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功率结型功率场效应晶体管管源型和漏型可以互换吗

  数字晶体管(DigitalTransistor)与普通晶体管差别不大并没有采用任何数字技术,仅仅内置了一个或两个偏压电阻即所谓的偏压型晶体管(BiasResistorTransistor)。与普通晶体管相比数字晶体管嘚输入-输出呈线性关系,而且工作状况稳定

  数字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数字晶体管的工作原理与与普通晶体管一样,如图1在这个電路中,在NPN晶体管的基极(B)-发射极(E)之间输入一个正向电压注入基极电流。就是说在基极(B)领域注入+空穴。

  如果在基极(B)领域注入+电子发射极(E)的载流子-会被吸引至基极(B),但是正极(B)领域非常薄因此通过加入集电极电压,载流子可以穿越基极(B)流向集电极(C)这样,电流就由集电极(C)→发射极(E)流动数字晶体管就开始工作了。

  数字晶体管具有放大和开关作用:

  (1)用作放大时通过注入基极电流IB,在集电极IC就能够获得放大了hFE倍的电流在电路应用中,通过输入信号持续控制集电极电流可鉯得到hFE倍的输出电流。

  (2)在开关作用中在ON时电气性饱和状态(降低集电极-发射极间的饱和电压)下使用。

  其中VI(on)Min.是最小輸入电压。这表示向OUT引脚、GND引脚间施加正向电压(VO)并得到规定的输出电流时需要的最小输入电压,即数字晶体管导通区域的最小输入電压值因此,如果要从ON状态变为OFF状态需要进一步降低该最小输入电压值,所以正常产品的电压值低于这个数值

  VI(off)Max.是最大输入電压。这表示向OUT引脚、GND引脚间施加电源电压(VCC)、输出电流(IO)的状态下IN引脚、GND引脚间得到的最大输入电压,即可以保持数字晶体管OFF状態区域的最大输入电压值因此,如果要从OFF状态变为ON状态需要进一步升高该最大输入电压值,所以正常产品的电压值高于这个数值

  VO(on)是输出电压,表示任意输入条件下不超过绝对最大额定值的输出引脚电压GND接地放大电路流过充足的输入电流时,输出电压降低IN、OUT接合也变为正偏压状态。在规定的VO、IO下将II设定为整数(通常10~20)分之一进行测定

  II(Max.)是输入电流,表示向IN引脚、GND引脚间施加正向电壓(VI)时IN引脚连续流过电流的最大输入容许值。

  GI是GND接地直流电流增益表示规定的VO、IO条件下的IO/II的比值。

  R1表示输入电阻表示在IN引脚、晶体管基极之间内置的电阻。R1的公差设定为±30%另外,还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R2/R1是电阻比率(RESISTANCERATIO),表示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極之间的电阻与内置输入电阻的比率

  数字晶体管的作用是简化了电路设计,让晶体管的工作状态更稳定

  采购时除了上述7个参數,还要考虑IP等级、包装与封装、尺寸、引脚数、极性(NPN或PNP)、输入电阻R1射极电阻R2、功耗、放大倍数(GI/hFE)、存储温度范围,以及ROHS要求等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圖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图片侵权或者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作侵删 

}
  • 因为汽车正常行驶时发动机转速变化范围很大,对发电机输出电压的大小肯定会有很大影响而电机调节器作为调节电压使电压保持一定范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汽車发电机调节器工作原理是什么 由于交流发电机地转子是由发动机通过皮带驱动旋转地,且发动机和交流发电机地速比为1.7~3因此交鋶发电机转子地转速变化范围非常大,这样将引起发电机地输出电压发生较大变化无法满足汽车用电设备地工作要求。为了满足用电设備恒定电压地要求交流发电机必须配用电压调节器,使其输出电压在发动机所有工况下基本保持恒定? 汽车发电机调节器的作用 电压調节器是协助发电机工作的重要部件。因为汽车正常行驶时由于交流发电机的转子是由发动机通过皮带驱动旋转的,发动机的转速从最低约800转/分的转到最高约6000转/分钟发动机转速变化范围很大,对发电机输出电压的大小肯定会有很大影响引起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发生较大變化,无法满足汽车用电设备的工作要求为使发电机电压在不同的转速下均能保持一定,且能随发电机转速的变化而自动调节使电压徝保持在某一特定范围,就必须装置电压调节器使其输出电压在发动机所有工况下基本保持恒定。 而电压调节器的正常工作对保证整個汽车电气系统的正常工作和对延长汽车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关系极大。汽车发电机调节器输出电压(或充电电压)对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囿着很大的影响其作用是保护蓄电池,是蓄电池的充电保护装置以免过度充电而影响寿命。 对于12V的汽车电器系统调节器调节发电机嘚输出电压范围在13.8-14.4伏之间。 汽车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原理 交流发电机端电压受转速和负载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必须配用电压调节器來控制电压。电压调节器的功用是:在发动机转速和发电机上的负载发生变化时自动控制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使其保持恒定,防止发电机嘚电压过高而造成用电设备的损坏和蓄电池过充电同时也防止发电机电压过低而导致用电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和蓄电池充电不足。 1.电压调節原理 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发电机的感应电动势为EΦ=C1nΦ,其中C1为常数,因此交流发电机端电压的高低,取决于转子的转速n和磁极磁通Φ。要保持电压恒定,在转速n升高时,应相应减弱磁通Φ这可以通过减少励磁电流来实现;在转速n降低时,应相应增强磁通Φ,这可以通过增大励磁电流来实现。 2.电压调节器的类型 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分为触点式和电子式调节器两大类电子式又分为晶体管式和集成电路式,基本原理都是通过改变励磁电流的大小来控制电压的触点式电压调节器结构复杂,质量和体积大触点易烧蚀,寿命短对无线电幹扰大,触点开闭动作迟缓可靠性不高,目前已被淘汰 3.晶体管式电压调节器 晶体管式电压调节器是利用晶体管的开关特性,控制发电機的磁场电流使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保持恒定的。下面以JFT106型晶体管电压调节器为例进行分析 JFT106型晶体管电压调节器属于外搭铁型电压调节器,其电路原理图如图1-26所示该调节器共有“+”、“F”和“-”三个接线柱,其中“+”接线柱与发电机磁场绕组的“F2”接线柱连接后經熔断器接至点火开关“F”接线柱与发电机磁场绕组的“F1”接线柱连接,“-”接线柱搭铁该调节器由电压敏感电路和两级开关电路組成。 图1-26 JFT106型晶体管调节器电路原理图 电路中R1、R2、R3和稳压管VD1构成了电压敏感电路稳压管VD1为稳压元件,R1、R2、R3为构成分压器将交流发电机的端电压进行分压后加在稳压管VD1的两端;随时检测发电机端电压的变化。当稳压管VD1上的电压低于稳压管VD1的稳压值时VD1稳压管截止;当稳压管VD1仩的电压高于稳压管VD1的稳定电压时,稳压管VD1导通可见,电压敏感电路检测出交流发电机端电压的变化晶体三极管VT6、VT7、VT8组成复合大功率彡级开关电路,利用其开关特性控制磁场电路的接通或断开 (1)接通点火开关,起动发动机蓄电池通过分压器R1、R2、R3将电压加在稳压管VD1兩端,当电压低于稳压管VD1的稳定电压值VD1截止,则VT6截止VT7、VT8导通,蓄电池经大功率三极管VT8供给励磁电流励磁电路为:蓄电池“+”→点火開关S→调节器磁场接线柱F2→发电机磁场绕组→调节器磁场接线柱F1→VT8→搭铁→发电机负极。由蓄电池提供发电机的励磁电流他励状态。 (2)发动机转速逐渐升高发电机转速随之逐渐升高。当发电机端电压高于蓄电池端电压时发电机给用电设备供电,并且给蓄电池充电勵磁回路也由发电机供电,由他励转为自励由于此时转速较低,加在稳压管VD1两端的电压仍低于稳压管VD1的稳定电压值VD1依然截止,输出电壓未达到调节电压值VT6仍然截止,VT7、VT8仍然导通发电机的端电压可以随转速和自励电流的增大而升高,逐渐提高输出电压 (3)发动机转速进一步升高,直到转速升至一定值使输出电压达到调压值时经分压器加至稳压管VD1两端的电压达到稳定电压值,VD1反向击穿导通使VT6导通,VT7、VT8截止断开了励磁电路,发电机端电压下降当发电机端电压下降到调压值以下时,经分压器加至稳压管VD1两端的电压又低于稳定电压徝使VT6再次截止,VT7、VT8再次导通再次接通了励磁电路,发电机端电压又上升如此循环反复,调控发电机的端电压保持恒定 4.集成电路电壓调节器 集成电路电压调节器简称IC电压调节器,是将二极管、三极管的管心都集成在一块基片上这样就实现了电压调节器的小型化,将其装在发电机内部减少了外部线,缩小了整个充电系统的体积 夏利汽车发电机内装集成电压调节器及充电系统电路如图1-27所示。该发电機调节器装于发电机内部构成整体式交流发电机。 图1-27 夏利轿车用整体式交流发电机电路原理图 调节器工作过程如下:T1控制励磁回路的接通和断开;T2控制充电指示灯的接通和断开调节器根据各个检测点的信号控制T1、T2的基极电压。 (1)点火开关S接通且发动机起动时蓄电池端电压经接线柱IG输入单片集成电路,使三极管T1、T2均有基极电流流过T1、T2同时导通。T1导通发电机由蓄电池进行励磁,磁场绕组中有电流流過电流流向为:蓄电池“+”→接线柱B→磁场绕组→T1→搭铁→蓄电池“—”;T2导通时,充电指示灯亮充电指示灯电路为:蓄电池“+”→點火开关S→充电指示灯→T2→搭铁→蓄电池“—”。 (2)发动机运转后发电机输出电压逐渐升高,发电机由他励转为自励并向蓄电池充電。P点检测的是定子绕组的输出电压反映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情况。由P点输入单片集成电路的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发电机运转后,输出电壓逐渐升高直到高于蓄电池电压而小于调节电压时,使三极管T1继续导通T2截止。T1导通磁场绕组中仍有电流流过,发电机的端电压可以隨转速和自励电流的增大而升高提高输出电压,励磁电路与上述相同;T2截止故充电指示灯会熄灭,表示发电机工作正常 (3)当发电機电压随转速升高到调节电压时,单片集成电路通过P点检测出该电压于是T1由导通变为截止,磁场绕组电流中断发电机电压下降。当电壓下降到低于调节电压时单片集成电路使T1再次导通,如此反复使发电机输出电压将被控制在规定电压范围内。 单片集成电路检测各点嘚信号当各点信号消失或者超出检测范围,判断此时电路出现了异常后控制VT2导通,点亮充电指示灯 5.晶体管电压调节器的检测 由于晶體管式电压调节器分为内搭铁型和外搭铁型两类,两类线路联接不同为此检测前必须明确其类型。国产晶体管调节器从外观上看两类调節器无法区分一般均有“+”、“F”和“-”或“B”、“F”和“E”三个接柱。其判别方法是模拟调节器的工作电路用试灯进行判别。 1)晶體管调节器类型的判别 (1)将晶体管调节器的“+”、“-”分别接蓄电池分压器或直流稳压电源的“正”、“负”极将电压调至12V,如图1-28所礻 图1-28 晶体管电压调节器类型的判别与性能检测接线图 (2)用一试灯代替发电机磁场绕组,一端接调节器的“F”接柱上另一端先后触试調节器的“+”和“-”接柱: 当试灯接“+”接柱时试灯亮,而接“-”接柱时试灯不亮则调节器为外搭铁型。 当试灯接“-”接柱时试灯亮洏接“+”接柱时试灯不亮,则调节器为内搭铁型 2)电子调节器性能及故障检测 在判定调节器的类别后,应进一步检测调节器的好坏及调節电压检测方法步骤如下: (1) 内搭铁型调节器按图1-29(a)所示连接线路,试灯接“-”接柱和“F” ;对于外搭铁型调节器按图1-29(b)所示连接线路试灯接“+”接柱和“F” 图1-29 电子调节器检测电路 (2)接通开关,然后由零伏逐渐调高直流电源电压U观察小灯泡的工作情况: 若小燈泡L的亮度随电压的升高而增强,且当电压U调高到调节电压值(14V调节器为13.5V~14.5V)或略高于调节电压值时小灯泡熄灭,则调节器工作正常 若尛灯泡L始终发亮,则说明调节器已损坏 若小灯泡L始终不亮(灯泡未坏),说明调节器已损坏

  • 近日,中科院对外宣布中国科学家研发除了新型垂直纳米环栅晶体管,这种新型晶体管被视为2nm及一下工艺的主要技术候选这意味着此项技术成熟后,国产2nm芯片有望成功“破冰”意义重大。 目前最为先进的芯片制造技术为7nm+Euv工艺制程比较出名的就是华为的麒麟990 5G芯片,内置了超过100亿个晶体管麒麟990首次将将5G Modem集成箌SoC上,也是全球首款集成5G Soc技术上的确实现了巨大突破,也是国产芯片里程碑式的意义 而继华为之后,中科院研发出了2nm及以下工艺所需偠的新型晶体管——叠层垂直纳米环栅晶体管据悉,早在2016年官方就开始针对此类技术开展相关研究历经重重困难,中科院斩获全球第┅研发出世界上首个具有自对准栅极的叠层垂直纳米环栅晶体管。 同时这一专利还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授权中科院的这项研究成果意義很大,这种新型垂直纳米环栅晶体管被视为2nm及以下工艺的主要技术候选可能对国产芯片制造有巨大推动作用。如今在美国企业的逼迫丅国产企业推进自主可控已成为主流意识,市场空间将被进一步打开相信在5年的时间内,在技术方面将实现全面突破切断对于华为嘚技术提供,这将是中国整体研发芯片的一个里程碑式转折中国将不再过于依赖美国所提供的相关芯片及其技术。

  • 由于世界各国不断关紸节能问题使节能型消费类产品的需求持续上升,尤其是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等白家电产品除了节能,白家电设计的挑战包括尺寸、散热、可靠性、噪声及外观设计等如今,在白家电设计中具有显着节能、低噪声和优异变速性能等特性的无刷直流(BLDC)电机(或称“馬达”)应用越来越广泛据统计,高档电冰箱中可能会使用5个或以上电机空调的室外机及室内机各使用2个,洗衣机/烘干机、洗碗机等通常也会使用2个电机这就需要高能效的电机驱动/控制方案。 变频器技术的开发旨在高能效地驱动用于工业及家用电器的电机此技术要求像绝缘门双极晶体管(IGBT)、快速恢复二极管(FRD)这类的功率器件,以及控制IC和无源元件智能功率模块(IPM)将这些元器件高密度贴装封裝在一起(见图1),高能效地驱动电机配合白家电对低能耗、小尺寸、轻重量及高可靠性的要求。IPM内置高击穿电压的驱动器IC、高击穿电壓及大电流IGBT、快速恢复二极管、门极电阻、用于驱动上边IGBT及IGBT门极电阻的启动二极管、用于检测发热的热敏电阻、用于过流保护的分流电阻等用于变频器电路。IPM提供低损耗包含多种封装类型,电流范围宽 图1:典型变频器IPM将多种元器件封装为模块 图2显示的是用于空调的典型电源电路模块。在这个示例中变频器IPM用于驱动空调压缩机及室外风扇。变频器IPM采用微控制器(MCU)来工作IPM模块高速开关电源,提供更精密控制实现更高能效的空调工作。 图2:用于空调的变频器IPM应用示例 安森美半导体变频器IPM技术特征及优势 安森美半导体积极推动高能效創新推出了用于工业及消费应用包括白家电电机控制及驱动的一系列新的IPM产品,能驱动从10 A至50 A输出负载电流这系列IPM产品相配宽广阵容的汾立电机控制元器件(包括电机控制器、IGBT及MOSFET),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选择 安森美半导体是全球第一家开发出变频器IPM使用绝缘金属基板技术(IMST?)基板技术的公司此技术在铝板,也就是在金属基板上搭建电子电路IMST技术使多种元件能够封装在同一个模块IC中,包括电阻和电容等分立无源元件、二极管和晶体管等分立有源元件以及更复杂的IC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如门极驱动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逻辑元件等IMST也能使功率输出电路、控制电路及其外围电路贴装在相同基板上。 图3:安森美半导体基于IMST技术的IPM结构示意图 图3中从底到顶的典型横截媔显示提供极佳热性能和机械性能的高热导率铝基板覆盖在铝基板上面的是绝缘层,再上面是用于电气布线的铜箔这横截面图也揭示叻IMST技术的一项独特特性,那就是不存在任何用作绝缘体或机械基板的陶瓷层因此,IMST技术的接地性能优于任何基于陶瓷的混合电路贴装茬功率模块上的元器件可能会遇到焊点可靠性的问题:要么是在无源器件到基板的接口,要么是在裸片至基板的接口为了提高可靠性,咹森美半导体使用嵌件(over-molding)技术加强机械粘合性。这就大幅增强可靠性减小焊点的机械应力。因此安森美半导体基于IMST技术的IPM具结构仩的优势。 把安森美半导体的IPM所采用的IMST结构与竞争公司的框架结构比较(见图4)可以看出竞争公司使用的框架(frame)结构因为布局和布线問题,难于集成片式电阻及片式电容等无源元件但安森美半导体的IPM可以在铝基板上直接贴装任何元器件,只需极少绕线此外,还可以茬板上贴装分流电阻能够减小模块尺寸并减少元器件数量。 图4:安森美半导体IPM的IMST结构能降低总成本 不仅如此跟分立器件方案相比,安森美半导体IPM使用的IMST技术还提供更灵敏、更高精度的温度检测实现更可靠的散热保护。IMST技术能够从铝板的高热传导率受益热保护取决于控制器件检测到热变化的距离和时间。分立器件方案的温度检测距离较远导致检测延迟。IMST技术在模块中内置热敏电阻故以高度受控的方法监测检测时间及针对快速发热事件的灵敏度,因而延迟时间短检测性能高,提供可靠的散热保护参见图5。 图5:IMST技术提供更优异的温喥检测提供更可靠的散热保护 IMST技术的另一项重要优势是其电路功能。由于内置了用于检测电流的分流电阻就可以在不超过3微秒时间内實现短路保护,因为用于电流保护的元件在模块内的布局位置很近安森美半导体的IMST技术能够将不同元器件贴装在PCB上,因此能够减小PCB,使PCB易于设计缩短终端产品的设计时间。 安森美半导体的IMST IPM能够帮助大幅减少元件数量帮助降低系统总成本以安森美半导体的STK551U362A-E IPM为例,仅需電容、电阻及二极管等外围元件11颗而相同功能的竞争产品的外围元件数量可能高达23颗。 其它的IMST IPM优势还包括噪声抑制、降低浪涌电压等。降低电机噪声是白家电设计工程师面对的设计挑战之一安森美半导体的IMST技术有效降低开关EMC/EMI噪声,因为铝金属基板与铜箔图案之间的绝緣树脂产生了分布式电容此外,像IPM这样的高压、大电流器件在进行脉宽调制(PWM)开关工作期间,开关关断时会产生由布局及绕线中寄苼电感导致的瞬态高压尖峰但IMST基板本质上会抑制高压并降低噪声,因为模块内的布线经过了预测试固有寄生参数极小,能够降低浪涌電压 安森美半导体的IPM在能效性能方面则更有优势。在相同条件下的测试结果显示安森美半导体的IPM模块的能耗更低,能效高出10%甚至更高更高能效的方案在本质上帮助减小散热片尺寸,提升可靠性解决白家电的设计挑战。 图6:安森美半导体的IPM能耗更低能效更高 安森美半导体的IPM 采用单列直插式封装(SIP)型封装,这种封装提供贴装的灵活性能够以引线成形方式将模块水平或垂直贴装。采用垂直贴装时甴于占位面积及PCB面积相应较少,故提供空间的优势SIP结构简化布局,有利于缩短PCB设计时间安森美半导体为符合不同的客户需求,也规划提供双列直插封装(DIP)封装的IPM. 安森美半导体变频器IPM产品阵容 安森美半导体提供一系列创新的IPM既包括单分流电阻型,也包含3分流电阻型公司的创新、智能及高集成度的方案,帮助设计工程师解决他们面对的挑战此外,安森美半导体的产品满足UL标准认证要求可帮助客户縮短设计及评估时间。 表1:安森美半导体的变频器IPM产品阵容 总结: 安森美半导体基于IMST技术的IPM提供多重技术优势解决白家电设计工程师的各种设计问题。由于设计紧凑、占位面积少的IPM模块集成了多种内置特性及智能功能工程师可以简化设计、减小电路板空间、提升可靠性、减少元器件数量及降低元器件总成本。

  • 源型和漏型一般针对晶体管型电路而言,可以直接理解为IO电路向外提供/流出电流(源或称为source)戓吸收/流入电流(漏或称为sink)对于DO来说,一般PNP型晶体管输出为源型输出模块内部已经接好电源,电流通过DO向外流出不需要外接任何電源DO就可以直接驱动继电器。西门子300/400系列或欧系PLC惯于使用这类输出日系、台系和西门子200系列和大部分国产PLC一般采用漏型DO,即NPN型需要外蔀接线上拉至24V电源,电流从外部继电器等流向输出模块 三菱PLC源型和漏型的区别如下所述: 1、漏型逻辑。当信号输入端子流出电流时信號变为ON,为漏型逻辑 电流是从端子流进去的,具NPN晶体管输出特性 2、源型逻辑。当信号输入端子流入电流时信号变为ON,为源型逻辑 電流是从端子流出来的,具PNP晶体管输出特性 以正电源为例: 1、当信号端子发出“ON”信号时,如果此时其电压为低电平(0V)则为漏型逻輯; 2、当信号端子发出“ON”信号时,如果此时其电压为高电平(PLC、变频器等一般为24V)则为源型逻辑。 3、源型输入就是高电平有效意思是電流从输入点流入,漏型输入是低电平有效意思是电流从输入点流出。 三菱plc源型和漏型的区别咱们先说下三菱plc的基本单元的输入驱动電源有两种,一种是交流电源100V输入驱动(少见)一种是直流电源24V输入驱动(常见的),交流型的不存在漏源型之分只有直流输入才分源型输入和漏型输入。同样对于输出也是一样有继电器、晶体管、晶闸管类型输出,其中只用晶体管输出才分源型和漏型那么具体怎麼区分三菱PLC的类型,我们得从它的铭牌入手如下图所示: 主要看PLC型号的后两位字母具体型号可以参考上图中的标注,那么漏型和源型有什么区别呢在三菱plc中定义当DC输入信号是从输入(X)端子流出电流然后输入时,称为漏型输入;当DC输入信号是电流流向到输入(X)端子的輸入时 称为源型输入,从接法上看主要是区分公共端S/S是接电源正极还是负极如果是接24V则是漏型输入,如果接0V则是源型输入因此在一些三线制传感器时需要注意:连接晶体管输出型的传感器输出等时, 漏型输入可以使用NPN集电极开路型晶; 源型输入可以使用PNP集电极开路型晶体管输出。 那么输出也有漏源型之分它呢主要针对晶体管类型的,当负载电流流到输出(Y)端子 这样的输出称为漏型输出,当负載电流从输出(Y)端子流出 这样的输出称为源型输出。 接线刚好和输出相反输出公共端接负极时为漏型输出,公共端接正极时为源型輸出 在接线时一定要注意电源极性。切记交流型的中继和接触器不能直接串入输出回路接触器必须通过直流型的中继驱动,禁止交流電源接入输出回路

  • 源型、漏型是指直流输入/输出型plc而言,针对于PLC的是输入点/输出点的公共端子COM口当公共点接入负电位时,就是源型接線;接入正电位时就是漏型接线。 或者换种说法源型是高电平有效漏型是低电平有效。?? 源型输入是指输入点接入直流正极有效?漏型输入是指输入点接入直流负极有效? 源型输出是指输出的是直流正极?漏型输出是指输出的是直流负极。?源型与漏型的选择决定叻使用那种传感器他决定了COM端口的电压为正或是为负。 PLC的输入类型是分漏式和源式的前者指的是正信号输入(可直接用PNP),后者指的昰负信号输入(可直接用NPN)否则必须用继电器转换后输入。 源型(source)电流是从端子流出来的,具PNP晶体管输出特性;漏型(sink)电流是從端子流进去的,具NPN晶体管输出特性欧美一般是源型,输入一般用PNP的开关高电平输入。而日韩好用漏型一般使用PNN。源型输出是指输絀的是直流正极漏型输出是指输出的是直流负极。三菱plc输入既有源型又有漏型,但多为漏型漏型输入对应接的接近开关是NPN型PLC。 AC电源型 DC电源型 AC电源型 DC电源型 总结:三菱plc输入是源型还是漏型取决于S/S端子连接的是0V还是24V。如果S/S端子连接的是0V那么输入是源型。如果S/S端子连接嘚是24V那么输入是漏型。

  • 一般来说官方宣传数据都是最理想的状态,有时候还会掺杂一些水分但是你见过实测比官方数字更漂亮的吗? 台积电已在本月开始5nm工艺的试产第二季度内投入规模量产,苹果A14、华为麒麟1020、AMD Zen 4等处理器都会使用它而且消息称初期产能已经被客户唍全包圆,尤其是苹果占了最大头 台积电尚未公布5nm工艺的具体指标,只知道会大规模集成EUV极紫外光刻技术不过在一篇论文中披露了一張晶体管结构侧视图。 WikiChips经过分析后估计台积电5nm的栅极间距为48nm,金属间距则是30nm鳍片间距25-26nm,单元高度约为180nm照此计算,台积电5nm的晶体管密喥将是每平方毫米1.713亿个 相比于初代7nm的每平方毫米9120万个,这一数字增加了足足88%而台积电官方宣传的数字是84%。 虽然这些年摩尔定律渐漸失效虽然台积电的工艺经常面临质疑,但不得不佩服台积电的推进速度要知道16nm工艺量产也只是不到5年前的事情,那时候的晶体管密喥才不过每平方毫米2888万个5nm已经是它的几乎六倍! 另外,台积电10nm工艺的晶体管密度为每平方毫米5251万个5nm是它的近3.3倍。

  • 一般来说官方宣传數据都是最理想的状态,有时候还会掺杂一些水分但是你见过实测比官方数字更漂亮的吗? 台积电已在本月开始5nm工艺的试产第二季度內投入规模量产,苹果A14、华为麒麟1020、AMD Zen 4等处理器都会使用它而且消息称初期产能已经被客户完全包圆,尤其是苹果占了最大头 台积电尚未公布5nm工艺的具体指标,只知道会大规模集成EUV极紫外光刻技术不过在一篇论文中披露了一张晶体管结构侧视图。 WikiChips经过分析后估计台积電5nm的栅极间距为48nm,金属间距则是30nm鳍片间距25-26nm,单元高度约为180nm照此计算,台积电5nm的晶体管密度将是每平方毫米1.713亿个 相比于初代7nm的每平方毫米9120万个,这一数字增加了足足88%而台积电官方宣传的数字是84%。 虽然这些年摩尔定律渐渐失效虽然台积电的工艺经常面临质疑,但鈈得不佩服台积电的推进速度要知道16nm工艺量产也只是不到5年前的事情,那时候的晶体管密度才不过每平方毫米2888万个5nm已经是它的几乎六倍! 另外,台积电10nm工艺的晶体管密度为每平方毫米5251万个5nm是它的近3.3倍。

  • 现在的电子元气见越来越高效直接比较为半导体技术提供的总体性能数据有时可能会产生误导。像Rds(on)这样的参数在动态条件下(如温度)的可变性揭示了这个故事更加复杂 我们生活在一个世界里,在这个世堺里一切事物都在四维空间里相对地、持续地运动着。支持弦理论的物理学家可能会扩展这一理论表明我们可能同时存在于至少10个维喥中,如果包括时间的话可能存在于11个维度中。然而从工程师的角度来看,尤其是在评估半导体时关注的维度是时间;设备如何在动態电气条件和外部影响下工作,如工作温度的变化 数据表提到的主要性能数据通常是针对“典型”温度给出的,通常在脚注中定义且總是25°C。尽管这几乎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对于功率半导体而言,但这种做法是整个行业的标准做法不过,它至少可以在竞争对手的设备の间进行初步比较其他有用的优点(FoMs)结合了在实际应用中很重要的特点。一个例子是RdsA它是晶体管上(或漏源)电阻(Rds)和模具面积(A)的乘积。一个佷低的Rds对于传导损耗来说是很好的但是如果这是以很大的模具面积为代价的话,器件的电容就会变高开关损耗就会增加。一个相关的FoM昰Rds*Eoss是Rds和转换过程中能量损失的乘积。 MOSFET进行比较该包的Rds(on)最大值为45毫欧姆(40个典型值)。乍一看SJ器件似乎更好,特别是在25°C时其最大漏电流為46A(相比之下SiC FET仅为41A)。但是在150°C时SJ器件的Rds(on)数字通常是96毫欧姆,而SiC FET部分大约是67毫欧姆而在175°C时通常只有78毫欧姆(图1)。 很明显在更高的温度丅,当功率元件真正工作时SiC FET器件的性能要优于SJ MOSFET。这不仅仅是器件评级方式的一个怪癖这是硅和碳化硅功率场效应晶体管管材料之间的凅有区别;在掺杂水平上——碳化硅功率场效应晶体管管的掺杂水平通常高10-100倍——电子迁移率下降的速度随温度而加剧。 这里的关键点是表面上相似的部件在更高的温度下会表现出很大的不同,SiC FET器件的导电损耗更低这意味着它在150°C下比SJ部件耗散的功率少了30%。实际上应用程序将定义当前级别,而不是开关中消耗的功率这意味着,对于给定的电流SiC fet的表现可能比Si更好,因为SiC的热阻比Si低所以温度更低。较低的开关损耗和碳化硅功率场效应晶体管管的体二极管损耗也降低了整体封装损耗使得相对结温升更低,相对Rds(on)值更低考虑到碳化硅功率场效应晶体管管器件的门极费用较低,再加上相应的节能措施例如采用更小的缓冲器,好处就会大大增加 在选择半导体开关时,应該仔细研究数据表规范的细节特别是像Rds(on)这样的关键参数是如何随温度变化的。这些额外的尺寸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操作的地方可能会囿一些惊喜等着工程师考虑碳化硅的选择。以上就是Rds(on)开关如何随温度变化的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生活在一个世界里在这个卋界里,一切事物都在四维空间里相对地、持续地运动着支持弦理论的物理学家可能会扩展这一理论,表明我们可能同时存在于至少10个維度中如果包括时间的话,可能存在于11个维度中然而,从工程师的角度来看尤其是在评估半导体时,关注的维度是时间;设备如何在動态电气条件和外部影响下工作如工作温度的变化。 数据表提到的主要性能数据通常是针对“典型”温度给出的通常在脚注中定义,苴总是25°C尽管这几乎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对于功率半导体而言但这种做法是整个行业的标准做法。不过它至少可以在竞争对手的设備之间进行初步比较。其他有用的优点(FoMs)结合了在实际应用中很重要的特点一个例子是RdsA,它是晶体管上(或漏源)电阻(Rds)和模具面积(A)的乘积一個很低的Rds对于传导损耗来说是很好的,但是如果这是以很大的模具面积为代价的话器件的电容就会变高,开关损耗就会增加一个相关嘚FoM是Rds*Eoss,是Rds和转换过程中能量损失的乘积 MOSFET进行比较,该包的Rds(on)最大值为45毫欧姆(40个典型值)乍一看,SJ器件似乎更好特别是在25°C时其最大漏电鋶为46A(相比之下,SiC FET仅为41A)但是在150°C时,SJ器件的Rds(on)数字通常是96毫欧姆而SiC FET部分大约是67毫欧姆,而在175°C时通常只有78毫欧姆(图1) 很明显,在更高的温喥下当功率元件真正工作时,SiC FET器件的性能要优于SJ MOSFET这不仅仅是器件评级方式的一个怪癖,这是硅和碳化硅功率场效应晶体管管材料之间嘚固有区别;在掺杂水平上——碳化硅功率场效应晶体管管的掺杂水平通常高10-100倍——电子迁移率下降的速度随温度而加剧 这里的关键点是,表面上相似的部件在更高的温度下会表现出很大的不同SiC FET器件的导电损耗更低,这意味着它在150°C下比SJ部件耗散的功率少了30%实际上,应鼡程序将定义当前级别而不是开关中消耗的功率。这意味着对于给定的电流,SiC fet的表现可能比Si更好因为SiC的热阻比Si低,所以温度更低較低的开关损耗和碳化硅功率场效应晶体管管的体二极管损耗也降低了整体封装损耗,使得相对结温升更低相对Rds(on)值更低。考虑到碳化硅功率场效应晶体管管器件的门极费用较低再加上相应的节能措施,例如采用更小的缓冲器好处就会大大增加。 在选择半导体开关时應该仔细研究数据表规范的细节,特别是像Rds(on)这样的关键参数是如何随温度变化的这些额外的尺寸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操作的地方,可能會有一些惊喜等着工程师考虑碳化硅的选择以上就是Rds(on)开关如何随温度变化的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集成电路不断推动者=着电路的創新,为社会的前进推动着深耕于高压集成电路高能效功率转换领域的知名公司Power Integrations(纳斯达克股票代号:POWI)今日发布新款InnoSwitch?3系列恒压/恒流离线反激式开关电源IC,产品阵容进一步扩大 新款INN3x78C器件集成了尺寸较小的“8号”750 V PowiGaN晶体管,可设计出外形轻巧的高效率电源在无需散热片的情況下能够提供27 W至55 W的输出功率。与基于氮化镓的InnoSwitch3系列中更大型号的器件(最大目标功率为120 W)一样这些IC也采用符合安规的大爬电距离的InSOP?-24D封装。 PowiGaN技术以优异的效率而著称 - 在任何输入电压和负载条件下效率均可高达94%其极高的可靠性能够保证电源在市电电压不稳的地区使用时耐受输叺浪涌和电压浮动的冲击。这样OEM厂商只需一个电源设计即可满足全球通用的要求新器件到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用于移动设备的USB PD和大電流充电器/适配器以及机顶盒、显示器、网络设备、游戏产品和家电 - 尤其适合于那些旨在满足计划中的欧洲能效标签指令要求的产品。 Power Integrations產品营销总监Chris Lee表示:“我们看到集成了高可靠性750 V氮化镓晶体管的高效率AC-DC变换器IC的市场需求在不断增长由于硅MOSFET的击穿电压和与COSS相关的开关損耗之间存在相关联的关系,因此很难同时满足电气耐压强度和高效率的要求 我们高电气强度的PowiGaN晶体管具有极小的COSS,因此可以实现94%以上嘚效率进而可以非常直观地降低亚热带产品应用环境的市场返修率。”以上就是Power Integrations推出多款集成了高可靠性750 V氮化镓晶体管的InnoSwitch3 IC产品阵容进┅步扩大。

  • 宜普电源转换公司(EPC)宣布推出15V、28A大电流脉冲激光二极管驱动电路板(EPC9144)在飞行时间(ToF)系统,对侦测物件的速度及准确性非常重要EPC9144演礻板展示出通过AECQ101认证的车规级EPC2216氮化镓功率场效应晶体管管具备快速转换性能,与等效MOSFET相比EPC2216的功率脉冲可以快速10倍的速度,驱动二极管、VCSEL戓LED而且具有小尺寸、低能量及低成本等优势。由于氮化镓功率场效应晶体管管及集成电路提供大电流脉冲、超窄脉宽及小尺寸所以可鉯实现不昂贵并且高性能的激光雷达系统。窄脉宽可实现更高分辨率而小尺寸及低成本等优势使得氮化镓功率场效应晶体管管成为广泛ToF應用的理想器件,包括车用、工业自动化、医疗保健以至智能广告、游戏及安防等应用领域。EPC9144发货时内付中介层载板包含可取出的5毫米乘5毫米的PCB及给不同的激光及射频连接器使用的占板面积,以及测试不同负载的占板面积这样,可以安装不同激光或负载从而测试不哃应用的负载要求的性能。氮化镓器件可以实现不昂贵并且高性能的激光雷达系统所以使得需要高准确性的应用得以进一步发展,例如铨自动驾驶汽车以及其它的飞行时间(ToF)应用,包括人面识别、自动化仓库、无人机及地图制作EPC9144也可以用于需要接地eGaN FET的应用,例如E类或类哃的电路价格及发货EPC9144演示板的单价为378美元。EPC9144板所采用的EPC个并以卷盘形式发货)的单价为0.532美元都可以立即在Digikey公司购买。

  • “芯”动不如行动晚动不如早动。北京正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以集成电路产业“承载国家战略、布局新兴前沿、支撑轉型升级”为主线集中资源、重点投入,实施“核心企业—关键领域—重点产品”突破战略不断提高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水平,为加快構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提供有力支撑天谈的是北京市。北京市简称“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也是中国 4 个直辖市之一,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公元前 11 世纪中期,武王克商分封诸侯,史载“封帝尧之后于蓟”、“封召公奭于燕”从此,北京的历史迈入“方国都邑”的阶段公元 1403 年(明永乐元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取得皇位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至今已有 600 多年的历史 北京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来重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自 2000 年国务院 18 号文颁布以来,北京市集成电路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从 2000 年到 2019 年,北京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从不足 5 亿元增长到 1000 亿元排名全国第三,复合年均增長率达到 30%;其中集成电路设计产业销售收入从不足 2 亿元增长到 600 亿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数量从 2000 年的 23 家增加到 130 多家。北京集成电路产业经过十多姩的发展初步建立起产业链相对完备的产业格局,并呈现出制造带动、设计引领、装备材料稳步成长的态势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一直茬全国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已成为支撑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柱力量 北京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摇篮,在中国集成电蕗产业发展史上创造了无数的第一:1956 年研制成功第一支晶体管、1958 年成立第一个半导体器件生产厂 109 厂、1975 年试制成功第一块 1K DRAM、1986 年成立第一家设計公司北京集成电路设计中心、1993 年开发成功第一套自主知识产权的 CAD 系统、2004 年中芯国际第一条 12 英寸晶圆制造线投产、2004 年大唐首颗通信 SoC 芯片 COMIP 研發成功、2005 年中星微成为第一家登陆纳斯达克的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中芯国际首颗 65/45/28 纳米产品成功量产 2017 年 12 月,北京市发布《北京市加快科技创新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优化产业布局促进集成电路产业集中集约发展,支持在海淀区重点布局集成电路设计业囷创新创业平台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布局工艺与制造创新平台以及集成电路制造业、装备业、先进封装制造业、特色集成电路设計业,在顺义区重点布局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支持集成电路材料产业和一般封装制造业在河北省发展,形成京津冀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格局” 《指导意见》也提出“发挥本市集成电路先进制造工艺领先优势,支持制造企业知识产权库建设提高对国内设计企业的服务能力。推进 12 英寸晶圆产线产能规模提升加快先进、特色工艺平台建设,努力满足本地设计企业代工需求支持 8 英寸晶圆产线、8 英寸微机电系統(MEMS)产线及第二、三代半导体产线建设。坚持市场需求与技术开发相结合推动存储器、图像传感器等细分领域特色工艺研发与产业化,支歭细分领域垂直整合制造(IDM)项目建设”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北京芯历程。 一、109 厂:中国“芯”起步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建国初期经济基础极为薄弱,可谓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同年 11 月巴黎统筹委员会(Coordinating Committee for Export to Communist Countries,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成立主要是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義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列入禁运清单的有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稀有物资等三大类上万种产品新中国的半导体事业从┅开始就面临重重困难。 1950 年代王守武、黄昆、谢希德、成众志、高鼎三、吴锡九、林兰英、黄敞等大批半导体学者从海外学成回国,加叺新中国半导体建设浪潮 1956 年在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根据国外发展电子器件的进程,提出了中国也要研究半导体科学把半导体、计算机、自动化和电子学这四个在国际上发展迅速而国内急需发展嘚高新技术列为四大紧急措施。同年为了落实发展半导体规划,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首先举办了半导体器件短期培训班请回国的半導体专家讲授半导体理论、晶体管制造技术和半导体线路。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和南京大学五所大学开办了半导體物理专业共同培养第一批半导体人才。在“重点发展、迎头赶上”和“以任务带学科”的方针指引下我国半导体事业从无到有,有叻长足的进展 1956 年第一支晶体管在北京诞生,随后在 1958 年 8 月为研制高技术专用 109 计算机,作为高技术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研制生产中试厂嘚 109 厂在北京建成这是新中国的第一个半导体器件生产厂,初期主要生产锗器件1964 年全面转产硅器件。 109 厂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109 厂与国內各相关企业紧密合作,研制成功国内多种首台设备1966 年与上海光学仪器厂协作,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 65 型接触式光刻机;和上海无线电 22 厂合莋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超声波铝丝压焊机;1969 年与丹东精密仪器厂协作,研制成功全自动步进重复照相机套刻精度达 3 微米;1973 年开发成功我国苐一台用于半导体器件生产的专用净化设备。为我国从晶体管计算机时代进入单块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作出重大贡献 1975 年北京大学研制首顆 1K DRAM,1978 年 109 厂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制首颗 4K DRAM1981 年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制首颗 16K DRAM,都在 109 厂试制成功 1986 年,109 厂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计算技术研究所有关研制大规模集成电路部分合并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中心,2003 年 9 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二、774 厂换新颜 774 厂(丠京电子管厂)是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由苏联援助建设的 156 项重点项目之一。“一五”期间全国电子工业总投资 5.5 亿元,774 厂就获得 1.03 亿元774 厂于 1954 年 6 月开工建设,1956 年 7 月建成10 月举行投产典礼,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电子元器件厂改变了中国电子管依赖进口的局面。 774 厂最初的籌备组隶属于军委总参通信兵部电信工业局一开始规划为军工企业,没有考虑民用问题而当时国家下达计划生产的军事通讯用电子管數量还不到工厂产能的 10%,生产吧产品没有销路;不生产吧,产线极大浪费在首任厂长的坚持下,决定生产没有技术含量但是却很有市场需求的收音机用电子管 同时,774 厂作为首个电子管厂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任务是,承担了国家半导体晶体管建设援助任务比如 878 厂(东光电笁厂),比如 770 厂(曙光电子管厂)等 774 厂作为中国电子工业和国防工业的骨干企业,也曾辉煌多年但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电子管技术被半导體技术取代电子管受到很大的冲击,这个“万人大厂”因产品市场的萎缩而渐渐陷入危机 1980 年代,774 厂决定从国外引进 3 英寸工艺设备并於 1985 年成功建成了净化车间(811 车间),但是后期由于工程总体计划改变774 厂工艺设备引进后并没有生产配套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于是 811 车间成了 774 厂朂大的亏损来源 774 厂于 1985 年由电子部下放给北京市后,就持续亏损至 1992 年频临破产。新任的年轻厂长王东升带领员工自筹 650 万元种子基金进行股份制改造创办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1 年更名京东方),1997 年 6 月在学嘉实现 B 股上市2003 年通过收购韩国 HYDIS 进入液晶市场,并实现了快速擴张 原本消失在集成电路行业的 774 厂,终于在面板行业焕发了新的生机 三、878 厂:老将谢幕 为了加速发展集成电路,四机部决定建设 877 厂(卫咣电工厂陕西商县,后迁至西安)、878 厂(东光电工厂)、879 厂(新光电工厂四川青川,后迁至成都改名红光)三家集成电路专业化工厂 为了争取時间,决定 878 厂建在北京由 774 厂(北京电子管厂)抽人筹建,在北京无线电工业学校内合作建立 878 厂(国营东光电工厂)1968 年开始建设,到 1970 年建成投产到 1978 年建成我国第一条 2 英寸生产线,1980 年建成我国第一条 3 英寸生产线到此国内第一家集成电路专业化工厂建成,陆续为国内军工和各工业蔀门提供愈来愈多的各类集成电路 当时 878 厂采用集成器件制造模式(IDM),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自行设计电路、磨片抛光、外延、制版、加工芯片直至封装测试,最后打印包装连特种材料(包括四氯化硅和硅烷)、引线框架和外壳都由自己生产。 878 厂第一个集成电路产品是 SiO2 介质隔離的 DTL 型与非门电路后来陆续开发生产模拟电路、TTL 中速电路、抗饱和型肖特基 TTL(S-TTL)高速电路、MOS 电路等。 878 厂鼎盛时期一直持续至 1980 年代中期然而巔峰过后,在技术、资金等多种因素影响下曾被业者誉为“北霸天”的 878 厂日渐衰落,逐步退出了集成电路舞台 四、燕东“芯”创业 在 1985 姩期间,国家进行体制改革工作电子部将 170 个直属电子工厂下放给各省、直辖市,只留下为电视机配套的无锡 742 厂和咸阳 4400 厂无锡 742 厂生产电視机集成电路,咸阳 4400 厂生产显像管位于北京的 774 厂、878 厂和另外 10 个工厂都下放到北京市。 国家“七五”集成电路行业发展规划建设南北两个微电子基地随后进一步明确上海和北京建设各建一条 4 英寸芯片生产线。南方微电子基地的主体是上海贝岭公司在上海漕河泾地区新建項目,新建净化厂房、引进全新工艺设备总投资 5000 万美元;北方微电子基地北京燕东公司,则是利用 878 厂已经引进的原仙童半导体的 4 英寸部分②手设备以及北京市半导体器件二厂在建、而未建完的 5000 平方米净化厂房的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规模仅 5000 万元人民币 北方基地筹建组为叻资金可谓费尽心机,在电子部出资 830 万元后北京市财政局及其所属投资公司和其他单位逐个承诺跟进投资燕东,并与市工商银行商谈申請贷款事项 1993 年年底和美国 BIT 公司签订合同,收购其一条 4 英寸线的完整设备1995 年安装调试完毕,于 1996 年 6 月底通过验收 燕东公司 4 英寸线建设因為资金问题延续了差不多 10 年才建成,而同时起步的上海贝岭公司早在 1989 年就建成国内第一条 4 英寸线投产北京首钢 NEC 建设的国内第一条 6 英寸线吔于 1995 年投产。 为了避免和国内 5 大集成电路骨干企业无锡华晶、绍兴华越、上海贝岭、上海飞利浦、北京首钢日电去竞争燕东管理层决定主攻半导体分立器件,兼作集成电路这一战略决策使得燕东公司之后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倒而不断前进具有长远的意义。 1996 年投產经历 8 年时间,2004 年燕东 4 英寸生产线才达到 20000 片的规模之后,从 2005 年 12 月开始筹划采购 6 英寸设备到 2007 年 3 月建成 6 英寸线开始投片,到 2013 年 12 月达到月產 6 英寸 30000 片而且光刻和刻蚀设备已具备 0.5 微米的水准。 经过多年酝酿选择考虑2017 年燕东公司作出重要战略抉择,提出“二次创业”目标:成為国内知名的高可靠器件供应商决定就在北京建设特种工艺 8 英寸 0.11 微米芯片生产线。8 英寸芯片项目得到国家大基金的全力支持根据北京市总体规划,新厂建在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目前新的净化厂房已经完成,设备正在调试预计年底投产。 燕东公司经过 30 年的艰苦历程從 4 英寸起步,经过 6 英寸正向 8 英寸专家进;从酒仙桥起步,到亦庄新发展;既生产分立器件又生产集成电路;既有双极型工艺,又有 CMOS 工艺的 IDM 模式的半导体生产企业连续多年获得中国半导体功率器件十强企业称号。 五、首钢“芯”梦弃 首钢涉足半导体事业始自 1980 年代末当时首钢無法进一步扩大钢铁生产规模。在政府大力发展半导体产业政策的引导下借鉴新日铁涉足半导体的示范作用,首钢开始把注意力转向集荿电路制造领域在首钢发展以芯片为龙头的高科技产业的背景中,曾经先后催生过支撑首钢芯梦的两大生产基地一是首钢 NEC;二是华夏半導体。 为了弥补在技术和市场资源方面的不足首钢选择 NEC 合资成立子公司的方式进军集成电路领域。首钢 NEC 于 1991 年 12 月正式成立其中首钢占股 60%。新成立的首钢日电雄心勃勃计划从 NEC 公司全面引进芯片设计、生产、管理技术并购买整套生产设备和 CAD、CAT 和 CAM 系统,以实现开发、设计、生產、销售、服务一条龙经营 1994 年 12 月,国内首条 6 英寸 1.2 微米晶圆生产线在首钢 NEC 建成投产全部采用 NEC 的原装设备及技术工艺,按照日方提供的图紙进行生产主要生产国内最先进的最小线幅为 1.2 微米的 6 英寸 4M DRAM 芯片;1995 年底首钢与 NEC 协商决定,追加投资进行技术升级和扩产生产技术水平由 1.2 微米提升到 0.7 微米,DRAM 的技术水平由 4M 提升到 16M但为换取 NEC 的技术,首钢占股由 60%降到 49%丧失了控股权,此时的首钢 NEC 成了 NEC 全球业务中的一颗棋子 1996 年首鋼 NEC 内部的 IC 设计部门开始接受国内外的 IC 委托设计,并于 1999 年开放代工产能在代工领域上,首钢和 NEC 产生了分歧由于 NEC 的订单无法满足首钢 NEC 的产能需求,NEC 在代工方面产生了妥协同意首钢 NEC 对放提供代工产能。 2000 年首钢 NEC 完成 6 英寸 0.35 微米项目升级2002 年计划将 6 英寸项目升级至 0.25 微米;并同时筹建┅条 8 英寸生产线,但于 2003 年放弃 首钢 NEC 的 6 英寸生产线最终因为股东方瑞萨电子全球生产基地调整的原因,终归关停并将前工序机台出售给卋纪金光。 其实在 2000 年首钢、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以及美国 AOS 半导体公司等三家境外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华夏半导体(HSMC),总投资额为 13.35 亿美元根据首钢股份公告,资本金部分由首钢系出资 1.2 亿美元;美国 AOS 半导体公司提供知识产权部分另两家境外公司分别出资 1 亿美元;北京市国有资產经营公司投入 4500 万美元,其余部分由银行贷款构成 华夏半导体计划 2000 年动工兴建两条 8 英寸、0.25 微米的芯片生产线,2002 年投产2004 年形成月投片达 4.5 萬片的能力。但是 2001 年受互联网泡沫破灭影响,全球半导体出现大受此影响,美国 AOS 公司率先放弃华夏项目投资致使该项目由其负责提供并承担知识产权责任的承诺无法兑现,影响了项目的进展;紧接着另外两家境外投资者也因为国际芯片市场低迷而撤资期间,和新的合莋伙伴的谈判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收购韩国现代 DRAM 生产线未能实现,华夏半导体项目陷入僵局2004 年 10 月 26 日,首钢股份以公告的形式宣布原擬用募集资金投资的 8 英寸芯片项目,由于市场变化外方公司放弃合作投资,公司本着谨慎原则在进行多方努力仍达不到原投资方案目標的情况下,做出终止华夏项目投资的决定并将用于该项目的 2.5 亿元募集资金投向“高等级机械用钢”技术改造项目。 华夏半导体项目和艏钢 NEC 两个 8 英寸项目的终止表明首钢对集成电路产业的“痴情”不在。 六、中芯北方:北京“芯”行动 2000 年 6 月 25 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蕗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2000 年 18 号文)正式发布,国内掀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高潮 2000 年 10 月 26 日至 27 日,在信息产业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北京微电子国际研讨会在北京港澳中心首次举办,至 2019 年已经成功举办了 20 届北京微电子国际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对促进北京微电子产业的国際合作和推动北京微电子产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活动也得到全球半导体专业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和长期参与,成为北京市开展高新技术产业交流和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之一为北京乃至中国微电子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年北京是中国最大的电子、通信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基地和最大的应用市场作为北京第一支柱产业的电子信息产业,2000 年实现销售收入 500 多亿元北京电子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为北京微电子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据有关数据分析,北京 IC 市场容量约占全国 IC 市场总容量的 20%以上其中 60%左右是为北京地区整机产品配套的。 北京已初步形成从微电子技术研发、集成电路设计、芯片生产、封装测试、集成电路应用等比较完整的产业发展链形成互动發展的产业格局,发展微电子产业的综合优势明显北京 IC 设计实力全国第一,营收占有全国的 40% 2001 年中芯国际首条 8 英寸生产线在上海投产,苴正在上海建设另外两 8 英寸生产线但管理层认为 12 英寸是未来的代工主流,希望快速上马 12 英寸生产线导致董事会内有着不同的声音。 北京错过了 8 英寸生产线的建设当然不希望再错过 12 英寸生产线。于是中芯环球在北京应运而生在北京亦庄建设 12 英寸生产线。 首座 12 英寸工厂(B1)於 2002 年 9 月动工建设至 2004 年 9 月正式投产,初期为英飞凌的 110 纳米、尔必达 100 纳米 DRAM 产品提供代工服务;2007 年下半年 DRAM 价格暴跌于是中芯国际 B1 在 2008 年转型逻辑玳工,中国首颗 90 纳米、65 纳米、45 纳米量产芯片都在北京 B1 工厂完成自 2012 年第二季度首次实现盈利以来,已经持续盈利B1 厂规划月产能 5 万片,目湔已经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 2012 年,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要提高规模生产效益,提升技术水平同时更好地服务于本土设计企业,為国内的半导体装备、材料及工艺开发商提供先进的支撑平台中芯国际与北京市共同出资建设了中芯国际北京二期项目,也就是中芯北方项目 2015 年中芯北方 B2A 厂投产,规划月产能 3.5 万片主要生产 65 纳米、40 纳米和 28 纳米 Polysion 工艺产品,B2A 是国内代工厂首个实现 28 纳米芯片量产的工厂目前產能已经接近满载。 为了加速中芯北方的产能扩张力争实现月产能 7 万片,2015 开始了 B2B 厂的建设2016 年引进新股东大基金,2017 年引进新股东亦庄国投B2B 工厂已经于 2018 年顺利投产,B2B 厂具备 28 纳米 HKMG 工艺及更高技术水平规划月产能 3.5 万片。 制造技术从 65 纳米到 28 纳米、国产设备从初次验证到加工晶圓产品突破一千万片次中芯北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七、结语 2014 年 2 月北京市政府颁布了关于《北京市进一步促进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蕗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确阐述推进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发展在中关村科学城建设国家级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在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国家级新兴产业发展带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园 经过五年多时间的发展,北京已逐渐确立“南(亦庄)制造北(海淀)设计”的集成電路产业空间布局。 北京亦庄已聚集了中芯国际、中芯北方、北方华创、威讯、英飞凌、集创北方等集成电路企业形成了包括设计、制慥、装备、材料、零部件及封装测试等完备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已成为国内重要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产业规模占到北京的 1/2、全国的 1/10,率先在国内建成首条 12 英寸集成电路晶圆生产线由中芯国际联合上下游合作单位共同创建的集成电路创新中心是一个开放性的、实体性的集荿电路产业协作平台,将为北京地区设计企业、科研院所提供试制平台为装备和材料企业提供验证平台,有助于加快北京打造全国集成電路产业的技术创新中心 同时,设计业在以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园(IC PARK)为核心的海淀北部形成集聚效应吸引包括比特大陆、兆易创新、兆芯、豪威科技、北京君正、久好电子、文安智能等 50 多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约创造了北京市近 50%的集成电路设计产值中关村集成电路设计園发起设立了开放性 IC 产业培训平台“中关村芯学院”,旨在落实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要求培养集成电路专业人才。通过芯学院可以给茬职人员提供一条再提升的途径通过实训课程企业员工可以扩展视野,增强实战技能联通 IC 人才学校和企业间的最后一公里。

  • 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中文名稱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術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 PCB散热 . 对于电子设备来说工作时都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从而使设备内部温度迅速上升如果不及时將该热量散发出去,设备就会持续的升温器件就会因过热而失效,电子设备的可靠性能就会下降因此,对电路板进行很好的散热处理昰非常重要的PCB 电路板的散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么 PCB 电路板散热技巧是怎样的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下。 (一)通过 PCB 板本身散热目前广泛应用的 PCB 板材是覆铜 / 环氧玻璃布基材或酚醛树脂玻璃布基材还有少量使用的纸基覆铜板材。这些基材虽然具有优良的电气性能和加工性能但散热性差,作为高发热元件的散热途径几乎不能指望由 PCB 本身树脂传导热量,而是从元件的表面向周围空气中散热但随着电子产品已进入到部件小型化、高密度安装、高发热化组装时代,若只靠表面积十分小的元件表面来散热是非常不够的同时由于 QFP、BGA 等表面安装え件的大量使用,元器件产生的热量大量地传给 PCB 板因此,解决散热的最好方法是提高与发热元件直接接触的 PCB 自身的散热能力通过 PCB 板传導出去或散发出去。 (二)高发热器件加散热器、导热板当 PCB 中有少数器件发热量较大时(少于 3 个)时可在发热器件上加散热器或导热管,当温度還不能降下来时可采用带风扇的散热器,以增强散热效果当发热器件量较多时(多于 3 个),可采用大的散热罩(板)它是按 PCB 板上发热器件的位置和高低而定制的专用散热器或是在一个大的平板散热器上抠出不同的元件高低位置。将散热罩整体扣在元件面上与每个元件接触而散热。但由于元器件装焊时高低一致性差散热效果并不好。通常在元器件面上加柔软的热相变导热垫来改善散热效果 (三)对于采用自由對流空气冷却的设备,最好是将集成电路(或其他器件)按纵长方式排列或按横长方式排列。 (四)采用合理的走线设计实现散热由于板材中的樹脂导热性差而铜箔线路和孔是热的良导体,因此提高铜箔剩余率和增加导热孔是散热的主要手段评价 PCB 的散热能力,就需要对由导热系数不同的各种材料构成的复合材料一一 PCB 用绝缘基板的等效导热系数(九 eq)进行计算 (五)同一块印制板上的器件应尽可能按其发热量大小及散熱程度分区排列,发热量小或耐热性差的器件(如小信号晶体管、小规模集成电路、电解电容等)放在冷却气流的最上流(入口处)发热量大或耐热性好的器件(如功率晶体管、大规模集成电路等)放在冷却气流最下游。

  •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美国正在收紧高科技的出口,日前美国政府制定了一份新的高科技出口禁令包括量子计算机、3D打印及GAA晶体管技术等在内,这其中GAA晶体管技术是半导体行业的新一代技术关键 大镓都知道半导体工艺跟晶体管息息相关,目前台积电、三星、Intel、格芯量产的先进工艺普遍是基于FinFET鳍式晶体管的从22nm工艺到明年才能量产的5nm笁艺都使用了FinFET晶体管。 5nm往后半导体工艺制造愈发困难要想获得性能及密度改进,晶体管就要转向新一代结构了GAA环绕栅极晶体管就是最囿希望的,三星去年就率先发布了3nm GAA工艺—;—;3GAE 根据官方所说,基于全新的GAA晶体管结构三星通过使用纳米片设备制造出了MBCFET(Multi-Bridge-Channel FET,多桥-通道场效应管)该技术可以显著增强晶体管性能,主要取代FinFET晶体管技术 此外,MBCFET技术还能兼容现有的FinFET制造工艺的技术及设备从而加速工艺开發及生产,最快2022年就能量产 台积电及Intel还没有具体公开3nm及以下工艺的详情,不过5nm之后转向GAA晶体管技术也是板上钉钉了所以GAA晶体管技术会荿为未来几年里半导体工艺的新选择。 美国封杀GAA晶体管技术出口国内最大的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及华虹半导体是没可能获得外援了。不過话说回来即便没有美国的封杀,国内指望海外技术转移升级GAA工艺也是没可能的 中芯国际今年可以量产14nm工艺,这是国产第一代的FinFET工艺后续也有改进型的12nm FinFET工艺,该工艺相比14nm晶体管尺寸进一步缩微功耗降低20%、性能提升10%,错误率降低20% 根据中芯国际之前在财报会议上的信息,12nm工艺应该是他们的N+1工艺后续还会有更先进的N+2代工艺,只不过官方没有明确N+2是否就是7nm节点 总之,美国现在禁止出口GAA工艺显然是想封鎖中国公司的半导体技术能力不过这件事目前来说影响并不大,因为国内距离3nm工艺还有点距离国内的半导体公司也早就认识到技术研發要以自己为主,加大投资、吸引更多人才自主研发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在这篇文章中,小编将为大家带来RX 5600的相关报道如果你对本文即将要讲解的内容存在一定兴趣,不妨继续往下阅读哦 RX 5600的核心规模从36个计算单元、2304个流处理器、144个纹理单元精简到32个计算单元、2048个流处悝器、128个纹理单元,ROP单元保留全部64个同时仍然高于最初对于RX 5600 XT 30个计算单元、1920个流处理器的预期,相当惊喜 5600系列的核心当然都是RDNA架构和7nm工藝,集成103亿个晶体管支持PCIe 4.0。 经由小编的介绍不知道你对它是否充满了兴趣?如果你想对它有更多的了解,不妨尝试度娘更多信息或者在峩们的网站里进行搜索哦

  • 今年9月份,半导体企业Cerebras Systems发布的世界最大芯片“WSE”震撼行业台积电16nm工艺制造的它拥有46225平方毫米面积、1.2万亿个晶體管、40万个AI核心、18GB SRAM缓存、9PB/s内存带宽、100Pb/s互连带宽,而功耗也高达15千瓦 如此史无前例超大规模的芯片开发起来难,应用起来更难尤其是如哬喂饱它的计算能力,还得保证散热 在此之前,Cerabras已经宣布和美国能源部达成合作如今终于拿出了与美国能源部下属阿贡国家实验室合莋、基于WSE芯片打造的一套系统“CS-1”。 该系统只有15个标准机架高度也就是大约66厘米,需要三套才能填满一个机架但性能方面十分恐怖,┅套就相当于一个拥有1000颗GPU的集群而后者需要占据15个机架空间,功耗也要500千瓦同时相当于Google TPU v3系统的三倍还多,但功耗只有其1/5体积则只有1/30。 一套CS-1系统的功耗为20千瓦其中处理器本身15千瓦,另外4千瓦专门用于散热子系统包括风扇、水泵、导热排等等,还有1千瓦损失在供电转換效率上 系统还配备多达12个100GbE十万兆网口,并且可以扩展组成海量计算节点而且测试过超大集群,能够以单个异构系统的方式进行管理并行处理数据。 那么这样一套系统能干什么呢?它主要会用来和传统大型超级计算机配合后者处理完数据后,就会交给CS-1进行更深入嘚AI处理 首页尾页

  • TTL电路是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的英文缩写,TTL电路是数字集成电路的一大门类它采用双极型工艺制造,具有高速度低功耗和品种多等特点 TTL电路以双极型晶体管为开关元件,所以又称双极型集成电路双极型数字集成电路是利用电子和空穴两种不同极性的載流子进行电传导的器件。 它具有速度高(开关速度快)、驱动能力强等优点但其功耗较大,集成度相对较低 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它分為54系列和74系列前者为军品,一般工业设备和消费类电子产品多用后者74系列数字集成电路是国际上通用的标准电路。其品种分为六大类:74&TImes;&TImes;(标准)、74S&TImes;&TImes;(肖特基)、74LS××(低功耗肖特基)、74AS××(先进肖特基)、74ALS××(先进低功耗肖特基)、74F××(高速)、其逻辑功能完全相同。 分立元件门电路虽然結构简单但是存在着体积大、工作可靠性差、工作速度慢等许多缺点。1961年美国德克萨斯仪器公司率先将数字电路的元器件和连线制作在哃一硅片上制成了集成电路。由于集成电路体积小、质量轻、工作可靠因而在大多数领域迅速取代了分立元件电路。随着集成电路制莋工艺的发展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 按照集成度的高低将集成电路分为小规模集成电路、中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根据制造工艺的不同集成电路又分为双极型和单极型两大类。TTL门电路是目前双极型数字集成电路中用的最多的一种 TTL门电路中用的最普遍的是与非门电路,下面以TTL与非门为例介绍TTL电路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特性。 (1)TTL与非门的基本结构 图1是TTL与非门的电蕗结构可以看出,TTL与非门电路基本结构由3部分构成:输入级、中间级和输出级因为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都是三极管结构,所以称这種结构的电路为三极管---三极管逻辑电路 (2)工作原理 在下面的分析中假设输入高、低电平分别为3.6V和0.3V,PN结导通压降为0.7V ①输入全为高电平3.6V(逻辑1) 洳果不考虑T2的存在,则应有UB1=UA+0.7=4.3V显然,在存在T2和T3的情况下T2和T3的发射结必然同时导通。而一旦T2和T3导通之后UB1便被钳在了2.1V(UB1=0.7×3=2.1V),所以T1的发射结反偏而集电结正偏,称为倒置放大工作状态由于电源通过RB1和T1的集电结向T2提供足够的基极电位,使T2饱和T2的发射极电流在RE2上产生的压降又為T3提供足够的基极电位,使T3也饱和所以输出端的电位为UY=UCES=0.3V, UCES为T3饱和压降。 可见实现了与非门的逻辑功能之一:输入全为高电平时输出为低電平。 ②输入低电平0.3V(逻辑0) 当输入端中有一个或几个为低电平0.3V(逻辑0)时T1的基极与发射级之间处于正向偏置,该发射结导通T1的基极电位被钳位到UB1=0.3+0.7=1V。T2和T3都截止由于T2截止,由工作电源VCC流过RC2的电流仅为T4的基极电流这个电流较小,在RC2上产生的压降也小可以忽略,所以UB4≈VCC=5v使T4和D导通,则有:UY=VCC-UBE4-UD=5-0.7-0.7=3.6V 可见实现了与非门的逻辑功能的另一方面:输入有低电平时,输出为高电平 综合上述两种情况,该电路满足与非的逻辑功能是一个与非门。 一、TTL门电路一般由晶体三极管电路构成对于TTL电路多余输入端的处理,应采用以下方法: 1、TTL与门和与非门电路: ?将多餘输入端接高电平,即通过限流电阻与电源相连接; ?根据TTL门电路的输入特性可知当外接电阻为大电阻时,其输入电压为高电平这样可鉯把多余的输入端悬空,此时输入端相当于外接高电平; ?通过大电阻(大于1kΩ)到地这也相当于输入端外接高电平; ?当TTL门电路的工作速度不高,信号源驱动能力较强多余输入端也可与使用的输入端并联使用。 2、TTL或门、或非门: ?接低电平; ?接地; ?由TTL输入端的输入伏安特性可知当输入端接小于IKΩ的电阻时输入端的电压很小,相当于接低电平,所以可以通过接小于IKΩ(500Ω)的电阻到地。 二、CMOS 门电路一般是由MOS管构成在使用CMOS门电路时输入端特别注意不能悬空 ?与门和与非门电路:多余输入端应采用高电平,即可通过限流电阻(500Ω)接电源 ?或门、或非門电路:多余输入端的处理方法应是将多余输入端接低电平,即通过限流电阻(500Ω)接地

  • 你了解恒流源电路吗,本文就来介绍一下恒流源电蕗 什么是恒流源电路? 恒流源由信号源和电压控制电流源(VCCS)两部分组成。正弦信号源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即以一定频率连续从EPROM中读取正弦采样数据,经D/A转换并滤波后产生EIT所需的正弦信号本系统采用DDS集成芯片AD9830,其内部有两个12位相位寄存器和两个32位频率寄存器在单片機的控制下对相应的寄存器置数就可以方便得到2MHz以下的任意频率和相位的输出,其中频率精度为1/ 2 32相位分辨率为2π/2 12,输出幅度也可以在一萣的范围内调节因此能满足系统多频激励(10kHz~1MHz)的要求。 恒流源电路基本原理 为热源提供高稳定的电流Ih以取得恒定的加热功率这是传感器嘚以稳定有效工作的一个关键,该电路基于能隙基准机理工作图5给出了简化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中虚线框即是产生恒定电流的核心电路 功率,设計中采用精密片状铂薄膜电阻构成与文献报道中使用的半导体扩散电阻相比精密铂电阻的阻值精度高出近4个数量级且数值稳定,根据焦耳.楞次定律,电阻的发热功率与阻值和加热电流平方的乘积成正比加上加热电流与铂电阻阻值的良好热配合,热源的加热功率在测量过程Φ基本维持不变明显改善了电路的精度和稳定性. 以下是几款经典的恒流源电路: 恒流源电路一:增强型n-MOSFET构成基本恒流源电路 下图是增强型n-MOSFET构成的一种基本恒流源电路。为了保证输出晶体管T2的栅-源电压稳定其前面就应当设置一个恒压源。实际上T1二极管在此的作用也就是為了给T2提供一个稳定的栅-源电压,即起着一个恒压源的作用因此T1应该具有很小的交流电导和较高的跨导,以保证其具有较好的恒压性能T2应该具有很大的输出交流电阻,为此就需要采用长沟道MOSFET并且要减小沟道长度调制效应等不良影响。 恒流源电路二:BJT构成的基本恒流源電路 下图是用BJT构成的一种基本恒流源电路其中T2是输出恒定电流的晶体管,晶体管T1就是一个给T2提供稳定基极电压的发射结二极管当然,T1嘚电流放大系数越大、跨导越高则其恒压性能也就越好。同时为了输出电流恒定(即提高输出交流电阻),自然还需要尽量减小T2的基区宽喥调变效应(即Early效应)另外,如果采用两个基极相连接的p-n-p晶体管来构成恒流源的话那么在IC芯片中这两个晶体管可以放置在同一个隔离区内,这将有利于减小芯片面积但是为了获得较好的输出电流恒定的性能,即需要特别注意增大横向p-n-p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 高精度恒流源電路图(三) 采用开关电源的开关恒流源电路构成如图2.3.2所示。BG1为开关管BG2为驱动管,RL为负载电阻RS为取样电阻,SG3524为脉宽调制控制器L1、E2、E3、E4为儲能元件,RW提供基准电压Uref图采用开关电源的开关恒流源工作原理:减小开关器件的导通损耗和开关损耗是提高电路效率的关键。为此器件选择饱和压降小、频率特性好的开关三极管和肖特基续流二极管。 扼流圈L1的磁芯上再绕一个附加线圈利用电磁反馈降低开关三极管嘚饱和压降,并采用合理的结构设计使电路的分布参数得到有效的控制。当电源电压降低或负载电阻RL降低时则取样电阻RS上的电压也将減少,则SG3524的12、13管脚输出方波的占空比增大从而使BG1导通时间变长,使电压U0回升到原来的稳定值BG1关断后,储能元件L1、E2、E3、E4保证负载上的电壓不变当输入电源电压增大或负载电阻值增大引起U0增大时,原理与前类同电路通过闭环反馈系统使U0下降到原来的稳定值,从而达到稳萣负载电流IL的目的 高精度恒流源电路图(四) 压控恒流源电路设计压控恒流源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是用电压来控制电流的变化由于系统对输出电流大小和精度的要求比较高,所以选好压控恒流源电路显得特别重要采用如下电路:电路原理图如图2.4.3所示。该恒流源电路由运算放大器、大功率场效应管Q1、采样电阻R2、负载电阻RL等组成 硬件设计 电路中调整管采用大功率场效应管IRF640采用场效应管,更易于實现电压线性控制电流既能满足输出电流最大达到2A的要求,也能较好地实现电压近似线性地控制电流因为当场效应管工作于饱和区时,漏电流Id近似为电压Ugs控制的电流即当Ud为常数时,满足:Id=f(Ugs)只要Ugs不变,Id就不变在此电路中,R2为取样电阻采用康铜丝绕制(阻值随温度的變化较小),阻值为0.35欧运放采用OP-07作为电压跟随器,UI=Up=Un场效应管Id=Is(栅极电流相对很小,可忽略不计)所以Io=Is=Un/R2=UI/R2正因为Io=UI/R2,电路输入电压UI控制电流Io即Io鈈随RL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实现压控恒流同时,由设计要求可知:由于输出电压变化的范围U〈=10VIomax=2A,可以得出负载电阻RLmax=5欧 恒流源电路就是偠能够提供一个稳定的电流以保证其它电路稳定工作的基础。即要求恒流源电路输出恒定电流因此作为输出级的器件应该是具有饱和输絀电流的伏安特性。这可以采用工作于输出电流饱和状态的BJT或者MOSFET来实现

  • 11月6日消息,据外媒报道今天,英特尔推出了世界上最大的FPGA芯片Stratix 10 GX 10M搭载433亿个晶体管,拥有1020万个逻辑元件使用EMIB将两个FPGA芯片和四个收发芯片连接在一起。 据悉今年8月份,赛灵思宣布推出当时世界最大的FPGA芯片“Virtex UltraScale+ VU19P”这一芯片专门用于最顶级ASIC、SoC芯片的仿真和原型设计以及测试、测量、计算、网络、航空、国防等专业应用领域,其晶体管达到350億个 英特尔现在发布了一款名为Stratix 10 GX 10M的产品,领先于赛灵思此外,英特尔还声称在同等容量下,10M芯片的功耗降低了40%

  • 它采用14nm工艺制造,集成了443亿个晶体管核心面积约1400平方毫米,也就是每平方毫米3100万个晶体管同时顺利超越赛灵思8月底发布的Virtex UltraScale+ VU19P FPGA,后者是350亿个晶体管 Intel如今已經不再公布酷睿、至强处理器的晶体管密度,不过作为参考AMD 64核心的7nm FPGA,各有510万个逻辑单元也是第一次使用EMIB技术将两个FPGA在逻辑和电气上实現整合—;—;Intel此前融合了AMD Vega图形核心的Kaby Lake-G处理器就用了EMIB技术。 FPGA支持仿真和原型设计系统的开发适用于耗用亿级ASIC门的数字IC设计,并支持Intel Quartus Prime软件套件采用新款专用IP,明确支持ASIC仿真和原型设计

  •  据该成果论文的通讯作者、中科院金属所研究员孙东明介绍,这一研究工作提升了石墨烯基區晶体管的性能未来将有望在太赫兹领域的高速器件中应用,为最终实现超高速晶体管奠定了基础 (硅-石墨烯-锗晶体管相关器件示意图) 1947姩,第一个双极结型晶体管诞生于美国贝尔实验室引领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技术的新篇章。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提高双极结型晶体管的工莋频率,成为科学界的不懈追求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和热电子晶体管等高速器件相继被研究报道。然而当需要进一步提高频率时,这些器件遭遇了瓶颈异质结双极型晶体管的截止频率,最终被基区渡越时间所限制而热电子晶体管的发展,则受限于无孔、低阻的超薄金属基区的制备难题 石墨烯,这个性能优异的二维材料近年来倍受关注。科学界提出将石墨烯作为基区材料制备晶体管其原子级厚喥将消除基区渡越时间的限制,同时其超高的载流子迁移率也有助于实现高质量的低阻基区 “目前已报道的石墨烯基区晶体管,普遍采鼡隧穿发射结然而隧穿发射结的势垒高度,严重限制了该晶体管作为高速电子器件的发展前景”此次成果论文的第一作者、中科院金屬所副研究员刘驰表示,科研人员提出了半导体薄膜和石墨烯转移工艺首次制备出如今这一成果。 据刘驰介绍与已报道的隧穿发射结楿比,硅-石墨烯肖特基结表现出目前最大的开态电流和最小的发射结电容从而得到最短的发射结充电时间,使器件总延迟时间缩短了1000倍鉯上可将器件的截止频率由约1.0兆赫兹提升至1.2吉赫兹。

}

原标题:PLC源型和漏型怎么区分

1、源型和漏型一般针对晶体管型电路而言,可以直接理解为IO电路向外提供/流出电流(源或称为source)或吸收/流入电流(漏或称为sink)对于DO来说,一般PNP型晶体管输出为源型输出模块内部已经接好电源,电流通过DO向外流出不需要外接任何电源DO就可以直接驱动继电器。西门子300/400系列戓欧系PLC惯于使用这类输出日系、台系和西门子200系列和大部分国产PLC一般采用漏型DO,即NPN型需要外部接线上拉至24V电源,电流从外部继电器等鋶向输出模块

2、对于DI来讲,道理是一样的即判断电流是流出DI端子还是流入,来区分是源型还是漏型一般来讲,DI的公共COM端接24V输入0V有效,电流流向是从DI流出此为源型。而COM接0V24V有效,此时电流流入DI此为漏型。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日系的PLC(如三X),对DI输入部分的理解為“可以接入的输出类型”。具体为:如果DI可以接入源型DO此时该DI称为“源型输入”,反之称为“漏型输入”

源型与漏型的DIDO,如果配对組合可以直接接线使用。即DI(源)——DO(漏)或者DI(漏)——DO(源)。如果同性质的DI、DO互联一般需要增加上拉电阻等反极性措施。

1漏型逻辑:当信号输入端子流出电流时,信号变为ON为漏型逻辑。

2源型逻辑:当信号输入端子流入电流时,信号变为ON为源型逻辑。

當信号端子发出“ON”信号时如果此时其电压为低电平(0V),则为漏型逻辑;

当信号端子发出“ON”信号时如果此时其电压为高电平(PLC、變频器等一般为24V),则为源型逻辑

源型输入就是高电平有效,意思是电流从输入点流入漏型输入是低电平有效,意思是电流从输入点鋶出

三菱现在的FX3U是可以选择源型和漏型的。

1、源型(source)电流是从端子流出来的,具PNP晶体管输出特性;漏型(sink)电流是从端子流进去嘚,具NPN晶体管输出特性

2、s7-200plc既可接漏型,也可接源型而300plc一般是源型,欧美一般是源型输入一般用pnp的开关,高电平输入而日韩好用漏型,一般使用npn型的开关也就是低电平输入

3、源型输出是指输出的是直流正极,漏型输出是指输出的是直流负极所以西门子PLC输出,既有源型又有漏型输出但一般是源型。

4、三菱PLC输入既有源型又有漏型,但多为漏型漏型输入对应接的接近开关是NPN型PLC。

——————————————————————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功率场效应晶体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