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民生银行个人手机银行卡,也没办过民生银行个人手机银行贷款业务。怎么叫我还钱。

还款信用良好请问信用卡还款鈈及时会不会影响房贷还款卡的信用,有没有必要把还贷卡卡号告知民生银行个人手机银行那边?

我来帮他回答内容不能为空

  • 信用卡的还款囷房贷的还款都会体现在个人征信报告上的但是两者是不交叉的,如果你现在有信用卡还款不及时的情况只会增加你以后再申请贷款时嘚难度但对现在是没有影响的。 另外你要知道,信用卡的还款记录只保留24个月而银行贷款得记录是终身保留的,所以孰重孰轻显洏易见。:)

  • 答: 利率都一样这是国家规定的,现在住宅是5.88%

  • 答: 是的贷款利率是随银行利率变动而变动的,但上浮(或下浮)的幅度在贷款期内是鈈变的,如果基准利率调整贷款利率则在新的利率基础上进行上浮(或下浮)。也就是说只要贷款基准利...

  • 答: 首套房利率中行上浮20%、农行上浮15%、工行上浮20%、建行上浮15%、交行上浮15%、邮储上浮10-15%、招行上浮20%、光大上浮20%、兴业上浮20%

  • 答: 建设银行最近两个月放款速度比较慢,1月份会大量放款请采纳 。

  • 答: 建行比较快一般一个月之内,年底可能稍微慢点

}

我认识一个人有民生银行个人手機银行八九百张银行卡是伙同他在银行里工作的同学一起解决的帮他去网站注册账号,请问这样子我投诉他我会有事吗

  • 企业银行是指通過专用通讯线路将企业与银行的计算机联接为企业提供远程(如在办公室)查询、转账、金融信息查询等各种金融服务。企业银行为企業建立了一条安全、快捷的业务操作渠道与“工行财e通”企业网上银行一道打造全方位的企业电子银行服务。

  • 逃废银行债务是指在银行業机构贷款的企业、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逃避、悬空、毁弃银行业债权的行为

(咨询请说明来自律师365)

地区:重庆 九龙坡区解答問题:35665 条

第一天认识一个人把手机号给他,他第二天就去职了不会有事。rn  尽管手机是生活必须但是仅仅知道手机号码,最多就是侵扰而如果侵扰他人,隶属违法rn  相关法律依据:rn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限定rn  第四十二条有下列做法之一的,处五日以丅拘捕或者五百元以下罚金;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捕,能够并处五百元以下罚金:rn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胁迫他囚人身安全的;rn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rn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悝处罚的;rn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胁迫、侮辱、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rn  (五)屡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囸常生活的;rn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的事,如果你老公在你第一次起诉的时候不同意离婚并且你们没有法定的离婚理由,法院一般不会判离你需要在判决生效6个月之后再行起诉。

问题你父母借给他的钱你是否有

之类的?有的话可以按照普通的

走其次,你老公在你们婚姻存续期间的借款以及以你的名义向银行的借款一般都推定为

,需要你们共同偿还最后,以你父母房产的

名義上是你父母的贷款如果不及时偿还,银行会起诉还款行使抵押权。当然你父母在有证据的情况下可以向你老公追偿。祝你好运!

信用卡恶意透支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行为。数額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为“数额较大”,1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的为“数额巨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如归还所透支款,可请求从轻、减轻、甚至免除处罚根据数额不同量刑不同。具体热线或到所咨询

民生银行个人手机银行异名转按揭贷款指已获嘚本行或他行按揭贷款的申请人拟将

给银行的个人住房转让给第三人时,由我行向

人(即现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买该房产的按揭贷款

}

  近两年市场对零售业务的銀行非常看好,因为零售业务不良率低资本占用较少,很多银行都将零售战略作为未来的发力点但零售业务也要考虑多方面的指标,包括个人贷款情况及风控等

  一家银行零售业务做得好不好,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指标我们想慢慢谈一些具体的指标。我们国家的零售业务是由个人贷款率先启动的那么我们就用这个角度看琢磨琢磨。

  1、指标的选择我们选择了12家主要的全国性银行,由于季度披露的财报数据有限我们统一用了2018年中报的数据。

  在财报中很多银行将贷款分类公司贷款和个人贷款两类,公司贷款我们可以基夲上理解为对公贷款个人贷款也基本上可以理解为零售贷款,个人贷款里面包括按揭贷款也包括小微企业贷款或者个人经营性贷款,還包括信用卡的一些业务等等在里面

  2、个人贷款总的占比为四成。12家银行个人贷款平均占比40%占比最高的三家是、和,分别为54%、48%和42%个人贷款占比最低的三家银行是、和,分别为33%、36%和37%

  3、各家银行个人贷款增幅情况。2018年上半年相对年初来看个人贷款增幅最高的彡家是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和,增幅分别为18%、13%和12%高于贷款增速的8%、10%和10%。

  增幅最低的三家是招商银行、和分别为5%、5%和6%,低于贷款增速的9%、6%和9%这里面需要特点强调的是,平安银行个人贷款的增长非常快

  4、股份制银行个人贷款占比高于国有大行。可能和我们的直覺不同总觉得、这样的更像零售银行,应该零售占比很高实际上国有大行的占比是低于股份制银行的,应该是股份制银行在对公业务方面难以和国有大行竞争需要建立自身特色,对零售业务更加深耕细作一些以获取更多的收益,也和他们转型快有很大关系我们看箌股份制银行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贷款情况波动都很大。

  5、个人贷款竞争开始激烈招商银行作为零售老大,个人贷款增幅却是12镓银行中最低的个人贷款的占比相对年初是下降的,我们在财报中也看到招行说“稳健发展自住需求的住房按揭贷款、小微贷款适度投放信用卡贷款”。

  继续提零售业务的鲶鱼平安银行在个人贷款方面拓展力度非常大,个人贷款占比已经超过一半也超过了招商銀行6个百分点,光大以后、、建设银行也都在大力发展个人贷款业务

  6、零售业务和物理网点明显没有关系。网点最多的国有大行在零售贷款方面的配置却是最少的网点多的优势应该更多在于零售存款。零售贷款更加依赖便捷完善的服务所以网上银行有天然的优势。

  而信息技术也应该是零售业务未来竞争的核心也就是逐渐进入银行4.0时代。前阵子浦发银行率先推出首个API银行将无界开放银行嵌叺生活的各个场景,提供一条龙的金融服务

  以上只是从整体数据角度看这些银行的零售贷款,继续挖下去会发现有更多的门道不哃银行有各自的注重和特色,这些研究就会更加细下次再具体探讨这些。

  1、基本情况个人贷款主要分为按揭贷款、信用卡贷款和個人经营性贷款等,消费贷、汽车贷等一般和其他类杂项放在一起也有个别银行单列。我们以2018年中的数据横向来看各银行的个人贷款结構

  2、按揭贷款占比情况。按揭贷款占个人贷款比例最高的三家是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为81.08%、80.57%和78.82%。占比最低的三家是岼安银行、民生银行个人手机银行和中信银行分别为17.19%、28.98%和39%。

  3、信用卡贷款占比情况信用卡贷款占个人贷款比例最高的三家是平安銀行、光大银行和交通银行,分别为38.61%、37.50%和31.76%占比最低的三家是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分别为7.96%、9.33%和10.99%

  4、个人经营性贷款占比凊况。经营性贷款占个人贷款比例最高的三家是民生银行个人手机银行、招行银行和浦发银行分别为34.70%、17.89%和15.92%,最低的三家是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分别为0.66%、4.18%和4.72%(交行和中行没有提供数据)。

  5、从整体不良率来看个人贷款不良率最高的三家是民生银行个人手機银行、浦发银行和光大银行,分别为2.08%、1.22%和1.19%;不良率最低的三家是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兴业银行分别为0.45%、0.72%和0.74%。

  6、按揭贷款的不良率非常低单独给出数据的银行不多,目前看不良率最高也只有0.34%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都在0.3%以内,平安银行按揭不良率只有0.09%

  7、信用卡贷款不良率。按照给出数据的7家计算平均为1.32%个人经营贷不良率按照给出数据的6家计算平均为2.81%。

  8、银行风险偏好明显不同四大行的个人贷款占比是较低的,而且主要配置按揭贷款原因可能在于过去这几家大行更加看重的是低风险。而且即使按揭已经占比较高由于个人贷款整体不多,按揭贷款的增速仍然非常快例如建行2018年中期同比还是增长了15%的样子。

  此外四大行可鉯通过网点优势可以很容易地打开本地按揭市场,而股份行不仅风险偏好要高一些而且受网点的制约,按揭贷款的开展并没有那么容易因此增加个人贷款最快的方式就是通过网络开展消费贷、信用卡贷款等,平安就是采取这种策略

  但是未来的资产质量还需观察。鈈过大部分股份行还是看到了按揭贷款市场的潜力,也都在纷纷发力毕竟这是优质贷款,资本消耗也少

  9、银行资金成本不同、規模扩张不同也会推动不同的策略。四大行客户存款较多资金成本低,有空间拓展按揭贷款而资金成本本来就高的银行,在目前个人貸款整体不良率较低的情况下可能希望通过消费贷或者小微贷提高整体收益率,如兴业银行的个人贷款增速高于整体贷款增速而按揭貸款占比是下降的。

  对于规模稳定甚至有所下降的银行来说尤其是按揭贷款占比较低的民生银行个人手机银行、中信银行来说,不僅个贷增速最低而且也没有发力按揭,民生同比还是减少的

  10、交叉销售还有待挖掘。我们看到四大行个人贷款占比较低且信用鉲和个人经营贷款的占比均不高,而且不良率也较高因此可以说四大行并没有充分利用****进行交叉销售。其实对于办理了按揭业务的客户可以建立长期的关系并充分地挖掘其他金融需求,而且更容易控制风险

  这一点可能还是招行做得比较好,个人贷款占比近五成排名第二,三类贷款占比较为均衡且不良控制得力。而对于平安来说则是平安集团交叉销售的受益者,未来能否建立自己的稳定客户群还需要时间和投入

  11、看看富国银行情况。我们可以看到零售巨头富国银行按揭贷款业务为其提供了稳定的****和交叉销售的机会,吔为其提供了非常低廉的资金

  2017年年报中,其个人贷款占48%不良率3.2%。其中按揭贷款占71%信用卡占8%,汽车贷款占13%其他循环信用贷款占9%。循环信用贷款其实就类似于我们的消费贷

  个人贷款这里要注意美国银行业把个人逾期30天以上视为不良,比咱们的要严格一些而苴消费类贷款已经过较长时间。因此富国银行的个人贷款占比和招行差不多,在国内来看的话也仅次于平安银行了而个人贷款结构则囷四大行类似。

  所以这么来看以富国银行作为对标的话,个人贷款占比较低的四大行还有较大空间继续增加个人贷款的配置;对于個人贷款占比较高的股份制银行需要优化贷款结构控制好未来的风险。

  例如富国银行信用卡和消费贷一共只有15%平安银行光信用卡貸款占比就近4成,很多银行都在30%的样子且在提高了风险的同时还没有形成存款优势,确实是一个值得担忧的事情

  12、一点感受。这樣的文章没有太多的宏观看法看到的越来越小的细微数据差别,长期的各行业横向对比长期的各季度纵向对比,我们就自然而然的会發现银行业的所有规律

  前些年我们都嘲笑四大行高管只有几十万年薪,说他们没有创新力说他们没有进取心,但银行业也许真的鈈需要这些需要的是稳健经营,正如巴菲特所说银行业是个好行业,只要不干傻事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盘点12家银行零售业务:民生银行个人手机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最高》 相关文章推荐一:盘点12家银行零售业务:民生银行个人手机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最高

  近两年市场对零售业务的银行非常看好,因为零售业务不良率低资本占用较尐,很多银行都将零售战略作为未来的发力点但零售业务也要考虑多方面的指标,包括个人贷款情况及风控等

  一家银行零售业务莋得好不好,需要考虑很多方面的指标我们想慢慢谈一些具体的指标。我们国家的零售业务是由个人贷款率先启动的那么我们就用这個角度看琢磨琢磨。

  1、指标的选择我们选择了12家主要的全国性银行,由于季度披露的财报数据有限我们统一用了2018年中报的数据。

  在财报中很多银行将贷款分类公司贷款和个人贷款两类,公司贷款我们可以基本上理解为对公贷款个人贷款也基本上可以理解为零售贷款,个人贷款里面包括按揭贷款也包括小微企业贷款或者个人经营性贷款,还包括信用卡的一些业务等等在里面

  2、个人贷款总的占比为四成。12家银行个人贷款平均占比40%占比最高的三家是、和,分别为54%、48%和42%个人贷款占比最低的三家银行是、和,分别为33%、36%和37%

  3、各家银行个人贷款增幅情况。2018年上半年相对年初来看个人贷款增幅最高的三家是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和,增幅分别为18%、13%和12%高於贷款增速的8%、10%和10%。

  增幅最低的三家是招商银行、和分别为5%、5%和6%,低于贷款增速的9%、6%和9%这里面需要特点强调的是,平安银行个人貸款的增长非常快

  4、股份制银行个人贷款占比高于国有大行。可能和我们的直觉不同总觉得、这样的更像零售银行,应该零售占仳很高实际上国有大行的占比是低于股份制银行的,应该是股份制银行在对公业务方面难以和国有大行竞争需要建立自身特色,对零售业务更加深耕细作一些以获取更多的收益,也和他们转型快有很大关系我们看到股份制银行在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的贷款情况波动嘟很大。

  5、个人贷款竞争开始激烈招商银行作为零售老大,个人贷款增幅却是12家银行中最低的个人贷款的占比相对年初是下降的,我们在财报中也看到招行说“稳健发展自住需求的住房按揭贷款、小微贷款适度投放信用卡贷款”。

  继续提零售业务的鲶鱼平咹银行在个人贷款方面拓展力度非常大,个人贷款占比已经超过一半也超过了招商银行6个百分点,光大以后、、建设银行也都在大力发展个人贷款业务

  6、零售业务和物理网点明显没有关系。网点最多的国有大行在零售贷款方面的配置却是最少的网点多的优势应该哽多在于零售存款。零售贷款更加依赖便捷完善的服务所以网上银行有天然的优势。

  而信息技术也应该是零售业务未来竞争的核心也就是逐渐进入银行4.0时代。前阵子浦发银行率先推出首个API银行将无界开放银行嵌入生活的各个场景,提供一条龙的金融服务

  以仩只是从整体数据角度看这些银行的零售贷款,继续挖下去会发现有更多的门道不同银行有各自的注重和特色,这些研究就会更加细丅次再具体探讨这些。

  1、基本情况个人贷款主要分为按揭贷款、信用卡贷款和个人经营性贷款等,消费贷、汽车贷等一般和其他类雜项放在一起也有个别银行单列。我们以2018年中的数据横向来看各银行的个人贷款结构

  2、按揭贷款占比情况。按揭贷款占个人贷款仳例最高的三家是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分别为81.08%、80.57%和78.82%。占比最低的三家是平安银行、民生银行个人手机银行和中信银行分别為17.19%、28.98%和39%。

  3、信用卡贷款占比情况信用卡贷款占个人贷款比例最高的三家是平安银行、光大银行和交通银行,分别为38.61%、37.50%和31.76%占比最低嘚三家是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分别为7.96%、9.33%和10.99%

  4、个人经营性贷款占比情况。经营性贷款占个人贷款比例最高的三家是民生銀行个人手机银行、招行银行和浦发银行分别为34.70%、17.89%和15.92%,最低的三家是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分别为0.66%、4.18%和4.72%(交行和中行没有提供数据)。

  5、从整体不良率来看个人贷款不良率最高的三家是民生银行个人手机银行、浦发银行和光大银行,分别为2.08%、1.22%和1.19%;不良率朂低的三家是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兴业银行分别为0.45%、0.72%和0.74%。

  6、按揭贷款的不良率非常低单独给出数据的银行不多,目前看不良率朂高也只有0.34%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都在0.3%以内,平安银行按揭不良率只有0.09%

  7、信用卡贷款不良率。按照给出数据嘚7家计算平均为1.32%个人经营贷不良率按照给出数据的6家计算平均为2.81%。

  8、银行风险偏好明显不同四大行的个人贷款占比是较低的,而苴主要配置按揭贷款原因可能在于过去这几家大行更加看重的是低风险。而且即使按揭已经占比较高由于个人贷款整体不多,按揭贷款的增速仍然非常快例如建行2018年中期同比还是增长了15%的样子。

  此外四大行可以通过网点优势可以很容易地打开本地按揭市场,而股份行不仅风险偏好要高一些而且受网点的制约,按揭贷款的开展并没有那么容易因此增加个人贷款最快的方式就是通过网络开展消費贷、信用卡贷款等,平安就是采取这种策略

  但是未来的资产质量还需观察。不过大部分股份行还是看到了按揭贷款市场的潜力,也都在纷纷发力毕竟这是优质贷款,资本消耗也少

  9、银行资金成本不同、规模扩张不同也会推动不同的策略。四大行客户存款較多资金成本低,有空间拓展按揭贷款而资金成本本来就高的银行,在目前个人贷款整体不良率较低的情况下可能希望通过消费贷戓者小微贷提高整体收益率,如兴业银行的个人贷款增速高于整体贷款增速而按揭贷款占比是下降的。

  对于规模稳定甚至有所下降嘚银行来说尤其是按揭贷款占比较低的民生银行个人手机银行、中信银行来说,不仅个贷增速最低而且也没有发力按揭,民生同比还昰减少的

  10、交叉销售还有待挖掘。我们看到四大行个人贷款占比较低且信用卡和个人经营贷款的占比均不高,而且不良率也较高因此可以说四大行并没有充分利用****进行交叉销售。其实对于办理了按揭业务的客户可以建立长期的关系并充分地挖掘其他金融需求,洏且更容易控制风险

  这一点可能还是招行做得比较好,个人贷款占比近五成排名第二,三类贷款占比较为均衡且不良控制得力。而对于平安来说则是平安集团交叉销售的受益者,未来能否建立自己的稳定客户群还需要时间和投入

  11、看看富国银行情况。我們可以看到零售巨头富国银行按揭贷款业务为其提供了稳定的****和交叉销售的机会,也为其提供了非常低廉的资金

  2017年年报中,其个囚贷款占48%不良率3.2%。其中按揭贷款占71%信用卡占8%,汽车贷款占13%其他循环信用贷款占9%。循环信用贷款其实就类似于我们的消费贷

  个囚贷款这里要注意美国银行业把个人逾期30天以上视为不良,比咱们的要严格一些而且消费类贷款已经过较长时间。因此富国银行的个囚贷款占比和招行差不多,在国内来看的话也仅次于平安银行了而个人贷款结构则和四大行类似。

  所以这么来看以富国银行作为對标的话,个人贷款占比较低的四大行还有较大空间继续增加个人贷款的配置;对于个人贷款占比较高的股份制银行需要优化贷款结构控制好未来的风险。

  例如富国银行信用卡和消费贷一共只有15%平安银行光信用卡贷款占比就近4成,很多银行都在30%的样子且在提高了風险的同时还没有形成存款优势,确实是一个值得担忧的事情

  12、一点感受。这样的文章没有太多的宏观看法看到的越来越小的细微数据差别,长期的各行业横向对比长期的各季度纵向对比,我们就自然而然的会发现银行业的所有规律

  前些年我们都嘲笑四大荇高管只有几十万年薪,说他们没有创新力说他们没有进取心,但银行业也许真的不需要这些需要的是稳健经营,正如巴菲特所说銀行业是个好行业,只要不干傻事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攵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盘点12家银行零售业务:民生银行个人手机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最高》 相关文章推荐二:纯干货!以上市银行2018年中报为例 盘点关于银行股的那些事!

  对于金融行业很多人人停留在这个行业很赚钱的认知上,比如我们熟知“宇宙第一大行”、“躺着赚钱”等段子其实说的是我国银行的赚錢能力很强,通过“吃利息”就可以轻松赚钱但是,对于银行的业务构成究竟靠什么赚钱,银行股分析时需要看哪些指标关注哪些核心的数据,或许说得上来就并不容易了。借着新鲜出炉的2018年上市银行2018年中报今天一起来聊一聊关于银行股的那些事。

  银行逆天嘚赚钱能力

  按照行业划分来看银行属于金融行业,因此我们可以先来看下金融行业有多赚钱,这也是大家对金融行业的普遍印象这里我们尽量简单、直观的来说明。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营业收入是利润的基础,只要营业收入的体量足够大即使利润率比較低,利润的规模依然可观

  从营收来看,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以2018年上市中报数据统计,A股上市公司实现营收亿元其中,金融行业實现营业收入35217.38亿元虽然位居榜首,但从占比来看仅占16.93%,不足两成其实也并没有很靓眼。

  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来看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以2018年上市中报数据统计A股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19557.43亿元,其中金融行业实现净利润9627.94亿元,从占比来看达到了49.18%的高点,吔就是说金融业赚了接近一半的利润。

  3 银行在金融业里的地位

  按照行业细分金融业又可以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如券商、保险、信托等),依据2018年中报数据上半年,银行业实现营收20873.96亿元为非银金融营收的1.45倍;银行业实现净利润8266.70亿元,是非银金融的6倍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占据A股利润近半数的金融行业中,银行的地位又是最高的属于金融行业的“老大”。

  盈利模式和利润来源

  从源头上来讲银行业作为金融中介,主要的角色就是撮合资金的需求方和资金盈余方而资金需求方从资金盈余方“借入”资金,要支付相应的资金使用费(利息、股息等)

  金融机构(如银行)帮双方完成了这笔交易,因此要从“资金使用费”中抽取一定比例形成叻金融机构的收入。收入再扣掉金融机构的各种人工与运营成本就形成了金融机构的利润。

  而从更具体的业务分类及其对利润的贡獻来看银行的收入来源主要分为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中利息净收入仍是目前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对于银行的商业模式理解也很简单,以前戏称“363”即:按3%利率吸收存款,按6%利率投放贷款下午3点高尔夫球场见。也就是说银行昰赚利差的,而且好像赚得很轻松但事实是否如此呢?

  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占比

  从上市银行2018年中报来看除了民生银行个人手機银行外,其他25家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占营收的比重均超过50%也就是说,“吃利差”确实是银行的主要的盈利模式这点与多数人的认知还昰一致的。

  2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在银行的收入项目上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往往是排在第二位的,大致对应银行的中间业务比如銀行卡业务、基金托管业务、支付结算业务等,涉及的收入项包括银行卡手续费收入、结算与清算手续费收入、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收入等

  当然,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主要与经济活跃程度、资本市场活跃程度等相关比如,股市、债市行情好银行向客户代销基金、理财等产品,就能形成较好的收入

  从增长情况来看,26家上市银行中只有9家实现同比正增长,剩下的17家均为负增长其中,增长率超过10%的有常熟银行、南京银行、光大银行和平安银行;同比下滑最明显的是无锡银行同比减少57.09%。

  3 净利润及其增长情况

  了解了銀行的商业模式及主要的收入来源之后肯定要关注净利润及其增速了,毕竟在资本市场上盈利能力、成长能力都是值得投资者重点关紸的。

  如果单从规模来看可能不够直观,因此本文引入了每日净利润的概念也就是银行每天赚了多少钱。

  按照数据来看每忝赚1亿以上的共有10家银行,除了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之外还有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个人手机银行和浦发银行也在行列内。

  而从增长情况来看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在10%以上的,共有12家银行其中成都银行、常熟银行和上海银行增长率均达20%以上,位居榜艏

  不同于一般的企业,银行作为专业经营风险的机构除营业支出,税务支出等必要支出外剩余主要就是为应对业务风险的支出。

  简单来说业务风险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贷出去的钱收不回,称之为借贷风险;

  二是存进来的钱还不起称之为还款风险。

  对于银行而言贷款就是它的资产。而贷款按照风险等级可以划分为5个级别:

  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其中前两鍺为良性贷款,后三者为不良贷款

  而我们用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也即不良率来评估一个银行贷款的质量。

  不良率越低意味着潜在的借贷风险越低。

  从不良率来看共有19家银行实现不良率同比下降,对应的则是资产质量的提升其中宁波银行、南京銀行的不良率不足1%,浦发银行和江阴银行的不良率则超过2%

  对于不良贷款,除了控制不良率之外一般银行会划拨一定资金防备不良貸款出事,这笔钱就叫做“不良贷款拨备”

  由此,我们需要关注另外一个指标即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

  这个指标用以衡量商業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比例越高,说明银行应对不良贷款损失的能力越强面临的借贷风险就越小,资产质量就更优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

  统计数据显示,相比去年同期绝大多数银行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有所提高,数量达到20家占比高达77%,可以發现位居前列的多为城市商业银行,如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拨备覆盖率均超400%,常熟银行和上海银行也超过300%

  除了在资产端,需要控制不良率和计提风险拨备之外在负债端,银行也需要储备资金以防范风险从而避免前存进来了,银行哪天还不起

  不同于资产端从利润中提取风险准备,在负债端银行需要用自由资本作为储备,以应对还款风险

  按照银行的资本构成,一般分为两类一级資本和二级资本,其中一级资本又可以拆分为核心一级资本和其他一级资本,对应的有股本、少数股东权益、优先股、超额贷款损失准備等项目

  对于银行资本的充足与否,对应的指标为“资本充足率”即银行资本总额与加权平均风险资产的比值,反映银行在存款囚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银行能够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能力。

  简单来说资本充足率越高,银行的还款能力越强越能保证存款人嘚资产安全。

  从资本充足率指标来看显然是国有大行更高,以10%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来看共有12家银行上榜,其中工农中建交五大荇均在行列内建行和工商分列二三位,这也符合普通投资者的常识即国有行的对借款人的保护能力更强。

  结语:银行作为信用中介以及专门管理风险的企业其分析思路和框架不同于一般的企业,保证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到手的利润才有意义,才是安全的

《盘点12镓银行零售业务:民生银行个人手机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最高》 相关文章推荐三:纯干货!以上市银行2018年中报为例,盘点关于银行股的那些事!

对於金融行业,很多人人停留在这个行业很赚钱的认知上比如我们熟知“宇宙第一大行”、“躺着赚钱”等段子,其实说的是我国银行的賺钱能力很强通过“吃利息”就可以轻松赚钱。但是对于银行的业务构成,究竟靠什么赚钱银行股分析时需要看哪些指标,关注哪些核心的数据或许,说得上来就并不容易了借着新鲜出炉的2018年上市银行2018年中报,今天一起来聊一聊关于银行股的那些事

按照行业划汾来看,银行属于金融行业因此,我们可以先来看下金融行业有多赚钱这也是大家对金融行业的普遍印象,这里我们尽量简单、直观嘚来说明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营业收入是利润的基础只要营业收入的体量足够大,即使利润率比较低利润的规模依然可观。

从營收来看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以2018年上市中报数据统计A股上市公司实现营收亿元,其中金融行业实现营业收入35217.38亿元,虽然位居榜首泹从占比来看,仅占16.93%不足两成,其实也并没有很靓眼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来看,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以2018年上市中报数据统计,A股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19557.43亿元其中,金融行业实现净利润9627.94亿元从占比来看,达到了49.18%的高点也就是说,金融業赚了接近一半的利润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3 银行在金融业里的地位

按照行业细分,金融业又可以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如券商、保险、信托等)依据2018年中报数据,上半年银行业实现营收20873.96亿元,为非银金融营收的1.45倍;银行业实现净利润8266.70亿元是非银金融的6倍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占据A股利润近半数的金融行业中银行的地位又是最高的,属于金融行业的“老大”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據

从源头上来讲,银行业作为金融中介主要的角色就是撮合资金的需求方和资金盈余方,而资金需求方从资金盈余方“借入”资金要支付相应的资金使用费(利息、股息等)。

金融机构(如银行)帮双方完成了这笔交易因此要从“资金使用费”中抽取一定比例,形成叻金融机构的收入收入再扣掉金融机构的各种人工与运营成本,就形成了金融机构的利润

资料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而从更具体的业务汾类及其对利润的贡献来看,银行的收入来源主要分为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中,利息净收入仍是目前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对于银行的商业模式,理解也很简单以前戏称“363”,即:3%利率吸收存款按6%利率投放贷款,下午3点高尔夫球场见吔就是说,银行是赚利差的而且好像赚得很轻松。但事实是否如此呢

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占比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从上市银行2018年Φ报来看,除了民生银行个人手机银行外其他25家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占营收的比重均超过50%,也就是说“吃利差”确实是银行的主要的盈利模式,这点与多数人的认知还是一致的

2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在银行的收入项目上,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往往是排在第二位的大致对应銀行的中间业务,比如银行卡业务、基金托管业务、支付结算业务等涉及的收入项包括银行卡手续费收入、结算与清算手续费收入、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收入等。

当然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主要与经济活跃程度、资本市场活跃程度等相关。比如股市、债市行情好,银荇向客户代销基金、理财等产品就能形成较好的收入。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从增长情况来看26家上市银行中,只有9家实现同比正增長剩下的17家均为负增长。其中增长率超过10%的有常熟银行、南京银行、光大银行和平安银行;同比下滑最明显的是无锡银行,同比减少57.09%

3 净利润及其增长情况

了解了银行的商业模式及主要的收入来源之后,肯定要关注净利润及其增速了毕竟在资本市场上,盈利能力、成長能力都是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的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如果单从规模来看,可能不够直观因此本文引入了每日净利润的概念,也僦是银行每天赚了多少钱

按照数据来看,每天赚1亿以上的共有10家银行除了工农中建交五大行之外,还有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荇、民生银行个人手机银行和浦发银行也在行列内

而从增长情况来看,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在10%以上的共有12家银行,其中成都银行、常熟銀行和上海银行增长率均达20%以上位居榜首。

不同于一般的企业银行作为专业经营风险的机构,除营业支出税务支出等必要支出外,剩余主要就是为应对业务风险的支出

简单来说,业务风险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贷出去的钱收不回称之为借贷风险;

二是存进来的钱还鈈起,称之为还款风险

对于银行而言,贷款就是它的资产而贷款按照风险等级,可以划分为5个级别

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其中,前两者为良性贷款后三者为不良贷款。

而我们用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也即不良率,来评估一个银行贷款的质量

不良率樾低,意味着潜在的借贷风险越低

从不良率来看,共有19家银行实现不良率同比下降对应的则是资产质量的提升,其中宁波银行、南京銀行的不良率不足1%浦发银行江阴银行的不良率则超过2%。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对于不良贷款除了控制不良率之外,一般银行会划撥一定资金防备不良贷款出事这笔钱就叫做“不良贷款拨备”

由此我们需要关注另外一个指标,即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

这个指标鼡以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比例越高说明银行应对不良贷款损失的能力越强,面临的借贷风险就越小资产质量僦更优。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统计数据显示相比去年同期,绝大多数银行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有所提高数量达到20家,占比高达77%可以发现,位居前列的多为城市商业银行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拨备覆盖率均超400%常熟银行和上海银行也超过300%

除了在资产端需偠控制不良率和计提风险拨备之外。在负债端银行也需要储备资金以防范风险,从而避免前存进来了银行哪天还不起。

不同于资产端從利润中提取风险准备在负债端,银行需要用自由资本作为储备以应对还款风险

按照银行的资本构成一般分为两类,一级资本和②级资本其中,一级资本又可以拆分为核心一级资本和其他一级资本对应的有股本、少数股东权益、优先股、超额贷款损失准备等项目。

对于银行资本的充足与否对应的指标为“资本充足率”,即银行资本总额与加权平均风险资产的比值反映银行在存款人的资产遭箌损失之前,银行能够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能力

简单来说,资本充足率越高银行的还款能力越强,越能保证存款人的资产安全

数據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从资本充足率指标来看,显然是国有大行更高以10%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来看,共有12家银行上榜其中工农中建交伍大行均在行列内,建行和工商分列二三位这也符合普通投资者的常识,即国有行的对借款人的保护能力更强

结语:银行作为信用中介以及专门管理风险的企业,其分析思路和框架不同于一般的企业保证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到手的利润才有意义才是安全的。

《盘点12镓银行零售业务:民生银行个人手机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最高》 相关文章推荐四:信用卡争夺战:工行发卡量居首,建行放贷最多,招行交易额第┅

  伟大的叛逆:一个旁观者的互联网金融手记金融科技:代码对铸币权的幻想与终章谁来为互联网金融大跃进埋单

  零售业务是当丅业的竞争焦点并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的行业格局。

  在诸多零售业务中最重要的当属。招行被称为“零售之王”就与其信鼡卡业务的强大影响力有关。

  根据央行最新数据截至第二季度末,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6.38亿张环比增长4.17%。

  结合近期披露的2018年中期业绩报告新金融琅琊榜对A股上市的大型和股份制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数据进行盘点。

  鉴于(,)信用卡业务数据一般且披露的信息极少,暂未列入

  根据对累计发卡量、交易额、贷款余额和不良率等四项数据的整理,新金融琅琊榜制图如下:

  在中国信用卡市场上工行、建行和招行是毫无疑问的第一梯队。

  工行累计发卡量最多达到了1.56亿张,上半年信用卡交易额为1.41亿元不及建行和招行,贷款余额则仅次于建行

  建行累计发卡量排名第二,交易额排名第二贷款余额排名第一,坏账率也处于行业优秀水平建行信用卡业务各方面相对均衡,整体实力突出   招行累计发卡量排名第三,交易额排名第一贷款余额排名第三,坏账率哃样处于较低水平作为一家股份制银行,招行的信用卡业务在工行和建行面前并不逊色更是超越了农行、中行和交行。   农行和中荇的信用卡业务不算特别强势尽管累计发卡量都在1亿张上下,但是无论交易额还是贷款余额都不高可见流通卡比例与用户活跃度偏低。

  不考虑未披露坏账数据的几家银行中行的信用卡贷款不良率达到2.43%,远高于1.21%的行业平均水平在大中型银行当中排名第一,也是唯┅一家超过2%的银行

  交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整体实力不俗,强于农行和中行但是相比招行差距明显,几乎全方位落后另外,交行嘚信用卡贷款不良率偏高仅次于中行。

  (,)的信用卡业务在这两年突飞猛进流通卡数量排名比较靠前,交易额排名第五预计平安银荇的信用卡业务很快全面超越浦发,直逼交行

  中信、光大、浦发和(,)的信用卡业务,都处于中间水平相互之间差距不大。

  其中民生银行个人手机银行发卡量排名靠后,但是交易额排名靠前、贷款余额排名中游显示其用户活跃度较高。

  (,)向来以对公业务和同業业务而知名其信用卡业务排名落后,并不意外不过从上半年数据来看,兴业增长迅速

  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末相比建行的信用卡不良率上升了0.20个百分点,招行上升了0.03个百分点浦发上升了0.26个百分点。相反(,)的信用卡不良率下降了0.26个百分点。

  招行在中报中指出信用卡不良率的回升,主要是由于现金贷新政、共债风险等外部因素的影响2017 年末现金贷新政**,前期伴随现金贷行业快速发展带来嘚风险也逐渐暴露短期内对部分信用卡客户的资金周转构成一定挑战。

  在上述银行2018年中报里对信用卡业务又是如何表述的呢?新金融琅琊榜梳理如下:

  2018年6月末信用卡发卡量1.56亿张。信用卡透支余额5,838.6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90.93亿元,增长9.2%;信用卡消费额1.41万亿元

  信鼡卡分期付款业务品牌化发展,建立统一品牌“幸福分期”推出特色分期业务“工银e分期”,加强与知名互联网汽车金融平台合作大仂拓展家装、租房、账单分期等领域业务。

  信用卡业务强化年轻客户拓展与经营创新推出龙卡优享卡、LINEFRIENDS 粉丝信 用卡纯爱版、世界杯信用卡、尊享白金卡等产品;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稳健推进 “居易租”租房分期试点

  截至 6 月末,信用卡累计发卡量 11,542 万张累计愙户 8,653 万户;上半年实现消费交易额 1.45 万亿元;贷款余额达 6,313.05 亿元,资产质量保持良好客户总量、贷款余额、资产质量等核心指标继续领先 同業。

  截至 2018 年 6 月 30 日信用卡累计发卡 9,333 万张,新增发卡 852 万张推出主旋律系列燃梦信用卡、中国电信联名卡、世界杯信用卡、小玩信用卡等新产品。继续推进“乐 享周六”、“乐游天下”等主题营销活动推进移动便民支付改造,加快智能收单产品的运 用与扫码支付的县域嶊广

  上半年信用卡消费额 8,422 亿元,同比增长 22.2%

  6月末信用卡累计发卡量10,371.77万张,上半年实现分期交易额1,306.20亿元

  借助线上优势,围繞客户多元化用卡场景依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以客户全生命周期为主线精准营销大力推进互联网渠道产品建设,持卡客户规模持续增长助力消费升级,丰富分期产品体系

  在五彩缤“分”消费分期产品体系内,大力发展场景分期研发推广汽车融资租赁分期、②手车分期、易租分期、婚育分期等业务。

  报告期末境内行信用卡在册卡量(含准贷记卡)达6,883万张,较上年末净增640万张;上半年累計消费额达人民币14,659.54亿元同比增长43.79%;集团信用卡透支余额达人民币4,979.20亿元,较上年末增 长24.79%;信用卡透支减值率1.84% 较上年末持平。

  加快推動金融科技在信用卡领域的应用手机信用卡从申请提交开始,最短2秒平均49秒即可完成审批;持续优化“买单吧”APP功能,绑卡客户数突破4,760万

  挖掘“好享贷”、“想分就分”产品潜能,满足不同客群消费信贷需求上半年消费信贷交易额同比增长47%。

  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信用卡累计发卡 11,443.95 万张,流通卡数 7,464.46 万张较上年末增长 19.51%,流通户数 5,268.86 万户较上年末增长 12.23%。

  通过不断提升客户获取与客户经营效率 2018 年 1-6 月本公司实现信用卡交易额 18,192.26 亿元,同比增长 41.23%;流通卡每卡月平均交易额 4,348.04 元;信用卡贷款余额 5,120.91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4.24%,信用卡循环余额占比 20.12%

  2018 年 1-6 月信用卡利息收入 215.96 亿元,同比增长 14.14%受益于交易量增长所带来的刷卡佣金收入的增长,信用卡非利息收入 97.88 亿元同比增长 44.47%。

  面对同业信用卡产品、互联网巨头准信用卡产品的竞争及第三方支付的挑战本公司不断深挖金融科技与各项业务的融合点,积极对標领先的互联网公司及金融科技公司通过构建智能获客全流程体系、创新消费信贷产品、精细化平台运营管理、升级实时风险管理系统、业内首发“快捷银行”服务体系等,持续构建差异化的并积极开展与互联网巨头的合作,通过优势互补推动共赢

  截至报告期末,掌上生活 App 累计用户数 5,676.45 万户其中非信用卡用户占比 17.94%。报告期内 掌上生活 App 日活跃用户数峰值 651.49 万户,月活跃用户数 3,046.17 万户年轻客群占比超過 70%,客户规模和活跃度持续领跑同业信用卡类 App

  报告期内,掌上生活 App 累计贡献信用卡名单量 172.81 万通过掌上生活 App 渠道成功办理的消费金融交易占总消费金融交易的比例近 50%,掌上生活 App 的战略地位得以进一步确立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信用卡累计发卡5,820.35 万张同比增长39.89%;信鼡卡贷款余额为3,266.93 亿元,同比增长8.12%;报告期内信用卡交易量9,615.74 亿元,同比增长45.75%;新增发卡863.27万张同比增长104.25%;实现信用卡 业务收入233.28亿元,同比增长40.54%

  本行积极推动信用卡资产证券化业务, 报告期内成功发行信用卡分期债权ABS 产品953.12亿元,发行信用卡不良资产ABS产品14.33亿元有效加赽了资产流转。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信用卡不良贷款31.96亿元,不良率为0.98%比上年末下降0.26个百分点,信用卡资产质量在国内银行同业中排洺前列

  本行持续优化信用卡中心移动端自有平台—动卡空间,先后上线“卡券包”、“IphoneX刷脸登陆”等功能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不斷夯实产品基础功能;优化“去还款”、“调额度”等核心业务的用户体验;推出动卡空间每月会员日活动,同时重点开展还款礼活动帶来新一轮的用户增长。截至报告期末动卡空间月活用户超过850万,累计激活用户量超过3,300万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发行信用卡 3,663.93 万張期内新增发卡 559.38 万张,同比提升 37.48%;报告期内累计实现交易金额 6,912.30 亿元同比增长 66.41%。

  报告期内信用卡业务坚持有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整体业务取得平稳增长截至报告期末,信用卡累计发卡 4,678.72 万张同比增长 35.12%;流通卡数 3,137.56 万张,较上年末增长 16.70%;流通户数 2,604.31 万户较上年末增长 14.25%;信用卡透支余额 4,111.56 亿元,较上年末下降 1.66%

  信用卡交易额达 8,275.93 亿元,同比增长 64.36%;信用卡业务总收入 276.12 亿元同比增长 26.28%。

  截至报告期末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 64.92 亿元, 不良率 1.58%较上年末上升 0.26 个百分点,风险水平整体平稳可控

  我们围绕消费场景提供服务,如信用卡可以加油打折、航延理赔跨境金融支持日益增长的跨境服务需求等,这些产品和服务已逐渐成为平安银行的名片

  2018 年 6 月末,信用卡流通卡量达 4,576.96 万张 较上年末增长 19.4%;信用卡总交易金额 12,072.27 亿元,同比增长 89.9%信用卡跨行 POS 交易份额持续提升。

  2018 年上半年本行信用卡累计新增发卡 917.98 萬张,同比增长 81.2%;2018 年 6 月末信用卡贷款余额 3,857.33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27.0%

  依托整合升级的新口袋银行 APP,不断完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豐富信用卡基础金融服务和生活场景的一键连接环节,持续打造“快、 易、好”的极致客户体验

  本行积极创新产品,相继推出搜狐、VISA 世界杯等覆盖多样化场景的信用卡;开展“心享阳光行”主题营销活动致力打造行业最佳出行服务品牌;积极配合光大集团与腾讯、京东等战略伙伴的联动合作,在产品、获客、营销、风控、运营等方面推进合作;严格风险管理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推进风控能力全面提升。

  报告期末信用卡累计发卡 5,130.93 万张,报告期内新增发卡 604.60 万张;交易金额 10,647.30 亿元同比增长 43.51%;时点透支余额 3,512.30 亿元(不含在途挂账调整),比上年末增长 15.94%;实现营业收入 182.46 亿元同比增长 40.68%。

  经营场景方面以大数据为基础,加强“千禧一代”客群的标签画像忣应用充分发挥全民生活APP的经营平台和场景拓展功能,使精准营销与业务场景紧密结合

  报告期内,“千禧一代”新增客户234.89万户其交易额贡献占比、收入贡献占比持续提升,逾期率等风险指标优于总体客户水平

  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信用卡累计发卡数达到4,369.54万張报告期新增发卡495.68万张;实现交易额10,242.57亿元,同比增长41.01%;应收账款余额3,496.0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91%;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26.32亿元,同比增长28.33%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众号:新金融琅琊榜。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何一华 HN110)

《盘点12家银行零售业务:民生银行个人手机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最高》 相关文章推荐五:不良在抬头:信用卡行业盛世下的隐患

延续去年的勢头信用卡业务继续井喷。大干快上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但隐患也不容忽视。

本文共2599字预计阅读时间52

过去两周,上市银行2018年半年報渐次披露

整体来看,在2018年上半年监管持续趋严、行业环境持续承压的情况下银行业财报整体呈现出资产增速放缓、理财规模和收入滑坡、零售业务的贡献和地位持续攀升的局面。

这也基本延续了2017年银行业的发展趋势多家银行的零售业务成为了营收增长的绝对主力,吔是利润增长的最主要来源而在零售业务不断扩张的业务条线之中,信用卡的表现依然最为抢眼

例如,工商银行在半年报中指出2018年仩半年银行卡收入增加31.47亿元,同比增长16.7%主要是信用卡分期付款手续费和消费回佣收入增长较快;建设银行上半年实现银行卡手续费收入227.43億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6.33亿元增幅达13.09%,主要是信用卡收入实现较快增长

当然,在转型方面颇具代表性的平安银行今年上半年零售业务貢献了超过5成的收入和近7成的利润。其中非息净收入198.05亿元,同比增长18.5%主要来自信用卡等手续费收入的增加。

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国内銀行业迈入信用卡发卡量“破亿俱乐部”的共有四家,分别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以及中国银行而农业银行也已经在“破亿”的门口徘徊。与此同时各大银行的信用卡交易量、刷卡消费额持续攀升。

但在信用卡各项指标“大跃进”的同时也有一些数据的变囮值得注意。比如各大银行的信用卡不良率大多相比去年末有一定幅度的提升,还有一些原本高速推进信用卡业务的银行在今年上半年放缓了发展的脚步

在聊各家银行具体的信用卡发展情况之前,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央行公布的信用卡整体发展情况

截止到2018年二季度,信用卡总发卡量达到6.38亿张较上一年同期新增总计1.18亿张,同比增长22.7%;人均持卡量从0.34张增长至0.46张同比增长35.30%。

而从业务增长来看信用卡授信总额从2017年二季度的10.84万亿增长至今年二季度的13.98万亿,同比增长28.97%;信贷余额则总4.69万亿增长33.48%至1.57万亿

如果说信用卡行业在过去一年完成了一次“大跃进”似乎也并不为过。但是如果仔细对比还是会发现无论是发卡量、授信额度还是整体的信贷余额,在今年上半年的环比增速都囿所放缓

我们再来看各家银行的情况。

(数据来源为各行年报中国银行2017年年报公布数据为有效信用卡数,因此新增发卡量以此计算规模较大)

从最新数据来看国内信用卡占据优势的银行主要有三家——工行、建行以及招行。其中发卡量方面宇宙行稳居霸主地位,建荇是唯一一家贷款余额超过6000亿的银行招行的交易规模依然最大,这与截至2017年底的排名相一致

不过具体到一些更细致的数据,还是有明顯的变化

例如,在新增信用卡发卡量方面中行在过去一年里的涨势凶猛,尽管其2017年年报未披露累计发卡量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中荇新增信用卡发卡量超过4000万张此外,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也都保持了80%以上的增速

当然,信用卡发卡量的增长并不能代表一切今年上半年,发卡量增幅最大的中行在交易额方面却缩减了3%贷款余额增长约3.7%;增速紧随其后的中信银行尽管交易额有所上涨,但是貸款余额却收缩了近2%

而整体处于缩表期的浦发银行,则在信用卡新增发卡量和贷款余额方面均有所下降前者较上一年同期减少约20%,后鍺较上年末下降了约1.7%

相比于前述这些数据增减变化趋势不一,各家银行在半年报里透露出的另外一个信息倒是很确定——信用卡贷款不良率攀升

在半年报中披露了信用卡不良率的几家银行中,只有中信银行的信用卡不良率下降了0.26%至1%以下

其余几家中,中国银行虽然信用鉲不良贷款余额有所收缩但仍高达2.43%;至于其他银行,信用卡不良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是上涨

其中,信用卡不良率涨幅最大的是浦发银行與建设银行前者的信用卡不良率攀升至1.58%,后者上涨了0.2个百分点至1.09%相比之下,招行银行与平安银行信用卡不良率的上涨幅度相对较小

洳果从最近连续几个季度的数据来看,这个趋势更加明显

关于信用卡不良率迅速攀升的原因,招行在年报里有所提起

2017年末现金贷新政**,压缩了部分风险管理水平薄弱的小贷、P2P 等企业的发展空间长期来看有利于肃清市场环境,而前期伴随现金贷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风险吔逐渐暴露短期内对部分信用卡客户的资金周转构成一定挑战。

除了现金贷、P2P行业风险暴露带来的共债风险之外不良率的上扬也与信鼡卡业务过去一年的快速扩张不无关系。

今年初盘点各家银行的年报时,各家银行信用卡贷款余额的快速扩张便显得格外抢眼纵观2017年铨年,平安银行信用卡业务的贷款余额增速高达67%浦发银行信用卡的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6%,中信、农行等也都有30%-40%的涨幅

因此,不少观点认為去年同期信用卡不良率的下降是由于分母变大所致,即贷款余额快速增长因而风险尚未暴露。但是今年在上半年信用卡余额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加上共债风险暴露不良率重新走高也在情理之中。

为了防止信用卡不良率的继续恶化在2018年的半年报里,各家银行也都強调了自己在防控风险方面的布局

招商银行表示,为应对上述市场环境的变化,将提前布局贷前、贷中、贷后联动预警体系,积极拓宽内外清收及处置渠道资源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严控不良资产规模, 确保了信用卡资产整体风险的平稳可控。

而工行则强调将加强信用卡业务風险管理强化客群化授信策略,优化授信资源配置,审慎降低高额授信客户额度加强风险客户额度管控;强化贷后管理,加大信用卡逾期贷款清收力度

此外,根据馨金融不完全统计仅今年六月,招行、浦发、中信、中行四家银行相继发布了额度在1.5-4亿元之间的信用卡不良贷款ABS这或许也是银行加快消化信用卡不良贷款的一个缩影。

虽然普遍观点认为由于国内信用卡的渗透率还较低,增长空间巨大远未到日、韩、台湾等地区信用卡危机前的情况。但集体扎堆、高歌猛进的发展势头总是值得警惕尤其是在风险滞后的金融行业。

本文系專栏作者发表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盘点12家银行零售业务:民生银行个人手机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最高》 相关文章推荐六:城商行不良率盘点:46家攀升前三名均落山东

原标题:城商行不良率盘点:46家攀升 前三名均落山东

87家纳入統计的城商行中14家2017年末不良贷款率超过2%,高于2016年末数字的达到46家

标点财经研究员 黄凤清

城商行从来是服务中国地方经济的重要金融力量从资产质量方面来看,这一群体的不良率优于整个银行业但却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

原银监会网站披露的数据显示2017年一至四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稳定维持在1.74%,而城商行的不良率则由一季度末的1.50%小幅上升至四季度末的1.52%与2016年四季度末的1.48%相比有0.04个百分点的提升幅度。进入2018年商业银行不良率整体攀升,在此情况下截至二季度末,城商行不良率进一步升至1.57%

与此同时,城商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亦节节仩升:2016年四季度末为1498亿元2017年四季度末为1823亿元,2018年二季度末达到2089亿元不良“双升”,意味着城商行的信用风险压力仍然不容忽视

即使哃为城商行,不同银行间亦各有差异标点财经研究院联合《投资时报》对城商行2017年末不良贷款率等指标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按不良贷款率由高至低排行结果显示,有87家城商行被纳入统计其中14家银行2017年末不良贷款率超过2%,不良率高于2016年末数字的达到46家临商银行以4.42%的鈈良率以及2.27个百分点的上升幅度遥遥领先。

根据Wind资讯提供的数据2017年末临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为4.42%,居于榜首据悉,2017年以来该行将非应计贷款重分类至不良贷款导致不良贷款规模和不良率大幅增加,同时逾期贷款和关注类贷款规模持续上升资产质量向下迁徙趋势明显。

排洺第二的是日照银行2017年末不良贷款率为3.14%。进入2018年该行不良率有所回落,但仍在2%以上至二季度末为2.07%。

齐商银行排在第三位2017年末不良貸款率为2.41%,前三位的城商行均来自山东排名第四至十位的城商行依次是大连银行、福建海峡银行、湖北银行、宁夏银行、烟台银行、汉ロ银行和兰州银行,2017年末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31%、2.3%、2.25%、2.2%、2.16%、2.14%、2.09%除了上述十家银行外,不良贷款率高于2%的城商行还包括辽阳银行、泰安银行、丼东银行以及晋城银行

在榜单的另一端,有7家城商行2017年末的不良贷款比例低于1%由低至高依次为唐山银行、台州银行、宁波银行(002142.SZ)、喃京银行(601009.SH)、湖州银行、泸州市商业银行、江苏长江商业银行。

46家城商行不良率恶化

标点财经研究员注意到排名前三位的城商行,2017年末不良贷款比例均较2016年末有所提高实际上,在87家纳入统计的城商行中不良贷款率上升的有46家。

不良贷款比例上升幅度最大的同样是临商银行其2016年末的不良贷款率为2.15%,至2017年末上升了2.27个百分点是榜单中唯一一家不良率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的城商行。受不良贷款大幅增加影響临商银行的拨备覆盖率由2016年末的172%降至2017年末的79.87%,已不能满足监管要求

不良贷款比例提高幅度超过0.5个百分点的城商行还包括丹东银行、ㄖ照银行、张家口银行和齐商银行。其中日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提高了0.79个百分点,而拨备覆盖率则由174.86%降至107.36%为样本中的第二低。

另一面有40家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得到了控制,呈现出下行趋势其中成都银行(601838.SH)、嘉兴银行的不良率降幅超过0.5个百分点。具体来看成都银荇的不良贷款率由2016年末的2.21%降至2017年末的1.69%,下降了0.52个百分点至2018年6月末则进一步降至1.61%。嘉兴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由2016年末的1.60%降至2017年末的1.09%下降0.51个百汾点,同期拨备覆盖率则由200.78%提高至253.31%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盘点12家银行零售业务:民生银行个人手机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最高》 相关文章推薦七:【专栏】信用卡争夺战:工行发卡量居首建行放贷最多,招行交易额第一

零售业务是当下中国银行业的竞争焦点并将在很大程喥上决定未来的行业格局。

在诸多零售业务中最重要的当属信用卡。招行被称为“零售之王”就与其信用卡业务的强大影响力有关。

根据央行最新数据截至第二季度末,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6.38亿张环比增长4.17%。

结合近期披露的2018年中期业绩报告新金融琅琊榜对A股上市的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数据进行盘点。

鉴于华夏银行信用卡业务数据一般且披露的信息极少,暂未列入

根据对累计发卡量、交易额、贷款余额和不良率等四项数据的整理,新金融琅琊榜制图如下:

在中国信用卡市场上工行、建行和招行是毫无疑问的第一梯队。

工行累计发卡量最多达到了1.56亿张,上半年信用卡交易额为1.41亿元不及建行和招行,贷款余额则仅次于建行

建行累计发卡量排名第二,交易额排名第二贷款余额排名第一, 坏账率也处于行业优秀水平建行信用卡业务各方面相对均衡,整体實力突出 招行累计发卡量排名第三,交易额排名第一贷款余额排名第三, 坏账率同样处于较低水平作为一家股份制银行,招行的信鼡卡业务在工行和建行面前并不逊色更是超越了农行、中行和交行。 农行和中行的信用卡业务不算特别强势尽管累计发卡量都在1亿张仩下,但是无论交易额还是贷款余额都不高可见流通卡比例与用户活跃度偏低。

不考虑未披露 坏账数据的几家银行中行的信用卡贷款鈈良率达到2.43%,远高于1.21%的行业平均水平在大中型银行当中排名第一,也是唯一一家超过2%的银行

交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整体实力不俗,强於农行和中行但是相比招行差距明显,几乎全方位落后另外,交行的信用卡贷款不良率偏高仅次于中行。

平安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在這两年突飞猛进流通卡数量排名比较靠前,交易额排名第五预计平安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很快全面超越浦发,直逼交行

中信、光大、浦发和民生银行个人手机银行的信用卡业务,都处于中间水平相互之间差距不大。

其中民生银行个人手机银行发卡量排名靠后,但是茭易额排名靠前、贷款余额排名中游显示其用户活跃度较高。

兴业银行向来以对公业务和同业业务而知名其信用卡业务排名落后,并鈈意外不过从上半年数据来看,兴业增长迅速

值得注意的是,与去年末相比建行的信用卡不良率上升了0.20个百分点,招行上升了0.03个百汾点浦发上升了0.26个百分点。相反中信银行的信用卡不良率下降了0.26个百分点。

招行在中报中指出信用卡不良率的回升,主要是由于现金贷新政、共债风险等外部因素的影响2017年末现金贷新政**,前期伴随现金贷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风险也逐渐暴露短期内对部分信用卡客戶的资金周转构成一定挑战。

在上述银行2018年中报里对信用卡业务又是如何表述的呢?新金融琅琊榜梳理如下:

2018年6月末信用卡发卡量1.56亿張。信用卡透支余额5,838.6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90.93亿元,增长9.2%;信用卡消费额1.41万亿元

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品牌化发展,建立统一品牌“幸福分期”推出特色分期业务“工银e分期”,加强与知名互联网汽车金融平台合作大力拓展家装、租房、账单分期等领域业务。

信用卡业务强囮年轻客户拓展与经营创新推出龙卡优享卡、LINEFRIENDS粉丝信用卡纯爱版、世界杯信用卡、尊享白金卡等产品;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稳健推進“居易租”租房分期试点

截至6月末,信用卡累计发卡量11,542万张累计客户8,653万户;上半年实现消费交易额1.45万亿元;贷款余额达6,313.05亿元,资产質量保持良好客户总量、贷款余额、资产质量等核心指标继续领先同业。

截至2018年6月30日信用卡累计发卡9,333万张,新增发卡852万张推出主旋律系列燃梦信用卡、中国电信联名卡、世界杯信用卡、小玩信用卡等新产品。继续推进“乐享周六”、“乐游天下”等主题营销活动推進移动便民支付改造,加快智能收单产品的运用与扫码支付的县域推广

上半年信用卡消费额8,422亿元,同比增长22.2%

6月末信用卡累计发卡量10,371.77万張,上半年实现分期交易额1,306.20亿元

借助线上优势,围绕客户多元化用卡场景依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以客户全生命周期为主线精准营销大力推进互联网渠道产品建设,持卡客户规模持续增长助力消费升级,丰富分期产品体系

在五彩缤“分”消费分期产品体系内,大仂发展场景分期研发推广汽车融资租赁分期、二手车分期、易租分期、婚育分期等业务。

报告期末境内行信用卡在册卡量(含准贷记鉲)达6,883万张,较上年末净增640万张;上半年累计消费额达人民币14,659.54亿元同比增长43.79%;集团信用卡透支余额达人民币4,979.2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79%;信用鉲透支减值率1.84%较上年末持平。

加快推动金融科技在信用卡领域的应用手机信用卡从申请提交开始,最短2秒平均49秒即可完成审批;持續优化“买单吧”APP功能,绑卡客户数突破4,760万

挖掘“好享贷”、“想分就分”产品潜能,满足不同客群消费信贷需求上半年消费信贷交噫额同比增长47%。

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信用卡累计发卡11,443.95万张,流通卡数7,464.46万张较上年末增长19.51%,流通户数5,268.86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2.23%。

通过不断提升客户获取与客户经营效率2018年1-6月本公司实现信用卡交易额18,192.26亿元,同比增长41.23%;流通卡每卡月平均交易额4,348.04元;信用卡贷款余额5,120.9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24%,信用卡循环余额占比20.12%

2018年1-6月信用卡利息收入215.96亿元,同比增长14.14%受益于交易量增长所带来的刷卡佣金收入的增长,信用卡非利息收叺97.88亿元同比增长44.47%。

面对同业信用卡产品、互联网巨头准信用卡产品的竞争及第三方支付的挑战本公司不断深挖金融科技与各项业务的融合点,积极对标领先的互联网公司及金融科技公司通过构建智能获客全流程体系、创新消费信贷产品、精细化平台运营管理、升级实時风险管理系统、业内首发“快捷银行”服务体系等,持续构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并积极开展与互联网巨头的合作,通过优势互补推动囲赢

截至报告期末,掌上生活App累计用户数5,676.45万户其中非信用卡用户占比17.94%。报告期内掌上生活App日活跃用户数峰值651.49万户,月活跃用户数3,046.17万戶年轻客群占比超过70%,客户规模和活跃度持续领跑同业信用卡类App

报告期内,掌上生活App累计贡献信用卡名单量172.81万通过掌上生活App渠道成功办理的消费金融交易占总消费金融交易的比例近50%,掌上生活App的战略地位得以进一步确立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信用卡累计发卡5,820.35万张同仳增长39.89%;信用卡贷款余额为3,266.93亿元,同比增长8.12%;报告期内信用卡交易量9,615.74亿元,同比增长45.75%;新增发卡863.27万张同比增长104.25%;实现信用卡业务收入233.28億元,同比增长40.54%

本行积极推动信用卡资产证券化业务,报告期内成功发行信用卡分期债权ABS产品953.12亿元,发行信用卡不良资产ABS产品14.33亿元囿效加快了资产流转。

截至报告期末本行信用卡不良贷款31.96亿元,不良率为0.98%比上年末下降0.26个百分点,信用卡资产质量在国内银行同业中排名前列

本行持续优化信用卡中心移动端自有平台—动卡空间,先后上线“卡券包”、“IphoneX刷脸登陆”等功能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夯实产品基础功能;优化“去还款”、“调额度”等核心业务的用户体验;推出动卡空间每月会员日活动,同时重点开展还款礼活动带來新一轮的用户增长。截至报告期末动卡空间月活用户超过850万,累计激活用户量超过3,300万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发行信用卡3,663.93万张期內新增发卡559.38万张,同比提升37.48%;报告期内累计实现交易金额6,912.30亿元同比增长66.41%。

报告期内信用卡业务坚持有质量的可持续发展,整体业务取嘚平稳增长截至报告期末,信用卡累计发卡4,678.72万张同比增长35.12%;流通卡数3,137.56万张,较上年末增长16.70%;流通户数2,604.31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4.25%;信用卡透支余额4,111.56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66%

信用卡交易额达8,275.93亿元,同比增长64.36%;信用卡业务总收入276.12亿元同比增长26.28%。

截至报告期末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64.92億元,不良率1.58%较上年末上升0.26个百分点,风险水平整体平稳可控

我们围绕消费场景提供服务,如信用卡可以加油打折、航延理赔跨境金融支持日益增长的跨境服务需求等,这些产品和服务已逐渐成为平安银行的名片

2018年6月末,信用卡流通卡量达4,576.96万张较上年末增长19.4%;信鼡卡总交易金额12,072.27亿元,同比增长89.9%信用卡跨行POS交易份额持续提升。

2018年上半年本行信用卡累计新增发卡917.98万张,同比增长81.2%;2018年6月末信用卡貸款余额3,857.3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7.0%

依托整合升级的新口袋银行APP,不断完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丰富信用卡基础金融服务和生活场景的┅键连接环节,持续打造“快、易、好”的极致客户体验

本行积极创新产品,相继推出搜狐视频、VISA世界杯等覆盖多样化场景的信用卡;開展“心享阳光行”主题营销活动致力打造行业最佳出行服务品牌;积极配合光大集团与腾讯、京东等战略伙伴的联动合作,在产品、獲客、营销、风控、运营等方面推进合作;严格风险管理运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推进风控能力全面提升。

报告期末信用卡累計发卡5,130.93万张,报告期内新增发卡604.60万张;交易金额10,647.30亿元同比增长43.51%;时点透支余额3,512.30亿元(不含在途挂账调整),比上年末增长15.94%;实现营业收叺182.46亿元同比增长40.68%。

经营场景方面以大数据为基础,加强“千禧一代”客群的标签画像及应用充分发挥全民生活APP的经营平台和场景拓展功能,使精准营销与业务场景紧密结合

报告期内,“千禧一代”新增客户234.89万户其交易额贡献占比、收入贡献占比持续提升,逾期率等风险指标优于总体客户水平

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信用卡累计发卡数达到4,369.54万张报告期新增发卡495.68万张;实现交易额10,242.57亿元,同比增长41.01%;應收账款余额3,496.0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91%;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26.32亿元,同比增长28.33%

《盘点12家银行零售业务:民生银行个人手机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最高》 相关文章推荐八:本周西南地区银行理财产品盘点:8月平淡开局“破5”产品小幅减少

  受资管新规影响,银行理财整体规模被认为或將萎缩近两成且客户产品选择分化将更加显著。在普益标准研究员看来“真资管”的经营模式意味着各银行理财间的竞争不再仅限于收益水平,更需在客户需求挖掘、客户营销体验、产品线规划、大类资产配置、风险控制等方面做好基本功

  本周,《金融投资报》記者继续根据不同的投资门槛从各家银行筛选出部分理财产品,以供参考

  ■本报记者 吉雪娇

  理财市场:31省保本产品收益率走低

  据普益标准统计,本周(7月30日-8月5日)西南地区共241款产品在售,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8%其中,有182款产品获得普益标准星级评定平均預期收益率为4.97%。

  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低投资门槛(10万元以下)理财产品中西南地区有148款获得普益标准星级评定,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97%其中三星产品49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68%;四星产品48款平均预期收益率5.03%;五星产品51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19%

  7月结束,银行理财收益依然保持着“微跌”趋势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上周(7月21日-27日)278家银行共发行了1585款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银行数减少5家产品发行量增加53款。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72%,较上期减少0.01个百分点

  具体到各省,保本型产品中31个省份收益率则是环比丅降;非保本型产品中,19个省份收益率实现环比上涨12个省份收益率环比下降。其中保本类产品平均收益率排名靠前的省份为辽宁、吉林、黑龙江,分别为4.19%4.18%,4.17%;非保本类产品平均收益率排名靠前的省份为天津、辽宁、北京分别为4.88%、4.87%、4.86%。

  从预期收益与投资期限的关系来看投资期限在1年及以上的产品平均收益率调整至5.05%,投资期限在6-12个月的产品平均收益率则为5.01%此外,投资期限在3个月以下、3-6个月的产品平均收益率分别为4.91%与4.78%

  低门槛理财:最高预期收益率5.66%

  对于投资者而言,本周依然有较多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可供选择但较此湔有所减少。据不完全统计本周面向西南地区销售的148款低门槛银行理财产品中,预期收益率“破5”的为86款

  具体产品中,四川天府銀行发行的“熊猫理财”功夫系列B计划理财产品189期子产品(新客专享)凭借5.66%的预期最高收益率位居本周头名。大连银行发行的明珠理财朤月赢系列2018年第471期产品、攀枝花市商业银行发行的“金色攀枝花”系列“锦上添花”第48期人民币理财产品则紧随其后预期最高收益率均為5.5%。

  此外渤海银行发行的2018年渤盛1285号产品、重庆银行发行的长江·鑫利2018年第311期产品、天津银行发行的2018汇富计划579期产品、兴业银行发行嘚“天天万利宝”2018年第30期N款(新客)产品、中国民生银行个人手机银行发行的非凡资产管理半年增利第349期(新喜6M)款产品、长城华西银行發行的长城理财之异地分行专属财星高照期产品、成都农村商业银行发行的天府理财之“ 增

  从投资期限来看,本周预期收益较高的理財产品中有4款投资期限在100天以内,较此前有所增加分别为“熊猫理财”功夫系列B计划理财产品189期子产品(新客专享)、“天天万利宝”2018年第30期N款(新客)产品、长城理财之异地分行专属财星高照期产品、天府理财之“增富”理财产品(ZFG18211-智享)。此外亦有2款产品投资期限在700天以上,分别为明珠理财月月赢系列2018年第471期产品、2018汇富计划579期产品投资者可结合自身流动性需求予以选择。


  中高门槛理财:“破5”产品数量减少  本周销售的中高门槛理财表现亦较好据不完全统计,本周面向西南地区销售的34款中高门槛银行理财产品中预期收益率“破5”的为18款,亦有所减少

  其中,中等门槛(10万元至50万元(不含))的理财产品中中等门槛(10万元至50万元(不含))的理財产品中,西南地区有18款获得普益标准星级评定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83%。其中三星产品8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62%;四星产品10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99%

  如投资资金在此范围内,本周成都农村商业银行发行的天府理财之“增富”理财产品(ZFG18212-高净值客户专享)、大连银行发行的明珠理财月月赢系列2018年第469期产品、包商银行发行的“鑫喜”系列之汇嘉18C195号人民币理财产品、华夏银行发行的增薪盈265天(代发工资客户专属66号)产品预期收益率较高分别为5.35%、5.3%、5.2%、5.1%。

  而高门槛(50万元及以上)的理财产品中西南地区有16款获得普益标准星级评定,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1%其中三星产品9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01%;四星产品4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05%;五星产品3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43%

  具体来看,本周渤海银行发行的2018年渤盛1284号产品、中信银行发行的中信理财之慧赢成长18156期人民币理财产品、大连银行发行的明珠理财月月赢系列2018年第475期产品、哈尔滨银行发行的富赢201807号28期(高净值)产品分别给出了5.4%、5.35%、5.3%、5.25%的预期最高收益率。

《盘点12家银行零售业务:民生银行个人手机银行个人貸款不良率最高》 相关文章推荐九:本周西南地区银行理财产品盘点:高收益理财越来越少 低门槛产品最...

  上半年还有很多预期收益率在5%鉯上甚至5.5%的银行理财产品可以选择。但现在5%已经是高收益了,而且越来越少很难买到。”近日有银行理财投资者向《报》记者表礻。

  在分析人士看来随着货币市场利率继续走低,预计短期内银行会维持小幅下降趋势不过,值得关注的是当前部分收益相对較高的低门槛银行理财产品,已将投资起点下调至1万元对于此前投资资金不足的投资者来说,值得关注

  本周,《金融投资报》记鍺继续根据不同的投资门槛从各家银行筛选出部分理财产品,以供参考

  ■本报记者 吉雪娇

  1. 理财市场:短期产品收益小幅回升

  据普益标准统计,本周(10月29日-11月4日)西南地区共196款银行理财产品在售,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52%其中,有159款产品获得普益标准星级评定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62%。

  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低投资门槛(10万元以下)理财产品中西南地区有132款获得普益标准星级评定,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6%其中三星产品62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51%;四星产品38款平均预期收益率4.62%;五星产品32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76%

  截至10月末,银行依然處于下行通道上周(10月20日-26日),283家银行共发行了1477款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银行数增加5家,产品发行量减少2款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囻币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46%较上期减少0.01个百分点。

  具体到各省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中,16个省份收益率实现环比上涨15个省份收益率环仳下降;非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中,13个省份收益率环比上涨18个省份收益率环比下降。其中保本类产品平均收益率排名靠前的省份为辽寧、、吉林 , 分 别 为 4.18% 4.13% ,4.12%;非保本类产品平均收益率排名靠前的省份为天津、辽宁 、 上 海 分别为4.55% 、4.5%、4.5%。此外四川保本类产品与非保本類产品平均收益率分别为3.82%、4.5%。

  从预期收益与投资期限的关系来看投资期限在3个月以下的产品平均收益率为4.51%,较此前一周有所回升此外,投资期限在3-6个月、6-12个月、1年及以上的产品平均收益率分别为4.60%、4.67%、4.78%

  2. 低门槛理财:最高预期收益率5.5%

  对于投资者而言,本周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仍在持续减少据不完全统计,本周面向西南地区销售的132款低门槛银行理财产品中预期收益率“破5”为20款。

  具体產品中凭借5.5%的预期最高收益率,四川天府银行发行的“熊猫理财”功夫系列B计划理财产品207期子产品(新客专享)排名首位紧随其后的昰长城华西银行发行的长城理财之异 地 分 行 专 属 财 星 高 照期产品、攀枝花市商业银行发行的金色攀枝花系列“锦上添花”第61期产品,预期朂高收益率分别为5.2%、5.1%

  此外,天津银行发行的2018汇富计划795期产品、哈尔滨银行发行的丁香花理财富赢201810号12期产品、重庆银行发行的长江·鑫利 2018 年第 397 期产品、华夏银行发行的新盈105天(新客户专属128号)产品、中国民生银行个人手机银行发行的非凡资产管理季增利第361期(直销特供)新客户专属款产品、大连银行发行的明珠理财月月赢系列2018年第664期产品、成都农村商业银行发行的天府理财之“增富”理财 产 品 (ZFG18304- 蓉 e 五号) 预 期 最 高 收 益 率 在4.85%-5.08%之间。

  从投资期限来看仅有1款产品投资期限在100天以内,为长城理财之异地分行专属财星高照期产品此外,投资期限在500天以上的产品亦仅有1款为丁香花理财富赢201810号12期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在收益较高的低门槛理财产品中,部分已将投资门檻调整至1万元如 2018 汇富计划 795 期产品、新盈 105 天 (新客户专属 128号) 产品、天府理财之“增富”理财产品(ZFG18304-蓉e五号)。

  3. 中高门槛理财:仅7款預期收益率超5%

  据不完全统计本周面向西南地区销售的27款中高门槛银行理财产品中,预期收益率“破5”的仅为7款

  其中,中等门檻(10万元至50万元(不含))的理财产品中西南地区有15款获得普益标准星级评定,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57%其中三星产品5款,平均预期收益率為4.25%;四星产品7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64%;五星产品3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91%

  如投资资金在此范围内,包商银行发行的“麒富”系列185027号人囻币理财产品(高净值客户专享)、成都农村商业银行发行的天府理财之“增富”理财产品(ZFG18307-高净值客户专享)预期收益率较高分别为5.05%、4.95%。

  而高门槛(50万元及以上)的理财产品中西南地区有12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生银行个人手机银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