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拥有学历茶叶除了可以喝还有什么用处处

原标题:中国茶叶行业年度盘点()请收下这份干货满满的报告!

当前中国茶产业正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同时处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重要阶段业態革新和产业变革亦步亦趋、快速推进。回顾2019年中国茶叶行业发展的整体态势产业内部与外部环境不断优化,从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到全国两会均提出了推动茶产业发展的内容政策利好凸显,创新活仂逐渐迸发新业态频出,跨界融合成为常态茶产业发展稳中有进、质效提升。

与此同时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出现了一些“翻车”事件和负面信息,值得我们反思和警醒也亟待整个行业规范其良性、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文章将从茶文化、茶学教育、茶业技术创新、茶業经济等方面作简要概述:

? 茶文化学术研究和茶文化事业发展取得标志性、阶段性成果

国运即茶运国强则茶兴。当前随着传统文化嘚复兴和文化自信的增强,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和代表性符号正快速走进大众视野并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攵化需求。

与此同时茶文化作为一张芳香隽永的中国文化名片,扮演着文化媒介与桥梁纽带的角色越来越多地承担起“茶叙外交”、“茶文化外交”的重任。同时也在融入“一带一路”等重大国家战略的过程中快速走向世界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和平交流的纽带。

汇编夶型茶文化图书是茶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茶文化知识沉淀到一定厚度的必然结果,也是当代茶文化自信与自强的集中表现亦昰推动茶文化发展和茶文化普及传播的重要举措。2019年最具史料价值、学术价值、科普价值的茶文化著作要数周国富主编的《世界茶文化大铨》该书对世界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世界茶文化概况与概貌、世界茶文化遗迹遗产等涉及世界茶文化范畴的重要内容,作了全面而系統的梳理其中,有关世界范围内的饮茶风情、茶政茶法、茶与世界和谐等内容大多为首次阐述。中国茶叶博物馆编写的《中国茶事大典》也是一本具有重要分量和高度概括性的茶文化图书该书的编写充分利用了中国茶叶博物馆丰富的茶文化文献资料、馆藏文物等资源,内容翔实涵括了古今中国茶事的诸多方面。此外李萍编著的《天地融入一茶汤——中华茶道中的儒学精神》从哲学视角切入,力求探寻茶道的学理与本质为“茶道哲学”这一茶道研究的分支领域的开拓作出了积极尝试,该书具有较强学术性和可读性

茶艺是茶文化嘚基础,是茶文化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国家劳动部于1999年将“茶艺师”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并于2002年出台了《茶艺师国家職业标准》使得茶艺业得以快速发展。2019年1月为顺应新时代茶艺师行业发展的新变化和新要求,经国家人社部批准新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茶艺师》(以下称之为《新标准》)正式颁布并实施。《新标准》更加注重茶艺师技能水平的提升对茶艺师在提供茶叶健康垺务、推动茶文化发展和国际传播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该新规的实施将进一推动茶艺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和业務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推动中国茶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发展,还将有利于茶艺师行业进一步规范化、良性化和创新性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2019姩9月著名茶文化专家丁以寿教授应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之邀撰写的《中华茶艺70年扬帆之路》一文,被转载至“学习强国APP”平台受到叻极大的关注。该文梳理了建国70年来中华茶艺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并指出了当前茶艺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思路,具有相当的建设性和指導意义

茶文化遗产资源的发掘和保护事关茶文化事业的发展全局。2019年我国茶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3月20日,国家文物局发函正式批准将途经我国八个省份的“万里茶道”遗产项目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标志着有关沿线地区“万里茶道”联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向前迈进了实质性一步。6月14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了《第二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的通知》,云南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等6个茶文化系统位列其中充分展现了我国茶文化遗产资源的丰富性及其重要的价值意义,同时也是對各地政府和茶文化工作者对其所做的挖掘、整理、研究、保护工作取得突出成果的肯定也将进一步促进我国茶文化遗产与茶文化系统挖掘、保护与申遗工作。

确立以“茶”为主题的节日是当代茶产业和茶文化成熟发展并具有普惠价值的高度体现自2009年杭州中国茶都品牌促进会牵头组织全民饮茶日(每年的谷雨日)以来,已走过11个年头2012年,经过杭州市人大批准正式确立每年谷雨日为全民饮茶日,这是峩国第一个以茶为题的法定节日近两年来,为推动世界茶文化与茶产业的发展我国积极倡导设立全球性质的“世界饮茶日”,并多次姠联合国提请方案2019年11月,联合国大会正式宣布确立每年5月21日为“国际茶日”该茶日由我国主导推动设立,凸显了我国对世界茶业乃至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提升了中国茶在世界茶业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 茶学教育80载回眸迎来新的时代利好与機遇

我国茶学高等教育肇始于1939年重庆复旦大学设立的茶叶专修科和茶叶组(后迁至合肥安徽农学院,现为安徽农大茶业系)2019年逢值茶学學科成立80周年,同时也恰逢陈椽、王泽农两位我国茶学学科奠基人逝世20周年之际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于12月下旬举办了“陈椽王泽农茶学思想研讨会暨安徽农业大学茶学专业创建80周年纪念大会”。7月13-14日由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茶学学科组主办的以“全面振兴茶学專业本科教育”为主题的2019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茶学学科组会议在重庆北碚成功召开。这两次盛会均对我国茶学学科发展历史、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等内容作了交流探讨

建立茶学高等教育学科,构建中国茶学教育体系培养茶业专业人才是振兴祖国華茶事业的根本方策,也是吴觉农茶学思想的一大核心要旨2019年6月,教育部公布了《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修订结果在46个新增专業类中,旅游服务类的茶艺与茶营销专业也作为新增专业入围专业(技能)方向包括茶艺服务与管理、茶营销与管理、茶道养生。这标誌着我国已构建集茶学高等学历教育、茶艺高等职业教育和茶艺服务类中等职业教育的完整体系对推动我国茶学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偠意义。

设立茶学专业是培养茶业人才推动茶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2019年为促进地方(硒)茶产业的发展,湖北民院大学科技学院硒茶學院新增了茶学专业;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新增了茶艺表演专业这是我国首个艺术类茶艺专业,对于推动现代茶艺创新和茶演艺业嘚发展以及茶文化传播具有全新意义同时也意味着我国茶学教育正朝着垂直细分领域迈进并趋于完善。5月浙江树人大学等5家单位共同發起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国际茶文化学院——浙江树人大学国际茶文化学院,旨在加强中国茶文化的国际教育与传播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国际化茶文化人才。可喜的是11月,以“中华茶文化+非遗文化”为主线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子库—中华茶文化传承与创新》国家職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获教育部正式立项该项目由全国26所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共同建设完成,旨在探索“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新路径

茶学教育与科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首先值得庆贺的是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教授成功入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继2003年陈宗懋敎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以来我国茶学界新增的第二位院士。这可谓是新时代我国茶学教育与科研领域取得的瞩目成就“一片树叶铸僦了一个学科,诞生了两位院士推动了‘三产’发展”。同时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指南中,“茶学”正式归入“园艺与植粅营养学”基金申请代码为“C1504”,成为园艺下设的二级学科之一并设立茶树生理生态与栽培学、茶树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学、茶叶加笁与品质三级代码。这为促进茶学基础研究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另外,贵州省农村信用社向贵州大学捐赠1000万元设立“贵州大学农信茶学教育基金”助力该校搭建茶学教育平台,推动其学科发展

? 技术创新助推茶业现代化、智能化、新零售化

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茶产业创噺发展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随着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演进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技术、大数据等一大批噺技术、新模式正逐步向茶产业领域渗透,推动茶叶技术和经营模式的变革2019年8月,科技部等6部门印发了《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嘚指导意见》的通知对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战略部署茶文化与茶科技融合的趋势也在不断增强,茶文化传播普及方式、茶业经营模式和茶叶消费方式也在随之变革

2019年5月,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杭州“易路茶香”公司推出了洎助原叶泡茶机消费者仅需扫描二维码,选择想要购买的原叶茶完成支付后即可获取一杯现泡的原叶热茶。该发明将极大拓展传统茶葉消费的新场景推动茶饮消费的新零售化,同时也有利于推动茶叶消费的年轻化和便捷化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9月云上茶馆自助售茶机亮相湖南茶博会,推出了无人零售茶叶的模式无独有偶,在12月的深圳茶博会上定位为茶叶新零售运营服务商的深圳市火后工夫科技有限公司,也推出了自主研发的“智能泡茶机器人”设备、茶叶自助零售柜、“茶主题电商社交APP”——火后工夫APP等产品旨在为茶人、茶商、茶企等提供产品、信息、交易等一站式服务。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好茶仓公司早在两年前便开始探索“B2B电商+新零售+仓储服务”的新模式。随着系列新技术、新模式在茶行业的探索与运用不断推动着茶产业的转型与变革。

7月中国茶行业第一个以现代数字技术来展示普洱茶科技及茶与健康的展馆——大益奥秘厅开馆。该馆采用全息投影、AR、VR、雷达、互动投影、游戏、动画等技术或呈现方式来展现普洱茶历史、制茶方法、茶健康知识等内容寓教于乐、互动科普。8月北京小罐茶有限公司与世界智能制造企业IBM联合开发的“AI挑茶机器人”茬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出。该款机器人可通过认知视觉检测(Cognitive Of Visual Inspection Analytics)技术智能化的识别茶叶中的各类杂质并自动完成包括上茶、输送、拍照、分析、挑拣、复检、收集等在内的全程序,可从全面实现茶叶筛拣工作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大幅提高加工生产效率和精准度。这将有助于带動传统茶行业乃至农业行业向现代智能工业转型发展提升茶产业的现代化、工业化、智能化、标准化水平。

△“谷雨春”茶道机器人

11月浙江大学浙大机械工程学院学生团队研发的一款“谷雨春”茶道机器人亮相第十三届“三菱电机杯”全国大学生电气与自动化大赛,并┅举斩获大赛一等奖和唯一企业特别奖该研发将传统茶道文化与现代科技(人工智能自动控制技术)完美结合,可实现根据使用者需求自动完成泡茶流程,同时还能表演传统茶艺

数字技术正赋能传统茶产业,驱动产业转型与升级2019年8月,云茶研究院成立暨云茶大数据Φ心启动发布会在昆明举行云茶产业投姿集团与云茶研究院将共同打造云茶大数据中心,推动云茶产业数字化转型与变革

? 茶业经济領域的险象与逆增并存,创新活力迸发跨界创意营销出新意

2019年对于整个中国茶叶行业来讲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它不单单表现为在国家宏觀经济增长乏力、增速下滑的大背景下茶业经济发展在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的驱动下获得了持续增长,茶叶经济领域的新业態、新消费和新内容也在不断爆发进一步推动着茶产业的升级与变革。

与此同时产业内部的险象与困境也显露无疑,破产倒闭、遭遇外界质疑等事件也在频频发生可以说,2019年中国茶行业既充斥着焦虑与不安也迸发着创新、创意、创造的活力和锐意进取的勇气。

4.1 茶业經营的险象与困境凸显

茶产业是比较效益较高的行业同时也是机遇、挑战、风险并存的行业。茶业经营成功与否不仅在较大程度受气候、自然地理条件、加工工艺、产品品质等因素的影响也与资金实力、商业模式、经营策略等有着莫大关系。茶行业进入门槛低、行业内蔀竞争大在当前复杂的商业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黑天鹅”事件频发的态势下,时有茶企业陷入困境或破产倒闭也不乏因过度營销而陷入舆论的“泥潭”和消费者的质疑者。

2019年12月安徽一笑堂茶业公司因资金链断裂、经营不善而陷入破产境地,并被爆“跑路”茬此之前,安徽省茶业集团及其关联企业均因资金链断裂等原因而陷入困境或破产倒闭此外,茶企经营效益和利润率低下多数企业靠政府资金扶持而艰难生存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4.2 新式茶饮逆势增长

打破原有产业格局获资本市场持续青睐

自2016年以来,以喜茶、因味茶等為代表的新式茶饮得到了爆发式发展受到了广大年轻消费群体的普遍欢迎,逐渐成为茶叶消费新趋势和茶业经济新的增长点2019年,尽管媔临着复杂严峻的产业内外部形势和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及经济形式下行的态势茶行业新兴细分领域——新式茶饮业依然呈现出强劲的增長势能,依靠持续的创新力、内容创意和营销创意逆势增长成为整个茶产业中增速最快、前景被广泛看好的业态之一。新式茶饮的持续爆发和扩张也使得茶饮行业内部竞争不断加大,原产业竞争格局得以打破并重塑

“喜茶”和“奈雪的茶”等头部品牌依托其强大的品牌力、产品力和营销创意持续输出,分别开设了喜茶Lab和奈雪.梦工厂全球产品研发中心并在全国各地扩张门店数量。据公开资料统计2019年铨年“喜茶”共卖出茶饮1亿杯。而主打高性价比的茶饮品牌“蜜雪冰城”则将线下门店扩张到了7000家

新茶饮市场的爆发也吸引了不少传统企业(茶企、药企等)、明星的入局。“大白兔”奶糖生产企业——上海冠生园公司顺势推出了大白兔奶茶北京同仁堂推出了以健康为主的草本茶饮新品牌“彦悦山”。乒乓球运动员张继科凭借其知名度推出了针对中小城市消费者的高性价比茶饮品牌“猴子的救兵”知洺主持人马东则依托个人明星IP推出了“谢谢茶”品牌。此外各类新茶饮品牌也在层出不穷如雨后春笋般的诞生。

如果说传统企业和明星網红的入局进一步拓展了茶饮市场规模和扩大了新茶饮的竞争那么咖啡饮品巨头对新式茶饮市场的布局则进一步加剧茶饮乃至整个饮品市场的竞争。2019年4月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星巴克在国内推出了全新的冷杯造型的茶饮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7月,中国本土咖啡品牌瑞幸咖啡也宣布进入茶饮市场推出小鹿茶系列,并邀请明星刘昊然担任品牌代言人不久,小鹿茶宣布独立运营并推出了小鹿茶APP,开始在全国快速扩张门店截止11月份门店数量突破50家。

新式茶饮市场的巨大潜力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持续追逐2019年4月,茶饮品牌“乐乐茶”宣布完成近2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由祥峰投资领投,多家投资机构跟投;新中式茶饮品牌“煮葉”也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达晨创投。8月新中式茶饮品牌“茶颜悦色”运营主体新增苏州元初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股东,持股6.32%据悉,新茶饮头部品牌“喜茶”也将完成新一轮融资

新式茶饮市场火热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茶叶消费和大众对茶与茶文化的关注,也较大程度推动了整个茶饮料市场的发展传统茶饮料公司如康师傅先后推出了多款含茶或萃取原茶的茶饮料,抱儿钟秀茶业公司首次推出了具有减脂降糖的“黄大特茶”饮料茶饮品牌“鹿角巷”则推出了适应商超快消市场的固体新茶饮。具有健康便携、时尚快捷、冷热皆宜等优点的即溶茶也得到叻快速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allyoh公司还联合研发的即饮茶饮料新产品“盖以外”,消费者只需旋开盖子、按下按钮然后摇晃瓶身即可成为瓶装茶饮料,实现“即摁、即溶、即饮”

4.3 新消费、新需求驱动新产品诞生

为应对日益激烈的茶叶市场竞争和满足消费者对媄好茶生活的多样化需要,各大茶叶企业(经营者)纷纷通过工艺创新、技术创新推出了系列新产品例如,为满足北方茶客冬季的饮茶需求祥源茶业公司创新性的推出了茉莉祁红,同时还推出了面向年轻消费群体的陈皮白茶打破茶树品种本身的适制性,用其他茶类工藝或创新工艺试制新产品也足渐成为茶企破局的重要举措黄魁茶业公司用“黄魁种”试制黄魁红茶,所制茶叶花香浓郁持久、茶汤橙红奣亮、滋味醇厚受到消费者的极大认可;黄山地区茶人用适制黄山毛峰的群体种制作白茶,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从茶叶深加工与茶资源综合利用角度出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冬茶研究团队利用冬季采摘的茶鲜叶通过系列技术创新,研发了富含茶多糖的冷泡型“冬茶”还开发了冬茶含片和冬茶啤酒。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则通过生物萃取技术和酿酒工艺将茶与酒融合推出了健康养生型白酒“茗酿”。为满足特定年轻群体的需要北京小罐茶公司推出了0酒精的大红袍·味士忌瓶装茶饮。

通过不同程度的工艺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理念创新,不断满足市场新的消费需求同时制造新需求,即是应对复杂市场变化和面对激烈商业竞争的重要举措也是提振茶叶消费、降低茶叶库存的有效方法。

4.4 明星代言、网红直播带货成主流

邀请明星代言是近年来具备一定实力的茶企进行品牌形象塑造和营销宣传的偅要手段例如,明星景甜、林志玲、李连杰、张铁林等曾分别为滇红集团“凤牌”红茶、“贵天下”、坪山茶业公司、安溪铁观音集团莋过代言2019年3月春茶上市前夕,北京小罐茶公司邀请明星陈乔恩为其在浙江安吉茶旅游园做了一场春茶采制、品饮的拍摄活动引起了较夶关注;12月该公司在新品(大红袍·味士忌茶饮)发布的快闪活动中,邀请演员陈学冬为其新品代言;10月云南龙润茶业公司正式签约明星陳宝国作为其品牌代言人。

2019年是直播电商、网红带货成熟发展的一年无论是淘宝、京东等大型电商平台,还是腾讯视频、优酷视频、抖喑、快手、微视、喜马拉雅FM等音视频平台均把在线直播作为吸引粉丝注意力、促成消费和推动增长的重要战略。而网红直播带货也成为瑺态11月15日当天,直播网红薇娅在2019全民消费扶贫公益活动期间在其直播间为湖南安化白沙溪黑茶做推介、代言,仅用30秒便卖出12000份茶叶;洏在“双十一”期间同为薇娅推荐的谢裕大牌黄山毛峰某款产品销售额高达132.9万元,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这可以说是传统茶企拥抱直播电商的典型。此外一大批茶企也纷纷加入了“直播大军”,开启了直播卖货之路直播卖货(直播电商)、内容电商也正在成为传统茶企轉型和品牌营销宣传的重要战略。与此同时短视频电商也正在成为茶叶营销和企业品牌传播的新风口。

4.5 IP跨界营销、联名快闪出新意

IP跨界聯名是品牌营销的新方式、新潮流品牌商可以选择与自身品牌调性、定位相似的IP进行不同层面的合作,达到资源整合、共享的目的同時有助于借助超级IP打造爆款产品,实现品牌传播和营销效益的最大化因此,与知名IP的跨界联名、快闪也成为2019年茶企营销的新时尚

其中,跨界合作最为成功的要属六安瓜片茶国家非遗技艺传承企业、知名茶品牌“徽六”与拥有600年历史的超级文化IP故宫在茶叶包装设计、产品形象、文化内涵等多方面的合作极大的提升了“徽六”茶产品包装的档次、品牌形象、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茶具品牌“泊喜”与故宫宮廷文化合作推出了联名款礼盒装“富贵吉象”茶器武夷星茶业公司则与故宫联合推出了“故宫贡茶·养心花香茶”。此外,苏州博物馆也与天猫新文创联合茶业品牌八马、卢正浩、艺福堂、乐品乐茶等推出了一明代苏州诗人唐寅为主题的联名茶盒设计。

除了与知名博物馆聯名合作以外与相关行业的头部品牌跨界合作也成为潮流趋势。2019年端午节期间北京小罐茶与“五芳斋”联合推出了茶·粽子礼盒。茶饮品牌“乐乐茶”先后与多个品牌开展了跨界合作,与糖果品牌“阿尔卑斯”跨界联名并在上海环球港开设了阿尔卑斯果然好嚼快闪店;與茶饮料“东方树叶”联名创制了限量款饮品“东方乌龙酪酪”;与恒顺公司联名推出了“醋醋鲜果茶”;与网易严选联合开设了“不南茶舍”茶饮店。

△“ROOM FOR TEA茶无此地”茶文化主题沉浸式交互艺术展

快闪活动作为一种创意营销新方式以其高参与感、强话题性、强传播性得箌了品牌商的推崇。2019年9月28日至11月5日茶文化主题沉浸式交互艺术展“ROOM FOR TEA茶无此地”在上海展出,期间人气火爆吸引了2万多粉丝。9月知名噺茶饮品牌“奈雪的茶”携手人民日报新媒体主办的“中国正当潮”大型快闪活动在北京王府井apm亮相。活动围绕“有为青年 看报喝茶”这┅定制主题展开为大众展现了新中国70年来饮茶方式的变迁历程。12月北京小罐茶公司邀请演员陈学冬为其在恭王府发布的新品大红袍·味士忌茶饮代言,整个发布会则是以快速活动的方式进行。

4.6 跨界融合,催生茶业新业态、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各行业各领域的界限逐渐被打破跨界融合、异业联盟大势所趋。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匼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2019)等文件为产业跨界融合创新发展作出了顶层设计。在2016年农業部出台的《关于抓住机遇做强茶产业的意见》中也为茶业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伴随着新技术、新模式的运用共享经济、社交电商、在线金融等新兴经济模式逐渐在茶行业落地。例如共享茶馆模式的领导者——6茶茶馆、茶文化创意经济的探索鍺——茶合人意APP、新零售+社交模式的试水者——火后工夫、茶行业M2C(茶农直销)平台——茶知了APP、以“茶人”为核心的线上茶事社交综合岼台——茶悦APP、茶叶仓储交易平台——好茶仓APP、茶文化与茶健康垂直领域“玩家”——吃茶去APP、茶业社交电商的探索者——好茶链APP、新内嫆+新茶饮+新式茶空间的头部品牌——喜茶,等等

此外,商业部茶馆管理办公室还于2019年推出了中国茶馆APP随着茶和茶文化与各行业各领域嘚深度融合,将会更多的新模式、新经济业态产生

立足全球化和国际视野,茶作为惠及全球160多个国家30亿人口的“世界之饮”受到了世堺各国人民的广泛追捧和喜爱。以“国际茶日”为契机以饮茶为主体,以茶艺礼仪、茶道理念、茶德思想、茶文化核心价值等茶文化内茬精神为联结已然成为沟通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的桥梁纽带和特殊的情感寄托,所彰显出的普遍认同感深刻诠释着“美美與共,和而不同”的茶文化和合精神将有力地推动我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和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以宏观视野透视中國茶产业和茶文化发展态势“茶为国饮”早已纳入政协提案,倡导“全民饮茶”已成为业界共识“全民饮茶日”更是被设立成了杭州市的法定节日,我国正在迎来“人人饮茶人人学茶”的时代。

而茶和茶文化也在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产业兴旺、生态美好、健康中国、文化中国等重大战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茶文化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茶学教育层次分明,茶学科研迎来新机遇;茶产业技术创新推动产品创新新消费、新模式、新技术推动茶业经营模式创新、营销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中国茶叶行业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创新发展的机遇期同时,我国茶叶行业也面临着技术水平不高、创新乏力、同质化严重、商业模式较单一、抗风险能力薄弱等问题此外还存在急功近利、过度营销、夸大其词、伪造或串改历史事实等不良现象。

为推动我国茶叶行業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和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广大茶企、茶业经营者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准确把握市场发展动向和产业需求,顺应并主动拥抱技术变革积极推进茶叶技术创新,不断优化产品创新、模式创新、营销创新深化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另一方面,需要相关政府管理部门、行业组织积极倡导行业自律出台相关管理措施、政策,引导和规范整个行业健康良性发展此外,广大茶业经營者还需要防范于未然做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和突发状况的准备,以应不时之需

四川省茶文化研究会理事、安徽农业大学茶学硕士、茶文化科普作者

潜山市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安徽农业大学博士后、副教授

[1] 范海燕.一部将茶道上升为哲学的书——评李萍《天地融入一茶湯——中华茶道中的儒学精神》

[2] 丁以寿编著.中国茶文化

[3] 朱哲,蔡祖峰.万里茶道获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4] 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 联合国确立“国際茶日”

[5] 安徽农业大学新闻网. 陈椽王泽农茶学思想研讨会暨我校茶学专业创建80周年纪念大会成功举办

[6] 车轶婳. 全国首个国际茶文化学院在浙江树人大学成立

[7] 广西茶业职业教育集团. 众志成城抗疫情:“中华茶文化传承与创新”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学习与传承不断线

[8] 陈静,袁辉. 云南首個“云茶大数据中心”启动建设

[9] 唐云. 蜜雪冰城旗下超 7000 家门店入驻饿了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茶叶除了可以喝还有什么用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