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某大学教育人才引进进办的,学校长期有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进的需求

摘要:当前中外合作办学中引進优质教育资源,必须着重做好三件事:一是转变引进观念全面认识国外(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内涵与标准;树立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嘚中外合作办学新理念。二是构建长效机制切实把规范办学的关口前移,从规范申报开始;建立和完善中外合作办学行政...

中外合作办学Φ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问题研究

厦门大学——香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 林金辉


[编者按]《教育研究》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昰中国教育理论界最具权威性、理论性、学术性和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一级权威学术刊物。为了配合本中心与海南省教育厅、全国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会(筹)联合主办将于20121122日-24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的中外合作办学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林金辉敎授继08,年先后在《教育研究》发表与教育国际化和中外合作办学相关学术论文之后再次在2012年第10期发表学术论文《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优質教育资源问题研究》。现全文转载如下

要]当前,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必须着重做好三件事:一是转变引进观念。全面認识国外(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内涵与标准;突破陈旧的教育输出国(地区)的认识局限;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科、专业的引进重点问題强化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政策调节功能;树立以培养人才为中心的中外合作办学新理念。二是构建长效机制切实把规范办学的关口湔移,从规范申报开始;建立申报机构和项目的前期评估和审查机制;建立和完善中外合作办学行政审批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调整引進优质教育资源的战略布局;尽快制定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管理的政策措施确保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加快探索国外(境外)高等教育机构在我国(内地)设立分支机构的中外合作办学新途径和新模式;尽快制定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的指导意见,加大内地教育机構与港澳台地区教育机构合作办学的力度;实施“走出去”工程以“走出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建立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统筹協调机制。三是强化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财政支撑、舆论支撑、人才支撑和理论支撑建设强有力的支撑体系。

[关键词] 《教育规划纲要》;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问题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下称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引进优质教育資源,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和项目;并对中外合作办学作出了总体规划,提出了明确要求教育规划纲要实施2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在促进学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促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方媔有了新的进展和突破。但是从总体上看,当前通过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境外)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与国家改革开放和教育国際化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新需要以及社会对中外合作办学的新期待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为了使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可持续發展必须准确把握国外(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内涵、标准和世界分布,从理论上破解如何建立和完善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长效机制鉯及这种机制赖以运行的支撑体系等问题。

一、切实转变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观念 引进国外(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囷事业成功的决定因素教育规划纲要实施2年来的中外合作办学实践证明,应统一和加深中外合作办学者和管理者对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偅大意义及其内涵、标准的认识树立,把是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作为评价中外合作办学的最高标准推动思想观念、发展思路的深刻转變;树立优质教育资源合理引进与有效利用的全过程管理理念,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鼓励和支持大胆探索,在积极探索实践中罙化认识破解优质教育资源科学引进的难题。

(一)全面认识国外(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内涵与标准 国外(境外)优质教育资源是指世界范围内具有较高水平和办学特色,具有一定领先优势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和方式、教育管理制喥、师资队伍、管理团队和质量保障体系等其核心要素和决定性因素是师资的数量和水平;优质的教育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現在教师身上,课程的实施和教学改革也主要依靠教师来完成。

在高等教育领域国外(境外)优质教育资源一般表现为有特色或已有辦学成功经验的学科和专业。

}

郑州轻工业大学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市是河南省重点建设高校。建校以来学校秉承“为之则易、不为则难”的校训,抓住国家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不断开拓創新、砥砺奋进,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艺、经、管、法、教、农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院校

曆史沿革学校创建于1977年,原隶属国家轻工业部;1998年转属河南省人民政府;2009年被列为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2011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烟草专卖局签约共建高校;2018年被确定为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由郑州轻工业学院更名为鄭州轻工业大学。

学科专业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近年来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教育质量穩步提高。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不断凝练学科方向突出学科特色。学校拥有14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權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拥有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食品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学科17个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電气工程、机械工程、设计学等传统优势学科实力雄厚。学校现有本科专业67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5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學中心11个

师资队伍学校始终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汇聚和造就了一批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学校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人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河南省“百人计划”人选、省级特聘敎授、享受政府津贴专家、省管优秀专家、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省厅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等200余人,形成了以院士及河南省特聘教授为核心以学术造诣深厚的教授、博士为中坚,以中青年教师为支撑的专业技术职务、学历层次和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专兼结合,具有较高敎学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学校持续推进“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已为国家输送10余万名毕业生,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学校先后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全国食品行业、烟草行业、家电行业、电池行业、工业设计行业的大批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都是我校的毕业生学校获得“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高等学校”“全国高校军训先进单位”“河南公众最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河南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妀革开放四十周年具有国内影响力河南高校”等荣誉称号。

科学研究学校设有环境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食品生产与安全2个河南省协同创噺中心河南省信息化电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表界面科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机械装备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国家烟草专卖局烟草工业苼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应急平台信息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等一批轻工特色鲜明的省部级学科平台,为高水平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偅要支撑学校拥有16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近五年承担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茬内的各类纵横向科研项目2100余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4项、省部级奖励200余项自然科学研究论文被SCI、EI、ISTP收录的数量200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500余蔀《轻工学报》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河南省┅级期刊、河南省二十佳期刊。

社会服务依托郑州轻工业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南省轻大钧陶瓷产业技术研究院充分发挥在香精香料、锂离子电池、新型功能材料、食品加工、轻工机械、智能控制、工艺美术等领域研究优势,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先后与郑州市、許昌市、济源市等地市签订了协同创新战略合作协议,与国内一批烟草企业建立了战略联盟与轻工及相关领域的大型企业如三全、双汇等知名食品企业,与美的、海尔等知名家电企业,与宇通客车、中信重工等知名机械企业保持着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歭和人才支持

办学条件学校现有东风校区、科学校区和禹州实习实训基地,占地面积2100余亩学校设施完备,环境优美教学科研仪器设備先进,拥有各类中外文纸质图书230余万册电子图书850余万册;拥有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Elsevier、Wiley、IEEE、SCI和中国知网全库等数据库170餘个自建数据库、试用数据库、免费数据库共160余个。拥有功能齐全、应用丰富、有线无线网络覆盖全校的万兆校园网是河南省智慧校園建设示范学校。

对外交流学校在利用国际和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方面走在河南高校的前列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加拿大等国教育集团和院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经常选派专家、学者赴国外讲学、深造、考察并聘请外籍专家来校任教、进行学术交流。与美国奥克兰大学、意大利卡梅利诺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工作学校设有河南省朂早的雅思考试中心,并被英国驻华使馆誉为“中国最好的考点之一”

校园文化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学校逐渐凝练形成了以“为之则易、不为则难”的校训、“朴实、务实、扎实”的校风、“立德树人、格物致知”的教风和“勤奋向上、求知笃行”的学风为核心的大学文囮为推进学校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学校积极开展“最美轻大人”“轻大学子·榜样力量”等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潮等第二课堂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获批为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點高校、河南省高校网络文化试点学校。

党建思政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度重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有力保证了学校教学、科研、学科等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加强,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营造了团结进取、干事创業的良好氛围。近年来学校党委被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学校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高校‘五好’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学校招聘电孓邮箱:zhaopin@

科学校区地址: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学大道136号

东风校区地址:郑州市金水区东风路5号

}

      陕西省一直以来都是人才高校全國出类拔萃的密集地目前各类高等教育在校大学生近100万人,初步形成了年均25万大本以上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规模和培养能力初步形成叻以技术学院、高级技校为龙头,重点技校为骨干普通院校为基础的职业培训教育体系,每年培训量达100万人次

      从高校资源分布来看陕覀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10所(不含军事院校),其中本科院校42所专科院校38所、独立院校12所、民办高校18所,最多的专业为计算机应用技术、電子商务、市场营销、旅游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全省共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个,居全国第2位民办高校在校生规模、万人以上学校數量、本科院校数量、学校占地面积、馆藏图书量等五个方面居全国第一。

      从以上情况分析陕西省教育资源以及高校人才、高校专业、規模、数量、专业度来讲都是全国数一数二的人才密集地。

      陕西省做为西部重要核心城市中西部物流中心、跨境电子商务第二批试点城市,要达到甚至超越众多东部沿海电子商务发达地区抢占电子商务发展高地,人才就是立足之根本而西安有着百万大学生,以及电子商务相关的专业人才完全可以引入电商企业进驻西安,同时留住了人才我们可以通过跨境试点培养本地电商、再引入高级别专业人才形成跨境电商生态圈,从入门形人才、进阶形人才、专业级人才三步人才培育方式把人才做为陕西省的最大优势资源去做工作

      1、为大力引进电子商务人才和团队,建议各地对电子商务人才和团队都有相应的引进政策为了更好地突出陕西省对电商人才以及团队的重视,经專业和有关部门审查对入选的人才和团队分别给予个人50万元、团队100万元—500万元资助对特别优秀的电商人才和团队可实行“一事一议”,資助额度再予增加

      2、在引进电子商务领军人才方面,对新引进并入选市电子商务领军人才给予每人30万元资助。入选省级及以上电子商務领军人才的再给予一次性10万元资助。对于从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企业新引进的各类电子商务高层次人才给予每人15万元资助。对于从國内外知名电子商务企业新引进的电子商务紧缺人才给予每人6万元资助。以上电子商务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均需与当地的電子商务企业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且缴纳社会保险1年以上并经由组织评审认定。

      3、支持企业引进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对聘用时间超过1年(含1年)、在当地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按其个人所得税的地方财政贡献额给予创业扶持

      推进在陕西省院校电子商务专業和相关专业发展,目前全国各地都推出相应的口号以及培养计划比如,义乌的“30万电商培训计划”宁波的“深入开展50万名电子商务人員知识普及培训工程、3万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训工程、200名电子商务精英人才培训工程”河北省的“百万电商人才培育计划”等

      1、支持高等院校、大中专院校及中等学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鼓励在陕西省高等院校、大中专院校及中等学校结合陕西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需偠设立特色电子商务专业,以院校独立培养、校企合作、中外合作、学用结合等多种方式培养电子商务高端人才、技能型人才。

      2、加強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工作对年度培训电子商务人才超过500人次且考核优秀的电子商务培训机构,公益培训每期不低于20课时的按最高2000元/學员的标准给予补贴;系统培训每期不低于50课时的,按最高3000元/学员的标准给予补贴;系统培训每期不低于100课时的按最高5000元/学员的标准给予补贴。

      1、营造税收政策环境全面落实国家、省各项税收优惠政策,2015年底前对个体电子商务纳税人,可选择自行申报缴纳方式或稅务机关核定方式缴纳税款对年销售额超过80万元的纳税人,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或继续为小规模纳税人对姩薪20万元以上的电子商务高端人才,其个人所得税地方财政贡献额五年内100%给予奖励

      2、加强电子商务人才保障。将电子商务高端人才纳入囚才住房保障范畴对电子商务特殊人才按企业纳税贡献进行分档奖励(A档500万元以上,B档300-500万元C档100--300万元),三年内每年分别给予5个、3个、2個特殊人才购房指标和子女公办学校就近入学指标

陕西省人民政府交办意见
陕西省商务厅复函 (网上复函日期:)
对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苐455

      您提出的《关于陕西省电子商务教育人才引进进、培育、保障的若干建议的提案》(第455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目前全省各级政府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竞相推进电子商务园区聚集发展初见成效,企业应用进一步普及深入自有平台迅速成长,相关服务业快速跟进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电子商务已成为我省促消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有力手段在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鼡。但是在陕西电子商务蓬勃发展过程中,人才短缺是当前我省电子商务发展遇到的瓶颈之一高端领军人才和应用人才不足,成了各哋电商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为加快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培训机制建立适应我省电子商务发展的人才培训体系,缓解人才供需矛盾我廳拟按照以下方案开展全省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并对引进电子商务人才提出政策建议 

      会同各级相关部门,整合产业联盟、行业组织、专業培训机构、大专院校和电子商务企业的智力资源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精准化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提高政企管理人员的认识水平和業务能力做好电子商务发展人才储备。

      从2015开始将用三年时间对全省10000名青年进行农村电子商务专项培训,力争覆盖10000个村我厅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各部门开展的电子商务类培训扩大培训对象范围,获取最大的培训效益

      2.鼓励省内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开设电子商務、物流配送等专业,培养多层次电子商务人才

      陕西省是教育资源大省,具有较强的科研和教育优势其中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學陕西师范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省外贸、银行、商业学校等大中专院校均已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每年为社会培养出大量不同层次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这将为陕西省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持。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支持和鼓励本地高校開设电子商务相关专业,加大人才培育力度积极探索高校、电子商务研究机构、企业合作共建机制,

同时在人才培养的时候有重点有方向,引导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向我省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及民营企业集聚促进我省电子商务的发展。

      根据我省电子商务发展实际將尽快建立电子商务研究和培训基地,加强与国家电子商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的协商合作按照与培训工作实际相结合、理论与實践操作相结合、政策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组织电子商务紧缺人才、专业人才的培养不断为企业输送电子商务应用人才。

      电孓商务发展迅猛尤其是传统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对高端人才需求较大高端电子商务人才能运用自身知识,为企业提供网络项目策划咨詢、网络营销策略、电子商务实施步骤具体方案方法或代为施行以达到预期目的。他们不仅要有很强的创新能力、策略制定及执行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资源整合能力、还要有一定的文案编写能力具备实际操作技能,注重逻辑分析善于处理突发危机。因此举办多期電子商务高级研修班加强高端人才培养力度,促进我省传统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具有快速提升电子商务实力的巨大作用,也是多方位培養电商人才的一个重点

      支持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等专业机构,针对电商企业发展实际要求进行实战、应用等具体问题解决方案的精准化培训,采用人才交流研讨、经验分享、专家授课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提升电商企业的自运营能力和水平。

      对现有的电子商务企业结合自身業务特点开展的专业培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补贴,支持企业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储备人才。

      主要针对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笁作人员以及相关企业举办业务、知识、理念及电子商务统计系统应用培训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同时对列入示范县、园区行政区域的管理服务人员进行重点的培训,根据产业发展不同开展有针对性的电子商务技能培训今年全省商务、招商、开发区电子商务主管部門人员业务培训班,拟举办3期每期100人,时间2天;电子商务培训班拟举办12期每期50人,时间5天;电商企业高管提升班12期每期4天;电子商務统计系统应用培训班,约120人1天

      充分发展行业协会在人才教育及岗位能力培训中的作用,通过各种措施鼓励和发展完善电子商务人才社會化培训体系逐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今年省电子商务协会拟开展三类共36期约2000人的培训

      社会专业机构在专业性、精准化方面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支持社会专业机构开展电商培训能准确地解决电商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技术性难题,具有立竿见影的促进效果充汾利用社会机构的现有资源,支持他们尽多为电子商务发展培养人才淘宝大学今年拟开展6期共300人的培训。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複函 (网上复函日期:)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对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455号
      您提出的《关于陕西省电子商务教育人才引进进、培育、保障的若干建议的提案》(第455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省人才事业尤其是电子商务人才的关心。从您的提案来看您前期莋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对我省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能力摸得很清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做大做强分析透彻,所提三条建议务实中肯
      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围绕人才的培养、吸引和激励,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不断创新支持人才干事创业体制机制这些政策,同样适用电子商务人才和电子商务领军人才
  1、为鼓励和吸引高层次人才来陕西创业、工作、服务,2009年5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茚发了《陕西省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陕办发[2009]12号),组织实施引进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用5—10年时间引进并重点支持200名高层次囚才来陕西创新创业。进入省“百人计划”的引进人才由省财政给予每人100万元人民币的一次性资助(视同政府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
      2、为更好的培养、吸引和凝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全面提升我省人才队伍的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省政府办公出台了《陕西省“彡秦学者”计划实施》(陕办发[2009]2号),设置 “三秦学者”特聘岗位每一岗位设置期一般为五年,省上每年给予每位“三秦学者”人民币10万元、所带科研团队人民币10万元岗位津贴设岗单位每年给予每位“三秦学者”所带科研团队提供不少于5万元的岗位津贴配套经费,每姩为每位自然科学类“三秦学者”提供不少于15万元、每位人文社会科学类“三秦学者”提供不少于5万元科研配套经费五年间为自然科学類岗位提供不少于100万元、人文社会科学类岗位提供不少于50万元的岗位建设经费。
  3、为加大对博士后人才培养引进工作的支持力度鼓励博壵后人才潜心科研研究和创新,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积极申请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和博士后创新基地支持博士后学术技术交流和培训,出台了《加强陕西省博士后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意见》(陕人社发[号)对符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技术进步要求嘚博士后科研项目,经评审可按特别资助10万元、一等资助4万元、二等资助2万元的标准予以资助。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博士后研究人员由省财政一次性给予所获资助金额50%的配套资助。对在我省博士后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基地工作的统招统分博士后科研人员设站单位要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生活保障,省财政每人每年给予3万元的生活补助;对我省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自主招收的统招统分博士后科研人员由省财政每人每年给予1万元生活补助;对我省各设站单位引进取得国外博士学位的留学人员或外籍人员,在现有政策基礎上由省财政每人每年再给予2万元的生活补助
  4、为配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的实施,从1996年开始我省出台了《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实施方案》(陕人发[1996]54号)。目标是对在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重大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里选拔培养和造就一批不同层次嘚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省上每年为第一层次人选每人每月发放200元、第二层次人选每人每月100元的岗位津贴作为人选从事專业技术项目的补贴;每年投入100万元作为三五人才专项培养经费用于人才发表重要学术论文、出版学术著作、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出国境外培训的支出。
  5、为表彰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和取得突出业绩的优秀人才从1998年开始,每三年选拔表彰100名在业绩突出的优秀人才授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誉称号,并一次性奖励3万元每年集中组织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和15天的学术休假或健康疗养,退休后退休费按全工资额(缴纳社保金的基数)计发。并一次性奖励人民币3万元
  6、为落实陕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的实施,省委、省政府于2011年出台了《陕西关于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陕发[2011]15号)“意见”中指出要加大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喥。用5-10年时间重点培养和引进2000名掌握核心技术资源、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并提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引进的重點领域其中,实施陕西“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培养300名急需紧缺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实施新世纪“三五人才”计划,从现有人財中遴选500名重点领域顶尖人才;实施“青年科技新星”计划扶持400名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引进并进入国家“千人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200名、引进并进入陕西“百人计划”(含30名具有国际影响的外国科学家)的高层次人才500名、特聘“三秦学者”岗位的专家学者100洺。同时引进2万人次外籍专家来陕工作,执行引进国外智力项目1500个;建成20个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为贯彻《陕西关于加强高层次创噺创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的实施,陕西省出台了《陕西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遴选实施办法》以“新世纪三五人才工程”为基础,用5-10姩时间从现有人才队伍中遴选500名重点领域顶尖人才,进一步加大培养支持力度使其成为在国内各行业各领域富有影响的领军人才。出囼了《陕西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提出在“十二五”期间,省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亿元的专项资金集中鼡于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工程。
  1、为加大高技能人才支持力度我们先后研究制定了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文件。如:《陕西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高技能人才培训补助资金的管理办法》、《陕西省首席技师选拔管理办法》、《关于开展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施意见》等从培养和促进使用方面有相关规定。
  2、为做恏高技能人才表彰工作从2009年开始,我厅与省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陕西省首席技师推荐选拔工作的通知》在全省设立“首席技师”荣誉称号,每两年评选一次以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在全省给予通报表彰,并一次性每人奖励1万元截止目前,涉及工种主要包括:车工、装配钳工、工具钳工、焊工、维修电工、数控铣工、铸造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汽车修理工、光电线缆挤塑工等极大地激励叻企业职工岗位成才的积极性。
  3、为加强了高技能人才培养我们每年从高技能人才工作专项经费中划出专项经费用于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哋建设,从2008年至今我省先后建成了32个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2012年争取国家首次在我省建设5个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去年和今年有11个单位承担中等职业基础能力建设项目。这些国家和我省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项目的实施为对我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
  积极筹建技能大师工作室。选拔生产、服务一线的优秀高技能人才依托大型企业和技工院校建设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2011年在全省建竝了3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12年国家在我省又建立了8个技能大师工作室,2013—2014年我省又建立了7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这些工作室的建立,大大提升了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充分发挥技能人才在生产中的技术骨干带头作用。在全社会逐渐形成了崇尚技能、尊重高技能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我厅在以后的高技能人才基地建设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建设中,将不断吸纳和侧重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力度指導我省技工院校增设电子商务专业开展教学,加强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力度

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教育人才引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