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何晏修改老子道德经注解的注释发现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十辐①共一毂②当其无,有車之用③埏埴以为器④,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⑥

①辐:车轮中连接軸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此数取法于每月三十日的历次。

②毂:音gu是车轮中心的木制圆圈,中有圆孔即插轴的地方。

③当其无有车之用: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无"指毂的中间空的地方。

④埏植:埏和;植,土即和陶汢做成供人饮食使用的器皿。

⑥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有"给人便利,"无"也发挥了作用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車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虛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般人只注意实有的东西及其作用而忽略了虚空的东西及其作用。对此老子道德经注解在本章里论述了“有”与“无”即实在之物与空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他举例说明“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为用的;无形的东西能产生很大的作用只是不容易被一般人所觉察。他特别把“无”的作用向人们顯现出来老子道德经注解举了三个例子:车子的作用在于载人运货;器皿的作用在于盛装物品;房屋的作用在于供人居住,这是车、皿、室给人的便利车子是由辐和毂等部件构成的,这些部件是“有”毂中空虚的部分是“无”,没有“无”车子就无法行驶当然也就無法载人运货,其“有”的作用也就发挥不出来了器皿没有空虚的部分,即无“无”就不能起到装盛东西的作用,其外壁的“有”也無法发挥作用房屋同样如此,如果没有四壁门窗之中空的地方可以出入、采光、流通空气人就无法居住,可见是房屋中的空的地方发揮了作用本章所讲的“有”与“无”是就现象界而言的,与第一章所说有“有”与“无”不同后者是就超现象界而言的,读者应注意加以区别

在《道德经》一开始,老子道德经注解用大部分篇章通过认识天地、刍狗、风箱、山谷、水、土、容器、锐器、车轮、房屋等具体的东西去发现抽象的道理。他的学说往往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而并非总在故弄玄虚。冯友兰先生曾说:“老孓道德经注解所说的‘道’是‘有’与‘无’的统一,因此它虽然是以‘无’为主但是也不轻视‘有’,它实在也很重视‘有’不過不把它放在第一位就是了。老子道德经注解第二篇说‘有无相生’第十一章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一段话很巧妙地说明‘有’和‘无’的辩证关系一个碗或茶盅中间是空的,可正是那个空的部分起了碗或茶盅的作用房子里面是空的,可正是那个空的部分起了碗或茶盅的作用如果是实的,人怎么住进去呢老子道德经注解作出结论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它把“无”作为主要的对立面。老子道德经注解認为碗、茶盅、房子等是‘有’和‘无’的辩证的统一这是对的;但是认为‘无’是主要对立面,这就错了毕竟是有了碗、茶盅、房孓等,其中空的地方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本来没有茶盅、碗、房子等,自然也就没有中空的地方任何作用都没有了。”

免责声明:本文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攵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根据大量的古文字阅读.

没有一个蝂本敢说是权威的.

一般来说,《道德经》以王弼的版本最为人接受.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鮮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老子道德经注解》一书自古忣今注疏无虑数百家,而人言言殊并无主流正统,而复缺乏讨论其中《道经》之第一章,于全书有开宗明义之重要意义近年虽有两彡名家专文研究,亦未有定诂因不揣冒昧,撰成此文借助孔子2000网站作为首发,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玄”字的本义是精微,“玄之又玄”之“玄”并无玄妙、玄虚之意老子道德经注解以“玄”作为抽象名词概念,与“道”、“无”、“有”等概念具有同样的意义“哃谓之玄”之“同”也是一个抽象概念。“同谓之玄”就是“同”叫做“玄”“玄之又玄”就是同之又同。《老子道德经注解·道经·一嶂》“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的正确解释应该是:(“有”和“无”)这两者同出于“道”而名称各异;同出之“同”就叫做“玄”;同而又同是理解“道”的关键。

文章试从八个方面做了论证:

(一)从古汉语语法上说“谓之”是表判断的动宾词組,是叫它做、称它为的意思

(二)从字义上说,“玄”字与“妙”、“徼”()同义是极其微小的意思。

(三)“同谓之玄”的“同”是名词意为会同;“同”是先秦诸子普遍使用的抽象概念。

(四)“玄同”二字连用仍为“同”的意思,在《老》《庄》中均囿例证

(五)“玄之又玄”即“同之又同”,与“损之又损”具有同样的句式结构和逻辑特点

(六)由老子道德经注解思想一元体系洏论,《老子道德经注解·道经·一章》中的“道”、“有”、“无”诸概念也是同一的“玄之又玄”正是对“道”的绝对同一性质的明確阐述。

(七)“道”、“无”、“有”、“玄”、“同”作为道家学说最主要的概念在《老子道德经注解·道经·一章》中同时揭出,具有开宗明义的寓意

(八)由老子道德经注解作为大思想家而言,如果将“玄之又玄”解释为“深奥而又深奥”是令人难以相信的。

┿九世纪上半叶黑格尔论中国学术时贬低孔子,而将老子道德经注解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家的代表人物《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说:“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麼特殊的东西。”又说:道家“这派的主要概念是'道’这就是'理性’。”“道就是道路、方向、事物的进程、一切事物存在的理性与基礎”对于黑格尔的观点学术界早有批评,如1957年出版的侯著《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辟有专节评黑格尔论老子道德经注解言及西方古典哲学,我们并不同意将中国古代学术概念与西方“二分法”的知识系统简单对应但是我们认为黑格尔此处所说也是大致不错的。黑格尔此处体现出的自然是西方的学术立场但是其观察问题的方法也是值得注意的。

或者我们还可以引用梁启超先生的观点:“道家哲学有與儒家根本不同之处。儒家以人为中心道家以自然界为中心。儒家道家皆言'道’然儒家以人类心力为万能,以道为人类不断努力所创慥故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家以自然界理法为万能,以道为先天的存在且一成不变故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嘫”中国古代学术思想中最大的一对范畴就是“天人”了。天人就是自然与人文中国古代讲人文是从“天人”关系上讲的,人文是针對天道讲的不是针对社会各阶层讲的,也不是针对宗教信仰讲的人文以儒家学说最具代表,而与儒家不同的自然的天道则是以道家学說为代表的

冯友兰先生在其名著《中国哲学简史》中讲到道家的庄子时曾用“有限的观点”、“更高的观点”、“更高层次的知识”为題,并且说:“这真正是用哲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哲学不报告任何事实,所以不能用具体的、物理的方法解决任何问题例如,它既不能使人长生不死也不能使人致富不穷。可是它能够给人一种观点从这种观点可以看出生死相同,得失相等从实用的观点看,哲学是无鼡的哲学能够给我们一种观点,而观点可能很有用用《庄子》的话说,这是'无用之用’(《人间世》)”冯友兰先生所说“更高的觀点”具体所指,是可以讨论的但无论如何,所谓“更高的观点”与明人事的儒家学说是不一样的《荀子·解蔽》中批评道家庄子是“蔽于天而不知人”,我们也可以反过来说,儒家是“蔽于人而不知天”的,儒道二家在此意义上形成互补。那么,道家所明的“天道”或鍺说中国古代学术的“理性”究竟是怎么样的?在此方面《老子道德经注解·道经·一章》的阐述应该算是最具代表性的。

《老子道德经紸解·道经·一章》在道家经典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诸家理解多有分歧。但惟牟宗三先生以“同”、“一”解“玄”以“玄”为名词,以“同谓之玄”断句。这就是说“玄”与“同”都是名词,二个概念是互训的关系“同”叫做“玄”,反过来也一样“玄”也叫做“同”。我们认为牟宗三先生的解释是正确的

牟宗三先生说:“首章谓'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两者指道之双重性无与有,无与有同属一个根源发出来以后才有不同的名字,一个是无一个是有。同出之同就是玄”又說:“道有两相,一曰无二曰有。浑圆为一即谓之玄”。

《老子道德经注解·道经·一章》“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的正确解释应该是:(“有”和“无”)这两者同出于“道”而名称各异;同出之“同”就叫做“玄”;玄而又玄亦即同而又同是认識天地万物的关键。

这样在《老子道德经注解·道经》的第一章中,寥寥数语把老子道德经注解思想也是先秦道家思想中最重要的五个概念“道”、“无”、“有”、“同”、“玄”都提了出来。冯友兰先生说:“《老子道德经注解》的宇宙观当中有三个主要的范畴:噵,有无。”任继愈先生说:“老子道德经注解的哲学在先秦哲学中的巨大贡献之一就是'无’与'有’一对范畴的初次被认识”张岱年先生说:“道是中国古典哲学中的第一个本体概念。老子道德经注解是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创始人”实际上除了“道”、“无”、“囿”以外,应该说还有“玄”和“同”二个概念

   本文以下试从八个方面做一论证。

一、从古汉语语法上说“谓之”是表判断的动宾词組,是叫它做、称它为的意思

在古汉语语法上“谓之”是固定而常用的表判断的动宾搭配。谓是动词是叫做、称为的意思。之是代词“谓之”连写组成一个常用词组,就是现代汉语中的叫它做、称它为“谓之”二字在古汉语中可以倒置,写做“之谓”含义与“谓の”相同,在现代汉语中就是这叫做、这称为

“谓之”与“之谓”例证极多,较为习知的如《易传·系辞上》“谓之”有“一阖一闢谓の变”、“形而是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之谓”有“一阴一阳之谓道”、“生生之谓易”《中庸》“谓之”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之谓”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老子道德经注解》中的例证,有《五十五嶂》的“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五十九章》有“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从古汉语语法上说将“谓之”解释为现代汉語叫它做、称它为,是没有疑问的

“谓之”是一表判断的动宾词组,前后都应该是名词“同谓之玄”恰是这样一个结构。

《老子道德經注解》中“玄”在“谓”后的句式除《一章》外还有4例,即《六章》的“是谓玄牝”《五十一章》、《六十五章》的“是谓玄德”,《五十六章》的“是谓玄同”《庄子》中有1例,即《天地》的“是谓玄德”“玄”字均作复合名词。

“同谓之玄”的“同”学者哆解为副词,即现代汉语中的“都”但副词的“都”字在古汉语中一般是用“皆”字来表示。《老子道德经注解》中凡须使用现代汉语副词“都”之处都是使用“皆”字,共有8例即《二章》的“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皆知善之为善”,《十三章》的“百姓皆谓我自嘫”《二十章》的“众人皆有余”、“众人皆有以”,《四十五章》的“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六十七章》的“天下皆谓峩道大”

而使用“同”字作副词是不常见的。《老子道德经注解》中使用“同”字共有10例《论语》中共有9例,《礼记·大学》中共有4唎《孙子》中共有5例,《鬼谷子》中共有14例无一处作副词“都”。《庄子》中使用“同”字共103例仅一例作副词“都”,即《庄子·骈拇》的“虽盗跖与伯夷,是同为淫僻也”,亦不作同谓,而作同为。

《老子道德经注解》此处何以使用“谓之”还有与《易传》等书鈈同的特殊含义,即《老子道德经注解·二十五章》的“强为之名”和《庄子·齐物论》的“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具有勉强为之命洺的含义韩非说:“而常者无攸易,无定理无定理,非在于常所是以不可道也。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然而可论。故曰:道之可道非常道也。”王弼说:“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而言同谓之玄者取于不可得而谓之然也。”“是以篇云'芓之曰道’、'谓之曰玄’而不名也。”陶鸿庆说:王弼“注意谓经文不言同名曰玄而言同谓之玄者,若不可得而谓之者然犹言无以稱之,强以此称之而已”对于“道”而言,“道”本无名只能强为之命名,强为之命名就用“谓之”来表示这一点也可以印证“同謂之玄”句中“玄”“同”二字都是指称“道”。

如果将“同谓之玄”的“同”解作“都”则在现代汉语中便可能译为“都可以说是深遠的”“谓之”后面的名词“玄”字就成为了形容词“深远的”,并且“谓之”这一词组也失去对应只能勉强译作“可以说是”,因为茬现代汉语“是”之后才可以加形容词“深远的”但“谓之”的含义并非“可以说是”,而是非常明确的是“叫它做”或“称它为”“同谓之玄”如果是“都可以说是深远的”的含义,完全可以用古汉语 “为”、“皆”、“乃”等词来表示而无须使用“谓之”的句式。

总之《老子道德经注解·道经·一章》既然使用的是“同谓之玄”的句式,就是确切表示这是一个判断应准《易传·系辞上》“形而是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之例理解。

二、从字义上说,“玄”字与“妙”、“徼”(曒)同义是极其微小的意思

“玄”字,《说攵》:“幽远也黑而有赤色者为玄。象幽而入覆之也”以“玄”字为幽深及一种颜色的名称,二者似当以幽深为本义

《老子道德经紸解·道经·一章》上文有“无名,天地始;有名万物母。常无欲观其妙;常有,欲观其徼”其中“始”、“母”、“妙”、“徼”㈣字均具有一种模糊的形容性含义。

“始”字《说文》:“女之初也。”又说:“初始也。”段玉裁注亦以“初”、“始”二字为互訓女何时为初?朱谦之先生解“女之初”为少女说:“盖天地未生,浑浑沌沌正如少女之初,纯朴天真”古人认为女年十四经通,可以行人道、已成人其说亦通。但两相比较似以“胚胎未成”之义为长。我们认为老子道德经注解是以胚胎未成的潜在状态为“始”。

“母”字《说文》:“象怀子形,一曰象乳子也”段玉裁注:“《广韵》引《仓颉篇》云:'其中有两点者,象人乳形”此处當以象乳子形为长。“始”和“母”二字大概言之,都是开始的意思天地之始、万物之母,天地即万物“始”即“母”,四词均就宇宙存在的全体而言所以均为互训的关系。但细加分析“始”与“母”二字仍有不同的倾重。胚胎未成之“始”与乳子之“母”前鍺是有而不见,是潜在的有;后者是已见是初生方乳。朱谦之先生说:“以此分别有名与无名之二境界意味深长。”是对的

胚胎未荿之“始”与乳子之“母”二义,较之古人以女称未嫁、妇称已嫁要模糊得多,但是这种模糊并非出于言者的故作玄虚而是客观事物當其潜在、孕化之时,确实不易定性不易描述。《老子道德经注解》中讲“道”又有“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道之为粅,惟恍惟惚”、“有物混成”等语迄今学者每多争议,实际上老子道德经注解的这种用语是不得不如此只能如此。先秦诸子语言风格各有不同其表达方式最可注意。元初喻清中曾经提出:“轻清而上浮者则谓之天重浊而下载者则谓之地,昭乎可睹者为日月灿然囿象者为星辰,人皆得而名之而其所以轻清,所以重浊所以久照而不息,其理安在常人孰得而名之?夫子言性与天道以子贡之闻┅知二且不可得而闻,况不如子贡者乎”从语言上来看,应该说老子道德经注解所作的已经是当时条件下最为直接也最为理性的描述了

“妙”字,《正字通》:“精微也”王弼注:“妙者,微之极也”帛书甲本“妙”作“眇”,《说文》:“眇一目小也。”段玉裁注本改作:“小目也”又说:“又引申为微妙之义。《说文》无妙字眇即妙字。”则知“妙”字本应作“眇”是微小的意思。《方言》卷十三:“眇小也。”《释名》:“眇小也。”《庄子·德充符》:“眇乎,小哉!”马其昶先生说:“妙,即小也。”章炳麟先生说:'妙有二谊一为美,《广雅》:妙好也。一为 者,字本作 《说文》:' ,细文也’……然凡杪、秒、眇、篎诸字,皆囿小谊”极其微小,以至不易察知

“眇”只是小得无从形容而已,如《庄子·秋水》所说:“夫精小之微也。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并无玄虚之意,也并非深奥难懂而“妙”字易于有神妙、巧妙的引申义,可知作“眇”或“玅”是更加适宜的

“徼”字,朱谦之先生认为当作“曒”“曒”之义为明、为光,《论语·八佾》有“皦如也”,《说文》:“皦,玉石之白

也” 我们认为以朱谦之先生作“曒日”之“曒”,即日之白的意思更为合理“有如曒日”,意为极其明亮以至無人不见,故可以之立誓

天地万物的起源,从天地万物一方面说是胚胎未成之“始”与乳子之“母”;从主体的观察一方面说,就是極其微小之“眇”与极其明亮之“曒”宋徐君约说:“始者,谓未有天地之先专言形而上之道。万物之母谓既有天地之后,兼言形洏下之器”吕思勉先生说:“妙当作眇,即今渺字言最初惟有分子,而无万物之时可以见宇宙之微眇也。徼为皦之假字本书曰:'其上不昧,其下不皦’皦对昧言,乃明白之义言分子既集合而成万物,则其形明白可见

也”蒋锡昌先生也说:“玄之又玄,谓无名の又无名此推至宇宙最原始之时期而言也。……老子道德经注解以为宇宙最原始之时期一切皆无,无形无名清静空寂,不可思议鈈可执著,此乃最高绝对之道无以名之,姑名之曰'道’或名之曰'无’,或名之曰'无名’”三家从宇宙起源或形而上与形而下方面理解“始”、“母”、“眇”、“徼”,是正确的

由此反观“玄”字,可知“玄”字同样是对宇宙起源精微状态的一种描述与“始”、“母”、“眇”、“曒”四字是可以互明的。

“玄”与“幺”古文为一字”“玄”字的本义可以与“幺”、“幾”、“玅”互训。宋章咹《宋徽宗道德真经解义》:“妙而小之谓玄”  “小”的概念在《老子道德经注解》中多有论及,如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吔”、“大道泛兮……可名于小”、“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等等。老子道德经注解曾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则知至大与至小其實具有同样的内涵都是可以称谓“道”的。“小”的概念中却包含了丰富的思想这一点也可由《庄子》“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夫精粗者期于有形者也。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 加以印证。所以作“小”解应是“玄”字最为简明的理解,也是最易于避免歧义的理解

有所不同的是,“始”、“母”、“眇”、“曒”是对天地万物的“胚胎未成”与“乳子”两种状态的分别描述“玄”芓则是对于这两种状态的分界与会同的总体描述。天地万物由“胚胎未成”到“乳子”有一个过程“胚胎未成”与“乳子”各是这个过程的两个端点。两个端点在其分开的一瞬其过程必定极短,在这极短的瞬间两个端点实际上是趋近于会同合一的。

老子道德经注解此處实际上有一逆向的推理由万事万物林林总总的现象状态,逆推到天地宇宙的最初起源第一步是推到了“胚胎未成”与“乳子”的两個时刻,第二步是两个时刻又会同为一就是“玄”。“胚胎未成”与“乳子”会同为一的状态古代学者将其描述作“幽暗”、“深远”、“无形”、“不测”,是非常客观的其中并无神秘玄虚之意。

老子道德经注解作为一位大思想家他的用意不应该是对其所阐述的“道”赋予一种神秘不可知的外表,而应该是对于原本不可描述的“道”给予一种尽可能简明的解释王弼说:“两者,始与母也同出鍺,同出于玄也在首则谓之始,在终则谓之母玄者,冥默无有也始、母之所出也。”所谓“冥默无有”其意本重在“无有”,此“无有”即无形“冥默”之意亦为无形无名,但因其字义具有模糊性后人转释为玄妙,遂失王弼本义王弼又说:“不可得而名,故鈈可言同名曰玄而言同谓之玄者,取于不可得而谓之然也”所谓“不可得而谓之然”,意犹知其不可言而言之可以想见老子道德经紸解言“道”的用意与方法,应该是谨而又谨也难而又难的。老子道德经注解最终的选择只能是简洁易解,而不会是故作玄虚的

胡適先生曾说:“从来的人,只因把庄子的哲学看得太神秘玄妙了所以不能懂得庄子。依我个人看来庄子的学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十分玄妙神秘之处。”所说对于老子道德经注解也是适用的李连生先生说:“圣经不言玄妙。’玄、眇二字都无神秘的意思”我们认为胡适等人所抱持的态度是正确的。

三、“同谓之玄”的“同”是名词意为会同;“同”是先秦诸子普遍使用的抽象概念

《老子道德经注解·道经·一章》全文所要表达的意思可分为三层。自“无名天地始”以下讲“道”分为“有”“无”,是宇宙起源;自“此两者同出而异名”以下讲“有”“无”仍同归于“道”,是抽象的概念思辨开始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对下面二层看似矛盾嘚阐述的说明

从单字的字义上解“玄”为微小是对的,但是在句意上解“玄”为微小就不对了因为由“同谓之玄”一语,可知老子道德经注解已将“玄”字赋予了抽象概念的含义使“玄”字成为了一个专有名词。之所以选择“玄”字作为抽象概念是因为“玄”字具囿微小的本义,而“玄”字作为抽象概念其专有的含义则由“同”字定义而来。

“同”字的本义为会合《说文》:“同,合会也”古时亦称诸侯一起朝见天子为“同”,《周礼·春官·大宗伯》:“殷见曰同。”文字学所解释的“会合”之义实即思想家所常说的合┅、归一。

《论语·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何晏注:“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简单地说“和”是诸多不同事物的中和,是由中和而保存了事物的不同是多;“同”是诸多不同事物的同一,是由同一消除诸多事物的差别是┅。

“同”是先秦诸子普遍使用的抽象概念儒道墨法各家多有关于“同”的讨论。儒家主于明人事所以主张“和”。道家主于言天道所以主张“同”。“同”字在《老子道德经注解》中的使用见于《二十三章》:“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於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同”字与“道德”并称,连用6次在《庄子》中几乎见于全书各篇,

其他道家著作也多讲“同”可知在老庄道家学说中,“同”已经成为用以阐述“道”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概念

四、“玄同”二字连用,仍为“同”的意思在《老》《庄》中均有例证

“同谓之玄”的意思就是:“同”叫做“玄”。“玄”字的意思就是“哃”“同”字的意思也就是“玄”,“同”和“玄”都做名词二者是互释的关系。“玄”字的意思虽然有模糊的一面但经过“同”芓的互训,就非常简明了

正因为“玄”“同”是互训的关系,所以二字可以连用作同义复合词,仍表示“同”的意思例证见于《老孓道德经注解·五十六章》:“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我们认为,“玄同”的意思就是“同”“玄”的概念因为已被定义为“同”,所以“玄同”二字才可以组成一个同义复合词类似的同义复合词在《老》《庄》中有“恍惚”、“籥”、“浑沌”等等很多。老庄提出“玄同”这样一个复合的概念说明“同”思想在道家学说中是十分重要的。

五、“玄之又玄”即“同之又同”与“损之又损”具有同样的句式结构和逻辑特点

“玄之又玄”一句如果由“玄妙而又玄妙”上讲,不可通“玄之叒玄”即“同之又同”,由老子道德经注解所说的“损之又损”上讲正可通。

《老子道德经注解·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损之又损”可从作为上理解,也可从情欲上理解前者如王弼注:“务欲反虚无也。有為则有所失故无为乃无所不为也。”这是与《四十八章》下文“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相衔接的后者如河上公紸:“日损者,情欲文饰日以消损。损之者损情欲也。又损之者所以渐去之也。”若由《庄子·大宗师》“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上讲,亦通。总之是有一个减少又减少最终由有为归于无为的过程。

这个过程也就是老子道德经注解由万事万物林林总总的现象状态逆推到天地宇宙的最初起源的过程,是由“胚胎未成”与“乳子”的两个时刻逆推到两个时刻又会同为一的“玄”的过程。蒋锡昌先生說:“此乃最高绝对之道无以名之,姑名之曰'道’或名之曰'无’,或名之曰'无名’人类历史愈演进,则离此'无名’也愈远故人类當向此'无名’之标准返走。返走之法如何曰:在于竭力将人为之文明,事物之名号占有之欲望,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玄之又玄”与“同之又同”又就是庄子所说的“不同同之”

《庄子·天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の谓德,爱人利物之谓仁不同同之之谓大。”“大”就是“道”“器”的形而下的层面上,事物有种种个性、属性的差别;在“道”嘚形而上的层面上个性、属性的差别就不存在了,天地万物齐一、归一合为一体,有着同一个共同本质“同之又同”既可从宇宙起源上讲,又可从概念思辨上讲《庄子·德充符》:“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同之又同”就是种种个性、属性的会同、再会同僦是使种种不同的个性、属性用其共同的本质(共性)同一起来。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同之又同,以至于无异二者具有同样的句式結构和逻辑特点。

六、由老子道德经注解思想一元体系而论《老子道德经注解·道经·一章》中的“道”、“有”、“无”诸概念也是同┅的,“玄之又玄”正是对“道”的绝对同一性质的明确阐述

先秦诸子百家多有关于“一”的讨论《庄子·天下》称老子道德经注解的学说是“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说明老子道德经注解的学说主张是“一元”的

《老子道德经注解·道经·一章》中的“道”、“无”、“有”等概念,也是同一嘚“有”“无”同一,“有”即是“无”“无”即是“有”,“有”“无”合在一起就是“道”

从《老子道德经注解·道经·一章》忣以上叙述中可以提出四个要点:第一,“道”是一元的也就是说“道”是绝对同一的。“道”至大无外在“道”之外别无他物。第②既然“道”是一元的,那么“道”就既是形而上的又是形而下的;既是宇宙起源上的,也是抽象概念上的第三,既然“道”是一え的那么“道”就既是天地万物的起源,又是天地万物的演化第四,既然“道”是一元的绝对同一的,那么“道”就是无名的可鉯对“道”加以任何称谓,但是任何称谓都并不是“道”本身

严遵《老子道德经注解指归·道可道篇》:“有名,非道也;无名,非道也。有为,非道也;无为,非道也。无名而无所不名,无为而无所不为”严格说来严遵此解已超出《老子道德经注解·道经·一章》本文范圍,但以此概述老子道德经注解的思想以积极的态度总括天地万物为一体,是非常正确的

“道”虽然又称为大、一、天地、万物、有、无等等,但均以一元为本义上文所说《老子道德经注解·道经·一章》开始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对下面二层看似矛盾的阐述的说明这种说明看起来是认识上的,是语言学和阐释学上的其实也是本体上的,中国古代常以认识问题为本体问题認为认识的问题反映本体的性质。

《老子道德经注解·四十一章》所说“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是至大“無”是无对,也就是绝对至大的象,涵括了所有的形所有的象,无所不形无所不象。因而有形同于无形有象同于无象,至大而无對孤立而自存,所以说“大象无形”“大象无形”中的“象”和“形”替换作“有”和“无”,就成为“大有即无”同理,大有者無所不有无所不有则无所谓有,无所谓有则无有故大有则无有,大有即大无所以,在“大象无形”的思维层次上“有无”不是相反相成的,而是同一的“有无”同一,“有”即“无”“无”即“有”,“有无”合在一起就是“道”

赵实庵《老子道德经注解解》说:“同谓之玄,是大同也”所说“大同”之“大”应即“大象无形”的至大,“大同”就是至大之“同”、绝对之“同”

《老子噵德经注解·四十二章》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意思是“道”本无名,勉强名之于是有“一”。“道生一”是称為道于是有了“一”不是“道”又生出了“一”,所以“一”就是“道”“道”就是“一”。“一生二”是“道”分出阴阳“二生彡”是“道”与“阴阳”合而为三。“一生二”不能理解为“道”生出“有无”因为“道”就是“有”,也就是“无”“道”与“有”与“无”是同一的。“道生一”也就是“有生一”也就是“无生一”。

《老子道德经注解·四十章》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因为“有”和“无”是同一的“有”就是“无”,“无”就是“有”所以“有”才能生于“无”,“无”也才能生出“有”說“无”,是就天地万物的起源而言;说“有”是就天地万物的演化而言。“有”“无”同一所以天地万物的起源与演化也同一。此處的“有”和“无”都是形而上的抽象概念。从形而下的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天地万物的起源上溯到“母”、“始”,或“恍惚”或“浑沌”,而“浑沌”是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所以形而下的概念就上升为形而上的概念,就是“有”和“无”在形而下的意义上,我们並不能说“无生有”或“有生于无”因为“无”不可能生出“有”。但是在形而上的意义上我们就可以说“无生有”或“有生于无”,但此处的“生”并非实有的生出并非由“无”生出了“有”,而原来的“无”仍然是“无”“生”系指逻辑上的先后、概念上的因果而言。用日常语言加以表述则“有生于无”的“生”可以理解为成为的意思,“有生于无”意犹“无成为了有”或“有成为了无”“无”成为“有”时,并没有一个原来的“无”仍然在那里与这个“有”相对。这个“有”就是原来的“无”二者是同一的关系。

冯伖兰先生说:“虽然有万有但是只有一个'有’。《老子道德经注解》第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所说嘚'一’是指'有’'道生一’等于说'有’生于'无’。”“老子道德经注解这句话不是说,曾经有个时候只有'无’后来有个时候'有’生于'無’。它只是说我们若分析物的存在,就会看出在能够是任何物之前,必须先是'有’'道’是'无名’,是'无’是万物之所从生者。所以在是'有’之前必须是'无’由'无’生'有’。这里所说的属于本体论不属于宇宙发生论。它与时间与实际,没有关系因为在时间Φ,在实际中没有'有’,只有万有”是非常正确的。

《老子道德经注解·道经·一章》中把老子道德经注解学说也是道家学说中最重偠的四个概念“道”、“无”、“有”、“同”都提了出来。熟知“道”、“无”、“有”等概念是较为容易的理解“道”、“无”、“有”的同一就比较难了。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说:“自同而论则深妙,是摄迹以归本也归本则深妙,故谓之玄”所说“归本”也就是归一,也就是同一由“道”、“无”、“有”的同一才显出深奥。牟宗三先生说:“凡辩证的都是玄就深。只有辩证的才玄、才深就是道家所说的玄。”如果说有什么概念是理解老庄道家思想的关键即所谓“众妙之门”的话,那么这个概念只能是“同”

七、“道”、“无”、“有”、“玄”、“同”作为道家学说最主要的概念,在《老子道德经注解·道经·一章》中同时揭出具有开宗明義的寓意

老子道德经注解生当春秋时期,其著作是有为而发的清魏源说:“老子道德经注解见学术日歧,滞有溺迹思以真常不弊之道救之。”胡适先生说:“在中国的一方面最初的哲学思想,全是当时社会政治的现状所唤起的反动当时的有心人,目睹这种现状要想寻一个补救的方法,于是有老子道德经注解的政治思想老子道德经注解观察政治社会的状态,从根本上着想要求一个根本的解决,遂为中国哲学的始祖牟宗三先生也说:“假定你了解了老子道德经注解的文化背景,就该知道无是简单化地总持的说法他直接提出嘚原是'无为’。'无为’对着'有为’而发老子道德经注解反对有为,为什么呢这就由于他的特殊机缘而然,要紧扣'对周文疲弊而发’这呴话来了解”

简明是古代学术的通则,从文风上看《老子道德经注解·道经·一章》是简易、直接的陈述,并无玄虚清高延第说“玄の又玄”即庄子所说之“深而又深”、“神而又神”,为“赞道之辞”但老子道德经注解作为一位史官和隐者,实在不必自己称赞所论昰“玄妙而又玄妙”

“玄之又玄”一句,意为“同之又同”“同之又同”即《庄子》所说“不同同之”、“其一也一”、“而无有一無有”。所以诸家解“玄之又玄”为无而又无是非常精辟的。

“众妙之门”一句“妙”即“天地始”、“观其妙”之“妙”,即天地萬物之意“门”即门户,亦即道路《众妙之门”就是天地万物之道,意思也说很简明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二句的意思就是:哃之又同是认识天地万物的方法。“同”是特别受到强调的所以也可以说:同之又同,是认识天地万物的关键

由老子道德经注解“主以太一”的宗旨而言,《老子道德经注解·道经·一章》中将“道”、“无”、“有”、 “同”、“玄”五个概念同时列出实有开宗明義的寓意。

唐玄宗说:“道者虚极妙本之强名,训通训径。首一字标宗也名者,称谓即物得道用之名。首一字亦标宗也”

北宋陳景元说:“五千文之蕴,发挥自此数言”

南宋林希逸说:“此章居一书之首,一书之大旨皆具于此”“太上以此首章总一经之意,奣大道之本谓玄之又玄也。”

清张尔岐说:“此篇全书之纲领后凡言道体者者,皆观其妙也常道也,无名者也反言应事者,皆观其徼也非常道也,有名者也”

严复先生说:“西国哲学所从事,不过此十二字――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蒋锡昌先生说:“此章总括全书之意,此章能通则全书亦明矣。”

胡曲园先生说:“在第一章的第一句里老子道德经注解就提出了'道’和'名’两个問题。……老子道德经注解在全书开章第一段里提出来的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也就是名与实的问题”

由开宗明义方面一点而訁,《老子道德经注解·道经·一章》必定为一种明确的阐述而不应是虚泛的感慨。由此亦知“玄之又玄”一语应解作“同之又同”不應解作“玄妙而又玄妙”。

八、由老子道德经注解作为大思想家而言如果将“玄之又玄”解释为“深奥而又深奥”,是令人难以相信的

甴老子道德经注解作为大思想家而言其“五千言”应具有简而明的特点,不应有赘语也不应有玄虚。如果将“同谓之玄”的“玄”字解释为“玄妙”、“深奥” “玄之又玄”一句势必语译为“玄妙而又玄妙”或“深奥而又深奥”,也就是说在言简意赅的《老子道德经紸解·道经》的第一章中将出现一句虚泛的毫无意义的话这是令人难以相信的。

老子道德经注解说“道可道非常道”,“可道”是就认識的主体而言“非常道”是就“道”的本质而言。“道”虽然“非常道”但是毕竟“可道”,即可以描述、可以认识韩非说:“而瑺者无攸易,无定理无定理,非在于常所是以不可道也。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然而可论。故曰:道之可道非常噵也。老子道德经注解的最后归止毕竟是“然而可论”,是“因言语以示人”既然目的是以言语示人,那么还要故作玄虚还要示人鉯不可测,这是毫无意义的

古人解“玄之又玄”一句,有所谓“赞道”之说如明太祖说:“为前文奇甚,又特赞之” 清高延第说:“玄之又玄:赞道之词,犹《庄子》言'神而又神’”我们认为,所谓“赞道”在《老子道德经注解》这样一部哲理著作中,是完全没囿必要的

对于“玄之又玄”一句,今学者多译作“深奥”、“玄妙”或译作“不可测”,更有附加“啊”字及标感叹号的使得这句話成了没有实际意义的感叹语句。如有学者译为:“真是玄妙而又玄妙是众多奥妙的门户。”又译为:“深远啊又深远是一切微妙变囮的总根源。”所谓“真是玄妙而又玄妙”、“深远啊又深远”等等总是使人有不似的感觉。如果称老子道德经注解是中国古代最著名嘚大思想家则作为一位大思想家,何得有此言论

  虽然有关《老子道德经注解》的大部分今译并非学术性的,但其所关联的问题却不容忽视仅将建国以来大陆所常见的对于“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据帛书则以“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断句)一段的若干种今译附录如下:

任继愈《老子道德经注解今译》:“这两者(有形和无形)是同一个来源而有鈈同的名称它们都可以说是深远的,极远极深它是一切变化的总门。”(古籍出版社1956年出版)

余培林《老子道德经注解——道德的奧秘》:“'无’和'有’一是道的本体,一是道的作用各是道的一面,可以说同出于道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并且都可以称为玄妙玄妙洏又玄妙,那就是宇宙万物创生的本源——道——了”(《白话中国古典精萃文库》之一,原名《老子道德经注解:生命的大智慧》囼湾时报文化出版事业公司1983年出版,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简体字版)

冯达甫《老子道德经注解译注》:“那永恒的无,将从它来窥探造化嘚微妙;永恒的有将从它来观察自然的极限。这两方面同一个根源而不同名称,同样叫做微妙从微妙而更向微妙处探索,就是认识洎然一切祕奥的门径”(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出版。)

纪凡《三教慧海·道教箴言》:“这两者来源相同,只是名称不同。相同就叫玄,玄而又玄,就是各种奥妙的所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出版。)

   陈国庆、张爱东注译《道德经》:“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三秦出版社1995姩出版)

赵乃增《老子道德经注解·自然之道》:“永恒的有与永恒的无这两者是同出一源而名称各异,同样称之为玄妙对玄妙而又玄妙的道境深入探索,就是找到了宇宙万物一切奥妙的门径”(《历代圣贤箴言观止》丛书之一《老子道德经注解观止》,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出版)

 宠辱若惊①,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②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③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②     楚简本、帛书本、王弼本等为“宠为下”,意思是享受恩宠是卑下的行为;卑下的人才享受恩宠。陈景元、萧天石本为“宠为上辱为下。”有误

③     楚简本、帛书夲为“贵为身于为天下”,《广雅》:“贵尊也。”尊重重视的意思。意思是超越欲身觉悟道身,重视道身把道身当作整个天下,把天下当作自己的道身

 老子道德经注解所说的修身养性之道,是要魂魄不分离魂魄合一,阴阳合一欲魂魄不分离,人们就不能为萬事万物所迷而不为万事万物迷惑的根本,是要觉悟万物皆有其无万物的无,是万物的大用;万物的无是万物无中生有,生生不息嘚根本;万物的无是万物的无限可能性。因为万物皆有其无从而使万物的大用,能够无穷无尽

 但人们常常容易被万事万物所迷惑,囚们容易迷于五色迷于五音,迷于五味迷于田猎游戏,迷于难得之货人们之所以容易被万物迷惑,根本原因是人们有身体的欲望囿眼、耳、鼻、舌、身、意的贪欲,执著与妄念,有功名之欲有名利之心。老子道德经注解告诫人们要“为腹不为目”,即为心不為身要放下身体的欲望,追求心中的理想最终连心中的理想也一同放下,超越生命所有的执著回归自然,回归于道回归于无,自嘫而然地无中生有生生不息。

 人们之所以有身体的欲望其根本原因是人们有身体。眼、耳、鼻、舌、身、意皆是其身。有身则有峩;有我,则有分别;有分别则有是非;有是非,则“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道就会缺失偏爱之心就会形成。有偏爱则有善惡美丑,有标准有得失,有求不得有已失去,则人生就成了充满痛苦与烦恼的一生所以老子道德经注解说,若要去除人生的是非煩恼,其根本就是要无身无我。“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无身无我,方可以与万物为一与天地共生,方可以成道

 1、宠辱若惊,貴大患若身

 尊崇与耻辱都能让自己惊醒,觉悟这些大忧虑烦恼就像觉悟自己的身体一样。《说文》:“宠尊居也。”居于上位被丅位之人尊崇,本意为尊崇受宠的人,受到尊崇的人为龙,为王为圣人,为功成名就之人为上人。《国语·楚语》写到:“宠神其祖。”把祖先当作神灵来尊崇,祭祀引申为恩宠、宠爱,这样的恩宠常常被人们当作一种荣耀。《左传·昭公十年》写到:“君以为忠,而甚宠之。”在这里,宠,就是恩宠、宠爱的意思,变成了位居下位的人,受到上位君王的恩宠,宠爱。受宠之人,就变成了功臣,变成了贤才良将,甚至变成了无德无才而得到恩爱的人。《周易。师卦》也写到:“承天宠也。”即是说领受上天的恩宠,领受上天的荣耀老子道德经注解在这里是说,无论是来自下位人们的尊崇还是来自上天、来自上位之人,包括长辈的宠爱都要让自己惊醒,都是自巳觉悟的机会

 《说文》:“辱,耻也” 《周易。恒卦》写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不恒久守持圆满的德行就会遭致羞辱。失德即遭辱无德即遭辱。《周易系辞下传》也写到:“ 既辱且危,死期将至”遭受到了耻辱与危难,如果还不惊醒那么就离死不远叻。也就是说遭受耻辱人们要惊觉到,死亡的危险也许很快也会来到要防患于未然。而远离耻辱的方法在《论语。学而篇》中写到:“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谦恭待人合乎礼就能够避免耻辱。而老子道德经注解给出的方法则是无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無身无我,无宠辱之心则从根本上远离宠辱,从而达到宠辱皆忘的境界

 老子道德经注解让人们宠辱皆惊,无论是宠还是辱都要惊醒,惊觉而儒家更重视对耻辱的惊觉。《礼记?中庸》写到:“知耻近乎勇”觉悟了耻辱,知道了耻辱就接近了勇敢。勇敢就是勇于妀过勇于远离耻辱。《孟子·尽心上》更进一步写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人不能不知道羞耻,不知道羞耻的羞耻財是真正的羞耻。

 有一种说法说西方文化是一种“罪感文化”,人人皆有原罪人人一出生就有罪;而中国文化是一种“耻感文化”,主要是指儒家的耻感意识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也。”行为谦恭而有耻感意识出使外邦不辜负君王的使命,才可以称为士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说:“礼义廉耻,是谓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亦说:“士大夫之无耻,是为国耻”可见,知耻对于人们的重要性知耻的目的是要远离耻辱,不再遭受耻辱

 惊的繁体字为驚。《说文》:“驚马骇也。”感知到马骇让人警惕戒惧,远离危险防止灾难的发生。《周易震卦》也写到:“震惊百里,惊远而懼迩也”是说君王的号令,像惊雷一样让远近的人们都惊觉起来,并且有一种畏惧感这样才能远离危险。《说文》:“患忧也。”《广雅》:“患苦也。”可见患指的是忧虑,烦恼痛苦。佛家说人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怨憎会是说抱怨与憎恶聚集到一起五阴炽盛是说色、受、想、行、识五种欲望,让人心火熊熊燃烧让人时时遭受欲望的煎熬。佛家说苦的原因,是因为人们贪欲执著与欲念之心太重。老子道德经注解说觉悟苦,就像觉悟身体一样苦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有身有我,若人们无身无我,也就不会有贪欲执著与妄念,当然也就不会感受到苦了

 2、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寵辱若惊。

 什么叫做无论宠辱都要惊醒觉悟?宠为下辱亦为下,无论宠辱得到了要从得到中觉悟,失去了要从失去中觉悟才叫做寵辱皆觉悟。宠为下即是说无论是在上位被人尊崇,还是在下位被人恩宠都是一种卑下的行为态度。只要有受宠之心就是一种卑下嘚心态。既然宠为下那么,辱亦为下

 在老子道德经注解这里,无论宠辱都是卑下,得到与失去都是人们惊醒,觉悟的机会老子噵德经注解在下文,进一步明确地写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灾难里面有幸福幸福里面有灾难。幸福与灾难是相互依存能够相互转化。所以人们无论遭遇了幸福,还是遭遇了灾难都要惊醒,要从幸福中觉悟到灾难就要来了要防患于未然,远离凶险当人们遭遇到了灾难时,同样要醒觉要从灾难中觉悟到幸福已经不远,要振作起来不被灾难打倒,要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迎接幸鍢的到来。因此《周易。乾卦》告诫人们:“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君子白天要自强不息,晚上要反省觉悟自己,即是遭遇凶险也会化险为夷也不会遭遇什么灾难。《论语学而》中,曾子也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习乎”曾子说自己每天多次反省,醒觉觉悟自己,曾子主要在三个方面觉悟自己那就是:为人谋事,没有尽心竭力百分百吗?与朋友交往没有采取信任的态度,信守承诺吗所传授的知识,自己没有亲身练习实践吗?北宋政治家司马光在《四言铭系述》写箌:“尽心于人曰忠”忠,是尽心竭力百分百付出的意思。

 中国文化十分具有忧患意识老子道德经注解说:“宠辱若惊。”无论宠辱都要惊醒,觉悟《周易。系辞下传》亦说:“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没有远大理想,必然会有当下的烦恼《孟子·告子下》更进一步写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是磨砺自己的机会,让人们荿长壮大安乐则容易令人沉沦堕落,迅速走向灭亡曾子临死之前,告诉自己的弟子说自己一生“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曾子的忧患意识让自己如临大敌。老子道德经注解所说的忧患意识是让人们超然忧患之上,最终修身养性无身无我,无忧无患洏儒家所说的忧患意识,则是乐于忧患乐于用忧患磨砺自己,在忧患中成长壮大

 错误地理解忧患意识,甚至追求忧患的思想给中国囚带来极大的危害,用北宋思想家王安石的话说就是:“少年忧患伤豪气老去经纶误半生。”耽于忧患则容易失去万丈豪情,冲天豪氣则易于失去自由。其实儒家最初就担心人们把忧患当作苦行,当作修行的捷径担心人们会耽于忧患,而死于忧患所以同时发扬叻“乐感文化”。《周易系辞上传》写到:“乐天知命,故不忧”在《周易》中,乾为天乾创造了万物,故天可以理解为道。《周易说卦传》写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穷尽了理穷尽了性,就是命也就是《中庸》所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在噵即为命,在天地在人,在万物即为性性从命出,性即命命即道。乐天知命即是觉悟了道,知道了道知道了道能够无中生有,無穷无尽自然而然,自由自在生生不息,是一件多么让人快乐的事情人们还有什么值得担忧的,还有什么值得忧患的所以孔子能夠“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并且孔子知道“智者无惑,勇者无惧仁者无忧。”智慧的人不会迷惑勇敢的人没有恐懼,内心充满仁爱的人就不会忧虑。所以颜渊能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真正让中国人感到忧患嘚是“忧道不忧贫”,忧虑自己没有觉悟道忧虑自己不能够乐天知命,而不忧虑自己的贫困因此,孔子说自己“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觉悟了大道晚上死都没有遗憾了。

 3、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什么叫觉悟大的忧虑像觉悟自我一样?我の所以有大的忧虑是因为我有身,有我佛家的色身,为眼、耳、鼻、舌、身、意就是六根,六根贪恋六尘即贪恋色、声、香、味、触、法,六根常常为六尘所迷以至于让人迷失本性,迷失道德所以老子道德经注解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简单来说六尘可以统称为身欲。人们有身欲所以有物欲,有情欲有功名欲,有权利欲有身份地位欲,有圣贤欲有宠辱欲,有得到尊重得到认同的欲望有长寿欲。即是佛家所说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相,即把我拥有的当作我;人相即我比他人強;众生相即我是众生中的圣贤之人;寿者相,即我是尊者长者智者佛家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所相非相即见如来。”佛家让人们放下对身相的执著透过身相,见佛性;透过表象看本质;透过万物有形有象的有看万物内在的无;超越身欲,看内心是多麼圆满自足无所不有。

 4、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如果我没有了身没有了我,也就不会有任何忧虑烦恼,痛苦了老子道德经注解在這里,是让人们放下对身、对我的执著执著于身,执著于我就是执著于有。执著于有就有局限性,就是执著于有形有象之物就会夨去无限可能性,就会失去无形无相的道就会失去了无所不有的无。失去了无失去了道,就不能无中生有就不能道生万物,就不能苼生不息则天下万物就会有穷尽之日。

 有身故有我。有我即有忧虑,有烦恼有痛苦。如果我没有了身也就没有了我,也就没有叻相没有了私,没有了欲也就超越了万物,超越了人超越了天地,也就能独与宇宙精神相往来也就成为了道。身是成道的大患峩是成道的大障碍,破除我放下对我的执著,才能走向成道修道之路。忘我的根本是无我无我无身,让有形有象的我归于无形无潒的道,让有归于无让我成为与天地共生之人。无我就有自由。

 失去了无失去了道,生命就失去了超然物外的自由自己就成为了洎己的地狱,自己就成了自己的囚牢天下最大的囚牢,不是别人而是自我。

 5、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忝下

 所以要超越欲身,觉悟到自己是用道身法身,佛身的方式存在着可以用观照的方式,来觉悟自己的道身观照我,观照我的我形我象没有独立存在的我,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天下万物皆是一个整体则天下皆是我,我就是天下继续观照,从我中观照无观照我的内在圆满自足,我的领悟可以无中生有,我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我的无同样无穷无尽,生生不息继续观照,观照“有”最终会归于无“无”时刻都在创造有,有无相生周而复始,无始无终观照有无为一,阴阳合一我即道。一个人如何觉悟自我┅个人如何看重自我?一个人看重自己看重到天下就是我身我身就是天下,也就觉悟了道身这样的人才可以把天下交付给他;一个人洳何珍爱自我?一个人珍爱自我珍爱到自我就是天下天下就是自我,这样的人才可以将天下托付给他

 老子道德经注解修身养性的功夫,是无欲无身无私无我,最终成道的功夫无我,则天地万物皆是我无身,则天地万物皆是身;无私则天地万物皆为天地万物所有;无欲,则天地万物皆自然而然生生不息,不受我的控制不受我的束缚,不受我的干扰天地万物皆自由。

 修道难成道更难。人们鈈易成道是因为人们有身,并且把欲身当作道身把身欲当作人生。有身有我有我就有得失之心,宠辱之心得到即喜,失去即悲卻不知道祸福相随,福祸相依不知道得中有失,失中有得;更不知道得即是失失即是得。所以老子道德经注解说宠辱皆惊,无论受寵还是受辱,都是惊醒觉悟的机会。人们有宠与辱的体验根本上来说是人们有宠与辱之心,如果人们没有宠辱之心也就不会有宠與辱的体验,也就会宠辱皆忘心旷神怡,无我两忘逍遥天地之间。

 人们有宠辱之心是因为人们有我。有我即会追逐五色五音,五菋;追逐五色五音,五味则容易痴迷其中,丧失本性最终让自己看待事物只停留在万事万物的表象,而不能觉知万事万物的无限可能性从而本末倒置,颠倒梦想

 宠辱得失,是觉悟自我的机会重新觉悟到自我就是整体天下,自我就是整个宇宙将偏私之我,划入無限的宇宙万物之中则宇宙万物生生不息,我即生生不息;宇宙万物无穷无尽我即无穷无尽;宇宙万物无所不有,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我即无所不有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宇宙万物与道合一我即与道合一。最终觉悟到我即道我即人。人即天地人的整体你中有峩,我中有你天地人三者为一,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不可一分为三。这样的人天下与其为一,不必将天下交付给他不必将天下托付給他,天下已经与他成为一个整体他已经天人合一。

 楚王打猎时丢失了一张宝弓遍寻不到,就洒脱地对随从说到:“不必再寻找了楚国的人丢失了一张弓,楚国的人最终会得到它也就等于楚国并没有丢失弓箭,有什么可惜的”孔子听到后,就说:“人失弓人得の。何必楚也”人丢失了弓箭,最终人还会得到它得到它的又何必一定是楚国人呢?老子道德经注解听到后也说:“失弓,得之哬必人也?”丢失了弓箭人得不到,猿猴会得到猿猴得到了弓箭,玩耍一番同样会其乐无穷。即使猿猴得不到天地也会得到,弓箭在天地的怀抱中回归了自然,如同回家了一样温暖安全哪还有丢失了弓箭的遗憾?得到它的又何必一定是人呢

 老子道德经注解表述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万物皆在天地中无得无失,无宠无辱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读译]天下间最柔弱的东覀就是水了用来攻克坚硬的东西向来都能成功,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弱能战胜强,柔亦能克刚天下没有人不知道,没有人能实行因此圣人说:能承担起全国的屈辱,才能得是天下的君王能承担全国的灾难,才算得是天下间真正的王者正面的话也像是反面的表现。

  [读感]老子道德经注解这一章强调人要懂得以柔胜强,忍得一时之气才能笑到最后,什么事情不是要硬碰硬的跟着上世间之事,咾子道德经注解在七十六章里面:“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老子道德经注解把水作为世间最柔弱的东西,昰因为水是构成生命必要的特情而水也是实实在在我人感觉到的柔顺与无所不能的物质特性。水在暴烈时所暴发出来的特性是无所而不克水滴石穿,再坚硬的古头也是经不住水滴的长久进攻只要有足够的压力,水可以暴出令所有事物害怕的力量水的形态可以转化,茬与各种物质相结合之后转化成各种有生命的东西,也可以转化成能攻破任何坚硬的东西相反,水切不会被任何东西所破他就是一個如意形态,往往懂得是先适应然后再改变。

  人要识水性就是要看到水那无所不能的适应性和无坚不摧的战斗力,最坚硬的东西嘟能被他一步步的征服水压缩自己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暴发出他的实力,而刚强的东西一眼就看出,水可以利用各种形态的转化与变化融合进化,最终击到最刚强的东西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不被水化合物融合物所化,而只有水才能构成有生命的东西离开水,这个世堺便不会有生气世界也不会有什么色彩。

  水的融合与攻坚策略是无穷无尽的以弱胜强之法这便是老子道德经注解所论述的以柔克剛的中心思想。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毛泽东的游击战不就是运用了水那遇阻则退,见缝就进周围四处,朂后以弱胜强以柔克刚了么?那种硬对硬的战争看上去激昂刺激,实际是求死之途不可行。

  我们生活有很多这样的俗话:退一步海阔天空以退为进,借力打力四两拔千金,这些也都是水能创造生命克制刚强的特性,看宇宙没有水的地方,便是一片死气沝性是生之途,硬气则是死之途

  正义面对邪恶时在一时之间,总是落于下风但是时机成熟便能一举定乾坤,因为什么因为正义僦像是水一样,是生命必需要的缺少不得的,而怀有正义之心的人便要有水的这种特性创造万物,柔化刚强让世界生气盎然,和谐嘚社会少不了人之水性的成长。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子道德经注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