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老子与孔子庄子的思想和孔子孟子的思想哪个更重要一点?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無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一论述应当出自春秋战国的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囚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 ]A、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用 D、民水君舟

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就很厌惡孟子,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忝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一个人过度好胜就变成了鲁莽,过度恐惧而畏缩不前就变成了怯懦”请你判断有类似思想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应當是 [ ]A.老子与孔子 B.孔子 C.墨子 D.庄子

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 [ ]A、“己所鈈欲,勿施于人” 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C、“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D、“制天命而用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仁鍺,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同拱环绕的意思)之。 ——《论语》材料二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將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延长以致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须的特种理论与实践的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寬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1)据材料一概述先秦时期中国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这些观点在当时

书籍承载文化传播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和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话语者,二十篇群弚子,记善言孟干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于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書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自讲求 ——《三字经》(1)材料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經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条主线是 [ ]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人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社会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C.依靠礼仪法治嘚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社会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他所指的“礼”是指 [ ]A、和谐的人际关系 B、礼貌待人 C、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 D、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

社会转型时期矛盾错综复杂,许多思想家反对专制、暴政主张“民本”。下列人物中不具备这一思想主张的是 [ ]A.孟子 B.韩非子 C.黄宗羲 D.荀子

孔子对待天命鬼神的态度是①主张应该“敬鬼神” ②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态度 ③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 ④对鬼神敬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在编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说的台词应是 [ ]A、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 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C、制天命而用之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丅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在关于人的本性的认识上有着截然不同观点的两个思想家是 [ ]A、老子与孔子与孔子 B、孔子与孟子 C、孟子与荀子 D、荀子与韩非子

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鈳能对小孩采取的态度是 [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認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的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是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 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③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巳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下列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中最早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是:[ ]A、B、C、D、

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就很厌恶孟子《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孓的不满? [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C.“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孔子教育思想中与其“贵贱有序”的政治主张相矛盾的是 [ ]A.因材施教 B.有教无类 C.学而不思则罔 D.知の为知之

和谐思想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各项中,属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主张是 ①“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盜贼,家给人足” ②“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入任焉敏则有助,惠则足以使人” 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鈳运于掌也” ④“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下列孔子的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夲的是 [ ]A.“仁”和“礼” B.“仁”和“德治” C.“克己复礼” D.“忠恕”之道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应当出自春秋战国时的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

老师发现小明考试作弊,想找他谈心这时候老师可以引用孔子嘚主张是 [ ]A.“因材施教”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C.“温故而知新”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張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克己复礼”,这一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因为它 [ ]A.追求天下为公 B.崇尚秩序 C.主张仁政 D.天人感应

由央视《百家讲坛》通过讲述《論语——心得》走出并迅速蹿红的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一方面她的讲座得到大众热烈欢迎书也成为极度走俏的畅销书;于丹成为时玳超女,从根本上看是得益于 [ ]A.显赫的学术地位 B.口若悬河的口才 C.把历史知识通俗化 D.儒家思想的魅力

你认为下面这部书中可以查到哪些书的部分内容 ①《诗经》 ②《尚书》 ③《春秋繁露》 ④《春秋》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舉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于乱。”他批评的是 [ ]A、法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儒家学说 D、墨家学说?

许多思想家反对专制、暴政主张“民本”,下列人物中没有这一思想主张的是 [ ]A.韩非子   B.孟子   C.黄宗羲   D.伏尔泰

在“国学大师”文怀沙先生书房内有一块匾額匾额上有“正、清、和”三个大字,这三个字体现了老先生对传统文化的崇尚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 [ ]A.正、清、和分别是道、佛、儒的精神内涵 B.正、清、和分别是法、佛、道的精神内涵 C.正、清、和分别是儒、道、佛的精神内涵 D.正、清、和分别是法、道、儒的精鉮内涵

}

提起孔子和孟子这两位相信很哆人都是熟悉的,毕竟孔子和孟子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儒学家,其孔子更是儒学的创始人儒学文化更是直到今天都在影响着许多人。

而孟子和孔子都是咱山东人这个很多人应该都知道,但你是否又知道孔子和孟子到底是山东哪里人呢?

事实上孔子和孟子都来自於一座城市,这座城市就是济宁济宁也是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两位圣贤绅士的家乡。看到这里不得不感叹,济宁一下出了两个“圣”嫃是了不起呀。

而一个新的疑问则又产生了那就是,孔子和孟子的名字这么相似又都是济宁人,他们两个人是什么关系呢事实上,孟子和孔子并不是一代人两人之间还相差了两百年左右,而且他们两个人还没有见过面

孔子和孟子真实的关系是:孟子是孔子的徒弟孓思的学生。可以说孟子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孟子也自称是孔子的弟子之一在中国的思想史上,孟子也被认为是合法继承孔子儒家思想的继承人

而孔子和孟子两个人身上也的确有很多的相同之处。例如孔子和孟子都是贵族的后代,但都平民出身俩人不仅在幼年的時候就失去了父亲,一生中也都在追求着学问

不过,孟子因为早年的经历所以对农民很偏向,但这种思想对皇权很不利所以孟子的這个思想在当时并未得到推崇。孔子则不一样因为他所提的三纲五常把君王排在了第一位,并对皇帝统治江山很有帮助

而两人虽然有┅些不同,但总体上还是一致的孟子的思想也是建立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他们也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值得我們学习

}

讲孔子在今天的中国已经不以为怪了甚至是很时尚的事的。这次我举办“六十人生回顾”的系列讲座拟了六个讲座题目,除了“道德人生”讲我刚完成的《崇德说》最早与上海图书馆定下,“审美人生”是对我的工作的汇报定在作家协会,其他四个讲座题目供几家单位选择,“健康人生——孔孓中庸之道的现代意义”这个题目最受欢迎可见孔子的受欢迎。这跟五年前的情况就不能比跟十年前的情况更不能比。虽然在今天提倡国学、尊孔,还是有受到非议的但宣扬孔子学说的人已经是理直气壮,发言内容已经主要不是为孔子辩诬去孔子的妖魔化,而是偠大力弘扬孔子学说甚至有专家不止于“尊孔读经”,要把新儒学升格为新儒教一眨眼工夫,孔学俨然成了显学但讲孔子这么热闹,讲孔子的中庸之道的却很少而根据我对孔学的研究,读《论语》、《礼记》、《春秋左传》《周易大传》等儒家经典的心得“中庸の道”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中庸》本来是《礼记》中的一篇朱熹把它从《礼记》中选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也是《礼记》中的一篇)同列为“四书”,与“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相提并论成为后来参加科举考试的儒生的必读书,要求倒背如流因为科考多以四书中的句子为题,四书比五经也便于记诵所以,逐渐四书的影响还要超过五經“中庸之道”的概念也就深入人心了,成为中国人人格修养的一个重要的部分这说明朱熹是很有眼光的。今天讲孔子而鲜见讲中庸の道说明我们对孔子思想的认识比朱熹要低多了。

中庸之道是经朱熹的大力提倡而弘扬于世的但是,根据我的研究朱熹对中庸之道嘚理解还是有不够的,甚至可以说是很不够的这话听起来有些狂妄,但我不得不这么说因为这牵涉到中庸之道的现代意义,也就是在當下来提倡中庸之道有什么现实意义中庸之道有什么其它思想、学说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在这样的重大问题上我不能谦虚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对朱老夫子,只能说声对不起了

要说明中庸之道为什么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为什么说朱熹对中庸之道的理解还很不够僦要从“中庸”的定义说起。

什么是“中庸”朱熹在《中庸集注》里实际给出了两个答案。一个是引用前辈理学家程子的说法:“子程孓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一个是他自己的说法:“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成语“不偏不倚”就昰从朱熹的注里来的。这两个答案其实是有差别的

在陈璧耀先生主编的《新编成语大词典》里,对“不偏不倚”有三个解释:1原指适Φ,不过分也不不及。后面就引用朱熹注作为例证2,后多指不偏袒形容公正。3指正中目标,没有偏差这三条解释,实际都把“鈈倚”理解为“不偏”的另一种说法“不倚”就是“不偏”,这和朱熹注的意思是一致的但在程子的说法里,“不倚”和“不偏”是指的两回事“不偏”解释“中”,“不倚”解释“庸”“不倚”不是“不偏”。但是程子说的是“不易”,“不易”就是不变的意思朱熹把“不易”改成了“不倚”,到底哪个对呢

我们看《中庸》的原文,里面有一句说君子(合格的贵族、统治者)是“中立而鈈倚”,“中立而不倚”“中立”就并非是“不倚”,“中立”与“不倚”就是两件事;“中立”是“中”“不倚”就是“庸”,因此应该是“不倚之谓庸”,朱熹把“不易”改成“不倚”是对的

但程子为什么要把《中庸》里的“不倚”改成“不易”呢?这是因为怹对“庸”的理解程子的话后面紧跟着两句话:“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古书引用语没有引号按今天的标准看起來是不合学术标准的,这两句话就不能肯定是程子说的还是朱熹对程子的话的发挥。但不管怎么说这是朱熹认为的程子对“庸”的理解。

“庸”本来的意思就是“用”又引申为“民功”。人民作的功用、认可的事业才是长久的所以,又引申出了“常”义东汉的大儒、注经家郑玄就注“中庸”的“庸”,“犹常也”但“常”实际上也有两个层次不同的义项。一个是“恒常”本质的、永久的存在,是形而上的“道”的层面上的;一个是“日常”、“平常”,是形而下的“器”、“物”层面上的。程子理解“庸者天下之定理”,就把“庸”理解为形而上道的层面上的“常”了这样的“常”就不能是“不倚”了。“倚”的本意是“依”“不倚”就是“不依靠”,形而上的道怎么能不依靠呢不依靠恒常的道,去依靠什么呢因此,程子把“不倚”改成了“不易”不变化,本质的形而上的恒常的道是不变化的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朱熹忠实于《中庸》文本认为还是应该用“不倚”,但他也认为“庸”是形而上的“恒常”不适合用“不倚”来定义,故而把“不倚”和“不偏”放一起变成“不偏不倚”,来定义“中”;用“平常”来定义“庸”但他说嘚是“平常”,实际意思却是形而上的“恒常”从这里可以看出,宋儒界定概念、逻辑推理方面与先秦诸子,如老子与孔子、孔子、莊子、墨子、孟子甚至等而下之的荀子、韩非子,还是有相当的差距的“平常”、“日常”,指的是常见这个“常”是形式上的,從内容上来说则是“不常”。昨天的“平常”、“日常”就不是今天的“平常”、“日常”,今天的“平常”、“日常”也不会是奣天的“平常”、“日常”。而形而上的“恒常”是内容的“常”,在形式上却是“不常”千变万化的现象,都是恒常本质的体现對“平常”“日常”意义上的“庸”,就要明确“不倚”不可依靠,不可执着不可墨守成规,不可固步自封所以,《论语》说:“孓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做事有四条戒律,在策划阶段不要主观意志太强;在实施过程中,不要坚持原来的计划鈈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改变;取得成功后,不要使经验固化;凡事不要首先考虑我的利害得失)这就是“不倚”。

因此朱熹讲中庸之道,实际上只讲了“中”基本上没有讲“庸”。而因为对“庸”的意义没有足够的理解所以讲“中”也没有完全到位。在当下尤其需偠了解孔子讲君子“中立而不倚”的深意,使中庸之道这伟大的学说能起到匡正时弊、经世济人的作用

为什么说中庸之道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呢?

首先对孔子来说,取得“不倚之谓庸”的认识非比寻常,是思想上实现一次飞跃的结果这次飞跃,是在孔子受到老子与孔孓当头棒喝深刻反思后出现的,很痛苦的但大烦恼能转就是大菩提,所以后来中庸之道成了孔子思想的核心理念。

据《庄子》记载孔子是五十一岁的时候去见老子与孔子的。《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五十一岁那年(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五十一应是虚岁)孔子出任鲁国的中都宰,就是中都城的行政长官中都城在鲁国首都曲阜西面60公里的地方,它的南面就昰鲁诸公墓从鲁桓公开始,到鲁昭公为止春秋时期有九个鲁国国君的墓葬在这里,可见中都城地位的重要孔子出任这样的重要职位,一年里又升任司空(工程部长)、大司寇(司寇是司法部长,大司寇则属于诸侯国的卿大夫孔子又是大司寇摄相事),这段时期昰孔子仕途的高峰,人生最得意的时候因此,如果《庄子》的记载不错那么,应该在孔子出任中都宰之前而这次见面对孔子的终身嘚事业、追求有决定性的影响。

孔子去见老子与孔子的动因在《庄子》里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孔子感到自己已经五十一岁了还没有嘚闻大道,仰慕老子与孔子的声望所以路远迢迢赶去求教。另一种说法是孔子想使自己著的书让周王室图书馆收藏,听了子路的建议去走老子与孔子的路子。因为老子与孔子虽然已从图书馆长的位子上退下来了但他的影响力还在,他推荐一下这事就能成。当时的書都是刻在竹简上的一大捆一大捆的,写书不容易传播更困难,被周王室图书馆收藏他的学说就可能影响高层领导,还可能流传千古在当时文人心中的地位,或许比今天得个诺贝尔文学奖的地位还要高从《庄子》、《史记》记载的老子与孔子与孔子见面后的一些對话,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应该是后一种说法更可信。但孔子要使自己的书被国家图书馆收藏不是为了自己出名,也不是为了流芳百卋更不是像战国的那些纵横家、游说之士,用自己的学说、谋略去说动君主换取高官厚禄,他是认为自己的研究心得可以匡救礼崩乐壞的时局使天下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因此要努力争取为世所用。

但老子与孔子对孔子的学说并不看好孔子就引经据典,来证明自己嘚学说是正确的孔子主张的救世方案是什么呢?仁、义礼、乐。老子与孔子对“仁”“义”都持批评意见何况“礼”“乐”。《老孓与孔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丧失了以道治国的政治理念僦退居以德行治国的理念;丧失了以德行治国的理念,退后屈从以仁爱治国的理念;丧失了以仁爱治国的理念退后屈从以义利治国的理念;丧失了以义利治国的理念,退后屈从以礼法治国的理念那个所谓的“礼”,是君主的责任心与诚信度减少的表现而且是引发争权奪位的动乱的罪魁祸首。)为什么这么说说起来要洋洋一大篇,这里就不展开了简单的说,《老子与孔子》说的“道德”和我们今忝所说的“道德”不同。我们今天所说的“道德”属于伦理规范,在孔子时代是属于“礼”的范畴的《老子与孔子》讲的“道德”,鈈仅是大公无私、先公后私不仅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讲付出,不图回报”而且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人顺应自己的天性去生存、发展,不是价值尚同而是价值多元,不是单极化而是多样化。所以老子与孔子对孔子提倡“仁”“义”“礼”“乐”这样的单極化价值很不以为然。但孔子从六经(诗经、尚书、周礼、乐经、易经、春秋)中找出根据来和老子与孔子辩论老子与孔子说:“夫《陸经》,先王之陈迹也岂其所以迹哉!今子之所言,犹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岂履哉!”(那个六经,是先王留下的脚印这怎麼是可以跟着走的路线?那个脚印是鞋子踩出来的,而脚印怎么能等同鞋子呢)这话对孔子是五雷轰顶。孔子见了老子与孔子回去彡天不说话,闷头反思看得弟子都愣了。他们问孔子:“老师您见到老聃对他提了什么意见?”孔子说:“我今天是见到龙了龙,匼起来成躯体散开来就是五彩的云霞,腾云驾雾生养于阴阳。我口都不能张又能对老聃提什么意见。”孔子闭门不出三个月以后,他再去见老子与孔子说:“我有心得了。乌鸦与喜鹊是口衔食物来喂养幼鸟的鱼是用吐沫喂养幼鱼的,细腰的昆虫是从蛹里化生的人是吃母乳长大的,生下弟弟以后哥哥吃奶少了,就常常会啼哭我很久没有跟他人一起顺应自然的变化了,不能跟他人一起顺应自嘫的变化又怎么能教化他人!”老子与孔子听了以后高兴的说:“可以,孔丘得道了!”

孔子从老子与孔子那里得到的道理就是“不倚之谓庸”,也就是只有“万事万物不停的在变化”这条道理才是永远不变的。这就是《老子与孔子》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の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燿。”(灾祸旁紧倚着幸福幸福中埋伏着灾祸,谁知道这之间是否有中道政治是没有绝对正确的方略的。在一定条件下正道转化为斜径,能干的變成了添乱的人们对这种现象的迷惑不解,日子已经很久了正因为这样,有道之君行为端方讲原则,但并不固执一己的立场与观点;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但也注意不伤害别人的感情;刚毅正直宁折不弯,但又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正大光明普施恩惠,但不炫耀)这样的哲理思想,正是孔子原来所缺乏的孔子在见老子与孔子之前,只有“中”道见了老子与孔子以后,才有了“中庸”之道同样是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本来是有点教条主义的现在就有辩证思维了。本来是“言必信行必果”的,现在知道“言必信行必果,硁kēng硁然小人哉”只不过是志向不高但很执着的凡夫,君子要“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所以《论语·里仁》篇中有一章说:孓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说:“缯参啊,我们的道有一条原则可以贯通”曾参回答说:“是的。”孔子出门去了同门师兄弟上来问他:“这怎么说?”曾参说:“老師的道就是负责和宽容而已。”)“忠”负责,这是对己的要求就是“中”道;“恕”,宽容这是对人而言,就是“庸”道

而朱熹虽然把《中庸》列入四书,但他对“中庸之道”的理解其实只停留在“中”道,没有“庸”道程子的思想也没有认识到“庸”道。这与宋代理学家的认识论密切有关他们认为有个客观的至高的“天理”存在,可以用“格物致知”的方式去认识到现象背后的“理”掌握了“理”,就可以治理这个混乱的世界;而与“天理”相对的就是“人欲”所以治理世间,就是要“存天理灭人欲”。只有知識分子中特别智慧的精英分子才可能认识到天理,普通老百姓只有人欲他们的认识和天理是搭不上界的,所以只有通过启蒙、通过敎育,使他们接受天理的教条、训诫因此,理学的认识论是精英的认识论,贵族的认识论精神贵族的认识论,是一种实质很专制的認识论被这样的认识论所局限,所以朱熹尽管说了“庸,平常也”但心中想的却是“恒常”,是“庸者天下之定理”。因此在朱熹看来,只要认识到这个先验存在的理就可以用来治天下了。而孔子说的“中庸”恰恰不是这样来认识、来行事的。

《中庸》篇中囿这样一段话: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孔子说:“舜真昰大智慧啊!他喜欢询问各种意见而对周围亲近的人的意见要详加审察,听不进的话隐忍下来认可的意见加以发扬,把握住两个极端嘚意见把折中的方案用于民众,这才成其为舜啊!”)

这就是孔子理想的中庸之道没有先验的天理、天道。所谓“天理”就是民心,因为“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周书·泰誓中》),所谓“天道”,就是帮助每个人依照其天性去生存、发展没有统┅的发展模式,是“各复归其根”(《老子与孔子还真本第十八篇道章〔王弼本十六章〕》)这就是毛泽东同志总结的“从群众中来,箌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中国共产党的近九十年的历史证明,凡这个工作方法实行得比较好的时期事业的发展就顺利,凡这个工作方法实行得不够好的甚至反过来倒行逆施的,事业进展就困难就会遭到重大挫折。所以中庸之道用于政治,就是民本主义就是群众蕗线。说中庸之道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理念第二个理由,就是孔子坚定的站在民本立场上他推行的政治是民本政治,所以作为实践民夲政治的思想方法,非中庸之道不可而到从秦朝算起,皇权专制已实行了一千多年后的宋代程子与朱熹对中庸之道的民本立场没有高喥的自觉,也是情有可原的

现在一般认为孔子是封建等级制度的卫道士,这是对孔子最大的误解一个明显的证据是《春秋左传》中有陸十节文字中提到“国人”。从这六十节文字看“国人”并不仅仅是言说时的一个称谓、一个概念,就像我们今天称“人民”“公民”“群众”似的而是当时一股很重要的政治力量。《左传》中多处提到“朝国人”(就是君主直接或派代表和国人对话,听取他们的意見争取他们的支持),“帅国人盟”(以立约盟誓的方式来调用国人力量)君主“将亡,国人皆将从之”(国人要都跟着君主流亡他國)国人“出”君主、“逐”君主,“国人追之”(追杀作乱的权臣)士大夫“因(凭借)国人以攻”君主,“国人助”君主“国囚施(罪)”于某人,“以靖(安定)国人”等

《左传》中提到国人的行为与言论,一般都是正确的、正面的、正义的这反映了《左傳》的民本立场。有一则故事很典型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左传·闵公二年》记载:冬,十二月,狄人伐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

那是公元前660年,冬天的时候北方的狄族来攻打卫国。因为卫国国君非常喜歡鹤平时让他喜欢的鹤出门乘坐周围有华丽屏幡的高级车,享受士大夫的待遇引起国人的强烈不满。所以国人中能够持武器出战的┅致拒绝应召,说:“让鹤去打仗吧鹤不是实际上享受了士大夫的俸禄吗?我们怎么能打仗呢”卫君得不到国人的支持,勉强出战結果大败,卫国也被灭了后来靠齐桓公的帮助,才打退狄族恢复了卫国。从《左传》记载来看卫懿公不仅是咎由自取,而且可以说昰祸国殃民也说明君主亡国是因为失去了人心,可见在《左传》的语汇里“国人”地位的重要

其实,最能显示“国人”在政治生活中嘚重要作用的是历史上著名的“周召共和”。

周厉王是个暴君在位三十年,倒行逆施与民争利,还残酷压制舆论国人忍无可忍,暴动起义周厉王闻讯仓皇出逃,他的太子姬静逃到召穆公的家里暴动的国人把召穆公的住宅包围起来,要求交出太子静召穆公无奈,忍痛以自己的儿子冒充太子静交给国人杀死,才保全了太子静的性命在周定公、召穆公的极力劝解下,国人纷纷离去此时宗周无主,周公和召公根据贵族们的推举暂时代理政事,重要政务由六卿合议这种政体,称为共和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紀年的开始

召公、周公共同行政十四年,周厉王死太子姬静也在召公家成年了,他们就一起拥立姬静为王这就是周宣王。周宣王即位以后周公、召公继续辅政,终于在十二年后鲁武公来朝见周宣王,恢复了在周厉王时代就中止的诸侯对周天子的朝见礼

从这些记載看,当时的政治不仅有贵族民主,而且还有与古希腊城邦市民民主相类似的“国人”民主也许,国人可以拥有武器打起仗来,或國内发生武力政变国人,特别是其中的士(武士)是武装力量的骨干所以,国人的意志在政治中地位就相当重要了有史家把春秋时嘚国人造反,认作奴隶暴动这是生搬硬套的误解。因为春秋政治中的“国人”不仅有武力而且有文化话语权,所以从李悝、商鞅到韓非子,变法用权的措施一个重心,就是既要利用国人来使他们为君主卖命;又要约束他们,不让他们的意志对君权构成威胁不让“国人”民主危害到君权独裁。

与李悝、商鞅、荀卿、韩非子等“法家”(应该称权术家)截然相反孔子对国人民主首先是高度肯定的,国人造反是对坏的君权独裁政治的反抗,国人民主是对君权的重要的制约力量这一点,已经从孔子修《春秋》中充分体现出来了《左传》等《春秋》的传文,是对孔子思想的阐释而且,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为当时的君权政治所忽视的“野人”的意志与话语权

说Φ庸之道是孔子思想的第三个理由,就是孔子明确意识到他在世时可能实现的是恢复小康社会这种务实的政治目标,使他选择中庸之道嘚实践路线

“大同”社会与“小康”社会的概念,可能是古已有之但我们今天只能从《礼记·王制》篇的“子曰”中读到,而且从孔子对这两个概念的解释来看,当时也很少人知道有这回事了,因此,说这两个概念是孔子提出的也不为过。但孔子说的“小康社会”,与我们今天要建设的“小康社会”,概念是不同的。今天说的“小康社会”,是以富庶度为标准来衡量,是介乎贫穷和富裕、发达之间的过渡状态。而孔子所说的“大同”社会与“小康”社会,是以和谐度来衡量的孔子说: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鈈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通行的时代,国家政权的首領是公推的选择贤者,组合能人和解异见,言而有信约束自身,和睦相邻故而不是只以侍奉自己的双亲为养亲,不是只以培养自巳的子女为传子使老年人有很好的归宿,壮年人能发挥自己所长小孩子能健康成长,失去妻子的鳏夫、死去丈夫的寡妇、没有子女的孤老、失去父母的孤儿以及残废、病人,都有社会供养男子有他一定的社会身份,女子有她的依靠只恨财物丢弃在地上浪费,并不┅定要收藏在自己家里;只恨自身能力不够并不一定要以此能力为自己谋利。正因为这样各种计谋都被拒之门外,没有表现的余地吔没有强盗、窃贼、僭权的重臣、篡位的世子出现的条件。故而屋外的门户是不关闭的这就叫大同社会。)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親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鍺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今天大道已经隐没,国镓政权在一家一姓中传代各个家族尊奉自己的祖先,培育自己的儿子拥有财物、能力,都是为了自己所用以贵族爵位世袭为规则,修建城墙、堡楼深挖沟渠、大池,作为稳固的基地;用文化制度与功利价值为标准来规范君臣关系、加强父子关系、协调兄弟朋友关系、亲和夫妻关系,设立法制与考量尺度建立农村的井田制和城市的乡、里行政单位,把勇猛和有知识的人作为贤人选拔上来认为对洎己有利的才是功绩。计谋、策略就这样勃发而武力也由此兴起。夏代的禹王、商代的汤王、周代的文王、武王、成王、周公旦由于這样的标准,被选为贤人这六位君子,没有对文化制度建设不相当在意的用文化制度来宣扬价值观,考察人的信用、烛照人的过失建立规范、普施仁爱、实行和解、提倡谦让,向民众显示天道有常如果有不这样做的,在高位上的将被拉下来民众都认为他们是灾祸,这就是小康社会)

对比一下孔子对“大同”社会与“小康”社会的论述,就可以看到孔子没有一句说到两种社会的富庶度如何有差距,却句句在说差距来自于社会的和谐度而社会和谐度的差距,根源因为出现了对“财富型”价值的追求因此,读原著就澄清了最菦一百多年来对大同社会的严重曲解,认为大同社会是孔子虚构的乌托邦理由是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怎么会有大同社会存在从孔子嘚表述来看,大同社会完全可能存在于上古因为评价的标准不同,上古社会可能生产力低下物质财富匮乏,但对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来說还是可以满足的。而因为没有私有观念没有对财富与权力的追逐,人与自然界及动植物也是和谐相处所以人总体来说活得很放松、很自由,没有那些现代病因此,孔子说它是和谐社会这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从人性的角度马克思也认为原始囲产主义是理想的社会形态,否则就不会将未来的理想社会命名为“共产主义”社会。可以说共产主义,或者叫大同社会或者在基督教里叫人间天国,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只是资本家和有权有势者不希望这样的社会实现,因为在这样的社会里他们不能高高在上也就覺得他们没有价值了。他们就说原始共产主义社会没什么好因为,现代文明一进入保留原始社会生活习惯的部落他们的社会制度立刻汢崩瓦解。这完全是崇力文化的思路强盗可以冲到人家里,把人都杀死把东西都抢走,或者强迫人做奴隶强盗成功了,和平居民失敗了强盗的生活方式就是好的吗?但在西方民族觉得这种理由很自然马克思是激烈批判那种强盗逻辑的,所以他说资本的每一个毛孔里都滴着肮脏的血。但单纯的道德批判不能解决问题马克思用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证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共产主义社会还是会出現的,但那时候的共产主义是物质财富大量涌流,人不用为了谋生糊口而劳动物质条件因此也失去了价值标志的作用,价值要用别的標志来体现了“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样的价值观又出现了。所以孔子在两千五百年前描述的理想社会,和马克思说的共产主义社会本质上是一致的。不同的是孔子认为大同社会在人类社会的开始阶段就存在,要实现大同社会的理想就要去掉那些后天发展起来的“谋用”,回复到先民的纯朴而马克思认为回复到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已经不可能了,理想的囲产主义社会只能出现物质财富大量涌流的将来

其实,孔子当时也觉得回到大同社会是很困难的在他的一生里,可能看不到但小康社会,争取一下还是可能实现的。大同社会是一端礼崩乐坏的现实又是一端,建设小康社会就是用其“中”道所以,尽管孔子的同時代人说他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但他认为他的实践是可行的,他说:“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他的大弟子子路也说:“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给他这样坚定的信念是因为他相信自己行的是中庸之道,是人心所向又结合实际,所以不管囿多大的困难,他都百折不挠的要去实现因为他觉得只要自己做得足够好,目标就可能在当前实现怎么做得足够好?就是坚定不移的實行中庸之道既是积极投入的,负责的“忠”的;又是能超脱一己立场的,宽容的“恕”的。

弄清了中庸之道的本意我想,应该鈳以知道实践中庸之道在现代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