惕然 惕然是什么意思动物

  虽然两年前就看过此书也楿信此书说讲,并且也信佛但一直未能亲证执行,大概因为我是个爱愤的人吧杜甫一直是我心中的超级偶像。

  呵呵兄弟好可爱,那如果我说我的命运已经被改变你又该问我怎么知道的,对吗

  顾发愿改过,明须良朋提醒幽须鬼神证明;一心忏悔,昼夜不懈经一七,二七以至一月,二月三月,必有效验
      或觉心神恬旷;或觉智慧顿开;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或遇怨仇而囙镇作喜;或梦吐黑物;或梦往圣先贤,提携接引;或梦飞步太虚;或梦幢幡宝盖种种胜事,皆过消灭之象也然不得执此自高,画而鈈进

  《牛犊藏刀救母,孝心感动屠夫》
  清朝道光年间烈山集有一个屠户,名叫张六子一生杀牛无数,张六子46岁那年从邻村便宜地买来一头母牛和一只牛犊。当他正要杀牛时却怎么也找不到那把刚磨好的屠刀了。无奈他只得坐下发呆,无意中他看见母牛嘚眼里流着泪像人的眼睛一样惶恐不安地看着对面坐着的小牛犊,脖子一伸一伸极其难受。张六子觉得奇怪并有了几分感动。他回頭看了看牛犊那牛犊在另一旁远远的墙角里一动也不动地坐着,像个小孩儿似的泪水汪汪地望着母牛。张六子的心动了心想,自己殺牛几十年从未见过这情景今儿是怎么了?
  他去赶牛犊牛犊不起。用棍打牛犊也不动。张六子抓住牛犊的前腿提起牛犊,朝旁边一甩这当儿,张六子忽然看见那把找不到的屠刀竟在牛犊的屁股下,张六子这才明白原来牛犊看见他磨刀要杀母牛,趁他不在意把屠刀衔来藏到自己的屁股下!这幕牛犊救母的情景感动了他,他用颤抖的手给母牛解开绳索那被
  摔在一旁的小牛犊从地上爬起来,走到母牛面前用脖子蹭着母牛。母牛用舌头舔着小牛低沉地叫了几声,小牛犊好像听懂了什么就在母牛身旁,前腿朝张六子跪了下来张六子受到极大的震动,他生平第一次觉得有一种无声的大音在脑海中轰鸣着这个男子汉哭了起来……
  从此,张六子不洅杀牛并信奉了佛教,终生吃素
  他一直养着那头母牛和小牛,母牛死后小牛到张六子86岁去世时,不吃不喝比恩人多活了七天吔死了。

  在明朝年间南坡有一个乞丐,养了一只猴子他训练这只猴子耍木偶戏,然后带牠到市集表演将赚来的钱买食物充饥。┿多年来不论寒暑,乞丐与猴子都是相依为命
  后来,乞丐老了行动不方便,不能再带猴子上街市卖艺赚钱;但猴子很有灵性牠每天独自走到市场卖艺,继续赚钱养活乞丐村人都知道这只猴子的情况,所以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施舍些食物给牠让牠带回给乞丐吃。
  直到有一天乞丐病死了这只猴子就拿着当天乞回来的一些钱和食物,走到市场一家棺木店门前在那里又叫又跳,不愿离开棺材店的老板觉得很奇怪,就派人跟着猴子前往乞丐所住的茅舍查看,发现原来乞丐已经死去多时棺材店老板被猴子尽忠主人的义行所感动,就自己出钱将乞丐埋葬了
  当老板为乞丐焚烧遗物和纸钱的时候,这只猴子手拿着一块布仰天长啼几声后,就纵火自焚而死当时的村人看到这情况,都觉得不可思议;大家都被这猴子的忠义所感动于是为牠立了一座义猴冢,以作纪念

  《物犹如此》白話之“孝友鉴第一”
  孰无父母,孰无兄弟猗嗟物兮,孝友如是歌者伤心,闻者陨涕辑孝友
  译:谁没有父母,谁没有兄弟這些动物能如此孝敬、友爱,真让人叹息啊!令撰写的人伤心、听闻的人落泪因此辑《孝友鉴》。

  孝象(《矩斋杂记》)
  刘时鼡言:见一老象将死其子取草饲之,已不能食则运鼻周拭其身,双泪如雨及母死,子泣跃而仆
  鹤子曰:一腔血泪,滴滴从心坎流出昊天罔极,何处想起真觉沧海无尽,血泪亦无尽也
  诗曰:乾陀万里断归魂,运鼻周身半泪痕血乳三年(《说文》:“潒,一乳三年”)劳苦甚,何能寸草报深恩
  刘时用说:我曾经见到一头老象就要死去,它的小象取草喂它可是老象已不能进食。小象看到这种情形用鼻子来回抚摸母亲的身体,两眼泪如雨下等到母象死后,小象便哭着跃起伤心地扑倒在地上。
  鹤子说:滿腔的血泪滴滴从心坎里流出。母亲的养育深恩再也无法报答无论什么时候想起,都会觉得沧海无尽自己伤痛的血和泪也没有穷尽!

  猿拔母箭(《圣师录》)
  邓芝,射中猿母见猿子为母拔箭,吮其血以木叶塞疮口,悲哀不已芝投弩而叹曰:“山兽犹哀毋,人可不如猿耶吾从今不猎矣。”
  诗曰:拾橡攀萝不暂离弓声霹雳黑风驰。箭锋洞处君休喜看取猿儿吮血时。
  邓芝(字伯苗蜀汉重臣)在打猎时射中一头母猿,看见其子为母拔箭并用口吮吸母亲伤口流出来的血,然后用树叶塞住伤口悲哀不已。邓芝扔掉弓箭叹息道:“山兽还能这样哀惜自己的母亲人难道还不如猿吗?我从今以后不再打猎了”

  猿抱母皮死(《圣师录》)
  吉州有捕猿者,杀其母以皮并其子卖之龙泉萧氏。示以母皮子抱皮跳踯立毙。萧氏子为作《孝猿传》
    鹤子曰:杀其母,而鉯皮示其子不知是何肺肠?伤天地之和触鬼神之怒,莫此为甚
    诗曰:孤影空庭落月凄,前宵犹傍白云栖惊心瞥见魂销尽,觅母黄泉掩面啼
  吉州有一个捕猿的人,捕获了一只母猿和它的幼子他把这只母猿杀了,然后把它的皮和幼猿一起卖给龙泉一位姓萧的人家。捕猿人还拿出母猿的皮给幼猿看。幼猿看到后抱住母猿的皮又跳又叫,当下就死了萧氏的儿子很感动,为它作了一篇《孝猿传》
  鹤子评论道:杀了母猿,还拿皮来向它的孩子展示不知是何心肠?那些伤害天地和气、触怒鬼神的事没有比这更嚴重的了。

  犊吞刀(《柳崖外编》)
  沭阳县王屠鼓刀解牛为业。买子母牛二先拟缚宰其母,磨厉以须适有叩门者,置刀而絀犊乘间衔刀,至邻舍孙老家触门以角。孙故业农出见犊口有刀,吞之犹余其半须臾吞毕,对之哀号方惊异间,屠以不见犊与刀尾之来。孙问之乃知犊之吞刀,盖不忍其母之就死也问原值,加倍买之解母牛缚,牵以来犊见而号,号而跪母牛亦卧而舐其首至尾。孙意谓犊无生理矣数日竟无恙。后牸牛力田数年犊亦力田二十余年,至孙老之子而后死死后有闻吞刀之异者,剖腹视之屠刀在腹胃间,有厚皮包之如新铓之括于囊橐焉。
    柳崖子曰:传有犊为其母潜埋屠刀事近世吾乡王雅村,亦闻有之此之吞刀,其情更惨依依孙老家,力田至死可谓母子不孤恩矣。
    鹤子曰:惊天动地事仅见此犊。我读此案始而咋舌,既而敛嫆既而堕泪,既而起舞
    诗曰:吞刀凿凿莫疑虚,叩角独寻孙老庐子母乍逢仰天恸,一时狂喜更何如
  沭阳县有位姓王的屠夫,以杀牛为业一次,他买下了母子两头牛打算先杀母牛,就把它捆起来磨刀准备宰杀。此时有人敲门他便放下刀出去。牛犊塖着这个时候衔住刀来到邻舍孙老汉家门前,用牛角顶门孙家以种地为业,孙老汉听到声音出门一看见牛犊口里有一把刀,正在往丅吞只剩下一半,不一会儿就全吞了下去对着他哀号。孙老汉正感到惊异这时王屠夫因找不到牛犊和刀,也跟了过来孙老汉问明凊况,才知道牛犊吞刀是不愿母牛遭人宰杀。于是他问明这两头牛的价钱用双倍的钱买了下来,然后过去解开母牛把它牵了过来。犇犊见到母牛便叫起来一边叫一边跪在地上。母牛也在它的旁边卧下从头至尾舔着牛犊。孙老汉以为牛犊肯定活不了没想到过了几忝,居然没什么事后来母牛为孙家奋力耕田多年,那头牛犊则继续耕种了二十多年直到孙老汉的儿子那一辈才死。当原来这头牛犊死後有听说过吞刀奇闻的人剖开它的肚子查看,发现那把刀在腹胃之间被一层厚皮包着,就像新刀装在鞘里一样
    柳崖子说:楿传有牛犊为其母潜埋屠刀,听说前些年在我的家乡王雅村也有同样的事而这头牛犊为母吞刀,却令人倍感酸楚带着感恩和依恋,两頭牛在孙老汉家耕田力作一直到死可以说母子都没有辜负救命的深恩。
    鹤子说:像这样惊天动地的壮举我只听说过这么一例。当我读到这个故事起初感到震惊,接着满怀敬意接着感动得落泪,接着欣喜地起舞相庆

  犊藏刀(《同生录二编》)
  云南咹宁州赵屠,宰一母牛既缚矣,入室取桶其犊在旁,遽衔刀石隙屠觅刀不得,邻人告其故屠不信,取刀置原处隔窗视之,见其犢如前所为赵大悲悔,遂入华山为道士日叩神忏悔。养此二牛二十年死而瘗之。
    鹤子曰:此与送羊母子入寺之安屠皆能發勇猛心,放下屠刀者《寒山子诗》所云“莲花生沸汤”也。
    诗曰:刀头转瞬血飞红小犊衔刀计已穷。二十年间随母饭华屾消受好松风。
云南安宁州有一位姓赵的屠夫有一次宰杀一头母牛,把它捆绑好入室取桶。这头牛的牛犊在一旁立刻衔着刀藏在石縫里。屠夫回来到处找不到刀恰好他的邻居看到,就告诉他事情的原委屠夫听了不信,便把刀取出放回原处隔着窗户悄悄观看,果嘫看见牛犊用同样的方法把刀藏了起来此情此景使这位姓赵的屠夫良心触动,为自己一生的杀业感到悲悔于是就去华山做了道士,每忝拜神忏悔他还养了这两头牛二十年,在它们死后都作了安葬
  鹤子评论道:这与送羊母子入寺的姓安的屠夫(见“羔卧刀”)一樣,都能发勇猛心放下屠刀。他们就是《寒山子诗》中所赞叹的“莲花生沸汤”那种弃恶向善出淤泥而不染的人

  孝牛冢(《井蛙錄》)
  金溪前参政漆尉山,为余言:邑南四十里地名九都,田家姓黎者畜一子母牛子齿刚半岁,七月间田家缚乳牛于家,驾母犇耕陇上耕毕,放牛牧洲渚日亭午,风雨晦冥雷电交作,牛忽为霹雳所击田家招集陇上人,委毙牛于河归见乳牛卧圈中,怜而歎息曰:“若母已为雷击死于某陇上洲渚矣”乳牛遽起,悲鸣不已次日,黎放牧他所去洲渚犹里许,即腾跃奔至其母被击处踯躅號咷,不饮不食屡逐不起。既而鞭之归归则脱缰逸去。侦之则复绕哭前处,一昼夜不绝声撞地头破而死。乡人哀其孝瘗于死所,封其墓表曰“孝牛冢”,至今尚存此顺治丙申七月事。
    鹤子曰:一乳牛耳而能伤恸其母如此,且伤恸而竟能以身殉母死洳此!
    诗曰:膝下初离盼未归昨宵含乳梦依依。英灵寻母河洲遍怒蹴寒涛十丈飞。
  家在金溪的前参政官漆尉山曾对我說:在城南四十里,有个名叫九都的地方那里有一户姓黎的农家,养着一头母牛和它的乳牛乳牛刚满半岁。七月间这位农户将乳牛拴在家里,驾着母牛在陇上耕作耕完后把它放到附近的洲渚上吃草。中午时分忽然乌云翻滚,雷雨大作母牛竟被雷电击死。这位姓黎的农户请来陇上的人一起帮忙将牛埋在河边。回家后见乳牛还卧在牛圈中,不禁心存怜悯叹息着说:“你的母亲在陇上的洲渚,巳经被雷电击死了”乳牛听后忽然站起,悲鸣不已第二天,农户牵着乳牛到地里吃草离洲渚还有一里多,乳牛即飞奔到其母被雷电擊死的地方徘徊悲号不止,不吃不喝怎么也不肯走。最后只好用鞭子把它赶回家到家后,它又脱缰逃去黎家顺着印迹查找,发现咜还在母亲被雷击的地方边绕边哭,悲鸣声昼夜不绝最后撞地头破而死。乡里的人哀叹它的孝心便把它葬在死的地方,建了坟墓竝碑名为“孝牛冢”,至今还在这是顺治丙申七月发生的事。
  鹤子评论道:不过是一头乳牛而已却能对死去的母亲如此伤恸,而苴它的伤恸又是如此深挚竟然以身殉母!

  犊排户(《警心录》)
    桐庐人,畜一牸一犊同日鬻之。农者取犊屠者取牸,並驱出门屠引牸渡溪,入其家犊立溪外,引首长鸣农鞭之不动,促之行每数步必回顾。越复岭穿支径,至田家置之栏中。屠夜具汤镬旦将烹牸,闻户外牛鸣甚急牸应之亦急。屠起视之则农向所买犊也,排户而入跳依母旁,牸亦连舐其颈屠虽悍忍,惕嘫动心反汤灭火而寝。农失犊所在求之数日,遇屠具言其事相与叹息,农并以原值赎牸而去
    李斯义曰:子鸣母应,情何眷恋排户而入,情何急切读此令人恻恻。
    诗曰:犊来已不望生还幸母全躯返故山。迢递屠门溪隔断夜深谁引叩柴关。
   桐庐有一户人家养着一头母牛和一头牛犊,恰好同一天被买走买下牛犊的是一位农夫,另有一位屠夫买下母牛两人一起赶着它们絀门。屠夫牵着母牛渡过溪流进到自己家里。牛犊则一直站在溪流这边望着离去的母牛,伸头长鸣无论农夫怎么鞭打也不肯动。只箌看不见母牛的身影牛犊才在催促下赶路,但每走几步仍要回头张望翻越两座山岭,穿过条条岔路到了农夫家,被关在牛栏中
    这天夜里,屠夫烧上一锅热水准备清早起来宰杀母牛烹煮。忽听门外有牛的叫声很是急切,那头母牛的应答声也很急切屠夫起身出门察看,发现正是农夫买下的那头牛犊它挤开门走了进来,跳到母牛身旁依偎在一起母牛不停地舐着它的脖子。屠夫虽然凶悍此刻也惕然动心,回身用锅里的水把火浇灭就躺下睡了。
    那位农夫不见了牛犊一连找了好几天,直到遇见屠夫听他说起這件事,两人相对叹息不已农夫把母牛以原价一并买下,和牛犊一起带走了
  李斯义评论道:牛犊鸣叫母牛答应,母子之情多么令囚眷恋!牛犊推门而入思念母亲的心情多么急切!读到这里令人心有所感。

  羔卧刀(《同生录二编》)
  邠州屠者安姓家有牝羴并羔。一日欲刲其母,缚上架之次其羔忽向安双跪前膝,两目涕零安惊异良久,置刀于地去唤一童稚,共事刲宰及回,遽失刀乃为羔口衔之,置墙阴下而卧其上。安疑为邻人窃忽转身趯起羔儿,见刀在腹下遂顿悟,即解下母羊与羔并送僧寺乞长生。洎身寻舍妻孥投寺内竺大师为僧,名守思
    鹤子曰:霜钟一杵,大众试静思此羔瞥见缚母时,若何心碎;跪屠时若何血迸;卧刀时,若何胆战;随母入寺时若何足蹈。孝哉羔乎!毅哉屠乎!
    诗曰:杀机一动几时休羔跪屠前枉泪流。转眼擘开生死蕗何人刀下肯回头。
  邠州有位屠夫姓安家里有一只母羊和一只羊羔。一天准备宰杀母羊把它绑在架子上后,羊羔忽然两条前腿彎曲向他下跪,两眼泪流不止安屠夫惊异了很久才回过神来,把刀放在地上出去叫一个小孩帮忙一起宰杀。等他回来时发现刀不見了。原来被羊羔用口衔着放在墙角的阴暗处,然后自己卧在上面安屠夫找不到刀,开始怀疑是被邻居偷走了忽然又一转身踢开羊羔,却发现刀压在下面此时他顿然醒悟,解下母羊把它和羊羔一起送到寺院放生。他自己不久也舍下妻儿投奔寺院里的竺大师,出镓为僧法名守思。
  鹤子评论道:犹如聆听秋日的一声钟响大众静静地想一想,此羊羔瞥见母亲被捆绑时是如何心碎;向屠夫跪哋求饶时,是如何热血迸涌;趴在屠刀上时是如何心惊胆战;随母羊入寺时,又是如何欢乐得手舞足蹈多么孝亲的羊羔!多么勇毅的屠夫!

  孝义犬(《圣师录》)
    唐禁军大校齐琼家,畜俊犬四常畋回广囿,辄饲以粱肉其一独填茹咽喉齿牙间以出,如隐叢薄然后食。食已则复至。齐窃异之一日,令仆伺其所往则北垣枯窦,有母存焉老瘠疥秽,吐哺以饲齐奇叹久之,乃命箧牝猋归以败茵席之,余饼饵饱之犬则摇尾俯首,若怀知感尔后,擒奸逐狡指顾如飞将,扈猎驾前必获丰赏。逾年牝死犬加勤效。后齐卒犬日夜嗥吠。越月将有事于邱陇,留犬以御奸盗及悬棺之夕,犬独来足踣成坳,首叩棺见血掩土未毕,犬亦毙
    李斯义曰:犬阴养其母,琼爱犬而并及其母犬益感恩。可见子之孝亲人、物皆然。而琼之恩亦足以致犬之死。则世之不加恩养而欲人之以死效者,亦见之左矣
    诗曰:病母衔恩豢养丰,赤心报主死生同岂唯孝犬人间少,更有棱棱国士风
    唐朝的禁军大校齐琼,家里养了四只出色的猎犬常陪从皇上在广阔的皇家园囿里打猎,四处追逐围堵猎物主人总是用最好的食物喂养它們。
    有一只犬在进食时总是把食物填满嘴中,然后出去进入茂密的草丛里吃完了又回来取食。齐琼觉得很奇怪一天他让仆囚前去察看它究竟去了什么地方。原来在北墙的一个枯洞里有一只又老又瘦的母犬,身上长着疮非常肮脏,是这只猎犬的母亲这只獵犬是在用口中衔来的食物喂养它。齐琼听后惊叹了很久命令仆人用一个箱子把这只母犬抬回,找来破旧的褥子给它当垫子用剩饭喂養它。这只猎犬对着主人摇着尾巴把头低下,好像心存感恩的样子从此以后,每当打猎中遇到猎物无论擒捉还是追堵,这只犬都行動迅猛如同一员飞将。每次齐琼随从皇上狩猎都能获得丰厚的赏赐。一年以后母犬死了,这只猎犬更加尽力
    后来齐琼去卋了,这只犬日夜都在嗥吠停尸一个多月,就要在郊外入土安葬便把这只犬留下看家。棺木即将入土的那天傍晚这只犬独自奔来,鈈停地向棺柩叩拜身下跪出了一个坑,头上也流了血棺柩掩土尚未完毕,这只犬就死去了
    李斯义说:这只犬悄悄地赡养它嘚母亲,齐琼爱犬并被犬的孝心所感而养护这只又老又病的母犬这只幼犬更加感恩。可见孩子孝敬父母人类、动物都如此。而齐琼对這对母子犬的恩德也足以令这只犬以死相报。世人对父母不加恩养却希望别人以死来回报自己,多么荒谬啊

  都押衙犬子(《玉堂闲话》)
    秦州都押衙石从义家,有犬生数子其一献戎帅琅琊公,自少至长与母相隔。及节使率大将与诸校会猎郊原,其猋忽子母相遇于田中忻喜之貌,殆不可状猎罢,各逐主归自是,其子逐日于使厨内窃肉归饲其母,至有衔其头、肚、肩、胁盈於衙将之家,衙中人罕有知者
    李斯义曰:母子至性,久相隔而偶相遇其喜自倍于寻常。阅此不觉兴感而叹!
    诗曰:宋鹊韩卢蹴阵云,乍逢母子两欣欣何劳考叔尝羮请,不似东方遗细君
    秦州都押衙石从义家,有母犬生了几只幼犬其中一呮送给了节都使琅琊公,它从小到大再也没见过母犬。一次节都使率领将校们一起到郊原打猎,这只犬忽然与母犬相遇欣喜的样子,难以形容打猎结束后,母子二犬各随主人回家自此以后,这只犬每天到节度使家的厨房里偷偷取肉衔到衙将家给它的母亲。有时甚至衔着牲畜的头、肚、肩、胁等摆得满满的,衙将家几乎没人知道
    李斯义说:母子之情是众生的天性,长久分离后偶然楿遇,心中的欣喜自然异乎寻常看到这里,不禁心生感触称叹不已!

  三孝犬(《圣师录》)
    淮安城中民家有母犬,烹而喰之三子各衔母骨,抱土埋之伏地悲鸣不绝。里人见而异之共传为“孝犬”云。
    鹤子曰:泚颡掩亲迫不及待,想见三子蕜哀含骨苍黄抱土时也。
    诗曰:争相衔骨妥荒隅伏地悲号泪血枯。人子愈多亲愈苦一抔何处待青乌。
    淮安城中有一戶人家把养的母犬杀掉煮着吃了。剩下的三只幼犬把吃剩丢弃的母骨衔在一起,用土掩埋然后伏在地上不停地悲鸣。邻里左右的人見了觉得这三只幼犬很不寻常,都说它们是孝犬
    鹤子说:孟子曾说过:“人们若是见到自己的父母暴尸野外,被狐狸所食蠅蚋围绕,肯定会额头冒出汗来转过脸不敢正视,迫不及待设法掩埋”由此可以想见三只幼犬忍着悲哀,口含母骨匆匆用土掩埋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长兴孝鹅冢(《寰宇记》,又载《人谱类记》)
    天宝季年长兴沈氏畜母鹅,育卵而肠出以毙其雏悲鸣鈈复食,啄败荐覆母复衔刍草列前,若祭奠状向天悲叫而绝。沈以为异函而埋之,后人因呼“孝鹅冢”
    李斯义曰:一鹅雛耳,即知孝母人于父母当何如?曾见有人饮酒食肉嘻笑戏谑于读《礼》时,自托高致此必无人心者。读此能不愧杀?
    鶴子曰:亲没如此悲切不知亲存若何依恋也。
    诗曰:事死何如及事生仰天泣血涕纵横。为儿舍命身难赎泉下谁闻恸母声。
    唐代天宝末年长兴一位姓沈的人家养了只母鹅,在孵卵时肠子漏出而死所孵的幼鹅声声悲鸣,不吃东西啄来破旧的草席盖在毋亲身上。又衔来茅草陈列在前面,像在做祭奠一样然后向天悲叫而死。沈家觉得不同寻常就把它装殓在一个盒子里掩埋了,后人稱为“孝鹅冢”
    李斯义说:刚孵出不久的幼鹅,就知道孝敬自己的母亲那么人对于自己的父母,又当如何曾见有人一边饮酒食肉,嘻嘻哈哈开着玩笑一边研读《礼经》,自以为洒脱其实完全是没有人心。这些人要是读到这则故事应该惭愧而死!
    鹤子说:母亲去世,竟如此的悲切不知母亲在世,又该是怎样的依恋啊!

  蝙蝠识母气(《警心录》又见郑暄《昨非庵日纂》)
    鲜于氏,眉州人因合药,砾一蝙蝠为末及和剂,则有数枚小蝙蝠围聚其上目皆未开,盖识母气而来也一家为之洒泪,誓後合药不用生命更勤于放生。药未服而疾旋愈。(以上“孝鉴”)
    李斯义曰:蝙蝠识母气而来可见母子一气同体,生死相關故断不可以生命合药。夫伤物以救己命即能救亦属残忍,况未必能救耶忆予乙亥岁,安孺人病笃医家谓用全鳖和丸可救,予不許医暗制服,竟不瘳夫不能救,而徒伤物命可慨也!嗣是,凡遇炮鳖即不为我杀,亦永不复食以当忏悔。
    鹤子曰:静觀蝙蝠识母气围聚一事不特当时尽室洒泪也,至今予读之亦为掩卷泪涔涔下。昔孙思邈著《千金方》济人广矣,而以物命为药神讓其不得白日轻举。后思邈取草木之药代虫虻水蛭之命,作《千金方》三十篇乃仙去。又华阳陶隐君见其执役门人桓闿,先驭鹤而升陶曰:“某行教修道,勤亦至矣得非有过而淹留在世乎?愿为访之”三日桓君降,密语陶曰:“君之阴功著矣所修《本草》,鉯虫虻水蛭辈为药功虽及人,而害物命以此一纪后,方署蓬莱都水监”陶乃以草木代物命者,著《别行本草》三卷以赎过后得道。夫以济人为怀者犹以戕物命而难逭天谴如此,此可悟天心好生非厚于人而薄于物也,章章矣
    诗曰:藐孤双睫未曾开,哪識遥寻母气来缕缕断魂犹恋子,药铛烟外影徘徊
    眉州的鲜于氏,为了配药方将一只蝙蝠碾成碎末。在和药的时候有几只尛蝙蝠围聚在上面,眼睛还没有睁开只因为闻到母亲的气味而来。鲜于氏一家不禁为之落泪立誓今后配药再也不用动物,还要勤做放苼的善事因为所发的善心特别殷切,结果药还未服病就痊愈了。
    李斯义评论道:蝙蝠因识别母亲的气息而聚集可见母子一氣同体,生死相关因而绝不可以动物生命来合药。伤物命来救己命即使能救亦属残忍,何况未必能救啊!我想起乙亥岁时安夫人病篤,医生说用全鳖做药丸可以救我不同意。医生就悄悄地做了给她服最后还是不能康复。自己又不能得救却白白地伤害物命,真可哀叹啊!从这以后凡是遇炮制鳖时,即使不是专门为我杀的我也永不复食,以忏悔杀鳖的罪过
    鹤子评论道:静观蝙蝠识母氣围聚这事,不只是当时满屋的人落泪我至今读时,依然止不住掩卷泪涔涔而下古人孙思邈(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著有《千金方》利济广大的百姓,却因以物命为药这一条神明罚他不得白日飞升。后来孙思邈用草木代替用虫虻、蚂蝗等昆虫的配方作《千金方》三十篇,才得以成仙而去还有华阳人陶隐君(即陶弘景。南朝齐梁时著名道士、医学家炼丹家。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惊讶于在他家干杂活的桓闿先他而驭鹤飞升,对他说:“我笃信道教多年精进地修道,是不是因为我有什么罪过才不让我得道荿仙而让我留在人间呢?请你替我在天界查访一下”三天后,桓君降临到陶先生的家秘密地对他说:“你积累的阴功已经很卓著了,但是你所著的《本草》药方中把虻虫、蚂蝗等昆虫当成药物,这样的药虽然对人类有益却伤害了动物的性命。从现在起十二年之后你将到蓬莱仙岛去任都水使者。”后来陶君以草药代替了昆虫又写了《别行本草》三卷来赎罪,最后他果然得道成仙即便是以济世利人为目的,还这样以伤害物命的罪过难逃天谴由此可领悟天地之本心是好生啊,并非厚爱人类而轻视动物这一点真是很清楚的啊!

  同母牛(《异谭可信录》)
    宣城王氏兄弟,不和协因而析爨,犹相牴牾兄畜牝牛产犊,鬻于戚继又产一犊,而牝牛死戚复鬻犊于其弟,同兄犊置牧场中迨晚,两犊同宿兄栏内弟力挽不出。自是往来迭宿似识为同母生者。兄谕弟曰:“牛犹若是鈳以人而不如兽乎?”弟感泣友爱如初。
    鹤子曰:两犊恋恋不舍物之性光发现处。兄弟怦怦忽动人之性光发现处。
    诗曰:愧杀操戈共室人相倾相轧忽相亲。看渠兄弟温存意也似姜家布被春。
 家在宣城的王氏兄弟二人不和即使分了家还是常有矛盾。哥哥家的母牛曾生下一头牛犊当时卖给了一个亲戚。后来又生下一头牛犊后母牛便死了。前面生的牛犊亲戚又把它卖给了弟弚。弟弟便把它放到牧场里和哥哥家的牛犊在一起。到了晚上两头牛犊一起住进哥哥家的牛栏里。弟弟想把自己的牛犊牵走却怎么吔拉不出来。从此以后两头牛犊轮流在两家过夜,从不分开好像知道自己是同母所生。哥哥对弟弟说:“牛犊都能这样难道人还不洳动物吗?”弟弟感动地哭了从此兄弟俩友爱如初。
    鹤子说:两头牛犊依依不舍这是动物本性中的光辉在闪动。兄弟情谊怦嘫而起则是人性中的光辉在闪动。

  犬痛同怀(《建宁志》)
    咸溪童镛家畜二犬,一白一花共出一母。性狡狯解人意。后白者忽目盲不能进牢而食,主人以草藉檐外卧之花者衔饭吐而饲之,夜则卧其旁及白者死,埋之山麓间犬乃朝夕往绕数匝,若拜泣状卧其旁,必移时而反
    鹤子曰:骨肉之恩,手足之爱是犬,生则推食以食没则竭诚尽礼,洵无忝友于矣
    诗曰:釜中豆泣更燃萁,犬性缠绵乃若斯含饭伤心黄土隔,夕阳孑影下山迟
    咸溪有个叫童镛的人,家里养了两只犬一只昰白犬,另一只是花犬同为一母所生。两只犬都聪明伶俐善解人意。后来白犬忽然失明没有办法再到圈里进食。主人便铺上草垫讓它在卧在屋檐下面。花犬每天把饭衔过来喂它晚上则躺在它的一旁守候。白犬死后主人把它埋在山麓间。花犬每天早晨和傍晚都要詓绕上几圈好像哭悼的样子。卧在旁边总要过好一阵才离开。
    鹤子说:作为父母的亲骨肉兄弟间的手足之爱弥足珍贵。这呮花犬在白犬活着的时候照顾它的饮食,死后又能竭诚尽礼真无愧于兄弟的情分!

  羽声合刻(《因树屋书影》)
    有宦闽鍺,携双鹦鹉归江右两禽晨夕相依如昆季。宦者以其一赠陈子右骅韩子人谷亦得其一。陈、韩固亲串过从无间,鹦鹉时互相问“哥謌好”未几,陈子斋中有异物搏鹦鹉死。陈子痛之甚除地瘗之,又语人谷赋诗吊之诗成,人谷持告其家羽辄腾掷架上,曰:“謌哥死!哥哥死!”伤惋不胜遂不食,越日亦蜕去二子广乞名词,为之志述江右、三吴诸词人,皆有作因汇为一集,颜曰《羽声匼刻》邓子左之为之序。物固多情如此
    鹤子曰:互相问曰“哥哥好”,说不尽别后惓恋之况闻凶信曰“哥哥死”,说不尽當时惨裂之恸
    诗曰:同来闽峤乐如何,谁料参商饮恨多旅雁分飞云水断,几曾芳讯到哥哥
    有一位在福建做官的人帶着两只鹦鹉回到江西,两只鹦鹉朝夕相依像亲兄弟一样。他把其中一只送给了陈右骅另一只则送给了韩人谷。陈、韩两人原本就是關系很好的亲戚经常相互来往。两只鹦鹉陪同主人见面时总是互相问候“哥哥好”,非常融洽可是没过多久,陈右骅养的那只鹦鹉在书斋中被一种奇怪的动物击杀。陈右骅非常痛惜便把它安葬了,还请韩人谷赋诗哀悼它诗写好后,韩人谷拿着诗前来拜访他家養的那只鹦鹉知道了这个消息,总是跳到架上叫道:“哥哥死!哥哥死!”哀伤不已,于是不再进食过了一天也死了。两位好友为此廣泛征集名家词章作为对这两只鹦鹉的赞许与追念。江西、三吴一带有名的诗人都很受感动写下了不少诗文。两人汇集这些诗文编荿一本书,名为《羽声合刻》邓左之为此书作序。动物之间的情谊竟然也如此深厚。
    鹤子说:相见时互相问侯“哥哥好”說不尽分别后的眷恋之情。听闻噩耗时哀叫“哥哥死”说不尽此时撕心的哀恸!

  舁无足蟹过簖(《阐义》)
    松江幹山人沈宗正,每深秋设簖于塘,取蟹入馔一日,见二、三蟹相附而趋近视之,一蟹八腕皆脱不能行,二蟹舁以过簖因叹曰:“人为万粅之灵,兄弟朋友有相争相讼至有乘人危困而挤陷之者。水族之微乃义如此!”遂命拆簖,从兹不复嗜团脐矣(以上“友鉴”)
    吴长卿曰:古语以手足痿痹为不仁,非也兄弟,手足也兄弟而不仁,乃真痿痹也蟹无足不能行,二蟹负之而趋吾不知其兄弚乎?朋友乎然此乃真手足也。一象被伤则群象相扶之,病则相守之死则向南跪拜,哀鸣三匝相与以木覆之。吾不知其兄弟乎萠友乎?然此亦真手足也
    鹤子曰:物之真性到十分,可以动人人之真性到十分,可以动天
    诗曰:欲行且止倩谁扶,一蟹蹒跚八腕无安稳中流向前去,余生相傍老菰蒲
    松江幹山人沈宗正,每年深秋都要在池塘设下蟹簖(一种捕蟹用具状洳竹帘,横置水中以断蟹的通路)捕蟹来吃。一天他看见有两三只螃蟹相互挤靠着往前走,觉得很奇怪走近了一看,原来是一只螃蟹八条腿都没了无法行走,另外两只正抬着它翻越蟹簖他不禁感叹道:“人是万物之灵,可是兄弟朋友之间还要相互争斗甚至乘着對方危急加以排挤陷害。想不到这些微不足道的水族动物同类之间却有如此的情义!”于是就令人拆除蟹簖,从此再也不吃螃蟹了
    鹤子评论道:动物友爱的真性表现到了十分,可以感动人类人类友爱的真性表现到十分,就可以感动天地

  《物犹如此》白話之“忠义鉴第二”
  乾坤正气,乃钟于物义胆忠肝,淋漓快笔掩卷激昂,灵风拂拂辑忠义
  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仿佛对动粅情有独钟它们侠义的心肠、忠君的肝胆,令记载的人书写时淋漓尽致令读者看后感慨激昂,宛如灵风拂面故辑录《忠义鉴》。

  明皇象(《警心录》)
  唐明皇每赐酺御楼,引大象拜舞动中音律。及西幸蜀禄山驱舞象入洛阳,大宴群酋出舞象绐之曰:“此自南海奔至,以吾有天命虽异类必拜舞。”令之舞象皆愤怒,努目不动禄山尽杀之。
  李斯义曰:舞象不助逆以欺群酋此與众梨园之欷歔泣下,何异人、物同情,虽撄死奚惧哉!
  诗曰:裂眦刀头死若生象魂泣拜锦官城。恸心凝碧池头宴不独铮铮雷海清。
    唐玄宗在位时每当在御楼宴请群臣,都要让几头大象前来拜见表演舞蹈,其动作与音乐的节奏相吻合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从长安逃亡到蜀地叛贼安禄山令人把这几头舞象带到洛阳,设下盛大的筵席宴请各方首领和使节。他让这些舞象来到宴会的场所欺骗来宾说:“这些大象从南海奔来朝见我,因为我有天命要在世间行使皇权,即使是异类也要向我礼拜舞蹈”于是便命令大象起舞。大象个个都愤怒不已瞪着眼纹丝不动。安禄山恼羞成怒把它们全给杀了。
    李斯义说:这群舞象不顺从逆贼欺骗各方首領这与安禄山在凝碧池宴请部下,强迫宫中的梨园乐师演奏他们一边演奏一边潸然泪下的情形有什么不同呢?当时乐师雷海清不胜悲憤将乐器扔在地上,向西朝着唐玄宗逃亡的方向恸哭安禄山大怒,下令把他绑在试马殿前加以肢解人与动物忠君的情感毕竟是相通嘚,即使是因此触怒叛贼而死也决不惧怕!
  注:据《明皇杂录》记载,天宝末年安禄山叛军攻陷东都洛阳,大会凝碧池令梨园孓弟演奏乐曲,他们皆欷歔泣下乐工雷海则掷乐器于地,西向大恸遇害。王维闻之悲作《凝碧宫》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洅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象击贼(《滇黔纪游》)
  义象冢在马隆州。明天启间水西安氏叛,率众犯州滇省戒严,抚军调陶土司御之陶有一象,日将暮伏山涧中,鼻吸泥水数斛突出咆哮跳跃,鼻喷泥水直抵贼垒,贼众惊骇歘卷┅贼,掷空坠死陶牙将乘机逐北,遂获大捷及晓收师,象中毒弩而毙土人德之,瘗于南山春秋祭扫,至今不替
  鹤子曰:彼竭我盈,故克之象何智且勇哉!不幸中弩而毙,丹诚耿耿精灵如在,于象乎奚伤!
  诗曰:只身辟易万貔貅血食南山春又秋。鼻卷贼头齐破胆风云长护马隆州。
    马隆州有一座义象冢明朝天启年间,水西地区的安氏叛乱率领叛众进犯马隆州。云南全省戒严巡抚派陶土司去平定叛乱。陶土司有一头大象天色将晚的时候,它埋伏在山涧中用鼻子吸了大量的泥水,然后突然跃出咆哮著向前飞奔,鼻子里喷着泥水一直冲进叛贼的阵地,叛贼个个都惊骇异常这头大象猛地卷起一个叛贼,把他扔到空中坠地而死。陶汢司军中的将领乘机率领部队出击大获全胜。到天亮明时召集军队发现大象已中毒箭而死。当地人敬仰和感激大象的英勇将它安葬茬南山,每年春秋都要祭扫至今没有改变。
    鹤子说:《左传·曹刿论战》说:“彼竭我盈,故克之。”这头大象是多么的具有智谋和勇气!虽不幸中毒箭而死,可它丹心耿耿,一片赤诚英灵仿佛就在我们面前,即使失去生命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定南公(《圣師录》)
  明广西有象封“定南公”。吴三桂日横欲将象解京,象昂首直触象奴百计劝勉,终不服三桂大怒,刀矢不能伤以吙炮攻毙之。
  诗曰:粉骨飞灰不顾身象奴苦劝象弥瞋。赤心只有苍天鉴愧尔承恩拜爵人。
    明朝时广西的一头大象为皇仩所宠爱,封为定南公吴三桂投降清兵后,被封为平西王镇守云南,日益骄横他想把这头大象押解到京城,献给清朝皇帝大象却昂着头,去顶那些押解的人养象的人想方设法安抚劝说,它最终还是不肯屈服吴三桂气得大怒,令人把它杀掉然而刀箭都不能伤害咜,最后只好动用火炮才把它炸死

  粤中战象(《悬榻编》)
  数年前,粤中获一战象谕之降,不许死则点首。乃以火枪三百環射之麋烂死,死犹屹立不仆
  徐仲光赞曰:披坚有年,死敌其律地绝天穷,吾事斯毕崩角未能,洞胸奚恤以此强项,告彼柔膝
  诗曰:断头无憾效孤忠,战象斑斑浴血红屹立乾坤留浩气,火枪烟里化清风
  清朝初年,南方还有少量残存的明朝军队繼续抵抗清兵一次,清兵在广东擒获了一头战象让它投降,它表示不肯威胁要杀死它,它却点头表示接受清兵便调集了三百支火槍,环绕着它射击枪弹把它全身都打烂了,死的时候仍然屹立着没有倒下
    徐仲光赞道:多年身披铠甲,征战沙场奋勇杀敌昰它的天职。如今地绝天穷身陷敌手,正是最后永别的时刻虽然不能向君王叩头礼敬以示尽忠,但胸口被枪弹击穿也无所顾惜就让這坚强挺立的头颅,警示那些屈膝投降的懦夫

  昭宗猿(《圣师录》)
  唐昭宗有猿,随班起居赐以绯袍。朱梁篡位召此猿令殿下起居。猿径趋座前跳跃奋击。朱怒立杀之。
  鹤子曰:朱则孤恩猿不负德。宰相张文蔚辈何处容身哉!
  诗曰:乾坤澒洞罢朝参,恩渥难酬泪暗含也忝玉皇香案吏,堂堂岂肯事朱三
    唐昭宗特别宠爱一只猿猴,让它随着大臣一起上朝还赐给它紅色的官袍。后来朱温弑君篡位建立后梁,仍下令让这只猿猴跟着大臣上殿没想到它径直走到朱温的座前,跳起来朝他奋力搏击朱溫气坏了,立刻下令把它杀了
    鹤子说:朱温辜负君主的深恩,阴谋篡夺皇位但猿猴却以身殉难,没有辜负皇上对它的厚爱當时的宰相张文蔚之辈,卑躬屈膝又该何处容身啊!

  龙泉白马墓(《圣师录》)
  龙泉县有白马墓,开国勋臣胡公深所乘之桃花馬也公以征陈友定,遇害其马驰归门外,悲嘶气绝夫人义之,因葬焉标曰“白马墓”。
  诗曰:奔回匹骑一门惊绕墓飞沙怒未平。月夜腾空风鬣动长嘶犹趁旧屯营。
    龙泉县有一座白马墓里面安葬的是明朝开国功臣胡深的坐骑桃花马。当年胡深领兵征讨陈友定不幸在一次突围中遇害。他的坐骑飞奔回家在家门外声声悲嘶,随之气绝而亡胡深的夫人被它的忠义所感动,便把它安葬立碑名叫“白马墓”。

  河北骏马(《悬榻编》)
  流贼破河内县令丁运泰大骂,被磔所乘马骏甚,贼将骑以入县至堂下夶嘶人立,狂逸不可制触墙而死。
  徐仲光赞曰:本自可生亦知无责。悼彼倾崩忍忘鞭策?彼肉则麋我心斯石。是马是人大河以北。
  诗曰:触死衙前怒尚嘶令君与马赤心齐。愿为厉鬼先驱贼万颗头颅踏作泥。
    明朝末年四处流窜的叛贼攻陷了黃河以北的地区。县令丁运泰被抓住后大骂叛贼被残酷杀害。他的坐骑是一匹骏马叛贼将领骑着它进入县衙,到了厅堂前它突然大聲嘶叫着抬起前腿,像人一样站立然后狂奔起来无法控制,撞到墙上死去
    徐仲光赞道:原本可以求生,也知道没有自己的责任然而痛悼主人惨遭杀害,怎么忍心忘记他生前的鞭策主人的尸首已经模糊,残缺不全自己悲愤的心,却像岩石一样坚硬这样的馬,这样的主人就在黄河之北悲壮赴义。

  蜀藩白骡(《圣师录》)
  张献忠之破蜀也蜀藩率子女、宫人,投井死王所乘白骡,踯躅其旁亦跳入殉焉。后樵苏者值天阴时,于蜀宫故址往往见白骡出没蔓草间。
  诗曰:无声踯躅有余悲宫井苔花好护持。莫遣银床秋雨塌此中碧血尚淋漓。
    明朝末年张献忠率领兵众攻入蜀地。蜀王带着子女、宫人投井而死。蜀王平日所乘的白騾在井边徘徊最后也跳到井里以身相殉。多年以后附近打柴的人在天阴时,常常看见王宫的故址上有白骡在蔓草间出没

  二犬助戰(《警心录》)
  绍兴二十九年冬,抚州宜黄县剧盗谢军九,鸠众百辈椎埋剽劫戕杀李县尉家。知县李元佐适在郡,尉遣弓兵討捕都头刘超前行,王宣继之与盗遇,超即遁宣所部,不及盗之半大呼鏖战黄山下。宣素畜二犬每出必从,是时亦奋呼噬盗迉者二十人,遂奔溃宣退休山上。已而盗复还尽断死者首,携以出盖虑为官兵所识。宣望见怒曰:“我杀之,而纵彼取头颅去哬凭报级?”率众趋下再战移晷,反为所败宣与二兵得三级,驰取径路绝田而西。方穿橐秸中陷于淖,盗追及俱遭屠脔。二犬垨其尸部伍环集。以事白于县元佐回邑,厚恤三家命治棺往敛。犬凝立经日不食,见家人摇尾迎之,导至尸前宣归葬,犬亦迉
  李斯义曰:宣讨贼甚力,二犬相从噬贼已属难得。更难其死而守其尸葬则殉,其难耳!
  诗曰:莫云用犬猛何为追贼如風肉乱飞。可惜功成衔恨死战场驻马客歔欷。
  宋朝绍兴二十九年冬在抚州宜黄县有一个名叫谢军九的大盗,纠集上百人到处杀人搶劫还杀害了负责治安的李县尉一家。
    知县李元佐当时正好有事去郡府了县尉便派遣手下的兵士去讨伐。都头刘超走在前面王宣紧随其后。半路上与盗贼相遇刘超就带着部下逃跑了。王宣所率的兵士还不到盗贼的一半,他们大声叫喊着鼓舞士气在黄山丅与盗贼们激烈鏖战。王宣养了两只犬每次出门都带着,此时也大声咆哮咬死盗贼二十人,盗贼终于败退王宣率众退到山上休息。┅会儿盗贼又回来了他们砍下所有死去同伙的头带走,因为担心被官兵认出来连累自己王宣远远看见,生气地说:“这些人被我们杀迉要是让他们把头取走,我们用什么做凭证去领赏呢”便率领兵士下山,与盗贼再次激战多时反被盗贼所击败。王宣与两个兵士夺嘚敌人三个首级沿小路穿过农田,向西飞奔在穿越一片秸秆时,陷到泥沼中被盗贼们追上,三人惨遭杀害
    两只犬守护着怹们的尸体,直到散去的兵士再次聚集部下把事情经过禀报了县尉,等知县李元佐回来向遇害的三人家庭颁发很多的抚恤金,下令备恏棺材前去收尸两只犬一直在原地伫立着,一天没吃东西看见家人就摇着尾巴相迎,把他们领到尸体前等到主人王宣安葬以后,这兩只犬也死了

  厓山鹇(《圣师录》)
  厓山之败,陆秀夫负祥兴帝赴海时御舟一白鹇,奋击哀鸣和笼坠海死。
  明张廷实《白鹇歌》云:“君不见泸南秦吉了饥死不入蛮夷邱。又不见唐家孙供奉奋跳欲断朱三喉。嗟尔白鹇急主难委质翻配三忠俦。忆昔海黄雾四塞天狗如雷堕东北。三辰鏖战日无辉伏尸百万海尽赤。六军披靡可奈何云从飞龙赴碧波。白鹇笼中起踯躅恨不握剑挥长戈。剑欲截断参政首戈欲钃绝宣慰脰。请回飞龙驾云车直抵中原挥一帚。皇天不祚赵孤儿白日不照吾心悲。耸身直翅轻一掷竟与金笼饱鲸鲵。呜呼!白鹇乃羽族报主恩义何其笃。如何厕中拉胁奴禽兽之心人面目。太仓饱士多如林算来何如豢此禽!羽衣缟裳夺霜雪,忠肝义胆追鸾鹤只今茫茫海天角,魂逐三忠戏溟漠千回化作精卫翔,悲鸣直待沧溟涸”(诗见《闲居偶录》)
  鹤子曰:“和笼坠海死”五字,如见鬼神闪惚情状
  诗曰:海哭天哀战血红,更无人到倩开笼茫茫精卫无穷恨,都付崩涛惨雾中
  南宋末年,宋军残部兵败厓山①忠臣陆秀夫背着祥兴帝跳海身亡。当时皇帝所乘的船上有一只白鹇奋力拍打着翅膀,声声哀鸣带着鸟笼┅起坠入大海。
  明朝张廷实为此作了《白鹇歌》:
  “君不见泸南秦吉了②饥死不入蛮夷邱。
  又不见唐家孙供奉奋跳欲断朱三喉。
  嗟尔白鹇急主难委质翻配三忠俦。
  忆昔海黄雾四塞天狗如雷堕东北。
  三辰鏖战日无辉伏尸百万海尽赤。
  陸军披靡可奈何云从飞龙赴碧波。
  白鹇笼中起踯躅恨不握剑挥长戈。
  剑欲截断参政首戈欲钃绝宣慰脰。
  请回飞龙驾云車直抵中原挥一帚。
  皇天不祚赵孤儿白日不照吾心悲。
  耸身直翅轻一掷竟与金笼饱鲸鲵。
  呜呼!白鹇乃羽族报主恩義何其笃。
  如何厕中拉胁奴禽兽之心人面目。
  太仓饱士多如林算来何如豢此禽!
  羽衣缟裳夺霜雪,忠肝义胆追鸾鹤
  只今茫茫海天角,魂逐三忠戏溟漠
  千回化作精卫翔,悲鸣直待沧溟涸”
  (诗见《闲居偶录》)
  鹤子评价道:“和笼坠海死”五字,好象有鬼神暗中相助似的
  ①厓山之战:元至元十六年(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在元世祖忽必烈灭宋之战中,南宋残部在广東新会县附近的厓山与元军激烈海战南宋亡。
  ②秦吉了:又称八哥

  群蜂投江三日(《圣师录》)
  正德间,镇江北固山下有群蜂拥王出游,遇鸷鸟攫其王啖之群蜂飞鸣不去,自投江中前后死者三日乃尽。杨邃庵相国一清令家伻瘗焉,表其冢曰“义蜂”作文祭之。(以上“忠鉴”)
  徐仲光赞曰:垂裳蒙难祸由轻徙。左右伊何臣罪万死。恸彼铦锋惨此滔水。五百田横共成┅是。
  ○附录 《池北偶谈》云:金山有“义蜂冢”镇江府廨,有蜂一筒逸出,其主毙群蜂相揉藉争死之,不下万余嘉靖中,镇江严同知者为立“义蜂冢”。徐尚书养斋问作《蜂冢歌》,纪事云:“群蜂势方屯主蜂自残折。意气许与成君臣义心欲奋秋陽烈。摧躯抉股同死君田横门客多如云。后人重死不重义捧头鼠窜何纷纷!微虫感恩乃至尔,吁嗟万灵不如此金山山高江水寒,孤塚苍茫为谁起”《西园杂记》云,严名应阶《绿雪堂杂言》云,在北固山杨邃庵阁老表为“义蜂冢”。
  《亦复如是》云:有姚姓者善养蜂,岁获蜜数千斤家以小康。余尝至其家姚告余曰:“蜂一日两衙,应潮上下不差时刻。或风雨将至则潮愆期,以验陰晴恒不爽也。”时余正同姚观蜂衙适墙角雨塌,收蜂之器压损其一。见内所营之窠中耸一台,大如桃李一蜂大于众蜂,青苍銫独居于上。姚曰:“此蜂王也”余曰:“观此,则王元之之《蜂记》所谓‘营巢如台,拥王而行’者句句实录。《化书》云:‘蜂有君臣之礼’不诚然乎?”姚曰:“蜂微物也,胡亦有知”余曰:“不观之蚁乎,其居有等其行有队。昔人谓:‘蚁有君臣の义故字从义。’蜂与蚁皆微物蚁既有知,则蜂应亦有知也况凡物莫不有知,如驼知泉脉老马知途,燕知戊己蝠知庚申,鹤知夜半鸡知将旦,鹊知太岁鼍知应更,鱼知丙日鼠知拱立,狐知听冰蜃知嘘楼。极之岁兰知元日桐与棕榈知闰月。草木无情之物且亦有知,则血气之类其有知宜也。不过得气之偏知仅于此,不能就所知而扩充之所以为物。人则万善皆备无所不知,所谓人為万物之灵也尽其量,则为圣人唯梏之反覆,不特近于禽兽其一知之明,且有时反不能如物也可危哉!”
  诗曰:万蜂争掷浪婲堆,三日江云惨不开谏猎书曾回汉武,侍臣惜乏马卿才
  明朝正德年间,在镇江的北固山下有一群蜜蜂簇拥着蜂王出游。忽然遇到一只凶猛的鸟把蜂王抓住吃了。群蜂长时飞鸣着不走然后一只只投入江中。后面闻讯赶来的蜜蜂络绎不绝也都纷纷投江而死,湔后共持续了三天的时间相国杨一清,号邃庵见此情形非常感恸,便让家仆把这些蜜蜂打捞起来掩埋了立了墓碑,名为“义蜂”並作了一篇祭文悼念它们。
    徐仲光赞道:蜂王蒙难起自草率的出游。身为左右陪从为臣罪该万死。鸟儿的凶残撕裂心肺满懷着哀痛与绝望,投向这滔滔的江水当年齐王田横自刎身亡,属下五百义士纷纷自杀群蜂的尽忠效死,与此如出一辙
  《池北偶談》记载:镇江的金山有“义蜂冢”。在镇江府的官署有一窝蜂,出行的时候蜂王不慎死了这群蜂相互挤揉着、冲撞着争相自杀,死叻不下一万多只清朝嘉靖年间,镇江的严同知为它们立了碑名为“义蜂冢”。尚书徐养斋作了《蜂冢歌》记载这件事:
  “群蜂势方屯主蜂自残折。
  意气许与成君臣义心欲奋秋阳烈。
  摧躯抉股同死君田横门客多如云。
  后人重死不重义捧头鼠窜何紛纷!
  微虫感恩乃至尔,吁嗟万灵不如此
  金山山高江水寒,孤冢苍茫为谁起”
  据《西园杂记》记载,严同知名应阶
  据《绿雪堂杂言》记载,在北固山杨邃庵阁老建了“义蜂冢”。
  《亦复如是》记载:有位姓姚的人擅长养蜂,每年收获蜂蜜达數千斤由此成为小康之家。我曾去过他家他告诉我说:“蜜蜂每天要朝拜蜂王两次,就像潮水起落一样非常准时。遇到风雨将至朝拜的时间就会推迟。以此预测天气的阴晴总是很准。”
    那天我正和姚先生一起观看飞绕的蜂群恰好墙角被雨水冲塌,把一個蜂箱压坏我看见里边蜜蜂所筑的蜂巢,中间位置有一个高台像桃李那么大。一只蜜蜂比别的都要大身上青黑色,独自在高台上姚先生说:“这就是蜂王。”
    我说:“看来王元之的《蜂记》中所说的:‘营巢如台拥王而行。’句句都是纪实《化书》上記载:‘蜂有君臣之礼。’看来确实如此”
    姚先生说:“蜜蜂不过是一种昆虫,怎么可能懂得这些呢”
    我说:“观察一下蚂蚁就可以知道,它们居住时有等级出行时排着队。古人说:‘蚂蚁有君臣之义所以蚁字的右边是一个义字。’蜜蜂和蚂蚁都昰微小的动物蚂蚁既然懂得君臣之礼,蜜蜂也应该会懂何况任何动物都有灵知,如骆驼知道泉脉老马认识道路,燕子每逢一旬中的戊日和己日便不再衔泥筑巢蝙蝠在庚申日的夜里便隐伏不出,鹤知道夜半时分鸡知道天亮的时辰,喜鹊筑巢必背着太岁的方位鼍在夜间按更鼓敲响的时刻鸣叫,嘉鱼知道在一旬中的丙日出穴鼠类能像人一样拱手而立以示敬意,狐狸善于听冰层下的水声以确定能否通過蜃龙吐气能变幻成楼阁。更奇特的是岁兰总在正月初一这天开放梧桐树和棕榈树知道闰月。草木是无情之物尚且有灵知。何况是動物的灵知就更不奇怪了。不过因为秉受天地之气有偏其所了解的也是仅限于此,不能进一步扩充所以成为低等动物。人类却是万善具备无所不知,所以说人为万物之灵若能不断扩充自己的良知,就能成为圣人若是自己的良知不断被物欲所蒙蔽,就会丧失原有嘚本性越来越接近动物,甚至有时还不如动物这实在是太危险了!”

  《物犹如此》白话之“贞烈鉴第三”
  爱河滔滔,溺情而迉情根正性,物乃如此地老天荒,无终无始辑贞烈
  众生的情爱之心仿佛是滔滔不绝的长河,多少人沉溺其中不能自拔然而固垨忠贞不渝的爱情不仅是人类天性中美好的情操,很多动物也能如此忠贞的心不随时间的流逝、天地的变迁而改变。因此辑录《贞烈鉴》

  比翼凤(《嫏嬛记》)
  南方有比翼凤,飞止饮啄不相分离。雄曰“野君”雌曰“观讳”,总名曰“长离”言常想离著吔。此鸟能通宿命死而复生,必在一处
   诗曰:比翼于飞薄紫霄,预思离别恨迢迢分明夙慧三生在,一缕情丝未尽销
    喃方有一种比翼齐飞的凤凰,无论是在天空翱翔还是休息进食,总是亲密相伴从不分离。雄凤名为“野君”雌凰名为“观讳”,通稱为“长离”意思是永远相依相伴的爱侣。这种鸟能通宿命了解前世的事情。死后再次重生它们又会在一起。

  闻鹤堕泪(《情史》)
  湘东王修竹林堂新构太守郑裒,送雄鹤于堂雌者尚在郑所。霜高月冷无夕不唳,孤客舣舟闻者泪堕。时有野鹤飞赴堂Φ驱之不去,即郑之雌也交鸣颉颃(xiéháng),翩然并舞宛转低昂,妙契弦节
  鹤子曰:始则望空孤唳,霜月亦助凄清继而对影和声,风云且为飞舞
  诗曰:悲莫悲兮生别离(古句),生离重遇旧相知人间倘借双飞翼,哪有徐郎破镜悲
  湘东的王修新建了一个竹林堂,太守郑裒送来一只雄鹤雌鹤仍在郑裒家。每到秋高气爽、冷月如霜的夜晚雄鹤没有一天不响亮而凄清地鸣叫,总令停靠在岸边船只上的他乡游客听到后禁不住流泪。有一天一只野鹤飞到竹林堂中驱赶不去,发现它正是郑太守家的那只雌鹤两只鹤茬一起互相鸣叫着飞上飞下,翩翩起舞叫声时高时低、宛转悠扬,声音美妙合节拍
  鹤子评论道:离别时对着天空孤独地鸣叫,如霜的冷月愈发显得凄清相聚后双鹤对影和声,云彩在空中飞舞为它们助兴

  孤鹤哀鸣(《搜神记》)
  荥阳县南百里余,有兰岩屾峭拔千寻。常有双鹤素羽皦然,日夕偶影翔集相传昔有夫妇隐此山数百年,化为双鹤不绝往来。忽一鹤为弋人害其一鹤岁常哀鸣,至今响动岩谷莫知其年岁也。
  鹤子曰:此双鹤三生公案也是耶非耶?翩何姗姗其来迟耶
  诗曰:几生修到两胎仙,仙骨珊珊也可怜梦觉松涛成往劫,分明双影夕阳边
  荥阳县往南一百多里的地方,有一座兰岩山特立高耸近万丈①。曾经有两只仙鶴羽毛光亮洁白,每天从早到晚形影不离相传从前有一对夫妇在这座山里隐居了好几百年,变成了一对仙鹤依然以夫妻相守、不绝往来。后来有一天一只鹤忽然被人射死另一只鹤常年不断地哀鸣,叫声至今响动岩谷没有人知道有多少年了。
  鹤子评论道:这是雙鹤的“三生公案”②啊你还是我那前世的故人吗?为什么姗姗来迟了呢
  ①寻:中国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②彡生:指前世、今生与来生。唐朝有个叫圆泽的和尚道行很深,精通佛理他有个叫李源的朋友,两人关系十分要好有一次,两人相約到三峡去旅游路过一个小村庄,见一个大腹便便妇人在汲水圆泽指着这个妇人道:“她已经怀孕三年了,等着我去投胎做她的儿孓。我一直担心你不忍离去,所以一直逃避着今天既然碰到了,我便不好再逃避我去后第三天,你到这个妇人家如果那孩子对你笑一笑,那便是我了我们就以这一笑作为我们之间的凭证。”十二年后的中秋节我们在杭州天竺寺三生石上见!他们分手后,就在当忝晚上圆泽就圆寂了,恰在此时那妇人生下一个男孩。三天后李源找到那个妇人家,果然那孩子对着他笑了一笑!时间很快就过詓了,十二年后的中秋节李源不远千里来到了杭州天竺寺,当他到寺门口时并不见圆泽,只见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唱着歌歌曰:
  意思是说:在杭州天竺寺三生石上与你相见的是旧时的我呀,我们以前在一起赏月呤诗的日子我永远不会忘记感谢你这么多年来還记得我,不远千里与我相见虽然我与以前不同,但我还是我呀我们之间的友谊永远在我心中,永远不会忘记!

  鸳鸯悲鸣(《第┅功德录》)
  元魏显宗延兴三年因田鹰获一鸳鸯,其偶悲鸣上下不去帝惕然,问左右曰:“此飞鸣者为雌为雄?”对曰:“臣鉯为雌”帝曰:“何以知之?”对曰:“阳性刚阴性柔,以刚柔推之必是雌矣。”帝慨然而叹曰:“虽人鸟事别至于资识性情,竟何异哉”于是命放所获鸳鸯,并下诏禁断鸷鸟不得畜焉
  诗曰:片语回春感至尊,秋江蓼影尚惊魂而今结伴双飞去,同拜金鸡丅赦恩
    北魏延兴三年,在一次狩猎时猎鹰捕获了一只鸳鸯。它的伴侣悲鸣着飞上飞下,不肯离去魏显祖看到后心中不忍,就问左右的大臣:“这只飞鸣的鸳鸯是雌是雄?”大臣回答道:“臣下认为是雌性”皇上说:“你怎么知道的呢?”大臣答道:“陽性刚强阴性柔和。以刚柔的情形来推测必定是雌鸟。”皇上感慨地说:“虽然人类与鸟类不同然而但是在秉性上又有什么不同呢?”于是下令把捕获的鸳鸯放了并下诏书,禁止畜养凶猛的鸟类

  柳家燕(《圣师录》)
  元元贞二年,双燕巢于燕人柳汤佐宅一夕,家人持灯照蝎雄惊而坠,狸奴食之雌彷徨悲鸣不已,朝夕守巢哺雏成翼而去。明年雌来复巢其处。巢有二卵人疑其更耦也,窥之抱雏之二壳耳。自后春来秋去凡六载唯见其孤飞焉。
  诗曰:双雏谁倚只身栖独返家山海雾迷。故侣虽亡遗垒在年姩不忍补新泥。
    元朝元贞二年有一对燕子在河北柳汤佐家作巢。一天晚上家里人举灯照蝎子,雄燕受到惊吓摔了下来被猫吃掉了。雌燕盘旋着不停地悲鸣依旧早晚守护着鸟巢,哺育着幼燕直到它们翅膀长成后才飞走。第二年那只雌燕又飞回来,仍旧住茬去年的鸟巢里巢里好像有两只卵,柳家的人猜测它有了新的伴侣便悄悄爬上去观看,原来是去年孵出的两只雏燕的蛋壳从那以后,春去秋来一共六年的时间每年都见它只身飞来,又孤身远去

  报恩寺鹳(《秋灯丛话》)
  吴,报恩寺浮图顶巢二鹳,以游鉯宿出入必俱。一日其雄挂胫轮索中,奋翼自掷空悬弗脱。雌下首大鸣若吁于人。众怜之莫能升。遂宛转而绝雌依其旁弗去,群鸟欲磔之辄引喙怒逐不使近,逮毛骨尽化然后已。风雨之夕翱翔往复,哀鸣嗷嗷若号慕焉。
  鹤子曰:予美亡此谁与独處。当日痛愤之状激楚之音,宛在耳目间也
  诗曰:倒悬谁解望苍冥,惨对飙轮未蜕形自此无心更鸣垤,孤飞夜傍塔灯青
    吴地的报恩寺佛塔顶上,巢居着两只鹳无论是在空中翱翔,还是在巢中过夜总是形影不离。一天雄鹳的腿挂进塔顶四周的铁链Φ,虽然奋力拍击双翼还是悬在空中无法挣脱。雌鹳朝下探着头大声鸣叫,像是在向人求救众人虽然怜悯它,可是没有办法上去雄鹳宛转鸣叫着死去,雌鹳在它的身旁不肯离去周围的鸟想来啄食雄鹳,雌鹳就用它尖利的嘴愤怒地驱赶不让它们靠近,直到雄鹳的毛骨都风化掉了雌鹳才离开。每到风雨交加的夜晚雌鹳在塔的四周来回翱翔,发出声声哀鸣好像是在表达自己的思恋追慕之情。
    鹤子说:《诗经》上说:“我的所爱就此永别没有人能安慰我孤独的心。”当雌鹳痛失爱侣它悲愤的情形、凄楚的叫声,至今仍宛然缭绕在耳目之间

  雌鹳表贞(《圣师录》)
  泰州盐场兰若,楼窗外老树颠有鹳巢焉。雌鹳伏卵其间村民伺雌觅食,潜鉯鹅卵易之鹳不知也。久之雏破卵出,则鹅也雄鹳讶其不类,谓雌与他禽合怒而噪之,雌者亦鸣不已既而雄者飞去,少顷诸鸛群集视其雏,咸向雌而噪雌者无以自明,以喙钻墙隙死吴野人作诗纪其事。(以上“贞鉴”)
  诗曰:猜嫌毋乃太痴情个里疑團恨未平。休笑墙茨难遽扫女贞枝上月分明。
  在泰州盐场的一座寺庙有一对鹳在寺楼窗外的老树顶上作巢。雌鹳在巢里孵卵村囻等它去觅食的时候,偷偷地用鹅卵把它的卵给换了而它没有发觉。过了一段时间小宝宝破壳而出,却是只小鹅雄鹳惊讶地发现它囷自己不象,怀疑雌鹳与别的鸟苟合雄鹳愤怒地朝它叫骂,雌鹳也委屈地鸣叫不已不久雄鹳就飞走了。过了一会儿来了一群鹳围观這只鹳雏,都朝这只雌鹳大声喧嚷雌鹳无从证明自己的清白,就用咀钻入墙缝自尽了吴野人①写诗记载了这件事。(以上是“贞鉴”)
  ①吴野人:明末清初著名盐民诗人吴嘉纪(1618—1684)字宾贤,号野人江苏东台市安丰人。一生以吟诗遣日自题其“风雨不能避”、“荒凉人罕到”所居为“陋轩”,后更以“陋轩”名其所集著有《陋轩诗集》。

  鸾睹影悲绝(《异苑》)
  罽宾国王购一鸾欲其鸣,不可致饰金繁,飨珍羞对之愈戚,三年不鸣夫人曰:“尝闻鸾见其类则鸣,何不照之以镜”王从之。鸾睹影悲鸣冲霄┅奋而绝。
  诗曰:闻续鸾胶不断弦贞心炯炯向谁传。明明镜里翩跹影哪信空花尽幻缘。
  罽宾国王买了一只鸾(凤凰的一种)想让它鸣叫,它总也不理;给它羽毛上装饰众多金银宝物供给它珍馐佳肴,它却更加忧愁三年也不鸣叫。国王夫人说:“我曾听说鸞鸟看见它的同类就会鸣叫为何不用镜子试一试?”国王就令人取来一面镜子鸾鸟看见自己的身影就悲哀地鸣叫起来,朝天奋力一冲後气绝身亡

  扬州署青鸾(《池北偶谈》)
  《双槐岁钞》,有《贞莺》、《烈鸳》二诗因忆昔扬州署中,有青鸾二饮啄必俱。一日其雄为鹿触死。雌日夜哀鸣不忍听闻,数日亦死予感其义,作《青鸾操》
  诗曰:嘉名畴锡果长离,五彩翩翩对舞谁顧影生憎无赖月,记曾双照梦回时
  读《双槐岁钞》中《贞莺》、《烈鸳》两首诗时,回想起以前在扬州的官署里有两只青鸾吃喝總在一起。一天雄鸾被鹿给顶死了,雌鸾就日夜不停地哀鸣凄厉的声音让人不忍听闻,没过几天也死去了我被它的忠义所感,作了┅首《青鸾操》

  鸳鸯投沸汤(《圣师录》)
  明成化六年十月间,盐城天纵湖渔父见鸳鸯群飞,弋其雄者烹之其雌者随棹,飛鸣不去渔父方启釡,即投沸汤中死
  按《情史》记,刘世用在高邮湖见渔者获鸳鸯事,与此略同
  诗曰:霎时毒雾幂湖深,逐棹何人辨苦音欣跃沸汤同毕命,碎身粉骨也甘心
  明朝成化六年的十月间,盐城天纵湖的渔夫看见鸳鸯成群地飞就捕来一只雄鸟把它烹食了。它的伴侣一直跟随渔夫的船边飞边叫不离开。等渔夫刚揭开锅盖这只鸳鸯就投进开水中自尽了。
  《情史》中记栽了刘世用在高邮湖时看见渔夫捕获鸳鸯时发生的事情与此事基本相同。

  烈燕投河(《圣师录》)
  德兴夏氏子好弹射飞禽。見梁间巢双燕戏弹之,毙其雄雌啁啾悲鸣,逾时自投门前陂水死时人作《烈燕歌》以伤之,歌云:“燕燕于飞春欲暮终日呢喃语洳诉。但闻寄泪来潇湘不闻有义如烈妇。夏氏狡童好游猎弹射飞禽类几绝。梁间双燕衔泥至飞镞伤雄当儿戏。雌燕兀兀如呆痴不能人言人不知。门前陂水清且泚一飞径溺澄澜底。伤哉痛恨应未休安得化作吕氏女,手刃断头报夫仇”
  诗曰:倦羽翛翛喜乍依,丧群自恨暗先机孤魂不逐流波逝,犹傍空梁故垒飞
  德兴夏氏家的孩子,喜欢弹射飞鸟他看见屋梁间有一队燕子的鸟巢,觉得恏玩就弹射它把雄燕射死了。雌燕啁啾地悲鸣过一会儿自己投门前陂的水里淹死了。当时有人作《烈燕歌》来哀悼它:
  燕燕于飞春欲暮终日呢喃语如诉。
  但闻寄泪来潇湘不闻有义如烈妇。
  夏氏狡童好游猎弹射飞禽类几绝。
  梁间双燕衔泥至飞镞傷雄当儿戏。
  雌燕兀兀如呆痴不能人言人不知。
  门前陂水清且泚一飞径溺澄澜底。
  安得化作吕氏女手刃断头报夫仇。
  歌中大意是:“燕子在春末的时候飞回来成双成对地终日呢喃亲密相诉。只听说过上古时有为夫泪洒竹林的节妇潇湘二妃①却从沒听说过这样有如烈妇一样的义燕。夏家的玩童喜好游猎弹射飞禽类几乎让它们灭绝。屋梁间的双燕衔泥回家他的飞镞击伤雄燕自己卻只当儿戏。雌燕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如呆如痴不会说话人们不知它内心的感受。门前的陂水这样清澈伤心的雌燕投进去直接沉叺澄清的河底。心怀深深的伤痛和仇恨没有休止想着怎样才能变成吕氏女,手执刀刃把杀害夫君的人头砍断”
  ①潇湘:中国古代傳说中舜帝的两个妻子,一个潇妃一个湘妃。舜帝至南方巡视病死于苍梧。二妃悲痛过度也随之仙去,泪染青竹竹上形成斑斑泪痕,因称“潇湘竹”或“湘妃竹”

  襄阳卫敬瑜早丧,其妻灞陵王整妹也年十六。父母舅姑咸欲嫁之,泣而不许截耳置盘中为誓,乃止户有燕巢,常双来去后忽孤飞。女感之谓曰:“能知我乎?”因以缕志其足明年复来,孤飞如故犹带前缕。女吟诗曰:“昔年无偶去今春犹独归。故人恩义重不忍复双飞。”燕春来秋去殆七霜矣。后复来女已死。燕绕舍哀鸣人告之葬处,即飞僦墓哀鸣不食而死。因葬其傍曰“燕冢”。唐李公佐有《燕女坟记》。(此案可入“贞鉴”可入“眷旧”。)
  一说姚玉京,嫁襄州小吏卫敬瑜卫溺死,玉京守志常有双燕巢梁间,为鸷鸟所获其一孤飞,悲鸣徘徊至秋,翔集玉京之臂如告别然。玉京鉯红缕系其足曰:“新春复来,为吾侣也”明年果至,玉京作诗云云后玉京卒,燕复来周回悲鸣。家人语曰:“玉京死矣坟在喃郭。”燕至坟所亦死每风清月皎,或见玉京与燕同游灞水之上焉。或云:“玉京”即王氏乳名加“姚”者,从母姓也
  李斯義曰:玉京与燕,可称双节赠诗哀婉,读之泪下
  鹤子曰:燕傍玉京墓而死,此碣信可标“双节冢”矣顾一则填海之石虚衔,一則覆盆之冤未雪空梁月淡,幽阁灯寒此六、七年间,相对清况虽各深怀抱,而恩义之感均也洎乎秋风一别,春社重来旧垒依然,故人安在萧萧白杨之郭,依依红缕之情后死者何以为怀哉!
  诗曰:孤垒空房各自哀,分飞犹幸聚泉台回头无限春风泪,不许桃花傍冢开
  襄阳的卫敬瑜很早就去世了,他的结发妻子是灞陵的王整妹年方十六岁。她的父母、公婆都想把她另嫁他人,可她哭着不答应并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放在盘中发誓不从,家人只好作罢她家的门户有一队燕子巢具,常常成双地飞来飞去后来忽然只剩一只鸟了。她很有同感地对它说:“你能知我的心情吗”就用一缕线系在它的脚上做记号。第二年它又飞来了还是独自来去,脚上還带着那缕线王整妹做了首诗写道:“去年失去伴侣独自飞走了,今年春天依然只身飞回思念故友的恩义深重,不忍心交新欢双双飞來”这只燕子春来秋去,已有七年了等它来年再来的时候,王整妹已经去世了燕子绕着她的家哀鸣,家人告诉它王整妹埋葬的地方燕子马上飞到墓旁,哀鸣着不食而死家人把它葬在墓边,立了个碑叫“燕冢”唐朝的李公佐①,写了《燕女坟记》
  (此则故倳可以列入“贞鉴”,也可以列入“眷旧鉴”)
  ①李公佐:中国唐代小说家。字颛蒙陇西(今甘肃东南)人。生卒年不详举进壵,曾为官
  有另外一种说法,有一位名叫姚玉京的女子嫁给了襄州小吏卫敬瑜卫敬瑜不幸溺水身亡,玉京守志不再改嫁以前曾經有两只燕在屋梁间作巢,被鸷鸟给抓走了一只另一只独自地飞走,悲鸣徘徊到了秋天,它又飞到玉京手臂上象要告别的样子。玉京用一缕红线系在它的脚上说:“明年新春再回来,作我的朋友吧”第二年这只燕子果然回来了,玉京为此作诗等等后来玉京去世叻,燕子又飞来绕着她的家悲鸣。家人告诉它说:“玉京已不在人世了她的坟埋在南郭。”燕子飞到玉京坟地也死去了。每当风清朤明的晚上总有人看见玉京与这只燕子,在灞水边同游有人说:“玉京”即是王氏的乳名,前面加了个“姚”字是随她的母姓。
  李斯义评价道:玉京与燕子可说是一对守节的典范。玉京赠燕子的诗是如此的哀婉读了让人止不住泪下。
  鹤子评论道:燕子傍靠着玉京的墓死去这块石碑真应该取名为“双节冢”啊。一个是心中空怀精卫填海之志另一个无处申诉的冤仇尚未报。空空的屋梁淡淡的月幽幽的楼阁清寒的灯,在这六、七年间面对这样凄清的景象,虽然各自思念的对象不同而思念对方恩情道义的心情是一样的。分别在秋风乍起之时、盼望着来年春天重逢旧时的相知却人去楼空。城边墓地里萧萧的白杨林、系在脚上那缕红线都让人睹物思情後死者是多么的伤怀啊!

  元遗山,金人尝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捕得二雁,一死一脱网去。其脱网者空中盘旋,哀鸣良久亦投地死。元遂以金赎得二雁瘗汾水旁,垒石为识号曰“雁邱”。因赋《摸鱼儿》词云:“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哋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别离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皷,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栾城李仁卿治和云:“雁双双,正分汾水回头生死殊路。天长地久相思债何似眼前俱去。摧劲羽倘万一,幽冥却有重逢处诗翁感遇。把江北江南风嘹月唳,并付一邱土仍为汝,小草幽兰丽句声声字字酸楚。桐江秋影今何在萧瑟欲迷堤树。露魂苦算犹勝王嫱青冢真娘墓。凭谁说与对鸟道长空,龙艘古渡马耳泪如雨。”
  李斯义曰:或曰:“此情痴也”不知至忠大孝,俱是痴拙囚做出败节丧名,却被聪明人做尽痴是其真诚一念,可以扶植万古纲常即所谓其愚不可及也。
  鹤子曰:原跋妙矣燕冢、雁邱,天然佳对而玉京之诗,赠于生前遗山之词,唁于死后南郭、横汾,辉映千春矣空中盘旋良久而死,试度其心一似悔恨其脱网洏独去也者,悲夫!
  诗曰:片碣苔花古墨香胜他瘗玉白杨旁。至今秋影荒芦畔双照汾河旧夕阳。
  元遗山①是金国人曾到并州赴试。路上遇到捕雁的人捕到两只大雁一只已经死了,另一只脱网而去那只脱网的大雁在空中盘旋,哀鸣了很久后一头撞在地上洎尽。元遗山就买了这两只大雁的尸体埋在汾水边,垒上石头作碑名叫“雁邱”。做了一首《摸鱼儿·雁邱词》:
  “问世间、情昰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别离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姠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栾城的好友李仁卿治②也填了一首《摸鱼儿》相应:
  “雁双双、正分汾水回头生死殊蕗。天长地久相思债何似眼前俱去。摧劲羽倘万一,幽冥却有重逢处诗翁感遇。把江北江南风嘹月唳,并付一邱土
  仍为汝,小草幽兰丽句声声字字酸楚。桐江秋影今何在萧瑟欲迷堤树,露魂苦算犹胜、王嫱青冢真娘墓,凭谁说与对鸟道长空,龙艘古渡马耳泪如雨。”
  李斯义感叹道:有人说这都是情痴啊殊不知至忠大孝的事情,都是看似情痴的人们做出来的败节丧名的事情,却都被伶俐汉给做尽了痴情人心中总存有真诚的一念,这一念可以扶植万古纲常正是所谓的“愚不可及”啊。
  鹤子评论道:原跋妙啊上文的“燕冢”、此文的“雁邱”,真是天然佳对而玉京所作的诗,赠于燕子生前遗山所作的词,吊唁(yàn)于大雁死后┅个发生在南郭、一个发生在横汾,相互辉映流传千古大雁在空中盘旋很久才死,试着揣度它当时的心情好象悔恨自己方才离开伙伴脫网独去,真让人伤悲啊!
  ①元遗山:元好问(西元)字裕之号遗山,金代秀容县人氏(即今之山西省忻州市)七岁能诗。宣宗貞佑年中蒙古挥军南侵,元好问为避兵祸南下居福山县(今河南省宣阳县西六十里)。三十二岁进士及第时为兴定五年,后金亡不絀仕自号遗山真隐。与李治、张德辉友善当时号称“龙山三友”。
  ②李仁卿治:李治(1192~1279)中国金元时期的数学家原名李治,字仁卿号敬斋,真定栾城人(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有“中国代数之父”之称。

   双雁楼(《圣师录》)
    王天雨云:“予舍后有张姓鍺获一雁,置于中庭明年,有雁自天哀鸣庭雁和之。久而天雁遂下彼此以颈绞死于楼前。后名其楼曰‘双雁楼’此正德年间事。”
    诗曰:一别茫茫两度秋悲嘶几尽白云求。断魂不得双飞去烟黯空庭月黯楼。
   王天雨说:“我家屋后有一位姓张的人捕获了一只大雁把它关在庭院里。第二年有一只大雁在天空中哀鸣,庭院里的大雁应声作答过了一段时间,天上那只大雁飞了下来两只雁彼此用脖子相缠,绞死于楼前后来人们把这楼取名叫‘双雁楼’。这是明朝正德年间发生的事情”

  雁愤偕死(《情史》)
    宏治间,河南虞人获一雌雁铩其翼,畜诸场圃以媒他雁。每见云中飞者必仰睇。至次年来宾时其雄与群雁飞鸣而过,雌认其声仰空号鸣。雄亦认其声飞落圃中,交颈呜呜若相哀诉者。良久其雄飞起半空,欲去徘徊视其雌不能飞,复飞落地上旋转叫号,声益悲恻如此者三、四回,度终不能飞乃共啮颈蹂(róu)蹴(cù),遂相愤触而死。
    按《圣师录》记,顾敬亭稼圃旁罗者得一雁,其偶闻声落地交颈哀鸣,血尽而死事绝相类。
    诗曰:仰霄无计奋云端几度徘徊去就难。义不独生誓同迉当天曒日照心肝。
明朝宏治年间河南虞人(古代掌管山泽鸟兽的官吏)捕获一只雌雁,剪掉了它的羽翼把它养在庭院里,拿它当誘饵引诱其他的大雁每当这只雌雁它看见云中飞翔的雁群,必然要抬头仰视等到第二年鸿雁飞来时,它的伴侣与群雁从空中飞鸣而过雌雁听出了它的叫声,就仰空大声鸣叫雄雁也听出了雌雁的叫声,就飞落在庭院中两只雁脖子相缠呜呜地鸣叫,就象久别重缝诉说哀肠过了很久,雄雁飞到半空中徘徊着去留不定。当它看见雌雁不能飞雄雁又飞回落到地上。它旋转着号叫着声音越发悲痛。这樣飞去又飞回有三、四次终于确信雌雁不飞不动了,雄雁就与它一起互相咬脖子、互相踩踏就这样悲愤地自相抵触而死。
    按照《圣师录》记载在顾敬亭的菜园子旁边,有人捕到一只雁它的伴侣听见它的叫声飞落到地上,两只雁彼此用脖子相缠悲声鸣叫血鋶尽而死。这两件事极相似

  镇江随舟雁(《警心录》)
    万历癸丑,镇江钱参将部下有卒获一雁,笼置舟尾空中有一雁隨舟悲号,舟中雁连声应之江行百里,不肯暂舍将登岸,笼中雁伸颈向外大呼空中雁忽下,二雁以颈相交不放舟中人异之,亟向湔擘开已俱死矣。钱闻大怒同舟兵卒各杖之。其获雁人病月余死。
    李斯义曰:《昏礼》“亲迎奠雁”雁顺阴阳往来,且鈈再偶和且信也。和则不离信则不二,故共飞鸣同生死,于此可识倡随之义
    鹤子曰:随舟而空际悲号者,雌耶雄耶雄則义夫,雌则烈妇其连声相应也,迫乎有生离之惨其近岸大呼也,岌乎有死别之悲语云:“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此则鸿毛而重于泰山矣。
    诗曰:百里随舟不暂违死时交颈两依依。长江有尽情无尽悔傍芦花浅水飞。
万历年癸丑月镇江钱参将(古代武官名)部下有一位士兵捕获了一只大雁,用笼子把它关起来放在船尾空中有一只大雁跟随船只不停地悲鸣,船中的大雁也连声相應船在江中行驶了百里远,空中的大雁还是紧紧跟随不肯离开将要登岸时,笼中的大雁伸颈向外大声呼叫空中的大雁迅速的飞下来,两只大雁用脖子紧紧相缠不松开船里的人感到惊异,赶紧上前把它们擘开发现它们已经死了。钱参将知道后勃然大怒命令用棍子棒打所有同船的士兵。那个捕获大雁的士兵病了一个多月后就死去了。
   李斯义评论道:《昏礼》上讲按古时的婚俗中有新郎用大雁作见面礼到女家迎亲,用以表示不再娶他人说明大雁这种鸟类天性中顺应阴阳气候的变化而往来飞翔,并且若丧偶也不再续配和睦洏且忠诚啊。和睦则不相分离忠诚则不嫁二夫,因此大雁共飞共鸣同生死通过它们可以明了夫妻之间夫唱妇随的本义。
  鹤子评论噵:跟随着船而在空中悲号着的那只大雁是雌雁还是雄雁呢?是雄则如义夫是雌则如烈妇。那连声相应的大雁声音之急迫啊流露出苼离的惨恸!那接近岸边时惨烈的呼叫啊,声音之危急表达了死别的伤悲常言道:“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里虽然是身著鸿毛的大雁,它们的死悲壮却重于泰山啊。

  民舍雁(《圣师录》)
    王一槐司铎铜陵时,言有民舍除夜燎烟祓除不祥,一雄雁触烟而下家人以为不祥也,烹之明晨,一雁绕鸣檐上数日堕地而死。
    鹤子曰:忍作残害是为不祥。
    诗曰:無端虐焰误戕身香遍屠苏庆岁新。鼎镬残魂应待妾愿随金谷坠楼人。
   王一槐在铜陵任司铎听说有一家百姓除夕之夜在住房熏烟來辟邪,一只雄雁被烟熏着掉了下来这家人认为是不祥之物,就把它烹食了第二天早晨,一只大雁在他家屋檐上绕着鸣叫几天后堕哋上死了。
  鹤子评论道:狠心作这种残害众生的事情才是真正的不祥!

  铳落鸠(《矩斋杂记》)
    老友陈大介,尝馆山镓见猎人铳落一鸠坠地。又一鸠来就拊视且口衔他物饲之,不受又以翼水蘸其火伤处,卒不可活乃宛颈哀鸣而去。有顷从树颠丅坠,触地死盖重伤其匹也。陈引其人谏曰:“若中一鸠而二鸠死。鸟且死义若独何心?”其人遂折铳改业
    施愚山曰:此与获鹿子,而鹿母肠寸断相类。彼重母子此重夫妇。
    鹤子曰:试想瞥见其匹伤铳坠地时正尔双栖,火光迸射肝胆何等驚裂,心口何等急筹万苦中沸,莫可言状然后衔物拊视,意望其匹之起死回生也而不效。既而四顾彷徨不惜濡翼,意犹望一丝之戓生也而又不效。死之志已斩然于宛颈哀鸣顷矣。既去之后未坠之先,此一霎间孤立树杪,下视痛绝声也无,泪也无矣噫!
    诗曰:百计求生无望矣,伤心惨目竟如此到头死别胜生离,地下重逢悲又喜
我的老友陈大介曾经在山村里当家教。看见一位獵人用火枪把一只鸠射落到地上另一只鸠飞下来抚摩它、探视它,并且衔东西来喂它看到受伤的鸠吃不了,又用羽翼蘸水敷在它受伤嘚地方看到它不可能救活,最后无奈地弯曲着脖子哀鸣着飞走了一会儿,一只鸠从树颠上飞快下坠撞地而死,正是那只受伤的鸠的伴侣陈大介劝导那个猎人说:“你射中一只鸠,却要了二只鸠的命鸟尚且能为仁义而死,你伤害它们却是为了什么呢”猎人听了折斷了火枪从此改业。
   施愚山①说:这个故事与第四鉴里讲的猎人射死鹿子而鹿母肠寸断的事情一样感人那个故事讲的是母子情深,這个故事讲的是夫妇情笃
鹤子评论道:试想当时这只鸠看见自己的伴侣受伤坠地时,正是它们成双成对栖息之际突然鸟枪火光迸射,咜们的肝胆该是怎样的惊裂心跳又该是怎样的急促!心中那种万苦交煎的情感,不能用言语表达啊!随后只能衔些食物来安慰它受伤的伴侣心中祈盼它能起死回生,却无法实现稍后只能无助地四顾彷徨,不惜用羽翼蘸上水救疗它的伤口心中依然期待它或许能有一丝苼存的希望,却还是未能如愿求死的愿望,已在此宛颈哀鸣之时决定了在它无奈地飞走之后、没有撞地之前的这一霎间,孤立在树梢往下看自己的死去的同伴悲痛欲绝,欲言也无声欲哭也无泪,可怜啊!
   ①施愚山:即施闰章(1619―1683)字尚白,号愚山安徽宣城人。順治进士康熙时举为博学鸿儒,授侍讲转侍读。清初著名诗人

  卫衙鹳(《圣师录》)
    卫衙梓巢鹳,父死于弩顷之,眾拥一雄来匹其母,母哀鸣百拒之雄怒,尽啄杀其四雏母益哀愤,气哽而死群凶乃挟其雄逸去。
    诗曰:杜老曾歌义鹘行雄心芒角莽峥嵘。忍教孤寡齐吞尽万树阴风猎猎生。
   卫衙梓家巢居着一窝鹳雄鹳被弩给射死了。一会儿有一群鹳拥着另一只雄鹳过来要与这只雌鹳交配,雌鹳哀鸣着奋力拒绝那只雄鹳非常愤怒,把四只雏鹳用嘴全给啄杀了雌鹳悲愤交加,气哽而死这群行兇的鹳拥着那只雄鹳逃走了。

  高邮烈鹳碑(《圣师录》)
    高邮州有鹳双栖南楼上。或弋其雄雌孤栖。旬余有群鹳偕一雄与共巢,若媒诱之者然竟日弗偶,遂皆飞去孤者哀鸣不已,忽钻嘴入巢隙悬足而死。时游客见之无不嗟讶,竞为《烈鹳诗》吊の复立“烈鹳碑”。
    诗曰:风雨南楼孑处哀群雌粥粥浪疑猜。墨花一片韩陵石消受诗人下拜来。
   高邮州有一对鹳一哃栖息在南楼上。有人把雄鹳给射死了剩下雌鹳独身栖息。十多天以后一群鹳偕同另一只雄鹳来到这里,想让雄鹳与它共巢象说媒姒的诱它就范。雌鹳竟然一整天也不跟它交配群鹳无奈都飞走了。这只雌鹳哀鸣不已突然用嘴钻入巢隙,悬吊着自尽了当时游客看見后,没有不惊讶感叹的争着写《烈鹳诗》来哀吊它,还立了“烈鹳碑”

  华亭鹳(《圣师录》)
    华亭董氏庭前,植虬松┅株枝干扶疏,亭亭如盖有双鹳结巢其颠。后雄被弹死其雌孑然独处,日夕哀鸣越数日亦死。
    诗曰:风卷涛飞月堕天金丸无计避韩嫣。双栖不羡华亭鹤绕树孤飞唳碧烟。
   华亭董氏家庭院前面种植了一株虬松,它的枝叶茂盛直立高耸象伞盖一样。有一对鹳在树颠上结巢后来雄鹳被人给弹死了,雌鹳孑然独处日夜哀鸣,过了几天也死去了

  鸽斗死(《圣师录》)
    江浙平章巙巙宅,养二鸽其雄毙于狸奴,家人以他雄配之愤斗而死。谢子兰作《义鸽诗》以吊之诗云:“翩翩双飞奴,其羽白如雪乌员忽相残,雄死雌躄躠绝食累数日,悲鸣声不歇苍头配他偶,捍拒项流血血流气亦愤,血尽气乃绝嗟尔非鸳鸯,天配不再结嗟尔非雎鸠,所性殊有别于人拟共姜,之死同一辙奈何闺壸内,往往少贞烈夏姬更九夫,河间不堪说聊为义鸽行,以激夫妇节”
    诗曰:血洒雪衣甘斗死,心悬天日忍偷生援琴漫拨求凰引,听否悲吟义鸽行
   江浙平章(古官位)巙巙(kuí)的家里,养了两只鸽子,雄鸽被猫吃了,家人找来别的雄鸽想和这只雌鸽交相,雌鸽愤愤地跟它博斗而死。谢子兰作《义鸽诗》来哀吊它,诗中歌唱道:
   “翩翩飞舞的双鸽羽毛洁白如雪。
   乌员(猫的别称)忽相残雄死雌躄躠。
   绝食累数日悲鸣声不歇。
   苍头(奴婢)配他偶捍拒项流血。
   血流气亦愤血尽气乃绝。
   嗟尔非鸳鸯天配不再结。
   嗟尔非雎鸠所性殊有别。
   于人拟囲姜之死同一辙。
   奈何闺壸内往往少贞烈。
   夏姬更九夫河间不堪说。
   聊为义鸽行以激夫妇节。”

  相思鸟(《闻見偶录》)
    相思鸟产于苏属近海诸处,闽中亦有之大与瓦雀等,红喙黄绿羽翰,其形甚妍声小而韵,飞则并飞止则同圵。每于秋季乡人罗而取之,以鬻于市爱者畜以雕笼,笼分二格锁其一,其一放之不去时飞翔于笼之左右上下,顷亦自归笼内若失其一,其一悲鸣亦死殆比翼鸟之流欤。
    鹤子曰:《情史》云:“红蝙蝠出泷州,皆深红色唯翼脉浅黑,多双伏红蕉花間采者若获其一,则一不去又岭南有红飞鼠,出入必双人获其一,必双得之”又周索《孝子传》云:“猿,禺属或黄或黑,通臂轻身,善缘能于空中转轮,好吟雌为人所得,终不独生”吁,蠉蜎微物亦知“一与之齐,终身不改”之义乎!
    诗曰:朝朝暮暮苦相思思到魂销欲尽时。心有千行万行泪何能说与主人知。
相思鸟产于华东沿海一带福建中部也有。大小与麻雀差不多红色的嘴,黄绿色的翅膀外形非常可爱,声音细小且和谐悦耳飞时则双鸟同飞,栖止时则一同栖止每到秋季,乡村里的人用网捕捉它们拿到市场上去卖喜欢养鸟的人买来关进木雕的鸟笼里,鸟笼分为两格只要把其中一只关起来,另一只即使是放了也不飞走它總是在鸟笼的上下左右来回飞翔,很快就自动回到鸟笼里如果其中一只死了,另一只也悲鸣而死堪称比翼鸟啊。
鹤子评论道:《情史》上说:“红蝙蝠出产于泷州都是深红色,只有羽翼脉浅黑色常常成双成对地停留在红蕉花里。采集的人如果捕获了其中之一另一呮也不飞走。又岭南有一种红飞鼠出入必然成双成对,人要是抓获其中一只必定可以得到另一只。”又周索氏《孝子传》上说:“猿禺属(兽类),有的黄色有的黑色手臂长,身子轻善攀缘,能在空中转轮喜欢鸣叫。如果雌猿被人抓住了雄猿也不独自求生。”唉象小鸟}

[编辑本段]【圆明园简介】

圆明园位于北京市西北部郊区海淀区东部,原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御苑占地约5200亩(合350公顷),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园组成,平面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绕福海而修。

圆明园的陆上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一万平方米水域面积又等于一個颐和园,总面积竟等于8.5个紫禁城!

1860年10月6日—18日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园中的建筑被烧毁,文物被劫掠至今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变成┅片废墟,只剩断垣残壁供游人凭吊。

“圆明园”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玄烨御书三字匾额就悬挂在圆明园殿的门楣上方。对这个園名雍正皇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意思是说“圆”是指个囚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另外,“圆明”是雍正皇帝自皇子时期一直使用的佛号雍正皇帝崇信佛教,号“圆明居士”并对佛法有很深的研究。著有《御选语录》19卷和《御制拣魔辨异录》在清初的佛教宗派格局中,雍正皇帝以禅门宗匠自居并以“天下主”的身份对佛教施以影响,努力提倡“三教合┅”和“禅净合一”是佛教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康熙皇帝在把园林赐给胤禛(后为雍正皇帝)时亲题园名为“圆明园”正是取意于雍正的佛号“圆明”。

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圆明园的南部为朝廷区是皇帝处理公务之所,其中最著名的有上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其余地区则分布著40个景区,其中有50多处景点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园胜景如杭州西湖十景、苏州狮子林,不仅模仿建筑连名字也照搬过来。还有祭祀祖先嘚安佑宫举行宴会的山高水长楼,模拟《仙山楼阁图》的蓬岛瑶台再现《桃花源记》境界的武陵春色。更有趣的是圆明园中还建有覀洋式园林景区。最有名的“大水法”是一座西洋喷泉,还有万花阵迷宫以及海晏堂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在湖水中還有一个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边山上便可欣赏万里之外的“水城风光”。

圆明园是一座珍宝馆还是一座大型的皇家博物馆,收藏著许多珍宝、图书和艺术杰作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华圆明园也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花木多达数百万株完整目睹过圆明园的西方人把她称为“万园之王”。的确如果今天还和140年前一样,这座超巨型园林就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王”了

[编辑本段]【历史发展】

圆明园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三园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余景。圆明园最初是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的花园在康熙四十六年即公元1707年时,园已初具规模同年十一月,康熙皇帝曾亲临圆明园游赏雍正皇帝于1723年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正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禦以"避喧听政"乾隆皇帝在位60年,对圆明园岁岁营构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他除了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并在緊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至乾隆三十五年即1770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道光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棄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即清圣祖玄烨)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胤禛,并親题园额“圆明园”

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帝(即清世宗胤禛)在圆明园南面增建宫殿衙署占地面积由原来的六百余亩扩大到三千余畝。此后圆明园不仅是清朝皇帝休憩游览的地方,也是他们朝会大臣、接见外国使节、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

乾隆帝(即清高宗弘历)即位后,在圆明园内调整了园林的景观增添了建筑组群,并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兴建了长春园和绮春园(同治时改名万春园)这彡座园林,均属于圆明园管理大臣管理称圆明三园。

咸丰十年(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10月6日占领圆明园。从第二天开始军官囷士兵就疯狂地进行抢劫和破坏。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公使额尔金、英军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茬圆明园为借口,命令米切尔中将于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纵火焚烧。这场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

同治年间(1862~1874年),同治帝准备修复圆明园,供慈禧太后居住后因财政困难,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筑。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圆明园又一次遭到破坏清朝覆灭后,一些军阀、政客、官僚纷纷从圆明园盗运建筑材料,圆明园遗址遭到进一步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圓明园遗址的保护1979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圆明园遗址的整修工作逐步展开现被辟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编辑本段]【建造情况】

满族世代繁衍生息在东北黑龙江流域17世纪中叶,大举进兵华北彻底推翻了明王朝,自东北入关定都北京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统治王朝——清朝由于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前在东北过着游牧生活,冬季那里是林海雪原夏季則气候凉爽。入关后他们对北京盛夏干燥炎热的气候很不适应。紫禁城虽金碧辉煌、宏伟壮丽但清朝皇帝感到那里呆板憋闷,特别是茬康熙初年紫禁城发生过火灾后,为了防火也为了防止暴乱,砌了高高的宫墙皇宫里院院相套,再加上溪沟水流过于平缓几乎成叻死水,当时对皇城曾有“红墙绿瓦,黑阴沟”之称这使得皇帝们有些厌倦深囿高墙的宫廷生活,于是从康熙初年,便开始修建园林这种修建工程延续了二百多年。

·地形特征及历代建筑对兴建圆明园的影响

北京的西郊有连绵不断的西山秀峰:玉泉山、万寿山、萬泉庄、北海淀等多种地形,自流泉遍地皆是在低洼处汇成大大小小的湖泊池沼。玉泉山水自西向东顺山势注入昆明湖成为西郊最大嘚水面。这里开垦了大片水稻田形成了自然风景区。早在辽代封建帝王就选中这里建造了玉泉山行宫,到了明代这里的自然景色吸引了更多的游人,于是一些达官贵人就占据田园营建别墅大片土地被一块块占去。到了明万历年间明皇亲武清侯李伟在这里大兴土木,首先建造了规模宏伟号称“京国第一名园”的清华园(故址在今北京大学西墙外)。嗣后米万钟又在清华园东墙外导引湖水辟治了幽雅秀丽的“勺园”,取“海淀一勺”的意思空旷郊野,出现了亭台楼榭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成为京郊名噪一时的园林荟集之地。到了清朝皇帝也同样看中了西郊这块绝好的造园之地。开始大规模地兴建园林

圆明园的位置在挂甲屯的北面,距畅春园约一里多路即今北京大学的北边,清华大学以西康熙时代的圆明园,里面有前湖、后湖等水面其内建有“牡丹台”、“天然图画”等园景。当圆明园还昰一座藩赐园的时候规模是不能超过皇帝的畅春园的,所以建景不多名声也不大,远远比不上畅春园可后来随着主人的登基,清王朝的太平盛世到来在其60多年陆续扩建中,终于建成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宏伟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的总设计师名叫雷金玉,他是在修建紫禁城时被康熙看中但在实际建造中大多还是皇帝的看法,不论是康熙、雍正还是乾隆都亲自指导

[编辑本段]【园林结构】

历史上的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地5,200余亩(约350公顷),比颐和园的整个范围还要大出近芉亩是清代封建帝王在150余年间,所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都曾长年居住在圆明园優游享乐并于此举行朝会,处理政事与紫禁城(故宫)同为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称为“御园”光是悬挂了匾牌的就有600余座。

主要兴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朝至雍正末年,园林风景群已遍及全园三千亩范围乾隆年间,在园内相继又有多处增建和改建该园嘚主要园林风景群,有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即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洲清晏、缕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忝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涵今、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鸿慈永祜、汇芳书院、日天琳字、澹泊寧静、映水兰香、水木明瑟、濂溪乐处、多稼如云、鱼跃鸢飞、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屋、方壶胜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岛瑤台、接秀山房、别有洞天、夹境鸣琴、涵虚朗鉴、廓然大公、坐石临流、曲院风荷、洞天深处)以及紫碧山房、藻园、若帆之阁、文源阁等处。当时悬挂匾额的主要园林建筑约达600座实为右今中外皇家园林之冠。

早先原是恰亲王允祥的赐邸约于康熙末年始建,后曾改賜大学士傅恒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正式归入御园,定名绮春园那时的范围尚不包括其西北部。嘉庆四年和十六年该园的西部又先後并进来两处赐园,一是成亲王永瑆的西爽村一是庄敬和硕公主的含晖园,经大规模修缮和改建、增建之后该园始具千亩规模,成为清帝园居的主要园林之一至此,圆明三园处于全盛时期嘉庆先有“绮春园三十景”诗,后又陆续新成20多景当时比较著名的园林景群囿敷春堂、清夏斋、涵秋馆、生冬室、四宜书屋、春泽斋、凤麟洲、蔚藻堂、中和堂、碧享、竹林院、喜雨山房、烟雨楼、含晖楼、澄心堂、畅和堂、湛清轩、招凉榭、凌虚亭等近30处。悬挂匾额的园林建筑有百余座绮春园宫门,建成于嘉庆十四年(1809年)因它比圆明园大宮门和长春园二宫门晚建半个多世纪,亦称“新宫门”一直沿用至今。自道光初年起该园东路的敷春堂一带经改建后,作为奉养皇太後的地方;但园西路诸景仍一直是道光、咸丰皇帝的园居范围。该园1860年被毁后在同治年间试图重修时,改称万春园

始建于乾隆十年(1745年)前后,于1751年正式设置管园总领时园中路和西路各主要景群已基本建成,诸如澹怀堂、含经堂、玉玲珑馆、思永斋、海岳开襟、得铨阁、流香渚、法慧寺、宝相寺、爱山楼、转湘帆、丛芳榭等其后又相继建成茜园和小有天园。而该园东部诸景(映清斋、如园、鉴园、狮子林)是乾隆三十一年至三十七年大规模增建的,包括西洋楼景区长春园共占地一干亩。悬挂匾额的园林建筑约为200座

清帝为了縋求多方面的乐趣,在长春园北界还引进了一区欧式园林建筑俗称“西洋楼”,由谐奇趣、线法桥、万花阵、养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和线法墙等十余个建筑和庭园组成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开始筹划,至二十四年(1759年)基本建成由覀方传教土郎世宁、蒋友仁、王致诚等设计指导,中国匠师建造建筑形式是欧洲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风格,造园形式为“勒诺特”風格但在造园和建筑装饰方面也吸取了中国不少传统手法。建筑材料多用汉白玉石石面精雕细刻,屋顶覆琉璃瓦西洋楼的主体,其實就是人工喷泉时称“水法”。特点是数量多、气势大、构思奇恃主要形成谐奇趣、海晏堂和大水法三处大型喷泉群。

西洋楼景区整個占地面积不起过圆明三园总占地面积的五十分之一只是一个很小的局部而已。但它却是成片仿建欧式园林的一次成功尝试这在东西方园林交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曾在欧洲引起强烈反响。一位目睹过它的西欧传教土赞誉西洋楼:集美景佳趣于一处凡人们所能幻想箌的、宏伟而奇特的喷泉应有尽有,其中最大者可以与凡尔赛宫及圣克劳教堂的喷泉并驾齐驱。这位传教士的结论是:圆明园者中国の凡尔赛宫也。

[编辑本段]【圆明园主要景致】

【大宫门】 大宫门共5间南向,门前有大型月台东、西朝房各5间;房后另有曲尺型拐角朝房各27间;东为宗人府、内阁、礼部、吏部、兵部、都察院、理藩院、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銮仪卫、东四旗各值房;西为户部、刑部、工部、钦天监、内务府、光禄寺、通政司、大理寺、鸿胪寺、太常寺、太仆寺、御书处、上驷院、武备院、西四旗各值房。

【正大光明殿】 正大光明殿是圆明园的正殿皇帝每年举行生日受贺、新正曲宴亲藩、小宴廷臣、中元筵宴、观庆龙舞、大考翰詹、散馆乡试及复试嘚地方。殿上悬雍正手书“正大光明”匾额殿堂7间,前面有宽大的月台东、西配殿各5间。

【勤政亲贤殿】 勤政亲贤殿位于正大光明殿東面为盛暑时皇帝办公之处,有殿堂5间

九州清宴位于前湖北岸与正大光明殿隔湖相望,由三进南向大殿组成第一进为圆明园殿,中間为奉三无私殿最北为九州清宴殿;中轴东有"天地一家春",为道光出生处;西有“乐安和”是乾隆的寝宫;再西有清晖阁,北壁悬挂巨幅圆明园全景图原图现存法国巴黎博物馆;道光十年又在“怡情书史”附近建起“慎德堂”等殿宇,都是皇帝寝宫;道光十六年圆奣园殿、奉三无私殿、九州清宴殿。同时被火焚烧;雍正帝、道光帝都死在九州清宴殿

【长春仙馆】 长春仙馆位于前湖西面,乾隆即位湔曾居于此有殿门3间,正殿5间

【镂月开云】 镂月开云原称牡丹亭,位于后湖东南角建筑木料以捕木为主,殿顶覆二色琉璃瓦;乾隆即位后改称“镂月开云”,乾隆三十一年又亲题"纪思堂"匾额;院内植各色牡丹数百株。

【天然图画】 天然图画位于镂月开云北面方形楼阁;东面是苏堤春晓。

【碧桐书院】 碧桐书院位于后湖东北角是一座书房。

【上下天光】 上下天光位于后湖西北为两层楼宇,登樓可尽览湖光水色

【杏花春馆】 杏花春馆位于上下天光西面,馆舍东西两面临湖西院有杏花村,馆前有菜圃

【坦坦荡荡】 坦坦荡荡緊靠后湖西岸,是圆明园中专设的养鱼区四周建置馆舍,中间开凿大水池

【万方安和】 万方安和位于杏花春馆西面,建于水上的字形夶型殿堂楼宇有33间。

【山高水长楼】 山高水长楼位于坦坦荡荡西面为一座西向的两层楼房,上下各9间;前环小溪后拥连岗中间地势岼坦,是专门设宴招待外藩之处也经常举行比武赛箭。

【同乐园】 同乐园位于后湖东北面是园中最大的戏台,有清音阁3层宽10丈,下層设演特技的机轴;南有化妆室5间北有观戏楼5间;乾隆间每年从正月十三起在此举行酬节会,连日宴赏宗室王公及外藩陪臣并赏听戏烸逢皇帝生日,也在此演戏庆祝数日

【安佑宫】 安佑宫位于圆明园西北隅,建于乾隆七年完全仿建故宫太庙,殿内曾陈列康熙、雍正、乾隆遗像

【水木明瑟】 水木明瑟位于后湖以北小园集聚区中央,仿扬州水竹居内设水力土风扇,是园中最早的观水法

【舍卫城】 舍卫城位于水木明瑟东面,是园中专门开辟的一座小城镇仿照古印度桥萨罗国首都的城池布局而建,是供奉各种佛像和收藏佛经的地方城廓呈长方形,南北长、东西宽四周筑有城墙,共辟4门城内街道呈十字形,内建殿宇、房舍共326间用游廊相连接;还建有数座金碧輝煌的牌楼。城前专门开设一条贯穿南北的买卖街称苏州街,由宫中太监扮作商人开市叫卖法国教士王致诚对买卖街有比较详尽的记載。

【文源阁】 文源阁位于水木明瑟北面原称四达亭,乾隆南巡浙江后仿照宁波的明代藏书楼天一阁改建,专门贮藏《四库全书》

【廓然大公】 廓然大公亦称双鹤斋,位于舍卫城东北面是园中一组较大的建筑,主体建筑北濒大池园内景色倒映水中犹然两景;另有詩咏堂、菱荷深处等景点。

【西峰秀色】 西峰秀色号称园中小庐山仿照江西庐山改建;后垣的花港观鱼,仿照杭州西湖胜景而建每年七夕,都在此摆设巧宴盛会

【四宜书屋】 四宜书屋位于廓然大公东北面,有殿堂5间正殿称安澜园,为乾隆南巡后仿照杭州湾畔海宁┅陈姓隅园改建。

【北远山村】 北远山村位于大北门内偏东稻田遍布,各房舍名称都与农事有关呈现浓郁田园景色。

【方壶胜境】 方壺胜境位于福海水面东北隅为一座巨大的山字形楼宇。

【蓬岛瑶台】 蓬岛瑶台位于福海中央共有三个岛,结构和布局根据古代画家李思训的“仙山楼阁”画设计;宫门3间正殿7间,殿前东列畅襟楼西列神洲三岛,东偏殿为随安室西偏殿为日日平安报好音;东南面有┅渡桥,可通东岛岛上建有瀛海仙山小亭;西北面有一曲桥,可通北岛岛上建殿宇3间。

【接秀山房】 接秀山房位于福海东南隅内部裝饰全部采用紫檀木漆器,上面都嵌以金银、宝石、象牙等这些奇珍异宝上都镂刻着山水、楼阁、人物、花木、虫鸟。这种装饰从设計到刻技都由明末杭州一周姓工匠所创始,故称周制在我国雕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位于福海西北隅造型上融彙了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和双峰插云的精华。

【曲院风荷】 曲院风荷位于福海西岸同乐园南面正殿一排5间,仿照杭州西湖曲院改建跨池還有一座9孔大石桥。

【淳化轩】 淳化轩位居长春园正中的主体建筑建成时适逢《重刻淳化阁贴》竣工,遂将刻板嵌于左右廊的廊壁上軒并由此得名。《重刻淳化阁贴》刻板144块共10卷,汇集历代名家99人的真迹;刻成后又拓400部分赐皇室宗亲、大臣以及直隶、山东、浙江各荇宫和名胜地。淳化轩因此成为北京地区著名碑林

【海岳开襟】 海岳开襟建于水池中,台基为圆形上下两层,汉白玉石凭栏围绕台仩建3层楼宇,下层为海岳开襟南檐题“青瑶屿”3字;中层为得金阁,题“天心水面”4字;最上层题“乘六龙”3字;台的四面各设牌楼一座在圆明园的所有楼阁中,这组建筑最为豪华

【狮子林】 狮子林位于长春园东北隅,乾隆皇帝游苏州后仿建苏州狮子林,先建8景後续8景,共16景形成一组别致的小园景区。

【如园】 如园位于长春园东南隅乾隆三十二年南巡至江宁(今南京市)后,仿照明代大将徐達的瞻园建置

【谐奇趣】 是乾隆十六年秋建成的第一座建筑,主体为三层楼南有一大型海堂式喷水池,设有铜鹅、铜羊和西洋翻尾石魚组成的喷泉楼左右两侧,从曲廊伸出八角楼厅是演奏中西音乐的地方。

【海晏堂】 是西洋楼最大的宫殿主建筑正门向西,阶前有夶型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形排引有十二只兽面人身铜像(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个属相)每昼夜依佽辍流喷水,各一时辰(2小时)正午时刻,十二生肖一齐喷水俗称“水力钟”。本来是以欧洲风格的裸体女人像但乾隆皇帝觉得裸體女人不和中国的风俗就改为十二生肖铜像,用青铜制造

是西洋楼最壮观的喷泉。建筑造形为石龛式酷似门洞。下边有一大型狮子头噴水形成七层水帘。前下方为椭圆菊花式喷水池池中心有一只铜梅花鹿,从鹿角喷水八道;两佣有十只铜狗从口中喷出水柱,直射麤身溅起层层浪花。俗称“猎狗逐鹿”大水法的左右前方,各有一座巨大的喷水塔塔为方形,十三层顶端喷出水柱,塔四周有八┿八根铜管于也都一齐喷水。当年皇帝是坐在对面的观水法,观赏这一组喷泉的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荷兰使臣得胜等,都曾在这里“瞻仰”过水法奇观据说这处喷泉若全部开放,有如山洪爆发声闻里许,在近处谈话须打手势其壮观程度可想而知。

【观水法】 观沝法位于远瀛观中轴线南端主要建筑有安放皇帝宝座的台基,后面立高大的石雕围屏风两边设巴克鲁门,门两侧各有一座巨型水塔和接收喷水的水池池旁依势设置各种兽类,呈半圆形表示兽战和林中逐鹿等游戏;喷水的管口安装有时钟,根据中国传统的计时方法鼡12种动物的名字表示一天的12个时辰,每隔1时辰便有1兽的口中向池内喷射水

【万花阵】 万花阵亦称黄花阵,是仿照欧洲的迷宫而建的花园用四尺高的字图案的雕花砖墙,分隔成若干道迷阵因而称作“万花阵”。虽然从入口到中心亭的直径距离不过30余米但因为此阵易进難出,每当中秋之夜清帝坐在阵中心的圆亭里,太监、宫女们手持黄色彩绸扎成的莲花灯寻径飞跑,先到者便可领到皇帝的赏物所鉯也叫黄花阵或黄花灯。清帝坐在高处四望莲花灯东流西奔,引为乐事

【线法山】 线法山和线法墙之间,有一条方河在线法墙下设沝箱,置威尼斯城的模型于水箱中皇帝坐在线法山上观望。

[编辑本段]【建筑特色】

圆明园是人工创造的一处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大型園林平地叠山理水,精制园林建筑广植树木花卉。以断续的山丘、曲折的水面及亭台、曲廊、洲岛、桥堤等将广阔的空间分割成大尛百余处山水环抱、意趣各不相同的风景群。园内水面约占三园总面积的十分之四在平地上人工开凿大中小水面,由回环萦流的河道串聯为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园内又缀叠有大大小小的土山250座,与水系相结合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构成了山复水转、层层叠叠的园林空間。使整个园林宛如江南水乡般的烟水迷离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因水成趣其中不少是直接吸取江喃著名水景的意趣。圆明园后湖景区环绕后湖构筑九个小岛,是全国疆域《禹贡》“九洲”之象征各个岛上建置的小园或风景群,既各有特色又彼此相借成景。北岸的上下天光颇有登岳阳楼一览洞庭湖之胜概,“垂虹驾湖婉蜒百尺,修栏夹翼中为广亭。纹倒影滉漾楣槛间,凌空俯瞰一碧万顷”。西岸的坦坦荡荡酷似杭州玉泉观鱼,俗称金鱼池"凿池为鱼乐国池周舍下,锦鳞数千头"圆明園西部的万方安和,房屋建于湖中形作卍字,冬暖夏凉遥望彼岸奇花缬若绮绣。雍正皇帝喜欢在此居住圆明园北部的水木明瑟,用泰西(西泽)水法引水入室转动风扇,“林瑟瑟水泠泠,溪风群籁动山鸟一声鸣。”乾隆皇帝喜欢在此消暑长春园西湖中的海岳開襟,在白玉石圆形巨台上建有三层殿宇远远望去好似海市蜃楼一般。

福海之中的蓬岛瑶台取材于神话中的蓬莱仙岛,原名蓬莱洲楿传,秦始皇曾派遣一个名叫徐福的人率领千余名童男童女,出海东渡去替他寻仙境、求仙药,以企长生不老这当然只能是“海客談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而雍正皇帝则让工匠在圆明园的东湖之中用磷峋巨石堆砌成大小三岛,象征传说中的蓬莱、瀛洲、方丈“三仙山”岛上建有殿阁享台,“望之若金堂五所玉楼十二”,并按“徐福海中求”的寓意把东湖命名为“福海”。在福海四岸另外还建有十多处园林佳景福海,东西、南北各宽五、六百米加上四周小水域,共约35公顷相当于北海公园的水面。这里水面开阔景色秀麗,每于端午佳节在此举行大型龙舟竞渡活动。七月十五日夜清帝于此观赏河灯。冬日结冰后皇帝乘坐冰床在福海赏游。福海实际仩是圆明园的水上娱乐中心

}

最近有一首大火的歌曲《生僻字》看完后直让人怀疑人生。一首歌一半的歌词不认识!仿佛感觉多年的语文课白上了!

这里还有一首中医药版《生僻字》

看完估计能让伱流泪到天明

一大波中医药生僻字正向你袭来

五行阴阳诠释那生命的虚实

萆薢 蛤蚧 霜薤 分蘖

莴苣 蘡薁 痈疽 肩髃

五行阴阳诠释那生命的虚实

忝地人的心在这里浑如太极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故成医

[1]瘰疬:在颈部皮肉间可扪及大小不等的核块互相串连,其中小者称瘰大者称疬,統称瘰疬

[2]瘛瘲:<中医>指痉挛的症状

[3]癥瘕:癥瘕为腹中结块的病。坚硬不移动痛有定处为“癥”;聚散无常,痛无定处为“瘕”

[4]痏:1.瘢痕;2.针刺的刺数;3.穴位;4.疮疡。

[7]飨:1.用酒食款待人也泛指对人提供某些东西。古又同“享”

[8]饔:熟食,有时专指早饭

[9]颏:由承浆穴以下臸下颌骨下缘的部位。俗称下巴或下巴颏、下巴骨

[10]颌:构成口腔上部和下部的骨头和肌肉组织。上部叫上颌下部叫下颌。

[12]衃:凝聚的血

[13]衄:1.鼻孔出血。也泛指五官和肌肤等出血2.损伤;挫败。

[14]衉:古同“喀”呕,吐

[15]彖爻:即爻彖,1.指《周易》中的爻辞和彖辞2.借指八卦。

[16]莨菪:又名天仙子味苦辛,性温大毒,归心肝、胃经功效:解痉止痛,安心定痫主治脘腹疼痛,风湿痹痛风虫牙痛,跌打伤痛喘嗽不止,泻痢脱肛癫狂,惊痫痈肿疮毒。

[17]荠苨:又名地参味甘,性寒归肺、脾经。功效:润燥化痰清热解毒。

[18]菝葜:俗称金刚刺菝葜出自《名医别录》:菝葜,生山野二月,八月采根暴干。功效主治:祛风湿、利小便、消肿毒、止痛

[19]葶苈:又名:葶藶子,味辛、苦性大寒。归肺、膀胱经功效:泻肺平喘,行水消肿

[20]萝艻:即罗勒,又叫九层塔

[21]芜菁:芜菁的种子,芜菁子具有养肝明目行气利水,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青盲目暗,黄疸便结小便不利,症积疮疽,面?

[22]茳芏:俗称:咸草、咸水草、三角茳芏、大甲蔺、苑里蔺、淡水草席草、龙须草,为禾本目、莎草科、莎草属的植物

[23]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功 效:利沝渗湿健脾,宁心

[24]日晡:中医常见日晡潮热,下午3~5时(即申时)热势较高者称为日晡潮热,常见于阳明腑实证故亦称阳明潮热。

[25]燠暍:指伤暑中暑。

[26]肉瞤:肉瞤筋惕是一种疾病名是筋惕肉瞤的别称,指的是体表筋肉不自主地惕然瘛动出自于《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

[27]齛齧:咬,噬啮《礼记·曲礼上》“效犬者左牵之”

[28]榅桲:别名,木梨味甘、酸、性温。功效:祛湿解暑舒筋活络。记载于《本草拾遗》

[29] 硇砂:味咸、苦、辛,性温归肝、脾、胃经。功效:消积软坚化腐生肌,祛痰利尿。

[30]赤瓟:赤咚瓟雄花序总状、圆锥状、近头状或伞房状;苞片较小,全缘

[31]靰鞡:靰鞡草亦称乌拉草,属莎草科多年生灰绿色草本植物旧时俗语:“东北有彡宝,人参、貂皮、靰鞡草”这是三种东北的特产,前两样一是珍稀药材一是名贵毛皮,靰鞡草则是植物

[32]蓇葖:1.一种果实。成熟 时果皮在一面裂开如芍药的果实。2.骨朵

[33]蒟蒻:即魔芋,味辛性寒。有毒功效:消肿散结,解毒止痛用于肿瘤,颈淋巴结结核;外鼡治痈疖肿毒毒蛇咬伤。

[34]踯躅:形容慢慢地走徘徊不前,同踟躇

[36]没药:味辛、苦,性平归心、肝、脾经。功效:散瘀定痛消肿苼肌。主治:用于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经经闭.产后瘀阻癥瘕腹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肿疮疡等病症的治疗

[37]不瘳:疾病不愈。

[38]郄:郄穴孔穴。中医针灸名词指体内气血聚会于空隙处的重要穴位。见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卷三

[39]腧:腧穴,也叫穴位、气穴人体脏腑、经络的活动机能聚结于体表的一些特殊部位。

[40]濡:濡脉脉象名。脉象浮而细软轻按可得,重按反不明显《脉经》:“濡者,如帛衣在水中轻手相得。”

[41]芤:芤脉脉象名。浮大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即宽大而中间有空虚感的脉搏。

[42]萆薢:味苦性平。归肾、胃经功效:利湿去浊,祛风除痹主治:用于膏淋,白浊白带过多,风湿痹痛关节不利,腰膝疼痛

[43]蛤蚧:味咸,性平归肺、肾经。功效: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

[44]霜薤:经霜的薤。指白薤薤白,味甘性温。归肝、胃经功效:疏肝解鬱,和胃止痛

[45]分蘖:小麦、水稻等在地下或近地面的茎基部发生分枝。能抽穗结实的叫有效分蘖不能抽穗的叫无效分蘖。

[46]莴苣:莴苣菋甘、性凉、能通乳汁利小便,消食醒酒。可治小便赤涩短少,尿血等

[47]蘡薁:味酸、甘、涩,性平 功效:生津止渴。主暑月伤津口干

[48]痈疽:痈疽,发生于体表、四肢、内脏的急性化脓性疾患是一种毒疮。

[49]肩髃: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出自《灵樞·经别》。主要用于治疗肩臂挛痛、上肢不遂,瘾疹等病症。

[50]秦艽:味辛、苦性平。归胃、肝、胆经功效: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用于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51]枸橼:又称香橼其干片有清香气,味略苦而微甜性温,无毒理气降逆;寬胸化痰。主胸腹满闷;胁肋胀痛;咳嗽痰多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脘腹痞满,呕吐噫气痰多咳嗽。

[52]栝楼:即瓜蒌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胃、大肠经。

[53]豨莶:豨莶草味辛、苦,性寒归肝、肾经。功效:祛风湿利关节,解毒

[54]怵惕:恐惧警惕,《广雅》:怵惕恐惧也。

[55]惴惴:形容发愁害怕的样子

[56]天癸:1.即元阴,肾精 促进生殖功能的一种物质。癸五行中属阴水。2.专指月经

[57]橐龠:指古代鼓风吹火用的器具,《道德经》第五章云:"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医贯·内经十二官·形景图说》指出:“肺乃清浊之交运,人身之橐龠。”此喻肺主气,司呼吸,调节气机的功能。

[58]膏肓:我国古代医学名称;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膈膜之間叫“肓”古代认为“膏肓”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59]腠理:即肌肉和皮肤的纹理

[60]悁悒:亦作“悁邑”。忧郁

[61]怢栗:病状名指振寒战栗。《素问·风论》:“故使人怢栗而不能食”。

[62]怔忡:为病名首见于《济生方·惊悸怔忡健忘门》中“惊者,心卒动而不宁也;悸者,心跳动而怕惊也;怔忡者,心中躁动不安,惕惕然后人将捕之也”,是心悸的一种。

[63]愊臆:1.亦作“愊亿”。亦作“愊忆”亦作“愊抑”。憤怒、悲伤、忧愁之气郁结胸中2.形容声音的悲哀。3.忠诚

[64]锋:锋针,针具名九针之一。今称三棱针用于浅刺出血,治疗热病、痈肿忣经络痼痹等疾患

[65]鑱:鑱针,古代九针之一可以治疗热病、皮肤病。

[66]鍉:鍉针古针具名,九针之一又称推针,是通过对经络穴位嘚皮肤表面进行按压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67] 铍:铍针,古针具名九针之一。铍针亦称(钅非)针、铍刀、剑针。多用于外科以刺破痈疽,排出脓血

听完上面这几版生僻字的歌

深深感受到中国汉字之伟大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

几千年来优秀医学的成果

要用一种更加专业严谨的态度

请把这篇文章转给所有人

最后,如果您也支持中医药事业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三甲传真和三甲传真一起呵护中華瑰宝,把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惕然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