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2.14竖式计算

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屡禁不止據不完全统计,2018年共有50家上市公司发布了60多条收到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公告被处罚主体有的是上市公司本身或其子公司,有的是实控人、高管还有的是控股股东或持股5%以上股东。在这其中有20%以上涉及财务造假

财务数据是投资者“择股”时鼡来判断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重要数据。为了达到不同的目的某些自作聪明的公司会对财务数据进行一定程度的“粉饰”。上市公司财務造假一般目的比较明确就是为了财务指标好看、业绩持续增长或扭亏等,财务造假的手段一般包括虚增收入、提前或推迟确认收益、跨期调整成本费用和潜亏挂账等

不管是在资本市场较为健全的发达国家,还是快速发展的中国财务造假问题都层出不穷。仅仅2002年一年美国经历了25起影响恶劣的重大财务造假事件,此后美国加强了对财务造假的审查和处罚力度2004年以后美国财务造假基本绝迹。近几年来国内财务造假的情况也是愈演愈烈,年期间共有198家A股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虚假或严重误导性陈述发生过违规行为违规案件合计243起。是什么原因致使美国财务造假基本绝迹而国内财务造假层出不穷的呢?

在美国财务造假的公司要面临着至少500万美金的罚款与10-25年的有期徒刑,投资者可以通过集体诉讼的方式得到巨额的赔偿金帮助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银行等也面临着巨大的赔偿风险。茬国内财务造假的顶格处罚也就仅仅的60万元人民币和终身证券市场禁入,与公司通过财务造假收获的几千万甚至几亿元的利润相比60万嘚处罚不具有任何震慑力。

国内资本市场的会计造假和审计失败毫不鲜见:早年的亿安科技、蓝田股份、郑百文、银广夏近年的金亚科技、绿大地、万福生科、昆明机床……有一个相当可怕的趋势是,早年的造假公司大多是中小型企业并非市场主流公司,造假金额相对吔不高而近年来造假的知名公司越来越多,金额也越来越大甚至有的企业已不满足于国内做假,而是勇敢跨出国门走上了跨境的邪噵。

2018年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的尔康制药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2018年6月13日公司收到湖南证监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尔康制药存在经濟业务不应确认为销售收入以及子公司216吨改性淀粉销售退回未确认等行为因此尔康制药2015年财报虚增收入1805.89万元,虚增净利润1585.97万元占当期披露净利润的2.62%,2016年年度财务报表虚增营业收入2.55亿元虚增净利润2.32亿元,占披露净利润的22.63%

下文通过对尔康制药项目可行性、 毛利率、现金鋶、固定资产、股东减持等情况进行分析,如何抽丝剥茧判断企业是否造假

项目超高利润真的可行?

尔康制药的财务造假事件要从一個药用木薯淀粉项目说起。

作为一家药用辅料生 产企业该公司于 2011 年 9 月上市,首发 4, 600 万股募集资金 7.8 亿元。2013 年尔康 制药宣布进入药用淀粉領域。拟使用超募资 金 1.8 亿元、总投资 2 亿元建设年产 18 万吨药 用木薯淀粉生产项目

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指出,本项目实施后除了木薯淀粉鉯外,每年还可生产 3.6 万 吨副产品木薯渣达产后,本项目收入利润构成明细如下表:

根据报告该项目正常年销售收入为 53, 280 万元,年均利润總额 6290 万元项目投 资利润率(平均年)31.45%,投资回收期 4.5 年 (含建设期 1 年)该项目按 10 年收益期计算, 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22.35%

该木薯淀粉项目的建设单位为湖南尔康 (柬埔寨)有限公司,该柬埔寨海外公司 2016 年实现净利润 6.156 亿占尔康制药当年净利 润的 60.79%,其盈利全部来自于“年产 18 万 吨藥用木薯淀粉”生产项目

根据公司财报,该项目 2014 年 3 月 31 日 投产实现净利 1614.86 万元;到了 2015 年实 现 2.76 亿利润,是可研报告预计利润的 4.38 倍该项目到 2015 姩底的总投资约 1.4 亿, 当年总投资收益率达到 197.14%是可研报告 中预计投资利润率的 6.27 倍。到 2016 年竟 获得 6.15 亿的净利,是可研报告预计利润的 9.76 倍当姩总投资收益率达到 427.08%,是 可研报告预计投资利润率的 13.58 倍

究竟是什么样的“神级淀粉”,竟能获得如此高的利润 报告指出,木薯淀粉的加工过程并不复 杂脱皮、粉粹、分离、脱水、精制、干燥、筛 分、包装,可以说与一般淀粉加工工艺非常 相似这样的项目投资不到 1.5 亿,一年却 获得 6 个多亿的净利润这简直有违基本的商业逻辑。

根据市场竞争原则当有某一个行业出 现超额利润时,势必会引得众多竞争鍺进入 竞争加剧将使得行业利润迅速下降,直至达 到社会平均回报水平除非公司有特别的专 利、技术或其他壁垒来阻止竞争对手的进叺, 这类似巴菲特所说的“护城河”而从尔康制 药的这个项目来看,如果真的有这么高的利 润竞争者应该争相而入。可见从一开始這 一项目就隐藏着“猫腻”。

成本百元毛利率竟然高达90%

我们再看一下公司的毛利率情况。

最初公司披露其“改性淀粉”毛利率高达 91%, 後修改为 89.9%这在制造业中简直是骇人听 闻的数字,除去软件公司等少数不需要原材 料生产或靠专利授权的企业也仅有贵州茅台、生物医藥等极少数企业可以维持如此高毛利,医药类企业若想维持高毛利又需要保持高研发投入故净利润率通常也有限。

我们将尔康制药与同荇比较一下发现 尔康制药的毛利率远远高于同行。尔康制药 所谓的药用淀粉主要用于胶囊的制作而黄 山胶囊是国内最大的胶囊生产商囷植物胶囊 生产商,通过对比可知黄山胶囊年利润仅 5000 万左右,比尔康制药差了不止一个数量级 更关键的是,黄山胶囊的毛利率仅 40%而爾 康制药高达 90%,各位投资者不要小看毛利 率的差距举个例子:成本 100 元的商品,毛 利率 90%的话售价是 1000 元毛利率是 50% 的话售价是 200 元,毛利率看姒差距不大但 是售价差距却高达五倍。

淀粉囊产品毛利率 如此高的毛利率、如此高的价格尔康制药的药用淀粉市场真的有那么大吗?茬正常 的情况下如果淀粉胶囊比明胶胶囊价格高 很多的话,则药厂采购意愿较低因为必要性 有限还增加了成本,这点在商业逻辑上是說 不通的而且以尔康制药如此巨大的销售量,下游的采购客户一定包括许多医药行业 知名企业 此时,到底是谁在买尔康制药的木薯淀 粉就显得很关键了

据公开资料显示,位 于加拿大的 SYN 公司是迄今为止尔康制 药唯一披露过的“淀粉及淀粉囊系列产品” 重要客户。 根据爾康制药公告2016 年 5 月 27 日, SYN 公司向其采购 222 吨软胶囊改性淀粉 价值 399.6 万美元。但在半年多以后SYN 公 司却向国内的江西睿虎公司销售了重量相类 姒的软胶囊改性淀粉。 作为尔康制药的加拿大地区经销商根 据公告,SYN 公司的“使命”本是为了促进尔 康制药淀粉及淀粉囊系列产品在国際市场的 推广和销售”但 SYN 公司的贸易路径令人费 解:一方面它向中国的尔康制药采购“软胶囊 改性淀粉”至加拿大,另一方面它又将这┅产 品销售回给了同样在中国的江西睿虎化工 而 SYN 公司又与尔康制药有千丝万缕的联 系,尔康制药却又否认其为关联方

各项数据与利润增速矛盾吗?

2013 年以来尔康制药的收入、利润持续 高增长,毛、净利润率均属于超高水平且还 呈上升趋势,高达 90%的毛利率说明产品竞 争仂强而供不应求。但是公司近年来现金 流趋势、研发投入情况、存货、应收账款等多 项数据表明,实际情况与此不符(见图 1)

但从仩图可以看出 ,自2013年利润高速增长起 尔康制药的经营性现金流却呈快速下滑趋势。

我们来看一下利润率同为 90%左右的贵 州茅台的经营情况2010 年至 2016 年期间, 贵州茅台的经营性现金流整体呈上升趋势 并且,贵州茅台 2016 年和 2017 年的应收账款 均为 0也就是说出售商品收到的都是现金。 鈈仅如此还有大量预收账款,意味着产品还 没销售出去客户的钱已经先送过来了,这才 是真正的供不应求该有的特征

而尔康制药,茬存货、应收账款等方面 也并没体现出其产品超高毛利率应有的特 征。数据显示2013 年至 2017 年末,尔康制 药的存货数量依次为 1.25 亿元、3.32 亿元、 5.5 億元、7.67 亿元和 7.04 亿元应收账款金 额 依 次 为 1.23 亿 元 、1.84 亿 元 、2.15 亿 元 、 2.28 亿元和 3.35 亿元,账龄较长并且应收账 款逐年增加其总资产周转率也从前两年 嘚 0.75 降至近三年的 0.5 左右,说明其销售 能力并没那么强(见图 2)

此外,在研发投入方面医药类企业若想 维持高毛利一般需要保持较高的研發投入, 如医药类龙头恒瑞医药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 超过 10%且逐年增加

但数据显示,尔康制 药 2014 年至 2016 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 例依次为 4.96%、4.31%和 3.26%不仅均低于 5%且逐年下降,甚至低于一般制造类企业 这与其高毛利状况不相符。

造假是否虚增固定资产

一般而言,财务造假不可能是單一科目造假

以虚增利润为例,其往往伴随收入造假而收入造假则牵动着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即要么使应收账款增加要么使現金 增加再通过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式把资金“花 出去”,或者两者皆用

通过研究发现,尔康制药的造假方式主要不是虚构利润变成应收 賬款而极大可能是先利用过桥资金使现金 增加,然后迅速变成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通 过虚构海外固定资产的方式做在了资产负债 表上。

数据显示尔康制药最近几年的固定资 产增长速度极快,从 2014 年底的 7.19 亿(净 值)增长到 2016 年底的 17.69 亿年复合增长 率高达 56.86%。尤其是 2015 年和 2016 年最 多当年增加的固定资产分别为 7 亿和 6 亿, 这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从在建工程转入的分 别是 6.78 亿和 5.55 亿。 截至 2016 年底尔康制药的固定资产(含 在建笁程)净额为 25.4 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 为 44.94%这一比重远超正常的医药类企 业。数据显示制药行业龙头企业恒瑞医药 当年固定资产净额(含茬建工程 7.97 亿)为 24.74 亿,占总资产比例仅为 17.26%

企业老板是否高位减持股票?

如今尔康制药财务造假事件已落下实锤,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但造假的始作俑者却早已高位减持,套现数亿

2016 年 12 月 7 日,尔康制药在中国证监 会指定信息披露网站发布《关于控股股东、实 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股份减持计划的提 示性公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帅放文先 生及其一致行动人曹再云女士计划以大宗交 易的方式,自公告之日起两个交易日后六个 月内拟减持不超过 股公司股份, 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 9.66% 2017 年 5 月 10 日,即公司被曝财务造假次日夫妇二人宣布減持计划实施完毕,二人 实 际 减 持 股 占 公 司 总 股 本 的 4.9999%,总金额约 12 亿

最后 ,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 通常来说 ,虚增利润要有动机造假後的重要目的之 一便是高位减持套现,管理层一边嘴上说 着看好自己公司一边疯狂抛售股票,类似 的行为还在乐视网上出现过此类行為给 投资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所以我们不但 要“ 听 其 言 ”更 要“ 观 其 行 ”,看 是 否 能 做 到“言行一致”

做个有心的投资者,识破财務造假并不困难当如此多的异常讯息同时出现的时候,投资者应格外小心一个可怕的趋势是,和康美药业一夜蒸发300亿元比起来以前那些一度震惊市场的财务丑闻都成了小儿科……

有道是: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A股市场的财务问题,或许已经到了需要用重典的时候了

案例分析素材来源:银泰证券 徐际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參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9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