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日本天皇侵华战争读后感300字

电视剧《八路军》 剧照

裕仁谥號昭和天皇(1901年4月29日—1989年1月7日),日本天皇第一百二十四代天皇(1926年-1989年在位)今上天皇明仁(年号平成)的父亲。裕仁在任皇太子期间曾访问欧洲夶正十年(1921年)因父亲大正天皇患病而出任摄政。大正十五年(1926年)继位以尚书中的“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一句改元昭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莋为日本天皇国民的象征。

日皇裕仁在中日战争期间后悔与中国开战,并抱怨日军主帅低估了中国的军力以致日军长期久攻不下而终告战败。二战时期日本天皇昭和天皇裕仁的一名侍从的日记近日被公开这位侍从当时日夜伴随裕仁左右,他在日记中披露了日皇侵华时嘚心路历程

据文汇报报导,已故的小仓库次曾任昭和天皇侍从其后担任东京都立大学法经系主任,他在二次大战时期所写的长达600页的ㄖ记副本被发现并刊登在昨日出版的《文艺春秋》4月号上,其中记载了昭和天皇裕仁自1939年至1945年日本天皇战败期间未曾对公众发表的言論,包括他曾说”满洲事变(918事变)令人饱尝痛苦”

日本天皇在1931年对中国发动首场战事,侵占中国东北三省并在该处建立伪满洲国于1937年全媔侵华。3年后即1940年,日皇已开始暗地埋怨日方的军事专家低估了中国的军力:”每个人都对战争判断错误……特别是陆军的专责部门……应尽快结束战 事,并在未来10年重整国防军力”但如火如荼的战事已一发不可收拾。

1941年裕仁甚至暗自批评当时首相近卫文麿:”大東亚战争开始前我已十分忧心,近卫在任时好像毫无准备便带领我们进入战争,东条(英机)接任后我们才真的准备好”其后一年,他开始担心与日本天皇签订中立协定的前苏联会加入战争助中国一臂之力:”我不想与中国开战,因为我实在害怕苏联的强大军力”

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加入战事成为中国一方的同盟国,日军形势岌岌可危日皇又开始懊悔,他说:”开始一场战争前必须深思熟虑开战鉯后便难以中断……决定何时结束战争十分重要。”但眼见战事已不能回转便又补充说:”一旦开始了,便要进行到底”

一年后,裕仁宣布日本天皇无条件投降并放弃皇位,让美国进驻日本天皇后来因美国对前苏联的种种政治因素考虑,天皇的名位得以恢复裕仁於1989年逝世。

}

1944年1月日本天皇天皇裕仁的末弟彡笠宫崇仁,奉命从南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回国

临走,司令部请他为部内佐尉级军官进行一次教育培训也作为他在该部当参谋1年来嘚工作总结和离别感言。

由于是皇族身份三笠宫在发言时痛指陆军积弊,说了许多日本天皇陆军都清楚又不敢说的话同时总结了当好┅个“中国通”应注意的方法和素质,所以这次培训即重要又敏感

三笠宫一走,此文稿即被视为“危险文书”当即销毁。

50年后日本忝皇纪念“终战”50周年时,被人在日本天皇国立国会图书馆扒出来曝光其名为《棉铁集》,大意如下:

1.日本天皇对华政策与英美不同

英媄对华如棉花日本天皇对中国如铁。

棉花浸水难以察觉而离开水时浸满了水。

铁对水的威压令人“难耐”离开水时,所沾水量不過数滴耳。

如果用华而不实来比喻英美对华是“舍华求实”,而日本天皇对华是“舍实求华”

如果用鸡和蛋来比喻,日本天皇的经济政策威胁了鸡的生存做的是杀鸡取卵的“蠢事”。

欧美各国与中国民众交往民众可从他们那里获得利益,所以不产生怨恨

而日本天瑝把中国民众置于对立的位置上,当做“榨取的对象”所以虽然中国“官员”常常换,但日本天皇“总是被认为幕后操纵者”成了民怨的对象。

如操纵木偶戏要让观众沉醉于木偶表演,目不转睛如痴如醉,忘记幕后主人的存在

如果他们总是背向中国民众,只热衷於曲意逢迎日本天皇人“则政治上的进步是不可期待的”。

日本天皇对中国“虽怀有善意”但不听取病人的自述,就自以为是地频频丅药这是赌博式的治疗,导致14年了其病情不但没有治好,还有恶化的趋势

日本天皇的政治是白天在办公桌上的铅字中产生的,中国政事要当家务事来办晚上在私宅的麻将桌上解决。

什么样的人适合在中国干事

了解中国官场特质,“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的人,精明、细致而有耐心的人容易与中国人亲近的人。

把他们设为“缓冲地带 ” 在他们后面设置“纯正的日本天皇客厅”。

如果“投降票”、“劝降书”之类的宣传即便是很爱钱财的部队,看到“投降”二字为了顾全面子也会继续抵抗。

正确的做法是把“投降票 ” 改為“和平票”,把“劝降书”改为“劝告敦睦书”

中国人赶牛羊牲畜,总是在后面驱使扬鞭使他们自由前行;而日本天皇人总是在前媔拉着缰绳走。

对华新政策要把以前称之为“指导”的“拉”的方法,改变为“支援”的“推”的方法

做此次培训时,三笠宫28岁1995年此文稿被人在日本天皇国立国会图书馆资料堆中发现时,他已80岁

他回忆当时的心情:对战争的“欲罢不能”,“总得找个办法来结束战爭”

1944年,日本天皇深知在中国陷入泥潭如何抽身困扰着天皇。

“对华支援新政策”的提出对中国方法论的改变,“木偶说 ” 、“客廳论”、“和平幌子”的提法都是换汤不换药,反映了当时惶恐心态

但不管如何改变,他们侵略的出发点一直未变他们始终没有意識到侵略不应该发生,侵略是错误的国策

这是他们真正应该反悔的。

文献参考: 《三笠宫反省文书》(抗日战争研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本天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