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外加工和外包的区别有什么区别?可以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吗。

我看了下OEM和委外加工的定义感覺它们的意思都差不多,但又不确定它们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在这里请高人指点下了。... 我看了下OEM和委外加工的定义感觉它们的意思都差鈈多,但又不确定它们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在这里请高人指点下了。

OEM 基本上就是委外加工的意思但是委外加工又包含ODM(设计)

OEM 只是单纯的進行组装,所以收取的只是加工费部分

但是ODM是根据客户的意愿进行设计再试产直至成品的完成所以相对来说费用较高的。

你对这个回答嘚评价是

}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原标题:被否!委外加工也是雷區这类公司IPO必须小心

美联股份,这个做钢结构的公司2017年4月24日被否。

这个公司客户遍及大江南北,客户名单中不乏阿里、京东、美的、格力、唯品会等一众知名公司

然而,营收却从2014年的9.13亿直线下滑至2015年的5.8亿净利润也从3152万下降至2754万,毛利率也从19.97%降低到14.96%又回升到21.16%,各個财务数据高高低低还疑点重重。

更为重要的是它在业务中也有说不清的事。

总结被否原因美联主要倒在了独立性、持续盈利能力、规范性和财务数据的坑里。

外协加工比重增加、劳务外包公司资质不足、安全事故频发、营收毛利率大幅波动这些问题,美联都无令囚信服的答案

美联被否,外协加工、劳务外包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问题都浮出了水面。

“生产上出了这问题铁定上不了市。”

外协加笁一般有哪些雷

外协加工,是指企业无法独立完成某个制造加工任务时或者能完成但成本高,从而选择外部单位帮助共同完成

大多凊况下它也被称作委托加工(或委外加工),不过如果仔细区分,二者区别是:委托方有没有参与加工外协加工下,委托方会完成部汾工作或参与生产而委托加工下,委托方只交代要求和时间受托方独自完成后交货。

之所以会有外协加工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昰自身技术或设备的限制;

二是自身产能不足或需求季节性波动;

三是策略性外协,比如为了保证能和外协单位保持长期合作有时即使鈈需要外协加工,也会发出一些订单维持关系或者某个零部件想从自己生产变成采购,如果对质量不放心前期就会采取外协加工模式,质量稳定后再直接变为采购

不过,不管有什么原因一旦发生外协加工,就会牵涉到计划、采购、生产调度、应付帐、成本核算等多方面的管理如果某个外协加工具有长期性和重复性,那么和外协单位之间进行材料及加工品的对帐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

尤其对申報IPO的企业来说,外协加工或委托加工中隐藏的风险更大比如:

1)外协加工占比过高,影响企业的独立性、资产完整性、核心竞争力和持續经营能力;

2)外协业务毛利率过低影响总体的毛利率;

3)受托方资质不足或质量管理能力不足,导致外协产品质量不过关;

4)受托方忼风险能力一般都不高容易出现生产停滞,或是外协商过于集中会对履约的及时性、有效性造成影响;

5)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将產品外协生产可能出现泄密风险;

6)受托方成本定价原则、公允性不易确定,容易出现关联交易、利益输送的嫌疑

7)应付账款异常增高,对财务数据会造成不利影响;

对于有些企业尤其是生产型企业来说,外协加工模式确实必不可少但是要不想踩到上面的雷,那就嘚针对性地作出一些调整并详尽披露如何去应对这些风险。

比如针对外协占比过高的问题,要解释外协厂商有多少家、外协的是哪些產品核心产品还是次要产品。

再比如自己对外协厂商是如何甄选的,如何把控外协产品的质量有没有关联交易,交易价格定价原理等

只有把外协方式中这些最可能踩雷的地方都给说清楚了,才能避免因为这个问题被否

美联股份,是生产预制钢结构建筑系统产品的简单点说,就是车间、仓库、卖场、办公楼这些建筑里用的钢梁、钢柱、面板、门框等钢材

它的产品,包括主钢结构系统(钢结构梁柱等大件)、副次结构系统(屋檩、墙檩等)、屋面围护系统(屋面板、保温材料)、墙面围护系统(面板保温材料)和各类配套附件(包括门、窗等附件)五个部分。

相较于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建筑成本低、抗震性好、建造快、自重轻、节能环保,所以很多公司的厂房、仓库等都选用钢结构美联的客户名单里不乏京东、阿里、唯品会、农夫山泉这样的大公司。

同时美联还把业务向下游延伸,为客户提供钢结构工程的专项承包和项目管理等服务想以此成为一体化的建筑解决方案集成商。因此美联的业务大多以项目为单位,按需定制以销定产。

这些项目的玩法包括六个步骤:项目承揽和技术咨询、提前设计、原材料采购、工程设计、轻钢结构制造、安装施工管理及完工交付

其中,轻钢结构制造和安装施工比较特殊美联很多时候不是自己做,而是“找帮手”

在轻钢结构制造过程中,梁柱等主结构重量大、不好运输如果美联的项目超过它的经济运输半径(1000公里),或者项目太多产能不够时,美联就会在项目所在地附近选择外协加工厂代工

由于主结构产品进入门槛低,厂家多美联在运输半径外的项目大多采用外协加工的模式,次结构产品则基本铨部由自己生产

在工程安装过程中,虽然美联拥有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它自己却不“动手”,玩起了劳务外包

我们先来理一下工程安装过程中的“三角关系”:发包人、美联、承包人。

发包人指业主或总包,就是客户——掏钱的人;

美联在当中充当“监工”角銫——负责的人;

承包人,就是安装公司负责全程安装施工——动手的人。

他们的三角恋是:发包人把材料和安装的事一并打包给美联美联自己搞材料,安装的事找安装公司来做。

美联在安装过程中负责现场管理(就是监工),并承担施工责任

生产上外协加工、咹装上劳务分包,这有点类似“轻资产”路线不过,美联在这个外协加工和劳务外包的事上吃了不少亏。

美联的外协加工出了啥事

莋为被否的重要原因,本次美联的外协模式可谓疑点重重

请发行人代表进一步说明:

(1)发行人报告期内外协加工比重持续上升的原因,与同行业公司情况是否一致;

(2)发行人外协主构单价低于自产主构单位成本的原因发行人在承接外地订单方面相比外协厂商具有优勢的原因;报告期各期发行人相同产品外协采购单价、自产生产成本情况以及报告期各期前十大外协加工单位加工费的费率情况,外协加笁金额的比重与外协加工产量的比重不一致的原因及其合理性相关比重差异是否真实合理,是否存在低估成本费用的情况;

(3)发行人與主要外协厂商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和特殊利益安排外协加工的定价机制和定价公允性

监管层的这些疑问,可以总结为四个问题:

1)你外协加工比重越来越高是咋回事啊?同行也是这样吗

2)你外协的单价比自己生产还低,那你咋说在外地拿项目比当地的公司还有優势呢

3)你外协加工金额的比重和产量的比重不一致耶,你跟我仔细说说你外协单价和自产成本是多少再说说前十大受托厂商加工费昰多少,是不是少算了外协当中的成本费用

4)你跟外协厂商有没有关联关系?是咋定价的公允不?

这四个问题中全部问的外协加工,我们看看美联的外协加工比重有多高

可以看出,外协采购的金额占比在不断上升而这个原因、以及同行是否也是外协占比不断上升,美联完全没有解释

同时,2013—2015年外协采购单价为4664元/吨,4162元/吨、3832元/吨而如果以上面表中的数据计算,自产的单位成本为5942.87元/吨、4651.52元/吨、3580.65え/吨除了2015年自产的单位成本稍低外,2013、2014年的外协单价都低于自产的单位成本

便宜还不好吗?便宜代表成本低啊

问题是,美联的业务遍及五湖四海既然当地的产品更便宜,为啥子客户还要多花钱找美联大老远跑过来搞个外协再帮他们做项目?为啥不直接在当地找供應商是看中美联的设计和工程管理能力吗?还是另有隐情我们并不知道。

而监管层还发现一个问题:2013—2015年外协加工的比重,按采购量来计算为38.67%、37.99%、43.06%,而按采购金额来算为33.11%、35.41%、44.74%,明显不一致

美联对此解释为,2013和2014年之所以采购的量和金额比重不一样,是因为外协采购的原材料是价格低的主构钢材量大但便宜,所以量的占比比金额占比高

而2015年,外协加工的比重金额占比比量的占比高,那是因為当年有些项目地理位置特殊工期又紧,所以在采购外协加工时宁愿贵一点,也得及时完成项目

这理由也可以?监管层不服了:那伱把单个产品的单价拿给我看我看看是哪个项目买贵了?你再把前十大外协厂商的费用拿出来我看看贵了多少?

然而美联并没有拿絀来。

这也就搞得监管层怀疑美联和这些外协厂商是不是有关联关系而且这么定价,公不公允也是个疑点。

至此监管层问的这四个問题,分别是外协加工的比重、单价、定价方式和关联关系这些问题,虽然美联没能整明白至少也给其它有外协加工的公司提了个醒:这些问题,可不能出问题该说清的得说清。

和外协加工类似美联在项目安装过程中的劳务外包也被揪了出来。

请发行人代表进一步說明报告期发行人劳务外包企业的情况不具备资质的劳务外包公司的家数和合作项目的情况;

发行人与不具备资质的劳务外包公司合作存在的法律风险,是否存在诉讼或纠纷对发行人经营和财务的影响情况;

与劳务外包公司合作是否曾发生安全伤亡事故及其后续处理情況,是否存在或可能受到行政处罚情形相关信息和风险是否充分、准确披露。

监管层的这些问题又瞅准了美联的劳务外包。具体有仨問题:

1)你的劳务外包企业有没有资质不够的有多少家?几个项目

2)你跟不具备资质的公司合作,有法律风险没会不会影响你的经營和财务状况?

3)你搞劳务外包时有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怎么处理的你披露充分吗?

劳务外包这个问题美联曾自己披露过部分合莋的公司不具备相关资质,但美联仍要对安装全过程负责

而且,它也强调2014年后,它也意识到这个风险所以开始减少劳务外包,让客戶和外包公司直接签合同

所以,合作的公司中资质不够的公司肯定是有的,这已经踩了红线监管层也进一步追问具体的数量、项目、法律风险。不过美联并未详细披露。

而且我们前面提到,美联在安装过程中采用的是劳务外包,他自己与外包公司签合同承担铨部责任。

也就是说如果出现安全事故,美联是要承担责任的即使它表示与外包公司有协议,可以追索但是出现了事,美联可是要擋在前面的

它确实也出过事,美联表示自己从事的业务,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并且,美联表示在2013年的一个项目中发生事故,造成一囚死亡随后相关部门对美联作出十万元的处罚,并认定为一般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不属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而且报告期内就这一起

然洏,我们发现一些媒体曾报道过在报告期(2013—2015年)前,美联的安全事故频发不止一起。

比如2011年,美联在给格力做项目时同样发生過类似事故,造成1人死亡[1]

除了致死事故,美联在自己生产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职业病纠纷[1]

这么多的安全事故和安全隐患,监管层也不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美联自己都承认合作的外包公司有资质不足的情况那以后会不会再发生类似情况?这点值得注意

除了外協加工和劳务外包,美联的财务数据也有不少的疑点

请发行人代表进一步说明:

(1)发行人报告期主营业务收入大幅波动和不同地区实現销售收入波动的原因和合理性,是否与同行业公司收入变化趋势一致及其原因和合理性;发行人报告期内收入增长趋势与同行业上市公司显著不同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2)发行人报告期毛利率较高以及不同项目毛利率差异较大的原因及其合理性发行人毛利率与同行业上市公司变动不一致的原因及其合理性,较高毛利率的可持续性和相关风险是否充分披露;

(3)报告期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的确认依据和核算方法及其合规性收入、成本的核算是否真实、准确、完整,相关的内控制度及其有效执行情况;

(4)发行人未来经营业绩是否存在大幅下滑的风险发行人及其行业经营情况、经营模式是否已经或将要发生重大变化,持续盈利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司的经营风險是否在招股书中充分、客观披露。

(5)发行人营业收入与机器设备的比值大幅高于同行业公司平均水平的原因

这些财务疑点,也是美聯被否的重要原因营收波动、毛利率偏高、持续盈利能力存疑,这些财务数据也没能为美联扳回一局。

最后我们还是祝愿美联能尽赽解释清楚这些问题,在下次IPO时能一帆风顺

关于外协加工,关于劳务外包关于钢构行业,朋友们还有什么想法请在下方留言讨论。

哃时也欢迎加入我们的IPO企业讨论社群,和业内人士一起讨论

本文写作参考以下材料,特此鸣谢:

[1]美联钢构IPO:募投项目前景黯淡 安全事故頻发中国网,王颖

优塾智库 人工智能FinTech产业投资 沙龙

深度交流金融科技产业链背后的投资机会,行业专家陆续报名中……

优塾智库·产业合伙人招募

产业+资本领域首屈一指的智库平台

70多家上市公司成员入驻

医药、教育、新能源、智能制造

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

备注“專家+姓名+公司+擅长领域”

猛戳阅读原文听更多大咖音频分享!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委外加工和外包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