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土耳其与伊朗怎么样防止戈壁滩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在空晒太阳没有并网发电?

原标题:伊朗18日游(上)卡尚-伊斯法罕-亚兹德

2018年12月中下旬参加了安徽国旅的伊朗18日游。回来后整理了数千张照片,写了69篇、近10万字的游记按照途牛旅游攻略的规定,一个行程只能发三篇游记我只好将这69篇游记,合并成上、中、下三篇发表内容有些长,请谅解!

【一】大连经上海至德黑兰

2018年12月中丅旬参加了安徽国旅的伊朗18日游。12月11日我从大连周水子机场,搭乘上海航空FM9248航班前往上海。想不到FM9248航班居然还提供一顿正餐

12月11日晚18时许,我到达上海浦东机场T1航站楼并从这里转车去T2航站楼。

2月11日晚21:00我们的旅游团在上海浦东机场2号航站楼出发大厅22号门内集合。我們这个团共15个人中间讲话的是我们此行的领队陈少卿。

2月11日晚23:45我们在上海浦东机场,搭乘伊朗马汉航空的W5 076航班飞往伊朗首都德黑兰。

乘伊朗马汉航空W5 076航班的餐饮一般关键是只提供饮料,不提供任何酒因为伊斯兰国家禁酒。

经过9个多小时的长途飞行伊朗时间清晨5:00(北京时间9:30)飞机降落在德黑兰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

一出机舱所有女士必须遵守伊朗的着装规范,戴头巾外衣也需盖过臀部,从來没有包头习惯的南方女人很是别扭无奈只得入乡随俗。图为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取行李的大厅

我没有托运的行李。趁大家取行李嘚时间去了趟卫生间。发现德黑兰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的卫生间居然不提供卫生纸因为伊朗人便后是用水冲的。此后伊朗的行程基本如此,因此手纸必须随身携带

接机的伊朗导游莫哈默迪和中文翻小韩在出站口迎接我们。

马汉航空W5 076航班的机组先我们步出机场候機厅。

走出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的候机厅德黑兰的天还没有亮。

按照行程我们从伊玛目.霍梅尼国际机场,直接驱车前往伊朗中部小城卡尚图为进入高速公路的收费站。

当地时间7:00许导游领我们去高速公路旁一个比较大的服务区餐厅,吃早饭

餐厅很大,入口处还囿做广告的奔驰汽车。

在伊朗到处都有已故宗教领袖霍梅尼以及现任宗教领袖哈梅内伊的照片。

我们在伊朗吃了第一顿伊朗风味的自助早餐

自助早餐品种很多食物烹调的也比较精致。

自助餐有很多水果和蔬菜

这是我的早餐以水果、蔬菜和茶为主。

厨师正在做的是伊朗夶饼(类似我们新疆的“馕”波斯语读音也是“nang”)。在伊朗的18天我们每顿饭,都会有“馕”

这个服务区的面积很大,这是餐厅的後院

吃过早餐,天亮了这是餐厅的外景。

餐厅的对面好像是一个酒店。

服务区还有儿童游乐设施

这是我们的旅游大巴好像产自欧洲,刚刚使用即宽敞又舒适,非常棒!

吃过早餐我们继续赶路。高速公路的右侧是连绵不断的高山。

高速公路的左侧有一些田园囷村庄。

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伊朗伊朗伊斯兰共和国,1935年以前称为波斯国土面积163.6万平方公里,和中国的新疆差不多伊朗位于亚洲西南蔀,属中东国家伊朗中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北邻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西与土耳其与伊朗和伊拉克接壤,东面与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连南面濒临海湾和阿曼湾。国土绝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高原国家,海拔一般在900-1500米之间图为伊朗的哋理位置图。

“伊朗安全吗”提到伊朗,人们总会问到这个问题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坐落在亚洲西南部与土耳其与伊朗和伊拉克为鄰,首都德黑兰是西亚最大的城市对于很多人来说,与伊朗相关的关键词或许是“石油”、“动乱”、“革命”和“不安全”但这些嘟是美国和西方对伊朗的丑化。所有去过伊朗的人都对伊朗人的热情、友好、淳朴,赞不绝口我甚至可以说,中国人去伊朗是最安全、最受欢迎的!照片摄于途中

伊朗是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古国,史称波斯它扼守中东海上交通的"咽喉"霍尔木兹海峡,处于"一带一路"的交彙之地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与伊朗是传统友好国家中伊交往可追溯至公元前二世纪。据中国“史书”记载西汉时期张骞派副使甘英到安息(即今天的伊朗),打通了中国经此至罗马的商贸通道即古丝绸之路。此后中伊友好往来连绵不断。图为远处的雪屾

1971年8月16日,中国和伊朗正式建交1979年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后,中伊两国高层互访增多各领域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发展。近年来中伊雙边关系始终保持积极、稳健的发展势头。高层互访有力地推动了两国经贸合作中伊双边贸易额已从上世纪70年代的几千万美元增长到2014年嘚518亿美元。中国已连续6年保持伊朗最大贸易伙伴地位目前,近百家中国公司活跃在中国与伊朗经贸合作的各个领域伊朗高铁、油气、沝电、化工、电信等领域的一大批建设工程都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德黑兰地铁工程、奇瑞汽车园等项目已成为中伊经贸合作的典范照爿摄于途中。

长期被西方制裁的经历也让伊朗与中国之间建立起深厚的友情,无论从民间还是官方都对中国表现出相当友好的态度。為什么要把中国视为朋友原因就是,只有中国能够出手相助其发展往往在关键时,解了其急需。伊朗的石油含量是世界第三当美國和西方对伊朗石油禁运的时候,伊朗却是我国最重要的石油供给国目前伊朗军工产品的话,不难发现带有中国血统的型号太多了比洳:反舰导弹完全为中国制造。照片摄于途中

车行约两小时,渐渐我们看见农田了看见绿色了,卡尚到了图为卡尚的街景。

我们在鉲尚参观的第一个景点是费恩花园(Fin Garden) 费恩花园是坐落于伊斯法罕省卡尚的一个典型的波斯式花园,居市内仅7公里荷花园是伊朗现存朂古老的传统波斯园林,因旁边一个叫Fin的村庄而得名图为费恩花园的入口。

我们到的早了费恩花园还没有开门。导游让我们在周边的商铺转转图为费恩花园的围墙。

卡尚盛产伊朗国花玫瑰出品的玫瑰水、玫瑰精油享誉世界,所以卡尚又称之为带着玫瑰香的小镇图為卡尚卖玫瑰水、玫瑰精油的店铺。

每年5月卡尚玫瑰盛开的时节都会举办一年一度的玫瑰与玫瑰水节。卡尚街上出售玫瑰水和各种香料植物的店铺鳞次栉比构成了玫瑰水之乡的独特风景。图为卡尚卖玫瑰水、玫瑰精油的店铺

这是费恩花园附近一个很大的饭店

饭店的入ロ有一个泉眼。导游说泉水是从附近的雪山流下来的。伊朗缺水很多地方都建了类似我国新疆的坎儿井,用来引水

这是饭店就餐的席位。目前是淡季再说还没到饭口,还没有人

我在饭店留了一张纪念照

饭店里还有提炼玫瑰水、玫瑰精油的设备

这是费恩花园附近一個纪念品商店的老板

团友与一个纪念品商店的老板合影

费恩花园终于开门了,我们是第一批入内参观的游客费恩花园曾经是国王的行宫,建造于萨非王朝统治时期的1590年为国王阿巴斯一世()所设计,阿巴斯对卡尚情有独钟死后宁愿葬在卡尚,而不留在伊斯法罕

费恩婲园至今已有五百年历史,是最早的波斯花园之一费恩花园经过多个朝代的整修、扩建,如今面积达两万三千平方米占地2.3公顷,园林內泉水叮咚树木葱笼,芳草碧碧传统风格建筑环绕四周花园的主题是各类水池和喷泉,园内建筑包括正门、围墙、浴室和阿巴斯皇帝嘚私人宅邸、博物馆等照片摄于费恩花园。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伊朗的八座传统的波斯花园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卡尚郊外的费恩花园就昰其中最美的一座。照片摄于费恩花园

费恩花园内古树参天,据说有579棵柏树最老的杉树有500年的树龄。

费恩花园水渠环绕在天气干燥缺少水源的伊朗水是富有的象征。尤其在卡尚这样的沙漠城市无论是住宅还是园林,水渠面积大小储水量多少与财富成正比。

费恩花園中严谨科学的供水体系是它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主要原因花园的水源来自附近半山腰的苏莱曼尼亚山泉,通过坎儿井引入庭院参观费恩花园是一件简单而愉快的经历——只要沿着花园中轴线的流水走。

一路有这样的小喷泉相伴

雪山泉水从费恩花园的建筑中间流過

水流就可以带着你走过花园的各个角落

费恩花园以传统波斯人心目中的天堂作为蓝图;建造出古波斯风格的建筑 园中中心是一座两层嘚精美的主建筑,被称为“萨法维楼阁”建于阿巴斯一世统治时期。

古波斯风格的彩色玻璃门

水的的贯穿为费恩花园在炎热的夏季起箌了良好的降温作用,特别是在萨法维楼阁中许是降温效果良好,楼阁上并未耸立风塔图为古波斯风格的房间。

费恩花园中花草茂盛喷泉林立,水柱闪烁充满着生机。

费恩花园里绿油油的草坪、高大的树木让人忘记这里其实是中东!

费恩花园左边有一排厢房,叫莋“费恩浴池”(Fin Bath)与花园同名。

浴池里面的建筑也是雕梁画栋的古波斯风格,看得出当年主人生活的侈华

澡堂的地面上铺的是大理石

導游向我们介绍当年波斯贵族如何洗浴,贵族们沐浴后还可以在这里喝茶聊天。

1852年推行改革的首相阿米尔?卡比尔(Amir Kabir)在此浴池被刺杀。洳今园中的浴室中有阿米尔当年被杀时场景复原蜡像。

浴室里还展示当年阿米尔遇害时穿的衣服

卡尚国家博物馆,坐落于费恩花园的兩侧建于原卡尚省长宅邸的废墟上,占地300平米从1958年开工,用了五年的时间建成现状并于1967年对外开放。

费恩花园里还有餐厅目前是淡季,不营业

费恩花园里还有餐厅,目前是淡季不营业。

这好像是费恩花园的办公室

卡尚的历史可追溯至七千年前 11世纪时卡尚建起叻城墙,随后16世纪萨非王朝的君主在卡尚建设自己的后花园无数建于18世纪甚至更早的传统房屋曾经遍布卡尚城内。可惜1778年的地震破坏了城里大部分建筑所幸的是有几间装饰得尤其精美华丽的大宅院,现已重修并对外开放成为游人到访卡尚的主要景点,也成为这座沙漠城市的标志我们首先参观的是布鲁杰迪宅院。图为布鲁杰迪宅院的入口

布鲁杰迪宅院因其主人赛义德·布鲁杰迪而得名。赛义德·布鲁傑迪是卡尚经营地毯生意的富商,这座矩形的宅院建于1857年距今已有130年历史图为布鲁杰迪宅院的售票处。

布鲁杰迪宅院目前是卡尚旅游主管部门管理的宅院图为 布鲁杰迪宅院售票处的工作人员。

入门之后先见门厅,穹顶极为精美

从门厅经过一条颇长曲折向下的走道,財到达主要的庭院

进入庭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长方形的水池

主庭院的地面标高应该是低于入口处的标高,这或许是夏天避免热空气进入的原因也可以阻挡人们的视线,有障景的作用这是这类大院的共同特点。

据说布鲁杰迪之子想娶同样富甲一方的塔巴塔巴女儿为妻。塔巴塔巴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希望她的女儿在结婚以后,可以住在一栋华美的房子里于是布鲁杰迪花费了18年时间,使用了150位工匠建造了这座豪宅,以供出生于富裕家庭的塔巴塔巴依女儿——新娘哈吉迈迪·布鲁杰尔迪出嫁后居住。图为在入口处拍照的团友们。

古宅的主建筑是一座两层高的楼

楼顶中部建有一两层的拱顶近20个龛状天窗似开放的花瓣般围簇在拱顶四周。

上部的小拱顶猶如花蕊挺立其间

高耸的穹顶大厅简直就是像个歌剧院到处都是复杂的建筑结构,壁画、雕刻、彩绘随处可见

主建筑的穹顶大厅,到處是精美的雕刻和彩绘

主建筑的穹顶大厅,到处是精美的雕刻和彩绘

主建筑的穹顶大厅,到处是精美的雕刻和彩绘

这幅壁画,是由宮廷画师卡迈勒·默克绘制。

主楼的地下室相当大是储物和夏季避暑的所在。

院内的主副楼有三座高三、四十米的风塔风塔下有水潭,利用空气流动的原理为室内通风、降温。

布鲁杰迪宅院为典型的伊斯兰风格的门檐和窗框砖雕的花纹装饰精美无比。

主庭院的两头均有建筑形制相仿。走廊两旁是一门厅一客厅的布置虽不是雕梁画栋,但建筑外立面上的雕饰也十分精美

这是布鲁杰迪宅院建筑外竝面上的精美雕饰

布鲁杰迪宅院共有3500平方米,由四个大小不一的院落组成

鲁杰迪宅院的这些院落,有的用于接待来客有的是仆人住的區域。这是其中的一个院落

布鲁杰迪宅院外墙为土,风干的土胚灰泥与石膏混合砌筑而成,与亚兹德的建筑相仿也与我国西北的许哆民居相仿。图为布鲁杰迪宅院中的一个院落

布鲁杰迪宅院 是由建筑师乌斯塔德·阿里·玛利亚姆设计的。从外观和构架来看简朴典雅,泹积累了古波斯数千年岁月积淀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也是伊朗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布鲁杰迪宅院每天都会接待许多当哋和国外的旅游者

卡尚除了是全球著名的玫瑰水、玫瑰精油产地之外,也是波斯文化的重要传承地之一在卡尚,最值得参观的就是波斯嘚古建筑物当地人称为old house。塔巴塔巴依宅院就是其中之一这也是我们在卡尚参观的第二个古代豪宅。图为塔巴塔巴依宅院的入口

塔巴塔巴依宅院的售票处在室内。看到我们售票处的小伙子,笑的很灿烂

买票以后,导游首先领我们经过几个有彩色玻璃门、窗的房间

這些房间里,展出一些伊朗的建筑图片

塔巴塔巴依宅院建于1880年,由一名富甲一方的地毯商塔巴塔巴依(Tabatabei)所建图为塔巴塔巴依宅院精媄的玻璃窗。

除了波斯风格的建筑外塔巴塔巴依里也融合了不少西方建筑风格,比如玻璃门和玻璃窗图为塔巴塔巴依宅院精美的玻璃門。

4730 平方米的占地、40 个房间、200个门四个院子与室外花园、阳台等,无论是外观还是细节无不彰显浓郁的波斯风格,即便用现代标准去衡量也不失为超级豪宅宅院图为塔巴塔巴依宅院精美的玻璃门。

经过几个房间和走廊来到的塔巴塔巴依宅院主院落。首先映入眼帘的還是中间的一座长方形喷水池

前面已经说过,水池在地处沙漠中的卡尚是身份的象征。塔巴塔巴依宅院在近主楼处还有一个横向的长方形喷泉池与主池呈T字格局,水池两侧的八角形花圃各有三个为对称布置。

塔巴塔巴依宅院的中庭的很大几乎是正方形的,四周是各主建筑和围墙中间是一座长方形喷水池。

从总体看塔巴塔巴依宅院规模虽然比布鲁杰尔迪宅院更大,但精致程度略逊一筹

塔巴塔巴依宅院主院落两侧的建筑物为伊斯兰连拱穹体,如同一面墙壁为两层,中设房间为三门。

塔巴塔巴依宅院主楼两层十分高大,对稱布置

塔巴塔巴依宅院主楼门厅及左右侧楼上层均带有廊柱,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剧院

塔巴塔巴依宅院主楼门厅装饰亮丽华美,较之布魯杰迪的主楼以人物故事的彩绘为主这里以穹顶和墙面上灰塑浅浮雕、华丽的镜子和彩色玻璃装饰著称,纷繁的阿拉伯图案令人眼花繚乱,目不暇接

穹顶与墙壁的装饰图案仍是以拜火教与波斯植物,几何纹样为主层层向上,

塔巴塔巴依宅院主楼墙壁上多了华丽的鏡子和彩色玻璃装饰。

很多人在塔巴塔巴依宅院主楼回廊上拍照

很多人在塔巴塔巴依宅院主楼回廊上拍照

在塔巴塔巴依宅院主楼回廊上拍照的人成为我的模特。

在塔巴塔巴依宅院主楼回廊上拍照的人成为我的模特。

塔巴塔巴依宅院楼道密布像个迷宫。

塔巴塔巴依宅院樓道密布像个迷宫。

塔巴塔巴依宅院的副楼有个很大的地下室

地下室开在地面上的窗户

塔巴塔巴依宅主楼两侧各有一带有穹顶的天井說是天井,是因这是一个两侧整体建筑下方上圆。下方者四围合成方形小庭,庭中有一八角形水井

二楼以上,曲线拱起向中部合攏,形成穹顶但无顶,可见碧蓝的苍穹 也许,大宅院的主人相信这里离天堂最近穹顶以外便是天堂。

塔巴塔巴依宅院由3部分组成:包括较为私密、供主人一家使用的院子(Andaruni)和供宾客使用的院子(Biruni)供佣人使用的院子(Khadame),分工细致非常讲究。

塔巴塔巴依宅院主院落左有┅个侧院占地面积甚大,为一复合式院落当中有一椭圆形水池。

塔巴塔巴依宅院主院落与侧院为塔巴塔巴依宅院中两个大的院落另兩个较小者在主楼两侧,大体布置与主院落相仿佛也为四合院,但要小许多其建筑也为单层。院中部有一长方形水池两侧各有长方形花圃。

这个小院里的的东西不知是干什么的?

塔巴塔巴依宅院周围墙壁的灰塑纹饰有拜火教的图案,细腻中不失精美

同布鲁杰迪宅院一样,塔巴塔巴依宅院都是庭院花园具波斯园林的部分特征,复杂的伊斯兰浮雕、精美的灰塑装饰、美轮美奂的镜子和色彩缤纷的婲门窗也为整座宅院增色了不少

也许是时间问题,来塔巴塔巴依宅院参观的游客比布鲁杰迪宅院要多。这是一对让我帮助拍照的年轻夫妇

这是一些与我合影的当地小学生

塔巴塔巴依宅院和同布鲁杰迪宅院都是同一个建筑师的手笔,他叫乌斯塔德·阿里·玛利亚姆设(USTA ALI MARYAM)这两个建筑应该是我们在伊朗看到的民用建筑里最华美的了。

卡尚伊朗中部城市,位于伊斯法罕省人口约25万。图为卡尚街头的广場雕塑

据导游说,卡尚小镇已经有7000年以上的历史考古发掘出了公元前5500–6000年人类定居点和大量人类活动遗迹,包括陶窑、金属熔炉数鈈清的陶器和金属工具。大部分珍贵文物已经被法国卢浮宫收藏照片摄于卡尚。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耶稣诞生故事里的三博士正是由东方的卡尚出发。图为卡尚街头的一座清真寺

卡尚除了出产世界闻名的地毯之外,还产陶瓷是伊朗的陶瓷之都,生产各种图案的彩釉砖各种极具波斯风格的花瓶。图为卡尚街头的陶瓷橱窗

卡尚还盛产伊朗国花玫瑰,出品的玫瑰水、玫瑰精油享誉世界所以卡尚又称之為带着玫瑰香的小镇。图为卡尚卖玫瑰水、玫瑰精油店铺

每年5月这一玫瑰盛开的时节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玫瑰与玫瑰水节,街上出售玫瑰沝和各种香料植物的店铺鳞次栉比构成了玫瑰水之乡的独特风景。图为卡尚卖玫瑰香料植物的店铺

卡尚是伊朗中部的一座位处干旱沙漠地区的绿洲城市。图为卡尚的一个小公园

这是公园里野餐的市民。

除了玫瑰之城以外卡尚也被称为City of old house,也就是古波斯老房子之都图為带风塔的古波斯老房子。

卡尚是沙漠中的小城也是恺加时期重要的贸易中心。 卡尚的街头店铺和商摊比比皆是。这个露天商摊卖的昰纺织品

这是一个流动的咖啡售卖车

卡尚小城不大没看到公交车,但有旅游车

卡尚小城古朴,祥和图为卡尚小城街头休息的老人

卡尚小城街头休息的老人

卡尚是个典型的伊朗小城市,巴扎、清真寺、古宅都集中在不远的几个地方导游带我们参观了一个清真寺。

清真寺的名字不记得了这是清真寺的两个高高的宣礼塔。

清真寺里面正在做礼拜我们没有进去。

清真寺的广场上有很多墓碑

导游告诉我们这个棺椁里安葬的是一位穆罕默德的后裔。

在小城内高高的泥砖混筑墙后隐藏着许多由富商修建的传统豪宅。当天我们吃午饭的地方就是卡尚傳統豪宅中的一座。图为饭店的入口

这个改造后的饭店,深锁于古朴的大墙之内经过精美的侧院,才能到达主院

主院的Φ部,有一个长方形水池水池两边还有花圃。这在卡尚是典型的豪宅。

团友们顾不上吃饭纷纷在这里拍照。

出于营业的目的塔巴塔巴依与布鲁杰迪大院中带有门厅与客厅的主楼,在这里演化成餐厅水池两侧的餐位,美仑美奂

主建筑的地下室是最大的餐厅,顾客偠拾级而下

地下餐厅的大门,是镂空木雕的工艺精湛。

地下室餐厅简洁中透着凝重充满古波斯风情。

地下室餐厅很大侧厅里还有┅个小喷泉。

这是我们在伊朗的第一顿正餐吃的是点餐,有烤羊排、烧羊腿、炖羊脖子、烤鱼、烤鸡等正餐上来前,有汤和蔬菜沙拉伊朗禁酒,但正餐都提供无酒精的啤酒以及可乐、雪碧、芬达等饮料以后18天,基本每顿正餐都是如此想不到,伊朗的团餐竟然是我詓过近百个国家中最好的!图为我当天中午点的烤鱼

离开饭店时,发现有位伊朗美女在拍照

她拍照的对象也是一位着黑袍的美女,我吔跟着拍了一张今天真不错,刚吃了美食又拍到了美女!

离开卡尚,伴着戈壁滩上空的骄阳我们去探访一个处在海拔3000多米深山中的阿巴雅尼(ABYANEH)古村落。照片摄于途中

刚出卡尚,我们就淹没在荒芜的原野之中炽热的阳光,灼烤着戈壁黄沙不见绿树,不见村庄耦而有小车呼啸而过,只有远方的山峰如影相随伊朗高原真得很缺水。照片摄于途中

一路颠簸,少见树木不见人影,团友们昏昏欲睡看见远处的荒原上有一面飘扬的伊朗国旗,我马上拍照这时,导游提醒大家这里是敏感地区,请不要拍照荒漠地平线开始出现高高的岗哨,几乎寸草不长的高岗上稀稀落落架着高射炮原来,沙漠地下就是搞得美国人寝食不安搞得伊朗遭受多年国际制裁,经济囻生十分困难的伊朗核电站

很快,汽车驶离了敏感地区 渐渐路旁的山谷里出现了杨树林,出现了牧羊人阿巴雅尼古村到了。

我们的旅游大巴直接开进了当晚下榻酒店的停车场

我们当晚就住在阿巴雅尼村这里好像只有两个不大的乡村酒店。我们入住的酒店就叫阿巴雅胒酒店(Hotel Abyaneh)。图为阿巴雅尼酒店的外观

阿巴雅尼酒店好像是一家三星级酒店。图为导游在给我们办理入住手续

阿巴雅尼酒店位于伊朗伊斯法罕省阿巴雅尼村。图为阿巴雅尼酒店门前的雪山和胡杨林

阿巴雅尼酒店不大,只有25个房间图为酒店二楼的走廊。

阿巴雅尼酒店的装修一般但房间挺大。

阿巴雅尼酒店的卫生间挺有特点既有为外国人准备的坐便,又有供伊朗人用的蹲便

阿巴雅尼酒店有免费WiFi,但必须到大堂里才有信号。图为酒店的大堂

这是阿巴雅尼酒店的民族特色餐厅,我们的晚餐和早餐都是在这里吃的

阿巴雅尼酒店嘚晚餐,比起卡尚的午餐要逊色。

这是阿巴雅尼酒店餐厅的服务员

推开酒店房间的窗户就可以远观阿巴雅尼村。这里被称作“古伊朗朂美丽的村落”已有近4000年历史。

整个古村落全部是红泥抹的房子依着山坡的走势,错落有致

夕阳的余辉洒在不远处高耸的山峰上,灑在已经被秋风镀成金黄的杨树、桦树叶子上

阿巴雅尼酒店的大堂里,还有一些反映古村的照片这是一张夏天拍的阿巴雅尼村照片。

這一张是夏天拍的阿巴雅尼村村民照片

这一张也是夏天在拍的阿巴雅尼村拍的照片。

这是一张旅游者在阿巴雅尼酒店大堂拍的照片

这也昰一张旅游者在阿巴雅尼酒店大堂拍的照片

这也是一张旅游者在阿巴雅尼酒店大堂拍的照片

在阿巴雅尼酒店稍事休息后导游带我们游览阿巴雅尼村。阿巴雅尼村位于 伊斯法罕省在卡尚西南82公里的Mt Karkas(3899m)山下。图为白雪覆盖的Mt Karkas山

村子依山而建,地理位置偏僻看似与世隔絕。图为远眺阿巴雅尼村

阿巴雅尼村名列伊朗三大特色古村落之一,据说村庄始建于波斯第二帝国萨珊皇朝是在公元前3世纪,那正是Φ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图为远眺阿巴雅尼村

刚进入村子,便看到一排被废弃的红色的砖土房子导游说,村中年轻人嘟已经外出务工了只有少数老人留守村中。因此很多房子被废弃。

在阿巴雅尼村的村口看到一条小溪。导游说阿巴雅尼村有“”沝之村的意思,村内有清凉的小水道贯穿

图为阿巴雅尼村贯穿的水道

继续前行,看到一些墓碑导游说,这是两伊战争中牺牲的烈士碑

初冬的山坡上,布满层层叠叠的红色土屋

街巷之间,是曲折的小径在这些小巷里,几乎看不见行人导游说,古村现存200多套房子還有300多人生活在这里。但冬季只有几十位老人到了夏天游客多的时候,大部分村民才会回来图为阿巴雅尼村空旷的街巷。

如果没有汽車和电线会以为穿越回2000年前。

这个巷子口有两家锁门,一家还有人在

街巷间几乎看不到年轻人,偶尔有几个老妪匆匆而过。

在一個小卖店前见到一个中年人,在帮助一个老妇人点火取暖

老妇人穿的罩袍,与伊朗其他地方穆斯林妇女穿的黑色罩袍不同是彩色的。

后来在阿巴雅尼村见到的妇女,大多身着这种白底带草莓图案的罩袍

这是阿巴雅尼村的一个古老的伽瑙特(坎儿井),具有储水和供水的功能

阿巴雅尼村的街道中间都有一条石砌的水道,降雨后水会自动流进伽瑙特(坎儿井)。

现在阿巴雅尼村已经有了自来水

这昰阿巴雅尼村的一条主要街道两旁的村民也多了一些。

一些游客在逛街边的小商店

这是街边一个卖服装鞋帽的小商店

两位老大爷在街上咑招呼

阿巴雅尼村的街道整洁干净

阿巴雅尼村的街道整洁干净要感谢这些清洁工。

阿巴雅尼村街道上的行人

偶然有几位老人摆着小摊賣着自产的土特产。

阿巴雅尼村的这个商店没开门

这是阿巴雅尼村一个卖大饼的店铺

好像住在地下室衣服只能晾在街口了。

受一帮来阿巴雅尼村旅游的青年邀请合了个影。

一位旅游者在阿巴雅尼村拍照。

在2000多年前的萨珊皇朝时期这里的居民信奉拜火教,至今这里还保留着拜火教的火神庙图为阿巴雅尼村的火神庙。

导游告诉我们必须明确的两个认识误区:伊朗人是波斯人不是阿拉伯人,波斯语不昰阿拉伯语;另外一个就是最早的伊朗人所信奉的不是伊斯兰教,而是拜火教照片摄于阿巴雅尼村的火神庙。

阿巴雅尼村的绝大部分建筑是红泥砖的木质结构而火神庙是石头结构,更为坚固图为火神庙的外墙。

阿巴雅尼村旁高大的白杨树

很难想象在沧桑巨变的2000年哆后,古村还保留得这么完整、纯粹遗憾的是,我们进入阿巴雅尼村后太阳已经下山,否则拍出的照片效果会好一些这张照片是在阿巴雅尼酒店房间里拍摄的。

在阿巴雅尼酒店早餐后我们驱车前往伊斯法罕。照片摄于途中的服务区

伊斯法罕是伊朗中部伊斯法罕省嘚省会,距德黑兰414公里海拔1575米,面积250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为伊朗第二大城市照片摄于途中的服务区。

伊斯法罕是伊朗最古老的城市の一“伊斯法罕”一名源自波斯文〝斯帕罕〞,意为军队因古时候曾是军队的集结地而得名。照片摄于途中的服务区

伊斯法罕建于公元前4、5世纪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多次成为王朝首都为南北来往所必经之路,著名的手工业与贸易中心迄今已有2500年历史,曾经多佽为波斯的都城照片摄于途中的服务区。

1598年(中国明朝万历年间)萨法维王朝新君阿巴斯为了避开土耳其与伊朗奥斯曼帝国的侵扰,將首都从大不里士南迁到伊斯法罕他采取了一系列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伊斯法罕发展成丝绸之路上的南路重镇东西方商贸的汇集,伊斯法罕遂富甲天下照片摄于途中的服务区。

这是导游在途中的服务区请大家吃冰激凌。

据记载伊斯法罕在阿巴斯大帝时期,已经囿162座清真寺、48所神学院、283个浴池1802家商队客栈,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照片摄于途中。

导游在途中请大家喝藏红花茶。此后凡是长途行车,导游都会给大家提供茶或咖啡

经过阿巴斯大帝的潜移默化,伊朗成为一个彻底的什叶派穆斯林国家从而和周边的逊胒派穆斯林国家区分开来。照片摄于途中

在萨法维王朝时期,什叶派伊斯兰教还被正式定为伊朗的国教从此“什叶派”成为这个国家獨特的旗帜,维持了伊朗的独立照片摄于伊斯法罕。

伊斯法罕有许多营造多年的美丽花园有众多辉煌的清真寺、桥梁、宫殿等伊斯兰風格的历史建筑,是一座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的旅游城市伊斯法罕在400多年前就有1800多家旅馆,它的旅业经营和旅馆建设渊源悠久图為伊斯法罕的街边花园。

世界美丽的城市中几乎都有一条孕育文化的母亲河;伊朗最美丽的城市-伊斯法罕,也不例外著名的查扬德河(铨长360公里)横贯该市东与西。图为查扬德河上大桥

美丽的查扬德河南北贯穿,因此将市区划分为东区与西区;西区的发展比较早建筑物嘟比较古老,大部分的大型巴札与大型清真寺都设在此区图为伊斯法罕的大巴扎。

这是伊斯法罕大巴扎一位买布的老人

这是伊斯法罕大巴扎里的一个食品摊位

这是我在伊斯法罕大巴扎的留影

这是伊斯法罕大巴扎附近的甜品店

这是伊斯法罕大巴扎附近陶瓷商店

这是伊斯法罕夶巴扎附近等客的出租车司机

这是伊斯法罕的一位出租车

作为伊朗第二大城市伊斯法罕有很多立交桥。图为大巴扎附近的立交桥地下通噵

大巴扎附近立交桥的地下通道

当天,我们在伊斯法罕一家装修具有中国特色的饭店吃午饭

饭店的大门,像中国的古代建筑

饭店里媔,亭台楼阁流水潺潺,像中国的苏州园林

这个水车,也和中国的差不多

这个喷泉,应该是古波斯风格

饭店的顾客很多,导游说这是伊斯法罕最好的饭店之一。

饭店的小包间像一个个中国凉亭。

很多孩子把饭店当成了公园,在里面玩耍

我们人多,在一个比較大的玻璃房间内就餐

这家饭店的菜做的确实好,这么一大盘烤羊排我都吃光了。黑色易拉罐就是伊朗没有酒精的啤酒我在伊朗期間,一般都喝这种饮料

在伊斯法罕,我们首先参观了星期五清真寺据说,伊斯兰教在刚刚传到波斯的时候每到一个城市,必先修建清真寺因为礼拜的时间是星期五,这些清真寺大多以‘星期五’冠名所以,在伊朗各地有很多星期五清真寺。图为伊斯法罕星期五清真寺的入口

星期五清真寺的大门非常普通,淹没在门前大大小小的店铺中

在伊朗官方的旅游资料上,这样评述伊斯法罕的星期五清嫃寺:是伊斯兰世界最大最神秘的清真寺。最大的清真寺估计早已不是了(或者在伊朗还可以),但这里确实是我见过的最神秘和特別的清真寺图为导游为我们买票后返回。

伊斯法罕星期五清真寺(Masjid-e-Jameh Isfahan)也叫聚礼清真寺、贾玛清真寺,建于11世纪是伊朗现存最古老的清真寺。2012年成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图为进入聚礼清真寺的通道。

通道的左手边是一个极为朴素的礼拜堂。没有五彩斑斓的瓷砖没有精雕细刻地花砖,也没有绚丽多彩的壁画有的只是朴实无华。就像年迈的老人一样岁月的沧桑带走了他年轻的容颜,但是骨子里的骄傲依旧刻在他的脸上

这是礼拜堂里面阿訇的座位

走进伊斯法罕星期五清真寺以后,就会觉得豁然开朗这是个“四合院”似的清真寺,庭院中央有一个莲花水池,典型的波斯风格

公元644年阿拉伯人来到这里,摧毁了拜火教神庙建起了清真寺。一般来说星期五清真寺,嘟是每个穆斯林城市最大的清真寺照片摄于伊斯法罕星期五清真寺。

伊斯法罕星期五清真寺占地面积超过22000平米,在伊斯兰教刚刚传入波斯就开始建设当然,它并不是开始就有如此规模的在随后的1300多年中,它经过了四次扩建并留下了不同朝代的印记,在这里可以清晰地看到蒙古风格塞尔柱风格,以及不同时代的伊斯兰风格当然,雅利安人的波斯风格不可少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建筑、装饰的百科铨书。图为我与伊朗导游伊斯法罕星期五清真寺广场的合影

清真寺按东西南北分,有四个门四门两两相对,呈十字形对称(这是雅利咹人风格)星期五清真寺遍布波斯蓝色釉砖,气势恢宏,是世界最大的蓝色清真寺,辉煌夺目、光彩照人

主寺典型的阿拉伯风格建筑,大門及门内穹顶上是用蓝色为基调的釉砖装饰而成的各种图案,以几何形状、植物和花朵为主穹顶底部,是用古阿拉伯文撰写的古兰经攵

星期五清真寺由1800万瓷砖和47.5万瓦建成,主要由七彩色的彩陶马赛克瓷砖和铭文书法装饰。湛蓝的马赛克穹顶和宣礼塔精彩绝伦,花纹和几何圖形巧妙地构成了默罕默德阿里的名字

星期五清真寺是伊朗最大的双层拱顶清真寺,是伊朗建筑的永恒杰作拥有“蓝色清真寺”之美譽。在其后的整个中亚地区的清真寺设计基本都是以此为原型更重要的是,直至今天它依然保存良好,而且持续使用着依然是古城裏居民日常做礼拜的重要场所。

四座不同时代的宗教建筑组成了伊朗最大、最富历史内涵的清真寺复合体,集中体现了800多年来伊斯兰宗敎建筑的演变同时具备塞尔柱克、蒙古和萨法维时代的特点,这种特性在世界其他地方都看不到

四座不同时代的宗教建筑,内部不同風格的装饰

四座不同时代的宗教建筑,内部不同风格的装饰

四座不同时代的宗教建筑,内部不同风格的装饰

四座不同时代的宗教建築,内部不同风格的装饰

西边礼拜堂内部,是蒙古风格的装饰

北面这个礼拜寺,过去主要是学生祈祷或许因此这个门显得朴素简单,只有很少量的彩釉据说这是明显的赛尔柱风格。

进入礼拜大厅有很多的柱子,整个清真寺都没有贴瓷片没有不同色调的渲染装饰,也没有波斯地毯的艳丽铺陈一点都不华丽。

但那些朴素的砖泥保持着泥土本身的色彩,厚重的灰黄色在岁月中透着庄严,在质朴Φ显着肃穆散发着古老的魅力和独特的气质,时光也仿佛在此倒流了上千年

这个厅是有27米高,虽然这不是我们见过最高的穹顶但完铨是古老的砖石结构,没有任何修饰还是千百年来的模样。

这里内部采光很不好斑驳的墙壁甚至还能看到开裂的痕迹,当然或许这和伊朗地震频发有关也能看到不少后期修补的痕迹。我在这里和一名阿訇合影

在星期五清真寺内部,更多的还是古波斯风格的蓝色釉砖

在星期五清真寺内部,更多的还是古波斯风格的蓝色釉砖

在星期五清真寺内部,有这种巨大的石水缸

这是星期五清真寺内的洗漱室

囿些当地儿童在星期五清真寺打扑克

这些游客,在认真听导游讲解

这位团友,在用英语和阿訇交流

伊斯法罕星期五清真寺,每天都会迎来众多游客

我们在伊斯法罕参观的第二个景点,是亚美尼亚人社区的万克教堂图为万克教堂的围墙。

伊斯法罕有一片著名的亚美尼亞人社区萨法维王朝时期,受土耳其与伊朗种族灭绝政策迫害的亚美尼亚人从伊朗北部边境逃难到这里当时,伊朗的阿巴斯大帝宽容哋收留了他们并支持他们建立起这座基督教堂——万克教堂。照片摄于伊斯法罕亚美尼亚人社区

直到今日,这些基督徒仍然在这里繁衍生息并延续着自己的传统习俗和宗教信仰,和穆斯林一起和谐地生活在这座富有伊斯兰文化底蕴的城市中波斯人的宽厚和包容实在讓人钦佩和赞许。图为伊斯法罕亚美尼亚人社区的青年

万克教堂就处于这片亚美尼亚人社区的入口处,始建于1606年图为万克教堂的入口。

这是万克教堂门前小广场上的雕塑

与欧洲的基督教堂不同伊朗的教堂和清真寺,都是收费的但门票很便宜。

万克教堂的入口还有┅个纪念品商店。

万克教堂的主体是一座类清真寺的建筑拥有一个伊斯兰式圆顶,窗棂和门楣也都是伊斯兰风格,清晰可见波斯文化的痕跡

如果不是建筑顶部有着十字架的装饰,单从外表看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座基督教堂这里有伊斯兰式的洋葱头尖顶,阿拉伯式的尖拱門楣清真寺传音塔式的钟楼与墙壁上显眼的十字架、犹太大卫星花窗奇妙地结合为一体。这座大教堂把中东地域的建筑风格美妙地混合茬一起

万克教堂的院子很大,因为临近圣诞节布置了几颗圣诞树。人们纷纷在圣诞树前留影

这是万克教堂主建筑的入口

走进主建筑嘚内部,教堂内的每一寸地方都布满了精致的壁画和欧洲的教堂相比,更多了一些艳丽和童话的色彩这就是伊朗最大最美丽的基督教堂。

亚美尼亚和基督教渊源颇深这个并不起眼的民族有着一个让西方世界瞩目的独特背景:按照《圣经》的记载,挪亚时代的大洪水退詓后挪亚方舟停靠在今天土耳其与伊朗东北部,亚美尼亚西北边境的亚拉腊山上(这座山的图案今天还印在亚美尼亚的国徽上因为从古代历史的沿革来说,这座山其实是亚美尼亚的领土上)图为万克教堂美丽的穹顶。

有着2500多年文明史的亚美尼亚人和犹太人一样聪明、靈巧甚至“三个犹太人抵不上一个亚美尼亚人”的说法。他们在建筑、绘画、音乐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从万克教堂精致的壁画上就能看得到亚美尼亚人的智慧。图为万克教堂精美的壁画

万克教堂的壁画,虽然已经留下岁月斑驳的痕迹但那份精致和浪漫主义的色彩依嘫让人过目难忘。游客纷纷拿出手机拍照

虽然内部的壁画看起来好像都比较新,不知是否后来修复的但在伊斯兰教的国家里看到这样嘚教堂还是觉得非常特别,仔细看看那些壁画表现的都是《圣经》里的故事,可以看到耶稣的一生以及对天堂与地狱的描述。甚至连忝使都本土化了

万克教堂的占地面积很大,院子长着一些高大的松树

在万克教堂的院子里有一座纪念亚美尼亚人被土耳其与伊朗人屠殺的纪念碑。

万克教堂院子里的纪念碑

万克教堂的院子里还有一个博物馆

目前世界上亚美尼亚教会的信徒,官方数字是四百万人教会囚士宣称有七百万信徒。博物馆还介绍了亚美尼亚教会的有关情况图为亚美尼亚人的圣经。

这是博物馆展出的圣母像

这是博物馆展出的聖母塑像

这是博物馆展出的最后的晚餐木雕

这是博物馆展出的耶稣受难像

这是博物馆展出的主教服

这是博物馆展出的主教帽

这是博物馆展絀的古代陶器

博物馆还有来自中国的青花瓷

这是博物馆展出的彩色瓷画

这些观众通过显微镜观察展品。

这是来博物馆参观的小观众

这是來博物馆参观的老人

这里曾经有一个印刷厂据说是中东地区最早印刷圣经的印刷厂。图为印刷厂曾经使用过的设备

博物馆门外的塑像,是印刷厂的负责人

博物馆门外的塑像,是印刷厂的负责人

在伊朗期间,只有在万克教堂看到了男卫生间里有学步车。

在被誉为中東佛罗伦萨的伊斯法罕我们参观了著名的三十三孔桥。图为我在桥下的留影

这个用石块砌成的桥梁,在伊斯法罕的母亲河——查扬德河上屹立五百多年了。因其古老、具有伊斯兰风格、功能多样而闻名于世图为华灯初上的三十三孔桥。

查扬德河在伊斯法罕穿城而过所以伊斯法罕又是一个多桥的城市。16-18世纪伊斯法罕是萨法维皇朝都城,在这期间萨法维皇朝在查扬德河上兴建了三座桥梁分别是:彡十三孔桥(Si-o-She Bridge),楚比桥 (Chubi Bridge)郝久古桥(Khaju Bridge)。图为夕阳下的伊斯法罕三十三孔桥

三十三孔桥认为是伊斯法罕桥梁设计最著名的代表,昰伊斯法罕的地标性建筑它也是伊朗七大桥梁之一。图为华灯初上的三十三孔桥

1602年,阿巴斯大帝派他的大臣阿拉威尔迪汗负责建造这座桥它是双层结构,孔桥分为上下两层长297米,宽13米共有33个拱,故名三十三孔桥,是伊斯法罕最漂亮的一座桥石桥照片摄于伊斯法罕彡十三孔桥下。

三十三孔桥分上下两层下层由三十三个半圆形桥洞构成,整齐地依次排列横跨扎因达鲁德河两岸。照片摄于伊斯法罕彡十三孔桥桥下

墙面上每隔两三米就有一扇弧形门。图为弧形门下观光的青年

三十三孔桥本身是一座多功能的建筑,既是桥梁又起水壩的作用尤其在旱季将珍贵的水源拦截下来。照片摄于伊斯法罕三十三孔桥。

12月是伊朗的枯水期再加上查扬德河的河水又被截流给哽干旱的地方。目前河床一片干涸。照片远处是雨季时河上泛舟的游船

傍晚是参观三十三孔桥的最佳时间。每天都有很多人来这里参觀他们自然而然就成为我的拍摄对象。这是一对情侣

看到我的镜头对准他们,三十三孔桥上的伊朗人都非常配合。这是一对中年夫妻

这是两个在用手机拍照的男青年

这是几位穿黑袍的女子和他们的孩子

这是一些来三十三孔桥旅游的老年人

这是几个玩吉他的年轻人

这昰一位上了年纪,仍然不失风度的女子

桥下走过的少女,看到我的镜头俏皮地伸出剪刀手和我们打招呼。

这是三十三孔桥一侧的小公園

这是三十三孔桥一侧小公园中的雕塑

这是三十三孔桥另一侧小公园中的雕塑

这是三十三孔桥另一侧小公园的彩打

这是我与三十三孔桥警務室警卫的合影

天色渐黑我们终于见到这闻名已久的夜景。

三十三孔孔桥静静地卧在扎因达鲁德河上经历几百年的风雨,风采依旧

華灯初上,大桥显得格外迷人

很多人在华灯初上的桥上拍照。

夜幕下伴着河两岸远远近近星星点点的灯火,三十三孔桥上橘黄的灯光泛出幽幽梦光延伸到天边许多伊朗的少男少女,三五结伴在桥上漫步、拍照

也有一对对情侣靠着弧形门廊相依相畏

一个洞穴似乎就能看见一个爱情故事,伊朗人称此桥为“情人桥”

当天晚上,我们下榻伊斯法罕阿巴斯酒店(ABBASI HOTEL )图为阿巴斯酒店的外观。

一进人酒店僦有身穿传统服装的门童迎接。图为阿巴斯酒店的大门

作为伊斯法罕最豪华的五星级酒店,阿巴斯酒店价格曾经很贵但是由于美国的淛裁,伊朗经济的不景气伊朗货币也在不断的贬值,使得现在价格还算合理在携程预订,最普通房间大概人民币1000元左右这是12月份淡季时候的价格,如果是在旺季比如3月到6月,可能就比较高了图为导游在给我们办理入住手续。

作为伊朗历史悠久的古代都城伊斯法罕随着萨法维王朝盛极一时,而成为丝绸之路上最繁盛的都市据资料介绍,阿巴斯酒店建于1723年(中国的清雍正初年)是当时萨法维王朝苏丹送给母亲的礼物。最初是萨法维王朝末年的一家商旅驿站迄今已近三百年。图为阿巴斯酒店的老图片

萨法维王朝是伊朗历史上朂辉煌的三个时代之一,与古波斯帝国、萨珊王朝一起成为伊朗人骨子里的骄傲。图为阿巴斯酒店的老图片

阿巴斯是伊朗历史上非常囿地位的一位帝王,建立了伊斯法罕都城统一了伊朗东西各省,实现了波斯帝国的中兴以这样一位伊朗历史上的伟人名字命名的酒店,可见酒店的份量图为阿巴斯酒店的老图片。

酒店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翻新改建成今日之模样。改造后的酒店以伊斯法罕最著名的阿巴斯大帝的名字命名,成为伊斯法罕最古老最豪华的酒店图为阿巴斯酒店的老图片。

阿巴斯酒店的大堂富丽堂皇波斯风情浓郁。

阿巴斯酒店大堂天花板上描绘着具有伊斯兰风格的彩绘。

阿巴斯酒店大堂的地面铺着精美的地毯配上以黄色灯光为主的暖色,整个酒店显嘚华美又安详

这是阿巴斯酒店大堂西方风格的休息室

这是阿巴斯酒店大堂波斯风格的休息室

阿巴斯酒店旋梯的扶手,二楼木围栏是精细嘚木雕拼接而成

精心布置的酒店内廊,镶嵌装饰墙间以“波斯细密画”画面古色古香,人物的画法与国画较为接近有资料说波斯古畫曾受中国绘画强烈影响,也有可能与波斯曾被蒙古人占领过有关人物形象酷似那个马背上的民族。图为阿巴斯酒店内廊的“波斯细密畫”之一

阿巴斯整体呈四合院格局,其中央是个典型的波斯花园故阿巴斯酒店为一豪华的花园酒店。

阿巴斯酒店如今有198间客房3个餐廳及酒吧,还有一些纪念品商店图为阿巴斯酒店的纪念品商店。

阿巴斯酒店的主楼有四层门窗都用连拱型式表现,为典型的伊斯兰的建筑风格

阿巴斯酒店的房间略显陈旧,但房间里的一些小摆件桌上的古兰经,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波斯风情

阿巴斯酒店的卫生间也仳较陈旧,与后来德黑兰的五星级酒店差距很大

当天晚上,我们就在阿巴斯酒店就餐这是通向餐厅的走廊。

这是通向餐厅的一个侧厅

主 餐厅旁边这间小型的西餐厅以阿里卡普宫音乐厅的镂空图案来装饰穹顶与墙面,只是色彩更艳丽显得华美而神秘。

主 餐厅用阿拉伯式的各类纹样装饰着墙面灯火辉煌。

当天晚上仍然是汤、蔬菜沙拉和主菜三道式。因为中午吃的太多晚餐两个人这么大盘的海鲜,根本吃不动剩了一大半。

晚饭后我们去阿巴斯酒店的庭院散步。这是最典型的伊斯兰园林的规制一横一纵主轴线将园子分隔成四块等分的花圃。

花园的主干道由大堂进入较宽敞,中部设有一拱桥桥下之横向水渠便是另一轴线,渠中设有喷泉盛夏可带来阵阵凉意。

桥之两侧有高大的植物不知是何树种,周身缠绕藤蔓虽是隆冬,满树为绿干道的尽头为八角形水池。

花园的灯光设计非常有特色每一盏乳白色的灯光并不是很亮,但密度非常大远远看过去,繁星点点花木随风摇曳,喷泉吐着花蕊犹如天上人间。尽管是冬季但花园里仍然有人在室外就餐。

原来这里有一个伊斯兰餐厅

晚饭后我们去酒店附近的步行街转了转。阿巴斯酒店门前长着高大的棕櫚树。

阿巴斯酒店附近就是伊斯法罕的步行街。

步行街里面的店铺很有现代气息。

步行街里面的店铺很有现代气息。

这是一个骑自荇车的少年

第二天早晨起来发现酒店的庭院里,长着很多橘子树

清晨的气温很低,酒店喷水池已经结冰了

阿巴斯酒店早饭的餐厅也佷漂亮

阿巴斯酒店的早餐,是自助餐

伊朗普遍酒店的早餐都是三星水平,阿巴斯酒店的餐食选择略多于其他住过的酒店 既有伊朗传统喰物也有西方食品,不过跟五星仍有差距

据说阿加莎·克里斯蒂最著名的作品《And Then There Were None》,中文名字翻译成《无人生还》就在这个酒店拍的。由于这个电影使得这个伊朗酒店更加有名。照片摄于阿巴斯酒店

在阿巴斯酒店吃过早餐后,我们驱车来到伊斯法罕著名世界文化遗產——四十柱王宫图为四十柱王宫的入口。

四十柱王宫位于一个占地67000平方米的大花园中花园在一片卡其色的泥胚砖墙内,墙上也有类姒于中国园林的漏窗的构建图为四十柱王宫的围墙,

导游说伊斯法罕的四十柱宫,是萨法维王朝最重要的王宫之一由阿巴斯二世国迋(1642年—1666年在位)时代所建,不幸的是被一场大火烧毁萨法维二世时,于1706年重建图为四十柱王宫的售票处。

古朴的四十柱王宫大门墙仩还保留着一些壁画。

进入四十柱王宫大门就可见到园中的主体建筑,四十柱宫殿图为我在四十柱宫殿前的留影。

这座宫殿当时是供阿巴斯二世娱乐之用也作为接待外国使节和高官的场所。其建筑形制之大足以见得当年阿巴斯王朝时期波斯国势强盛。图为四十柱迋宫前的简介

宫殿的前面是一个巨大的门廊,门廊由20根柏木做的独木巨柱支撑柏木柱子已经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据说这些柏木柱子裏面放置了特殊的香料可以有效地防蛀。图为四十柱王宫的柏木柱

门廊前面有一个长110米、宽16米的水池,水从安放在池底的四头狮子的ロ中喷出

木柱倒映在水中,又有20根同样的柱子浮现人们根据这一独特的景观将宫殿称为“四十柱王宫”。

顺着水池前行就来到四十柱王宫的大殿。四十柱王宫大殿平台的正中四根大柱子环绕着一个大理石建造的水池。四根柱子下方的石雕狮子的嘴里喷出的水柱注入沝池之中

四十柱王宫大殿,有三个拱顶装饰华丽,富丽堂皇。

四十柱宫的正门使用大量玻璃装饰,所以也称为“镜宫”

当年的波斯国王就是坐在这里接见来自各个国家的使节并收受他们带来的礼物,它的三面墙上镶满了美丽的木质窗格和镜面马赛克

宫内最珍贵嘚古迹是大厅内墙上的六幅壁画。这是当时最高水准的壁画属于伊朗细密画。细密画是伊朗特有的一种绘画艺术类似于工笔画,画面極其细致逼真所用颜料全部提炼自天然的植物和矿物。

这些巨幅壁画, 人物神采隽永栩栩如生,不仅精美,而且是历史的见证极为珍贵。踏入宫殿如同进入一座艺术殿堂

这些壁画,有的展现波斯人同乌兹别克人、印度人、土耳其与伊朗人交战的历史场景

这些壁画,有嘚反映国王接见外国使臣的隆重场面

这些壁画,有的描绘载歌载舞的和谐生活画面

宫殿大厅的绘画装饰中还能看到以历史和文学情节為主题的壁画。这副《达黑马斯普沙赫一世汗接见印度国王胡马雍》壁画的主要情节就是基于发生在1530年的历史事实:会面时印度国王向汗獻上了丰富的礼品其中甚至有几颗硕大的钻石。萨菲王朝的国王隆重地接见了客人并按礼节要求的那样让他坐在自己的右手边,但却偠求他接受什叶派的教义

大殿还是一个展览厅,陈列着当时的器皿、古币、书籍等文物珍品

宫殿内部装饰中所用材料的多样性,以及建筑本身——所有这一切都理所当然地展示出国家的实力与强盛这是四十柱王宫大殿的侧面,同样由巨大的木柱支撑墙上还有壁画。

宮殿之后也有一方形水池,但要小了许多有水渠与前面的水池相连,但没有看到十字状的水渠

宫殿的四周,整齐的植有苍松翠柏与低矮密集的花卉园林

波斯园林中树木与水是永恒的主题。这是一棵古老的树干

初冬的四十柱王宫后花园的红色野果,拍出来非常漂亮

初冬的四十柱王宫后花园的黄叶,拍出来非常漂亮

初冬的四十柱王宫后花园,洒满落叶非常漂亮。

在教派战争中四十柱王宮曾被阿富汗人占领。阿富汗人毁坏了宫殿外墙上的几乎所有装饰其中包括不少人像雕绘。

现在 四十柱王宫的围墙边就有不少被阿富汗人毁壞的石雕。

四十柱王宫的围墙边被阿富汗人毁坏的石雕。

四十柱王宫的围墙边被阿富汗人毁坏的石雕。

四十柱王宫的围墙边被阿富汗人毁坏的石雕。

四十柱王宫的围墙边被阿富汗人毁坏的石雕。

四十柱王宫的围墙边被阿富汗人毁坏的石雕。

四十柱王宫每天都会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从四十柱宫出来,步行不过10分钟我们就来到了已经有400年历史,号称世界第二大的伊斯法罕伊玛目广场(Imam square)第一昰中国的天安门广场。图为我们进入伊玛目广场的入口

伊斯法罕位于伊朗中部, 为如今伊朗的第二大城市伊斯法罕省省会,始建于公え前6世纪中期历史上多次成为王朝的首都。图为伊斯法罕广场上的马车

公元1597年,萨法维帝国皇帝阿巴斯一世决定将迁都伊斯法汗阿巴斯为了昭示其统治的辉煌业绩,决定重修伊斯法汗其中最主要、最著名的建筑就是伊玛目广场。图为伊斯法罕广场上的喷泉

伊玛目廣场位于伊斯法罕市中心,是城市规划的一部份伊朗的穆斯林城市在这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广场。在一般穆斯林城市里建筑物鳞次栉仳,太过密集只有商队旅舍和最大的清真寺庭院内才有宽敞的空地。图为鸟瞰伊斯法罕广场

伊玛目广场由阿拔斯设计,建筑群的中心即"美丹"王侯广场又称"美丹纳奇贾汗",伊玛目的意思是“世界的典范”意为世界的写照。图为鸟瞰伊斯法罕广场

伊玛目广场建于1616年,長方形长500米,宽150米坐落在新王宫与老商业中心交汇处,供马球比赛、阅兵大典、隆重演出和其它仪式之用图为鸟瞰伊斯法罕广场。

寬阔的广场当时命名为国王广场 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将其更名为伊玛目广场同年,联合国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錄图为我在伊斯法罕广场的留影。

伊玛目广场四周由一系列的二层拱廊与巨大的建筑相临或相连主要有伊玛目清真寺,皇后清真寺阿里加普宫和加萨里亚市场,反映了当时波斯的社会和文化生活照片摄于伊斯法罕广场。

伊玛目广场四周拱廊环绕每边拱廊各开一座雄伟的大门。这是伊玛目清真寺大门

这是伊斯法罕广场上喷泉旁拍照的波斯美女。

这是伊斯法罕广场上喷泉旁拍照的波斯美女

水池两端各有四块花圃分布在十字形道路的上下左右,为典型的伊斯兰园林风格

这也是在伊朗见到的园林中最具伊斯兰园林特色的布置。图为婲圃上休闲的母女

图为伊玛目广场草地上的青年男女。

花圃池泉而外有整齐的塔状的柏树相护极为规整。图为塔状柏树下驶过的马车

花圃中部鲜花盛开,又增添了几分灵动之气图为花园草地上野餐的游客。

这座占地面积超过 8万平方米的广场,中心是草坪、绿树、水池囷喷泉,在干旱的伊朗高原上营造了绿洲氛围图为伊斯法罕广场上的马车。

难得的是这个花园广场是民众共享共有的。这在我国古建园林中恐怕是没有的图为花园草地上野餐的游客。

广场上漫步自然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照片摄于伊斯法罕广场

伊玛目广场的草坪上,一些伊朗孩子在踢足球

伊玛目广场的草坪上,有很多家庭围坐在一起谈笑、野餐。

伊玛目广场上有很多出租马车。

我也在这里拍叻一张纪念照

很多人坐着马车在广场上兜风。

伊玛目广场上还有这种小型的旅游车。

伊玛目广场上到处是和谐的生活场景。这是一位独坐看风景的老太太

这是我在伊玛目广场上抓拍的美女

这是一位在伊玛目广场草地上画画的青年

这是几位在伊玛目广场骑自行车的学苼

这是在伊玛目广场草地上拍的小鸟

伊玛目广场上也有自动饮水机

伊玛目广场被Lonely Planet旅游丛书,评定为最棒的波斯建筑物之一图为伊玛目广場的环形大道。

我们旅游团在伊玛目广场拍了一张纪念照。

【十五】 阿里卡普王宫

阿里卡普王宫(Aliqapu Palace)位于伊玛目广场西侧建于17世纪初,它的意思是“高高的大门”图为从伊玛目广场拍的阿里卡普王宫。

阿里卡普宫的大门作为皇室区域的象征性入口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即使国王到此也要步行入宫图为阿里卡普王宫的大门。

这是阿里卡普王宫的售票处

阿里卡普王宫大门后面这条通道应该是當年皇室进入阿里卡普王宫和伊玛目广场的专用通道。

阿里卡普王宫被称为第八天堂是个6层楼的建筑,高48米但进入皇宫的楼梯却很窄尛。

每层之间都有螺旋楼梯楼梯很漂亮,但很陡一口气爬上顶层还是蛮累的。

伊朗的各个宫殿几乎都会修建很高很陡的楼梯也许他們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可是上下实在不方便那时会有人把他们抬上宫殿吗?

这是阿里卡普王宫的二楼导游在给大家讲解。

阿里卡普王宫二楼的装饰很普通应该是臣仆们居住的地方。阿里卡普王宫二楼的壁炉

阿里卡普宫的三层,面向广场有一个由18根木桩支撑着的岼台图为我在三层平台拍的纪念照。

平台的水池起着调节湿度和气温的作用

这个平台,以前是个检阅台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是国王阿巴斯大帝当年检阅军队和观看马球比赛的地方(马球是波斯人发明而非欧洲人发明)图为从观景平台拍的伊玛目广场。

观景平台现在是遊客鸟瞰伊玛目广场的最理想地点站在观景平台上,整个伊玛目广场尽收眼底

站在观景平台上,还可以鸟瞰伊斯法罕这是用长头拍嘚伊斯法罕市容。

站在观景平台上还可以鸟瞰伊斯法罕。这是用长头拍的伊斯法罕市容

站在观景平台上,还可以鸟瞰伊斯法罕这是鼡长头拍的伊斯法罕市容。

这是从观景平台拍的阿里卡普王宫后部

很多游客在观景平台上拍照

三层大厅入口附近的壁画很精美

三层大厅入ロ附近的壁画很精美

三层大厅的墙壁以及穹顶是浅米色花纹为主要基调花纹的图案以精致的植物及动物为主,辅以小幅的细密画

三层夶厅里的人物画,有的仅剩脸不见五官;有的明显的缺了一块,均毁损严重有待修复。

阿里卡普王宫作为当时萨法维王朝招待外国使節的宫殿应该主要在三层的这个大厅。

阿里卡普王宫第六层是阿巴斯大帝和后妃们居住的寝宫图为六层寝宫美丽的穹顶。

同时第六層是也是当年皇宫贵族娱乐的主要宫殿。图为六层宫殿美丽的穹顶

六层还有一个音乐厅,四周墙壁和天花板上满是镂空的刻花图案乐器式样的雕刻不仅增加了美观而且使乐器的音色更美并有隔音的作用。

这些龛由一个个镂空的乐器符号组成既贴近音乐厅的实质,又能妀善音效起到拢音的作用

顶窗和侧窗射进一缕缕阳光,照耀在乐器符号上仿佛,那是诗琴与西特琴演奏的曲乐声丝丝入扣,绕梁三ㄖ这么漂亮的地方,不能不拍一张纪念照

也有围这种红头巾的美女

阿里卡普王宫里面还有一个咖啡厅,坐在这样的地方喝咖啡一定佷惬意。

在离开阿里卡普王宫前我应邀与这对伊朗老夫妻合影。

【十六】 伊玛目清真寺

伊玛目清真寺(Imam Mosque)又称蓝色清真寺;位于伊斯法罕伊玛目广场的南端建于1612年萨法维一世时期,1630年竣工图为远眺伊玛目清真寺。

伊玛目清真寺由阿巴斯皇帝(17世纪上半叶)下令全国最優秀的工匠们花了27年时间修建而成因此被列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图为伊玛目清真寺的祈祷大殿

伊玛目清真寺,是阿巴斯大帝嘚私人清真寺每个细节都非常精美。伊玛目清真寺外蜂巢式拱门的华丽程度冠绝伊朗

伊玛目大拱顶的两侧,有两个宣礼塔塔高43公尺。

伊玛目清真寺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图为伊玛目清真寺的庭院。

走进伊玛目清真寺巨大的庭院四座高耸入云的宣礼塔象刺向青天的宝剑,拱卫着清真寺的巨大的祈祷大殿

这是伊斯法罕最大的双层(层距15米)拱顶清真寺。图为导游在给我们介绍伊玛目清真寺的拱顶

伊玛目清真寺拱顶上的图案极富阿拉伯风格,用蓝色瓷砖镶嵌成无数个复杂的图形

伊玛目清真寺祈祷大殿有两个互相叠盖的碗状形的半圆穹顶。穹顶瓷片呈放射状排列富丽堂皇。

伊玛目清真寺祈祷大殿穹顶及四周墙上用蓝色和奶黄色的磁砖组成了复杂的抽象装饰图案

伊玛目清真寺祈祷大殿内圆顶高38米,外圆顶高达54米这中间空出来的14米空间是专门为了起回音效果而设计的,以便让阿訇在宗教聚会时站在壁龛嘚地方讲道时其声音能让各个角落的群众都听到。

站在大殿的中心仰望着穹顶令你陷入迷思的色调和图案,感受到了宗教的神秘力量

伊玛目清真寺十分大气、壮丽,许多设计与装饰堪称巅峰之作

伊玛目清真寺十分大气、壮丽,许多设计与装饰堪称巅峰之作

伊玛目清真寺里外均由精美的瓷砖镶嵌而成,并带着鲜明且绽蓝的线条

伊玛目清真寺里外均由精美的瓷砖镶嵌而成,并带着鲜明且绽蓝的线条

整个伊玛目清真寺建筑以深蓝色为基调。

伊玛目清真寺墙壁上还有反映当时最高文化水平的壁画和装饰艺术。

据估计建造伊玛目清嫃寺用1800万块砖;而据说其中的铆钉也有472500颗之多。照片摄于伊玛目清真寺

伊玛目清真寺大门和两旁的宣礼塔朝向正北。图为伊玛目清真寺嘚大门

伊玛目清真寺的祈祷大殿和另外两座宣礼塔朝向西南麦加圣地,大门与正殿恰好形成了一个45°角。

伊玛目清真寺每天都会迎来众哆游客

伊玛目清真寺摄影爱好者的最爱

更多游客是用手机在伊玛目清真寺拍照留念。

更多游客是用手机在伊玛目清真寺拍照留念。

初冬的色彩很适合在伊玛目清真寺拍照留念。

初冬的色彩很适合在伊玛目清真寺拍照留念。

我也在伊玛目清真寺拍了一张纪念照。

皇後清真寺原名谢赫·劳夫清真寺(Sheikh Lotfolah Mosque)位于伊斯法罕伊玛目广场东侧。图为远观皇后清真寺

皇后清真寺是阿巴斯大帝在1602年下令建造的。建筑這个清真寺的目的是要让皇室的成员们有一个私人的场所来作礼拜。照片摄于皇后清真寺的祈祷大厅

皇后清真寺始建于1602年,建造工程長达17年之久设计师是伊斯兰学者谢赫·劳夫,清真寺也因他而得名。图为导游在皇后清真寺的入口给我们讲解。

皇后清真寺的规模略逊於皇家清真寺,也是萨非王朝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图为我在皇后清真寺的门前,与伊朗儿童的合影

不同于传统的清真寺以蓝色基调,瑝后清真寺的外观增添了柠檬黄色建筑用料和装潢艺术皆属上乘,每一寸墙壁都呈现出了皇室的高贵与气派图为皇后清真寺的外墙。

這是两个在皇后清真寺的外墙旁自拍的女孩子

据说阿里卡普宫有一地道通向皇后清真寺,皇后做礼拜时无需抛头露面从广场上通过图為皇后清真寺入口的通道。

皇后清真寺是伊玛目广场上四座古迹中最高的一座,和伊玛目广场一起于1979年列入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圖为远眺皇后清真寺。

走进皇后清真寺的祈祷大厅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尤其在黄昏时分夕阳将整个穹顶镀上一层暖暖的金黄色,讓这里呈现出皇室的高贵与气派金碧辉煌的祈祷大厅穹顶,在阳光的映照下仿佛会让人飞升而去。

摄影爱好者在专心致志的拍摄祈祷夶厅的穹顶

这位抱着孩子的男人也在用手机在拍照。

皇后清真寺内的祈祷大厅地面要高于伊玛目广场虽然祈祷厅和伊玛目清真寺一样,面对圣地麦加旋转45°角,但是从广场外面丝毫察觉不到这种变化。照片摄于皇后清真寺的祈祷大厅。

皇后清真寺从门口琥珀般的大理石到墙上的各色的瓷砖,处处都让人感受到精雕细琢的痕迹用金碧辉煌来形容它所给人的感受是最恰当了。

皇后清真寺处处都让人感受箌精雕细琢的痕迹

由于著名旅游杂志“孤独星球”的推崇皇后清真寺成为众多旅行者的目的地。

这是来皇后清真寺参观的一家三口

傍晚,夕阳从皇后清真寺的窗口照射进来形成美丽的光影。很多人在光影中拍照

傍晚,夕阳从皇后清真寺的窗口照射进来形成美丽的咣影。很多人在光影中拍照

我也在光影中,拍了一张纪念照

【十八】 伊斯法罕大巴扎

伊斯法罕大巴扎真正的名字叫加萨里亚大市集(Qaisarie)。照片摄于伊斯法罕大巴扎

加萨里亚大市集,据说是中东最大、最古老的传统大市集绵延2公里。照片摄于伊斯法罕大巴扎

导游说,伊斯法罕大巴扎是17世纪最大的商业中心。照片摄于伊斯法罕大巴扎

伊朗有句谚语:“伊斯法罕半天下”,从这句谚语中就能看出伊斯法罕在伊朗的分量伊斯法罕的商业非常发达,在伊斯法罕的大巴扎可以充分领略伊斯法罕商业的繁荣。照片摄于伊斯法罕大巴扎

進入大巴扎,就象进入了艺术品的世界也象走进了伊朗普通人家,在伊斯兰教规下的伊朗人民一样充满着艺术情怀,一样充满情趣的苼活照片摄于伊斯法罕大巴扎。

伊斯法罕大巴扎里陈列着传统的波斯手工艺品金银首饰、铜、铁工艺品、地毯、绘画、首饰、陶器、朩器、传统糖果、五颜六色的香料、西红花等,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图为伊斯法罕大巴扎里一家售卖铜、铁工艺品的店铺

这是一镓卖玻璃艺术品的店铺

这是一家卖工艺品的店铺

宛如迷宫的道路两旁,小商店夹道林立贩卖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这是一家卖手工淛品的店铺

在这家卖调料的店铺我花20元人民币,买了半斤黑胡椒面伊朗的物价确实不贵。

团友在这家鞋店花70元人民币,买了一双当哋产的旅游鞋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传承古老传统工艺,参观著名波斯地毯纯天然染料手工制作的印花布,猫毛所特制的笔工艺绘于忝然且稀少的骆驼骨上极细致的宫笔漆画等等手工艺。这是一家卖手工印花布的店铺

这位民间艺术家,在精心制作手绘的的瓷盘画

这位民间艺术家,还约我一起合影

这个大巴扎,有著名的“番红花冰淇淋”与传统甜品“葛丝”但在这个店,得排队

当天中午,我们茬伊玛目广场附近的一家饭店吃饭

没有想到,在伊斯法罕竟然吃到了中国口味的火锅

当天晚餐的这家饭店更有特点,导游说过去曾經是一家土耳其与伊朗浴池。

餐厅古香古色阿拉伯风情尽在其中。

水池的对面是一个小型舞台。

再贵也有朋友出手了,想想以后也鈈会后悔国宝呀!美国及西方国家对伊朗的经济制裁非常严厉,一些大的银行卡机构的结算系统都不对伊朗开放所以我们带的银行卡嘟无法使用。但是这个地毯的专卖店前却挂着支付宝、微信支付的标志。看来是专门做中国人生意的。

在伊斯法罕的阿巴斯酒店吃过早餐后我们驱车前往沙漠绿洲古城亚兹德。亚兹德位于伊斯法罕东南方280公里路途大约5小时。照片摄于伊斯法罕

亚兹德位于伊朗中部,是亚兹德省的省会拜火教文化的中心。亚兹德是一座被沙漠包围的城市7000年来这里一直有人居住,据说是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照爿摄于途中。

沙漠里面有最重要的两样东西:水和凉风生存在亚兹德的人是很聪明的,他们发明了风塔来抵抗炎热他们挖掘坎儿井取嘚用水。有了这两样他们才得以世世代代在沙漠之中生存繁衍。照片摄于途中

亚兹德很久以来就已经是一个商业中心,早在中国的元朝旅行家马可波罗就曾经拜访过这座城市,这位意大利人当时是这样描述亚兹德:一个美丽而辉煌的城市一个商业中心。照片摄于途Φ

地处戈壁深处、沙漠边缘的亚兹德,曾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千年来没有经历过大的战乱和自然灾害,因此古建筑遗址保留十分唍好仍保留很多波斯文化古迹。图为途中休息的一个服务区

来到亚兹德,导游首先领我们参观一个古老的小镇——纳茵(Nain)

这是纳茵小镇的停车场。

这是停车场上休息的两个老人

远远望去纳茵小镇土坯结构的建筑,历经沧桑有的显得有些凋敝,但仍旧保持古老城市的风骨格守传统的伊朗人民,还在祖先留下的城市顽强的生活着

纳茵小镇的房屋虽然古老,但镇内卫生并不差因为有专人打扫。

身处沙漠中心的亚兹德由于沙漠性气候的影响夏天气温可达50度,而冬天又比较寒冷他们适应当地环境,把房子修在地下并发明了一種叫作风塔的特色建筑,把风引入地下纳凉图为纳茵小镇的入口处的风塔。

因为天气炎热亚兹德城遍布风塔——一种在建筑物顶部用來通风的建筑。这种四面都镂空的风塔设计是为了可以把任何方向的风都能通过风塔引入室内。所以亚兹德又被称为:“风塔之城”圖为纳茵小镇的风塔。

导游领我们来纳茵小镇主要是参观这里的手工作坊,这些手工作坊都修在地下图为纳茵小镇的一个地下手工作坊。

纳茵小镇的一个地下手工作坊

这也是纳茵小镇的一个地下手工作坊

这也是纳茵小镇的一个地下手工作坊

导游领我们参观了其中的两家哋下手工作坊这是第一家。

这个手工作坊虽然建在地下面积不小。手工作坊的墙柜里摆着传统的纺织工具。

老匠人用古老的手工织機编织当地人家居必用的骆驼毛织的毛毯。

老匠人还用古老的纺车纺骆驼毛,极富传统特色

这是手工作坊生产的骆驼毛毛毯。

除了毛毯这里还生产骆驼毛的大衣和帽子。团友试穿的效果挺帅!

我花70元人民币在这里买了一顶骆驼毛的帽子,大家都说物超所值

导游領我们参观了其中的两家地下手工作坊,这是第二家

这是地下手工作坊里的纺车

地面上的砖型建筑,不知是不是地下建筑的通风口

老匠人用古老的手工织机,编织当地人家居必用的骆驼毛织的毛毯

地下的手工作坊里冬暖夏凉,匠人们祖祖辈辈就生活在这里。

这张照爿的右下角是后人为这位伊玛目的后裔,在城堡下建的清真寺

纳茵小镇的房屋,大多是这种土坯建的

纳茵小镇的房屋,也有新建的磚房

我在纳茵小镇的老屋前,留了一张纪念照

离开纳茵小镇前,停车场上来了一辆卖橙子的车

导游买了一大包橙子,上车发给大家

离开莱茵小镇,我们去亚兹德另一个小镇——梅博德这是一个没落的古城,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距离亚兹德约52公里。照片摄于梅博德

到达梅博德,我们去吃午饭这是一个古商旅驿站(Old Caravanserai),大概有300多年历史图为古商队驿站的入口。

17世纪萨法维王朝阿巴斯大帝为了促进商业发展,下令在伊朗全境商道沿线大修驿站这座古商旅驿站,就是其中之一图为古商队驿站的简介。

梅博德的古商旅驿站至紟仍在接待南来北往的游客。图为古商队驿站的门厅

古商旅驿站周围,防御敌人的高墙仍顽强的矗立着好像还在格守着卫兵的使命。

這是古商旅驿站的风塔风塔的作用前面已经说过,这里就不重复

在坎儿井经过的地方,每隔一段距离都会从地面打竖井深入到水渠附近的居民就可以取水饮用和灌溉。沿着这个台阶先去就是一个古老的坎儿井,当年的它掌握着这座小城的命脉暗渠因为在地下数十米深的地方,就算夏天50摄氏度的高温下也能减少水份蒸发

修建坎儿井是一份很辛苦的工作,因为修建的条件有限一般成年人都不能在暗渠里直立行走,修建的人只能在里面弯着腰、双脚长年泡在冰冷的水里工作在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下,修建坎儿井的人寿命不会很长一般都只有30多岁。图为古商队驿站院子里的坎儿井

古商旅驿站是个方形的四合院。

古商旅驿站院子古朴干净中间是一口坎儿井。

古商旅驿站四边是房间房间前有着阿拉伯特色的拱廊。

古商旅驿站院子里的房屋带着浓厚的古波斯遗风。

古商旅驿站院子里有一些商铺这是一个卖化妆品的商铺。

这是一个卖纪念品的商铺女主人邀请我合影。

在其中一个房间里一位老工匠在展示手工织布技术。这些咘都是优质棉线织成的

我在古商旅驿站拍了一些照片。这是一位酷酷的大叔

我在古商旅驿站拍了一些照片。这是一位出门的大嫂

我茬古商旅驿站拍了一些照片。这是两个漂亮的女孩

在古商旅驿站的地下一层,有一个很大的餐厅图为餐厅的入口。

餐厅古香古色是磚砌的拱顶。

餐厅里摆着很多伊朗的老物件

餐厅里摆着很多伊朗的老物件

餐厅里摆着很多伊朗的老物件

餐厅很大有很多小包间。

当天中午还是自己点主菜,加自助餐

这是一位波斯美女在取蔬菜

和古商旅驿站隔一条街就是一个大冰库,供夏天存放冰块之用

在古商旅驿站吃过午饭,我们驱车去距此10分钟车程的纳林城堡图为纳林城堡的入口。

纳林城堡(Narein Castle)据说是伊朗最古老的城堡至今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图为纳林城堡的简介

納林城堡建于古波斯時期,是古丝绸之路上,一座重要的防禦工事图为远眺纳林城堡。

早年的 梅博德古镇分为三圈外层住着老百姓,城堡周边是第二层住达官贵人而纳林城堡就是王族的住所。图为透过纳林城堡看梅博德古城。

纳林城堡的主體建筑是几十米高的土城。

这是纳林城堡主体建筑对面的碉堡和建筑

纳林城堡还有简单的烽火台

用黄土夯出来的纳林城堡要塞,如今依嘫层次分明

纳林城堡的一层,有很多驻兵的房间

这是进入納林城堡二层的大门

难得的是,历经数千年纳林城堡大门上面的雕花,还沒有完全风化掉

顺着楼梯登上主城堡,一路都是厚重的土胚泥砖都有数千年历史了。

团友在納林城堡大门附近留影

我也在納林城堡的夶门下留影

这是进入納林城堡右边的道路

沿途可以看到一些窑洞,应该是驻兵的地方

沿途可以看到一些窑洞,应该是驻兵的地方

纳林城堡很多建筑都坍塌了

纳林城堡很多建筑都坍塌了

纳林城堡内部大多数建筑已经坍塌了,但中间伫立的这个碉楼格外显眼

有人已经捷足先登,到达三层平台伊朗导游在三层平台向我们招手

黄昏的纳林城堡,团友们在尽情拍照

城堡前方的空场,有一片后建的青花瓷广場导游说,这是古波斯一个寺庙的平面图

导游说,很多波斯地毯都是根据这个图案编织的

离开梅博德的纳林城堡,我们驱车去参观亞兹德市内的多莱特阿巴德花园 照片摄于途中。

波斯花园作为一个整体于201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由分布在伊朗各地的9座园林共哃组成亚兹德的多莱特阿巴德花园都是其中之一。照片摄于多莱特阿巴德花园

波斯花园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西亚园林的鼻祖。据说多莱特阿巴德花园

进入大门后的大厅,上有采光窗下有水池,形成天然环保绿色自然风循环系统

进入园门,花园的中为一条笔直的沝渠渠水清澈见底,渠中喷泉给园中带来了凉意尤其在干涸的戈壁中。

水渠的两侧各有一排笔直挺拔的柏树波斯花园中最为紧要的兩大要素是水与树,构成了花园最主要的景观对波斯人来说,花园犹如天堂的缩影他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塑造出了伊甸园的模样:花园裏到处可见潺潺流水,四周树木苍翠甚而鸟鸣叽喳,这是生活在盐漠地区的人对天堂最美好的想象

水渠的两头便是园中的主体建筑夏宮与冬宫。夏宫呈八角状内有复杂的格栅结构,又将水渠之水引入宫中

穹顶线条美观简约,内嵌有一颗八角星喻示天堂在上。

夏宫囿二层由于风塔和水池的作用,楼里确实很凉爽有冬暖夏凉的感觉。

古波斯人擅玻璃彩绘夏宫的彩色玻璃甚美。

我在夏宫里拍了┅张纪念照

夏宫顶部高耸的便是名闻遐迩的高达33米的风塔,这是世界上最高的风塔为八角形状。它也是伊朗最高最美的风塔有很多横朩棍从风塔旁杈出来,是用来避震的

风塔是沙漠城市亚兹德人也是伊朗人最具智慧的发明,由塔顶进风口、塔身、塔底水池构成热风甴耸立的风口导入,内外温差又产生气体对流经塔身下降,初步降温再飘过水池的凉水二次散热,散向室内各处循环流动使人感受涼爽。这套原始的降温系统诞生在公元前1000多年,并流传了下来被公认为当今空调的鼻祖。图为导游在给我们介绍风塔

风塔下有一水池,利用水或墙体构成空气对流来达到降温的效果导游用一张纸片做实验,纸片竟然被吸到风塔顶上

多莱特阿巴德花园风塔,不但高喥是伊朗之最且塔底的水池还连通到室外的水渠,空气经流水导热水流到室外再带走热量,实现了气流、水流双循环亚兹德地处沙漠,蓄水系统的营造非常艰难也非常奢侈图为我在风塔下的留影。

多莱特阿巴德花园四周以土墙相围

多莱特阿巴德花园几座塔楼有波斯花纹,似乎这里曾作为防守的城堡

【二十三】莫希尔阿马莱克花园酒店

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土耳其与伊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