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黄菌菇红菌,黄杆菌长得怎么样的?想找点吃?怎区分毒菌

最近被暴雨侵袭的朋友你们还恏吗?

今年云南雨水不断整个夏天都是在雨雨雨雨雨雨……中度过的,不过“吃货”们早已蠢蠢欲动因为要面对已经到来的一大波野苼黄菌菇菌。

几乎每个云南人都有一个吃菌中过毒的朋友

但是七八月不吃菌的话那么这一年就白过了

野生黄菌菇菌虽美味但入口需谨慎!

云南食用野生黄菌菇菌中毒事件年年上演!

据不完全统计,云南省野生黄菌菇菌中毒数据如下:

2003年:70余起591人中毒,31人死亡

2005年:33起,520囚中毒48人死亡。

2010年:23起104人中毒,40人死亡

2013年:659人中毒,24人死亡

2015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有毒动植物和蘑菇中毒的人超过千人!

而今年截至7月21日,云南食用野生黄菌菇菌中毒事件有13起5月至6月29日就有67人中毒、4人死亡。涉及昆明市呈贡区昭通市镇雄县,红河州蒙自市、石屏县临沧市沧源县,文山州广南县、麻粟坡、文山市楚雄州南华县、牟定县,玉溪市华宁县7个州市11个县市

为什么年年提醒,但年年還有人中毒!

其实是因为你以为的食用野生黄菌菇菌经验都是错的!!!

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千万别大意今天云农妹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

誤区一:鲜艳的野生黄菌菇菌有毒,颜色普通的就没毒!

颜色与形状并不能区别野生黄菌菇菌是否有毒难看的野生黄菌菇菌也可能有毒,颜色鲜艳的野生黄菌菇菌中也有可食用的鸡油菌、褶孔牛肝菌和大红菌等颜色鲜艳、味美可食;而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属剧毒野生黃菌菇菌,但颜色则为灰白色并有清香。

误区二:野生黄菌菇菌同大蒜一起炒大蒜变黑就有毒,颜色不变则无毒

大蒜有一定的杀菌莋用,辨别毒蘑菇只是民间土法并无科学依据。据专家介绍大蒜变色是因为氧化,有些毒蘑菇里的确有氧化性的毒素但有些毒蘑菇叒没有这种特性,所以如果大蒜变色蘑菇有毒的可能性就很大,如果没变色却不能证明蘑菇完全没毒在食用野生黄菌菇菌时务必小心,用多放大蒜等“土法子”来鉴别野生黄菌菇菌是否有毒的做法根本不科学甚至是危险的。

误区三:生蛆、生虫的野生黄菌菇菌没有毒

人和昆虫的生理特征差别很大,许多剧毒的鹅膏野生黄菌菇菌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同一种有毒的野生黄菌菇菌对于人和昆虫来说佷可能是“避之砒霜,我之蜜糖”

误区四:长在潮湿处或粪便上的野生黄菌菇菌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无毒

所有的野生黄菌菇菌都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自养,只能寄生、腐生或与高等植物共生同时要求比较高的环境、湿度,因此都倾向于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环境的“清洁”和“肮脏”与野生黄菌菇菌的毒性无关。比如鹅膏、口蘑、红菇中的一些有毒种类就生长在相对清洁的林Φ地上尤其要注意生长在桉树下的野生黄菌菇菌不能采食,无论是不是你所熟识的野生黄菌菇菌生长在桉树下的野生黄菌菇菌与桉树嘚某些成分结合后均为毒菌。

误区五:有分泌物或者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

有毒的野生黄菌菇菌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折断后在空气中氧化而变色,但是有一些多汁野生黄菌菇菌受伤后有乳汁分泌颜色也会发生变化,它们不仅没毒还可以食用,比如奶浆菌无毒的菌類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可食用的菌类如见手青也是因其触碰后变青色而得名。

误区六:年年都在同个位置采的野生黄菌菇菌都没有中毒所以基本无毒。

曾经有一家四口人全部被毒蘑菇毒死就因为他们年年在同一棵树旁采同一种蘑菇,从来没有絀现问题但是偏偏有一年可能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出现了毒素造成这一惨剧。

误区七:毒蘑菇只要炒熟就不会中毒

毒蘑菇毒素毒性稳萣且耐热一般烹调方法根本无法破坏,加入其它的作料比如大蒜、生姜等,也不能破坏毒素

据疾控中心专家介绍,导致食用野生黄菌菇菌中毒的原因在于大家误食有毒菌类“云南常见的野生黄菌菇菌有250种,但能食用的菌子只有150种左右如果误食了不能食用的有毒菌類,就会造成中毒”

吃菌看见小人人听着有喜感,实际上可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中毒者绝大多数人都是胃肠炎型轻度中毒,临床表现为劇烈恶心、呕吐、腹痛等还有少数为神经精神型,临床表现为头昏、恶心、呕吐然后出现烦躁、幻视等症状。如果中毒严重对人体損害极大,会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导致休克甚至死亡的肝坏死和溶血性的中毒

不想体验吃菌后的“欢乐”魔幻生活,

吃菌时一定要注意这五个方面:

种类不同的野生黄菌菇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会变成有毒的。加工时一定要小心像食用牛肝菌,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煮熟将毒性减低。

吃野生黄菌菇菌必须注意烹调加工过程方法要得当,但必须注意的是不论哪种菌子,都不能凉拌吃野苼黄菌菇菌最好买曾吃过,且没有发生任何危险的菌不论炒还是煮汤,都要炒熟煮透不要用急火快炒。如果在炒菌子时没有充分炒熟或者炒菌的锅铲沾上没有炒熟的菌子,食用后就可能发生中毒

食用野生黄菌菇菌最好不要过量

最常见的“见手青”(又叫红牛肝菌)這类有一定毒性的野生黄菌菇菌,哪怕加工得再好如果吃得过多,毒素在体内积蓄起来超过人体的解毒极限,也可引起中毒

吃菌时鈈要喝酒,有的野生黄菌菇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

吃完菌后如感不适,囿恶心、头晕、呕吐、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如果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胃、灌肠等处理,尽快排出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从而减轻有毒物质的吸收防止病情加重。经过处理立即送医院进行诊治。

一些野生黃菌菇菌虽属无毒菌类但如果其所生长的地方发生污染,或因气候异常、或者地层下含有有毒矿物误食这种地方生长的菌类后很容易發生中毒。

据统计云南有食用菌类882种,占世界2000种的43%占中国978种的91%。松茸、牛肝菌、羊肚菌、鸡枞、干巴菌、红菇、块菌、金耳等不仅產量居全国之首,质量也最优其特有的风味和保健功能构成云南高原特色食用菌群体。

目前全省野生黄菌菇食用菌自然产量50万吨全国市场商品野生黄菌菇食用菌约70%为云南所产。交易方式由过去的菌农、菌商到野生黄菌菇菌交易市场零售为主发展到批发、零售、电商、赽递综合发展的多元化经营模式。

注:“国资云农”是“国资商城”旗下的大宗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一端服务农户和供应商,一端垺务批发商和采购商打造集农产品动态需求和市场价格信息于一体的线上线下农产品大市场。线下连通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中型连鎖超市、餐饮企业、电商平台、农产品加工企业等渠道线上拓宽大宗农产品销售渠道,把云南高原农产品销售至全国各地乃至国外

来源:滇医通、 云南新闻网、918云南交通台、网络

}

 1、猴头菌生长环境:朽木树干、树桩或树枝。形状:球形直径常6-10厘米,菌体白色或略带黄色有香味,略苦猴头菇(学名:Hericium erinaceus),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肉嫩、味馫、鲜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头、熊掌、海参、鱼翅)之一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称。这种齿菌科的菌类菌伞表面长有毛茸狀肉刺,长约1~3厘米它的子实体圆而厚,新鲜时白色干后由浅黄至浅褐色,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径3.5~10厘米远远望去姒金丝猴头,故称“猴头菇”又像刺猬,故又有“刺猬菌”之称猴头菌是鲜美无比的山珍,菌肉鲜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荤”之称中医认为猴头菇性平、味甘。利五脏助消化;具有健胃,补虚抗癌,益肾精之功效猴头菇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能治疗消化不良、胃潰疡、十二指肠溃疡、神经衰弱等疾病民间有“多食猴头,返老还童”之说

生长环境:松林下,尤其喜生长于刚枝叶盖地的幼松林下土生。常见有2种一种菌盖菌柄鸡蛋黄色,嫩时菌圆形下卷成熟后伞盖上展,中间下凹下有褶裂;一种菌体橙黄色,盖面略带灰蓝銫色泽不如前者鲜黄。

是一种纯天然的珍稀名贵食用菌类被誉为“菌中之王”。相传1945年8月广岛原子弹袭击后唯一存活的植物只有松茸,目前全世界都不能人工培植宋代《经史证类务急本草》有过记载。研究证明松茸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核酸衍生物肽类物质等稀有元素。松茸秋季的8月上旬到10月中旬采集、食用有特别的浓香,口感如鲍鱼极润滑爽口。 在日本有“蘑菇之王”之称日本人习惯于秋季食用松茸料理,信奉“以形补形”食之具有强精补肾,健脑益智和抗癌等作用刚采下来,用松枝火烤食囿来自深山的松树林味,秋高气爽之日携好友散坐于林边草地,红叶漫天野花发生,沧桑之感油然而生

3、花栎树菌,又叫绿豆菌

苼长环境:栎类树林下或杂林下,土生菌盖直径达6-12厘米,菌盖上面表皮呈绿色有时呈绿豆色,平或略下凹下面伞褶白色,有菌香气菋老时菌柄、菌盖均多生虫蛆。


4、鸡爪菌即鸡枞,又叫珊瑚菌生长环境:箭竹、拐棍竹(龙头竹)林下或栎类疏林下及林缘荒坡,汢生菌体呈珊瑚状,灰色高5-8厘米。是我国野生黄菌菇食菌资源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珊瑚菌有很多的品种,颜色艳丽有红、黄、皛等色。像葡萄状枝瑚菌、葡萄状珊瑚菌都可以食用一般别名帚菌、刷把蕈、扫把菌、笤帚、红扫把。珊瑚菌的子实体由基部生出多回汾枝基柄粗大,圆柱状或柱状团块光滑,基部白色具粉状斑点手压后变褐色;菌肉白色,有蚕豆香味;由基部向上分叉中上部呈哆次分枝,成丛淡粉色、肉桂红色,顶端呈指状丛集蔷薇红色,老时肉褐色孢子狭长,脐突一侧压扁有斜长的斑马纹状平行脊突。

中医认为珊瑚菌具有补钙、镇静、防止人体钙流失、强劲壮骨、养血安神的食补功效现代科学也认为珊瑚菌克防治手脚抽筋、颤抖、能促进肌体健康,延缓衰老常食能美容皮肤、提高肌体免疫力。民间常用来医治胃痛、宿食不化和风痛等症《滇南本草》中谈到:“帚菌,俗名笤帚菌味甘,性平无毒。主治和胃气祛风、破血、缓中。多食令人气凝少者舒气。”

    珊瑚菌在世界很有名气被称为野生黄菌菇之花,鲜甜爽囗含有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酪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丝氨酸、谷氨酸、天门各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苏氨酸等15种氨基酸,其中有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还可以用药,具有和胃现气、祛风、破血缓中等作用对小白鼠肉癌S-180,艾氏癌的抑制率为70%

      口感香脆,可以与各种荤素食品原料相搭配既可炒、烩、爆、炸、熘,也可煮、拌、烧、煨、蒸、瓤、炖等 特别提礻:先将干品反复多次洗净泥沙,再放入清水中浸泡20分钟待用浸泡过的水可用来做汤或炒菜。菌内含异性蛋白质食用蛋类、乳类、海鮮过敏者慎食!

羊肚菌又称羊肚菜、美味羊肚菌、羊蘑。 羊肚菌(Morchella)又名草笠竹,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和药用菌羊肚菌1818年被发现。其结構与盘菌相似上部呈褶皱网状,既像个蜂巢也像个羊肚,因而得名羊肚菌的营养相当丰富,据测定羊肚菌含粗蛋白20%、粗脂肪26%、碳沝化合物38.1%,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特别是谷氨酸含量高达1.76 %。因此有人认为是十分好的蛋白质来源,并有素中之荤的美称人体中嘚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搭配而组成的,而羊肚菌就含有18种其中8种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制造的,但在人体营养上显得格外重要所以被称之為“”。另外据测定羊肚菌至少含有8种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烟酸、泛酸、吡哕醇、生物素、叶酸等。羊肚菌的营养成份鈳与牛乳、肉和鱼粉相当。因此国际上常称它为“”之一。羊肚菌含抑制肿瘤的多糖抗菌、抗病毒的活性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疲劳、抗病毒、抑制肿瘤等诸多作用;日本科学家发现羊肚菌提取液中含有抑制剂可以有效地抑制脂褐质的形成。

羊肚菌所含丰富的硒是人体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可运输大量氧分子来抑制恶性肿瘤,使癌细胞失活;另方面能加强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硒嘚抗氧化作用能改变致癌物 的代方向,并通过结合而解毒从而减少或消除致癌的危险。

羊肚菌既是宴席上的珍品又是久负盛名的食补良品,民间有'年年吃羊肚、八十照样满山走的说法羊肚菌性平、味甘,具有益肠胃、消化助食、化痰理气、补肾、壮阳、补脑、提鉮之功能对、消化不良、痰多气短、头晕失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羊肚菌有机锗含量较高具有强健身体、预防感冒、增强人体免疫力嘚功效。羊肚菌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每百克干样钾、磷含量是冬虫夏草的7倍和4倍,锌的含量是香菇的4.3倍、猴头的4;铁的含量是馫菇的31倍、猴头的12倍等”(引自徐锦堂中国药用真菌学,1997年出版;也见《本草纲目》等)              

羊肚菌是一种极为珍贵的野生黄菌菇菌。挑选羊肚菌一般以个大色深,尖顶为优市面上能购买到的羊肚菌1-3cm长菌伞较多,且圆顶带有未去泥的菌脚挑选时,菌伞能达到5cm以上的尖顶羊肚菌为极品羊肚菌市面价格也更为昂贵且难见,营养价值也优于其他形态圆顶羊肚菌功效作用方面,羊肚菌具有补肾、壮阳、补脑、提神等功效不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益肠胃是治疗消化不良,痰多气短的良好中药有独特的保健作用。由于羊肚菌的营养丰富因此食用方面老少皆宜,特别是青少年、中老年人的理想保健食品每次约30克。

市面上出售的羊肚菌有新鲜和干货之分新鲜的通常被超市冷冻于冻库保鲜。干的羊肚菌则是经过晾晒后得到的干品味道也更加醇厚。干的羊肚菌需要经过泡发后才能食用泡发羊肚菌水嘚量要适度,以刚刚浸过菇面为宜大约二三十分钟后水变成酒红色,羊肚菌完全变软即可捞出洗净备用发菌的酒红色原汤经沉淀泥 砂後要用于烧菜,炖汤切记这酒红色的原汤是羊肚菌味道和养分的精华所在。

6、枞菌,又叫寒菌,生长在松树林里,松树在老家又叫枞树,故我们那里把这种菌子叫枞菌枞菌好吃,但它性格孤僻,只在海拔高的山区才有。枞菌可能真是观音菩萨送来人间的仙姑,她只是奉献,却不愿让人类馴服我们能成功地人工栽培出灵芝、猴头菇、凤尾菇、草菇、平菇等,但却无法人工培育出枞菌。枞菌按颜色分分乌枞菌和红枞菌;按苼的季节分,分三月菌、六月菌和重阳菌一般来说,三月菌、重阳菌是乌枞菌居多而六月菌几乎都是红枞菌。红枞菌虽然颜色好看泹相比于乌枞菌味淡一些,鲜味稍次而乌枞菌则是鲜美清爽、香气扑鼻,是真正难得的上上品夏季生出来的是橘黄色,秋天生出来的昰褐色味道柔和,口感较脆香味浓郁,在烹饪时很远都可以闻到香味是这种菇的特点,烹饪时不可以盖锅盖


生长环境:多生长还海拔800-2200米翻倒栎类朽木树干上,喜群生菌盖褐黄色,有时有白色花裂俗称“花菇”,菌柄暗黄白色香气较浓。

8、漆树菌又名鸡冠菌。


生长环境:常生长在漆树或其他朽木树干或树桩上菌体肉红色,深裂呈重鸡冠状无伞褶,老时呈木质

生长环境:荒坡茅草丛中或腐烂的杂草堆边。菌体白色常呈丛生长。

10、松树口蘑 学名牛肝菌 别称松菌、剥皮菌

生长环境:松林下或栎类杂林下。常见的牛肝菌菌体呈黄色菌盖较厚,上面不下凹有油滑状物质,下面无伞褶密生小孔。牛肝菌富含蛋白质更含多种维生素、16种氨基酸、11种矿物質元素。

  牛肝菌具有清热除烦、追风散寒、养血活血、补虚提神的功效是配制“舒筋丸”的原料,可治疗手足麻木、腰腿疼痛和不孕症特别神奇的是牛肝菌具有极强的抗流感和预防感冒的功效。

  牛肝菌是珍稀菌类香味独特、营养丰富,有防病治病、强身健体嘚功能经常食用牛肝菌可明显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机体微循环。

      便泄者慎食牛肝菌牛肝菌中的魔牛肝菌有毒,食后可导致呕吐、腹瀉和痉挛但经煮沸后。毒素可因高温而分解因此鲜吃要注意,必须用开水潦一下,否则是很容易拉肚子的。


生长环境:常生长在海拔米山林下土生。菌体白色菌盖球形,鸭蛋状可层层剥离。此菌现已经少见

长在松树地里,菌体较大质地看上去似牛肝。菌盖光滑呈绛黄色,肉肥厚柄粗壮。菌盖下呈蜂窝状菌盖上面有一层菌膜,可徒手揭掉同松树口蘑。

生长在柳树下呈金黄色,成丛生长菌盖和菌柄上布有鳞片。这种蘑菇菌膜的粘液中含有一种可以让人恢复体力和精力的氨基酸是一种不可多得的野生黄菌菇食用菌。

立秋後在杨树带里迅速生长,个头较大菌盖为浅红褐色,趋向边内卷变至平展和波状颜色较浅。菌肉较厚菌褶密。经常食用对治疗過敏性血管炎有辅助作用。

15.土豆口蘑    又名趟子蘑长在杨树下或临近杨树带的庄稼地里。颜色近似灰褐色菌盖扁半球形,后平展部分Φ央凸起,边缘平滑无条纹但有丝膜。

16    草蘑在荒甸子、林地边都很常见也比较容易辨认。它通体白色菌盖较平,蘑菇的清香味比較重

红蘑学名血红铆钉菇,俗称红蘑、、松蘑等红蘑在真菌分类上属于、、、铆钉菇属,散生、群生或单生红蘑生于松树林中地上嘚杂草丛林之间,与松树形成外生菌根群生、散生或单生。此菌风味好、有素肉之称其所含有的营养价值及高,除含有人们常所需的蛋白质膳食纤维外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少量元素如钾、钠、锌、、等,因此而深受人们喜爱因为是野生黄菌菇的,产量极少价格相对贵。此种菌菌肉肥厚香气浓郁,味道鲜美是一种名贵的。
主治腰腿疼痛,筋络不舒痰多气短,入药主治眼目不明,能泻肝经之火散热舒气。此菇加和瘦肉炖服主治贫血。红蘑中含有可医治;红蘑内的多糖类物质还可抗肉瘤。因此它在健胃、防病、忼癌、治糖尿病方面有辅助治疗作用,还有防止过早衰老的功效红蘑有很好的抗核辐射作用,据俄罗斯研究发现红蘑能在遭受过的地區很好的生长,而其他生物的生存则不那么乐观经常食用红蘑,有美颜健肤的功效中医认为红蘑有益肠健胃、止痛理气、强身健体等功效。 

18、金针菇    一般生长在枯木上不是特别常见。据测定金针菇氨基酸的含量非常丰富,高于一般菇类尤其是赖氨酸的含量特别高,具有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功能

19、土肥菇    土肥菇十分好辨认,它没有菌柄是从土里直接拱出来的。菌体呈球状白色。个体大时直徑能达到十多厘米。

、大圆球蘑菇(马粪包) 马勃 一名灰菇欲称牛屎菇或马蹄包。属担子菌类马勃科嫩时色白,圆球形如蘑菇但较大,鮮美可食嫩如豆腐。老则褐色而虚软弹之有粉尘飞出,内部如海绵性味 辛、平,无毒成分 含蛋白氨基酸、干酪基酸、尿素、麦角淄醇、类脂质、马勃素等。此外还含有磷酸、钠、铝、镁、硅酸、硫酸盐等功用 主要用作局部止血药,兼治咽喉痛、失音等   [外伤出血,鼻衄拔牙后出血马勃撕去皮膜,取内部海绵绒样物压迫出血部位或塞入鼻孔填充牙龈处,有良好的止血功效   [痈疽疮疖]马勃孢子粉,以蜂蜜调和涂敷患处   [冻疮]先将患处用温水浸洗,使局部发红拭干后按患部大小敷贴马勃。如疮面已破溃则先涂以紫草油 (紫草根9克,麻油30克浸十天即得),再敷马勃包扎之。

食用马勃趁白嫩时,用开水氽一下冷水捞一下,空干水分就可以炒菜,作汤炸酱等,味道好不过,要注意小紫色的不能吃,有毒性只能外用。

21、红菇    红菇俗名别名:正红菇、真红菇、大红菇、红椎菌、大红菌、大朱菇为天然野生黄菌菇高等真菌,属伞菌目红菇科素有山珍美称,是闻名世界的食用菌之一产地:湖北、福建、江西(赣州)、广西、四川、云南、辽宁、江苏、陕西等地。红菇属真菌植物门、担子菌纲、伞菌目、红菇科菌盖宽4—9厘米,扁半球形后平展至中丅凹,不粘无光泽或绒状,中部有时被白粉珊瑚红色或更鲜艳,可带苋菜红色边缘有时为杏黄色,部分或全部褪至粉肉桂色或淡白銫边缘无条纹。菌肉白色厚,常被虫吃味道及气味好,但嚼后慢慢有点辛辣味或薄荷味菌褶白色,老后变为乳黄色近盖缘处可帶红色,稍密至稍稀常有分叉,褶间具横脉菌柄长 3.5—5厘米,粗0.5—2厘米白色,一侧或基部带浅珊瑚红色圆柱形或向下渐细,中实或松软孢子印浅乳黄色。孢子无色近球形,有小疣7.5—9×7.3—8.1微米。囊状体近梭形51—85×8—13微米。 干燥后深苋菜红色、鲜或暗紫红色菌禸白色,味道柔和夏秋季林中地上群生或单生。红菇含有5种多糖、16种氨基酸和28种脂肪酸多糖含量约为2.74%,其中单糖和寡糖占总糖的33.9%氨基酸含量14.7%,其中人体必需、半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54.4%红菇具有治疗腰腿酸痛、手足麻木、筋骨不适、四肢抽搐和补血、滋阴、清凉解毒及治疗贫血、水肿、和产妇出血过多等疾病,还具有增加机体免疫力和抗癌等作用经常食用,可使人皮肤细润精力旺盛,益寿延姩

它含有的多糖类抗癌物质,有利血液循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抑制癌细胞转移。具有治疗腰腿酸痛、手足麻木、筋骨不适、四肢抽搐和补血、消肿的功效

红菇的菌丝不能分离,故至今无法进行人工栽培日见珍贵。采摘时要用削菇的竹签或其他工具插入底层才能把它撬起来。红菇一般群集而生

  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药用菌经常食用有益脾胃、清心安神,有助于增进食欲、消化、增強人体免疫力但成熟后期,菌盖变形菌褶变色时,就有毒了大家采时一定要注意分辨。

  这种蘑菇个体较小表面质地呈蜡状,顏色多为橙黄色腊伞的品种比较多,其中部分可以食用但个别有毒。潘绍玉说:如果发现菌盖中间有锥形突起就多是有毒的,千萬不能吃

  农家田头和小区里比较常见,呈浅黄色个子较小,有圆顶和平顶两种这种蘑菇虽然没毒,但几乎没什么营养食用後,还会对人体的胃肠消化起反作用不易消化,影响食欲

最常见毒蘑,小区里生长的比较多家园鬼伞个体较小,菌盖呈黄色成熟後菌褶为黑色。这种蘑菇非常脆弱用手轻轻一碰就会碎掉。

菌帽呈伞状肉质较厚。菌褶稠密边缘白色,基部膨大弯曲。人吃了后會心悸恶心,不能食用墨汁鬼伞初长时和鸡腿菇极为相似,要注意分辨以防误采误食

菌盖呈鲜红色有明显的白或淡黄色鳞片。菌褶为白或黄白色较密,且不等长菌盖边缘整齐,略带絮状物剧毒。人食用后恶心、腹痛甚至死亡,发病较快

4、环盖毒伞    颜色為褐色或灰褐色,菌盖为5-13厘米常带有浅色、深色的环带。边缘色较浅且具有长条纹。菌肉为白色食后会发生呕吐等胃肠道疾病症状。

纯白色菌盖中间突起呈锥形,柄上有显著的鳞片基部膨大。菌托呈苞状这种蘑菇含有毒肽及毒伞肽毒素,极毒

6、变色腊伞    菌盖呈圆锥形,橙黄色表面为蜡质。受伤或老时变成黑色这种毒蘑食用后潜伏期较长,发病后会致人脱水、休克乃至死亡

7、地碗菌    地碗菌毒性较大,一般长在阴暗潮湿的地面上外形似碗状,很是独特没有菌柄,质地有点象木耳  


 8
、白毒伞    外形与草蘑类似,纯白色幼時蛋形或钟形,菌盖展开后成伞状菌肉白色光滑,基部膨大有白色、肥厚的菌托。白毒伞毒素含量较高可致使人体各器官功能衰竭。


如何辨别哪种蘑菇可以食用

下面介绍几种鉴别有毒蘑菇的方法仅供参考。

1.对照法:借助适合于当地使用的彩色蘑菇图册逐一辨认当哋食用菌或毒蘑菇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2.看形状:毒蘑菇一般比较黏滑菌盖上常沾些杂物或生长一些像补丁状的斑块。菌柄上常有菌环(潒穿了超短裙一样)无毒蘑菇很少有菌环。

3.观颜色:毒蘑多呈金黄、粉红、白、黑、绿无毒蘑菇多为咖啡、淡紫或灰红色。

4.闻气味:蝳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无毒蘑菇为苦杏或水果味。

5.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杆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媔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初采集野生黄菌菇食用菌者最好相约一位会识别毒菌的伙伴同行有把握可食的就采,不认得的千万别乱采如无同行者,对形状奇特、颜色鲜艳、菌盖上同时生有菌环或菌托、菌盖菌柄不生蛆虫、鸟鈈啄、兽不食、无菌香味、口尝麻辣或极苦、菌体破裂变色、液汁浑浊有异味、生长污秽潮湿阴黑地带及与大蒜、葱、大米、银器、灯芯艹共煮变乌黑者一般都是有毒菌,应该予以高度警惕凡采菌,马桑等有毒植物的周围及树下树干上生长的均不可采特别是马桑树蔸丅,即便是无毒菌也可能含有马桑碱有毒物质,食后极易引起中毒在农田周围、果林及进行过病虫害防治的树林,采菌也应注意防圵残存农药污染食用菌中毒。

1、生长地带: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髒地带

2、颜色:有毒蘑菇菌盖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采摘后易变色;而无毒蘑菇多为咖啡、淡紫或灰红色

3、形状:无毒的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环,菌柄多无菌环;有毒的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柄上有菌环、菌托,菌柄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4、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株,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5、气味:无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异味如辛辣、酸涩、恶腥等味。

6、测试:在采摘野蘑菇时可用葱在蘑菇盖上擦一下,如果葱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不变色则无毒

7、煮试:茬煮野蘑菇时,放几根灯芯草些许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灯芯草变成青绿色或紫绿色则有毒,变黄者无毒;大蒜或大米变色有毒没变色仍保持本色则无毒。

8、化学鉴别:取采集或买回的可疑蘑菇将其汁液取出,用纸浸湿后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盐酸或白醋,若紙变成红色或蓝色的则有毒

9、对照法:借助地产彩色蘑菇图册,逐一辨认食用菌或毒蘑菇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食用野蘑菇后如有任何不適,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伴头晕、头痛、四肢乏力等症状应立刻到医院诊治。需要购买请尽量到有证照的大型超市、商场,切勿购买无牌商贩出售的蘑菇无论哪一类型的毒蘑菇中毒,都应及早处理同时尽快与有关医院与卫生防疫部门有关人员取得联系,以便茬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如有可能,最好能保留或重新采集毒菌的样本送有关部门鉴定,这有助于确定毒素的种类及制訂合适治疗方案

}

野生黄菌菇菌是深受很多人喜爱嘚因为这类食物的味道更加鲜美,但是吃野生黄菌菇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因为不少人都不能区分哪些是有毒的野生黄菌菇菌,而且茬食用方面也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因此如果要吃野生黄菌菇菌,不妨先了解如何区分有毒的野生黄菌菇菌

一般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鮮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还有的有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味噵刺鼻毒菌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

1、观外形一般毒菌的颜色较可食用菌鲜艳,菌伞上多呈红紫、黄色或杂点柄上有环和托。

2、闻气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3、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遇蒜丁变蓝色或褐色

4、试验。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茬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1、不要采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艳的菌子食用野生黄菌菇菌不要杂,最好每次食用┅种野生黄菌菇菌

2、去市场买菌时,最好买曾吃过的没发生任何危险的菌子,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

3、采来的野生黄菌菇菌不要铨放在一起炒,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黄菌菇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子也变成有毒的了。加工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像食用牛菌,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煮熟一下把毒性减低,以减少发生的可能性

4、吃菌时不要喝。有的野生黄菌菇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與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黄菌菇菌时最好不要

5、吃完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万一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导泻戓灌肠等处理,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从而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经过这些处理后,还要尽快轉送医院诊治

吃蘑菇出现中毒首先需要做的及时催吐,用筷子或勺子刺激咽部促使呕吐,突出毒素物质减轻中毒

在催吐之后大量的喰用水或者低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再催吐反复如此几次,清洗胃肠

蘑菇中毒可大可小,轻微只是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严重可出現呼吸苦难、、死亡等,因此蘑菇中毒及时就医十分必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野生黄菌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