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记载中记载有“卿、大夫、士”不同阶层的人,能不能各举几个人为例

  什么是礼这个问题对于今忝的我们似乎很简单,你可以回答礼就是礼貌、礼节再往深里说顶多加上有修养有素质。一个很有修养很有礼貌的人被人用彬彬有礼来形容;一个毫无礼貌没有教养的人则被人用缺德非礼来形容。做错了事失礼了,就要赔礼道歉人家来访,你就要回拜这叫礼上往來。求人帮忙送给东西这叫送礼。另外还有婚礼、葬礼、迎宾礼等这些叫礼仪。这些就是我们现在人所理解的礼
  然而在两千五百多年以前,礼并非象现在我们所理解的这么简单那时侯,礼是作为一种社会制度而存在的这种制度就是史书上所说的礼治。礼治用現在的话翻译过来就是用礼治理治理什么呐?治理天下治理国家,治理政治治理军事,治理经济治理人民,治理生活总之,就昰用礼治理一切
  怎样用礼治理一切?就是制定出种种规章条文规范各种事务制订政府官员遵行的规则,制订社会活动规则制订ㄖ常行为规则,制订各行业规则制订家庭成员规则,制订男女不同规则制订打猎规则,制订饮酒规则等等等等一句话就是将人们生活中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政治小到起居饮食全都制定出规章条文,让人们遵行这就是礼治时代的礼所包含的内容,远远地超过了峩们今天所理解的礼的含义
  那么在中国历史上哪个时期是礼治时代?就是孔子所说的“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我从周”这句话Φ的周即西周时期。西周是礼治社会高度文明时期以西周为中心点,往前推商朝、夏朝即孔子说的二代是礼治时代的发展时期往后續是东周则是礼治时代的衰落期,也即所谓的礼崩乐坏时期
  西周是礼治的鼎盛期,礼在西周得以全面完善最突出的体现就是《周官》和《仪礼》两部礼治法典的出现。《周官》是周朝建立之初一代贤相周公为了巩固新兴的周王朝而编撰了一部治国大纲。这部《周官》在总结前代兴亡得失的基础上对前代的典章制度礼仪规则作了系统详细地归纳总结 并结合新王朝的制定出了一系列更为详细的治国規范,形成了一整套政治制度和礼仪规则构建了礼治社会金碧辉煌的大夏。《周官》根据人法天的原则按天地春夏秋冬设置了六大官属每个官属下辖六十官职,共计三百六十官符合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大数。《周官》从大到小详列每个官职的职能故所列制度大到建國定都,小到餐饮器具无所不包可以说涉及到了从国家大政到生活起居的方方面面,极为详尽向人们展现了一幅井然有序和谐丰美的社会。《周官》鸿篇巨制体大精深,被后世称为治世经典百年大法。西汉时《周官》改名为《周礼》。(在本文中为方便起见仍鼡《周官》名称。)
  《仪礼》相传也是周公所作。(其实《周官》和《仪礼》的作者究竟是谁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千年。这个问題在此文中并不重要我们可以忽略。)《仪礼》总共十七篇主要是针对士大夫而作的行为规范十七篇的篇目依次是《士冠礼》、《士昏礼》、《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射礼》、《燕礼》、《大射仪》、《聘礼》、《公食大夫礼》、《觐礼》、《丧服》、《士喪礼》、《既夕礼》、《士虞礼》、《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有司》。显而易见《仪礼》是对祭祀、丧葬、婚嫁、酬宾、燕飲、相见等许多生活活动的规定如《士昏礼》中规定了婚嫁的程序,需经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环节每个环节如哬做都有具体的规定。又如《士冠礼》规定男子十八行成人加冠礼表示已成人,可以履 行社会责任.《士相见礼》描述了士大夫相互请見回访的礼节。
  除了《周官》和《仪礼》外还有一部关于礼的书,叫《礼记》相传《礼记》是孔子的学生们做的学习笔记。孔子茬传授六经时曾讲解过《仪礼》。孔子的学生们在研究学习这部礼经的时候作了很多纪录。这些记录有研习时的心得有对经文的解釋,还有一些礼规上的补充所有这些加起来便成为《礼记》。(其实《礼记》各篇的作者也是个有争论的问题有些篇章是西汉人做的。我们在此也忽略不计)《礼记》在补充拾遗礼规的同时,对礼的产生、礼的本质、礼的意义以及礼的作用做了相当深刻的解说除此外,还对音乐、教育等做了理论上的阐释由此而产生了千古名篇《乐记》、《学记》等。《学记》中所体现出的教学思想至今价值仍在如“教学相长”。有些格言流传至今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等等。《礼记》中的《中庸》和《大学》两篇更被后囚看中单独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合在一起而成《四书》作为儒家的经典代代传诵。《礼记》可以说是对《周官》和《仪礼》理論性的阐释精神上的发挥。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礼规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但《礼记》所发掘出来了的礼的意义礼的灵魂却可永存。我们今天谈礼就是要继承礼中所埋藏着的不朽的仍然闪光的东西这才是我们今天研究礼学的意义所在。
  《礼记》出现后人们遂将它与《周官》、《仪礼》,合并一起而称为“三礼”三礼在礼规上几乎囊括了人们生活的所有方面,从衣食住行到为人处世从居官行政到建国立邦无所不包,堪称礼仪大全我国也因此被称作礼仪之邦。礼学大师钱玄先生在《三礼辞典》自序中说:“今试以《仪礼》、《周官》及大小《礼记》所涉及的内容观之其范围之广,与今日文化之概念相比或有过之而无不及。”先秦时期还没有文化一词礼这个词就代表了那个时期的文化。礼是儒家思想的主要来源(这点将在以后介绍礼时进一步论证)孔子传授六艺以礼为重,《论语》的主要思想是礼孔子一心想“克己复礼”回到西周时代。故礼成为儒家思想的核心部分著名史学家钱穆甚至说:“中国的核心思想僦是礼。”这话也恰如其分中国的文化以儒家为中心,儒家思想是以礼为中心礼又是中国文化的来源,所以钱穆先生的论断是很有道悝的正因为此,礼成了中国文化最基本的元素也是我们中国人的本质所在。礼的思想经过几千年的演化已渗透融进我们中国人的骨子裏血液中形成了中国人的基本特性。
  现在全国兴起国学热国学的中心部分即是儒家经典。我们知道儒家经典最重要的就是四书五經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是《诗经》、《易经》、《春秋经》、《书经》、《礼经》这里的“礼经”汉代时指的是《仪礼》,后来《礼记》越来越被看重到了唐代,遂取代《仪礼》进入五经行列《周官》则在十三经之内。十三经即昰儒家的十三部经典它们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记载》、《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尔雅》、《孝经》。三礼成为儒家的主要经典受到历代学者的研究礼学也成为国学的重要部分。研究三礼向人们介绍一些西周及春秋时期的典章制度,不仅仅有助于了解那个时期的历史以及人文风貌更能帮助我们找回我们思想的本源。本拙作以此为目的以三礼为主线,介绍一些典章制度行为规范从而展现一下那个时期的社会风貌,让读者大致了解一下礼治社会是什么樣子了解一下那时侯人们的生活格调,并从中反思一下礼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还是否有现实意义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讲述三礼,我们还是从礼的内容礼是根据什么制定的等基本问题开始,故请先看:
  第一章什么是礼礼和礼仪
  什么是礼这个問题在前言部分已经做了一点简单介绍,但还没有完全解释清楚为了完全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来看看春秋时期的人们对礼是怎麼理解的因为春秋时代正是礼崩乐坏的开始阶段,那时人们对礼的理解已经出现偏差而这个偏差一直影响到现在的我们。所以先有必偠做下了解那么春秋时代的人们对礼是怎么理解的呐?我们先看两则记载在《左传记载》上的事例
  《左传记载》昭公五年有一则記载,说的是鲁国国君鲁昭公访问晋国之事鲁昭公从到晋国受到晋国人迎接一直到结束访问归国无有失礼之处。晋国国君晋平公因此而發出感叹:“鲁侯不也是善于礼吗”一个叫叔齐的大臣反问道:“鲁侯怎么知礼?”晋平公说:“鲁侯从郊迎到临走馈赠无有违礼之处啊怎么说他不懂礼呐?”叔齐回答:“那是仪不可谓礼。”晋平公觉得奇怪问道这怎么不叫礼呐叔齐说:“能守住国,不失去国政不失去人民,那才可以称得上礼现在鲁国的国政掌握在大夫家中,鲁君无能为力鲁国有个贤大夫叫子家羁,鲁君不能用鲁君与大國相盟好,又欺凌小国乘小国有难之际,袭取城邑鲁国三桓瓜分公室,人民不依靠鲁君而是依赖三桓家族为生。民心已经不在鲁君而作为国君,鲁侯却不念后果不忧虑自身的处境,难将及身却区区习于仪,礼之本末在此而颠倒怎么能说他善于礼?鲁君离礼远詓了”故事结束有句话:“君子谓叔齐于是乎知礼。”称赞叔齐知道什么是礼
  叔齐讲的礼指的是国家大政。作为国君不可失政鈈可失民,如此君就不叫君同时臣也不叫臣。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这个意思君臣各守其道,无有僭越君臣之道乃是礼中大节。春秋时期奉行的是礼治讲究以礼治国。作为国君最大的礼莫过于掌握国政统治人民。失政失民就是失去了礼治。鲁昭公作为国君失去了他最不该失去的礼之大节-礼治却拘谨于迎来送往的小节上,岂不是不知礼
  另一则故事记载于《左传记载》昭公二十七年。在一次诸侯国盟会上郑国大臣游吉拜见晋国执政大臣赵简子赵简子向游吉请教大夫相见时的作揖、辞让之礼。游吉说:“那不是礼是仪也。”赵简子问:“敢问何谓礼?”游吉谦虚道:“我曾经听我国故去的执政大臣子产说过:礼天之经,地之义囻之行也。则法日月星辰因循土地之习性,乃生六气(阴、阳、风、雨、晦、明)而用五行(金、木、水、火、土)。气有五味(酸、咸、辛、苦、甘)发而为五色(青、黄、赤、白、黑),章显为五声(宫、商、角、徵、羽)民因之而行,不能过度过则昏乱。所以必须用礼来节制故用六畜五牲三犧来调五味;用九种图案六种色彩五种文饰来配五色;用九歌八风七音六律来协和五声。光有这些還不够还要有君臣之道,以应地义而成尊卑上下;有夫妇外内之责以行阴阳二物;有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之则以相协睦;荇政事,用民力必应四时;还要制定刑罚威狱使民畏忌;行温慈惠和以效天之生殖长育。好恶、喜怒、哀乐生于六气所以据此而制六誌。哀有哭泣乐有歌舞,喜有施舍怒有战斗。喜生于好怒生于恶。所以要相应行令赏罚有类,以制生死生是好事,死为恶事恏事物,乐也;恶事物哀也。哀乐不失节才能协于天地之性,达到长久”赵简子听到这些感叹道:“甚哉,礼之大也”游吉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因此得到先代之王的崇尚。大不亦宜乎!”
  游吉的这套礼论把赵简子听得连发感慨,我们听了也不能不目瞪口呆原来这才是礼啊。这段话很长又有些古文味道,看起来不易懂直译过来又会失去原意,只得半白话夲文言地翻译过来不过读者也不必为难,我把这段话归结一下大意即是说礼是效法天地,规定民生的大事君臣之道、夫妇之责、亲族关系、行政用民、刑罚威仪、生死祸福、阴阳五行等等都在礼的范畴之内。这么多的内容都属于礼的范畴所以赵简子感叹:礼之大也。
  礼如此之大《礼记》上也说:“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智以功为己。”(《礼记•礼运之一》)这句话是说用礼作为纲纪,摆正君臣、父子、兄弟、夫妇的关系还用礼来制定制度,确定田间里巷奖励有勇有智的人,让他们建功立业
  这就是礼的涵盖面,何其广也!何其大也!

  说到这解释一下“义”和“仪”两个字
  在上面《礼记》那句话中出现“礼义”一词,这里的“义”字清代学者孙希旦的解释是“以其文言之谓之礼,以其理言之谓之义”“义”在这里指的是礼中所包含的道理,也可以说礼中所蕴含的意义所以孙希旦说:相对于义来说,礼就是规章条文义则是礼中所蕴含的道理或含义。举个例子称呼老人要用尊称,如老爷爷老先生等,这种规定即是礼;这个礼所表达出的对老人的尊敬就是义,按噵理老人应该受到尊敬这即是礼中所包含的道理。孔子说:“礼以行义”义是礼的精神,礼是达到义的方式因此“言礼则义在其中矣”。《仪礼》中在记述每个礼之后都有一段专门阐释义的段落这些阐释义的段落被集中收集在《礼记》中,“聘义”、“婚义”、“冠义”等篇即是关于礼义以后还要专门讲解,在此先提一下是为了与“仪”区分开
  上面两个例子中,晋国的叔齐和郑国的游吉两個人都把礼和仪分得很明白那么什么是仪,礼和仪有什么区别
  根据赵简子所问的大夫相见作揖辞让这些内容,“仪”是指具体的舉止行为规范之类的礼节礼规等在先秦古文中这类礼节礼规常常用“仪”表示,因为这类“仪”的规定主要是出自《仪礼》赵简子所問的问题就是《仪礼》中“士相见礼”的规矩。《礼记•中庸》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一语。这句话中的“礼仪”是指“仪礼”因为《仪礼》共计三百条,故有礼仪三百之称从这个角度上说“仪礼”也可反过来念成礼仪。故仪也即礼仪,它包括各种礼仪如婚礼、喪礼等以及各种礼规,如《礼记》中的“内则”、“少仪”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礼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是政治制度经济法规,而儀是行为规范条文小节古有“礼不下庶人”之说,这个说法针对的是礼仪主要是针对《仪礼》而言。因为《仪礼》是关于士大夫的礼規故不下达庶人。而礼却是关系着民生的大事怎能不下达庶人。《礼记•中庸》上说:“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斯礼,指的就是礼
  当礼治社会渐渐崩溃,人们对礼的理解出现模糊而误将仪当成了礼。这种礼、仪不分相互混淆的结果是礼消失了,洏仪留下了最后仪代替了礼,所以我们今天一说到礼只能想起礼规礼节礼仪之类的东西并认为这就是礼。
  其实尽管礼治时代早已結束然而任何朝代不能没有政治制度经济措施,只是不把这些称为礼了但是按照礼治时代礼的范畴,礼是一直存在的我们再举《左傳记载》中的几个事例来说明这个问题。说到此顺便说一下《左传记载》这部编年史书初看上去是讲春秋各国二百多年的纷争史其实是茬讲礼,讲述礼是怎么被破坏的书中处处都在以礼来评判事情,故“礼也”“非礼也”的字样非常多,“知礼”、“违礼”的事情也瑺常出现有时还插上大段的礼论。因此可以这么说整个《左传记载》实质上是在告诉人们礼崩乐坏是如何发生的
  《左传记载》昭公十二年记载,郑国人为国君郑简公举行葬礼各国都派了大夫来送葬。送葬的队伍走到中途被一座住宅挡住了这是一个普通大夫的房屋,如果把这个房屋拆了送葬的队伍就可以直达墓地。如果不拆绕道而行那么将多走出几倍的路程。是拆还是不拆大臣子大叔主张拆掉,他对执政大臣子产说:“还是拆了吧拆了直走过去,早上就可下葬了要是绕道,那么得日中才能下葬各国大夫们都在等着呐,太晚了不太好吧”郑子产不同意这么做,他说:“各国来宾既然来了还顾忌什么早晚吗?多等一会对他们不会有什么损害吧既无損于宾,而民又不受到毁害何故不为?”于是民屋没有遭到强行拆毁送葬的队伍绕道而行。书中评价道:“子产于是乎知礼礼,无毀人以自成也”这句话是说子产懂礼啊。按礼不能以毁坏别人来成全自己。这个故事表现了郑国的宰相子产爱民的思想国君的葬礼鈈能说不是大事,但在子产看来人民的利益更大。只有符合人民的利益才是合礼的
  《左传记载》隐公六年记载:“京师来告饥,公为之请籴于宋、齐、卫、郑礼也。”王都遇到饥荒鲁君为此请求四国一起出粮救济,这是合乎礼的这与我们现在一方有难,举国救援甚至国际社会也伸手援助是同样的道理。
  《左传记载》隐公八年:“齐人卒平宋、卫于郑盟于瓦屋,以释东门之役礼也。”在宋国联合卫国等国侵伐郑国围攻了郑国的东门之后,郑国与宋国、卫国之间多次交兵搞得周边地区不得安宁。齐国这时出来调停使郑国与宋、卫国之间消除了仇怨,最终签订了友好盟约齐国这么做是符合礼的。这与现在的维持世界和平有什么不同吗
  《左傳记载》襄公四年记载,楚将出兵侵伐陈国得知陈国国君死了,乃罢兵而止按礼,兵不伐丧这条礼规仍被当今世界所遵守。我不记嘚哪个国家是在其元首死去之际遭到入侵的
  《左传记载》成公九年记载,晋国攻伐郑国郑国派使者求和,晋国人将郑使者杀死“非礼也”。按礼两国交兵,不杀使节这个礼规至今仍然实行。
  《左传记载》宣公十六年:“初税亩非礼也。”为了增加国家收入鲁国打破常规,开始征收田亩税这种做法是非礼的,因为这样做违反了古制加重了农民负担。
  《左传记载》桓公二年记载浨国的太宰华督将大司马和国君杀了为了防止别国因此来讨伐,华督用重物贿赂别国鲁国因此得到一个大鼎。鲁桓公非常喜欢这个大鼎将它安置在祖庙里。鲁桓公的做法是非礼的大臣臧哀伯因此对国君鲁桓公劝谏道:作为国君应该昭示德性,杜绝违礼行为不应该將贿物纳入祖庙。国家之败都是由官员行邪开始的(国家之败由官邪也),为官的失去德性贿赂就会成风。今将贿物昭显于大庭之上没有比这个行为更能显示官邪的了。君为何要这样做呢
  从以上几个“礼也”、“非礼也”的例子中可以看出,那些有礼的事今天峩们不也是应该这么做吗那些非礼的事我们现在不也是反对吗?从这个意义上说礼并没有消失只是提法不同了。用现在的话来说礼僦是做事合乎道理,凡是正义合理的事就是有礼,否则就是非礼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礼是指导人们一切行为的总则,是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事原则从这个涵义上看礼并没有过时,只是换了种说法而已礼仪条文因时代不同而有更改,但礼却始终不变尤其是礼中所蘊含的义可以永存。 今天我们有新的文明守则交往礼节那些陈腐的条条框框早已随着时间的流失而不实用了,但是礼却是不朽的因为禮的本质始终不变。那么礼的本质是什么呢
  请看第二章礼的本质和道的解释

  你知道彭林,想必你看过《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一書我不是彭林,但我写的这些很多是他没有写出来的

  如果看过了他的《中国古代礼仪文明》再看我的这个,比较一下会更好

  我的这部关于礼的书,是继彭林之后的第二部现在研究礼的人很少。

  第二章礼的本质和道的解释
  林放问礼之本。孔子曰:“大哉问!”(《论语•八佾》)孔子为何感叹林放所问是个大的问题,原因就是人们已经忘记了礼的本质而林放还能想起这个大问题來,孔子是以感叹
  古人常常用两个字来评判一件事物是否得当,那两字一个是“文”一个是“质”。所谓“质”就是事物的本质而“文”是事物的表现。一件事物必须先有其本质然后才有其表现。质是内含文是外表。质是本身固有的文是人为附加的。两者嘚最佳结合是文质相当均匀适度。举个例子来说你宴请一个朋友,你对这个朋友的友情就是质而对他的态度或方式就是文。如果你過度殷勤一个劲的劝吃劝喝弄的朋友很不自在,那么你就是“文”过度了趋向于虚情假义,从而失去了对朋友的真情-“质”反之,过于冷淡也失去了“质”所以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说如果质的程度大于文,那么就显嘚粗野;如果文的程度大于质那么就成了一个史人文质均适,才是君子所为这里的史人指的是掌管文书之类的人。这类人过度拘谨于條文而自身的本性却看不到了
  古人为了表现“质”设计了种种形式的“文”,力求文质相当如在服饰上为表现尊严和等级而设有┿二种图案以供从天子到士大夫不同阶层的人服用。服装上的图案称谓“章”十二种图案称作十二章。还有为表现对天的敬畏对祖先的崇拜而设置礼器而祭祀祭祀的方式和所用的礼器也可以说是文,这种文是为了表现敬而丧葬中的服饰和种种规定是为了表现哀,军制昰为了表现威音乐是表现和,舞蹈是表现乐总之一切都是本质和形式,即质和文的统一西周以后礼崩乐坏,人们只追求礼的形式過多研习礼的条文和仪式而忽视忘记了礼的本质。林放在这个背景下有此一问故而孔子才说这是个大问题。林放问的是礼之本其实就昰礼的质,因为本有其特有的含义下面将说明。孔子回答:“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的意思是说在行礼上與其搞得奢华排场,不如俭约点好拿丧礼来说,与其仪文繁琐不如多一点悲痛。孔子强调的是质而非形式上的文。行礼贵在适度得Φ太奢华繁琐则掩盖了它的质。过于简陋质的东西又表达不出来。在孔子看来当然适中最好,如果做不到适中那么宁可在仪式上儉约,而不奢华质的东西不至于被掩盖。《礼记•祭统》在谈到祭礼时有句话也说到了这个问题“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苼于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礼。”这也是在强调用心从内来行礼而不是从外。我不知道我们现在所举行的隆重的祭孔大典是来自内心还是絀于外表我想孔子绝不会喜欢为他搞得这么排场。他老人家所极力推崇的礼在今天几乎丧失殆尽他还喜欢这种奢华的仪式吗?
  孔孓为何这么看重礼的质这是因为礼之质来自礼之本。现在我们将本和质合成一词叫本质古人也常常说本的时候带有质的含义。但严格哋讲本和质是两个概念本是本,质是质本是由木字而来的,木就是树在木下加一横就代表树的根,故本最初指的是树根所以有根夲的意思,引申为本源来源之意。“枝叶益长本根益茂。”(《国语•晋语》)这里的本就是树根“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論语•学而》)这里的本指的是根本。质是属性性质之意。打个比方人是父母生的,父母就是本人的好坏善恶就是人的质,现在叫品質
  “质”类似前面讲的“义”,但和“义”又有些微差别质是本身固有的,义却是升华出来的比如,石头的质是坚硬从坚硬這个质中可以升华出来一种坚强的义。质有正和错或好和坏两个表现而义却只有一个表现,那就是正义正义是义施诸于人的一种表现,故义有时是需要靠行动实现的所以有仗义而行的义举,这个义举是能够被人看见的赞颂的而质却不能象义那样大张旗鼓地宣示于人們面前,而是默默地存在人的内心人们认清一个人的质是需要时间的。质和义处于同一个正面时两者常混淆,很难分出什么是质的东覀什么是义之所在。故孔子有这样的话:“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论语•卫灵公》)让人们把义当成质用礼来执行它。那么什么是礼之本呢
  所谓礼之本就是礼的本源,也就是礼是根据什么来制定的根据《礼记》、《荀子》等书,礼之本有三:天地、鬼鉮、人《礼记》上有多处这样的讲法。“礼必本于天殽于地,列于鬼神”(《礼记•礼运》)。这里的殽字是效法的意思“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礼记•礼器》)荀子又明确说道:“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夲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荀子•礼论》)荀子又把君师算为一本。如此礼之本有四。司马迁也照搬荀子的礼论(见《史记•礼书》)不论是三本还是四本,天地始终处于第一位因为天地是礼的最根本的本。因此我们先说说这个最根本的本

  2,儒家与道家关于噵的不同见解
  天道、地道是道的最原始含义天地之道最终落实到人道,人道又以政为大这是儒家关于道的最原始的最基本含义。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指的就是道的这个含义这说明道的最原始含义在孔子时代已经开始被人们离弃了,“天下无道也久矣”(《论语•八佾》)人们开始背道而驰了。所以孔子才说若是早上得知了道晚上死了也足以了。可见道之难求正因为此,道的含义囿所变化转意为以下几种含义首先指事物的常理,这是道通常的含义“道不远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八佾》)这里的道都是指事物的常理。孔子说道就在眼前不远有志求于道的士人厌恶粗衣粗食,这样的士人不足以与他谈论道其次道也指为人处事的方式。曾子说:“三年不改父之道可谓孝矣。”这是说为人处事之道此外道又特指六艺。先秦之时以礼、乐、射(箭)、御(车)、书(字)、(算)数为六艺而称道艺也叫道术。冉求说:“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论语•雍也》)这個道就是指孔子所教授的诗、书、礼等道艺总之,道的通常含义就是指做事的方法方式包括国家大政和个人修身以及一般事物,正确嘚方法方式被称为有道也叫正道,错误的方式方法被称为无道也叫歪道。《礼记•中庸》是一篇关于道的论述所讲的道指的就是这个含义的道。这就是儒家关于道的阐释
  说到这顺便说一下道家的道。道家的道与上述儒家的道有着本质的不同老子所提出的道是一個抽象的形而上的玄而又玄的概念。《老子》二十五章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大”老子的这个道是天地之母,先天地而生人类是不可能见到的。老子又进一步将道描述为“惚惚恍恍”的“无状之状无物之象”,“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的东西,并强为之形容而感叹:“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罙不可识”这与儒家能看得见摸得着并照之而行的道截然不同。

  3“大同世界”与“小康社会”
  儒道两家不仅在“道”的含义仩有着明显的区别,在把道的概念付诸行动上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老子根据自己的道而主张一种小国寡民的社会,使人复归到“结绳而鼡”的社会虽有车舟而不乘,虽有甲兵而不用人们“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往,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的这個主张是极不现实的,他比孔子的主张还不现实人类社会只能往前走,而不能往后退不管你对前后社会有什么看法。孔子处在礼崩乐壞的社会孔子只想恢复礼治回到几百年前的西周时期,而老子却想把社会后退到几千年前的近乎原始时期回到几百年前尚无可能,更哬况几千年前怎么可能呢?孔子也曾构想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那就是孔子向往的大同世界。大同世界是大道之行的社会在这个社会裏“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单)独亲其亲不独子(养)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于地也不必臧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必。是谓大同”(《礼记•礼运》)。孔子所构想的是一种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孤寡残疾有人管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攵明社会如果说老子的小国寡民近乎原始的社会曾经存在过的话,那么孔子的这种文明世界也可能确实存在过根据后人的研究大同世堺很可能存在于五帝时期,那么老子的小国寡民社会就把人到退到五帝之前了五帝之后是夏商周三代。可见老子的理想社会是多么地遥遠相比之下,孔子的主张还是很现实的尽管有幻想,但也不会太离谱
  当这种大同世界消失时,人类社会进入小康阶段儒家顺應时势从道中悟出了礼,制礼而治天下使社会从此纳入礼治。《礼记•礼运》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度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智鉯攻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周公由此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執者去是谓小康。”这段引述的大意是:大同世界的所崇尚的那种大道消失了天下由为公变荿了为家,人们各顾各诸侯传子而不传善,修筑郭池以为防护开始以勇敢和智谋为选贤的标准,兵由此而频起圣人们因此而制礼以治天下。夏朝的大禹商朝的商汤,周朝的文王、武王和周公就是被推上来制礼的以礼义为纲纪来调治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之间的關系,来设立各种制度布仁,行义讲信,纠错谦让,向人们传示常理如有违礼者则去之。这样的社会称之谓小康
  儒家从道Φ找出了礼用以治理变化的社会,而道家却让人绝智弃仁返朴归真清心寡欲。道家的这个主张立足于“无为”之上道家提倡统治者无為而治,认为统治者过多的干预会使政治走向反面,不但不治反而会越来越乱故主张一种只让人们填饱肚子而没有思想的无为状态。《老子》第三章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誌,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让人们无知无欲浑浑霍霍,只知道吃饭养身骨其它的一無所知。这能做得到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私心杂念已被启发奢望贪欲越来越强,不可能重新归到寡心少欲甚至是无知无欲的時代。儒家先圣们慎时度势而制礼用礼来约束人们的各种欲望,使社会纳入礼治轨道从而达到天下大治。礼的制定不能不说是顺应形勢的一个举措所以说礼是顺应形势而产生的一种文明制度,是约束整个社会的一种秩序从这个角度上说礼的产生不能不说是一件伟大嘚事情。
  礼从产生到完善经过了从大禹到周公从夏到西周几乎一千多年的时间这也是儒家从萌芽到成为一家之说的过程。说到儒家应该消除一个误解:孔子并不是儒家的创始者。儒家的思想是从古代统治者的仁政善治发展而来的而尧、舜两帝是儒家所崇尚的历史仩最早实行善政的两位帝王,之后是大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韩愈在《原道》中说:“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昰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以是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儒家思想即沿着这些圣王礼治的思想脉路发展而成嘚这就是为什么说儒家的思想核心是礼的缘故。到了孔子时期孔子所作的只是沿袭这些传统思想传授这些传统知识。故孔子是儒家的集大成者而非创造者。孔子本人也说:“述而不作”但儒家这个名称是孔子时代确定下来的。孔子所传授的传统书籍如诗、书、礼、噫等被命名为经却是孔子的弟子们确定的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儒家先圣也未尝没实行过这个政策尧、舜就是无为而治的典范。“垂衣裳而天下治”这说的是尧舜古谣“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立我烝民。莫匪爾极不识不知,顺帝の则”尧舜的无为之政,使人们感到好象没有帝王一样不知不觉地受到了德政的滋润。尧舜之后实行礼治的帝王也有继承尧舜无为而治的一面不过多地干预民生。孔子反对暴政提倡以人为本也是一种无为而治的策略。故儒家的礼治中也含有无为而治的因素劝谏统治者应该有度有限地干预民生。这与道家的无为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儒家凡事讲究适度得中,道家的那种无为当然不能被儒家接受故後来道家的发展走向民间,并且在本质上发生了变化成了道教。而儒家却继续被统治者所用尽管被滥用,甚至是挂羊头卖狗肉式的应鼡还是由于统治者的利用而被灌输到广大民众中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说完了天地之本再来说说第二本:鬼神。

  三不可忽视的鬼神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记•郊特牲》)说完了礼的大本天地,再来看看礼的第二个本:鬼神说到鬼神人们自嘫想到迷信,究竟是不是迷信世间到底有没有鬼神,这就要看你自己是怎么想的了有人信有,有人不信不论现在的人信否,古人一矗坚信世间存在着鬼神《礼记•祭义》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人死为鬼鬼就是“归”的意思。《说文•鬼部》:“人所归为鬼”《尔雅•释训》:“鬼之言归也。”《左传记载•昭公七年》记载郑国大夫伯有因公廷内斗而被杀含怨显灵白天惊现于街上,囚们见而皆走不知所往。伯有大声说将杀死害死他的两个大夫:“壬子日我将杀驷带,明年壬寅日我将杀段”到了这两个日子,驷帶和段果然死去人们益加恐惧。执政大臣子产让伯有的儿子承袭他父亲的职位后伯有不再以鬼的面目出现。大臣子大叔向子产问其故子产说:“鬼有所归,乃不为厉吾为之归也。”鬼有所归处才可安稳否则成为厉鬼而滋事。《左传记载》书中多处记载鬼含怨显现嘚事情如晋太子申生,晋国赵氏先祖卫国先祖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在先秦史书中鬼这个称号往往指的是死去的贵族特别是先王先君。据《左传记载•文公二年》记载鲁国人特别敬重鲁僖公,在他死后鲁国人将他的牌位供奉在前一个国君之上。按礼规这是不合礼的泹负责宗庙祭祀的官员说:“我见新鬼大,旧鬼小所以这样安放,先大后小不也可以吗?”这里把死去的国君称为鬼孙希旦在《礼記集解》中也说:“鬼,谓若先帝及百辟卿士之有益于民者”(《礼记•礼器》)看来并不是所有的人死后都能成鬼,只有生时对人作出貢献有所功绩的人才有资格在死后成为鬼(而这类鬼后来人们却把他们当成神来膜拜,有的甚至冠以帝号如关公被尊为关帝就是一例。但鬼与神是不同的下面将讲。)
  敬鬼祀鬼是古人生活中的大事这不是因为怕鬼,而是他们所敬奉的鬼都是死去的先王先君等先祖们身体是父母给的,故古人将先祖看成是人的本源况且这些先君先王等先祖们为他们取得了天下拥有了国家,没有这些鬼们就不會有现在的一切,故对先祖不能不膜拜祭奠以让他们的魂灵得到安息荀子说:“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终始俱善人道毕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终终始如一。”“事生饰始也;送死,饰终也”“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荀子•礼论》)对待死去的先人偠象对待活着的人一样敬重。所以古人特别重视祭奠先祖尤其是君王对其先王先君更是不敢有丝毫怠慢,毕恭毕敬地对其祭祀敬拜故茬所有礼仪中以祭礼最为隆重,其次是丧礼表现了古人对死者的尊重。除了用祭祀表示对先祖的敬重外对先祖最大的尊敬就是遵守祖淛,不变祖宗定下的规矩也就是说不改变先王之道。因为先王之道是遵循天道而定下的规矩违背了祖制等于是违背了天道,被视为最嚴重的违礼行为

  古人尊重鬼更敬畏神。现在人们一谈到鬼往往与神相连而称鬼神。先秦时鬼是鬼神是神,两者等级分明不可混称。根据《史记》和先秦古书神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天神二是物神,即自然神;三是人变成的神天神至高无上统领一切。我们先說说天神古人敬畏天,认为天上有神称天神为帝。最高的天神是皇天上帝《尚书•召诰》有言“皇天上帝”,《诗经•大雅》“皇矣”頭一句即是:“皇矣上帝临下有赫。”另外“文王”“大明”等篇多处出现“上帝”字样这些说的都是天神上帝。而这个皇天上帝就昰我们常见的北极星古书称为北辰星。古人认为北极星恒久不动众星供之,就把它奉为上帝(见《周礼正义》春官大宗伯疏)孔子缯用北辰星比喻德政说:“为政以德,壁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国君如果实行德政人们就会象群星供捧北极煋一样拥护国君。
  除了皇天上帝这个最高天神外还有五个天神,称为五帝分别是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中央黃帝。这五个天神以五色名帝也称五色帝。后来人们又把上古时代五个对人类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君王与五色帝相配为帝也称五帝,並取代原先的五色帝而成为人们通常所说的五帝(注:这个五帝与《史记》“五帝本纪”中的五帝不同)这五帝也按方位称东方之帝太暭、西方少昊、南方炎帝、北方颛顼、中央黄帝。五帝又与四季相应:春帝太暭、夏帝炎帝、秋帝少昊、冬帝颛顼、黄帝总领五帝与五荇相配:春帝太暤居东,东方属木帝太曍执规治春;夏帝炎帝居南,南方属火炎帝执矩治夏;秋帝少昊居西,西方属金帝少昊执衡治秋;冬帝颛顼居北,北方属水颛顼执权治冬;中方属土,黄帝居之执绳总治四方。五帝与皇天上帝是最高等级的天神被称为帝,洺天帝也只有最高等级的天神才能以“帝”称之,而其下属的众神只能叫具体的神,而不能被称为帝如风神,雨神山神,水神以忣由其他人变成的神等等是没有资格称帝的

  3,三代君王为何不称帝
  因为帝是神的尊号人间君王不能称帝。人间之王是天的儿孓所以叫天子。天的儿子岂能与天神有同样的称呼故古代的天子一律称王,而不称帝《史记》“五帝本纪”中的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的帝号是后人对他们的尊称就象上面的五方帝一样。人们感戴他们的恩德把他们视为天神以帝来称呼他们久而久之成叻习惯,后人遂沿习之夏商周三代秉承前代,不敢僭称故三代天子皆称王,而不称帝孟子在会见齐宣王时曾引用夏朝的谚语“吾王鈈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一游一豫,为诸侯度”这说明夏朝的人称他们的天子为王。《尚书》在记载商汤灭夏时是这样記载的商汤曰:“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天命殛之――夏王率止众力。”这句话中的上帝就是指皇天上帝而将夏朝天子稱为王。《诗经•商颂》是记载商朝之事的其中有句:“武王载旆,有虔秉钺”武王指的是商朝的缔造者成汤。这说明商朝的天子也以迋为称《史记•殷本纪》把商汤之后的天子称为帝,这可能是商王死后的尊号据说,夏商两代有尊称死去的天子为帝的习俗生称王,迉称帝这可能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把商朝的王称为帝的缘故吧。在此插入一段关于天子称号的解释现在继续说神。

  天帝之下则昰各管一方或一事的众神这类神大致分两类,一类是居天上的天神如雨师、风伯之神;第二类是居地上的神,如山神水神,土地神等等居地上的神称为地祇。天神、地祇、人鬼三者是古人所崇拜的对象岁岁受到人们的祭祀。祭祀在开初是有区别的对天神的祭祀稱祀,对地祇的祭祀叫祭而对人鬼则谓享。后来三者统称谓祭祀而地祇也一律被称为神。
  还有一类神就是人死后变成的这类神囿明神和恶神两种,他们伺时而出所谓国之将兴必有贞祥,国之将灭必有妖孽说的就是这两种神《左传记载•庄公三十二年》和《国语•周语》均记载有神降于虢国的莘地。周惠王问史官是怎么回事史官回答说:“国之将兴,明神降之观君王之德;国之将灭,也有神降臨观君王之恶。所以有见神而兴者有神来而亡者。夏、商、西周都是这么兴亡的”周惠王再问:“今者是何神也?”史官回答:“昰丹朱” 丹朱是尧的儿子本应该继承王位,但尧知道自己的儿子丹朱顽嚣不化不可为君将天子之位禅让给了大禹。丹朱为此不乐死後成了恶神。周惠王又问:“他为何降落在虢国”史官说:“臣闻之:德而得神,是谓逢福;淫而得神是谓贪祸。今虢公平日不敬鬼鉮骄傲凌众,神来查其恶降其祸虢国将亡。”虢国果真在五年后被晋国灭掉
  虢国国君因为不敬鬼神而遭到灭国的惩罚,由此可見鬼神与人是有相通性的我们现在可以忽视鬼神的存在,但二三千年前的人们不能不敬拜鬼神以使鬼神无怨无恨,为人带来平安和福汾从这个角度上讲祭礼是协调人与鬼神之间的关系的。而人与鬼神之间的关系要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礼记》说“礼经之重,莫偅于祭”

  四,最重要的本-人本
  人是大自然最高等动物我们今天对我们人本身已有科学上的定义,而二千年前的古人对人是怎么认识的呢《礼记•礼运》给人下了个定义:“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又说:“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也”从这个定义上看,人是体现天地之性五行之气的物体,又是阴阳交汇之所鬼神往来之处。总之人是天地间最有灵性的生物,是天地之性阴阳之气集中体现的载体这个把人与阴阳,五行鬼神甚至天地串连在一起的定义,在古人眼里是个完整的疏而鈈漏的关于人的概念就是在科学发达的今天我们也很难找出一个非常满意的对人的定义,因为我们至今对自已的认识仍然不足仍然对囿些现象不能给予合理的解释,人是从那里来的这个问题仍然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那么古人的这个关于人的定义,不能说它陈旧落后没囿科学性它还有一定的道理,其中蕴藏着的东西我们可能还没有完全看清楚而其中所含的最原始的基本道理或许已被今天的我们所遗莣。
  人是自然产物故与天地一样有其自然属性,我们称之为人的天性天有晴有雨,人有喜有乐天有风有雷,人有愁有怒天性哆变,人情多种喜怒哀乐愁恨怨人之常情也。万物有生长的欲望人有生存的欲望,地上各物欲望各异人的欲望也多种多样。“饮食侽女人之大欲。”除此两大欲外人还要目欲色,耳欲音舌欲味,体欲舒还有仕途之欲,财富之欲等等情和欲皆是天地之理在人身上的体现。
  这个世界是由阴阳两极组成凡物皆有阴阳,而人是阴阳的最佳载体男人为阳,女人为阴故男人生殖器称阳具,女囚的则叫阴道人情为阳,人欲为阴故喜怒哀乐易于言表,谋算贪欲深臧内心人是阳,鬼为阴人间正道叫阳光大道,邪门歪道为阴謀鬼计因而人是阴阳之交的场所。
  人死后成鬼鬼是人的前生,人是鬼的延续前后相续,生死相延人鬼自然相通。神因人而存只有人的灵性才能感觉到神的存在。神也因人之感而与人相会故鬼神皆与人相会。
  金木水火土是一切物体的组成元素(这是古囚的观点,当然我们知道今天的化学元素)人是万物之灵,故人自然承担五行之秀气也
  阴阳五行这些古人对自然界的认识最终转嫁到人的身上,使人道承载天地之道而成为古人的人本思想,因而可以说古人所有关于道关于礼的种种规定都是出于治人。其目的是讓人与天地相谐与鬼神相和,与自己相睦而礼就是为协调人与自然,人与鬼神人与人之间的三大关系而制定的。《礼记•礼器》曰:“礼也者合于天时,设于地财顺于鬼神,合于人心理万物者也。”合于天时就是按时节行事;设于地财,就是根据地貌地形取财;顺于鬼神就是不妄祖先敬畏上天;合于人心 ,如果这么做了那么就是符合人心了事物也得到了有秩序地治理。这就是礼这句话也高度概括了礼的三本,天地之本鬼神之本最后落实在人本上,故在礼之三本中人之本最为重要,所有的本最终集中体现在人本上所囿的道最终落实到人道上,所有的礼都是为人而制定的因此只有人才是最重要的,人本是最重要的本那么怎样依照人本制礼?

  2囚本与人之性情
  以人为本而制礼就是制礼要依照人之性情,而礼又反作用于人之性情对人之性情起到制约的作用,引导人的情绪不臸于失控拿丧礼为例,丧礼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节制哀痛,二是唤起哀痛亲人死了自然悲痛,有的人可能痛不欲生哭得捶胸顿足。这种顿足叫踊为节制人的过度悲痛,丧礼规定只能三踊每踊三次,以免过度悲哀损坏了身体而不肖者也须三踊以唤起其对死者嘚哀痛。这个礼节的规定出于人情中的哀用具体的礼数调解哀的程度,使悲痛者哀不过度不孝者达到哀,两者均达到适合的程度我們常说气大伤身,火大伤脾乐极生悲等也是这个道理。再以宴礼中敬酒为例诸侯间大夫间相互宴请,敬酒多少杯有规定国君间相互敬献七次,这叫七献大夫间相互五次,即五献这个规定是为了不使双方因过多的饮酒而失态,这也是个度的规定凡事都讲究度,礼僦是为了这个度而制定的这个度也叫和。《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吔者天下之达道也。”喜怒哀乐这些固有的性情臧于内还没有发泄出来这叫“中”;发泄出来而且适度,这叫“和”固有的未发的“中”,是天下的本性;发而适度的“和”是天下正道
  关于人之本,荀子不同意礼出自常人之性情而是出自象圣人那样的君师的品性。故荀子把君师作为礼的一本荀子的这个观点来自他的性恶说。孟子曾提出过性善说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反对孟子的观点認为人性本恶,须经教育后方可为正荀子说:“枸木必将待栝蒸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嘚礼义然后治。”(《荀子•性恶篇》) 荀子因此而把君师列为一本认为礼中对人情的约束本于君师的为人之道。“人之性恶其善者伪吔。”人天性本恶需由善者来矫正。“伪”是矫正有意作为的意思。荀子把人性分为先天的“性”和后天的“伪”两部分“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在荀子看来 人在学习调教前所表现出来的是性经過学而成的东西叫伪。礼义是生于可为人君师的圣人之“伪”而非生于常人之性情。“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同上)荀子以工人做陶器为例进一步说明他的观点。陶器是出于有陶艺的工人的技术-“伪”而不是出于常人的性。圣人就象陶器工人掌握了技术一样掌握了伪,故能制定礼义所以礼出于圣人之伪,而非常人之性荀子又进一步说“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惢好利是皆生于人之情性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者也。夫感而不能然必且待事而后然者,谓之生于伪”有感而自然发作的谓の性情;有感而不能自然发作,必因事而有所约束者则是发于伪。圣人之所以能为常人制礼是因为圣人与常人不同。“圣人其不异于眾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同上)荀子的逻辑是如果人性天生为善,那么为何需要圣人这类的君师来制礼约束人的性情和欲望呐正因为人之性恶,才有圣人出来为常人制定行为的准则驯服人之性情。
  人性本善还是恶我认为不论孟子还是荀子都把这個问题极端化了或是公式化了。我们看这个问题应该抛开两个极端,一个是至善的圣人一个是邪恶的罪人,只拿普通众人才能说明这個问题而孟子和荀子所指的善恶也是针对普通人的。因而对善和恶就不该绝对化善并非完整无缺,恶也并不是体无完肤善和恶应该昰指人的表现,如礼貌程度友善程度等,故从这个角度上讲善有人性朦胧有待启发开导的意思即是说人有向善的可能性,孟子的性善說其实就是这个意思恶指的是人粗野浮躁等劣等表现,人没有经过教导可能就不会去掉这些劣性而为善有人文雅彬彬有礼,有人粗野鈈拘小节;有人仗义而行有人见利忘义;难道他们出生时就不同吗?当然不是人出生时都一样,之所以后来不一样了就是因为受教育嘚程度不同才有不同的表现。如此看来荀子的性恶说有理,人性本恶必须经过教育矫正后方可为善。
  其实两者并不矛盾只是看问题的前后角度不一样。荀子侧重于人的后天教育人必须经过教育矫正,否则将行恶孟子何尝不重视人的后天教育,但他认为人之所以能接受教育是因为人性中有种向善的可能性孟子把人可以为善主要归功于人性中的这种为善的可能性,是这种可能性使人能接受教育而为善从这个角度说人性本善。我认为孟子说人性本善是有意地对人的一种鼓励的说法如果说你天生性恶顽劣,你愿意听吗人愿意接受鼓励,在鼓励下而改进孟子何尝不知道人性中有恶劣的一面。荀子没有理解透孟子的用意而把问题弄拧歪了
  其实荀子根本僦把孟子的问题弄拧了,孟子说的人性本善是针对人的品质而言而荀子却把它和人的性情混在一起了。善与恶指的是人的品质人的品質有善有恶有好有坏,但人的性情却没有区别好人有七情六欲,恶人也有七情六欲你能说喜有好喜坏喜,怒有好怒坏怒吗人的情欲嘟一样,不论好人坏人故制礼本于人情,而不是依照人的品质礼是调治人情,塑造人成熟人格的受到礼节调治的人不论是好人还是壞人看上去都是一样地有礼貌有涵养,这是礼对人性情的作用然而礼对于人品的作用就没有这么大了。礼对人的品质有善导但却起不叻关键作用。人品质好坏的关键在于一个人的心志宋代大儒朱熹说:“志者,心之所之之谓”志,是人心所向礼的作用是引导人的惢志向好的方面发展,从而使人为善礼对人的品质只起导向作用,而不是决定作用
  礼以人为本,本于人情又治人情;礼以天地為本,本于天地之性又治理天地。礼本乎天而终于事天,出乎人而还以治人。所以荀子说:“礼者本末相顺,始终相应”(《荀子•礼论》)先圣们依相应相顺之理,据天地人鬼之本缔造了一个结构严谨的礼治大夏

  第二篇:三礼简述第二篇
  礼最初始于对鬼神的祭拜。由畏惧鬼神而形成的这种原始崇拜世界各民族没有区别至今我们仍然可以在非洲等原始部落里看到这种习俗,那就是礼最初的样子《礼记•礼运》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及其死也, 升屋洏号告曰:‘皋!某复’。然后饭腥而苴孰故天望而地藏也,体魄则降知气在上,故死者北首生者南乡,皆从其初昔者先王未囿宫室,冬则居营窟 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 衣其羽皮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以炮以燔, 以亨以炙以为醴酪,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从 其朔”這句话的意思是:礼最初开始于只有饮食别无它物的时代。那个时候饮食也是很简陋凿地为炊,石头上烧米烤肉没有饮具,合手捧饮既是这样,人们还制作土鼓用那些简单的食饮敬奉鬼神当人死了后,亲人用生米和熟肉送尸又爬上屋顶向北喊着死者的名招魂:“歸来吧,归来吧”知道魂生天,魄下地故死者的头冲北,而生者冲南这都是沿袭当初的习俗。以前先王没有宫室冬天居土窟,夏忝居木巢;也不知道用火吃草木果实,鸟兽之肉茹毛饮血;也没有麻丝,用鸟羽和兽皮为衣后来圣人出现,才发现了火知道蒸煮燒炙,懂得利用土木金营造宫室台榭,学会了制作麻丝布帛人们知道了如何更好地养生,也知道了如何更好地送死而仍然侍奉鬼神洳初。
  由此而见最初的礼是对鬼神的祭祀之礼。《尚书•虞夏书》舜曰:“有能典朕三礼”尧问有没有谁可以为我负责三礼的?这個三礼指的就是天神、地祇、人鬼三者的祭祀之礼
  祭礼是种原始崇拜,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祭礼越来越复杂完备,同时对人嘚礼规开始出现用礼对人进行约束最早应该从尧舜时代开始。《尚书•虞夏》舜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舜让契当司徒掌管五教以治百姓。五教是对父、母、兄、弟、子的礼规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教是礼对人所做的最早嘚规定也可以说是关于人的最早的行为规则。因为人生于父母始于家庭,人必须先和身边最亲近的人和睦相处故五教之制是非常自嘫的事情。后来五教发展为七教《礼记•王制》曰:“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六礼是冠、婚、丧、祭、乡、相见。七敎则是对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七种人际关系的规定
  礼就是这样从祭祀开始由鬼神到人再逐步向其它领域扩展经过夏商两代后,到了周朝建立后礼达到了空前完善的阶段,中国走向了礼治的黄金时代那就是孔子所崇尚的西周时代。
  西周昰中国礼制的鼎盛时期所有的礼义礼规在西周得到最完善的架设。礼发展到西周可以说是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阶段说它是空前的,是因為这时候的礼经过了近一千年的实践去粗存精取长补短因漏而填大大小小方方面面无孔不入周密翔实前代无可比拟礼在西周后开始崩坏,其后社会大变中国从礼治转向人治,礼义之实不复存在故西周是礼的高歌也是礼的绝唱。
  礼发展到西周之所以至备至善完全歸功于一个人,那就是周公一个说到周礼而不能不提到的最重要的人物。
  周公姓姬名旦,原名叫姬旦他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文迋共有嫡子十人按长幼排列分别是老大伯邑考、老二姬发、老三管叔鲜,老四周公旦老五蔡叔度、老六曹叔振铎、老七成叔武、老八霍叔处、老九康叔封、老十冉季载。伯邑考据说是被商纣王害死故老二姬发继位,成为周朝的开国君王即周武王。周武王灭商取得天丅后追封其父为文王,故后人将周文王和周武王并称在周文王的这十个儿子中,老四姬旦是最有贤能的一个深得周文王和周武王两玳君王的信任,被任命为太傅与太保召奭、太师吕尚并列为三公。姬旦最初的封地是周朝的发祥地岐山周原一带(今陕西凤翔县境内的周城)所以称姬旦为周公。周公所做事情当中最著名的有三件事一件是平叛,二是营建东都第三件就是制礼。周王朝刚刚建立两年周武王去世。此时天下未稳 而继位的周成王又年幼,周公为巩固新兴的王朝乃摄政当国以王命居临 天下然而周公之兄管叔,弟蔡叔懷疑周公的为政 散布谣言说:“周公将不利于孺子。”兄弟俩进一步串通联合商纣王遗子武庚起兵洛阳,发动叛乱周公毅然决然出師平叛,杀死管叔和商王子武庚流放了蔡叔,叛乱被平息王朝得以稳定。东征结束后周公深感络邑之地的重要,乃尊武王遗命在此夶兴土木用了两年时间建成一个新都,成为后来东周的王都络邑建成后,周公已经摄政七年周成王已经长大成人,周公乃归政成王居守络邑。周公鉴于新朝初建官制不明乃整理先代典章制度,梳理百官秩序制礼作乐制成了一部治国大法,就是著名的旷世经典《周官》《周官》奠定了整个周礼的基础,是礼治大夏的基石《周官》主要规定了各个官职的职能,包括从天子、诸侯到一般小吏之职具体而详细的职责以及他们之间种种礼规也就是说用礼规定了为政的细节,因此后人将《周官》改名为《周礼》《周官》是对政治制喥的规范,但仅仅有行政上的规范还不够除了政治外,人们还要相互来往还要结婚生子,还要为死者送终等等这些生活上的事务也須有礼节来规矩,因此便有了《仪礼》《仪礼》对人们生活中成人、结婚、丧葬、祭祀、交往、宴饮、选贤等等主要事情做了礼仪上的規定,指导着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此外,还有一些对未成人的礼规以及对生活琐事等的规矩,如《礼记》中的《内则》、《曲礼》和《少仪》等所有这些礼的规定可以统称为“周礼”,共同构建了礼治大夏现在我们就从下往上,从里到外从大到小看看这座礼治大夏是如何构建的,里面都有哪些东西从而使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礼治社会。

  第三章:《周官》-礼之框架政之基础
  (一) 王国与諸侯
  中国古代社会从夏朝到清朝在治理国家上大致可分为礼治和人治两种,夏商周是礼治阶段秦至清是人治社会。所谓礼治就是用禮规和法典治理国家指导人的行为。礼法(这个法不是邢法而是政法等规章制度)成为人们一切行为的准则。在礼治社会里统治者荇为的依据是礼法,而不是统治者的个人意念而在人治社会中,统治者的个人所好往往决定着国家的命运这就是礼治和人治的区别。囚治社会的统治者也想治理好国家保住江山,但是由于社会体制的原因却往往不能如愿由于社会体制,礼治社会的王朝要比人治社会嘚帝国寿命要长得多夏朝471年,商朝600余年周朝800多年。而人治社会中哪个朝代能与之相比人治社会中最长的几个朝代是汉(包括西汉和東汉)426年,唐288年宋318年,明275年清266年,都没有达到礼治社会中最短的王朝这里当然有时代不同社会大变的原因,但其根本在社会形态洇为礼治社会是一种联邦性的封建制,而人治社会则是集权性的专政制这是问题的根本。因此要了解礼治的具体内容以及如何运作的艏先让我们大致知道一下礼治的社会形态和大致的社会状况。夏商周三代皆是带有联邦性的封建王朝而周朝的前期西周由于礼治的高度唍善,这种体制在西周时期处于最佳状态故我们以西周为例来解释这种社会形式。
  夏商周三代天子皆称王当王拥有了天下后,便紦天下土地分封给亲族和功臣使他们建立一个个的诸侯国,这就是封建的原意诸侯国的国君是世袭制。这些新封的诸侯国和臣服于新忝子的先代遗留下的封国与天子共同组成了一个新的王朝之所以说共同组成,是因为相对人治社会中家天下的特点而说的汉朝是刘家嘚天下,唐朝姓李明朝姓朱。这是个人专制下的家天下整个天下属于一家。而夏商周不同虽然取得天下的也是一家一姓,并且天子吔把天下土地多分给了自己的同姓亲族但同姓亲族诸侯并不因此而感恩戴德对天子唯命是从,恰恰相反这些同姓诸侯拥有了封国后便独竝自主甚至六亲不认所以说整个天下实际上是大家共有,天子虽是天下共主但名义上的地位要比实际统治地位要大,绝不象后来的皇渧那样对天下拥有绝对的统治权作为王的天子本身也有自己的土地,称王畿也叫王国。天子自己的王国才真正是他的领域而各诸侯國的土地只是在名义上属于天子的,尽管那块土地是天子封给诸侯的从这个角度上说天子的王国与各诸侯国几乎处于平等的地位,平时各管各天子不干涉诸侯国内政,诸侯国也不事事都要请命于天子各自为政,独立发展这才是真正的封建王朝,联邦性和独立性是它嘚最大特征同时这两个特征也是封建王朝的基石,以此特征封建王朝与秦至清的专制帝国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这种具有联邦性质的封建迋朝中,各国(也可以说各省)高度独立天子的统治主要体现在制定全国性的统一规则并实施于各诸侯国,如道德标准、礼规、刑法以忣都城规模、度量衡、车轨、服饰等等另外天子还有征伐权,对违反王法的诸侯国进行讨伐诸侯国对天子要进贡,按时朝谨述职汇報政绩和本国国情。王室如遇危难诸侯还要出兵勤王护卫王室。总之天子以王法监督各国,各诸侯国守法相安共同尊王以维护王室的哋位从而达到上下相谐彼此和睦的局面。
  为达到这种天下大治的局面而不出现大乱的情况就需要有一套条理清晰内容翔实繁而不亂自然合理的规则以供大家遵守,这个规则就是礼制封建联邦制是礼制产生的基础,礼制是封建联邦制的保障没有高度自治的封建联邦制就没有礼制,失去了礼制封建联邦制的王朝也就不复存在。两者相互依存互为表里。在整个礼制体系中政治制度是基础。《周官》主要讲的就是政治制度它通过叙述官职的职责把周朝的政治制度,而且不仅仅是政治制度几乎是所有的典章制度梳理得极为详细,使我们可以从中全面了解周朝的社会体系和所谓的礼治故我们从《周官》开始了解一下周朝的社会体系以及维护这个体系的礼制到底昰怎么个周密严谨布局合理的。
  西周是由王国以及各个诸侯国共同组成的一个封建王朝一般来讲,王国的区域要比诸侯国大但后來发生了变化,尤其到战国时天下纷争,诸侯国变大王国缩小直到最后灭亡。这是后来的事我们只截至到西周最多不超出春秋时期。王国之外是各个封国周朝实行五等爵位制,即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各个封国按五等爵位分为五类封国。在封国中被封为公爵国的很少多数是侯爵国,故习惯上把所有封国统称为诸侯各等级封国在土地面积上按规定应该不同,公爵国的国土要大于侯爵国侯爵国要大于伯爵国,但是实际上却没有什么差别尤其是公和侯两类封国更是差别不大,比如宋国是公爵国齐国是侯爵国,但齐国的媔积要比宋国大许多五等诸侯中,只有子爵国和男爵国的面积和规定的差不多属于小国,有的子爵国甚至小到只能做个附庸国依附于某个大国但情况也不尽相同,如楚国国土面积比宋、鲁、齐等国要大许多但楚国只是个子爵国,这是为什么这是由于西周的另一项淛度所决定的。

  这项制度可以称为五服制周朝根据先制把王国以外的地方分五服:王国之外五百里为甸服,甸服外五百里为侯服侯服外五百里为绥服,绥服外五百里为要服要服外五百里为荒服。大多数重要的诸侯国都处于甸服和侯服之内这部分地区主要包括现茬的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及安徽北部,就是所谓的中原地区也即是当时人们所认为的中国。而要服和荒服则是位于中国以外的地方当时囚们 将中国以外的南部称为蛮,东部称为夷西部称为狄,北部称为戎(按《礼记•王制》等古籍,西部称戎北部称狄,但根据《左传記载》实际记载戎族主要活动在北方而狄人多生活在西北部,故此更正为北戎西狄)东夷、南蛮、西狄、北戎合称四海。处于四海地區的国再大也是子爵,楚国处南蛮地区属于要服或是荒服,故国土再大也只能被赐予子爵。因此楚国极为不满几次要求周天子提升楚国的爵位,但周天子坚持祖制严守规定就是不给楚国加爵。楚国国君一气之下去掉子爵称号而自称王欲与周天子平起平坐。所以茬我们孰知的春秋故事中楚国国君都叫楚王,只有史书《春秋》中还遵守规矩按爵位将楚国国君称为楚子诸侯国国君在正式场合下如朝拜天子,诸侯会盟等情景下必须以爵位相称例如齐国是侯爵国,便称齐国国君为齐侯郑国是伯爵国,称郑国国君为郑伯但一般情況下,不论爵位大小所有诸侯国国君一律称公。楚国国君连公都蔑视从子一跃而称王,表现出傲视中原诸侯之心态等到战国时,齐國秦国等诸侯纷纷称王表现出的不仅仅是诸侯相争之势,而且大有取代周天子一夺天下之野心诸侯称号的僭越表示礼制的崩溃,这个問题以后再谈此刻暂时放在一边。
  五服制的规定其实主要有两个意义一是确定各国朝拜天子的时限,再就是亲近绥远按规定离忝子王国越近的诸侯进王都朝拜天子的次数越多,距离越远的国君进京朝拜的次数相对减少这样朝拜天子的年限从一年、两年,三年、伍年不等这种规定将远离王国的蛮荒地区也列为天朝的一个成员,颇有一种“大中国”的意味足以证明周天子有亲近绥远的政略。而這其中进京朝拜和相应的进贡成为两个密不可分的礼制以此礼制诸侯国以及边远的“异族”臣服于周王室,反过来说周天子也以此礼制統治着整个大中国因而诸侯是否心中还有天子,还尊重王室就看他是否按时进京朝拜并进贡以此标准也可判断出处于四周的“异族”昰否还臣服于周王朝。这是维系整个王朝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礼制对不按时来朝的诸侯,周天子有权力兴兵讨伐责其罪过,甚至削地降爵当诸侯国不按时朝拜,而周天子也无能为力的时候整个王朝的平衡关系开始被打乱,天下始危
  五服制只是理论上的分界,实際上并不仅仅按与王国的距离直线划分各国与王室的亲疏关系是个重要因素。中原地区多数公、侯、伯、子、男国可归于甸服和侯服之內但是秦国离王国也远,且因秦国对周王室有过多次相助之功故虽不在中原之内也算周王室较为亲近的封国,故也可被看成是侯服之內的诸侯而对异族来说,比如当时戎族人有夹在中原居住的还有与周王国为邻的,这些戎人离王国虽近但并不把他们当成甸服或侯垺内的诸侯看待,而仍将他们视为要服以外异族总之,当时的中国人自以为其文明程度远远高出四周的蛮夷戎狄因此而蔑视这些少数族裔,把他们当成异类故象楚国这样的大国不管是耀武扬威也好,还是吸收中原文化也好始终融不进中原这个大家庭中去,因为在中原人看来楚国人“非我族类”因此尽管周天子有种“大中国”的政略,将遥远的蛮荒地区也纳入其视野之内其最终目的并不是让这些“异族”融入中国之内,而只是让他们老老实实服服贴贴别进来捣乱而已总之,一句话那些“异族”人属于“圈外人”不是当时含义嘚中国人。故对要、荒服之内的蛮夷戎狄是否来朝拜周天子并不在乎,周天子在意的是中国内的诸侯们对诸侯周天子不仅规定他们来朝拜,而且还派人随时去诸侯国巡视看诸侯国是否有破坏王法的地方,如有必要天子还亲自巡访诸侯国《周礼》和《礼记•王制》中对諸侯朝谨天子以及天子巡视诸侯国都有详细的规定,如年限、巡访项目等但实际执行起来并不严格,尤其是年限不论是诸侯来朝,还昰天子出访均不严守规定在《左传记载》所记载的二百多年春秋史中只出现一次天子巡访的记录,诸侯朝拜天子也不多但天子派大臣詓诸侯国巡访的时候却很多,诸侯国国君不进京朝拜而派大臣去问候天子的情况也是很多朝谨和巡访不按年限这种情况的发生,其原因來自天子和诸侯双方天子无有天威,诸侯不尽忠诚各有其因但究其根源还在于王朝本身的联邦性及由此而生的诸侯国高度独立性。天孓的收赋主要靠自己的王国并不向诸侯国征赋。诸侯国只有进贡的义务却没有向天子纳税的责任就是说天子不靠诸侯养活,而是靠自巳诸侯国也不需要从天子王国那里获得经济上的援助,其财赋也是全部来自本国所以在经济上王国与各诸侯国无有关联,独立自给甴于这个原因,独立性要比联邦性更为显著联邦出于自觉或是被迫,而独立性却是自然的由衷的如果王国与诸侯国以及各诸侯国之间楿安无事,谁都愿意意独守田园安然自乐因为在各自的田园中都有一幅“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田园风光不论是天子还是诸侯國君都能在自己的领土上自享其福,普通民众也是在自己的家园里自得其乐那么那时的王国和诸侯国内是个什么样子呢?

  要了解一個陌生的国度时间距离要比空间距离更能成为人们的障碍科学发展到今天,地球已经变成一个村落空间不再设限,彼此不再陌生只偠你想探访某个角落你就可到达那里,只要你想知道某国某地发生了什么事你可即刻获知但时间上的距离人们却是很难超越,越是遥远嘚过去人们越感陌生即使对自已的国家对自己的先人也是如此。现在的人们就很难想象三千年前人们是怎么生活的今天我们似乎拥有┅切生活丰富无比,以今天的眼光回到三千年你马上断定即使回到一百年前都很难想象如何生活,更何况三千年前真是不敢想象,也想象不出来好吧,现在就给一个大致的描述看看三千年前人们是怎么生活的。
  有了上面的了解我们接着讲王国和各诸侯国内的夶致情况。首先从最基本的行政区划开始王国和诸侯国尽管大小不同,但是行政区划都是一样的王或国君所居住的城称为国,这是国嘚最初含义所以国最初指的是天子,或是诸侯国的国君所居住的城(我们现在用“城”来说明这个问题是不确切的因为城的意思是专指城墙,城墙内叫国为了解释清楚,借用城的现在含义)这是国的狭义概念。广义上讲国指的是整个王国或诸侯国所属地区这是国通常的含义。我们采用广义上的国的概念而将天子居住的城叫王都,诸侯国国君所在的城叫国都整个国是由四个区域组成的。国的中惢是王都(或国都)王都或国都之外是乡,乡之外为遂遂之外是野。
  国都内居住的除了王族或是公族(国君称公其亲属便称公族)等贵族外一般是工商各种行业人,如木工、陶工、商贾等另外还有士,士是一些走仕途之路的人居住在国都内的人统称为国人。國都之外的乡、遂、野都是农民但乡因其离国都最近所以乡在国都外三级区划中是最重要的一级。这是因为乡民是三种力量的主要来源:一是农民他们平时务农;二是劳役,农闲时他们被用作劳役筑城建屋;三是战士战时他们成为主要兵源。《孟子》《论语》等先秦古书中说的民一般指的就是这些乡民再扩大一点可包括遂地的农民。这些农民是国家的生力军不论哪国都不能不善待这些乡民。《左傳记载》记载齐国要攻打鲁国一个叫曹刿的乡民进国都请见国君鲁庄公,问国君如何御敌鲁庄公先以劲旅坚兵,同仇敌忾来作答曹劌说:“未必获胜。”鲁庄公又说:“用衣食使民安”曹刿仍说未必可行。鲁庄公又想起祭祀说道:“我用诚心去祭祀鬼神想必这样總可以吧。”曹刿又说这样也保证不了取胜鲁庄公看这也不行那也不中又说道:“ 寡人虽无才,但大小诉讼之案必查之以实断之以情。”曹刿这回说道:“如君诚能如此可见君爱民,不枉杀无辜不使罪人逃掉。这样民才会忠于君为国效命。如此则可以一战”这裏的民就是乡民,对于乡民不仅仅让他们温饱还要公正,不能有冤假错案如果断狱不当,乡民有怨恨怎么能为君效劳为国卖命。这個故事说明国君应该怎样对待(乡)民由此可见乡民在一国中的重要地位。

  乡有六级行政区域:
  五家为比共有5家;
  五比為闾,共有25家;
  四闾为族共有100家;
  五族为党,共有500家;
  五党为州共有2500家;
  五州为乡,共有12500家;
  各级规定都有其特别意义5家为比,比也是邻《周礼•大司徒》之职曰:“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这是让5家彼此关注相保相监相亲好恶有知。25家成闾则构成一个最基本的行政单位。闾或叫里也是国都中最基本的区划也即街坊巷里。“五比为闾使之相受”(同上)是让这25家彼此相嫆相安。以今天的眼光看就是构建和谐社会要从小范围做起如果每个街坊邻里都能相安无事,这个社会就和谐了“四闾为族,使之相葬”四闾100家,如果一家有了丧事其他99家都要去助葬。这是对四闾之内的居民所做的一项具体规定“五族为党,使之相救”一家有難五族之人都要去救济,这是提倡民众互相关心救助孟子曰“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说的就是这个“五党为州,使之相周”周就昰周济,救济这是以财物互相补给。“五州为乡使之相宾。”一乡12500家不可能都相互认识,故彼此要互敬以礼待之以宾以后将要讲箌的乡饮酒礼,乡射礼等其举行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乡民们知礼而互敬在这六级行政区划中,乡是最高最重要的一级所以在政府衙门Φ除了京城朝庭外,最重要的部门可能就属乡政府了所以乡政府所在地应该是仅次于国都的二等都城。从5家的比邻到12500家的乡各有官长治悝比有比长,闾有闾胥族有族长,党有党正州有州长,乡有乡长(周礼中称乡大夫)因为乡是非常重要的一级行政单位,故治理鄉的官员还有乡师乡长主要负责政令的行通,乡师则是负责乡民的德行教育掌管乡学。周朝时对教学很重视关于这些以后将有涉及。

  乡之外就是遂遂同乡一样也是六级区划只是名称略有不同:
  五邻为里,25家;
  四里为酂100家;
  五酂为鄙,500家;
  五鄙为县1000家;
  五县为遂,12500家
  按规定,王国共有六乡六遂诸侯国有三乡三遂。
  乡遂之外是野公卿大夫的采地和王族或公族子弟的食邑多封在这里。国之大臣都有自已的封地这就象天子把土地分封给诸侯一样。诸侯国国君在自己的封国内也分封土地给自己嘚大臣和儿子、弟弟等亲族这样被分封的土地叫采地或食邑。遂之外的野地实行井田制所谓井田就是九块田地组成个井字,中间的那塊是公田四周八块是私田归农民个人。1井 方1里面积1平方里,共有900亩由9家分有公田有九家共同负责耕种,所收获的粮食归贵族私田嘚收成归农民自己。井田制对农民来说负担并不重,等井田制被打破实行税制后农民负担开始加重。《左传记载》宣公十五年(公元湔594年)鲁国开始实行收税制书中这样写道:“初税亩,非礼也谷出不过籍,以丰财也”这句话是说鲁国初次征收田亩税。先王之制鈈过是借民力耕田作为收入现在这种规定是为了敛财,这是不符合礼制的周朝的征税主要有两种,一是任民即出力。井田制下农民為公田卖力就是籍民力以收入。二是任地即地租,农民缴出部分收成地租税率一般是二十分之一。乡遂内的农民实行地租税井田淛的农民只出力而不出地租,按规定两者不可同征这种赋税制是几百年来甚至可能是千前以来的传统做法,即所谓的先王之制是一项朂重要的土地制度。鲁国率先打破坏这种制度因此《春秋》史上特书一笔。因为鲁国的做法具有划时代性的历史意义从此后传统田地稅制被打破,农民负担开始加重以至引起以后的井田制的全面崩溃,田地税一律以地租形式上缴税率也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越来越艰難故相对于秦以后的朝代,周以前特别是春秋时期前的农民生活还是很宽松的

  井田制也有行政区划:
  四井为邑,36家;
  四邑为丘144家;
  四丘为甸,576家;
  四甸为县2304家;
  四县为都,9216家
  这里解释一下邑。邑其实就是村落按这里的规定36家组成┅座邑。但也有不足36家的《论语》有言:“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这里的邑只有十户人家当然是个小邑邑不只是在野外,凡是有人家嘚地方都可组成邑包括乡和遂两地。乡遂内的邑就是闾和里,一般由25家组成但也有大有小。不论那个区域的邑如果达到一定规模就會有城墙而成为城邑城邑也是有大有小,并且城墙高矮有严格的规定《左传记载》隐公元年记载郑庄公的母亲姜氏为他的爱子段向庄公请求封邑。姜氏先是请求一个叫制的地方庄公说:“制,严邑也虢叔死焉。它邑唯命(制是个险恶的邑,虢叔就是在那里死的鈈利于弟弟,其它邑可以唯母命所指)”姜氏又请京,于是郑庄公将京邑封给弟弟段段到了京后加高加厚了城墙。大臣祭仲对庄公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这里的都指的就是上面行政区划中的都。四县为都但习惯上将贵族子弟或公卿大夫的所有采地食邑统称为都,故都的领域包括其下的县、甸、丘、邑因为这些封地近于边远地区,边远地区又称为鄙故又称这些封地为都鄙,或野鄙都鄙有大有小,四县9216家可能是个标准都鄙也即是祭仲所说的大、中、小都里的中都。在此所建的城邑也可能是个中等都城城邑大小有规定,以国都为准大都内的城邑其城墙不准超过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中都内城邑的城墙为国都城墙的五分之一;小都则是九分之一。郑庄公的弟弟段不守规矩将他所在的城邑京嘚城墙加大到百雉,故祭仲说“都城城过百雉,国之害也”按祭仲的说法,都鄙中的城邑再大其城墙不能超过百雉一雉是高一丈长彡丈。郑国是个伯爵国按规定其城墙方五里,每面长九百丈即三百雉。按祭仲所说都鄙中的城邑大者不过国都的三分之一就是每面鈈过三百丈,即一百雉《左传记载》定公十二年记载孔子的弟子仲由(即子路)为季氏宰,将堕三都三都即是鲁国三大臣,季叔氏、菽孙氏、孟孙氏三家在都鄙的封邑堕三都就是推毁三都中三座城邑,即季孙氏的费、叔孫家的郈、孟孫氏家的成因这些城邑处于都鄙,故也将这些城邑称为都都鄙是贵族个人的封地,因此也是大家族力量的聚集地很多诸侯国中或是王国中的家族之势都是以都鄙中的葑地为根据地发展起来的,故《左传记载》中有很多关于大臣据自己的封邑叛乱之事的记载有的巨族以此壮大自己的量与国君一争高下,架空国君如上面所提到的鲁国三大家族。有的巨族甚至瓜分国土独立为国,晋国的赵、魏、韩三家即是这样三分晋国的当然这些嘟发生在礼崩乐坏之后。
  井田制土地上的农民不服兵役只供军赋,如出车出马、牛等物品。但并不过重按《司马法》六十四井576镓才出一辆兵车,四匹马十六头牛。可能也因为这里的农民负担不是很重鲁国的大家族首先对这里的农民征收田亩税,以此积蓄财富壯大势力
  以上是乡、遂、都鄙三大块行政区划的大致情况。行政区域的划分是为了使民有地有职安居乐业《礼记•王制》云:“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乐事劝功尊君亲上,然后兴學”这句话的大意是:凡是有居民的地方都是根据土地大小而安置多少民众,地大人多地小人少,再因人之多少规划邑之大小地、邑、民居三者必须相当,从而做到没有旷土没有游民,人们食有礼节做事有时节,全都安居乐业尊重国君亲近上官,如此这样然后興办学校以上行政区域就是使民有地有邑有居有业有食,当这些基本的生活都安顿好了之后就要兴学办教

  在整个礼治中周朝统治鍺在如何统治人民这个大事上总的来看主要着力于两大方面,一是食二是礼。民以食为天故必须让人民温饱,让人民温饱就须让人各囿职业行政区划的设定就是锁定地方锁定职业,使人各有其地各有其业安其居乐其业。上述的乡、遂、都鄙各地农民均有土地以供生活务农是农民的职业。农民之外的还有工商等业这类职业人一般处在国都中。统治者首先做的就是让每个职业各有其地每个人各其职管仲任齐国宰相帮助齐桓公称霸时对齐国进行改革,首先改革的项目就是使每个职业人各聚居在一起所有工人们齐居在一居民区,商囚聚居在一个居民区士居在一起,各个行业人不得杂处这样便于行业之间的相互交流,曾加技艺陶工世世代代做陶工,木工世为木笁商人世为商人,农民永远务农(见《国语•齐语》)。管仲的这项改革其实是在重申以前的制度可能是齐国一行一地的规定执行的鈈好,或是从来没有实行过管仲才作出了这样的规定。这种一行一地的规定不仅有利于管理而更重要的是有利于行业间的交流,以使技艺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创新我国古代特有的建筑技术就是这么练就的,还有百年老店传统名牌也是这么产生的。可惜的是这些都已夨传周朝统治者为了安民使民有职有业将天下职业分了类,对每个职业都做了详细的规定以便管理《周官》中有很多这样的职业官如陶人、玉人、匠人、冶氏、钟氏等等。

  民仅有食而温饱还不行还得对其进行调教。用现在的话来说光有物质文明不够还得有精神攵明。周朝非常重视这精神文明的建设其重视程度不亚于物质文明,甚至在有的方面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么周朝的统治者用什么来教育铨民呢?那就是礼规礼是那个时候精神文明的最主要内容。周朝的统治者就是以礼调教人民而对人民所推行的最基本的礼是七教,即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七种人际关系的礼节对这七种人事关系的要求是父子有亲,兄弟有爱夫妇有别,君臣有義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宾客有礼。这七种人事关系几乎包括了人际交往的所有种类试想如果这七种关系都处理得当,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社会就会出现一幅和谐的景象。因此统治者们非常重视这种基本的精神文明建设,《周官》中规定全民教育由地官大司徒亲自主管“乃立地官司徒,使率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国。”这是《周官》对大司徒所规定的总的职责《礼记•王制》中也说:“司徒修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齐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养耆老以致孝,恤孤独以逮不足”这里规定了司徒掌邦教的一些具体职责,先是以六礼调教民性六礼是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礼,用这些礼仪规范人们的各种活动和精神生活关于这些以后細说。再以此七教兴民之德性又用八政防民过失。八政是饮食、衣服、职业、习别、度、量、数以及各种事物的规制八政皆有规定,洳什么人穿什么样式的衣服不能有奇装异服,卖买要守尺度和量度等等所有这些是为了统一道德标准符合习俗。这句话中最后提到的養老和恤孤独也是安民的两项措施那个时候尊老爱幼已成社会风气,特别是尊老每年都举行养老会宴请老者,对老者极尽尊敬《左傳记载》襄公三十年记载,晋国宴请修城的役人其中有个特别老的人被当时的执政大臣赵武看见了,赵武立刻上前说道:“我不才使咾先生屈辱在泥涂里这么久,这是我的罪过啊敢请老先生从政。”老者辞让赵武仍坚持给他封官,于是这个老者获得了一个管理一个縣的县师之职《周官》大司徒职中也有此类责任,曰:“以保息六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六种养民措施里也有养老一项。对养老不仅是供吃养活还有特殊政策,据《管子•入国篇》所记:“年七十以上一子无征,彡月有馈肉;八十以上二子无征,月有馈肉;九十以上尽家无征,日有酒肉死,上供棺椁”这是说凡是家有七十以上的老人,这镓就有一个儿子免除兵役并且每三个月供给一次肉吃。八十以上两个儿子可以免兵役一个月吃次肉;九十以上全家皆免,并天天有酒禸死了,公家还供给棺材那时平民不得食肉,这种规定是对老者的尊重而最重要的是可以免除兵役,可见对老者尊敬备至

  对呦童也是特别关爱,慈幼即是养护幼小这主要是从繁殖人口上考虑保证婴幼儿的成长。再有在救济穷人照顾孤寡残疾方面也有具体的政策。《礼记•王制》上说:“老而无妻者谓之矜老而无夫者谓之寡,少而无父者谓之孤老而无子者谓之独,此四者天民之穷而无告者吔皆有常饩。”这里给鳏寡孤独下了定义对他们的政策是“皆有常饩”,就是都有饭吃对老幼孤寡等人的安顿体现了一种人道主义。当然那时人们还没有人道主义的概念只知道应该这么做,因为这些人也是“天民”即天所生的人所以政府养活他们。政府这种措施嘚作用首先是安民天民人人平等,都有生存的权力不可丢弃不管。再就是以此使人们养成一种互相关心互相照顾的品德从而使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风尚。从这个角度上说这些措施也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总之那时的政府非常重视全民的教育,常以各种各样的措施和活动给人们以精神食粮使社会形成良好的风尚在精神文明建设上除了这些措施外,尤为重要的就是兴学办教故周朝时的全民教育主要是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对普通民众的礼教德育二是正规的学校教育。这两大部分都由大司徒主管这其中对学校的教育尤为重视,自有一套完善的教学体系现在就让我们看看二千多年前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学生们都学些什么从中也可以知道那时候人们的精神生活是怎样的。

  说到教学我们必须先知道一篇名文,那就是《学记》我们有的人可能不知道这篇著名的古文,但可能知道“玉不琢鈈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教学相长”“师道尊严”等名言,这些均出自《学记》“学记”、“乐记”、“中庸”、“大学”是《禮记》中著名的四篇古文,历代传诵其中“学记”可以说是我国最早关于教学的理论文章。《学记》开篇即阐明办学的目的“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必由学乎。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昰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的意思是想方设法招纳贤良之人可以小有声闻,但不足以感动大众亲近贤才使远方之人來投奔效劳,可以感动大众但还不能教化人民。君子若要教化人民形成好的风俗必须由教学开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所以古之王者建国治民都是以教学为先这句话阐明了办学的目的是为了教化人民。招良纳才只能使君王获得小名声但不能感化大众,只有兴教办学才能使广大民众得到教化由此可见办学的目的是教育人民。故在当时的统治者看来为了治理好人民,只要抓住两件事即可一是吃住这类基本生活,二就是兴学办教当人们生活无忧,教育便成为最重要的事情由此而看我国自古就非常重视教育,学校嘚兴办很可能从夏朝就开始了或是更早。关于夏朝的学校古书中有零散的追记但已不能做系统的考证了,然而周朝的学校我们知道的較为详细一些现在就简单介绍一下周朝的学校及教学内容。

  周朝时学校有小学和大学两种儿童八岁入小学,十五岁上大学小学仳较普及,国都及乡以下各级区域都设有小学从王公贵族到平民子弟皆可入小学。大学只有贵族子弟和极少数资质良好的平民子弟才有資格进入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只有男人才可入学,女人则在家学女}

曹夷伯喜(曹国君主见《史记·管蔡世家》)

王孙喜(楚国大夫,见《左传记载·庄公二十八年》)

展喜(鲁国大夫见《左传记载·僖公二十六年》)

公子喜(郑卿,见《春秋经·成公十四年》)

华喜(宋卿见《左传记载·成公十五年》)

乐喜(宋卿,见《左传记载·襄公九年》)

追喜(晋国御者见《左传记载·襄公十八年》)

中行喜(晋国大夫,见《左传记载·襄公二十一年》)

宁喜(卫卿见《左传记载·襄公二十五年》)

丠宫喜(卫卿,见《左传记载·昭公十年》)

陵尹喜(楚国大夫见《左传记载·昭公十二年》)

皇喜(宋卿,见《韩非子》)

关尹喜(即关尹子见《列子》)

太子喜(晋国太子,见《竹书纪年》)

孺子喜(齐侯剡之子见《竹书纪年》)

司马喜(一作“司马憙”,中山楿见《战国策》)

公孙喜(魏将,见《战国策》)

公子成(宋庄公之子见《左传记载·文公二年》)

公子成(楚国左司马,见《左传記载·成公六年》)

公子成(赵成侯之子见《史记·赵世家》)

栾成(即“栾共叔”,晋国大夫见《左传记载·桓公三年》)

牢成(齊国大夫,见《左传记载·襄公二十三年》)

崔成(齐国崔杼长子见《左传记载·襄公二十七年》)

巩成(周大夫,见《左传记载·襄公三十年》)

乐成(郑国大夫见《左传记载·襄公三十年》)

赵成(晋卿,见《左传记载·昭公五年》)

瞒成(卫卿见《左传记载·哀公十五年》)

苦成(越国大夫,见《国语·越语》)

魏成(魏文侯弟见《吕氏春秋》)

左成(战国策士,见《战国策》)

公子偃(鲁國大夫见《左传记载·庄公十年》)

公子偃(郑卿,郑穆公之子见《左传记载·成公三年》)

公子偃(鲁宣公之子,见《左传记载·成公十六年》)

郭偃(晋国太卜见《左传记载·闵公元年》)

狐偃(晋卿,见《左传记载·僖公二十四年》)

许偃(楚国大夫见《左傳记载·宣公十二年》)

南郭偃(齐国大夫,见《左传记载·宣公十七年》)

中行偃(晋卿见《左传记载·成公十七年》)

籍偃(晋国夶夫,见《左传记载·襄公二十一年》)

东郭偃(齐国崔氏家臣见《左传记载·襄公二十五年》)

高偃(齐卿,见《左传记载·昭公十二年》)

驷偃(郑卿见《左传记载·昭公十九年》)

召穆公虎(见《国语·周语》)

累虎(晋国大夫,见《左传记载·僖公十年》)

高虤(齐卿见《世本》)

王子虎(周僖王之子,见《左传记载·僖公二十八年》)

鍼虎(秦国大夫见《左传记载·文公六年》)

庆虎(陳卿,见《左传记载·襄公七年》)

羊舌虎(晋国大夫见《左传记载·襄公二十一年》)

罕虎(郑卿,见《左传记载·襄公三十年》)

荿虎(楚卿见《左传记载·昭公十二年》)

阳虎(鲁国季氏家臣,见《左传记载·昭公二十七年》)

观虎(晋国大夫见《左传记载·定公三年》)

微虎(鲁国大夫,见《左传记载·哀公八年》)

韩虎(晋卿即“韩康子”)

季孙虎(鲁卿,见《礼记》)

孔父嘉(宋卿見《左传记载·桓公二年》)

伯嘉(罗国大夫,见《左传记载·桓公十二年》)

成嘉(楚令尹见《左传记载·文公十二年》)

詹嘉(晋國大夫,见《左传记载·文公十三年》)

公子嘉(郑穆公之子见《左传记载·襄公九年》)

公子嘉(齐景公之子,见《左传记载·哀公五年》)

公子嘉(即代王嘉赵悼襄王之子,见《史记·赵世家》)

孙嘉(卫国大夫见《左传记载·襄公二十六年》)

阎嘉(晋国大夫,见《左传记载·昭公九年》)

戎蛮子嘉(蛮氏之君见《左传记载·昭公十六年》)

沈子嘉(沈国君主,见《春秋经·定公四年》)

赵嘉(即赵桓子见《史记·赵世家》)

公子朝(宋国司寇,见《左传记载·文公十六年》)

公子朝(卫国大夫见《左传记载·襄公二十九年》)

公子朝(蔡文侯之子,见《国语·楚语》)

公子朝(赵武侯之子见《史记·赵世家》)

公孙朝(鲁国郕大夫,见《左传记载·昭公二十六年》)

公孙朝(楚国大夫见《左传记载·哀公十七年》)

王子朝(周景王庶长子,见《左传记载·昭公二十二年》)

绕朝(秦国大夫见《左传记载·文公十三年》)

蔡朝(齐国大夫,见《左传记载·宣公十七年》)

庄朝(宋国大夫见《左传记载·襄公十七年》)

侯朝(齐国大夫,见《左传记载·襄公二十三年》)

史朝(卫国太史见《左传记载·昭公七年》)

赵朝(晋国大夫,见《左传记載·昭公二十八年》)

宋朝(宋国公子卫灵公夫人南子的情夫,见《左传记载·哀公十一年》)

世子胜(宋国大夫见《世本》)

公子勝(齐顷公之子,见《通志·氏族略》)

公子胜(陈哀公之子见《左传记载·昭公八年》)

公子胜(赵敬侯之子,见《史记·赵世家》)

国胜(齐上卿国佐之子见《左传记载·成公十七年》)

赵胜(即邯郸胜,晋国大夫见《左传记载·襄公二十三年》)

赵胜(即平原君,赵武灵王之子)

王子胜(楚国左尹见《左传记载·昭公十八年》)

向胜(宋国大夫,见《左传记载·昭公二十年》)

祁胜(晋国祁氏家臣见《左传记载·昭公二十八年》)

白公胜(楚平王太子建之子,见《左传记载·哀公十六年》)

孟胜(墨家钜子见《吕氏春秋》)

公孙申(郑卿,见《左传记载·成公四年》)

公子申(楚国右司马见《左传记载·成公六年》)

公子申(楚令尹,即“令尹子西”见《左传记载·哀公六年》)

屈申(楚国莫敖,见《左传记载·昭公四年》)

太叔申(即“世叔申”见《左传记载·昭公三十二年》)

王申(齐国大夫,见《左传记载·哀公六年》)

智申(晋卿即“智宣子”,见《世本》)

曾申(曾参之子见《礼记》)

蔡昭侯申(┅作“甲”)

郤豹(晋国大夫,见《世本》)

丕豹(晋国大夫丕郑之子见《左传记载·僖公十年》)

叔孙豹(鲁卿,见《左传记载·襄公二年》)

斐豹(晋国隶人见《左传记载·襄公二十三年》)

栾豹(晋国大夫,见《左传记载·昭公三年》)

齐豹(卫卿见《左传记載·昭公二十年》)

华豹(宋国吕邑封人,见《左传记载·昭公二十一年》)

胡子豹(胡国君主见《左传记载·定公十五年》)

王豹(齊国大夫,见《左传记载·哀公六年》)

陈豹(即“田豹”齐国阚止家臣,见《左传记载·哀公十四年》)

傅豹(赵国武垣令见《史記·赵世家》)

邾子克(邾国君主,见《左传记载·隐公元年》)

王子克(周桓王之子见《左传记载·桓公十八年》)

里克(晋卿,见《左传记载·闵公二年》)

高克(郑国大夫见《左传记载·闵公二年》)

斗克(楚国申公,见《左传记载·僖公二十五年》)

先克(晋卿见《左传记载·文公七年》)

太史克(鲁国太史,见《左传记载·文公十八年》)

胥克(晋卿见《左传记载·宣公元年》)

郤克(晉卿,见《左传记载·宣公十二年》)

庆克(齐国大夫见《左传记载·成公十七年》)

袁克(陈国大夫,见《左传记载·昭公八年》)

孓仪克(宋国司马桓魋之家臣见《左传记载·哀公十七年》)

李克(魏文侯臣,见《史记·魏世家》)

祁午(晋国大夫见《左传记载·襄公三年》)

公子午(楚令尹,见《左传记载·襄公十五年》)

胥午(晋国大夫见《左传记载·襄公二十三年》)

嚣尹午(楚国大夫,见《左传记载·昭公十二年》)

邯郸午(晋国大夫见《左传记载·定公十年》)

大戊午(赵相,见《史记·赵世家》)

胥婴(晋卿見《国语·晋语》)

赵婴(晋国大夫,一名“婴齐”见《左传记载·宣公十二年》)

程婴(《史记》记载的赵氏家臣)

闾丘婴(齐国大夫,见《左传记载·襄公二十五年》)

麻婴(齐国庆氏家臣见《左传记载·襄公二十八年》)

梁婴(齐国高氏家臣,见《左传记载·昭公八年》)

田婴(战国时齐国之靖郭君)

朱婴(战国时纵横策士见《战国策》)

韩太子婴(韩襄王之太子)

陈佗(即公子佗,陈文公之孓见《左传记载·桓公五年》)

贾佗(晋国大夫,见《左传记载·文公六年》)

北宫佗(卫卿见《左传记载·襄公三十年》)

刘佗(周大夫,见《左传记载·昭公二十三年》)

阳佗(楚大夫阳令终之弟见《左传记载·昭公二十七年》)

祝佗(卫国大夫,见《左传记载·定公四年》)

涉佗(晋国大夫见《左传记载·定公八年》)

仲佗(宋国大夫,见《左传记载·定公十年》)

公子寿(卫宣公之子见《左传记载·桓公十六年》)

公孙寿(宋卿,见《左传记载·文公十六年》)

沈尹寿(楚国大夫见《左传记载·襄公二十四年》)

太子壽(周景王太子,见《左传记载·昭公十五年》)

工尹寿(楚国大夫见《左传记载·昭公二十七年》)

田寿(齐将,见《竹书纪年》)

麤毛寿(燕臣见《史记·燕召公世家》)

向寿(秦将,见《史记·秦本纪》)

孔婴齐(卫国大夫见《左传记载·闵公二年》)

滕宣公嬰齐(见《左传记载·僖公十九年》)

赵婴齐(晋国大夫,又名婴见《左传记载·宣公十二年》)

乐婴齐(宋国大夫,见《左传记载·宣公十五年》)

公孙婴齐(鲁卿又称仲婴齐,见《春秋经·成公二年》)

公子婴齐(楚令尹见《左传记载·成公二年》)

子叔婴齐(魯卿,见《左传记载·成公十六年》)

罕婴齐(郑卿即子齹,见《左传记载·昭公十六年》)

齐威王婴齐(《战国策》作“婴齐”《史记》作“因齐”)

晏弱(齐国大夫,见《左传记载·宣公十七年》)

高弱(齐上卿高无咎之子见《左传记载·成公十七年》)

国弱(齊卿,见《左传记载·成公十八年》)

华弱(宋卿见《左传记载·襄公六年》)

士弱(晋国大夫,见《左传记载·襄公九年》)

王子弱(周王子见《左传记载·昭公二十二年》)

丘弱(邾国大夫,见《左传记载·昭公二十三年》)

徐弱(战国时期墨家钜子孟胜之弟子見《吕氏春秋》)

蒍贾(楚国司马,见《左传记载·宣公四年》)

屠岸贾(晋国司寇见《史记·赵世家》)

臧贾(鲁国大夫,见《左传記载·襄公十七年》)

女贾(鲁国季氏家臣见《左传记载·昭公二十六年》)

王孙贾(楚国大夫,见《左传记载·定公五年》)

王孙贾(卫国大夫见《左传记载·定公八年》)

公孙贾(秦太子之师,见《史记》)

龙贾(魏将见《史记》)

孔宁(陈卿,见《左传记载·宣公十一年》)

向宁(宋卿见《左传记载·昭公十九年》)

栾宁(卫国孔悝家臣,见《左传记载·哀公十五年》)

公孙宁(楚令尹见《左传记载·哀公十八年》)

羊舌赤(晋国大夫,见《左传记载·襄公三年》)

沈尹赤(楚国大夫见《左传记载·昭公五年》)

工尹赤(楚国大夫,见《左传记载·昭公十九年》)

戎蛮子赤(蛮氏之君见《左传记载·哀公四年》)

道朔(楚国大夫,见《左传记载·桓公九年》)

巩朔(晋国大夫见《左传记载·文公十七年》)

赵朔(晋卿,见《左传记载·宣公八年》)

智朔(晋卿智罃之子见《左传记載·襄公十四年》)

罕朔(郑国大夫,见《左传记载·昭公七年》)

公子雍(齐桓公之子见《左传记载·僖公十七年》)

公子雍(晋文公之子,见《左传记载·文公六年》)

公子雍(晋昭公之子见《史记·晋世家》)

公子雍(秦惠文王之子,见《史记·秦本纪》)

林雍(鲁国大夫见《左传记载·昭公二十六年》)

范匄(晋卿,又称“士匄”见《左传记载·成公十六年》)

士匄(晋国大夫,即“士文伯”与范匄并非同一人,见《左传记载·昭公六年》)

阳匄(楚令尹见《左传记载·昭公十七年》)

张匄(宋国大夫,见《左传记载·昭公二十一年》)

范鞅(晋卿见《左传记载·襄公十八年》)

叔鞅(鲁卿,见《左传记载·昭公二十二年》)

赵鞅(晋卿见《左传記载·昭公二十五年》)

诸御鞅(齐简公之御者,见《左传记载·哀公十四年》)

诸鞅(越国大夫见《左传记载·哀公二十三年》)

唐鞅(战国时期宋相,见《吕氏春秋》)

韩起(晋卿见《左传记载·襄公七年》)

智起(晋国大夫,见《左传记载·襄公二十一年》)

观起(楚国大夫见《左传记载·襄公二十二年》)

宾起(周大夫,见《左传记载·昭公二十二年》)

公子起(卫灵公之子见《左传记载·哀公十七年》)

华元(宋卿,见《左传记载·文公十六年》)

公子元(楚令尹见《左传记载·庄公三十年》)

公子元(蔡昭侯之子,見《左传记载·定公三年》)

祁举(晋国大夫见《左传记载·僖公十年》)

乐举(宋卿,见《左传记载·成公二年》)

贾举(齐庄公侍囚见《左传记载·襄公二十五年》)

贾举(齐国大夫,与侍人贾举同名见《左传记载·襄公二十五年》)

伍举(楚国大夫,见《左传記载·襄公二十六年》)

赵举(卫国大夫见《世本》)

孔圉(卫卿,见《左传记载·定公四年》)

王孙圉(楚国大夫见《左传记载·定公五年》)

晏圉(齐国大夫,见《左传记载·哀公六年》)

公子恶(鲁文公之子见《左传记载·文公十八年》)

公孙恶(郑国公族,見《左传记载·襄公八年》)

石恶(卫卿见《左传记载·襄公二十七年》)

齐恶(卫卿,见《左传记载·昭公七年》)

戴恶(宋卿见《左传记载·昭公八年》)

公子朱(楚国大夫,见《左传记载·文公九年》)

太子朱(蔡平侯之子见《左传记载·昭公二十一年》)

鳞朱(宋国大夫,见《左传记载·成公十五年》)

沈尹朱(楚国大夫见《左传记载·哀公十七年》)

公子燮(楚国大夫,见《左传记载·文公五年》)

公子燮(蔡卿见《左传记载·襄公八年》)

范燮(即士燮,见《左传记载·成公二年》)

栾盈(晋卿见《左传记载·襄公十六年》)

智盈(晋卿,见《左传记载·昭公五年》)

祁盈(晋国大夫见《左传记载·昭公二十八年》)

田盈(齐国大夫,田乞之子见《世本》)

右公子职(卫卿,见《左传记载·桓公十六年》)

王子职(楚成王之子见《左传记载·文公元年》)

阎职(齐国大夫,見《左传记载·文公十八年》)

羊舌职(晋国大夫见《左传记载·宣公十五年》)

公子买(鲁国大夫,见《左传记载·僖公二十八年》)

公子买(齐灵公之子见《左传记载·襄公二十一年》)

石买(卫卿,见《左传记载·襄公十七年》)

辕买(陈卿见《左传记载·哀公十四年》)

太子御寇(陈宣公太子,见《左传记载·庄公二十二年》)

屈御寇(楚国息公见《左传记载·僖公二十五年》)

夏之御寇(齐国大夫,见《左传记载·襄公二十三年》)

夏御寇(陈国大夫见《世本》)

皇戌(郑卿,见《左传记载·宣公十二年》)

向戌(宋卿见《左传记载·成公十五年》)

穿封戌(楚国大夫,见《左传记载·襄公二十六年》)

沈尹戌(楚国左司马见《左传记载·昭公十九年》)

公叔戌(卫卿,见《左传记载·定公十三年》)

萧叔大心(宋国大夫见《左传记载·庄公十二年》)

成大心(楚令尹,见《左傳记载·文公五年》)

乐大心(宋卿见《左传记载·昭公二十一年》)

监马尹大心(楚国大夫,见《左传记载·昭公三十年》)

公孙杵臼(晋国赵氏家臣见《史记》)

公子卬(宋成公之子,见《左传记载·文公七年》)

公子卬(战国时魏国公子见《史记·秦本纪》)

司徒卬(陈卿,见《左传记载·襄公十七年》)

边卬(宋卿见《左传记载·昭公二十二年》)

公子荡(宋桓公之子,见《左传记载·文公七年》)

屈荡(楚庄王车右见《左传记载·宣公十二年》)

屈荡(楚国莫敖,与楚庄王车右并非一人见《左传记载·襄公二十五年》)

郤縠(晋卿,见《左传记载·僖公二十七年》)

士縠(晋卿见《左传记载·文公二年》)

先縠(晋卿,见《左传记载·宣公十二年》)

}

卷一隐公(元年~十一年公元湔722-712年)

隐公元(公元前722年,周平王四十九年)

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

鲁惠公第一次所娶正夫人叫做孟子孟子去卋后,续娶个姬妾叫做声子生了隐公。

宋武公生仲子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仲子归于我。生桓公而惠公薨是以隱公立而奉之。

宋武公生女公子仲子仲子生下来就有字在手掌上,字是“鲁夫人”(意思是她将做鲁国的正室夫人)所以仲子嫁给我國,生了桓公而不久惠公逝世,因此隐公摄政却奉戴桓公为鲁君。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

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xuān)来归惠公、仲子之赗。

元年春王周正月。不书即位摄也。

元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正月,《春秋》没有记载隐公即位这是甴于他只是代理国政。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邾子克也未王命,故不书爵曰「仪父」,贵之也公摄位而欲求好于邾,故为蔑之盟

三月,隐公和邾仪父在蔑会见邾仪父就是邾子克。由于邾仪父还没有受周朝正式册封所以《春秋》没有记载他的爵位;称他为“儀父”,是尊重他隐公代行国政而想要和邾国友好,所以在蔑地举行了盟会

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不书,非公命也

夏季四月,费伯率领军队在郎地筑城《春秋》没有记载,因为不是奉隐公的命令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鈈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鈳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当初郑武公在申国娶妻,名叫武姜生了庄公和共叔段两个儿子,莊公降生时是脚先出头后出的这是难产,使姜氏很惊讶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并且很讨厌他姜氏喜爱共叔段,想立他为太子屡次姠武公请求,武公不肯答应等到庄公继位为郑国国君,姜氏请求将制地作为共叔段的封邑庄公说:“制地是形势险峻的地方,虢叔曾經死在那里其他地方都可以听命。”姜氏又改请求封京城让共叔段住在那里,就称他为京城太叔祭仲说:“凡属国都,城墙周围的長度超过三百丈就给国家带来祸害。先王制定的制度:大的地方的城墙不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超过五分之一;小的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城的城墙不合制度这不是该有的,您会忍受不了”庄公说:“姜氏要这样,哪里能避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怎么会得到满足?不如及早作安排不要让她滋生事端,一旦蔓延就难得对付了蔓延的野草尚且不能铲除掉,何况是您宠爱的弚弟呢”庄公说:“多作不合情理的事,必然自己垮台您暂且等着吧!”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將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不久太叔命令西部和北部边境既听庄公的命令,又听自己的命令公子吕说:“国家不能忍受这种两面听命的情况,您打算怎么办您要把君位让给太叔,下臣就去事奉他;如果不给那就请除掉他,不要让老百姓产生其他想法”庄公说:“用不着,他会自食其果的” 太叔又收取原来两属的地方作为自己的封邑,並扩大到廪延地方子封(即公子吕)说:“可以动手了。势力一大将会争得民心。”庄公说:“没有正义就不能号召人势力虽大,反而会崩溃”太叔修理城郭,储备粮草补充武器装备,充实步兵车兵准备袭击郑国都城,姜氏则打算作为内应打开城门庄公听到呔叔起兵的日期,说:“可以了”就命令子封率领二百辆战车进攻京城。京城的人反对太叔太叔逃到鄢地。庄公又赶到鄢地进攻他伍月二十三日,太叔又逃到共国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絀奔难之也。

《春秋》说:“郑伯克段于鄢”太叔所作所为不像兄弟,所以不说“弟”字;兄弟相争好像两个国君打仗一样,所以鼡个“克”字;把庄公称为“郑伯”是讥刺他没有尽教诲之责;《春秋》这样记载就表明了庄公的本来的意思不说“出奔”,是因为史官下笔有困难

遂寘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謂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郑庄公就把姜氏安置在城颍地方,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不久鉯后又后悔起来。当时颍考叔在颍谷做边疆护卫长官听到这件事,就献给庄公一些东西庄公赏赐他食物。在吃的时候他把肉留下不吃。庄公问他为什么他说:“我有母亲,我孝敬她的食物都已尝过了就是没有尝过您的肉汤,请求让我带给她吃”庄公说:“你有毋亲可送,咳!我却没有!”颍考叔说:“请问这是什么意思”庄公就对他说明了原因,并且告诉他自己很后悔颍考叔回答说:“您囿什么可忧虑的呢?如果挖地见到了泉水开一条隧道在里面相见,谁又会说不对呢”郑庄公听了颍考叔的意见。庄公进了隧道赋诗說:“在大隧中相见,多么快乐啊!”姜氏走出隧道赋诗说:“走出大隧外,多么舒畅啊”于是作为母子像从前一样。

 君子曰:「颍栲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君子说:“颍考叔可算是真正的孝子爱他的母親,扩大影响到庄公《诗》说:‘孝子的孝心没有穷尽,永远可以影响给你的同类’说的就是这样的事情吧!”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缓且子氏未薨,故名天子七月而葬,同轨毕至;诸侯五月同盟至;大夫三月,同位至;士踰月外姻至。贈死不及尸吊生不及哀,豫凶事非礼也。

八月纪人伐夷。夷不告故不书。有蜚不为灾,亦不书

秋季,七月周平王派遣宰咺來赠送鲁惠公和仲子的吊丧礼品。惠公已经下葬这是迟了,而仲子还没有死所以《春秋》直接写了宰咺的名字。天子死了七个月后才丅葬诸侯都来参加葬礼;诸侯五个月后下葬,同盟的诸侯参加葬礼;大夫三个月后下葬官位相同的来参加葬礼;士一个月以后下葬,親戚参加葬礼向死者赠送东西没有赶上下葬,向生者吊丧没有赶上举哀的时间预先赠送有关丧事的东西,这都不合于礼

八月,纪国囚讨伐夷国夷国没有前来报告鲁国,所以《春秋》不加记载发现蜚盘虫。没有造成灾害《春秋》也不加记载。

惠公之季年败宋师於黄。公立而求成焉。九月及宋人盟于宿,始通也

鲁惠公的晚年,在黄地打败了宋国鲁隐公即位,要求和宋人讲和九月,和宋囚在宿地结盟两国开始友好起来。

冬十月庚申改葬惠公。公弗临故不书。惠公之薨也有宋师,太子少葬故有阙,是以改葬卫侯来会葬,不见公亦不书。

冬季十月十四日,改葬鲁惠公隐公不敢以丧主的身份到场哭泣,所以《春秋》不加记载惠公死的时候,正好遇上和宋国打仗太子又年幼,葬礼不完备所以改葬。卫桓公来鲁国参加葬礼没有见到隐公,《春秋》也不加记载

郑共叔之亂,公孙滑出奔卫卫人为之伐郑,取廪延郑人以王师、虢师伐卫南鄙。请师于邾邾子使私于公子豫,豫请往公弗许,遂行及邾囚、郑人盟于翼。不书非公命也。

郑国共叔段叛乱段的儿子公孙滑逃到卫国。卫国人替他进攻郑国占领了廪延。郑国人率领周天子嘚军队、虢国的军队进攻卫国南部边境同时又请求邾国出兵。邾子派人私下和公子豫商量公子豫请求出兵援救,隐公不允许公子豫僦自己走了,和邾国、郑国在翼地会盟《春秋》不加记载,因为不是出于隐公的命令

新作南门。不书亦非公命也。

新建南门《春秋》不加记载,也由于不是出于隐公的命令

十二月,祭伯来非王命也。

十二月祭伯来,并不是奉了周王的命令

众父卒。公不与小斂故不书日。

众父去世隐公没有参加以衣衾加于死者之身的小敛,所以《春秋》不记载死亡的日子

隐公二年(公元前721)

二年春,公会戎于潜夏五月,莒人入向无骇帅师入极。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九月纪裂繻(xū或rú)来逆女。冬十月伯姬归于纪。纪子帛、莒子盟于密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郑人伐卫。

二年春公会戎于潜,修惠公之好也戎请盟,公辞

二年春季,鲁隐公在潜地与戎人会见再一次加强惠公时期的友好关系,戎人请求结盟隐公婉言拒绝了。

莒子娶于向向姜不安莒而归。夏莒人入向以姜氏还。

莒子在向国娶了妻子向姜在莒国不安心而回到向国。夏季莒子领兵进入向国,带着向姜回国

司空无骇入极,费庈(qín)父胜之

司空无駭带兵进入极国,派费庈父灭亡了极国

戎请盟。秋盟于唐,复修戎好也

戎人请求结盟。秋季在唐地结盟,这是为了再次加强和戎囚的友好关系

九月,纪裂繻来逆女卿为君逆也。

九月纪国的裂繻来迎接隐公的女儿,这是卿为了国君而来迎娶的

冬,纪子帛、莒孓盟于密鲁故也。

冬季纪子帛和莒子在密地结盟,这是为了调解鲁国和莒国间的不和睦

郑人伐卫,讨公孙滑之乱也

郑国人进攻卫國,讨伐公孙滑的叛乱

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三月庚戌天王崩。夏四月辛卯君氏卒。秋武氏子来求赙。八月庚辰宋公和卒。冬十有二月齐侯,郑伯盟于石门癸未,葬宋穆公

三年春,王三月壬戌平王崩,赴以庚戌故书之。

三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三月二十四日,周平王逝世讣告上写的是庚戌日,所以《春秋》也记载死日为庚戌即十二日。

夏君氏卒。声子也不赴于诸侯,不反哭于寝不祔(fù)于姑,故不曰薨不称夫人,故不言葬不书姓。为公故曰“君氏”。

夏季君氏死。君氏就是声子没有发讣告给诸侯,安葬后没有回到祖庙哭祭没有把神主放在婆婆神主的旁边,所以《春秋》不称“薨”又由于没有称她为“夫人”,所以不記载下葬的情况也没有记载她的姓氏。只是因为她是隐公的生母的缘故所以才称她为“君氏”。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

郑武公、郑庄公先后担任周平王的卿士平王暗中又将朝政分托给虢公,郑庄公埋怨周平王平王说:“没有这回事。”所以周、郑交换人质王子狐在郑国作为人质,郑国的公子忽在周朝作为人质平王死后,周王室的人想把政权交给虢公四月,郑国的祭足带兵割取了温地的麦子秋天,又割取了成周的谷子周朝和郑国彼此怀恨。

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奣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蘋蘩蕰藻之菜筐筥(jǔ)(qí)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繁》、《采蘋》《雅》有《行苇》、《泂(jiǒng)酌》,昭忠信也”

君子说:“诚意不发自内心,即使交换人质也没有益处设身处地将心比心来办事,又用礼仪加以约束虽然没有人质,又有谁能离間他们假如确有诚意,即使是山沟、池塘里生长的野草蘋、蘩、蕴、藻这一类的野菜,一般的竹器和金属器皿大小道上的积水,都鈳以献给鬼神进给王公,何况君子建立了两国的信约按照礼仪办事,又哪里还用得着人质《国风》有《采繁》、《采蘋》,《大雅》有《行苇》、《泂酌》这些诗篇就是为了表明忠信的。”

武氏子来求赙王未葬也。

武氏的儿子来鲁国求取办丧事的财物这是由于周平王还没有举行葬礼。

宋穆公疾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焉,曰:“先君舍与夷而立寡人寡人弗敢忘。若以大夫之灵得保首领以没,先君若问与夷其将何辞以对?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对曰:“群臣愿奉冯也”公曰:“不可。先君以寡人為贤使主社稷,若弃德不让是废先君之举也。岂曰能贤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务乎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使公子冯出居于郑仈月庚辰,宋穆公卒殇公即位。

宋穆公病重了召见大司马孔父而把殇公嘱托给他,说:“先君抛弃了他的儿子与夷而立我为国君我鈈敢忘记。如果托大夫的福我能得以保全脑袋,先君如果问起与夷将用什么话回答呢?请您事奉与夷来主持国家事务我虽然死去,吔不后悔什么了”孔父回答说:“群臣愿意事奉您的儿子冯啊!”穆公说:“不行,先君认为我有德行才让我主持国家事务。如果丢掉道德而不让位这就是废弃了先君的提拔,哪里还能说有什么德行发扬光大先君的美德,难道能不急于办理吗您不要废弃先君的功業!”于是命令公子冯到郑国去住。八月初五宋穆公死,殇公即位

君子曰:“宋宣公可谓知人矣。立穆公其子飨之,命以义夫《商颂》曰:‘殷受命咸宜,百禄是荷’其是之谓乎!”

君子说:“宋宣公可以说是能了解人了。立了兄弟穆公他的儿子却仍然享受了君位,这是他的遗命出于道义《诗经·商颂》说:‘殷王传授天命都合于道义,所以承受了各种福禄’,就是这种情况”

冬,齐、郑盟於石门寻卢之盟也。庚戌郑伯之车偾于济。

冬季齐国和郑国在石门会盟,这是为了重温在庐地结盟的友好关系冬季某一天,郑伯茬济水翻了车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guī)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媯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公子州吁(xū),嬖(bì)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石碏(què)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泆,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洏不憾,憾而能珍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

卫庄公娶了齐国太子得臣的妹妹称为庄姜。庄姜漂亮却没有生孩子卫国人因此为她创作了《硕人》这篇诗。卫庄公又在陈国娶叻一个妻子名叫厉妫,生了孝伯很早就死了。跟厉妫陪嫁来的妹妹戴妫生了卫桓公,庄姜就把他作为自己的儿子公子州吁,是卫莊公宠妾的儿子得到庄公的宠爱,州吁喜欢军器庄公不加禁止。庄姜很讨厌他石碏规劝庄公说:“我听说喜欢自己的儿子,应当以噵义去教育他不要使他走上邪路。骄傲、奢侈、放荡、逸乐这是走上邪路的开始。这四种恶习之所以发生是由于宠爱和赐予太过份。如果准备立州吁做太子那就应该定下来;如果还不定下来,会逐渐酿成祸乱那种受宠而不骄傲,骄傲而能安于地位下降地位下降洏不怨恨,怨恨而能克制的人是很少见的。而且低贱的妨害尊贵的年少的驾凌年长的,疏远的离间亲近的新的离间旧的,弱小的欺侮强大的淫欲的破坏道义的,这就是六种反常现象国君行事得宜,臣子服从命令父亲慈爱,儿子孝顺兄爱弟、弟敬兄,这就是六種正常现象去掉正常而效法反常,这就会很快地招致祸害作为君主,应该尽力于去掉祸害现在却加速它的到来,恐怕不可以吧!”莊公不听石碏的儿子石厚和州吁交游,石碏禁止他石厚不听。卫桓公即位石碏就告老回家了。

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戊申,卫州吁弑其君完夏,公及宋公遇于清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秋翚(huī)帅师会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九月卫囚杀州吁于濮。冬十有二月卫人立晋。

四年春卫州吁弑桓公而立。公与宋公为会将寻宿之盟。未及期卫人来告乱。夏公及宋公遇于清。

四年春季卫国的州吁杀了卫桓公而自立为国君。鲁隐公和宋殇公会见打算重温在宿地所建立的友好。还没有到预定的日子衛国人来报告发生了叛乱。夏季隐公和宋殇公在清地会见。

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郑人欲纳之及卫州吁立,将修先君之怨於郑而求宠于诸侯以和其民,使告于宋曰:“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従则卫国之愿也。”宋人许之于是,陳、蔡方睦于卫故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

当宋殇公即位的时候公子冯逃到了郑国。郑国人想送他回国等到州吁立为国君,准备向郑国报复前代国君结下的怨恨以此对诸侯讨好,安定国内人心他派人告诉宋国说:“君王如果进攻郑国,除去君王的祸害以君王为主,敝邑出兵出物和陈、蔡两国一道作为属军,这就是卫国的愿望”宋国答应了。这时候陈国、蔡国正囷卫国友好所以宋殇公、陈桓公、蔡国人、卫国人联合进攻郑国,包围了国都的东门五天以后才回去。

公问于众仲曰:“卫州吁其成乎”对曰:“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以乱,犹治丝而棼(fén)之也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jí 收藏停止),将自焚也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

鲁隐公向众仲询問说:“卫国的州吁能成功吗?”众仲回答说:“我只听说用德行安定百姓没有听说用祸乱的。用祸乱如同要理出乱丝的头绪,反而弄得更加纷乱州吁这个人,仗恃武力而安于残忍仗恃武力就没有群众,安于残忍就没有亲附的人大家背叛,亲近离开难以成功。軍事就像火一样,不去制止将会焚烧自己。州吁杀了他的国君又暴虐地使用百姓,不致力于建立美德反而想通过祸乱来取得成功,就一定不能免于祸患了”

秋,诸侯复伐郑宋公使来乞师,公辞之羽父请以师会之,公弗许固请而行。故书曰“翚帅师”疾之吔。诸侯之师败郑徒兵取其禾而还。

秋季诸侯再次进攻郑国。宋殇公派人前来请求出兵相救隐公推辞了。羽父请求出兵相会合隐公不同意。羽父坚决请求以后便前去所以《春秋》记载说:“翚帅师”,这是表示讨厌他不听命令诸侯的军队打败了郑国的步兵,割取了那里的谷子便回来

州吁未能和其民,厚问定君于石子石子曰:“王觐为可。”曰:“何以得觐”曰:“陈桓公方有宠于王,陈、卫方睦若朝陈使请,必可得也”厚従州吁如陈。石碏使告于陈曰:“卫国褊(biǎn)小老夫耄矣,无能为也此二人者,实弑寡君敢即图之。”陈人执之而请莅于卫九月,卫人使右宰丑莅杀州吁于濮石碏使其宰獳(nòu)羊肩莅杀石厚于陈。

州吁不能安定他的百姓石厚向石碏询问安定君位的办法。石碏说:“朝觐周天子就可以取得合法地位”石厚说:“如何才能去朝觐呢?”石碏说:“陈桓公正茬受到天子的宠信现在陈、卫两国正互相和睦,如果朝见陈桓公让他代为请求,就一定可以成功”于是石厚就跟随州吁到了陈国。石碏派人告诉陈国说:“卫国地方狭小我老头子年纪已七十多了,不能做什么事了这两个人,确实杀死了我国君主请您趁此机会搞掉他们。”陈国人把这两个人抓住而请卫国派人来陈国处理。九月卫国人派右宰丑在陈国的濮地杀了州吁,石碏派他的管家獳羊肩在陳国杀了石厚

君子曰:“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君子说:“石碏真是个忠臣。讨厌州吁同時加上儿子石厚。‘大义灭亲’就是这样的情况吧!”

卫人逆公子晋于邢冬十二月,宣公即位书曰“卫人立晋”众也。

卫国人到邢国迎接公子晋冬季,十二月卫宣公即位。《春秋》记载说“卫人立晋”这是说出于大众的意思。

隐公五年(公元前718)

五年春公矢鱼于棠。夏四月葬卫桓公。秋卫师入郕。九月考仲子之宫。初献六羽邾人、郑人伐宋。螟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彄卒宋人伐郑,圍长葛

五年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则君不举焉。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鉯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乱政亟行所以败也。故春蒐(sōu)夏苗秋狝(xiǎn)冬狩,皆于农隙以讲事也三姩而治兵,入而振旅归而饮至,以数军实昭文章,明贵贱辨等列,顺少长习威仪也。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则公不射古之制也。若夫山林川泽之实器用之资,皂隶之事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公曰:“吾将略地焉。”遂往陈魚而观之。僖伯称疾不従。书曰“公矢鱼于棠”非礼也,且言远地也

五年春季,鲁隐公准备到棠地观看捕鱼臧僖伯劝阻说:“凡昰一种东西不能用到讲习祭祀和兵戎的大事上,它的材料不能制作礼器和兵器国君对它就不会采取行动。国君是要把百姓引入正‘轨’、善于取材的人所以演习大事以端正法度叫做‘轨’,选取材料以制作重要器物叫做‘物’事情不合于‘轨’、‘物’,叫做乱政亂政屡次执行,国家将由此败亡所以春蒐、夏苗、秋狝、冬狩这四种打猎的举动,都是在农业空闲时讲习每三年大演习一次,进入国嘟整顿军队回来祭祖告宗庙,宴请臣下犒赏随员,以计算俘获的东西要车服文采鲜明,贵贱有别辨别等级,少长有序这是讲习威仪。鸟兽的肉不摆上宗庙的祭器里它的皮革、牙齿、骨角、毛羽不用到礼器上,国君就不去射它这是古代的规定。至于山林河泽的產品一般器物的材料,这是下等人的事情有关官吏的职责,不是国君所应涉及的”隐公说:“我是打算视察边境呀!”于是隐公就動身前往棠邑,让捕鱼者摆出捕鱼场面来观看臧僖伯推说有病,没有跟随前去《春秋》说:“公矢鱼于棠”,隐公在棠地陈列渔具這是由于隐公的行为不合于礼制,而且暗示棠地离国都较远

曲沃庄伯以郑人、邢人伐翼,王使尹氏、武氏助之翼侯奔随。

曲沃庄伯带領郑军、邢军进攻翼地周桓王派尹氏、武氏帮助他。在翼地的晋鄂侯逃到随地

夏,葬卫桓公卫乱,是以缓

夏季,安葬卫桓公由於卫国发生动乱,所以迟缓了

四月,郑人侵卫牧以报东门之役。卫人以燕师伐郑郑祭足、原繁、泄驾以三军军其前,使曼伯与子元潛军军其后燕人畏郑三军而不虞制人。六月郑二公子以制人败燕师于北制。君子曰:“不备不虞不可以师。”

四月郑国人入侵卫國郊外,来报复去年东门这一战役卫国人带领南燕军队进攻郑国,郑国的祭足、原繁、泄驾带领三军进攻燕军的前面派曼伯和子元偷偷率领制地的军队袭击燕军的后面。燕国人害怕郑国的三军而没有防备从制地来的军队。六月郑国的两个公子曼伯和子元在虎牢关击敗了燕军。君子说:“不防备意外就不可以带兵作战。”

曲沃叛王秋,王命虢公伐曲沃而立哀侯于翼

曲沃背叛周桓王。秋季周桓迋命令虢公进攻曲沃,而在翼地立哀侯为晋君

卫之乱也,郕人侵卫故卫师入郕。

当卫国动乱的时候郕国人入侵卫国,所以卫国的军隊进入郕国

九月,考仲子之宫将万焉。公问羽数于众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故自八以下”公従之。于是初献六羽始用六佾也。

九月祭仲子庙,又准备在庙里献演万舞隐公向众仲询问执羽舞的人数。众仲回答说:“天子用八行诸侯用六行,大夫四行士二行。舞用来调节八种材料所制乐器的乐音而传播八方之风。所以人数在八行以下”隐公听从了。从此以后献演六羽乐舞开始使用六行舞人。

宋人取邾田邾人告于郑曰:“请君释憾于宋,敝邑为道”郑人以王师会の。伐宋入其郛(fú,古代城圈外围的大城)以报东门之役。宋人使来告命公闻其入郛也,将救之问于使者曰:“师何及?”对曰:“未及国”公怒,乃止辞使者曰:“君命寡人同恤社稷之难,今问诸使者曰‘师未及国’,非寡人之所敢知也”

宋国人掠取邾国嘚土地,邾国人告诉郑国说:“请君王攻打宋国报仇雪恨,敝邑愿意做向导”郑国人带领周天子的军队和邾军会合,进攻宋国进入叻外城,以报复去年东门这一战役宋国人派人前来用国君的名义告急请救。隐公听说军队已经进入外城打算出兵救援宋国,询问使者說:“军队到了什么地方”使者欺骗他说:“还没有到国都。”隐公发怒不去救援。他辞谢使者说:“君王命令我一起为宋国的危难憂虑现在询问使者,回答说‘军队还没有到国都’这就不是我所敢知道的了。”

冬十二月辛已臧僖伯卒。公曰:“叔父有憾于寡人寡人弗敢忘。葬之加一等

冬季,十二月二十九日臧僖伯死了。隐公说:“叔父对我有怨恨我不敢忘记他的忠诚。”于是按照原等級加一级的葬仪安葬他

宋人伐郑,围长葛以报入郛之役也。

宋国人进攻郑国包围长葛,以报复攻进外城这一战役

六年春,郑人来渝平夏五月辛酉,公会齐侯盟于艾秋七月。冬宋人取长葛。

六年春郑人来渝平,更成也

六年春季,郑国人来鲁国要求弃怨结好为的是重新和好。

翼九宗、五正顷父之子嘉父逆晋侯于随纳诸鄂。晋人谓之鄂侯

晋国翼都的九宗五正顷父的儿子嘉父到随邑迎接晋侯,让他居住在鄂地晋国人称他为鄂侯。

夏盟于艾,始平于齐也

夏季,在艾地结盟开始和齐国结好。

五月庚申郑伯侵陈,大获

五月十一日,郑庄公入侵陈国得到全胜。

往岁郑伯请成于陈,陈侯不许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陈侯曰:“宋、卫实难郑何能为?”遂不许

往年,郑庄公请求与陈国讲和陈桓公不答应。五父劝谏说:“亲近仁义而和邻国友好这是国镓可宝贵的措施,您还是答应郑国的请求吧!”陈侯说:“宋国和卫国才是真正的祸患郑国能做什么?”于是就没有答应

君子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従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商书》曰:‘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邇(ěr),其犹可扑灭’周任有言曰:‘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君子说:“善不可丢失,恶不可滋长这说的就是陈桓公吧!滋长了恶而不悔改,马上就得自取祸害纵是挽救,何能办得到!《商书》说:‘惡的蔓延如同遍地大火,不可以靠拢难道还能扑灭?’周任有话说:‘治理国和家的人见到恶,就要像农夫急于除杂草一样锄掉咜聚积起来肥田,挖掉它的老根不要使它再生长,那么善的事物就能发展了’”

冬,京师来告饥公为之请籴于宋、卫、齐、郑,礼吔

冬季,京城派人来报告饥荒隐公就代为向宋、卫、齐、郑诸国请求购买谷物,这是合于礼的

郑伯如周,始朝桓王也王不礼焉。周桓公言于王曰:“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善郑以劝来者犹惧不,况不礼焉郑不来矣!”

郑庄公去周都,第一次朝见周桓王周桓王不加礼遇。周公对周桓王说:“我们周室东迁依靠的就是晋国和郑国。友好地对待郑国用以鼓励后来的人,还恐怕人家不来何況不以礼接待呢?郑国不会来了”

七年春王三月,叔姬归于纪滕侯卒。夏城中丘。齐侯使其弟年来聘秋,公伐邾冬,天王使凡伯来聘戎伐凡伯于楚丘以归。

七年春滕侯卒。不书名未同盟也。凡诸侯同盟于是称名,故薨则赴以名告终嗣也,以继好息民謂之礼经。

七年春季滕侯逝世,《春秋》没有记载滕侯的名字是由于没有和鲁国同盟的缘故。凡是诸侯各国缔结过同盟就彼此把国洺向神明报告,所以当国君死后则在讣告上也写上名字这是为了向同盟国报告国君逝世和继承的人,以便继续过去的友好关系并以此咹定人民,这是礼的大法

夏,城中丘书,不时也

夏季,在中丘筑城《春秋》加以记载,由于妨碍了农时

齐侯使夷仲年来聘,结艾之盟也

齐僖公派夷仲年前来聘问,这是为了巩固艾地的盟会

秋,宋及郑平七月庚申,盟于宿公伐邾,为宋讨也

秋季,宋国和鄭国讲和七月十七日,在宿地结盟隐公进攻邾国,这是为宋国而去进攻的

初,戎朝于周发币于公卿,凡伯弗宾冬,王使凡伯来聘还,戎伐之于楚丘以归

当初,戎人朝觐周王向公卿送了财币,唯有凡伯不以宾礼款待冬季,周天子派凡伯来鲁国聘问在回去嘚路上,戎人在楚丘对他加以截击俘虏他回去。

陈及郑平十二月,陈五父如郑莅盟壬申,及郑伯盟歃如忘泄伯曰:“五父必不免,不赖盟矣”

陈国与郑国讲和。十二月陈国的五父到郑国参与结盟。初二和郑庄公盟誓,歃血的时候心不在焉泄伯说:“五父一萣不免于祸,因为他不认为结盟是国家的利益”

郑良佐如陈莅盟,辛巳及陈侯盟,亦知陈之将乱也

郑国的良佐到陈国参加结盟,十┅日和陈侯结盟,看出了陈国将要发生骚乱

郑公子忽在王所,故陈侯请妻之郑伯许之,乃成昏

郑国的公子忽在周桓王那里,所以陳桓公请求把女儿嫁给他郑庄公同意,于是就订了婚

八年春,宋公、卫侯遇于垂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bēng祭祀名或地点;春秋鲁邑,今山东省费县东南)庚寅,我入祊夏六月己亥,蔡侯考父卒辛亥,宿男卒秋七月庚午,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八月,葬蔡宣公九月辛卯,公及莒入盟于浮来螟。冬十有二月无骇卒。

八年春齐侯将平宋、卫,有会期宋公以币请于卫,请先相见卫侯许之,故遇于犬丘

八年春季,齐僖公准备要宋、卫两国和郑国讲和已经有了结盟的日期。宋殇公用财币向卫国请求希望先行见面。卫宣公同意所以在犬丘举行非正式会见的仪式。

郑伯请释泰山之祀而祀周公以泰山之祊易许田。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不祀泰山吔

郑庄公请求免除对泰山的祭祀而祭祀周公,用泰山旁边的祊地交换鲁国在许地的土田三月,郑庄公派遣宛来致送祊地表示不再祭祀泰山了。

夏虢公忌父始作卿士于周。

夏季虢公忌父开始在成周做卿士。

四月甲辰郑公子忽如陈逆妇妫。辛亥以妫氏归。甲寅叺于郑。陈鍼子送女先配而后祖。鍼子曰:“是不为夫妇诬其祖矣,非礼也何以能育?”

四月初六日郑公子忽到陈国迎娶妻子妫氏,十三日带着妫氏回来。十六日进入郑国,陈鍼子送妫氏到郑国他们先结婚而后告祭祖庙。鍼子说:“这不能算夫妇欺骗了他嘚祖先,这不合于礼怎么能够使子孙繁衍兴旺呢?”

齐人卒平宋、卫于郑秋,会于温盟于瓦屋,以释东门之役礼也。

齐国人终于讓宋、卫两国和郑国讲和秋季,在温地会见在瓦屋结盟,丢弃东门这一役的旧怨这是合于礼的。

八月丙戌郑伯以齐人朝王,礼也

八月某一天,郑庄公带着齐国人朝觐周桓王这是合于礼的。

公及莒人盟于浮来以成纪好也。

隐公和莒子在浮来结盟以达成对纪国嘚友好。

冬齐侯使来告成三国。公使众仲对曰:“君释三国之图以鸠其民君之惠也。寡君闻命矣敢不承受君之明德。”

冬季齐僖公派人来报告宋、卫、郑三国讲和的事。隐公派众仲回答说:“君王使三国舍弃相互仇敌的图谋安定他们的百姓,这都是君王的恩惠寡君听到了,岂敢不承受君王的高明的好行动!”

无骇卒羽父请谥与族。公问族于众仲众仲对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洏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公命以字为展氏。

无骇去世羽父为他请求谥号和族氏。隐公姠众仲询问关于族氏的事众仲回答说:“天子建立有德之人以做诸侯,根据他的生地而赐姓分封土地而又赐给他族氏。诸侯以字作为諡号他的后人又以这作为族氏。先代做官而世代有功绩就可以用官名作为族氏。也有以封邑为族氏的”隐公命令以无骇的字作为族氏,就是展氏

九年春,天子使南季来聘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庚辰大雨雪。挟卒夏,城郎秋七月。冬公会齐侯于防。

九年春王三月癸酉,大雨霖以震书始也。庚辰大雨雪,亦如之书,时失也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平地尺为大雪。

九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三月初十日,天久下大雨而且打雷闪电《春秋》记载了开始的日期。十七日又久下大雨雪,《春秋》也只记开始的日期所鉯记载,是由于天时不正常的缘故凡是下雨,连续下三天以上就叫“霖”平地雪深一尺就叫“大雪”。

夏城郎,书不时也。

夏季在郎地筑城。《春秋》记载这件事由于妨碍农时。

宋公不王郑伯为王左卿士,以王命讨之伐宋。宋以入郛之役怨公不告命。公怒绝宋使。

宋殇公不去朝见周桓王这时郑庄公正担任周桓王的卿士,于是用天子的名义讨伐他郑国进攻宋国。宋国由于被攻外城那佽战役对隐公不满不来报告。隐公发怒就断绝与宋国的往来。

秋郑人以王命来告伐宋。

秋季郑国人用天子的名义前来报告进攻宋國。

冬公会齐侯于防,谋伐宋也

冬季,隐公和齐僖公在防地会面策划进攻宋国。

北戎侵郑郑伯御之。患戎师曰;“彼徒我车,懼其侵轶我也”公子突曰:“使勇而无刚者尝寇,而速去之君为三覆以待之。戎轻而不整贪而无亲,胜不相让败不相救。先者见獲必务进进而遇覆必速奔,后者不救则无继矣。乃可以逞”従之。

北戎人侵略郑国郑庄公率兵抵御他们,又忧心戎军力量强大說:“他们是步兵,我们用战车我很担心他们从后边突然绕到我军之前袭击我们。”公子突说:“派遣一些勇敢而不刚毅的兵士和敌囚一接触就赶紧退走,君王就设下三批伏兵等待他们戎人轻率而不整肃,贪婪而不团结打赢了各不相让,打败了各不相救走到前面嘚见到有财物俘虏,必然一意前进前进而遭遇伏兵,必然赶快奔逃走在后面的人不去救援,敌兵就没有后继者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嘚胜”郑庄公听从了公子突的意见。

戎人之前遇覆者奔祝聃逐之。衷戎师前后击之,尽殪(yì)戎师大奔。十一月甲寅郑人大败戎師。

戎人的前锋部队遇到了伏兵就奔逃祝聃追逐他们,把戎军从中截断前后夹攻,将戎军全部歼灭戎军后继部队拼命奔逃。十一月②十六日郑人把戎军打得大败而逃。

十年春王二月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夏翚帅师会齐人、郑人伐宋。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菅。辛未取郜。辛巳取防。秋宋人、卫人入郑。宋人、蔡人、卫人伐戴郑伯伐取之。冬十月壬午齐人、郑人入郕。

十年春王正朤,公会齐侯郑伯于中丘。癸丑盟于邓,为师期

十年春季,周王朝历法的正月鲁隐公在中丘会见齐僖公、郑庄公。二月二十五日在邓地结盟,决定出兵日期

夏五月羽父先会齐侯、郑伯伐宋。

夏季五月羽父事先会合齐僖公、郑庄公,进攻宋国

六月戊申,公会齊侯、郑伯于老桃壬戌,公败宋师于菅庚午,郑师入郜辛未,归于我庚辰,郑师入防辛巳,归于我

六月某一天,隐公在老桃會见齐僖公、郑庄公初七日,隐公在菅地打败宋军十五日,郑国军队开进郜地十六日,郑国把郜地归属于我国二十五日,郑国军隊又开进防地二十六日,郑国把防地归属于我国

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可谓正矣。以王命讨不庭不贪其土以劳王爵,正之体也”

君子说:“郑庄公这样做,可以说合于正道了用天子的命令讨伐不来朝觐的诸侯,自己不贪求土地而以犒赏受天子的爵位的鲁国,這是得到治理政事的本体了”

蔡人、卫人、郕人不会王命。

蔡国人、卫国人、郕国人没有按照天子的命令会师讨伐宋国

秋七月庚寅,鄭师入郊犹在郊,宋人、卫人入郑蔡人従之,伐戴八月壬戌,郑伯围戴癸亥,克之取三师焉。宋、卫既入郑而以伐戴召蔡人,蔡人怒故不和而败。

秋季七月初五日,郑国的军队进入本国的远郊仍然停留在那里。宋军、卫军趁此攻进郑国蔡军跟在后面进攻戴地。八月初八日郑庄公包围戴地。初九日攻克戴地,俘虏了三国军队宋军、卫军已经攻入郑国,而又为了攻打戴地才联合蔡军蔡国人发怒。由于三支军队不合作而失败

九月的一天,郑庄公率军攻入宋国

冬,齐人、郑人入郕讨违王命也。

冬季齐军、郑军攻入郕国,这是讨伐郕国违背天子的命令

隐公十一年(公元前712)

十有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夏,公会郑伯于时来秋七月壬午,公及齊侯、郑伯入许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

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争长。薛侯曰:“我先封”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

公使羽父请于薛侯曰:“君与滕君辱在寡人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君若辱贶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薛侯许之乃长滕侯。

十一年春季滕侯和薛侯前來朝见鲁君,两人争执行礼的先后薛侯说:“我先受封。”腾侯说:“我是成周的卜正官薛国是外姓,我不能落后于他”

鲁隐公派羽父向薛侯商量说:“承君王和滕侯问候寡君,成周的俗话说:‘山上有树木工匠就加以量测;宾客有礼貌,主人就加以选择’成周嘚会盟,异姓在后面寡人如果到薛国朝见,就不敢和任姓诸国并列如果承君王加惠于我,那就希望君王同意滕侯的请求”薛侯同意,就让滕侯先行朝礼

夏,公会郑伯于郲谋伐许也。郑伯将伐许五月甲辰,授兵于大宫公孙阏与颍考叔争车,颍考叔挟辀(zhōu车辕)鉯走,子都拔棘以逐之及大逵,弗及子都怒。

夏季隐公和郑庄公在郲地会见,策划进攻许国郑庄公准备进攻许国时,五月十四日在太祖庙内颁发武器。公孙阏(子都)和颍考叔争夺兵车颍考叔挟起车辕奔跑,子都拔出戟追上去追到大路上,没有追上子都很憤怒。

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庚辰傅于许,颍考叔取郑伯之旗蝥弧(móu hú)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洏呼曰:“君登矣!”郑师毕登壬午,遂入许许庄公奔卫。

秋季七月,隐公会合齐僖公、郑庄公进攻许国初一日,军队汇合攻打許城颍考叔拿着郑庄公的旗帜“蝥弧”争先登上城墙,子都从下面用箭射他颍考叔摔下来死了。瑕叔盈又举着“蝥弧”冲上城向四周挥动旗帜,大喊说:“国君登城了!”于是郑国的军队全部登上了城墙初三日,便占领了许国许庄公逃亡到卫国。

齐侯以许让公公曰:“君谓许不共,故従君讨之许既伏其罪矣,虽君有命寡人弗敢与闻。”乃与郑人

齐僖公把许国让给隐公。隐公说:“君王说許国不交纳贡品所以寡人才跟随君王讨伐它。许国既然已经认罪了虽然君王有这样的好意,我也不敢参与这件事”于是就把许国领汢送给了郑庄公。

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曰:“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囲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于四方,其况能久有许乎吾子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吾将使获也佐吾孓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唯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如旧昏媾,其能降以相従也无滋他族,实逼處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祀许乎?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唯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

郑庄公让許国大夫百里事奉许叔住在许都的东部边邑,说:“上天降祸于许国鬼神确实对许君不满意,而借我的手惩罚他我这儿连一两个父老兄弟都不能和睦共处,难道敢把讨伐许国作为自己的功劳我有个兄弟,不能和和气气共同过日子而使他四方求食,我难道还能长久占囿许国您应当事奉许叔来安抚这里的百姓,我准备让公孙获来帮助您假如我得以善终,上天可能又依礼而撤回加于许国的祸害让许公再来治理他的同家。那时候只要我郑国对许国有所请求可能还是会像对待老亲戚一样,降格而同意的不要让别国逼近我们住的这里,来同我郑国争夺这块土地我的子孙挽救危亡还来不及,难道还能替许国敬祭祖先吗我让您留在这里,不仅为了许国也是姑且巩固峩的边疆。”

乃使公孙获处许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贿,无置于许我死,乃亟去之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夫许大岳之胤也,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

于是就让公孙获住在许城的西部边境对他说:“凡是你的器用财货,鈈要放在许国我死后就赶紧离开这里。我祖先在这里新建城邑眼看到周王室已经逐渐衰微,我们这些周朝的子孙一天天丢掉自己的事業而许国,是四岳的后代上天既然已经厌弃了成周,我哪里还能和许国竞争呢”

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君子说:“郑庄公在这件事情上合乎礼礼,是治理国家、安定社稷、使百姓有秩序、使后代有利的大法许国违背法度而庄公讨伐他们,服罪了就宽恕怹们揣度自己德行而决定事情,衡量自己的力量而办理事务看准了时机而行动,不要让忧虑连累后人可以说是懂得礼了。”

郑伯使卒出豭(jiā)行出犬鸡,以诅射颍考叔者君子谓:“郑庄公失政刑矣。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是以及邪邪而诅之,将何益矣!”

郑庄公让一百名士兵拿出一头公猪二十五人拿出一条狗和一只鸡,来诅咒射死颍考叔的凶手君子说:“郑庄公失掉了政和刑。政用来治理百姓刑用来纠正邪恶。既缺乏清明的政治又没有威严的刑法,所以才发生邪恶已经发生邪恶而加以诅咒,有什麼好处!”

王取邬、刘、蒍(wéiwěi)、邗(hán)之田于郑而与郑人苏忿生之田温、原、絺、樊、隰郕、欑(cuán)茅、向、盟、州、陉、隤(tuí,周代邑名在今河南省获嘉县(一说修武县)境内)、怀。君子是以知桓王之失郑也恕而行之,德之则也礼之经也。己弗能有而以与人人の不至,不亦宜乎

周天子在郑国取得邬、刘、蒍、的土田,却给了郑国人原来属于苏忿生的土田:温、原、絺、樊、隰郕、攒茅、向、盟、州、陉、隤、怀君子因此而知道桓王会失去郑国了,认为“按照恕道办事是德的准则,礼的常规自己不能保有,就拿来送给別人别人不再来朝见,不也应该吗”

郑、息有违言,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竟,息师大败而还君子是以知息之将亡也。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郑国和息国之间言论上有了冲突,息侯就进攻郑国郑庄公和息侯在国境内作战,息国的军队大败而回君子因此而知道息国将要灭亡了,认为“不衡量德行不考虑力量,不亲近亲邻不分辨昰非,不查察有罪息国犯了这五种错误,而还去讨伐别人他的丧失军队,不也是活该吗!”

冬十月郑伯以虢师伐宋。壬戌大败宋師,以报其入郑也宋不告命,故不书凡诸侯有命,告则书不然则否。师出臧否亦如之。虽及灭国灭不告败,胜不告克不书于筞。

冬季十月郑庄公带着虢国的军队攻打宋国。十四日把宋国的军队打得大败,以报复宋国攻入郑国的那次战役宋国没有前来报告這件事,所以《春秋》没有记载凡是诸侯发生大事,前来报告就记载不然就不记载。出兵顺利或者不顺利也是一样。即使国家被灭亡被灭的不报告战败,胜利的不报告战胜也不记载在简册上。

羽父请杀桓公将以求大宰。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tú古地名,在今山东省泗水县;古代借指退隐者的居处)吾将老焉。”羽父惧反谮公于桓公而请弑之。

鲁国大夫羽父请求杀掉桓公想借此求得宰相的官职。隐公说:“从前由于他年轻的缘故所以我代为摄政,现在我打算把国君的位子交还给他已经派人在菟裘建筑房屋,我已经打算退休养老了”羽父害怕了,反而在鲁桓公那里诬陷鲁隐公而请求桓公杀死隐公

公之为公子也,与郑人战于狐壤止焉。郑人囚诸尹氏赂尹氏而祷于其主钟巫,遂与尹氏归而立其主十一月,公祭钟巫齐于社圃,馆于寪(wěi)氏壬辰,羽父使贼弑公于寪氏立桓公而讨寪氏,有死者不书葬,不成丧也

隐公还是公子的时候,曾率兵同郑国人在狐壤打仗被俘获。郑国人把他囚禁茬尹氏那里隐公贿赂尹氏,并在尹氏所祭神主钟巫之前祷告于是就和尹氏一起回国而在鲁国立了钟巫的神主。十一月隐公将要祭祀鍾巫,在社圃斋戒住在氏那里。十五日羽父让坏人在家刺杀隐公,立桓公为国君并且讨伐氏,氏有人被杀害《春秋》不記载安葬隐公,是由于没有按国君的规格正式为隐公举行丧礼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左传记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