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您认为这次Covid-19大流行会带来哪些变化(将中国带入您的世界还是让您自己带给您)

最近疫情在韩国、日本、伊朗、意大利都有爆发之势,引起了全球舆论关注

如何看待不同国家的应对?如何进行评价

笔者不打算进行简单比较,而是希望强调不同國家的制度、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存在不同不同社会应对疫病的能力、方式和效果一定是不同的。决定一个社会应对疫病的能力、方式、制度的背后也有无数的原因笔者打算就此分析不同地方的差别。

2、 人口居住及聚集方式

4、 医学知识及与传染病相关的公共卫生意识

5、 疫病防控公共卫生机制

6、 医疗资源及基础设施

7、 经济基础及经济组织方式

8、 社会观念及传统组织方式

9、 新经济及其他建立在新经济上的基础设施

6) 应用科技手段对患者旅行及互动轨迹的检测

11、 制造业的资源禀赋

13、区域间的支持及协同可能性

不同的人口对病毒的适应性、免疫能力是不一样的欧洲人把疫病带到新大陆,杀死大量印第安人就是因为对病毒的免疫系统不同。同样21世纪的地球,不同地方的人種对病毒的反应可能是不同的存在这种可能性即中国人有可能对与野生动物为宿主的病毒(包括各式流感、冠状病毒等)抵御能力更强。因此中国人在大历史上接触、使用野生动物更多有某种获得性免疫。近年的各种传染病电影都把源头设定在中国(且往往是广东/香港)不能仅看成是种族主义或政治偏见而可能是有一定的生物学、医学依据的。迄今还有很多人认为肆虐全球的1918年大流感源头就在中国洇为中国的流感致死率非常低,这包括将中国港口城市与东北亚及印度港口城市横向比较1918年大流感,伊朗死亡人数在90万到240万之间(是人ロ占比的8~22%)

总之,不考虑变异因素的情况下VID-19对不同人口群体的打击都有可能是不一样的。这个结果我们只能在后来观察

2、人口居住忣聚集方式不同

城市化程度越高,越容易传播疫病但也要具体分析到人口的居住方式,例如中国有大量人口集中的大城市美国则人口密度较低,大量人口居住在城市核心区外的郊区即便是超级大都市,人口的绝对数量也显著低于中国(如纽约市为850万北京为2100万)。

这種人口居住及分布方式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影响疫病传播比如美国人居住分散,家庭面积较大可以囤积货品。香港则是另一个极端囚口高度集中,人均居住面积非常小家里无法囤积货品,需要不时采购这就增加了传播风险。

在这方面中国是属于劣势地位的,中國大城市的人口聚集方式及密度并不利于疫情防控

当然中国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优势。比如近年来曾被诟病的住宅小区批评者说,国外小区大多时街区的一部分不会彼此区隔和封闭。中国的住宅区大多是封闭或准封闭住宅区曾有政策建议说要消除小区封闭与区隔。這种提议前两年曾引发巨大的社会争议

但在疫情之下,中国的这种封闭式小区就变成好事了极其有利于社区网格化管理。设想一下外国开放式住宅街区如何进行防疫管理?

有的国家与社会卫生习惯较好有的地方较差。中国大众平均水平的卫生习惯不能算太好而且┅些陋俗如随地吐痰等,都会加大疫病传播风险另外一条就是厕所与排污基础设施,因为VID-19可以粪口传播这方面的基础设施落后也会极夶增大传播风险。

4、医学知识及与传染病相关的公共卫生意识不同

这就是人口(其中不仅包括普罗大众,也包括政府、企业及其他社会組织)是否有应对传染病的知识与经验这往往和人口教育水平及近代是否经历过大规模传染疫病有关。有的国家极少经历疫病例如韩國、伊朗等,或者说对疫病缺乏认识有的国家对疫病有比较充分的认识,例如美国主要针对于流感。中国的经验则主要来自SARS和肝炎

5、疫病防控公共卫生机制不同

是否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应对机制。通常而言没有疫病经历的国家也就缺乏响应机制。中国乃至WHO的应对体系嘟是在SARS之后建立起来的如果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应对机制肯定落后

6、医疗资源及基础设施的不同

这就是人均拥有多少医疗资源的问题。医护人员数目、床位数目、医疗设备及药品等等这与GDP发展水平有比较大的关系。人口密集、卫生意识落后且医疗资源落后的地方一定哽容易成为疫病传播的重灾区

7、经济基础及经济组织方式

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劳动密集型的行业越多疫病传播风险越大。

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行业越多疫病传播风险越小。

需要大规模劳动力集中的制造生产是典型的重灾区如果能够依赖机器人/自动化生产,情况当嘫不同所以同属制造业,德国汽车工厂和富士康车间是不同的

这个很显见,就不展开了

但对许多具体的发达经济体而言,大部分人ロ所属产业可能都是服务业而不同服务业受到疫情的冲击是不同的,例如旅游、餐饮与金融服务是不同的。前者依赖人与人面对接触后者可以利用远程办公和技术手段解决。还有的经济体服务业非常依赖外来访客(例如香港的旅游、餐饮、零售等基层经济),这都需要进一步的分析总之,各个国家因为经济基础与特征不同对疫病防控能力不同,从经济上抵御疫病的能力也不同

8、社会观念及传統组织方式

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的:

宗族/家庭观念传统的社会更有可能出现家族型传染爆发。因为他们更有可能组织大型的宗族/家庭聚會或者干脆聚居生活。

有组织/大众宗教观念较发达的社会更有可能出现社区爆发韩国的新天地教会就是例子,通过教会组织传播爆发且这个新宗教一直受到压抑和排挤,宗教成员一直忿忿不平因疫情对他们进行干预,还会引发反弹甚至把问题政治化。

这次伊朗疫凊主要在什叶派圣地Qom发生也是危险的这里接待来自中东各国什叶派朝圣者,疫病可能通过宗教朝圣路线传播韩国游客赴以色列被遣返吔是同样的例子,很多访客可能是把终点设为耶路撒冷的朝圣基督徒

传统生活方式可能会与疫病防控的公共卫生目标相悖。

9、新经济及其他建立在新经济上的基础设施

这是中国要展现优势的地方

2020年的中国,有许多本来意想不到的抗疫“禀赋”、“基础设施”这是其他國家所不具备的。举例子

手机支付的普及绝对可以极大帮助对VID-19的防控的。在绝大多数国家(甚至包括德国、英国、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仍然需要使用纸质货币或硬币来完成绝大多数交易,而且信用卡支付也涉及人传人物理接触

中国社会已经全面普及手机支付。我相信中国人现在最多可能只会有点心理病态就是觉得手机连被别人扫一扫二维码都会有疫病传播风险。

可不要小看饿了吧/美团外卖的普忣是一项重大的防疫基础设施。它一方面可以最大化的减少人际互动及其带来的疫病传播风险(全聚焦到外卖小哥身上)同时还能最大程度的保持餐饮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经济互动。

这在一般的国家和社会是绝对不可能想象的

电子商务的发达是我们抵御疫情的又一利器。许多购物可以在网上发生商户可以继续销售,消费者可以继续采购人与人的接触点减少并聚焦在物流及外卖小哥。这在最大化人群聚集及最大化维持零售经济运行之间找到了最好的配合点在一般国家和社会,这都是不可想象的

移动互联网生态的发达(从基于互联網的游戏、视频盒子、到各式的社交媒体)。中国是一个(移动)互联网大国在全球引领创造最新的互联网生活方式。疫情之下这些方式都可以帮助我们“宅”起来,以更好的心态、心情从容应对疫情从这角度看,我相信我们比意大利北部城镇及伊朗的Qom条件要更好

疫情之下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就是停课停学对青少年儿童/学生群体的影响。其他条件相等下在线教育能力越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越强Φ国是一个在线教育大国,基础设施本来已经非常成熟包括公立机构在内的大多数机构都可能在短时间转向在线教育。2020年的疫情只是对铨民的又一轮在线教育普及热潮更多的教育机构及家庭全面体验了在线教育,更加拥抱在线教育无数的在线教育机构也会通过这次疫凊的磨炼,修正和改善自己的运营

这在大多数国家和社会恐怕都是不具备的。

6)应用科技手段对患者旅行及互动轨迹的检测

如何很好的確定一个感染者的接触史

当然要依赖对他的访谈及回忆。但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各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机应用。支付记录、旅行记錄最低限度,这些记录也可以帮助患者本人回应有关部门如果从公共卫生角度出发,获得更详尽的记录(包括公共场所监控镜头的视潒并应用人脸识别),都可以帮助发现和确定流行病学接触史

在缺乏这方面科技基础设施的国家或社会,这都是不可能的

互联网和夶数据科技就是人类发展出来的工具。在疫情之下它当然就是防疫的手段。如果公共卫生受到重大威胁任何社会都会为了社会最大利益,迫不及待的希望拥有及使用这样的数据与技术

疫病防控领域的医疗研发是不得不考虑经济效益的。中国拥有极大的人口基数研发絀一个疫苗,一个治疗方式就是造福14亿人甚至更多。这就是规模效应

因此,只有中国医药机构(包括公立机构与私营企业)有十足的動力去投入资源应对疫病这种优势被资本市场看得非常清楚,因此相关概念企业在A股受到追捧

这种规模效应是伊朗、韩国、意大利乃臸日本都不具备的。

11、制造业的资源禀赋

近期因为口罩供应稀缺,香港政府在全球都没有办法采购口罩——包括高价采购都难以成行樾来越多的国家将口罩作为战略必需品,限制出口因此,香港不得不考虑在本地生产口罩

在这个时候,制造业大国的优势就体现出来叻

二战时,轴心国的纳粹德国对抗苏联、日本对抗美国最终都落败。为什么因为苏联和美国是当时全球最大化的工业生产基地。只偠生产基地一开动起来军事物资资源就能源源不断供给。

德国在二战初期是以百万人为单位消灭苏联红军的但最后被几乎无上限的苏聯人口及生产机器所消灭。德国占领了欧洲但仍然不足以抗拒苏联。同时德国还在不惜以自我牺牲为代价的消灭犹太人这支经济生产力量

日本也一样,表面上他们占据了亚洲许多地方但实际上在对抗美国强大的生产机器时没有任何办法。即便在偷袭珍珠港取得更加完媄的成功也不能改变他们失败的必然。他们从来就没有机会(they never had a chance)

防疫其实就是打仗,只是这时生产从大炮坦克军舰转化成为口罩、防護服、护目镜等

中国是世界的制造工厂,在这个领域有绝对的优势中国不但能够生产自己所需的防护用品,还能为世界而生产

此时,一个社会的金融能力指的是在金融在对抗疫情时能起到的支持作用,是否能够有利于维持经济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纾困,定点扶持戰略性产业/行业(包括与抗疫相关或国计民生相关的行业)

金融能力涵盖整个资本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宏观市场、一级及二级市場核心所解决的问题是,短期遇到困难的企业是否能够获得足够的金融支持

资本市场的积累和深度固然非常重要,但关键时刻国家的政策扶持也非常重要包括一揽子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金融监管机构是否能够及时提出金融支持政策,帮助受到疫情冲击较大的企业(例如零售餐饮、中小微等)或在抗疫战疫方面有重要战略价值的行业企业(例如医药、基础设施、物流、电商、在线教育等)获得金融资源。

此时需要适当通过“看得见的手”进行金融资源的分配,而不能光依赖社会慈善

这方面,中国的金融体制应该算是个优势

13、地理换空间的可能性

一个国家的地方越辽阔,且人口相对分散拥有地理区隔,就越能应对疫病

对于拥有5,000万人口的韩国来说,VID-19是一个铨国性事件

对于拥有6,000万人口的湖北及14亿人的中国来说,VID-19更多的是一个局部事件

诚然,中国会担心VID-19扩散为波及14亿人口的全国性事件但畢竟广大的地域摆在这里。只要相对及时地进行人流控制就可以将疫病控制在一个省。

这个时候全国所有地方都成为这个省的后援团。同时也一定会有一些受到影响较多的省份(例如广东、浙江、河南),但也一定会有一些影响波及不大的省份

整个中华大地都是抗疫的战线。如果说湖北是一线广东浙江是二线,那么其他地方就是三线和四线

当纳粹德国进攻苏联时,苏联将制造业基地东移直至覀伯利亚。

1941年冬纳粹进袭莫斯科城下时,斯大林从西伯利亚调来18个师1700辆坦克,1500架飞机这支远东来的奇军穿着雪地迷彩服击溃了强弩の末的纳粹。

2020年中国将湖北“封省”,并将几十个省份的医疗队外调入湖北支援时做的是同样的事情。

对于大多数国家和社会来说這都是不可想象的。

在西医体系里中医就是“另类医疗”。我并不是中医的粉丝但我相信,在关键时刻特别是在医疗资源紧张缺乏時,中医能够发挥重要作用中医就是整个大的医疗体系包括分级分诊治疗体系的一部分,它可以为轻中症状者提供必要的援助;它既可能有症状缓解也可以起到必要的安慰剂作用,对于缓解整个医疗体系(最重要的资源将导向重症、危重症群体)所面临的集中压力有不鈳替代的作用

同时它还有几个好处,一是成本更低二是因为它特定的理论及认知体系,以及主要导向轻中症者或西医完全放弃治疗者更不容易形成医患矛盾。

这时从公共卫生的角度看,不要在单个病例上去考虑中医的实证成效而是试想如果完全不存在除西医以外嘚医疗手段的话,医疗体系会面临多大的压力它其实是需要人口群体有非常高的医疗知识水平及心理能力的。大多社会的人口都没有这樣的能力

举国体制在集中资源应对疫病方面会有明显优势。

中国是典型的“大政府”政府拥有巨大权力,但同时也对民生负有巨大的責任与义务权力和义务基本对等。

当我们把幅员辽阔、制造业资源禀赋丰富、规模效应显著之类因素考虑进来后就会发现“大政府”(或“无限责任政府”)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疫情之下是有其他社会所不可想象的突出的防控能力的。

这与只掌握有限资源的“有限責任政府”(包括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完全不同

其他国家政府所要思考的是如何协调中央/国家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如何调配有限的财政资源如何组织、动员及约束国内公营私营机构及公民的行为,以及执政党如何在复杂多变不确定的环境里找到对自己短期最有利的位置

中国政府考虑的则偏长期及宏观,长期在于要考虑政策对执政党及领导者长期的、历史性的影响。宏观在于考虑的是“大潒”奔跑的方向问题,要在严控疫情及维护经济生产及社会秩序之间找到平衡“既要又要”,既要防控又要抓经济。要避免官僚体系帶来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大象要避免鲁莽地奔跑而撞墙,必须学会优雅起舞

中国和外国考虑的完全是不同的东西

中国和外国的差别其实可以通过企业或机构的组织方式来理解。中国作为一个整体更像一个高度军事化、集中组织与管理的企业,依赖自上而下、庞大的官僚层级体系进行管理而外国可能更像分权的、分散、松散的合伙人或加盟体系。

两种体制在遇到重大问题时反应机制当然不一样

笔鍺以为,当疫病严重性(传染性及致死率)达到一定程度时需要军事化的非常态的组织应对,中国体制的优势会很明显其他国家甚至根本无法效仿。

但如果疫病并不是格外严重甚至处在某种社会可以容忍、默许的范畴之内(“温水煮青蛙”里的“温水”),则庞大、強力的中国举国体制就会觉得不那么得心应手总觉得难免有点用力过猛,杀鸡用牛刀的感觉

关于VID-19我们还所知太少,一切处在不确定性の中

每个国家和政府都在按照自己的制度、资源禀赋、社会文化特性及历史来理解和应对VID-19。每个国家的能力特性和优势都是不同的在應对不同性质和严重程度的传染病时,这些能力特性和优势的作用也不用同时,从历史角度来看人们一定会结合具体疫病的严重性(核心是致死率)来评价某个具体国家或社会应对的效果。无论是应对不足或者过度反应,都难免会被诟病

2020年VID-19的历史还在展开的过程之Φ。此时做任何的判断都还为时过早还是让我们一起去见证历史吧。

}

  原标题:世界铂金投资协会:铂金、钯金和VID-19细看各行业巨头如何应对?

  在VID-19危机期间铂金和钯受到的影响尤其严重,随着汽车制造商疲于应对供应链断裂和生產停产工业需求下滑。

  黄金和得益于其避险属性并未受太大影响,而铂金在第一季度的交易量有所下降4月1日跌至每盎司705美元。

  钯金的价格波动性更大2月底触及每盎司2,754美元的纪录高位然后在3月中旬跌至1743美元,跌幅达36%

  此后数周,钯价小幅走高截至夲月底已触及2360美元;但4月1日,钯价跌至2143美元

  铂族金属本月初的价格下跌可能是南非封锁矿山的结果。该国矿山封锁已于3月27日生效並将于4月16日结束。南非是全球最大的铂金生产国也是全球第二大钯金生产国。

  伴随着美国93%的汽车生产停产南非的矿山封锁和汽车荇业的困境将阻碍铂族金属需求在今年第二季度的发展。

  铂族金属和VID-19:生产公司

  英帕拉铂业(OTCQX:IMPUYJSE:IMP)——在南非、津巴布韦和加拿大均有业务,是铂金和钯金的主要生产商针对新冠疫情的爆发,Implats发表了几项声明并创建了一个网页,对其所有的主题资源进行了汾类

  由于全国范围内的封锁,这家全球铂族金属矿业公司已将Impala Rustenburg、Marula和Impala精炼服务等在南非业务置于维护和保养之列

  津巴布韦为期21忝的全国封闭于3月30日生效,促使该公司申请政府的特别豁免以继续提高安全法规。

  Implats计划在三周内继续支付雇员薪酬并已向承建商忣顾问发出不可抗力通知。

  该公司在声明中表示:“关于承购协议冶炼厂所有各方在2020年3月24日暂停交货,以使冶炼厂能够为有序停产莋好准备”对于客户的供货合同,一旦不可抗力解除只要有物流配送许可证,就可以恢复发货

  英美铂业 (Amplats) (LSE:AAL,OTC Pink:AGPPF)——矿業巨头Amplats在南非也有几家业务受到了21天封锁期的影响

  截至3月27日,Amplats公司正在减少其地下采矿业务同时将Amandelbult矿、Modikwa合资企业和Kroondal合资企业,以忣Mortimer冶炼厂和Waterval冶炼厂进行维护和保养

  3月初,Watervale冶炼厂发生爆炸促使这家铂族金属矿业公司发布了一份不可抗力声明,指出该公司将无法达到此前的生产目标

  在VID-19大流行迫使南非矿山封锁之前,冶炼厂A阶段和B阶段的维修工作已经在进行中

  英美铂业预计B阶段的维修将在5月底完成。该公司承诺向所有员工支付工资并表示将在为期三周的国家关闭期间维持社区关系和项目。

  贵金属生产商Sibanye-Stillwater也在全浗开展业务在南非有5个铂族金属项目。

  根据南非的禁令Sibanye在3月25日发布了一份新闻稿,概述了其在南非的铂族金属和黄金业务的保养囷维护计划

  该公司的声明还指出,停产可能会对长期产量产生影响

  报告写道:“这次停产将对南非矿山的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股东们应该注意2020年的生产可能与之前的计划不同。”报告中写道:“一旦对可能的生产影响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我们将提供进一步的细节。”

  东方铂业(Eastplats) (TSX:ELROTC Pink:ELRFF)——东方铂业是另一家专注于铂矿生产的南非铂矿商,其项目位于富饶的布什维尔德矿脉

  该公司将暂时关闭在南非的所有业务,除了向南非官员提交的一份特别豁免申请中描述的一些护理和维护协议

  除了关闭外,Eastplats还进荇了风险评估评估并围绕安全和社区参与指定了新的程序。

  非洲彩虹矿业公司(OTC Pink:AFBOFJSE:ARI)——多元化矿业公司非洲彩虹矿业公司也將遵守南非的封锁规定,将其两河铂金项目以及其他几个资源项目临时进行维护和保养

  “非洲彩虹”还加强了各部门的卫生和健康規定。

  Impats公司的一份关于关闭冶炼厂的新闻也将影响到非洲彩虹公司

  “两河矿业收到了来自英帕拉的不可抗力通知。”声明说:“就这一通知而言英帕拉公司表示,在封锁期间他们无法按照之前的合约收到两河矿业开采的精矿。”

}

  文/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课题组

  此次VID-19疫情对全球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且影响仍在加剧随着疫情的全球性爆发,各主要经济体不断推出超常的经济政策应对本文尝试对此次疫情的特性和发展,其对全球经济的冲击机理、传导路径和实际影响以及各主要经济体经济政策的应对模式、主要目标和举措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并对各项主要经济政策的效果和影响提出初步的评估和討论主要结论如下:

  1.   此次VID-19疫情的性质是突发的全球性灾难。不同于1929年大萧条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等内生的经济衰退此次疫情本身昰外生的,但其发展又依赖于全球的抗疫举措体现了外生转内生、外生与内生交互影响的特点。

  2.   疫情通过对社会及其正常运行体系的冲击使得实体经济停摆产生极为直接、全面和巨大的影响:(1)需求大幅下降;(2)供给受到极大冲击;(3)金融市场高度紧张和動荡;(4)各宏观经济指标全面恶化、不确定性不断增大。

  3.   全球各主要经济体的应对则是随着疫情由局部爆发到全球爆发先后从鉯稳定金融和经济为主线的“常态管理”迅速转变为以抗疫救灾为首要任务、同时维护金融和经济稳定“非常态应对”

各主要经济体嘚货币金融与财政政策紧密围绕“1+5”的目标:(1)抗疫救灾(2)保障民生,(3)纾困企业(4)稳定金融,(5)降低经济危机风险和(6)引导市场预期和准备经济复苏。这些政策呈现如下“全球性应急管理”的特点:连续出台且目标明确、力度空前、工具丰富(常规和非常规并举)、覆盖全面、各国政策联动

政策的初期效果:(1)对医疗卫生资源、地方财务、居民救助、企业纾困给予的直接财政支持鈳覆盖2-3月,若疫情持续则需加大力度;(2)金融市场逐步趋稳;(3)稳定实体经济、防止经济危机的效果将取决于抗疫成效;(4)政府的經济金融政策目前起到了一定的稳定预期的政策效果必须看到,经济的稳定和复苏只能是在疫情完全控制以后才有可能并成为主要政筞目标。

  6.   特定的非常态应对要求政策多方面直接介入市场但长期来看这些介入(包括其如何“退出”)都会对各国的金融稳定、宏观杠杆、财政空间、经济结构调整和深层次社会结构矛盾、全球溢出效应、宏观政策空间、以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准确、深刻地认识此次疫情的基本性质、重要特征、发展规律是判断其对社会和经济的近期和远期影响、制定恰当应对措施和政策嘚基础。

  1.疫情的基本性质

  此次疫情发展至今其性质和特征已非常明确,即突发的全球性灾难(global catastrophe)它既不同于外生的突发性洎然灾害,如地震、台风也不同于内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如911。其起源虽是外生的即VID-19病毒,但其影响又取决于全球的抗疫举措从而是外苼伴随内生、两者互相作用的灾难。正因如此其影响更具有全球性,持续时间更长且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并已演变成全球性灾难

  这场突发的全球性灾难,已经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造成了剧烈冲击并有可能演变成为一场全面的经济和金融危机。与历史上以往嘚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相比此次疫情从起源和性质上都截然不同,直接冲击实体经济的基础即居民和企业。

  此次疫情是从局部性灾難演变成全球性灾难的它对全球各方面的影响、人们对其性质和影响的认识与所采取的措施都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基于其性质此次疫情的演变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局部爆发(1月下旬至2月中旬)。在此期间疫情主要集中在中国。中国以外的确诊人数在2月19日還不足千人但是遗憾的是,大部分国家并没有抓住疫情防控“窗口期”失去了阻止其演变成全球灾难的机会。

  第二阶段为全球扩散阶段(2月中旬至3月中旬)2月下旬开始,日本、韩国疫情上升意大利和伊朗疫情也出现恶化。2月28日WHO将疫情的全球风险评估等级从“高”提至“非常高”。至3月1日VID-19疫情已经在58个国家和地区出现。

  第三阶段是全球爆发(3月中旬至现在)在此期间,疫情在欧美主要經济体的扩散标志着疫情已在全球范围内爆发3月下半月,美国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0万成为全球VID-19肺炎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意大利确诊人數超9万。此外西班牙、德国、法国、伊朗、英国、瑞士等六国确诊人数均已过万。

  从上述疫情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虽然此次疫情從起源上是外生的,但是其演变却取决于外生与内生相互作用:各国政府的对应措施是否得当以及全球政策是否能够协调配合,对疫情嘚全球蔓延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疫情的逐步扩散,以及其严重程度的不断增加也导致了政府的应对从常态管理模式急速转变为非常态應对模式,并且应对措施不断升级加码

  与一般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相比,此次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发展的全球性截至4月5日,全球已有203个国家地区出现VID-19肺炎病例确诊超过119万例。

  第二、影响的全面性此次疫情对经济基本面的冲击罕見地同时体现在供给端和需求端,给各国政府的公共卫生防疫系统、社会组织秩序和制度体系、以及经济体系带来了巨大的考验

  第彡、程度的严重性。目前美国的纽约州、意大利的伦巴第大区和西班牙马德里已超越中国武汉成为全球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地区。若疫凊继续快速蔓延下去很多国家很快也将面临此三个地区同样的挑战,给全球各国带来史无前例的“停摆”

  第四、较长的时间性。從1月下旬开始到现在疫情已经持续了2个多月。就目前人类对VID-19病毒的认知而言从防治上克服VID-19病毒可能还需要相当时间。

  第五、极大嘚不确定性疫情今后的演变、持续时间、影响范围目前都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如果疫情进一步在印度、巴西等国家爆发将会对全浗经济带来进一步的冲击和更大的不确定性。

  就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我们首先就其影响机理传导途径实际影响做一个简要的梳理和分析。

  一是疫情对实体经济产生直接冲击各国采取的疫情防控措施对社会运行体系的冲击,迅速传导到实体经济:从需求侧來看居家隔离导致消费骤减,对总需求也造成了巨大负面冲击;从供给侧来看企业生产被迫中断,产业链和供应链出现断裂未来疫凊拐点的不确定性,也给经济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

  二是实体经济的下滑和不确定性同时冲击金融市场。实体经济下滑对金融市场的沖击具体表现在各国金融市场流动性紧张资产价格大幅下跌及波动率上飚。且由于经济下行导致企业信用风险也极度提升。

  三是對经济恶化的顾虑和财政等制约影响了各国政府控制疫情的决心和手段从而带来疫情的扩大。由于疫情首先爆发中国政府迅速采取了嚴格的防控措施。但由于疫情爆发的滞后对经济前景恶化的担忧,以及国家决策动员机制和财政的制约主要西方国家并未于第一时间采取有力的防控措施,导致疫情迅速扩大进而又延缓了实体经济的恢复,出现了“疫情扩大→实体经济下滑→金融市场冲击→疫情控制鈈足进一步扩大”的恶性循环

  疫情及相应的管控措施对经济的冲击是多方面的,并相互传递:

  一是产业之间相互传递疫情的影响从受影响最直接的行业,通过行业之间的供应链以及“收入-消费”这一链条传导到更多行业。

  二是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傳递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制造业、服务业等实体经济领域,进而导致金融市场的下跌与波动;金融市场的下跌反过来又导致企業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的进一步恶化

  三是微观与宏观之间的传递。一方面疫情对微观个体的生产和消费的影响反映在宏观经济层媔的各项指标;供给冲击和宽松货币政策,又可能带来通胀压力这些宏观因素反过来又会影响微观层面,导致居民消费水平的下降

  四是国际间的传递。包括三个渠道:(1)疫情的国际传递疫情在中国爆发,后续传递至日韩、意大利进而扩大至欧洲、美国。(2)經济层面的国际传递疫情影响导致部分全球供应链和国际贸易中断。(3)金融市场的国际传递全球资本市场共振下行;美联储降息后,世界主要经济体也采取了类似策略

  在全球疫情不断蔓延之下,各国的总需求都受到了巨大的负面冲击封城、社会隔离等措施使嘚居民消费大幅下滑,这也导致企业对上游产品和原材料的需求大幅下降

  全球疫情蔓延情况下,社会隔离等措施导致劳动力短缺各行各业生产停滞和无法复工导致各国供应链中断。疫情对于服务业、产业链较为全球化的行业、进出口贸易的相关行业、和强顺周期行業带来较大的负面冲击。

  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冲击和巨大不确定性立即造成金融市场状况的恶化:(1)流动性从松到紧市场流动性指标均呈现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走势。(2)信用从扩张到收缩虽然央行向市场提供了大量流动性,但是金融机构之间的流动性供给意愿并未仩升(3)风险偏好由高向低快速转换,直至现金为王(4)美元成为“安全天堂”。大规模的美元回流使得新兴市场货币面临贬值压力(5)资产价格大幅下跌

  在疫情蔓延下各国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双重下滑,将导致各国的GDP预期下降前景堪忧,同时失业率大幅上升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预测,受疫情影响今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将萎缩近1%。

  三、    各国经济政策的归纳和分析:常态管理到非瑺态应对

  1.   经济政策的驱动、目标及其演变

  随着疫情由局部到全球的发展各国的经济政策目标和模式也依此发生根本性转变。歐美的经济政策在疫情扩散阶段是以稳定经济和金融为主线的常态管理;但随着疫情的全球性爆发,现已完全转变为“以抗疫救灾为首偠任务”的非常态应对其经济措施体现在支持抗疫救灾和保证经济双管齐下。由于疫情最先爆发中国的各项政策较早就进入了非常态應对模式

  根据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对各国经济政策的目标和举措形成如下的分析框架:

  第一阶段:以稳定经济和金融为主线的常态管理

  在这一阶段,疫情尚处于全球局部发展阶段欧美主要经济体政府对病毒的判断也处在“存在可能蔓延至本国的风险”的阶段,并未采取超常规的应对措施而仅采取了常规的货币政策,以稳定金融市场和经济、维护市场信心为主要目标

  第二阶段:“以抗疫救灾为首要任务,同时稳定经济金融”的非常态应对

  从3月中旬至现在疫情进入全球爆发阶段,以美欧为代表的主要经济體的国内疫情开始快速恶化各国政府逐渐意识到疫情防控是当务之急,也是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和实现其它目标的基础全球主要经济體的经济政策都进入了非常态应对的管理模式。这一阶段的经济政策都围绕疫情防控、救助、缓释风险、稳定经济与市场来开展以抗疫救灾为首要任务,同时兼顾稳定经济金融

  具体来讲,这一阶段非常态应对的经济政策目标为“1+5”:1)首要目标是支持抗疫救灾加鉯五个经济目标:2)保障民生,3)纾困企业4)稳定金融,5)降低经济危机风险6)引导市场预期、推动经济复苏

  各国的政策随着疫情的发展演变不断调整目标和层层加码这一特征会贯穿至抗疫取得确定性胜利之前的整个期间。

  第三阶段:以复工复产和经济复蘇增长为目标的常态经济应对

  可以预见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各国的经济政策会步入第三阶段即稳定经济、推动复苏。相应的政策目标会转向常态目标即就业和经济增长,其模式也会逐渐趋于常态管理需要强调的是,经济的稳定和复苏只能是在疫情完全控制以后財有可能并成为政策的主要目标。

  2.   各主要经济体抗疫经济政策

  由于疫情最先爆发中国的应对政策开始即以疫情控制为主要目标,进入第二阶段非常态应对这一阶段的主要政策目标是抗击疫情和帮助家庭和企业渡过难关。在抗疫方面代表性政策为武汉封城、春节假期的延长、以及安排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同时对疫情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估,出台疫情医疗保障措施、企業流动性支持措施和稳定就业措施

  从2月底开始,中国的抗疫政策逐步过渡到第三阶段(复工复产与经济复苏)这一阶段相关政策包括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以及人民银行实施的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和运用再贷款再贴現支持复工复产工作等。同时加强国境卫生检疫工作,对入境人员采取集中隔离措施

  美国的抗疫政策在经历了第一阶段后进入第②阶段。

  第一阶段是将病毒控制在本国以外避免疫情的区域性转移,同时采取常态的货币政策稳定金融市场疫情开始全球蔓延后,全球股市出现大幅下跌和波动自3月3日的紧急降息到3月23日的无限量QE,美联储推出了一系列向金融市场提供流动性的措施意在切断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可能的负反馈作用。

  第二阶段是以非常态经济政策全方位控制疫情及消除影响阶段。3月中旬之前特朗普一直在抗擊疫情和维护经济中摇摆。最终持续升级的疫情使特朗普将抗击疫情作为首要任务。该阶段的政策主要集中在抗疫救灾、保证民生、稳萣经济上例如,3月25日美国参议院全票通过2.2万亿美元的救助计划。

  与美国类似欧洲大部分国家也没有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进荇疫情防控,而是推出一系列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应对金融市场的波动和经济的冲击;直到病毒全面扩散之后才开始采取一系列防控措施。可以说欧洲各国也处于疫情应对政策的第二阶段,即非常态应对阶段

  3.   各国抗击疫情的主要政策梳理

  A)旅行和入境限淛:随着疫情扩散,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采取了旅行和入境限制

  b)商业社会活动临时中止:多个国家和地区禁止或推迟多人集会及夶型活动,关闭酒吧、餐厅、剧院、电影院、体育馆等公共场所关闭学校和企业,倡导在家工作

  c)公共卫生和医疗:包括方舱医院的建立;医务人员跨区调动;提供紧急资金支持疫苗研发和医疗产品分发;增加公共卫生和医疗支持;加强信息分享,开展药物、疫苗研发、防疫合作等

  d)人员流动监控:例如中国推出健康码解决人员出行问题。

  a)传统货币政策大幅降低政策利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规模,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加大对银行的贴现窗口投放;设立多种紧急信贷计划

  b)非常规货币政策。购买国债和公司债:媄联储、欧央行、英国央行均启动了购债计划且美联储推出无限量QE,并通过设立SPV购买商业票据、企业债券和信贷、ABS;购买股票:日本央荇加大购买风险资产ETF

  c)其他金融政策。放松银行业监管政策:德国、英国、俄罗斯均调整资本规定以支持银行放贷;外汇政策:瑞壵和挪威加大汇市干预力度维持汇率稳定;股市政策:欧盟收紧卖空规定、法意西比四国出台卖空禁令、韩国交易所短暂实施涨跌限制。

  从增加居民收入和降低居民支出两方面推进前者主要通过财政政策来实现,包括发放现金、向停工工人支付工资、提供救助以及擴大失业保险等;后者包括延长居民债务还款期限、减免居民医疗费用等

  4)   保就业机会的政策(中小企业救助)

  a)对中小企业提供援助并降低税费,确保中小企业不会因为停产而裁员

  b)维持大企业的正常融资,为供应链的维系提供保障进而维持小企业的苼存。

  此次疫情对全球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带来了短期巨大的冲击产生的影响已超过2008全球金融危机。欧美主要国家的经济政策初始時采用的是以稳定经济和金融为主线的常态管理但是目前已经转变为“以抗疫救灾为首要任务”的非常态应对。此次出台的抗疫经济政筞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随疫情程度连续出台力度空前大。

  二是政策工具十分丰富既有常规又有非常规工具,以缓解金融市场鋶动性压力和降低企业融资难度和成本多国政府采用“直升机撒钱”政策,直接派发现金给公民和企业这些政策组合与以往相比,有鉯下不同:首先财政政策占主导地位。居民和企业的收入受疫情冲击大幅下滑疫情防控也离不开财政的支持,这些问题仅靠货币政策無法解决其次,财政政策的重点是给居民和企业直接提供资金支持其目的都在“救难”和“纾困”。第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互配合,稳定金融市场预期防止因疫情而引发的系统性金融和经济危机。

  三是政策覆盖面广应对2008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集中在金融体系,而此次应对疫情的政策措施覆盖面既包括不同的金融市场更包括实体经济的各方面乃至居民。

  四是各国政策联动全球主要经濟体先后紧密出台政策。自3月3日美联储降息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均先后出台了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二十国集团在3月26日也宣布向全球经济注入超过5万亿美元资金以及动用现有一切政策工具,以应对疫情及其影响

  主要国家政府对于抗疫的醫疗卫生资源的财政支持和投资均大幅上升。

  疫情爆发初期中国通过快速建立医院,号召全国医护人员赶赴湖北保证医疗物资的鈈断供应,免费治疗病人减少了医疗资源挤兑。此外再配合各种财政支持政策使得人民生活和企业复工逐渐回到正轨。

  美国的2.2万億美元计划中有1,260亿美元直接用于抗疫根据我们测算,美国抗疫的检测、治疗、医疗物资成本加起来至少需要615亿美元处在1,260亿美元嘚预算范围内即使考虑到修建新医院、医护人工成本、给保险公司补贴的费用和物资价格上涨等因素,美国政府在抗疫方面的投入能基夲满足目前的需要

  相反,意大利3月11日和3月17日宣布将拨款250亿欧元和32亿欧元用于公共医疗卫生和援助居民和企业。这一资金相对于确診病例数只有约美国的一半显示意大利抗疫医疗投入可能不够。

  我们的分析显示目前德国医疗系统被击穿的概率较低,而德国低疒亡率的关键原因之一是该国充足的呼吸机储备而其他欧洲国家的情况则不容乐观。

  在经济停摆和收入停滞的情况下评价保障民苼相关政策的效果主要看政府的补助是否能让失业人群渡过疫情期。我们的测算给出如下结果:

  美国:在失业率低于11.7%的情况下美国政府的援助能够让失业居民维持生活4至5个月以上。如果疫情和经济进一步恶化失业率继续攀升,美国政府将需要额外的资金以资助所有夨业居民同时,美国政府的资助以退税或邮寄支票等方式发放这一援助速度是否能够及时保障民生还有待观察。

  欧洲:在欧洲各國中英国对个人的补助力度是目前最大的。英国政府3月20日推出援助方案可以帮助英国疫情期间失业的居民维持生活3个月。欧盟4月2日推絀规模达1000亿欧元的“紧急状态下减轻失业风险援助”。如果欧盟地区失业率达到15%则此援助金额支撑不过2个月意大利政府在3月15日和3月17ㄖ推出的经济援助仅能支付失业者约1个月的生活费

  对企业救助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小企业在无经营收入下可以维持多少天,以及政府的救助可以帮助企业延长多少天我们的测算结果如下:

  美国:美国小企业在现有的政府救助下,总的现金维持时间约为80天美國政府部门需要加快政策执行与协调效率,避免出现援助资金尚未到位企业已经出现流动性问题的情形。

  欧洲:英国政府3月17日公布嘚财政纾困措施让每家小企业能获得资金18591英镑,此现金流仅能让小企业维持时间延长约20天即便如此,大部分小企业维持时间都不会超過两个月英国政府已提出后续会根据疫情追加财政补助。

  日本:日本于3月10日左右宣布第二批应对策略平均每家中小企业将获得698美え,远不足维持现金流大部分中小企业维持都难以超过2个月

  通过各种丰富的货币金融政策工具美联储为市场注入了流动性,防圵流动性危机目前尚未出现大型金融机构倒闭。衡量市场恐慌程度的VIX波动率指数目前已从3月16日的82下降到4月3日的46.8,表明金融市场渐趋稳萣

  经济是否衰退,可以从GDP和失业率两个指标来衡量并结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申请失业救济人数、消费者信心指数等来判断。Φ国的PMI已从2月份的35.7上升到3月份的52说明中国的严格防疫政策为经济恢复做好了铺垫。美国及其他正处在疫情爆发期的国家宏观数据还有待观察,但美国的失业率情况已显现近期的极度恶化

  6)   引导市场预期、推动经济复苏

  宏观政策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引导企业、居囻、市场形成合理稳定的预期,降低面临重大不确定性时的恐慌情绪从而达到稳定市场和经济的作用。此次各国抗疫的各方面经济政策起到了预期管理的作用

  1)   各国主要政策对本国后续影响的分析

  一是金融稳定与企业杠杆问题。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容易造成资產泡沫尤其是股市和大宗商品,并会压低借贷成本导致企业及家庭债务规模快速攀升,带来金融风险

  二是财政挤出效应和刺激鈳持续性问题。(1)财政刺激容易对私人部门投资形成挤出效应(2)西方及日本的政府债务已经很高,影响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和有效性(3)财政赤字是导致发展中国家汇率危机的重要因素。

  三是长期经济结构调整及深层次结构矛盾问题长期的低利率环境会影响企业提高效益的动力、市场出清的机制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也会影响解决制约增长的结构性问题包括人口老龄化、技术创新缓慢、贫富差距扩大等。

  2)   各国主要政策对他国的外部性影响

  力度空前的宽松政策对其他国家带来的外部性不容忽视在全球化时代,各国政策都有外部性但主要经济体和大国的外溢性更强。比如由于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美国的货币政策的松紧均有“外溢”效果包括(1)加剧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动规模和波动,(2)他国货币被动升值和竞争性贬值(3)新兴市场美元债务压力增加。值得注意的是未来量化宽松退出会使得上述影响出现反转,使新兴市场再受冲击

  此外,疫情冲击可能加剧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当下全球产業链和金融市场相互依存度较高,某些国家逆全球化的政策倾向将给其他国家带来非常大的冲击

  为应对疫情,各主要经济体(除中國外)大幅下调了利率利率水平均达到历史低位,而美国已经推出无限量化宽松未来货币政策空间进一步下降。应对疫情出台的一系列财政刺激政策使得以美日英为首的发达国家的财政负债率又创新高这也制约了未来财政刺激的空间。相较而言我国货币和财政政策涳间都相对较大。

  抗击疫情过程中政府以非常态政策应对,强力干预经济是有其必要性的但也会带来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变化。要關注这种变化如果相对固化则可能导致对市场自身恢复能力的抑制为今后的市场作用及经济运行产生新的不确定性。

  五、下一步发展和政策走向

  下一步各国政策走向取决于四个因素:(1)各国疫情发展及抗疫成效(2)现行政策的效果,(3)经济形势的发展(4)全球疫情蔓延的情况。如果各国疫情态势严重、抗疫效果不佳那么对经济金融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大,现行政策的力度将无法满足抗疫、纾困、稳定民生、降低风险的需要而应进一步加大政策力度、采用更多工具。如疫情持续时间过长经济则可能步入“大萧条”时期。如全球疫情在短期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那么未来政策中心将可以从抗疫纾困转移至恢复经济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全球抗疫难度囷进度面临几个最为不确定的因素:一是欧美的疫情发展二是发展中国家的疫情发展情况,如印度、南美如发展中国家疫情出现大规模爆发,将带来全球疫情的第二次冲击波和巨大的人道危机并为疫情的最终控制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三是全球疫情的交互影响。需要謹防疫情未来在更多地区的交互影响否则会导致疫情进一步反复和扩散。

  面对VID-19疫情这一全人类的共同危机各国必须进行防疫协作,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国际宏观政策协调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以此稳固世界经济的发展

  课题组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序):董昕皓、胡浩、蒋一乐、李峰、屠光绍(课题组组长)、王江、吴婷、严弘、张春、仲文娜、朱宏晖。关于本课题更深入和详细的分析请参看“应对突发全球性灾难:疫期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政策分析(完整版)”。

  (本文作者介绍: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是上海市人民政府为实现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国家战略依托上海交通大学,按照国际一流商学院模式创立的国际化金融学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video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