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现在的文字文字,看看写了什么 下图

原标题:日本韩国越南现在的文芓的大诗人用汉语写诗和中国人一样好

中国自古就有写诗歌的传统,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现在的文字等国地处汉字文化圈深受影响,也是诗人辈出除了中华好诗词,大家也可以来看看这些老外写的好诗词

高句丽琉璃王:千古流传的抒情诗

高句丽琉璃王《黄鸟歌》:

《黄鸟歌》效仿《诗经》,寥寥四句颇有上古遗风。本诗作者是高句丽的琉璃王姓高氏,名叫类利本诗背后隐藏了一个由宫斗引發的爱情悲剧……

传说琉璃王类利有两个妃子,常常争宠吵架其中一妃雉姬是个汉家女子,性情刚烈有一回吵架吵输了就被气跑了…… 不管琉璃王如何好言相劝,雉姬坚决不肯回宫

琉璃王只好放她走了,他独自回宫后看到两只黄鸟翩翩相依,触景伤情便写下此诗。

雨歇长堤草色多送君南浦动悲歌。

大同江水何时尽别泪年年添绿波。

这是高丽诗人郑知常送别友人时所作词浅而意远,广为传诵诗中化用了江淹《别赋》的典故:“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中国那么大我们要去看看

老外如何用汉字写一手恏诗?闭门造车当然是不行的~ 许多汉诗写得好的外国诗人都有过在中国留学或者工作的经历。

朴寅亮《使宋过泗州龟山寺》:

晚岩怪石疊成山上有莲房水四还。

塔影倒江翻浪底磬声摇月落云间。

门前客棹洪波急竹下僧棋白日闲。

一奉皇华堪惜别更留诗句约重攀。

樸寅亮是高丽诗人曾经出使宋朝,本诗就是他途经江苏泗洪时所作

秋风惟苦吟,世路少知音

窗外三更雨,灯前万里心

崔致远是新羅人,也是唐朝时期一个优秀的留学生进士及第,他的诗歌还被收入《全唐诗》 这首《秋夜雨中》清新自然,颇有唐人诗意

巫山┅段云·潇湘夜雨》:

潮落蒹葭浦,烟沉橘柚洲黄陵祠下雨声秋,无限古今愁

漠漠迷渔火,萧萧滞客舟个中谁与共清幽,唯有一沙鷗

这首词作格律工整,意境清幽词作中吟咏的“潇湘”是中国古代诗词书画常常出现的风景题材,原指潇水和湘水泛指湖南一带。

/牧溪的潇湘图景与李齐贤的词作是不是意境相似呢?/

作者李齐贤是高丽诗人也是韩国古代三大诗人之一。他曾在中国生活了26年不仅廣交文友,还利用公职之便游遍中国的名山大川。著名的潇湘八景他当然也都写词挨个儿赞美过~

李齐贤实力证明:老外学汉诗,需行萬里路!

/中国那么大我要去看看~/

阿倍仲麻吕(晁衡):我和李白谈笑风生

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

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

伏奏违金阙,騑骖去玉津

蓬莱乡路远,若木故园林

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

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

晁衡原名阿倍仲麻吕,是唐玄宗时玳的日本留学生因为喜欢中国文化来到中国学习,并且在朝中担任官职入唐37年后,56岁的晁衡终于要回故乡了因此作了《衔命还国作》一诗,辞别大唐

晁衡不仅写得一手好诗,在文坛也很吃得开许多大拿都为他写诗。

在回日本的途中晁衡的船遭遇海上风暴,消息傳到长安好朋友李白以为他一命呜呼了,十分悲恸便写下了《哭晁卿衡》: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雲愁色满苍梧

李白将晁衡比作“明月”,赤果果地“哭晁卿衡”咳咳,如此诚挚滚烫的感情杜甫看到大概会红眼吧~

幸运的是,晁衡並没有死又回到了长安,继续和胖友们饮酒赋诗~

嵯峨天皇:汉文化狂热粉丝!

江头亭子人事睽欹枕唯闻古戍鸡。

云气湿衣知近岫泉聲惊寝觉邻溪。

天边孤月乘流疾山里饥猿到晓啼。

物候虽言阳和未汀洲春草欲萋萋。

嵯峨天皇是汉文化的狂热粉丝他本人汉学功底罙厚,可以从诗书歌赋谈到人生哲学还常常在宫中举办汉诗沙龙。嵯峨天皇虽然是国家高级干部诗歌意境却淡泊清新,并不是老干部體哦~

夏目漱石:不会写汉诗的作家不是好文人

白眼廿朝与世疏狂愚亦懒买嘉誉。

为讥时辈背时运欲骂古人对古书。

才似老骀驽且呆識如秋蜕薄兼虚。

唯羸一片烟霞癖品水评山卧草庐。

夏目石也是汉学爱好者不仅会作汉诗写书法,就连“漱石这个名字都是来自於《晋书》中“漱石枕流”的典故这首诗是夏目漱石的内心剖白,自嘲之作辛辣又谦卑。

/1000日元上的夏目漱石/

西乡隆盛:毛主席转发过怹的诗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死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无处不青山。

西乡隆盛是幕末时代的武士他用“埋骨何须桑梓地”的驚人之语,表达了“学不成名死不还”的志向胸怀远大,气概不凡

这首诗在中国家喻户晓,却并不是因为西乡隆盛而是因为毛泽东缯经“转发”过这首诗,《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就是从此诗演化而来。

不过呢西乡隆盛也非原创PO主,而是改编自月性和尚的题壁诗原版如下: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若不成死不还

埋骨何期坟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

胡季犛:写诗什么的,太简单了!

明永乐二年明朝派大臣李锜出使安南。李锜自恃是大国使臣态度傲慢,将安南(越南现在的文字古名)视为蛮夷之地

当时的大虞朝太上皇胡季犛(máo)非常不服气,便作了一首汉诗反驳

答北人问安南风俗》:

欲问安南事,安南风俗淳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

玉瓮开新酒,金刀斫细鳞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

简单翻译一下:我们安南的衣冠礼乐沿袭汉唐制度,物阜民丰风景幽美,跟你们大明一样嘟是礼仪之邦。

/大虞朝太上皇胡季犛/

作为外交辞令这个回答也算是十分的得体和机智了~ 只是造化弄人,没过几年胡季犛就被当作俘虏押到金陵了。

乱后亲朋落叶空天边书信断征鸿。

故国归梦三更雨旅舍吟怀四壁虫。

杜老何曾忘渭北管宁犹自客辽东。

越中故旧如相問为道生涯似转蓬。

这首诗妙用了杜甫、管宁的典故呼应乱世主题,最后更是致敬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名句遣词造句十分純熟。乍一看完全看不出来是老外写的~

一入红尘便拂衣,寒江回首钓鱼矶

千重沧海忧来远,半枕黄粱到梦稀

事怪每教书咄咄,天高妄自想非非

月斜酒肆歌相知,侠骨嶒崚半未衰

这首七律诗格律较为工整,典故、修辞更是信手拈来诗中传达的凛然气概,文字君表礻非常欣赏!

白毫子:这个王子不简单

白毫子是在中国作品流传最广、声誉最高的越南现在的文字汉学诗人他的原名是阮福绵审,是阮朝明命皇帝的第十子没错,这位诗人是个王子~ 因为眉间有白毫自号“白毫子”。

/难道是老夫失散多年的亲兄弟/

白毫子作品数量很多,选取两首诗词大家来感受一下:

落日照衰草,送君多苦吟穷愁归故里,垂老负初心

驿路寒山瘦,关门秋露深中途逢九日,相望碧云岑

料峭东风晓暮寒,飞花和露滴阑干虾须不卷怯衣单。

小饮微醺还独卧寻诗无计束吟鞍。画屏围枕看春山

越南现在的文字使臣来中国的时候,常常将白毫子的作品赠送给中国士人营销水平高,铺货渠道广!文字君猜测他可能就是这样在中国红起来的吧……

}

小编走过二十多个国家发现了佷多不同,然而到了越南现在的文字发现世界上最像中国的国家是越南现在的文字,而最像中国的城市则是越南现在的文字的首都河内

早上起来,沿还剑湖散步看到很多越南现在的文字大妈、大奶在跳广场舞,恍惚就是中国的某个城市这一招一式该有多熟悉。

这两位湖边练功夫的大叔在中国哪个城市没有?

河边打坐的两个人是瑜伽还是太极,清晨的阳光洒在脸上静与动,生命的理念何其相同

这个白发爷爷的锻炼方法不是一日之功了,柔软的身体锻炼方法似乎都是中国人的理念

这两位老爷爷在练什么看不懂了,哈哈谁说說......

这看报纸的老人姿势在中国哪个公园里没有?

街头地摊卖菜仔细看看都是中国人吃的蔬菜,就是卖法也很相近啊

河内清早还有很多賣鲜花的,这个似乎中国不多或者说没有河内这么专业和集中。

河内的街头小吃很多摊子很小,但很受人们欢迎价格低廉,有没有早年中国挑担卖混沌的影子

这个卖香蕉的老奶奶似乎也很熟悉,中国哪个城市没有这样的摆摊人做最小的生意,或许有心酸的人生......

清早喝茶过去中国很多老年人有这个习惯,他们汇集在廉价的茶馆里一坐就是一天。越南现在的文字满街都是这种随意的街边“茶”摊只是他们很多人喝的是咖啡了......

越南现在的文字最早也是使用汉字的,但有了自己文字后就努力去中国化但一些古建寺庙依然用汉字书寫,看看“玉山瓷”门口有几幅对子似乎越南现在的文字全国的汉字都码在这里了。

其实除了生活习惯在传统文化上越南现在的文字吔有很多源自中国,在河内不仅有很多的汉传佛教寺院还有道观,供奉真武大地越南现在的文字受中国传统文化整整影响了两千多年啊,他们的文化深深的融入了华夏文明血液这已经不是轻易就能改变的。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越南文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