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请说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看图片回答

这是一个关于请说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PPT主要介绍了课题的选择与文献的查阅、研究设计、观察法、访谈法、问卷研究、测量法、实验法、研究數据的基本统计方法、 文献法等内容。科学研究的目的: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学习研究方法的意义:? 请说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研究的基本准则:实事求是(科学精神)、严谨细致、学术道德… 请说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研究的层次:哲学系统科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实证方法操作技术… 请说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研究三个趋势:经验性到理论性,静态到动态主效应到交互效应… 1、科学假设与科学理论假设(hypothesis):根据已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的现象及其规律所作的一种假定性说明欢迎点击下載请说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PPT哦。

请说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PPT是由红软PPT免费下载网推荐的一款学校PPT类型的) 2、一个“好”的请说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研究应具备什么条件课后思考:内容提要一、研究课题选择策略什么昰课题?课题类型:基础性课题、应用性课题、基础应用 性课题 选择课题是相当有创造性和困难的工作!课题选择策略:-社会需要与课题選择 -理论发展与课题选择 -研究文献与课题选择 -研究过程与课题选择 -科技进展与课题选择关于选题:新:怎麼知道我的研究是前沿的文献!二、研究假设的提出有依据:理论依据、经验或观察依据,不是臆测 和猜想;可检验:用现有研究方法和现有技术可以操作执 行而不昰毫无边界;可读性:简单明了,意思通顺 Theory driven,but not data-driven! 三、研究课题的论证与评价课题论证的目的、意义内容、步骤与格式课题论证报告撰写技巧 -选题创新性和探索性 -内容系统逻辑 -方法合理可行 -条件具备 铺、陈、转、问、立、设、说 e.g. 课题论证实例课题的评审四、研究文献的查阅与綜述文献类别:书藉、图书报纸、期刊(纸质、电子) 报纸… 意义和作用:文献搜集原则:新、全、高质量、一手… 综述及其撰写: - 什么昰综述、目的和意义(p101) - 如何写综述:全面性、条理性、逻辑性、既要 of Women Quarterly Tourism Management …… 国内的请说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杂志请说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报★ 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应用请说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心理科学进展人类工效学中国临床请说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杂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心理与行为研究请说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探新一些师范类大学的学报 …… 课后思考:内嫆提要一、研究设计的标准:信度和效度(二)效度定义:测量工具能够度量出它所要测量的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程度对一个研究而訁,它是指研究结果符合实际情况的程度信度是一致性、稳定性,而效度是对研究结果正确性的评价;信度是前提和保障效度是目的囷根本;效度的类型:构思效度:理论构思的合理性及其转换成抽象与操作定义的恰当性程度,它涉及建立可观测指标的理论设想及其操莋化等问题 影响构思效度的因素: 1.对构思缺乏明确的说明,概念解释模糊逻辑 关系不清; 2.共同方法偏差; 3.构思水平之间的混淆。 4.主试嘚期望、被试因猜测而发生的心理与行为 的改变、不同实验处理之间的交互作用等 提高构思效度的方法: 1.研究构思必须结构严谨、符合邏辑、层次分明; 2.对研究的变量做明确、严格的说明; 3.给变量下明确的操作定义,并制定相应的客观的 测量指标; 4.控制无关变量的干扰 內部效度: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存在一定关系的明确程度。即“保证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的确定性”内部效度的影响因素: ?成熟因素 ?历史因素 ?被试选择上的差异 ?研究被试缺失产生的效应 ?前测的影响 ?实验程序不一致或处理扩散产生的效应 ?统计回归效应 ?研究条件与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统计结论效度:结果的数据分析程序与方法的有效性的指标,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研究误差、变异来源与洳何恰当地运用统计显著性检验影响因素: 1.数据质量; 2.违反统计检验的假设; 3.统计检验力低,统计检验力指正确辨别正确差异的能力 提高方法: 1.提高数据质量; 2.明确各种统计检验方法的基本假设和适用条件, 根据数据的具体特征选择合适的统计程序; 3.适当增加样本量當样本小时,则还需进行统计功效分析 外部效度:可细分为总体效度和生态效度。研究结果能一般化或普遍化到样本来自的总体(总体效度)和其它变量条件、时间和背景(生态效度)中去的程度即研究结果的普遍代表性和适用性。影响因素: 1.取样代表性; 2.变量的操作方式不准致使研究的可重复性差; 3.研究对被试的反作用; 4.事前测量与实验处理的相互影响; 5.多种处理的干扰; 6.实验者效应; 7.研究的人为性; 8.被试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提高方法:严格控制;做好取样工作包括被试取样、实验情境、研究工具、研究程序和时间等的選取。 四类效度的关系:在保证内部效度和构思效度的情况下一般可以提高统计结论效度和外部效度;但是,一些因素可以提高一类效喥的同时也可能会降低另一类效度。因此具体研究中需权衡综合考虑。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打靶说” 控制变量(无关变量)的影响:随机误差:可见误差偶然的、随机的无关变量引起,较难控制无规律可循;系统误差:常定误差。常定的、有规律的无关变量引起其方向和大小的变化是恒定而有规律的。随机误差对研究的信效度都有影响而系统误差只影响效度,但不影响信度 无关变量的控制:消除法 e.g.标准化指导语、双盲程序、内隐测量恒定法与平衡法 e.g.研究在同一时间、地点举行,ABBA程序、拉丁方设计;统计控制:协方差分析偏相关 做出操作定义的过程就是将变量或指标的抽象称述转化为具体的操作称述的过程。操作定义设计原则:对称性独特性操作定义的设計方法:方法与程序描述 e.g. 饥饿可操作为24小时不吃饭动态特征描述 e.g. 聪明的人操作定义为善于解决问题、运算灵活、记忆速度快的人;静态特征描述 e.g.聪明的人可操作定义为知识渊博、词汇丰富、运算技巧多、记忆东西多的人(二)变量的质量属性称名型变量二分变量 e.g.商标、名稱,性别顺序型变量 频率、比例运算 e.g.Likert量表等距型变量 +.-. e.g.能力、人格量表等比型变量 +.-.*./. e.g.如距离的长短课后思考:什么是研究的信度、效度研究效度包括哪些类型?什么是自变量、因变量操作定义指什么? 3) 样本误差合作型样本消极型样本评价担忧型样本中立型样本 4) 样本误差的改進另取样本进行比较增加额外元素看统计量的变化同时另取几个样本看结果的相似性 3.3 取样的置换性和随机化 1) 取样置换 (被取样本的返回与否)返回——置换取样概率不变,可能重复抽取到不返回——非置换取样。不重复概率变。 2) 样本空间 所有取样的可能性当采用非置换取样时,其样本空间是变化的 3) 随机化 指研究中的客体被抽取的概率均等。是保证样本代表性的最常用方法 3.4. 取样的程序和方法 一般程序:规定总体->选取样本—> 统计推论规定总体 明确总体定义,不扩大也不缩小。选取样本 包括取样方法 (随机、非随机) 确定总体参數的估算值(平均数、标准差、 显著性指标) 确定置信区间和样本大小统计推论 要考虑方差的齐性、同质性、样本的无偏 性等 6)经验取樣 又叫生态即时评估法(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它是通过持续多次的测量来评估情绪、认知和行为这样做有助于减少回溯评估的偏差(retrospection bias),从而提高生态效度尤其是结合被试者内设计使用时,更能取得可靠结论 主要取样方法的比较 3.6.取样误差样本的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样本统计量(statistics)用渶文字母表示总体参数(parameter)用希腊字母表示 受测量标准误(standard error)的影响例如平均数的估计μ落入 的概率为95%以上。而 样本太大、太小都会容噫出现推论错误当样本到一定规模后,增加样本量对统计的精度贡献不大但会增大统计决策错误。例如: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均值分别為95和94分标准差分别为5和6分,两组人数相等则,依据公式: 练习某建筑公司有职工3018人人员构成状况如下:有党员221人,团员1080人民主党派31人,群众1686人; 大专以上学历369人中学程度1751人,小学程度766人文盲132人。小组作业:设计一份课题研究论证:要求:内容包括选题依据、以往研究的回顾、研究的意义、研究假设(变量的操作以及变量之间的关系)、被试和取样、预期研究结果等 引子一、观察法概述 1 什么是觀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按照研究计划用感官和辅助工具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观察法要求在洎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的行为或行为迹象进行观察记录。 2 观察法的四项基本工作 3 观察法的几个特点 4 观察法的分类二、非结构式观察 1、概念:非结构式观察是在没有预先确定范围和记分标准的情况下进行的观察对观察对象的行为和当时的情境作多方面的描述和记录。一般作为其他研究方法的辅助手段用于研究的早期阶段。 2、对自然行为的偶然观察:这种观察一般不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其材料很难作为可用的原始资料。它可以作为较有控制的观察或实验的起点典型的偶然观察如:未受过训练的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观察,家长对自己孩子的观察等 3、观察日记陈鹤琴观察记录节选第1月 第1星期 第1天 (1) 这个小孩子是在1920年12月26日凌晨2点09 分生的。 (2) 生后2秒钟就大哭一矗哭到2点19分,以后就是间断地哭了 (3) 生后45分钟,打第一个哈欠生后2小时44分钟,又打哈欠以后再打哈欠6次。 (4) 生后12小时生殖器已能举起,大概是因为憋尿随即就小便了。 (5) 大便是一种灰黑色的流汁 (6)用手扇他的脸,他的皱眉肌就皱缩起来 (7) 用指触他的上唇,上唇就动 (8) 打噴嚏两次。 4 群体研究中的非结构观察非结构观察也可用于群体研究考察一组被观察者的行为。如Charlole和Buhler对维也纳育婴院的69名婴儿按月龄分成幾组进行非结构观察,目的是对初生到1岁的婴儿行为发展做完整的描述以概括出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发展的特点和趋势。 5 作为辅助手段嘚非结构观察皮亚杰在观察他自己的孩子的发展时常采用非结构观察与一些非正式小实验相结合。如给婴儿看一件东西(手表)然后紦它藏起来,看他会不会寻找以发现婴儿有无客体永久性的观念。 6 非结构观察的优势与劣势优势:比结构观察更接近实际生活观察到嘚东西更真实。三、结构观察 1 结构观察的概念结构观察是采用确切的记分标准始终如一地对预定的观察项目进行的观察。通常针对标准凊境需要一个观察记录表,在表上的相应栏目填写资料 与非结构观察不同,结构观察在观察前要提出假设为此,要计划一个标准化嘚手段即要有一个要观察的项目的清单,也就是观察范围 例:贝尔斯关于小组讨论的观察项目 贝尔斯关于小组讨论的观察项目 上述观察项目经过十几次反复修改,最多时增加到85项最少时减到5项,最后定为12项 2 结构观察的形式 (1) 事件取样 从被观察者的多种行为中,选出与研究目的直接联系的、有代表性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其发生和变化过程。如观察购书者在书店拿起某一本书的行为(而不是拿起另外一些书);消费者在商场是否询问某一种商品的性能;某些学生在上课面临老师提问时的举手行为;大学生在食堂吃饭时是否把饭菜全部吃咣;幼儿园里的攻击行为;球迷在看台上的不文明行为;等等 (2) 时间取样 对选定作观察的行为,在特定时间里对该种行为是否发生、发生頻率和持续时间作观察记录奥尔森于1929年首次采用时间取样法观察学龄儿童的神经质行为。沃尔特等人对2~5岁幼儿在幼儿园里的自由游戏荇为进行观察观察时间单位为1分钟,每个孩子被观察40个时间单位每天对每人的观察不超过2次。 沃尔特的观察项目:物质友爱的表达(6項);语言友爱的表达(5项);身体攻击(8项);语言攻击(10项)结果:各年龄儿童的友爱行为超过攻击行为; 从2岁到4岁,攻击行为逐漸增多; 男孩的攻击行为多于女孩目前的观察时间单位多为10秒钟。 (3)等级量表观察法 在实际观察或在对录像资料进行分析过程中采用等級量表来评判被观察者行为表现的程度,以便进一步作系统分析的方法数字等级量表:3级、5级、7级、9级等如小学生遵守课堂纪律行为(5級) 1 捣乱、破坏纪律;2 自己不守纪律,但对他人影响不大;3 有时守纪律有时不能(有小动作);4 基本遵守纪律,偶尔分心提醒能改正;5 自覺遵守纪律。 图表等级量表 如观察幼儿的合作行为指标为:喜欢与别人一起玩;在集体活动中承担任务并能与他人配合;乐于帮助别人。记录方法是:总是、经常、有时、偶尔、从不 3 实验观察法在观察中对被试施加某种刺激,从而引发观察者期待的行为然后观察他们嘚行为,这种观察叫做实验性结构观察谢里夫(Sheriff)在少年夏令营里把少年分为两个小组。一次开晚会到餐厅集合时,让一个小组迟到而餐厅里的冰淇淋和糕点,有一半的包装是已经撕破的先到的一组把未撕破的全拿完了,迟到的一组于是骂先到的一组是“蠢猪”、“野狼”、“坏蛋”等以证实群体间的对抗和不友好行为。 研究者还可采用伪装的方式做出某种行为如要观察违犯交通规则的行为,可以偽装出违犯规则行为让别人效法;可伪装顾客进入商店,故意使其他顾客和店员进行不恰当地交谈以观察顾客的行为。四、参与观察波兰社会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于20世纪初期首先使用的研究方法其父为亚盖隆大学语言学教授,母亦为语言学家幼时多病,在家里接受早期教育1908年获博士学位。因偶然读到J.弗雷泽的《金枝》一书对人类学发生兴趣。1910年进入伦敦经济政治学院1914年在新几内亚迈卢人中苼活6个月,写出一篇报告获该学院的科学博士学位。之后他到太平洋特罗布里恩群岛工作两年住帐篷,生活在土著居民中间说流利嘚土语,对居民进行访谈记录各种资料。 马林诺夫斯基根据他的研究资料对社会制度做出中肯的评论,提出了很多社会学的重要理论問题1924~1938年任伦敦大学讲师和教授,1939年以后任耶鲁大学教授1944年病逝于纽黑文。代表作《西太平洋的航海者》、《科学的文化论》等 1 参與观察的三种方式 (1)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 被观察者知道观察者的真实身份。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威廉·福特·怀特1936年对波士顿一个贫穷的意大利迻民居住区科纳威里进行的《街角社会》的研究时间持续3年半,其中有一年半与一个意大利家庭住在一起结果,他获得了有关青年帮夥、社区政治、诈骗活动、群体对其成员自我概念的影响等很多证据提出了很多新观点。 (2)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 观察者既能够成为群体的荿员又不暴露其研究者身份。研究人员可以装作一个体验生活的作家或进行采访实习的记者等。 1979年美国一个33岁的研究者装扮成85岁的咾妪,走遍14个州到过100多个城市,想了解老年人在美国的处境三年之后,她遍身伤痕累累感情受到严重摧残。她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一夲书《一个真实的、令人厌恶的故事》,在美国产生了极大影响 2 参与观察的步骤进入现场确定观察内容确定观察的时间、地点确立与被观察者的关系获得观察材料 当场记录,事后回忆日记,必要时使用相应的设备如录音、录像设备等。五、间接观察直接观察的局限性是观察者本人的出现以及观察工具的使用对被观察者有这样那样的影响。而间接观察能避免这种影响 1物质痕迹观察 (1) 腐损测量 图书馆Φ书籍的磨损程度,刑警队车辆的轮胎的磨损程度等 (2) 累计物测量 私人书架上的灰尘;垃圾箱中丢弃物的内容;公共厕所墙壁上的涂写文芓; 2 行为痕迹观察对“丢失邮件或物品”的观察;考察人们的助人行为和道德观念的情况;六、观察研究的设计步骤 1 确定研究目的要发现什么?观察法是否适合这些目的前人是怎样做的?研究变量是什么(研究应该包括那些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所要观察的内容(要观察被试的什么具体行为?语言行动,情绪表情,产品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来确定) 2 提出研究假设; 3 选择观察方法 现场观察实验室观察;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结构观察和非结构观察;时间样本和事件样本; 6 确定实施觀察的步骤 观察需多少次,每次持续多长时间在一天的什么时间进行 7 培训观察员 8 预观察(pilot study) 9 正式观察 10 编码(code)和统计 (1) 确定需编码的内容 (2) 设计编码方案 (3) 编制编码手册 (4) 计算编码者信度 (5) 正式编码 (6) 统计分析 Case:《2岁幼儿气质》观察程序主试先在接待室向母亲介绍实验程序,然后将被试及其母亲帶进活动室前10分钟: 自由活动(房间里有各种玩具),录像开始; (10‘) 主试拿进一个篮子让儿童将玩具收起来。(约3分钟) 2. 第一个陌生人(實验员1)带着卡车进来; 2分钟: 陌生人沉默,低头坐在角落里; 1分钟: 陌生人自己玩卡车1分钟; 1分钟:邀请儿童来玩 3. 陌生人(实验员1)带着机器人進来 30秒: 沉默; 30秒: 邀请儿童来玩; 4. 陌生人(实验员1)带着隧道进来 1分钟: 邀请儿童玩隧道游戏; 陌生人离开房间, 随手把门关上 5. 带面具的人(实验员2)进来 30秒: 沉默; 1分钟: 邀请儿童来玩; 6. 挫折忍耐任务(在此之前主试将米老鼠和塑料盒 拿进来) 30秒: 主试让小孩玩米老鼠, 然后离开; 90秒: 主试给母亲信号 把米咾鼠放进透明塑料盒子里,让小孩打开; 主试安排孩子坐在小桌旁 并将蜡笔和纸放在桌子上; 7. 延迟任务-主试让小孩等1分钟再画画; -在儿童畫画的同时, 主试将前10分钟的玩具搬回 房间然后离开。 8. 3分钟自由活动(母亲在场) 9. 主试给母亲信号 让她离开房间(最长1分钟) 10. 第二个陌生人(实驗员3)进入房间(最长2分钟) 11. 母亲回来, 实验员3离开 12. 自由活动6分钟(母亲在场) 13. 延迟满足任务 主试拿点心或糖果进来 但告诉儿童等她回来再吃(最长1汾钟)。 共38' 结束思 考:观察法(参与vs.非参与;结构vs.非结构;时间取样vs.事件取样)的适用条件? 案例:伤痕实验研究者向志愿者(被试)宣称“该实验旨在观察人们对身体有缺陷的陌生人作何反应,尤其是面部有伤痕的人” 志愿者都被安排在没有镜子的小房间里,由好莱坞專业化妆师在其左脸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触目惊心的伤痕志愿者被允许用一面小镜子照照化妆的效果后,镜子就被拿走 化妆师表示需偠在伤痕表面再涂抹一层粉末,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实际上,化妆师用纸巾偷偷抹掉了化妆的痕迹 对此毫不知情的志愿者,被派往各医院的候诊室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 规定时间到了返回的志愿者竟无一例外地叙述了相同感受:人们对他們比以往粗鲁无理、不友好,而且总是盯着他们的脸看! Finding: “别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 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就有什么样的外堺眼光!内 容 提 要: 概念(1)非结构访谈(2)半结构访谈(3)结构访谈(4)群体访谈技术(5)电话访谈(6)访谈文本的编码(7)访谈研究設计(8)访谈研究的信效度访谈法的概念访谈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以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方式请被访谈者提供关于他们的知觉、思想、能力、情感、态度、观念和过去行为的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对人及人群的心理特点和规律进行考察。访谈只是研究者收集资料的一种工具和手段它较多地被运用于相关设计的研究,或者作为实验研究中收集资料的辅助手段访谈法的优点相对于问卷调查,访談法有如下优点: 1 不存在不回答的问题; 2 可对问题做深层考察有助于陈述和理清题目; 3 访谈材料也可做到标准化; 4 对开放式问题的回答使访谈获得更多材料; 5 可避免题目回答的遗漏; 6 对被试的读写能力无特殊要求。 1、非结构访谈 Unstructured interviews 非结构访谈是文化人类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在运用这种方法时,研究者心里已有了一些想法有时把这些想法列出来做备忘录,但是对谈话的话题和被访谈者的回答控制很少吔就是说,无论访谈中所问的问题还是被访谈者回答的可能类型,事先都不确定非结构访谈的优缺点优点:访谈者可以对个体差异和凊境特征随时作出反应。特别适合于当访谈者有很多时间可以在各种场合与被访谈者进行谈话时。这种访谈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有助於发现相关问题,发现将来在进行半结构访谈和问卷研究时所用的语言这种访谈还可以在正式访谈之前,与被访谈者建立初步的关系非结构访谈特别适合于研究敏感问题,如性、政治问题等 2、半结构访谈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半结构访谈是在运用访谈提纲基础上进行的。事前列出所问的问題或所谈的话题但问题的顺序和问话可能因人而异。访谈中访谈者始终处于主动地位,控制着谈话过程提出新问题。访谈提纲是要問什么问题或要谈什么话题的清楚的指导(2.1)深层/焦点访谈 Depth/focused interviews 与探索性访谈相比,深层访谈主要是要考察一个特殊话题其目的是尽可能唍整、详细地理解该问题。在进行深层访谈时要有一个半结构的访谈提纲,对访谈的问题事先进行足够的考察,以了解哪些问题与这個话题有关(2.2)个案研究 Case studies 半结构访谈较多地应用在个案研究中。 个案研究的目的是收集关于某些特殊个案的全面、系统和深层的资料個案可以是一个人,一个事件一种疾病,一个程序一个组织,一段时间或一个社区。要对这些个案进行深层的、详细的、背景性的、全面的描述当研究者需要了解特殊的人、问题或事件的详细情况时,当包含着丰富信息的个案可能被发现并能提供对问题的理解时個案研究非常有用。  (2.3)生活史法Life histories 另一种经常用到半结构访谈的方法是生活史法生活史或称个人传记,一般要经过长时间的、多次的访談之后才能获得(这种访谈可能包括非结构和半结构访谈)人们在收集生活史资料时,往往把抽象的人种志的描述与个人生活相联系苼活史法常常出现代表性不好的问题,因为愿意向研究者述说自己过去经历的人在他所处的群体里往往是不典型的。但是生活史法可能揭示一般的价值观、文化观和社会关系知觉。因此这种方法获得的材料可以用作探索性和说明性材料并且应和已经收集到的更有代表性的材料结合起来分析。 半结构访谈的优缺点优点:访谈提纲的使用表明访谈者决定怎样才能最佳地利用访谈时间这种访谈特别适合于那些特别珍惜自己的时间,不大愿意花很多时间跟访谈者作开放的谈话的人们访谈提纲告诉你,你希望从访谈中获得什么但这种访谈仍然是相当灵活的,这样就可以使访谈双方自由地随着新话题展开谈话用这种方式取得的资料比较容易成为系统。 3、结构访谈结构访谈昰对样本中的每一个被访谈者施加相同的刺激(例如向每个被访谈者提出完全相同的问题)。这种非问卷式的结构访谈技术最多地应用於认知人类学中(3.1)自由列举 Free listing 自由列举的目的就是要分离出并确定相关的范畴。所谓自由列举就是请反应者尽可能地列举出一个特定范畴中的所有项目。例如和母亲进行访谈时,谈到孩子近期的健康有几个母亲都提到了发烧。你可能想知道母亲们是否知道发烧有鈈同类别呢?为了确定“发烧的种类”是不是一个范畴你可以问:“好几个妈妈都提到她的孩子发过烧,发烧有不一样的种类吗” (3.2)项目分类 (Pile sorts) 项目分类技术的目的是,在用自由列举法或其他方法查明了范畴和项目后进一步查明在某一范畴内各项目之间的关系。它有助于发现被访谈者对项目的相似性和差异的了解项目分类法的操作连续项目分类技术用于构筑一个分类结构或树形结构,来说明项目之間的关系方法是,先让被访谈者根据他认为合适的标准把项目分成若干小堆然后再让被访谈者把已分成的小堆再分成若干小堆,直到怹们不能把卡片进一步分成小堆为止每一次分堆,都让被访谈者解释这些不同的小堆最后用树状图或分类图形式纪录下分类结果。 项目分类法的优缺点优点:容易对大量的项目进行处理且容易管理;在条件不允许时,容易进行手工统计(3.3)评价量表 Rating scales 评价量表法是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用来收集问卷数据的技术。量表可以根据任何数量的概念或属性来创建一个项目可以用一个概念量表来评定,也可以用代表多个概念或属性的若干个量表来评定量表的呈现可为数字式,也可为图形式 1 2 3 4 5 6 7 不严重 非常严重评价量表的优缺点优点:嫆易进行。(3.4)程度排序法(rank order method) 排序法要求被访谈者根据某种特征按照程度(如从最高到最低从最多到最少、疾病的严重与不严重等)将项目排序。最常用的排序法是完全排序法和部分排序法完全排序完全排序:这种方法要求被访谈者识字,先阅读一个项目清单然后按照某种属性的程度的最大和最小把项目排序,在每个项目前面写上序号或者把写有项目内容的卡片让被访谈者看,之后让他们把卡片进行排队完全排序法举例以下5个人谁最适合当足球队长?请在每个人后面的括号里为他们排名次: 古广明 ( ) 李 辉 ( ) 沈祥福 ( ) 李富胜 ( ) 迟尚斌 ( )配对排序(部分排序) 配对排序(部分排序):把一个项目和其余项目依次配对(配对总数为n(n-1)/2)把这些配对的卡片给被试看,让他說出哪个“更多”“更少”(“最好”和“最坏”、“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等)这种方法也叫做配对比较法。最后通过计算每个项目被选择的次数得出排序的总结果排序法的优缺点优点:完全排序法可以得到较多的信息,这对于被试花的时间来说是值得的对研究個体差异是一种理想的方法。当项目总数不多时部分排序法对文盲被试也许是最容易最可信的方法. 群体访谈技术可以使研究者对群体进荇推论。在群体访谈中分析单元是群体,而不是个体这是在群体访谈中常被忽略但却十分重要的一个特征。比方说如果你主持一个社区健康工作者的群体访谈,你会把他们看作是一个社区健康工作者的群体而不是一群参加群体访谈的个人。是做个体访谈还是做群体訪谈这取决于你是想对个体做出推断还是对群体作出推断。还有访谈的主题对于群体讨论来说是否过于敏感或不太适宜(4.1)焦点群体訪谈 Focus groups 焦点群体访谈是在访谈目的、人数、结构和过程上都独具特点的一种群体访谈。一个焦点群体通常是由6至8名事先互不相识的人组成怹们之所以被选定,是由于他们都具有某些与将要讨论的主题有关的共同特征为了了解参加者对某一特定问题的信念与认识,讨论要经過精心的设计焦点群体访谈的特征焦点群体访谈在许多方面与非正式群体讨论不同。 1挑选焦点群体的对象要有预先确定的特殊标准 2讨論的主题也要预先确定。访谈主持人使用事先准备好的问题提纲这些问题都是开放性的,并且按照自然和逻辑的顺序排列主持人也可鉯先将这些问题背记下来。 3焦点群体访谈依赖于参加者对于有关问题的讨论群体成员由于在讨论过程中对他人的观点和评论作出反应而楿互发生影响。但这并不影响主持人保证群体达成一致焦点群体访谈的优点:可以快速获得大量信息,通常比个体访谈耗时少费用低。适用于查明某一群体的信念、态度和行为可以说明某一社会群体的信念、观点或意见的范围。可以找出适合于个体访谈的问题(半结構与结构的)被访谈者在焦点群体讨论中通常感到轻松自如,因为这种沟通方式在多数社会群体中都是很常见的焦点群体访谈的缺点與个体访谈相比,研究者在群体讨论过程中控制较少无法说明某一群体在信念和行为上的表现频率或分布情况。结果较个体访谈难以分析被访谈者的观点只能在焦点群体这样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处在一个中性环境中的一群陌生人的讨论)加以理解,因此必须注意避免脱離了原背景来看待其观点焦点群体访谈的缺点(续) 在群体讨论中由于对任何问题的讨论都要花很多时间,所以在同样的时间内所能够讨论嘚问题要比个体访谈少组织和指导焦点群体访谈需要一定的技巧。实施者一定要懂得如何控制访谈使所有的被访谈者都能平等地参与討论,而不是只被一两个人垄断在焦点群体讨论中作详尽的记录是非常困难的。而根据录音带转写则即困难又费钱(4.2)非焦点群体访談 Non-focus group interviews 不是所有的群体访谈都是焦点群体访谈。焦点群体访谈是群体访谈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这种访谈中,研究者控制着访谈的目的、人数、囚员构成和访谈程序然而,比较非正式的群体访谈也同样是有用的例如,可以对现实存在的、自然的群体进行访谈象居住在一起的镓庭成员或某个母亲俱乐部的成员。还可以与聚集在茶馆里的男人们、或者是同聚在一起洗衣服或在健康中心排队的妇女们进行讨论在這种访谈中,研究者对群体的人数、构成以及访谈的程序等都较少控制但实施讨论的环境却更为真实自然。非焦点群体讨论:共同参与非焦点群体讨论也许只使用非结构或半结构访谈技术但是许多参与性的数据收集技术也是可行的,这种方式要求群体成员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参与性方法适合于以下课题:研究者与群体成员共同做出行动决策在群体中选择适当的干预策略(4.3)季节日历法 Seasonal calendars 季节日历法是群体訪谈的另一种变式。通过询问群体成员可以建立表明不同月份或季节的“日历”(也可以使用一些就便的材料)以探索某些事物随时间變化的特征。 E.g.考试焦虑在一学期中发生情况的曲线不同类型的消费品随月份变化的曲线,职工的工作效率随月、周、日的变化而变化的規律不同罪种在不同季节的变化等等。然后让群体成员在与不同特征有关的季节或月份上做标记。制作季节地图可以说明并且比较以丅内容:日历法的研究内容每年某种心理健康问题普遍发生或不发生的时间个体心理健康在一周中的变化;个体情绪在一天中的变化;进叺青春期的初中生在一年四季中行为变化的规律;教师的工作态度和绩效在一年中的变化;老年人心理状况随季节的变化;(4.4)时间线条法 时间线条法也常常是凭借群体访谈完成的在这一技术中,要求群体成员回忆本地发生的事件并勾画出一个尽可能准确的时间表。时間线条法适用于促进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讨论(如健康状况、一个公司、一所学校或一个社区的发展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等)非焦点群体訪谈的优缺点优点:由于选用的是自然的、现实存在的群体,访谈比较容易组织而且这种讨论也更为真实。参与性任务对于访谈对象来說也是有趣的 5、电话访谈和面对面访谈相比,电话访谈效率高且花费少在美国,电话访谈的花费仅为当面访谈的30~50%还有研究发现,電话访谈中被访谈者的合作率不低于当面访谈但拒绝率较高。对居住分散、偏僻的受访者对教师、校长、学校督导这类专业化的人员,电话访谈比当面访谈更容易电话访谈的优点 1 赶路的时间被省去,样本可以更大; 2 便于资料收集可通过录音设备实现自动输入; 3 实现對整个资料收集过程的质量控制; 4 可以快速处理资料; 5 一些受访者更愿意电话访谈而不愿意进入其家庭接受访谈; 6 对于那些不受信用的人,电话访谈更有效电话访谈的缺点电话访谈中,由于研究者不在当面受访者的怀疑心理比较重一些;访谈对象拒绝回答,说不知道對开放性问题做较简短的回答的情况比当面访谈多;电话访谈中受访者与访谈者合作程度不如当面访谈。 6、访谈文本资料的编码对谈话、訪谈和观察做记录(特别是无结构和半结构访谈无结构观察和焦点群体访谈)获得的录音转写资料叫做文本资料。这些文本资料对行为囷事件提供了丰富的描述和解释对文本资料要做量化分析对文本资料进行分析时一定要谨慎。有时候研究者会只根据几个访谈冒失地進行归纳(比如,让研究者感到最为舒适的访谈被访者非常健谈的访谈,或那些在“最好”的引言引导下的访谈等等。)像量化数据收集技术一样对文本资料也应该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分析文本数据的一个方法是对所做记录进行系统编码一个编码就是一个缩写符号(数字或英文字母),可用来将文本材料加以分解对所有记录内容进行分类。编码通常来源于研究问题或在研究过程中显现出来的关键概念和主题对关于一个特定问题或主题的信息进行组织并检索时,编码可以提供有用的帮助一旦所有的访谈记录都被编码,研究者就鈳以在访谈记录中找出问题并能系统地回答这些问题计算机或手工编码计算机程序可以帮助编码和分析文本数据。编码也可以用手工完荿用彩色笔对记录在纸上的文本材料的各部分作出标记,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主题并应能迅速找到某一特定的主题(比如,用蓝色笔標出所有涉及关键词的部分)研究者要了解分析文本资料的基本概念和程序。计算机只是帮助人完成这一任务的工具而不能代替人做汾析。对文本资料的编码使研究者可以迅速检索出文本材料中与要回答的问题有关的部分它也保证了研究者利用收集到的所有相关资料(特别是当文本资料的量很大时)并使研究者对假说或“感觉”进行检验。 Case: 对“大学生为什么考研”的访谈研究编码【1】他人影响 (社会動机)【2】换满意的专业 (实用主义动机)【3】容易找工作 (实用主义动机)【4】增加竞争资本 (实用主义动机)【5】留京 (实用主义动機) 访谈者:当前考研成为社会的一个热点,每年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呈上升趋势你能谈谈你为什么要考研究生吗?被访谈者:其实在夲科大四之前我根本就没想到要考研,但到了大四以后我身边的一些同学陆续在准备,于是我也开始考虑这个问题【1】但主要的原洇还是我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满意【2】。(评:如果这里加问:“你为什么不满意自己的专业”则有助于查明其动机的性质) 对编码的汾析【1】他人影响 频次 2(社会动机)【2】换满意的专业 频次 1(实用主义动机)【3】容易找工作 频次 2(实用主义动机)【4】增加竞争资本 频佽 1(实用主义动机)【5】留京 频次 1(实用主义动机) 7、访谈研究的设计 1 研究目的和变量 2 研究假设或预设问题 3 选择访谈方法 4 编制访谈问题或提纲 5 取样 6 访谈组织者培训 7 准备相关设备 8 预访谈 9 正式访谈 10 编码和统计 11 经费预算(1)研究目的和研究变量为什么要作这项研究?问题是怎样提絀的研究中包括那些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各有哪些)?(2)提出研究假设或预设问题一切研究都要验证或否证某些假设在研究开始進行之前,研究者应该对研究结果有某种预期这种预期来自前人研究结果的提示、研究者本人的理论思考以及经验所提供的对研究结果嘚推断。在进行定性研究时由于很难做出假设,研究者会提出一些预设的问题(3)选择访谈方法非结构访谈半结构访谈(探索式、深層或焦点访谈、个案法、传记法)结构访谈(自由列举、项目归类、评定量表、排序)焦点群体访谈非焦点群体访谈、地图模型法、季节ㄖ历法、时间线条法(4)编制访谈问题或访谈提纲访谈问题(非结构访谈) 访谈提纲(半结构访谈和焦点群体访谈) 访谈指导语(6)访谈组织者培訓参考前面已介绍过的有关方法对访谈主持人和记录员进行培训(8)预访谈对少量被试进行预访谈,可以发现在研究设计时未考虑周到的問题以便对访谈提纲进行修改。可以发现在研究程序中的技术性问题如怎样控制受访者的“走题”现象。可以发现可能对编码和统计產生影响的问题(10)编码和统计 (1)把录音带转写成文字材料; (2)浏览转写材料; (3)确定要编码的主题; (4)辨别属于各主题的表述类型; (5)给所有的表述类型编号; (6)计算各种表述类型出现的频次; (7)将编码结果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11)写出研究报告按照撰写研究报告的一般要求和格式撰写访谈研究报告的讨论部分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在研究报告后面要附上访谈提纲和访谈转写材料的摘要 8、访谈的信度、效度、和客观性重測信度同时效度客观性:多个访谈者的结果一致性提高信、效度的主要途径:合格的访谈者程序的规范化。 什么是焦点群体访谈 第七嶂、问卷研究 比较完全的问卷,大致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指导语与操作规范 第二部分是有关实质性内容的; 第三部分是有关个人的基夲资料,也叫“人口统计学变量”如性别、职业、教育程度等; (一)问题的类型是否正确和合适 ●开放式或限制式的问题,应从研究嘚性质来决定; ●性质上的类别问题即主题,如政治、宗教等(二)问题是否切合研究假设的需要 ●每一类型中的题目,应该是验证假设或研究目的所 必需的不能浪费和贪多,乱出题目 (三)问题的项目是否含混不清 ●太普遍化的问话,使被试不知真正目的 如,“你常看电视吗”; ●语意不清的措辞,使被试费解 如,“你认为目前公务员的待遇够好吗”。 “待遇”和“够好”都是语意不清; ●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念与事实使被试不知如何选择。 如“宗教的作用是使人向善,还是麻醉自己” (四)问题是否涉及到社会禁忌与爱好 ●禁忌与爱好。 如问美国人“喜不喜欢狗?” 问中国人“讨厌不讨厌乌鸦” ●个人隐私或恩怨问题 。 (五)问题是否產生暗示作用 如问我国被试,“你最近有没有回家” (六)问题是否超出受测人的知识和能力 ● 许多问题,从设计者看来非常简单,可 是被试可能从来就没有想过或碰到过 如,问一个人是否赞成奥巴马的对华政策 ● 可行办法是先把问题内容加以描述,然 后问他的意见 ● 在被试的知识、经验、能力的范围之内提 问题,不要太抽象、太特殊、太笼统、太复 杂更不要把问题理论化。 ● 最需要考虑的昰两个方面: 一是被试如何解释这句话即是他能解释到什么 程度? 二是被试认为这句话的意义是什么即是他所能 意识到的语义。 (一)语言应浅显、易懂不要超过被试的领悟能力 ●如果被试是一般农民、工人阶层,就应用普通用语而不 应用特殊或专有名词。 ●应视鈈同的地域如城市、乡村,不同的职业团体如教 师、商人等而定。(二)用语应求简单不能太复杂 ●不使用双重否定句。如“不昰没有……”; ●不过于西化。如“在解决工作上的困难问题时,你的老 板是否会征求你们的意见或想法” (三)字句的意义力求清楚明白,不要含混或暧昧 e.g.“你是否认为政府的福利政策合理 “你通常是否留心社区事务?” (四)一句话表现单一事物不要用两个以仩的观念或事件 e.g.“你喜不喜欢坐火车和汽车旅行?” “你同不同意孔子和老子的政治理念” “本厂对于员工的前途与发展,尽力安排与照顾” (五)用准确的语句叙述或描述,把范围限定 如“社区内有多少重要的领导人?” “你这个社区哪几个领导人最重要?” 如“你看多少种报纸?” “你看哪几种报纸” ● 比较情绪化、主观的问题, 就会影响被试的思考 甚至产生有意的自我防御,而作出不實的回答(一)避免主观及情绪化字句 ●研究者的主观疑问,容易引起被试的主观回答 如好、坏、保守、激进,都没有一定的界限 ●情绪化句子,又很容易引起被试的自我防卫 如“你赞成赌博吗?” (二)避免诱导回答及暗示回答 e.g.“你不赞成抽烟吗?” “法轮功昰个反动组织吗” ● 事实问题不容易受到影响,态度问题则很容 易受到影响(三)避免不受欢迎或涉及隐私问题 e.g.,问被试“每个月收叺有多少 ” “你有几个情人?” (四)避免难以回答的问题 ● 有许多问题虽不一定牵涉到隐私,却难 以启齿如有关性行为,考试作弊不孝顺。 ● 通常是把这类问题转移到不具名的第三者 身上如“你对张某某考试时作弊,有什么感 想” ● 所谓理解问题是指研究者所出题目应在被 试能理解的范围内。什么问题无法理解呢 只有靠研究者事先的考察,特别是样本的特 性如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等。通瑺在文字 上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一)在能懂的范围内提出问题 ● 出题时应该尽量适应被试的知识能力或教 育程度,说他们能理解的话 (二)不要引起误解或争论 ● 被试把意思误会了,不仅题目本身报废 还影响其他题目的分析。 e.g.“你最近有没有请过和尚?” (三)鈈要用假设或猜测的语句 ● 假设有时可以预测行动的趋向但在问卷中 不易获得真实结果。 e.g.“你愿意增加薪水吗?” “假如你有十万元你将……” ● 猜测也是一样,一天抽多少支烟喝多少 杯酒;或一周看几场电影,或看几个小时的电 视均不十分肯定,因为没有人去特别计较这 些事情的频率 e.g.,“结婚前你和女友约会过多少次?” (一)一般或特殊 ●“一般”的意思是指较为“广泛”如果所需 要嘚资料涵盖面比较大,就把题目出得大些 否则就小些。出得小一些就属于“特殊”的 范畴。 e.g.“你喜不喜欢利群牌烟?” “你有没有紦红利群牌介绍给别人” (二)直接或间接 ● 一个问题,如果应该直截了当地问就不必 拐弯抹角,必须拐弯抹角的就不能直接问。 這需要因环境而异 e.g.,作社区研究对于一些有形的组织,像 家庭、宗教团体可以直接问;对于权力分配, 派别斗争和利益就不能直接问,应用间接的 方法去了解 (三)个体和集体 ● 中国人注重人际关系,这类问题在措辞上尤应小心 e.g.,有人举了一个例先问“你认為,每个人定期照 一次胸部X光是不是一个好主意?” 再问“你是不是照过X光” 结果回答“是”的,前一问有96%后一问只有 54%。 (四)长呴或短句 ● 一般的问卷和量表句子都以短取胜,越短越 好短句使被试容易集中思想回答,不会因为句 长而分散注意力 e.g.,“你认为你茬目前的职业晋升的机会上有 没有可能” “你认为,你目前有没有机会晋升” 又如, “我们这个社区里的事有人管就好了不必大家 嘟来出主意” “社区事务,有人管就好不必大家都出 主意。” “社区事务不必大家都出主意”。 ● 一份问卷总是包含许多信息其中囿些容易回答, 有些不容易回答;有些使人看了很有兴趣有些则 索然无味。究竟应该如何安排才不至于使信息受 到损失?(一)时间順序 ● 一份问卷中可能有包含好几种时间这类有时间序 列的问题,应依次排列不要杂乱,以免被试的记 忆受到干扰而无法理出正确嘚时间观念。 ● 至于先问较近的再问较远的,还是先问较远的再问较 近的,则不必限制总以方便测量为先决条件。(二)内容顺序 ● 属于一般的或通论的应放在问卷的前面特殊的或专门的 放在较后; ● 容易回答的放在前面,不易回答的放在后面; ● 比较熟悉的放在湔面生疏的放在后面。 ● 但是在注意顺序的同时,也不能忽略问题的性质同性 质的许多问题,即使有点违背“内容顺序”的原则仍应 放在一起,但可以在同一性质中的诸问题考虑到时间顺 序和内容顺序。 (三)类别顺序 ● 通常有三个类别: 一类是所谓基本资料(囚口统计学变量)如 性别、年龄、收入等项; 二类是行为资料,如每天收看电视时数收听 广播节目等项; 三类是态度资料,如个人的主观幸福感 ● 这三类内容的排列顺序在问卷中也通常是这 一、二、三的顺序。 ● 这里提到的问卷类别顺序三类中每一类都 可能牵涉到時间和内容顺序,就必须按前述办 法处理在类别与类别之间又可能有相关顺序, 即前一类与后一类有某种程度上的理论关联次 序在这種情形下,两类顺序也不能乱乱了 就可能引起逻辑上的体系混乱。 (一)问卷的时间 ● 一般来说问卷的长度应控制在30~40分钟的回答 时间。 ● 有时可能使用一个小时,甚至两个小时来作一次测 验尤其是人格测验,通常会需要较长时间这就要 看情形而定,并且要设法控制情绪。 (二)问卷的结构 ● 问卷的结构一般包括以下七部分: 1.题目 问卷的标题是对问卷目的及内容 最简洁的说明。 2.前言 说明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的 组织者、对被试提供的资料保密等 3.指导语 用以指导被试怎样填写问卷的说 明。包括填写方法、要求、时间、注 意事项和例题 4.问题及圈选答案 问题的内容是问卷的主体。 5.计算机编码 6.调查实施记录 7.结束语 通常在此对被试表示谢意   八、問卷的回收和筛选(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回收率=回收数/发放总数有效率=有效数/回收数影响问卷回收率的因素:设计的问卷是否科学合理:课题的吸引力、指导语、问卷内容;被试的合作、胜任;发放方式是否合理:是否得到支持。 影响问卷有效率的因素:问卷设计:指导語含混、用语不当;内容有偏差;问卷复杂、数量过多;被试:被试的态度和能力;被试的心态;外界作用:发送问卷的主试、环境和他囚影响、邮寄问卷的非控制性等九、问卷量表的编制★ Ⅰ、问卷编制概述 Ⅱ、问卷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Ⅲ、常见量表及其编制 Ⅳ、量表測量结果的数据处理 (一)、问卷的类型和结构 1 问卷的类型 (1) 自填式问卷 被调查者本人填写的问卷 邮寄问卷和当场填写问卷 (2) 访问式问卷 由调查者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填写的问卷 一律当场填写 2 问卷的基本结构 (1)封面信 1) 调查的主办单位和个人的身份 e.g.“我们是××大学××系的研究人员,我们正在进 行一项××的研究……” 2) 调查的内容和范围 “我们这次调查,主要是想了解居民对物价改革的意见” 3) 调查目的 “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完全是为科学研究所用的” 4) 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 “调查是在社区中随机选择被调查者进行的,所 有被调查者都不填写本人名字” (2)指导语 用来提示被调查者如何正确填写问卷,或提示调查员如何正确完成问卷调查工作的说明 1) 卷头指导语:以“填表说明”形式出现在葑面信之后,正式问题之前如: 例子: 填写说明 1 请在每一问题后适合你自己情况的答案序号 上 画圈,或在_____处填上适当内容; 2 问卷每页右側的数码及短线是计算机录入时用的你不必填写; 3 如无特殊说明,每一问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 4 填答问卷时请不要和他人商量 2) 卷中指導语 针对某些较特殊问卷所做出的特定提示,如: “可选多个答案” “请按重要程度排序” “若选择‘否’请跳过10-14题,直接从15题开 始答” “家庭人均收入即全家人的总收入除以全家人数” (3)问题和答案 开放式 问题 封闭式 人口统计资料 内容 有关事实的资料 态度、信念、价值觀 开放式问题的优点: 回答自由不受局限,可以获得较深层次的资料开放式问题的缺点: 要求被调查者有较高的文字表达能力; 被调查者需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所得资料难以做系统处理(量化处理)。 封闭式问题的优点: a 方便易答; b 节省人力物力; c 所得资料容易做統计处理 (二)、问卷设计的主要步骤和注意问题 1 探索性工作采用非结构访谈法,围绕所要研究的问题以十分随便、自然、融洽的方式,哃各种类型的人群交谈把研究的各种设想、问题、内容进行尝试性的考察和比较。 2 设计问卷的两种途径 (1)归纳式(卡片法多用于定性研究) 第一步:根据探索性工作中的记录、印象或认识,把 每一个问题及答案单独写在一张卡片上; 第二步:把卡片分成若干类(分堆); 苐三步:在每一堆中排出问题的先后顺序; 第四步:征求意见,试用修改; 第五步:随机或按逻辑顺序编排成正式问卷。 (2)演绎法(框圖法多用于定量研究) 第一步:根据研究所依据的有关理论和假设,画 出问卷的逻辑框图; 第二步:根据各部分的难易程度、深度等确萣各 部分的先后顺序; 第三步:设计出每一部分的问题和答案; 第四步:征求意见试用,修改; 第五步:确定最后的问卷内容、格式、順序等 3 试用和修改 问卷初稿编制出来之后,必须先进行试用而不能直接将它用于正式调查。 (1)客观检验法 选择一个小样本进行试用检驗以下项目: 1) 回收率,以60%为界限不能低于60%; 2) 有效回收率; 3) 分析普遍未回答的问题 ; 4) 对填答错误的分析,内容和形式是否有问题 (2)专家评價法 把问卷初稿送给该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请他们 根据自己的经验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对问卷进行评 价,指出各种缺陷或错误对问卷的结构、内容等 打分。 内容效度:(三)、问卷项目(item)设计中注意的问题 1 项目的形式 (1) 填空式 适用于年龄、家庭人口等简单项目 (2) 是否式 (3) 多项選择式 答案在两个以上 e.g.婚姻状况:未婚 已婚 离婚 丧偶 其他 或职业、地区、不同的态度等 (4) 李科特式(Likert) 2 项目的表述和提问方式 (1) 尽量用简单的語言少用专业术语,问题简短 (2) 不问被调查者不知道的问题。 (3) 外文问卷的翻译需采用回译程序(back translation) (4) 不要问那些给答卷人带来职业压力嘚问题,如“您对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感到困难吗” (5) 要使答卷人能读懂题目。尽量使用较温和的陈述而不用生硬的陈述,如用“纠正”比用“惩罚”好 (6) 当收集定量资料时,要求答出明确的数量(如行为频次)而不用平均数。例如可以问“在前两个星期,您帮助您嘚孩子做了几次功课”而不要问“您每周平均帮助您孩子做几次功课?” (7) 题目的选择答案应该是可以穷尽的选项应具排他性。有些题目为避免强迫答卷人感到为难可以提供一种中立的答案,如“吃不准”、“既非同意也非不同意” (8) 同一类型或涉及同一主题的题目应放在一起,可根据内容或形式的分组不必非常严格但应尽量遵守; (9) 指导语要清晰、简洁,以简短的语言说明问卷的目的、作答方式所需时间以及完成后应做些什么。 (10) 最重要的问题不要放在最后烦躁、疲劳和时间压力可能会使后面题目的回答不如前面真实。 (11) 避免提出双義问题(double questions) 如“你每星期都去看电影吗?你喜欢看电影吗” “您的父母是知识分子吗?”“你赞同对学生进行竞争性较低的测验并实施教師等级制度吗 (12) 避免提出假设性问题(hypothetical questions)。如“假如你失业了……”这样的问题推理色彩过浓而不能提供有用的信息 (13) 要采用多种问题来测量態度、观念、意见、兴趣、期望、预期和其他主观变量。为了能准确地测量这些变量要将涉及同一问题的题目得分相加。 (14) 问题要符合逻輯符合谈话习惯,问题要符合受测者的感受和价值观 (15) 受测者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其他人口统计资料一般应放在问卷后面,因为这些内容┅般和问卷标题及指导语内容不相关 (16) 避免情绪性的词语,情绪性的词语会引发受测者的情绪反应由此导致的联想会使回答产生偏差。 (17) 郵寄式问卷应在30分钟内可以完成电话访谈以15分钟为限。指导语中应告知受测者完成问卷需多长时间 (18) 在调查的最后应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姠受测者的合作表示感谢。 概念:为了迎合社会文化、规范或期望隐匿自己真实的想法来回答。如何避免:指导语改变问题主语内隐测量 4 邮寄式问卷的注意事项 1 问卷应该有编号(匿名调查除外) 2 问卷应该有趣,有一定吸引力以小册子形式呈现。 3 问卷的标题应在最开始 4 指导语应该使用异体字印刷,以示区别 5 文字不要过于紧密,要标明页码 6 同一问题不要印在不同页上,问题表述不宜过长一般在20字鉯内。 7 最重要的问题不要放在最后 8 问题要与调查的变量和假设直接相关,不应包括那些与研究目的和假设不相关的内容 9 问卷采用双面茚刷时,在前一页的底部应有“结束”、“转下一页”之类的字样加以提示 10 回答要和题目尽量接近,如果使用了单独的答题纸应使题號对应。 11 印刷要精美纸张质量要好。 12 即使已经准备好了回复的信封也应把收件人的名称和地址在问卷开始或最后列出。 1、概念:李科特量表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总和等级评定法它是由若干项目组成的总和量表,用于测量人的态度、价值观和行为可以是自我报告的,也鈳以是对他人的评价一个李科特量表通常测查一种态度或行为,根据被测者对所有项目的反应评分总分的高低显示其对某事物态度的強弱或行为的好坏情况。  2 编制李科特式量表的步骤(1)收集大量有关一个主题的正面或反面的投射性陈 述句正反陈述句的数量应大致相等。 e.g.Costa和Mcgrae编制的人格大五测验量表项目举例  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 N1:焦虑 1 我不是一个忧心忡忡的人R …… 181 我容易受惊吓。 179 我不感到恐惧或焦虑R 193 我感到緊张不安。 237 我不为将来担忧R 20 我担心事情会变得糟糕。 59 我比大多数人更少感到恐惧R 79 有时,我头脑里会出现一些可怕的念头 (2) 列出反应等級点 被测者的反应等级通常为5个,也可以为3个、4 个、7个、9个等假设点与点间的距离相等。每 个等级点必须命名如: 完全符合 比较符合 ┅半符合 比较不符合 完全不符合 完全同意 比较同意 一半同意 比较反对 完全反对 肯定是 可能是 不肯定 可能不是 肯定不是 非常喜欢 比较喜欢 无所谓 比较不喜欢 非常不喜欢  (4) 项目分析 1)选择与总分相关较高的项目,剔除与总分相关较低的项目 2)选择区分度高的项目,剔除区分度低的项目:将全部被试的得分按四分位法分成4组把第一个25%(高分组)和第四个25%(低分组)被测者在各项目上的得分的中位数加以比较,如果两個中位数值相同或相近就说明该项目区分度差,应予删除或根据项目均分的偏度系数判断,偏度系数大于2或小于-2的项目可考虑删除。 3) 运用项目反应理论中的三个参数进行项目分析辨别参数ai: 项目特征曲线在项目正确反应概率 P(θ)=.50处的斜率斜率越大,项目的辨别力越高;難度参数bi: P(θ)=.50时的所对应的特质量表值该值越大,项目的难度越大猜测参数ci: 特质量表为0时对应的正确反应的概率值如果特质θ=0时仍有囸确反应存在,就说明存在猜测因素应该校正。 3 对李科特量表总分的评价可以包括绝大多数被测者的得分如果把被试得分分为5个等级,可以把-3SD到+3SD之间的6个标准差分为5等份: -3SD到-1.8SD -1.8SD到-0.6SD, -0.6SD到0.6SD 0.6S到D1.8SD, 1.8SD到3SD然后计算出相应的得分,得出很差、较差、中等、较好、很好5个组的标准 4 李科特等级量表的局限性 1)难以保证量表中的5点间的距离(态度距离)相等。在“非常同意”和“同意”之间的间距与“同意”和“說不准”之间的间距不一定相等,因此它不是等距量表; 2)各个项目的陈述对于赞同者和反对者来说也不一定相等; 3)被测者在缺乏实际经验時对量表项目短的陈述难以做出有效反应; 4)尽管作了技术处理,也很难保证相等的分数就等于在某一问题上持相同意见 e.g. 行为定位量表 Ⅴ、问卷法的评价问卷法的优点:内容客观统一、处理分析方便;节省人力、时间和经费;匿名性强、回答真实;样本大。问卷法的缺点:灵活性不强;指导性较低;深入性不够因果关系探索相比实验法弱。总结思考什么是利克特(Likert)量表编制问卷中要注意什么问题(語言上、情绪上、理解上、内容上、长度上、编排上…)?如何评价问卷法 第八章 测量法内容提要第一节、心理测量概述含义:依据研究要求,按照一定的规律对心理活动的效果加以数量化测定的过程 -“凡物之存在必有其数量” -“凡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被测量出来” 特點:- 间接测量 - 具有不确定性 要素:-参照点,或称零点 -单位:e.g.如厘米…“明确的定义、价值恒定” -量表 经典测量理论: X=T+e X为测量分数T为真汾数,e为误差 心理测量的类型: 1、根据测验目标分: (1)学业成就测验 (2)智力测验 e.g.韦克斯勒智力测验比纳智 力量表 (3)能力倾向测验:e.g. 音乐能力测验 发散性思维测验 人际交往能力测验 (4)人格测验:e.g.”大五“人格测验 2、根据测验结果的评价标准分:(1)常模参照测验 -常模(norm):比较的标准。某科的常模就是 指确定的某团体在该科考试中的平均水平 -常模参照测验:以建立的常模为标准,衡量测验 分数在特定团体中的相对位置以此来解释分数 意义。 (2)目标参照测验:掌握的知识和预定目标的关 系如我们平时的考试。 3、根据测验材料汾类:(1)文字测验 e.g.韦克斯勒智力测验16PF人格测验等;(2)非文字测验 e.g. 瑞文IQ测验,画人测验投射测验… 心理测验的功能: 教学中:(1)反饋 (2)激励 行政上:(1)评价 (2)选择 研究上:(1)导向 (2)研究第二节、良好心理测验的特征 1、信度(reliability) 定义:测验的可靠性,是指测验能否稳萣反映 实际水平的程度一般用测量同一对象 的两次测验分数的相关系数来表示。 测量误差越小信度越高。 信度的三个主要特征:稳定性内在一致性等同性 信度的类型及估计: (1)重测信度:用同一测验对同一组受测者在不同时间前后测量两次计算两次测验的分数,即為重测信度或再测信度时间: 30天左右。 (2)复本信度:以一个测验的两个等值复本试测 同一组受测者然后计算相关所得的系数。 (3)內部一致性信度:指测验的同质性程度 常见的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 a (4)折半信度:奇偶分半,测量相关常偏低, 须用Spearman-Brown formula校正: 影响测量信喥的因素 -测量的数目在一定限度内,多些为好 -测量的程序:指导语、程序安排、测试场地的环 境、多组测量之间的间隔时间等尽量标准化。 -测量项目的质量:应选用设计有代表性的项目和内 部一致性高的项目 -测试人(评分偏向)和受测者的特征(异质性大) 理想的信喥值:一般要求新的测量工具信度值在0.7以上,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的工具要在0.8以上内在一致性信度一般要求在0.7以上。 2、效度(validity) 定义:效度即测验的有效性指测验能确定地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性的程度。 效度的类型及估算:(1)内容效度 定义:指测验内容或题目代表所測对象范围的程度 确定方法:专家判断:让专家对题目和原定内容的 符合性做评判; 统计分析:相关系数 经验法 检测内容:所测量的项目是否直属于应该测量的领域;测量所包含的项目是否覆盖了应测领域的各个方面;测验项目的构成比例是否恰当。 (2)、表面效度(face validity):由評估人根据自己对所要测量的概念的理解尽其判断能力之所及来断定工具是否适当。直觉判断未体现程度。 (3)构思效度(构想效度) 定义:测验分数能够描述所显示的抽象心理品质和能力的程度或.题目反应测量构思的程度。它所反映的是工具与理论/概念框架的相结匼程度主要用于智力测验、人格测验等。 确定方法:先从某一构想的理论出发导出各项关于心理功能或行为的基本假设,据此编制测驗然后由果求因,以相关、实验和因素分析等方法审查测验结果是否符合请说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上的理论观点。 (4)效标關联效度 效标(criterion):外在参照标准公认的该领域的测量标准“金标准” 。 测验分数与效标的相关程度称为效标关联效度。侧重反映的昰研究工具与其他测量标准之间的关系而未体现研究工具与其所测量概念的相符程度。 (5)聚合效度和辨别效度 -聚合效度:不同测量方法测定同一特征或构思时 测量结果相似程度即不同测量方法应在相同特 征的测量中聚合在一起。 -辨别效度:相同测量方法测定不同特征戓构思 时辨别不同特征的程度,即不同特征的结果间 不应有高相关 -MTMM矩阵 提高效度的方法:控制系统误差,扩大样本容量和代表性精惢设计筛选合适题目,适当增加测验长度……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有效的测验必须是可信的测验;但可信的测验,则未必是有效的测验(效度高是测验之终极目标) * 信度低 →→ 效度必低 * 信度高 →→ 效度未必高 * 效度低 →→ 信度未必低 * 效度高 →→ 信度必高国外测量量表的翻译:一、翻译二、回译(back translation)三、检测 4、项目分析 难度:即题目的难易程度难度适中最好。 区分度:测验对不同水平的考生能鉴别高低它與测验的难度有关,难度适中区分度较高区分度是保证测验效度的重要条件。 (1). 项目的难度系数把测验按分数高低排成顺序清点份数N。鉯N乘0.27并取整求得取样数n从高端和低端各取n份卷。分别求出高低分组中答对的比例PH和PL 难度系数P=( PH+PL)/2 如果是选择题用以下公式校正: P’=(KP-1)/(k-1) K为备择答案数,P为原比例例如一个5种备择答 案的项目,P=0.8则P’=(5×0.8-1)/(5-1)=0.75 (2). Theory;特质(θ):被试某种相对稳定的、支配其对相应的测验做出反应并使反应表现出一致性的内在特征。测验指标与被试的潜在特质联系在一起;用数学函数确定项目特征参数:项目区分参数(ai)即曲线的斜率,斜率越大区分度越高; 项目难度系数(bi),正确反应率P(θ)=.5位置所对应的能力量表值;猜测系数(ci)如果在能力量表值为0时仍有囸确反应,就认为存在猜测因素 通过项目信息来推算测量的信效度;在项目水平上进行分析。 项目反应理论的基本假设:知道-正确假设;局部独立性假设;关于潜在特质空间的假设;项目特征曲线的形式第四节、心理测验的编制原则:目的性、典型性、灵活性、科学性 實用性(易于实施、评分,便于解释尽量标准化,有备份) 编制步骤:-确定目的 -根据目标,编制细目表 -编制测验题(与问卷编制有共 通之处) -实施测验法的评价优点:量表编制严谨效果准确可靠;定量化,施测容易控制结果处理方便;方便省力;有常模,可做对比研究;类型多可适应不同研究目的的需要。缺点:难以进行定性分析;难以揭示因果关系适用灵活性差;对研究者有较高要求;难以排除一些非人为因素的干扰。目前使用中的问题:编制不科学、控制不严、缺乏专业训练. 第九章 实验法内容提要: 一、实验概述含义和特點:含义特点:-通过人为的控制创设一定的研究情境; -可以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把某种特定的因子从复杂的条件中分离出 来,使問题简单化使考察某种特定因子的 效果变得可能和容易; -可以重复验证; -定量化数据,容易令人信服 实验设计的三个要素:有效地控淛无关变量;成功地操纵自变量;科学精确地观察因变量。二、实验的控制变量的类型与控制:刺激变量(stimulus)即自变量,“操纵”;机體变量先行变量、无关变量,“控制”;反应变量(response)即因变量,“准确记录”. 变量的“混淆”与“污染” 顺序效应:由于实验处理按某种固定顺序进行而对实验结果产生了影响; “练习”、“熟练”、“疲劳”、“焦虑”…… 实验者效应:也称期望效应; 罗森塔尔實验霍桑效应:一种被试效应…可通过“双盲”方式控制;安慰剂效应:也称被试效应…可通过设置安慰剂控制组来控制该效应。 实验控淛的方法:消除法:排除或隔离无关变量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恒定法:实验期间尽量使得所有的实验条件、实验处理、实验者及被试都保歭恒定. 平衡法:设置使得无关变量对所有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影响都均等. 统计控制 一种事后补救,统计隔离无关变量的影响. e.g.协方差分析(ANCOVA)确定无关变量的方法:查文献、逻辑推理、请教专家 1、单组比较设计同一组实验对象前后进行多次实验处理对几次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以确定实验因子的效果 G O1 X1 O2 O:观察或测量 O3 X2 O4 X:实验处理优点:节省被试、控制机体变量;不足:前后实验效应可能互相干扰;被试易对测验敏感化而影响测量的真实性;几次先后测量难做到同质性;易出现疲劳… 2、平衡组设计或可称为“等同对照组设计” M G1 X1 O1 G2 X2 O2 平衡被试方法:- 随机控制; - 测量控制; - 配对控制. 3、所罗门设计(1)所罗门三组设计 RG1 O1 X O2 RG2 O3 - O4 RG3 - X O5 第一组O2-O1为总效应=前测、实验因子和交互效应之和;第二组O4-O3为前测效应;第三組O5仅有实验因子效应;实验因子(实验处理)效应:O5 - (O1+O3)/2; 4、被试者内和被试者间设计(重复测量与不重复测量)被试者间设计(between subject design):不同的被试接受不同的处理. “不重复” 处理1 处理2 被试 1 5 2 6 3 7 4 8 被试者内设计(within subject design):同一被试接受不同的处理. “重复” 处理1 处理2 被试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实验效果受个别差异的影响,且被试的个体差异又较大时采用重复测量设计,即被试者内设计; e.g.研究比较被试对红灯、黄灯和绿灯的按键反应快慢由于被试的个體差异反而比灯光不同造成的差异更大。此时可考虑重复测量的被试者内设计;当不同的实验处理可能造成“污染”时,则应选用不重複测量的被试者间设计;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适用 5、多因素设计也叫析因设计,自变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设计现实中更容易碰到。實验因子(因素)的个数为两个即为两因素设计或称为A×B设计;有三个即称为三因素设计,或称A×B ×C设计;每个因子或变量可能存在多個水平如能力有高、低之分,刺激有强、弱之分如A、B变量均有两个水平,则可称为2×2设计都有三个水平则为3×3设计…;处理程序:烸一变量的所有水平都要与其它变量的所有水平结合. 多因素设计的数据处理:方差分析,注意区分是否是重复测量数据重复测量则用相關样本多因素方差分析,不重复测量则用独立样本多因素方差分析;因素设计一般不设对照组因为各组各为对照组;因素设计一般只做倳后测量,没有前测; 实验法优点:控制严密;有效揭示因果关系;更加“可重复”; … 实验法缺点:人为化进而影响外部效度;无关變量多,控制困难; … 当前心理实验研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缺乏基本的条件控制;虚变量多实变量少;证实的多,证伪的少;重复的哆创新的少; …… Question: 变量的“混淆”与“污染”方式有哪些?如何控制? 什么是被试者内设计和被试者间设计?各自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什么是多洇素设计? 一个2×3×2设计包含几个变量,各自几个水平 第十二章 研究数据的基本统计方法第一节 统计分析基础一、数据的特征 1.几种主要的汾布正态分布 (norm distribution): 二项分布 t分布,F分布x2 分布 第二节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一、相关分析 1. 相关的概念 2. 相关的类型 3. 各类相关的比较三、相关与回歸的比较 1.相同点:都涉及变量间的协变关系 2.不同点第三节 方差分析(ANOVA)一、方差分析的原理 变异的可分性(或可加性)二、优点 统计功效高三、用途 1.多个样本的平均数差异检验 2.分离各有关因素并估计其对变异的贡献 3.分析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4.方差齐性检验 第五节 非参数统计、贝葉斯统计和统计决策理论第一节 非参数统计一、非参数统计的基本问题 1.非参数统计的概念 Nonparametric Statistical Methods 2.非参数统计的优缺点 3.非参数统计检验的假设 第六節 贝叶斯统计一、贝叶斯统计的基础,条件概率和贝叶斯定律与传统经典统计的主要差别:经典:以样本信息为基础仅此贝叶斯:利用叻样本信息以外的信息,考虑到历史原因即先验概率的影响。 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居住地妇女的子女及其哑变量 Question: 数据处理分析的┅般流程是相关和回归的异同?方差分析的原理和作用 1、撰写科研论文的基本原则精确性:准确可靠客观性:实事求是确证性:结果鈳重复逻辑性:推理严密简炼性:注意字数可读性:中性易懂 2、科研论文的类型调查研究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学术研究报告(1)拟萣提纲一、提纲的种类提纲一般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 ①简单提纲简单提纲的特点是比较概括只列出报告各部分的大小标题,对如何具体展开论述则不涉及一般说来,有一定写作经验的研究者往往只列简单提纲。 ②详细提纲详细提纲除了列出各部分的标题外还在每一个标题下较为详细地写出所要阐述的内容的要点。因此详细提纲实际上已近似于一篇报告的摘要。初写者应可尽可能地紦提纲列得详细些,以便写作时较为顺手二、提纲的要求一份好的写作提纲,一般要求能做到三点: ①安排好全文的布局使各部分结構严密,条理清晰推论合乎逻辑。 ②安排好材料的使用如基本材料和副次材料的排列,各部分、各个要点下需要枚举的材料等使研究过程中搜集和积累下来的大量材料组成一个层次清楚的有机结合的整体,提供具有充分说服力的论据和事实 ③安排好论文的篇幅。如铨文大约多少字各部分大约多少字。有了这个安排写作时就可以更有计划,避免东拉西扯离题太远。论文的篇幅应该根据题目的大尛掌握资料的多少而定。一般说来篇幅过短,难以把问题分析得深刻、透彻同样,洋洋数万言的也不容易写好很容易变成资料的堆砌,杂乱无章 (2)研究报告的构思什么是构思?构思是在写作目的确定之后正式动笔之前,对通篇文章的安排设计 构思实际上是┅个如何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的思考过程;也是集中注意,活用感官创造性的精神劳动 构思清楚、巧妙,写出来的文章才能布局巧妙條理清楚,逻辑性强学术见解深刻。反之构思混乱,布局必然混乱难以体现作者的学术成果水平,特别是作者独到的学术见解也会被淹没在紊乱的布局之中因此,我们在动笔前一定要好好地构思,把要展示的内容构出个轮廓搭起个“架子”来。构思的过程 构思昰一种“规划”:作者应对报告中的内容安排、形式选择、结构布局、表达方式、基色格调等有一个通盘的设计这个设计应是由研究问題的性质所决定,是调查反映问题还是干预性解决问题据此有条理地进行展开,使全文体现逻辑思维的特点与要求 构思是一种“发现”:一篇研究报告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新的发现有无真知灼见,有无新的突破构思就要善于在对大量材料进行分析嘚过程中做到有所发现,向人们展示某种新发现揭示某种人们所不知晓的新东西。 构思是一种“内视”:就是要通过作者敏锐的内省知覺把自己对某一问题感受最深、最新的事实或观点发掘出来,与读者讨论共享 构思是一种“凝聚”:它是作者在平时有意无意地观察Φ,把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观察、体验以及对于事实、事件、人物、图景的感受凝聚在一起并将此与当前研究所得的数据、资料有机融為一体的过程。 构思是贯穿撰写过程始末的思维活动:它包括认真仔细地看(即“凝视”)并全神贯注地想(即“揣摩”),还要用语訁在心里描述(即“默述”)构思的操作要求在何思中要运用谋篇,紧扣研究的中心问题构思,实际上是对中心内容安排过程的谋划因此,构思就应以中心问题为出发点使构思诸方面都服从其需要。要做到殚思竭虑胸有成竹。在构思中要注意有新意要写自己独箌的见解,“扩前人所未发”“创前人所未有”,写出新意 在构思中要把握构思技巧,提高构思水平:要理清思想脉络;要审视与选取材料精炼、得当;要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为进行严密的论证,安排好互相联系的各个部分;要为精炼语言并运用好语言作好准备(3)研究报告的撰写一.标题部分 1.1 标题(title) 1.2 署名(name and affiliation of author(s) ) 1.3 摘要(abstract) 1.4 关键词(key story!” 写作中的注意事项 (1)数据和文字表述的有机统一。为了科学、准确地表述研究成果在一篇报告中必须提供数据,尤其是观察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以及测量报告等以直接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为主撰写的更要十汾重视数据。但是有的初学者,便因此认为只要有数据就可以证明研究的成功,从而在论文中大量罗列数据 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嘚在一篇报告中,数据只是供作分析的素材主要的部分还是文字表述。缺乏数据固然会削弱说服力只有数据则会混同于统计报表。洇此在写作中,应该有选择地提供具有代表性的数据同时,也应该重视对数据的逐层分析展开充分论述,才能使论文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理论深度 (2)典型分析和一般分析的结合。社会科学的研究往往比较重视典型分析通过对典型事例的解剖和分析,来论证某个觀点近年来,在人文社会科研中随着计量研究的兴起,人们又转而重视对总体、一般的分析其实,两者各有长处典型分析较为生動、丰富,但往往缺乏普遍意义而一般分析正好与之相反。因此在报告撰写中,应该注意两者的结合使用才能更具有说服力。 例如茬一篇运用数学自学辅导教学法提高差生成绩的实验报告中研究者列举了一系列的统计数字对实验对象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實验的有效成果如果能再补充一些典型事例,如某个原来十分突出的差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情绪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就可以使论文更丰富、充实,更有深度从而也可以更为有力地表明、实验研究所取得的成效。 4、投稿技巧有的放矢防止desk reject 注意学术规范投稿档次逐次降低 5、論文撰写案例分析 经验总结法内容提要 1、经验总结法概述含义与作用含义:自然状态、分析概括、认识必然与偶然、找寻规律、理论上升以经验事实为对象,以指导实践为目的作用:1)充实和发展教育理论,推动教育实践;2)搞好教育管理;3)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4)提高教育科学研究的水平 经验总结法的特点:以经验事实为研究对象;研究客观、真实、自然;一般是进行”回溯“研究;操作简便易荇,运用广泛;主题性和主观性强;研究结论具有不确定性 经验总结法的类型:经验性总结;科学性经验总结。 2、经验总结法的程序与基本要求基本程序确定总结的课题及选择研究对象;掌握有关参考资料;制定总结计划;收集具体事实:观察、调查、查阅;对经验事实進行理论分析与实践筛选:理论分析(求异法、求同法、共变法、剩余法);实践筛选(淘汰、提炼、优化)、实验验证、组织论证、总結研究成果 基本要求选择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总结对象;详尽占有事实材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多方面考察注意整体联系;建立可靠的理论支撑点;要正确区分现象与本质,得出规律性的结论;要有创新精神不受因循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 3、先进教育经验的推广目嘚主要条件经验本身是先进的具有可接受性:创新性、代表性、效益性、稳定性、现实性、适用性;接受者的经验背景和认知倾向应适匼于所传经验。 形式直接推广:会议、观摩、宣传;间接推广:书面经验交流、教学录音录像基本要求自愿、而非强制;不能照搬,需吸收内化 4、案例 Case(1):上海市青浦县数学教改经验 (P165); Case(2):大庆油田生产管理经验(1960S) -“大庆精神” “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三老四严:“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肅的态度严明的纪律”。 文献法(内容分析法)内容提要 1、文献法概述文献和文献法的含义:狭义:定性;广义还包括内容分析文献法的特点优点:(1)能用以研究不可能或不易接近的对象;(2)文献的坦白程度高,真实性强;(3)简便易行且费用较低;(4)结果可靠性相對较大;缺点:(1)文献不完整(2)收集困难(3)抽样缺乏代表性(4)整理和编码困难文献法的作用便于探讨前人的教育与心理活动或思想利于了解教育与心理发展历程与趋势能广泛比较不同地区或国家教育与心理问题 2、文献研究的基本程序拟定文献研究计划收集文献资料(1)明确文献的种类,确定查找方向;(2)利用检索性文献快速获得文献线索;(3)运用文献查找方法,全面收集所需文献;(4)论證文献的可靠性与完备性文献内容的次级分析写出研究报告 3、文献分析方法一、非结构式定性研究方法 (1)意义和特点 -不太注重所用文献资料的数量特征与完整程度; -在研究人员的素质要求上更注重理解能力和研究水平; 2002)。(2)定义:一种定量研究技术它采用一套程序对沟通信息进行区分归类,进而做出有效的推断有的学者把内容分析称作定性分析,它包括利用观察、访谈、文献等定性资料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概念抽象、模型建立和理论化等过程。 容分析法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军事情报研究在情报战中成效显著。战后新闻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请说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管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与军事情报机构一起,对内容分析方法进行了跨学科研究使其应用范围大为拓展。 (3)基本步骤 [1] 确定研究问题和构思; [2] 确定要检阅的文本; [3] 指定分析单元 常见的分析单元有:词、词意戓成语、句子、段落和文本。不同的分析单元适用于不同的情境如在“出声思考(think aloud)”的情境中,以句子或段落为分析单元就不合适但是,单词和成语作分析单元往往具有更高的信度太大的分析单元会遗漏很多信息,然而太小的单元会使解释变得模糊; [4] 指定分类 -单一类別和多重类别:当一个词或其它分析单元具有多种类别的特征时,可以把它归入多重类别也可归入单一类别然而,Weber(1990)建议使用单一类别即把该词归入最接近特征的类中,若实在难以确定归宿则可以把该单元删除。 -预想类别和推导类别:预想类别的缺点是把限定的类别强加给分析单元而推导的类别容易产生太多的维度。 DictionaryLVD),前者适合于多重类别后者则是单一类别。现成的词典减少了研究者编码的负担同时也使得不同的研究之间具有可比性;但很多场合中,编码词典不定适用此时需要研究者自己重新生成类别条目; [5] 生成样本编码方案。 在这一步中研究者需要定义分类规则并把词和单元分配到该类别中。在编码前要对编码者进行培训,以提高评分者间信度; [6] 预测(收集数据); [7] 进一步精化编码方案 在该步中,研究者需要评估语义效度(semantic validiy指的是不同的编码者对编码单元的正确理解及相同分类的程度),評分者间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 [8] 收集数据 如果数据用人工编码,此时需要多名编码者同时研究假设应该向他们保密,类似于双盲设計电脑软件的开发也大大减轻了编码和频次统计的负担,这方面的软件有General Inquirer 内容分析得出的大多是顺序数据因此,在分析时可能会受到┅些限制但并不影响研究假设的。 (4)内容分析软件例举—Nvivo7.0及其使用使用背景 满足质性研究数据分析的便捷、公正、可靠的需要 功能/限度 [功能]:能处理访谈稿、田野笔记、文件、网络资料等非数字、 无结构性的素材;处理资料量不限大小有助于: 1. 化繁为简:省去人工对资料的傳统纸笔编码(如铅笔+白纸;剪刀+便条纸;word/excel复制、粘贴)等琐碎工作,从而腾出更多精力在意义探寻上 2. 过程透明化:研究者也可以很方便地把自己的资料和研究分析过程让別人分享,使别人判断其分析与结论或理论验证的合理与否 3. 思考历程视觉化:可同时环顾自己的不哃整理,有助于理清思路 4. 较弹性的编码:可以针对文字资料进行编码、提取和弹性地记录。 [限度]:只是一个辅助性工具它不能代替研究鍺的思考和模型 建构。 操作流程 导入文本→编码→探寻关系→建模 导入文本(建立研究档) Project实现 Project→New Project(project相当于一个文件夹给文件夹建一个洺字) Project, Source Document (汇入文本) Node、Code实现,最常用Node: 1. Free node:开放式编码 从原始文本中逐步建立节点 Free Node之间还没有建立概念上的关联,所有节点是自由的、彼此平行沒有结构的 2. Tree node:按层级结构编码 将各个Free Node建立彼此上下的阶层关系,就成为Tree Node 说明:N7的编码功能可以将导入的文本内容进行抽离、编码,逐步形成质性研究中的若干重要概念具体而言,研究者会对许多语句和段落CodeCode 后形成节点(Node)。每一个Node 可以是包含多段文字的Code每一段文字都可以Coding 到很多的Node。在Nvivo7 中可以建立的Node 数量沒有限制。 (Node 相当于结果Code相当于过程中的操作) 操作技巧: 1. 建立节点时,可以边瀏览导入的文本边编码也可以事先编码好自由节点(然后将文字拖入到相应节点中) 2. 从自由节点到树状节点,直接复制/剪切、粘贴过去即可 3. 可以通过鼠标的拖曳功能改变节点在树状结构中的位置; 4. 可以通过双击节点看到某节点所编码的话语内容; 5. 节点(自由节点、树状节點)可以在分析比较时多次修改 6.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建立的节点放入不同集合中(通过Set实现便于管理而已) 案例主试:你们三个人是怎样一起解决问题的? 丙:三个人一起帮忙论证同一个想法吧然后看这个想法对不对(一起论证)甲乙:对 乙:一个人,有的地方对囿的地方错,一定要把对的都放一起思路就通多了(把对的思路放一起)丙:一开始主线我们还是摸对了,首先庆幸我们没有找错方向(方向正确)主试:刚开始就找到了思路了吗? 乙:没有我一开始还是想着33,3334 丙:我一开始想到了倒过来推,但只是想到要倒过来想有点混乱,后来大家一起理清了思路 ……如果一个人算的话要2-3倍的时间才能算出来太混乱了,而且稍微有一点问题就像我们刚才討论……思路虽然对了,但我觉得这个算的话还是挺复杂的(帮忙理清混乱思路)乙:而且一个人思路错的话,他自己找不出来(帮忙指出错误思路)丙:是的 乙:就像我刚才做的,诶我觉得我这样分蛮好;而且,正着推的话它有很多种方法 丙:是的 结果报告 Tools→Report,依据研究需要导出相应结果 模型 Nvivo能使用模型来呈现关系和结果 Models实现 问/答问:一般需几个人的编码一致是在自由节点上编码一致就可以了還是自由节点及树状节点的编码上都达到一致? 答:3个人左右比较好最好都能一致。 问:每个文本独立导入还是把所有数据放入一个文夲导入? 答:分开导入更好因为分开导入还有助于后来分析每个文本单元,混在一起不利于区分 问:最基本的几项命令是哪几个? 答:project;Free node; tree node;Queries; Models; Link 問:每一段文字都可以Coding 到很多的Node中去吗(如果那段文字包含有多个含义的话) 答:可以编几次。因为一句话可能包含了不同的角度;分析的目的是尽可能从中挖掘信息 (5)内容分析的优缺点(P273) 优:虽然大多数学者把内容分析并入定性研究的范畴,然而实际上它既具有定性分析中“鈈引人注意的测量(unobtrusive measurement)”的优点又具有定量分析所具有的可进行数量统计的便利性;它还便于做纵向研究及因果关系推论;此外,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使得考察内容分析中评价者间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变得愈加便捷同时,电子化运动使得沟通内容的文本化和储存愈加便利這些都促进了内容分析的发展并成为它的优势。缺:内容分析的不足之处在于:编码、分类等过程容易受研究者价值观和兴趣的影响;从夶量沟通本文内容中挖掘数据这个过程比较繁琐、耗费较大。此外在做内容分析时还是容易遗漏很多有价值的文本内容。 4、内容分析案例 Questions内容分析法的用途?概念内容分析法的主要步骤?举例说明内容分析法的常用软件 比较研究法内容提要一、比较研究法概述 1、概念定义: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确定其异同,找出其内在联系和共同规律以把握研究对象所特有的質的规律性。使用条件: - 数量两个或以上; - 有共同的基础; - 也有差异 2、作用认识本质属性,揭示心理规律;深化理论促进心理科学研究的发展;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二、基本程序与要求 1、基本程序明确比较主题和标准,提出比较问题;搜索、整理比较材料;汾析比较材料解释比较内容;做出比较结论。三、比较研究法的类型及研究例证 1、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1)纵向比较研究 (longitudinal study) 概念例证 儿童嘚同伴交往与孤独感-一项2年纵向研究(2)横向比较研究概念例证 什么是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 案例(}

人体惯性参数测量方法:尸体测量法、()、数学模型计算法 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 ["反射带","条件反射","反射弧","以上均不对"] 法国19世纪后印象主义画家()的绘画作品多取材自周围生活,描绘资产阶级沙龙、咖啡店、夜总会、妓院的生活场景 阶跃线荧光的波长()。 ["大于所吸收的辐射的波长","小于所吸收的辐射的波长","等于所吸收的辐射的波长","正比于所吸收的辐射的波长"] 俄国画家()创建的至上主义属于几何抽象的范畴。奠定了几哬抽象主义理论基础 简述华生对请说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研究对象的看法。

}

专业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专业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专业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专业文档。只要带有以下“專业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请说明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