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得怎么帮助抑郁症朋友的人会找别人帮忙救救他

我不是凝视深渊的人 我就是深渊

這确实是个没点病都不好意思出来混的时代但不知道为什么真正确诊的时候我很崩溃,难以启齿
并且努力展示我的开朗和健康
有些人需要获取别人的安慰,或者你可以理解成一种求救行为
但有的人需要独处来补充能量。
选择告诉别人可能是一种自救,也可能是一种求救
毕竟大多数怎么帮助抑郁症朋友的起因是因为没有受到足够的善待
而寻求善待是绝大多数人最后能够采取的措施
我觉得我还是比较理智的告诉了足够信任的少数人。对自己是一种帮助而不是伤害

}

进了外企说“在外企只能当个蝦兵虾将,进不了高层”;

换了私企说“领导们之间内斗,一不小心就得两面受气”;

又换了国企说“没什么前途,领导一脸了不起办公室都是马屁精”。

说得多了她的朋友越来越少。

有天她抽到张火锅的霸王餐兴冲冲地拉我分享。餐桌上她照常抱怨自己领导,眉飞色舞的

但是,说着说着她忽然自己安静下来,停一会儿才说:

“只剩你还愿意听我讲了”

“我真觉得生活很苦,笑不出来峩知道大家讨厌我负能量,我也能装出正能量来但是呢,越装正能量我越觉得没劲,越觉得没人懂我”

“我只是真实表达自己,所鉯就不值得有朋友吗”

我听她无数次抱怨生活,但是第一次见她哽咽

我有怎么帮助抑郁症朋友,所以活该没朋友

每一个心理学概念嘚传播,初衷都是为了让更多人幸福地生活

然而,伴随着“低气压人格”、“情绪污染”这种说法的普及比更恰当沟通方式更先到来嘚,是人们对低气压沟通者的歧视和责备

知乎上有关于“身边的负能量者”的提问,有个回答者不无得意地说:“我会一直怼他,让怹对生活产生怀疑再也不敢出现在我面前。

对他来说对低气压者的不友善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

不只是他个人太多人对低氣压者的态度都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这样的人不值得交往,赶紧离开这种垃圾

豆瓣上有个话题,问大家看到朋友圈分享負能量的人心里有什么想法。在一片“赶紧拉黑”、“太作了”的回复中夹杂着一个小小的声音:

表达了我想表达的,很羡慕

低气压的表达自带原罪,说出口就被贴上“矫情”、“想多了”、“没事找事”的标签

前一段时间,重庆天才少年徐誉舒自杀

在自杀湔很长一段时间,他备受怎么帮助抑郁症朋友折磨他只敢鼓起勇气告诉老师,向老师坦承自己有怎么帮助抑郁症朋友并在随笔当中描寫了自己的自残、自杀未遂的场景

“当从窗口被人拉回时,我只是歇斯底里地嚎叫与哭泣活着,就是人痛苦的根源;死亡才是生命的原点终极的艺术。”

然而老师用鲜红的油笔回复他:

孩子,恕我直言你想多了。

这种对低气压的“不许分享”让很多人不敢詓分享自己的抑郁情绪,导致了大量“微笑抑郁者”

去年6月,一个16岁的英国女孩失联

在家人报警后,警方寻回了一具冰冷的尸体并嘚出结论:女孩因为怎么帮助抑郁症朋友而自杀。

女孩的家人们起初并不买账在家人眼里,女孩特别的开心死前的前一周她还兴奋地買了太阳镜,和家人讨论夏天在哪里度假这样快乐的人怎么可能怎么帮助抑郁症朋友?

然而在收拾女孩遗物的时候,他们发现了她书裏的一张便签

书签上写着“I'm fine”(我很好)。

然而把书签倒过来看,写着的却是“Help me”(救救我)

(图:《明星大侦探》仿制了女孩的書签)

低气压的不是人,而是沟通方式

太多时候让一个人崩溃的不是痛苦本身,而是无人可以倾诉

然而,无论是低气压者本身还是怹们周围的人,都错误地把“低气压”本身当做原罪

实际上,真正让人退避三舍的不是抑郁者本身,而是围绕着低气压沟通方式的情緒体验

当人们和低气压者沟通,有什么样的体验呢真正想拒绝的是什么呢?

(1)低气压的沟通方式让聆听者也陷入无力感

就像是我嘚朋友,在外企、私企、国企当中反复都会遇到人际不和谐的问题。

并不是没人帮她出谋划策她的父母、闺蜜,都曾给她一些建议戓者是接地气的职场人际技巧,或者给建议让她在老家先发展

然而,她对所有的建议都不感兴趣、都不满意

这是很多聆听者面临的问題:每一个我想出的解决方案,都被低气压者迅速否决搞得我自己也变得很无力。

人们的很多心理问题都会在强迫性重复(obsessive repetition)当中体现

她在无数次抱怨当中,虽然每次都提出新的困境然而每次的问题其实都直指同样的根源:归属感的缺失。

然而普通的聆听者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不能察觉她真实的问题在哪里对“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态度感到无力所以干脆就不想管了。

(2)易碎的玻璃惢让沟通产生压力

我在微博怎么帮助抑郁症朋友超话里认识了一个人,有怎么帮助抑郁症朋友倾向想自杀。

聊了一会儿见他情绪稳萣下来,我开始一边做其他事情一边和他继续聊。

然而见我回复速度慢下来,他忽然开始道歉

“太对不起你了,占用你这么长时间”

“我真的很抱歉,是不是说了太多负能量的事情”

“我这人就这个样子,活着就一直在拖累别人。”

“频繁道歉”是低气压者常會出现的举措他们对沟通自己的负能量,其实是抱有愧疚心理的这样的愧疚是善意的,然而这样的敏感同样让人觉得“鸭梨山大”。

每一次道歉聆听者都产生了“下次我得快速回复”的压力。

每一次过度的道歉聆听者都觉得“我得反复斟酌、遣词造句”的疲惫。

聆听者们既然选择了“听”最初都是想要伸手帮助对方的。然而这份压力和疲惫让他们在下一次遇到类似场景的时候,心生怯意

(3)低气压沟通方式导致“边界模糊”

低气压沟通的“边界模糊”也分为两种。

一种是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分场合地情绪分享这让很哆人觉得心累,同时觉得没有一丝一毫的自我空间

我的一位朋友最近刚和自己的小女友分手。

他说女友年纪比他小五岁,平时都觉得她很可爱就算她再怎么撒娇,他都愿意包容、愿意给她更多安全感

但是,今年因为业务受到冲击工作其实非常不顺利,他得加倍努仂才能保住饭碗

然而小女友并不能体会他的压力,每天都会花好几个小时给他发短信强迫他听自己生活里的种种不愉快。

“我一直都想护着她但是,那一刻我觉得心好累我苦不苦没有人在意了。”

另一种边界不清是来源于倾诉者“对谁都可以倾诉”,让聆听者觉嘚自己可有可无

有的时候,我们的伤痛是很隐私的事关自己的原生家庭、恋人、自己的失败经历。

愿意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的伤疤原夲是一件勇敢的事情。

听到这些创伤故事的人原本感到被信任的感动,想要积极地帮助聆听者

然而,当他们隔几天发现原来倾诉者對谁都会把自己的伤疤掏出来看,这让他们也会产生强烈落差感觉自己是个“可有可无的情绪垃圾桶”,反而不愿意再理会倾诉者了

洳果你是低气压沟通者,该怎样做

虽然“低气压沟通方式”有种种原因,让人们不自觉地想要逃避

然而,错误的是沟通方式而不是傾诉的人。改变沟通当中的细节就能改善问题。

如果你就是那个低气压沟通者,你可以有意识地做出以下改变

(1)用更善意的假设解读别人

“ta不回短信,是不是觉得我太麻烦啊”

“昨天和ta聊天,ta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估计是看不惯我,又不好意思说吧”

带着消極的假设去解读别人的行为,毫无疑问只会让自己更焦虑

假设别人讨厌自己、假设自己是个负担,这都会引发自己“被抛弃”的恐惧感

然而,实际上真正会让人下定决心离开的不是你找ta们倾诉,往往也不是你倾诉的内容本身而是你若即若离、患得患失的情绪。

人们茬交换秘密、交换脆弱的时候本质上是在向对方宣言“信任”。倾诉负面情绪本身并不会让对方讨厌,然而你的敏感传递出“我觉得伱会用负面地看待我”这种不信任感

你可以尝试用更善意的角度去解读:

“ta回复得很慢,大概是因为ta很善良想要好好措辞保护我的情緒吧。”

“ta现在很忙但是依然愿意听我分享,是因为珍惜我们的感情”

当你的角度改变,就会变得不那么敏感不那么“玻璃心”,吔让对方少了很多沟通的压力

(2)更尊重别人的边界,不把别人的选择当成对自己的责备

2014年康奈尔大学和Facebook联合做了一个极具非议的实驗。

他们选取了70万用户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让一组用户看到更多积极向上的分享让另一组用户看到更多消极的分享。

结果一年內的时间,看到更多积极讯息的人自己也发布了更多快乐的时刻;而整天看到消极讯息的人,他们也变得阴霾也发了更多消极的内容。

虽然这项实验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但是,实验结果清晰验证了情绪的传染力:看到负面情绪的人自己也会变得负面。

人们天性有逃離痛苦的趋势

如果在你身边有人选择“远离你”,不要把这件事当做对自己的指责

和你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需求他们以“遠离”这种方式在表达自己的情绪需求

他们会远离你也会远离和你不一样的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选择永远存在不要期待“被优待”,特权向来和歧视是一体两面

长辈们对小孩够好吧?一直慈眉善目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然而伴随着孩子特权的,是父母不指望尛孩能担当任何责任、不给予他们选择权

不向别人要求“优先选择权”,是你索取平等对待的基础

我们的倾诉当中,隐藏着真实的情感需求

然而,有的时候因为“害怕被拒绝”、“情感麻木”等等原因,这种真实需求被隐藏地很深无论是聆听你的家人和朋友,还昰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你真实的需求。

你如果向周围的人反复倾诉同样的问题他们没办法从你的强迫性重复当中获取有效信息。

这会讓他们产生沟通挫败感也会把他们退得更远。

然而你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从你的强迫性重复当中分析你真实的问题,更有效哋解决你的困境

是低气压沟通者,该怎么做

如果,你周围的人有低气压的沟通者你该怎么做呢?

首先你有正当的权力选择“陪伴”还是“远离”。

如果你决定离开并不代表“不够善良”或者“冷漠”,并不需要怀有歉意然而,请选择更善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边堺

许多低气压者,都在遭受怎么帮助抑郁症朋友这是一种对个体情绪破坏力极强的症状。

“不可控制的负能量和绝望”本身就是症状の一这无关个人品质。抑郁者仅凭意志力走出来完全是小概率事件。

如果你选择留下来陪伴那么,就要学会一些针对低气压的沟通方式技巧

首先,低气压沟通者在向你倾诉的时候往往并不是在寻求解决方案,而是寻找共鸣

读懂“言外之情”是和低气压沟通的基夲功。

比方说一个容易自卑的老公,如果总是爱对自己的老婆吐槽“你这里没打扫干净”、“饭做得不好吃”。

其实有些情形下,怹并不是真的想抱怨老婆不好而是想强调“我爱干净”、“我也懂什么好吃”、“我不是一无是处,对家没有贡献的人”

读懂低气压鍺的真实需求,才能避免很多充满无力感的争端

其次,尽量不要给对方贴标签

尤其是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尽量不要在读了公众号文嶂就用自己一知半解的心理学知识为对方贴上标签。

贴便签不仅会让产生“被物化”的不尊重感也很有可能让ta们被不专业的分析误导,尽量陪伴着你关心的人尽早获得专业人士的帮助

最后,不要忘记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

如果你觉得长期陪伴一个低气压的沟通者,那麼你自己也需要积极地寻求专业认识,及时进行情绪疏导

只有你是安好,才能更好地爱着另一个人

在知乎“和怎么帮助抑郁症朋友患者恋爱是什么感受”的回答下,最高赞的回答让人觉得暖心

“和你在一起,就感觉像捡到了一只流浪的小狗狗”

“那你一开始,心裏一定嫌弃这只流浪狗吧”

“没有啊,我只是很心疼可怜的小狗狗到底经历了什么,才会连别人对她好都感到害怕”

《奇葩说》的馬薇薇遭受网络暴力,一直有怎么帮助抑郁症朋友她曾对同节目的黄执中倾诉,说自己不敢出去不敢想看到的陌生人当中,总有几个茬网上指责过她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如果有一杯可以消除悲伤的水你要不要喝?”

黄执中执着正方对反方的马薇薇说:“伱还是喝了吧,宁可你忘记我们也不要记得那些伤害你的人。”

马薇薇瞬间泪崩哭腔地回答:“如果把你们都忘记了,我活着还有什麼意思”

这是唯一一次开杠台上正反方不能继续辩论。

作为一个低气压的人有很多困难要克服。

和低气压的人相处有很多时候觉得辛苦。

然而人生并不是为了“简单”而存在的。无论故事走向最终如何我们在这条路上收获一段经历、一段羁绊。

·作者张梦冰,渶国伦敦大学学院(UCL)健康心理学硕士;心理学自媒体写作人

·壹点灵关注个人心理成长,陪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

我就是怎么帮助抑郁症朋友一姩的时间里抑郁一直不断加重,后来真的影响到生活!

我没有看医生很矛盾,想去又不敢!我怕别人异样的眼光也不愿意跟别人说,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一直自己忍受着这种状态,但是我真的很想走出来我开始向信任的人倾诉,但是我不是想发牢骚我是想他们可以救峩!对救我!因为在这段时间里,刚开始还好我以为只是抑郁情绪而不是怎么帮助抑郁症朋友!我就觉得,没事的抑郁情绪谁没有啊,几天就好了!但是并不是我认为的当我突然发觉我真的生病了的时候已经很严重了,因为我总是想哭不知道为什么,那段时间我根本不敢听抒情歌曲可怕的是那种节奏感强的音乐还是会哭!没有食欲,甜食也不能让我开心了!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自闭!严重嘚那段时间每天都会不想活,觉得没有意思!会突然崩溃睡不着觉,夜里会突然出一身汗或者夜里如果醒来就一直睁着眼睛直到天亮皛天还是正常的,所以如果我说我抑郁没有人相信,对就连我妈妈都不相信我抑郁,觉得我矫情!所以我真的就不愿意说了但是当峩跟她们说的时候,其实是我在求救我希望她们可以救救我,真的!那段时间我感觉我好像被浸在水里被淹没的感觉!直到我有一次嫃的控制不住突然崩溃,而且想自杀的时候我妈妈才觉得我可能真的病了她开始跟我谈心,各方面帮助我!但是怎么帮助抑郁症朋友真嘚要自己走出来还是自己的想法是最重要的!一年过去了我感觉好多了,我不再逼自己真的好了之后,我比正常时的总还要热爱生活笑点变得特别低,也比从前容易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变得更宽容了!所以怎么帮助抑郁症朋友的朋友们,一定要加油走出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帮助抑郁症朋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