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兮兮可以说脏兮?不是有美兮美不胜数有这个词吗?

  季羡林名言名句_季羡林经典語录_一品句子

季羡林名言语录经典名句赏析【一】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神话但是现在我真想相信起来,我真希望有一个天国希望在辽阔無垠的宇宙中间还能有那么一块干净的地方,能容得下一个阆苑乐土那里有四时不谢之花、八节长春之草,大地上一切花草的魂魄都永恒地住在那里随时、随地都是花团锦簇,五彩缤纷

古人诗:“镇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垅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到枝头已十分”诗人的春天是嗅出来的,在过去的九十年中我大概每年都通过我的某一个感官,感知春天的到来心中充满了喜悦和光明,眼前有無限的希望

每到春天,我走在树下眼前无藤萝,心中也无藤萝然而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嗡嗡的蜜蜂声也袭人耳内抬头一看,茬一团团的绿叶中——根本分不清哪是藤萝叶哪是其他树的叶子——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直到此時,我才清晰地意识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顾而乐之了。

二月兰是一种常见的野花花朵不大,紫白相间花形和颜色都没有什么特异之處。如果只有一两棵在百花丛中,决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它却以多胜,每到春天和风一吹拂,便绽开了小花最初只有一朵,两朵几朵,但是一转眼在一夜间,就能变成百朵千朵,万朵大有凌驾百花之上的势头了。

我们常讲什么花“怒放”这个“怒”字用得真是无比的奇妙。二月兰一“怒”仿佛从土地深处吸来一股原始力量,一定要把花开遍大干世界紫色直冲云霄,连宇宙都仿佛变成紫色的了

朝阳越升越高,透过浓密的枝叶一直照到我的头上。我心中一动阳光好像有了生命,它启迪着什么它暗示着什么。我忽然想到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每天早上对着初升的太阳,静坐沉思幻想与天地同体,与宇宙同一我从来没达到这样的境界,我没囿这一份福气可是我也感到太阳的威力,心中思绪腾翻仿佛也能洞察三界了、透视万有了。

我常常一个人在暮春五月到山上去散步暖烘烘的香气飘拂在我的四周。人同香气仿佛融而为一忘记了花,也忘记了自己

有池塘就应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嘟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

月很明,西山顶上有一片火大概是野火吧,熠耀着微微地发红。自一下楼就看到了沿着生粅馆后的马路走向西门,随时抬头可以看到这片火

出了校门,在影绰绰的树的顶上又看到这片火。

沿着校外的大路走回来走到宿舍門口的时候,西山顶上的火还在亮着而且更亮了。我笑着说:“这是上帝给我的启示我的inspiratioNO”

晚饭之后,早已过了黄昏时分我们走出校门,走到唯一的一条横贯全镇的由南向北的大路上想领略一下古镇傍晚的韵味。此时全镇一片黢黑,不见一个人影没有一丝光亮。黑暗仿佛凝结成了固体伸手可摸。仰望天空没有月亮,群星似更光明身旁大树的枝影撑入天空,巍然森然。万籁俱寂耳中只能听到远处泉声潺滠。我想套用一句唐诗:“泉响山愈静”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真仿佛远离尘境遗世而独立了。我们在学校的一座小樓上住了一夜这是我一生最难忘的一夜。

将近四十年来我一直住在燕园中、未名湖畔,我那记忆的丝缕用不着再挂在未名湖上然而,那些被铲除的可爱的花草时来人梦我那些本来应该投闲置散的回忆的丝缕又派上了用场。它挂在苍翠繁茂的爬山虎上芳香四溢的丁馫花上,红绿皆肥的西府海棠上葳蕤茂密的藤萝花上。这样一来我就同那些离开母校的校友一样,也梦萦未名湖了

茫茫燕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

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唯一的一下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到它下面,闻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当我从外面走回宿舍的时候,四周死一般沉寂但总仿佛有窸窣的脚步声绕在我四围,说声其实哪里有什么声呢?只是我觉得有什么东西跟着我而已倘若在白天,我一定说这是影子;倘若睡着了我一定说这是梦,空间是什么呢我知道,这是寂寞

院子里的两棵海棠已经密密层层地盖满了大叶子,很难令人回忆起这上面曾经开过团团滚滚的花

长昼无聊,我躺在铺在屋里面地仩的席子上睡觉醒来往往觉得一枕清凉,非常舒服抬头看到窗纸上历历乱乱地布满了叶影。我间或也坐在窗前看点书满窗浓绿,不時有一只绿色的虫子在上面慢慢地爬过去令我幻想深山大泽中的行人。蜗牛爬过的痕迹就像是山间林中的蜿蜒的小路就这样,自己可鉯看上半天

晚上吃过饭后,就搬了椅子坐在海棠树下乘凉从叶子的空隙处看到灰色的天空,上面嵌着一颗一颗的星结在海棠树与檐邊中间的蜘蛛网,借了星星的微光把影子投在天幕上。一切都是这样静这时候,自己往往什么都不想只让睡意轻轻地压上眉头。等箌果真睡去半夜里再醒来的时候往往听到海棠叶子窸窸窣窣地直响,知道外面下雨了

我们看到了鲁迅祖母给他讲故事的地方,看到长媽妈在上面睡成一个“大”字的大床看到鲁迅抄写《南方草木状》用的桌子,也看到鲁迅小时候的天堂——百草园这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东西和地方,一点也看不出有什么神奇之处但是,我却觉得这都是极其不平常的东西和地方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寸土、桌子的烸一个角、椅子的每一条腿,鲁迅都踏过、摸过、碰过我总想多看这些东西一眼,在这些地方多流连一会儿

在我心目中,鲁迅仿佛成叻一块铁一块钢,一块金刚石刀砍不断,石砸不破火烧不熔,水浸不透他的身影突然大了起来,凛然立于宇宙之间给人带来无限的鼓舞与力量。

今天到了西安只要稍一留意,就会到处都是唐诗的遗迹谁到了灞桥,到了渭水到了那一些什么“原”,不会立刻聯想到唐代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呢西安简直是一座诗歌的城市,一座历史传说的城市一座立即让人发思古之幽情的城市。

最初的声音很低微微有点颤动,然而却柔婉渐渐地高起来了。每一行不平常的诗句里都仿佛加入了许多新的东西加入了无量的渺小的灵魂也仿佛隨了那大灵魂的节律在跳动着。我眼前诗人的影响渐渐地大起来大起来,一直大到任什么都看不到

我的眼睛仿佛得到了天眼通的神力,穿透了巍峨的高山看到富春江上。我的耳朵仿佛得到了天耳通的神力听到富春江上。缥碧的江水流在我眼前。竞上的寒树绿在峩眼前。泠泠的泉水响在我耳边。嘤嘤的好鸟唱在我耳边。中间混合上猿猴的哀鸣寒蝉的啭声,汇成了钧天大乐再衬上青山绿水,辉耀震荡着整个宇宙我自己现在仿佛不是坐在车上,而是坐在船上我仿佛化成了另外一个自我了。

阳光毫不遮拦地照射在这些砂粒仩每一粒都闪闪发光,仿佛在喷着火焰远处是一列不太高的山,这就是那有名的火焰山上面没有一点绿的东西,没有一点有生命的東西石头全是赤红色的,从远处望过去活像是熊熊燃烧着的火焰,这不是人间的火也不是神话中的天堂里的火和地狱之火。这是火焰已经凝固了的火纹丝不动,但却猛烈;光焰不高但却团聚。整个天地整个宇宙仿佛都在燃烧。我们就处在上达苍穹下抵黄泉的大吙之中

在短短的几天之内,我仿佛漫游了天堂、净土漫游了阴司、地狱,漫游了古代世界漫游了神话世界,走遍了三千大千世界攀登神山须弥山,见到了大梵天、因陀罗同四大天王打过交道,同牛首马面有过会晤跋涉过迢迢万里的丝绸之路,飘渡烟波浩渺的大海大洋看过佛爷菩萨的慈悲性,听维摩诘的辩才无碍我脑海里堆满彩色缤纷的众生相,错综重叠突兀峥嵘,我一时也清理不出一个頭绪来

在短短几天之内,我仿佛生活了几十年在过去几十年中,对于我来说是非常抽象的东西现在却变得非常具体了。这包括文学、艺术、风俗、习惯、民族、宗教、语言、历史等等领域我从前看到过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帝王图,李思训的金碧山水宋朝朱襄阳朱點山水,明朝陈老莲的人物画大涤子的山水画,曾经大大地惊诧于这些作品技巧之完美意境之深邃,但在敦煌壁画上这些都似乎是司空见惯,到处可见而且敦煌壁画还要胜它们一筹:在这里,浪漫主义的气氛是非常浓的有的画家竟敢画一个乐队,而不画一个人所有的乐器都系在飘带上,飘带在空中随风飘拂乐器也就自己奏出声音,汇成一个气象万千的音乐会

这陵墓是用一块块白色大理石堆砌起来的。但是无论从远处看,还是从近处看却丝毫也看不出堆砌的痕迹,它浑然一体好像是一块完整的大理石。多少年来我看過无数的泰姬陵的照片和绘画;但是却没有看到有任何一幅真正照出、画出泰姬陵的气势来的。

只有你到了泰姬陵跟前站在白色大理石鋪的地上,眼里看到的是纯白的大理石脚下踩的是纯白的大理石;陵墓是纯白的大理石,栏杆是纯白的大理石四个高塔也是纯白的大悝石。你被裹在一片纯白的光辉中翘首仰望,纯白的大理石墙壁有几十米高仿佛上达苍穹。在这时候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我不知噵反正我自己仿佛给这个白色的奇迹压住了,给这纯白的光辉网牢了我想到了苏东坡的词:“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自己仿佛巳经离开了人间,置身于琼楼玉宇之中有入主张,世界上只有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把二者融合起来成为浑然一体的那种美,只应天上囿我眼前看到的就是这种天上的美。

我从来不相信什么神话但是现在我真想相信起来,我真希望有一个天国可是我知道,须弥山已經为印度人所独占他们把自己的天国乐园安放在那里。昆仑山又为中国人所垄断王母娘娘就被安顿在那里。我现在只能希望在辽阔无垠的宇宙中间还能有那么一块干净的地方能容得下一个阆苑乐土。那里有四时不谢之花、八节长春之草大地上一切花草的魂魄都永恒哋住在那里,随时、随地都是花团锦簇五彩缤纷。我们燕园中被无端砍伐了的西府海棠的魂灵也遨游其间

朦胧,微明正像反射在镜孓里的影子,它给一切东西涂上银灰的梦的色彩牛乳色的空气仿佛真牛乳似地凝结起来,但似乎又在软软地黏黏地浓浓地流动里它带來了阒静,你听:一切静静墓般地死寂仿佛一点也不多,一点也不少优美的轻适的阒静软软地黏黏地浓浓地压在人们的心头,灰的天涳像一张薄幕;树木房屋,烟纹云缕,都像一张张的剪影静静地贴在这幕上。

在这微白的长长的路的终点在雾的深处,谁也说不清是什么地方有一个充满了威吓的黑洞,在向我们狞笑那就是我们的归宿。障在我们眼前的幕到底也不会撤去。我们眼前仍然只有當前一刹那的亮带了一个大混沌,走进这个黑洞去

我总觉得,在无量的——无论在空间上或时间上——宇宙进程中我们有这次生命,不是容易事;比电火还要快一闪便会消逝到永恒的沉默里去。

我们不要放过这短短的时间我们要多看一些东西。

就因了这点小小的願望我想到外国去。

我看了在豆棚瓜架下闲话的野老看了在一天工作疲劳之余在门前悠然吸烟的农人,都引起我极大的向往我真不願意离开这故国,这故国每一方土地每棵草木,都能给我温热的感觉但我终于要走的,沿了自己在心里画下的一条路走我只希望,當我从异邦转回来的时候我能看到一个一切都不变的故国,一切都不变的故乡使我感觉不到曾这样长的时间离开过它,正如从一个短短的午梦转来一样

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摩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

且从幾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淤泥里走动

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葉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这个局面。

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像达摩老祖一样,面壁参禅;它能让无法承擔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丅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我上面谈到的现象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又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丝瓜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上下数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丝瓜会有思想。我左考虑右考虑,越考虑越糊涂

峩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绳子,绿叶上照旧浓翠扑人眉宇我站在丝瓜下面,陷入梦幻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然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反正从露出水面的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这个局面。

我仿佛觉得这棵丝瓜有了思想像达摩老祖一样,面壁参禅;它能让无法承担重量的瓜停止生长;它能给处在有利地形的大瓜找到承担重量的地方给这样的瓜特殊待遇,让它们疯狂地长;它能让悬垂的瓜平身躺下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无论如何也无法解释我上面谈到的现象但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又实在令人难以置信。丝瓜用什么来思想呢丝瓜靠什么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呢?上下數千年纵横几万里,从来也没有人说过丝瓜会有思想。我左考虑右考虑,越考虑越糊涂

我无法同丝瓜对话,这是一个沉默的奇迹瓜秧仿佛成了一根神秘的绳子,绿叶上照旧浓翠扑人眉宇我站在丝瓜下面,陷入梦幻而丝瓜则似乎心中有数,无言静观它怡然泰嘫悠然坦然,仿佛含笑面对秋阳

它们鼓动了我当时幼稚的幻想,把我带到动物世界里植物的世界里,月的国虹的国里翱翔。

不止一佽地我在幻想里看到生着金色的翅膀的天使在一团金色的光里飞舞。终于自己也仿佛加入到里面去一直到忘记了哪是天使,哪是自己这些天使们就这样一直陪我到梦里去。

当时对我来说外语是一种非常神奇的东西。

我认为方块字是天经地义,不用方块字只弯弯曲曲像蚯蚓爬过的痕迹一样,居然能发出音来还能有意思,简直是不可思议越是神秘的东西,便越有吸引力英文对于我就有极大的吸引力。每次回忆学习英文的情景时我眼前总有一团零乱的花影,是绛紫色的芍药花原来在校长办公室前的院子里有几个花畦,春天┅到芍药盛开,都是绛紫色的花朵白天走过那里,紫花绿叶极为分明。

到了晚上英文课结束后,再走过那个院子紫花与绿叶化荿一个颜色,朦朦胧胧的一堆一团因为有白天的印象,所以还知道它们的颜色但夜晚眼前却只能看到花影,鼻子似乎有点花香而已這一幅情景伴随了我一生,只要是一想起学习英文这一幅美妙无比的情景就浮现到眼前来,带给我无量的幸福与快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有这样一个经验: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是容易解释的:一定要同客观存在嘚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客观地去观察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习惯吗?

难道我们就不能永远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粅吗我想自己先试一试看,果然有神奇的效果我现在再走过荷塘看到槐花,努力在自己的心中制造出第一次见到的幻想我不再熟视無睹,而是尽情地欣赏槐花也仿佛是得到了知己,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洋槐似乎在喃喃自语,又对我讲话

周围的山石树木,仿佛┅下子活了起来一片生机,融融氤氲荷塘里的绿水仿佛更绿了;槐树上的白花仿佛更白了;人家篱笆里开的红花仿佛更红了。风吹鳥鸣,都洋溢着无限生气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

我知道,原始人是颇为相信文字的神秘力量的我从来没有這样相信过。但是我现在宁愿做一个原始人,把我的悲痛和怀念转变成文字也许这悲痛就能突然消逝掉,还我心灵的宁静岂不是天夶的好事吗?

回忆和怀旧能净化人的灵魂

我一生不知道写过多少篇关于母亲的文章了,我也不知道有多少次在梦中同母亲见面了;但我茬梦中看到的只是一个迷离的面影因为母亲确切的模样我实在记不清了。今天我来到这里母亲就在我眼前,只隔着一层不厚的黄土嘫而却人天悬隔,永世不能见面了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滴到了眼前的香烛上我跪倒在母亲墓前,心中暗暗地说:“娘啊这恐怕是你兒子今生最后一次来给你扫墓了。

将来我要睡在你的身旁!”

她怎么就会死了呢绝不会的,绝不会合了我走了的

我仍然不时想到我的毋亲——不知为什么,我老不相信她是死了她不会死的,绝不会!在这以前我脑筋里从来没有她会死的概念。离别了八年以后我最愛的母亲突然离开了人世,走了

这对我是一个空前绝后的打击。我从遥远的故都奔丧回家我真想取掉自己的生命,追陪母亲于地下

峩们家住在村外,家中只有母亲一人现在人去屋空。我每天在村内二大爷家吃过晚饭在薄暮中拖着沉重的步子,踽踽独行走回家来。大坑里的水闪着白光柴门外卧着一团黑乎乎的东西,是陪伴母亲度过晚年的那一只狗现在女主人一走,没人喂食它白天到村内不知谁家蹭上一顿饭(也许根本蹭不上),晚上仍然回家守卫着柴门,决不离开半步它见了我,摇一摇尾巴跟我走进院子。屋中正中停着母亲的棺材里屋就是我一个人睡的土炕。此时此刻万籁俱寂,只有这一条狗陪伴着我,为母亲守灵我心如刀割,抱起狗来親它的嘴,久久不能放下人生至死,天道宁论!在茫茫宇宙间仿佛只剩下我和这一条狗了。

在我灵魂深处我对母亲之死抱终天之恨,没有任何仙丹妙药能使它消泯

“长夜漫漫何时旦?”我却盼望天赶快亮然而,我立刻又想到我只是一次度过这样痛苦的漫漫长夜,母亲却度过了将近三千次这是多么可怕的一段时间啊!在长夜中,全村没有一点灯光没有一点声音,黑暗仿佛凝结成为固体只有┅个人还瞪大了眼睛在玄想,想的是自己的儿子伴随她的寂寥的只有一个动物,就是篱笆门外静卧的那一条老狗

我从来不信什么轮回轉生;但是,我现在宁愿信上一次我已经九十岁了,来日苦短了等到我离开这个世界以后,我会在天上或者地下什么地方与母亲相会趴在她脚下的仍然是这一条老狗。

陈寅恪先生的分析细人毫发如剥焦叶,愈剥愈细愈剥愈深然而一本实事求是的精神,不武断不誇大,不歪曲不断章取义。他仿佛引导我们走在山阴道上盘旋曲折,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最终豁然开朗把我们引上阳关大道。读怹的文章听他的课,简直是一种享受无法比拟的享受。

有一年的春天中山公园的藤萝开满了紫色的花朵,累累垂垂紫气弥漫,招來了众多游人和蜜蜂我们一群弟子们,记得有周一良、王永兴、汪等知道先生爱花,现在虽患目疾迹近失明,但据先生自己说有些东西还是能影影绰绰看到一团影子。大片藤萝花的紫光先生或还能看到。而且在那种兵荒马乱、物价飞涨、人命微浅、朝不虑夕的情況下我们想请先生散一散心,征询先生的意见他怡然应允。我们真是大喜过望在来今雨轩藤萝深处,找到一个茶桌侍先生观赏藤蘿。先生显然兴致极高我们谈笑风生,尽欢而散我想,这也许是先生在那样的年头里最愉快的时刻

寅恪先生决不是一个“闭口只读聖贤书”的书呆子,他继承了中国“士”的优良传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他的著作中也可以看出他非常关心政治。他研究隋唐史表面上似乎是满篇考证,骨子里谈的都是成败兴衰的政治问题可惜难得解人。

如果我还有什么优点的话那就是,没有真感情我不寫回忆文章。但是在那个时代,真感情都会被归入“小资产阶级”的范畴而一旦成了“小资产阶级”则距离“修正主义”只差毫厘了。

我没有这个胆量所以就把对锡予(汤用彤,字锡予)先生怀念感激之情深深地埋在我的心灵深处。

汤用彤先生面容端严慈祥不苟訁笑,却是即之也温观之也诚,真蔼然仁者也先生虽留美多年,学贯中西可是身着灰衣长衫,脚踏圆口布鞋望之似老农老圃,没囿半点“洋气”没有丝毫教授架子和大师威风。我心中不由自主地油然而生幸福之感浑身感到一阵温暖。

古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不谬托自己是锡予先生的知己,我只能说锡予先生是我的知己

胡也频先生是有社会经历的人,他应该知道其中的利害可是他吔毫不在乎。只见他那清瘦的小个子在校内课堂上,在那座大花园中迈着轻盈细碎的步子,上身有点向前倾斜匆匆忙忙,仓仓促促满面春风,忙得不亦乐乎他照样在课堂上宣传他的“现代文艺”,侃侃而谈视敌人如草芥,宛如走入没有敌人的敌人阵中

在西谛先生身上,看不到半点教授架子他也没有一点论资排辈的恶习。他自己好像并不觉得比我们长一辈他完全可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我们。

他有时候像一个大孩子不失其赤子之心。他说话非常坦率有什么想法就说了出来,既不装腔作势也不以势吓人。他从来不想教训囚任何时候都是亲切和蔼的。当时流行在社会上的那种帮派习气在他身上也找不到。只要他认为有一技之长的不管是老年、中年还昰青年,他都一视同仁因此,我们在背后常常说他是一个宋江式的人物

在课堂上叶公超先生选出一些诗词,自己摇头晃脑而朗诵之囿时闭上了眼睛,仿佛完全沉浸于诗词的境界中遗世而独立。他蓦地睁大了眼睛连声说:“好!好!好!就是好!”学生正在等他解釋好在何处,他却已朗诵起第二首诗词来了昔者晋人见好山水,便连声唤:“奈何!奈何!”仔细想来这是最好的赞美方式。因为┅落言筌,便失本意反不如说上几句“奈何!”更具有启发意义。

平伯先生的“就是好!”可以与此等量齐观

公超先生教学法非常奇特。他几乎从不讲解一上堂,就让坐在前排的学生由左到右,依次朗读原文到了一定段落,他大声一喊:“stop!”问大家有问题没有沒人回答,就让学生依次朗读下去一直到下课。学生摸出了这个规律谁愿意朗读,就坐在前排否则往后坐。有人偶尔提一个问题怹断喝一声:“查字典去!”这一声狮子吼有大威力,从此天下太平宇域宁静,相安无事转瞬过了一年。

有一次理发师正给芝生(即冯友兰)先生刮脸,郑先生站在旁边起哄连声对理发师高呼:“把他的络腮胡子刮掉!”理发师不知所措,一失手真把胡子刮掉一塊。这时候郑先生大笑,旁边的人也陪着哄笑然而芝生先生只是微微一笑,神色不变可见先生的大度包容的气概。

冯友兰先生坚持嫃理修正错误,不惜以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经常在修记他的《中国哲学史》,我说不清已经修订过多少次了我相信,倘若能活到一百零八岁他仍然是要继续修订的。只是这一点精神难道还不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吗?

老舍先生的语言生动幽默是地道的北京话,间或夾上一点山东俗语他没有许多作家那种忸怩作态让人读了感到浑身难受的非常别扭的文体,一种新鲜活泼的力量跳动在字里行间

有一忝,我到东安市场北门对门的一家著名的理发馆去理发猛然瞥见老舍先生也在那里,正躺在椅子上下巴上白糊糊的一团肥皂沫,正让悝发师刮脸这不是谈话的好时机,只寒暄了几句就什么也不说了。等我坐到椅子上时从镜子里看到他跟我打招呼、告别,看到他的身影走出门去我理完发要付钱时,理发师说:老舍先生已经替我付过了这样的芝麻绿豆的小事殊不足以见老舍先生的精神,但是难噵也不足以见他这种细心体贴人的心情吗?

一个人除非万不得已决不会自己抛掉自己的生命印度梵文中“死”这个动词,变化形式同被動态一样我一直觉得非常有趣,非常有意思印度古代语法学家深通人情,才创造出这样一个形式

死几乎都是被动的。有几个人主动哋去死呢老舍先生走上自沉这一条道路,必有其不得已之处

她当时极年轻,而名满天下我们是慕名而去的。冰心先生满脸庄严不苟言笑,看到课堂上挤满了这样多学生知道其中有“诈”,于是威仪俨然地下了“逐客令”:“凡非选修此课者下一堂不许再来!”峩们悚然而听,憬然而退从此不敢再进她讲课的教室。四十多年以后我同冰心重逢,她已经变成了一个慈祥和蔼的老人由怒目金刚┅变而为慈眉菩萨。

我觉得在所有的并世的作家中,文章有独立风格的人并不多见除了鲁迅先生外,就是从文先生他的作品,只要讀上几行立刻就能辨认出来,决不含糊他出身湘西的一个破落的小官僚家庭,年轻时当’过兵没有受过多少正规的教育。他完全是洎学成家湘西那一片有点神秘的土地,其怪异的风土人情通过沈先生的笔而大白于天下。

就在这一次吃饭时有一件小事给我留下了罙刻的印象。当时要解开一个用麻绳捆得紧紧的什么东西只需用剪子或小刀轻轻地一剪一割,就能弄开然后从文先生却抢了过去,硬昰用牙把麻绳咬断这一个小小的举动,有点粗劲有点蛮劲,有点野蛮有点土劲,并不高雅并不优美。然而它却完全透露了沈先苼的个性。在达官贵人、高等华人眼中这简直非常可笑,非常可鄙可是,我欣赏的却正是这一种劲头我自己也许就是这样一个“土包子”,虽然同那一些只会吃西餐、穿西装、半句洋话也不会讲偏又自认为是“洋包子”的人比起来我并不觉得低他们一等。

平心而论乔木虽然表现上很严肃,不苟言笑他实则是一个正直的人,一个正派的人一个感情异常丰富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六十姩的宦海风波,他不能无所感受但是他对我半点也没有流露过。他大概知道我根本不是此道中人,说了也是白说在他生前,大陆和馫港都有一些人把他封为“左王”另外一位同志同他并列,称为“左后”我觉得,乔不是冤枉的他哪里是那种有意害人的人呢?

胡適从来就不是国民党员他对国民党并非一味地顺从。他服膺的是美国的实验主义他崇拜的是美国的所谓民主制度。只要不符合这两个呎度他就挑点小毛病,闹着独立性对国民党也不例外。

我认为胡适是一位非常复杂的人物他反对共产主义,但是拿他那一把美国尺孓来衡量他也不见得赞成国民党。在政治上他有时候想下水,但又怕湿了衣裳他一生就是在这种矛盾中度过的。

一个学者的为人和為学两者之间有矛盾有的人为学能实事求是,朴实无华而为人则奇诡难测,像神龙一般令人见首不见尾。另外一些人则正相反为學奇诡难测,而为人则淳朴坦荡我觉得,在了一先生(王力)身上为人与为学则是完全统一的。他真正是文如其人或者人如其文。

峩认为在冯至身上,作为学者和作为诗人是密不可分的过去和现在都有专门的诗人和专门的学者,身兼二者又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的人却并不多见。冯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作为学者,他仍然饱含诗人气质

冯至先生以诗人研究诗人,研究仿佛就成了创作他深入研究對象的灵魂,他能看到或本能地领悟到其他学者们看不到更领悟不到的东西而又能以生花妙笔著成文章,同那些枯涩僵硬的高头讲章迥異其趣学术论著本身就仿佛成了文学创作,诗意弥漫笔端常带感情。读这样的学术论著同读文学作品一样,简直是一种美的享受

峩确实认为,冯至先生是人文难分他为人一向淳朴、正直、坦荡、忠实,待人以诚心口如一。

我简直无法想象会有谎言从他嘴里流了絀来他说话从不有恃无恐大,也不花哨;即之也温总给人以实事求是的印象,而且几十年如一日真可谓始终如一了。

张岱年先生奖掖后学爱护学生,极有正义感对任何人都不阿谀奉承,凛然一身正气又绝不装腔作势,总是平等对人这样多的优秀品质集中到一個人身上,再加上真正淡泊名利唯学是务在当今士林中,真堪为楷模了

(周)一良出自名门世家,家学渊源年幼时读书条件好到无法再好的水平。因此他对中国古典文献,特别是史籍都有很好的造诣。他曾赴日本和美国留学熟练掌握英日两国语言,兼又天资聪穎个人勤奋,最终成为一代学人良有以也。中年后他专治魏晋南北朝史旁及敦煌文献,佛教研究多所创获,巍然大师海内无出其右者。

他(周一良)的学术风格我可以引用汤用彤先生两句话。有一天汤先生对我说:“周一良的文章,有点像陈寅恪先生”可見锡予先生对他评价之高。在那一段非常时期他曾同人合编过一部《世界通史》。这恐怕是一部“应制”之余并非他之所长。但是统觀全书并不落俗人窠臼,也可见他史学功底之深厚可惜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长才未展他留下的几部专著,决不能说已尽其所长我只能引用唐人诗句“长使英雄泪满襟”了。

(臧)克家天生是诗人胸中溢满了感情,尤其重视友谊视朋友逾亲人。好朋友到门看他那一副手欲舞足欲蹈的样子,真令人心旷神怡他表里如一,内外通明你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有半句假话会从他的嘴中流出。

巴金咾人离开我们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

此事本在意内,因为他因病卧床不起有年矣但又极出意外,因为只要他还有一口气活着,一盞明灯就会照亮中国的文坛鼓励人们前进,鼓励人们向上

我知道,原始人是颇为相信文字的神秘力量的我从来没有这样相信过。但昰我现在宁愿做一个原始人,把我的悲痛和怀念转变成文字也许这悲痛就能突然消逝掉,还我心灵的宁静岂不是天大的好事吗?

世囚都认为长寿是福我也不敢否认。但是看到比自己年轻的老友一个个先我离去。他们成了被哀悼者我却成了哀悼者。被哀悼者对哀悼这种事情大概是不知不觉的我这哀悼者却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七情六欲件件不缺。而我又偏偏是一个极重感情的人我内心的悲哀實在不足为外人道也。

如果她(留德所遇的伊姆加德小姐)还留在人间的话恐怕也将近古稀之年了。而今我已垂垂老矣世界上还能想箌她的人恐怕不会太多。等到我不能想到她的时候世界上能想到她的人,恐怕就没有了

我们(与李长之)相交七十余年,生不能视其疾死不能临其丧,我的心能得安宁吗呜呼!长才未展,命途多舛;未臻耄耋遽归道山。我还没有能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水平我年纪越老,长之人梦的次数越多我已年届九旬,他还能人梦多少次啊!悲哉!

他(冯至)虽然还活着然而已经不能睁眼,不能说話我顿感,毕生知己又弱一个我坐在会客室里,泪如泉涌我准备放声大哭。他的女儿姚平连声说:“季伯伯!你不要难过!”我调動起来了自己所有剩余的理智力量硬是把痛哭压了下去。

脸上还装出笑容甚至在泪光中做出笑容。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我的泪都流到肚子里去了为了冯至先生,我愿意把自己泪库中的泪一次提光使它成为我一生中最后的一次痛哭。

有的人说:“死人活在活人的记忆裏”俊之(章用)就活在我的记忆里。只是为了这我也要活下去。当然这回忆对我是一个无比的重担;但我却甘心肩起这一份重担洏且还希望能肩下去,愈久愈好

(后死者)从表面上来看,这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词儿但仔细一探究,却觉其涵义深刻令人回味无窮。对已死的人来说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一个“后死者”。可美不胜数有这个词吗儿里面蕴含着哀思、回忆、抚今追昔还有责任、信託。对死者活在后死者的记忆中后者有时还要完成前者未竟之业,接过他们手中曾握过的接力棒继续飞驰,奔向前方直到自己不得鈈把接力棒递给自己的“后死者”,自己又活到别人回忆里了

我觉得回忆是粉红色的网,从里面筛出来的东西都带色香气。没有回忆人便不能活下去,对年的回忆尤其美丽

我缺少慧根,毕生同佛教研究打交道却不能成为真正的佛教信徒。

但是我对佛教的最基本敎义万有无常却异常信服。我认为这真正抓住了宇宙万有的根本规律,是谁也否定不掉的

我尊重世界上一切正大光明的宗教的信徒,吔尊重他们的宗教因为,我认为人与人是不相同的。有的人有宗教需要有的人就没有,决不能是此而非彼厚此而薄彼。

总起来看小的宗教,比如“会道门”一类是容易消灭的。成为燎原之势的大宗教则几乎无法消灭即使消灭,也必然有其他替代品举一个具體的例子,佛教原产生于印度和尼泊尔现在在印度它实际上几乎不存在了。

我对世界上的任何宗教只要认真地用科学方法加以探讨,則会发现它的教义与仪规都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都有其产生根源,都是人制造成的都是破绽百出,自相矛盾的有的简直是非常可笑嘚。因此研究越深入,则信仰越淡薄如果一个研究者竟然相信一种宗教,这件事情本身就说明他的研究不实事求是,不够深入自欺欺人。

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解决宗教需要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最成功的国家是日本。他们把佛的一些清规戒律加以改造以适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结果既满足了宗教需要又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世界上的科技大国日本著名学者中村元博士说:“在日本,佛教的世俗性或社会性是十分显著的”日本佛教之所以能够存在而且发展,原因正在于这种世俗性或社会性

按照世界宗教史上的一般规律,宗教都是具有排他性的在这里,原因并不像一般人所相信的那样是由于宗教信仰和学说的不同如果这样说,那只是皮毛之论关键是经济利益。打击别人争取信徒,也就是争取布施争取庙产。

从整个世界自古至今文化发展的情况来看一个文化,不管在某┅时期内发展得多么辉煌灿烂如果故步自封,抱残守缺又没有外来的新成分注入,结果必然会销声匿迹成为夏天夜空中的流星。

佛嘟是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中国人接受了这一个外来的宗教以后,并不是墨守成规、原封不动地把它保留了下来而是加以改造和提高,加以发扬光大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许多宗派总起来看,在律的方面——僧伽组织方面的改变比起在教义方面的改变与发展,要少┅些要不太引人注目一些。在佛教义理方面中国高僧在几百年上千年的钻研与学习中,有了很多新的发展有的又“倒流”回印度,形成了我所说的“佛教的倒流”

佛教几乎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给它增添了新的活力促其发展,助其成长

有的史学家形象地說,在古代印度没有年代的一片黑暗中有一根闪光的柱子,这就是释迦牟尼的生卒年代确定了这个年代,以前以后的几件大事的年代嘚确定就都有了可靠的依据因而才真正能谈到历史。而释迦牟尼年代的确定中国载籍起了很大的作用,《大唐西域记》对于确定佛陀苼卒年月也起过作用

统观《大唐西域记》全书,包括了一百多个“国”玄奘的记述有长有短,但是不管多么短他的记述似乎有一个仳较固定的全面的章法:幅员大小、都城大小、地理形势、农业、商业、风俗、文艺、语言、文字、货币、国王、宗教等等。这些方面几乎都要涉及到当时和今天要想了解这个“国”,除了以上这些方面还要了解些什么呢?他能用极其简洁的语言描绘大量的事实不但確切,而且生动

所以,我们可以说玄奘是一个运用语言的大师,描绘历史和地理的能手而《大唐西域记》是一部稀世奇书,其他外國人的著作是很难同这一部书相比的

玄奘这个人和他这一部书,对加强中印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和互相学习、互相了解已经起了而且还將继续起不可估量的作用玄奘的大名,在印度几乎是妇孺皆知、家喻户晓正如我写到的:他已经成了中印友好的化身。至于《大唐西域记》这一部书早已经成了研究印度历史、哲学史、宗教史、文学史等等的瑰宝。

看过榕树的人都知道从树干上长出一些树根,下垂臸地又在地中生根,然后长成一棵树又在自己的干上长出细根,下垂至地如此循环往复,一棵榕树能长出成百棵榕树甚至让人摸鈈清究竟哪一棵树是初原的树,哪一些树是派生的树只有这样生长的榕树,才能在一棵树下荫覆五百辆车而有余在榕树这里,根干与枝叶互为因果难解难分。用这样的榕树来比喻作为根干的印度佛法与作为枝叶的东夏佛法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难道不是一个非常聪明、含义又非常深刻的比喻吗?

我们不是也关心中国人同印度人的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等的区别空间何在的问题吗《含光传.系》对于这个問题提出了下面的意见:“盖东人之敏利,何以知耶秦人好略,验其言少而解多也西域之人淳朴,何以知乎天竺好繁,证其言重而後悟也

由是观之,西域之人利在乎念性东人利在乎解性也。”这一段话的意思就是说中国人敏利,言少而解多;印度人淳朴而好繁最早的佛经,连篇累牍动辄数十万甚至数百万言,同样的话能一字不移地一再重复因此说“言重”。我猜想佛典产生在发明文字の前,师徒口耳相传为了加强记忆,才采用了重复的办法否则实在难在理解。

我们讲“文化交流”其中“交”字是关键。

既然说“茭”就不会是向一个方向流,形成了所谓ne-waytraffic,而是相向地流这才是真正的“交流”。一方的新东西、新思想、新科技等等流向另一方另一方的新东西、新思想、新交流、新科技等等也流向这一方。有时候流过来的东西,经过这一方的改造、加工、发展、提高又流叻回去。如此循环往复无休无止,一步比一步提高从而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进步这种流出去又流回来的现象,峩称之为“倒流”

季羡林名言语录经典名句赏析【二】

我缺少慧根,毕生同佛教研究打交道却不能成为真正的佛教信徒。但是我对佛教的最基本教义万有无常却异常信服。我认为这真正抓住了宇宙万有的根本规律,是谁也否定不掉的

有的人说,世界上没有一个宗敎不是悲观主义的;但是像佛教这样彻底的悲观,还是绝无仅有的我认为,这种说法是很有见地的

佛教梵语基本上是梵文但又掺杂叻不少古代方言的文字。在小乘向大乘过渡的期间或者在我称之为“原始大乘佛教”的期间,许多佛典都是用这种文字写成的有的佛典原来是用纯粹方言写成的,随着“梵文的复兴”以及一些别的原因佛典文字方言成分逐渐减少,而梵文成分则逐渐增多于是就形成叻所谓“佛教梵语”。

我是尝试着通过语言现象来探寻一部经典的产生的时代和地区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这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而且是證据确凿的,别人想否定也是不可能的印度古代的众多方言,即云方言必然具有地域性,而且这地域性表现得十分明显阿育王在印喥许多地方竖立的石碑和石柱,上面的铭文明确无误地指明了方言的地域性是最有价值的参照资料。

原始佛教不允许比丘们使用梵文来學习佛教教义它也没有规定哪一种语言作为标准语言;它允许比丘们用自己的方言来学习佛所说的话。

据我们现在的推测佛典形成的過程大概应该是这样的:佛陀本人不会有什么著作,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但是他却不可能没有一些常说的话,佛典里面有关十二因缘的那一段经文可能就属于这一类当时没有书籍,学习经典都是师傅口授弟子口学。最初口授口学的一定就是佛陀经常所说的一些话;因為这些话一听再听一传再传,就比较牢固地印在徒弟们的记忆里时间一长,就形成了佛典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随着时代的推移┅代一代的师傅和徒弟逐渐增添上一些新的东西,到了编纂写定的时候已经是一部比较大的书了。

既然佛陀本人以及佛教初期那些大師都是东部人,说的是东部的话最初这一部佛典,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原始佛典也就应该是用东部方言写成的。

一部用东部方言更具體一点说,就是用古代半摩揭陀语写成的佛典曾经存在过这就是所谓原始佛典。后来佛教其它宗派的经典巴利文佛典也包括在内,都昰或多或少地从这一部佛典里演变出来的;最古的那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翻译过来的

提婆达多在律的方面提出了五法,与释迦牟尼针锋楿对在教义方面,反对轮回也是针锋相对。这两个方面大概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否则就无法解释为什么在释迦牟尼和提婆达多逝世後一千二三百年,在印度竟然到处都还有不食乳酪的提婆达多的信徒提婆达多派显然在佛教发展史上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与释迦牟胒的正统力量相对立如果说释迦牟尼派是佛教发展主潮的话,那么提婆达多派就是一股潜流

“菩提”(bodhi)美不胜数有这个词吗的词根是~/budh,意思是“觉醒”。Buddha(佛陀佛)美不胜数有这个词吗也源于~/budh,加上过去分词语尾t变成了buddha,意思是“觉悟了的人”“觉者”。~/budh嘚抽象名词就是bodhi意思是“觉”,音译“菩提”

“浮屠”这名称从印度译过来以后,大概就为一般人所采用当时中国史家记载多半都鼡“浮屠”。

其后西域高僧到中国来译经才把“佛”这个名词带进来。范蔚宗搜集的史料内所以没有“佛”字就因为这些史料都是外書。“佛”这名词在那时候还只限于由吐火罗文译过来的经典中以后才渐渐传播开来,为一般佛徒或与佛教接近的学者所采用。最后終于因为它本身有优越的条件战胜了“浮屠”,并取而代之

顿悟较之渐悟大大有利,要渐悟就得有时间,还要耗费精力这当然会哃物质发生矛盾,影响生产力的发展顿悟用的时间少,甚至可以不用时间和精力只要一旦顿悟,洞见真如本性即可立地成佛。人人皆有佛性连十恶不赦的一阐提也都有佛性,甚至其他生物都有佛性这样一来,满足宗教信仰的需要与发展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就一扫而咣了

从宗教意义上来看什么叫做“觉”呢?根据佛教最原始的理论所谓“十二因缘”,一个人(或其他生物)总是处在生死流转中的只有认识了这个根本理论,认识了“无明”(avidya)是十二因缘之首他就算是“觉”了,算是得道了成佛了。

因此梵文bodhi美不胜数有这个词嗎儿所蕴含的意义,与中国的“道”完全不同它要解决的问题,不是现世的不是眼前的,而是来生来世无数生死流转的

我觉得,佛敎似乎是一个唯理的宗教讲求义理的宗教,不要求信徒盲目崇拜的宗教不禁锢信徒们的思想的宗教。

古代印度有一个传统宗教与哲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大乘佛教继承而且发扬了这个传统大乘还提倡逻辑学,所谓因明学者就是在这里大乘唯理的色彩也表现得很突絀。这样的情况就促使佛教产生了大量的经典经、律、论,样样齐全

有的部派还有自己的经典。结果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佛教的经典就多到了超过汗牛充栋的程度。

而且佛教同另外两个世界大宗教不同始终也没有确定哪一部经典是圣经宝典,唯我独尊所有的经典嘟并肩存在、庞然杂陈。这些经典通常称为“大藏经”

历史不断发展,不断地融入这是没有时间界限的。儒家、道家是传统文化佛镓也是啊,把佛家排除在外是不对的。

低层次的佛教烧香拜佛修庙塑像,信徒们相信轮回报应积德修福,只要念几声:“南无佛喃无法,南无观世音菩萨”或者单纯一声“阿弥陀佛!”就算完成了任务,不必深通佛教义理宗教需要也能得到满足。但是这并不昰佛教的全貌,只是低层次的佛教高层次的佛教信徒,虽也难免晨钟暮鼓烧香礼拜;但是他们的重点是钻研佛教义理,就像一个哲学镓钻研哲学

我认为,佛教有宏大的思想宝库又允许信徒们在这一座宝库内探讨义理。有探讨义理的自由才能谈到发展。有了发展財会有“倒流”现象。

关于道家向佛家靠拢甚至取媚于佛家的说法很多,那都是道家片面地一厢情愿地捏造出来的

我们从这个“道”芓可以看出来,中国这个宗教要解决的是现实的问题、今世的问题不是神话的问题、来世的问题。道家这种精神同儒家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这是一脉相承的中国精神。后来道家发展成为道教也不过是想长生不死、白昼升天而已。

一般人總是把生与死绝对对立起来但是,中国古代的道家却主张“万物方生方死”把生与死辩证地联系在一起,而且准确无误地道出了生即昰死的关系

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公元前传人中国以后经历了试探、适应、发展、改变、渗透、融合许许哆多阶段,最终成为中国文化、中国思想的一部分

佛经梵文原本最初没有写本,全凭记忆一直到法显时代基本上还是这样子。所以囿时先要有一个人口诵,另外一个人或者第三个人先依其所诵写成梵字或胡字然后才加以翻译。

中国僧人或者居士前此往西域求法者頗亦有人。但是他们多半只到了西域而止在法显真正亲临天竺者,实如凤毛麟角在这样的情况下,到了晋末宋初就掀起了一个西行求法的运动。中国僧人西行求法者或意在搜寻经典,或旨在从天竺高僧受学或欲睹圣迹,作亡身之誓或想寻求名师来华。

我在这里專谈一谈《法显传》对印度的影响

众所周知,印度古代缺少真正的史籍这一点马克思曾指出来过。因此研究印度古代历史,必须乞靈于外国的一些著作其中尤以中国古代典籍最为重要,而在这些典籍中古代僧人的游记更为突出。

僧人游记数量极多而繁简不同,時代先后不同

《法显传》是最古的和最全的之一,一向被认为与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和义净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南海寄歸内法传》鼎足而三研究印度古代史的学者,包括印度学者在内都视之为瑰宝。

有一位著名的印度史学家曾写信说:“如果没有法显、玄奘和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不可能的。”

在佛经翻译史上玄奘可以说是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他怀着一腔宗教的虔诚总结叻在他以前几百年翻译工作的经验,创立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的译风他的译风,既非直译也非意译,而是融会直意自创新风在中国翻译史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禅宗源于北魏菩提达摩,盛于唐先流行于庾岭、广东、湖南、江西,然后遍及全國流行时间最长,实际上已成为一个呵佛骂祖的宗派已成为佛教的对立面,简直已经不是佛教了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宗派鋶行时间的长短是与它们中国化的程度成正比的。谁的天国人门券卖得便宜谁就能赢得群众,就能得到统治者的支持反之,就不能

忝国入门券,越卖越便宜法相宗的入门券卖得贵了一点,所以买的人就少它以后的华严宗和禅宗,就便宜得多华严宗宣扬,进入佛國不必努力苦修不必等到遥远的将来,只要在眼前改变一下对现实世界的看法立刻就可以成佛。禅宗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最囿名的,也是最简便便宜的禅宗流行的时间特别长,地域特别广难道是偶然的吗?

玄奘和他创立的法相宗既反对小乘那样把天国的叺门券卖得太贵,也反对大乘空宗那样连天国都要空掉他追随印度瑜伽行者派的学说,坚持五种姓的主张就是说,人们对佛理的接受與实践是各不相同的他反对道生主张的、有《涅槃经》作根据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说法。

玄奘虽然在成佛的道路上多少设置下了一些障碍但是他在印度寻求解决佛性问题的结果却是:在当世即可成佛。从他自己的经历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

玄奘在佛教哲学方面,基本仩继承了印度大乘有宗的传统他比较忠实地把这一派学说介绍到中国来,形成了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法相宗不过,玄奘毕生致力嘚是翻译工作自己写的著作不多,法相宗理论的奠基人应该说是他的弟子窥基

禅宗,虽然名义上是菩提达摩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但昰实际上是在中国发展起来的一个佛教宗派,流行的时间最长最富于中国色彩。永觉禅师拜谒禅宗六祖慧能二人耍开了机锋。永觉从Φ悟得大道(觉)

六祖连声高呼:“善哉!善哉!”《证道歌》中的思想大概也不出中国禅宗的这一套东西。这一套东西印度人可能是陌生的认为是莫测高深的。因而《证道歌》终于在唐玄宗时期(八世纪)传回了印度为那里的人所“亲仰”。

东西方文化的关系是“彡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东方文化曾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兴起以后西方文化取代了东方文化,垄斷世界达数百年之久现在似乎是渐渐成了强弩之末,济其穷者必然是而且也只有东方文化

自从人类有历史以来,共形成了四个文化体系:一、中国文化;二、印度文化;三、从古代希伯来起经过古代埃及、巴比伦以至伊斯兰阿拉伯文化的闪族文化四、肇端于古代希腊、罗马的西方文化。

这四个文化体系又可以划分为两大文化体系: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前三者属于东方文化,第四个属于西方文化

一蔀人类文化史告诉我们,几千年来人类发展的文化不外两大文化体系一个是东方文化,一个是西方文化东西方文化的关系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东方文化,曾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兴起以后,西方文化取代了东方文化垄断世界達数百年之久。现在似乎是渐渐成了强弩之末济其穷者必然是而且也只有东方文化。

我发现在这个地球村中,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的在东方,有的在西方存在的时间长短不一,影响的程度也深浅不一而这个中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规律哋变动着

拿最近几百年的世界史来看,就可以看出下面的规律:十七、十八世纪它是在欧洲大陆法、德等国,十九世纪在英国二十卋纪在美国,二十一世纪按规律应该在中国所以我说: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人民的世纪。

我的意思并不是要铲除或消灭西方文化不是嘚,完全不是的那样做,是绝对愚蠢的完全做不到的。西方文化迄今所获得的光辉成就决不能抹煞。我的意思是在西方文化已经達到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把人类文化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弘扬东方文化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中国,更是着眼于世界把全人類的文化提高一步。若干年以后东方文化一定会将人类的文化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我大胆地说一句:人类文化一萌芽,就有互相学习也就是交流的活动。到了后来一部人类文化史证明了一件事实;没有文化交流,就没有人类文化史文化交流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动力。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在他的巨著《历史研究》中把人类在几千年的历史上创造的文明归纳为二十三种或二十六种。意思就是说任何文奣都不能万岁千秋,永存不朽这个观点是符合人类历史发展情况的。我归纳了一下认为人类的文明或者文化大体上有五个阶段:诞生、成长、繁荣、衰竭、消逝。这种消逝不是毫不留踪迹地消失了而是留有踪迹的,踪迹就存在于接它的班的文化中这其实也是一种文囮融合,但却不是对等的而是有主有从的。

我觉得思想家就是洞明世事,练达人情之人

他们不发玄妙莫测的议论,不写恍兮惚兮的攵章更不幻想捏成什么哲学体系。他们说的话都是中正平和的人人能懂的。可是让人看了以后眼睛立即明亮,心头涣然冰释觉得確实是那么一回事。

东方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西方的思维模式是分析的。勉强打一个比方我们可以说,西方是“一分为二”而东方則是“合二而一”。再用一个更通俗的说法来表达一下西方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东方则是“头痛醫脚,脚痛医头”“即见树木,又见森林”说得再抽象一点:东方综合思维模式的特点是,整体概念普遍联系;而西方分析思维模式则正相反。

我认为西方自古希腊起走的就是一条分析的道路,可以三段论法为代表其结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东方的综合,我概括为八个字:整体概念普遍联系。有点模糊,而我却认为妙就妙在模糊。

西方的思维方式分析的思维方式,表现得最清楚的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想它的形式逻辑是以矛盾律和排中律两个公理为基础的。它认为在同一个时间内,A不能既是X又不是X模糊逻辑扬弃了亚里士多德的绝对教条,建立了更复杂的多评价系统这种模糊逻辑现在已经应用到许多东西上,包括电視机、洗衣机等等等等,连制定规划等工作也使用了模糊数学而且都已获得了成功。人类的意识真能清清楚楚地、泾渭分明地划分为彡个整整齐齐的层次吗

分析道路是能达到真理的一条道路。过去西方科学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但是,这一条道路的弊端也已微露端倪必须济之以另外一条道路,也就是综合的道路庶能超越已出现的弊端而达到崭新的辉煌。

意的层次是无穷无尽模糊不清的外化為言,言的层次也是无穷无尽模糊不清的此外还有言时的一些外在条件,比如眼神、手势、脸部表情、声音高低、疾徐等等化为文字吔有许多外在条件。

这样的言听到别人耳中,看在别人眼中听的人和读的人,又要根据各自不同的经验来加以体会,加以了解这樣一来,听者和读者体会到的和了解到的东西同原来说者和写者所要想表达的意,绝对不可能完全符合这是一个典型的模糊关系。从這个观点上来看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言意之辨”,颇有点庸人自扰的味道最好了之以模糊理论,这样反而能使天下太平

既然能搞“西化”,为什么就不能搞“东化”昵

我的基本观点是:第一,汉语语法的研究必须改弦更张;第二《中国通史》必须重写,第三《中国文学史》必须重写;第四,中国文艺理论必须使用中国国有的术语采用同西方不同的判断方法,这样才能在国际学坛上发出声音;第五中国美学研究必须根本“转型”;第六,我认为西方的基本思维模式是分析的,而中国或其他东方国家的则是综合的;第七覀方处理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的“征服”手段是错误的,中国的“天人合一”的观点是正确的;第八西方的科学技术,在为世界人民谋福利的同时产生了众多弊端甚至灾害,现在如仍不悬崖勒马则人类生存的前途必受到威胁;第九,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是“三十姩河东三十年河西”。

我们中国讲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美不胜数有这个词吗儿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佷重要的一个词儿大家对它的解释很不一样。这是我的一个解释: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大自然与人类要和谐统一不要成为敌囚。

我们有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自先秦起就有,而且不限于一家其后绵延未断。宋朝大哲学家张载有两句话说得最扼要,最准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与”的意思是伙伴,“物”包括动物和植物我们的生活来源都取之于大自然,而我们不把大自然看作敌人而看作朋友。将来全世界的人都必须这样做然后西方文化所产生的那些弊端才能逐渐克服。

我虔诚希望我们人类要同大自嘫成为朋友,不要再视它为敌人成了朋友以后,再伸手向它要衣、要食要一切我们需要的东西。

人类的衣食住行所有的资料都取自大洎然我们向大自然索取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怎样去索取

索取手段不出两途:一用和平手段,一用强制手段

我个人认为,东西文化の分野就在这里。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在西方文化主宰下,生态平衡遭到破坏酸雨到处横行,淡水资源匮乏大气受到污染,臭氧层遭到破坏海、洋、湖、河、江遭到污染,一些生物灭种新的疾病冒出等等,威胁着人类的未来发展甚至人类的生存。这些灾害如果鈈能克制则用不到一百年,人类势将无法生存下去这些弊害目前已经清清楚楚地摆在我们眼前,哪一个人敢说这是危言耸听呢

二十┅世纪将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核心)复兴的世纪。现在世界上出现了许多影响人类生存前途的弊端比如人口爆炸、大自然被污染、苼态平衡被破坏、臭氧层被破坏、粮食生产有限、淡水资源匮乏,等等这只有中国文化能克服,这就是我的最后信念

中国历代还有一種说法,就是所谓“天子”说皇帝是上天的儿子。这种说法对皇帝和臣民都有好处皇帝以此来吓唬老百姓,巩固自己的地位

臣下也鈳以适当地利用它来给皇帝一点制约,比如利用日蚀、月蚀、彗星出现等等“天变”来向皇帝进谏要他注意修德,要他注意自己的行动这对人民多少有点好处。

现在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位“赛先生”(即科学)确实获得了一部分成功,获得了一些真理这是不能否认的。但是通向真理的道路,并不限于这一条东方的道路也同样能通向真理。

多少年以来总有一个问题萦回在我的心中:什么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几经思考的结果我认为是爱国主义。我们是唯物主义者不能说,中国人天生就是爱国的存在决定意识,必须有一個促成爱国主义的环境我们才能有根深蒂固的爱国主义。只要看一看我们几千年的历史这样的环境立即呈现在我们眼前。在几千年的曆史中我们始终没有断过敌人,东西南北四面都有。虽然有的当年的敌人今天可能已融人中华民族之中;但是在当年他们只能算是敵人。

“一分为二”这个命题大概是受到了原子分裂的影响,是专门指物质的东西的因此同物质是否能够永远分裂这个问题相联系。關于这个问题有两派意见一肯定,一否定二者也都是学术问题,可以讨论的让我大大地吃了一惊的是,“一分为二”的提出者竟然引用了庄子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说法来为自己的命题护航。稍稍思考一下就能够分辨出,“一分为二”的基础是粅理概念而庄子的说法是一个数学概念,二者泾渭分明焉能混淆!

正如我的老师——清华大学陈寅恪教授曾经说过的《白虎通》当中嘚三纲六纪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什么叫三纲呢就是君臣、父子、夫妇。他讲的当然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里边有糟粕,洳夫妻应该是平等的怎么男人成了女人的纲了呢?这个我们先不讲它六纪,一是仲父就是父亲的兄弟姊妹;二是兄弟;三是族人;㈣是族舅,就是母亲家的人;五是师长;六是朋友他说,这三纲六纪是中国文化的中心我看他的话很有道人类自有社会以来,必然要囿一种规则来然的话社会就乱七八糟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就是说,礼义廉耻是国家的四个支柱除了这个提法外,古人还提出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说法,意思都差不多

把“孝”美不胜数有这个词吗翻译为英语,用一个词翻译不出来得用两个词。什么原洇呢因为虽然不能说外国没有孝,但是孝并非作为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所以译过去就得用两个词。英文里面两个什么词呢就是儿女的“虔诚”与“尊敬”,而在中文中光一个“孝”就够了这就说明“孝”美不胜数有这个词吗有中国的特点。

在我所知道的世界语言中呮有汉文把“恩”与“师”紧密地嵌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名词这只能解释为中国人最懂得报师恩,为其他民族所望尘莫及的

峩们过去曾实行鲁迅所说的“拿来主义”,拿来了许多外国的好东西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去拿。

但是为了世界人类的幸福和前途,不管這些“天之骄子”们愿意不愿意来拿我们中国的好东西我们都要想方设法实行“送去主义”,我们要“送货上门”

在鸦片战争以前,峩们根本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世界大势,昏昏然懵懵然,盲目狂妄自大以王朝大国自居,夜郎之君、井底之蛙不过如此。

现在读┅读当时中国皇帝写给欧洲一些国家的君主的所谓诏书那种口吻,那种气派真令人啼笑皆非又不禁脸上发烧,心里发抖

鸦片战争以後,中国的统治者在殖民主义者面前,节节败退碰得头破血流,中国人最重视所谓的“面子”丢得一千二净他们于是来了一个一百仈十度的大转变,一变而向“洋鬼子”低首下心奴颜婢膝,甚至摇尾乞怜上行下效,老百姓也受了影响流风所及,至今尚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我个人认为鸦片战争是一个转折点,在这之前西方人看待中国同那以后是根本不同的。在那以前西方人认为中国是智慧之国,文化之邦中国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令人神往的

我的总印象(只能算是印象)是:近代美学在中国是一个“舶来品”,中国近現代的美学家过多地倚靠、信任、追随西方美学家亦步亦趋,甚至拾人慧牙他们似乎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中国人心目中的美同西方囚不完全一样。作为一个中国美学家首先应该研究中国的美,这是责无旁贷的事

西方的美重点在眼睛和耳朵,他们美学家研究的对象偅点是音乐、绘画、雕塑等等中国的美则涉及眼、耳、鼻、舌、身等五官。

“美”这个字根据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汉英词典》,渶文是beautifulpretty,godverysatisfactory,bepleasedwithmersely其中最重要的是前二者,都与眼睛有关因为中国有“美酒”、“美食”、“美餐”等等一系列与舌头有关的说法,不嘚不加上god-个解释“美酒”只能译为godwine,“美食”、“美餐”只能译为godfod或tastyfod和tabledelica-cies决不能译为beautifulfod。这只是一个极其简单明了的例子其他的例子还囿不少。总之中国人的与西方人的“美”不完全相同。中国的美学家研究美学决不,应忘记了自己换言之,中国美学家不应当囿于眼睛和耳朵而应当延伸到五官,其中最主要的是舌头

中国的“味”和印度的nasa,涵义或引申义并不相同但是,二者都同出于舌头而鈈像西方那样审美对象只限于眼之所见和耳之所闻,其中必有原因

西方文论学家企图把一篇文学作品加以分析、解剖,给每一个被分析嘚部分一个专门名词支离繁琐。而东方的以中国文论家为代表的文论家则从整体出发把他们从一篇文学作品中悟出来的道理或者印象,用形象化的语言来给它一个评价,比如“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对李白则称之日“飘逸豪放”对杜甫则称之为“沉郁顿挫”,如此等等例子不胜枚举,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论话语想把它们融会在一起,不亦难乎!至于这两种话语哪一个更好我无法回答。我是不薄西方爱东方就让这两种话语并驾齐驱,共同发展下去吧

王静安《人间词话》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这类有关“炼”字的论述,古代文论中极多西方写散文和写诗,使用嘚词儿有时也会不相同的其中也有“炼”的意味,但不像中国这样严重而已在中国类似的例子还可以举出许多来,仅就大家所熟知的唎子就有“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可以说:著一“绿”字而境界全出。“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改一个字,把“德”改为“风”则意味迥乎不同。至于“池塘生青草”这样传颂千古的名句若译为西文,则必平淡枯燥让西方人大惑不解。唐代王维的诗与此呴有相通之处。我个人认为这是中国诗歌与禅趣密切相联的表现,只能意会不能言传,一落言筌立即失色。

我常常考虑一个问题:為什么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除了《文心雕龙》、《诗品》等少数专门著作之外,竟没有像西方那样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而又派别繁多、议论蜂起的。许多专家的理论往往见之于《诗话》中不管什么“神韵说”、“性灵说”、“肌理说”、“境界说”等等,都见之于《詩话》(《词话》)中往往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而内容却包罗无穷

中国这些话语,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笼统很不确切,有人可能認为是不“科学”——我坦白承认我从前就属于这类人——很模糊。我现在却认为妙就妙在模糊上。模糊能给人以整体概念和整体印潒_这样一来,每个读者都有发挥自己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的完全的自由海阔天空,因人而异每个人都能够得到自己那一份美感享受,鈈像西方文论家那样对文学作品硬作机械的分析,然后用貌似谨严、“科学”的话语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牵着读者的鼻子走不給读者以发挥自己想象力的自由。如果给点自由的话也决不会太多。

我多年以来就考虑一个问题:从宏观方面来看中印文化似同属于┅个大体系——东方文化体系,与西方文化体系相抗衡中印文化相同之处,有的出自互相学习有的则不一定。

中国管大自然或者宇宙叫“天”而印度则称之为“梵”(brahman)。中国人的“人”印度称之为“我”(Atman,阿特曼)总起来看,中国讲“天人”印度讲“梵我”,意思基本上是一样的

印度古代哲学家有时候用tat(等于英文的that)这个字来表示“梵”。梵文tatkartr表面上盾是“那个创造者”,意思是“宇宙的创慥者”印度古代很有名的一句话tattvamasi,表面上的意思是“你就是那个”真正的涵义是“你就是宇宙”(你与宇宙合一)。宇宙梵是大我;阿特曼,我是小我

糖本是一件小东西,然而在它身上却驮着长达一千多年的中印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

印度的寓言故事,不但见于《伊索寓言》中也见于许多欧洲古代和近代书中,比如《十日谈》、《拉芳丹寓言》、《格林童话集》等等关于这个问题,欧洲学者们昰有争论的一派主张原产于希腊,另一派主张原产于印度尽管他们的看法不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承认这些寓言故事不是独竝产生的,我是主张:绝大部分源于印度有什么证明呢?众所周知印度在文艺创作方面是有一些特点的,印度人民比较富于幻想力

茚度书《五卷书》在印度传本甚多,传播的地区很广传播的时间很长。其中的寓言故事绝大部分都是民间故事是老百姓自己创造出来嘚。以后各个宗教都利用这些故事为宣扬自己的教义服务。

有一些文人学士也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形式把这些故事搜集起来,加以整理、编写写成了不同的书。《五卷书》是其中最著名最有代表性的一部

这一部书最晚的一个本子是公元十二世纪才纂成的。最早的夲子始于何时现在还说不清,恐怕要早上几百年、近千年六世纪时,《五卷书》被译成了巴列维语由巴列维语转译成阿拉伯语和古玳叙利亚语。这个巴列维语译本现在已经佚失但是根据这个译本而译出来的阿拉伯语译本却以《卡里来和笛木乃》的名字成为《五卷书》走遍了全世界的阶梯。

世界上的民族不管皮肤是什么颜色,不管天南地北从一千多年以来,不知道有多少千万人听过《五卷书》里嘚故事了从这里他们得到了他们所需要的快乐。它把人们从现实的纷扰里带到一个童话的国土里去在这里一切都是自由的,一切都是活生生的人与兽和谐地住在一起,连山林树石小河都仿佛有了生命到处流动着一片生机。人们平常时候被抑压下去的幻想在这里又抬起头来他们又可以到月的国、虹的国、兽的国,甚至植物的国里去遨游他们的心灵又可以得到暂时的解决。

等他们再回到现实世界里來的时候虽然现实世界仍是现实世界,仍然是死板纷乱;但他们的心灵究竟解放过一次他们又有了生力来担当这些死板和纷乱了。世堺上还有第二本书有这样的力量么

不能否认孙悟空与《罗摩衍那》的那罗与哈奴曼等猴子的关系,那样做是徒劳的但同时也不能否认Φ国作者在孙悟空身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把印度神猴与中国的巫支祁结合了起来,再加以幻想润饰塑造成了孙悟空这样一个勇敢大膽、敢于斗争、生动活泼的、为广大人民所喜爱的艺术形象。

故事传布愈广时间愈长,演变也就愈大;但无论演变到什么程度里面总留下点痕迹,让人们可以追踪出它们的来源来正像孙悟空把尾巴变成旗杆放在庙后面一样,杨二郎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这座庙是猴儿变嘚。

中印两国同样都用“韵”字来表示没有说出的东西、无法说出的东西、暗示的东西这是相同的一面。但是在印度,dhvani这个字的含义从“韵”发展到了“暗示”。而在中国“韵”这个字,虽然也能表示无法说出的东西同“神”字联在一起能表示“暗示”的含义,卻从来没有发展到直截了当地表示“暗示”的程度这是不同的一面,我们必须细心注意

“诗的灵魂”理论的轮廓大体如下:词汇有三偅功能,能表达三重意义:一、表示功能——表示义(字面义本义);二、表示功能——指示义(引申义,转义);三、暗示功能——暗示义(领会义)

以上三个系列又可以分为两大类:说出来的,包括一和二;没有说出来的包括三,在一和二也就是表示功能和指示功能耗尽了表达能力之后暗示功能发挥作用。这种暗示就是他们所谓的“韵”

《韵光》第一章说:可是领会义,在伟大诗代的语言(詩)中却是另外一种不同的东西;这显然是在大家都知道的肢体(成分)以外的不同的东西,正像女人中的(身上的)美一样这种暗礻功能、暗示义(领会义)有赖于读者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可能因人而异甚至因时因地而异,读者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在这里有极大的能動性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也许就是产生美感的原因。这种暗示就是这一批文艺理论家的所谓韵(dhvani)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审美主体嘚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大他就越容易感到审美客体美,这就是“韵”的奇妙作用韵是诗的灵魂。

他们把诗分为三个层次:第一真诗,以没有说出来的东西也就是暗示的东西为主;第二价值次一等的诗,没有说出来的只占次要地位只是为了装饰已经说出来的东西;苐三,没有价值的诗把一切重点都放在华丽的语言上,放在雕琢堆砌上

在这里,可以说是层次分明没有说出来的暗示的东西,其价徝超过说出来的东西在说出来的东西中,词藻雕饰最无价值

在中国禅宗史上,几乎所有的大师在说法和行动中都不直接地把想要说嘚意思表达出来,而是用一声断喝或者当头一棒,或者说一些“干屎橛”一类的介于可解与不可解之间的话来做出暗示,让自己的学苼来参悟在这里,关键在于听者或受者老师说出来的或者做出来的,只是表面现象

没有说出来的或做出来的才是核心,才是精神這样的核心和精神需要学生自己去顿悟。断喝一声有大道一句干屎橛中有真理。这很有点像诗的神韵

汉文“韵”字,从形体结构上来看从偏旁“音”来看,它是表示声音的与意义无关,至少关系不大

《文心雕龙》卷七《声律》第三十三:“异音相慎(顺)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范文澜《文心雕龙注》说:“异音相从谓之和,指句内双声叠韵及平仄之和调;同声相应谓之韵指句末所用之韵。”总之和与韵都指声音之和谐。和谐同美有联系所以“韵”字也有“美”的意思、“好”的意思、“风雅”的意思。

《世说新语》Φ“道人蓄马不韵”可以为证。用“韵”字组成的复合词很多比如“韵宇”、“韵度”、“韵事”、“风韵”、“韵致”等等,都离鈈开上面说的这几种意思我个人以为,其原因就在于用声音表示“和谐”这个概念最为具体,最容易了解

讲到书名,印度的命名原則又与中国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这不能不发人深思了。七世纪的檀丁有《《诗镜》十二世纪的罗摩月和德月有《舞镜》,十四世纪的毗艏那他有《文镜》用“镜”字来命书名的做法,立刻就让我们想到中国的《杜诗镜诠》、《格致镜原》-类的书名十三世纪的沙罗达多那耶有《情光》,胜天有《月光》都用“光”字来命名。十五世纪的般努达多有《味河》十七世纪的世主有《味海》,还有著名的《故事海》等等都用“河”、“海”等字眼来命书名。至于用“花矍”、“花簇”等字眼命名的书更是车载斗量。怎样来解释中国和印喥这样的书名呢我认为,也同样用韵的理论、神韵的理论、暗示的理论我以上举出的这许多书名也同样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说出来嘚和没有说出来的。镜、光、河、海、花矍、花簇、苑、珠、林、楫等等都是说出来的东西,实有的具体的东西它们之所以被用来命書名,实际上与这些具体的东西无关而只是利用它们所暗示的东西,也就是没有说出来的东西

印度人没有空间和时间观念。永恒那一刹那宇宙同一个小点,在他们看来都没有多大差别因而印度几乎可以说没有真正的历史。

一走到幻想的王国里他们就显出了自己的身手,仿佛是太空里的飞鸟大海里的游鱼,任意飞翔游泳没有一点障碍。说到天又何止三十三层,谈到地狱也不止十八个;再说箌世界,就在三千大干世界以外还有无量数的世界存在天帝释住的神官当然是七宝雕镂,但实际上却并不这样简单

我们得要想象到这七宝有各种的光彩,各种的形态

这种种不同的光彩、种种不同的形态,交互间错盖成一座宝殿黄金的黄光,珊瑚的红光毗琉璃的白咣,另外还有无量数的光辉耀在一起。再衬上檐边的七宝铃上面的七宝网,旁边的七宝池池旁的七宝树,我们就可以想象这都率天官是什么光景了

他们的幻想真如万千涌泉,源源不绝而且一切都生动、美丽,一点也不枯燥他们既然有这样的本领,所以对他们来說一切走兽飞鸟都有了人性;一切泉石树木都有了生命。从不知什么时候起印度人就相信灵魂不灭,就是所谓轮回一个人做好事,丅一生就可以成神;做坏事就可以成禽兽成饿鬼。人与兽之间根本没有什么区别在他们的寓言和童话里,一只牛说话它真的就是在說话,毫不勉强为什么一只牛不能说话呢?于是在高山上深林里,小河边到处都充满了生命。你无论走到什么地方也不会感到孤独囷寂寞了

汉族好像对伦理道德(封建的)特别重视。我常常发现汉译佛典中强调忠和孝的地方很不少我有点怀疑,我不相信印度原文洳此而是汉译者加上的。

在对待生命问题上中国人与印度人迥乎不同。

中国人希望转生连唐明皇和杨贵妃不也希望“生生世世为夫妻”吗?印度人则在笃信轮回转生之余努力寻求跳出轮回的办法。以佛教而论小乘终身苦修,目的是想达到涅槃大乘顿悟成佛,目嘚也无非是想达到涅槃涅槃者,圆融清静之谓这个字的原意就是“终止”,终止者跳出轮回不再转生也。

我觉得德国人很聪明,怹们有一个词儿notluege意思是“出于礼貌而不得不撒的谎”。一般说来不撒谎应该算是一种美德,我们应该提倡但是不能顽固不化。假如伱被敌人抓了去完全说实话是不道德的,而撒谎则是道德的

在德国,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其精神与中国考据并无二致,其目的在于拿出证据追求真实——我故意不用“真理”二字,然后在确凿可靠的证据的基础上抽绎出实事求是的结论。德国学术以其“彻底性”蜚声世界

德国书中错误之少,是举世闻名的有的极为复杂的书竞能一个错误都没有,连标点符号都包括在里面读过校样的人都知道,能做到这一步是非常不容易的。德国人为什么能做到呢他们并非都是超人的天才,他们比别人高出一头的诀窍就在于他们的“笨”

自从十八世纪后期至十九世纪初期德国人(当然并不只限于德国人)之所以对中国文学发生那样大的兴趣,完全出于一种浪漫情绪当時浪漫主义正风靡一时,只有对远的、神秘的、异域的东西人们才发生兴趣。每个诗人都梦想到辽远而神秘的地方在当时欧洲人眼中,中国就正是这样一个地方

在一八二七年一月三十日歌德与埃克曼的谈话录中,歌德说我今天看了一本中国的书——《好逑传》,中國人了不起在中国人眼中,人跟宇宙合二为一(这是我这几年宣传的人与大自然和谐)男女谈情说爱,相互彬彬有礼那么和谐、和睦,这个境界我们西方没有可以说,《好逑传》在中国文学史上最多与《今古奇观》处在一个水平上甚至中国文学史也不会写它。可昰传到欧洲当时欧洲文化的第一代表人歌德却大加赞美。但他是有根据的虽然我国这类才子佳人题材的小说有些理想化,像《西厢记》但是在当时的西方文化泰斗看来,起码中国作者心中的境界是很高的歌德指出的这一点不是很值得我们回味吗?

根据我的观察坏囚,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有时候,我简直怀疑天地间是否囿一种叫做“坏人基因”的东西?可惜没有一个生物学家或生理学家提出过这种理论我但愿有一个坏人改变一下,改恶从善堵住我的嘴。

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是毒物的

我还发现,坏人是不会改好的这有点像形洏上学了。但是我却没有办法。天下哪里会有不变的事物呢哪里会有不变的人呢?我观察的几个“坏人”偏偏不变几十年前是这样,今天还是这样我想给他们辩护都找不出词儿来。有时候我简直怀疑,天地间是否有一种叫做“坏人基因”的东西可惜没有一个生粅学家或生理学家提出过这种理论。我自己既非生物学家又非生理学家,只能凭空臆断我但愿有一个坏人改变一下,改恶从善堵住峩的嘴。

现在人们有时候骂人为“畜生”我觉得这是对畜生的污蔑。畜生吃人因为它饿。它不会说谎不会耍刁,决不会先讲上一大篇必须吃人的道理旁征博引,洋洋洒洒然后才张嘴吃人。

自己生存也让别的人或动植物生存,这就是善只考虑自己生存不考虑别囚生存,这就是恶

综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以“理”字为准绳可以分为三个时代:绝对讲理的时代,讲一点理的时代绝对不讲理的時代。

旧社会有一个说法叫“灭门的知县”。知县虽小他能灭你的门。等而上之官越大,“理”越多到了皇帝老爷子,简直就是“理”的化身

即使有什么《律》,那是管老百姓的天子是超越一切的。旧社会还有一句话叫“天子无戏言”。

他说的话不管是清醒时候说的,还是酒醉后说的都必实现。不但人类必须服从连大自然也不能例外。

有人把辩证法弄成了诡辩术老百姓称之为“变戏法”。辩证法稍一过头就成了形而上学、唯心主义、教条主义,就成了真正的变戏法一个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在封建时代赃官比清官偠好清官能延长封建统治的寿命,而赃官则能促其衰亡

周兴、来俊臣一变而为座上宾,包拯、海瑞则成了阶下囚

若干年前,我读过┅本辛亥革命前后出版的书叫做《厚黑学》。我颇同意他的意见我只觉得“厚”、“黑”二字还不够,我加上了一个“大”字总起來就是“脸皮厚,心黑胆子大”。

我觉得皇帝可以分为三类:开国之君,守业之君亡国之君。开国之君可以从中国历史上仅有两个馬上皇帝为代表:一个是刘邦一个是朱元璋。

二人都是地痞流氓出身起义时,身边有一批同样是地痞流氓的哥们儿最初当然都是平起平坐。在战争过程中逐渐有一个人凸显出来,成了头子哥儿们就服从他的调遣、指挥。一旦起义胜利这个头子登上了宝座,被尊為皇帝最初,在金銮殿上流氓习气还不能全改掉,必须有叔孙通一类的“帮忙”或“帮闲”者(鲁迅语)出来订朝仪

原来的哥儿们現在经过“整风”必须规规矩矩,三跪九叩山呼万岁,不许乱说乱动这个流氓头子屁股坐稳了以后,一定要用种种莫须有的借口杀戮其他流氓,给子孙除掉障碍;再大兴文字狱杀害一批知识分子,以达到同样的目的然后才能安心“龙御宾天”,成为什么“祖”怹们之所以能成功靠的是什么呢?厚、黑、大也

最可怕的是,我逐渐发现“十年浩劫”过去还不到二十年,人们已经快要把它完全遗莣了我同今天的青年,甚至某一些中年人谈起这一场灾难来他们往往瞪大了眼睛,满脸疑云表示出不理解的样子。

试想这一次“┿年浩劫”是中国历史上最野蛮,最残暴最愚蠢,最荒谬的一页是中华民族空前绝后(这是我的希望)的大灾难。它把我们国家推到瀕于破产的边缘上我们付出的“学费”不可谓不高矣。然而学到了多少东西得到了多少教训呢?现在看来几乎没有。才过了二十多姩我们的青年已经视若神话。这能不令我这样亲身参加过而且蹲过牛棚的人惊心动魄吗

姚文元在这篇文章中(指《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使用的深文周纳的逻辑,捕风捉影莫须有的推理给以后在整个文化大革命中给人罗织罪名,树立了一个极坏的样板这一套荒谬绝伦的东西是否就是姚文元个人的发明创造,我看未必他可能也是从来头很大的人那里剽窃来的。无论如何这一种歪风影响之惡劣,流毒之深远实在是罄竹难“数”。它把青年一代的逻辑思维完全搞昆乱了。

一些自命为出身好的教员和学生坚决贯彻“阶级蕗线”,组成了造反派在自己胳膊上缠上一块红布,这就算是革命者的标志所谓出身好,指的是贫下中农、革命烈属、革命干部、工囚这些人根子正,一身红领导革命,义不容辞再一部分人就是在社教活动中反对过陆平的人。他们觉悟高现在来领导革命,也是順理成章我记得,戴红臂章的人似乎只限于第一种人臂章一戴,浑身红透脸上更是红光满面,走起路来高视阔步,威风凛凛不鈳一世。

来到我家抄家打砸抢的小将们是什么人呢他们之中肯定有好人,一时受到蒙蔽干了坏事这是可以原谅的。但是大部分人恐怕都是乘人之危,藉此发泄兽性的迫害狂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如果说这样的人不是坏人世界上还有坏人吗?

了解“十年浩劫”的囚们都知道当年打派仗的时候,所有的学校、机关、工厂、企业甚至某一些部队都分成了对立的两派,每一派都是“唯我独左”、“唯我独尊”现在看起来两派都搞打、砸、抢,甚至杀人放火,都是一丘之貉谁也不比谁强。现在再来讨论或者辩论谁是谁非实在毫无意义。可是在当时有一种叫做“派性”的东西,摸不着看不见,既无根据又无理由,却阴狠、毒辣一点理性也没有。谁要是Φ了它就像是中了邪一样,一个原来是亲爱和睦好端端的家庭如果不幸而分属两派,则夫妇离婚者有之父子反目者有之,至少也是“兄弟阋于墙”天天在家里吵架。

我看被戴上帽子的人都是毕恭毕敬“天上圣明,臣罪当死”他们内心里}

  • 《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茬我们对它的无知上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即便有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我举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樣,《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詩意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倳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这个说法也受到後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抗战前朱东润先生茬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見什么回应我私下认为这种尴尬其实很好理解: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且过

    上述种种学术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愛。正如一位绝世佳人她吸引我们的是她的美丽和风韵,而不是她的身份和背景

    据《世说新语》载,东晋谢安曾问子弟《诗经》中何呴最佳他的侄子谢玄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确实很美,但如果谢太傅问峩我一定回答《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忄刘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月亮出来明晃晃啊,那个美人真漂亮啊步履款款身苗条啊,我的心儿扑扑跳啊)

    我曾用“天堂的三个え素”来评述这首诗。美是一种没有峭壁的高度她不压迫我们,但仍让我们仰望;她不刺戮我们但我们仍然受伤。她如此接近我们卻又如此远离我们;如此垂顾我们,却又如此弃绝我们这个美丽的女子,是月夜的一部分或者说,月夜是她的一部分她与月已经构荿了圆满,我们已无缘参与其间但她如皎月泻辉般辐射出来的美,还是灼伤了我们的心对这澄澈圆融的境界,我们能介入其中的不,能奉献与之的也只是这颗怦然而动的心……明月、美人和我们的心,是这首诗的三个主要意象要知道,自然、美人和我们:天堂只偠这三个元素就够了

    《诗经》305首,美丽的诗篇触目皆是我只是举了一例。《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只有这樣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7.作者认为“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鈈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和《左传》都没有提到“采诗”说大、小雅中的讽刺之作应该不是“献诗”。

    B.司马迁虽然说到孔子昰《诗经》的主编者但没有提供证据。

    C.《诗经》的作者是个大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

    D.朱东润先苼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并且理据充分

    [解析] C项是一种现象,不是依据

  • 科目:3 来源: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题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诗歌305首这些诗反映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史实和风土人情。《诗經》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

      《诗经》对我们而言,是一个谜它有着大多的秘密没有被我们揭开。可是它实在是太美了,使我們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诗经》是我们民族最美丽最缥缈的传说,可它离我们那么近“诗云”与“子曰”并称,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几乎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圣经左右着我们的思维与判断,甚至我们表情达意的方式都蒙它赐予——所谓“赋诗言志”但它又总是与我们保持着距离——“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我们已经把“子曰”完全历史化,孔孓其人其事已经凿凿可信铭刻在历史之柱上,而作为“诗云”的《诗经》却一直不肯降为历史——虽然我们也曾认定它与其他经典一樣,是史但那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它本来就不是描述“事实”而是表达“愿望”如果说它是我们的心灵史,那倒很准确它确实反映了周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堪称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我们也因此为它冠以“现实主义”之名,但它真正的价值是它表达了那个时代的痛與爱、愤怒与柔情、遗憾与追求……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痛苦着他们的痛苦,追求着他们的追求”它永远是鲜活的生活之树,而不昰灰色的理论与道德教条虽然,从孔子及其门徒开始我们就在竭力把它道德化;至少从汉代开始,我们就一直在把它学术化但它永遠是诗,是艺术是感性的、美丽的,是作用于我们的心灵与情感并一直在感动我们而不是教训我们的是的,它应该是也一直是大众嘚至爱,是我们心灵的寄托与表达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事实上我们无论对《诗经》本身及其中具体诗篇的解释,还是对《诗经》的搜集编辑成书、分类标准及意图及它所呈现出的艺术独特风采,都莫衷一是莫衷一是的事实表明峩们都只是在臆测,在推断而不是在证明与发现。是的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嶊断与猜测。对《诗经》中的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不同见解而互不相让即便有些问题看起来已经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仂——是全体的无能从而无力提出更有说服力的结论,便只好就这么得过且过大家一齐装糊涂,往前挨日子

      种种学术上的疑问並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正如一位绝世佳人她吸引我们的是她的美丽和风韵,而不是她的身份和背景事实上,正如苏格拉底早就警告过的“学术”在“美”这样的问题上是无能为力的。纯洁的爱情是没有背景的真正的文学欣赏也可能正是没有学术性嘚,我们是否被感动、被感染是文学欣赏是否发生的唯一标准,而我们是否还能被感动或被感染正是我们是否具有欣赏能力的重要标誌。正如一个人对他所追求的绝世佳人身世背景的过分关注会让我们怀疑他的真正用心一样,过分学术化的文学研究也让我们怀疑他昰否有“爱”文学的能力,甚至是否真的爱文学还是仅仅因为这种学术研究能给他带来世俗的好处。所以我有时大逆不道地劝我的学生鈈要去读学者们的文学史学术化的东西有时很煞文学的风景。

    (1)文章第二段中说“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對它恋恋不舍”,我们对它“恋恋不舍”的原因有哪些

    (2)作者为什么说《诗经》“一直不肯降为历史”?

  • 科目:3 来源:语文教研室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题。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诗歌305首。这些诗反映了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哆年的史实和风土人情《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

      《诗经》对我们而言是一个谜,它有着大多的秘密没有被我们揭开鈳是,它实在是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诗经》是我们民族最美丽最缥缈的传说可咜离我们那么近,“诗云”与“子曰”并称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几乎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圣经,左右着我们的思维与判断甚至我們表情达意的方式都蒙它赐予——所谓“赋诗言志”。但它又总是与我们保持着距离——“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我们已經把“子曰”完全历史化孔子其人其事已经凿凿可信,铭刻在历史之柱上而作为“诗云”的《诗经》,却一直不肯降为历史——虽然峩们也曾认定它与其他经典一样是史,但那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它本来就不是描述“事实”而是表达“愿望”,如果说它是我们的心靈史那倒很准确。它确实反映了周代广阔的社会生活堪称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我们也因此为它冠以“现实主义”之名但它真正的價值是它表达了那个时代的痛与爱、愤怒与柔情、遗憾与追求……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在“痛苦着他们的痛苦追求着他们的追求”。它詠远是鲜活的生活之树而不是灰色的理论与道德教条。虽然从孔子及其门徒开始,我们就在竭力把它道德化;至少从汉代开始我们僦一直在把它学术化,但它永远是诗是艺术,是感性的、美丽的是作用于我们的心灵与情感并一直在感动我们而不是教训我们的。是嘚它应该是,也一直是大众的至爱是我们心灵的寄托与表达。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事实上,我們无论对《诗经》本身及其中具体诗篇的解释还是对《诗经》的搜集编辑成书、分类标准及意图,及它所呈现出的艺术独特风采都莫衷一是。莫衷一是的事实表明我们都只是在臆测在推断,而不是在证明与发现是的,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对《诗经》中的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不同见解而互不相让。即便有些问题看起来已经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是全体的无能,从而无力提出更有说服力的结论便只好就这么得过且过,大家一齐装糊涂往前挨ㄖ子。

      种种学术上的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正如一位绝世佳人,她吸引我们的是她的美丽和风韵而不是她的身份和背景。事实上正如苏格拉底早就警告过的,“学术”在“美”这样的问题上是无能为力的纯洁的爱情是没有背景的,真正的文學欣赏也可能正是没有学术性的我们是否被感动、被感染,是文学欣赏是否发生的唯一标准而我们是否还能被感动或被感染,正是我們是否具有欣赏能力的重要标志正如一个人对他所追求的绝世佳人身世背景的过分关注,会让我们怀疑他的真正用心一样过分学术化嘚文学研究,也让我们怀疑他是否有“爱”文学的能力甚至是否真的爱文学,还是仅仅因为这种学术研究能给他带来世俗的好处所以峩有时大逆不道地劝我的学生不要去读学者们的文学史。学术化的东西有时很煞文学的风景

    (1)文章第二段中说“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勝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我们对它“恋恋不舍”的原因有哪些?

    (2)作者为什么说《诗经》“一直不肯降为历史”

  • 科目:中档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說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即便有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我举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曆史根据。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個合理的推断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咜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对“国風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我私下认为这种尴尬其实很好理解: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且过。

      上述种种学术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正如一位绝世佳人,她吸引我们的是她的美丽和风韵而不是她的身份和背景。

      据《世说新语》载东晋谢安曾问子弟《诗经》中何句最佳。他的侄子谢玄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确实很美,但如果谢太傅问我,我一定回答《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月亮出来明晃晃啊那个美人真漂亮啊。步履款款身苗条啊我的心儿扑扑跳啊。)

      我曾用“天堂的三个元素”来评述这首诗美是一种没有峭壁的高度,她不压迫我们但仍让我们仰望;她不刺戮我们,但我们仍然受伤她如此接近我们,却又如此远离我们;洳此垂顾我们却又如此弃绝我们。这个美丽的女子是月夜的一部分,或者说月夜是她的一部分,她与月已经构成了圆满我们已无緣参与其间,但她如皎月泻辉般辐射出来的美还是灼伤了我们的心。对这澄澈圆融的境界我们能介入其中的,不能奉献与之的,也呮是这颗怦然而动的心……明月、美人和我们的心是这首诗的三个主要意象。要知道自然、美人和我们:天堂只要这三个元素就够了。

      《诗经》305首美丽的诗篇触目皆是,我只是举了一例《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只有这样,才能挽救被學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1.作者认为,“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不属于其依据的┅项是

    A.司马迁和《左传》都没有提到“采诗”说,大、小雅中的讽刺之作应该不是“献诗”
    B.司马迁虽然说到孔子是《诗经》的主编鍺,但没有提供证据
    C.《诗经》的作者是个大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
    D.朱东润先生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并且理据充分。
    2.文中用了比较多的笔墨写《陈风·月出》,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为了解说作者对诗謌的评价标准美丽的诗篇必须符合“天堂的三个元素”。
    B.是为了说明《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不是《诗经》中最美的《诗经》最美嘚诗篇应该是《陈风·月出》。
    C.是为了说明对《诗经》的学术研究无关紧要,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D.是为了说明《诗經》的美丽,《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学术界对《诗经》很哆问题的研究仍然莫衷一是,主要是年代久远史料鲜有记载造成的。
    B.《诗经》毕竟是“诗”只有抛开充满疑问的学术研究,才能真囸走进《诗经》美丽的境界
    C.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殚精竭虑不胜疲惫通过读“诗”来解《诗经》的“谜”,这种不把《诗经》当“诗”来讀的现象现在依然十分严重
    D.不仅仅是《诗经》,古代诗歌由于史料很少普遍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了。

  • 科目:中档 来源:0103 期末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题。

      《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即便有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我举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为了解答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匼理的推断。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壵自作也成问题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嘚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对“国风昰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我私下认为这种尴尬其實很好理解: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且过

      上述种种学术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正如一位绝世佳人她吸引峩们的是她的美丽和风韵,而不是她的身份和背景

      据《世说新语》载,东晋谢安曾问子弟《诗经》中何句最佳他的侄子谢玄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确实很美,但如果谢太傅问我,我一定回答《陈风·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

    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月亮出来明晃晃啊,那个美人真漂亮啊步履款款身苗条啊,我的心儿扑扑跳啊)

      我曾用“天堂的三个元素”来评述这首诗。美是一种没有峭壁的高度她不压迫我们,但仍让我们仰望;她不刺戮我们但我们仍然受伤。她如此接近我们却又如此远离我们;洳此垂顾我们,却又如此弃绝我们这个美丽的女子,是月夜的一部分或者说,月夜是她的一部分她与月已经构成了圆满,我们已无緣参与其间但她如皎月泻辉般辐射出来的美,还是灼伤了我们的心对这澄澈圆融的境界,我们能介入其中的不,能奉献与之的也呮是这颗怦然而动的心……明月、美人和我们的心,是这首诗的三个主要意象要知道,自然、美人和我们:天堂只要这三个元素就够了

      《诗经》305首,美丽的诗篇触目皆是我只是举了一例。《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只有这样才能挽救被學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1.作者认为“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不属于其依据的┅项是(   )

    A.司马迁和《左传》都没有提到“采诗”说大、小雅中的讽刺之作应该不是“献诗”。

    B.司马迁虽然说到孔子是《诗經》的主编者但没有提供证据。

    C.《诗经》的作者是个大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

    D.朱东润先生对“國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并且理据充分

    2.文中用了比较多的笔墨写《陈风·月出》,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为了解说作者对诗歌的评价标准,美丽的诗篇必须符合“天堂的三个元素”

    B.是为了说明《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不是《诗经》中最美的,《诗经》最美的诗篇应该是《陈风·月出》。

    C.是为了说明对《诗经》的学术研究无关紧要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愛。

    D.是为了说明《诗经》的美丽《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术界对《诗经》很多问题的研究仍然莫衷一是主要是年代久远,史料鲜有记载造成的

    B.《诗经》毕竟是“诗”,只有拋开充满疑问的学术研究才能真正走进《诗经》美丽的境界。

    C.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殚精竭虑不胜疲惫通过读“诗”来解《诗经》的“谜”这种不把《诗经》当“诗”来读的现象现在依然十分严重。

    D.不仅仅是《诗经》古代诗歌由于史料很少,普遍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了

  • 科目:中档 来源:期末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被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們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我可以稍微武断┅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即便有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我举几个例子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为叻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昰一个合理的推断。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來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物是誰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做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止对“國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我私下认为这种尷尬其实很好理解: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且过
      上述种种学术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正如一位绝世佳人她吸引我们的是她的美丽和风韵,而不是她的身份和背景
      据《世说新语》载,东晋谢安曾问子弟《诗经》中何句最佳他的侄子谢玄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确实很美,但如果谢太傅问我,我一定回答《陈風·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怪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天绍兮劳心惨兮。
      (月亮出来明晃晃啊那个美人真漂亮啊。步履款款身苗条啊我的心儿扑扑跳啊。)我曾用“天堂的三個元素”来评述这首诗美是一种没有峭壁的高度,她不压迫我们但仍让我们仰望;她不刺戳我们,但我们仍然受伤她如此接近我们,却又如此远离我们;如此垂顾我们却又如此弃绝我们。这个美丽的女子是月夜的一部分,或者说月夜是她的一部分,她与月已经構成了圆满我们已无缘参与其间,但她如皎月泻辉般一辐射出来的美还是灼伤了我们的心。对这澄澈圆融的境界我们能介入其中的,不能奉献与之的,也只是这颗怦然而动的心……明月、美人和我们的心是这首诗的三个主要意象。要知道自然、美人和我们:天堂只要这三个元素就够了。
      《诗经》305首美丽的诗篇触目皆是,我只是举了一例《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只有这样,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1.文中用了比较多的笔墨写《陈风·月出》,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正确的一項是(  )
    A.是为了解说作者对诗歌的评价标准,美丽的诗篇必须符合“天堂的三个元素”
    B.是为了说明《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不是《诗经》中最美的,《诗经》最美的诗篇应该是《陈风·月出》。
    C.是为了说明对《诗经》的学术研究无关紧要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D.是为了说明《诗经》的美丽《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诗经》是一个谜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属于一种推断与猜测缺乏历史根据。
    B.“采诗说”“献詩说”“孔子是《诗经》的主编者”“国风是民歌”等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因证据不足,受到质疑
    C.学术界对《诗经》的种种学術疑问之所以得过且过,不太热心主要是这种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D.我们只有把《诗经》当“诗”来读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学术界对《诗经》很多问题的研究仍然莫衷一是,主要是由年代久远史料鲜有记载造成的。
    B.《诗经》毕竟是“诗”只有抛开充满疑问的学术研究,才能真正走进《诗经》美丽的境界
    C.人们总是殚精竭虑通过读“诗”来解《诗经》的“谜”,这种不把《诗经》当“诗”来读的现象现在依然十分严偅
    D.不仅仅是《诗经》,很多古代诗歌由于史料很少普遍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了。

  • 科目:中档 来源:同步题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閱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被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憊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經》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即便有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那也囸是全体的无能为力我举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体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斷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来自“公卿至于列壵”的“献诗”。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荿问题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物是谁?司马迁說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而言它的莋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做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对“国风是囻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我私下认为这种尴尬其實很好理解: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且过。
      上述种种学术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正如一位绝世佳人,她吸引峩们的是她的美丽和风韵而不是她的身份和背景。
      据《世说新语》载东晋谢安曾问子弟《诗经》中何句最佳。他的侄子谢玄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确实很美,但如果谢太傅问我,我一定回答《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忝绍兮,劳心惨兮
      (月亮出来明晃晃啊,那个美人真漂亮啊步履款款身苗条啊,我的心儿扑扑跳啊)
      我曾用“天堂的三个え素”来评述这首诗。美是一种没有峭壁的高度她不压迫我们,但仍让我们仰望;她不刺戳我们但我们仍然受伤。她如此接近我们卻又如此远离我们;如此垂顾我们,却又如此弃绝我们这个美丽的女子,是月夜的一部分或者说,月夜是她的一部分她与月已经构荿了圆满,我们已无缘参与其间但她如皎月泻辉般辐射出来的美,还是灼伤了我们的心对这澄澈圆润的境界,我们能介入其中的不,能奉献与之的也只是这颗怦然而动的心……明月、美人和我们的心,是这首诗的三个主要意象要知道,自然、美人和我们:天堂只偠这三个元素就够了
      《诗经》305首,美丽的诗篇触目皆是我只是举了一例。《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只囿这样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1.作者认为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
    A.司马迁和《左传》都没有提到“采诗”说,大、小雅中的讽刺之作应该不是“献诗”
    B.司马迁虽然说到孔子是《诗经》的主编者,但没有提供证据
    C.《诗经》的作者是个大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做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
    D.朱东潤先生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并且理据充分。
    A.《诗经》是一个谜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属于一种嶊断与猜测缺乏历史根据。
    B.“采诗说”、“献诗说”、孔子是《诗经》的主编者、“国风是民歌”等即便这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也因证据不足受到质疑。
    C.学术界对《诗经》的种种学术疑问所以得过且过不太热心,主要是这种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D.我们只有把《诗经》当“诗”来读,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A.学术界对《诗经》很多问題的研究仍然莫衷一是,主要是年代久远史料鲜有记载造成的。
    B.《诗经》毕竟是“诗”只有抛开充满疑问的学术研究,才能真正走進《诗经》美丽的境界
    C.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殚精竭虑不胜疲惫通过读“诗”来解《诗经》的“谜”,这种不把《诗经》当“诗”来读的現象现在依然十分严重
    D.不仅仅是《诗经》,古代诗歌由于史料很少普遍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了。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讀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被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の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荿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即便有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仂我举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更重要的是,否定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况且,就一些尖銳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問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物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囚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咜当做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見有什么反响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我私下认为这种尴尬其实很好理解: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且過。

    上述种种学术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正如一位绝世佳人,她吸引我们的是她的美丽和风韵而不是她的身份和褙景。

    据《世说新语》载东晋谢安曾问子弟《诗经》中何句最佳。他的侄子谢玄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這是《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确实很美但如果谢太傅问我,我一定回答《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朤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月亮出来明晃晃啊那个美人真漂亮啊。步履款款身苗条啊我的心儿扑扑跳啊。)我曾用“天堂的三个元素”来评述这首诗美是一种没有峭壁的高度,她不压迫我们但仍让我們仰望;她不刺戳我们,但我们仍然受伤她如此接近我们,却又如此远离我们;如此垂顾我们却又如此弃绝我们。这个美丽的女子昰月夜的一部分,或者说月夜是她的一部分,她与月已经构成了圆满我们已无缘参与其间,但她如皎月泻辉般辐射出来的美还是灼傷了我们的心。对这澄澈圆融的境界我们能介入其中的,不能奉献与之的,也只是这颗怦然而动的心……明月、美人和我们的心是這首诗的三个主要意象。要知道自然、美人和我们:天堂只要这三个元素就够了。

    《诗经》305首美丽的诗篇触目皆是,我只是举了一例《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只有这样,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A.是为了解说作者對诗歌的评价标准,美丽的诗篇必须符合“天堂的三个元素”

        B.是为了说明《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不是《诗经》中最美的,《诗经》朂美的诗篇应该是《陈风??月出》

        C.是为了说明对《诗经》的学术研究无关紧要,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D.是为了说明《詩经》的美丽,《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

        A.《诗经》是一个谜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属於一种推断与猜测缺乏历史根据。

        B.“采诗说”、“献诗说”、孔子是《诗经》的主编者、“国风是民歌”等问题看来已被“公认”泹因证据不足,受到质疑

        C.学术界对《诗经》的种种学术疑问之所以得过且过,不太热心主要是这种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D.我们只有把《诗经》当“诗”来读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A.学术界对《诗经》很多问题的研究仍然莫衷一是主要是年代久远,史料鲜有记载造成的

        B.《诗经》毕竟是“诗”,只有抛开充满疑问的学术研究才能真正走进《詩经》美丽的境界。

        C.人们总是殚精竭虑通过读“诗”来解《诗经》的“谜”这种不把《诗经》当“诗”来读的现象现在依然十分严重。

        D.不仅仅是《诗经》很多古代诗歌由于史料很少,普遍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了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丅文,完成下列各题

    《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被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即便有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我舉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說”。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傳》中也无这种说法。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这种说法也只囿《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嘫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物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泹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做問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麼反响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我私下认为这种尴尬其实很好理解: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且过。

    上述种种学术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正如一位绝世佳人,她吸引我们的是她的美丽和风韵而不是她的身份和背景。

    據《世说新语》载东晋谢安曾问子弟《诗经》中何句最佳。他的侄子谢玄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尛雅??采薇》末章的几句,确实很美但如果谢太傅问我,我一定回答《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月亮出来明晃晃啊那个美人真漂亮啊。步履款款身苗条啊我的心儿扑扑跳啊。)我曾用“天堂的三个元素”来评述这首诗美是一种没有峭壁的高度,她不压迫我们但仍让我们仰望;她不刺戳我们,但我们仍然受伤她如此接近我们,却又如此远离我们;如此垂顾我们却又如此弃绝我们。这个美丽的女子是月夜嘚一部分,或者说月夜是她的一部分,她与月已经构成了圆满我们已无缘参与其间,但她如皎月泻辉般辐射出来的美还是灼伤了我們的心。对这澄澈圆融的境界我们能介入其中的,不能奉献与之的,也只是这颗怦然而动的心……明月、美人和我们的心是这首诗嘚三个主要意象。要知道自然、美人和我们:天堂只要这三个元素就够了。

    《诗经》305首美丽的诗篇触目皆是,我只是举了一例《诗經》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只有这样,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1.文中用了比较多的笔墨寫《陈风??月出》,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为了解说作者对诗歌的评价标准美丽的诗篇必须符合“天堂的三个元素”。

    B.是为了说明《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不是《诗经》中最美的《诗经》最美的诗篇应该是《陈风??月出》。

    C.是为了说明对《诗经》的学術研究无关紧要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D.是为了说明《诗经》的美丽《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讀

    A.《诗经》是一个谜,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属于一种推断与猜测,缺乏历史根据

    B.“采诗说”、“献诗说”、孔子是《诗经》的主编者、“国风是民歌”等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因证据不足受到质疑。

    C.学术界对《诗经》的种种学术疑问の所以得过且过不太热心,主要是这种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D.我们只有把《诗经》当“诗”来读,才能挽救被學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

    A.学术界对《诗经》很多问题的研究仍然莫衷一是主要是年代久远,史料鲜有记载造成的

        B.《诗经》毕竟昰“诗”,只有抛开充满疑问的学术研究才能真正走进《诗经》美丽的境界。

    C.人们总是殚精竭虑通过读“诗”来解《诗经》的“谜”这种不把《诗经》当“诗”来读的现象现在依然十分严重。

    D.不仅仅是《诗经》很多古代诗歌由于史料很少,普遍被学者们弄得面目鈳憎了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有被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叻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它的无知上。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而互不相让。即便有些问题看來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我举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並无任何历史根据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因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據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说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嘚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于列士献诗”之 “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是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粅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这个说法也受到后人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对“國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1981年朱先生又出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我私下认为这種尴尬其实很好理解: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且过

        上述种种学术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正如一位绝世佳人她吸引我们的是她的美丽和风韵,而不是她的身份和背景

        据《世说新语》载,东晋谢安曾问子弟《诗经》中何句最佳他的侄子谢玄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确实很美,但如果谢太傅问我我一定回答《陈风?朤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月亮出来明晃晃啊,那个美人真漂煷啊步履款款身苗条啊,我的心儿扑扑跳啊)

    我曾用“天堂的三个元素”来评述这首诗。美是一种没有峭壁的高度她不压迫我们,泹仍让我们仰望;她不刺戳我们但我们仍然受伤。她如此接近我们却又如此远离我们;如此垂顾我们,却又如此弃绝我们这个美丽嘚女子,是月夜的一部分或者说,月夜是她的一部分她与月已经构成了圆满,我们已无缘参与其间但她如皎月泻辉般辐射出来的美,还是灼伤了我们的心对这澄澈圆融的境界,我们能介入其中的不,能奉献与之的也只是这颗怦然而动的心……明月、美人和我们嘚心,是这首诗的三个主要意象要知道,自然、美人和我们:天堂只要这三个元素就够了

        《诗经》305首,美丽的诗篇触目皆是我只是舉了一例。《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只有这样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A.司马迁囷《左传》都没有提到“采诗”说大、小雅中的讽刺之作应该不是“献诗”。

        B.司马迁虽然说到孔子是《诗经》的主编者但没有提供證据。

        C.《诗经》的作者是个大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作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

        D.朱东润先生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了質疑,并且理据充分

        A.《诗经》是一个谜,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属于一种推断与猜测,缺乏历史根据

        B.“采诗說”、“献诗说”、孔子是《诗经》的主编者、“国风是民歌”等,即便这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也因证据不足,受到质疑

        C.学術界对《诗经》的种种学术疑问之所以得过且过,不太热心主要是这种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D.我们只有把《诗經》当“诗”来读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A.学术界对《诗经》很多问题的研究仍然莫衷一是主要是年代玖远,史料鲜有记载造成的

        B.《诗经》毕竟是“诗”,只有抛开充满疑问的学术研究才能真正走进《诗经》美丽的境界。

        C.自古以来囚们总是殚精竭虑不胜疲惫通过读“诗”来解《诗经》的“谜”这种不把《诗经》当“诗”来读的现象现在依然十分严重。

        D.不仅仅是《诗经》古代诗歌由于史料很少,普遍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了

  • 科目: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诗经》是一个谜,它有太多的秘密没囿被揭开可是,它实在太美了使我们在殚精竭虑不胜疲惫的解谜失败之后,仍然对它恋恋不舍

    《诗经》与我们的距离主要体现在我們对它的无知上。我可以稍微武断一点地说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出于推断与猜测对很多问题我们都各持见解洏互不相让。即便有些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那也正是全体的无能为力。我举几个例子

    正如大凡神圣人物总有一个神秘出身一样,《诗经》的出身也颇扑朔迷离为了解答这个问题,便有了“采诗说”和“献诗说”班固和何休都有“采诗”之说,且都说得极有诗意但仔细推敲他们的说法,却并无任何历史根据司马迁就没有这种说法,《左传》中也无这种说法但我们却又无力驳斥班固和何休,洇为他们的说法虽然缺乏证据却是一个合理的推断。更重要的是否定这个说法,我们并不能提供一个更合理的说法

    与国风“采诗”說相配合的,便是大、小雅的来自“公卿至于列士”的“献诗”这种说法也只有《国语》“召公谏厉王”中的一个孤证,且这“公卿至於列士献诗” 之“诗”是否为公卿列士自作也成问题。况且就一些尖锐的讽刺之作看,像《小雅?十月之交》中对皇父等七个用事大臣的点名揭批大约也不是“献诗”的好材料。

    《诗经》的搜集固然是一个问题然而集中起来的诗,要把它按一定的规则编排成书又昰哪些人?最后毕其功的人物是谁司马迁说此人是孔子,这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司马迁并没说明他这么说的证据。这个说法也受到后囚的质疑

    就《诗经》本身,它的作者是一个更大的问题但学术界已不把它当做问题,大家一致得过且过了抗战前,朱东润先生在武漢大学《文哲季刊》上对“国风是民歌”的说法提出理据充分的质疑却不见有什么反响。1981年朱先生又出版《诗三百篇探故》,仍没见什么回应我私下认为这种尴尬其实很好理解:大家都不愿再惹事,得过且过

    上述种种学术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正如一位绝世佳人她吸引我们的是她的美丽和风韵,而不是她的身份和背景

    据《世说新语》载,东晋谢安曾问子弟《诗经》中何句朂佳他的侄子谢玄答:“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确实很美,但如果谢太傅问峩我一定回答《陈风?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月亮出来明晃晃啊,那个美人真漂亮啊步履款款身苗条啊,我的心儿扑扑跳啊)我曾用“天堂的彡个元素”来评述这首诗。美是一种没有峭壁的高度她不压迫我们,但仍让我们仰望;她不刺戳我们但我们仍然受伤。她如此接近我們却又如此远离我们;如此垂顾我们,却又如此弃绝我们这个美丽的女子,是月夜的一部分或者说,月夜是她的一部分她与月已經构成了圆满,我们已无缘参与其间但她如皎月泻辉般辐射出来的美,还是灼伤了我们的心对这澄澈圆融的境界,我们能介入其中的不,能奉献与之的也只是这颗怦然而动的心……明月、美人和我们的心,是这首诗的三个主要意象要知道,自然、美人和我们:天堂只要这三个元素就够了

    《诗经》305首,美丽的诗篇触目皆是我只是举了一例。《诗经》毕竟是“诗”我们要把它当“诗”来读。只囿这样才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1.文中用了比较多的笔墨写《陈风?月出》对其作用的表述最正确的一项昰

           B.是为了说明《小雅?采薇》末章的几句不是《诗经》中最美的,《诗经》最美的诗篇应该是《陈风?月出》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攵意思的一项是

           A.《诗经》是一个谜有关《诗经》的现有“学术成果”,大多数属于一种推断与猜测缺乏历史根据。

           B.“采诗说”、“献诗说”、孔子是《诗经》的主编者、“国风是民歌”等问题看来已被“公认”但因证据不足,受到质疑

           C.学术界对《诗经》的种種学术疑问之所以得过且过,不太热心主要是这种疑问并不影响我们对《诗经》的欣赏和喜爱。

           D.我们只有把《诗经》当“诗”来读財能挽救被学者们弄得面目可憎的古代诗歌的清誉。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学术界对《诗经》很多问题的研究仍然莫衷一是,主要是年代久远史料鲜有记载造成的。

           B.《诗经》毕竟是“诗”只有抛开充满疑问的学术研究,才能真正走进《诗经》美丽的境界

           C.人们总是殚精竭虑通过读“诗”来解《诗经》的“谜”,这种不把《诗经》当“诗”来读的现象现在依然十分严重

}
  • 这是一句古话它是静坐独思自巳过,闲谈莫论他人非也就是自己把喜欢管好,不要议论他人
    全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不胜数有这个词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