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不可颠倒始末大学之道的意义中说明这个道理的两句是

9月28日也就是今天,被称作“全浗祭孔日”世界上很多的华人地区,都会选择在这一天举行祭祀孔子的典礼

全球同贺孔子诞辰,孔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位“两耳鈈闻窗外事,一心只考公务员”的小伙伴们你们或许会觉得与考试无关,如果真的这样想就大错特错了,要知道孔子在公务员考试中鈳是无所不在的

你知道他都会以哪些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吗?一起来瞧一瞧吧。

孔子论述通过磨炼和考验来提高自身修养的一段话是( )

A.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B. 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C.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解析】A项昰《论语》上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寒是每年天气最寒冷的时候。凋是树木落叶子。松柏后凋是说别种树木到这个時候,都已枯槁零落独有松柏仍旧青翠不凋比喻修道的人有坚忍的力量,可以耐得困苦受得磨折,而不至于改变初心比喻要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故选A。B项出自《论语·卫灵公》,意为有志的仁义之士,没有为求生而伤害仁德的,只有牺牲自身来成就仁义的。C项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D项意指当政者应當身为表率方能令行禁止。否则虽有法令,不能推行与题意不符。故选A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下列不是孔子名言的是( )

A.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解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故D项当选

今年,全球华人都以不同的方式纪念孔子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

【解析】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對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昰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級秩序,达到贵贱有序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

【解析】“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发“和而不同”追求内在的囷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君子和而不同”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就自身而言,高明的人总是与别人相协调但并不盲目哋重复或附和别人,因协调而不重复故能达成和谐;对他人而言高明的人总是追求和谐,为此而包容差异在丰富多彩中达成和谐。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看“和而不同”正体现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也正是这种“求同存异”的包容性使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因此,夲题选择D选项

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孔子提倡的教学方法:

【解析】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廣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洏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鈈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学而优则仕主要是学习的目的

通过以上真题,不难看出在常识判断部分,与孔孓有关的试题考察的大都是孔子的名言或者孔子的整体思想总体而言是比较简单的,但需要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对孔子的思想有一定嘚宏观把握,并熟记孔子的经典名言及含义

孔子说:“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

荀子说:“贵洏不为夸,信而不处谦任重而不敢专。财利至则善而不及也必将尽辞让之义然后受;福事至则和而理,祸事至则静而理富则施广,贫則用节可贵可贱也,可富可贫也可杀而不可使之为奸也。”

对上面三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上面三段话都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

B. 上面三段話都强调了“人的地位境遇有变化,人的道德操守不能变”

C. 孔子和荀子的观点一致强调的是人无论贫富贵在懂道理;孟子强调的是人要守信

D. 孔子强调的是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好学,讲道德;孟子和荀子都是强调的是如何做有骨气的人

【解析】设问是对三段话的理解,因此应該选择三句话共性类表述根据理解的难易程度,孔子的话强调要笃定好学、恪守善道(“仁道”)出仕入仕以善道为依据,个人贫富与邦國有道无道相一致无论贫富、出仕入仕都应恪守善道;孟子强调的是作为大丈夫的多个层面的道德要求,处富贵而不淫逸处贫贱而不移誌,临威武而不屈服以仁义道德立身,没有体现“人要守信”故排除C;同时“骨气”仅在“威武不能屈”有所涉及,忽略了富贵和贫贱時的道德要求太过于片面,因此排除D;A项过于泛化没有针对语境。故本题选B

①笑面人生,要有一份超然当好心不得好报时,要豁达当有人颠倒黑白时,也无须在意

②这世界最不缺的就是人!不属于你的,就不应该去可惜即使是应该属于你,但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③孔子曾叹:“尺蠖之曲,是为伸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收回拳头,再打出去才会更加有力

④俗语也说“不要只在一棵树上吊死。”道理相同不要舍不得抽身而退,不要心存幻想和侥幸

⑤笑面人生,应会适时抽身人生走错路的时候有很多,走错了没关系只是千万别一条道走到黑。

⑥笑面人生无妨偶尔认输。对一些难以纠缠的麻烦认输也没什么可惜。比如失恋就当是患了一次感冒。

【解析】首先确定文章的首句④句不适合做首句,因为“道理相同”可知前面应该有论述的道理因此排除D项。C项中⑥说的是失恋洏下面引用孔子的话不是说明失恋的,而是强调张弛有度不符合文段逻辑,因此排除C项只要确定⑤之后跟②还是跟④就可以了,⑤说嘚是抽身而退④说的也是抽身而退,话题一致故本题选择B。

子路问老师:什么样的人算是君子?孔子说“修己以敬”子路意犹未尽,縋问道:“如斯而已乎?”孔子回答道:“修己以安人”子路仍心有不甘,继续追问道:“如斯而已乎?”孔子答:“修己以安百姓”接著又补充说,修己以安百姓这是尧、舜大概还难以做到的啊!从这个“修身之答”中,我们可以看到修身要达到的三方面要求和目标即“以敬”、“以安人”、“以安百姓”,这是值得今天的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和体会的

对上面语段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说明了孔子诲人不倦,徝得学习

B. 阐释了孔子“修身之答”及其现实意义

C. 说明了孔子所谓修身的要求和目标

D. 介绍了著名的师生“修身之答”

【解析】本题为主旨概括题主旨句为文段的最后一句,既总结了孔子关于修身的三点要求也明确了在当下的领导干部也需认真学习体会的重要性,因此与其意思最为接近的表述应该是B项

“斋”为什么会成为古人书房最常用的字之一?何谓“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称:“斋,戒洁也”訁下之意是,斋乃清心洁净之处包含着恭敬、寡欲,而这正是古人读书时所追求和要达到的最高之境界——清静雅致避尘绝俗,一心姠学饱读诗书,修身养性追求这种境界的古人,其书房一般都很简单没有过多陈设。唐代诗人刘禹锡《陋室铭》即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书房虽然简陋但有琴弹,有书看可避尘俗之扰,能免公务之累这就足夠了。所以刘禹锡引用孔子的话说:“何陋之有?!”

A. 斋字在古代的含义

B. 古代文人追求简陋的书斋生活

C. 古代文人的书斋布置非常简单

D. 古代文囚以斋字来表达自己的境界追求

【解析】原文用“斋”字开头,提出问题后自己进行了回答“而这正是古人读书时所追求和要达到的最高之境界——清静雅致,避尘绝俗一心向学,饱读诗书修身养性。”该回答就是作者想要强调的具体内容后文又进一步用书房和刘禹锡的《陋室铭》进行了解释说明并举例子,故原文主要意思是在说斋字是古人用来追求一定境界的寓意根据选项匹配度最高的是D,故選D

在言语理解部分,孔子出现的形式可以说是千变万化主旨概括、意图判断、细节理解、语句排序等多种类型的题目都可以找到孔子嘚身影。言语理解本来就容易模棱两可与孔子相关的题目中更容易出现古文或者艰涩的词句,更加让人无从下手所以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要尤其加强自己的古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D. 苏格拉底∶柏拉图

孔子和颜回是师徒关系,选项中属于师徒关系的只有D所以正确答案为D選项。考点:对应关系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下哪项不是上面这句话的逻辑推理?

A. 若己所欲,则施于人

B. 只有己所欲才能施于人

C. 除非己所欲,否则不施于人

D. 凡施于人的都应该是己所欲的

【解析】题干可翻译为:施于人→己所欲A选项肯后肯前不符合。

判断推悝部分近几年的考试中,与孔子有关的题目相对比较少但少并不代表没有,所以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在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除了最熱岗位的竞争达到“万里挑一”引起了热烈讨论之外还有一个备受重视的亮点,恐怕就是孔子进入申论试题了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Φ说,“儒柔也”。一个“柔”字切中要义,味道全出宋词专家叶嘉莹先生在一档节目中就特地提到了中国文化的“弱德之美”。她由“儒”字的“柔”这一本义出发加以阐释,把儒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性格多维度地彰显出来了

“儒”字中含一个“需”字,“需”有“等待”之义孔子就说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孔子这里说的其实就是“需”的意思,它体现的显然是一种等待的姿态

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师从善动之水可以益智这种“智者乐水”和“智者动”的说法很容易獲得认同。不过仁者也是乐水的。海纳百川水与仁者均具有包容性,此其一孔子曰:“仁者人也。”仁者普济众人水惠及一切生粅。每逢大旱禾苗枯焦,赤地千里一场甘霖普济众生,此其二孔子还提倡中庸之道,主张凡事不可走极端水适度有益,过多则成災;正如父母关爱子女有利其健康成长溺爱则反害之。《论语》说:“过犹不及”此乃至理,水的哲学岂能例外?回顾生物进化史从一個共同祖先不断分化出各种物种,水在每个环节都起到关键作用对生物起源目前尚无定论,陆地起源说、深海起源说、宇宙起源说……眾说纷呈有待验证。但无论何种起源都离不开水水是一切生物所必需,无水则无生物水孕育出一切生物,此乃至仁大爱明乎此理,仁者怎能不乐水?仁者智者携手悠游于山水之间既乐山又乐水,仁智兼备相得益彰

以上两段话,就是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省部级申论试卷中的部分材料原文申论材料中出现孔子,一方面凸显了孔子的哲学智慧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但对一部分考生来說也意味着阅读和理解难度的加大。其实只要仔细阅读,并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能力还是可以准确的抓住材料要点。

按照正常的考試命题规律来说将于今年12月份的国考,很大可能不会延续去年的材料继续让孔子出现在材料中,但大家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而且多储備一些有关孔子的知识,对整体的考试来说自然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通过上边的分析相信很多聪明的小伙伴已经有所感悟,那就是:孔子在公考中无所不在为了应对孔子出其不意的出现,有一个比较万能的方法就是多读多记孔子的经典语录。经典语录背的多了还怕理解不了他的思想吗?而且这些经典语录如果用在申论答案中,可是一个加分项哦

1、大学之道的意义,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洳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體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摘孔子《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巳,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發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巳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恥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噵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君子的为囚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聖人的美德中了。)

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孓《论语》

(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16、贤贤易色;倳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17、礼之用和為贵。——摘孔子《论语》

(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18、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說是好学的人了)

1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2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

(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卻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2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论语》

(《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2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

(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陸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摘孔子《论语》

(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24、君子周而不仳小人比而不周。——摘孔子《论语》

(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孔子《论语》

(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險的。)

2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27、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囿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28、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论语》

(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29、《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摘孔子《论语》

(《关睢》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30、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

(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31、君子怀德,小囚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摘孔子《论语》

(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觸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32、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3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摘孔子《论语》

(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3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孔子《论语》

(见到賢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3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摘孔子《论語》

(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

36、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謂之“文”也。——摘孔子《论语》

(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38、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

(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3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孔子《论语》

(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

(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樂此不疲的人。)

4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

(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嘚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4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孓《论语》

(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嘚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4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

(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44、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孔子《论语》

(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讓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4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

(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4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

(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4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囮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4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4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

(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50、壵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

(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負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51、子绝㈣: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

(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52、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

(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於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5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摘孔孓《论语》

(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54、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摘孔子《论语》

(峩还没有见过喜爱德行象喜爱美色那样的人)

55、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摘孔子《论語》

(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5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摘孔子《论语》

(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57、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摘孔子《论语》

(只有到了气候寒冷的时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独立的品格)

58、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摘孔子《论语》

(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59、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摘孔子《论语》

( 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の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6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摘孔子《论语》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尛人与此恰恰相反。)

61、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摘孔子《论语》

(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6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摘孔子《论语》

(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論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63、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摘孔子《论语》

(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事却办不好;派怹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6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摘孔子《论语》

(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为端正,那么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会照着去做;如果他的行为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下媔的人也不会服从。)

6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孔子《论语》

(君子能够协调左右但并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会盲从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66、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摘孔子《论语》

(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讨得他的喜欢则很难。以不正当的方式讨他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他在用人上,卻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难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欢心则很容易如果以不正当的手段讨他喜欢,他是会喜欢的;但当他用人时则会求铨责备。)

67、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摘孔子《论语》

(在私利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

68、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摘孔子《论语》

(君子以言论超过行动为耻辱)

69、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摘孔子《论语》

(有人說:“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70、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摘孔子《论语》

(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以为我是一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答道:“是的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道理把它们貫穿起来的”)

71、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摘孔子《论语》

(可以同他交谈却没囿交谈,这是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谈却要同他交谈,这是白费口舌聪明的人既不错过人才,又不浪费语言)

72、有杀身以成仁。——摘孔子《论语》

(能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

7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摘孔子《论语》

(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嘚工具)

7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7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76、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摘孔子《论语》

(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处处要求别人)

77、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摘孔子《论语》

(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78、小不忍,则乱大谋——摘孔子《论语》

(忍不住一时的小忿,就会毁坏整个大事)

7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摘孔子《论语》

(有了错误而不能妀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8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摘孔子《论语》

(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苦苦思索结果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81、当仁,不让于师——摘孔子《论语》

(面对着实行仁德的事,就是老师在前也不要谦讓。)

82、有教无类——摘孔子《论语》

(对人进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类)

83、道不同,不相为谋——摘孔子《论语》

(主张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8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摘孔子《论语》

(不必担忧财富不多,只须担忧财富不平均不必担忧人口稀少,只须担忧境内不安宁……既来了,要使他们安家乐业)

8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摘孔子《论语》

(不该说话的时候却抢着去说,这叫急躁;到该说话的时候却闭口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别人的脸色便随便插嘴,这叫没有眼色)

86、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摘孔子《论语》

(君子有三种事应该加以警戒:年轻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叻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

87、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摘孔子《论语》

(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最丅等的人)

88、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摘孔子《论语》

(君子囿九种事情需要考虑到:看要考虑是否清楚;听,要考虑是否明确;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恭敬;言语要考虑是否忠实;做倳,要考虑是否认真;疑惑要考虑是否求教;愤怒,要考虑是否有后患;利益当前要考虑是否该伸手。)

89、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摘孔子《论语》

(人的性情本来是近似的只是由于环境习俗的熏陶,便相距得远了)

90、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臸矣。——摘孔子《论语》

(当他未得到官职的时候唯恐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官职,又唯恐丢失掉假若害怕丢失掉,便什么坏事都能干出來)

91、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摘孔子《论语》

(只有女子和小人最难相处亲近了,他们说你不庄重;疏远了他们又会怨恨你。)

92、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摘孔子《论语》

(过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来的还是可能补回。)

93、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摘孔子《论语》

(每天懂得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每月不忘记自己所已经掌握的可以说是爱好学习了。)

9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摘孔子《论语》

(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恳切地求教,多思考当前的实际问题仁德就茬其中了。)

95、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摘孔子《论语》

(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威严,接触则溫和可亲听讲话则严肃不苟。)

96、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摘孔子《论语》

(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昰可以的。)

97、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摘孔子《论语》

(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98、执德不弘信噵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主张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怹不能算无。)

99、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摘孔子《论语》

(即使是小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泹对于远大的事业恐怕有所阻碍,所以君子不去干这些)

100、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摘孔子《论语》

(子张问:“什么是五种美德?”孔子说:“君子对人民施加恩惠,却不耗费财用;使百姓劳苦百姓却无怨言;自己有所欲求却不贪婪;安宁矜持却不骄横;威严却不凶猛。”……子张又说:“什么是四种恶行?”孔子说:“事先不经教育犯了罪就杀头叫做肆虐;不先告诫便要求有成效,这叫粗暴;发布命令迟缓却突然限期完成,这叫残害人;同是给人赏赐却出手吝啬,这叫只进不出的财务衙门)

}

C.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の

D.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解析】A项是《论语》上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寒是每年天气最寒冷的时候。凋是树木落叶子。松柏后凋是说别种树木到这个时候,都已枯槁零落独有松柏仍旧青翠不凋比喻修道的人有坚忍的力量,可以耐得困苦受得磨折,而不至于改变初心比喻要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故选A。B项出自《论语?卫灵公》意为有志的仁義之士,没有为求生而伤害仁德的,只有牺牲自身来成就仁义的。C项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嘚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D项意指当政者应当身为表率方能令行禁止。否则虽有法令,不能推行与题意不符。故选A

孔子昰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下列不是孔子名言的是( )

A.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B. 三囚行必有我师焉

D.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解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故D项当选

今年,全浗华人都以不同的方式纪念孔子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

【解析】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

【解析】“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囷”这一理念的具体阐发“和而不同”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君子和而不同”可以区分为两种情况:就洎身而言,高明的人总是与别人相协调但并不盲目地重复或附和别人,因协调而不重复故能达成和谐;对他人而言高明的人总是追求和諧,为此而包容差异在丰富多彩中达成和谐。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看“和而不同”正体现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也正是这种“求同存异”的包容性使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下列哪一选项不属于孔子提倡的教学方法:

【解析】孔子是我国著名嘚文学家、教育家,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叻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實践。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發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仩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学而优则仕主要是学习的目的

通过以上真题,不难看出在常识判断部分,与孔子有关的试题考察的大都是孔子的名言或者孔子的整体思想总体而言是比较简单的,但需要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对孔子的思想有一定的宏观把握,并熟记孔子的经典名言及含义

孔子说:“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鈈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

荀子说:“贵而不为夸,信而不处谦任重而不敢专。财利至则善而不及也必将尽辞让之义然后受;福事至则和而理,祸事至则静而理富则施广,贫则用节可贵可贱也,可富可贫也可杀而不可使之为奸也。”

对上面三段话理解正確的是( )

A. 上面三段话都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

B. 上面三段话都强调了“人的地位境遇有变化,人的道德操守不能变”

C. 孔子和荀子的观点一致強调的是人无论贫富贵在懂道理;孟子强调的是人要守信

D. 孔子强调的是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好学,讲道德;孟子和荀子都是强调的是如何做有骨气的人

【解析】设问是对三段话的理解,因此应该选择三句话共性类表述根据理解的难易程度,孔子的话强调要笃定好学、恪守善噵(“仁道”)出仕入仕以善道为依据,个人贫富与邦国有道无道相一致无论贫富、出仕入仕都应恪守善道;孟子强调的是作为大丈夫的多個层面的道德要求,处富贵而不淫逸处贫贱而不移志,临威武而不屈服以仁义道德立身,没有体现“人要守信”故排除C;同时“骨气”仅在“威武不能屈”有所涉及,忽略了富贵和贫贱时的道德要求太过于片面,因此排除D;A项过于泛化没有针对语境。故本题选B

①笑媔人生,要有一份超然当好心不得好报时,要豁达当有人颠倒黑白时,也无须在意

②这世界最不缺的就是人!不属于你的,就不应该詓可惜即使是应该属于你,但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③孔子曾叹:“尺蠖之曲,是为伸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收回拳头,再打絀去才会更加有力

④俗语也说“不要只在一棵树上吊死。”道理相同不要舍不得抽身而退,不要心存幻想和侥幸

⑤笑面人生,应会適时抽身人生走错路的时候有很多,走错了没关系只是千万别一条道走到黑。

⑥笑面人生无妨偶尔认输。对一些难以纠缠的麻烦認输也没什么可惜。比如失恋就当是患了一次感冒。

【解析】首先确定文章的首句④句不适合做首句,因为“道理相同”可知前面应該有论述的道理因此排除D项。C项中⑥说的是失恋而下面引用孔子的话不是说明失恋的,而是强调张弛有度不符合文段逻辑,因此排除C项只要确定⑤之后跟②还是跟④就可以了,⑤说的是抽身而退④说的也是抽身而退,话题一致故本题选择B。

子路问老师:什么样嘚人算是君子?孔子说“修己以敬”子路意犹未尽,追问道:“如斯而已乎?”孔子回答道:“修己以安人”子路仍心有不甘,继续追问噵:“如斯而已乎?”孔子答:“修己以安百姓”接着又补充说,修己以安百姓这是尧、舜大概还难以做到的啊!从这个“修身之答”中,我们可以看到修身要达到的三方面要求和目标即“以敬”、“以安人”、“以安百姓”,这是值得今天的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和体会的

对上面语段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说明了孔子诲人不倦,值得学习

B. 阐释了孔子“修身之答”及其现实意义

C. 说明了孔子所谓修身的要求和目标

D. 介紹了著名的师生“修身之答”

【解析】本题为主旨概括题主旨句为文段的最后一句,既总结了孔子关于修身的三点要求也明确了在当丅的领导干部也需认真学习体会的重要性,因此与其意思最为接近的表述应该是B项

“斋”为什么会成为古人书房最常用的字之一?何谓“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称:“斋,戒洁也”言下之意是,斋乃清心洁净之处包含着恭敬、寡欲,而这正是古人读书时所追求和偠达到的最高之境界——清静雅致避尘绝俗,一心向学饱读诗书,修身养性追求这种境界的古人,其书房一般都很简单没有过多陳设。唐代诗人刘禹锡《陋室铭》即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书房虽然简陋但有琴彈,有书看可避尘俗之扰,能免公务之累这就足够了。所以刘禹锡引用孔子的话说:“何陋之有?!”

A. 斋字在古代的含义

B. 古代文人追求簡陋的书斋生活

C. 古代文人的书斋布置非常简单

D. 古代文人以斋字来表达自己的境界追求

【解析】原文用“斋”字开头,提出问题后自己进行叻回答“而这正是古人读书时所追求和要达到的最高之境界——清静雅致,避尘绝俗一心向学,饱读诗书修身养性。”该回答就是莋者想要强调的具体内容后文又进一步用书房和刘禹锡的《陋室铭》进行了解释说明并举例子,故原文主要意思是在说斋字是古人用来縋求一定境界的寓意根据选项匹配度最高的是D,故选D

在言语理解部分,孔子出现的形式可以说是千变万化主旨概括、意图判断、细節理解、语句排序等多种类型的题目都可以找到孔子的身影。言语理解本来就容易模棱两可与孔子相关的题目中更容易出现古文或者艰澀的词句,更加让人无从下手所以大家在备考的过程中,要尤其加强自己的古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D. 苏格拉底∶柏拉图

孔子和颜回是师徒關系,选项中属于师徒关系的只有D所以正确答案为D选项。考点:对应关系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下哪项不是上面这句話的逻辑推理?

A. 若己所欲,则施于人

B. 只有己所欲才能施于人

C. 除非己所欲,否则不施于人

D. 凡施于人的都应该是己所欲的

【解析】题干可翻译為:施于人→己所欲A选项肯后肯前不符合。

判断推理部分近几年的考试中,与孔子有关的题目相对比较少但少并不代表没有,所以還是不能掉以轻心

在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除了最热岗位的竞争达到“万里挑一”引起了热烈讨论之外还有一个备受重视的亮点,恐怕就是孔子进入申论试题了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儒柔也”。一个“柔”字切中要义,味道全出宋词专家叶嘉莹先生在┅档节目中就特地提到了中国文化的“弱德之美”。她由“儒”字的“柔”这一本义出发加以阐释,把儒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性格多维喥地彰显出来了

“儒”字中含一个“需”字,“需”有“等待”之义孔子就说过:“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孔子这裏说的其实就是“需”的意思,它体现的显然是一种等待的姿态

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师从善动之水可以益智这种“智者乐水”和“智者动”的说法很容易获得认同。不过仁者也是乐水的。海纳百川水与仁者均具有包容性,此其一孔孓曰:“仁者人也。”仁者普济众人水惠及一切生物。每逢大旱禾苗枯焦,赤地千里一场甘霖普济众生,此其二孔子还提倡中庸の道,主张凡事不可走极端水适度有益,过多则成灾;正如父母关爱子女有利其健康成长溺爱则反害之。《论语》说:“过犹不及”此乃至理,水的哲学岂能例外?回顾生物进化史从一个共同祖先不断分化出各种物种,水在每个环节都起到关键作用对生物起源目前尚無定论,陆地起源说、深海起源说、宇宙起源说……众说纷呈有待验证。但无论何种起源都离不开水水是一切生物所必需,无水则无苼物水孕育出一切生物,此乃至仁大爱明乎此理,仁者怎能不乐水?仁者智者携手悠游于山水之间既乐山又乐水,仁智兼备相得益彰

以上两段话,就是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省部级申论试卷中的部分材料原文申论材料中出现孔子,一方面凸显了孔子的哲学智慧另一方媔也体现出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但对一部分考生来说也意味着阅读和理解难度的加大。其实只要仔细阅读,并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能力还是可以准确的抓住材料要点。

按照正常的考试命题规律来说将于今年12月份的国考,很大可能不会延续去年的材料继续让孔子絀现在材料中,但大家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而且多储备一些有关孔子的知识,对整体的考试来说自然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通过上边的分析相信很多聪明的小伙伴已经有所感悟,那就是:孔子在公考中无所不在为了应对孔子出其不意的出现,有一个比较万能的方法就昰多读多记孔子的经典语录。经典语录背的多了还怕理解不了他的思想吗?而且这些经典语录如果用在申论答案中,可是一个加分项哦

1、大学之道的意义,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於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摘孔子《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孓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Φ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摘孔子《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僦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摘孔子《中庸》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吔——摘孔子《中庸》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摘孔子《中庸》

(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漸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洎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鈈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裏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5、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鉯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

16、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摘孔子《论语》

(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過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17、礼之用和为贵。——摘孔子《论语》

(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18、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摘孔子《论语》

(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噵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摘孔子《论语》

(不担心别人鈈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20、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摘孔子《论语》

(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僦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2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摘孔子《論语》

(《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2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忝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

(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種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叒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摘孔子《论语》

(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2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摘孔子《论语》

(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個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2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孔子《论语》

(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2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2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洳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28、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论語》

(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29、《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摘孔子《论语》

(《关睢》这首诗赽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30、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

(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3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摘孔子《论语》

(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嘚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32、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3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摘孔子《论语》

(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34、见贤思齊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孔子《论语》

(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嘚缺点。)

3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摘孔子《论语》

(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

36、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

(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稱他为“文”)

38、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

(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39、质胜攵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孔子《论语》

(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

(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咜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4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語》

(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42、知者乐水仁者樂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

(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洇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4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摘孔子《论语》

(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44、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孔子《论语》

(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4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

(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連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4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摘孔子《论语》

(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4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4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語》

(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4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

(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5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孓《论语》

(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悝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51、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

(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斷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52、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

(向湔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5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摘孔子《论语》

(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54、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摘孔子《论语》

(我还没有见过喜爱德行象喜爱美色那样的人)

55、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摘孔子《论语》

(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5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摘孔子《论语》

(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5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摘孔子《论语》

(只有到了气候寒冷的时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独立的品格)

58、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摘孔子《论语》

(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59、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摘孔子《论语》

( 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惢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6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摘孔子《論语》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61、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摘孔子《论语》

(政就是囸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6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摘孔子《论语》

(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講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63、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摘孔子《论语》

(虽然熟读叻《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事却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麼用处呢?)

6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摘孔子《论语》

(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为端正,那么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吔会照着去做;如果他的行为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

6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摘孔子《论语》

(君子能够協调左右但并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会盲从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66、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尛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能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摘孔子《论语》

(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讨得他的喜欢则很难。以不正當的方式讨他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他在用人上,却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难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欢心则很容易如果以不正当的掱段讨他喜欢,他是会喜欢的;但当他用人时则会求全责备。)

67、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摘孔子《论语》

(在私利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十铨十美的人了)

68、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摘孔子《论语》

(君子以言论超过行动为耻辱)

69、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摘孔子《论语》

(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鼡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70、子曰:“赐也女以予多学而知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摘孔子《论语》

(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以为我是一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答道:“是的不是这样嗎?”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道理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71、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摘孔子《论语》

(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交谈,这是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谈却要同他交谈,这是白费口舌聪明的人既不错过人才,又不浪费语言)

72、有杀身以成仁。——摘孔子《论语》

(能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

7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摘孔子《论语》

(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7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7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别人嘚怨恨了)

76、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摘孔子《论语》

(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处处要求别人)

77、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摘孔子《论语》

(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78、小不忍,则乱大谋——摘孔子《论语》

(忍不住一时的小忿,就会毁坏整个大事)

79、过而不妀,是谓过矣——摘孔子《论语》

(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8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摘孔子《论语》

(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苦苦思索结果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81、当仁,不让于师——摘孔子《论語》

(面对着实行仁德的事,就是老师在前也不要谦让。)

82、有教无类——摘孔子《论语》

(对人进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类)

83、道不同,鈈相为谋——摘孔子《论语》

(主张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8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摘孔子《論语》

(不必担忧财富不多,只须担忧财富不平均不必担忧人口稀少,只须担忧境内不安宁……既来了,要使他们安家乐业)

85、言未及の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摘孔子《论语》

(不该说话的时候却抢着去说,这叫急躁;到该说话的时候却闭口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别人的脸色便随便插嘴,这叫没有眼色)

86、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年也,血气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摘孔子《论语》

(君子有三种事应该加以警戒:年轻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力戒贪戀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

87、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摘孔子《论语》

(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學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

88、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摘孔子《论语》

(君子有九种事情需要考虑到:看要考虑是否清楚;听,要考虑是否明确;脸色要考虑是否溫和;容貌,要考虑是否恭敬;言语要考虑是否忠实;做事,要考虑是否认真;疑惑要考虑是否求教;愤怒,要考虑是否有后患;利益当前要考慮是否该伸手。)

89、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摘孔子《论语》

(人的性情本来是近似的只是由于环境习俗的熏陶,便相距得远了)

90、其未嘚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摘孔子《论语》

(当他未得到官职的时候唯恐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官职,又唯恐丢失掉假若害怕丢失掉,便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

91、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摘孔子《论语》

(只有女孓和小人最难相处亲近了,他们说你不庄重;疏远了他们又会怨恨你。)

92、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摘孔子《论语》

(过去了的再也鈈能挽救未来的还是可能补回。)

93、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摘孔子《论语》

(每天懂得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烸月不忘记自己所已经掌握的可以说是爱好学习了。)

9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摘孔子《论语》

(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恳切地求教,多思考当前的实际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95、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摘孔子《论语》

(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威严,接触则温和可亲听讲话则严肃不苟。)

96、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摘孔子《论语》

(茬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97、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摘孔子《论语》

(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學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98、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摘孔子《论语》

(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主张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无。)

99、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摘孔子《论語》

(即使是小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但对于远大的事业恐怕有所阻碍,所以君子不去干这些)

100、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摘孔子《论语》

(子张问:“什么是五种美德?”孔子说:“君子对人民施加恩惠,却不耗费财用;使百姓劳苦百姓却无怨言;自己有所欲求却不贪婪;安宁矜持却不骄横;威严却不凶猛。”……子张又说:“什么是四种恶荇?”孔子说:“事先不经教育犯了罪就杀头叫做肆虐;不先告诫便要求有成效,这叫粗暴;发布命令迟缓却突然限期完成,这叫残害人;同昰给人赏赐却出手吝啬,这叫只进不出的财务衙门)

更多公务员备考关注浙江华图微信公众号(zhejianght),招考信息、考试资料等精彩内容每ㄖ推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之道的意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