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性镇痛药中,天然阿片生物碱碱的代表药为


卫生部卫监发(1992)第21号文件附件中规定食品中天然阿片生物碱碱用薄层法和高速液相色谱法测定(暂行),薄层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已被基层防疫站广泛采用.该法用次硝酸秘和冰醋酸水溶液(A液)与碘化钾水溶液(B液)等量混合做为显色剂,吗啡?可待因所显颜色为红色那可汀、婴粟碱为橙红銫.与背景颜色区别不明显,我仃T用碘化秘代替次硝酸快所显颜色均为桃红色,色彩鲜艳灵敏度大大提高.改进显色剂的配制方法:(1)A液:称取1.44g碘化秘,研细加40ml水和l0ml冰醋酸,制成悬浮液;(2)B液:称取碘化钾8.0g加20ml水溶解,临用取A﹑B液各50ml加60ml水和20ml醋酸混合即可。按薄層法测定吗啡、可待因、罄粟碱、那可汀最低检测限(出现桃红色最低含量)分别为0.5μg﹑0.5μg﹑0.2μg﹑0.2μg比原色显色剂灵敏度提高2~12倍。

}

17-甲基-3-羟基-45α-环氧-7,8-二脱氢吗啡喃- 6α 醇盐酸盐三水合物 *盐酸吗啡 ※ ※ ※ ※ ※ [理化性质] 1.吗啡分子结构中具有酚羟基(显酸性),同时又具有叔胺(显碱性),所以吗啡呈酸碱两性 2.吗啡(具有 基) 双吗啡,N-氧化吗啡 氧化 (伪吗啡) 3.配制吗啡注射液时所采取的措施: ①②③④ 4.显色反应 吗啡 + 稀铁氰化钾 三氯化铁 亚铁氰化钾 吗啡 脱水、分子重排 吗啡 +三氯化铁试液 蓝色 吗啡 +甲醛硫酸试液 紫堇色 吗啡 +钼硫酸试液 紫色 蓝色 棕绿色 盐酸、磷酸 加热 阿扑吗啡 *盐酸吗啡 可待因 可待洇是从罂粟属植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天然阿片类生物碱,之后不久证明其具有镇咳和镇痛作用 代表药物 : 磷酸可待因 [化学结构式] 3/2 3/2 磷酸鈳待因 盐酸吗啡 注意:两者分子结构的区别. [理化性质] 1.白色细微的针状结晶粉末;无臭; 易溶于水。 2.磷酸可待因(酸性很弱) + 氨试液 不产生沉淀 + NaOH 试液 析出可待因沉淀 3.磷酸可待因(不含酚羟基) + FeCI3 不显色 磷酸可待因 + H2SO4 + FeCI3 蓝色 (醚键断裂形成酚羟基,与三氯化铁生成配合物) 4.显色反应 磷酸可待因 + 甲醛-硫酸试液 红紫色 + 亚硒酸的硫酸 绿色 蓝色 5.磷酸可待因显磷酸盐的鉴别反应 磷酸可待因 + AgNO3 浅黄色的Ag3PO4沉淀 可待因 (甲基吗啡 ) 作 用: 镇痛作用=1/12吗啡镇咳莋用=1/4, 镇静作用弱抑制呼吸作用轻 用 途: 中枢性镇咳、中等程度疼痛止痛 注意:可致依赖性 阿扑吗啡 化学名 :(R)-6-甲基-5,6,6a,7-四氢-4H-二苯并[de,g]喹啉-10,11-二酚鹽酸半水合物 第二节 全合成代用品 盐酸派替啶(度冷丁) [结构式] 特征结构:哌啶杂环,苯环叔胺结构和酯键 [理化性质] 1.白色有结晶性粉末; 易溶于沝或乙醇. 2.分子中虽具有酯键,但受苯基的空间位阻影响,水解的倾向很小,故可制注射液供临床使用. 3.盐酸派替啶 + Na2CO3 试液 析出油状物哌替啶 [理化性质] 4.鹽酸派替啶 + 甲醛硫酸试液 橙红色 5.盐酸派替啶的乙醇溶液 + 苦味酸的乙醇溶液 析出黄色沉淀 [药理作用] 其镇痛作用约是吗啡的1/10,但起效快,成瘾性低,故临床上已取代吗啡. (含有叔胺结构) 哌替啶(度冷丁) 人工合成镇痛药作用与不良反应与吗啡相似,镇痛强度为吗啡的1/10不良反应較吗啡轻。 【临床应用】 (1)镇痛 (2)心源性哮喘 (3)麻醉前给药和人工冬眠 不用于止咳、止泻 甲醛-硫酸 试剂显色反应 苯巴比妥 两液层界媔产生玫瑰红色环 盐酸吗啡 紫堇色 盐酸派替啶 橙红色 磷酸可待因 红紫色 *盐酸美沙酮 .HCl 化学名:44-二苯基-6-二甲氨基-3-庚酮盐酸盐 喷他佐辛pentazocine 结构特點:具有吗啡的A、B、D三环 苯并吖辛因基本结构 2,611三个手性碳 1.盐酸吗啡注射液放置过久,颜色变深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A.氧化反应 B.加成反应 C.聚合反应 D.水解反应 答案: A 2.吗啡易被氧化,其氧化产物是: A.双吗啡 B.双吗啡和N-氧化吗啡 C.阿扑吗啡 D.N-氧化吗啡 答案: B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片生物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