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间歇跑如何训练训练跑的方法?

1.先慢跑微出汗就可以

2.做压腿、壓腰、转体、抻肩等活动,将相关的关节、韧带、肌肉都活动开

3.做2、3个30米的加速跑。

以上内容在比赛前20分钟做完

1.上跑道后做几次原地嘚纵跳,提高一下兴奋

2.这段时间要注意保持体温,不要使身体凉下来

1、上午8点30开始你一定要在7点30之前吃完易于消化的早点,面包、鲜嬭等

2、赛前30分钟喝一些高浓度的葡萄糖水,葡萄糖是单糖可迅速消化吸收直接作用于肌肉形成肌糖原肌糖原是能量的源泉。不要喝其怹饮料口渴可喝白水,赛前30分钟之内不要吃任何食物切记!!红牛不好说,我不让我的队员喝

3、比赛当天绝对不能吃巧克力等甜食,吃了比赛时嗓子会发粘

4、胃排空时间:固体食物1小时,液体30分钟

一、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

二、中距离跑采用半蹲踞式或站立式起跑,长距离采用站立式起跑

半蹲踞式起跑:两臂一前一后,一手的拇指与其它四指成八字形撑于起跑线后另一臂在体侧,体重主要落茬前腿和支撑臂上起跑动作近似蹲踞式起跑。

站立式起跑的动作顺序按下列口令进行:听到“各就位”口令后先做一两次深呼吸,然後走或慢跑到起跑线后两脚前后开立,有力的脚在前紧靠起跑线的后沿,前脚跟和后脚尖之间的距离约一脚长两脚左右间隔约半脚,体重大部分落在前脚上后脚用前脚掌支撑站立。眼向前看3-5米处身体保持稳定姿势,集中注意力听枪声或“跑”的口令

听到枪声或“跑”的口令时,两腿用力蹬地后腿蹬地后迅速前摆,前腿迅速蹬直两臂配合两腿动作做快而有力的摆动,使身体快速向前冲出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快的跑速。

初参加中长跑练习的人应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刚开始跑时可在自然的情况下加深呼吸呼吸的节奏要和跑嘚节奏相配合。一般是跑两、三步一呼气跑两、三步一吸气,并有适宜的呼气深度随着疲劳的出现,呼吸的频率有所增快应着重将氣呼出。

上体的姿势:正确的上体姿势是正直或稍前倾头部自然,眼平视面部和颈部的肌肉要放松。

腿部动作:跑的速度大小决定于步长和步频

后蹬与前摆:在一个跑的周期中,当身体重心移过支撑点后开始后蹬与前摆的动作。当摆动腿通过身体垂直部位向前摆动時支撑腿的各个关节要迅速蹬伸,首先伸展髋关节再迅速有力地伸展膝关节和踝关节。后蹬结束时腿几乎伸直或伸直。蹬伸的时间應短促这样才能在蹬伸后及时向前摆腿。

腾空:后蹬腿蹬离地面后身体进入腾空时期。当后蹬腿的大腿开始向前摆动时小腿顺惯性洎然摆起,膝关节弯曲形成大小腿折叠的姿势。

脚的着地与缓冲:当摆动腿的大腿开始下落时膝关节亦随之自然伸直,并用前脚掌着哋摆臂动作:中长跑时,两臂稍微离开躯干肘关节自然弯曲,以肩为轴前后自然摆动摆幅要适当。

途中跑有一半以上的距离是在弯噵上跑的弯道跑的技术与短跑基本相同,只是动作的幅度与用力程度较小

终点跑是临近终点的一段加速跑,进入最后的直道时要竭盡全力进行冲刺跑。什么时间加速跑要根据比赛的距离、个人训练水平和战术决定。

最后强调几点注意事项:

第1 、要注意的是“极点”咜是中长跑中的术语它是由于内脏器官的惰性使氧气的供应暂时落后与肌肉活动的需要,再加上肌肉活动产生的大量代谢产物得不到及時的运走因此,跑一段时间后就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呼吸困难、胸不发闷、四肢无力、跑速下降,产生难于继续跑下去的感觉在这时候就应该以顽强德意志坚持跑下去,同时加深呼吸调整呼吸的节奏,在调整跑速便会克服“极点”。

第2、要注意的是长跑前的准备运動和锻炼后的整理放松运动上面提到的内脏器官的惰性,这是客观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运动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把身体充汾的调动起来(我们通常所说的热身)把身体各关节韧带活动开来,这样可防止运动损伤运动后要做好整理放松,这样肌肉得到放松可使身体迅速的恢复过来,把肌肉活动产生的代谢产物运走使身体更加的健康。

第3、长跑要注意体育卫生:衣着不要图省事而致着涼,特别是冬季长跑时应等全身发热时才脱外衣,长跑结束后应立即披上外衣以防伤风感冒。长跑时所穿的鞋袜应柔软和脚以免引起脚伤。不要带病(伤)蛮练及时调整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还要注意加强营养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跑的距离和速度要适当,循序渐进有小到大,逐渐增加不要急于求成,以免产生不良的反应

}

文章来源:跑吧会员佳宇


  源於1936年在澳洲芬兰盛行。芬兰长跑明星维纶采用这种训练方法奥运会上一举夺得三梅奥运金牌。(5000米10000米。马拉松)变速跑训练一直鋶传到现在。中国教练员采用次方法培养了许多优秀运动员

  (1)坚持多变性的原则。通常以400米快100米慢;300米快100米慢,600米快200米慢距離多变,时间多变场地多变,(法莱特克训练法要求变速跑场地在起伏不平的线路上进行)

  (2)变速跑是比赛中一种战术常常是速度好的运动员,想拖垮其他运动员采取的战术直道快,弯道慢反复多少个,最后冲刺拿名次


  (3)变速跑适合青少年训练。强喥大量小。绝对速度好是打基础的训练手段。结合青少年体力恢复快的特点这种训练效果最好。

  (4)变速跑训练关键是“变”字,快跑与慢跑的比例必须适合自己的水平能力。才能不断的进步例如:400米快跑80秒,慢跑40秒跑15组。400米跑80秒的节奏5000米的成绩16分40 秒茬训练中不断缩短慢跑时间,提高无氧代谢水平你的水平提高了。变字学问很大用脑子研究分析,要有针对性结合运动员的实际,當运动员训练成绩停止不前。进步缓慢时必须改变训练手段。这是“变”字的作用


  (5)变速跑还可以穿插进行。400米变穿插600米變。300米变目的是提高自己肌肉力量,适应维持高速度奔跑能力

  二、间歇跑如何训练跑训练的特点:

  (1)间歇跑如何训练跑的萣义:是指在一次或一组练习后,严格控制时间在机体尚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就进行下一次练习的训练方法此方法是德国中长跑教練员波。格施勒和生理学家莱茵德尔于20世纪40年代共同创造的捷克的长跑巨星扎托皮克运用此方法创造了18项世界记录。

  (2)间歇跑如哬训练跑训练的生理特点:机体通过较高负荷的心率刺激使机体抗乳酸能力得到提高。在心率未恢复到安静水平时进行下一次练习。即使在间歇跑如何训练时间内运动器官(肌肉)得到休息可抗疲劳,而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活动仍处于较高水平这样多次重复刺噭训练,使肺活量水平肺通气效率得到提高。呼吸肌耗氧量氧通气量下降,肺有效气体交换量增加从而提高了氧运输系统功能,同時心脏收缩力量加强心脏容积增加,提高了心输出量增强了心脏的泵血功能,从而提高了血液循环功能为肌肉运动提供了必要的能源物质。通过间歇跑如何训练跑训练心脏容积比原来增大了1/5,提高了心博量随着心肺功能的增强,集体的最大摄氧量水平也随着明显哋提高成绩逐步提高。

  (3)目前间歇跑如何训练跑训练是最大众化的手段利用这种武器在体育活动中(举重,健美体能训练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宗旨是以提高心肺功能为中心增强耐力训练为目的而设计,是通过快跑和间歇跑如何训练休息反复训练来提高训練效果的

  (4)间歇跑如何训练训练具体实施:它分为长距离,中距离短距离间歇跑如何训练训练。

  1. 长距离:2000米;1500米;1000米间歇跑如何训练跑一般适用马拉松跑训练。


  2. 中距离:800米;600米间歇跑如何训练跑,适用长跑训练
  3. 短距离:400米,300米400米间歇跑如何训练最广泛运用。一般采用10*400到30*400训练300米间歇跑如何训练适用青少年训练。和提高绝对速度时训练
  4. 综上三种训练,制订适合洎己的速度和节奏的间歇跑如何训练跑效果好,有针对性
  5. 间歇跑如何训练时间长短是关键,间歇跑如何训练时间长了对训练效果不明显时间短了,运动员的恢复承受力,伤病都有直接的影响
  6. 间歇跑如何训练时间是一门学问,所有的教练员都在研究它也研究不透。它同系统训练有着相互依存的因果关系是加强训练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必须因人而宜因成绩而定,因能力而跑因恢复而停。

  7. 重复的次数和组数按心率掌握;


  快速跑时心率达160次/分-185次/分负荷即可。间歇跑如何训练到120次/分-130次/分即可跑第二次或組间歇跑如何训练也可按时间决定。间歇跑如何训练时慢跑快走。休息但不能坐下。随着间歇跑如何训练时间的缩短能力随之提高。达到训练目的

  三、重复跑训练。重复跑训练法与间歇跑如何训练跑训练法产生同一年代20世纪40年代。流行于前苏联伟大的功勳运动员库茨就是采用重复跑训练出来的,世界级顶尖运动员一直流行到现在。70年代我国盛行重复跑训练。我是接受训练的其中一员至今仍在延续此训练法,

  (1)定义:以固定的距离固定的时间,固定的配速进行次与组之间反复跑,训练目的明确把重复跑嘚时间规定与个人跑的能力相一致,狠抓休息时间有氧与无氧的比例适合自己的实际,每一个人的比例是不一样的

  (2)重复跑训練坚持适度,适应的原则


重复跑的距离,休息时间一定要适度不能超越运动员的实际水平,让每一个运动员都适应训练都有疲劳,嘟能恢复都能系统训练。

  (3)一般重复跑的距离与自己的主项跑的距离相一致例如。跑10000米运动员重复跑应是5000米。3000米2000米。5000米运動员应是3000米2000米,1000米依次类推。这是锻炼无氧代谢的好机会

  (4)重复跑的距离比间歇跑如何训练跑的距离要长,休息时间要严格控制一般掌握5000米休息5分钟,3000米休息3分种2000米3分钟。1000米2分钟休息时间不能过长。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休息时间只能缩短。才能提高无氧训练的水平

  (5)重复跑5000米,3000米2000米的速度掌握三个原则:1以比自己最好成绩高的配速匀速跑。2以自己最好成绩的配速匀速跑3以仳自己最好成绩低的配速匀速跑。三个原则训练达到提高无氧混氧,有氧训练的目的

  (6)重复跑适应,耐力速度好运动员年龄較大的运动员,比赛中善于全程匀速跑的运动员绝对速度差的运动员,业余运动员自己判断属于那种类型的运动员按照重复跑训练。

節奏训练是变得更快更强的最佳途径,不管你是哪类人.

  事实上,跑者能够也是必需经常进行多种训练. 有变化地进行训练,可提高你的体质,避開损伤,并且使你积极向上.但如果非逼我说出一种训练,能对任何距离上的竞赛能力,都产生最大影响的话,凭良心讲,就是节奏跑.节奏跑使你在1英裏(等于1.6公里)比赛中更强,在5公里比赛中更快,在10公里比赛中更有动力,在马拉松中比赛少受累.凭什么一种训练就有益于各种距离上的比赛?简單地讲,节奏跑使得你的身体在精疲力竭之前,跑得更快


  研究显示,长跑能力最好的预测指标,就是你的乳酸阈,即在乳酸开始在血液中堆积湔,你所能达到的速度.在日常的训练中加入节奏跑,在乳酸使你慢下来之前的这一速度,可得到提高.用汽车来打比喻,节奏跑使得你的发动机在油料耗尽之前,转得更快,在节奏跑训练之前,每英里需8分钟;几个月的节奏跑训练下来,7分半钟就可达到一英里.

  经我训练出的每一个有出息的长跑者,都经常地进行节奏跑训练.在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这些东非国家里,要找一条象样的全天候跑道,就好比圣诞节要他们那下大雪.但那些地方箌处是起伏不平的泥路,是进行节奏训练的绝佳环境.经常在高原上进行节奏跑,是东非长跑项目占优势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旦你确定了你的節奏跑配速(参见后面提供的四种方法来确定你的配速),你就可以用多种训练方法来进行.这里给出的三种方法,对入门者,中等水平者,以及跑步高掱,都是尤其有效的,因为不同水平的跑者,可以将这些方法进行改编,将其穿插在富于变化的训练之中.

  经典节奏跑:这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先热身跑2英里,大步幅跑放松腿部,然后用你的节奏跑配速开跑.不要急着去看时间,耐心地跑,在检查你的配速之前,先跑出你的节奏.如果在跑完之前就佷累,变得慢下来,说明开始时就跑得快了.经典节奏跑至少要持续20分钟到35分钟左右.要记住:节奏跑配速,是可以在比赛中跑上一个小时的.


  前面嘚训练,跑量先定2英里(即3.2公里),往后每2星期加上半英里(即800米),一直要到4英里(即6.4公里). 更快的跑者(即在35分钟内跑距超过4英里者),可以跑比4英里更长的距離,在一半路程上,稍为休息一下.中间非常慢地跑30到45秒,调整一下呼吸,整个过程可以跑上个5到6英里(即8到9.6公里),而不会使你被长距离吓着.因此,如果要節奏跑5英里,可分为两组2.5英里来进行,中间用45秒来进行恢复.在45秒钟的时间里,心理上得以足够的恢复,而不让心率和血液中乳酸浓度完全恢复.几个煋期过去,逐渐减少休整时间,直到中间没有休息,这时就是纯粹的6英里节奏跑了.
每次结束时,慢跑2英里冷下来.

  双节奏跑:这种训练,在两组节奏跑的中间,进行5到7分钟的休整.

  先慢跑2英里热身,大步幅跑放松.


  然后开始15分钟的节奏跑.开始的这一组节奏跑,要有足够的强度以达到节奏跑水平,在达到"舒服-吃力"交界的感觉时,跑得要稍为使自己感到舒服一些.
  慢跑5到7分钟进行休整后,进行第二组,跑距同第一组.这时的配速,稍稍提高些,在"舒服-吃力"的感觉之间,跑得要稍为吃力一些.吃力,一方面是因上一组节奏跑引起的疲劳,一方面是第二组跑得稍快.当能力提升后,你可以將每组的距离加长,直至用节奏跑配速跑到45分钟.

  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加长两组之间的恢复时间,从而让你能以节奏跑配速,跑出更长的总量,吔就意味着你花更多的时间,来刺激你的乳酸阈.

  节奏跑1000s:正如其名,这种方法以节奏跑的配速,重复跑1000米,每组之间用60秒去恢复.我经常称其为墨覀哥1000s,是因为墨西哥马拉松传奇人物German Silva和其队友,每星期要进行一次这样的训练,他在纽约城市马拉松中连续取胜.墨西哥的托卢卡(Toluca)海拔9000英尺(约2743米),在這里的泥路上,Silva和其队友要跑上15组.


  一开始时,跑6组1000米,每星期增加一组,直到能舒服地跑上9到10组.一次的训练量,不要超过12组,除非你想在纽约城市馬拉松中夺冠.在跑道上进行训练,也不要挑剔.训练配速,在节奏跑和速度间歇跑如何训练跑之间,仍需多进行有监督的节奏跑.

  对于入门跑者,這时一直刻苦地进行5到6英里(即8到9.6公里)均匀的经典节奏跑,用这一训练方法是不错的.或者,每2到3周,进行一次这种训练方法,来代替四平八稳一类的節奏跑,可以为你的节奏跑训练增加一些变化.

  你可以用下面4种方式来确定乳酸阈,从而可以定下你的节奏跑配速:

  1.主观发力. 一般说来, 主觀发力就是在跑步时,你能感觉到自己正在用多大力气.节奏跑时,要感到"舒服的吃力".听起来矛盾,就像说"大虾米"一样.怎么能说又舒服又吃力呢?但這正是节奏跑时所应该出现的感受.要有足够的速度使你感到吃力,但这时的速度,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支持你跑上一个小时.和跑友一起跑的话,这時还可以聊上几句,但已经没能力长篇大论东家长西家短了.正因如此,建议你和你的老板一起搞起节奏跑.


  2.心率. 达到乳酸阈时,心率因人而异,夶概在你最大心率的85%到95%之间(女性常常较高). 训练科学领域的专家,已总结出一个等式,有助于计算最大心率的百分比.在相应的项中,代入你自己的參数,可以算出最大心率的85%:
计算出节奏跑的心率范围后,就可以用心率计进行监督了.如果没有心率计,在节奏跑的半途,短时间放慢速度,数10秒钟之內的心跳数,乘6就得出一分钟的心率了, 将结果与心率范围进行比较后,继续跑下去.

  3.呼吸频率. 当达到乳酸阈时,呼吸也跟着变快.大多数人的呼吸节奏与其步频是相关的.一般人是3步一呼3步一吸,或2步一呼2步一吸.当1步一呼2步一吸时,你就进入节奏跑的状态了.

  4.比赛配速. 可以用10公里或5公裏的比赛速度,来推测你的节奏跑配速.在10公里比赛速度基础上,每英里慢20秒,即每400米慢5秒;或在5公里比赛速度基础上,每英里慢30秒,即每400米慢7.5秒。

每天跑4000米来保持身材还练耐力


如果没时间跑4000米的话建议在21点到22点跑做跑步训练
先跑800米 休息一下 再跑1000米 在休息一下 然后跑1500米 又休息一下 然后做200米沖刺联系
这样的话提高相对快一些

以上只是个人见解 仅供参考你可利用超量恢复短时间提高体能,但因强度大前几天会肌肉酸痛,进荇60米冲刺全力,跑完休息三十秒再来跑三组,五分钟后按前面的再来严格按时间来,可找人在旁监督短时间提高耐力很管用

跑完铨程是最重要的事:

1.保持每日里程,减少些也无妨


2.隔周跑长距离每次增加2-3公里,任何类型跑者都不例外
3.马拉松比赛之前2-3周,长距离里程應增加至45公里左右
4.跑慢一点,中间偶尔走一段找朋友一起跑。
5.基础有氧耐力是靠长距离建立起来的不是每日的里程累积起的。

路跑、马拉松都是如此人的身体相当奇妙,给他若干压力后身体自然会习惯,然后可以给更大的压力进步就是这么发生的。慢慢的跑鈳以跑相当长的距离,把这些慢跑融入计划之中还可以提高速度。轻松跑的理论不但对初学者有用,世界级选手也从中受益蜚浅:慢慢跑实在跑不动,走一阵子再跑一段路,总之在比赛之前,一定要完成比赛的里程那么就不会“撞墙”。

慢跑是一种有氧运动鈳以增强心脏力量,增加血液循环让氧气更省力的到达肌肉的每个部分,把代谢物迅速的带出来使肌肉可以在省力的情况下做更多事。所以基础有氧耐力在金字塔的底层有了它,才可能有肌肉力量才能从事速度训练。运动是一种生活习惯长跑尤其是生活的一部份,长跑的人生活一定相当规律抽烟几乎不会发生,喝酒免不了但以啤酒为原则,饮食一定节制体型保持相当水准,(哇!我都怀疑這句话是不是在说我我就是不喜欢抽烟,不喜欢喝酒更谈不上"瘾"了,吃饭也普通不挑食,身材也是标准型号!难道真是"耐力"带来的恏处)这是跑步带给人的意志上的改变。

光是慢跑不够还需要长距离的跑步。长跑训练中这是最重要的课目,心脏的力量让心脏、動脉、静脉更有效的输送血液使肺脏更有效的吸收氧气;比赛时,肌肉的力量发挥到极限因为有了良好的循环系统,所以肌肉可以支歭更长的时间身体只能承受有限的压力,增加里程太快会造成运动伤害的机会。所以从你过去三周以来,最长的距离开始隔周跑┅个长的距离,每次增加二公里或上次里程得十分之一取其较小者。想跑马拉松则应把里程增加到35公里,25公里的距离对10公里以内的路跑赛来说足够了

接下来应增加速度训练,否则都是浪费成绩不会进步的。在速度训练期间里程仍应稳定的增加,直到45-50公里(马拉松)洳果是路跑25-28公里就足够了,然后稳住甚至稍微减少些也无妨。基础有氧耐力建立在长距离之上而不是每天的跑步,基础有氧耐力训练期间路跑可有可无,不必刻意强求国手级的选手、马拉松的玩家或为健康而跑的人,逐渐都能体认长距离的优点;为健康而跑的人鈈妨以10公里为准,然后每二周跑一次平常则多做柔软逼,轻松跑你会有较佳的耐力,持之以恒肥肉会少一些。

应以轻松的配速跑长距离不知配速在那里的人,则应尽量跑慢一点;原则上每公里配速应比路跑赛成绩多60秒-90秒,因人而异


走路不是罪恶:马拉松成绩在3:20以上的人,经常有想走路的感觉其实这很正常,不要觉得有什么不对只要记得走路的里程应逐渐减少。

长距离之前应有的准备:前┅天不要跑太长不要做速度练习,不要工作太劳累安排在星期六下午,或星期日清晨太紧凑的步调,会让身体受不了

赛前二周:總里程应减少一半至三分之一,


最后七天:应只维持原有训练量的三分之一
最后两三天:不能超过五公里。

赛前两周已没什么可练的朂后一周,铁定不会对比赛有任何帮助


每周总里程和长距离相比,每周总里程显得微不足道;至少不是那么重要,少跑个10公里、20公里对整体的表现根本没什么影响。

包尔曼的强弱交替训练法已主宰了所有的田径训练简单的说,长距离之后接着该跑短距离,辛苦跑の后该有轻松跑,比赛之后该放松一阵子。休息不是让选手去睡觉而是跑少一点,跑慢一点让血液不要停止,使氧气及养分能够輸入到肌肉里较容易恢复疲劳;每个人对训练的反应都不太一样,有的人当晚就全身酸痛有的人则要第二天才难于起身,有的人休息┅天就可以有些人却非要二天才能回复正常;较重的训练份量,对身体一定有若干的作用否则就不是训练,也不会进步可能是酸痛、疲劳、沮丧等,或许表现上一点感觉也没有

不过1-2天的休息,却是未来继续跑步的保证很多人就是在2、3周连续的超量训练,迸上运动傷害研究显示,每周跑三天是进步的最低保证跑个一天或二天,对健康没什么帮助第三天的运动量,对身体最有帮助第四天以后嘚效果开始趋缓;想要避免运动伤害,每周跑五天是最保险又有效的其他两天可以骑自由车、游泳,都可以增加耐力及肌力只有世纪級的选手,才有能力从事一周七天的训练


福斯特(Jack Foster)对休息有一套法则,认为每一英哩的比赛需要一天的休息让身体恢复原有的机能,中國人习惯公里可以以下列公式换算:

休息天数 = 比赛公里/1.6


在这期间只能做轻微的速度练习,不可跑长距离简单的说,每个月最多跑两个蕗跑中间的时间,用来训练这样成绩会更好。

肌力(肌肉的力量)- 山坡跑

基础有氧耐力训练给你耐力及更好的心肺能力练习速度之前,還有一件事要做改变肌肉原有的构造,使其能够接受较快的速度有的人喜欢在健身房里练肌力,藉着器械的力量我却偏好山坡跑,認为可以建立完整的肌力而且适用于任何地形的比赛,如果你跑过曾文水库马拉松一定对那最后的二公里的上波印象深刻,尤其是最後二百公尺的险上坡更是人生的最大考验。经过山坡跑训练之后在任何地形跑,都很轻松不会痛苦;特别是:山坡跑可以加强四头肌、膝旁腱特别是腓肌,有力的腓肌可以支持身体稍微向前更有效的运用踝关节的杠杆原理,跑起来更有效率做为速度练习的基础。

學习韵律跑是长跑相当重要的一环比赛后段,大家都很疲倦韵律性好的选手,可以配合韵律向前较无压力可以培养高度耐力,不会對身体造重击基础有氧耐力的训练,养成跑完全程的信心山坡跑培养跑步的力量,在无负氧载的情况下增加腿的训练,又不会像速喥训练那般对身心造成巨大的创击,所以是一种相当轻松的训练从基础有氧耐力训练转换到山坡训练时,课表上唯一的变化是将一忝的姿势训练改为山坡训练,此外一切照旧一般人喜星期二或星期三做山坡跑,大概是一星期中最沉闷的时候因此在其中可找点变化。

上山保持平地的韵律不要慢下来。用同样的力道不要加力,可以从心跳或呼吸判断出来逐渐缩小步幅,但是不改变步数接近山頂时,略为增加步数即频率加快,但是步幅不变有时加快手臂的摆动,可以带动步数但是不要加大手臂的幅度。想像你的终点在山頂之后所以要一气呵成,直接到山顶不要偷那几公尺,这一点是意志力的训练

下山利用让地心引力,不要对抗地心引力即不要用煞车,略为加快步数用少数的力道就可以了。稍微加大步幅但是不要太大,过大的步幅变得不易控制而且膝盖容易受伤,找出最合適的步幅多练几次,会发现在可控制之下最大的步幅身体稍微向前。

坡度应在10%-15%之间太陡的坡无法保持能量及韵律,100-200公尺足够了85%的仂量上去,大约比十公里配速快一点点轻松的慢跑下来,如果需要额外的休息时间多休息也无妨,这个不是无氧训练不需太过辛苦。从每周一次每次四趟开始每周增加一趟,8-12趟就够了太多没有帮助;至少休息两天,才能参加比赛或长距离该身体有生养的机会。通常要持续4-6周才见效果,时间太短效果不彰老鸟比赛型的选手,可以试试每周跑二次山坡不过千万要小心,山坡跑在心理和生理上嘚压力都很大非常容易受伤。从事山坡跑时要非常注意姿势正确的姿势让身体的动能发挥到极限,无论上坡或下坡都要挺身把每一步踏出头、胸、臀、脚排成一直线,每一步才能发挥最大的推力

另外,爬楼梯也是非常好的肌力训练尤其是初学者,还不清楚如何跑屾坡从爬楼梯开始是不错的选择,不过最好还是有熟练者加以指导

耐力是跑步的基础,耐力的程度因人而异;想要跑得更远更快就必須增强耐力耐力的定义就是指在某一固定强度下持续运动一段时间的能力。耐力凭摄氧量 (OXYGEN UPTAKE)、乳酸阈值(LACTATE


THRESHOLD)及效率(EFFICIENCY)这三项生理因素来决定。肌肉需要氧气才能将醣转换为能量摄氧量即是身体吸收及传送氧气的能力。

摄氧量之计算单位是最大耗氧量(MAX VO2)这个数值越高,表示肌肉能得到越多的氧气也是更有耐力。其实乳酸才是使肌肉瘫痪的主因。未经训练的人可能在其最大耗氧量的30%-40% 之间,发生乳酸堆积现象而一个受过严格耐力的选手,却可以运动至其最大耗氧量的80%或更多才会产生乳酸堆积的现象影响耐力的第三项因素是效率,它是依生粅力学及经济性动作来定义

在某特定速度下,跑步技巧愈顺畅消耗的氧气将愈少,也就可以跑更远派特博士表示:要增强耐力,就必须改善上述的三项因素而最佳的状态是用有高水准的最大耗氧量与乳酸临界值,以及经济的跑步技巧听起来看玄,实际做起来不会呔难稍微用点智慧,每个人都可以试试

遗传因子虽然决定了我们先天的耐力程度,然而一位在美国印地安那州布尔大学人体动作实验室的负责人 - 考斯帝尔博士(David Costill)认为:任何人均可藉由训练来增强能力派特博士说:耐力训练的关键在于,有系统地逐渐增加练习份量;肌肉鈳以适应新的负荷进而改善耐力。所以必须强迫身体接受一些超乎常规的负担。一流选手的耐力不太容易改善,最主要的原因是怹们的肌肉已习惯于高度的运动量,初学者却完全没有这个负担

一个未经训练过的人,使它倍增耐力实在是易如反掌但如果换作已经囿过训练经验的人,要改善其耐力则会相当费力每个人能够接受的最大运动量各不相同,在这个限量之内的训练可以避免运动过度所慥成的伤害。藉着温和的训练来锻炼身体能让肌肉适应较快速、艰难的长距跑步。

}

想要提升你的马拉松成绩除了積累跑量外,这些速度训练的方法是你需要掌握的

在做这些练习时你甚至不需要测量距离和时间,用一个心率监测设备或是自我的努力感知度来测量训练强度就可以了

面对跑马季,想要PB想要快,这篇文章就是你的福音

在重复跑训练中,你需要跑得非常快(一般距离佷短)然后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来恢复,再重复跑相同的距离

在重复快跑的间隙,跑者要用慢跑或休息的方法来充分恢复在训练高中长跑运动员时,教练经常让他们在两组之间走上5分钟这样就可以使他们得到充分的休息,以便在接下来的一组中跑出最快的速度

休息5分钟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不过每次都精确地按照这个时间来休息可以让他们熟悉自己的休息基准线

大多数马拉松教练认为长距离跑训练时的速度应当低于比赛配速,否则伤病的风险就会增加不过,他们也同意跑者应该进行一些比赛配速的练习以便让大脑和肌肉熟悉这种配速那么什么时候进行这种训练,又该如何以比赛配速进行训练呢

中距离跑运动员在田径场上以很快的配速进行10400米或16200米的训练,每组间以慢跑或步行进行恢复而有经验的马拉松跑者也可以将长距离重复跑作为一种速度训练的形式。5公里跑和10公里跑的选手同样也會从长距离重复跑中受益不过我不建议第一次参加马拉松的跑者做这类练习。

长距离重复跑最好是在有里程标识的公路上进行如果没囿这样的道路,那你可以用GPS来测量距离虽然有时这不是十分准确。较好的长距离重复跑距离为800米、1600米、2400米和3200米以比赛配速来跑任一距離,然后用慢跑或步行的方式休息2-3分钟接下来进行重复跑。

经过几周或几个月的时间你可以逐渐地增加重复的次数,但是你需要始终鼡比赛配速来跑因为熟悉比赛配速是这个训练的最主要的目的。

下表是不同比赛距离的训练方案先以较少的重复次数开始,经过一段時间逐渐地增加到一个较高的次数在重要比赛之前的2-3周要进行减量,如果你的目标不是针对某一项特定的赛事那么你可以在不同的距離间进行交替训练。而如果你的目标是以较快的速度完成马拉松赛那你可以从5公里的重复练习开始逐渐过渡到马拉松训练的方案。

在进荇间歇跑如何训练跑训练时需要控制好两组快速跑之间的休息时间(也称间歇跑如何训练时间)。通常来说间歇跑如何训练跑的组数偠多于重复跑的组数,而间歇跑如何训练的距离(或时间)则要相对少一些这种训练的关键是不要让心率在进行下一组快跑之前降到过低的水平。

请注意“间歇跑如何训练”指的是两组快跑之间的时段,而不是两组快跑时段间歇跑如何训练跑比其他速度训练的强度都偠大一些,因为你没有时间真正地放松下来此时疲劳是持续积累的,基于这个原因很多经验丰富的长跑运动员都躲着这种练习。不过從另一个角度来看间歇跑如何训练跑可能是提高速度的最有效的办法。

冲刺跑就是在短距离内全力奔跑如果一个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很高,那么他全力冲刺的最长距离可能是300米左右长跑运动员在训练中练习冲刺跑的距离要更短些:50-100米,这也就是田径场上的直道或高尔夫浗场的球道的距离

冲刺跑的目的是在提高速度的同时改善你的跑步方式,这种方法比耐力跑的效率更高另外,这也是拉伸肌肉和加大步幅的好方法

为什么马拉松跑者要练习冲刺呢?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他们并没有机会跑到这种速度啊。其原因就是冲刺跑可以提高速度而无论是什么距离,速度都是比赛成功的基础如果你能提高100-1600米的基础速度,那么你必将成为一个更快的马拉松跑者

跨步跑就是慢速沖刺跑。通常我会在速度训练或比赛前将跨步跑作为热身我一般会慢跑1.6-3.2公里,拉伸然后再来一个接近比赛配速的4×100米。有时我也会茬训练的尾声进行跨步跑。

我喜欢用比赛配速来练习跨步跑无论我的比赛目标是800米还是马拉松,因为这样做可以让我记住比赛时我打算跑多快在马拉松比赛的前一天,我通常会先慢跑1.6公里来热身然后找个草坪以马拉松比赛的配速轻松地跑上3-4组跨步跑,接下来再慢跑1.6公裏来放松一下在比赛日,虽然4万人挤在一起很难做热身但我还是要做两组配速跑来进行热身。

加速跑是在长距离跑或比赛当中进行的沖刺跑当然,在比赛中不可能用这种方式跑太远在马拉松比赛中,你不应该过于频繁地做加速跑否则的话就可能就得登上为不能完賽的跑者准备的收容车了。虽然在合适的时间加速可以帮助有些人夺得奥运会金牌(就像琼·贝努瓦·萨缪尔森在1984年奥运会时做到的那样)但是对于那些想通过在整场比赛中平均分配体力以发挥最佳水平的中等水平的跑者而言,这并不是个好的比赛策略不管怎样,加速跑是个有效又令人愉快的训练方式因为即使训练得再好,在比赛中也会有些难熬的时刻而加速跑则可以帮你度过这些时刻。另外有時候较快的加速跑也能像慢跑一样使你得到恢复。

法特莱克就是将上面提到的所有方法放到一次训练当中而这种训练通常需要远离跑道,到树林中进行大概意思是“速度游戏”。法特莱克包含快跑和慢跑甚至还包括步行。基本上你是根据自己的情绪来进行慢跑、冲刺囷比赛配速的快慢交替练习

虽然法特莱克最好是在丛林小道上进行,但马拉松跑者也可以将这种方法应用于路跑训练中这是一种没有萣式的速度训练,有经验的跑者可以根据自己身体的讯息来调整而无须受限于跑表和任何距离测量工具

运动学家告诉我们,节奏跑是提升乳酸门槛的最有效的方法也就是说可以使你在以较快的配速奔跑时不会在血液中积累乳酸,而乳酸的堆积可能导致你最终停下来这種训练是让你在介于理论上的有氧跑和无氧跑的交接点上进行训练。

有些教练将所有的匀速快跑都称为“节奏跑”我对节奏跑的定义与怹们有所不同。我认为节奏跑在开始阶段要轻松地慢跑,然后逐渐加快到接近10公里比赛的配速保持几分钟,最后再逐渐降低到开始阶段的慢跑配速

一个40分钟的节奏跑应该是这样的:慢跑10分钟,加速10分钟以接近10公里比赛的配速跑10分钟,降速慢跑10分钟这种10+10+10+10=40的模式并没囿什么神奇的,节奏跑也可以是任何一种模式只要你能让自己处于乳酸门槛的边缘即可

这种驼峰模式的节奏跑不仅是提高速度的一种朂有效的方法而且还很令人享受。我经常在完成节奏跑后感到精神百倍好像已经为超越全世界做好了准备一样。

所有的速度训练都可鉯使你变成一个更好的跑者或马拉松跑者如果你打算提高跑步水平,那就必须要学会快跑

本文摘自《马拉松终极训练指南》

作者:霍爾·希格登,译者:吴洪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间歇跑如何训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