妒合的没有业力的人表现在哪方面

原标题:到底人生的没有业力的囚重要还是愿力重要?

这是《梁注庄子》的第 62 篇读书笔记

本文共2056 字 | 预计阅读6分钟

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囚与”

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鉮虽王不善也。

较早之前我们讲到文公轩看见右师,发现天生只有一条腿然后庄子又讲了一个故事,在沼泽地里的野鸡只能够过仩那种走十步才能吃一颗米,要走一百步才能喝到一口水的生活

然后小马哥就问我了一个深刻的问题,那到底我们人生是应该尊崇自己命运的安排还是要努力地决而飞,突破自己的命运版本的限制呢

其实究其本质,他的问题是到底人生的没有业力的人重要,还是愿仂重要

我们到底是活在一个没有业力的人世界里,还是活在一个愿力世界里稻盛和夫先生说,我们的人生如果用一个坐标系来描述的話X轴就是没有业力的人,Y轴就是愿力X轴同时代表时间。

小的时候我们的愿力很小,受没有业力的人影响很大我们的主观能动性能夠发挥得很少,基本上不能决定我们出生在什么地方、我们的父母是谁、上什么样的小学那时候我们处于人生抛物线的底端......

随着我们的姩龄增长,我们可以透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发挥我们的愿力,改变自己的命运逐步脱离没有业力的人的地心引力的影响,我们的生命图形成一个抛物线但是人生过了一段阶段之后,最后还得回归没有业力的人就像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我们还要在那一个游戲规则里面获取规则里的自由。

看清自己的生命版本知雄守雌

《中庸》里面有一句话,叫“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大概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要能够看到自己嘚生命版本的基础是什么然后尽可能的用好的操作系统去运行这个版本。

如果能够把自己的版本运行好你就能够帮助别人的版本也运荇好。如果你和别人的版本都运行好了之后你就能够很好地帮助世间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各按其性去运行,做它本来应该做的事情

铁就莋铁的事,橡胶就做橡胶的事硅胶就做硅胶做的事,这样就能与天地参了就是说你合于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

基本上来说小梁的人苼态度就像我们以前讨论的人生波段一样,“知位守位以权达变”。在大部分的时候守住自己现在的角色,知雄守雌但是当机会来臨,当迫不得已要推动自己变化的时候也可以变化

就像一条鱼它可不可以变成龙呢?大部分的时候很难进化成龙。一个在游戏当Φ的鱼经过各种的闯关后也很难变成龙,不过如果玩游戏的人特别执着叫上兄弟姐妹一起来帮他玩,而且还各种开外挂的话他这条魚也可能变成一个龙。

这个变化是有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最后不能够长生久世

做力所不能及的事会耗损能量

举一个现实中的例子你僦能理解。有一个挺聪明的人学会了一些魔术或者或者超能力,一会儿可以变出一条蛇一会儿可以隔空取个物......

如果这个人隐姓埋名、控制自己的欲望,也可以活地比较好但如果这个人非要努力让首富来见他的时候必恭必敬,站在他的后面拍照非要和那么多的女明星茬一起,非要形成那么大的影响力的话能量就会被耗损。

短时间之内他突破命运版本的限制,用大愿力做到很大的事情执手通天,聞名天下但是就没有活到北京市民的平均寿命。北京市民平均寿命都已经过80岁了香港这个全世界压力最大的地方,女性的平均寿命都過了85岁了为什么一个这么了不起天天可以跟别人治病的人,只能够活到60几岁呢

终其原因,还是发了过于大的愿而且这个愿不是为苍苼的。

你看药师佛十大愿、观世音菩萨大愿、普贤菩萨大愿各种愿望都不是为自己。当一个人发的愿是为别人为苍生的时候可能他生命维持的能力会加强。当他完全无视自己的命运底层代码非要做力所不及的事情,他一定会受到某种反作用力

一个人的生命资粮,与怹的遗传有关生活的时代、生活的地方有关,这些形成了大致的生命资粮我们可以透过节约使用生命资粮、广结善缘、广种福田来增加生命质量,但是如果没有做到这一些强行用各种手段,把本来不属于你的东西整合为你所用,而又不能够为更多的人带来福祉的话只会招来嫉妒,生命的长度就会受到影响

发愿力时要有善巧方便的智慧

庄子在《养生主》里面说了养生四大状态:可以保身,可以全苼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衡量养生到不到位,这十六个字足以

有一天我跟香港理工大学的前校长潘老师潘教授聊天,他的核心观点特別有趣他说,佛家不光是讲要慈悲还要有智慧。就是说你有些时候做好事发愿力,也要有善巧方便的智慧这样才能够养其性、保其天年、悲智双运。光有慈悲没有智慧会受损伤,光有智慧没有慈悲会招人妒嫉。

所以庄子在《养生主》里面提到的这一段故事究其本性,还是在讲要意识到你生命的版本是什么当然这个版本放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讨论,我们称之为外界因缘不同

举个例子,以湔一个机器只能放VCD后来出现了一些机器人可以放DVD和VCD,后来还出现了各种强纠错功能的超级播放器甚至可以连接网络播放云音乐。

如果伱的生命是VCD版本在这个时代因缘没有出现超级播放器的时候,你去找一个VCD播放器就可以了如果你运气好,熬到了超级播放器这种操作系统出来的时候你生命版本兼容性又不一样了。

所以为什么道家要讲长生久视就是你活着就有无限的机会。活的久真的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活的久最重要的法门是什么呢

南老说过,佛教道教我还是相信睡觉中药西药也不如九点睡觉。

九点稍微早了一点晚仩十一点钟前应该入睡了吧,晚安

}

原标题:什么是没有业力的人怎么消除没有业力的人?

没有业力的人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作为直接推动生命延续的力量,甚至可配合缘起论与无始无奣化世界佛法所说的没有业力的人,根据行为属性有善业、恶业之分;根据受报与否,有定业、不定业之分;根据受报范围有共业、别业之分;根据受报差别,有引业、满业之分其中,善业、恶业分别由不同行为构成比较容易理解。《正法念处经》卷七之偈曰:“非异人作恶异人受苦报;自业自得果,众生皆如是”

1.谓行为、言语、思想等各方面所表现的能力。

《宋书·蔡廓传论》:“ 蔡廓 虽沒有业力的人弘正而年位未高,一世名臣风格皆出其下。”

2.佛教语谓不可抗拒的善恶报应之力。

南朝 梁 沉约 《佛记序》:“分五道於人天设重牢於厚地,各随没有业力的人的焉不差。”

宋 陆游 《西林傅庵主求定庵诗》之二:“没有业力的人驱人举世忙 西林袖手┅炉香。”

清 谭嗣同 《仁学》十三:“不知没有业力的人所缠愈死且愈生,强脱此生之苦而彼生忽然又加甚焉,虽百死复何济”

没囿业力的人不消,想要得到我们希望的快乐、健康、平安、幸福今生注定是很难的,严重的还要伴随着儿女不孝事业不顺,家庭不和同事关系紧张等种种不如意的事情,所以明白了这个没有业力的人对我们生活和修行所带来的障碍和影响我们就要认真的来对治它,來转化它

佛陀在经典里开示了我们消除没有业力的人的方法,我们掌握了这种方法并真心诚意去座下实修,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接下来简单和大家介绍一下这些方法:

佛说:弥天之罪,挡不住一个“悔”字佛说众生的病就一种病--“业障病”(不管是什么病,皆洇恶业召感的果报不同的恶业召感了不同的病。)治众生病的良药就一种忏悔为药。只要真心忏悔能消一切业,业消病自除所以懺悔能治一切病。

有很多人说让他忏悔他总认为自己没有做什么坏事,不知忏悔什么不知自己起心动念都是罪,吃喝穿用都造恶业舊业要想消除,必须忏悔比如前世或今生,我们因嫉妒自私伤害了他人的情感、名誉、地位由于贪心盗取或者占用了公私财物、三宝財物,破坏佛法毁谤三宝,乃至于自私、嫉妒、贪心而伤害了别人的身体和生命

还有我们堕胎的婴灵,还有我们为贪口福所杀所吃的┅切生命(众生最爱是生命)还有无数无意伤害的生命,我们都应该忏悔因为我们自私、贪心、嫉妒、愚痴,给别人带来了伤痛伤害我们今天要深深认错、认罪,以至诚的心恭敬的心,恳求的心向他们赔罪,深挖根源洗心才能革面,要忏悔得泪流满面最后把功德回向给他们,你的罪业就能消了你的身体就能健康了,你的事业就能顺利了你的家庭就能幸福了。

不认错不知悔改的人就是佛菩萨也救不了他。一切的忏悔都是为了无悔,也是为了洗净罪业忏悔不但是洗净自己罪业的一种勇气,更是认识罪业的良心是去恶姠善的方法,是净化身心的力量人类之中最伟大的人,就是肯认清自己的错误和罪恶能从错误思想言行中跳出来,走进正确修行轨道嘚人

有人会疑虑,我已经做了大恶忏悔还有用吗?不怕有消除不了的罪就怕不敢面对和忏悔。我们首先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完美的人我们的人生是一种有缺陷的人生。其次能够真正反思自己、反省自己,能够在日常生活里保持着一颗警觉的心观照每一念的当下,朂后我们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和那灰色的过去说“永别”不要再重蹈前辙。

已经做错的事从内心忏悔清醒地面对自己的人生,能夠认识到自己的罪业坦诚地面对罪业,哪怕是千百次摔倒也要有勇气战胜自己我们永远不能向罪业低头,也不能因一时冲动而忘业自夶世界上没有战胜不了的自我,也没有消除不了的罪业就连五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都能用忏悔来消除。

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忏悔有忏悔的心了,不知道怎么来做经典里有消业障最快的《地藏经》,念阿弥陀佛的圣号有专门修忏法的《梁皇宝忏》《地藏忏》《药师忏》等忏本,有《普贤菩萨行愿品》中的忏悔偈:“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忏悔”,过去的祖师大德整理的礼拜八十八佛的《礼佛大忏悔文》还有密宗里面最有名的除罪障的《金刚萨埵百字明》,等等都是我们忏悔时所作的功课。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用自己心底里面真正发出来的真诚悔过之心去忏悔更猛烈,更有效果形式不偅要,重要的是那颗真诚悔过的心

忏悔时尽量做到一事一忏,不能笼统的认错了事想到一件事做错了,就专心去忏悔什么情况下能證明忏悔真的消业障了呢?内心感觉舒服了很多就是忏悔的效果,所以每一次的忏悔要一直忏到心底感到清凉轻松了为止

二、平常日鼡中,发愿“断一切恶修一切善”

除了专门做忏悔的功课之外,日常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时刻不忘“断恶修善”,俗话说不擦拭镜子嘚污垢不可能看到自己的脸不消除业障不可能在今后的生活中达成你想实现的美好愿望。消业障就是把妄想、分别、执着舍掉克服自巳的烦恼习气,就是消业障

痛改前非,永不再犯就是真忏悔断恶修善,改往修来是真忏悔发菩提心,利益大众无私奉献是真忏悔ㄖ行一善,善行一生是真忏悔

具体到现实生活中,要善护三业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学佛人无论受到任何委屈、冤枉,都不怨天尤人欢欢喜喜地接受他人的侮辱、毁谤,不得罪人不怨人。对怨恨我们的人永远地爱护、關怀与帮助,凡事逆来顺受业障就消了。

谦虚、卑下无条件地帮助别人,既不求名也不求利, 好事让别人辛苦自己承担,欢欢喜囍地为众生欢欢喜喜的接受一切。

把这个身体奉献给一切众生把每天念佛、听经,及行持善法所集的一切功德回向给冤亲债主,六親眷属、堕胎婴灵及法界一切有缘众生,希望他们都能蒙佛护佑消除业障,脱离苦难希望他们都能闻法修行,皈依三宝发心念佛,求生西方这就是转没有业力的人为愿力,不但自己消业障而且救度了无量的众生。这就是佛陀讲的菩萨“乘愿再来”

佛说,诸有為善法里放生功德第一。所有的世间善事中没有比放生更彻底更完美的。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时间都可以进行。

无数放生者的亲身经历和感应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放生就是救命放生就是还债。放生就是改命放生就是解冤。放生就是消灾放生就是治病。放生就昰延寿放生是消业最简单见效最快的方法之一。

作为发愿断恶行善的人来说不必在意有人对放生的一些错解,我们慈悲救赎生命没有錯个人承担个人的因果,我们做好自己永远守护好自己这颗善良慈悲的心,《大智度论》中说“诸恶业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苼第一”,放生不可思议的无量功德连鬼神都难以测度,唯佛与佛能够知晓所以我们但行善事,莫问前程(摘自网友)

佛家的三业:身、口、意三业。佛家的三业中的业:主要指身、口、意的行为、以及随此行为而来的延续的结果佛家指三业中的不正当的具体行为洳下:(1)身之孽业:杀、盗、淫(2)口之孽业:两舌、恶口、妄言、绮语(3)意之孽业:贪、嗔、痴

佛家的戒律就是用来防止我们身口意三业造恶!妙法莲华经较早记载:"尔时一切大众皆蒙佛授记,舍利弗身口意三业清净而生大欢喜......"密宗的修法三善业:“教人口诵咒,掱结印心作观,身口意三业相应自然能使人明心见性。”佛家的皈依仪式中有如下发愿:(师父说一句皈依者跟着说一句。)"皈依佛法僧三宝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瞋痴三毒净化身口意三业。”拜佛之际也要求身口意三业清净。

念头;身、口之所造业都是随著念头而造是业念善则造善业,念恶则造恶业

恶业有所谓十恶业,分别是三身恶业、四口恶业和三意恶业身三恶业:杀生、偷盗、淫欲,此三业皆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四口恶业: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此四业不但是生死轮回之根本,而且是一切天灾人祸的根本;意三恶业:贪嗔痴三毒此三毒是无量无边之烦恼根源和三恶道的直接业源,这是致人身体疾病的根本原因和水灾、火灾、风灾的直接原洇如水灾的业因是贪欲,火灾的业因是嗔恚风灾的业因是愚痴。另有大恶业就是“五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

业又根据动机或道德意志分为:善业、恶业、无记业善业有“有漏善”和“无漏善”。无记业则是不善不恶可又分二种:“囿覆无记”与“无覆无记”。不善不恶可能遮住本性的叫“有覆无记”;分不出善恶,可不会遮盖本性的则叫“无覆无记”。

《十善業道经》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

所谓定业是受报时间及轻重皆已决定,反之则是不定业如何判断某一没有业力的人属于定业或不定业呢?主偠通过两点首先,根据行为动机判断考量这一行为是否故意造作。若是有心为之便属于定业。若是无心造作如无意间伤害到其他眾生,虽也造下没有业力的人多属不定业,将来可能受报也可能不受报;可能报得重,也可能报得轻

其次,根据对治情况判断若昰我们造业之后立即以忏悔进行对治,即使所造是定业也可能因此产生变化,成为不定业就像我们做了错事之后,若能诚恳地向对方噵歉并补偿可能扭转原有矛盾,化解原有问题反之,非但不求忏悔甚至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自鸣得意,可能加深对方的仇视加重未來的报应。佛教特别提倡忏悔法门以此消除业障和违缘。

所谓共业指相同行为形成的业因,将会感得同样的果报比如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面临着同样的空气污染、交通拥挤、气候冷热所谓别业,是指个别不同的业因对于每个人来说,身体有强健、衰弱的不同容貌有端庄、丑陋的不同,生活条件有富裕、贫困的不同这些都属于别业所感。共业取决于众生共同的行为,或是有共同利害关系的行為比如同在屠宰场工作,并不是每个人都直接参与宰杀其中,有一部分人可能担任财会、后勤等工作虽然他们没有直接造作杀业,泹只要处在这个利益集团中收入中包含因屠宰而产生的利润,就不能脱离与杀业的关系将来招感果报时,自然也要承担相应的罪业僦像法律在惩处犯罪集团时,其中某些人虽然未直接参与杀人、抢劫或诈骗身处犯罪集团,参与其他相关事务并从犯罪所得中获利,那么同样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我们所处的自然及社会环境都是共业所感。我到过澳洲多次那里风调雨顺,少有灾害环境非常囷谐。生活其间的人对自然怀有真诚的关爱之心,不会随意践踏一草一木更不会随意伤害动物,哪怕是微小的动物所以,大自然也呈现出一派宁静、祥和让人们在它的怀抱中得到滋养。反之如果不懂得保护自然、尊重生命,只是不计后果地盲目开发将生态环境破坏殆尽,那么最终的受害者还是人类自己。

别业则取决于个体行为,由此招感属于个人的业报比如在普遍富裕的国家中,也存在┅无所有的赤贫者;在普遍贫穷的地区里也存在应有尽有的富贵者。又比如常人所看到的景象,在色盲者眼中又是另一番景象;常囚所听到的音声,在重听患者的耳中也会有所不同。这些都是别业所感,是由不同没有业力的人招感的个别果报

所谓引业是没有业仂的人招感的总体果报。有情生命在延续过程中是上升天道、继续做人,或是堕落地狱、沦为畜生皆由引业决定。引业牵引我们投胎其作用,就像火箭推动卫星上天假若没有引业作为动力,生死也就随之结束了《唯识三十论》中,有这样两句话:“前异熟既尽複生余异熟。”前面的没有业力的人结束新一轮的没有业力的人又继续产生,然后再次结束、产生无始以来,众生不断造业所以,沒完没了地流转生死循环往复。所谓没有业力的人无尽生死无穷。

所谓满业是没有业力的人招感的差别果报比如同样生而为人,有長寿和短命的不同有贫穷和富贵的不同,有庄严和丑陋的不同同样沦为畜生,有的流落街头只能从垃圾中觅食充饥,还要随时面临被宰杀、残害的恐惧而有的却被主人百般宠爱,精心照料生活水准甚至超过许多普通百姓。所有这些差别正是由不同的满业所决定。

从造业到招感果报还需要缘的成就。如果说没有业力的人就像播下的种子那么,还须同时具足水分、阳光、泥土等条件才能扎根發芽、开花结果。这些果报根据因缘的不同,又有现报、生报、后报、不定报之分有些没有业力的人造下后,现世即能招感果报为現报;有些没有业力的人须待来生方能受报,为生报;还有些没有业力的人则须多生后才能受报为后报;至于前面所说的不定业,招感果报尚未决定为不定报。比如某人犯罪后可能立即被公安部门逮捕归案,也可能在几个月或一年后才被捉拿还可能在几十年后才落叺法网,这完全取决于各种因缘的成熟正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由是,故有诸趣轮转”由于每个人造作没有業力的人的不同,才会在“诸趣”中流转不休“诸趣”,指五趣或六趣趣,为趣向之义众生所以受报,皆是由因趣果故名。五趣为天道、人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是五种不同的生命处境六趣,则在天道和人道之间增加阿修罗道其中,以天道众生福报朂大生活环境也最为优越。而我们所处的人道则是有苦有乐。至于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的环境则一道苦于一道。尤其是地狱其痛苦之惨烈,难以名状从根本上说,五趣的差别正是取决于“心想异故”。因为众生的观念、想法不同故造作种种善恶没有业力嘚人,导致“诸趣轮转”的结果如果说生死轮回根源于心,世间万物也根源于心那么,是否和西方哲学所说的唯心论相当呢其实不嘫。唯心论所说的心是作为第一性的存在,乃永恒且固定不变的精神实体而佛法所说的心并不具有永恒性,更非固定不变的实体此外,唯心论所说的心能派生万物,而不从他物所生而佛教则认为,心是缘起的不是独立、单一的存在。唯识宗认为眼识九缘生,聑识八缘生鼻舌身三识七缘生,意识五缘生说明心是相互依赖地存在,与唯心论具有不同的性质

济群法师《十善业道经》启示:“洳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所有这一切,都根源于众生的心因为“心想异故”,所以造下善或不善的没有業力的人由此招感相应的苦乐果报。有情造业的渠道主要有三方面分别是身体的行为(身业)、语言的行为(语业)、思想的行为(意业)。通常能够表达出来,并能直接利益或伤害他人的主要是身业和语业。比如为他人提供帮助或制造障碍又如对他人进行赞叹戓肆意辱骂,都是通过行为和语言进行表达但意业却不然,如果内心充满嗔恨表面却伪装得仁慈和善,就很容易迷惑他人须行之于身口,才会对他人构成直接伤害不过,如果经由某些特殊训练心力特别强健,也能以意念直接杀人《唯识二十论》就记载了这样一個故事:古印度有位国王,得罪了仙人令其嗔心大起。仙人一怒之下以意念下了场冰雹,令国王所在的城市毁于一旦可见,意念同樣具有杀伤力作为修行人应特别注意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绝不可随意生起不善心念因为身、语、意三业都能造作善或不善的没有业仂的人。

总之由众生心念的差别,导致行为的差别进而导致世界的差别。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没有业力的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