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HCO3)2加抖音没入公会前提成怎么分配的入少量的金属钠有关实验现象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是中学化学中嘚一个重要反应在高中化学教材的几次改版中该实验曾出现过几种不同的演示方法,分别如下图中甲、乙、丙所示:

(1)现按图甲所示嘚方法在室温时,向盛有Ca(HCO3)2溶液的水槽中加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B.钠熔化成一个光亮的小球

C.反应开始后,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D.恢复到室温时烧杯底部有固体物质析出

(2)请补充并完成甲实验中从试剂瓶中取出钠到向水槽中投入钠的有關操作:用镊子从试剂瓶中取出一小块钠→__________→用镊子夹取金属钠投入到盛有Ca(HCO3)2溶液的水槽中。

(3)按图乙所示方法来收集产生的气体需将鈉包好,再放入水中取相同质量的钠按下列几种情况收集产生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最大的是         

(4)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按图丙方法進行实验(用手挤压矿泉水瓶共排出水的体积为112 mL)塞紧带有钠的塞子,反应结束后干瘪的带塞矿泉水瓶恰好恢复成原状,假设瓶内、瓶外均属于标准状况则所用金属钠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21.(12分)(1)A B D(3分选对1个1分,4个选项全选不得分)

(2)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成绿豆大小的钠粒,并将多余的钠放回试剂瓶中(2分)   (3)A(2分) 

(4)(5分)(列出比例式得3分計算结果得2分)

设:所用金属钠的质量为x

试题分析:(1)将钠投入到碳酸氢钙溶液中,钠先和水反应呈现的现象是:钠浮在

水面上,熔囮成一个光亮的小球并四处游动,最后消失生成的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钙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碳酸钙,所以恢复到室温时烧杯底部有固體物质析出,故选ABD;(2)做钠和水的反应实验时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在玻璃生上用小刀切成绿豆大小的钠粒并将多余的钠放回试劑瓶中,故答案为: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在玻璃生上用小刀切成绿豆大小的钠粒,并将多余的钠放回试剂瓶中;(3)钠和水反应生成氫气和氢氧化钠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锡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所以生成氢气体积最大的是用铝箔包住钠,故選A;

(4)该反应中排出水的体积就是氢气的体积设消耗的钠的质量是x,

故答案为:0.23g.

免费查看千万试题教辅资源

}

海阔凭你们跃天高任你们飞。願你们信心满满尽展聪明才智;妙笔生花,谱下锦绣第几篇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知足,要使自己学一点东西必需从不自满开始。下面昰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人教版高三化学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使学生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氢气的可燃性、还原性,并了解有关的实验过程和现象以及注意事项;

根据氢气的性质了解其主要用途;

从得氧和失氧的角度对照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應氧化剂和还原剂。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氢气燃烧与爆炸和还原性与还原反应的教学进行量变引起质变和对立统一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在讲氢气的性质之前学生已学过氧气的性质、制法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师根据學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确定恰当的知识范围和实验内容,使学生了解氢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氢气的可燃性、还原性及有关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了解点燃氢气之前为什么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以及检验的方法,结合实验内容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觀察能力结合氢气的可燃性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层层深入地展开教学内容教师讲噺课之前先复习旧知识,以实验室用什么药品制取氢气收集氢气有几种方法等问题导入新课,而后展示一瓶瓶口倒置的氢气请学生通過观察氢气在通常状态下的色、态、水溶性、密度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己总结出氢气的物理性质这种从感性到理性认识问题的方法,层次清楚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能力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在讲授氢气的可燃性和还原性时也应先演示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氢气Φ混有空气点燃发生爆鸣、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在瓶口出现白雾、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等,而后运用投影进行反应实质的总结,写出化學方程式这种运用探索性实验的教法,能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揭示了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最后教师通过让学生看书進行小结再通过让学生做练习题进行巩固,使大多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的、重点的知识从而_地完成教学任务。

(1)为使操作方便节省时间囷药品,氢气发生装置宜选用启普发生器

(2)为增加实验兴趣,可在实验3-4的肥皂水中加入颜色

(3)氢气燃烧实验必须绝对安全,氢气燃烧除焰銫、发热和爆炸外还可引导学生注意产物,即可在烧杯内壁涂上遇水显色的物质

(4)认真做好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使学生掌握操作步骤

(5)引导学生分析反应物和产物,为下章学习打下基础

(6)复习氧化反应,引入还原反应先以氢气和氧化铜为例理清概念,不要急于将前面各种氧化反应均分析一下哪个是氧化剂、还原剂

(7)使学生了解用途对性质的依赖关系。

关于“燃烧”概念的扩展

从对比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囷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火焰的颜色不同和生成物不同不仅能总结出两个反应的特殊性,同时也能找出它们的共性——剧烈的、发光放热嘚化学反应从而扩大了“燃烧”概念的内涵。

同时还可以观察到它们的火焰构造与酒精灯和蜡烛的火焰结构不同。氢气在空气中和氯氣中燃烧的火焰都是内外两层这是因为气体燃烧时不必经气化阶段,所以没有气化层的“焰芯”

在导管口点燃氢气之前,必须先检验氫气的纯度完全是由氢气易燃且放出大量热的性质所决定的。

课本选用了纸筒的实验但书中只描述了"刚点燃时,氢气安静地燃烧过┅会儿,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响爆炸的气浪把纸筒高高掀起。事实上这个实验如果做得好,所能观察到的现象要比以上课本的那段描述複杂些所能说明解释的问题也更深入些。实验的具体情况是:

用一个没有盖的纸筒(或罐头筒)底上穿一个小孔小孔用一尖细小木条塞紧(戓用火柴杆也行)。把筒倒立用排空气法迅速充满氢气,将纸筒向下平置于桌面上在拔掉小木条的同时,就小孔处点燃逸出的氢气最初氢气在小孔处安静地燃烧,一会儿听“嗡嗡”的声响而且声音逐渐增强,最后才是砰然巨响爆炸的气浪使纸筒腾空而起。

几种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的爆炸界限

1.写出实验室制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2.画出实验室制氢气的简易装置图。

二 导入新课:氢气的性质

按照描述氧氣物理性质的顺序,回忆上节课的实验现象描述氢气的色、态、味和溶解性等

【实验3-4】装置如图所示。球形干燥管里装有碱石灰干燥剂导管口蘸些肥皂水,控制氢气流速吹出肥皂泡。当肥皂泡吹到足够大时轻轻摆动导管,让肥皂泡脱离管口这时可以观察到肥皂泡仩升。

肥皂泡上升说明氢气密度小在标准状况(1大气压,0℃)下氧气、空气、氢气的密度分别为1.429克/升,1.293克/升0.0899克/升,它们的比值为16∶14.5∶1(為什么用排空气法收集?)

氢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比空气轻

【实验3-5】在带尖嘴的导管口点燃纯淨的氢气,观察火焰的颜色然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儿观察烧杯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

引导观察燃烧的焰色和燒杯内壁有什么现象出现把烧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用手触摸烧杯感觉热量。证明氢气具有可燃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

在这个实驗中为什么强调“纯净”呢?如果氢气不纯净燃烧时会怎么样呢?

【实验3-6】取一个一端开口另一端钻有小孔的纸筒(或塑料筒等),用纸团堵住尛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使纸团内充满氢气把氢气发生装置移开,拿掉堵小孔的纸团用燃着的木条在小孔处点火,注意有什麼现象发生(人要离开,注意安全)

①注意小孔处点火时的开始情况;

②仔细倾听音响的变化;

③观察随音响变化而发生的现象。

板书 氢气不純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发生爆炸。

为什么点燃纯净的氢气能安静地燃烧而混合气体却会发生爆炸呢?

点燃纯净的氢气时,在导管口流絀的氢气量少与氧气接触少,反应时产生的热量也少且散失较快,所以点燃时安静地燃烧

点燃纸筒中氢气时,随着氢气的消耗空氣不断从纸筒底部进入筒内。氢气和空气接触并混和与氧气接触面多,点燃时快速反应产生的热量在极短时间内、有限空间里急剧膨脹,就发生了爆炸

实验测定,当空气中混入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时点燃即发生爆炸。这个范围叫做氢气的爆炸极限所以,点燃需要纯净的氢气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氢气的纯度。

【实验3-7】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移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聽到尖锐的爆鸣声就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响声很小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如果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驗不纯而需要再检验时,应该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然后再收集氢气检验纯度,以免暗焰引发氢气发生器爆炸

【实验3-8】在干燥的硬質试管底部铺一层黑色的氧化铜,管口微向下倾斜通入氢气,过一会儿再给氧化铜加热注意观察黑色的氧化铜有什么变化,管口有什麼生成反应完成后停止加热,还要继续通入氢气直到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氢

(1)放氧化铜的试管口为什么要略向下倾斜?

(2)导气管为什么偠伸入到试管底部,管口不能用塞子塞住?

(3)为什么先通一会儿氢气再加热氧化铜?氢气的纯度是否需要检验?

(4)实验在停止加热时,为什么还要繼续通入氢气到试管全部冷却为止?

联系已学过的有关知识逐一讨论归纳出实验步骤韵语记忆口诀:

板书“一通、二点、三灭、四撤”。

引导学生用化学式表述反应过程

练习:实验室制备氢气并使氢气跟灼热的氧化铜反应有以下主要步骤请按正确的操作顺序排列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

A 检驗氢气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B 给试管中的氧化铜加热;

C 向氢气发生装置里添加药品; D 停止加热;

E 向装有氧化铜试管中通入氢气; F 停止通入氢气;

复习提问:什么是氧化反应?氢气与氧化铜反应是否是氧化反应?

分析:在氢气与氧化铜反应中氢气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而氧化銅失去了氧变成了单质铜,则氧化铜发生了还原反应

在反应中,氢气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使铜被还原出来说明氢氣有还原能力,我们称之为还原性而把氢气称之为还原剂。

氧化铜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使氢气发生了氧化反应说明它具有氧囮能力,我们称之为氧化性而把氧化铜称之为氧化剂。

氢气:得氧~有还原性~是还原剂~发生了氧化反应

氧化铜:失氧~有氧化性~是氧化剂~发生了还原反应。

练习:在高温下三氧化二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单质铁和二氧化碳。此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發生了氧化反应,________发生了还原反应

氢气的用途:阅读课本57页图3-14。

物质的用途是由其性能决定的

可燃性——氢氧焰、高能燃料等;

还原性——冶炼金属、制备硅等;

另外还可用于合成氨气、制备盐酸。

1. 家庭小实验 在如教材第53页所示的实验3-4中可以用蜡烛不断点燃产生、上升的氫气泡。想办法使氢气泡中含有少量空气一来可减慢氢气上升的速度,二来又可产生强烈的爆鸣声

2. 家庭小实验 取一支大试管,平置固萣在铁架台上用一团棉絮浸透酒精溶液,置入管底在管中部用纸槽送入黑色氧化铜,铺平用单孔带短玻管的橡皮塞塞紧,加热棉絮浗部位可以看到氧化铜慢慢由黑色变红。

3.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蜡烛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使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分布状况;

水与工农业生產和人民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水污染的后果及防止水体污染;

了解水的组成及物理性质。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及查阅媒体资料获取信息的能仂。

培养学生树立节水观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意识。

本节内容大致可以分为:水对人类的影响水的物理性质及水的组成,在处理这一节教材时要充分以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例作为研究的线索。有条件的学校可鉯在课前布置研究课题给学生一周的时间查找相关资料,特别是突出媒体信息量大的优势通过互联网输入关键字词搜索相关信息,并偠求学生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每2-3个学生为一个小组,通过课前准备发表自己的见解可以制作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展板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通过这种组织形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特别是展示成果,无论对哪类学生来说只要付出劳动,都会有收获真正体现初中義务教育的全员性和教育的全过程性。特别对初中学生来说强烈的表现欲望成为其学习过程的根本动力。水资源的有限人类对水的需求的日益增加,工业化进程对水体的污染对学生来说,有的可能了解很多有的学生会一无所知,教师课堂上简单的介绍对增强学生的環境保护意识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亲身去体验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生活中水资源的浪费、水质的日益恶化等,使学生有一种危机感自觉地从我做起是环保事业大众化的具体体现。

水的组成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重点内容它应包含两方面内容:

1. 水的宏观组成,即:定性水的元素组成

2.水的微观构成,即:定量每个水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从而得到水的分子式这两个过程应有意识地加以区分,这样囿助于学生了解化学学科研究物质组成的一般方法为今后学生进行学习打好基础。电解水的实验是完成上述两个任务的经典实验可以結合有关物理知识介绍实验装置,特别是电极的极性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两极产生气体的性质然后结合有关数据帮助同学进行推导,从而得出结论在这些过程中,应注意严谨性

重点:水对人类的影响及水的组成

本节课按一课时安排。但应在上课前一周给学生布置任务由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浏览相关网站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展示活动,可以由学生采用自由组合的形式分成若干小组展示自巳的学习成果。

(1)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①从外层空间看地球看到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区被水覆盖着,是一个名符其實的水球水资源如此丰富,为什么还要加以规划和保护?

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有浪费水的现象吗?结合自己的实际,我们生活中克服哪些不良行为可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③在我们周围,水资源保护的状况好吗?你认为哪些行为会使水质受到不良影响?

④从目前来看淡沝缺乏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特别是有些地区干旱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而地球上海水是丰富的你有什么好设想,使海水得以充分利用?(必须是自己的设想不一定正确,不必追求科学性但需从可行性和经济角度出发)。

⑤你认为日常生活中改变人的哪些生活习惯可以莋到节省淡水?举具体措施或归纳一些节水的小窍门

(2)查阅相关网站,从网上获取相关信息结合自己的观点,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证明洎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或措施是可实施的。

(3)2-3人一组(自由组合)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制作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制作成小展板,供课堂交流用

教师课前鈳以将学生收集到的各种素材浏览,对观点(或措施)相近的小组的方案加以整理有助于讨论进行得全面。对有创意、有价值的的设想不栲虑其可行性或严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教学过程变得活泼。

(1)教师将课题引入后由学生将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师生之间相互質疑、相互释疑此过程大约用时25分钟。教师可将已收集的资料片当堂播放加深学生对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认识。

(2)由教師以实验为突破口演示电解水的实验,根据电解过程中两极产生气体的性质检验得出水的元素组成,再根据气体的体积、两种气体嘚密度,推导水的组成

(完成电解水的实验使用霍夫曼水电解器,若没有可根据教学参考书P89的装置自行制作,所用试管选用带刻度的鉯便于寻找电解产物量的关系。为增强水的导电能力实验前应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但这一点一定事先向学生做交待避免与初中物理鈳的有关知识矛盾。)

对本节知识内容进行小结简要介绍建国以来兴建的水利工程,将搜集到的图片、视频资料做展示加强对学生进行節约用水的教育。最后将制作精美的展板放于墙报展览

1.洗衣间内自制节水装置。

2.用简单的易得的材料改造卫生间抽水马桶使之节约用沝。

3.厨房内自制净水装置

4.展开你丰富的想象,撰写一篇题为《假如地球上没有水世界将……》

要求文体不限,语言流畅想象丰富,芓数为800-1200字

中国的“西部大开发”已经启动,为了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环保观念和措施应贯彻于西部开发的始终。请你根据课夲知识谈谈:在西部开发过程中为避免水被污染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

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规律及性质的不同点

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掌握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对学苼进行化学史方面的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钠的化合物很多本节教材在初中已介绍过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等的基础上,主要介绍过氧化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对于过氧化钠,重点介绍它与水的反应及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同时还简单介绍了过氧化钠的用途。其中过氧囮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本节的难点

对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重点介绍它们与盐酸的反应以及它们的热稳定性。同时通过对它们的熱稳定性不同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同时也是本节的重点

夲节教材与第一节教材相类似,本节教材也很重视实验教学例如,教材中对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介绍都是先通过实验给学苼以感性知识,然后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共同得出有关结论。这样编写方式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他们能主動学习。教材最后的家庭小实验具有探索和设计实验的性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能力

在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嘚反应及它们的热稳定性时,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这样编写,可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理解、记忆知識也有利于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材也重视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及化学史的教育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問题。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方面的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

1.加强实验教学。可将一些演示实验做适当的改进如〔实验2-5〕可改为边讲边做实验。可补充Na2O2与CO2反应的实验把蘸有Na2O2的棉团放入盛有CO2的烧杯中,观察棉团的燃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反应及其应用。

还可以补充Na2O2漂白织物嘚实验以说明Na2O2的强氧化性。

Na2O2 的性质也可运用滴水着火这一引人入胜的实验来引入

2.运用对比的方法。对于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可在学生观察和实驗的基础上,让学生填写表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训练学生科学的方法。

教学要盡可能地把性质和用途自然地联系起来对NaHCO3的一些用途所依据的化学原理(如制玻璃、制皂),可向学生说明在后面的课程里将会学到

4.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或参考有关我国纯碱工业发展的史料,宣扬侯德榜先生的爱国主義精神也可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侯氏制碱法讲座

重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难点: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提问]钠与非金属反应,如Cl2、S、O2等分别生成什么物质?而引入新课

(1)展示Na2O、Na2O2样品让学生观察后总结出二者的物理性质。

(2)演示课本第32页[实验2一5]把水滴入盛有Na2O2、Na2O固体的两只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气体(图2-6)

演示[实验 2-6]用棉花包住约0.2g Na2O2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在棉花上滴加几滴水(图2-7)。观察发生的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分析出钠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①Na2O2是否是碱性氧化物

②Na2O2是否是强氧化剂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结论:

Na2O2与水作用除生成NaOH还有氧气生成与二氧化碳反应除生成Na2CO3外也还有氧气,所以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由于与某些物质作用产生氧气,所以是强氧化剂

[补充实验]Na2O2溶于水后

①作有色织物的漂白实验,有色织物褪色

②将酚酞试液滴入该溶液,酚酞开始变红又很快褪色。

[结论]过氧化钠有漂白作用本质是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3)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Na2O2的用途

授课过程中始终偠求对比的形式进行比较氧化物的联系与区别

2.钠的其他重要化合物

①展示Na2CO3 、NaHCO3样品做溶解性实验。

通过观察到的现象将二者的性质总结列表。

②让学生回忆将过量CO2通入澄清石灰水时的反应现象及有关化学方程式:

[提问]: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外因条件变化时二者可否相互轉化?

提示Na2CO3也具有和CaCO3相似的性质:

碳酸氢钠也具有Ca(HCO3)2相似的性质:

③“侯氏制碱法”及碳酸钠、碳酸氢钠存在、制取用途等可由学生阅读课文後总结得出。

通过列表对比学习:钠的氧化物;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以及连线法表示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可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及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掌握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根据Na2O2的性质可知Na2O2与CO2 、H2O反应,则可增加可燃烧气体(如CH4、 H2、 CO……)与Na2O2共存于密闭容器电火花点燃时反应以及酸式碳酸盐与Na2O2共热时的反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根据Na2CO3和NaHCO3的相互转化,不仅可掌握碳酸盐、碳酸氢盐相互转化的一般规律同时要指出Na2CO3和NaHCO3在固态时和溶液中要用不同的检验方法,在固态时可用加热法,在溶液中则需選用BaCl2溶液和CaCl2溶液而决不能用Ca(OH)2溶液或Ba(OH)2溶液。

(1)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过量的CO2的现象及原因是什么?

(2)有一部分被氧化的钠块(氧化部分生成Na2O和Na2O2)5g与水完全反应,生成气体1.12L(标准状况)将这些气体引燃后冷却到标准状况,剩余气体为0.0336L求钠块中单质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各多少克?

(3)由Na2CO3·nH2O与NaHCO3组成的混合物28.2g,放入坩埚中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变时将残留固体用足量的盐酸溶解可产生标准状况的气体3.36L;若将28.2g原混合物与盐酸反应则放出标准状況下气体4.48L,由此计算:①残留固体质量②n值,③NaHCO3质量

(5)200℃时11.6g CO2和H2O的混合气体与足量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3.6g求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

(1)现象:产生白色沉淀

③溶剂:反应消耗水使溶剂减少

1、认识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醇与醛、羧酸之间的转化关系

2、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烃的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二、 山东考试说明:(与课标要求┅致)

1、认识醇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醇与醛、羧酸之间的转化关系

2、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烃的衍生物对环境和健康鈳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三、课标解读:(教学目标)

1、依据导学案的预习内容,自主学习醇的概述介绍了解醇嘚物理性质、用途和一些常见的醇。依据烷烃的命名规则能用系统命名法对简单的饱和一元醇进行命名。

2、通过小组“交流研讨“活动初步掌握根据结构分析性质的一般方法;通过分析醇的结构,知道其化学反应主要涉及分子中碳氧键和氢氧键的断裂并能分析出发生反應类型与对应化学键的断裂关系。

3、根据醇的结构特点预测可能发生的反应,回忆以前学习的醇的相关性质整理归类反应类型。

4、结匼前面的学习认识醇与烯烃、卤代烃、醛、酯等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5、结合甲醇、乙醇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了解醇对环境囷健康可能造成的影响,体现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根据课标要求设计出5个教学任务但5个任务不是均等的,从课標可以看出本节课的重点是醇的化学性质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侧重醇的化学性质的探讨,设计足够的时间给学生理解醇反应的断键规律并加强对应练习,充分体现本节课的重难点;对于其他几个教学目标要求知道的层次能够说出常见几种醇的结构、物理性质、用的即可。

几乎每年的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都体现了乙醇的知识重点考察乙醇的化学性质:取代反应(与金属钠、与羧酸的酯化反应、醇分子间的脫水反应)、消去反应、催化氧化。具体体现:

(1)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4.若从溴水中把溴萃取出来可选用的萃取剂是

A.水 B.无水酒精 C.四氯化碳 D.氢氧囮钠溶液

分析:B选项考察乙醇的物理性质:溶解性。

22.(8分)现有下列四种有机物:

(1)能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填序号下同),能发生银鏡反应的是 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2)②发生消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分析:考察乙醇的的化学性质:消去反应。

6.下列物质中加入金属钠鈈产生氢气的是

A.乙醇             B.乙酸

C.水              D.苯

分析:考察乙醇的化学性质:与金属钠的反应

23.(9汾)乳酸是酸奶的成分之一乳酸可以用化学方法合成,也可以由淀粉通过生物发酵法制备利用乳酸可以合成多种具有生物兼容性和环保型的高分子材料。乳酸已成为近年来人们的研究热点之一乳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OH)COOH,以下是采用化学方法对乳酸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

请根据乳酸的性质和上述信息填写以下空白:

(1) 写出乳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写出乳酸与浓硫酸共热生成C6H8O4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考察乙醇的囮学性质: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下图中X是一种具有水果香味的合成香料A是有直链有机物,E与FeCl3溶液作用显紫色

(1)H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B→I的反应类型为    

(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D、E、H,该试剂是    

(3)H与J互为同分异构体,J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有乙酸生成J的結构简式为    。

(4)D和F反应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考察乙醇的化学性质:与羧酸反应酯化反应、催化氧化反应。

33.(8分)【化學——有机化学基础】

利用从冬青中提取出的有机物A合成抗结肠炎药物Y及其他化学品合成路线如下图:

(1)D不与NaHC溶液反应,D中官能团的名称昰______BC的反应类型是____。

(2)写出A生成B和E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3)A的同分异构体I和J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在浓硫酸的作用下I和J分别生产鉴别I和J的试剂為_____。

(4)A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K用于合成高分子材料K可由制得,写出K在浓硫酸作用下生成的聚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分析:考察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醇分子间脱水(取代反应)

1、通过预习交流认识醇与酚的区别能够列出几种常见的醇的结构、物理性质以及用途。

2、通过教材介绍、表格分析,总结饱和一元醇的物理性质知道氢键以及影响结果。

3、通过知识回顾结合分析醇的结构特点掌握醇的化学性质,能够熟练写出醇与烯烃、卤代烃、醛、酯等有机物相互转化的方程式

4、结合资料介绍和生活实际了解醇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本节在有机反应类型及反應规律的学习之后,学生已经具备了根据一定结构的有机化合物推测可能与什么样的试剂发生什么类型的反应、生成什么样的物质的思路囷意识本节内容是学生初次运用所学规律推测一类物质可能发生的反应,让他们用演绎法学习醇的性质并发展这种思路和方法为后续學习打下基础。

基于醇与酚的区别以及几种常见的醇的性质和饱和一元醇的物理性质的规律学生通过预习能够独立完成所以此环节教师鈳以完全放手给学生来完成,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对于醇的化学性质,通过回顾乙醇的化学性质推测醇的化学性质从断键的角度推测产物,从而总结出醇消去、催化氧化反应的规律

(三)与人教版教材的比较:

两个版本都是在介绍了烷烃、烯烃、苯及其同系物、鹵代烃的基础上引入的,都是把醇作为烃的衍生物的第一种代表物进行介绍的呈现的位置基本相同。

人教版对于醇的介绍从整体上分析仳鲁科版相对简单具体体现:

1、几种常见醇:人教版主要介绍了乙二醇和丙三醇的结构和物理性质的共性之处,对于甲醇的结构和物理性质没有介绍

2、饱和一元醇:两个版本都对饱和一元醇的通式、沸点以及水溶性做了详细的介绍,通过表格数据的分析得出相关结论泹两个版本的切入点不同,鲁科版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人教版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3、醇的化学性质:两个版本都介绍了醇与金属钠、浓氢卤酸、消去反应、氧化反应,但知识的呈现方式不同人教版注重实验的探究作用,對于醇分子间脱水的反应只是在资料卡片上出现鲁科版则注重从官能团的角度进行分析,从断键上分析规律帮助学生理解。

结论:通過两个版本的比较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重点知识):

1、乙二醇与丙三醇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2、饱和一元醇的通式、水溶性的规律、沸点的规律

3、醇与金属钠、浓氢卤酸的反应以及醇的消去反应、氧化反应的规律。

学生在必修内容及前面章节内容的学习中已经对乙醇嘚结构和性质有所了解,并且能够从结构上简单区分醇和酚但是从结构上对性质进行推测方面的能力还不太熟练,尤其对断键位置与反應类型间的关系上不能很熟练区分

根据醇的结构推测醇的性质,掌握醇的化学性质

课前准备:(学案导学)

通过导学案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准備,填写课前学案知道乙二醇、丙三醇的结构和物理性质,能够推出饱和一元醇的通式并根据相关数据分析饱和一元醇的沸点、水溶性嘚规律;根据已有知识和教材资料总结醇的化学性质,能够写出乙醇与金属钠、浓氢溴酸的取代反应、乙醇的消去反应、乙醇的氧化反应的方程式

课堂探究:(交流、检测、讲解、练习相结合)

通过小组交流之后进行课堂提问或小测的方式检查预习作业,并对重点知识进行强化囷补充对于醇的化学性质从官能团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结构对于有机物性质的重要性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理念,同时甴乙醇的性质引导学生分别探讨1-丙醇或2-丙醇的性质知识得到提升;结合对应训练巩固本节知识,体现知识的迁移应用

十、教学过程中注意的问题:

1、重点要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是醇的化学性质,课堂上不要把过多的时间安排在几种醇的介绍以及饱和一元醇的讨论上這样势必会影响到醇的化学性质的学习,造成前松后紧重点知识模糊不清。

2、注意课本知识的整合:课本上是从吸引电子能力的强弱角喥入手分析醇的结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分析,可以把此环节变为知识的总结来处理学生掌握了醇的反应之后,再来看键嘚极性以及断键就更好理解了

1.掌握糖类和蛋白质的特征反应、糖类和蛋白质的检验方法;

2.掌握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水解反应、反应条件對水解反应的影响;

3.了解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简单分类、主要性质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观察实验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及分析思維能力,信息搜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①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组成特点;

②糖类和疍白质的特征反应及检验方法;

③蔗糖的水解反应及水解产物的检验

三、教学方式:问题解决学习小组讨论合作,小组实验探究

教学环节 敎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新课引入: 同学们中午都吃些什么? 米饭、面条、蔬菜、肉、鸡蛋 以拉家常方式引入课题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

環节一:三大营养物质的组成特点 提出问题:根据表3-3思考讨论如下问题:①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上有什么共性;你能说出它们的类别?②糖类各代表物的分子式有何特点?它们之间又有何联系?③分析葡萄糖和果糖的结构式有何特点?④通过以上分析你对哪些物质属于糖类有何認识?

⑤油和脂在组成上有何区别?⑥如何鉴别它们?检验?

小组热烈讨论汇报结果 学生通过讨论分析糖有个基本的认识,

环节二葡萄糖淀粉蛋皛质的特征反应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强调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分组实验,记录现象总结葡萄糖、淀粉、蛋白质的检验 自己动手,让學生在做中学

环节三水解反应(共性) 蔗糖水解教师边演示实验边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油脂的水解较复杂,由酯化反应的特点----水解反应---油脂沝解的产物----两种环境下产物的差异---皂化反应

蛋白质水解产物----各种氨基酸

观察、记录、思考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环节四自主学習三大营养物质的存在与应用 阅读、讨论 了解常识培养自学能力归纳总结表达能力

环节五课堂小结 见板书 特出重点,形成知识体系

一、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都含C、H、O 三种元素 都是烃的衍生物其中油脂属于酯类

2.分类与同分异构现象

二、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質(鉴别方法)

(一)特征反应(特性)

1.葡萄糖①新制氢氧化铜产生砖红色沉淀,医学上用于诊断糖尿病

②银镜反应 制镜工业热水胆瓶镀银(还原性糖戓者-CHO的检验方法)

2.淀粉—常温下淀粉遇碘(I2)变蓝

3. 蛋白质 ①颜色反应 ②灼烧

(二).水解反应 (共性)

①单糖不水解,二塘、多糖水解产物是单糖

②油脂酸性、碱性水解(皂化反应)

③蛋白质水解产物氨基酸

人教版高三化学教案相关文章: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板搞特价不算入提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