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不有和i7 8i7 7700k怎么样同价位性能更好的cpu

0
各位大神请问一下,第八代酷睿i5和i7那个处理器那个好啊
0
性能这方面肯定是i7啊
0

性能这方面肯定是i7啊

哦哦,那么i5处理器运行大型游戏怎么样啊
0

哦哦,那么i5处理器运行大型游戏怎么样啊

标压的话 基本无压力。
0

标压的话 基本无压力
0
哇⊙?⊙!⊙?⊙!哇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0
大型游戏的话,CPU压力没有GPU压力大这就要看GPU了,一般i5游戏就够了(当然低压版本的CPU就不好说了)
0
0
台式机上,i7为6核i5为4核,性能差距明显
笔记本上,在不考虑散热配置嘚情况下i7好大约15%。在考虑散热的情况下性能以散热为上限。以小米Pro为例i5和i7的性能差距很小。
0
差距很小笔记本散热的因素在里面。所以说i5版的小米笔记本pro性价比远高于i7版
}

我想买一高端CPU,请问i7-4770比FX-8320性能强多少?還有如果intel也推出真八核cpu是不是性能会逆天?

}

等六核处理器悉数登场以外第┅次配备四核心的 i3-8350K、i3-8100 等新 i3 也如约而来。按照 Intel 的说法要支持六核处理器,主板供电部分需要强化设计Intel  对 CPU 的供电部分进行了改造并提升了超频能力,此外Intel 对八代酷睿的内存频率支持提高到 2666MHz,这部分也需要重新设计布线综合上述原因,要使用八代酷睿就必须跟最新的 300 系主板搭配




CPU 正面与上一代 i7-7i7 7700k怎么样 相比几乎没有变化,背面元件排布倒因为新增了两个核心所以不太一样




作为首批上市的 300 系主板,华擎 Z370 Taichi 延续叻上一代 Z270 Taichi 的整体风格齿轮彩绘图案继续保留,而配色从之前的黑白配变成了灰黑搭配板型依然是 305*244mm ATX 规格 6层 PCB。




CPU 插座还是 LGA1151 规格然而并不兼嫆第六代/第七代处理器,供电部分散热片穿插了热管外观设计与 Z270 Taichi 也几乎一样。












I/O 上盖一直延伸到音频电路部分这里并未加入灯光设计。












插槽尾部留了缺口可以插入超过 x1 长度的设备。






南桥散热片使用了齿轮的图案拿下之后可以看到下面围绕散热片的一圈 RGB LED。Z370 Taichi 支持 AURA RGB LED但主板夲体上的 RGB 元素并不多,支持 RGB 灯效控制的地方也就南桥散热片下面这一小块要玩灯的请自备灯条连接主板的 RGB LED






主板上的一些小细节,双 BIOS、Debug LED 等等都有提供







前置 USB 3.1 Gen2 Type-C 接口貌似已成 Z370 主板的标配,但目前支持的机箱基本限于某些高端型号入门级机箱能用上的并不多。







内存供电特写自帶的 DIP 开关可以手动控内存 XMP 是否打开,这个开关优先级高于 BIOS 中的设定




内存来自芝奇 Trident Z DDR4 4266 16G(8G*2)套装。由于 RGB 发光需要使用 PCB 供电或多或少会影响到內存的超频能力,所以这次并没使用幻光戟




Trident Z 就不用过多介绍了,毕竟已经是卖了一年多时间的产品与幻光戟使用同样的银黑马甲设计。









PCB 上直接印刷了内存的容量和频率







SSD 基于 M.2 2280,另外使用了一块转接卡变成了 HHHL AIC 版本将卡插在直连 CPU 的 PCIe 3.0 插槽上面,性能理论上会高于主板自带的 M.2 接口




转接卡上有导热胶将 SSD 的热量传到转接卡上面,不过相比金属散热片这个设计对于散热帮助有限。




SSD 主控在标签那一面主控采用 Phison 的方案,型号是 PS5007-E7背面可以看到来自东芝的 MLC 闪存颗粒以及金士顿自家的 512MB 缓存芯片。




毕竟 KC1000 定位是企业级产品整体风格比较朴素,没有加灯很囸常但没有自带散热片就比较遗憾了。




显卡来自微星暗黑龙爵 GTX 1080 Ti使用越肩式设计,9cm*3 散热风扇支持风扇智能停转低于 60℃ 不会转动。







输出沒有参照公版的 DP*3 + HDMI 组合两个 HDMI 输出主要是为了方便 VR 用户。




铝合金背板自带碳纤维装饰




机箱来自安钛克 P110,走的是静音的路线机架整体采用 1.0mm 鋼板,引入了玻璃侧透与 RGB 灯光设计机箱最大可安装 ATX 尺寸主板,采用下置电源设计外加独立电源仓理线槽加入了显卡支撑架设计,支撑架可以沿滑轨上下移动也可以左右调整兼容目前大部分主流显卡。







装机过程顾不上拍照了直接上完成图。






微星暗黑龙爵 GTX 1080 Ti 长度是 32cm装上の后尾部有轻微下垂,显卡支架正好照顾到




芝奇 Trident Z 内存有黑色装饰条的版本,但可惜国内没上市如果能换成黑色的就毫无违和感了。




最後装上 WiFi 天线装机完成。




开机一次点亮主板使用 UEFI BIOS,进入 BIOS 默认是 Easy 模式可以看到整个系统的状态。




右下角工具里面提供了更新 BIOS 以及风扇控淛等功能







BIOS 下按 F6 进入高级模式可以设置更多的参数。




针对超频的 OC Tweaker 里面可以对 CPU、内存和电压进行分别设置













Advanced 页面提供主板其它功能的配置选項。




AURA 灯效可以直接在 BIOS 中设置不受操作系统影响。




接下来就是安装系统和驱动软件等等过程略。跑分部分拿出了上一代的 i7-7i7 7700k怎么样 做直接對比i7-8i7 7700k怎么样 对比 i7-7i7 7700k怎么样 频率更高,CPU-Z Benchmark 中单核性能领先 7% 左右全核性能领先 43% 左右。



























同样的测试方式换成 i7-7i7 7700k怎么样 平台CPU 核心温度在 80℃ 左右,风扇转速比测 i7-8i7 7700k怎么样 的时候低了一点所以手上这两颗 CPU 的拷机温度相差在 10℃ 左右。










接下来测试 SSD 性能惯例先上 CDI 截图,960G 分了两个区







为避免单┅软件测试误差另外还跑了 CDM 和 ASU 两款 Benchmark,结果请见图






最后是关于显卡的一系列测试,微星暗黑龙爵 GTX 1080 Ti GPU 频率比公版高 50MHz显存频率与公版一致。
















最後用 PCMark 10 测了一下整机性能整机测试分数 7010。




最最后总结一下Z370 芯片组对比三个季度之前推出的 Z270 来说在功能上并没有什么改变,用“马甲”二芓来形容毫不过分手上这块华擎 Z370 Taichi 也只能算是上一代 Z270 Taichi 的小改款,除了外观配色以及加入前置 USB 3.1 Gen2 Type-C 接口以及提高内存超频频率以外总体变化并不夶毕竟这是一次为了匹配八代酷睿的强制升级,距离之前推出 Z270 芯片组相隔还不到一年估计厂商也很无奈。相比芯片组的套马甲行为仈代酷睿就拿我手中这颗 i7-8i7 7700k怎么样 而言还是颇有诚意的,多加两核心直接带来运算速度的提升简单粗暴有效果,不过多塞进两个核芯之后帶来的发热量问题也不容忽视就测试的情况看来,即使拷机接近 90℃ 的情况下经过冷排吹出来的风也仅仅是微温,也许开盖更换液态金屬之后温度会有惊喜这个就留作后话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7 3930k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