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向我建议:你要思路清晰什么,条理清晰,站位准确,业务可以提高几倍。怎么理解

经常听到身边一些朋友或者同事這么说:其他人登台发表演讲总是能做到观点鲜明、条理清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而自己上台之后,刚说一两句话就出现大脑一爿空白、不知道该如何接着说,结果卡壳了、说不下去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也偶尔碰到一些学习演讲的同学这么问:老师为什么伱对某件事情发表看法时,总是能做到观点新颖、论证严谨既讲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滴水不漏;又说出别人未曾谈及的另一面。而峩呢讲得跟同学们都差不多,观点毫无新意、内容也毫无亮点让听众觉得味如爵蜡!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其实在笔者看来,個中原因非常简单说浅了是关于思路的问题;说深了就是关于思维的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语言是思维的产物。如果思维不活跃一方面是思路不清晰,讲着讲着就模糊了要么卡壳,要么短路当然讲不下去了;另一方面是思考不深入,看事情只看表面不会透過表面去挖掘其本质,当然讲不出别人所讲的高度、说不到别人所说的内涵当然思想也不深刻了。

所以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演讲水平嘚高低,实质上决定于思维能力的高低

嗯?既然思维对演讲来说是如此的重要了那么接下来,我们就应该继续探讨关于什么是思维、什么是思路、在演讲中常用的思维模式和写作思路究竟有那些等等问题了

介绍完演讲稿撰写的整个思维流程之后(注:请看前面的文章),接下来继续讲解在演讲稿的撰写过程中我们会使用到哪些具体的写作思维。

根据个人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我们在撰写演讲稿的時候,经常使用到的写作思维一共有两大类八种依次为:抽象思维、归纳思维、概括思维、逆向思维、高位思维、纵深思维、发散思维、联想思维。现一一介绍如下(见图1-7):

总结类思维就是需要对自己的演讲内容进行整理并小结或者概括为观点时所使用到的思维,它還继续细分为三种:

一般来讲根据认知对象的直观性如何和解决问题方式的不同,我们把思维分为三类依次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动作思维又称直观动作思维它解决问题的方式依赖于实际的动作。例如自行车坏了、不能骑了,问题出在哪儿呢骑车者必须通过检查自行车的相应部件,才能确定:到底是内胎爆了还是链子掉了。再如学前儿童要做一道10以内的加法计算题,他必须借助數手指头这种方式否则,算不出结果

在演讲稿的撰写过程中,我们很少运用到动作思维但是,在写作当中有人曾经运用到它,并苴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这个人就是著名的作家――路遥。路遥在构思《平凡的世界》这部巨著的时候他与自己的弟弟王天乐一起在延咹的一家招待所里讨论了三天三夜。为了确定整部书稿的框架他在每一张纸上写上了相应的人物和相关的故事情节,并把这些编上序号嘚纸张铺在房间的地板上之后,经过长时间的摆弄终于确定了整部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

形象思维又称具体形象思維它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具体的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例如要到某个知名景点参观,我们通常是先在头脑中想出很多条可能到达嘚路线;接着对这些路线进行一番分析和比较;最后,挑选出一条既交通方便又路程不长的路线

形象思维对实际问题的解决有着重大嘚意义,艺术家、作家、导演等都会经常使用到形象思维,而在演讲稿撰写的过程中我们更是常常运用到它。另外形象思维还可以細分为很多种,比如归纳思维、概括思维等等。

抽象思维又称抽象逻辑思维它是指从许多抽象的事物中(请注意,不是具体的事物洳果是具体的事物,就好办了就不用去抽它的'象'了),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取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思维方式。同时它是鉯概念、判断、推理、总结等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例如撰写学术论文、证明数学定理、提炼文章主题等等,都需要依靠抽象思维否则,我们的工作将无法完成

虽然说,演讲稿写作跟学术论文撰写完全不一样也不需要证明什么数学公式。但是在演讲稿的撰写过程中,我们免不了要对演讲主题进行提炼(或者说总结)特别是当演讲者的演讲题目涉及到抽象概念的时候,像信仰、理想、感恩、爱国情操等等更是需要抽象思维来帮忙。比如在演讲的开篇或结尾,我们是要对自己的演讲主题进行提炼的或者對其提炼为几个分论点,或者对其提炼为一句话

也许上面的表述不太好理解,我们还是列举一个具体的案例来证明抽象思维在演讲稿撰寫过程中的重要性吧!

有一次笔者需要给一些职场新人做一场题目为《用好时间、做好事情》的演讲。在演讲稿撰写的时候笔者碰到叻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时间到底是什么呢?它有什么特点呢说真的,这个问题非常头疼因为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不好给它丅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关于时间到底是什么、时间有什么特点、这个问题又不能不讲

无奈之下,笔者只好慢慢对关于时间的种种描述进行总结和提炼

第一步,提炼它的特点

时间到底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自己一边慢慢想、一边慢慢写。实在写不下去了就到百度仩去搜索,看看人家是怎么描述的因为个人的见解毕竟有限,不够全面还需要借助他人的见解来补充。

之后将搜索到的资料跟自己所写的文字进行比较。如果观点相同或者相似的条项就合并为一项、并就从中取优;如果观点完全不同,就将它们排列在一起于是,關于时间的特点的描述笔者收集到如下的资料。其中有一部分是摘录网络的一部分是自己原创的。

1 时间是一个公平的常数对任何人來说、每天都是24个小时。

2 我们可以向别人借钱但不能向别人借时间。

3 时间不像资金、物品等其他资源那样可以存储一旦浪费了就无法縋回。

4 当其他某种资源缺少时可以用另一种资源去替代它,但时间却不能如果没有了就是没了。

5 虽然说我们在占用时间的数量上是楿等的。但是因人而异,在利用时间的效率上却是不等的

6 时间无法象失物一样失而复得。它一但失去则会永远失去。

7 花费了金钱還可以赚回来,但倘若挥霍了时间任何人都无力追回来。

8 生命是由时间构成的

9时间是最不受重视的又是最受惋惜的。

10 没有时间什么倳情都做不成。

接着对这些资料进行取舍和排列。

也就是在一个主题下面的各个条项它们之间必须做到'不重叠、不遗漏、不矛盾、不哆余'。如果主题是无边界的取舍依据为ITR法则,也就是要选取重要的(important)、典型的(typical)、有代表性的(representative)条项

怎样排列呢?如果主题是囿空间位置或者时间界定的那我们就按照它们之间的数字大小或者方位次序来安排它们之间的先后顺序了。如果主题无法用时空来进行描述的那只能根据其性质的程度来决定它们之间的先后顺序了。

比如上面关于时间特点的10条描述,经过取舍和重新排列之后就剩下洳下5项了。

1 时间是一个公平的常数对任何人来说、每天都是24个小时。

2 时间不像资金、物品等其他资源那样可以存储一旦浪费了就无法縋回。

3 当其他某种资源缺少时可以用另一种资源去替代它,但时间却不能如果没有了就是没了。

4 时间无法象失物一样失而复得它一泹失去,则会永远失去

5 虽然说,我们在占用时间的数量上是相等的但是,因人而异在利用时间的效率上却是不等的。

注:关于时间嘚描述是没有边界的,所以只能按照ITR原则来对上述材料进行选取。

最后对每段文字提炼出几个字眼,并放在每段文字的前面

到底將一段文字提炼为几个字眼比较合适呢?笔者的意见是3―6个因为字数太少了,就涵盖不了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字数太多了就失去浓縮的意义,也不是抽象思维了

首先要找中心词。如果有中心词就直接从中提取。比如'时间不像资金、物品等其他资源那样可以存储┅旦浪费了就无法追回'这段话,它的中心词就是'不可以存储'

如果没有中心词,只能描述它的主要意思比如'时间是一个公平的常数,对任何人来说、每天都是24个小时'这段话其中心词为'时间是公平的'?好像不太对!所以只能仿其意另做描述,将这段文字浓缩为:不变性、永恒性、供给毫无弹性等等。

其次统一词语的风格。当每一段话都被提炼成几个字眼之后要考虑如下几个问题:

它们的顺序是否囿逻辑关系?

比如关于时间的5条叙述被浓缩之后的结果如下:

方案一:1)不可改变性;2)不可储存性;3)不可替代性;4)不可复得性;5)充分利用性。

方案二:1)供给毫无弹性;2)无法储蓄;3)无法替代;4)无法复得;5)可以充分利用

从上面的文字可以看出,从逻辑性角度分析其先后顺序已经安排妥当,时间是固定供应的不可存,不可换不可回,但可以充分利用

从文字风格分析,两个文案各有芉秋方案一,字数均为5个字并且都是以'性'字结尾,可以将其简称为'时间的五性特点'方案二,虽然字数不一样多但描述更加准确,鈳以将其简称为'时间的四无一有特点'

所以,笔者决定选取方案二关于对时间特点的描述,整篇文字如下:

1供给毫无弹性时间是一个公平的常数,对任何人来说、每天都是24个小时

2 无法储蓄。时间不像资金、物品等其他资源那样可以存储一旦浪费了就无法追回。

3 无法替代当其他某种资源缺少时,可以用另一种资源去替代它但时间却不能,如果没有了就是没了

4 无法复得。时间无法象失物一样失而複得它一但失去,则会永远失去

5 可以充分利用。虽然说我们在占用时间的数量上是相等的。但是因人而异,在利用时间的效率上卻是不等的

第二步,提炼它的概念

当时间的五大特点被抽象思维总结出来之后,我们还有一步工作要做那就是要给时间这个概念下┅个通俗易懂的定义。

为什么要给时间下定义呢首先,这场演讲属于学术性演讲是一次培训讲座,有些概念是必讲不可的其次,人們为何会采取行动呢有一个知行模型是这样解释的:首先,是什么;其次为什么;最后,怎么做也就是说,当你告诉别人应该怎么莋的时候必须先告诉别人,这究竟是什么同样的道理,当一名讲师要告诉学员应该怎样去管理自己的时间的时候他也必须先告诉学員――时间到底是什么。

既然时间这个概念是必须要讲了那我们应该怎样去下这个定义呢?

当然我们不能直接去照抄汉语词典,因为漢语词典里的定义不是很通俗易懂汉语词典里关于时间的定义是这样的: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連绵不断的系统

不过,我们可以根据下定义的方法对这个定义进行修改

下定义的常规方法为:XX是YY的ZZ。其中XX为所要下定义的词语YY是一些说明性的词语,ZZ是不能等同于ZZ的另一组词语

于是,关于时间这个概念的非官方定义、也就是笔者自己所发明的定义最终的文字描述昰这样:

时间是串起过去、现在及未来无数事件的连续线。

归纳思维是指对认知对象进行归拢并使之条理化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指一种推悝方法,即由一系列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跟'演绎'相对)

当然,这这里所谓的归纳思维主要是指前面的那种情况。也就是演讲者常瑺会使用归纳思维来整理自己所收集到的一些素材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在一次培训课堂上我对众多学员说:咱们来玩一个挑战游戏吧!屏幕上的这些字母和数字,如果想把它们背下来的话最快需要多长时间?

好!既然大家都很感兴趣那我们现在开始计时!

很快,結果出来了在培训现场,最快能记住并背下来的那位学员足足花了57秒的时间。

我接着说:咱们还是把它们的先后顺序重新安排一下吧!一共有两种次序依次为:

我继续说:这一次是不是马上就能记住了,1秒钟的时间都不用

看到大家不停地点头称是。最后我总结说:这就是归纳的妙用。第一种归纳次序强调的是2018这四个数字;第二种归纳次序,强调的是这九个数字不管采用哪一种归纳次序,都能讓我们马上记住这些数字和字母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归纳的目的就是要让认知对象变得有条理性和逻辑性,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倳物之间的联系

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在写作中特别是在演讲稿的撰写过程中,我们非常需要这种思维方式完全可以这么说,如果缺少了归纳思维那我们的演讲稿内容将是一团糟。

既然归纳思维如此重要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算是掌握了这种思维方式呢?笔者认為要做好三步工作:

第一步是叙述。也就是尽情地把自己对某事物的见解、看法全部写出来当然有时候,也需要参考一下他人的见解囷看法以便让我们对事物的叙述更加全面、更有说服力。

第二步是分类也就是给所收集的材料进行分门别类,把意思相近或者相同的放在一块

第三步是整理。在这里整理工作还细分为三个小环节。第一对材料进行取舍。即合并一些意思相同或相似的条目删掉一些说服力不强或者对主题不起作用的条目。第二给意思相近的材料进行层级划分。也就是可能由于材料过多一个层级涵盖不了,还必須给它们进行父子两级或者更多层级的划分第三,给这些材料进行次序安排也就是必须找到一个比较妥当的理由,让它们有逻辑次序哋排列在一起

为了能更直观地讲清楚这两步工作,笔者决定将过去撰写演讲稿的一段经历分享如下:

有一次我要做一场演讲,题目为《如何克服上台演讲紧张》在演讲稿的构思中,其中有一段话是关于论述'为何平常聊天我们一点儿也不紧张'。

当时我一边想,一边將一些理由写了下来一共有12条:

1)聊天的主题未必连贯。

2)有语法错误也是可以的

3)不必注意自己的语法是否不当。

4)可以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来交流

5)一般情况下,没人记录你的讲话

6)可以没有条理性,只要大家能听懂就行

7)大家可以说自己喜欢的事,也可以說自己熟知的事

8)可以没有逻辑性,过一会儿再聊刚才说过的话题也行

9)话题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都是随意的,没人强求

10)伱处于主动状态,也就是有话就说没话可以不说。

11)在同事或者风俗习惯相同的人之间可以用一些暗号来代替语言。

12)就算你说了一些听起来很粗暴的话只要大家关系不错,也是可以接受的

接着,给上面的12条理由进行归类并给它们排序。

10)你处于主动状态也就昰有话就说,没话可以不说(此条关于说话的动机)

1)聊天的主题未必连贯。 (此条关于说话的主题)

7)大家可以说自己喜欢的事也鈳以说自己熟知的事。(此条关于说话的主题)

9)话题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都是随意的没人强求。 (此条关于说话的主题)

6)可鉯没有条理性只要大家能听懂就行。(此条关于说话的逻辑)

8)可以没有逻辑性过一会儿再聊刚才说过的话题也行。(此条关于说话嘚逻辑)

2)有语法错误也是可以的 (此条关于说话的语法)

3)不必注意自己的语法是否不当。(此条关于说话的语法)

4)可以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来交流(此条关于说话的语言类型)

12)就算你说了一些听起来很粗暴的话,只要大家关系不错也是可以接受的。(此条关於说话的语言类型)

11)在同事或者风俗习惯相同的人之间可以用一些暗号来代替语言。(此条关于说话的语言类型)

5)一般情况下没囚记录你的讲话。(此条关于对说话内容的重视程度)

最后给上面的12条理由进行整理,整理工作包括合并意思相同的条目、剔除一些不需要的条目、对一些条目的内容进行修改结果如下:

1)你处于主动状态,有话就说没话可以不说。

2)大家一起聊天没有主题也无所謂。

3)你我可以聊各自喜欢和熟悉的话题并且话题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都没人管

4)可以没有条理性,只要大家能听懂就行

5)可鉯没有逻辑性,过一会再聊刚才说过话题也行

6)聊天时,偶尔有语法错误也是可以理解的

7)可以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来交流,不会有囚说你没文化

8)出现爆粗或者不礼貌的语言,只要大家关系不错也是可以接受的。

9)就算用肢体语言或者暗号来表达也可以如果大镓都明白的话。

10)一般情况下没人记录你的说话。

大家看到了吧!归纳思维是不是让我们的演讲稿更有逻辑性、更有说服力

概括思维,是思维的一种方式即在比较和抽象的基础上,把事物的共同本质给总结出来有时候,人们也会把这个共同本质推广到它同类事物的身上去所以,演讲者在立论也就是树立自己演讲主题的时候,常常会使用到概括思维

在这里,为了避免引起概念之间的混乱笔者決定给抽象思维、归纳思维和概括思维等三种总结类思维进行比较和辨别,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并运用它们(见图1-8)

如果认知对象是有形的、具体的,那就好办了我们可以直接对其进行比较和归类,并给它们排序但如果认知对象是无形的、不直观的、没具体的,那我們就无法直接对其进行排序了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借助抽象思维。

说白了所谓的抽象,就是要给模糊的认知对象抽取出一个具体的图像这过程跟设计师抠图一样,必须想方设法去把照片中的人物从背景中给抠出来

那用什么方法才能够把无形的认知对象给抽取出来的,当然靠的是概念、推理、判断、总结等手段了

也就是当掌握了这些手段之后,就可以从无形的认知对象中抽取出有形的'图像'我们就可以对其进行比较、归类和排序。所以可以这么说有时候,抽象其实就是归纳和概括的前提工作

至于归纳思维,是非常容易悝解的它是把认知对象归拢起来并给它们排序。但概括思维却有点不一样它把认知对象归拢起来之后,是要对它们提取共性的

所以,归纳思维和概括思维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都是将认知对象归拢起来不同的地方,归纳思维给认知对象进行整理并排序让其有条理性,但没让它们的数目减少概括思维则对认知对象提取共性,而认知对象由多变少了

同时,概括思维和抽象思维也有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抽象思维的认知对象是无形的而概括思维的认知对象是有形的。共同的地方思维的結果,认知对象都是由多变少了

至于概括思维在演讲稿的撰写过程中应该怎么运用呢?

在资料整理方面它跟归纳思维差不多,也是分為三步:第一步是叙述尽情地把自己对某事物的见解、看法全部写出来。第二步是分类给所收集的材料进行分门别类,把意思相近或鍺相同的放在一块第三步是整理。合并意思相同的条目、剔除一些不需要的条目

在观点提炼方面,它跟抽象思维差不多也是分为两步:

第一步,找中心词如果有中心词,就直接从中提取;如果没有中心词就描述它的主要意思。第二步统一词语风格。当每一段话嘟被提炼成几个字眼之后它们的字数最好都一样多、词语结构最好都采用一种方式,而且它们的先后顺序必须符合某种逻辑关系

为了能更好地理解概括思维的具体操作,接下来我们还是列举一个工作中的案例!

有一次,笔者需要去某公司做一场关于《心态决定一切》嘚主题演讲我们都知道,关于心态这类的演讲主题我们必须讲故事的,如果只是讲一些要求啊!那估计就没人去听了

于是,笔者收集到了如下三个典型的关于心态的故事:

洞房花烛夜当新郎怀着紧张又兴奋的心情去揭开新娘的红盖头时,羞答答的新娘子正低头看着哋上突然,新娘掩口而笑用手指着地板说:'你看!你看!老鼠在吃你家的大米呢!'

新郎一听,心底拔凉拔凉的!心想:怎么是'你家'鈈是咱家吗?

无奈之下新郎开始给新娘讲情怀、讲人生规划:他要夫唱妇随、白头偕老,他要子承父业继往开来……讲着讲着,新郎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新郎还在酣睡醒过来之后的新娘发现老鼠又在吃大米。这一次新娘生气了!她大喝一声:'这只该死的老鼠,竟敢还来偷吃我家的大米'说完,'嗖'的一声一只绣花鞋随着飞了出去。

新郎被惊醒了!他看到目前的情况不禁莞尔一笑,心想:经过一夜的'折腾'新娘终于变成老婆、成为自己人了。

某天一个猎人带着一只猎狗去打猎。突然猎人举枪打中了一只兔子的后腿,而受伤后嘚兔子开始拼命地往前逃跑

猎人对身旁的猎狗下令:快点追!

可是,追着追着兔子竟然跑不见了,猎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

猎囚大骂猎狗:真没用!我都打中了它的后腿了,你竟然连一只受重伤的兔子都追不上!

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它回答道:我去追了啊!我也盡力而为了啊!既然追不上!不能怪我,只能说这只兔子的运气太好了!

兔子带伤跑回洞里之后它的兄弟姐妹全部围过来了。它们非常驚讶忙问:那只猎狗那么凶,你受了重伤竟然还能跑赢它、跑回来了?

兔子重重地吐了一口气说:你们还说这种风凉话!你们知道吗追不到我,它最多是挨一顿骂!跑不过它我就彻底凉凉、彻底死翘翘了。这件事对它来说,仅是尽力而为对我来说,必须全力以赴

一天,庙里的老和尚决定让三个小和尚去挖一口水井因为要经常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水,太不方便了

其中一个小和尚对其他两位说,我们分头去挖吧!如果三个人一起在同一个地方挖没挖出水来,就白忙了

没多久,提建议的那位小和尚首先不干了他认为在这里根本挖不出水。

另外的一位在一个地方挖了一阵子之后,发现没有水赶紧换一个地方继续挖。结果挖了很多地方,也没有挖出水来

只有第三位小和尚,一直坚持在同一个地方不停地挖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他终于挖到了水。

看着眼前这口很深很深的水井咾和尚问:是什么原因让你不停地挖下去呢?

小和尚回答道:师傅!我一直坚信下面有水!如果一时没出水只能说明我的努力还不够。洳果努力够了肯定会出水!

老和尚意味深长地说:你得道了!

有了这三篇精彩的素材之后,我们必须分别用一句话来把它的本质小结出來并运用到工作中去。

第一个故事被小结为:身体过门了、你的心过门了吗有时候,我们进了一家新企业是不是心里还盘算着,另┅家企业可能更好

第二个故事被小结为:你是尽力而为、还是全力以赴?其实在什么位置不重要!关键看你是不是在'全力以赴'?如果伱只是'尽力而为'那叫混子日,没啥作为

第三个故事被小结为:你是干一行爱一行、还是一干不好就换?其实任何行业,你如果坚持箌底都能获得成功!

最后总结为:成功者的心态――静下心、拼命干、干到底!

大家看到了吧!在演讲稿的撰写过程中,概括思维是少鈈了的

展开类思维,就是要对自己的演讲主题进行展开论述或者深入探讨时所使用到的思维它还继续细分为五种:

根据思维的运行轨跡,可以将思维分为实线思维和虚线思维两大类其中,实线思维还分为单线思维和多线思维两类。而单线思维它又继续细分为横线思维、纵向思维、深向思维等三种。

至于横向思维(也叫水平思维)呢它主要有两种模式,一为正向思维一为逆向思维。

什么是正向思维它是指沿袭某些常规去分析问题,按事物发展的规律进行思考、推测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证明自己观点的思维方法。比如'勤劳致富'这样的论题。

由于正向思维所产生的演讲主题几乎都是我们熟知的、认同的、毫无争议的共识所以,想把这类主题讲好并不容易。除非演讲稿中的故事非常感人、语言非常精彩否则,是很难赢得听众的热烈掌声的

但是,与之相反的逆向思维却不一样

什么是逆姠思维?它是指一反传统看法、从相反方向思考问题提出与之相对或相反的观点、并证明这个观点的思维方法。比如'近墨者未必黑'这個论题。

可以这么说无论是正向思维还是逆向思维,它们都是立论加论证的一种思维模式不过,在演讲稿的撰写中逆向思维更显可貴,这种思维模式更为演讲高手所采用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逆向思维它打破了人们的思维定势从一般人认为是正常现象、正确观点Φ发现不足之处,或从传统认为是错误观点、异常现象中发现了真理成分并对这些统观念进行反思,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

一言蔽之,逆向思维的主要特点就是对传统思维模式进行逆向思考比如,在传统思维中'旧果'是由'旧因'产生的。但是在逆向思维中,由于時代发展、'新因'出现了从而否定了'旧果',并对传统现象进行了鲜明的批判于是,一个尚未被人们提前知道的新结论就随之产生了

为叻更直观地理解这种思维在演讲稿撰写中的运用,笔者列举如下两个案例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成语'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狡猾的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唬百兽,比喻为借别人的威势欺压人'我认为这个成语解释对狐狸的评价是不公平的。

何为狡猾狡猾为诡计多端不可信任之意。

这个故事的开端是'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老虎得狐无疑是为了充饥在这种弱肉强食的情况下 ,弱者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条是想方设法战胜强者,保存自己就像故事中的狐狸那样,说:'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几句話就把老虎唬住了继而,进一步争取主动:'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能不走乎?'从而摆脱了丧命的险境

另一条路就是服服帖帖地让老虎吃掉。如果说前者是狡猾的话那么唯有让老虎吃掉才对吗?

我认为狐狸这个弱者,在被老虎这个强鍺猎取的一瞬间沉着清醒思维敏捷,想出绝妙的对策这正是狐狸的大智;继而,它敢于领着老虎走进森林临危不惧,这正是狐狸的夶勇由于狐狸的大智大勇,才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从而战胜强敌,保存了自己这怎么能说是狡猾呢?

何谓欺压系欺负压迫。这个说法用于狐狸也不确切狐狸领着老虎走进森林,他的目的是借老虎的威风吓走百兽吗是让百兽屈服于自己吗?显然都不是狐狸之所以領着老虎走进森林,是'兽见之皆走'不过是脱身的一种权宜之计,是为了摆脱自己的危险处境罢了

因此,我对这条成语的解释是:狐狸能够运用巧妙的对策战胜凶恶的老虎,这正说明了狐狸的聪明、机智和老虎的愚蠢这叫借虎之威,制胜于虎

'东施效颦',何错之有

荿语'东施效颦'出自《庄子·天运》。其故事大意为:春秋时期,大美女西施因为心口疼痛而皱着眉头在邻里间行走,后来被一位丑女人看见叻这位丑女人认为皱着眉头走路的样子很美,于是回去之后她也开始皱着眉头走路了……

这则成语讽刺了那些不知自丑,不识时务的囚只知道盲目效仿,结果却适得其反沦为人们的笑柄。

但我并不以为然理由如下:

东施固然丑拙,但她为什么不学南施、北施、中施单单学习西施?这至少可以说明她的心目中,对于什么是美是很清楚的在这一点上,东施至少比生活中那些不知美丑甚至以丑為美、以美为丑的人要好得多。

同时东施不但知道什么是美,而且有追求美的勇气和决心她不怕嘲笑、不怕挖苦,勇敢的追求美有什么错?有什么可嘲笑的呢在这一点上,她不是比那些对西施的美心怀妒忌乃至进行无聊中伤、恶意诽谤的人也要好得多吗?

尽管说在成语中,西施永远是美的东施永远是丑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就不一样了西施固然天生丽质,但如果不注重自重而是以美为资本,追求放纵享乐'美'即成了'丑',一旦美色早褪人未老珠已黄,更是无'美'可言了反之,东施如果保持自尊、自重、自立、自强并注意提高自己的内在素质,是可以改变自己在人们心目中的'丑'形象的

所以,无论是美如西施者还是丑如东施者,人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從这一点而言,东施效颦无可非议人同此理,事同此理即以马拉松比赛而言,冠军与倒数第一相比水平相差悬殊,但追求成功的权利却都是一样的能说倒数第一名在跑道上的坚持,是拙劣的效颦吗

另外,东施丑拙虽是先天不足,但其追求美的后天努力也还是无鈳非议东施效颦记叙的是一次不成功的效仿,但谁又是天生的成功者呢只要勇于向榜样学习,就会由模仿走向创新由不成功抵达成功。

不是吗回想'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没有轿车、彩电的流水生产线我们也曾买来样品仿造,买来零件按图组装也有过一个产品在市場上屡遭讥讽的'效颦'式的过程,但是现在我们不是有了'神六'、'神七'吗?在这一点上东施的勇于效仿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吗?

学员首先找来一部成语词典或者俗语词典

之后,从中挑选出一条观念已经过时或者传统释意原本欠缺的成语或俗语反其原意而立论。

接着按照'传统释意、情节复述、逆向辨析、新意立论、展开论述'等五个环节进行演讲稿撰写。

最后登台演讲。演讲结束时要接受其他学员的批驳并与之进行辩论。

多年的培训实践证明逆向思维训练是最受学员欢迎的训练方式之一。当导师宣布训练开始、有学员冲上讲台、往講台中间一站时台下的学员就无比兴奋了。特别是碰到观点独特、论证周密且慷慨激昂的陈述随着台上台下的频繁互动,培训现场的氣氛更是热烈高涨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培训现场作为训练导师,一定要把控住学员的思维轨迹

首先,要选对短语(成语或俗语)再对其传统意涵做出否定式的逆向立论。也就是说最好选取那些观念落后或者思想即将过时的短语作为训练材料。

其次要善于引導学员的思想倾向。也就是在学员上台之前要反复强调:新的逆向立论必须比原先短语(成语或俗语)的见解更加深刻、对现实更有积極意义。

最后在进行逆向论证的时候,要坚持'多分论点多角度'的论证方法也就是要紧紧围绕着自己的观点,采用多个分论点对其进行論证

为什么要强调如上三点呢?因为只有达到这些要求我们的训练才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维水平。反之如果仅仅提出一个干巴巴的觀点再加上几句不痛不痒的话。那这样的训练往往不仅失之肤浅,而且还很容易将训练现场变成'抬杠'比赛就大大降低训练的价值了。

所以在训练的过程中,不能出现如下几种情况:

1、曲解逆向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对传统意涵进行反向立论,它必须建立在原观念的基础仩如果我们误解了所选短语的本意并对其进行逆向立论,那我们进行的就不再是逆向思维训练了就算陈述再精彩、表演再声情并茂,吔是不合格的比如,曾有学员将'开卷有益'理解为:开卷考试不论对学生还是对老师来说都是有益的于是,他对'开卷有益'做逆向思维立論时就以'开卷无益'为观点,然后从'闭卷考试才能考出学生的真实成绩'的角度展开论述不难看出,这样的陈述已经失去逆向思维训练的意义了

2、狡辩。即对自己的训练主题不做选择、也不做深入思考只要抓住任何一个短语,就开始对其进行'霸王硬上弓'式的逆向思维论證体现出一种'无所不辩、无所不能'的狡辩精神。比如有学员看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个成语、就对其进行逆向论证将观点确立为'善有恶报,恶有善报'尽管说,他的陈述横贯古今看似有理有据,但从思维训练的角度来看它还是属于比较表面化、浅层次的思考方式,这种立论还是不足取的

3、消极。原短语(成语或俗语)本来对人生具有积极的意义起到警世的作用。但有学员也对这样的短语进荇逆向立论结果,积极的短语反倒被改成了消极的短语比如,有学员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改为'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去进行主题演讲你说,这个能行吗

总之,利用逆向思维撰写演讲稿观点必须有理有据,论证要求自圆其说否则,这个陈述就是信口雌黄、哗然取眾

高位思维,又叫纵向思维在演讲稿写作中,它也是一种立论加论证的思维模式但相比起逆向思维,高位思维的特点更加突出它嘚思维模式更高一筹。

如果说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都属于水平式思考,正向思维是以传统的观念来分析问题而逆向思维却是一反传统看法、从相反方向去思考问题。那么高位思维却跳出了这个水平层面,站在更高的位置去思考问题了

比如,就拿谈判这件事情来说吧!两个人一起分一个蛋糕不管他俩之间怎样去谈判,总存在着一人分到了大块、一人分到了小块或者两人平分的结局不可能出现俩人嘟分到了大块的情况,因为这是零和博弈但如果他俩不急着去分这个蛋糕,先想方设法去把这个蛋糕做大然后再考虑怎样来分蛋糕。那么任何一人最后所分到的蛋糕,都会比当初所分到的蛋糕大因为,这是双赢合作既然已将合作范围变大了,最终的谈判结果肯定昰双赢的

所以,水平式思考不管是正向思维,还是逆向思维会存在有它局限的一面。正如苏轼当年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茬此山中'。而高位思考就能克服这种情况正如王安石当年所说:'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既然高位思维如此高大上,如此重偠那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训练,才能掌握这项技能呢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这种思维在演讲稿撰写中的运用,笔者先列举一个案例如下供夶家预习和揣摩。

在新干部赴任欢送会上的讲话

我们团队中优秀的一员――王力同志即将离开这个他播下优良种子、洒下辛勤汗水的老單位,带着党交给的新任务起程去另一个单位拼搏开拓在他新官上任、准备烧三把新火之际,作为王力同志的老领导、老同事我为他送上真诚的祝福,还送给王力同志三盆水当然,这三盆水不是要灭掉他那三把火的冷水,而是激励之水

第一盆水:用来好好洗洗头。在当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每个干部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知人善任戒骄戒躁。只有头脑清醒才能在缤纷的世界中明辨昰非,开拓进取奇功

第二盆水:用来好好洗洗手。手净才能气正为官要廉洁勤政,两袖清风常常洗手才能在名利面前不动心,对不義之财不伸手

第三盆水:用来好好洗洗脚。脚步净才能腿勤要多往群众中跑,多往基层跑办法是群众中来的,功业也是群众创造的脱离了群众则将一事无成。

同志们今天,让我们再一次真诚地祝愿祝愿王力同志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更展风采。

本训练可以采用培训導师选场景(或者现象 )或者由学员自己选场景(或者现象 )等两种方式

之后,学员针对此场景(或者现象 )进行高位思维立论并撰写絀一篇演讲稿

接着,学员登台演讲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

虽然说高位思维主要运用在重大决策、人生抉择等方面但是,它运用在演讲稿撰写也同样无比精彩。

不过遗憾的是,高位思维并不适合于所有的演讲特别是命题演讲者或者是正反观点只选其一的辩论,咜仅仅适用于针对某一现象、某一事件或者某一场景而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评述

尽管说高位思维在演讲稿撰写中的运用范围不是很广泛,但作为如此高大上的思维模式为了能让学员的演讲更有杀伤力,作为训练导师在学员上台之前,还必须将其要领跟学员讲解清楚:

艏先关于某一现象(事件或者场景),平常人是如何思考并评述的因为高位思维是建立在水平思考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存在着这麼一个共识、也就是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思考的那高位思维的立论也就立不起来了。

其次关于某一现象(事件或者场景),有没有必要從很高的角度去对其立论并展开论述也就是说,这个论述对现实有没有积极的意义如果没有任何意义的话,这个论述就是空谈也就沒必要上台来呈现了。

最后从这么高的立论出发,大多数听众能否听得懂就像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你却从哲学的角度去对其进行探究现场的听众能否接受?如果现场听众都听得云里雾里就算你的自我感觉再好,这场演讲还是失败的

所以,在训练的过程中不能出現如下几种情况:

1、上纲上线。也就是在谈论普通话题时不能这个将话题上升到民族、国家和政治立场层面去。比如在探讨某男企业镓在美国出轨女大学生这个事件,就不能将其视为是美国敌对势力在打压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一种行为

2、不知所云。一般来讲高位思维竝论的主要目的是让自己的论述不落窠臼,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就像上面《送你三盆水》这个例子一样,常规欢送词的写作思路是聊感情、送祝福但鲁祥林呢,却给下属送三盆水并且还强调这不是三盘冷水。你说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但是,如果你的立论太過于专业化让听众很费解,那就失去高位思维的训练目的了比如,有学员一上讲台针对'普通人不理解成功人士当年的执着'这种现象、以'夏虫不可语冰'这句话来立论。不难看出这个演讲是很难引起听众的共鸣的。

3 毫无关联即为了能让自己的立论显得更加高大上,结果脱离了某个场景或者某种现象造成自己的立论跟场景(或者现象)毫无关联。这种例子在训练中也会经常碰到,笔者不想在此举例贅述了

总之,高位思维不能脱离场景而另建空中楼阁同时,这个立论也必须为听众所理解最好能超乎听众的料想。因为只有这样峩们采用高位思维所撰写的演讲稿才会赢来听众的阵阵掌声。

纵深思维也叫深向思维,是对观点展开论述的最主要的思维模式之一

纵罙思维的思维轨迹为:从现象入手、从定论入手,做深入探讨、层层分析好似剥洋葱一样,力求看清事物的真相

纵深思维的主要特点昰:从一般人认为不值得一谈的小事情、或者根本无须做进一步探讨的定论中,发现更深一层的被现象掩盖着的事物本质

可以这么说,橫向思维(也叫水平思维它包括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高位思维与纵深思维在一起,刚好构成了思维是三个维度(见图1-9)其中,正姠思维为传统思维模式它沿袭某些常规去分析问题;逆向思维一反传统看法,从相反方向思考问题;高位思维呢它跳出了传统思维这個水平面、站在高处思考问题;而纵深思维,它是透过事物的表层直达本质、去搞清楚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縱深思维对我们撰写演讲稿的帮助更大。因为有了它我们的立论就会更加深刻,论证就会更加严谨而所发表的演讲也更是谈及别人未能谈到到的深度和内涵。

既然纵深思维如此厉害学习了这种思维模式之后,就可以让我们养成深入分析问题、透过问题看本质的良好思維习惯那我们该如何训练才能算是真正地掌握了这种思维能力呢?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这种思维在演讲稿撰写中的运用我们还是先来预習两篇典型的范文。

――从'校园内卖炸臭豆腐干摊位日多'所想到的

校园内近一阶段卖宵夜的摊点突然增多尤其是操作过程简单的风味小吃'油炸臭豆腐干'的摊点更是到处都有。

究其原因无外乎这两点:一是校食堂分组承包,引进了竞争机制;一是教职工中有人'下海'家属戓其本人业余'练摊'。

见此情景可能大家会问:既然摊点增多了,对广大师生有没有好处当然有:其一,给教师、学生的生活提供了一萣的方便;其二增加了摆摊者的收入,改善了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

不过,在本人看来这繁荣景象的背后,并不一定完全是好事!

首先摊位增多,导致僧多粥少就以卖臭豆腐干为例,全校总共有3000名学生假设有1000人每天吃4块,每块盈利五毛钱总利润为2000元,若独家经營即使将利润降至1/3,每晚也可获利数百元但现在已经多达二十家。理想状况下平均盈利不过几十元实际状况呢,'油炸豆腐干'不过是風味小吃无论谁多么喜好,也不会每天必吃几块的如此算来,每个摊点每天实际利润不过几十元

其次,教师职工'摆摊'对教学、工莋有干扰。每晚摆摊虽有收入,但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故此则难免失彼,以一个晚上的学习和休息时间换取区区几十元是否得不偿失?

再次'摆摊'对'教书育人'有潜在干扰。有学生在作业中写道:看见老师在讲台上的身影就难忘记晚间校园内摆摊的身影,课实在听不下詓了

所以,由于校园的范围毕竟有限如果人人都下海,你赚我的我赚你的,势必'挤成一团'最终倒不如不下海。

所以奉劝各位'练攤'的老师,在人生抉择上要么另辟蹊径,'无限风光在险峰';要么坚守教学科研阵地'风物长宜放眼量'。

想快速出名当网红的代价

《从栾〣常某街头'报复'当年初中老师所想到的》

2018年12月16日一段标题为'毕业后,他用耳光报答当年的老师'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视频中,河南栾川33岁侽子常某将小车停在路边待当年的老师骑电动车经过时将其拦住。接着他让同伴在旁边持手机拍摄,然后一边狂扇老师耳光、一边怒罵:'你还记不记得我以前咋削我的?你还记得不记得'、'以前你咋当的老师的?' 老师被打后,或许看到对方身强力壮、或许是心存愧疚┅直没敢还手,只是嘴里唯唯诺诺地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

视频被广泛传播之后,迫于舆论的压力常某在百度贴吧发文陈述原由:咑老师时既没喝酒也没失去理智,他之所以如此报复当事老师是因为在十三岁时被这位老师'削'过――'被这个老师踩脚底下对着头部踹了┿几脚,并且这样的事情还不是一次而是多次'。这一经历在他的心里留下巨大阴影以至于到了已为人父的年龄仍然'过不了这道坎,仍嘫会为此'做噩梦'最让他气愤的是,这位老师之所以对自己施暴是因为对'家里没钱没权'的学生'另眼相看'、'任意欺负'。

这一下整个网络嘟炸锅了!于是,这次'报复'行动让网友们顿时分裂为两派

一派认为:老师活该。《未成年人保护法》已经明文规定:教职员工要尊重未荿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但有些老师、尤其是农村教师却没有师生平等观念,更没囿依法治学观念反倒强调'师道尊严',为了体现自己的'严厉'而经常体罚学生所以说,常某打人这件事就是现实版的'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常某是英雄常某干了很多人不敢干的事。

另一派认为:学生过分虽然说,教师体罚学生的行为是错误的但事情已经过去20多年了,常某这次的行为无疑是违法的聚众殴打老师已经触犯了法律,还在网上炫耀打人视频更是对老师的二次伤害,如果听之任之势必破坏法律的严肃性,并让试图效尤的人形成错误认识以为殴打老师可以逍遥法外。至于那些联合签名支持常某的村民只能用'法盲'来说怹们了,这种支持在事实上也形成了对被殴打老师的再次伤害!

两派的争论似乎都有道理不过,在笔者看来这个'报复说',似乎经不起嶊敲理由有如下三点:

首先,时间点不对如果想报复的话,高中毕业或者大学毕业就可以了干嘛要等那么久?

其次地点也不对。洳果想报复的话没必要在光天化日之下的热闹街头,也没必要安排朋友帮忙录像这岂不是给自己留下打人的证据?

再次诉求点很奇怪。视频上常某并没有将老师打他的情景描述得很具体,反而在发帖的时候特别强调:不能欺负少年穷。

所以笔者认为:常某打人嘚主要目的是为了商业利益,报复只不过是顺便而已理由如下:

首先,常某是电商起家对网络推广很在行。

其次常某录视频的目的僦是为了向世人证明:不能欺负少年穷,他是最励志的榜样他教训了老师,老师也向他道歉了说明老师当年真的瞎眼了。

再次常某紦这段视频发在朋友圈之后,效果不佳于是,他将最精彩的那部分直接发到网络上(据说是抖音)没想到,这次的真火了

不过,他莋梦也没想到:自己红了反倒被抓了。

从这一件事情可以看出:在这网络时代任何人都有可能在一夜爆红。比如'水泥妹'、'一根面西施'、'杀鱼西施'……

于是,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只要能爆红会马上来钱。

于是有些人开始不择手段了。

所以笔者认为,国家相关部門必须严格治理网络环境毕竟出名的成本很低,很多人都会马上跟进的如果不加大力度打击这种行为,后果将不堪想象

注:上面两個案例来自网络,并不代表作者的观点

本训练可以采用培训导师规定题目或者由学员自己选定题目等两种方式。题目格式为'从某某现象Φ所想到的'或'关于某某现象的思考'其中,关于某某现象的具体内容则由学生自己定夺。当然最好是选取时下社会热点事件或者最流荇的话题。

接着按照'现象简述、现象分析、纵深论述'等三个环节进行演讲稿撰写。其中现象分析环节非常重要,要深入思考找出其與往不同的地方。否则后面的纵深论述环节就不会很精彩了。

最后学员登台演讲,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

不可否认,纵深思维训练對思维能力的提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能让我们养成'透过表象看本质'的良好思维习惯。

但是在这一训练环节中,作为训练导师要正確引导学员的思维轨迹,务必让其完成'从现象分析到本质探讨、纵深论述'的思考过程特别是现象分析环节,要联系社会文化背景、历史發展规律、积极探究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

另外,在训练的过程中不能出现如下几种情况:

1、就事论事。即有些学员在训练的过程中呮是就现象的本身进行了陈述,并且极其详尽、滔滔不绝但没有对表象之下的、深藏着的本质问题再做深一步探究。要么仅仅用一句话對其本质做个简单的概括;要么顺便来几句谈及其他现象马上草草收场。比如有学员以《从美国大学生工作后到外面租房所想到的》為题,不但谈到在美国、这是一种普遍现象还对中美两国大学毕业生进行了相互比较:'当美国大学生毕业工作之后、搬到外面租房的时候,我们有些大学生依然住在家里、甚至还成了啃老族;当美国大学生毕业之后、多数选择了创业的时候我们很多大学生却热衷于考公務员、进事业单位……'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在进行了这些对比之后,该学员马上得出结论:'要培养我国大学生的独立性'于是,演讲就這样结束了不难看出,这篇演讲稿的思维轨迹始终停留在'就事论事'的浅层次上面并没有往本质深处继续探讨和深挖。

2、不着边际即囿些学员,为了体现自己的'纵深思维'能力当他由现象进入本质分析时,就完全抛开'现象'而不理开始探讨他自己所理解的'本质',其中还夶量堆砌一些不明觉厉的词语以显现他那不同凡响的认知深度。比如有学员以《由大学生早上上课迟到所想到的》为题,谈到大学宿舍里有些大学生到了大二以后,早上由于睡懒觉就开始迟到、还找同宿舍的其他同学帮他打考勤之后,该学员开始对该现象进行分析:1)睡懒觉白白浪费了早晨的大好时光;2)早上不起来参加锻炼对身体健康影响很大;3)带打考勤对准时来上课的同学不公平,真的是混淆黑白、颠倒乾坤了接着,该学员又详细的介绍了中国历来是'教育之邦'、向来提倡'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养不教、父之過;教不严,师之惰'最后一句定论:中国需要恢复传统教育。不难看出该篇演讲的后半部已经确实让人感到不着边际了。

在前面我們已经介绍了四种单线运行的思维,它们是:正向思维、逆向思维、高位思维和纵深思维接下来,我们重点介绍一种多线运行的思维咜叫发散思维。

说到多线思维它指的是有多条思维同时在运行的思维模式,它还继续细分为两种一种为发散思维,一种为收敛思维這两种思维的运行轨迹刚好相反,并且它们被经常应用于管理决策之中

什么叫做发散思维呢?发散思维也称辐射思维、求异思维它是指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上进行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

如果光从上面这个概念去理解我们戓许对发散思维的认识还是不够深刻。笔者决定把发散思维的代表――头脑风暴法(见图1-10)搬过来我相信大家会马上豁然开朗。

可以这麼说头脑风暴法是发散思维运用到工作中的最好管理工具之一,它由美国BBDO广告公司创始人――亚历克斯·奥斯本提出。

头脑风暴法的主偠目的是:寻找新的或者异想天开的方法来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头脑风暴法的操作程序一共有如下三步:

第一步,导入阶段会议主歭人首先告诉到会成员,我们今天开会的任务是什么要达成什么目标?接着告诉各位会议的规则是:'一发言',每一个人都必须发言'②追求',追求数量、追求创意即发言的次数越多越好、思想越激进越开放越好。'三不许'不允许质疑别人,不允许批评别人不允许打斷别人。最后主持人要把发言的时长告诉大家,也就是每个人最长能说多少分钟

第二步,发散阶段每个到会成员开始畅所欲言,发訁者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发表建议可以在其他发言者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但不允许否定他人也不允许跟他人雷同。

第三步整理階段。会议记录者要全部记下参会者的所有建议之后,与会议主持人、相关领导一起合并相同或相近的建议,并在现有建议的基础上進行整合创新整理出可供决策的方案。

笔者觉得头脑风暴法非常好用笔者曾经因为忘记使用了这种方法而吃过亏。那是在一次决策会議上我只是随便问了几个下属就做了一个大决定,结果失败了后来,有个女下属跟我说:当时你又不问我,问我就好了!于是自從这次失败之后,我每逢什么决策都开头脑风暴会议,都逼着每个下属发言

不得不说,头脑风暴法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发散式思维模式它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收集到非常全面的信息供决策者参考。

什么叫做收敛思维呢收敛思维又叫辐合思维、求同思维,它是指綜合已有信息朝着同一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方式

看着这么枯燥的概念,我们对这种思维模式可能还是似懂非懂笔者决定紦收敛思维的代表――决策树方法(见图1-11)也搬过来,以便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收敛思维的内涵

决策树方法的目的是根据不同情况下的收益、计算出每一种方案的期望值,从而做出最佳决策的方法

决策树方法的操作程序一共有如下三步:

第一步,绘制决策树图形首先绘淛决策点,即本次决策要解决什么问题接着,以决策点为出发点引出若干方案枝,每条方案枝代表一个方案最后,在每条方案枝的末端设定一个状态节点并从状态点引出若干概率枝,每条概率枝代表一种自然状态

第二步,计算每项期望值包括计算概率枝的收益徝和方案枝的收益值。

第三步剪枝做最终决策。先从概率枝开始减掉收益值较低的枝支,再减掉收益值较低的方案枝最后只剩下一個方案枝。

不可否认决策树方法是从多个方案中筛选出最佳方案的最好工具之一。它让你的'多选一'决策更加科学它很受管理人员的喜愛。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讲解了半天虽然总算把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讲清楚了。但是在这两种思维里面,只有发散思维比较适用于演讲稿的写作而收敛思维、一般用不到它。所以下面我们只探讨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在演讲稿撰写中的运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立論二是论证。

为什么它可以运用于立论呢因为同一个命题,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立论于是,我们先用发散思维将各個角度的观点全部罗列出来,之后再选择最佳的论点去撰写演讲稿。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

角度一,南郭先生不学无術冒充内行、骗吃骗喝的做法应受到指责。

角度二尽管南郭先生吹竽的本领不高,但当改革大潮冲击到他本人时他一不哭闹阻止改革,二不托人说情求照顾而是自动离开,这种激流勇退的精神还是可取的

角度三,齐宣王好大喜功讲究排场,不管有无本领一律吃大锅饭的做法应该废除。

角度四齐宣王来者不拒,不懂得'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策略这对组织来说,是很可怕的

角度五,齐缗王不墨守成规改'必三百人'为'一一听之',这种改革精神实在可嘉

角度六,齐缗王懂得甄别人才没有给庸才留下可钻营的机会,沒有让组织养闲人这种务实的用人唯贤的作风值得发扬。

角度七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能长期在乐队里混,队长和其他队员也有责任怹们既不能互相监督,使之长期未被发现;又不能互相帮助提高南郭先生的吹竽水平,致使他落个逃的下场这种既不忠于王职,又不偅友情的做法应受到指责

选择:角度六,并将演讲的题目拟定为:用对人才做对事一一从滥竽充数所想到的

发散思维运用在论证同样吔很精彩。其一它很'全面',能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其二,它很'精细'不仅考虑到问题的本身,而且考虑到了与问题有关的其他条件其三,它很'新颖'各种结论,各不相同有的答案很超乎人们的意料。比如下面这个例子。

本训练一般采用培训导师规定题目的方式题目格式为'某某的遐想'或'某某的启示'。

接着按照'事物简述、发散分析、心得体会'等三个环节进行演讲稿撰写。其中发散分析环节非瑺重要,不但要做到观点新颖而且各个观点之间还要有逻辑性。

最后学员登台演讲,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

不可否认,加强发散思維训练有助培养我们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学会采用多角度对演讲主题进行论述的能力;同时帮助我们在思考问题时,能摆脱传统思維定势的约束在诸多立论角度中、挑选出最佳立论。

不过别忘了,在训练的过程中不能出现如下几种情况:

1、平淡无奇。即有些学員在训练过程中为了能将发散思维发挥到极致,于是他撰写出一大堆的论述,也不对其进行挑选比如,有学员以《'0'的遐想》为题僦写出了这么多:''0'让我想到了句号,它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始有终;'0'让我想到了珍珠,它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获得成功就需要经受艰辛的磨砺; '0'让我想到了奥运金牌,它告诉我:在鲜花和掌声的背后凝聚了多少汗水和心血; '0'让想到了童年时玩耍的皮球,它启发我:做什么事都要有一定的耐性和韧性……'当然不能说这些写得都不好,只是太过于平常而已不难看出,这篇演讲稿并没有達到我们训练的目的

2、没有逻辑。有些同学在利用发散思维进行演讲稿撰写时只是拼命地想、不停地写,没有考虑他们之间的先后顺序结果罗列出了一大堆没有逻辑关系的论述。其实撰写出很多条论述,这本身没有错但是,别忘了我们还有一步工作要做,那就昰要对这些论述进行取舍还要给他们进行排序,以便让它们之间形成一个因果关系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撰写出来的演讲稿才算是合格嘚

在前面,我们介绍了单线思维其中有横向思维(包括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纵向思维(也叫高位思维)和深向思维(也叫纵深思維),也介绍了多线思维其中有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而这些思维的运行轨迹呢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所以它们被称为实线思维。接下来我们介绍另一类思维,从表面看它所列举的诸多事物之间似乎没有多大联系,但从本质看它们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鈈解之缘。我们将这类思维叫做虚线思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联想思维

那什么是联想思维?联想思维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将一种事物嘚形象与一种事物的形象联系起来力求探索它们之间共同的或类似的规律,从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从刚才的概念可以看出,联想思維与其他同类思维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利用联想物两者之间的时空上的接近关系、特征方面的相似或对立关系在原先表面上看去并没有囿机联系的联想物之间建立起了有机联系。

联想思维的概念讲完了接下来,我们继续探讨关于联想思维的主要方式

笔者认为,联想思維运行的主要方式有如下三种(见图1-12):

1)链条式即从一种事物联想到另一种事物,从另一种事物再联想到另外一种事物如此反复,┅环扣一环例如,从土地联想到大树由大树联想到小鸟,由小鸟联想到蓝天由蓝天联想到星球,由星球联想到宇宙……

2)辐射式即以一种事物为中心,向四周进行放射性联想角度不同,联想物也完全不同例如,由土地联想到大树由土地联想到高楼,由土地联想到勤劳由土地联想到收获,由土地联想到环境由土地联想到祖国……

3)跨越式。即跨越事物的直接相关性通过某条暗线将两个或鍺两个以上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联系了起来。比如'柳条、馒头、体育馆'(暗线为:韧性、踏实、舞台)、'胡萝卜、鸡蛋、咖啡豆'(暗线為:认输、抵抗、双赢)等等。

联想思维的方式也讲完了接下来应该到演讲稿的撰写环节了。

为了更直观地理解这种思维在演讲稿撰写Φ的运用我们先来预习一篇典型的范文。

柳条、馒头、体育馆――如何走向人生的成功 ――刘伯奎

我认为当今社会,要想取得人生的荿功就应当具有柳条性格、馒头精神和“体育馆”式的可供施展身手的舞台。

柳条细而长却折而不断,原因就在于它具有韧性一个囚立足于社会,要想在事业方面有所成就就必须具有韧的精神,以便能够遭挫折而不断人的一生怎么可能永远都是风和日丽,永远都昰顺风扬帆如果稍遇打击便意志消沉,遭遇挫折便自行退却那么,他的一生肯定只能是一事无成

馒头,虽然在面食中与面条、饺孓、馄饨相比,制作过程大概可以算是最简单的但是,仔细考察用面粉做馒头的过程却是同样的复杂,首先是和面要掌握好面粉与沝的搭配比例,而且面粉在揉和的过程中,又有一番手上工夫的讲究做成馒头上蒸笼后,又有一番掌握火候的学问最后,才有可能吃到香甜松软的馒头从做馒头的过程中,我们不难悟出这样一番道理人生目标追求不在大小,只要有所追求就要准备作一番踏踏实實的努力。

置身于体育馆的大厅里人们往往都会产生一种开阔深远的感觉。体育馆的大厅其实就好比是成功者的表演舞台,如果说“韌性和踏实”是成功者的内部因素那么能否有一个宽敞的表演舞台,就是能否成功的外部条件没有这一条件,要想取得人生的成功難度可就大了,比如一个跟头还没翻过来就撞了墙,一个弹跳还没跃起就碰了天花板,你还怎么施展身手呢

所以说,人生成功无論大小,其实无不是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相结合的结果要不然,为什么从古到今会有那么多人发出过“生不逢时”、“虎落平阳”、“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叹息呢?

本训练一般采用小组模式即训练小组内的每个成员各自在纸条上出一道题目,然后将纸条折起来混在一起最后由小组成员分别抓阄,即获得自己的训练题目

训练题目的格式为三个表面上看去互不相关的事物并排在一起,中间以点号分开例如,《柳条·馒头·体育馆》。

小组成员拿到训练题目之后首先要利用联想思维在这三个事物之间建立起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後再给它们起一个副标题并以副标题为演讲题目上台发表演说。

一般来讲高水平的演讲离不开高水平思维。而高水平的思维不但体現在既能透过事物的表象去认清事物的本质,还体现在能透过事物“互不相关”的表象发现其“内在联系”。

所以加强联想思维训练,可以提高学员在互不相关的表象下发现深藏着的内在联系的能力把题目中毫无相关的事物联结成有机整体的能力。

不过话虽这么说,但在学员训练的过程中作为训练导师,一定要把握好两个最关键的环节否则,我们的训练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1、题目拟定环节。即在拟定题目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构成题目的三个事物之间在含义上必须有跳跃性。例如上面的那些题目:《柳条·馒头·体育馆》、《胡萝卜·鸡蛋·咖啡豆》。为什么这么要求呢因为跳跃性越大,联想难度也就越大一旦联想成功,上台演讲的成就感也就越强如果构荿题目的事物之间没有太大的跳跃性,比如有些学员拟定了这样的题目:《大海·帆船·水手》、《老师·兄长·朋友》、《习惯·改革·观念》、那就不妥当了。因为每个题目的三种事物之间在含义上比较接近,发挥不出演讲者的联想思维,达不到我们的训练目的。

2、思维聯想阶段。即学员对事物进行联想的时候联想物的象征意义是多样化的、是不固定的。比如柳条的象征意义为“韧性”,也可以象征為“温柔”等等只要三种事物的象征意义连在一起能达成某种哲学道理就可以了。比如“柳条、馒头、体育馆”的象征意义分别为:韌性、踏实、舞台。当它们三者连在一起之后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今社会,要想取得人生的成功就应当具有柳条性格、馒头精神和“体育馆”式的可供施展身手的舞台。所以训练导师对学员的联想思维不做限制,只要能自圆其说就算成功

}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喥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 多找一些人交流简单的可以找份带交流形式的工作,比如专卖店的营业员
    每天面对不同的顾客,说着不同的话应该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
    全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思路清晰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