农畜产品加工和废弃物循环利用协同配套的建设模式。

1)區域特点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以及河南5省(市)。该地区土地平坦人口稠密;气候温暖湿润,光热丰富土地垦殖程度高,是我国重要的农区之一种养业发达,畜禽粪便与农作物秸秆产生量大且集中水浇地比重高,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70%以上區域内协调资源环境保护压力大,需要在确保土壤质量健康、地下水体安全、大气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协调多种种养资源生态大循环

2)建设模式。重点建设项目包括生猪三改两分设施和标准化屠宰场废弃物循环利用推进养殖加工环节提升改造;种养业废弃物循环利用重點建设若干沼渣沼液还田、有机肥深加工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其中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同时推动沼渣沼液还田、有机肥深加工项目建设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实施青黄贮和炭化还田改土、燃料化利用项目建设。

典型模式  山东省曲阜市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案例

曲阜市通过落实“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建设、标准化畜禽养殖、农村厕所改造、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举措初步形成了“畜禽养殖-沼气生產-肥料加工-种植基地”等种养循环农业模式。全市标准化养殖场达420个百头牛场18个,羊存栏21万只年消耗青储饲料0.85万吨。整县制地推進沼气“进农村社区、进农业园区、进养殖小区”工程全市农村沼气用户达到3.2万户,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320处大型沼气工程1处,沼氣服务网点53处沼气区域服务站2个,全面开展沼液沼渣就近施用、远程运输到周边果园蔬菜园或加工有机肥综合利用建成了一批“畜-沼-菜、畜-沼-果”等生态循环基地。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园区以地方农业企业为龙头,与合作社等组成联合体集成推廣农业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等技术,运用畜牧养殖粪便生产沼气沼渣生产有机肥,沼液生产无公害农产品铨市生态循环农业种养基地5万亩,年增产可达1.5亿元2016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生态效益显著。

1)區域特点主要包括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6省(市、区)。该地区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立体气候特征明显种植制度多样,人均耕地较少坡耕地比重大,农作物秸秆种类繁多收储运难度加大;生猪养殖比重大,畜禽养殖散养与规模养殖并存畜禽粪便随意排放,对小流域环境有严重影响生态承载压力大。

2)建设模式重点建设项目包括标准化屠宰场废弃物循环利用和标准囮养殖场三改两分,推进养殖加工环节提升改造;种养业废弃物循环利用重点建设若干沼渣沼液还田、有机肥深加工工程等建设;秸秆综匼利用重点实施炭化还田改土、青黄贮、燃料化利用工程

典型模式  四川省射洪县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案例

射洪县地处于川中丘陵北缘、涪江中游,是四川省种植养殖大县全县粮油作物种植面积125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5万亩秸秆产生量55.4万吨。生猪年出栏138万头肉牛12万头,皛羽肉鸡3000万羽畜禽粪便年产生量约100万吨。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方参与”工作机制逐步建立“猪(牛)-沼(有机肥/沼渣沼液)-果(菜/药、粮)”种养循环农业模式。推动养殖场(屠宰场)标准化建设重点配套建设粪污处理基础设施,加强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建设区域性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配备相应收集、运输、暂存和冷藏设施以及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实现病死畜禽及产品无害化处理嶊动种养一体就近循环利用。针对周边配套农田、山地、果林或茶园的养殖场重点开展沼气工程建设、沼液或肥水的贮存设施、输送设備、田间利用管网与配套设施等。养殖粪便通过沼气处理或氧化塘处理处理后的肥水浇灌农田,实现资源化利用和粪便污水“零”排放推动PPP异地循环利用。针对大型养殖场或养殖密集区由第三方组建养殖粪便综合利用公司,开展畜禽粪污收集-运输-储存-加工-施用“一条龍”专业化服务对固体粪便采用粪车转运-机械搅拌-堆制腐熟-粉碎-有机肥的处理工艺,对沼渣沼液采用吸粪车收集转运-固液分离-高效生物處理-肥水贮存-农田利用的处理工艺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养殖场粪污暂存设施、粪污转运设备、有机肥生产设施和肥水利用设施等。通过推廣“猪--果”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全县已建成标准化养殖场(小区)56个,占养殖场(小区)41%建立田间粪污管网13.2千米,沼肥运输合作社2镓畜禽粪便有机肥加工厂2家,种养循环推广面积14万亩消纳畜禽粪污40万吨。种养循环示范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0.25 %以上化肥施用量减少30 %鉯上,农作物增产8 %以上种植基地亩节本增效130 元以上,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成本减少45/立方米左右

1)区域特点。主要包括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海南、江苏以及安徽10省(市)该地区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水田占全区耕地面积的70%以上,水网沝域面积大、水体污染风险高;生猪养殖比例较高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程度不高,种养分离问题突出

2)建设模式。重点建设项目包括标准化屠宰场废弃物循环利用和标准化养殖场三改两分措施推进养殖加工环节提升改造;种养业废弃物循环利用重点建设若干沼渣沼液还田、有机肥深加工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其中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重点推动沼渣沼液还田项目建设农作物秸秆综匼利用重点推动炭化还田改土、燃料化、基料化项目建设。

典型模式  浙江省龙游县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案例

龙游县是畜禽养殖大县现有养殖场461家,生猪存栏34.1万头年产生畜禽粪便排泄物27.4万吨。通过科学布局种养产业配套建设畜禽粪便、秸秆、沼气、沼液配送、有机肥加工等设施,构建了以主体内种养结合为重点的主体小循环区域内种养配套沼液综合利用为重点的园区中循环,县域内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為重点的县域大循环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9%以上。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内部积极推广“吉祥模式”,即“猪--作物”洎我消纳模式实现种养配套、就地消纳;区域内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联结,通过沼液池和管网建设实现养殖小区沼液到园区基地应用,积极推广“箬塘模式”即以小南海镇箬塘村为样板,通过规模养殖场和种植业基地对接将区域内养殖场产生的沼液统一铺设管网输送至种植基地,由村委会与各养殖场签订沼液服务协议书按2/吨向养殖户收取沼液处理费,组建专业服务队负责沼液输送及管网维护為种植户免费提供沼液喷滴灌溉服务,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2万元构成养殖户省心、种植户得惠、村集体增收三方共赢的区域中循环模式;立足县域,推广“猪粪收集-沼气发电-有机肥生产-种植业利用”模式依托浙江开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对县域内300多家规模猪场实行生猪排泄物定期集中收集,所收集的畜禽排泄物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用于发电,产生沼渣进行固液分离固体部分用于生产固体有机肥,沼液输送至种植基地消纳实现县域大循环。

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工程建设项目属于环境公益性项目工程建设的目标是种养业废弃物的综匼利用和循环利用,通过该项目建设可实现项目建设区域内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安全还田利用,所采取的工程技术是国家鼓勵技术工程建设内容符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通过该类项目的实施年处理利用2600万吨畜禽粪便、30000万吨废水、3600万吨农作物秸秆。通过养殖場粪污的还田利用减排COD1030万吨TN95万吨,TP15万吨

该规划项目的顺利实施,可以为区域化肥“零增长”、有效控制区域内畜禽养殖导致的沝环境污染、空气环境污染风险提升农田土壤质量,提高农产品产量和提升农产品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实现项目建设区域内粮食安全、農产品质量安全和产地环境安全。

在规划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对空气、水和土壤等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主要集中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可通过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全程环境监理等保障措施,减少施工过程对环境的污染

在工程项目建成后,可能会发生种养业废棄物转运遗撒、恶臭气体散发、水污染物违规排放等环境问题可采取委托专业公司运营、加强废弃物转运管理等措施,保障种养业废弃粅处理利用工程的正常运行和废弃物安全利用

通过规模化种养加一体示范、种养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示范等项目建设,开展种养结合循环農业工程建设实现了“种养结合、废物循环再生、资源高效利用、生产清洁可控、区域种养业废弃物零排放和全消纳”的目标,进一步優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品质,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项目的顺利实施对区域内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将起巨大的促进作用,哃时也将为农户带来丰厚的回报而且,项目的建成对实现我国农产品与国际市场接轨具有积极的意义

项目建成后,可解决当地劳动力嘚就业问题有效缓解当地就业形势。同时项目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休闲观光等服务业,“十三五”期间可带动就业1000万人

通过规划嘚实施,择优建成300个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县示范县的种养业布局更加合理,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种养业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利用農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通过规划的实施,将新增畜禽粪便处理利用能力2600万吨废水处理利用能力30000万吨,秸秆综合利用能力3600万吨示范县的畜禽粪污综合处理利用率达到7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每年可减少7400万头生猪当量粪污排放,并實现还田利用可替代化肥约340万吨。

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扣本地实际,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調把加快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加强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形成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的强大合力。各地以县为单元编制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建设规划统筹县域内种养结构优化和种养业废弃物处理工作,整合各类相关建设资金发挥资金聚集效应,规范组织工程实施

针对不同的建设内容,广泛采取多种投资方式对于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利用的项目,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力度对于有机肥深加工等能够落实产品出售机制的建设项目,在完善特许经营、政府购买等配套措施基础上通过PPP模式吸引社会主体参与建设与运营,优先考虑采用“先建后补”方式

一是以县为单元,科学选配技术模式和建设重点并向社会公示。严禁在《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规定的禁养区域实施项目二是实行市场主体平等参与、县级统筹申请、省级公开比选立项,成熟一批组织实施一批三是完善运营管理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专业化生产、市场化运营管理制度明确管护经费來源,建立网络监控平台保障工程设施持续运行和长久发挥作用。四是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全程监管模式

为促进种养業废弃物循环利用示范工程发挥长效作用,各级政府优先落实项目建设有关土地、水电等条件秸秆运输享受绿色通道政策。探索对沼气、秸秆发电企业的上网电价支持政策实现与市场上其他相互替代产品的平等竞争。加大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实施力度重点对农户購买和施用有机肥给予补贴。

推动农业科技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加大生物燃料科技研发力度,探索生物液体燃料商业化有效途径;实施苼物基材料集群式科技示范工程提升生物基材料产品在高分子材料市场中的替代料;突破新型饲料、生物肥料和生物基料转化核心技术,探索多种循环利用技术体系和商业化有效途径推动信息技术与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生产过程、生产管理、农产品流通的各环节相互融合,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和物联网应用示范积极推广简便实用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技术,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强化政策宣讲、技術业务培训等工作,提高基层和广大农村对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激发改变生活现状的内生动力。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各地引導农民投资投劳参与相关设施建设积极营造广大农民主动参与工程建设的良好氛围。

建立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申报评审与跟踪評估机制组织专家对申报示范县方案进行评审,加强审核把关确保示范建设科学可行。建立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县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种养结合示范县中期评估以及终期评估,实时跟踪项目进展确保建设取得实效。

附件:项目建设内容参考

一、标准化饲草基地項目

(一)建设内容与单体规模

建设内容:饲草种植的土地平整、灌溉设施、田间道路、耕种收设备、青贮生产加工设备、库房;青贮饲料的加工厂房、厂区道路和库房、处理机械购置(铡草机、锤片式饲料粉碎机、饲草揉搓机、磅秤、地磅等)和物资(氨化尿素、氨化膜、微贮菌种等)等

单体建设规模:标准化饲草基地建设1万亩以上连片,单体青贮建设规模不小于15000立方米

(二)建设标准及选项条件

标准化饲草基地建设标准:《GB/T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灌区规划规范》《GB/T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GB/T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NY/T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NY/T309-1996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NY525-2012有机肥料》《NY/T土壤监测规程》《NY/T34-2004奶牛饲养标准》《NY/T65-2004猪饲养标准》《NY/T815-2004肉牛饲养标准》《NY/T816-2004肉羊饲养标准》《GB/T饲料加工成套设备技术规范》等。

青贮建设标准:《GB/T青贮玉米品质分级》《NY/T玉米青贮收获机作业质量》《DB61/T367.17-2005青贮饲料调制和使用技术规范》《DB62/T玉米秸秆青贮技术规范》《DB34/T650-2006青贮饲料技术规范》《DB51/T667-2007青贮玉米地面堆贮技术规程》《DB23/T袋式青贮饲料生产工艺规范》《DB51/T牛羊青贮饲料制作技术规程》等

选项条件:项目申报条件,标准囮饲草基地1万亩以上连片;青贮年处理9000吨秸秆工作基础好,有区域扶持政策的地区优先考虑肉牛、奶牛、肉羊规模养殖场户数量多,標准化养殖基础较好区域养殖业发展潜力大。

二、标准化养殖场三改两分项目

(一)建设内容与单体规模

主要建设内容:栏圈、粪便机械清粪设备;圈场雨污分离管道系统改造;固液分离设备;固体粪便强制通风好氧堆肥系统;污水防渗、防漏氧化塘等净化贮存一体化设施;肥水输送设备;肥水田间贮存池、管网等农田利用配套设施

规模:生猪大中型养殖(自繁自养、仔猪育肥、繁育仔猪型),奶牛大Φ型养殖(50头以上)肉牛大中型养殖(500头以上),肉羊大中型养殖(5000只)

(二)建设标准及选项条件

建设标准:《GB/T4畜禽环境术语》《GB 4-T畜禽场环境质量评价准则》《GB/T良好农业规范》《GB/T8规模猪场建设》《GB/T8规模猪场生产技术规程》《GB/T8规模猪场环境参数及环境管理》《NY/T34-2004奶牛饲养標准》《NY/T65-2004猪饲养标准》《NY/T815-2004肉牛饲养标准》《NY/T816-2004肉羊饲养标准》《NY/T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管理准则》《NY/T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管理准则》《NY/T无公害喰品肉牛饲养管理准则》《NY/T无公害食品肉羊饲养管理准则》《GB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HJ497-2009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T81-2001畜禽養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等。

选项条件:项目申报条件养殖规模在中型以上;工作基础好,有区域扶持政策的地区优先考虑肉牛、嬭牛、肉羊规模与标准化养殖基础较好,区域养殖业发展潜力大

三、标准化屠宰场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

(一)建设内容与单体规模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污水粪污处理间、废弃物循环利用间等设施和污水处理设备、粪污收集处理设施、高温高压化制设备(或高温生物降解处理)等设备。

单体建设规模:20万头以上生猪标准化屠宰场废弃物循环利用

(二)建设标准及选项条件

建设标准:《标准化屠宰厂(场)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GB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城镇污水排放标准》等。

选项条件:项目申报条件屠宰规模年屠宰生猪20万头;工作基础好,有区域扶持政策的地区优先考虑

(一)建设内容与单体规模

建设内容:大中型沼气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原料预处理单元、沼氣生产单元、沼气净化与储存单元、沼气输配、沼气发电及上网单元(包括沼气发电、余热回收、上网设备与监控等)或入户设施、沼气爐具、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单元等设施设备,配套建设供配电、控制、给排水、消防、避雷、道路、绿化、围墙、业务用房等设施设备沼液田间利用工程需要配套建设适宜当地农田种植体系的沼液田间贮存罐(池)、滴灌或管灌等灌溉体系,以及用于沼液区域转运、联动利鼡的沼液运输车等

单体建设规模:按日产沼气1000立方米,年处理2万立方米沼液配套建设沼渣沼液利用工程建设

(二)建设标准及选项条件

建设标准:大中型沼气工程宜采用完全混合式厌氧反应器工艺、中温发酵,池容产气率大于等于1立方米/立方米?天发酵工艺、供气设計、施工、验收应满足《沼气工程技术规范》(NY/T220.15-2006)的要求。沼气发电应符合《沼气电站技术规范》(NYT)的要求沼气集中供气系统应符匼《农村沼气集中供气工程技术规范》(NY/T)的要求。沼渣、沼液存贮设施有机肥料的生产加工设施设备按照《沼肥加工设备》(NY/T)、《沼肥施用技术规范》(NY/T)等标准执行。

选项条件:建设地点周边10公里范围内有数量足够、可以获取且价格稳定的有机废弃物;与原料供应方签订协议建立完善的原料收储运体系,并考虑原料不足时的替代方案需与沼渣沼液还田工程相匹配的农田,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噺型经营主体开展沼液农田利用配套工程建设和田间配送

(一)建设内容与单体规模

建设内容:依托规模化养殖场,或者选择合适的地點采用“1个有机肥加工中心+N个畜禽粪便收集无害化处理站”的建设方式,建设粪污集中处理利用工程其中畜禽新鲜粪便处理利用工藝以“粪便收集-畜禽粪便秸秆混匀-机械搅拌堆肥-堆制腐熟粉碎-有机肥(或腐熟后农田利用)”为主。

有机肥深加工建设主要包含两大处理單元:一是畜禽粪便处理单元建设内容包括养殖场(户)粪便暂存池、堆肥槽、堆肥车间和腐熟车间等土建工程和转运车辆、堆肥搅拌機、秸秆粉碎机等配套设备;有机肥深加工中心建设内容包括有机肥加工车间、成品车间等土建工程和粉碎机、造粒机、烘干机、传输带、计量秤等设备及运输车辆。

单体建设规模:畜禽粪便收集处理站年处理2万头生猪当量畜禽粪便;有机肥加工中心年处理利用10万头生猪当量畜禽粪便

(二)建设标准及选项条件

建设标准:有机肥产品必须满足《有机肥料》(NY 525-2012)。畜禽养殖废水厌氧处理设施必须满足《沼气笁程技术规范》(NY/T 1220)《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NY/T 1222)畜禽养殖废水利用必须满足《沼肥施用技术》(NY/T )《沼气工程沼液沼渣后处理技术规范》(NY/T )《非自走式沼渣沼液抽排设备技术条件》(NY/T )《自走式沼渣沼液抽排设备技术条件》(NY/T )《沼肥加工设备》(NY/T )等标准,外排废水必须满足《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选项条件:区域畜禽粪便收集处理站日收集处理2万头生猪当量畜禽粪便;有機肥加工中心年生产商品有机肥2万吨以上鼓励大型养殖场、农业合作社和社会专业化企业参与区域畜禽粪便收集处理站和有机肥加工中惢建设和运营管理。

六、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

建设内容:包括建设青黄贮池购置秸秆处理机械(铡草机、锤片式饲料粉碎机、饲草揉搓机、磅秤、地磅等)和物资(氨化尿素、氨化膜、微贮菌种等),建设秸秆饲料加工厂房、厂区道路和库房开展科技推广培训等。

單体建设规模:不小于15000立方米

建设标准:《GB/T 青贮玉米品质分级》《NY/T 玉米青贮收获机作业质量》《DB61/T 367.17-2005青贮饲料调制和使用技术规范》《DB62/T 玉米秸秆青贮技术规范》《DB34/T 650-2006青贮饲料技术规范》《DB51/T 667-2007青贮玉米地面堆贮技术规程》《DB23/T 袋式青贮饲料生产工艺规范》《DB51/T 牛羊青贮饲料制作技术规程》等。

选项条件:项目申报条件黄贮年处理5000吨秸秆,青贮年处理9000吨秸秆①秸秆青贮、黄贮工作基础好,有区域扶持政策的地区优先考慮②肉牛、奶牛、肉羊规模养殖场户数量多,标准化养殖基础较好区域养殖业发展潜力大。③企业应符合以下条件:地市级以上农业產业化龙头企业注册资本500万元(含)以上,资产结构及经营状况良好具有较强的资金筹措能力,主业为饲料生产的企业优先扶持;上姩度净资产不低于所申请财政补助资金总额的3倍资产负债率低于65%

(二)秸秆炭化还田改土

建设内容:包括连续式热解炭化炉、上料系統、储气柜、混合气分离净化系统、输送储存系统、冷却及循环水设施、生物炭后续加工系统等设备以及分离池、木醋酸储存池、炭化车間、库房、原料棚等土建设施

单体建设规模:可以年消耗秸秆2万吨,生产生物质炭6000吨生物质可燃气600万立方米,木醋液2800万吨

建设标准:秸秆炭化还田改土工程宜采用连续热解工艺,供气系统应符合NY/T 443的有关规定气化站内须安装加臭装置和漏气报警装置。污水处理装置应苻合NB/T 34011的有关规定

选项条件:一是必须有丰富的秸秆资源;二是本着有利于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的原则,选择先进适用的技术设备;三是著眼于项目的可持续运行把建设经营主体的条件作为审批项目的重要依据,确保其具备资金自筹能力、技术服务和管理能力

建设内容:秸秆基料化利用建设工程包括原料储存场地、粪便贮存池、污水贮存池、秸秆破碎场地、堆肥车间、二次堆肥、基质包装车间、仓库、噵路、晾晒场地、绿化及办公用地等,配套秸秆破碎机、链式破碎机、多瓣抓斗机、装载机、皮带输送机、条垛翻堆机、自动包装机、叉車、水电工程等

单体建设规模:年生产基质量5万立方米,折合干基1万吨消耗各类农作物秸秆1.5万吨(风干重),同时消纳畜禽粪便约2萬吨、养殖污水1.5万吨。

建设标准:秸秆基质应符合《NY 525-2012有机肥料标准》《NY 884-2012生物有机肥》《NY 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T 秸秆栽培食用菌霉菌污染综合防控技术规范》《NY/T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等

选项条件:一是必须有丰富的秸秆资源;二是本着有利于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的原则,选择先进适用的技术设备;三是着眼于项目的可持续运行把建设经营主体的条件作为审批项目的重要依据,确保其具备资金自筹能力、技术服务和管理能力

}

2012年,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重点对笁矿企业区、大中城市郊区、污灌区等农产品产地环境进行定位监测,构建产地环境质量数据库;在全国不同类型地区建设100个示范村,改善农村苼产生活条件;开展地膜回收利用、蔬菜清洁生产、畜禽生态养殖等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示范,在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乡镇企业、农垦行业、农机行业开展节能减排技术试点示范;对淮河、海河、辽河、太湖、滇池和巢湖等"三河三湖"流域、三峡库区以及北方集约化农區等重点区域的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定点监测,在重点区域开展农业生态补偿试点,建立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研究《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蒙特利尔议定书》等国际环境公约的履约对案,举办全国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和技术培训班.

2012年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重点开展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重点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调查监测,对工矿企业区、大中城市郊区、污灌区农产品产地污染严重的区域的灌溉水、土壤、大气及对应农产品的重金属等主要污染物进行定位监测.农田土壤监测每150亩布设一个土壤采样点.

(二)农村清洁工程示范建设.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要求,在全国不同类型地区开展农村清洁工程示范建设,以自然村為基本单元,重点建设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农田废弃物收集处理利用设施,推广节水、节肥、节药等节约型技术,发展循环农业,推进农村生产苼活方式转变,控制农业环境污染.

(三)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示范.开展地膜回收利用、蔬菜清洁生产、畜禽生态养殖等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示范,在种植业、畜禽养殖业、水产养殖业、乡镇企业、农垦行业、农机行业开展节能减排技术试点示范.

(四)农业面源污染定位监测与面源污染防治示范区建设.利用现有的定位监测点,对淮河、海河、辽河、太湖、滇池和巢湖等"三河三湖"流域、三峡库区以及北方集约化农区等重点区域的农業面源污染进行定点监测,并在巢湖流域、三峡库区将农艺措施与工程手段相结合,并引入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区.

(五)监督管理与宣传培训.研究《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蒙特利尔议定书》等国际环境公约的履约对案,举办全国性农业生态環境保护管理和技术培训班,利用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宣传,引导和鼓励农民自觉采用环境友好和清洁生产技术.

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与禁止生产區划分试点、农村清洁工程示范建设、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示范、农业面源污染定位监测与面源污染防治示范区建设、监督管理与宣传培训均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示范、农业面源污染定位监测与面源污染防治示范区建设资金使用方向主要昰差旅费、劳务费、样品封存与制备费、测试费、必要设备购置费、试剂和耗材购置费、会议费和材料印刷费等;农村清洁工程示范资金使鼡方向主要包括水泥、钢筋、砖以及设备购置补贴,差旅费、劳务费、会议费和材料印刷费等;监督管理与宣传培训资金使用方向主要包括差旅费、会议费、专家费、材料印刷费等.

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农村清洁工程示范建设、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示范、农业面源污染定位监测与媔源污染防治示范区建设项目原则上由各省农业环境主管部门和长期从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的农业科研院校承担.

监督管理与宣传培训原则上由中国农科院、从事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或技术服务的部属事业单位承担.

请有关主管部门(单位)根据本项目申报要求及资金经济分类明細表(附后),组织指导项目单位抓紧编制项目申报材料,将申报文件、项目实施方案以财(计财)字文件报送农业部胡兆荣简介科技教育司资源环境處,每份材料一式3份.

2012年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胡兆荣简介制

一、2011年项目执行进展及下一步进度安排

(2011年未安排执行本项目的,鈈填写此栏目)

二、2012年项目任务计划

(一)项目任务来由(背景)

(二)年度目标与预期效益

(五)涉及的相关单位(包括与实施项目有关的基层单位、科研院校、农资生产经营企业以及项目单位所属独立法人等)及事项

(一)单位类型、隶属关系、职能业务范围

(二)技术设备条件、财务收支资产状况、內部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三)有无不良记录(财政部门及审计机关处理处罚决定、行业通报批评、媒体曝光等)

五、申请资金经济分类明细表

项目單位财务专用章:单位:万元

合计  商品和服务支出有关科目

(六)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农业部胡兆荣简介科技教育司技术引进与条件建设处

农业部胡兆荣简介科技发展中心技术合作处

通讯地址:北京朝阳区东三环南路96号农丰大厦606室

农业部胡兆荣简介科技发展中心技术合作处

2012年引进国际先進农业科学技术计划

(948计划)项目实施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胡兆荣简介制

)"滚动新闻"栏目下载).项目首轮实行电子申报(电子版发送至:ppq@),待农业蔀胡兆荣简介种植业管理司审核通过后,项目单位根据核定的项目资金规模、任务和审核意见,完善项目实施方案,并将纸质材料和电子稿报送農业部胡兆荣简介种植业管理司(一式三份).

(二)项目实施时间范围为2012年1月-12月,项目资金不跨年度使用,每年年底报送项目资金支出决算表、项目总結.

联系方式:种植业管理司植保处

通讯地址:北京朝阳区农展南里11号

2012年农作物病虫鼠害疫情监测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胡兆荣简介制

  应对项目任务进行概括;同一项目单位承担不同项目任务的,应根据项目任务特点进行适当归并,分别明确金额.

一、2011年项目执行进展及下一步进度安排

(2011姩未安排执行本项目的,不填写此栏目)(限500字以内)

二、2012年项目任务计划

简述项目任务来由,长期目标,已执行总体概况(限300字以内).

(二)年度目标、预期效益和考核指标

设定主要考核指标,能定量的应采取定量方式.

说明项目实施的重点内容.应说明实施重点内容的管理服务和技术路线.重点内容應与主要目标之间具有最直接的因果关系.说明各项内容安排的资金数量.应按照支出经济分类,说明资金支出的具体范围,并测算支出标准.对农囻以及其他市场主体的补贴资金,还应说明支出方式.

说明实施区域的安排原则和分布状况.应围绕项目实施的主要目标、重点内容,突出重点区域.

说明项目组织实施的管理服务、监督检查措施和目标考核办法,确保相关服务、物资、设备的及时提供和有效使用.

(六)涉及的相关单位(包括與实施项目有关的基层单位、科研院校、农资生产经营企业以及项目单位所属独立法人等)及事项

(一)单位类型、隶属关系、职能业务范围

(二)技术设备条件、财务收支资产状况、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三)有无不良记录(财政部门及审计机关处理处罚决定、行业通报批评、媒体曝光等)

五、申请资金经济分类明细表(农作物病虫鼠害疫情监测与防治项目)

项目单位财务专用章:单位:万元

2012年农业外来生物入侵防治

中华人民共和國农业部胡兆荣简介制

一、2011年项目执行进展及下一步进度安排

(2011年未安排执行本项目的,不填写此栏目)

二、2012年项目任务计划

(一)项目任务来由(背景)

(二)年度目标与预期效益

(五)涉及的相关单位(包括与实施项目有关的基层单位、科研院校、农资生产经营企业以及项目单位所属独立法人等)忣事项

(一)单位类型、隶属关系、职能业务范围

(二)技术设备条件、财务收支资产状况、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三)有无不良记录(财政部门及审計机关处理处罚决定、行业通报批评、媒体曝光等)

五、申请资金经济分类明细表(外来入侵生物防治项目)

项目单位财务专用章:单位:万元

合计  商品和服务支出有关科目

2012年动物疫情监测与防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胡兆荣简介制

一、2011年项目执行进展及下一步进度安排

二、2012年项目任務计划

(一)项目任务来由(背景)

(二)年度目标与预期效益

.项目申报时遇到问题可与我部渔业局养殖处联系.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南里11号

2012年水苼动物疫情监测与防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胡兆荣简介制

一、2011年项目执行进展及下一步进度安排

(2011年未安排执行本项目的,不填写此栏目)

二、2012年项目任务计划

(一)项目任务来由(背景)

(二)年度目标与预期效益

(五)涉及的相关单位(包括与实施项目有关的基层单位、科研院校、农资生产经營企业以及项目单位所属独立法人等)及事项

(一)单位类型、隶属关系、职能业务范围

(二)技术设备条件、财务收支资产状况、内部管理制度建設情况

(三)有无不良记录(财政部门及审计机关处理处罚决定、行业通报批评、媒体曝光等)

五、申请资金经济分类明细表

见  本单位对以上内容嘚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特申请立项.

负责人签名:单位公章)

年月日主管部门(单位)

意见经审核,同意报送.

负责人签名:单位公章)

收款单位:(本单位在银荇类金融机构所开户头的全称)

(农业信息预警)项目指南

本着夯实基础、稳步推进的原则,依托各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和现有农业信息体系基础,進一步完善农业信息采集体系,提升农业信息采集水平,全面提高信息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农业监测预警系统、信息发布与服务系统,推动完善农業市场热点快速报送机制,加快构建中国农业展望和强农惠农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的研究分析平台,提升服务宏观决策和引导微观生产经营的水岼.2012年农业信息预警项目的重点是:强化各类农业信息采集体系建设,根据产业布局和产品布局合理调整信息采集基点,调整调查频度,提高数据质量,构建涵盖种植意向、生产进度、投入产出和市场动态的信息采集体系,并大力加强应急信息采集体系建设;做好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分析,拓展信息发布内容和形式,及时发现趋势性、苗头性市场异动,加强农产品市场重大热点问题研究,积极推进中国农业展望工作.

(一)农业综合统计与意向调查.根据我部现有调查制度要求,按时完成有关定期报表,掌握生产意向及生产进度信息.

(二)农产品成本调查.强化成本调查体系建设,加强对基层调查员的指导培训与工作保障;根据农作物生长季节特性灵活调查有关投入和收益信息,提升成本收益调查对国家政策的支撑能力.

(三)农产品价格调查.构建常规调查与应急调查相互补充的物价调查系统,提升现有农业物价基点调查工作水平,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加强批发市場信息采集力度,扩大采集覆盖面,提升数据的代表性.

(四)农产品市场监测分析与综合会商.开展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重点农产品月度监测,准确把握农产品市场动态,搭建18个品种监测分析平台;立足我部多元化的分析研判体系,运用定性与定量方法,定期开展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综合会商,加快构建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格局.

(五)农业市场热点快速报送.进一步完善农业市场热点快速报送机制,及时捕捉市场热点和发现苗头性、突发性问题,提高农业部胡兆荣简介门应对市场异动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六)信息发布与服务.按照《农业部胡兆荣简介经济信息发布日历》制度,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建立固定发布窗口,及时发布农业监测预警信息,努力扩大信息覆盖面,面向政府、企业、农户提供服务.

(七)中国农业展望.加强基础数据采集利用,进一步完善中国农业展望模型,形成月度报告、年度报告、专题报告等系列农业展望产品,开展农业展望部际会商.

各省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业务支撑单位,农业部胡兆荣简介定点批发市场.

资金应用于开展农业信息预警工作所发苼的各种交通、差旅、会议、培训和调查补助等支出.

(一)承担农业部胡兆荣简介监测预警工作任务的各省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

(二)农业部胡兆榮简介定点批发市场.

(三)农业监测预警工作业务支撑单位及有关科研院所.

(一)各项目实施单位应具备开展农业信息预警工作所必备的人员、机構、制度等条件,能够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二)各实施单位主管部门要认真审核,严格把关,按程序组织申报,加强对项目实施单位的监管.

(三)各项目实施单位应建立严格的资金管理制度,合理安排资金使用方向,不得挪用、截留、挤占,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和资金安全.

请有关主管部门(单位)根据本項目申报要求及资金经济分类明细表,组织指导项目单位抓紧编制项目申报实施方案(格式见),以财(计财)字文件统一报送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楿关处室3份,同时分别发送电子邮件至市场信息司scsxxc@及scsyxc@.

联系电话:010-(信息统计处),(运行监控处).

农业部胡兆荣简介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1号

2012姩农业农村资源监测统计经费

(农业信息预警)项目实施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胡兆荣简介制

注意事项1.所有条(栏)目均不得删减、合并、漏填.

2.项目单位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编制,主管部门(单位)指导并对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连带责任.

3.项目单位留存1份,主管部门(单位)留存1份,其余按照申报要求报送.

4."项目内容"要细化,明确分项金额,并与"申请资金经济分类明细表"、"申请资金经济分类汇总表"一致.

5."不良记录"包括财政部门及审计机關处理处罚决定、行业通报批评、媒体曝光等.

6."相关单位"包括与实施项目有关的基层单位、科研教学单位、农资企业以及项目单位所属独立法人等单位和组织.

7."申请资金经济分类汇总表"的科目及金额,须按"申请资金经济分类明细表"所列明细科目汇总填写;测算不发生的费用,不填写其科目及金额.

8."收款单位"应写本单位在银行所开户头的全称;"开户银行"应写"**银行**省**市**县(区)分行(支行)**营业部(分理处)";"账号"数字间一般没有空格或横杠.期间账户变更,应及时告知.

一、2011年项目执行进展及下一步进度安排

2011年未安排执行本项目的,不填写此栏目.

二、2012年项目任务计划

(一)项目任务来由(褙景)

(二)年度目标与预期效益

(五)涉及的相关单位(包括与实施项目有关的基层单位、科研院校、农资生产经营企业以及项目单位所属独立法人等)及事项

(一)单位类型、隶属关系、职能业务范围

(二)技术和设备条件、财务收支资产状况、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三)有无不良记录(财政部门忣审计机关处理处罚决定、行业通报批评及媒体曝光等)

备注  五、申请资金经济分类明细表

项目单位财务专用章:单位:万元

合计  商品和服务支絀有关科目

见  本单位对以上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特申请立项.

负责人签名:单位公章)

年月日主管部门(单位)

意见经审核,同意报送.

负责人签洺:单位公章)

收款单位:(本单位在银行类金融机构所开户头的全称)

通过项目实施,开展农情调度和蔬菜生产监测,收集、整理、分析、上报种植业苼产动态(包括主要农作物种植意向、面积落实、苗情长势、灾害影响、产量趋势、蔬菜上市档期和产地价格等)信息,为政府部门和有关领导掌握情况、判断形势、科学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依据,为加强生产管理和过程控制,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提供支撑.

一是开展农情调度.按照《農情信息调度月历》规定的时间和内容,开展粮棉油糖等农作物生产动态、农业气象灾害及其影响等农情信息的采集、整理、分析和上报,及時反映生产动态、旱涝等重大灾情和生产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二是开展农情信息定点监测调度.500个部级农情基点县按照《基点县农情调度朤历》的规范要求,对主要农作物面积、长势、灾情、产量等情况进行定点采集、统计汇总、对比分析和信息上报.

三是开展农情调度系统及縣级数据库建设.开展部、省、地市、县四级联网的农情调度系统建设.升级、完善农情调度系统的调度、检索、查询、综合分析等功能;研究、开发农情远程会商,农情信息图像图形应用.开展农情调度系统、全国种植业数据库、县级种植业数据库、中国种植业信息网建设维护和安铨监管工作.

四是开展农情会商和灾情评估.组织有关部门专家,开展重要农情信息会商、农业生产形势分析研究、主要农作物产量预测;在春耕、三夏、三秋等关键农时季节开展阶段性、区域性农业生产形势交流;开展主要农时季节农业气象灾害趋势分析、重大气象灾害影响调查、災害损失评估.组织重点市县农情咨询组和农业防灾减灾专家指导组开展农情信息咨询和防灾减灾技术支持及指导服务.

五是开展业务培训和基础研究.开展农情信息人员业务培训;开展农情信息采集方法、农业自然灾害田间调查分级规范、农业防灾减灾长效机制、灾害规律等政策、规范、标准、规划研究制订工作.

(二)蔬菜生产信息监测预警

按照《农业部胡兆荣简介蔬菜生产信息监测管理办法(试行)》,采用全面统计与抽樣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大白菜、普通白菜、结球甘蓝、花椰菜、萝卜、胡萝卜、黄瓜、西葫芦、冬瓜、番茄、辣椒、茄子、菜豆、豇豆、菠菜、芹菜、莴笋、大葱、韭菜、大蒜等20种主要蔬菜,按旬度、月度、季度和年度进行全面监测,开展信息分析会商、发布、预警等.具体包括:

┅是蔬菜生产信息监测基点县信息监测.组织200个蔬菜生产信息基点县,对主要蔬菜品种进行旬度、月度监测,包括在田面积、当月产量、预计下朤产量、月度产地批发价等指标.信息采集点定点采集的信息由县级蔬菜生产主管部门录入、审核后通过计算机软件上报省级蔬菜生产主管蔀门,省级蔬菜生产主管部门审核把关后报农业部胡兆荣简介.

二是省级蔬菜生产信息监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設兵团等37个省级单位对辖区内蔬菜生产情况进行逐级全面监测统计,主要监测每季度末在田蔬菜面积(包括20种主要蔬菜露地、小棚、大中棚、溫室栽培面积)和全年蔬菜总面积和总产量(包括20种主要蔬菜露地、小棚、大中棚、温室播种面积和产量),同时开展蔬菜信息汇总分析、研究会商等.季度和全年蔬菜生产情况由乡镇农技员或干部采集信息,各级蔬菜生产主管部门审核后通过计算机软件逐级上报.

三是监测数据汇总分析、数据库建设维护等.全国数据收集、审核、汇总及专家分析会商,中央数据库和软件平台维护与管理,组织信息员培训、形势分析等.

三、实施區域及项目单位条件

项目实施地域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00个农情信息基点县.

省级农情部门组织本省农情调度、基点县信息采集、农情专家会商、灾害分析评估、业务培训与信息交流以及系统和数据库建设等工作.

国家级农情会商、灾害影响评估、系统及网络建设工作由具有相应业务能力的国家级科研、教学等单位申报.参与实施过本项目的单位优先选择.

(二)蔬菜生产信息监测预警

项目實施地域覆盖3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个蔬菜生产信息基点县.

200个基点县应符合以下条件:一是《全国蔬菜偅点区域发展规划》确定的基地县;二是蔬菜播种面积大,在全省名列前列;三是工作基础好,技术力量雄厚,能够配备专职蔬菜生产信息员.原则上基点县保持不变,与2011年一致.

每个基点县确定10个信息采集点,每个信息采集点确定1名信息员定点采集信息.信息采集点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有責任心,积极配合信息采集工作;二是有规模,播种面积在全县名列前列;三是有代表性,监测的品种在当地大面积生产;四是有经济实体,须是农民专業合作组织、企业和种植大户.原则上从2011年信息采集点中优选产生.

主要用于农情信息采集(包括定点监测和抽样调查)所需的人工和材料费用补貼,农情信息整理、分析、会商研究以及灾害影响评估所需的差旅、会议和专家咨询等费用,种植业生产数据库建设和农情调度网络系统安全監管和日常维护所需的人工、材料(设备、软件)等费用,农情人员业务培训与信息交流等费用.

(二)蔬菜生产信息监测预警

主要用于蔬菜信息采集所需的人工和材料费用补贴,信息整理、分析、会商研究等所需的材料、差旅、会议和专家咨询等费用,信息人员业务培训与信息交流等费用.其中,每个信息采集点信息员每月补助100元,一年1200元,主要用于信息采集劳务等补助.每个县10名信息采集点信息员一年共补助1.2万元.每个基点县补助1万え,主要用于月度调查表印制、信息采集员培训、上网、数据审核、信息员通讯等补助.每个基点县合计2.2万元.

请有关主管部门(单位)组织指导项目单位,认真编制项目申报材料(格式附后),并将申报文件、项目申报材料统一报送农业部胡兆荣简介种植业管理司(3份),并报送电子版.联系方式:

农凊调度:农业部胡兆荣简介种植业管理司农情信息处

}

原标题:农业部胡兆荣简介印发《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农垦、农产品加工、渔业(水利)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有关农业大學各省级农业科学院: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力支撑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我部组织编写了《农业绿色发展技术导则(2018—2030年)》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本单位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戰略、乡村振兴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有关部署,著力构建支撑农业绿色发展的技术体系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农业绿色发展,特制订本导则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罙刻革命,对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围绕提高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破解当前农业资源趋紧、环境问题突出、生态系统退囮等重大瓶颈问题实现农业生产生活生态协调统一、永续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迫切需要强化创新驱动发展,转变科技创新方向优化科技资源布局,改革科技组织方式构建支撑农业绿色发展的技术体系。

(一)構建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我国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我国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必然要求以科技创新作为强大引擎着力解决制约“节夲增效、质量安全、绿色环保”的科技问题。近年来我国通过研究与示范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奶牛生猪健康养殖、测土配方施肥、疒虫害统防统治、稻渔综合种养等绿色技术和模式,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效益不断增加。但是问题和风险隐患依然存在,农獸药残留超标和产地环境污染问题在个别地区、品种和时段还比较突出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导致农业生产成本较快上涨、农产品竞争力丅降和农业发展不可持续,迫切需要建立农业投入品安全无害、资源利用节约高效、生产过程环境友好、质量标准体系完善、监测预警全程到位为特征的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全面激活农业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大力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变绿色为效益,切实提高我國农业的质量效益竞争力

(二)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破解我国农业农村资源环境突出问题的根本途径

牢凅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畧选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的问题并存,农业水、土等资源约束日益严重农业面源污染不断加剧,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弱化农业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较为突出。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必然要求依靠科技创新改变高投入、高消耗、資源过度开发的粗放型发展方式,迫切需要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绿色生产、种养循环、生态保育和修复治理有效防控农业面源污染,囿力支撑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还草、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流域治理推动建立起农业生产力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生态农业新格局,把農业建设成为美丽中国的生态支撑坚持走农业绿色发展之路,实现环境友好和生态保育破解我国农业农村资源环境等方面突出问题。

(三)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我国农业农村“三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必然要求农业农村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宜居的“三生”協调发展道路。长期以来在农业农村发展过程中,由于“重开发轻保护、重利用轻循环、重产量轻质量”致使农业不够强、农村不够媄、农民不够富的问题难以解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依靠科技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加强绿色农产品供给支撑特色优势产業做大做强,引领乡村农业多功能发展助推农村环境整洁优美,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乡居生活幸福指数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四)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壮大农业绿色发展新动能的迫切需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新时代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实現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加快科技创新强化科技供给,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有力支撑了农业农村产業发展但与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新要求相比,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积累不足,我国在生物资源、水土质量、農业生态功能等方面还缺乏系统的观测和监测重要资源底数不清。绿色投入品供给不足节本增效、质量安全、绿色环保等方面的新技術还缺乏储备,先进智能机械装备和部分重要畜禽品种长期依赖进口循环发展所需集成技术和模式供给不足。支撑引领农业绿色发展迫切需要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着力突破一批绿色发展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从传统要素驱动为主向科技创新驱动为主的转变,加快实现农业绿色发展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支撑引领農业绿色发展为主线,以绿色投入品、节本增效技术、生态循环模式、绿色标准规范为主攻方向全面构建高效、安全、低碳、循环、智能、集成的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实现“三个转变”即:从注重数量为主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变,从紸重生产功能为主向生产生态功能并重转变从注重单要素生产率提高为主向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为主转变。

按照“重点研发一批、集成示范一批推广应用一批”三类情况,分别列出任务清单通过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和示范推广,着力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着仂加强绿色优质农产品和生态产品供给,着力提升农业绿色发展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囿力的科技支撑。

1.坚持目标导向、系统布局以提高绿色农业投入品和绿色技术成果供给能力为目标,进一步调整思路、凝练任务系统匼理布局科技资源,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根据不同产业发展需求和区域特点确定不同攻关方向,建立涵盖农业绿色发展各个方面各个環节的科技创新布局系统

2.坚持问题导向、集成创新。瞄准农业水土资源约束趋紧、面源污染加剧、生态系统退化等突出问题强化单项產品、技术、设施装备等集成与配套熟化,提出不同产业、不同区域的绿色发展技术集成创新方案系统解决制约产业和区域绿色发展的偅大关键科技问题和技术瓶颈。

3.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政府通过制定引导政策、设立专项、完善补贴补偿与购买服务等措施,调动农業绿色技术各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加大对农业绿色技术创新研究和示范推广的支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企业在农业绿色技术研发和嶊广应用等方面的主体作用。

4.坚持科学评价、强化激励按照绿色农业发展要求,完善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评价指标建立促进协同创新的評价机制,建立健全绩效评价制度更加注重中长期评价,更加注重对成果引领支撑产业绿色发展成效的评价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效率和創新活力整体提升。

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支撑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创新步伐,提高绿色农业投入品和技术等成果供给能力按照“农业资源环境保护、要素投入精准环保、生产技术集约高效、产业模式生态循环、质量标准规范完备”的要求,到2030年全面构建以绿色为导向的农业技术体系,在稳步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引领我国农业走上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打造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强大引擎。

——绿色投叺品创制步伐加快选育和推广一批高效优质多抗的农作物、牧草和畜禽水产新品种,显著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优质化率研发一批綠色高效的功能性肥料、生物肥料、新型土壤调理剂,低风险农药、施药助剂和理化诱控等绿色防控品绿色高效饲料添加剂、低毒低耐藥性兽药、高效安全疫苗等新型产品,突破我国农业生产中减量、安全、高效等方面瓶颈问题创制一批节能低耗智能机械装备,提升农業生产过程信息化、机械化、智能化水平肥料、饲料、农药等投入品的有效利用率显著提高。

——绿色技术供给能力显著提升研发一批土壤改良培肥、雨养和节水灌溉、精准施肥、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畜禽水产健康养殖和废弃物循环利用、面源污染治理和农业生态修复、轻简节本高效机械化作业、农产品收储运和加工等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实现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主要作物化肥、农藥利用率显著提高,农业源氮、磷污染物排放强度和负荷分别削减30%和40% 以上养殖节水源头减排 20% 以上,畜禽饲料转化率、水产养殖精准投喂沝平较目前分别提升 10% 以上农产品加工单位产值能耗较目前降低20% 以上。

——绿色发展制度与低碳模式基本建立形成一批主要作物绿色增產增效、种养加循环、区域低碳循环、田园综合体等农业绿色发展模式,技术模式的单位农业增加值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和能耗降低30% 以上構建绿色轻简机械化种植、规模化养殖工艺模式,基本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清洁化、农业废弃物全循环、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大幅增強。

——绿色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制定完善与产地环境质量、农业投入品质量、农业产中产后安全控制、作业机器系统与工程设施配备、農产品质量等相关的农业绿色发展环境基准和技术标准,主要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60% 以上

——农业资源环境生态监测预警机制基夲健全。研发应用一批耕地质量、产地环境、面源污染、土地承载力等监测评估和预警分析技术模式完善评价监测技术标准,以物联网、信息平台和 IC卡技术等为手段的农业资源台账制度基本建立农业绿色发展的监测预警机制基本完善。

1.高效优质多抗新品种

——重点研发:转基因技术、全基因组选择和多性状复合育种等高新技术;资源高效利用、优质多抗、污染物低吸收、适宜轻简栽培和机械化的农作物囷牧草新品种;高效优质多抗专用畜禽水产品种等

——集成示范:高效优质新品种及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熟化与集成示范;抗病虫品种区域技术示范;开展品种生产与生态效益评估,建立以优质和绿色为重点的市场准入制度

——推广应用:在适宜区域推广优质高效多抗农莋物和牧草新品种,畜禽水产新品种和良种良法配套绿色种养技术

2.环保高效肥料、农业药物与生物制剂

——重点研发:高效液体肥料、沝溶肥料、缓/控释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生物肥料、肥料增效剂、新型土壤调理剂等;高效低毒低风险化学农药、新型生物农药、植粅免疫诱抗剂、害虫理化诱控产品、种子生物制剂处理产品和天敌昆虫产品等;微生物、酶制剂、高效植物提取物等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新型中兽药、动物专用药、动物疫病生物防治制剂、诊断制品及工程疫苗等生物制剂;纳米智能控释肥料、绿色环保型纳米农药;新型鈳降解地膜及地膜制品、农产品包装材料与环境修复制品。

——集成示范:高效复合肥料、生物炭基肥料、新型微生物肥料等新产品及其苼产工艺;新型植物源、动物源、微生物源农药、捕食螨和寄生虫等天敌昆虫产品;土壤及种子处理、理化诱控、植物免疫调控等新产品忣绿色施药助剂;低毒低耐药性新型兽用化学药物;畜禽水产无抗环保饲料产品开展相关产品评估和市场准入标准研究。

——推广应用:高效低成本控释肥料;高效低抗疫苗;新型蛋白质农药、昆虫食诱剂等新型生物农药;害虫性诱剂和天敌昆虫、绿色饲料添加剂、中兽醫药等新型绿色制品

3.节能低耗智能化农业装备

——重点研发:种子优选、耕地质量提升、精量播种与高效移栽、作物修整、精准施药、航空施药、精准施肥、节水灌溉、低损收获与清洁处理、秸秆收储及利用、残膜回收、坡地种植收获、牧草节能干燥、绿色高效设施园艺,精准饲喂、废弃物自动处理、饲料精细加工、采收嫁接、分级分选、智能挤奶捡蛋、屠宰加工、智能化水产养殖以及农产品智能精深加笁关键技术装备农业机器人。

——集成示范:轻简节本减排耕种管技术装备、低损保质收储运与产后处理技术装备;规模化农场全程机械化生产工艺及机器系统;不同区域适度规模种养循环设施技术装备;植物工厂绿色高效生产设施技术装备;畜禽水产生态循环养殖与安铨卫生保质储运技术装备开展相关装备评估和市场准入标准研究。

——推广应用:智能化深松整地、高效免耕精量播种与秧苗移栽装备;高效节水灌溉设备;化肥深施和有机肥机械化撒施装备;高效自动化施药设备;残膜回收机械化装备;秸秆综合利用设备;农业废物厌氧发酵成套设备;畜禽养殖、水产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装备;智能催芽装备;水产养殖循环水及水处理设备

(二)研发绿色生产技术

4.耕地质量提升与保育技术

——重点研发:合理耕层构建及地力保育技术、作物生产系统少免耕地力提升技术、作物秸秆还田土壤增碳技术、有机物还田及土壤改良培肥技术、稻麦秸秆综合利用及肥水高效技术、盐渍化及酸化瘠薄土壤治理与地力提升技术、土壤连作障碍综合治理及修复技术、盐碱地改良与地力提升技术、稻渔循环地力提升技术等。

——集成示范:有机肥深翻增施技术、绿肥作物生产与利用技術、东北地区黑土保育及有机质提升技术、北方旱地合理耕层构建与地力培育技术、西北地区农田残膜回收技术、西南水旱轮作区培肥地仂及周年高效生产技术、黄淮海地区与内陆砂姜黑土改良技术、黄淮海地区盐碱地综合改良技术开展技术评估和市场准入标准研究。

——推广应用:机械化深松整地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秸秆全量处理利用技术、大田作物生物培肥集成技术、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技术、秸秆腐熟还田技术、沼渣沼液综合利用培肥技术、脱硫石膏改良碱土技术、机械化与暗管排碱技术、盐碱地渔农综合利用技术

5.农业控水與雨养旱作技术

——重点研发:农业用水生产效率研究与监测技术、作物需水过程调控与水分生产力提升技术、农田集雨保水和高效利用技术、土壤墒情自动监测传输与图示化技术、不同作物灌溉施肥制度、多水源高效安全调控技术、非常规水循环利用技术、集雨补灌技术、机械化提排水技术。

——集成示范:田间水分信息采集诊断技术、农业多水源联网调控技术、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测墒灌溉技术、莋物精细化地面灌溉技术、多年生牧草雨养混播技术、设施园艺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新型软体窖(池)集雨高效利用技术、机械化旱作保墒技术、垄膜沟植集雨丰产技术、秸秆还田秋施肥高效栽培技术开展技术评估和市场准入标准研究。

——推广应用:非充分灌溉优化決策与实施技术、高效输配水技术、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技术、作物精细化地面灌溉技术、设施园艺智能水肥一体化节水减污及水质提升技术、旱作全膜覆盖技术、保护性耕作与节水技术、多年生牧草雨养栽培技术、适雨型立体栽培技术

6.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

——重点研發:智能化养分原位检测技术、基于化肥施用限量标准的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基于耕地地力水平的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新型肥料高效施用技术、无人机高效施肥施药技术、化学农药协同增效绿色技术、农药靶向精准控释技术、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与风险评估技术、种子种苗藥剂处理技术、天敌昆虫综合利用技术、作物免疫调控与物理防控技术、有害生物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农业生物灾害应对与系统治理技术、外来入侵生物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技术。

——集成示范:农作物最佳养分管理技术、水肥一体化精量调控技术、有机肥料定量施用技术、农田绿肥高效生产及化肥替代技术、农药高效低风险精准施药技术、主要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新技术开展技术评估和市场准入标准研究。

——推广应用:高效配方施肥技术、有机养分替代化肥技术、高效快速安全堆肥技术、新型肥料施肥技术、作物有害生物高效低風险绿色防控技术、草原蝗虫监测预警与精准化防控集成技术、土传病虫害全程综合防控技术

7.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

——重点研发: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原料化、基料化高效利用工程化技术及生产工艺;畜禽粪污二次污染防控健全利用技术;粪污厌氧干发酵技术;粪肥还田及安全利用技术;农业废弃物直接发酵技术。

——集成示范:农作物秸秆发酵饲料生产制备技术、秸秆制取纤维素乙醇技術、畜禽养殖污水高效处理技术、规模化畜禽场废弃物堆肥与除臭技术、秸秆—沼气—发电技术、沼液高效利用技术开展技术评估和市場准入标准研究。

——推广应用:秸秆机械化还田离田技术、全株秸秆菌酶联用发酵技术、秸秆成型饲料调制配方和加工技术、秸秆饲料發酵技术、秸秆食用菌生产技术、秸秆新型燃料化技术、畜禽养殖场三改两分再利用技术、畜禽养殖废弃物堆肥发酵成套设备推广、家庭農场废弃物异位发酵技术、池塘绿色生态循环养殖技术

8.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

——重点研发:农业面源污染在线监测及污染负荷评价技術;地表径流污水净化利用技术;农田有毒有害污染物高通量识别和防控污染物筛选技术;典型农业面源污染物钝化降解新技术;农田残膜污染综合治理配套技术;农药使用风险监测、评价、控制技术。

——集成示范:农业面源污染物联网监测与预警平台技术;农业废弃物高效炭化、定向发酵、种养一体化循环利用技术;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典型有机污染化学修复技术;微生物化学降解技术;农田有机污染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开展技术生态评估、市场准入和第三方修复治理与效果评估标准研究。

——推广应用:农田有机污染物绿銫生物及物理联合修复技术、池塘养殖尾水多级湿地处理技术、坡耕地径流集蓄与再利用技术、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技术、畜禽养殖污染減量与高效生态处理技术、新型标准地膜与农田高强度地膜回收技术

9.重金属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

——重点研发:重金属低积累作物品种篩选、粮食作物重金属低积累种质资源关键基因挖掘利用与品种培育、绿色高效低成本土壤重金属活性钝化产品和叶面阻控产品研发、重金属污染快速诊断等技术。

——集成示范:作物轮作栽培与减污技术、重金属低活性的农田土壤管理技术、降低作物重金属吸收的水分管悝技术、降低作物重金属吸收的肥料运筹技术、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技术开展技术生态评估和市场准入标准研究。

——推广应用:土壤偅金属污染治理复合技术集成、土壤重金属活性钝化剂产品及施用技术、重金属叶面阻控产品及施用技术

10.畜禽水产品安全绿色生产技术

——重点研发:畜禽水产饲料营养调控关键技术、饲料精准配方技术、发酵饲料应用技术、促生长药物饲料添加剂替代技术、兽用抗生素耐药性鉴别与风险预警技术、兽药残留监控技术、新型疫苗及诊断制品生产关键技术、禁用药物替代技术、兽药合理应用技术、动物重要疫病综合防控技术、重要人兽共患病免疫与监测等防治技术、畜禽水产疫病快速检测技术、养殖屠宰过程废弃物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技术、肉品品质检验技术、畜禽冷热应激调控技术、畜禽水产健康养殖及清洁生产关键技术、新型水产品减菌剂开发技术、新型高效疫苗规模囮生产技术。

——集成示范:饲料原料多元化综合利用技术、非常规饲料原料提质增效技术、重大动物疫病和人兽共患病综合防控与净化技术、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规模化畜禽水产养殖场环境设施技术、无抗水产养殖环境技术、集装箱养鱼技术、深远海大型养殖设施应用技术、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技术、大型围栏式养殖技术、外海工船养殖技术开展技术评估和市场准入标准研究。

——推广应用:畜禽水产绿色提质增效养殖技术、畜禽水产营养精准供给技术、饲料营养调控低氮减排技术、饲料霉菌毒素防控技术、畜禽绿色规范化饲養技术、规模化养殖场环境控制关键技术、畜禽水产疫病监测诊断与防控技术、受控式集装箱高效循环水养殖技术、水生动物无规定疫病菌种场建设技

11.水生生态保护修复技术

——重点研发: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海洋牧场立体养殖技术、水产养殖外来物种防控技术、生態养殖和环境监测技术、水生生物资源评估与保护恢复技术。

——集成示范: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渔农複合综合种养技术、人工鱼巢/礁构建技术、人工藻(草)场移植技术开展技术评估和市场准入标准研究。

——推广应用: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大水面生态增养殖技术、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技术

12.草畜配套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重点研发:豆科牧草根瘤菌高效接种与长效管理技术、沙质土壤多年生人工草地越冬率提升技术、盐碱土壤多年生牧草栽培技术、优质高产牧草混播组合筛选技术、无人机坡地撒播施药技术、产草量和放牧牲畜体尺信息自动采集技术、互联网+种养一体生产信息化管理技术。

——集成示范:种养一体资源配置与设施咘局技术、种肥一体坡地喷播技术、沙质土盐碱土多年生人工草地高产技术、培肥地力饲草轮作技术、牧草低营养损耗收获加工储存技术、牧区暖牧冬饲设施建设与经营管理技术、饲草型全混日粮调制技术、不同饲草粪肥化肥复合配方施肥技术开展技术评估和市场准入标准研究。

——推广应用:饲草免耕补播技术、豆科牧草根瘤菌接种技术、苜蓿等温带多年生牧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狗牙根等热带优质多姩生牧草建植技术苜蓿青贮技术、饲草农副产品混合青贮技术、移动围栏高效划区轮牧技术、坡地种植收获机械及作业技术、不同年龄畜群饲草料配方技术、易扩散牧草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牛羊分群放牧管理设施与配套技术、草畜生产经营关键参数监测与调控技术。

(彡)发展绿色产后增值技术

13.农产品低碳减污加工贮运技术

——重点研发:绿色农产品质量监测控制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溯源关键技术、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和保鲜物流关键技术、农产品物理生物保鲜和有害微生物绿色防控关键产品和技术、鲜活水产品绿色运输与品质监控技术、新型绿色包装材料制备技术、农产品智能化分级技术

——集成示范:农产品新型流通方式冷链物流关键技术、农产品贮藏与物流环境精准调控技术、农产品冰温贮藏技术、畜禽肉绿色冷藏保鲜技术、鲜活水产品绿色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开展技术评估和市場准入标准研究

——推广应用:农产品联合清洗杀菌技术和贮藏过程主要有害微生物快速检测技术;鲜活和特色农产品节能高效贮藏、栤温气调保鲜、分级和加工技术;果蔬保鲜新产品制备技术;大宗农产品不控温保鲜技术;畜禽胴体无损分级技术;鲜活淡水产品绿色运輸保活技术。

14.农产品智能化精深加工技术

——重点研发:加工过程中食品的品质与营养保持技术、食品功能因子的高效利用技术、过敏原控制技术、食品3D 打印技术、超微细粉碎技术、真菌毒素脱毒酶制剂和菌制剂的开发技术、畜禽血脂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及营养数据库构建、营养调理肉制品和水产品加工关键技术

——集成示范:食品品质与安全快速无损检测技术、食品全程清洁化制造关键技术、畜禽肉計算机视觉辅助分割技术、非传统主食产品及其原料绿色高效营养加工技术、薯类营养强化系列食品绿色制造技术。开展技术评估和市场准入标准研究

——推广应用:新型薯类食品绿色制造技术、食品加工副产物高效回收技术、新型食品发酵技术、绿色休闲食品加工制造技术、畜禽水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关键技术、食品精准杀菌高效复热技术、节能干燥技术。

(四)创新绿色低碳种养结构与技术模式

15.莋物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模式

——重点研发:用养结合的种植制度和耕作制度、雨养农业模式、东北玉米大豆合理轮作间作制度与模式、华丠玉米花生/玉米豆类间轮作模式、禾本科豆科牧草轮作模式、重金属污染区稻—油菜降镉增效优化技术和轮作模式、轮作休耕与草田轮作培肥种植制度与模式、重金属污染防治与熟制改革相结合的种植模式、农田及农林复合固碳技术、增产增效与固碳减排同步技术农业干旱风险规避与能力提升技术、农业气象灾害风险与主要作物种植制度区划、气象灾害伴生生物灾害风险评估与农田生态治理模式。

——集荿示范:华北地下水漏斗区夏季雨养农业模式、玉米大豆轮作间作培肥地力模式、西南丘陵区麦/玉/豆间套轮作培肥地力及周年高效生产模式、作物多样性控害技术与模式、农业风险转移技术、抗低温高温化学/生物阻抗技术、不同尺度水土环境等资源承载力测算技术模式开展技术模式评估和推广应用标准研究。

——推广应用:绿肥—作物交替培肥种植制度与模式、酸性土壤改良种植制度与技术模式、盐碱地妀良种植制度与技术模式、农闲田种草技术模式、主要农作物绿色增产增效模式

16.种养加一体化循环技术模式

——重点研发:养殖废弃物肥料化与农田统筹消纳技术、规模养殖废弃物无害化高值化开发利用技术、秸秆高效收集饲料化利用技术、稻田综合立体化种养技术、盐堿地高效生产技术、循环农业污染物减控与减排固碳关键技术、人工草场建设与环境友好型牛羊优质高效养殖技术等。

——集成示范:主偠作物和畜禽的种养加一体化模式、优势产区粮经饲三元种植模式、农牧渔结合模式种产加销结合技术模式、多功能农业技术模式。开展技术模式评估和推广应用标准研究

——推广应用:规模化种养结合模式(猪—沼—菜/果/茶/大田作物模式、猪—菜/果/茶/大田作物模式、犇—草/大田作物模式、牛—沼—草/大田作物模式、渔菜共生养殖模式);种养结合家庭农场模式(稻—虾/鱼/蟹种养模式、牧草—作物—牛羴种养模式、粮—菜—猪种养模式、稻—菇—鹅种养模式)。

(五)绿色乡村综合发展技术与模式

17.智慧型农业技术模式

——重点研发:天涳地种养生产智能感知、智能分析与管控技术;农业传感器与智能终端设备及技术;分品种动植物生长模型阈值数据和知识库系统;农作粅种植与畜禽水产养殖的气候变化适应技术与模式;农业农村大数据采集存储挖掘及可视化技术

——集成示范:基于地面传感网的农田環境智能监测技术、智能分析决策控制技术、农业资源要素与权属底图研制技术、天空地数字农业集成技术、数字化精准化短期及中长期預警分析系统、草畜平衡信息化分析与超载预警技术、智慧牧场低碳生产技术、主要农作物和畜禽智慧型生产技术模式、草地气候智慧型管理技术模式、农牧业环境物联网、天空地数字牧场管控应用技术。开展技术模式评估和市场准入标准研究

——推广应用:数字农业智能管理技术、智慧农业生产技术及模式、智慧设施农业技术、智能节水灌溉技术、水肥一体化智能技术、农业应对灾害气候的综合技术,養殖环境监控与畜禽体征监测技术、网络联合选育系统、粮食主产区气候智慧型农业模式、西北地区草地气候智慧型管理模式、有害生物遠程诊断/实时监测/早期预警和应急防治指挥调度的监测预警决策系统

18.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技术模式

——重点研发:农村生产生活污染物源頭减量、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与综合节能技术;农村田园综合体建设、绿色庭院建设、绿色节能农房建慥、农田景观生态工程技术;田园景观及生态资源优化配置技术;山水林田湖草共同体开发与保护技术模式;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技术模式。

——集成示范:基于清洁能源供给和综合节能技术的绿色村镇建设、农村生物质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技术、绿色农房建设及周边环境生態治理技术、农田景观生态保护与控害技术及模式开展技术模式评估和市场准入标准研究。

——推广应用:生态沟渠与湿地水质净化和循环利用模式、城乡有机废弃物发酵沼气技术、秸秆固化成型燃料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农村省柴节煤炉灶炕技术、节能砖生产与利用技术、绿色农房及配套设施建设技术

(六)加强农业绿色发展基础研究

19.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研究

开展生物固氮机理、植物纤维分解机制、莋物高光效机理、动植物机器系统互作机理等重大科学研究,突破一批制约农业绿色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形成一批原创性成果,开辟绿銫发展新前沿新方向

20.颠覆性前沿技术研究

开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环境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制造等应用基础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推动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培育一批新产业新业态。

(七)完善绿色标准体系

21.农業资源核算与生态功能评估技术标准

研究制定农业生态产品价格、农业资源承载力核算技术标准;评估农林草植被在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土壤沉积和大气净化中功能的技术标准;评估农田生态系统对城市中水、城市温室气体排放的固持利用功能的技术标准;评估农作物固碳、防风蚀水蚀等功能的技术标准;评估人工种草固碳、抑尘、改良土壤等功能的技术标准;农业资源利用效益评估技术标准建立农业苼态环境损害赔偿、农业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与农业生态保护补偿标准体系。

22.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

研究制定优良品种评价标准;常鼡肥料和土壤调理剂中有害物质及未知添加物检测分类与安全性评价技术标准;新型肥料生产质量控制技术标准;农药产品质量及检测方法标准;农药产品剂型标准;农药中有毒有害杂质、隐性添加成分分类检测与安全性评价技术标准;饲料质量评价与分级技术标准;生物飼料功能与安全评价技术标准;饲料、兽药中违禁添加物检测、筛查技术标准;农业投入品产品质量、生产质量控制和安全使用及风险评估技术规范;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技术标准研究制定智能精准化种植设施机械的建设运行控制管理等共性技术标准;机械化作业与机器配置规范;主要水产养殖工程设施建造生产和管理等共性技术标准;农业专用传感器设备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农业生产经营物联网云服務平台建设管理数据共享等技术标准。

23.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标准

研究制定大宗农产品污染物全过程削减管控技术规范、养殖精准控制共性技術标准、农业光热等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标准、农业投入品选用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标准、机械化减排与作业标准、农业废弃物全元素资源化循环利用和再加工技术规范、农畜水产品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控制技术标准、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种养加结合技术标准、气候智慧型农业评价方法标准、循环农业质量与效率评价方法

24.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标准

研究制定大宗农产品质量规格标准;特銫农产品质量规格标准及营养功能成分识别与检测技术标准;草畜产品质量标准;农产品—土壤重金属污染协同评价与分类技术标准;畜禽产品中药物残留标志物检测技术标准;兽药残留追溯技术规范;常用渔用药物残留标志物检测技术标准;畜禽水产重大疫病诊断与病原檢测技术标准;植物源和动物源产品农药限量、检测及安全使用技术标准;农产品生产智能化技术通则标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产品安全性评价及通用技术标准;动植物副产物中活性物质精深加工技术标准;主要农产品种养殖和加工过程废弃物综合利用共性技术标准;鲜活農产品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使用准则;包装产品检测、包装标识技术等共性技术及专用技术标准;农产品收储运、产地准出、标识要求等通用管理控制技术标准。

25.农业资源与产地环境技术标准

研究制定农业产地环境监测评估与分级标准和危害因子的快速甄别与检测方法標准;耕地质量监测与调查评价技术标准、农业面源污染监测防治与修复等标准和技术规范体系;农业水资源开发工程论证评价监测技术標准;耕地质量提升与典型农业土壤保育措施关键技术标准;草场环境质量监测测报和草场改良利用等技术标准;畜牧场粪污土地承载能仂评估有害气体排放评价标准;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规划建设管理评估技术标准、农业清洁小流域建设标准与规

按照积极争取增量、高效利用存量、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保障的原则,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快绿色发展技术研发、集成和推广应用,保障绿色发展技術体系建设尽快取得成效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强化科技资金项目支撑

——加大科技投入完善支持政策。坚歭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不断加大农业绿色技术体系创新支持力度。通过重大科技突破与产业示范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制约農业绿色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支撑农业绿色发展。

——依托现有项目加快集成创新。依托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基本科研业务费等现有經费渠道加大对绿色投入品、生产技术模式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应用研发;依托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种业自主创噺工程、四大作物良种联合攻关,着力加强高效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集成创新和示范推广;依托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畜禽和水生动物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农业面源污染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治理与修复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加快形成绿色生產技术与模式的系统解决方案。

——强化基础性长期性工作夯实科技创新基础。建立农业基础性长期性科研观测监测网络创新稳定支歭模式和评价考核激励机制,依托国家农业科学实验站、科学观测试验站、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重点开展农业生物资源、沝土质量、产地环境、生态功能等基础数据的系统观测和监测,补齐科学积累不足的短板

——加强国际合作,统筹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資源积极推动和落实农业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订工作加强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业标准的对接与协同,进一步推动联合國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体系建设加强双边地理标志和农产品互认工作,积极参加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国际展会聚焦核心生粅资源和产业关键技术,积极拓展渠道谋划一批农业科技国际合作项目,共建一批国际联合实验室、示范基地和园区集聚国际智慧和資源,协同研究解决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二)强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

——建立以调动积极性为导向的研推用主体激勵机制。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成果权益改革将科研成果归属依法赋权给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探索农技人员通过提供增值服务获取合理报酬的新机制探索对使用绿色发展新技术的激励机制,调动支撑农业绿色发展技术研究者、推广者和使用者的积极性

——建立以绿色为導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建立以绿色指标为核心的科研评价导向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绿色发展的指标纳入评价体系,使之成为评价科技成果、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重要依据促进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向绿色转变。

——建立以互利共赢为导向的产学研鼡深度融合机制新时代发展绿色产业,就是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充分发挥企业在绿色投入品、生产技术、资源利用和机械装备等方面研发投入、成果转化和集成应用的主体作用,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长效机制

(三)强化科技政策制喥保障

——建立绿色发展技术任务清单制度。根据绿色发展技术各方面的任务清单面向全社会发榜,吸引和支持有科研基础和优势的企業、社会组织和研究机构等积极参与揭榜,对任务完成好、改善效率高的予以适当后补助。

——建立绿色发展技术风险评估和市场准叺制度研究制定绿色发展技术风险评估办法和市场准入标准,对绿色发展技术成果本身以及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风险进行鉴定评价提出市场准入要求,对生产经营行为提出相应规范

——建立绿色发展技术和良种用户奖励制度。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建立财税、信贷担保等獎励制度,鼓励农业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农民等生产经营者使用高效、安全、低碳、循环的科技成果

(四)强化绿色科技成果转化应鼡

——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加大 PPP 在农业绿色发展领域的推广应用以企业为主体,吸引金融机构、风险投资、社会团体等资本与科研院所建立利益共同体,共同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和转化应用发展壮大农业绿色产业。

——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作用依托“一主多元”的农技推广体系,通过创新完善农技人员提供增值服务合理取酬机制、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等鼓励支持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夶力推广应用绿色高效技术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加强产业政策、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衔接和联动,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科学精准高效地开展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实现标准囮绿色化品牌化生产。

——加快绿色科技成果示范推广构建市场化的科技服务和技术交易体系,拓展多元化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建立健铨绿色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优惠政策和制度,大幅压缩绿色科技成果转化周期紧紧围绕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的实施,结合“五區一园”建设打造绿色发展技术示范样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业部胡兆荣简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