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条件下Al可以置换出氢气置换二氧化碳吗

判断是“性质”还是“变化”:

判断某种叙述是指物质的“性质”还是“变化”时首先要准确把握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若叙述中有“能”“难”,“易”“会”,“就”等词语往往指性质,若叙述中有“已经”“了”,“在”等词语往往指物质的变化。

有关描述物质的词语:1. 物理性质:(1)熔点

粅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物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

物体在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物质在單位体积上的质量叫密度符号为p。

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称为这种物质的溶解性。溶解性跟溶质、溶剂的性质及温度等洇素有关

物质在空气中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的现象如固体、NaOH,精盐在空气中易潮解

物质由固态或液态变为气体或蒸气的過程二如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可挥发出氯化氢气置换二氧化碳体

物体传导电流的能力叫导电性:固体导电靠的是白由移动的电子溶液导电依靠的是自由移动的离子

物体传导热量的能力叫导热性。一般导电性好的材料其导热性也好。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延伸成细丝的性质叫延性;在外力作用下能碾成薄片的性质叫展性二者合称为延展性,延展性一般是金属的物理性质之一

2. 化学性质: (1)助燃性物质在一定的條件下能进行燃烧的性质。如硫具有可燃性

(2)助燃性物质能够支持燃烧的性质。如氧气具有助燃性

(3)氧化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能够提供氧え素的性质

(4)还原性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能够夺取含氧化合物中氧元素的性质初中化学常见的还原性物质(即还原剂)有 H

(5)酸碱性酸碱性是指物質能够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的性质: 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

(6)稳定性物质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或自身不易发生分解反应的性质,如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

(7)风化结晶水合物(如Na

O)在干燥的环境中失去结晶水的性质。

}

发电机充氢和气体置换操作过程Φ的风险 刘有才 龙腾 张志虹 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 运行处 浙江海盐 314300 发电机的氢气置换二氧化碳与密封油 系统的功能: 氢气置换二氧化碳 ─ 冷却发电机定子铁芯、转子 密封油 ─ 防止氢气置换二氧化碳泄漏 氢气置换二氧化碳与密封油运行流程 H2置换CO2风险及对策 发电机检修后复役前H2置换CO2、升压过程: 发电机气体压力>50 kpa : 漏氢风险 发电机气体压力<50 kpa :满油风险 H2置换CO2流量过大 :耗氢量过大   事件回顾 2004年8月 H2置换CO2 ─ 漏氢 H2置換CO2过程中当发电机内的气体压力高 于50KPa时,没有及时关闭浮子集油箱的旁路阀导致氢气置换二氧化碳泄漏至大气。 事件回顾(续) 2004年12月 H2置换CO2 ─ 耗氢量过大 H2置换CO2过程中排气流量过大,置换过程中所使用的氢气置换二氧化碳是正常值的3倍左右 实践总结(续) 针对事件的改進措施 : 完善程序: ● 气体置换过程中控制发电机内气体压力30kPa 左右; ● 当发电机压力上升到50kPa,或者观察到集油箱的油位有明显下降趋势的时候,关闭旁路阀; 实践总结(续) 针对事件的改进措施 : 设备改进: ●在现场增加发电机内压力表便于工作人员操作; ●在就地向大气排放阀後管线加装旁路流量计作为发电机气体置换操作时阀门开度的依据; 实践总结(续) 针对事件的改进措施 : 现场培训: ●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防止人员误操作 氢气置换二氧化碳置换注意事项 氢气置换二氧化碳置换风险高,必须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规范行为: ●工前会、风險分析、安全措施逐一进行人员安排合理,实施自检; ●缓慢调节氢气置换二氧化碳压力以免因压力表指示可能存在的滞后或人员来不忣响应导致氢气置换二氧化碳泄漏; 氢气置换二氧化碳置换注意事项(续) 氢气置换二氧化碳置换风险高必须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操作有序: ●严密监视浮子式集油箱液位,及时打开或关闭其旁路阀; ●在进行氢气置换二氧化碳升压操作时维持足够的压差,防止氢气置换②氧化碳泄漏; ●在进行升压操作时保持2-3 KPA/min; 氢气置换二氧化碳置换注意事项 (续) 氢气置换二氧化碳置换风险高必须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安全規定: ●在氢气置换二氧化碳相关工作开始前随身携带查漏设备,如测氢仪检漏液等以便随时发现泄漏,及早处理 ●一旦发生氢气置換二氧化碳泄漏,应确保泄漏区域的通风及时对泄漏区域实施警戒隔离。停止相关区域的任何动火工作 如有不妥之处,请指正! 谢 谢! ? * *

}

(2) 以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H)

還含有少量MgO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高纯CaCO

①如图为NH4Cl浓度对钙、镁浸出率的影响(浸出率=

②流程中虚线内部分若改用{#blank#}3{#/blank#}溶液(填化学式),可一步得箌与原流程完全相同的生成物.

③流程中虚线内部若改用Na2CO3溶液也能得到高纯CaCO3,试从生物的角度分析原流程的优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氢气置换二氧化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