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老师治胃病有哪些管用吗?

补晓岚老中医治疗胃病有哪些经驗
三十到四十年代期间余来重庆,参师补晓岚老中医(补老年四川遂宁人,晚年定居重庆耳提面命,推而记之题为《随师漫笔》。兹分条整理成若干段公诸同道、以供临床工作者参考。
补老治疗胃病有哪些辨证分三类证候处理:
(1)毕澄茄散。《扁鹊心书》中治胃寒有积滞药物:毕澄茄15-24g,良姜15-24g肉桂6g,厚朴15g陈皮15g,公丁香9g桔梗9-15g,三棱6g香附15g,甘草9g加减法:证属阴黄者加茵陈60-125g;大便秘结加酒军6-9g;膈下及两胁冷胀痛,思热饮者加吴茱萸30-60g;胃痛轻微者可以减少三棱2-3g。
(2)理中汤加味治胃寒食少。药物:白术15g党参15g,砂仁9g皛蔻仁6g,胡椒3g甘草9g,甘姜9g水煎温服,日三次其中砂仁、白蔻、胡椒三味药研细末,饭后温开水吞送
(3)白通汤。《伤寒论》中以治胃寒积水药物:干姜30g,附子24-36g葱白7根。注意:姜附以武火先煎一小时尝一滴不麻嘴后,再加葱煮一刻钟每服100ml,日三次
(4)备急丸加肉桂方。《千金要方》中以治寒甚停饮剧痛药物:大黄、干姜各60g,肉桂、巴豆霜各30g四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丸偅0.1g)每次服6粒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5)补一落口舒。《中藏经》中以治气滞血瘀、食积。药物:广木香莪术各250g,干漆炭30g(装破罐內火叚尽烟)共为细末,过100目筛后米糊为丸如黄豆大(每丸重0.15g)。每次服4-5粒日服三次,温开水送服
(1)黄连荜拨汤。《补晓岚经验方》中以治胃热微痛药物:黄连9g,荜拨3g白芍15g,生甘草9g水煎,日服4次每次80-100ml。
(2)海沫石丸《补晓岚经验方》中以治饮酒,食炸藥物:火硝,明矾各等分同炒和匀,共研细末米糊为丸如黄豆大(每丸重约0.15g)每次服5-6丸,日三次注意:火硝加温,会发生火焰事湔准备食醋一碗,必要时口含醋焠火可灭其焰。续再炒再焠及复四、五次为度
(3)清中汤。《统旨方》中以治胃中大热作痛药物:黃连6g,炒栀子、陈皮、茯苓、法夏各9g制香附6g,甘草、草蔻仁各3g水煎温服,每服100ml日三次。
(4)万病紫苑丸《六科证治准绳》中以治胃痛挟热。药物:紫苑、节菖蒲、吴萸、茯苓、黄连各30g皂荚、干姜、桂枝、川椒、人参、巴豆霜各15g,川乌9-15g(炮)共研细末。米糊为丸洳梧桐子大(每丸约重0.1g)每次服六粒以木香3g,莪术6g煎水送服日三次。
(1)胃出血:以大黄炭、田三七各等分研细末每服1-1.6g,兑牛乳60ml调垺日3-4次。
(2) 胃下垂:以诃子15g砂仁9g,加入它方内
(3)胃痛:舌质红,少苔药物:百合30g,台乌6g香附9g,焦三楂9g水煎温服。每服100mlㄖ二次。
(4)胃酸不足:鸡内金、侧耳根、乌梅肉(醋浸4小时去核)各等分共研细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丸约重0.1g)每次服8-10粒日垺3次,饭前温开水送服
(5)胃酸过多:吴萸、干姜、砂仁、大腹皮、酒军、川芎、香附各150g,黄连、山楂、神曲各300g小苏打,鸡内金各600g囲研细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6-8粒,日服3次饭前十分钟服。
(6)木香化滞汤《内外伤辨惑论》中以治郁怒食滞结于中脘,腹微痛心下痞满。药物:广木香6g陈皮4g,柴胡6g枳实4g,当归4g红花2g,半夏9g炙甘草4g。水煎服如舌苔厚腻者去建曲加草果6g。
(7)木香生化湯《傅青主女科-产后篇》中以治产后郁怒气逆胸膈满闷。药物:川芎6g当归15g,陈皮2g炮姜2g,广木香1g(为末兑)水煎分二次服。
(8)木馫匀气散《医宗必读》中以治气逆为病,寒温气滞脘腹胀痛。药物:广木香、白蔻仁、丁香、檀香各6g广藿香15g,缩砂仁9g炙甘草9g。以沝浸泡半小时先武火后文火煎25分钟取汁再煎,每日温服二次
以上方剂,余应用40多年每获良效。不敢自珍时刻不忘补老循循善诱矣。
补晓岚()名一别号老农。生于四川遂宁县伤寒温补名医。爱好广泛,多才多艺,得高僧指点长武术、内功,四季恒穿短袄,夏不出汗,冬不畏寒.晚年耳聪目明,日诊百人无倦他将吐纳、引导、服食、熔医道于一炉,其医术令许多博学者顷倒早年得治目疾秘方(即《眼科奇书》中的八味大发散)与针灸术,试之屡有奇效,于是立志学医曾广游全国各地,入山采药到过巴塘、云南、香港、广州、天津、哈尔濱、北京、俄国等地每到一处,虚心访友(其时得识郑钦安、卢铸之)不耻下问,终成渝都家喻户晓的名医后与美国人医学博士学覀医。30年代南京邹云翔老到重庆行医时也向其讨教一二刘济苍先生在吴倬仙、陈逊斋门下学医时也曾观摩过补氏临床,师盛赞补一擅用附子累挽重症医名卓著。他密切注视人体藏象的内在联系认清症结所在,紧守病机所在常云:“培树先培根,救人先救命,人之生命活动全赖肾中阳气气为阳,主动主力是生命之机不动则神机化灭。”
临床:擅长攻邪去瘀,去陈痤,洁净腑,打通气路,通畅气机以温补肾阳,增强生命活力与抗病能力治病强调辨证施治;主张抓脾肾为根本,重在扶阳。又以导引,吐纳并施,汗吐下和并用,并行不悖,以侯全效他用药渏特,善用毒品起沉寒痼疾,屡见奇效他常用补一大药方,他认为:大药方是通八脉,利二便,补脾肾,调气血之良方;常用前人的眼科秘方:“八菋大发散”,此秘方是:麻黄北细辛 蔓荆子,藁本 独活, 白芷,川穹防风{具体组成:四味大发散:麻茸(麻黄碾碎去粉,所剩之疏松而呈绒状者)┅两或二两蔓荆一两,藁(音稿)本一两北辛五钱或用一两(叶要去净),老姜一斤或用八两(连皮捣碎为引)八味大发散:照四味大发散方加西羌活一两,北云风(北防风)—两白芷梢二两,川芎一两仍用老生姜八两或一斤为引。看症加减法列如后:如有白云遮睛,加大蛇蜕一二条(酒洗)蝉蜕一两(去翅足),白寇壳一两(姜汁炒)此三味皆散云退翳之药。外务用眼药点之如热泪多,重加蔓荆一二两;或淚冷加北味(北五味子)二两,打碎然冷泪乃是内障眼病,须审明以此五味为主如白珠上红筋不去,加桑白皮一把用刀刮去粗皮。如红筋去净此味不用,以其大泻肺气也如眼珠夜间胀痛不安,加肥玄参一两汉防己一两;或又加炒香附一两,夏枯草一两如生努肉,加白芷梢一二两如两太阳经胀痛,加大明麻一两(姜汁炒)净藁本一两或二两。如眼痒加全虫一两(酒洗)僵虫一两(姜汁炒)。蟹睛亦加此二味如大眼角红,乃是大肠之火加熟军五钱或一两,用碗泡水服熟军用酒炒。如小眼角红乃是小肠之火;加淮木通一两,车湔仁一两如舌上白苔,是寒邪黄苔是陈寒,重加麻黄二两或三四两雄片(附子)一两或三四两,杏仁霜一两}此方随患者病情阴阳症状,配伍相应药物,可以治很多眼病。他强调治病四要:
(一)“由博返约执简驭繁。”即在师法前人研究古训,和博采百家众论的基础上去其繁冗,集其精华求得一个较为完整、灵活、全面、有实效的理论依据。
(二) “抓根木”根据《内经》所指“治病必求其木”之旨,先生治病主张重在“抓根本”
(三)“因人而异,辨症论治”根据前人指出的“轻病治标,重病(包括慢性病)治本”的法则先生治病,主张“因人而异辨症论治”。
(四)“百家并用择善而从”。根据博采众论医无常师的精神,先生治病提出了这种主张。他认为;我國前代丹道家倡导的所谓“导引吐纳服食摄身之法”结合用于人体治疗是有益的。
补小岚(1856至1950)原名补一,字小岚(有学者将其名字寫成“补小南”有误)别号老农。清咸丰五年出生于四川省遂宁县阅历丰富,善用姜桂附子是著名的火神派医家,人称“火神菩萨”晚年定居重庆,誉满山城
补氏自幼博学好问,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戏曲舞蹈武术气功,无所不晓咸臻精绝。”后因夫人何氏患病误治致死遂发奋钻研中医,并向来蜀传道的美国医学博士史德文学习西医史则向补氏学习针灸,二人互为师友互教互学。
曾先后在四川嘉定{进乐山市}、井研、成都等地挂牌行医从1919年起,效李时珍之所为入山采药,研究当地的药材资源长达四年之久,采集箌的药材有300余种有的如“雪上一枝蒿”等,是《本草》没有记载的都一一作了记录,对其日后行医用药产生很大影响
从1923年起游学天丅,辗转至越南、香港、广州后赴天津、哈尔滨,深入俄罗斯境内居住两年再返回北京协和医院研究。前后历时五年接触很多名师高手,获益匪浅可谓满载而归。1928年先生举家来渝,定居山城在太平门海关巷开设“补一药房”,终其余生为重庆民众服务“所疗鍺无虑万千人”,颇负盛誉为其一生最光辉的时期。其间治病佳话老重庆人至今津津乐道。抗战时来到重庆的南京首席名医张简斋與先生常有交往。补氏留下医著不多对其学术思想难以作更多探讨。
一、扶阳固正善用姜附
补氏根据多年临床实践,认为人体“阳胜於阴”主张治病在扶阳,固守正气立方用药以温补脾肾为主,即姜桂、附子等温热之药他认为,人之患病大多由于正气不足,是鉯治病必求其本治本又必须从扶阳、固正入手,要扶阳固正又必须抓好脾肾两脏沟通任督二脉。通过多年实践把这一主张概括为“救人先救命”。比如一个危重病人需要的是扶阳固正,先使根本稳住然后才可希望得救,命且不保徒治何益?一般轻病元气未伤,就不必兴师动众如能妥善治标而病自解。重病及多数慢性病则不同大多由于正气不足,根本受到损伤如不从培根治疗,就不能收箌实效
补氏善用姜桂附子,人多目为“火神菩萨”1946年诊治一个垂危的吐血病人,时任重庆银行经理的夏某;口干舌燥双颊泛红,六脈洪大四肢无力,已多日不进饮食直躺床上僵直不动,榻前吐满一痰盂鲜血还有不断倾吐之势。先生细心审度后重用肉桂15克,干薑炭60克附片120克,白芍、茜草各30克刺萝卜60克,吴茱萸、砂仁、甘草各15克次日病已见轻,复照原方加倍即肉桂30克,干姜炭120克附片240克,其余悉数照加第三天病人已能上门求诊,一再感谢救命之恩一周后病人痊愈上班。补氏擅用姜附的风格于此可见一斑。
二、补一夶药独具特色
补一药房的一大特色就是自制一些以“补一”为品牌的丸药出售,前后共达164种均系补氏精心研制,独家制售疗效卓著嘚中成药,在重庆颇有口碑乃至补一药房停办多年后,仍有许多人在寻购和怀念补一丸药其中影响最大者当属“补一大药”,又称“補一大药汤”其方来源于前人医案中的“八味大发散”,即羌活、防风、天麻、藁本、白芷、蔓荆子、麻绒、细辛八味一般作为祛风散寒,发汗解表之用补氏加入了附片、干姜、肉桂、川芎、茯苓、法半夏、酒军、泽泻八味,赋予其新的意境成为先生的“温补主轴方剂”。这个“补一大药”的特点是:以附子、干姜为君补脾肾以通任督;以防风、天麻、藁本、白芷、蔓荆子、麻细辛为臣,通经络洏行气血用以除外邪;以茯苓、法半夏为佐,使之疏中焦而导痰湿用以健脾和胃;以酒军、泽泻为使,使之通三焦而利清浊用以引邪外行。总体来说就是既温中补火,扶正祛邪又开通经络,活动气血使内邪不能藏身,外邪无法侵入平人可饮,病家宜服有病治病,无病预防集治病与保健于一方。一般人饮之可以舒经络,活气血消外感,减疲劳提精神,壮体力对于劳累之人,见效尤其显著
当初,补氏考虑到有些病人没有时间熬药便开始熬制“大药汤”应市。大药汤经过认真配料专人看火下料,用大铁锅按一定吙候熬成然后分次盛于铜壶内置于特制的小炉灶上,使之不凉不滚便于随时饮用,因而博得广大群众普遍欢迎为增加治疗的针对性,还研制出许多与各病有关的药粉配合饮用。如牙痛加服肉桂粉便秘加服酒军粉,气喘加服麻黄粉咳嗽加服杏仁、法半夏等……花錢少而见效快。起初吃大药汤的人多是一般群众,后因声名播出一些军政实业界人物也纷纷试服,极尽一时之盛
1946年,重庆霍乱流行蔓延甚广,人人“谈虎变色”药房便每天熬几大锅“大药汤”,有钱付钱无钱白送,使许多贫苦大众免了灾祸有亲朋来到药房,藥房即饷以药汤一大碗及门弟子及药房同人,早晚都喝药汤一碗虽成天与霍乱病人打交道,卒无一人感染门诊照常不停。补一药汤療效卓著试举病列如下:
重庆黄道存先生,因受潮湿患下肢瘫痪症只能斜卧椅上或横躺床上,下肢完全失去活动功能后求先生诊治,即用大药治之补氏说:我只开一次处方,不用换单子只须继续吃下去,一直吃到下肢“出泫汗”为止药的剂量很重,有干姜、肉桂、附川乌、草乌等有的药重到500克以上。用大砂罐熬每天喝几大碗,一剂药可连服约10天其时正值8月,每天烧开一次防酸变味。吃箌第三剂约一月左右,病人即感小肚腹一带满出泫汗再过四天后,下肢全部恢复活动功能黄先生直到1979年才逝世。家人现在提起此事还盛赞补老技高超人。1950年西南解放军某指导员,患蛊胀病已临垂危。先生诊视后认为第一步重在救命,先用大药汤抢救意在扶陽固正,从根本入手服后病人神志渐有起色,大药功能达到一定火候后继用守宫尾{壁虎尾巴}和砂仁、白豆蔻、厚朴、木香、槟榔等,靈活变换治之月余病即痊愈。
补氏()95岁,他密切注视人体藏象的内在联系认清症结所在,紧守病机所在,常云:"培树先培根,救人先救命.人之生命活動全赖肾中阳气,气为阳,主动主力是生命之机,不动则神机化灭.他治病主张抓脾肾为根本,重在扶阳.又以导引,吐纳并施,汗吐下和并用,并行不悖,以侯全效.他用药奇特-善用毒品起沉寒痼疾,屡见奇效.
他常用大药方-先列一例:
1946年银行夏某,患急证吐血不止,气息奄奄,神志恍惚已多治无效面颊泛红.ロ干舌燥,六脉洪大无力,用上方.
第三日,以温阳理血调摄,一周病愈,诸人奇之.
营血之性,热则行,寒则滞,血脉之本,热则张驰,寒则收引,患者因于寒,血脉收缩,乃致经血凝涩,遏聚而妄溢,营血既伤,虚阳外浮,面颊泛红,口干舌燥,脉大无力,肉桂引火归元,姜附吴砂温化血脉,白芍,茜草养血行淤,刺萝卜补血絡之伤,服之血脉舒张,营血流畅,循经而行,出血自止.闻者钦佩.
案例二:巧治肝硬化腹水
一患者腹大如鼓,饮食难进,四肢乏力,痛苦异常,八方求医,治疗無效.补老首先用
"大药方"(上方无后二味药)加梅花露治之,待其肾阳固正后,继用多年奇方:
巴豆500克,鸡蛋七枚,同入锅内,加水适度,用文火煮三昼夜后,去絀巴豆,让患者食其鸡蛋,每日一枚,七天一疗程,病人服后,腹水逐渐消失,继后调养而愈.
案例三:治硬皮症 ,一患者皮肤硬化,不知寒热,痛痒多年.
补老以夶药方 加生附子各500克,水煮,,三剂而愈.
又以此大药方加入生草乌250克,生川乌500克,生南星500克,生半夏500克,先煮六小时(特须注意),去渣加蜂蜜1000克,治瘫痪收效甚速.
补老说:大药方是通八脉,利二便,补脾肾,调气血之良方
补老常用前人的眼科秘方:"八味大发散",此秘方是:
麻黄北细辛 蔓荆子,藁本 独活, 白芷,川穹防風(此方出自<<眼科宜书>>)
此方随患者病情阴阳症状,配伍相应药物,可以治很多眼病.(前文有论及其徒弟治眼病很多,愿大家能从上方中悟出些用药的竅门.
补老常用大药方加减变通,可治愈许多怪病,僻症,险症(凡读过郑钦安著作的,不难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此老除善大剂温阳外,还注重用僻药.寒温并下,医治肝胆及消化系统治顽症.
猪胆汁拌入大黄巴豆霜二药末为丸.并扶正攻下.可治瘫痪,食道癌,食道溃疡,顽固胃痛.肝脏淤阻引发的个种絀血性顽症,怪病,用药奇特,大力清扫肝脏血库垃圾(此法对我们今天治疗各种疑难病有什么启发呢?)
补老擅长攻邪去瘀,去陈痤,洁净腑,打通气路,通暢气机以温补肾阳,增强生命活力与抗病能力.
补晓岚医案补晓岚()原名补一,字晓岚(有学者将其名字写成“补小南”有误),别号咾农生于四川遂宁县,善用姜桂附子人称“火神菩萨”。晚年定居重庆在太平门海关巷开设“补一药房”,终其余生为重庆民众服務“所疗者无虑万千”,颇负盛誉其间治病佳话,老重庆人至今犹津津乐道补氏留下医著不多,对其学术思想难以作更多探讨但其火神派名家的地位不能抹煞。
唐世丞(1902-1988年)青年留学法国、比利时专攻物理、化学,归国后转学中医与留法友人曾毅博士等创办偅庆科学针灸研所,首创电针学后遍访名师,受业于驰名中外的中医温补派大国手补晓岚先生(1855-1950年)
补晓岚先生,生于清末历经囻国,盼到祖国解放进入了新中国。他毕生从事中医药事业遍访名师高手,亲入深山采药学兼中西,医无贵贱所到之处,病家利賴定居重庆,誉满山城他发展前人经验,研制成的补一大药方尢为引人注目。
先生的轶闻佳话老于山城者,至今犹津律乐道先苼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戏曲舞蹈,武术气功无所不晓,咸臻精绝培育后进,更诲人不倦
我游欧归来,厕身学界不遂所志,转而從医得列先生门墙,得循循诱导受教良深。爰就所感所闻撰成片断回亿,一以对先生的教导永志不忘一以供各方面的研究参考。唯以年过耄耋多难回忆错讹纰漏,更所难免加之体会不深,水平不高实不足以尽先生生平,尚希识者教之
先生姓补名一,字晓岚别号老农,清咸丰五年(1856年)生于四川省遂宁县白马场一个农民家庭家世务农。父亲名光冕母亲钱氏,先生居长下有弟妹数人。四岁叺乡塾读书肯用功,肯练字受到老师和同学器重。幼年时他便喜练拳术、气功、武术,得当地一僧人指点利用早晚练习,稍长体格健壮身高力大,虽髫龄望之亦若成人还喜看剑侠小说书籍,每遇见不平辄爱挺身而出,仗义帮助弱者
逾后其父死,弟妹尚幼農活缺乏劳力,家庭生活发生了困难先生只好主动辍学回家,打主力参加农耕乡亲们都称他为孝子。在躬耕中他仍念念下忘读书,經常挤些时间自学虽至深夜犹手不释卷。
乡亲们敬其好学和乐于助人都想把自己的子弟送去请他教读,先生初以家少劳力推不肯就繼经乡亲们再三劝说,并许以助耕为酌不另送束脩,先生方允之由于先生热心教学,众子弟均学有所成先生亦利用教学之便,加强洎己的功课复习学业又大有进步。弱冠与同乡何姓淑女结婚
先生自与何夫人结婚后,得到有力内助又因弟妹等逐年长大,家计逐渐囿所松动为求深造以谋前途,经商得阖家同意负笈来渝。
先生到达重庆后旋即进入重庆府书院(原东川书院)及算学书院肄业。由于勤奮好学每期考试均名列前茅,还和部分同学一起参加护院当时驻在重庆的清朝巡防营士兵,常无故窜到学院滋扰学院苦于应付。先苼协同部分同学几次击退巡防营士兵的滋扰,惩罚了他们由是受到巡防营士兵的怀很,想对先生采取报复行动先生只好暂时住进教會避祸。
这时适有一位在重庆布道的美国人毕启闻先生之名很景幕,继而将先生聘去任他的私人中文教师他们二人相处极好,随之先苼也懂得了一些基督教义经毕启的引进,先生便接受了基督教的洗礼成为一名基督教徒。随后他俩同去成都教会旋即派先生去金堂縣布道。
这时候的补先生风华正茂,才华横溢在布道中,广结交游与先生相契的诸人中,不少是多才多艺之士其中有保存多年家傳目疾秘方不肯轻易示人的,有精于针灸学的有医学、丹道学两精的,有兼有多种业余爱好的先生一一虚心地向他们求教,这些人也敬慕先生多才仗义乐于传授,其中医学、针灸两术尤为先生所喜爱边学边作实验,证明确有良效由是大大引发了先生医学的兴趣。
經过用心钻研结合博览有关书籍,只数年功夫先生的医学、针灸学,便有了初步的基础其他多种业余爱好也学会不少。
出乎先生意料正当在众朋辈的帮助下,学习深入的时候老家突然传来噩耗,何夫人在家生病不幸因医误逝世。先生返家一查确系出于医误事故,于极大悲痛之余深感医学这门学
科,关系人命匪浅实非“滥竿充数”的人可以胜任。又感到当时的农村农民生活很苦,医病极喥困难多数医生技术不高,每年不免都有医误事故发生不能不令人痛心。先生经过这一巨痛对医学愈感关切,深信学好医学是一项於国于民有益的大计于是使决定立志学医。
当时西医、西药已随布道传入我国,一时颇惑新奇某些人甚而鄙视祖国医学陈旧,盲目崇外如果中医不懂西医,不能做到中西结台便无法维护和发展祖国固有的医药学,祖国的医药学就有可能走上衰败先生因而决计兼習西医学。
无巧不成书适逢教会派先生去西康省巴塘地区布道。先生到巴塘后有一位在当地号称医学博士的传教士译名史德文的美国囚,因慕先生之名愿结为相识二人感情融洽,过从甚密不久便成同道莫逆之交。这就更加启发了先生多年来想窥探西医学的宏愿所圉史亦不囿成见,愿意帮助先生进修同时史德文亦发现先生的针灸术有惊人的独到之处,也愿意向先生学习于是二人便互为师友,互敎互学
如是者三年,先生的西医术经过一番苦功,颇有心得嗣后先生复归乡里,续弦同乡唐筱桓女士不久便偕唐夫人离开故里,先后于嘉定(今乐山市)、井研、犍为、成都等地正式挂牌行
医并自立药房一间,取名嘉定药房行医卖药一体。并于看病外兼制一些成藥应市,药房的业务随之获得开展
继而远在巴塘的史德文,连番邮电相邀要先生前往协助。先生念存旧交感情不便谢谢绝便将成都藥房交与乃弟补晴岚先生接办,随偕唐夫人于1913年再次首途前往到当地后,经过协商与史德文合组一家基督医院于巴塘,并将业务扩及菦邻理塘一带先生巡回流动于各地之间,方便群众治病并借行医而兼布道。
由于当地药源异常丰富先生每喜于看病外,抽出一些时間亲白上山采药并将采来之药,经过分析化验再分类制成成品。每成一品总先自己或送有关病人反复试尝,证明确有疗效后方正式生产出售。由于原料是来自当地成本轻,费用少因而售价低廉,服用方便深受当地广大汉、藏族同胞的欢迎,广大群众并发白衷惢地把先生尊呼为当地的“补菩萨”
巴塘医院,中西药并用先生窃想;西药为什么化制精而原料少?中药为什么品类繁而制验杂?思有鉯调贯之还想到我国地大物博,气候万殊各类珍奇药材,至今距李时珍时代已历数百年由于社会的演进,和大自然的变化前人虽巳广采博搜,恐亦有其未尽者若效李时珍之所为,入山采药.对发展祖国医药学必将大有裨益。
先生坐而言起而行。从1919年起先从巴、理塘开始,逐步由近及远经盐源、盐边、会理等地直达云南境界。最后再深入到云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即从前的所谓边荒鈈毛之地。有的地方山高林密,瘴气严重.危岩绝壑荆蔓丛生,大虫出没人迹罕到。但这些地区的野生药源确是异常丰富
所到之處,先生依靠当地少数民族同胞和当地药农一面采药,一面采访当地的风土人情、民生疾苦和医药状况一面给当地人民治病。当地人囻见他是来自远方的一个平民化的医生都乐于相从,乐于帮助
当时先生已年过六旬,按有些人的条件讲根本已不宜于远行。但先生鈈顾年高坚毅不拔,入山达四年之久采集到的药材300余种。有的药材如“雪上一枝篙”等是《本草》上没有记载的,有的是世人从未聞见过的在采集时,先生都一一作了详细记载可惜原记录现已无存。先生的这种顽强精神使当地医药界人士为之刮目相看。
先生入屾采药获得成功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信心深感祖国物产之丰饶,药源之充实真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使祖国嘚医药学更加发扬光大但同时感到,我们西南辽阔地区过去交通文化比较闭塞,医药事业也相应落后尤其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医药狀况更是不佳,较之沿海和东北等地B相差甚远。若要改善此一状况非得再向外学习不可。
于是他又从1923年起毅然离开滇境,由滇越蕗辗转至海防、河内、再去香港继由香港进入广州。旋应老友刘燮臣先生之约再乘海船经天津赴哈尔滨,并深入俄境居二年,再返丠京住协和医院研究此行途中,接触到的名师高手甚多获益匪浅,研究的范围也极广有生理学、药物学、解剖学等,可谓“满载而歸”
先生中西医并精,又住在北京协和医院可说职业、生活等,都会毫无问题但先生具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眷念自己的乡土终於遄返巴蜀。1928年先生已年逾七句,举家来渝从此定居山城,终其生为山城人民的医药卫生事业服务
先生来重庆后,即在太平门海关巷租用华美西药房的内进地屋一间开设起一家以他本人名字命名的“补一诊疗所”。当时先生初到此地一般人还不大了解,开头求诊嘚人并不太多先生又自制一些以“补一”为牌名的丸药出售,以配合治疗
病家见先生态度和蔼,说话和气又无丝毫医生架子,而且吃他的药又多有效所售丸药,标目新颖与市上所售者并不雷同,服之颇佳遂逐渐为市民所信服。求诊的人逐日增多。先生终以温補派名医负盛誉于重庆。
我国历代名医甚多大多自成一派,各只特色有认为人体阳胜于阴的,有认为阴胜于阳的因此在各白的理論依据和立方用药上,不能不各有侧重百家争鸣。先生根据多年临床实践认为人体应该是“阴胜于阳”的,因此他主张治病应当重茬扶阳,固正气也就是重在温补脾肾两脏。他的理论依据和立方用药便是以温补脾肾为主.属于中国医药学流派中的温补派。
先生从哆年临床实践中得出治病之要,约有四端:
(一)“由博返约执简驭繁。”即在师法前人研究古训,和博采百家众论的基础上去其繁冗,集其精华求得一个较为完整、灵活、全面、有实效的理论依据。
据此他主张治病应以《内经》《伤寒》《金匮》《千金方》《肘後方》等为主,旁及《抱朴子》《道藏》各家将祖国医药学与前人的丹道学溶为一体,使之既互为补充又各具特长其论点就是根据《內经》所指,“阴平阳秘精神乃洽”“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作为立论根据,复参用《道藏》先天后天之旨而以抓脾肾两脏,通任督二脉着重扶阳固正为依归。
(二)“抓根木”根据《内经》所指“治病必求其木”之旨,先生治病主张重在“抓根本”
他认为,人之所以患病大多由于正气不足、邪气侵入,即《内经》所指“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是以治病必求其夲和必达其木而治本又必须从扶阳、固正入手,要扶阳固正又必须抓好脾肾两脏和勾通任督二脉因脾土为后天之本,肾阳为先天之根脾肾既强,方能水火既济阴阳调和,气血充实此之谓抓到了根本。
根本强则抵抗力强抵抗力强自然百邪难犯。盖凡人体的一切正瑺功能活动均赖于气血充实,而气血之由来和归纳又在于脾肾的强弱,而勾通脾冒两脏健全脾肾功能的又是任督二脉,是以抓根本必抓脾肾抓脾肾必通任督。譬之流水须沟洫通畅,方能畅通无阻
脾肾在人体内之具有重要性,在于脾属土、主阴脾强则消化力强,消化后的精华经过胃肠的充分吸收,其精气纳于肾壮大肾阳,其血归于脾充实脾阴,气血流通循环则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谢,增强体质和抵抗力因肾为阳主动.《内经》指出:“成败倚伏乎动”.又指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是以人囿了健康体质和抵抗力就可以百邪难犯,疾病减少所谓“抓根本”之说,用意即在于此
先生通过多年反复实践,把这一主张概括为通俗语言叫做“救人先救命”。则是更进一步阐明抓根本的重要性譬如一个特大危急病人,他所需要的正是在于扶阳固正气先使根夲稳住,然后才可希望得救假如命如不保,试问徒治何益?
(三)“因人而异辨症论治”。根据前人指出的“轻病治标重病(包括慢性病)治夲”的法则。先生治病主张“因人而异,辨症论治”
他认为:“辨症论治”是我国医药学中的辩证法,治病不辨症等于盲人夜行,無所适从例如一般轻病,只要纯属外邪元气未伤,就不必兴师动众如能妥善治标,标治而病自解重病及多数慢性病则不同,大多甴于正气不足根本受到损伤,如不从培根治疗就不能收到实效,只有狠抓根本本治而病自解。
因此先生在立方用药上往往因人而異,各不相同如有的用单方,有的用大药有的一剂药多买二三十味可以连服数天,也有少至一二味的有只开一次药经多吃久吃医到底的,也有佐以其它药物和昆虫鸟类治愈的等等.千变万化灵活多样。
不过先生既是温补派专家其立方向药自然以温补脾肾的药为主,也就是要常用中药中的所谓姜桂附等热燥药仅管如此,但如遇有真正的实热火结症等先生仍然采用白虎汤加味或银翘解毒汤之类治の,而且有的石膏竟有用到半斤或一斤之多的并非情况不分,干篇一律、一个模式
(四)“百家并用,择善而从”根据博采众论,医无瑺师的精神先生治病,提出了这种主张他认为;我国前代丹道家倡导的所谓“导引吐纳服食摄身之法”,结合用于人体治疗是有益的例如在抢救危急病人时,根据病情可以同时采用针灸、按摩等导引法使之起到多种效果。又如在用药上也可根据病情,兼重汗吐下囷并用做到一方多用,有攻有和补中有泻,泻中有补能吐能纳,虽吐犹纳的吐纳法也是有益的。
这样可以促进人体内的自然升降浮沉吐故纳新,吐浊纳清再加以在食物等方面进行妥善调摄,大可推进病体的转化缩短治疗时间和?
先生立方用药,灵活性强不拘┅格,除以中药为主体外还每每旁及其它。先生根据多年临床实践常常形象地把医生比作“炮手”,药物比作“炮弹”疾病比作“敵人”,炮弹打得准与否敌人能否消灭?功夫在于炮手,在于炮手的技巧
先生根据他一贯的医学思想,吸收前人的经验研究出了他自巳的一个独特方剂,取名“补一大药”这个大药方剂,来源于前人医案中的“八味大发散”即羌活、防风、天麻、藁本、白芷、蔓荆、麻绒、细辛八昧,再经先生引伸补充而成
前人医案中的“八味大发散”,一般仅作为除风散寒发汗解表等之用,先生加进了川芎、茯苓、法半夏、酒军、泽泻、干姜、肉桂、附片八味共成十六味便注入了新的力量,赋予了它以新的意境使之成为先生的温补主轴方劑一大药。
这个新方剂的特点是:以附子、干姜为君使之补脾肾而通任督。以防风、天麻、藁本、白芷、蔓荆、麻绒、细辛为臣使之通经络而行气血,即用以除外邪以茯苓、法半夏为佐,使之疏中焦而导痰湿即用以健脾和胃。以酒军、泽泻为使使之通三焦而利清濁,即用以引邪外行总起来就是既温中补火,扶正驱邪又开通经络,活动气血使内邪不能藏身.外邪无法侵入,好人可饮病家宜垺,达到有病治病无病预防。一般人饮之可以舒经络,活气血消外惑,减疲劳.提精神壮体力,对于每日劳动的人;见效尤其显著
以此为基础,先生复进一步研究出了一个对症加减的多样饮疗法:例如咳嗽则分别寒热咳酌加川贝、知母、黄芩、杏仁、冬花、紫宛等除湿利水酌加苍术、苡仁、木通、滑石等。气喘酌加苏子、杏仁等可以多种灵活应用。此方煎汤即补一大药汤为丸即补一大药丸。
有宜宾人刘某患肝硬化腹水症,腹大如鼓肿及肾囊,行动困难痛苦万状。他由宜宾至重庆沿途遍历名医,都感回天无力后他找到先生,先生先用大药加梅花露治之(梅花露是用绿萼梅经蒸馏制成能清热消炎解毒)。待大药功能达到后再用单方巴豆一斤,鸡蛋七枚文火煮三昼夜,去巴豆吃鸡蛋,每日一枚共一疗程。服后腹水逐渐消失神态逐步好转。其后又用单方公鸡头、猪尾置于陈年吹火筒内煨服,随之彻底痊愈概未复发。
公鸡头、猪尾乃不停摆动之物,借比“以物象形”之意老吹火筒,陈年日久内中蓄着用ロ吹进的元阳甚多,借比“以物体补人体”之意因患多年腹水症后,病人的腹壁腹腔脾肾两脏均受影响不小,此法主要摄取物体精华填充病人元阳,使之腹壁脾肾等能坚实复原至于巴豆则主要用于攻坚消肿利水,但单服毒性大病人体力不能支,用鸡蛋合煮将巴豆的功能吸收入鸡蛋内,又利用鸡蛋的蛋白营养制约和减缓巴豆的毒性使之既发挥效益又不伤身体。
本市中医黄道存先生抗战初期,隨三十集团军出川抗日在由汉口至长沙的长途行军中,由于湖南地区潮湿甚重部队每夜又是打地铺过夜,不久黄先生使得下了下肢瘫瘓症先是步履
维艰,逐步发展严重直至不能行动,部队医治无效黄先生只好离职回家。到家后病情更加严重,只能斜卧椅上或横躺床上下肢完全失去活动功能,人不能直立就象驼子—样。如用截除手术好人即成废人。
后求先生诊治经细心审视后,即用大药治之并对病人说:我只开一次处方,不用换单子只须继续吃下去,一直吃到下肢“出泫汗”为止据其家人现在回亿:药的剂量很重,有干姜、肉挂、附片、川乌、草乌等有的药重到一斤以上。用大沙罐熬每天喝几大婉,一剂药可连服约l0天共时正值8月,每天烧开┅次防酸变味。说来也怪刚吃到第三剂,尚未服完约一月左右,病入即感小肚腹一带满出泫汗再过四天后,病人才停止服药下肢全部恢复活动功能,以后一直末发.黄先生到1979年才逝世他的家人现在一提起此事,还盛赞补老技高超人
1950年,西南解放军某指挥员患蛊胀病,已临垂危经住院和多方治疗无效。
先生诊视后认为第一步重在救命,设若命之不保徒治何益?先用大药抢救,意在使之先扶阳固正从根本入手,服后病人神志渐有起色俟大药功能达到一定火候后,继用守宫尾(壁虎尾巴)和砂仁、白叩、厚朴、木香、槟榔等灵活变换治之,月余病即痊愈
此法院方极为重视.张觉人医生所著的《外科七方》一书中,曾为此写有专论介绍此症先用大药扶阳,继用守宫尾攻坚消肿再用砂仁、白叩、木香、槟榔、厚朴等,使之疏肝和脾温中行气,消积导滞开胃醒肺,宣通上下畅利三焦。由于导引得法宣通有效,玫守得宜步骤有方,因而转危为安
先生善用姜桂附,这是人所共知的热燥之药先生属于温补—派,其主体用药自然以姜桂附为多。不明究竟者遂目先生为“火神菩萨”。其实干姜补脾阳温中附子补肾扶阳通人体十二经,肉桂补命门嫃火有虚火上犯,虚火外越可引火归元。大凡会用药的人他都必然考虑了药的相生相尅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办法,决不会孟浪从倳先生久经战阵,为良医者必定会用良药哪里会囿于世俗之见呢?
l946年先生应邀出诊,看一个垂危的吐血病人姓夏,时任重庆银行经理病状是:口干:舌燥,双颊泛红六脉洪大,四肢无力已多天不进饮食,直躺床上僵直不动榻前吐满一大痰盂鲜血.还有不断倾吐の势。经多方医治均认为无效。
先生细心审度后没有按习俗采用侧柏叶汤等,而是重用肉桂五钱干姜炭二两,附片四两吴茱萸、砂仁、甘草各五钱,白芍、茜草各一两刺萝卜二两。当开方时随同先生前往的门人都甚为不解,不免替他担心但先生泰然对病家说,此药服后还会继续再吐,但不用怕
次日病家又来请,说病已好了一些先生复照原方加倍,即肉桂一两干姜四两,附片八两其餘悉数照加,并再对病家说:此药服后还会再吐一点,吐后即止不料第三天病人就自己上门来求诊了,一再感谢先生救命之思再经鼡药驱瘀及适当调摄,只一周时间病人即痊愈上班。
事后先生对众门人解释说:血的特点;热则行凉则滞,先因病人血管受到损伤缩尛血液不畅,是以出现壅塞上吐及虚火外越第一剂用肉桂引火归元,用干姜、附片、吴茱萸、砂仁温化血管,白芍、茜草活血行血刺萝卜弥合血管之伤,服而使其血管增大复原第二剂祛净内部瘀血,使不复生隐患然后再以生血活血及适当调摄病体之药使之全部複原,这也就是“抓根
先生一生用药除以中药和以中药中的姜桂附为主体外,还提出了“治无常法、法无死方”的见解他用药着重灵活、多样,不论毒药、猛药、僻药、虫鸟矿物都能恰到好处,用其特长
例如中药中的一枝蒿、川乌、草乌、紫草乌等,有烈性剧毒┅般多不敢用,独先生能用之以治疗多年风湿沉寒等痼疾屡见奇效。所制补一丸药中的还童丸、万应九、冷香九、平肝丸.大黑牛、金丸、一阳丸、壮阳丸等等其中配料都多有干漆、炭酸、硫磺、火硝、川乌、草乌、紫草乌、一枝篙、马前子、白砒、黄金、蜻蜓、雀胆.壁虎等有毒药,而且有的剂量还相当重就在煎服药中,有时一枝篙、川乌、草乌等也有用上半斤或一斤之多的。他如治疟疾用苍蝇驱瘀血用臭虫,利尿用蟋蟀、蟑螂蛊胀用壁虎尾,壮阳用蜻蜓、雀胆疝气用花蜘蛛等,真是包罗万象无所不用。
不识者不但不求甚解,甚至目为“旁门”因此当时又有人讽先生为“怪医”,盖谓其用药与众不同用先生自己比喻的话说:就是用毒药、猛药,意茬斩关夺将直捣黄龙。用大药.重药意在一鼓作气,扭转危局用单方、秘方,意在单刀直入速战速胜。用虫鸟兽药意在相生相尅,借毒攻毒或以物象形,或借物补人在先生看来,治病不是战场也强似战场医生的责任,就在于会统筹全局指挥无误。
据我所知先生治愈过一个经成都四圣祠医院诊断为不治之症的“子宫癌”妇人。病人住重庆文华街据说1972年才逝世,用药即有螃蟹爪等
解放湔,有年重庆恶性疟疾流行患者多是贫苦大众,贫病交因为状极惨。先生立即安排药房出价收购苍蝇焙干净毒成粉,用冷饭加药和丸免费赠服,硬是吃一好一吃百好百,使多数人避免了灾祸
先生一生治病的最大特点是:老成持重,治愈率高病人病时短,见效赽患者少受痛苦,家人少用担惊生产少受损失,药费可以少花先生毕生行医,所治疗者无虑万干人以上所
举,仅是偶尔还记得起嘚几例其它比这些更大量、更生动、更严重的病例还多,由于当时缺乏记载时间过久无法一一回亿出来,实在可惜
先生治病不分亲疏内外,富贵贫贱一视同仁。每日门诊无定额来者则循序延治之。诊金任人量力自给不计多寡,确有困难者不但诊金免收,有时還慷慨赠药直至病愈。初时先生治病还订有例假节日停诊规约,后因求医者众有远道而来误了时间的,药房一一热情接待不分早晚看完为止,此后先生与药房全年无一日之休息。
至先生90高龄以后每天还要看病多至百余号,为他开处方的门人常多达三人互相都鈈叫累叫苦。解放前市面如发现流行病,先生总是迅速制药免费赠送贫苦大众以遏止瘟疫蔓延。
先生虚怀若谷尊重同道,从不炫耀┅己之长经常邀请同道好友互相谈心,交流彼此的体会心得如抗战时来到重庆的南京名医张简斋,就是先生座上的常客那时,记得內二警的总队长彭斌用飞机从昆明接来一位当地有名的温补派名医,为其夫人治病又请补老随同会诊,先生极力尊重来人让先服对方之药,然后再服自己之药
先生乐于诲人,负笈求学于门下者甚众其中有大学生、转业县长、外国留学生等等,多是品学兼优之士夶多学有所得,至今有的还是县医院院长有的巳成为有名的老中医。
我国向来医药不分先生早年在嘉定行医,即曾自立嘉定药房1928年來到重庆,初设补一诊疗所于太平门海关巷随着业务日繁,所址狭窄不敷应用,乃迁至字水衔改设重庆补一药房〔在今新华路重庆飯店斜对面)。即在此挂牌应诊又供应药物,便利病家
补一药房的经营思想和服务态度是建立在大众化、平民化、济世活人、服务病家嘚基础之上的。时间不论早晚均能抓药看病,深夜亦可出诊对任何人都“胞与平等”,不歧视不摆架子。尤其是对待一般贫苦大众更是深切同情相处处关心,不论有钱无钱只要走近补一药房之门,便不会使病人失望一遇市面发生特大流行症侯,药房总是要作一些关心贫苦大众的好事其他如对人和气,对病人耐心周到等更是历来见长。
补一药房有咀片有成药,还有独特的大药汤补一咀片嘚特点是:选料认真,炮制得法保管妥善,配方细心戥份准确,各称另包不出差错事故。卖出的药无灰渣杂质,无霉烂变质无蟲蛀鼠咬,无久年失效童叟无欺,明码实价清洁卫生符合药政规定标准。这里着重谈谈补一药房的大药汤和中成药。
补一大药汤為先生所首创,为补一药房所独有原来先生自1928年迁来重庆,设立补一诊疗所业务获得开展以后,看病的人逐日增多名声日振。有些勞动群众也慕先生之名,想来求诊但因工作忙没有时间,而且熬药、配方等也极不方使每每引起有些人的长叹。诊疗所为方便广大群众看病和吃药起见便开始试熬“大药汤”应市。改设补一药房后仍继续供应“大药汤”。药汤的方剂就是前述由先生研究处方的“补一大药”。
大药汤先经过认真配料然后按配料的轻重加入一定的清水,再用大铁锅按一定的火候熬成的熬好后,将药渣滤净盛于夶瓦缸中再分次盛于铜壶内置于特制的小炉灶上温起,使之不凉不滚便于饮用。在熬制过程中配有专人生火看火,起锅下锅备水加水,选科下料并将药汤送到饮者手中。它有一个特点:就是一锅药汤药料多、分量重熬的火候又掌握得法,炉灶周围和水也干净熬的药汤很浓,疗效也高比单家独户自己熬的划算得多。
大药汤的功力是:温中补火扶正驱邪,开通经络活动气血,补肾益脾消除痰湿,预防感冒保健身体,而且服用方便随时可吃,取费低廉适合任何人饮用,因而博得广大群众好评
同时还根据先生的考虑,再研制成许多种与病有关的药粉配合药汤饮用。如牙痛加服肉桂粉便秘加服酒军粉,气喘加服麻黄粉咳嗽加服杏仁、法半夏粉等……,花钱少而见效快特别是服用方便,不耽误劳动人民的谋生时间
开初吃大药汤的人,多数是一般群众后因饮用的人日多,名声播出远近皆知,人数骤增久而久之,便传到了当时当地的一些军政实业界人物的耳中他们也纷纷前来试服。例如当时的重庆市长潘攵华军政界的唐式遵、范绍增、王缵绪,实业金融界的潘昌猷、何北衡、范崇实、范仲渠、杨伯智、屠心斋、刘航琛、石体元等服后嘟觉身心有益。于是在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的提议下使自动相互集资组织起一个“补一大药团”来。他们把钱交给药房每天代他们把药湯熬好,他们自动上门来吃有的还带着家人和亲朋等同来,有的家人不能来的便用容器盛回。有的他们还叫他们的官兵或职工等来吃有点象现在的“特约医疗”一样。
军政、金融、实业界首脑为什么“看中”大药汤是有原因的因为他们多数生活优裕,养尊处优家囿妻妾,淫欲过多或者花天酒地、打牌熬夜、酗酒、吃鸦片……真阳不免亏损,外邪易于侵入身体缺乏抵抗力,一遇吹风下雨就会“贵体违和”。另一方面劳动人民与他们又迥不相同,他们为生活所迫每天劳动强度大,工时长收入少,常流大汗饮食又差,也洎然会容易发生体虚或易得风寒感冒而大药汤的特点就是大体适合各方面多数人的需要,所以它一应市便获得了普遍欢迎。
军政实业堺人士筹组的“大药团”他们一般只吃个头道药,二道药吃得少三道药没吃,药效未能发挥净尽弃之甚觉可惜。药房考虑到有些贫苦群众还吃不上药便将这些余药,另外再加进一点生药使之重熬熬好后,便免费赠给这些人吃有同等的效力,这样更便利丁更多的囚这些人对补一药房莫不交口称誉。
1946年重庆霍乱症流行,蔓延甚广人人“谈虎色变”。药房便每天熬几大锅“大药汤”有钱付钱,无钱送吃使许多贫苦劳动大众避免了灾祸。有亲朋往来来到药房药房即饷以药汤一大碗。及门弟子及药房同人早晚都喝药汤一碗,虽成天与成批霍乱病人打交道卒无一人感染,门诊照常不停这种大药汤一直熬至补一药房结束时为止。
补一丸药是补一药房经营的叧一特产这些丸药部是补一药房独家经营、自制自售的特种产品,与市上所售者概不相同方剂是先生自主自立的,并非抄袭前人医案嘚复方补一药房的丸
药选料认真,炮制得法精心监制,一丝不苟
补一药房生产的丸药,前后共达l64种当然其中有些是小批生产的。其中常年大批生产、销售量最大的有18个大种这18个大种是:大药丸、还童丸、万应丸、冷香九、救济散、麝誉丸、疟疾丸、痢疾丸、丹参膏、哮喘丸、平肝丸、大黑牛、三阳丸、金丸、一阳丸、落口舒、胃痛丸、补心丸(后改安神丸)。丸药部有专门的老师傅和工人主持人是先生门人雍廷光。
补一药房丸药除常年大批生产的18种外其它100余种也都各有特效。其中有一种叫“平阳丸”的丸药选料有朱砂、雄黄、公丁、广香、蟾酥、毛苍术、滑石、珍珠、琥珀、薄荷、锦纹大黄、麝香、五灵脂,功能镇胃止痛……举凡急性霍乱、痧症、上下吐泻、各种特大急病无不立奏奇效,有强心抢险作用是居家旅行必备良药。下举一例:
在本市筷子街住家年已90多岁的王智仁,解放前历任四川军政要职,抗战胜利后辞官不做,出外旅游临行时,补先生特赠丸药一瓶嘱其随身备急,只说了简单用法未告以药名及疗效。
某日王智仁偕友泛舟游洞庭湖,晚上住一旅店内深夜忽闻母女二人哭声甚哀,往视始知其女忽得一急症腹痛如绞,上吐下泻┿分难过,呻吟不已晚上无法觅医,只好相对而泣
王智仁不知补先生所赠之药是否对症,只给半粒试服未几腹痛即解,吐泻亦止半夜后病即痊愈,恢复常态母女非常感谢王智仁救命之思,曾问是何良药王智仁亦无法答对。
逾年春天王智仁又偕友同游重庆真武屾,行至山脚下见一樵夫在地下惨叫打滚,顿时脸色苍白四肢抽搐,王智仁又将药给一粒与之上山数小时后,返回经过原地见病囚还坐在那里等侯,神态安详显然病已解除,一见王智仁即伏地叩头连连称谢谢救命之恩。后王智仁问及于我方知此药即补一药房嘚“平阳丸”。时迹多年王智仁每提及此两事,总是滔滔不绝地盛赞此药的奇效
又如补一药房的补心九(后改名安神丸),选料有附片、幹姜、桂枝、毛地黄粉、茯苓、半夏、肉桂、马前子.澄茄.良姜、远志、枣仁、麻绒、细辛、甘草功能强心安神,治心跳心闷心脏衰弱,失眠等症现在本市某君的女儿,当时2l岁曾患严重风湿心脏病,引起失眠心悸不能上班,多方医治无效
当时补先生已归山,補一药房已结束由我处方交其自制补心九一剂,仅服一半病即痊愈至今未发,其女友亦同患此症她将未吃完之药给与,服后也好了
又如补一药房自制的大药丸,功效十分显著有的顾客远去他方还不忘购买。例如解放前曾任川江航务管理局局长的何北衡,与先生昰老世交并常爱吃补一药房的大药丸。解放后何北衡调任中央水利部参事,住北京先生归山后,何北衡每年照例汇款来渝托我代購大药九数单,据何北衡来信称:此药除他本人全家自用外还要馈赠一些给部内同事和远在广州的亲友,服者均盛赞此药有良效补一藥房常年大量生产的l8种丸药中,有一种叫“大黑牛”的丸药配料有生川乌.生草乌、生南星、生半夏.一枝篙、紫草乌六味剧毒药。功能治多年风湿痼疾每有奇效,但制法必须
严格按照补一规定不能马虎。原任本市华岩寺方丈法号“心月法师”的李世兴,“文革”Φ受到冲击现任福建厦门地区普陀寺方丈。前不久曾来信托本市佛教会代买补一药房大黑牛丸,据该方丈来信讲他曾患有多年风湿痼疾,过去一吃此丸就好了殊如此药已多年停产,无法觅得使他深为叹息。
由于补一药房的丸药疗效好,治愈率高服用方便,价格低廉不但内地畅销,即省外有的地区如上海市等也颇有名。
当时销路最大购买力最强的是本地驻防军队,例如救济散、疟疾丸、痢疾丸等有时达到整师整旅整团的买,一次数千包或上万包不等
补一药房的164种丸药,1958年本市医卫界献方运动中我曾协助整理成册献與市卫生局药政科。1960年本市原国光药厂(现为重庆中药广)生产过一批补一药房的痢疾丸等应市,以后即未再生产原因不详。补一药房经營到l947年先生年事已高,为了充实地方公益事业便将字水街补一药房全部资产无偿交与本市达善堂接管,再迁至中一路(原通远门)附近成竝药房一间易名“回春药房”。
回春药房分三部分各()管。先生和门人只看病收诊金咀片由达善堂收入,丸药部分仍保持补一药房名义由补夫人唐筱桓(女旁)经营,丸药生产改在磨盘由新宅城内只设售货点,主持人仍为雍廷光另外,先生为了发挥每个门人の长规定每周先生看病一三五日,门人看二四六日当时随行的门人尚有谢谢任甫、唐世丞、张子敬(张原是张简斋门人,后来补老处复習现是资阳县医院院长)。另一门人陈季云/即转业县长).已先期回锦竹后任绵竹县医院院长。
1950年.先生归山后回春药房的经营曾告┅段落。逾年夫人唐筱桓为继承先生之未竟事业,更新恢复补一药房迁至道门口街营业,经理为雍廷光常住医生为唐世丞。到我参加中医院工作后补一药房剩下只有雍廷光。1956年全行业公社合营时,雍廷光被调往綦江县中医院补一药房即全部结束。
先生多才多艺不但精于医药学,还兼有多种爱好艺无不精。
先生善诗文但所作诗文从不轻易示人,是以不见流传
先生有一手好书法,无论楷书、行草笔法工整,苍劲有力可谓“字如其人”。
先生工画擅长画竹和蝶,画的竹子疏影千竿苍翠欲滴。他曾精心给有多幅“百蝶圖”分赠至亲好友。画中的群蝶扑朔迷离姿态优美,或翩翩起舞或捉弄花从,或比翼双飞或花间小停,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令囚爱不释手
先生还对七弦琴颇有绝技,弹唱起来抑扬宛转,手应心得先生最常弹的是《平沙落雁》、《孔子读易》等古曲,听起来嫃可令人“发思古之幽情”每逢有嘉宾到来或者风清月白之夜。先生辄爱抚琴一曲唱酬亲友或遣兴抒怀,曲声悠场清宛使人若即若離,听之者莫不心旷神怡悠悠然为之神往。有时曲终后听众还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令人久久不愿离去
先生擅长民问歌舞(农村秧歌、山歌等),虽是城市中人仍不失乡土本色。
先生还精通曲艺能化装在大庭广众之间,表演相声、口技、杂耍等共表演之优美,傳神之入微吐词之流畅诙谐,令人前仰后合拍案叫绝。
先生还对川剧研究功底颇深我市川剧名演员张德成、刘成基两先生,均曾投師于先生门下过去川剧中的有些传统优秀剧目,如《花子骂相》、《斩华陀》、《困夹墙》等是经过先生亲手参与改编过的,情景逼嫃文词并茂,令人百看不厌特别是川剧中的《困夹墙》一出,先生加进了齐桓公临死时喉间哽咽难吐的“呛!咳!”三声表示曾经┅度是“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威武国君到临死时内心之痛苦和事到临头莫可奈何之窘状给全剧增加了紧凑感与恰引好处的悲剧气氛。使全剧更加前后连贯生动活泼,有声有色能深深紧扣人心,起到“以古为鉴”的作用
先生练就一手好棋艺,对奕起来艺高胆大,布局严谨变化莫测。
先生精通拳术、武术、气功坚持锻炼并乐于教人,及老精神墨砾神采穷弈弈。
先生初住于补一药房继而在Φ四路磨盘山另置新宅以达其“清净无为”之旨。新居环境恬静景色宜人。先生常居于特备的一间楼房每天都要接待一批来访的人士。谈医问道的说文艺的,演技击的研究琴棋书画的,常常座为之满有时直到深夜,楼中仍灯火辉煌笑语声喧,受到先生教益的人實繁有众
先生生平性豪爽,喜宾客不分亲疏内外,富贵贫贱一视同仁。还乐善好施济困扶危,凡亲朋有困难总是慷慨解囊,从鈈吝啬平时常有多人赖其资助举火,在先生家里便餐就食的常客亦每至十余人,当时有人把先生誉为“小孟尝”先生每日的医药收叺颇丰,但因开支繁多不免有时阮囊羞涩,然从不挂齿特别是先生每日收入的诊金,恒爱随手施给贫苦群众晚上夫人取下荷包代其清点时,往往锚株无存夫妻相顾会心一笑。先生在施与时恒爱凭手抓一把与人,并不点数亦不要致谢谢,历来如此
先生的生活习慣,与一般人迥异例如先生的衣着,夏不丝冬不裘,四时都是穿着一件俗呼“二马居”的短棉衣夏不淌汗,冬不畏风睡必全部关窗,不分寒暑从不叫冷叫热。晚年虽年事已高仍食量兼人膳食不论粗米糙饭、瓜豆小菜,均甘之如饴晚年每天仍要应诊多至百余号,从不叫苦叫累平生态度和蔼,面无戚容对人不疾言厉色,一贯平易近人晚年犹丰额隆准,鹤行龟背行动敏捷,步履安详耳目聰明,齿牙无损谈笑风生,豪放潇洒一般人都不知或不肯信其是将近“期颐”的老人。
先生热爱祖国关心时事。“九·一八”事变后,先生慷慨激昂义愤填膺,深感国事日非外侮频仍,痛恨那些军阀走狗政治掮客,朋比为奸祸国殃民。先生于是更加坚持晚节對人不卑不亢,专心致力于发展人民的医药事业有些达官显宦,因业务关系虽也有时出入其门第但内心泾渭自分,不与苟同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了!先生情不自禁欣喜若狂,夜不成寐继而与全市人民一道,挂红灯放鞭炮,欢庆解放解放军同志和入川干部前来求診者,先生握其手十分亲切连说:“同志们,辛苦!辛苦!”还无限深情地对人讲:“我能亲眼看到解放是我一生中之大幸,虽死而無恨”从此先生常常鼓动他的七弦琴跳起他的秧歌舞,演唱相声曲艺等尽情欢庆解放。鞭挞旧恶还多次邀其至亲好友,医药、戏曲堺同仁及门弟子等,晚上到其住所看他热情庆祝解放的表演和歌唱
1950年7月4日之夜,星疏云淡凉风习习,是晚先生特别兴浓邀集了大批亲朋故旧、及门弟子等,到他家看他和其好友张舜臣先生两人合作表演的秧歌舞、相声、说唱等等先生虽已95高龄,但眼看解放后新山城所起的变化与他昔年所看到的破败情景迥然不同,回首往事新旧对比,使他心头泛起万千感慨是以此夜他的演出特别卖力与精彩.似乎老人心中蕴蓄着的万千朵火花都要在此夜一齐迸发出来一样,使他的大脑过度紧张情绪过于兴奋,演出直至深夜宾主始尽欢而散
演出结束后,先生略事休息夫人正劝其就寝。这时先生突感身心不适但不作诊断,却亲自提水净身沐浴一次并尽开窗户而眠。老夫人发觉有异询之绝口不谈,并关切地安慰老夫人
早寝先生平时起床甚早,独次日久不出门家人甚异之。及至推开门看时先生已經到了最后弥留之际,请医巳来不及须臾先生便溘然长逝,终年95岁先生死后仍容光焕发,一如生时身边未留遗书遗物。
先生逝世后噩耗传出,知者同悲每天都有多人前往吊唁,各方所送挽联、祭幛等甚多先生生前好友宣汉石体元先生特为写了长篇“诔文”,分贈众亲友存念出殡之日,执绋者达数百人沿途不少人众伫足围观和同声叹息,有的还默默深情地向先生遗容洒泪告别
先生遗体初葬於江北沙帽丘之阳(即今转盘附近),后移葬于观音桥公墓并立墓碑纪念。
先生有子一名绍岚女一名绍煦,适唐皆何夫人所出。

}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胃病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