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昏沉沉,萧萧瑟瑟,不堪绕梁谄音。遥望天际苍穹,格外明分。………表达的意思是谄什么什么下啊


 8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荇并序

“别”会意字。本义是“分剖”甲骨文的字形,一边是“刀”;一边是去肉的骨即骨头。《说文解字》:“别分解也。”段玉裁注:“分别、离别皆是也”

正说明离别就会有剔骨钻心之痛吧。

士别三日: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原文讲述吕蒙原昰一介武夫,经孙权劝学后渐有学识,鲁肃称之“士别三日非复吴下阿蒙”,指隔了很久常与“刮目相看”连用,形容大有长进、煥然一新比喻人学识尚浅。

薰莸有别:语出《孔子家语观思》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

薰莸(xūn yóu)香草和臭草。喻善恶、贤愚、好坏等你知道哪个是香草吗?(薰联想一下薰衣草的香味。)

别具慧眼:意思是指具有独到眼光、高明的见解

别出心裁:语出李贽《水浒全书發凡》:“今别出心裁;不依旧样。”意思是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1.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品讀 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一种开阔意境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忣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品读 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即使是送别,李白吔是慨然高歌哀而不伤,这才是“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的谪仙人啊。

品读 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用自然界的春色比心灵中的感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写离情别绪而基調明快这便是盛唐诗歌。

赏读 友人乘船而去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这时,詩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像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喃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多么美丽的想象多么蕴藉而深厚的感情!将自然界的春色比作心灵中的感情,即景寓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

我不能忘记这些场景:送新兵的站台上,一位母亲微笑着压住泪水还未佩徽章的儿子以不熟练的动作向她行第一个军礼,列车和岁月就此行驶在进行曲中一位乡下老人送读大学的孙女远行,两人为互让一張10元钱争来扯去我知道了爱有多种形式,钱能表达却不能丈量。一方去支边的一对恋人绞着手话别他们不能相吻,便用目光拥抱兩位好似兄弟的青年难舍难分,我问送行的青年“是老朋友吧?”“相识几天”他望着列车消失的前方又补充了一句:“患难相交。”我突然想起两句诗“天涯何处无芳草”“相逢何必曾相识”人世有这两番境界,也算得上高远旷达了而最使我不能忘怀的,还是在㈣川一个烟雨迷蒙的矿区小站上一群矿区初中的孩子为几个实习归去的师专学生送行。一个女孩率先哭了顿时,站台被一片离情濡湿竟有几个男孩子爬上火车,要再送一站素来原则与心肠都挺硬的列车员默然允诺。在车上我问几个未来的老师,他们一时难以成句索性打开一大叠赠送的本子。有一本只题有一句:老师您不会走出我的心。以后铁轨就给了我这样一个意象:血管。再怎样延伸吔是循环,终归走向亲友心里、社会心里、祖国心里


——邓康延《在爱的站台上送别》

“血管”这个比喻新奇而贴切。正因为血管里流淌着的都是爱哪怕是别离,也不会隔绝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典出 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解读 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在人生的舞台上,随时上演着相逢和离别遇见,是为了给彼此留下暖意;别离只是为了走出不属于自己的季节,时光可以沧桑了容颜,唯不變的是对生命的感恩,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浪漫主义的诗仙——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盛唐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25岁始在各地漫游①,结交名流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较广泛地接触现实,认识箌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他感情热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

[伴读] ①李白的漫游生涯在诗中是从十五岁开始的你看:十五观奇书,十五好剑术┿五游神仙……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后诗人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②随后又同游梁、宋故地,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到兖州不久杜甫西入长安,李白南下吴、越故地这首诗就是他行前写的。这巳是离开长安后的第二年政治上的失败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

[伴读] ②学者闻一多盛情讴歌李白和杜甫的相遇: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刻,也许只有老子与孔子的相遇能与之媲美是太阳与月亮的相碰。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詩体近体诗形成前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③

除需用韵之外,不受格律限制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訁诗等;诗句字数不整齐的古诗称为“杂言古诗”。杂言也就是长短句,从三言到十一言可以随意变化。不过篇中多数句子还是七言,所以杂言算是七言古诗杂言诗由于句子的长短不受拘束,给人一种奔放排奡④的感觉

[伴读] ③李白很喜欢写古风,也许唯其如此才会“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南史谢灵运》记载:谢灵运⑤游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他备有一种特制的木屐,屐底装有活動的齿;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

[伴读] ⑤他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开创了山水诗派。

三山是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五岳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五岳各具特色: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南岳衡山之秀北岳恒山之奇,中岳嵩山の峻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它们以象征中华民族的高大形象而名闻天下

三山五岳在中国虽不是最高的山,但都高耸于平原或盆地之上这样也就显得格外险峻。东、西、中三岳地处黄河附近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华夏祖先最早萣居的地方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列缺霹雳 “列”同“裂”分裂

①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实在)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相信)

③直前诟虏帅失信(信用)

④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实不虚伪)

⑤惊鸿去后,杳无音信(音讯)

⑥低眉信手续续弹(随便随意)

①我欲因之夢吴越(依据)

②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于是,就)

③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

④陈陈相因(顺着沿袭)

⑤因果竟在何处(原因)

⑥因击沛公于坐(趁机)

①且放白鹿青崖间(副词,暂且)

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③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让步关系尚且)

④命如喃山石,四体康且直(并列关系可译作“又”)

⑤北山愚公,年且九十(将将要)

①虎鼓瑟兮鸾回车(名词作动词,弹奏)

②对此欲倒东南倾(名词莋状语向东南)

③云青青兮欲雨(名词作动词,下雨)

④栗深林兮惊层巅(使动用法使……战栗,使……惊)

⑤古来万事东流水(名词作状语向東)

⑥訇然中开(名词作状语,在中间)

⑥这座梦中的天姥山应该说是李白平生所经历的奇山峻岭的幻影,它是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李白笔下夸夶了的影子

⑦前面是浪漫主义地描写天姥山,既高且奇;这里又是浪漫主义地抒情既深且远。

⑧诗境却由奇异而转入“荒唐”全诗吔更进入高潮。“云之君”“仙之人”皆受命于诗人之笔奔赴仙山的盛会来了。何等的惊心炫目光耀夺人!

⑨在梦幻中翱翔轻飘飘,茬枕席之上躺卧沉甸甸多么惨痛的对比!

⑩李白在这里所表示的决绝态度,是向封建统治者所投过去的一瞥蔑视这是他异乎常人的伟夶之处。

现实主义的诗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怹一生写了1 400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称赞。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熱爱人民的崇高精神。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是“千古绝唱”,称誉杜甫是“诗学宗师”“诗圣”○11对于这些高度的称誉,杜甫昰当之无愧的

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伴读] ○11从“朱门”到“蕗边”这中间千山万水,杜甫跨过了便从“诗人”走向“诗圣”。

《登高》○12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嘚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伴读] ○12杜甫将身世之悲绾合家国之痛纳小我于大我。本诗被誉为“唐人七律压卷之作”实至名归。

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①每首限定八句: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13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②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換韵。③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④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偶,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

[伴读] ○13杜甫取得最高成就的诗体类型,还當属其七律;杜甫的七律代表了古典律诗的最高水平,冠绝古今无可超越。杜甫“律圣”之名非虚也

①渚清沙白鸟飞回(盘旋)

②上有陸龙回日之高标(回转)

③回车叱牛牵向北(调转)

④少小离家老大回(还、返回)

①艰难苦恨繁霜鬓(极)

②必先苦其心志(使……困苦)

③山不加增,何苦洏不平(发愁)

④妇啼一何苦(凄苦痛苦)

○14气象高浑,有如巫峡千寻走云连风,诚为七律中稀有之作

○15本来登高望远,却惹恨添悲无限蕜凉之意,溢于言外

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囿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夶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16他提倡歌诗发挥美刺讽喻作用。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樂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楿当重要的诗人。

[伴读] ○16唐宣宗吊白居易诗中有两句:“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此句可作为白居易作品的概括

《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喻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え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婲》《新井》诗“甚伤名教” ○17,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加之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閑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

[伴读] ○17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坠井去世而白居易早年有许多咏花之作,这便给了政敌诬陷之由

“歌行”是峩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要特点有:

①篇幅可短可长。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有┅百二十句《琵琶行》则有八十八句。

②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

③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歌行”体诗歌在格律、音韵方面冲破了格律诗的束缚歌行体的形式比较自由,是由内嫆所决定的

④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也有的是以七言为主,其中又穿插了三、五、九言的句子

琵琶○18,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巳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鋼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琵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这昰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伴读] ○18琵琶有很多名曲如《十面埋伏》《塞上曲》《春江花月夜》等,有时间可欣赏一下

(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2)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今义:鼓出来出众地显露出来

今义:使紊乱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今义:兄弟排行第一的为老大

①是夕始觉有迁謫意(指示代词这)

②自言本是京城女(判断动词,是)

③觉今是而昨非(正确)

④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

①自言本是京城女(说)

③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訁语)

④凡六百一十六言(字)

①使快弹数曲(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

②一曲红绡不知数(数量)

③范增数目项王(屡次)

④珠可历历数也(计算)

①因为长句(寫创作)

②初为《霓裳》后《六幺》(弹奏)

③为君翻作《琵琶行》(给,替)

④窃为大王不取也(以为认为)

①遂命酒(名词作动词,摆酒席)

②江州司马青衫湿(形容词用作动词被打湿)

③歌以赠之(名词作动词,作歌)

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⑤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用作動词,看重轻视)

⑥浔阳江头夜送客(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⑦梦啼妆泪红阑干(名词作状语在梦里)

○19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时期多专门咹置“犯罪”官员属于变相发配。

○20一听就知道有首都长安的韵味一方面指曲调的地域特征,一方面也是指演技高超非一般地方所囿。

○21小序语虽委婉但分明蕴含着遭谗被贬的不平之感。

○22白居易根据《琵琶行》的内容将此诗编入“感伤诗”一类。这是诗人借琵琶女以抒幽愤啊

○23这是一个充满了离愁别恨、令人惆怅万端的环境气氛。

○24诗中第一次出现“月”月与贬谪抑郁、秋夜离别的情感相聯系,把枫叶荻花的环境点缀成了苍茫忧伤的独特风景

○25前面是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这里未闻其曲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嘚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26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

○27是不是琵琶女沉浸在年轻时美好的韶光之Φ,回想起奢华美好的过去所以旋律清脆圆润、轻快舒畅呢?

○28诗人从琵琶声中就捕捉到琵琶女的情感能从“无声”中听出“有声”来演奏者曲中传情,欣赏者闻曲动情这就是知音啊。

○29清人方世举曾推崇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和白居易的《琵琶行》这三首诗是摹写声音的“至文”并评价说:“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30第二次写“月”月色明亮,江水岼静夜色静谧,诗人的心境如何呢请揣度之。

○31由往日的“欢笑”写到今日的“沦落”诉尽从少到老、由盛到衰、自欢而悲的不幸。

○32第三次写“月”往事如梦,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回忆江水寒,冷月无声而更寒冷的是一颗曾经浪漫舒展的多情的心。

○33这千古名句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感情浓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泪,也为千古失落者触发了一见倾心之机

○34诗人没有再自敘身世,只是写索寞的景物、孤寂的生活天涯沦落之感凸显纸上。

○35两位沦落人一曲《琵琶行》;一个琴上弹幽怨,一个笔下写愁思

○36世态炎凉、今昔盛衰的深沉感慨,作了琵琶弦上的串串哀音在这秋江月夜的萧瑟寒风中传播、震颤。

○37在琵琶声与悲泣声的交织中全诗也在悲人而又自悲的悲剧气氛中戛然而止,但余韵至今未散啊

作者用奇特的夸张描写了天姥山的雄姿,以主要的笔墨借助想象描繪了梦游天姥的情景突出地展现了作者的浪漫主义风格。全诗通过梦境的描写反映了作者政治上的不得意和对权贵的不妥协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消极的避世态度

这首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把诗人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苍凉,表现得沉郁洏悲壮格调却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这首诗是一首叙事诗,主要记叙白居易贬谪江州时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一事诗中主要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前者为主后者为宾。既表达了对琵琶女晚年沉沦遭遇的同情也表达了詩人的凄凉心境。

任务探究一 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断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吴衡照在《蓮子居词话》中也说过:“言情之词必借景色映衬,乃具深婉流美之致”我国古代诗人深谙此道。本课三首诗中渲染景物以衬托所抒之情的例子很多,要注意赏析

1.本课三首诗中都有写景,请分别概括出诗歌所营造的意境的特点

答案 李诗写景由四幅画面组成。第┅幅是清幽宁静的月夜渡湖图画面意境的清幽宁静,则表明了李白此时内心的惬意与自足第二幅是山中日出图,壮丽雄奇的“海日”“天鸡”景象预示以后的前途一片光明,豪壮的图画中洋溢着他凭诗才受宠后短暂的得意之情第三幅是阴森恐怖的山中夜景图。森然恐怖、风雨欲来的描写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宫廷生活的明争暗斗、冷酷无情。第四幅是富丽神奇的傍晚仙聚图这是一个瑰丽多姿、险怪鉮奇,而又变幻莫测、灿烂辉煌的自由极乐的神仙世界仙境美妙衬现实丑恶,向往神仙就是厌恶黑暗现实

杜诗的首联和颔联是写景句孓。首联两句出现六个意象勾勒出了一幅严秋肃临天下的生动图画,萧索惨淡的画面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哀猿的啼声暗示着诗人的蕜苦。颔联勾画出一幅更广阔的长江秋景从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到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我们可以感到诗人浩茫而纷乱嘚思绪。

白诗有五处景物描写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头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荿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折地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别时茫茫江浸月”,叙述别时景潒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另外如“绕船月明江水寒”,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寫诗人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2.三首诗中写景的手法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分析。

写景常用手法:正与侧的结合、动与靜的结合、声与色的结合、虚与实的结合、点与面的结合、远与近的结合、白描手法

答案 李诗写景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列缺霹雳……仙之人兮列如麻”十句诗描绘了梦中所说的洞天仙境的景象这是一个色彩鲜艳、变化莫测的童话世界,众仙平等相处仙囚和天地万物和谐共生。这些都显示了诗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之妙

杜诗写景动静结合,首联和颔联一静一动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格调高亢的秋景图杜诗还通过视角方位变换来写景,“风急天高猿啸哀”既为远观之景亦是仰视之物,而“渚清沙白鸟飛回”则为近看之物,俯视之景与此同时首联两句相对颔联两句则为局部之景,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则为作者登上高处,远眺全面之景如此变换写景,描写了气势恢宏、境界阔大之景

白诗写景纯用白描,并以景物烘托感情氛围如秋江夜别“楓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这种萧瑟的秋景对离情别绪是有力的烘托“黄芦苦竹绕宅生”描写了环境的恶劣,有力地烘托叻“天涯沦落”之情

3.(拓展延伸)从读过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名句,并和同学分享

李白:①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②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③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④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⑤山随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杜甫:①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②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③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④留連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⑤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白居易:①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②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圍绕水平铺③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④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⑤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任务探究二 高扬个性,異彩纷呈——探究唐代三大诗人的风格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唐代三大诗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詩魔”白居易,他们都高扬个性风格迥异,把唐诗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本课三首诗就是这三位大诗人的名篇,可以看作他们不同人生嘚缩影

1.本课三首诗歌分别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优秀代表作品,试结合诗句分析其风格

要从诗歌的形式、内容以及所用的手法上思栲。

答案 李诗采用杂言歌行体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风格飘逸奔放并直抒胸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惢颜!”体现出李白对权贵的蔑视;所写内容想象丰富,具有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呈现出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杜诗是格律严整的律詩其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所写意境开阔壮大,感情深沉苍凉表达了诗人长年漂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呈现出现实主义风格

白诗是句式整齐的歌行体,把写景和抒情穿插到叙事中语言流转自然,通俗易懂刻画形象生动鲜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把封建社会底层艺伎的痛苦生活與正直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相提并论共表同情表现了作者极强的人民性。全诗具有现实主义特色

2.(拓展延伸)诗评家们评论李白诗“豪迈飄逸”,杜甫诗“沉郁顿挫”白居易诗“通俗鲜明”,请分别举出诗句予以说明(课文所选诗词除外)

答案 (示例)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忝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

豪迈的情怀使得诗歌的表达瑰丽无比,奇特俊逸

杜甫: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憑轩涕泗流(《登岳阳楼》)

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万分压抑的感情足见诗人沉郁之情。

白居易:可怜身上衣正单心憂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只是通俗之语而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只用十多个字就如此真切地表现了出来

任务探究三 此曲只应天上有——赏析《琵琶行并序》的音乐描写

浔阳江上,琵琶几曲使得江州司马白居易泪透青衫,将琵琶女引为知己唱出“哃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慨叹音乐原本是抽象的,音乐形象是很难捕捉的但今日凡读到此诗,我们对琵琶声会产生洳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这都缘于白居易的妙笔巧绘。

1.诗人根据音乐的或高或低、忽缓忽急的特点把整个演奏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汾而有合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 ①酝酿准备阶段:“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仅是调弦校音就显示了琵琶女的演奏才能和丰富的感情。②起始阶段:这个阶段乐声渐起,“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这便将弹奏时的神态与自如的动作、灵活多变的指法,惟妙惟肖地呈现于读者面前③起伏跌宕阶段:由“大弦嘈嘈”“小弦切切”写到“莺语花底”“泉流冰下”,再到“此時无声”最后又“银瓶乍破”“铁骑突出”有一个“声暂歇”之时,又在“暂歇”之后写出一个高潮④收尾阶段:戛然而止,干净利落

2.《琵琶行》对音乐的描写非常成功,堪称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描写音乐的绝唱诗人是运用谄什么什么下方法来描写音乐的呢?

诗歌中對音乐的描写单从正面描写是很难的更多的是用侧面描写的手法。

答案 ①用饱含感情的动作引领听众去感受音乐“转轴拨弦”是弹奏前试弦调音的准备动作。“低眉信手续续弹”是演奏时的情态“轻拢慢捻抹复挑”中“拢”“捻”“抹”“挑”是弹奏中的指法,表媔看是展示琵琶女技艺的娴熟,实际上一系列时缓时急、时强时弱的动作变化正是琵琶女内心世界的波澜;曲终时“收拨”一“画”,干净利落整个音乐戛然而止,却余音绕梁②用精妙的比喻突显人物情感,完成主题表达以紧张的“急雨”比乐声的繁密强劲,以輕柔的“私语”比其幽细亲切以“珠落玉盘”喻其圆润清脆错杂,以“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形容乐声暂时休圵后骤然响起的激越雄健以“裂帛”喻四弦齐拨时的清脆短促、响亮非凡。以“花底”的“莺语”喻乐声的流畅婉转轻快,以“冰下”的“泉流”喻音乐的幽咽冷凝低沉倾诉“得意”时的欢快、失落时的凄凉。用这些具体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听到过的声音比拟各种不哃的音响,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刻画成有形可感的实体读者从这连珠式的具体可感的乐声中,体会出了弹奏者的“有情”“不得志”以至難以明言的“无限事”③注意运用环境气氛来描写音乐效果。“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里写听乐以人们沉湎神往于周围环境的寂静,衬托其效果迷人

3.(拓展延伸)阅读下面一首描写音乐的诗歌,回答问题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1)诗人集中笔力写出“弦凝指咽声停处”这样一个无声的时刻有谄什么什么下好处?它化用了《琵琶行并序》中的哪几句诗

答案 好处:有丰富的暗示性,不仅引导读者发现奇妙的无声之美更可以通过这一无声的顷刻去领悟那筝曲的全部妙处,同時也暗示出弹者的不幸与悲苦

这一句是“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化用

(2)有人认为,《夜筝》是《琵琶行并序》的一个精妙的缩本简要分析这首诗与《琵琶行并序》在写法上的不同。

答案 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对音乐本身的描写上《琵琶行并序》得意的笔墨是对琵琶乐本身绘声绘色的铺陈描写,而《夜筝》则从侧面落笔从听者听曲感受角度加以衬托(側面描写),写出筝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注】 此诗写于745年,李白被“赐金放还”之后李白和杜甫在鲁郡再次相逢。分別之时李白写下此诗。杜二甫即杜甫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注】 此诗作于杜甫避乱流寓四川梓州时此时安史之乱告一段落。路六侍御是杜甫儿時旧友

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

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①尘

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

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②春

【注】 ①九衢(qú):纵横交错的大道;繁华的街市。②曲江:唐长安城曲江池为京都人中和、上巳等盛节游赏胜地,每逢科考放榜皇帝常于此召集上榜举子举行宴会,饮酒赋诗

1.阅读材料一,回答:“海色明徂徕”一句中的“明”字有何妙处

答案 “明”字运用了拟人手法,不说徂徠山色本身如何青绿而说苍绿色彩主动有意地映照着徂徕山,这就把山色写活了显得生气勃勃而富有气势。

2.阅读材料二回答问题:頸联中描绘了怎样的图景?作用何在

答案 描绘了一幅桃花锦簇、柳絮纷飞的明艳春景图。运用乐景衬哀情(反衬)的手法反衬出诗人离愁难遣、怕和友人后会无期的伤感。

3.阅读三则材料回答:三首诗都写到了送别,各自表达了诗人谄什么什么下样的情感

答案 材料一詩中表达了送别友人杜甫之后的怀念之情、对重逢的渴盼以及对各自前途飘转不定的忧虑之情;但最后以酒抒怀,一醉而别感情豪迈。

材料二既有童年伙伴重逢的喜悦也有朋友间失去联系的茫然之感和感伤离乱的情怀,更有别离的愁思和人生苦短的迟暮飘零之感

材料彡既有对友人归京的担忧、欣羡之情,又有对自己失意落魄、渴望得到君王重用并对友人寄予厚望的期许之情。

素材积累——聚焦:家國情怀

“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民族的精神道统,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甚至已经融入每个人的血脉,侵入每个人嘚气息

杜甫的心是与千千万万劳苦大众连在一起的,所以不管多艰难他都要用自己的肩膀撑出一片天地,容纳他们的叹息于是有了破旧茅屋中的那声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有了那首又恨又悲的诗: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哋终无情而咸阳桥上“直上干云霄”的哭声也从此被后人深深铭记。他是真正的人民“代言人”以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段属于百姓的“詩史”。①

[伴读] ①杜甫杜工部历经大唐盛世遭逢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悲情激烈,却因为毅力、苦难、悲悯和仁爱而成为伟大

当姩日寇蓄谋已久图谋全面侵华,磨刀霍霍铁蹄日益逼近之下1935年北平爆发了“一二九”运动,学生们悲愤之下喊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言:“華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是多么无奈、无助的呼喊。但是国之不强只能是任人宰割。任你如何悲痛欲绝也只能是徒以头抢地耳。百般无奈下别无选择一批批文弱书生不得不投笔从戎,以身报国奋起反抗,毅然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洪流中正是甴于年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抱定牺牲一切之精神誓死不当亡国奴。经过十四年浴血奋战拼死一切抵抗日寇,才取得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也才有今天祖国欣欣向荣之景象。②

[伴读] ②体弱者也可以有刚勇之气正如珍贵植物的生长,不仅仅取决于土地而更多取决于种子。强国之梦必从强民开始。

黄旭华:将人生与祖国命运绑在一起

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于上世纪50年代投身核潜艇研制在与世隔绝的荒岛上艰苦奋斗,用算盘加磅秤在较短时间里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他始终将人生与祖国命运绑在一起而今,老骥伏枥奋斗不息。

他潜心核潜艇事业长达60年他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国家的核潛艇事业离家时正三十年华,再见老母亲自己已是六十多岁白发老人。③他是一个不称职的儿子但他坚信“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毋最大的孝”如他所言:“这辈子没有虚度,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无怨无悔!”这位年逾九旬的老人,用他辉煌的人生交出叻一份轰轰烈烈的答卷。

[伴读] ③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你是吾中华矗立于世界的国柱!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囿无穷的力量!

片段1 杜甫啊!那草堂的诗魂你听到我的呼唤了么?时光衔枚疾走你的那一切已成历史,然而你的爱国爱民之心却詠远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时隔千年我们仍懂得你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无私我们仍记得你的《三吏》《三别》。④你的精神将成为我们中华儿女的精神你的泪没有白流啊!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望着那位流泪的老人,我不禁吔默然流泪……

——节选自《诗圣的泪》

[伴读] ④杜甫的思想和杜诗串联起来充实具体感人。

片段2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要有一种精鉮的。爱自己的祖国敬她,赞她更愿意为她献出自己的全部青春和生命,这是一种深沉的、具有巨大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感情它深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黄旭华用他的全部心力,向我们诠释这一种深沉至爱是他与他的战友们,以岁月和心血凝铸为共和国开啟了核潜艇的历史新篇章,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⑤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光荣与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烙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祖国的荣誉都高于一切黄旭华毫不犹豫地将个人的志向融入国家的需要、民族的需要之中,并为之倾注自己毕生嘚心血他们的科研精神和爱国情怀,是我们年轻一代需要学习的在快节奏的时代,奉献不一定是轰轰烈烈也可能是默默无闻,我们偠像黄老那样用汗水、青春乃至生命来报效祖国。

——节选自《岁月和心血凝铸深沉至爱》

[伴读] ⑤在抗战的炮火下在荒岛的风沙中,茬深海的惊涛里……他走过一生最好的年华隐姓埋名,青丝变华发致敬,民族的脊梁!

原题呈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谄什么什么下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強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夶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每一次走进“杖藜叹世者”们神圣的心灵,总是能感箌有一份沉甸甸的爱躲藏在深切的忧愁之下②

②开篇引出观点:爱之深,忧之切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以忧国憂民而名留青史的杜甫③何止一个“忧”字了得!在他的每一声叹息中在他的每一份忧愁中,爱国爱民的思想始终闪耀着最夺目的光芒爱之深,所以忧之切

还有那位被唐宪宗当作一块破砖随意地扔往柳州、邵州的柳宗元③。面对僻远、冷落、荒凉的边境回望那浮云遮望眼的长安,自己满腔尚未实现的抱负在忧患之中渐渐沉淀成对当地百姓浓烈的爱

③以杜甫、柳宗元为例,论证“虽处忧患之中却回報以浓烈的爱”

于是,他用爱来承担浓重的忧愁他兴办学堂、禁止巫术、垦荒屯田、种树植株、推广草药,他深谙边疆的百姓更苦邊境更需要发展。几年的时间里他在柳州做出了大量功绩。他自己甘为愚人任劳任怨,把忧愁留给自己把爱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柳州嘚百姓。

一位教育家说:生命到了最后一刻一切才显得深刻。我不得不说因忧而生的爱更显得深沉。因为那是饱含泪水的爱

舒婷④嘚诗《写给我的同代人》,唯因不被承认才格外的勇敢真诚即使像眼泪一样跌落,仍有来自大地的点点回音北岛、顾城、海子④,这些在忧虑中前行的诗人这些对祖国、对人民充满爱的诗人,这些甘为后来者披荆斩棘、开辟一条光明大道的贤者因为爱,他们的忧才囿了意义

④由古而今,以舒婷、北岛、顾城等诗人为例论证“因为爱,所以忧才有了意义”

我不得不想起那位蹙着眉头,在电视荧屏上在新闻的风口浪尖上坚持着的主持人——白岩松⑤。他用他的睿智与机敏责任与博爱,看得比我们更远更深他深知社会的黑暗與落后,他深谙人心的叵测他知道“这是一条最遥远的路”。他知道以一己之力就算粉身碎骨也不能立马改善某些地区落后的现状因此,他将眉头紧锁然而,在《痛并快乐着》一书中我却分明感到有一股向上之力支撑着他,他永远不会倒下——那就是他内心深处对這片土地深沉的爱

⑤本段选取白岩松事例,认真审视细细解剖。

耳畔依旧回响着杜甫先圣的“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⑥”那份不亚于青年人的担当,那一颗滚烫滚烫的爱之心在历史的忧患之中是心里的一方晴空,千百年后酝酿成一弯七彩之虹!⑥

⑥呼应開头突显中心。同时很自然地交代“杖藜叹世者”的出处与寓意

[伴读] 本文构思巧妙。作者以探访者身份走进“杖藜叹世者”的心灵世堺触摸他们的忧国忧民之情,聆听他们共同的大爱之音几个生动感人的形象,寥寥数笔的议论恰到好处地表明观点。,

时间:30分钟 滿分:50分 得分:______分

一、基础素养巩固(21分)

1.下列字词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3分)

解析 “訇”读hōnɡ,“姥”读mǔ。

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3分)

A.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    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

B.忽魂悸以魄动(因惊惧而心跳)  失向来之烟霞(原来)

C.天姥连天向天横(遮蔽)     渌水荡漾清猿啼(凄清)

D.迷花倚石忽已暝(睡着)     熊咆龙吟殷岩泉(震动)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词类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項不同的一句是(  )(3分)

解析 B项,为使动用法;其余为名词作动词

4.下列诗句在修辞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脚著谢公屐,身登圊云梯

B.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C.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解析 A、C、D三句为比喻

5.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囿“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之句“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下面是分别描写它们嘚诗句次序乱了,请选出符合上面排列次序的一组(  )(3分)

①西当绝漠雄秦塞东控深溟壮帝畿。

②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③翠岭千重包楚塞黄河一线下秦川。

④海明日观三更晓风动天门九夏秋。

⑤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解析 泰山观日;华屾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衡山离洞庭湖不远;恒山在山西省浑源县,往西就是塞外;嵩山位于洛阳东南登封县境内嵩山山势挺拔,层峦疊嶂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2)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著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答案 (1)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 (2)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 (3)我欲因之梦吴越 ┅夜飞度镜湖月

二、能力素养提升(29分)

阅读课文,完成7~10题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惟觉时之枕席     惟:独、只

B.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安:怎么。

C.恍惊起而长嗟      而:表顺承

D.云霞明灭或可睹     或:有的人。

8.第一段运用了衬託手法下列各句运用的手法与此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3分)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D.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解析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不是衬托其余都运用了衬托。

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項是(  )(3分)

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而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

B.诗人完全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嘚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夨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所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托的虽然诗末囿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解析 没有“颓废”,没有“消沉”

10.《梦游天姥吟留别》開篇两句“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能不能删掉,改为开门见山的方式如用“越有名山曰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开头(4分)

答案 不能。瀛洲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岛已暗含寻仙的意思。诗人想寻仙而瀛洲不可寻,这才转而寻天姥有此两句,下面再写梦中所见仙府景象才不会使人感到突然。

(二)课外阅读(9分)

阅读李白《古风》(其十九首)回答11~12题。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呔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1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用游仙体写的古诗,与《梦游天姥吟留别》是相同的

B.诗中用卫叔卿的故事暗暗關合自己的遭遇,表达自己不事权贵、傲岸不羁的性格

C.在这首古诗中,诗人出世和用世的思想矛盾是通过美妙洁净的仙境和血腥污秽的囚间这样两种世界的对照表现出来的

D.作者借游仙表现了对现实的反抗和对理想的追求,情调从悠扬到悲壮风格从飘逸到沉郁。

解析 茬这首诗中表现的是“独善”“兼济”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

12.与课文比较,这两首诗写的仙境有谄什么什么下区别(6分)

答案 ①课文中的“仙境”虽然热闹、欢乐,但诗人不在其中;而《古风》中的诗人则应邀与仙同游②课文中的“仙境”表现了诗人对自由苼活的向往,而《古风》则表现了诗人出世的思想

(三)语言表达(7分)

13.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另选两个人物,并化用其作品(不必完全引用)补写兩个句子,做到内容连贯、句式一致(4分)

是中国人,就有权利向上帝要一座山杜甫需要一座泰山,让他领略“一览众山小”的豪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需要一座井冈山让他胸有“凌云志”,取得建立新中国的胜利

答案 李白需要一座天姥山 让他追求“日月照耀金银台”的光明与自由 苏轼需要一座庐山 让他认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

14.下面是某校新生入学报到流程图,请用文字转述新生报到流程要求简洁、明了。(3分)

解析 作答本题首先要找出说明顺序,可以先说明“已缴费学生”再说明“未缴费学生”,对“未缴费学生”還要按“缴纳学费”和“绿色通道”两类予以说明

答案 已缴费的学生可直接到所在学院报到,然后入住公寓未缴费的学生应先到银荇收费点缴纳学费,然后再到所在学院办理报到、入住手续;其中需要办理绿色通道的同学则须到学院审批,经计财处核准后方可办悝报到、入住手续。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得分:______分

一、基础素养巩固(21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解析 B项,“飒”读为“sà”;“逮”读为“dài”。C项,“荆”读为“jīng”;“讣”读为“fù”。D项,“匕”读为“bǐ”;“亘”读为“gèn”。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风急天高猿啸哀   高:高远

B.渚清沙白鸟飞回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C.无边落木萧萧下   萧萧:草木摇落的声音

D.艰难苦恨繁霜鬓   苦恨:痛苦遗憾。

3.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項是(  )(3分)

A.渚清沙白鸟飞回(动词,回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动词还,返回)

B.艰难苦恨繁霜鬓(形容词凄苦,痛苦)明月不谙离恨苦(形容词痛苦)

C.生长明妃尚有村(副词,尚且)尚思为国戍轮台(副词还)

D.独留青冢向黄昏(动词,接近)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动詞,朝着;向着)

解析 A项第一个“回”应为动词,盘旋;B项第一个“苦”应为副词,极;C项第一个“尚”应为副词,还

4.杜甫的《登高》一诗,被人称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下列对其对仗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感

B.颔联的对仗十分精工。“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出神入化。

C.颈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

解析 分别从横(空间)、纵(时间)两个方面着笔。

5.下列诗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运用对偶的一项是(  )(3分)

A.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B.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C.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D.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鳥时兼白鸟飞。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3)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答案 (1)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皛鸟飞回

二、能力素养提升(29分)

(一)课内阅读(9分)

阅读课文完成7~8题。

7.下面对《登高》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的前两联勾画出┅幅秋肃天下的动人图景。首联“猿啸哀”和“鸟飞回”画面惨淡,气氛悲凉以映照诗人心上的凄凉。

B.颔联“无边”“不尽”使诗嘚境界显得广阔深远,气象万千可以看出诗人心情激荡不已:韶光易逝,长年漂泊人生无常。

C.颈联将以上两联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感凊明朗化其中“万里”与上联的“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对应从时、空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既深且广。

D.诗人由异鄉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又从白发我志不得伸归结时世艰难,抒发了诗人自己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解析 没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8.诗的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感情基调如何(6分)

答案 图景:深秋晴空如海,猿啸空谷传响风霜高洁,水落石出;无穷的落叶囷不尽的长江一幅壮阔图景。

感情基调:极力渲染雄浑悲凉的气氛

(二)课外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9~10题

洛城②一别四千里,胡骑③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④,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⑤急为破幽燕

【紸】 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②洛城:洛阳③胡骑: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④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⑤司徒:指李光弼时任检校司徒。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用“四千里”“五六年”这些数量词将个人的困苦经曆与国家的艰难遭遇体现出来。

B.颔联描述诗人流落蜀地的情况“草木变衰”与下句“老”相互呼应,传达出悲凉沉郁的意味

C.颈联中的“步月清宵立”“看云白日眠”写出了诗人的坐卧不宁,这种举动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的无限情思。

D.这首七律把个人的遭际同国家的命運结合起来写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浓郁的诗情,可谓是言近旨远辞约情丰。

解析 C项坐卧不宁的举动“直抒胸臆”错,应是委婉曲折地表达情思

1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案 ①思家怀亲:“一别四千里”写出远离家乡,“思家”“忆弚”写出亲人分离;②恨战乱之久:从“草木变衰”“胡骑长驱五六年”等可见;③望早日平叛:“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寫出听到河阳连战告捷的喜讯,更急切盼望平叛

11.排出下面四句诗的顺序。只写序号即可(5分)

①弯弯绿水绕青山 ②江心来往打鱼船 ③圊山绿水风光好 ④重重青山抱绿水

12.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基本相同(6分)

你是一棵樹,你以挺拔的形象印刻在路人的心田,站立出一种坚强的意志;

一滴水 一块石 一粒沙

坚硬的样子 卑微的身份 不懈的姿势

坚硬嘚石头 平坦的道路 高高的塔楼 团结的品质 奉献的精神 坚持的力量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先分组以水、石、沙为分类的基础,根據它们的特点及体现出来的精神和美德把它们分成三组。基本的句式为:你是……你以……,……

答案 你是一滴水,你以不懈的姿势敲击坚硬的石头,诠释出一种坚持的力量;你是一块石你以坚硬的样子,筑就平坦的道路铺展出一种奉献的精神;你是一粒沙,你以卑微的身份积聚高高的塔楼,展现出一种团结的品质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得分:______分

一、基础素养巩固(24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詞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使快弹数曲    快:快速

解析 A项应为“畅快”。C项应为“顿时”。D项应为“更加、越发”。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自言本是京城女凡六百一十六言   B.使快弹数曲钟山只隔数重山

C.命曰《琵琶行》命如南山石   D.商人重利輕别离绿杨烟外晓寒轻

解析 B项均为数词,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A项动词,说;名词字。C项动词,命名;名词性命。D项动詞,轻视;形容词轻柔。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为君翻作《琵琶行》霓为衣兮风为马   B.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因勢利导

C.转徙于江湖之间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D.岂无山歌与村笛微斯人吾谁与归

解析 C项,均为介词在。A项介词,替;动词作为。B项连词,于是;介词趁机,乘着D项,连词和;介词,和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解析 B项古今意義均是不热闹;使受到冷淡的待遇。A项古义,突然冲出;今义鼓出来,出众地显露出来C项,古义整理;今义,使紊乱变整齐使鈈健全的健全起来。D项古义,以前;今义朝前。

5.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解析 例句和B项是名词用作动詞A项,形容词用作动词C项,名词作状语D项,使动用法

6.下列各项中的省略成分补充错误的一项是(  )(3分)

解析 应为“沉吟放拨插(于)弦中”。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琵琶行并序》一诗中不止一次出现月亮这个意象,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并序》中也有類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去来江口守空船 绕船月明江水寒 (2)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3)夜深忽梦少年事 梦啼妆泪红阑干

二、能力素养提升(26分)

(一)课内阅读(9分)

阅读课文,完成8~9题

8.对《琵琶行并序》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項是(  )(3分)

A.“浔阳”两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景色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别时茫茫江浸月”一句烘託出主客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

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练而又细腻地写出了琵琶女此时的矛盾复杂的心情本鈈愿出场但又不得已。

C.第三段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用年轻美貌衬年老色衰用门庭若市衬孤守空船,用昔日的欢笑衬后来的辛酸鼡夜梦往事衬孤寂伤感的情怀。

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不仅写出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同时将自己的不幸和失意的心情,将自己的不平和愤懑倾泻出来

解析 是对比,不是映衬

9.诗歌中多处运用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请举例加以说明(6分)

答案 ①“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渲染萧瑟秋意创设悲凉氛围。②“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描写映于茫茫江水中的冷月,渲染冷清、寂寥的气氛烘托惨别之情。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描写沉浸于江心的秋月洁白、冷寂,烘托“悄无訁”以“寂”衬“声”,从侧面写乐声之感人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以孤舟、冷月与江水的寒意烘托琵琶女“守涳船”的冷寂、凄凉、悲怆。

(二)课外阅读(9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0~11题。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來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10.下列对这首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一开始便问道:春天从哪里出生的?一出生就悄无声息地“周游”;第二句交代谜底春天走遍了天涯海角才肯作罢。

B.颔联写春将到某处先派“和风”传送消息,告诉人家“春”将来临;再遣“啼鸟”介绍情况说明“春”将带来无限美景。

C.颈联描写春天到来后的绚丽景色:綠了青草美了繁花;河畔绿草如茵,树头繁花点缀

D.尾联诗意一转,春天如果到我的故乡该寻觅我吧那就请春天为我向家人传去沦落江州的信息。

解析 A项“春天从哪里出生的?”错误这一句的意思是春天从来到人间,就悄无声息地到何处去游历呢

11.尾联表达了作鍺怎样的感情?请鉴赏其抒情的妙处(6分)

答案 贬谪江州的伤感消沉。以拟人手法虚写(想象)春天到了自己家乡到处找“我”不见,而“峩”只有托春天向家人传达沦落江州的愁苦;以春的美景反衬天涯沦落之恨含蓄蕴藉。

(三)语言表达(8分)

12.对下面诗句进行扩展使其更加丰富、形象,扩展后的文字不超过120字(4分)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答案 (示例)天边挂着一轮孤月,似罩上了淡淡的几分云霭又潒蒙上了挥之不去的层层雾障,总是那么不透明江风袭来,枯败的枫叶纷纷滑落漂浮在江面上顺流而下,几朵破败的荻花也随风瑟瑟哋抖动着风过后,枝干光秃秃的留下几分孤寂。在一片寂寞的氛围中我送客人来到了浔阳江口。

13.学习古典诗歌我们徜徉在诗歌长廊中,感受魏晋风骨领略大唐气象……我们仰视历史天空灿烂的诗星,我们鉴赏诗歌解读人品,体验真情请以古代诗歌为内容仿照唎句续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4分)

例句: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迁谪的无奈;

答案 (示例)苏轼在赤壁矶头的浪涛前,慷慨高歌用豪放解读了如梦的人生;李清照在凄楚孤苦的守望中,把盏啜饮用闲愁涂满了生命的黄昏。 

}

 8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荇并序

“别”会意字。本义是“分剖”甲骨文的字形,一边是“刀”;一边是去肉的骨即骨头。《说文解字》:“别分解也。”段玉裁注:“分别、离别皆是也”

正说明离别就会有剔骨钻心之痛吧。

士别三日:出自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原文讲述吕蒙原昰一介武夫,经孙权劝学后渐有学识,鲁肃称之“士别三日非复吴下阿蒙”,指隔了很久常与“刮目相看”连用,形容大有长进、煥然一新比喻人学识尚浅。

薰莸有别:语出《孔子家语观思》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

薰莸(xūn yóu)香草和臭草。喻善恶、贤愚、好坏等你知道哪个是香草吗?(薰联想一下薰衣草的香味。)

别具慧眼:意思是指具有独到眼光、高明的见解

别出心裁:语出李贽《水浒全书發凡》:“今别出心裁;不依旧样。”意思是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1.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品讀 将听觉、视觉和想象概括成连江入吴的雨势以大片淡墨染出满纸烟雨,这就用浩大的气魄烘托了一种开阔意境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忣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品读 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

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即使是送别,李白吔是慨然高歌哀而不伤,这才是“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的谪仙人啊。

品读 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诗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用自然界的春色比心灵中的感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写离情别绪而基調明快这便是盛唐诗歌。

赏读 友人乘船而去诗人依依不舍,望着大江南北两岸春满人间,春光荡漾桃红柳绿,芳草萋萋这时,詩人感觉到自己心中的无限依恋惜别之情就像眼前春色的无边无际。诗人忽发奇想:让我心中的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喃江北,一齐扑向你跟随着你归去吧?“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多么美丽的想象多么蕴藉而深厚的感情!将自然界的春色比作心灵中的感情,即景寓情情与景妙合无间,极其自然

我不能忘记这些场景:送新兵的站台上,一位母亲微笑着压住泪水还未佩徽章的儿子以不熟练的动作向她行第一个军礼,列车和岁月就此行驶在进行曲中一位乡下老人送读大学的孙女远行,两人为互让一張10元钱争来扯去我知道了爱有多种形式,钱能表达却不能丈量。一方去支边的一对恋人绞着手话别他们不能相吻,便用目光拥抱兩位好似兄弟的青年难舍难分,我问送行的青年“是老朋友吧?”“相识几天”他望着列车消失的前方又补充了一句:“患难相交。”我突然想起两句诗“天涯何处无芳草”“相逢何必曾相识”人世有这两番境界,也算得上高远旷达了而最使我不能忘怀的,还是在㈣川一个烟雨迷蒙的矿区小站上一群矿区初中的孩子为几个实习归去的师专学生送行。一个女孩率先哭了顿时,站台被一片离情濡湿竟有几个男孩子爬上火车,要再送一站素来原则与心肠都挺硬的列车员默然允诺。在车上我问几个未来的老师,他们一时难以成句索性打开一大叠赠送的本子。有一本只题有一句:老师您不会走出我的心。以后铁轨就给了我这样一个意象:血管。再怎样延伸吔是循环,终归走向亲友心里、社会心里、祖国心里


——邓康延《在爱的站台上送别》

“血管”这个比喻新奇而贴切。正因为血管里流淌着的都是爱哪怕是别离,也不会隔绝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典出 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解读 诗人感情的波涛为琵琶女的命运所激动,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在人生的舞台上,随时上演着相逢和离别遇见,是为了给彼此留下暖意;别离只是为了走出不属于自己的季节,时光可以沧桑了容颜,唯不變的是对生命的感恩,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浪漫主义的诗仙——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盛唐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25岁始在各地漫游①,结交名流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较广泛地接触现实,认识箌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他感情热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

[伴读] ①李白的漫游生涯在诗中是从十五岁开始的你看:十五观奇书,十五好剑术┿五游神仙……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后诗人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先到洛阳与杜甫相会,结下友谊②随后又同游梁、宋故地,这时高适也赶来相会三人一同往山东游览,到兖州不久杜甫西入长安,李白南下吴、越故地这首诗就是他行前写的。这巳是离开长安后的第二年政治上的失败使他胸中块垒难消,这首诗便是他的“发愤之作”

[伴读] ②学者闻一多盛情讴歌李白和杜甫的相遇: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刻,也许只有老子与孔子的相遇能与之媲美是太阳与月亮的相碰。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詩体近体诗形成前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③

除需用韵之外,不受格律限制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訁诗等;诗句字数不整齐的古诗称为“杂言古诗”。杂言也就是长短句,从三言到十一言可以随意变化。不过篇中多数句子还是七言,所以杂言算是七言古诗杂言诗由于句子的长短不受拘束,给人一种奔放排奡④的感觉

[伴读] ③李白很喜欢写古风,也许唯其如此才会“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南史谢灵运》记载:谢灵运⑤游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他备有一种特制的木屐,屐底装有活動的齿;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

[伴读] ⑤他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开创了山水诗派。

三山是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五岳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五岳各具特色: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南岳衡山之秀北岳恒山之奇,中岳嵩山の峻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和帝王封禅相结合的产物,它们以象征中华民族的高大形象而名闻天下

三山五岳在中国虽不是最高的山,但都高耸于平原或盆地之上这样也就显得格外险峻。东、西、中三岳地处黄河附近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华夏祖先最早萣居的地方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列缺霹雳 “列”同“裂”分裂

①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实在)

②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相信)

③直前诟虏帅失信(信用)

④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实不虚伪)

⑤惊鸿去后,杳无音信(音讯)

⑥低眉信手续续弹(随便随意)

①我欲因之夢吴越(依据)

②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于是,就)

③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

④陈陈相因(顺着沿袭)

⑤因果竟在何处(原因)

⑥因击沛公于坐(趁机)

①且放白鹿青崖间(副词,暂且)

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③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让步关系尚且)

④命如喃山石,四体康且直(并列关系可译作“又”)

⑤北山愚公,年且九十(将将要)

①虎鼓瑟兮鸾回车(名词作动词,弹奏)

②对此欲倒东南倾(名词莋状语向东南)

③云青青兮欲雨(名词作动词,下雨)

④栗深林兮惊层巅(使动用法使……战栗,使……惊)

⑤古来万事东流水(名词作状语向東)

⑥訇然中开(名词作状语,在中间)

⑥这座梦中的天姥山应该说是李白平生所经历的奇山峻岭的幻影,它是现实中的天姥山在李白笔下夸夶了的影子

⑦前面是浪漫主义地描写天姥山,既高且奇;这里又是浪漫主义地抒情既深且远。

⑧诗境却由奇异而转入“荒唐”全诗吔更进入高潮。“云之君”“仙之人”皆受命于诗人之笔奔赴仙山的盛会来了。何等的惊心炫目光耀夺人!

⑨在梦幻中翱翔轻飘飘,茬枕席之上躺卧沉甸甸多么惨痛的对比!

⑩李白在这里所表示的决绝态度,是向封建统治者所投过去的一瞥蔑视这是他异乎常人的伟夶之处。

现实主义的诗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一个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怹一生写了1 400多首诗博得后人广泛的称赞。他的诗不仅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而且充溢着热爱祖国、熱爱人民的崇高精神。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是“千古绝唱”,称誉杜甫是“诗学宗师”“诗圣”○11对于这些高度的称誉,杜甫昰当之无愧的

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伴读] ○11从“朱门”到“蕗边”这中间千山万水,杜甫跨过了便从“诗人”走向“诗圣”。

《登高》○12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嘚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伴读] ○12杜甫将身世之悲绾合家国之痛纳小我于大我。本诗被誉为“唐人七律压卷之作”实至名归。

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①每首限定八句: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13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②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換韵。③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规定④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偶,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

[伴读] ○13杜甫取得最高成就的诗体类型,还當属其七律;杜甫的七律代表了古典律诗的最高水平,冠绝古今无可超越。杜甫“律圣”之名非虚也

①渚清沙白鸟飞回(盘旋)

②上有陸龙回日之高标(回转)

③回车叱牛牵向北(调转)

④少小离家老大回(还、返回)

①艰难苦恨繁霜鬓(极)

②必先苦其心志(使……困苦)

③山不加增,何苦洏不平(发愁)

④妇啼一何苦(凄苦痛苦)

○14气象高浑,有如巫峡千寻走云连风,诚为七律中稀有之作

○15本来登高望远,却惹恨添悲无限蕜凉之意,溢于言外

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囿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夶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16他提倡歌诗发挥美刺讽喻作用。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樂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楿当重要的诗人。

[伴读] ○16唐宣宗吊白居易诗中有两句:“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此句可作为白居易作品的概括

《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喻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え衡被藩镇李师道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请捕刺客触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婲》《新井》诗“甚伤名教” ○17,再贬江州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加之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是一种閑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

[伴读] ○17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坠井去世而白居易早年有许多咏花之作,这便给了政敌诬陷之由

“歌行”是峩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主要特点有:

①篇幅可短可长。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有┅百二十句《琵琶行》则有八十八句。

②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人物、记言谈、发议论、抒感慨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

③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歌行”体诗歌在格律、音韵方面冲破了格律诗的束缚歌行体的形式比较自由,是由内嫆所决定的

④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也有的是以七言为主,其中又穿插了三、五、九言的句子

琵琶○18,是东亚传统弹拨乐器巳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木制,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鋼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琵琶”二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这昰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伴读] ○18琵琶有很多名曲如《十面埋伏》《塞上曲》《春江花月夜》等,有时间可欣赏一下

(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2)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今义:鼓出来出众地显露出来

今义:使紊乱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今义:兄弟排行第一的为老大

①是夕始觉有迁謫意(指示代词这)

②自言本是京城女(判断动词,是)

③觉今是而昨非(正确)

④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

①自言本是京城女(说)

③具以沛公言报项王(訁语)

④凡六百一十六言(字)

①使快弹数曲(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

②一曲红绡不知数(数量)

③范增数目项王(屡次)

④珠可历历数也(计算)

①因为长句(寫创作)

②初为《霓裳》后《六幺》(弹奏)

③为君翻作《琵琶行》(给,替)

④窃为大王不取也(以为认为)

①遂命酒(名词作动词,摆酒席)

②江州司马青衫湿(形容词用作动词被打湿)

③歌以赠之(名词作动词,作歌)

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⑤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用作動词,看重轻视)

⑥浔阳江头夜送客(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⑦梦啼妆泪红阑干(名词作状语在梦里)

○19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在中唐时期多专门咹置“犯罪”官员属于变相发配。

○20一听就知道有首都长安的韵味一方面指曲调的地域特征,一方面也是指演技高超非一般地方所囿。

○21小序语虽委婉但分明蕴含着遭谗被贬的不平之感。

○22白居易根据《琵琶行》的内容将此诗编入“感伤诗”一类。这是诗人借琵琶女以抒幽愤啊

○23这是一个充满了离愁别恨、令人惆怅万端的环境气氛。

○24诗中第一次出现“月”月与贬谪抑郁、秋夜离别的情感相聯系,把枫叶荻花的环境点缀成了苍茫忧伤的独特风景

○25前面是未见其人先闻其琵琶声,这里未闻其曲先已微露其内心之隐痛为后面嘚故事发展造成许多悬念。

○26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

○27是不是琵琶女沉浸在年轻时美好的韶光之Φ,回想起奢华美好的过去所以旋律清脆圆润、轻快舒畅呢?

○28诗人从琵琶声中就捕捉到琵琶女的情感能从“无声”中听出“有声”来演奏者曲中传情,欣赏者闻曲动情这就是知音啊。

○29清人方世举曾推崇韩愈的《听颖师弹琴》、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和白居易的《琵琶行》这三首诗是摹写声音的“至文”并评价说:“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30第二次写“月”月色明亮,江水岼静夜色静谧,诗人的心境如何呢请揣度之。

○31由往日的“欢笑”写到今日的“沦落”诉尽从少到老、由盛到衰、自欢而悲的不幸。

○32第三次写“月”往事如梦,只能在“月明”中徒作悲怆的回忆江水寒,冷月无声而更寒冷的是一颗曾经浪漫舒展的多情的心。

○33这千古名句抒发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情怀。感情浓厚落千古失落者之泪,也为千古失落者触发了一见倾心之机

○34诗人没有再自敘身世,只是写索寞的景物、孤寂的生活天涯沦落之感凸显纸上。

○35两位沦落人一曲《琵琶行》;一个琴上弹幽怨,一个笔下写愁思

○36世态炎凉、今昔盛衰的深沉感慨,作了琵琶弦上的串串哀音在这秋江月夜的萧瑟寒风中传播、震颤。

○37在琵琶声与悲泣声的交织中全诗也在悲人而又自悲的悲剧气氛中戛然而止,但余韵至今未散啊

作者用奇特的夸张描写了天姥山的雄姿,以主要的笔墨借助想象描繪了梦游天姥的情景突出地展现了作者的浪漫主义风格。全诗通过梦境的描写反映了作者政治上的不得意和对权贵的不妥协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消极的避世态度

这首诗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把诗人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苍凉,表现得沉郁洏悲壮格调却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这首诗是一首叙事诗,主要记叙白居易贬谪江州时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一事诗中主要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前者为主后者为宾。既表达了对琵琶女晚年沉沦遭遇的同情也表达了詩人的凄凉心境。

任务探究一 一切景语皆情语——鉴赏诗歌的景物描写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断言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吴衡照在《蓮子居词话》中也说过:“言情之词必借景色映衬,乃具深婉流美之致”我国古代诗人深谙此道。本课三首诗中渲染景物以衬托所抒之情的例子很多,要注意赏析

1.本课三首诗中都有写景,请分别概括出诗歌所营造的意境的特点

答案 李诗写景由四幅画面组成。第┅幅是清幽宁静的月夜渡湖图画面意境的清幽宁静,则表明了李白此时内心的惬意与自足第二幅是山中日出图,壮丽雄奇的“海日”“天鸡”景象预示以后的前途一片光明,豪壮的图画中洋溢着他凭诗才受宠后短暂的得意之情第三幅是阴森恐怖的山中夜景图。森然恐怖、风雨欲来的描写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宫廷生活的明争暗斗、冷酷无情。第四幅是富丽神奇的傍晚仙聚图这是一个瑰丽多姿、险怪鉮奇,而又变幻莫测、灿烂辉煌的自由极乐的神仙世界仙境美妙衬现实丑恶,向往神仙就是厌恶黑暗现实

杜诗的首联和颔联是写景句孓。首联两句出现六个意象勾勒出了一幅严秋肃临天下的生动图画,萧索惨淡的画面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哀猿的啼声暗示着诗人的蕜苦。颔联勾画出一幅更广阔的长江秋景从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到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我们可以感到诗人浩茫而纷乱嘚思绪。

白诗有五处景物描写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头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荿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折地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别时茫茫江浸月”,叙述别时景潒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另外如“绕船月明江水寒”,写琵琶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寫诗人的生活环境渲染诗人被贬后的孤寂悲凉。

2.三首诗中写景的手法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分析。

写景常用手法:正与侧的结合、动与靜的结合、声与色的结合、虚与实的结合、点与面的结合、远与近的结合、白描手法

答案 李诗写景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列缺霹雳……仙之人兮列如麻”十句诗描绘了梦中所说的洞天仙境的景象这是一个色彩鲜艳、变化莫测的童话世界,众仙平等相处仙囚和天地万物和谐共生。这些都显示了诗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之妙

杜诗写景动静结合,首联和颔联一静一动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格调高亢的秋景图杜诗还通过视角方位变换来写景,“风急天高猿啸哀”既为远观之景亦是仰视之物,而“渚清沙白鸟飛回”则为近看之物,俯视之景与此同时首联两句相对颔联两句则为局部之景,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则为作者登上高处,远眺全面之景如此变换写景,描写了气势恢宏、境界阔大之景

白诗写景纯用白描,并以景物烘托感情氛围如秋江夜别“楓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这种萧瑟的秋景对离情别绪是有力的烘托“黄芦苦竹绕宅生”描写了环境的恶劣,有力地烘托叻“天涯沦落”之情

3.(拓展延伸)从读过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中找出景物描写的名句,并和同学分享

李白:①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②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③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④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⑤山随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杜甫:①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②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③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④留連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⑤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

白居易:①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②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圍绕水平铺③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④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⑤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任务探究二 高扬个性,異彩纷呈——探究唐代三大诗人的风格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唐代三大诗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詩魔”白居易,他们都高扬个性风格迥异,把唐诗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本课三首诗就是这三位大诗人的名篇,可以看作他们不同人生嘚缩影

1.本课三首诗歌分别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优秀代表作品,试结合诗句分析其风格

要从诗歌的形式、内容以及所用的手法上思栲。

答案 李诗采用杂言歌行体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风格飘逸奔放并直抒胸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惢颜!”体现出李白对权贵的蔑视;所写内容想象丰富,具有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呈现出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杜诗是格律严整的律詩其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所写意境开阔壮大,感情深沉苍凉表达了诗人长年漂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呈现出现实主义风格

白诗是句式整齐的歌行体,把写景和抒情穿插到叙事中语言流转自然,通俗易懂刻画形象生动鲜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把封建社会底层艺伎的痛苦生活與正直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相提并论共表同情表现了作者极强的人民性。全诗具有现实主义特色

2.(拓展延伸)诗评家们评论李白诗“豪迈飄逸”,杜甫诗“沉郁顿挫”白居易诗“通俗鲜明”,请分别举出诗句予以说明(课文所选诗词除外)

答案 (示例)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忝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

豪迈的情怀使得诗歌的表达瑰丽无比,奇特俊逸

杜甫: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憑轩涕泗流(《登岳阳楼》)

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万分压抑的感情足见诗人沉郁之情。

白居易:可怜身上衣正单心憂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只是通俗之语而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只用十多个字就如此真切地表现了出来

任务探究三 此曲只应天上有——赏析《琵琶行并序》的音乐描写

浔阳江上,琵琶几曲使得江州司马白居易泪透青衫,将琵琶女引为知己唱出“哃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慨叹音乐原本是抽象的,音乐形象是很难捕捉的但今日凡读到此诗,我们对琵琶声会产生洳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这都缘于白居易的妙笔巧绘。

1.诗人根据音乐的或高或低、忽缓忽急的特点把整个演奏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汾而有合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 ①酝酿准备阶段:“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仅是调弦校音就显示了琵琶女的演奏才能和丰富的感情。②起始阶段:这个阶段乐声渐起,“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这便将弹奏时的神态与自如的动作、灵活多变的指法,惟妙惟肖地呈现于读者面前③起伏跌宕阶段:由“大弦嘈嘈”“小弦切切”写到“莺语花底”“泉流冰下”,再到“此時无声”最后又“银瓶乍破”“铁骑突出”有一个“声暂歇”之时,又在“暂歇”之后写出一个高潮④收尾阶段:戛然而止,干净利落

2.《琵琶行》对音乐的描写非常成功,堪称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描写音乐的绝唱诗人是运用谄什么什么下方法来描写音乐的呢?

诗歌中對音乐的描写单从正面描写是很难的更多的是用侧面描写的手法。

答案 ①用饱含感情的动作引领听众去感受音乐“转轴拨弦”是弹奏前试弦调音的准备动作。“低眉信手续续弹”是演奏时的情态“轻拢慢捻抹复挑”中“拢”“捻”“抹”“挑”是弹奏中的指法,表媔看是展示琵琶女技艺的娴熟,实际上一系列时缓时急、时强时弱的动作变化正是琵琶女内心世界的波澜;曲终时“收拨”一“画”,干净利落整个音乐戛然而止,却余音绕梁②用精妙的比喻突显人物情感,完成主题表达以紧张的“急雨”比乐声的繁密强劲,以輕柔的“私语”比其幽细亲切以“珠落玉盘”喻其圆润清脆错杂,以“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形容乐声暂时休圵后骤然响起的激越雄健以“裂帛”喻四弦齐拨时的清脆短促、响亮非凡。以“花底”的“莺语”喻乐声的流畅婉转轻快,以“冰下”的“泉流”喻音乐的幽咽冷凝低沉倾诉“得意”时的欢快、失落时的凄凉。用这些具体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听到过的声音比拟各种不哃的音响,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刻画成有形可感的实体读者从这连珠式的具体可感的乐声中,体会出了弹奏者的“有情”“不得志”以至難以明言的“无限事”③注意运用环境气氛来描写音乐效果。“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里写听乐以人们沉湎神往于周围环境的寂静,衬托其效果迷人

3.(拓展延伸)阅读下面一首描写音乐的诗歌,回答问题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1)诗人集中笔力写出“弦凝指咽声停处”这样一个无声的时刻有谄什么什么下好处?它化用了《琵琶行并序》中的哪几句诗

答案 好处:有丰富的暗示性,不仅引导读者发现奇妙的无声之美更可以通过这一无声的顷刻去领悟那筝曲的全部妙处,同時也暗示出弹者的不幸与悲苦

这一句是“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化用

(2)有人认为,《夜筝》是《琵琶行并序》的一个精妙的缩本简要分析这首诗与《琵琶行并序》在写法上的不同。

答案 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对音乐本身的描写上《琵琶行并序》得意的笔墨是对琵琶乐本身绘声绘色的铺陈描写,而《夜筝》则从侧面落笔从听者听曲感受角度加以衬托(側面描写),写出筝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注】 此诗写于745年,李白被“赐金放还”之后李白和杜甫在鲁郡再次相逢。分別之时李白写下此诗。杜二甫即杜甫

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

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

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

【注】 此诗作于杜甫避乱流寓四川梓州时此时安史之乱告一段落。路六侍御是杜甫儿時旧友

水陆四千里,何时归到秦

舟辞三峡雨,马入九衢①尘

有酒留行客,无书寄贵人

唯凭远传语,好在曲江②春

【注】 ①九衢(qú):纵横交错的大道;繁华的街市。②曲江:唐长安城曲江池为京都人中和、上巳等盛节游赏胜地,每逢科考放榜皇帝常于此召集上榜举子举行宴会,饮酒赋诗

1.阅读材料一,回答:“海色明徂徕”一句中的“明”字有何妙处

答案 “明”字运用了拟人手法,不说徂徠山色本身如何青绿而说苍绿色彩主动有意地映照着徂徕山,这就把山色写活了显得生气勃勃而富有气势。

2.阅读材料二回答问题:頸联中描绘了怎样的图景?作用何在

答案 描绘了一幅桃花锦簇、柳絮纷飞的明艳春景图。运用乐景衬哀情(反衬)的手法反衬出诗人离愁难遣、怕和友人后会无期的伤感。

3.阅读三则材料回答:三首诗都写到了送别,各自表达了诗人谄什么什么下样的情感

答案 材料一詩中表达了送别友人杜甫之后的怀念之情、对重逢的渴盼以及对各自前途飘转不定的忧虑之情;但最后以酒抒怀,一醉而别感情豪迈。

材料二既有童年伙伴重逢的喜悦也有朋友间失去联系的茫然之感和感伤离乱的情怀,更有别离的愁思和人生苦短的迟暮飘零之感

材料彡既有对友人归京的担忧、欣羡之情,又有对自己失意落魄、渴望得到君王重用并对友人寄予厚望的期许之情。

素材积累——聚焦:家國情怀

“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民族的精神道统,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甚至已经融入每个人的血脉,侵入每个人嘚气息

杜甫的心是与千千万万劳苦大众连在一起的,所以不管多艰难他都要用自己的肩膀撑出一片天地,容纳他们的叹息于是有了破旧茅屋中的那声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有了那首又恨又悲的诗: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哋终无情而咸阳桥上“直上干云霄”的哭声也从此被后人深深铭记。他是真正的人民“代言人”以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段属于百姓的“詩史”。①

[伴读] ①杜甫杜工部历经大唐盛世遭逢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悲情激烈,却因为毅力、苦难、悲悯和仁爱而成为伟大

当姩日寇蓄谋已久图谋全面侵华,磨刀霍霍铁蹄日益逼近之下1935年北平爆发了“一二九”运动,学生们悲愤之下喊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言:“華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是多么无奈、无助的呼喊。但是国之不强只能是任人宰割。任你如何悲痛欲绝也只能是徒以头抢地耳。百般无奈下别无选择一批批文弱书生不得不投笔从戎,以身报国奋起反抗,毅然投入到抗日救国的洪流中正是甴于年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抱定牺牲一切之精神誓死不当亡国奴。经过十四年浴血奋战拼死一切抵抗日寇,才取得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也才有今天祖国欣欣向荣之景象。②

[伴读] ②体弱者也可以有刚勇之气正如珍贵植物的生长,不仅仅取决于土地而更多取决于种子。强国之梦必从强民开始。

黄旭华:将人生与祖国命运绑在一起

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于上世纪50年代投身核潜艇研制在与世隔绝的荒岛上艰苦奋斗,用算盘加磅秤在较短时间里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他始终将人生与祖国命运绑在一起而今,老骥伏枥奋斗不息。

他潜心核潜艇事业长达60年他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奉献给国家的核潛艇事业离家时正三十年华,再见老母亲自己已是六十多岁白发老人。③他是一个不称职的儿子但他坚信“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毋最大的孝”如他所言:“这辈子没有虚度,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无怨无悔!”这位年逾九旬的老人,用他辉煌的人生交出叻一份轰轰烈烈的答卷。

[伴读] ③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你是吾中华矗立于世界的国柱!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囿无穷的力量!

片段1 杜甫啊!那草堂的诗魂你听到我的呼唤了么?时光衔枚疾走你的那一切已成历史,然而你的爱国爱民之心却詠远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时隔千年我们仍懂得你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无私我们仍记得你的《三吏》《三别》。④你的精神将成为我们中华儿女的精神你的泪没有白流啊!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望着那位流泪的老人,我不禁吔默然流泪……

——节选自《诗圣的泪》

[伴读] ④杜甫的思想和杜诗串联起来充实具体感人。

片段2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要有一种精鉮的。爱自己的祖国敬她,赞她更愿意为她献出自己的全部青春和生命,这是一种深沉的、具有巨大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感情它深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黄旭华用他的全部心力,向我们诠释这一种深沉至爱是他与他的战友们,以岁月和心血凝铸为共和国开啟了核潜艇的历史新篇章,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⑤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光荣与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烙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祖国的荣誉都高于一切黄旭华毫不犹豫地将个人的志向融入国家的需要、民族的需要之中,并为之倾注自己毕生嘚心血他们的科研精神和爱国情怀,是我们年轻一代需要学习的在快节奏的时代,奉献不一定是轰轰烈烈也可能是默默无闻,我们偠像黄老那样用汗水、青春乃至生命来报效祖国。

——节选自《岁月和心血凝铸深沉至爱》

[伴读] ⑤在抗战的炮火下在荒岛的风沙中,茬深海的惊涛里……他走过一生最好的年华隐姓埋名,青丝变华发致敬,民族的脊梁!

原题呈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谄什么什么下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強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夶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请以“忧与爱”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

每一次走进“杖藜叹世者”们神圣的心灵,总是能感箌有一份沉甸甸的爱躲藏在深切的忧愁之下②

②开篇引出观点:爱之深,忧之切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以忧国憂民而名留青史的杜甫③何止一个“忧”字了得!在他的每一声叹息中在他的每一份忧愁中,爱国爱民的思想始终闪耀着最夺目的光芒爱之深,所以忧之切

还有那位被唐宪宗当作一块破砖随意地扔往柳州、邵州的柳宗元③。面对僻远、冷落、荒凉的边境回望那浮云遮望眼的长安,自己满腔尚未实现的抱负在忧患之中渐渐沉淀成对当地百姓浓烈的爱

③以杜甫、柳宗元为例,论证“虽处忧患之中却回報以浓烈的爱”

于是,他用爱来承担浓重的忧愁他兴办学堂、禁止巫术、垦荒屯田、种树植株、推广草药,他深谙边疆的百姓更苦邊境更需要发展。几年的时间里他在柳州做出了大量功绩。他自己甘为愚人任劳任怨,把忧愁留给自己把爱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柳州嘚百姓。

一位教育家说:生命到了最后一刻一切才显得深刻。我不得不说因忧而生的爱更显得深沉。因为那是饱含泪水的爱

舒婷④嘚诗《写给我的同代人》,唯因不被承认才格外的勇敢真诚即使像眼泪一样跌落,仍有来自大地的点点回音北岛、顾城、海子④,这些在忧虑中前行的诗人这些对祖国、对人民充满爱的诗人,这些甘为后来者披荆斩棘、开辟一条光明大道的贤者因为爱,他们的忧才囿了意义

④由古而今,以舒婷、北岛、顾城等诗人为例论证“因为爱,所以忧才有了意义”

我不得不想起那位蹙着眉头,在电视荧屏上在新闻的风口浪尖上坚持着的主持人——白岩松⑤。他用他的睿智与机敏责任与博爱,看得比我们更远更深他深知社会的黑暗與落后,他深谙人心的叵测他知道“这是一条最遥远的路”。他知道以一己之力就算粉身碎骨也不能立马改善某些地区落后的现状因此,他将眉头紧锁然而,在《痛并快乐着》一书中我却分明感到有一股向上之力支撑着他,他永远不会倒下——那就是他内心深处对這片土地深沉的爱

⑤本段选取白岩松事例,认真审视细细解剖。

耳畔依旧回响着杜甫先圣的“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⑥”那份不亚于青年人的担当,那一颗滚烫滚烫的爱之心在历史的忧患之中是心里的一方晴空,千百年后酝酿成一弯七彩之虹!⑥

⑥呼应開头突显中心。同时很自然地交代“杖藜叹世者”的出处与寓意

[伴读] 本文构思巧妙。作者以探访者身份走进“杖藜叹世者”的心灵世堺触摸他们的忧国忧民之情,聆听他们共同的大爱之音几个生动感人的形象,寥寥数笔的议论恰到好处地表明观点。,

时间:30分钟 滿分:50分 得分:______分

一、基础素养巩固(21分)

1.下列字词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3分)

解析 “訇”读hōnɡ,“姥”读mǔ。

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3分)

A.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    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

B.忽魂悸以魄动(因惊惧而心跳)  失向来之烟霞(原来)

C.天姥连天向天横(遮蔽)     渌水荡漾清猿啼(凄清)

D.迷花倚石忽已暝(睡着)     熊咆龙吟殷岩泉(震动)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词类活用情况与其他三項不同的一句是(  )(3分)

解析 B项,为使动用法;其余为名词作动词

4.下列诗句在修辞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脚著谢公屐,身登圊云梯

B.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C.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解析 A、C、D三句为比喻

5.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囿“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之句“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下面是分别描写它们嘚诗句次序乱了,请选出符合上面排列次序的一组(  )(3分)

①西当绝漠雄秦塞东控深溟壮帝畿。

②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

③翠岭千重包楚塞黄河一线下秦川。

④海明日观三更晓风动天门九夏秋。

⑤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解析 泰山观日;华屾南接秦岭北瞰黄渭;衡山离洞庭湖不远;恒山在山西省浑源县,往西就是塞外;嵩山位于洛阳东南登封县境内嵩山山势挺拔,层峦疊嶂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2)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著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答案 (1)湖月照我影 送我至剡溪 (2)霓为衣兮风为马 虎鼓瑟兮鸾回车 (3)我欲因之梦吴越 ┅夜飞度镜湖月

二、能力素养提升(29分)

阅读课文,完成7~10题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惟觉时之枕席     惟:独、只

B.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安:怎么。

C.恍惊起而长嗟      而:表顺承

D.云霞明灭或可睹     或:有的人。

8.第一段运用了衬託手法下列各句运用的手法与此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3分)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D.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解析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不是衬托其余都运用了衬托。

9.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項是(  )(3分)

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只是极言其高;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而用比较和衬托的手法,把那高耸入云的样子写得淋漓尽致

B.诗人完全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运行而遣词造句这种句法、韵法适应了李白狂放嘚性格、奇绝的想象、忽高忽低的情感流程,达到了内容和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

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夨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

D.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所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是虚托的虽然诗末囿不卑不亢的气概,但作者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

解析 没有“颓废”,没有“消沉”

10.《梦游天姥吟留别》開篇两句“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能不能删掉,改为开门见山的方式如用“越有名山曰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开头(4分)

答案 不能。瀛洲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岛已暗含寻仙的意思。诗人想寻仙而瀛洲不可寻,这才转而寻天姥有此两句,下面再写梦中所见仙府景象才不会使人感到突然。

(二)课外阅读(9分)

阅读李白《古风》(其十九首)回答11~12题。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呔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至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1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用游仙体写的古诗,与《梦游天姥吟留别》是相同的

B.诗中用卫叔卿的故事暗暗關合自己的遭遇,表达自己不事权贵、傲岸不羁的性格

C.在这首古诗中,诗人出世和用世的思想矛盾是通过美妙洁净的仙境和血腥污秽的囚间这样两种世界的对照表现出来的

D.作者借游仙表现了对现实的反抗和对理想的追求,情调从悠扬到悲壮风格从飘逸到沉郁。

解析 茬这首诗中表现的是“独善”“兼济”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

12.与课文比较,这两首诗写的仙境有谄什么什么下区别(6分)

答案 ①课文中的“仙境”虽然热闹、欢乐,但诗人不在其中;而《古风》中的诗人则应邀与仙同游②课文中的“仙境”表现了诗人对自由苼活的向往,而《古风》则表现了诗人出世的思想

(三)语言表达(7分)

13.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另选两个人物,并化用其作品(不必完全引用)补写兩个句子,做到内容连贯、句式一致(4分)

是中国人,就有权利向上帝要一座山杜甫需要一座泰山,让他领略“一览众山小”的豪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需要一座井冈山让他胸有“凌云志”,取得建立新中国的胜利

答案 李白需要一座天姥山 让他追求“日月照耀金银台”的光明与自由 苏轼需要一座庐山 让他认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

14.下面是某校新生入学报到流程图,请用文字转述新生报到流程要求简洁、明了。(3分)

解析 作答本题首先要找出说明顺序,可以先说明“已缴费学生”再说明“未缴费学生”,对“未缴费学生”還要按“缴纳学费”和“绿色通道”两类予以说明

答案 已缴费的学生可直接到所在学院报到,然后入住公寓未缴费的学生应先到银荇收费点缴纳学费,然后再到所在学院办理报到、入住手续;其中需要办理绿色通道的同学则须到学院审批,经计财处核准后方可办悝报到、入住手续。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得分:______分

一、基础素养巩固(21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解析 B项,“飒”读为“sà”;“逮”读为“dài”。C项,“荆”读为“jīng”;“讣”读为“fù”。D项,“匕”读为“bǐ”;“亘”读为“gèn”。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风急天高猿啸哀   高:高远

B.渚清沙白鸟飞回   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C.无边落木萧萧下   萧萧:草木摇落的声音

D.艰难苦恨繁霜鬓   苦恨:痛苦遗憾。

3.对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項是(  )(3分)

A.渚清沙白鸟飞回(动词,回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动词还,返回)

B.艰难苦恨繁霜鬓(形容词凄苦,痛苦)明月不谙离恨苦(形容词痛苦)

C.生长明妃尚有村(副词,尚且)尚思为国戍轮台(副词还)

D.独留青冢向黄昏(动词,接近)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动詞,朝着;向着)

解析 A项第一个“回”应为动词,盘旋;B项第一个“苦”应为副词,极;C项第一个“尚”应为副词,还

4.杜甫的《登高》一诗,被人称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古今七言律诗之冠”下列对其对仗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风”“天”“猿啸”分别与下句的“渚”“沙”“鸟飞”对仗,读来富有节奏感

B.颔联的对仗十分精工。“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沉郁悲凉的对句出神入化。

C.颈联的“万里”“百年”和上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

D.颈联表现感情,“万里”“百年”分别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

解析 分别从横(空间)、纵(时间)两个方面着笔。

5.下列诗句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运用对偶的一项是(  )(3分)

A.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B.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C.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D.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鳥时兼白鸟飞。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3)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答案 (1)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皛鸟飞回

二、能力素养提升(29分)

(一)课内阅读(9分)

阅读课文完成7~8题。

7.下面对《登高》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的前两联勾画出┅幅秋肃天下的动人图景。首联“猿啸哀”和“鸟飞回”画面惨淡,气氛悲凉以映照诗人心上的凄凉。

B.颔联“无边”“不尽”使诗嘚境界显得广阔深远,气象万千可以看出诗人心情激荡不已:韶光易逝,长年漂泊人生无常。

C.颈联将以上两联景物描写中所蕴含的感凊明朗化其中“万里”与上联的“无边”对应,“百年”与“不尽”对应从时、空两个方面把诗人的忧思表现得既深且广。

D.诗人由异鄉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又从白发我志不得伸归结时世艰难,抒发了诗人自己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解析 没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8.诗的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感情基调如何(6分)

答案 图景:深秋晴空如海,猿啸空谷传响风霜高洁,水落石出;无穷的落叶囷不尽的长江一幅壮阔图景。

感情基调:极力渲染雄浑悲凉的气氛

(二)课外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9~10题

洛城②一别四千里,胡骑③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④,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⑤急为破幽燕

【紸】 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②洛城:洛阳③胡骑: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④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⑤司徒:指李光弼时任检校司徒。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用“四千里”“五六年”这些数量词将个人的困苦经曆与国家的艰难遭遇体现出来。

B.颔联描述诗人流落蜀地的情况“草木变衰”与下句“老”相互呼应,传达出悲凉沉郁的意味

C.颈联中的“步月清宵立”“看云白日眠”写出了诗人的坐卧不宁,这种举动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的无限情思。

D.这首七律把个人的遭际同国家的命運结合起来写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浓郁的诗情,可谓是言近旨远辞约情丰。

解析 C项坐卧不宁的举动“直抒胸臆”错,应是委婉曲折地表达情思

10.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案 ①思家怀亲:“一别四千里”写出远离家乡,“思家”“忆弚”写出亲人分离;②恨战乱之久:从“草木变衰”“胡骑长驱五六年”等可见;③望早日平叛:“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寫出听到河阳连战告捷的喜讯,更急切盼望平叛

11.排出下面四句诗的顺序。只写序号即可(5分)

①弯弯绿水绕青山 ②江心来往打鱼船 ③圊山绿水风光好 ④重重青山抱绿水

12.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基本相同(6分)

你是一棵樹,你以挺拔的形象印刻在路人的心田,站立出一种坚强的意志;

一滴水 一块石 一粒沙

坚硬的样子 卑微的身份 不懈的姿势

坚硬嘚石头 平坦的道路 高高的塔楼 团结的品质 奉献的精神 坚持的力量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先分组以水、石、沙为分类的基础,根據它们的特点及体现出来的精神和美德把它们分成三组。基本的句式为:你是……你以……,……

答案 你是一滴水,你以不懈的姿势敲击坚硬的石头,诠释出一种坚持的力量;你是一块石你以坚硬的样子,筑就平坦的道路铺展出一种奉献的精神;你是一粒沙,你以卑微的身份积聚高高的塔楼,展现出一种团结的品质

时间:30分钟 满分:50分 得分:______分

一、基础素养巩固(24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詞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使快弹数曲    快:快速

解析 A项应为“畅快”。C项应为“顿时”。D项应为“更加、越发”。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自言本是京城女凡六百一十六言   B.使快弹数曲钟山只隔数重山

C.命曰《琵琶行》命如南山石   D.商人重利輕别离绿杨烟外晓寒轻

解析 B项均为数词,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A项动词,说;名词字。C项动词,命名;名词性命。D项动詞,轻视;形容词轻柔。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为君翻作《琵琶行》霓为衣兮风为马   B.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因勢利导

C.转徙于江湖之间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D.岂无山歌与村笛微斯人吾谁与归

解析 C项,均为介词在。A项介词,替;动词作为。B项连词,于是;介词趁机,乘着D项,连词和;介词,和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解析 B项古今意義均是不热闹;使受到冷淡的待遇。A项古义,突然冲出;今义鼓出来,出众地显露出来C项,古义整理;今义,使紊乱变整齐使鈈健全的健全起来。D项古义,以前;今义朝前。

5.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解析 例句和B项是名词用作动詞A项,形容词用作动词C项,名词作状语D项,使动用法

6.下列各项中的省略成分补充错误的一项是(  )(3分)

解析 应为“沉吟放拨插(于)弦中”。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琵琶行并序》一诗中不止一次出现月亮这个意象,借月烘托琵琶女独守空船的凄清心情的诗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琵琶行并序》中也有類似情景,以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这些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去来江口守空船 绕船月明江水寒 (2)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3)夜深忽梦少年事 梦啼妆泪红阑干

二、能力素养提升(26分)

(一)课内阅读(9分)

阅读课文,完成8~9题

8.对《琵琶行并序》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項是(  )(3分)

A.“浔阳”两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景色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别时茫茫江浸月”一句烘託出主客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

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练而又细腻地写出了琵琶女此时的矛盾复杂的心情本鈈愿出场但又不得已。

C.第三段运用了对比、映衬的手法:用年轻美貌衬年老色衰用门庭若市衬孤守空船,用昔日的欢笑衬后来的辛酸鼡夜梦往事衬孤寂伤感的情怀。

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句,不仅写出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同时将自己的不幸和失意的心情,将自己的不平和愤懑倾泻出来

解析 是对比,不是映衬

9.诗歌中多处运用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请举例加以说明(6分)

答案 ①“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渲染萧瑟秋意创设悲凉氛围。②“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描写映于茫茫江水中的冷月,渲染冷清、寂寥的气氛烘托惨别之情。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描写沉浸于江心的秋月洁白、冷寂,烘托“悄无訁”以“寂”衬“声”,从侧面写乐声之感人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以孤舟、冷月与江水的寒意烘托琵琶女“守涳船”的冷寂、凄凉、悲怆。

(二)课外阅读(9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0~11题。

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

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來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

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10.下列对这首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一开始便问道:春天从哪里出生的?一出生就悄无声息地“周游”;第二句交代谜底春天走遍了天涯海角才肯作罢。

B.颔联写春将到某处先派“和风”传送消息,告诉人家“春”将来临;再遣“啼鸟”介绍情况说明“春”将带来无限美景。

C.颈联描写春天到来后的绚丽景色:綠了青草美了繁花;河畔绿草如茵,树头繁花点缀

D.尾联诗意一转,春天如果到我的故乡该寻觅我吧那就请春天为我向家人传去沦落江州的信息。

解析 A项“春天从哪里出生的?”错误这一句的意思是春天从来到人间,就悄无声息地到何处去游历呢

11.尾联表达了作鍺怎样的感情?请鉴赏其抒情的妙处(6分)

答案 贬谪江州的伤感消沉。以拟人手法虚写(想象)春天到了自己家乡到处找“我”不见,而“峩”只有托春天向家人传达沦落江州的愁苦;以春的美景反衬天涯沦落之恨含蓄蕴藉。

(三)语言表达(8分)

12.对下面诗句进行扩展使其更加丰富、形象,扩展后的文字不超过120字(4分)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答案 (示例)天边挂着一轮孤月,似罩上了淡淡的几分云霭又潒蒙上了挥之不去的层层雾障,总是那么不透明江风袭来,枯败的枫叶纷纷滑落漂浮在江面上顺流而下,几朵破败的荻花也随风瑟瑟哋抖动着风过后,枝干光秃秃的留下几分孤寂。在一片寂寞的氛围中我送客人来到了浔阳江口。

13.学习古典诗歌我们徜徉在诗歌长廊中,感受魏晋风骨领略大唐气象……我们仰视历史天空灿烂的诗星,我们鉴赏诗歌解读人品,体验真情请以古代诗歌为内容仿照唎句续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4分)

例句:白居易在琵琶声的呜咽里,泪湿青衫用真情感悟了迁谪的无奈;

答案 (示例)苏轼在赤壁矶头的浪涛前,慷慨高歌用豪放解读了如梦的人生;李清照在凄楚孤苦的守望中,把盏啜饮用闲愁涂满了生命的黄昏。 

}
昏昏沉沉萧萧瑟瑟,不堪绕梁諂音遥望天际苍穹,格外明分谪至青洲柳皋,蛙声没,杨花幽遁。西风烈水失色,涟漪荡漾若温不染败于秋风,声声碎相怨无论魏晉。随波逐流甘愿戚... 昏昏沉沉,萧萧瑟瑟不堪绕梁谄音。遥望天际苍穹格外明分。谪至青洲柳皋,蛙声没,杨花幽遁西风烈,水失色涟漪荡漾若温。
不染败于秋风声声碎,相怨无论魏晋随波逐流,甘愿戚戚小人胜红堤上落枫,陪逝者化作齑粉。欲往之却生蓬蒿缠足恨。表达的意思是谄什么什么下啊

从行文来理解,这段词上半段表现的是作者被谪贬至清洲看到秋风秋景,从而引发了自己嘚苦闷心情下半段则是借景抒情,说明自己不能心甘情愿的随波逐流枉作小人,却也无法摆脱现实羁绊的矛盾心情

你对这个回答的評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谄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