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自己的空间思维

第一心理 | 付费心理课程《人本主義心理学》第十七章欢迎关注百家号第一心理购买专栏,寻找属于你的心理解析

专栏讲师:汤米,知名心理学博主、第一心理创始人、主笔团总编辑、多平台签约作者

点击左上方头像跳转至我的主页,可查看全部专栏并获取更多免费心理学内容

正文部分(下面是本专欄第17章第一阶段的内容会陆续更新完毕)

作为社会人,人人都拥有自己的自我空间

心理学家霍尔说,“人总是把它随身携带着谈话時维持它,将自己安置在适当的位置”

1978年,海达克教授对个人空间提出了一个观点他认为,自我空间有一个纵向轴根据这个纵向轴,人体脚的周围所需空间会比头周围要小一些。

首先个人在不同情境下对自我空间的需求是完全不同的。

举个例子当你与自己熟悉嘚朋友交谈时,你对自我空间的需求会比你跟恋人交谈时的自我空间需求更大一些。

当你跟一个不太熟悉甚至陌生人谈话时你的对自峩空间的需求,又会比跟熟人或朋友谈话时对个人空间的需求更大一些

以此类推,当你与一个态度不友好甚至对你有愤怒情绪的人交谈時你的自我空间需要,将大大超过你跟陌生人沟通时的自我空间需求

所以,按照这个量级我们来排一个自我空间需求的等级顺序:

看絀来了吗这就是你的自我空间需求,它与人际关系的疏密紧密相关

而且很显然,情景不同个人对自我空间的需求度也不同,而这种需求度就跟自己与其他人的关系深浅有关。

其次自我空间容易受环境和场合影响。

当人们挤在拥挤的公交车或地铁上时自我空间通瑺都变得极其渺小。而当你到达一个空旷场合自我空间就会变得非常大,这是自然环境对人的自我空间的影响

而在文化环境和自然条件上,也会影响自我空间也会受

比如,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有限,很多袖珍型设施拥挤而窄小,这就导致日本人的自我空间感非常小

而欧美如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国民的自我空间感就会相对要大很多,这是由文化和国家地理环境共同造成的

而如果根据人際亲疏关系来划分人际距离的话,一个人的自我空间距离就会被分为这四种区域:

}

腾讯曾经出过这样一个面试题

在┅块土地上种植四棵树

使得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相等。

受试的学生在纸上画了一个又一个的几何图形:正方形、菱形、梯形、平行四邊

形然而,无论什么四边形都不行

这时,心理学家公布出了答案其中一棵树可以种在山顶上

的话,就能符合题意要求了如图:

正㈣面体是由四个全等正三角形围成的空间封闭图形,所有棱长都相等它有

个顶点。正四面体是最简单的正多面体

这些受试的学生考虑叻那样长的时间却找不到答案,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学会使

立体思维这也是空间思维之一。

}

和其他知识的学习不同空间思維的训练最是需要在日常的游戏和沟通中渗透,

接下来给家长们列出4大方法

比如,在和孩子沟通时将“你坐在在那边吃饭”这种模糊嘚话语替换成“你坐在爸爸左边第一个位置吃饭,妈妈坐在你的对面”

同时也要鼓励孩子多用空间语言来表达位置

比如,孩子在讲述“峩从学校回家的路上看到树上有2只小鸟”时,鼓励她配合手势

即说到学校时,指一指学校的方位说到“树上的小鸟”时则回忆下小鳥在自己的哪个角度、方位,并指出来

在这样的比划练习中,孩子大脑中会逐步建立起距离、方位的感觉

经常陪伴孩子绘制一些简易嘚地图,比如周末到奶奶家吃饭——出门先往左走,遇到了红绿灯再往右....

无论是从家到学校,从家去公园玩儿去找小伙伴玩,都可鉯养成画地图的小习惯

不难想象,空间几何类的题目很多都要求孩子能在大脑中想象出其平移、翻转、折叠后的样子

所以在早教阶段吔可以让孩子做一些想象物体运动轨迹的练习。

比如和孩子一起玩球时。

每当将球传递之前(因为每次投球的角度都是不一样的)先讓孩子想象球抛出去的弧度,思考一下球会落到哪里

这个想象的过程,就是在不断训练孩子的空间推理能力的过程了


欢迎大家关注我,跟我一起挖掘更多数学早教方法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