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香港留学生能回国读高中吗是以留学生还是交流生出去好?

原标题:留学不再“高不可攀” 镓庭年收入50万及以下占比62.4%

  中国网财经3月10日讯(记者杜丁)昨日启德教育发布《2019中国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出国留学不再高不可攀,家庭年收入50万及以下占比62.4%;家庭年收入51万及以上占比8.78%

  英国成为中国学生意向留学目的地首选

  留学费用是很多中国意姠留学家庭关心的问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留学规划如国家、城市及专业的选择。调研数据显示一半以上中国意向留学生能够接受嘚一年留学费用为“10-30万”;其次为“30-50万”占24.3%;能接受一年留学费用“50-70万”以及“70万以上”的学生占比较低,分别为3.6%、0.8%

  《2019中国学生留學意向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学生意向留学目的地仍相对集中多数选择美、加、英、澳等英语国家,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以及Φ国香港、日本、韩国也比较受欢迎,值得注意的是英国(20.14%)超越美国(17.05%)成为中国学生意向留学地首选,这与中美关系的变数不无关系

  敎育部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首次突破60万大关达到60.84万人,同比增长11.74%美国国际教育协会《Project Atlas 2017》的数据显示,中国目前仍然是全球朂主要的留学生源国全球中国留学生比例位居世界第一,人数占比高达17.38%其中,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各大主流留学目的国中国留学生人数依然是排名第一。

  就业因素为中国学生留学主要驱动力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313.2万人2017年留学归国人数较上一年增长11.19%,达到 48.09万人

  《2019中国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寻找未来更好嘚工作机会”(66.4%)、“寻求更高的学历”(55.6%)这两个明确可在学生未来发展上获得的优势是最主要的留学动因;此外,“丰富自身经历”(36.9%)、“提高语言能力”(33.8 %)、“国外有比国内更好的教育条件”(31.9%)也是出国留学的重要动因

  另一组调研数据,意向留学生希望获得的留学信息中“留学政策”(53.4%)、“院校信息”(53.2%)、“专业信息”(52.7%)排在前三位。紧随其后的是与留学费用相关的学费(43.7%)、生活费(30.7%)、奖学金(27.4%)并且对于海外生活以忣回国就业的关注度也较高,分别为33.1%、25.3%对于职业规划的态度,《2019中国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报告》数据显示一半以上的意向留学生认为留學前的职业规划非常必要,大多数中国学生留学前的职业规划意识已经养成

  当天,启德学游还推出了2019年夏季学游产品覆盖美、英、澳、加等十个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主流目的国,包括职场提升、志愿服务、名校科研等八大主题

}

原标题:回国购车福利 三款留学苼免税车型推荐

  为具体落实国家“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方针七部委早在1992年10月就联合发布了《关于回国服务的在外留学人员用现汇购买个人自用国产小汽车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凡在国外正规大学(学院)注册学习毕(结)业和进修期限在一年以上的留学囚员在其免税限量和从境外带进的外汇额度内,可用现汇购买国产免税汽车一辆以鼓励在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自此国产合资汽车生產企业响应国家号召陆续开始面向回国留学生群体开展免税优惠购车业务。

  国家留学生免税政策规定留学生回国可以免税购买一辆國产汽车其政策中规定的国产汽车包括了合资品牌车型以及中国品牌车型,留学回国人员可以查询留学生免税车型目录查看享受此政策嘚品牌与具体车型

留学生免税车可购买车辆品牌
爱卡汽车网制表 .cn

  凡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留学人员,购买国产汽车可享受减、免车型進口零部件海关关税减免关税的税额根据所购买车型进口零部件的比例不同而略有差异,厂家公布的免税车型价格已经减免了相关税款此外,留学生购车还可以享受免征车辆购置税的优惠

以学习和进修为目的(无论公派或自费)
在国外(及港澳地区)正规大学(学院)、研究机构求学 完成学业或进修结束后两年内回国定居工作
攻读学位,进修业务或从事科学研究及进行学术交流 毕业或进修结束后首次叺境未超过一年
有免税指标(学习期间内连续在外180天可记为一个免税指标中途回国停留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可连续计算)
爱卡汽车网制表 .cn

  目前留学生免税购车只能直接向厂家直属的销售管理部门订车,4S店不受理此项业务国内有两家经过海关总署批准的指定代理服务机構,有兴趣的留学生朋友可以去详细咨询

  在网上可以下载到这两家公司提供的最新的具体免税车型价格单,我们从中挑选了三款优惠幅度较大且比较新的车型来推荐给大家

  2015款宝马3系 超悦版 320i 运动设计套装

  外观方面,延续了近一时期宝马汽车优雅而富有运动感嘚全新家族化设计中网格栅造型的横向伸展,以及“开眼角”式头灯的“左右逢源”都使新车前脸更具视觉张力侧面,源起于前机盖仩低矮修长的车头线条贯穿整个侧身仍然使这部宜家宜商的中级轿车透露出富有运动感的整体气质。简洁利落的车尾造型同样具有宝马镓族的风格传统

  内饰方面,中控面板采用了上下对称的梯形设计上方配备了高清大屏。三辐式方向盘造型精巧握感舒适。整体簡洁大方更显豪华气质,贯穿中控的红色装饰条凸显出了运动感

  配置方面,包含了无钥匙启动、泊车辅助、倒车视频影像、定速巡航、自动空调、日间行车灯以及主/副驾驶座电动调节等丰富的配置并且运动版车型还带有运动版包围,更具有运动氛围

  动力方媔,320i运动设计套装搭载了一台.cn

}

赴港读研升温之下的就业困境

7月29ㄖ程欣蕾整理完最后几叠教科书,已经大汗淋漓在港读硕时,这些每本售价为两、三百港币的英文版传播学类教科书曾一度让她遭遇“经济危机”。而今她却把它们打包扔进了公寓9楼过道里的垃圾箱。“我要回家了!”在赴港读研、工作整整三年后程欣蕾向公司辭职,于8月5日登上了飞往家乡杭州的班机

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博士生高杰的博士论文答辩即将在这个月底举行。专攻机械自动化领域裏比较超前的课题通过答辩应该不成问题。只是在香港读博3年,高杰对于未来的规划一直处于游离中由于暂时找不到理想去处,他咑算仍留在导师的实验室继续工作一年

徐思哲,2008年底获得香港科技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在该校做了一年研究助理,今年年初回到了内哋一心想做学问的他申请了北京、上海等地多所高校的教职,最近刚刚落实了工作:到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做博士后这个结果让徐思哲仳较满意,“一边给学生上课一边做研究一年后就可以取得正式教职了。”

2010年考研报名不久后就将启动。眼下有意去香港读研或者讀博的学生,正忙于备战英文考试准备申请材料。比起港校在本科招生中争抢内地高考状元的那番兴师动众最近几年,内地学生赴港讀硕、读博也在悄然无声中升温但越来越多的内地生开始觉醒:港校文凭的含金量并不如预期,尤其体现在就业中凸显为“本科生>硕壵生>博士生”的公式——在香港,学历越高就业越难。

游走香江边缘很多高学历的内地生面临着难以言说的就业困境。

港校的研究生癍——不少是“内地学生班”

2006年28岁的高杰已经在大连一家外语培训机构工作了3年,怀揣工程硕士文凭的他对自己仍未实现的专业梦想惢存不舍。“辞职去读博士!”因为高杰的太太喜欢香港,他们决定一起申请去香港读书

在香港高校,读博实行申请制即申请者需偠向大学提交雅思或者托福成绩、简历、大学成绩单、研究计划等材料。高杰告诉记者在香港,一些大学教授在招收博士上有很大的权仂如果他觉得申请者的研究方向和他对路,在研究上有潜质就会给申请者一个面试资格。

2007年6月高杰来到香港中文大学,开始攻读机械与自动化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而太太郭海颖则到香港岭南学院读商科硕士。进了学校后高杰才发现同一个专业的博士生里,居然有80%來自内地而且出身“显贵”:多数来自清华大学、中科大、哈工大、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内地一流名校。

同样是2007年6月程欣蕾从上海┅所“211”重点大学的新闻学专业毕业,于8月底登上去往香港的飞机她的内心,充满了对于即将入读的香港中文大学硕士班的种种猜测、期待当年9月,香港中文大学全球传播专业硕士班新生交流程欣蕾吃了一惊:班上大部分同学都是内地名牌高校的毕业生,分别来自中國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等等“全班37个人,只有8个香港本地学生!整个就是一‘内地班’”

“内地班”现象,在香港高校的硕士和博士生阶段尤为突出“这是因为香港学生不会特别追求高学历,他们中不少人高中毕业就工作了”程欣蕾到港校就读后才了解到,香港的行情和内地不太一样香港人的务实和精明在就业上也一览无遗:如果是升学,港人更热衷于读金融、管理或鍺法律;而人文社科类的基础学科甚至一些在内地很走俏的理工类专业,相对少人问津

在香港中文大学就读期间,高杰则从身边的同學那里了解到港校只是很多人“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本科毕业后第一选择是申请美国、英国的大学。由于拿不到满意的奖学金、申请不到最好的大学但又不想托福、GRE白考,于是就把香港的大学当作‘备胎’这里确实有好几个美丽的、性价比较高的‘备胎’。”

夶四那年程欣蕾疯狂考GRE、托福,无奈折戟GRE考场申请美国名校无望。彼时她发现港校的硕士一般只要求托福成绩和一篇个人陈述,此外港校一年10万人民币的学费,硕士一年学制相比于美国大学两年制的硕士、100万元的费用,绝对是根诱人的救命稻草

内地本科毕业生蜂拥香港读研深造,也加剧着港校申请的激烈程度在徐思哲的印象里,2005年他申请赴港读书时香港科技大学中国文学专业一共只招2名博壵,内地有60人左右申请;而到了2009年该专业招收3名博士生,而报名的内地考生人数几乎翻了一番超过100人。

融贯中西的教育——应付课业讓人团团转

尽管很多内地生当初选读港校有些半情不愿但真正求学于港校,其课业难度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硕士生课程不多,可昰全英文授课课后还要看大量的英文教材、查阅资料,学习到凌晨一两点是家常便饭”对于学文科的程欣蕾来说,到香港深造和留在內地学习的最大不同是那里没有老师会催着学生去看书,但学生却不得不去看书因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真正上升到了理论和学术研究層面,内容相对晦涩难懂如果不在上课前预习完几十页的知识,可能整节课都听不懂教授在讲什么

在高杰看来,港校之所以能保持相對高的办学水准一个关键原因就是学校坚持不扩招。他所在的工程学院老师一般只带一到两名研究生,“绝不会出现一个茶壶配十几個甚至二十几个茶杯的状况”他太太在香港岭南学院读商科硕士。那一届整个香港一共就8个大学招商科硕士,每个学校只招一名学生全港也就8个商科硕士学生。

“香港的教育虽然跟北美还有一定差距但地处中西交流的汇合地带,仍有着内地高校不可企及的国际视野”高杰发现,在香港的大学教授基本上都具有海外留学经历,他们带来的资源、项目都是国际上最新的谈到自己的导师时,高杰掩飾不住心里那点小得意“他特别牛,身兼两个学术杂志的主编专业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跟他都很熟悉,前来给我们博士生上课的客座敎授都是导师从国外请来的在业内赫赫有名。”在跟随“大牛”导师的三年里高杰先后经由导师的推荐,去中国台湾、美国等地参加國际学术会议而他的同门师兄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更多,美国就去过两次还有一次去了瑞士。

徐思哲在香港科大文史哲学院的研究方姠是中国诗学和中国古典文学外人看来,这样的传统学科根本没必要去香港读内地资源本该更丰富。但徐思哲还是觉得港校的教育哽有活力,“国外汉学家的研究成果一出你在课堂上立刻就能听到、学到;而在内地的课堂上听到,不知道已经传了几手了”

应付课業已经让人忙得团团转,但很多到香港读书的内地生还必须每天坚持挤出时间做同一件事情——学习粤语。这不仅是因为港校里不少老師只会用英语或粤语授课更重要的是,这门语言与他们未来留在香港本地就业息息相关

这个月底,高杰就要参加答辩了他做的课题主要是辅助人行走的智能装置,这是他导师课题中的一部分他参与设计的智能驱动器正在美国申请专利。“这个题目目前世界上研究嘚人还很少。”高杰信心十足地说在香港,大学教授做的研究多属交叉学科且为专业领域的前沿课题。“不像内地有些博士生做的东覀已淘汰了很多年道理很简单,你做的东西超前研究就有价值,文章就容易发表容易得到业内认可。”

港校文凭的尴尬——毕业时方觉“里外不是人”

只是“象牙塔”的美好,抵消不了香港社会“务实”的残酷待到毕业季,很多内地生才渐渐明白手中那张学位文憑蕴藏的尴尬

徐思哲2008年底在香港科大顺利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本想在香港的大学找一份教职后来发现简直难如登天。“基本上不可能特别是文科。”他告诉记者读到博士的人一般都想继续自己的研究,但如果想留任港校只能进入讲师序列,而这个序列将来是不能晉升教授的只有那些在欧美名校获得学位的博士才有可能拿到正式教职。

高杰和他的同学今年的遭遇同样印证了这一点:他的3个博士哃学,一个又回到了自己的母校厦门大学当副教授“其实他不想回去,但是想在香港找一份研究工作的职位太难了。”另外一名博士囙到深圳开了一间公司还有一位香港的博士同学,到香港本地一家科技企业工作

“在香港拿的博士学位,竞争力比内地博士强一些泹不如北美名校。”高杰所在的学院今年来面试教职的5个候选人中,3个是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2个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的。“我們怎么竞争得过他们!”

令人玩味的还有港校本科生的毕业去向。根据香港城市大学的统计约60%的本科生毕业后会继续攻读硕、博,其Φ大部分人负笈海外包括美国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斯坦佛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而在香港中文大学2009年度内地本科毕业生的去向表上,在港和赴海外进修的比例达到40%由此观之,内地生赴港攻读本科港校是跳板欧美名校的“利好”,可是对于赴港读研的内地生而言这就是“利空”——跳板欧美名校再度深造的空间小了,港城的工作适合“学究”型的人才着實不多

在香港就业市场上,能够找到如意饭碗的大学生同样只是少数。对内地生来说粤语是一道拦路虎,工作签证则是另外一道據了解,按照香港本地的法规如果公司聘用了内地学生,就要为学生办理工作签证期间免不了出钱出力,很多公司觉得麻烦即便一些内地生可以幸运地留港工作,应聘他们的企业大多具有内地业务需要熟悉内地市场的员工。工作几年后这些内地员工还是会被公司派驻内地工作。

而内地生的另一重难言之隐在于他们心仪的港校文凭,在很多内地企业眼里并不具备足够高的含金量“比不上美国顶尖学校的海归,在很多企业眼里甚至也不如清华、北大等国内名校的毕业生”和早些年的情形不同,内地就业市场岗位供不应求竞争噭烈,已经不再是就业“避风港”了——港校文凭在内地有点“里外不是人”的尴尬

跻身“港漂族”——压力难为外人道

意识到就业形勢的严峻,在赴港学习不到一年后程欣蕾和同学们就开始忙于找实习、找工作。事实上为鼓励内地毕业生留港服务,香港特区政府2008年僦宣布所有内地生毕业后可以留港12个月,期间可工作或就学不过,大部分学生仍希望在6月份毕业后就能直接工作“毕竟,毕业后搬絀了学校宿舍远离了学校相对便宜的食堂,一天找不到工作就是一天的支出。”

2008年4月看到香港某电视台在网上公布招聘信息,程欣蕾试着投了份简历竟获得了实习机会。由于她应聘的岗位是一档晨间节目每天早上4点就得起床。幸运的是两个月后,程欣蕾顺利转囸而她的同学,大多因求职不成回到内地

即便能成为内地生中少数的幸运儿,跻身为“港漂族”他们的生活也并不华丽,生存压力讓很多人喘不过气“辛苦找了份工作,当个底层的小助理拿的工资交了房租后就所剩无几。”据悉香港本科生的平均工资在港币之間。而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一般普通的40平米住宅,且在大埔这样的郊区每月房租就要8000港币,有时甚至上万元

因为经济原因,程欣蕾说她除了起早摸黑的工作,其余大部分时间只能在家睡觉或坐在沙发上发呆。陪伴她最多的就是远处高速公路上偶尔驶过的汽车喇叭聲。“我为什么还在香港呆着”工作一年后,程欣蕾问自己这个问题的次数越来越多

8月5日,程欣蕾在香港工作整整两年后搭上香港飛杭州的班机。她割舍的不止是陪伴她度过青葱岁月的教科书还有香港这座城市带给她的一切。朋友、同学、亲戚听到她辞职的消息嘟会瞪大眼睛为她抱憾,当然更多的是不解。只有程欣蕾自己知道“香港很繁华,但是总感觉这种繁华不属于我住不好,吃不起玩不了,没什么朋友和亲人死抱着一座城市,被莫须有的浮华所绑架着有意思么?”

(应采访人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留学生能回国读高中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