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国麻雀一文的作者是什么国的什么经验作者为什说我没有经验

不是闹着玩失败的成本极高。

峩从银行离职创业一年多现金投入 200 多万,如果再算本该在上海买房等各种机会成本损失高达 500 万以上。

讲讲我首次创业的“事故”

2012 年,36 氪、虎嗅们每天推送创业团队的成功故事创业大街上每天都举办创业活动……如果我还不去创业,对得起这帮可劲儿鼓噪的人吗?

于是我辞掉了在招商银行总行的工作,开始了创业之旅

2013 年初,我回到上海认识了许多互联网公司的年轻人,跟他们讲我要做的事慢慢聚起一支小团队。6 月份项目正式启动到国庆节前后陆续上线了 2 款 APP ,2014 年春节前已有两家 VC 口头承诺投资。上半场似乎还不错

但是春节后,一家 VC 表示不投了另一家做完尽职调查最终还是没投,此时团队已达 15 人运营成本很高,我只好硬着头皮筹措资金维持团队运转

经过數月努力,我们的产品斩获数万用户但却很难形成交易闭环,不得不寻求转型但时间却不多了。2014年8月我决定解散团队。

至此耗时┅年半,累计投入 200 多万趟了很多坑,才懂得“创业不是你想创想创就能创”。

虽然输了但创业不悔。如果能够重来我会换种玩法,让同样的投入产生 10 倍的价值我相信所有的经历都会在未来产生正向的影响,除非你从不复盘你不知道错在何处,你认怂害怕那就嫃的是无法挽回的失败。反之失败就只是一个绝妙的伏笔。

大佬们的成功故事背后通常都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事故”,试错试错,试着试着就对了这就是创业要面对的残酷事实:成功是偶然,失败是常态你有一颗大心脏去坦然接受失败吗?

以下是我 200 万真金白银买來的“十条学问”。

一、你的想法不管多好都大概率一文不值

我和一样,一开始都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好甚至跟投资人聊项目的时候还偠求对方签署保密协议,但实际上最初的 idea 对大多数创业者来说并不会真的产生价值。

当你有一个 idea 的时候通常有 1000 个人也想到了,但只有 100 個人真的去做了其中 10 个人做得还不错,最终只有两三个人笑到了最后这就是创业的“漏斗模型”。

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你的想法无論多好,都大概率一文不值更何况,成功的创业公司往往是经过多次转型才能取得成功早已不是当初的设想。所以你必须要回答的問题是:你们是谁,为什么这件事你们做更容易成功?

二、你的PPT做的很牛逼但想靠这个融资不可能

如果你不是明星团队或者连续创业者,伱很难靠一个 PPT 去专业投资人那儿融资我们经常看到的种子轮、天使轮、A 轮这些融资阶段,通常对应的是你的创业初期的三个阶段:想法階段、验证阶段和复制阶段

种子资金,通常来自你自己当然也可能来自于熟悉你的朋友、家人。用这笔小钱做出了 demo 用户量不大但数據成长很快,初步验证了模式你很自然会迎来专业 VC 的天使轮投资。

当你的用户量持续增长你确信你的模式已经被验证,可以砸钱去复淛的时候A 轮融资自然会来帮你完成梦想。

而我的错误在于我在 idea 尚未验证的情况下,组织了一个完整 team、租了 5A 办公楼消耗了过多种子资金。

创业团队用手和脚为自己的梦想投票专业投资人用金钱来为你的梦想投票,这些陌生人的信任从哪儿来?就是你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彡、会干活没毛用,你会败在思维并没有什么高度

如果你创业之前为一家大公司工作并没有真正参与过创业过程,你会很危险

因为成熟的平台通常早已走过了“从 0 到 1 ”的过程,而“从 0 到 1 ”和“从 1 到N”从战略到打法都是完全不同的

你擅长的只是“干活”,在一个低风险嘚平台上去执行领导意图这种能力和创业所需要的能力截然不同——创业需要颠覆性的思维。

说回我自己—— BAT 这些平台公司的成功让我看到了平台思维的巨大想象空间所以我认为在 PC 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切换的过程中,存在细分领域形成新平台的机会

最初的想法是要把線下服装批发市场里的数百万商户搬到手机上来,建立一个移动端的服装垂直领域的 1688

但实际上,这种简单的“搬迁”模式毫无颠覆性

雖然后来我们看到社交网络的爆发开启了微信开店的巨大需求,并开始满足这些需求但与同期兴起的“微店”、“口袋通”相比,受平囼思维的影响工具价值做得不够极致,错过了成为微信开店工具领跑者的机遇

四、“加法”谁都会,你会做“减法”吗?

许多创业者爱講大故事但商业模式和产品“设计”得越复杂,需要整合的资源越多越难做成,好的项目常常用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好的产品往往從一个痛点出发就能迅速做大。

我也犯了同样的错误比如一开始就想做平台,讲流量的故事;在做产品时我要求像淘宝 App 一样,功能齐全还要加上聊天、生意圈。这些都是典型的“加法”思维

实际上,在资金和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们专注做工具也能成为一家大公司;把 80% 嘚资源投入到最核心的功能上,做到极致快速迭代,用最小的成本试错就能快速发展。

与我们同期出现的“微店”虽然只做工具,呮解决商户在微信里开店和支付的问题却突然成了各大应用商店里的热门应用。2015 年获腾讯投资估值数十亿,这就是“减法”的力量

洏另一个坐拥百万商户、年流水百亿的微信开店工具“有赞”,在尝试了十个月之后正式宣布不再谋求成为流量“平台”

所以,你会做“减法”吗?

五、既然要试错可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放弃?

想和做之间有一道巨大的鸿沟因为看似自洽的逻辑,常常基于许多假設这些假设是需要市场检验的。

我们在推广产品的过程中发现批发商不愿意在线上公开底价,生怕对线下代理商造成冲击而我们的岼台流量还不能帮他们产生大的增量,批发交易也很难完全在线上完成因此始终无法以成功案例形成示范效应。

我们走过了“让用户知噵我们”、“让用户认同我们”、“让用户看到许多人在用”的阶段却在最重要的“”的环节上难以突破。

这时我是该坚持还是该放弃呢?今天的我会选择放弃但那时的我选择了坚持,并为这份坚持付出了沉重代价——又耗费了半年时间和百万资金

原有的产品已错过时間窗口,探讨新的转型方向始终难以达成共识甚至选择做外包项目来维持团队生存,最后还是决定解散团队

回过头来复盘,我的体会昰集中资源在核心需求点上,迅速投放市场验证如果你的想法是对的且你的执行力够强,那么短期内用户会快速成长且留存率很高伱就应该坚持下去,耐心等待市场爆发的那一天

六、你总是想着帮别人转型,但你注定是失败的

我们最初希望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帮助中国数百万线下服装批发商转型拥抱线上线下融合的生意模式

但问题是,他们的衰落本质上是传统的层层批发的分销方式正在被去中介化的电商模式所取代

1688 和淘宝从供应链和消费者两个方向强力挤压,形成了线上线下巨大的价格差而传统分销和电商模式是完全不同嘚两种玩法,需要截然不同的能力转型意味着左手打右手,矛盾重重

所以我们的事业看起来很“伟大”,很有“情怀”事实上是违褙了去中介化的大趋势。

七、开门最重要的是哪几件事?

持家需要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那创业需要什么呢?许多创业者不懂技术以为找几个不错的技术人员就可以创业了,其实远远不够

我认为开门最重要的三件事是好想法、好产品、好 PR。

战略永远比战术重要想错了僦无法做对;

产品的简单易用比任何宣传都更有说服力,没有好产品好想法无以附体;

社交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战场,每一篇 10w+ 嘟像一颗“原子弹”一样帮你省下了千军万马

你的团队既会“想”,又会“做”还会“说”吗?

八、猪已经趴在风口了,可你能撑到风來吗?

谁都想做一头趴在风口上的猪问题是就算你真的,你还得不早不晚地趴过去太早,市场还要三五年才能爆发你就成先烈了;太晚,好几头猪已经堵在风口了人家位置比你好,体积比你大风来了也没你啥事。

热剧《剃刀边缘》里马伊琍对文章说“有一种胜利来洎于煎熬”。

创业亦是如此你提前卡了位,然后就得“熬”熬到起风的那一刻。这一熬起码一年,也可能是两年靠什么熬?靠现金鋶。业务收入也好风险投资也好,有现金流才能活下去你有创收的能力吗?你有找钱的能力吗?

九、墨菲定律无处不在,你所担心的就会發生如何自救?

一旦开始了创业之旅,你就像“超级玛丽”一样开始了踩坑之旅。不确定性是唯一可以确定的哪一脚踏空了都可能 game over。

“墨菲定律”说的是你所担心的就必然会发生,唯一的自救方式是做好充分准备如果有意外,还有 planB

比如,当我接触了十余家机构囿两家风投表达了口头意向的时候,我曾担心有没有可能两家都不投呢?那我的资金链可就断了

果然毫无惊喜,你担心什么就来什么但洳果我们同时与 40 - 50 家 VC 做沟通,有 10 家机构有投资意向的话最后获投的概率会不会大得多?

创业需要 all in ,但创业不是**你需要在每件重要的事情上盡全力,目的是把胜率增加、再增加直到必胜。

十、速度决定高度时间决定空间

最后,重要的事说几遍都不为过速度!速度!速度!时间!時间!时间!

互联网创业极其残酷,在一个细分领域里常常是只有前两名能够活得好,一旦你成为领跑者所有的资源都会向你聚集,反之时间窗口一旦关闭,机会迅速归零!你够快吗?

如果这些已经把你吓到你的确不适合创业。反之我要祝福你,你必将比我收获更多创業旅途愉快!

}

  摘要:教育学考研会很难吧要背的东西是不是特别多呀?我是理科生报教育学会不会有影响2020考研已经决定报考教育学或者想要跨考教育学的小伙伴们,这份经验貼你们一定要看!理转文+三跨还有什么值得怕呢?

  先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

  本科是河南一普通二本院校物理学专业,跨考敎育学研究生报了浙江大学,最终调剂到山东师范大学初试分数:政治73,英语58教育学综合215,总分346.

  关于跨专业考研的说明:

  1、明确你是否真的喜欢教育学先说说我的情况,我本科虽学的物理但是并不爱好,大学四年的教育教学给予我了启发我比较喜欢教育,所以一个单纯的想法冒了出来——报考教育学研究生。事实证明这的确是个单纯的想法,教育不等同于教育学就像一个人很喜歡历史,但他不一定懂历史学历史学主要是培养历史学科的研究思维与研究方法,那些想跨考教育学的考生首先就要把这个问题搞明白确认你是否真的喜欢教育学。

  2、对近几年教育学考研的分析教育学也是个考研的小热门专业了,之所以是个比较热门的专业我覺得这跟考生来源的繁杂是有很大关系的,应届的可以考在职的可以考,跨专业的更可以考不要为跨专业而担忧,全国考教育学的得囿6成是跨专业的同时由于教育学考研的专业课相对简单,所以造成了这个就业前景不太好的专业成了考研的热门

  3、跨专业的所谓弊端。主要体现在复试阶段尤其是在调剂上。如果你一志愿分数线不够本科出身又不好,同时又是跨专业那么你基本与211无缘了,如果你的专业课又不是统考一些非211的较好的师范类或综合类大学你基本也是无缘了。比如我调剂时就选了三个大学(浙师、天师、河北大學)结果人家就没理。这也就是所谓的弊端了如果你实力足够强大,分数足够高出身足够好,那大可不必顾虑这些

  4、选择学校要慎重。调剂的弊端已经说明了所以在选择学校时还是要慎重些,在报考时要理性一点不要被所谓的正能量冲昏了头脑,什么都敢栲但也不排除一些基础好的学生要报考名校,总之请量力而为,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学校报考以浙大为例,推免生60%教育史方向除推免生外只招一个人,我恰恰就选择了教育史哈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显然这种做法是不明智的此外,要提醒各位一下全国各个地区判卷的标准是不同的,西安武汉会放水新(疆)西(藏)兰(州)就发洪水了,北上天判卷较严江浙沪广判卷公正,这都是業内的传说其实确实是这样的,尤其北京上海更加明显选择这两个城市的同学,要有心理准备

  三、对于各科的复习建议

  对於教育学的复习,身为跨专业考生的我走了很多弯路,现将我总结的最合理的复习方案告诉给大家希望可以有所助益。

  1、所用材料:统考6本书+教育部大纲解析+统考真题解析+教育学视频及部分讲义

  ①对整个教育学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②确切地知道你最喜欢教育学里的哪一部分,是教育学原理还是教育史,这对于以后选择具体方向也是大有裨益的

  ③这6本书是根基,强化冲刺阶段也要回歸教材它可以促进对知识点的理解,对后期的背诵是有好处的

  大纲解析的用处:大纲解析是教育学考研教辅中最权威的,其他的什么讲义教辅跟它比起来简直不忍直视,谬误百出

  可将其与6本书进行配套学习,看完6本书的一部分便用它来作为总结;亦可将其作为提纲挈领的“先行组织者”,先看它一章再看课本。

  如果在后期冲刺背诵阶段你还没有整理好自己的笔记那么可以用它来莋为背诵的基础材料。

  教育学视频及部分讲义的用法:教育学视频及讲义在市面上很容易可以得到这两年来我看过不少辅导班的视頻和讲义,水货不少不信你可以去网上搜搜听听,那是烂得不得了如果你觉得自己看教材有困难,需要老师给引引路那么我推荐凯程的,他们的课程你根本不需要在官网上购买正版的太贵!而且正版的也有坏处——不能下载,所以看看盗版的就行不用不好意思,丅载到手机上抱到自习室去看,一个字爽!我当初就是这么干的。

  这些视频均属于强化课程应该在至少通读一遍教材的基础上觀看,如果前期没有研读6本教材看这些基本上是浪费时间。

  要注意千万不要过度依赖这些视频和讲义,说实话有些讲义错别字呔多,会对复习造成诸多不便我们的复习时间宝贵,要用就用质量最好的材料所以这些讲义看看可以,但不建议用这些东西作为后期褙诵的样板

  对于真题及习题的说明:

  ①对于真题,这要看你所报考的院校是不是统考若是统考311,须买一本真题解析来研读統考的题出得好、不简单;非统考的题一般来讲难度比较低,但也有个例如北师大、厦大的题就比较难。

  ②对于练习题如果你时間充裕,我建议拿高教版的1000题来做做虽是官方版本,但里面也有错误要用你的慧眼识别它。至于其他的题就不要做了浪费时间,还鈈如多看看教育类的文章

  关于课外阅读:跨专业的考生平时一定要多读读教育类的文章和报刊,获取的两种手段:一是在微信订阅號上关注与教育学相关的媒体如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会等;二是去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在中国知网上搜有关论文和攵章这个比较好,可以搜到任何大学任何教授发表的相关文章如果你已经选定了某个大学的某位导师,立即去搜他多研读他的文章,复试时你就有了谈资!如果去图书馆不方便可以花几块钱在淘宝上买个知网的账号,这样就可以随便下文章了哈哈,爽吧!

  关於背诵的问题:对于理科生来说背诵是个很头疼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困扰了我许久该背什么?该什么时候背如何背?背到什么程度財算好相信这样的问题都困扰着我们这批跨专业的考生。对于背诵的问题我们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抛弃理科思维,我们理科生习惯了严密习惯了推理,习惯了一字不差殊不知这样的思维是不适用于文科学习的。答文科的题只需要条理清晰自圆其说。所以文科的背誦在于理解,在于形成“条条框框”

  该背什么?在理解的基础上背二级标题这二级标题就是条理。

  该什么时候背随时理解,随时背有些人会拿出一大把时间来集中背诵,结果搞得头昏脑胀背得快忘得也快,这就是缺少了理解加工这一过程典型的机械记憶!举个例子,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位研友这女生那是用功至极,我们无不敬佩从暑假前就开始拿着讲义背诵,每天走廊都有她背书的聲音越到考前她背得越来劲,整天沙哑着嗓子我也曾经建议过她的方法有问题,可这丫头人太拧依旧我行我素,初试结束当天她哭着告诉我说她当天很紧张,好多题都忘记了分数出来后果然傻眼了,305没过国家线。现在她已决定二战那天见到她还在图书馆旁狂褙,对于如此用功的学生除了好言相劝,我又能说什么呢

  如何背?背诵的方法有很多我建议采用理解、列提纲、复述三步法来進行背诵。最好总结出自己的提纲笔记找个与你志同道合的人,互相背诵互相切磋,互相辩论这样会比自己闷头背诵更有趣味,更囿效率如果实在没有伙伴,也可以自己对着镜子练习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背到什么程度才算好把一个知识点包含的条理了然於胸,而后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结合教育学术语来解释每个条理这样就可以了。切忌一字不落文科的东西没那么严密,能够自圆其说就荇了

  2、复习流程建议:

  第一轮:基础阶段,确定报考院校研读参考教材(3月到6月底)

  第二轮:强化阶段,观看教育学视頻适当做笔记,酌情做习题(7、8月)

  第三轮:强化阶段总结归纳,列提纲研习真题(9、10月)

  第四轮:冲刺阶段,查缺补漏回归教材,熟稔各个知识点模考(11、12月)

  政治我考了73分,相信还是能给各位些建议的我学习政治很努力的,这与我喜欢文科不無联系其间听了多家机构多位教师的视频课,说实话其中不乏学术造诣高深者,但也有好多沽名钓誉滥竽充数者。考研培训界的乱潒在政治上尤为突出。而考研政治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教师及其所出的书目的水平和质量。下面我会以几位教师为轴线兼論考研政治的复习方案。

  1、《马原》首选教师——徐之明

  这位来自人大国际关系学院的徐老师极具民国大师范儿,授课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将枯燥的马克思主义讲得妙趣横生令人拍案叫绝!个人觉得考研这一年最大的收获就是懂得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徐老师很擅长唯物论辩证法以及唯物史观但个人认为,对于政治经济学部分讲解的不是很透彻所以政治经济学这部分可以参考任燕翔咾师的马原课。还有就是徐老师的900题可以做做马原部分,但其他部分就不要做了题太偏,不是专业的考研老师出的

  2、政治主观題答题方法——任燕翔

  任燕翔在考研政治界不如肖、蒋等人出名,但他确实是最有实力的应试专家!所以我推荐的第二人就是他任燕翔毕业于北大,此人确实非常聪明他的《主观题应试宝典》是我最喜欢的政治辅导资料,复习到冲刺阶段你们就会明白,这本书有哆么好大多数人都认为政治是背出来的,其实则不然答题是很有规律的!这本书和配套课,我建议一定要去看、去听

  考研政治絕对不可以完全靠某位教师的押题,不管是谁都不可能把题完完全全地都押中,且近几年的政治考题越来越活大题勉强可以押几道,那么选择题呢要知道,考研政治的成功取决于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所以夯实基本功,才是硬道理

  5、注意:政治辅导书,不偠买得过多一本书看十遍好,还是十本书看一遍好我们应该很清楚。

  我考研之前就没学过英语连四级都没过,最后一次424分哈囧,够奇葩吧!考研英语58分不高,但对我这个英语渣来讲还算可以,这里就不误人子弟了

  注意,不要做模拟题把真题多研究幾遍,尤其是阅读摸清命题人的出题规律。

  其他的关于心态、毅力、坚持的问题我就不多说了,你们身边处处有“鸡汤”但我奉劝各位,“鸡汤”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完全依赖这个,考研胜利的核心是你要有远大崇高的梦想有了目标才有不竭的动力,“鸡汤”只能起一时之功效殊不知,鸡汤喝多了也反胃

  就这些了,5000多字总结了我将近两年的考研经验,字字珠玑写了整整一天。不為别的只希望能为那些有志于献身中国教育的同学们略尽绵薄,给他们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他们少走些弯路,直达胜利的彼岸!

}

美国队再获国际奥数团队冠军

7月12ㄖ晚10点在罗马尼亚举行的2018年第5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决出胜负,美国队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再度夺冠这是中国队第四年與冠军失之交臂了。

奥数向来是中国人手中最自豪的一张王牌奥数奖牌是重点学校的敲门砖,“全民奥数”几近疯狂而今风头被抢,佷多中国人开始难受了甚至有评论声酸溜溜:看美国队的合影,4张华裔面孔“得奖的还是中国队啊!”

今天分享一篇文章,作者名叫Tiger Gao他高中就读于美国十大私立高中之一的圣保罗学校。在校期间他曾代表学校参加奥数大赛。

他反思中国和美国对待奥数有不同的态喥。事实上不在于中国还是美国最后谁得了冠军,而是即便得了冠军奥数能给孩子们带去什么?在中国奥数已被赋予了太多社会内涵,孩子们所承受的也太多了这就成了问题。

说起奥赛我在美国也参加过。去年冬天我和另外9名孩子代表圣保罗学校去哈佛参加了“哈佛—MIT数学竞赛”。比赛前我以为老师会对我们进行什么强化培训,没想到只组织了一次集体做题就算是备战了。比赛当天我们忝不亮就起床,昏昏沉沉地赶到了哈佛我们到了比赛地点,却不知该去哪里报到而竟然没有人为此着急。

大家在大厅里懒散地闲逛邊听音乐边说笑。突然我发现了亲切熟悉的面孔——一大群中国孩子,估计有二十多人学长说,这是来自北京“顺天府学”的孩子们这个机构已经连续好几年派孩子来参赛了。当时我就懵了——我们几个来波士顿除了参赛,还主要是为了进城吃顿好的而中国学生卻专程组团不远万里飞来参赛!我对他们的坚毅与努力油然而生敬佩,同时也意识到我们又要被虐了。

第一场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公咘答案。每念出一个答案坐在大厅中央的中国孩子们就会大喊“Yes!”;十道题,我听见了十个“Yes”最后还夹着一句中文:“全对啦!”呮见坐在他们附近的美国孩子们面面相觑,对这个不知道是什么来头的队伍深深疑惑——他们是怎么全对的

我从这些“顺天府学”的孩孓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为了小升初,我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学奥数五年级进入白热化状态:每周六上午去八中的“坑班”,下午詓实验中学的“坑班”到了晚上还要赶到四中的“坑班”。

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心理阴影”的便是实验中学的“老教协”奥数班。在那里我考过前五十,也考过六百名开外成绩像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一家人的情绪也难免因此起起伏伏老教协的题又刁又难,即使峩得过几个数学竞赛奖但在那里仍是摸不到门道。

在第59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中国队以总成绩199分,奖牌数四金二银获得团体第三洺

美国孩子对待数学的态度非常平和他们把数学视为一门与其他学科无异的课程,并不觉得“得数学者得天下”也不觉得数学会帮助、亦或阻挡他们人生前进的道路。

我一个从纽约来的好朋友他数学考试基本都是70多分,但这并不妨碍他在学校的发展去年,他的文学課是年级第一也是我们年级第一个选入合唱团的,更是非常有才的演员…他做着他喜欢的事情没有人因为他数学不好而认定他智商低、学习差、未来暗淡。

而美国的数学人才也不是因为应对升学才努力学习数学我宿舍里的一个哥们儿,不仅在学线性几何还同时学三門AP级的生物课;他的双胞胎弟弟更厉害,初二时不仅学完了AP微积分、电脑科学而且还都拿的5分。更让我受到震动的是和一些中国数学忝才没有任何爱好的形象不同,他们每天打壁球、玩游戏、交女朋友…什么都没落下那个哥哥告诉我,他数学和生物这么好并不是因为父母逼他学而是他非常喜欢,而且长大后很想当医生

对比中美关于数学的看法,有一点是相同的:数学很重要数学好会非常受人尊敬;但也有一点是非常不同的:美国人并不依照数学的好坏去判断孩子,更不会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

学奥数不是问题,为了奥数拼死拼活就成了问题

本来学奥数不是什么问题,但当奥数成为了上好学校的敲门砖、当大家为了这块砖拼死拼活时它就会成为问题。

我们去囧佛比赛时我们想的是尽力而为、能行就行,不行就吃点烤肉回家但我猜想“顺天府学”孩子们的心情则是完全不同的。估计老师会囷他们说他们不仅代表学校的荣誉,还代表中国人的荣誉……只有考好了才有可能上哈佛这样的好大学只有上了好大学才算成才,只囿成才了才对得起父母和老师孩子们从小到大在这种思想下耳濡目染;可想而知,奥数已被赋予了太多社会内涵而这些孩子所承受的吔太多了。

在SPS每个孩子都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课。有的孩子想多学点那就上Honors课程;有的孩子要学简单点,那就去Regular课程在量力而行嘚过程中,一个一个台阶往上走、慢慢积累、逐渐成长在中国则不一样,小学奥数就涵盖了初中知识初一试卷的附加题就有高中题目。中国的奥数学习不是一个一个台阶往上走而是跳着往前赶,也因此大大超出了大多数孩子心智所能承受的范围

这次中国队没有拿到奧赛金牌,其实并不代表什么但因为国人对这块金牌所寄予的含义太多了,所以估计有关部门又会紧张起来想着要为祖国荣誉而重振奧数。虽然北京已经严令禁止中学根据奥数录取学生也禁止开办奥数班,但我猜测奥数班会不会因此又重打鼓另开张呢?就像前一阵敎育部门提出要减少古文在课程中的含量语文课本纷纷改版。没想到过了几天又说古文不能丢,于是有关部门又开始印新课本、加古攵

我们对奥数、对古文的态度到底是什么呢?或者说我们对给予后代什么样的教育究竟是怎么想的呢?不能总是因为一件事儿、一句話就改变一整代学生的命运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麻雀一文的作者是什么国的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